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观看感动中国盛典心得体会(通用28篇)
家访路上,每一个拥抱都让人动容。
一次,在永胜家访,由于路途遥远,休息的时间很少。当时,张桂梅一直咳嗽,并感觉胸口疼痛。她以为是咳嗽引发的疼痛,只吃了几片止疼药。可接下来,疼痛加剧,随后又开始发烧,到了行走都困难的地步。可一想到孩子们下学期就要参加高考,便咬牙坚持走完了这些孩子的家。那时张桂梅自己都不知道因为路途颠簸,自己的两根肋骨已经被生生颠断了。还有一次在家访途中,张桂梅住在宁蒗一个小旅馆里,因为发烧,半夜口渴找不到热水喝,也不愿意惊醒大家,就在那样冰冷的冬夜里,从水管里接凉水喝。她用柔弱的身躯扛过了那些巨大的疼痛,用共产党人的信念,支撑着走进每个孩子的家。
10年来,张桂梅为了女子高中,一直孜孜不倦地前行。她忘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忘记了别人的不解、非议,忘记了殊荣,忘记了年龄和生死,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中。她就是要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让他们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样,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她就是要让学校培养出能回报社会、真正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学生。
为了省钱,她多年来从不吃肉,每天生活费控制在最低标准。但在华坪,张桂梅对别人的慷慨却是出了名的。张桂梅慷慨的事例不胜枚举:全国劳模的5000元奖金,她考虑到自己重病在身,一次性提前交了党费;优秀共产党员3万多元奖金,刚拿到就捐给了灾区;昆明市总工会千叮咛万嘱咐专门拨给她治病的2万元全部给了山区缺水群众打水窖。截至目前,张桂梅捐出的奖金和大部分工资累计达70万元,通通用于资助学生、帮助困难群众和发展教育事业。
秋意渐浓,群山环抱的山城村,山头层林尽染,田间金黄一片。
“山城一队北部湾,当年就是烂泥滩。一遇水涝就不收,如今变成米粮川。”山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邱大鹏感慨地说,这首流传下来的顺口溜,是乡亲们对孙景坤带领大伙改天换地最好的感念。
1955年,复员的孙景坤放弃到城里工作的机会,选择回乡务农。“咱没多少文化,还是回家本本分分做个农民。”孙景坤回忆。
回乡后,孙景坤把各种奖章奖状精心包好放到箱底,扛起锄头下地种田。很快,正直能干的他被选为生产一队队长,带领村民们向着贫困这个“敌人”发起新的冲锋。
村里有条河,经常泛滥引发水灾。孙景坤的倔劲上来了:“还能让条小河欺负了?”他带领村民开山碎石、肩扛手提,筑起一座堤坝,自此河水安澜。
“他是军人出身,身上有一股威严劲儿,从不强迫乡亲们干这干那。”86岁的村民刘振山回忆,“他在前边干,我们在后边学,大家心服口服。”
山城村是有名的蔬菜村,市里曾划分一片公厕供村里挑粪施肥用,村民都不愿意去挑粪。正犯胃病的孙景坤第一个站出来:“没有好的肥,菜怎么能长好,我来挑。”挑着100多斤粪,走七八里的山路,他硬是挑了回来。看他忍着胃痛满头大汗颤巍巍的样子,村民们纷纷挑起了粪桶。
靠着孙景坤的带动引领,山城村把上百亩烂泥滩改造成良田,在数百亩荒山上种植板栗、落叶松等经济林,一跃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富裕村。
村民刘玉慧说:“我们现在过上好日子,都得感谢这个老爷子。”
老兵心语:“我是在替战友活着”
英雄,在惊涛骇浪中向死而生,也在平凡的日子里甘守寂寞清贫。
许多年后,孙景坤的赫赫战功才被村民们了解。65岁的村民张德胜回忆起最早发现孙景坤的“秘密”时,仍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年我从废纸堆里捡回一本旧书,翻书时,我看到里面讲一位战斗英雄叫孙景坤,还有他的照片,我一看这不是孙大爷吗?”
拿着这本书,张德胜跑到孙景坤家。孙景坤不识字,张德胜就把文章读了一遍,听到支全胜等战友的名字,孙景坤点了点头:“是,写的是我。”
至此,孙景坤的英雄事迹才被外界了解。
越是丰功伟绩,越是低调朴实。一直以来,孙景坤住在低矮的平房里,从不向组织开口、伸手。
为什么对自己的功劳不提不念?为什么不向组织要求应得的待遇?外界不理解,孙景坤的7个儿女也不理解。
在大女儿孙美丽看来,父亲对自己严苛,对孩子们也几近“无情”:小时候家里穷,交不起学费,老师说你爸是生产队长,开个证明来,学费就可以免了。孙景坤却火了:“就因为我是队长,才不能这样做。”孙美丽被迫辍学。在生产队干活时,她干得好,别人评3分工,生产组长给她评了7分工,孙景坤知道后,把组长批评了,硬逼着把多的工分给拿下去……
大儿子孙福贵也遭遇了类似的境况。不少好的工作机会都被父亲逼着让给了别人,他一咬牙,参军入伍。这一次,孙景坤没有阻拦,拿出珍藏多年的抗美援朝时用过的茶缸和毛巾送给儿子。
“到部队后,首长看到我的茶缸上写着‘赠给最可爱的人’,他举着茶缸给战友们说,孙福贵同志是革命战士的后代,我们为有这样的战友感到自豪!在战友们的掌声里,那一刻,我突然理解父亲了。”孙福贵说到这里,眼中泪光闪烁。
摩挲着旧军装上的军功章,老人说出心底的想法:“当年村里10个年轻人一起参军入伍,回乡的只有3个。和牺牲的战友比,我做这点事算得了啥?条件再艰苦,能比战场上苦?我活着,是替战友们活,我要把他们想干却来不及干的工作干好,才对得起他们。”
温煦的秋阳照在老人珍藏多年的泛黄的报功书上:“孙景坤同志在朝鲜守备战斗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一等功一次,这不仅是个人的光荣,全军的光荣,也是人民的光荣,祖国的光荣……”光线明丽而柔和,为这张历久弥新的报功书镶上了一层金边。
有多少电视栏目随着时间流逝了,又有多少栏目滋生出来,万花筒般的电视栏目喧嚣着变换着,令人眼花缭乱,生生灭灭也如过眼云烟。然而,有些栏目却能长久地驻留于观众心中。央视的《感动中国》十年了,样式和风格不变,一年一度的感动不变。多少人观后流泪,多少人观后沉思!为什么?一颗颗心被感动了。
能感动人心的,莫过于人心,莫过于人的良心。所以,每年一次的感动,就是对良心的一次认同,就是对人心的一次校正。在这个商品社会中,灯红酒绿,红尘滚滚,人心难免被种种利益所诱惑所纠缠而物化而偏狭,或走火入魔而迷失方向。你要问《感动中国》的价值和意义,我认为,就是一年一次为我们扫除心灵上的尘埃,让我们在感动中触摸和体认自己的良心,让我们的心灵回家。
《感动中国》里的人物,就来自于我们的生活中,来自于我们身边,普通而平常,恰恰是在这普通而平常中显出了人性的善良和品质的高尚。杨善洲,几十年如一日,谈何容易?没有高尚和纯粹是做不到的。他不为利,难道是为名吗?人都走了,名对于他还有意义吗?所以,他也不是为了名。他那么做,是良知使然。不那么做,良心上过不去。实际上,他是最自然最本色的,所以他是快乐的,良心的快乐!《感动中国》里的人物无不执着于自己的选择,身体力行,艰苦着,更快乐着,无论成就多少、贡献大小,他们都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发光发热,使生命绽放出美好人性的花朵,为人间增加着真善美的色彩。你若问《感动中国》是什么类型的节目,我的回答是:良心的盛典。我们生活中有那么多盛典,一个什么由头都可以盛典,为什么就不能为人间的美好心灵作一次盛典呢?《感动中国》恰恰就是这样一次盛典。无论别的盛典多么绚烂、绚丽、炫目,而《感动中国》却永远是那么简约、典雅、朴素。好!美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善良的心是单纯的、纯净的、朴素的。形式与内容相统一。
我很欣赏《感动中国》的颁奖词,没有高不可及的大话,没有言过其实的赞美,而是贴着人物的心灵,真实而亲切。他们的行为,多数人都能做到,只要我们的心和他们的心靠得近一些,再近一些,就能见贤思齐。
中央电视台有两台晚会影响深远,一个是《感动中国》,另一个是《3.15晚会》,一年一度,人们极为关注。这两台晚会,前者为良心喝彩立传,彰显良知,点燃人心中的明灯;后者是曝光那些伪劣假冒,让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在阳光下晒一晒,使丑恶原形毕露,让全民共审之,人人喊打之、远离之,丑恶就不会那么嚣张了。中国社会正在发展中,进步中,媒体应当给社会进步一种助力,应当彰显出良知的力量。《感动中国》与《3.15晚会》就是最具有良知力量的节目。人们期盼着有更多良知力量的节目提振社会良知的信心。从良心出发,让社会走向和谐。
10月1日晚上,我特意看了央视播放的感动中国,德耀中华的颁奖仪式。那些人和那些事,深深的感染着我,从他们的身上我懂得了什么是大爱,什么是诚信,他们是中华人民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从心里说,我觉得那些人我十分佩服的,因为他们做到了在他们那种情况下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的事情。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我们,感动着中国,感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我感动的不仅仅是他们,而是他们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他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爱。我想社会上正是有了他们这些人无私的爱,我们的生活才会这么美好。他们的先进事迹都是在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一个个或是平平凡凡、或是轰轰烈烈、或是催人泪下的故事,无不折射出时代的主旋律,传递着时代的感动。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在平凡中升华出不平凡,体现出舍己利他的崇高品格,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感人事迹,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得到了人们的尊重。
观看了《圆梦中国,德耀中华》节目后,感动于孝老爱亲吴林香的孝顺懂事的先进事迹,我深深地感到,她的事迹应该让我们看了汗颜。
因为这让我想起我前几天上过的一节综合实践课,是关于洗菜、摘菜的劳动节技能。经过调查、展示,班上有帮助父母洗过菜的学生没有几个,连最简单的洗萝卜都不会,基本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所以,看了吴林香的事迹,真正让人感受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值得所有的独生子女好好学习。
全国道德模范廖月娥倾情照顾老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真正含义。
相对于我们这些整天忙碌于工作、事业中的人来说,能做到天天服侍家中的老人确实不易,甚至根本做不到,甚至常年不回家看望老人的都大有人在。不是有新法规出台“常回家看看”吗?两相对比,我们每个人都要从道德模范身上得到启示,不但要常回家看看,还要常关心、常照顾、多孝顺、多行动。
我就是这样践行着“孝道”。我无论多忙、身体多么不舒服,我必定每个星期回老家一趟,看望我年迈的父母,帮老人洗头、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回忆往事、说说自己的工作情况,当然肯定是“报喜不报忧”,以便让老人放心,让老人安度晚年生活。
这场彰显道德精神的晚会,让我深深认识到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是相互支持的,道德的力量是可以传递的,是他们的爱与付出让奉献与感动成为社会的主旋律。
这些道德模范就在我们身边,是生活、工作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用爱心、诚心、责任心和浩然正气,在平凡中创造了不平凡的感动,也为我们年轻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的我要在普通中坚持道德,实践道德,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近日,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市基层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叶连平、郑李龙同志学习活动,大力学习宣传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新时代典型,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和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把在学习中焕发出来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为实现我市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通知指出,叶连平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老党员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倾情基层,大爱无疆的精神。郑李龙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对党忠诚、扎根基层,情系群众、一心为民,带头表率、敢于担当的精神。叶连平、郑李龙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是新时代党员干部信念坚定、为民造福的杰出楷模,是我市老党员和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他们坚定信念、忠诚于党的政治品格,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把个人价值追求与忠诚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学习他们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宗旨意识,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心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学习他们恪尽职守、奋发有为的担当精神,立足岗位、履职尽责、锐意进取、甘于奉献,以主动作为的扎实作风创造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
通知强调,要精心组织、认真学习。各级党委(党组)要通过召开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习、集中研讨等形式,认真学习叶连平、郑李龙同志的先进事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找差距、明方向、添动力、鼓干劲,自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表率。各基层党组织要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有关事迹报道,并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交流心得体会;组织广大党员以先进典型为标杆,查找自身差距,明确前进方向。要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将学习活动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注重挖掘、总结一批本系统本行业基层干部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人、影响人、感召人,在全市迅速掀起学习宣传的热潮。要抓好结合,提升实效。把学习叶连平、郑李龙同志先进事迹作为进一步强化党性、提升能力、锤炼作风的过程,切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开展学习活动与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环境保护、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等重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叶连平,和县乌江镇卜陈村退休教师,现年91岁。作为一名党龄31年的老党员,他扎根基层几十年,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退休不退岗”,退休20xx年仍坚持在教学一线,为1000多名村里的孩子义务上课、批改作业。他“担当献余热”,自筹资金先后给5所小学购买了6台二手风琴、安装了电灯、种植了320棵树,20xx年以来,又先后拿出退休金5万多元,设立了“叶连平奖学金”,用于资助留守儿童学习。他先后被授予“中国好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按照《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的通知》要求,社区第一时间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宣传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要求辖区非公企业党支部、网格党支部等各党组织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开展学习,充分利用“大党委”会议、网格党支部会议、微信交流群等,广泛宣传发动党员干部群众主动学习,营造学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的浓厚氛围。
抓观看学习,促“入心入脑”。督促辖区各党组织扎实组织党员干部群众采取集中观看、分散自学、网络下载观看、学习文件等方式进行学习,确保辖区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全覆盖”“无盲点”。开展“学习时代楷模唱响英雄赞歌”主题党日活动,利用文件材料、远教平台、观看专题片等不同学习形式,组织学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4次,通过2个网格党支部、4个巷道党小组把辖区临海商会党支部、祝成生鲜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等非公企业党支部纳入其中组织学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6次。让黄文秀同志的精神力量入心入脑,成为党员干部群众砥砺奋进、干事创业、铸就辉煌的“源动力”。
抓深入践行,促“入神入行”。在全面理解《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精神的基础上,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群众聚精会神宣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勠力同心践行榜样力量,将学习成果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结合、与当前正在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平安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党员干部坚决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强化服务意识、彻底转变作风,向黑恶势力亮剑,组织发动群众同一切不良风气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创建公平正义、风清气正、平安稳定、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今天,我观看了期待以久的年度人物颁奖活动,共有11人获奖,其中有老人有年轻人,也有中年人,我怀惴激动的心情打开了电视。
第一位获奖者叫黄旭华,三十多年来,黄旭华没回过几次家,家里人都埋怨他。但他不能公开自己的身份,因为他的工作是保密的。后来,人们亲切的称他为“核潜艇之父”。他那时心里肯定很纠结也很无奈。
最让我感动的是91岁的老人刘盛兰,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一刻开始,73岁的他就把自己微薄的工资捐了出去,有时候,他竟然同时损助了50多名学生。每天清早,他简单的吃了点东西就出去捡废品。这么多年,他唯一珍藏的就是一个蓝布袋,里面装满了给学生的汇款单和学生的回信……老人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即使住进了医院,还不忘给同学们汇款,怕他们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还有一对父子,35年如一日,父子相继,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一开始,乡亲们都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对于这些嘲笑,沈克泉并没有气馁,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了产量高的油菜品种,为家乡解决了吃油难的问题。后来,沈克泉叫来了儿子沈昌建带着买车钱与他一起改良油菜品种。沈克泉去世前说他最不放心就是新的油菜。经过父子俩35年的努力,培育出的油菜品种都获得了认可。父子俩的心灵就像油菜花一样美丽。
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好人我没发现,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好人。
仪式开始前,杜富国让战友帮他脱下病号服,换上军装,刮净胡须。而他的父母、妻子,也特意换了衣服、打理了头发。“这是我们一家人的骄傲。”父亲杜俊说。
据在场的战友们描述,大队长和为杜富国颁授证书和奖章后,希望他更加坚强,争取再立新功时,杜富国用洪亮的声音回答“是,首长”,并挺直了身板,举起残缺了的右臂,敬上特殊的军礼。
此前,杜富国舍身保护的战友艾岩,也到了医院。这是他在杜富国受伤后,第一次到医院探望。“现在才来,是我觉得应该替富国扫完没有扫尽的地雷。”他说,几天前,坝子雷场已扫雷完毕。
扫雷英雄,直面未来说“加油”
今年27岁的杜富国,20__年冬天入伍,20__年主动申请前往临时组建的扫雷大队。在他受伤后,出于对他的伤情医治和心理疏导的考虑,医生婉拒了更多的探视。
11月25日,杜富国的身影,出现在央视多个频道播出的节目中。这是在他受伤后,第一次公开亮相。
杜富国讲述了申请加入扫雷大队、负伤的经过。他说,主动申请到扫雷大队,是边境村民一个人被炸三次的故事,让他深感作为军人的使命和责任。而在负伤前,他确实考虑到身边战友艾岩的安全,“脑海里有闪过一两秒钟”,往艾岩一侧倾了身子。
杜富国在讲述中,谈到让艾岩退后时,说“与其两个人都受伤,还不如我一个人伤”。
据了解,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杜富国目前身体恢复较快,并在得知真实伤情后,表现得很坚强,没有哭闹。据他的战友们说,他在沉默了一阵后,主动要求加强锻炼、增加营养,希望身体能早日康复。
谈到未来,杜富国说“我会勇敢面对”,为自己喊出“加油”。
我爱我的祖国——中国。它是一个风景如画,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
20__年的汶川大地震使四川地区成为一片废墟,需要重建,但这需要巨大的资金,于是政府呼吁大家为四川捐款。大家也都伸出了援助之手,纷纷捐款,为了灾区的同胞,为了四川,也为了祖国。
我们小学也为此举办了一次义卖会。老师让我们把家里不需要的东西带来捐掉,并准备一些钱。第二天早上,我们把带来的东西交给了老师,等待着下午义卖会的开始。
终于到了义卖会开始的时候,我们带着各自的钱去市场上选购了。我先来到了一个摊位,呵!好多的书哇!我挑中了一本名叫《绿野寻踪》的书,问了价格,才一元钱,我付了钱,就走了。我转了转,在一个堆满小饰品的摊位前停了下来。我看来看去,每个饰品都很漂亮,我挑了好久,才找到一个最满意的。那是一个很漂亮的手镯——手镯上穿了许许多多的粉色小珠子,在这些小珠子中间,穿插着几只美丽的蝴蝶。我一问价,要三元钱,我觉得物有所值,就买下了。我又到了别的地方转了转,买了一本二元钱的《水浒传》,一支二元的荧光笔和都是一元的铅笔,橡皮。
义卖会很成功的结束了,我捐了一个熊娃娃和十元钱。这次义卖会不仅让我感受到了购物的快乐,也让我为祖国尽了一份绵力。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这歌词多么让人感动。是啊!一缕阳光让你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动万千。世界上无时无刻都在有人献爱心,温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动着——中国。
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xx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忠诚一生,奉献一生,就是要把建设伟大事业当成一辈子的追求,终身践行。忠诚、奉献不是一个简单词汇,而应该是人生追求的真实写照。翻开入党志愿书,曾满怀忠诚地表达了为党的事业奉献一辈子的愿望,这份初心时时让我们心潮澎湃。今天,当党的事业需要时,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能不冲在一线呢?
忠诚一生,奉献一生,就是要有为社会主义事业抛弃一切名利的境界。我们的先辈们为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多少人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就是党员的光荣和担当。他们靠的是什么?忠诚和奉献!和先辈们相比,我们又有什么不可以舍弃的呢?
党在新的历史阶段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回望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全党都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让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自觉把忠诚和奉献融入血液,投身于全党的伟大事业,做一名真正合格共产党员。
毛卓云,男,196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浙江省宁波市看守所管教四大队民警。1997年从武警宁波支队教导队副营职转业后参加公安工作,20xx年调入宁波市看守所。
20xx年起,毛卓云一直从事男性艾滋病在押人员专职管教工作。20xx年来,面对巨大的监管压力、高传染性的监管风险和空白的监管经验,他勇挑重担,无私无畏,累计管理教育500余名艾滋病在押人员,用法律、温情和关怀与他们牵起彼此信任的“红丝带”,帮助他们认罪悔过、重拾信心、重归正途,把风险留给了自己,把安宁留给了社会。先后获得浙江省政法工作先进个人、浙江省公安机关爱民模范、浙江省优秀人民警察、宁波市优秀人民警察、宁波市监管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三次。浙江省委书记车俊,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孟庆丰,公安部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刘钊,浙江省副省长、公安厅长王双全,公安部监管局局长朱守科等领导相继作出批示,对毛卓云先进事迹给予充分肯定。法制日报、人民法治网、人民公安报、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浙江之声、平安时报、浙江法制报、宁波日报、宁波电视台等20余家国家、省、市级媒体对毛卓云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
勇挑重担、无私无畏,他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宁留给社会
20xx年,宁波市公安局党委决定将全市艾滋病在押人员集中羁押于宁波市看守所。面对巨大的监管压力、高传染性的监管风险和空白的监管经验,许多人望而却步,毛卓云却主动请缨,一干就是20xx年。
为了拉近与艾滋病在押人员的距离,毛卓云只试穿了一次单位为他配发的防护服就搁置了。20xx年,为更加拉近距离,他将艾滋病在押人员从装有玻璃墙隔绝的特殊监室搬到了普通监室,近两年他更是将谈话室搬进艾滋病监区,但随之而来的职业暴露的风险也大大增加。面对别人的不理解,毛卓云表示,管好艾滋病在押人员,让他们既体会法律的威严,又感受人性的温暖,在认罪、悔罪中看到未来和希望,将为社会安宁增加一个重要砝码。
曾经,一些艾滋病患凭借着一张疾控中心诊断书,有恃无恐、屡屡作案,因“不符合收押规定”而继续流窜社会、危害社会。正是因为毛卓云挑起重担,啃下硬骨头,违法犯罪艾滋病患依法得到惩处,涉艾案件隐患大幅减少,为平安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用心做,他就成了不简单的业务专家
毛卓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艾滋病在押人员管教工作可以借鉴的经验不多,毛卓云主动钻研法律法规,向市疾控中心请教知识,自学心理、教育、医学等知识,成为全市艾滋病防控的行家。同时他潜心钻研,边实践边总结,20xx年来积累了十余万字工作笔记,总结提炼出 “五心工作法”,在全省推广。“毛卓云工作室”获得省厅命名授牌,本人被评为优秀教官,在他的精神感召和传帮带作用下,市看守所多名同志主动要求接班艾滋病在押人员管教工作。
忠诚使命、胸怀大爱,他成为在押人员眼中的 “毛老师”“毛校长”“毛爸爸”
艾滋病在押人员既是违法犯罪嫌疑人,也是社会上受歧视的人群,很多人心理扭曲、漠视亲情、仇视社会。20xx年来,他对艾滋病在押人员就像父母对待子女、老师对待学生、医生对待病人,有爱心、有耐心、有真心,给予艾滋病在押人员活下去的决心和重归社会的信心。他教没文化的在押人员读书写字、他为被木刺扎进手指的在押人员拔刺止血……他成为了在押人员眼中的“毛老师”“毛校长”“毛爸爸”。
即使在押人员离开了看守所,毛卓云还和他们经常保持书信联系,还为他们组建一个“关爱会”微信群,继续传递正能量,巩固教育转化效果。他立足公安监管平凡岗位,用行动用爱心感化温暖艾滋病边缘人群,让红丝带飘出高墙,彰显了党和政府对艾滋病群体的关心爱护。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他不计较个人得失,从未向组织提任何个人诉求
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公安系统,毛卓云始终对党忠诚、服从安排、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特别是在艾滋病在押人员监管这个岗位上,毛卓云从未抱怨、从不计较、默默坚守,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个人诉求。为了不让家人担惊受怕,前两年毛卓云只字不提自己工作岗位,直到妻子偶然翻看报纸时,才知道丈夫在艾滋病在押人员监管岗位工作了整整两年。如今年近57岁的毛卓云,不因安全风险巨大而畏惧,不因从未提拔重用而消极,不因临近退休而懈怠,在平凡的监管岗位上二十年如一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护着高墙内的一份平静,守望着社会的一片安宁。
感动是什么?感动就是对生命之美的关注,就是对灵魂之美的悸动,就是对刹那间永恒的希冀。无法预定,无法奢求,但总是在不经意的一瞬,悄悄触动你的心灵。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然而,在多日的匆匆中,心灵因为生活磨砺而变得坚硬,不再如过往一样细腻,而渐渐冷漠,习惯了这样高速运转的世界,不愿停下脚步去倾听心灵的声音,更不愿意去回味感动带给心灵的慰藉。曾经,我似乎也忘记了感动的滋味。
今天我蓦然回首,翻阅着自己的繁杂心灵……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_颁奖典礼》终于在20_年2月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感动中国》获奖人物有二十多位,有个人,有团队,他们所做之事有大有小,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事迹确确实实感动着人们。
就拿刘盛兰老人来说吧,他90多岁了,几十年来自己省吃俭用,捐助了100多个学生10多万元钱。这10多万元钱对于一个靠收废品的老人来说是一笔多大的财富啊!可是刘盛兰老人没有留下它们,却是分批一点一点地捐给了全国各地的困难学生们。“72块5毛钱”,刘盛兰又把它捐了出去,而他只留下了5元钱。在那多少个令老人难忘的日日夜夜,睁开眼睛,他看到的是上不起学的孩子们,闭上眼睛,他看到的是孩子们拿到钱的笑脸。他90大寿那年,许多被他资助的学生来看他,大家一齐凑钱为他筹办了他一生中第一次生日酒席。看到这儿,我深深为自己平时而惭愧,同时也为他身居贫困却依然热心资助困难学生而表示由衷的敬佩。
还有一个与他一样长年帮助和爱护学生的人。
她的名字叫格桑德吉,是西藏山区一名女教师,也是当地第一个毕业的大学生。每周,她都要在高山悬崖峡谷间送孩子们。一次次安全到达,一次次与死神檫肩而过,她却依然如往常一样送学生上下学。她每天照顾山区的孩子,但八年的时间里,她仅见过自己的孩子四次。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啊!我想:要是西藏山区开通了公路该多好!我长大了,一定要帮助山区孩子们,让他们象城市孩子一样学习和生活。
看到格桑德吉老师,再联想到我们的老师,老师们真是照亮我们人生的“蜡烛”啊!我深深感谢老师们为学生付出的一切。
《感动中国》的一个个人物一件件事情激励着我。从他们身上,我体会到:做大事可以造福人民;一些人由于条件限制,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日积月累就成就了“大事”,他们同样可以走上领奖台。
在生活的激流中,我们奔走呼喊,我们的菱角被慢慢磨平,生活中有太多的浮躁,太多的动荡,太多的无奈。此时,感动就如同当代人心灵中的一捧清泉,让我们平静,让我们心旷神怡,让我们心安。感动,是一次心灵的沐浴,洗涤我们的躁动,抚平我们的心伤,激励我们获取正能量,勇敢前行。感动,是一次灵魂的放牧,让我们在青青草原中品味生活的本真,看白云飘飘,观溪水习习,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感动,是一次旅行,我们丢开手机,丢开工作,丢开烦恼,享受旅行的过程,放松自己的身体,与同路人共舞。
感动,是一种力量,是一种释放,更是一种解脱。感动之后的思考,让我们砥砺心智,让我们放飞自我,让我潇洒走一回。感动,简简单单的方块字,引伶人起舞,骚客放歌。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我们感动。
刘备“三顾茅庐”,终观卧龙真身,在刘关张与诸葛亮的第一次会面中,诸葛亮就为刘备定下了事业大计,千古奇文《隆中对》振聋发聩。诸葛亮打算跟随刘备以后,便发挥自己所有的智慧,助力于刘备的腾飞,诸葛亮对刘备尽心,不留余力。在刘备与东吴结成同盟时,诸葛亮与周瑜就一同比拼智慧,看到曹操的战船用铁链连接在一起,如同陆地,就想出用火攻。可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害的周瑜晕厥倒地。诸葛亮没有放弃,运用奇门遁甲之术,生生地借来了东风。那一夜,一把火烧光了曹军的所有战船,令曹军损失惨重,曹操差点丧命。刘备死后,诸葛亮六出祁山,高调伐魏,也是为了蜀国的未来大计,诸葛亮本可凭借威信,自立为王,但是令人感动的是诸葛亮依旧保持着对先主的一片赤诚之心,辅佐着阿斗,死而后已。诸葛亮的一生让人感动,留给我们的思考是诸葛亮的不二忠心,让人顶礼膜拜。
孙悟空护送唐僧西行取经,历经艰险,让我们感动。
孙悟空作为唐僧的保护神,一直尽心尽责。在西行的途中,妖怪横行,荆棘阻路,孙悟空发挥自己的一身武艺,与妖怪周旋,力保唐僧安然无恙。可是毕竟唐僧肉眼凡胎,有时让孙悟空忍受误解。最典型的一例是三打白骨精。白骨精,三次化作人形,引诱唐僧,可是逃不过孙悟空的法眼,孙悟空三次将其打败,可是唐僧却认为孙悟空杀害好人,竟念起来紧箍咒,让孙悟空痛苦不已,生不如死,可是最后孙悟空还是原谅了唐僧,重新起行。孙悟空让人感动,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孙悟空的高强武艺与坚忍,让我们拍手称赞。
丛飞一生行善事,让我们感动。
丛飞做了很长时间的义工,不求回报。他还是很多贫困孩子的“爸爸”,当孩子们需要钱的时候,丛飞总是拿出自己的钱资助孩子们。有的人看到丛飞如此作为,起了歹心,想骗丛飞的钱,可是丛飞却全然不知。最后丛飞去世了,孩子们一起送别这位无比善良的“爸爸”。丛飞让人感动,留给我们的思考是丛飞从来不为自己考虑,为了他人奉献了一切,让我们落泪。
感动之后的思考,是那么的深刻,那么的动人。感动给与我们向前的力量,给与世间无穷的真情。
愿感动常在,愿感动之后的思考常在。
20__年4月25日,53岁的郎平又回来了,她再次回归国家队担任中国女排总教练,中国女排又有了主心骨。
20__年,国际排联公布的世界排名,中国仅列第五位。伦敦奥运会未能跻身四强。很多人把这时的女排形容成一块“烫手山芋”,无数人劝郎平,不要去接。
“接!为何不接?三十年前我可以,三十年后依然没问题!”郎平依然霸气,只是额头上略微松弛的皮肤,以及眼眸深处偶然显露的疲惫,才能让我们想起,郎平,已经不再年轻了。
这时的郎平身体状况已经很糟糕,天知道她经过了多少思想斗争。膝关节曾动过7次清理手术;双胯一边做过一次手术;再加上腰椎间盘突出……郎平苦笑道:“我已经可以发一个残疾证,而且不知道是几级了。”
身体不堪重负,但作为教练要全程跟随训练,亲力亲为。而且郎平在出任国家队总教练前,已是广州恒大俱乐部教练。这样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好吧,你们现在有多差,以后就会有多出色!”郎平大手一挥,指向旁边的训练馆。十八米长、九米宽的场地就此成了炼狱场,郎平冷酷地将手背在后面,仿佛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没有人知道她们花了多少时间修炼内功,只知道中国女排,好像,慢慢回来了。
和八年前一样,郎平依然是女排赛场上唯一一位女性主帅。她有够男人的强悍一面,破釜沉舟地换人,果断且结果完美的战术调整,以及足够冷冰冰的训诫,“我们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我没人换你了,只能看你自己了”;她也有很女人的细腻一面,把队员们视作自己的孩子,像妈妈那样时刻注意着自己的言行以避免影响女孩们的心情,“我特生气,但又不能表现出来……我只能一直鼓励她们,让她们放松,因为人一紧张,肌肉动作的反应都不一样”,流着泪拥抱队员时,也不忘轻声在耳边嘱托:“你今天表现得很好,很勇敢。要记住今天的心情。”
在里约,一位中国国家体育总局的高级官员在观看女排赛后留下如是评论:“女排赢球靠的是团队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郎平的用人。她真正做到了有勇有谋,将每一个队员的特点都发挥了出来。”是的,郎平上演了王者归来。
如今,作为我们跨世纪的一代,面对未来祖国前途无限光辉灿烂,我们更应该具有爱国之情和树立报国之心。当远访国外参加演出的同学为了中国的主权毅然放弃时,我们不禁要对他们的行为肃然起敬;当我们的学生闻听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后,上街游行以示抗威时,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学生高昂的爱国热情,再一次从他们的身上感到了流淌着的爱国热血;当看到一个个海外归来的游子们,用他们的知识报效我们祖国时,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爱国情操的巨大动力。它才真正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信念,它才真正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它不是与生俱来,但它是后激勃发;它不是上帝,但它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兴亡;它不是利剑,但它永远是对外最有利的武器。
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爱国的丰碑,其实国家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真的不会奢求我们多少回报。当身边的同学需要帮助时,我们能伸出自己的双手;当贫困山区的孩子在饥寒交迫时,我们能够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当社区的爷爷奶奶在孤独寂寞时,我们能够主动联系身边的同学一同去给与问候和帮助,让我们用一颗爱国之心,一颗感恩之心,向我们的祖国献上我们自己特有的爱吧。
黄文秀同志不幸遇难,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亲切慰问。他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事业任重道远,责任重于泰山。黄文秀驻村当第一书记期间,一心为民,把扶贫路当作长征路,短短一年,她就从“扶贫新手”转变成群众最信赖的人,用一腔热血、一片赤诚践行着共产党人共同的誓言。我国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唯有恪尽职守、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干下去,才能不负时代重托、不负人民期待。因此,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扶贫干部要有坚如磐石的信念。本来,黄文秀可以有很多选择,留京或出国都没问题,但她还是非常坚定地选择了服务基层。从繁华首都回到家乡,把初心镌刻在扶贫路上,书写了一个感党恩、守初心、献青春、为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入党为什么,为党做什么”,黄文秀用生命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守自己的人生追求,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言。
“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她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奉献自我,为民服务,用生命诠释了初心和使命。身为一名党员干部,唯有时刻牢记“我们的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才能真正做到无愧于人民。因此,要培育“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服务意识,在为民服务中坚定初心;传承“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奉献精神,在为民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谱写动人篇章;树立“富贵于我如浮云”的高尚情操,在为民谋利中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向人民满意而行!
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让我们在黄文秀精神引领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在香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所以一生都希望为国家做点有用的、力所能及的事。”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伍淑清如是说。
回忆改革开放40年,被称为“001小姐”的伍淑清很有发言权。作为香港最大饮食集团之一、美心集团创办人伍沾德的长女,伍淑清在1978年第一次踏上内地土地,并于1980年与父亲拿到第一家合资企业的许可证“001号”,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内地的香港企业家。
伍淑清认为,国家40年的改革开放,经历了有些国家跨越近100年的发展。她回忆,自己在1978年第一次到达四川成都时,下榻的宾馆因供电不足,晚上几乎没有灯;地毯也黑乎乎的,后来才得知是没有专门洗地毯的设备。
“当时我就觉得,作为香港同胞,可以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伍淑清说。回港后,她和很多同龄朋友聊起内地情况,不少怀有梦想的香港青年人与她志同道合,都想为国家的发展出力。
来到内地打拼后,伍淑清学到了一种精神,“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虽然当时内地发展较为落后,但在她看来,无论合资双方,或劳方、资方,相互间都应平等互利;与合作伙伴协商,也会表示“在香港我们是怎样做的”“是否能考虑这个方法”等等。
“因为国家是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我们进来后,要重新配合民航局设立具有国际水平的合资企业。”伍淑清说。她同时强调,做第一家合资企业,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要帮助国家建立现代化的企业与制度,包括为中美通航做航空配餐,目标也是让“中国标准”走向“国际标准”。
“在邓小平先生提出改革开放后,当时不少像我一样、希望为国家发展出份力的香港年轻人来到内地,有的经商、创业,有的在相关机构任职,我们看到国家今天的发展,是非常感动的,因为觉得参与、配合国家做了一些事情。”伍淑清说。
而谈及目前香港青年的定位与发展,伍淑清认为,同样要让他们走进内地、亲身经历国家的发展,让他们有“中国梦”、中国心。“要让更多香港基层年轻人来内地,这样他们才能了解国家的发展。包括可以让他们到珠三角、或乘坐高铁全国走走,让他们心里对国家发展有底,也理解爱国精神。”
伍淑清说,其实自己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作为中国人,不想让世界其他地方的人瞧不起。“以前我去美国读书,有外国人会问,你是从越南来的吗?是越南的难民吗?我就会回答,我从香港来的,我是中国人。”
展望未来,伍淑清表示,改革开放虽已有40年,但也可以说是“刚刚开始”。“邓小平先生那一代领导人很有高瞻远见,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现在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幸福生活,未来我们还是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解决中国自身的问题。”
伍淑清还认为,现在无论在内地还是香港,还应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如果不重视文化,我们的年轻人就会没有‘根’,这是很麻烦的。”她说。她也希望香港的发展能更加全球化,广纳世界人才;香港的新一代年轻人既要学好英文、也要学好普通话,成为沟通内地与世界的“桥梁”。
伍淑清生于1948年,今年已有70岁。中新社记者在采访现场看到,她仍坚持读报、看电视新闻,随时随地关注世界的发展变化。
“人的一生要有一个方向,”她对记者说:“要想好自己要走的路、想到人生做什么事走到最后,英文就是a life well spent,我只是不想浪费生命。”
观看感动中国人物的观后感范文二
黄文秀同志的事迹非常感动人,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同志的一生,为我们塑造了一名对党忠诚、勤勉为公的好党员;一位平易近人、谦虚谨慎的好书记:一个不为私利、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毫无疑问,黄文秀是当代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更是我们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青年要树立高远追求。青年时代要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这样的有志青年,正是党和国家、人民所需要的。黄文秀正是这样一个好青年。研究生毕业后,她毅然返回故乡百色,认为:“很多人从农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来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她矢志改变家乡面貌的鲜明人生追求和坚定决心,从她的入党申请书中可以找到答案。“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为了使自己活得更有意义,生存更有价值,我迫切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新时代青年应当为之终生奋斗的正确选择。
青年要牢记使命。“干部要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这样,人生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黄文秀双脚走在泥土里,将扶贫当作“心中的长征”。她心系家乡父老脱贫大事,到了村民家脱下外套,要么帮助扫院子,要么到地里做农活,帮他们摘砂糖橘、收玉米、种油茶等等,一边干农活一边商量脱贫之计,晚上还要与村干部商讨脱贫对策。她心系家乡父老的生命安危,逆风而行,在途中不断关注着村里的灾情和群众的安危,不惧洪流向前冲,生命定格在了30岁的青春。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始终心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青年就要有担当讲奉献。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黄文秀正是这样的一位知行合一的优秀青年干部。从20__年3月到她遇难前的一年多时间里,她尽职履责,带领全村群众苦干实干,展现了第一书记担当奉献精神,使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把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整村脱贫指日可待。始终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才能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奋斗者、当实干家,不断为人民幸福,做出应有的贡献。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论我们走的路有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掀开中国的历史,跳跃在眼帘的是光辉灿烂四个大字。奔腾的长江,宽阔偶的黄河,造就了一个伟大而倔强的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沉淀出一种伟大而崇高的精神。它就是爱国精神,也正是这种爱国精神,让一代代中华儿女魂牵梦萦,让一代代华夏赤子舍生忘死。
曾几何时,为了民族稳定,祖国大业,放弃了锦衣玉食的霍去病抱着“匈奴未破,何以家归”的信念携大军毅然北上;文天祥拒绝高官厚禄的诱降,高吟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慷慨就以;抗日英雄方振武应对强敌发出了“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的怒吼: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总理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也许此刻对于我们来说,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已被日益安稳的生活所替代,那无数英雄先辈的事迹已无法延承,那对国家不幸所发出的怒吼已渐行渐弱,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也似乎成了淡然一笑。可是,谁说我们不能在国旗冉冉升起时深情凝视?谁说我们不能在国家处于不利时义愤填膺?谁说我们不能在国难当头时奋起出力?谁说我们不能唱响爱国之歌!
的确,大家都是平凡人,无法如烽火岁月的英雄一般与祖国生死与共,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你应当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承担起这份历史的重担,那么承担着这份职责的你应当是怎样的呢?
你应当是为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做出举世瞩目成就的神舟飞船和“嫦娥一号”探月工程的科技精英。
你应当是地震灾区争分夺秒创造生命奇迹的人民子弟兵。
你应当是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为祖国山区奉献青春的大学生。
你应当是奥运赛场上自尊而热情的青年志愿者。
许你是新长征突击手,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十大杰出青年。不管你是企业巨子,白衣天使,还是人民卫士,体育健将。在祖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在“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的奋斗中,你锐意进取,勇于探索,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我生动的实践在爱国主义这面大旗上写下美丽的赤子情怀。
是的,如果祖国需要,我愿到雪域高原作千里冰川的一朵雪莲,我愿到万里戈壁作茫茫黄沙中的一株绿杉,我愿到帕米尔高原上的红旗让绿色在生命的禁区里闪耀光芒。我也相信,只要祖国需要,在座的每一位都会义无反顾的献出自我最可宝贵的一切一切。这难道不正是伟大民族之魂的闪现吗?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尤其是青年共产党员,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谨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勇于奉献,甘于奉献,倾心投入,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近日,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鼓舞我们,深入学习了新时代的优秀先进事迹,激发强大的力量,让广大党员树立远大的目标,指明坚定前行的方向。向她学习,就要学习她满怀初心的赤子之情。
坚定信念,信了就不能打折。一个人能走多远,不要问他的双脚,而要问他的志向。理想指引人生的方向,信念决定着事业的成败。黄文秀同志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到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说“我们党是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幸福的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就是我的使命。”在他眼中,理想信念是一辈子的事,这句话绝不是口号,信了就要一心想着为党为人民而战,是终其一生的任务,更是不能打折扣的担当。
黄文秀说过:“长征中,战士们死都不怕,在扶贫路上,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前行?”她不畏艰辛的付出和深沉的热爱,是她积极作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硕果,面对失败和困难时,她掉过眼泪,但没有说过放弃,在她的人生词典里没有撤退、没有后悔,作为一名党员,脚踏实地做着使命感促使自己去做的事。
在担任第一书记一周年时,她在手记里写下了一句话,“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这就是黄文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建设家乡,改变家乡,砥砺前行,谱写了新时代青年壮丽的青春之歌。
每一个人都是另外一些人的指路之灯,就像黄文秀同志,为众多的人照亮了前行的路。新时代的我们也是更多人的指路之灯,披荆斩棘,我们无畏前方的黑暗险阻,我们将以坚定的意志、顽强的作风、敏捷的思虑、团结的作风为更多更多的人民,为更多的后来者迸发出属于新时代的我们的光辉,将更多的希望留在中国的大地上,终有那么一天,雄鸡将啼鸣,迎来灿烂的朝霞。
为了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保山市永昌小学积极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11月1日下午,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教职工在五楼报告厅集中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她爱岗敬业、履职尽责、为人师表、像红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
初心不改、使命不弃。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一片真情点燃了无数贫困家庭的希望,用自己的赤诚爱心托起了无数困难学子的人生梦想,用自己真情挚爱,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大爱无私、大爱无声。她以勇者无畏、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续写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和信仰。在张桂梅同志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张桂梅同志对党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和无限忠诚,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的为民情怀和坚定信仰。其事迹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深化了我们的情感,真可谓感人肺腑、振人心魄、令人肃然起敬。
党支部书记、校长辉春梅同志要求,全校教职员要认真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心系群众的高尚品德;学习她注重学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学习她厉行节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学习她淡泊名利、牢记宗旨、忠诚于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敢闯敢干、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开拓精神;学习她坚定信念、执着坚定、无怨无悔的人生追求。
在当前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要把向张桂梅同志学习作为重要载体,全体教职工广泛深入学、联系实际学、结合工作学。让每个党员清楚知道作为一名普通基层党员,应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守初心、担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立足岗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在工作点滴中提升自我、服务人民、实现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迹。要把张桂梅同志作为一面镜子,认真开展自我剖析,及时整改落实,真正心系学生,努力成为一名新时代“四有”好教师。
家访中,车子到不了,便步行;步行走不稳,爬也要爬到。每次家访回来,张桂梅都要重病一次。对于62岁、身体长期有病的张桂梅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次的“长征”。
一缕阳光让你感到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感到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到感动。这些模范人物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他们不愧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祖国的花朵,祖国的骄傲!《感动中国》里的每一个人都让人十分温暖,因为他们做了自我人生中最感人的故事!
如果你问我里面最感人的是谁,我会说:胡忠和谢晓君教师。因为他们在一次看报纸的时候,看到报纸上写着康定县塔乡一所孤儿院急需教师,胡教师和谢教师了解当地的艰难,就决定留在那教孩子们读书!
谢教师在音乐学院的一手弹琴,可是学校最需要的却不是音乐教师,而是物理教师,数学教师,生活教师,三年里谢教师尝试了当四种教师,还表示一辈子要呆在这!
他们能够不教藏族的孩子啊,但他们没有怎样做,因为他们很善良,在艰苦都教孩子们,他们,是高原上的怒放的雪莲!
他们都在发扬传统——发扬爱。每个人的一生相对于漫漫历史长河是极其短暂的,但如果他能在短暂的一生中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礼貌做出贡献,人生价值变得以充足!这些事迹已在我的生命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伴随我的心灵共同成长。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开始了,我和我的家人怀着一种说不口的心情观看了整场节目;节目之前我的眼里全是期待,期待这节目快点开始。节目中泪水打湿了我的双眼,父母的泪水也止不住的往下流。
我们一家人的泪水是为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人而流,我们一家人不仅被他们的事迹而感动,我们更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执着、他们的爱、他们的信念而感动着······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有的是从事国家高科技研究工作的院士,工程师;有的是为人民治病的白衣天使;有的是普通的基层干部,还有的是教书育人的普通教师,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中有的为祖国航空业的发展贡献出了全部的青春甚至生命,有的为基层的农民工不惜卧底十几家企业,只为农民工有更好的工作,而更多的人则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赢得了尊重。
一般的老人都退休在家享受着晚年的天伦之乐,而这位老人,却把自己最珍贵的时间留给了自己的工作,在病魔的折磨下他依然坚持工作直到最后一刻,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为了祖国的科研事业,为了给后人更多的知识经验,他放弃了手术。我心中不禁喊了一声:“爷爷您走好”您不愧为科研界的一座丰碑,您为我国的科研事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一根布带,看似平凡,其实未然,这根布袋记录了两代人的记忆。小时候,这根布袋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你长大这根布袋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他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的传承。这是感动中国节目组给陈斌强的颁奖词。陈斌强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是他用一根布带把他和患有老年痴呆的母亲紧紧的系在一起,布带的这头是母亲的爱,而另一头是则是你对母亲的牵挂和感恩。自从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后,你就用这更布带带系着母亲上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连五年风雨无阻。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很普通的事,是他分内的事,甚至自也能做到,但我们中有不少人往往有始无终。常言说“窗前百日无孝子”有的人可能找种种理由而放弃,可陈斌强却做到了,他用坚持,责任诠释了爱的真谛,人间的真情。让我们学会感恩,懂得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看完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躺在被窝里那一件件感人的事迹,那一个个令我敬仰的人,那一个个为信念而执着的奋斗一生的鲜活的的人物永记在我的心中。
其实人的一生不一定做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令人感动,而那些生活中平凡的小事也令我们感动,多帮助别人多做好事,多为他人着想,先人后己等等,这些事并不足以堪称伟大,但却温暖人心,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因为平凡中有伟大,伟大中有平凡。
今天下午的第二三节课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
中国第一个人造卫星是孙家栋设计的。
有一次,某栋楼着火了,王锋他为了救四十多位人的生命,自己冲进火海中救了四十多人,本来自己能活下来,却因为自己冲进去救人自己去世了。
下一个是支月英,她是一个小学教师,她爱她的学生胜过她的女儿,甚至她的女儿说过她的妈妈是一个好老师,但不是一个好妈妈。她村里边的人都说她是一个傻子,她说:“我是一个傻子,山里头需要我这个傻子”。
支月英完了就是秦玥飞,他一到村里不熟悉村里的生活,村民们一开始都嫌他用水用的多,到了后面,他为了修一条水渠从他的工资里一点一点的攒了下来,最后他把这条水渠修好了,
然后就是张超。他是一名飞行员,在他第一次上舰的时候出了一次意外去世了,在他摔到地下之后问团长:“团长我还能不能上舰。”我佩服他的精神。
我从他们身上感到了很大的精神,有乐于助人的精神,还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也要帮助别人,长大后像他们一样学习他们的精神,做一个勇敢、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陈睿澜踏上排球这条路是在小学三年级,在这一年她被学校挑选到了校排球队参加训练,其中一个原因是自小陈睿澜自小个子就长得很高。
小学时期,陈睿澜的一天是这样的,放学后4点开始准时训练到6点,然后回家开始写当天的作业。一刚开始的时候教练就是叫她们一起“玩玩儿球”,只是教一些简单的垫球这种最简单的动作,这是观察她们的球感以及大家对排球的兴趣。
一起去的小朋友们都想着玩,而陈睿澜却在旁边认真的按照教练的要求进行垫球练习,一个礼拜练下来她已经可以连续垫一千多个球,在一群小朋友中脱颖而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一起被选进球队的小朋友中陆陆续续有离开的了,有的是因为不喜欢、有的是因为爸爸妈妈怕影响学习,而陈睿澜坚持下来了。
父母觉得女儿太辛苦,也曾经打过退堂鼓,但是当他们看到女儿在球场上专注的样子,又坚定了要支持她投身到排球运动中的想法,他们觉得排球运动是一项团队运动项目,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身体,更能培养孩子团队协作的精神以及顽强拼搏的精神;同时又能把爱好发展成未来的职业,无疑陈睿澜是幸运的。
初中时,陈睿澜来到了一个神奇的班级,“运动员班级”。这个班的特点就是:全部都是“标着”运动员身份的初中生,除了她是排球运动员、还有体操、游泳、足球等其他运动的特长生;上午一起在教室上文化课,下午便奔赴各自的训练场进行专项训练。
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训练,但在陈睿澜看来,训练是一种不断磨练自己意志品质、培养团队合作的过程,打球不仅要考技术和体力,更多的还需要动脑,在场上要想着教练的战术部署,更要应变能力。
当新闻工作者问到她会不会觉得训练枯燥无趣时,她说:“不会呀,很有意思啊!虽然过程是辛苦的,训练也是枯燥,但还是很快乐的,每当训练中突破瓶颈、特别是比赛赢得胜利的时候,就会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因为平时训练刻苦,从初中开始陈睿澜就开始参加各种比赛,20xx年,作为球队主攻手,她所在的球队获得了上海市中学生运动会荣获排球比赛初中女子组第一名;20xx年,作为球队队长兼主攻手的她,带领球队获得了上海市第xx届运动会排球赛女子C组第一名。20xx年,获得了“体彩杯”全国青少年U16女子排球锦标赛第二名,此时的陈睿澜转到了场上自由人位置。
近日,央视新闻频道播放战斗英雄张富清的英雄事迹,观看后,让我们真是万分敬佩和感动。他一直以来默默的深藏功与名在来凤县工作,默默无名与普通退休干部一样。但是,连他家人都不是清楚,他曾荣获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和师战斗英雄称号。
在万分敬佩和感动之余,我们也十分渴望和呼唤张富清精神在现代广大党员干部中体现。观看后,我想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发挥榜样力量,努力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争先创优、甘愿奉献的浓厚氛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多年来,他从来不向组织要求什么。因为采访时他说,与已牺牲的战友相比,他的功劳与他们相比不算什么,可他还活着,还享受那么多好的待遇,他已经很知足了。在张富清老人眼中,他谦虚说自己不算什么,因为他当时周围的优秀共产党英勇事迹深深影响着他,就应该这样。在我们眼中,他的先进事迹令我们敬佩,我们不仅要努力宣传优秀共产党员榜样,也要争当榜样,影响更多的人成为榜样。
二是铭记家国一体,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哪里来家庭的幸福安康。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从当时战争年代,国破家亡畏难之时走过来的张富清,更加深刻理解“先集体、后个人”精神,也更加明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救千千万万的“小家”。所以,他总是站在一个国家的大角度,去思考该干什么,自己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具体表现在,无论是他年轻时候在部队复员就业中选择来凤县,还是为国家节约一点而选择便宜晶体安装(他老年的时候,做了白内障手术)。这样的行为,我们感到不已,而他觉得理当如此。
三是永远干字当头,只有是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就要无畏艰辛、一往无前。英勇战斗称英雄,甘于平淡藏功名。他部队复员转业后,原本可回老家,凭军功安排到一个舒服的工作岗位,但却选择去最困难的湖北来凤县,只因为响应“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的部队号召。央视采访他时,他说在工作中也有委屈,但想想牺牲的战友,就马上没事了,继续奋斗。现在,我们干工作状况可能不一样,但缺乏他这样不畏艰辛、一往无前的干劲,总是患得患失、拈轻怕重。
回归本色最动人。深藏功与名60载,不仅以一名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近乎“苛刻”的要求自己家人,如在精简退职时,首先动员自己妻子离职;在大儿子遇到去恩施市工作机会是,却让其放弃机会,下乡当知青。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都应该向张富清精神学习,学习他忠诚于党、失志奉献的政治品格,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战斗精神,淡泊名利深藏功名的高尚情操。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落下了帷幕。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获得殊荣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没有人是为了今天的奖台而选择自己独特的生活。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只是因为忠于自己的内心,缘于爱。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爱需要传承。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诗人曾经说过:看一眼鸟儿的飞翔,就可以减轻心灵的重压,能激活潜藏在内心的某种渴望。感动,是我们内心被打开时的那一道优美的弧线。
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工作中,我们疲于张开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眼前,处处都有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有默默奉献、踏实严谨的老前辈,也有积极进娶钻研努力的年轻人,有关怀体恤员工的领导、也有相互关爱的同事,都闪耀着独特的个人魅力,在一点一滴中都流淌着感动,撞击着我们的心灵。张开眼睛,去发现身边小细节中隐藏的,被忽略的感动吧!
都说中国梦,中国梦其实源于每个人普通的梦,关键在于有爱,在于坚持爱、传承爱。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我们的明天会截然不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火灾发生后,州、县两级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投入689人实施灭火作业。
据人民日报报道,扑火行动中,受风力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失联。
截至目前,这次的森林火灾目前已造成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牺牲,30名牺牲的英雄背后还有30个悲痛的家庭,他们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4月1日晚,部分森林消防队员遗体连夜运回。
人们开始等待,在英雄回家的路上,在高速路的出口,在通往殡仪馆的路口,人们自发地聚集,站在道路两侧,默默地等待,迎接,送行。
早在两三个小时前,人们就已经等在了这里。路面上摆放着菊花,写着挽言:救火英雄一路走好。
微博上爆出了一些此次事件中逝世消防员的朋友圈,令人唏嘘沉痛不已。
牺牲的中队长张浩的朋友圈,最近每一个动态却都是在任务途中。可他才刚刚结婚不久,就已经奔赴火场参与多次救援。
另一名牺牲的消防员蒋飞飞,最后的朋友圈同样是奔赴火场的画面,衣服还没来得及洗就又要走了。
这次在火灾中牺牲的消防英雄们让人心痛和惋惜,他们无愧于“人民英雄”这个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