党校毕业心得体会(推荐3篇)

党校毕业心得体会(通用3篇)

党校毕业心得体会 篇1

一周两次的党课如约而至,今天,我们有幸聆听了老师生动的一课,她那美妙动听的声音至今还回荡在我的耳边,她那深入浅出的课堂知识如今已留在我的脑海。经过这次获益匪浅的一课使我对中国性质又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丁老师说:“世界时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而我们对于中国厚爱也要建立在正确和深刻的认识之上。对于中国认识首先就要从其性质入手。党的xx大通过的党章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的特点,从党的质的规定性的角度,将中国性质概括为:“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根据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阶级特点和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中国将中国工人阶级作为阶级基础,由此看来,中国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但中国又不是工人阶级的全部,而是由中国工人阶级中具有觉悟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此外,从我们党的历史任务和使命来看,中国同时肩负着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双重使命;从我们党所代表的利益来看,中国同时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又称中国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也是新形势下对党的性质的一个新的重要界定,它深刻揭示了党的先进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相统一的本质。然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日益呈现出多样性、多变性。新阶层中的广大人员,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军人一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其中也涌现出了很多先进分子。例如,青岛港的许振超师傅就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且他还教育我们:“人可以没有学历,但不能没有知识;人可以不用上大学,但不能没有文化。”从他的教导中,我们也可以深刻的体会到,要想成为真正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益的人,我们要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底蕴,这当然也包括了我们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也要对党的知识和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掌握。

丁老师还提到,中国在91年的历史中,一次又一次的把中国的发展推向高潮,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也一直为有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的人提供了时代的平台,提供了时代的舞台。而如今,我们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和在校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在这个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潜能。“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让我们用心铭记这句话,努力践行这句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党校毕业心得体会 篇2

为期一个月的《党校培训班》的学习,在短短的八节课后就结束了。我们接受了新党章的辅导,学习了列宁同志的建党原则,明确的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使命和责任,参与了“信仰与行动”这一理论与实践活动,掌握了发展党员的基本知识及应具备的基本材料,通过录像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并在并在“信仰与行动”小组汇报会上积极发言述活动、谈感受、讲体会,使我们受益匪浅。

首先,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提高了对党指导思想的认识,深刻的领会了将“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意义。我们党自建党以来,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年代以及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年代,涌现出了无数优秀党员,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牢记邓小平同志的告诫:“坚持党的优良作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的党是一个执政党。……因此,我们共产党员都要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始终保持先进性,才能胜利完成我们的使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因此,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其次,我进一步明确了入党的基本条件和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的重要性。通过步步深入的学习,我对入党要求的认识渐渐从朦胧走向清晰,明白了不仅要在学习中创造入党条件,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理论系实际,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发展对象。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具有持久不衰的动力,刻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起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积极作出贡献;才能够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尽力摆正党和人民的利益同个人利益的关系,逐步培养和树立起甘愿“吃亏”、不怕“吃苦”、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够正确对待争取入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当周围的同学比自己先入党的时候,不会因此而沮丧和急躁,而是加倍努力。同时,也真正认识到只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作为入党的唯一动机,才能在入党的道路上越走越近,越走越快,才能真正领悟和实践“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

最后,我深深的感到,作为新时期的先进青年,先进大学生,我们应该在生活里克勤克俭,严格要求;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勤勤恳恳,不断增强贯彻党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在学习上,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的精神,不断增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我政治理论修养,努力争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建功立业。这不仅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精神追求,是实现个人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最高理想。

虽然这么短短的八节课不能让我在最深刻、最高度的层次上去领会和感受其间的要旨及内涵,但我的收获和启示却是巨大的,也足以让我在对党的理解和党性修养上得到了又一次升华。我认为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一个有志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当代青年,必须增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加强个人修养。通过对政治、经济、法律、领导科学等理论的学习,使自己的理论修养有所增强,提高了政治鉴别力和思想洞察力,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习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和方法,使我们增强了人才观念;学习领导科学理论,使我进一步懂得了领导艺术就是统筹全局、多谋善断、知人善任和沟通协调的艺术,懂得了领导工作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途径及做好中层干部重要性;学习公共管理和依法行政理论,明确了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意义,提高了对依法行政必要性的认识;学习民族、宗教理论和政策,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我党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政策原则,提高了大家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自觉性;学习市场经济的有关理论和知识,使自己能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增强了自身努力建设家乡的使命感,深刻领会“学赤峰、促振兴”的重大意义。

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党的英明领导和决策的结果,也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领导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同时党内也出现了令人痛惜的腐败现象,很多党员甚至是党员干部,包括那些为党的事业做过很多工作的老党员没有经得起新时期经济浪潮的冲击,思想退化变质。腐败不仅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损失,也给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加强个人修养,是我们这些新世纪大学生的首要学习任务。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思想保证,也是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针对目前国家改革处在攻坚期,发展处在关键期,稳定处在敏感期的形势特点,要搞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党的廉政建设,没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指导,只会变成盲目的实践,甚至危急到党在人民群众的地位,我们需要理论的指导,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并且,我觉得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应该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为人处事。在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都提到周围的有些同学,甚至一些党校高级班学员,不具备最起码的社会公德,道德素质,比如说宋老师提到在某次党课的课堂上,很多党校的学生并没有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而是写其他科目的作业,与周围同学聊天,发短信聊天,等等。这些现象说明了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短短的那么几节课,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党的先进思想和理论精髓不及一一理解和深刻体会。但我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心,只要通过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严格要求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尽快消化,不断提高。我深信,在党和学校的精心培养下,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党校毕业心得体会 篇3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大地上的高楼林立,在政府的政策催动下,开发建设的规模空前的迅猛,取得了空前发展的成绩。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也是不可与日而语,大大的得到了改善。但做为在建筑规划设计行业从事多年的我,在看到我们所谓成功的同时,不免要反过来回顾历史,然后再去看我们的未来;我们固然要这么快速的改变我们的生活,也算是对“以人为本”的追求。但孰不知我们我们这样的目光短浅的开发建设理念不知道浪费了多少的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的社会资源,地球资源。

国外的建筑可以用一百甚至二百年,我们的呢?设计年限才70年,很多的建筑更是没有几年就拆倒从来。所以痛定思痛,我觉得我们有必要认真回顾在20xx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口号;“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文章展开方面,结合以上的问题,我从五个部分进行了分析;首先提出了目前该行业存在的问题,还有解决此问题在写作中用到的一些所学的调研方法。从而开始追溯人居的定义和历史的演变过程,开始分析问题。其次,结合历史和政治意义,明确“以人为本”在专业领域的定义,并从物质需求性和精神享受性两个大的方面阐释了“以人为本”在城市社区规划方面的理解。

同时,还分析到项目规划中更不能抛弃内在的文化价值,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区必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必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居住区的文化、特色、品质等多方面去。

第四部分主要从城市型居住社区,农村型居住社区和郊区型居住社区三方面说明社区规划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分析目前存在的三类不同人居环境的客观历史和现状,并结合了先后获联合国授予“全球理想人居社区”“国际花园社区”和“全球商业示范社区奖”的社区---深圳桃园居项目的经典案例,分析我们现在项目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许多开发商眼中只有“土地”两个字:“拿地、造房、圈钱”三部曲”一唱完,就万事大吉、抽身而去,将社区扔给社会。具有强烈企业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桃源居开发商,对目前这种土地开发模式的进行了颠覆性创新:充分按照“以人为本、人本需求”原则进行开发管理,自学地承担起了社区运营商的主要责任,为社区大商业格局的建立竭尽全力。

第五部分讲到社区规划与可持续型发展,总体是从两方面的来讲的,一方面是分析以“人”为中心的当前的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另一方面主要论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1,面对地球日益短缺的资源和能源的情况下,政府首先应该制定和明确更多的奖励和扶持政策,制定并实施人类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发展战略不,规划和行动计划,动员所有的社会团体和全民积极参与,组成规划布局合理、配套实施齐全的人居社区。2,走持续发展的“低碳之路”;积极发展生态社区、绿色建筑,并在创新设计和新能源技术的应用方面加大建设力度。3,发展社区服务系统;分别从六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并结合了国外的先进的、具有创新的人居环境的开发项目案例,总结了我们要敢于学习和发扬创新的精神,“以人文本”的人性化的社区服务理念的创新;“以人文本”社区低碳经济的创新;“以人为本”原生态居住环境的理念创新;“以人为本”的基于历史文化古为今用的创新。更重要一定要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始终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区的规划、建设方向。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