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城市》读书心得(精选7篇)
《看不见的城市》是过完年后我认真读完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顺便也推荐一下,个人认为相当不错。
虽然说看不见的城市我是认真读的,不过因为这本书并不算长,其实也只花了两个工作日的.摸鱼时间而已。
这本书并没有太深的剧情,设定上是四处流浪的幻想旅行家马可波罗与晚年性情忧郁的忽必烈大汗的对话故事,整体上基本是碎片式的城市设定杂糅,结构很松散,读起来有种荒诞的略带神经质的浪漫主义情怀。
总共九章讲述了五十五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是用女性名命名的,城市的描述大多琐碎细节而充满幻想元素。可以猜测,与其说作者想描述城市,不如说很可能他是在写他遇到过的女人。
书中马可和忽必烈的对话也可以看做是阅读的方式线索,大汗把马可描述的城市分解成不同的元素再拼好,他认为他描述了那么多个离奇又荒诞的城市的标志和细节,却其实只是在说铜一个城市。所有分解出的元素都可以用来筛选搭配出一个新的城市。他认为马可一直在为过去而旅行,不论描述了多少个城市,都只是在讲述自己心中那一个城市的不同方面。他永远在回忆而已。
而作者本身的意图呢?我觉得很接近塔罗牌这样一个事物。五十五个城市可以看做不同的塔罗牌,本身有一定的含义和理解。而当你抽到那一张时,解读的方式只能由你而来。他希望读者从那些抽象而神秘主义的五十五个象征中解读出符合自己的含义吧。人确实只能去赞赏并理解于自身经历中有共鸣的部分。“决定故事的,不是讲话的声音而是倾听的耳朵“。
作者还似乎想描述一种脱离物质的形式,或者脱离形式的物质,而正是这构成了书内荒诞的浪漫。
《看不见的城市》是我拜读卡尔维诺的第一本书。
这是本巨文艺的书,华丽的词藻,感性的思绪,天马行空般的意象,典型的卡尔维诺,给你震撼,给你美,给你思考,却不给你答案—抑或,世上原无答案,所以旅者永不停驻,不管在多么有个性的地方。
书中55个虚构的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优与劣都是那么突出,却都没有绝对。我想这本书最大的价值不在于我们得到什么真理,而是用一连串赋予朦胧象征意义的城池,来代表大千世界,来影射人生,它让我从另一面感受生活,或华美或忧伤或平静,放下刨根究底的功利心,得到一刻的放松与休憩–哪怕之后还是要继续狗血的去生活。
我不想也没有水平去所谓解构大师的意图。我只浅薄的觉得,人在建造城市,城市也会塑造人;人在挑选城市,城市也在挑选人。人与城,谁都不是谁的主人。正如在旅途中的人,目的地会给你新的思考并转为特质,而你也丢弃些许曾经的想法在该地,变幻的城市脸孔,就织成了大千世界,你欣赏过,感受过,影响过,却不会永久占有。
当最终停下来时刻,你就是一座城,你才真正拥有一座城。
《看不见的城市》所指的城市,不是特定的某个城市,不是局限于某个时空的城市。这里描写的城市各种各样,当然不在于作者笔下所创造的城市数量,重要的是能够深刻的揭示出很多城市的不同的特点及其共性,因而使这里的城市带有普遍性、世界性。这里的城市是处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从城市的空白到城市的建设,继而繁荣、衰败直至覆灭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薮。《看不见城市》中的“看不见”是人不能全面的认识一个城市,不能用发展和审度过去的眼光看待一个城市,而仅仅局限于城市的现貌;“看不见”是因为人们永远都看不到与自己想象匹配的城市,即使按照所想的去架构一座城市,却发现本最想看到的东西再也无法寻找到。一种悲哀,一种永远的烦恼,然而这不是一个人的,是很多人的;不是一类人的,而是很多类人的。
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象征意义太强烈,很难理解所有的内容与本质。我想这些都只是我的最简单的理解,只是把我能看到一些东西总结出来。
《看不见的城市》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由马可波罗跟忽必烈大汗讲述自己到过的城市,这其中通过一问一答的讨论同时,也带给人思考。当马可刚来到中国还没有掌握中国的语言时,只能用手势和一些从各地带来的物品来描述自己所到过的城市,这样的讲述方式让大汗很欣赏,极大地吸引了可汗的欲望。而当马可能够很好地用可汗听得懂的语言讲述所有不同的旅行经历时,可汗却失去了以往那种高度的热情,所以最终马可只能继续像以往一样用手势,物品以及可汗听不懂的语言来讲述不同的城市。
清楚的言语表达反而使人对于本来感兴趣的事物变得停滞,确实让人觉得苦恼,不经要问个,为什么?但从马可与可汗不断地谈话讨论中,就可以知道,通过马可对于城市的讲述,可汗慢慢的在自己的脑海里构建出自己想象的城市,以至于可汗最后否定马可根本不需要去翻山越岭,长途跋涉经过旅行去了解一个城市,只需要在他们两人讨论的庄园里就能想象出有那么些城市。
最后可汗不再需要马可跟自己讲述不同的城市,而命令马可去找到自己想象中的城市。但马可的回答是,永远找不到那样的城市。这就又给了我们一个谜团。既然马可走过了那么多的城市,而可汗对于城市的了解又是通过自己的讲述得到的,即使还没有存在可汗说城市,也完全可以按照可汗的意思造出一座与之相符的城市,为什么马可那么肯定的说永远都找不到那么一座城市呢?
我想之所以清楚的语言表达不能激发可汗的强烈猎奇欲望,原因就在于马可讲述城市的同时,可汗的脑海里已经有了丰富的构想,并形成了新的城市模型。太过于清楚的语言表达则只会抹杀掉可汗的想象力,让本已神秘事物变得平常。而作为人来说,都有猎奇的心态,普普通通没有人会投去关注的眼光。事物正是应为为人所不知才具有考究价值。
马可说永远找不到可汗所说的那么一座城市,其实也是永远看不见那么一座城市。这就回归到本书的主题上来。马可自己会说,当自己站在那么一座城市之外时是一个景象,当进去时又会是用另一番模样。这样看来颇有点《题西林壁》的味道。但却紧扣了本书的主题。“看不见”正是在于想象的总会与实际的不一样。
书的第二部分作为书的主体,是由每一篇很短的文章构成。文章的标题都与城市有关,诸如“城市与记忆”“城市与符号”“连绵的城市”等等虽然标题很多是重复的,但每一篇文章的内容都不一样,每一篇文章都描述不同的城市,以不同的故事或论述方法来描述一个城市所发生的事以及城市人们的行为和生活。然而所有的这些不同所表达的主题却有共通之处。形乱而神不乱,都在诠释想象的城市永远都和展现在眼前的城市不一样,城市是在不断扩张的,世界的每一个地方都将被城市所覆盖,先要弄清楚某个城市到底在哪里似乎变成的不可能,因为哪里都将会变成所要寻找的那所城市。
《看不见的城市》我想还有另一番寓意,其实我们不因仅仅把“城市”当作现实的城市来理解。人们对于城市总是看不清,在于人们不能联系它的过去与将来全面的去看待一个城市。对于我们人来说,我们对于人生的道路,由于对于未来的不可知,认知程度不够,立场的偏向等因素,就会使得我们对于自己所要做的事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会有人误入歧途,而不是时刻省识人生,选择每一条正确的道路。
人们刻意追求想象的城市,但却在构造之后发现丢了原来的东西。其实城市就相当于我们对于自己的追求,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有很多自己的追求,很多东西我们坚持要去得到,为此做努力,甚至不择手段,而当我们真正获得所追求的的东西时,却发现并没有了当初那么强烈的需要,当获得的满足心战胜了以往的虚荣心,我们就归于平常。但回头看看,我们在一些盲目地追寻过程中,却失之太多,这就是我们面对自己追求的迷失。
看不见的城市,在于我们不了解一个城市。作为城市中的每一个个体。我们是学生,我们有自己的学业要完成,我们没有研究城市。我们是工人,为了生活要被迫谋生,我们没有时间研究城市。我们是城市的建设者,但我们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作为城市的规划者,掌握城市生杀予夺大权的他们,他们正在研究城市,但他们却常常说的是假话,隐藏着城市的太多秘密。我们只是一些个体,本已看不清的城市,正因为他们的不坦诚,让整个城市变得血肉模糊。
这周阅读了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书《看不见的城市》,他的文字大多轻逸神秘,这本小说其实更像是长诗,传达人生的哲理乃至宇宙的意义。
《看不见的城市》讲的是一个发生在中国元代的故事,中国皇帝忽必烈接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然后马可向皇帝汇报一生游历的各个城市的奇谈逸闻。卡尔维诺的文字高度抽象的描写与轻盈的视觉意象,当你在读的时候就会自由想象他笔下的城市是什么样子,会有什么特别的故事等。有些文字像佛教的箴言,“她知道起航,却不知道返航”。
有些文字如谜语般让人沉醉其中并深思,“马可在一座城市里,看见某人在广场上所过的一生或一个瞬间,而这一生或一个瞬间,而这一生成一瞬或许就是他自己的;加入时间能停止在很久很久以前,现在的那个人可能就是他自己;假如他当年没有在叉路口上取道相反的方向,在漫长的旅行过后,或许自己也会在广场上取代那个人的位置。”
卡尔维诺积累写作灵感与素材的方法也很值得学习,他是通过系列的方式进行写作的:建立许多文件夹,里面放着他根据那些在他头脑中萦绕的思绪而偶尔写出来的纸页,或者是他想要些的东西的简单记录。许多片断他不知如何将它们归类,于是他开始寻找新的定义。
而这些新的定义片断,就是铸造了这座《看不见的城市》。
当朋友向我推荐这本书时,没有过多的言语,只递过日记本,上面写着:“一个人在荒野驰骋太久,他会向往一座城市,伊西多拉就是他的梦中之城。
这里的建筑有着镶满海螺和贝壳的旋梯,盛产精致的望远镜与小提琴。每当在梦中他仍会想起这城市的一切,但是,当他向往时,他是英俊之年,而他到达时,他已是白发老朽。他与所有老人一样,坐在高高的白墙边凝视着走过的少年。欲望却早已成为回忆。”
我能感觉到身体那一刻的颤动,立刻找来这本书《看不见的城市》。
不是情节诱人的小说,亦不是感情激烈的诗歌,它差不多是作者的一本日记,记录下心情和思考。却又不是精致飘逸的散文。或者说,它就是一本书,内中的系列相互交替,相互交织,。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常常迷路,找不到出口,完全被作者构建的许多城市的气息淹没,意识失去呼吸,很少会这样被书的思想俘虏。
这或许是因为面对它时内心变得脆弱变得懒惰,亦可能是因为这就是我的思想,体验契合的意外和惊喜。对我们来说,今天的城市是什么?像作者在序里问的那样,我开始思索这个问题,我们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作城市来生活,城市是一个牢固的壳,包裹着我们需要的人,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欲望。“你的辛苦会为欲望塑造出形态,而你的欲望也会为你的劳动塑造出形态。你以为自己在享受整个阿纳斯塔西亚(城市名),其实你只不过是她的奴隶。”
这本书追寻幸运的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的旅程,却讲述一些不可能存在的城市。作为倾听者的忽必烈大汗和读者我们,或许都明白,这个幻想的旅行者从这些不可生活的城市的心中生长出来的无数梦想,亦或说,那些并不存在的城市存在于心间,旅行者是对灵魂的跋涉和探索,代替大汗审视无边的内心领土和权力。
我们何尝不是那个有点荒谬的旅行者,我们有何尝不是那位忧郁的皇帝。
这本书或许是要发现人们生活在这些城市的秘密理由,城市是众多事物的一个整体:记忆的整体,欲望的整体,一种言语的符号的整体;它交换的不仅仅是货物,它更是话语的交换,欲望的交换,记录的交换。游历一个又一个幸福城市,心门打开并合上。这些幸运城市不断地形成并消失,藏在不幸的城市之中。
穿梭在琳琅满目的书架间,眼珠飞快地转动着,视线一下子定格在《看不见的城市》这本书上,心里一下子对这本书起了兴趣,随即马上买下了由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写的虚拟小说《看不见的城市》。
回到家,把这本书放在枕边,每天翻几页,慢慢走进书中马可波罗对忽必烈讲述那50多个虚拟城市。我对朋友说,这书你可能不喜欢,卡尔维诺一直在胡言乱语,而自己看完了也没有那种惊喜的感觉,只是觉得某天某时的自己会随意翻开再看,这不是一本我一下子能读进去的书。说实在的,我一直觉得自己的骨子里不属于这个城市,身体流淌着流泪的血液,喜欢在路上的感觉,喜欢蓝天大海草地青山,喜欢去看路过城市中那些人们的生活。书中马可波罗对忽必烈说的:“每到一个新城市,旅行者就会发现一段自己未曾经历的过去:已经不复存在的故我和不再拥有的事物的陌生感,在你所陌生的不属于你的异地等待着你。”是的,当我旅行时漫步在陌生的城市街头,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把她们与自己生活的城市相比。即使每个城市的风格不一,虽然很多东西和人很陌生,但我总试图找到一些相识之处,于是,会很容易地与萍水相逢的人坐下聊天,好像很久自己就与他们互相认识,好像自己曾经就在那里生活。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也许你会感到惊恐,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你有一对可以聆听的耳朵,因此总能发现不同的故事,而且会把这当成是很大的乐趣。我觉得,书中讲的更为透切,“听的人只会记得他期望听到的东西。我有幸得到你聆听的描述是一个世界,我回国后第二天流传在搬运工人和船伕之间的却是另一个世界;假使有一天我成为热那亚海盗的俘虏而跟一个写探险小说的作家囚在一起,那么我也许会在晚年再讲一次,让他笔录,那又是另外一个世界。决定故事的,不是讲话的声音而是倾听的耳朵。”确实,决定故事的,不是说话的声音而是倾听的耳朵,我喜欢按自己的眼睛去研究城市的一切,对于每个人,每个城市都是有生命的,生命是看不见的,但可以用心去触摸。每个城市在每个人的记忆中是不一样的,是看不见的,如果以后我要去旅行的话,我一定会带着那自己选择聆听到的故事,回到生我养我的城市,心情必然会有些新的触动,让熟悉的城市和路过的城市混合在一起,使它变成自己的城市印象,我的城市也将越来越有生命。
追寻的东西永远在前方,而且,即使是过去的事,那过去也随着他的旅程逐渐改变,因为旅人的过去是随着他所走的路径而改变的,人在远方城市的陌生环境中愈是觉得迷失,对于途中所经的其他城市愈能了解;然后他回溯旅程的各个阶段,开始认识他最初启航的城和年轻时熟悉的地方、家乡的环境,不是吗?
书读完了,不知何时又重读。
虽然这本书的每个章节都短小精悍,对我来说这却是一本永远都看不完的书。还依稀记得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坐在高铁上,无数相似又不相同的树木、远山和农舍在窗外掠过。
《看不见的城市》是一本连目录都让人很惊艳不已的书,你甚至都可以在目录上停留很长的时间。这本书的故事背景借马可波罗与忽必烈的故事,讲一个大大的帝国,你走不到去不了的城市。”只有马可波罗的报告能让忽必烈汗穿越注定要坍塌的城墙和塔楼,看清一个图案精细、足以逃过白蚁蛀食的窗格子。这本书重新定义了城市。卡尔维诺说过:“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吸汲着这些不断涌流的记忆的潮水,并且随之膨胀着。然而,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手记一样藏起来,它被写在街卷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的扶手,避雷的天线和旗杆上,每一道印记都是抓挠,锯锉,刻凿,猛击留下的痕迹。”是的,在他眼中,城市在空间上是静止的,但是在时间上却是流动的。所谓的城市不仅是高楼大厦或是海量数据,也可能是在楼梯的扶手中或是街道的砖瓦之间。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的年轮,它经得起你不断地定义,又不断的推翻再重建。
《看不见的城市》描写了55座虚构的城市,你总能从某些篇章发现你所熟悉的那座城市。虽然每座城市短如诗篇,但我早已忘了大部分城市的名字,有什么特征,总之,我们带着过去的所有记忆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或主动或被动,过往的经历和现实的撞击,成就了我们心中一座座新的城市,发现了世界上有趣和美好的部分,带自己撑住生活的幻灭。
引用书中的一句话吧,“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这个世界上有着许多奇妙虚幻的故事,你会在书中发现一段段自己未曾经历的过去,在期间漫游,迷失,又或者径自跑开。其实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相信你也可以分享自己所到达过的那些城市,写下”看不见的故乡”。最后,我想说:我们都会通过已知和未知城市的交叠,重塑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