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书感悟心得(通用33篇)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的写作风格和我以往见到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不同,前一段时间我看余秋雨的文章比较多,他的文章总是在表象中寻找内涵,寻找风景之后的文化,寻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还有许多作家群起效之,结果却都丢了自己的风格,又学不到他的“大”,所以余秋雨得以闻名。而杨绛不一样,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这本书的内容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内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别喜欢。
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确,珍珠每个人都有,但是项链却是珍贵的。因为许多人都对自己的珍珠视而不见,任它们散落,却不会将他们串起来。所以我正在学,学会了串珍珠,就拥有了项链。
杨绛先生的一本回忆录,初读第一部分,没有读懂,一直到结尾,才明白写的是什么意思。如此年纪的人,其心路历程一般外人无从得知,顶多也就是口述,别人记录,难得杨绛先生如此高龄还能有这般笔法。一边是老伴儿,一边是闺女,无能为力,却又想寸步不离,几十载风雨相伴,却落得孤家寡人,仅撰一文,以慰思念。
时局动荡,思想更迭,在乱世中只想专心读书做学问,却被外界所左右,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只求平安。著书立说,翻译外文,无愧于心。才华横溢,世事弄人,身处桎梏,“文思”被“限量”。
在外是名人,是学者,是教授,在家只是家人,风雨携手,同喜悦共患难,身隔两世,心系一身。聚散无常,唯此般情谊,长存人世之间,任后人凭吊,却又在不知某处,悄然上演。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92岁高龄时完成的长篇回忆散文,时值丈夫钱锺书先生去世四年,爱女钱媛去世五年。书中回忆了一家三口曾经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点点滴滴。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第一部分杨绛先生写到她多次做的梦境不同而情味总相似的梦,被钱锺书称为“那是老人的梦。”她说“往往是我们两人从一个地方出来,他一晃眼就不见了。我四顾寻找,总不见他的影踪。”夜的宁静伴着“我”的孤凄,惶急中醒来,一片怅然。“锺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
第二部分以梦境的形式写了走上古驿道、以及古驿道上的相聚和相失。丈夫钱锺书和爱女钱媛相继生病住院,三人分居三处,80多岁的杨绛在中间做联络员传递信息,三个人相依相偎,相伴相惜。回忆亦梦亦幻,又真真切切,读来令人心碎。当女儿的病情一次又一次加重时,杨绛说“我觉得我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我心上又绽出几个血泡,添了几只饱含热泪的眼睛。”“我心上连连地绽出一只又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娘,你曾经有一个女儿,现在她要回去了。爸爸叫我回自己家里去。娘……娘……““圆圆,阿圆,你走好,带着爸爸妈妈的祝福回去。”“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爱女钱媛是杨绛的生平杰作,面对女儿先她而去,那是怎样一种无法言说的痛?
“自从失去阿圆,我内脏受伤,四肢也乏力。他(钱锺书)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态龙钟。““我每天在驿道上一脚一脚走,带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叶。”钱锺书1994年7月住院到1998年12月去世,杨绛每天去看他,两人说说话。钱锺书无力说话的时候就捏捏杨绛的手,随着病情的加重,两人见面就只能用眼神来交流。“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这是一对怎样的伉俪情深和肝肠寸断?他说“绛,好好里(即‘好生过’)”就再也没有了明天。“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随着爱女和丈夫的相继离开,从此“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杨绛先生向彼岸的亲人无声地倾诉着,整篇文字中弥漫着思念的忧伤、落寞、凄凉和无可奈何。
第三部分杨绛先生回忆了三个人在一起生活的细枝末节,从1935年两人婚后到牛津求学、阿圆的出生直至1998年钱锺书先生去世63年的风风雨雨。无论怎样,两人相濡以沫,相知相惜。钱锺书的拙手笨脚、肯委屈、能忍耐以及钱媛的善良、包容、聪明、能干、正直都在杨绛先生传神的笔下活了过来。三人性格各异,志趣相投。两人的“探险“、三人的把玩”石子“这些温馨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字里行间洋溢着杨绛先生对三个人“不寻常遇合”的眷恋和怀念以及对丈夫对女儿源于心底的爱,天上人间,阴阳殊途,三个人在杨绛的文字里又相聚了。
作者在回忆的同时更不乏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她说: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此情此景,杨绛先生那种无所依归的心情可想而知。然而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曾经与世无求、与人无争的我们仨如今“只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顾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
清明时节,阴雨纷纷。再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难断挚情。写此小文,一同纪念我远行的爱人。天上人间,唯念你安。
说到散文,说到杨绛,我们还是回到《我们仨》。《我们仨》中,那个让人仰止的家庭,也有普通家庭的欢喜和哀愁,杨绛笔调清新优雅,冷隽幽默。“梦魂长遂漫漫絮,身骨终拼寸寸灰”,钱钟书一语概括了《我们仨》那看似朴实无华的言语下的那份浓郁的爱。
《将饮茶》这本散文集收录了杨绛对父亲,对姑姑,对从前生活的回忆。那些埋葬在记忆深处的碎片被一一拾起,细细整理,重新洗涤,却有种新的感悟。
杨绛看似客观地去描述过往,言语间却能捕捉到对父亲的维护之心和心痛的感情。“他开始说的昏话还是笑话……可是昏话渐渐变成鬼话,说满床都是鬼。”
这是杨绛在回忆父亲时说的一句话,言语之间又对生命的感慨,对亲人受苦时的心疼的无奈。不用刻意去描写心理活动,平淡的直叙,却因为这种真实让人更易动容。
看杨绛文章的过程是不会有太多的情绪上的波折的。一路看来,会有淡淡的惆怅,“假如我们对某一件东西非常羡慕,父亲常常也只说一句话:‘世界上好的东西多着呢......’意思是:得你自己去争取。也许这又是一项‘劳动教育’,可是我觉得更像是鼓吹‘个人奋斗’。我私下的反应是‘天下的好东西多着呢,你能样样都有吗?’”不管是在写困苦的事还是写快乐的事,她的语言都可以保持一种轻松简练的风格,用小小的诙谐去讽刺去调味去感受生活。
其实不管是谁,生活都不会偏心对待。看不到的悲伤不一定就是不存在的,用一种豁达的心态去生活是健康积极的。正是因为面对过困难,杨绛找到了生活的态度,正因为这态度才能更好地生活,百岁长寿,也算对这位老前辈的生活态度的肯定。“万具枯骨,才造得一员名将;小兵小卒,岂都能成为有名的英雄。”
这句话一语刺破了很多人的妄念。是的,多少人的牺牲和奋斗才换来一个将领,而这个将领能立于人后,却让人听命于他,这是要有实力有魄力有心胸智谋的。每个人的抱负不一样如若要求的那么多,那生活还真是寸步难行。
“其实,如果不想干人世间所不容许的事,无需仙家法宝,凡间也有隐身衣;只是世人非但不以为宝,还惟恐穿在身上,像湿布衫一样脱不下。因为这种隐身衣的料子是卑微。身处卑微,人家就视而不见,见而无睹。”有几个人愿意身处卑微,安于平凡,淡然处之?
有多少人像桑丘(《堂·吉诃德》),不爱坐酒席,宁愿在自己的角落里,不装斯文,不讲礼数,吃些面包葱头?“将”的含义,是大将之风,豁达,爽朗,生于乱世却依旧傲然于世。在心灵这片领域杨绛是一位奇将,是与其父亲一样的人物。
《将饮茶》值得细细品味,是淡雅的,冷热适中的,在安静时才品得出滋味。
《我们仨》是我在逛街的时候,在一家书店偶遇的,黄绿色的封面,简单地以一幅家庭合影开封面,下书“我们仨”。是杨绛先生的笔迹,很少从现象书中感觉“墨香”的存在,这本书便有,很多的亲笔信,字迹并不是可以上书简的那种,然而,寻常的家信却洋溢着浓郁的亲情与爱,将我们熏醉。一开始就知道这本书是令人心伤的,杨先生将太多的情感注入其中,教我们这些外人也不得不将自己的感情投放。
20__年出版的《我们仨》,也许并不能说是杨绛最好的作品,但绝对是最感人并发人深省的一本书。《我们仨》带给我的感受的复杂的,读到伤心处,我会落泪;读到开心处,我会欢笑;读到离别时,我会心酸;读到家常处,我则会认同。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和震撼,也让我体会到了一本好书的魅力。我想,也许正是因为它的朴实无华,方才显出情感的真挚动人;也正是因为它的真挚动人,才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这么多人的争相传阅吧!亲情,似乎永远都能勾起人的心弦。它不需要过多的渲染,普通的平常言语便能表达出亲情的温馨和持久。一位90多岁的老人对家人的追忆,更能让人为之动容。钱钟书先生一家三口日常时的相扶相帮和患难时的不离不弃,在杨绛老人的笔下一一展现开来。我随她喜,随她悲,随她一路陷入对亲人的思念。我敬佩他们三人的治学严谨;悲伤他们的坎坷人生;欣慰他们的患难于共;羡慕他们的融融亲情;也心痛他们的相继逝世。一个国学大师,一个翻译名家,一个着名学者,耀眼的头衔并没有让他们失去常人的亲情。几十年来,他们相濡以沫,读书为乐,不去理世俗的嘈杂,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生活在他们自我设定的祥和的世界里,不幸乎,大幸也!
书分三部,第一、二部记述了一个梦,或许是人到老年的一些精神状态。梦中的情境读来令人历历在目,就连一些生活中的琐事细节都清清楚楚。即让人感受到杨女士对这个社会的恐惧和怀疑,也感知到她对家庭的珍惜和信任。一家人在古驿道上的相聚与失散,正是一个家庭真实的写照。女儿圆圆去世了,钱钟书走了,相亲相爱的三口之家只留下了这位老人,她说:“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书的第三部,只看名字就叫人心酸,“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记述了杨女士和钱钟书结婚后的一些生活内容,从1935年婚后同去英国牛津求学,到1998年钱钟书去世,其间女儿也在1997年因病去世,从一个家庭的组建到结束。杨女士在书中说“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清醒的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在怀念往日的生活,杨先生的笔触总是平缓的,温暖而洋溢着幸福的味道,像秋天的落叶林,像冬日礼拜天阳台上晒到的阳光,那样柔和而问心,即使如“--”那段年岁,在她笔下,也因家人团聚而平缓。“我们仨”不止一次用平凡打动我,仿佛我也成了他们家空气中的尘埃,跟随他们在流转的年岁中浮动。
谁都看得出,这是一部用心写就的书。平实,自然,以感情带动文字,温婉平实的文字中,蕴涵着深邃和厚重,所写的虽然都是日常的枝节,却处处显出浓郁的人情味,以及真正的知识分子所特有的那股朗朗清气。
谁都看得出,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正是这个家庭的幸福让我感动并且在感动之余引发我的思索。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家庭在中国最混乱的几十年间的风雨历程,一家人怎样的相濡以沫,怎样的相亲相爱。她不仅告诉了我们幸福在那里,还告诉了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因为正是杨绛,让我深深的领悟到,幸福其实是一种能力。幸福是一种不太确定的东西,因为它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只有你自己才能感觉体验的东西。别人说你是幸福的,那是别人的看法,幸不幸福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而最关键的一点是,你有能力感知幸福吗?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现代人正在逐步缺失的。看看杨绛钱钟书的风风雨雨吧,但是不论在怎样的逆境中、不论在遭受着怎样的苦难,这永远都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我们仨在一起”,这就是幸福的能力,它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这个家庭具备在任何环境下感知幸福的能力,所以,她们永远都是幸福的。
石康说“这个家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趣味,一种追求”。我认同这一点,这是杨绛女士用她一生的行动告诉我们的,但愿我们能够真正领悟到这一点,让自己真正拥有这种能力,从而获得自己真正的幸福。
读杨绛的《我们仨》,真的是一种享受,到今天为止,我读了三遍,我是个平凡的人,我只想看他们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对于他们的生离死别我真的不忍心看,如果不是这本书我真的要忘了钱老和他女儿圆圆离开我们已很久了。钱仲书夫妇的低调和博学让我衷情,而钱老的幽默和杨老的平和更是让人生敬,一本书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可是我却无法说出我的感受,他们面对困苦时的平静,面对荣誉时的低调,为人处事只求无悔于心,钱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他们一家人始终是乐观的,无真是于平凡中显出不平凡。对中国这个着名的家庭的亲情故事,面对他们的温暖与欢乐,沧桑与忧伤,面对书中简单而朴白的文字,任何的评价都属多余,那种罕见的真情和达观,在作者那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潸然泪下。生活在回忆中的杨绛先生,可谓得了汉语的精髓,入了是让人既心往之,又感慨万千。
杨绛的文笔真的很优美宁静,平凡家事国家大事从容而谈,面对别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丝的恨,只是泰然处之。而前面两节,三人走失在古驿道,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经梦起至梦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却给了杨绛先生最好的回忆。从照片上看,杨绛不算漂亮;老年后,发现他们是如此得有夫妻相,般配,简单地从杨绛散文中知道,他们家也曾处世交,于是结成亲家,不管当时是否以爱情为基础,这几十年的风雨路程,他们相濡以沫,爱情是个什么东西,终将被习惯于依靠代替,为他们的幸福所折服,不管经历了多少的苦。
钱老是名人,而在杨绛先生的眼中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的角色,有幸相携至老也不枉此生了。好的书每看一次会有不同的感受,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真的要感谢杨绛先生!
祝愿杨绛清静地度过晚年,更祝他们仨再相聚没有生离也没有死别。《我们仨》我还会再读下去,陪伴我一生。
这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关于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之家,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感人故事。在这个炎炎夏日,它似一抹清风,多么得清新亮丽,吹散走躁热,带来别致的温暖,伴随着我度过整整一个暑期。
这是关乎于亲情、回忆、思念的叙事,有个再平凡不过的主题——我们仨。
然而,正是如此简单的三个字,却蕴含了多少的感情色彩。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就是仨个,是紧紧连在一起的一个小团体,似乎他们所说的每句话语前都会加上“我们仨……”这像是他们彼此间的自豪。
直到有这么一个梦,在一个不知是什么地方,太阳已经落山,黄昏薄暮,杨绛竟走丢了,她着急地喊着钱钟书的名字,声音在空空的旷野中,蔓延开来,可却没有丝毫的回应,她慌了,从梦中惊醒,向先生钱钟书细细描述,可他却只淡淡地安慰道: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让杨绛不惊感叹:他们老了。
岁月是无情的,割不开,断不了。它是佳酿的最好催化剂。两位携手走来的老人,无论是一个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经了然于心。
在这么一个令人尊敬的学者之家里,女儿圆圆是异常活跃的,她是他们的女儿,可有时却不似,仿佛一位跨越了年龄的好朋友,仨人都只是不大不小的朋友罢了。可是,当他们各自开始工作,却又是互不相扰,尊重着彼此。这样一个家庭,是让人羡慕的,它让人温暖、感动。
在书店出版的《我们仨》上,无论是他们的照片、诗歌、信件……都是那么的真挚和感动,细细地翻过一页页,心中似乎已被填满了。
杨绛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家人已离去,亲情,过往的点点滴滴却是被真切地记录下来,记录在心中,记录在《我们仨》。
钱钟书说:“遇见他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他之后结婚,我没想过别人。”
杨绛说:“我上清华,一为读书,二为钟书”。
这对神仙眷侣的佳话一直流传至今,令人艳羡。近日,我看了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之后,终于知道这一家人如此幸福的缘由了
一次钱钟书临时被召去开会,他颠沛了一天,最后在船上歇了下来。杨绛实在放心不下便拉着钱瑗(他们的女儿),找到了他在的那只客船。
你猜钱钟书见到妻女后说了什么?他用半撒娇半抱怨的语气说:“我转了好多好多路,累得眼睛睁不开了,又不敢睡,只愁你们找不到我。”然后在妻女安抚他睡着后,还从被子侧边伸出半只手,动着手指头,让杨绛拉着。
我读到此处,忍不住发笑:这是外人眼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学者吗?分明就是个受了委屈求安慰的老小孩嘛。
也对,在家人面前暂时卸下盔甲,露出柔软的一面,又何妨?家人不一定能做那把替你冲锋陷阵的“AK”,但他们定是护你周全的“防弹衣”。
可现在,无论是父母也好,孩子也好,都喜欢“报喜不报忧”,争做一个坚硬的外壳,这又何必?我想,那个在外精明得不可一世的人,比起在家傻里傻气把糖当盐的你,或许后者才更有家的感觉吧。面对学习的压力、职场的竞争等,生活最终会磨平我们的棱角。即便有人嘲笑我的稚嫩,抨击我的三观,但如若这时我依然保留着一份炽热且纯粹的心,那么一定是来源于我的家人。
在家人面前,我们不需要做那个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狮子”,而是可以卸下防备,做一只偶尔撒娇,偶尔犯傻的“小猫”。
《我们仨》这本书,不时附有一些杨绛一家的生活照,其中有一张让我印象很深刻:他们一家坐在不同的桌子上,戴着眼镜,各自伏案工作。这样一张看似寻常的照片,里头却蕴藏着父母与孩子相处的大道理。
杨绛和钱钟书在学者方面的成就毋庸置疑,而他们在做父母方面也很成功。
他们虽然心疼女儿熬夜备课,但那是女儿的责任与梦想,他们会尊重女儿的选择;他们虽然视女儿为掌上明珠,但不会让女儿成为自己生活的中心,而是继续坚持自己的学术研究和爱好;他们虽然已是赫赫有名的学者,但在女儿面前却从来不摆架子……
这张照片,我从中看到了独立而优秀的三个人格,他们深爱着对方,也正是因此,谁也不会过多的干涉彼此,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工作和追求。这样的家庭氛围多轻松。
而反观现在的某些极品家长,用爱之名,以各种方式绑架孩子。电视剧《小欢喜》中的宋倩,对待自己的女儿乔英子,小到规定刷几套卷子,几点回家,大到替她选大学……最后差点酿成英子自杀的悲剧。她自己也一度失去了自我,宋倩本来是个那么优秀的物理老师,她完全可以活得更精彩啊。
父母和孩子都只是彼此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该也不能活在彼此的影子里。
一直有个很热议的话题,叫做要不要为了爱的人改变。在看了《我们仨》后,我得到了答案。
当你正爱一个人的时候是不会去想这个问题的,因为你会无意识地为他改变。
当年杨绛和钱钟书一起赴牛津留学,为了节省开支,杨绛改变计划,成了旁听生;杨绛爱整洁,可她还是会妥协于随手丢毛巾的钱钟书父女俩;钱钟书先生也是如此,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他会为了坐月子的杨绛学做早饭……
规则底线的确重要,但在爱的面前其实不需太较真,有时的“动摇”也是一种修养。学会妥协与改变是收获爱的必要代价。
“生命是短暂的,因为我们终将老去,可当人们学会相爱的那一刻起,我们因为彼此的存在而有了意义”,这是姜云升歌词里的一句话,我觉得用它来形容家人再合适不过了。
杨绛曾说:“我走过一道道驿站,一路上都是离情。”
一生的伴侣、唯一的女儿相继离去,杨绛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全书想要向读者表达的是: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
《我们仨》讲述的是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平淡,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中,“我们俩老了”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女儿与丈夫先后病重去世,作者在书中表现了这段深重的情感经历。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以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得爱女,直至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杨绛作为一个妻子,一位母亲,为丈夫和孩子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付出了所有的爱。“拙手拙脚”的钟书“做了坏事”,打翻了墨水瓶,妻子说:“不要紧,我会洗”;钟书不小心把台灯砸了,妻子说:“不要紧,我会修”;钟书把门轴弄坏了,妻子说:“不要紧,我会修”。
钱媛女儿圆圆一向孝顺父母,对父母百般体贴。“圆圆也肯委屈,能忍耐”。小时候,圆圆十分乖巧、听话。“阿媛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她始终是父母的安慰、父母的骄傲。
钱钟书在家人心目中,他是家里最需要照顾的“孩子”,然而他的感情是细腻的,他对待妻子和女儿是温存体贴的。在生活中,“他肯委屈,能忍耐。”他和妻子一起学做菜,一起去“探险”——在散步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他长期为妻子做早餐。他与妻子、女儿一起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他是女儿最好的“哥们”。
在杨绛的作品中,他们一家确实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庭。正如书中所说:“‘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们以为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滚滚红尘中为了生计和所谓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几个人真正仔细地思考过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抱怨工作不够顺利,恋人不够浪漫,家人不够体贴,朋友不够理解,我们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们有没有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寻找乐趣、体会乐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这平淡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还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乐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很喜欢“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句话,但在现代这个讲究个性张扬的时代,这句话早已被人们所遗忘。有自己的个性固然重要,但我还是把这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我希望自己所塑造的性格是淡泊宁静、温和内敛的。我也很相信“厚积薄发”的道理。但在现在这个人心浮躁的时代里,太多的人急功近利,又有几人能够静心去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的点点滴滴?
以下几条为对于我自己的提示:1、问问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努力去实现它,但绝不急功近利,一定要脚踏实地。2、修身养性,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中找一个宁静的心灵空间,培养一个淡泊宁静的心态,温和内敛的性格。3、广涉博取,以期可以厚积薄发。4、用心去再平淡的生活中体会点点滴滴的乐趣。5、在现代的物质社会中寻找一些非物质的东西去温暖自己的心灵,比如亲情、友情、爱情,体会并珍惜每一份平淡的情感。6、学会感动,为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而感动。7、学会去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给他们幸福与快乐,在其中享受自己的快乐与幸福。正如海子的那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个暑假,我读了杨绛的《我们仨》、《洗澡》等一些著作。有一些感触,写在这里,是一种总结,也算是一种回顾。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夏日午后,闲来无事,随后抽出书架上被遗忘许久的书籍,百无聊赖的翻看。这是一本由杨绛先生写的散文随笔《我们仨》,此书曾经风靡海内外,当时仅是因为对杨绛先生92岁的高龄还能写出如此畅销的书籍,表示佩服至极,所以决定购买此书。如今,我静下心来,再次阅读,便又有一翻不同的感受。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通过对日常琐事的描述,回忆一家三口在一起的那些温馨、快乐、艰难、沉痛的日子,大部分读者认为杨绛先生通过此书想要向读者表达的是: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而我,通过此书,却看到了杨绛先生作为女性,这一生是多么的勇敢、坚韧、明亮,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杨绛先生是勇敢的。第一次和钱钟书先生见面,钱钟书先生就说:“我没有订婚。”杨绛先生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杨绛先生在钱钟书先生面前勇于表达自己,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呈现出来,轻而易举的俘获了钱钟书先生的心,以至于钱钟书先生曾在诗歌里追忆他见到杨绛的第一眼:“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
杨绛先生是坚韧的。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曾写到:“……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无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初到牛津,杨绛先生夫妻也曾面临过如今许多留学生都会遭际的问题——饮食的不适、交流的障碍、学业的挑战、异乡立足的艰难……从两个人到三个人,杨绛先生在他乡怀孕、生女,没有父母的帮助,和钟书先生一起抚养女儿;从国外留学回国后,在那段特殊历史时期,遭受不公平对待的历史时期,杨绛先生也能安然地面对,将家里大小事处理得井井有条;甚至,在女儿、丈夫先后离她而去后,她仍然像屹立在风雨中不折腰的玫瑰般,从未倒下,无不体现了杨绛先生坚韧的品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磨难,杨绛先生是坚韧的。但是对于丈夫和女儿,杨绛先生又是柔软的,对丈夫嘘寒问暖,体贴入微,对丈夫的事业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对女儿精心抚养,让她快乐、健康地长大,将女儿培养成为了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杨绛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女性,深深得值得我们佩服和学习。
杨绛先生是明亮的。人们常说,一个人的品质是什么样的,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才会有相由心生、字如其人等诸多形容词。杨绛先生的散文平淡、真实而又从容,文中的故事仿佛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用一种淡然的心态来讲述生活中的烟火气,在平淡中,蕴含着杨绛先生内心的卓越的人生追求,淡泊名利,平凡自然,这是现今社会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的一种内心明亮的信仰和追求,纯精神境界的享受。正如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写到:“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很喜欢这样的一句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静观天外云卷云舒。”大意是:对于一切荣耀和屈辱都泰然处之,用平静的心情欣赏庭院中花开花落;对于所有升沉和得失都不在意,安然的观看天上浮云随风聚散。这是一种境界,对名利应有的态度,得不喜,失不忧。
感谢杨绛先生这位伟大的女性,给我们做了表率,我将永远怀念她!
什么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什么是一个温馨单纯的学者家庭?什么是相守相助,为什么最后又会相聚相失?这个假期,随着一个简单平凡的主题而又不平凡的生活,随着《我们仨》的作者杨绛对亲人的思念,随着书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作者一家三口幸福快乐,艰难痛苦的经历,陪着我走过了这个暑假。
这本书中,作者是用平淡的语气来描述她的家庭,丈夫钱锺书和儿女钱媛。描述他们这几十年来走过的人生道路。那些亲身经历的坎坷、磨难,也是给作者一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和回忆的故事。钱媛在英国出生,小时候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也是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成长,长大后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名老师。书中大体也讲过:钱媛细心,观察力强,是一个“读书种子”,这点像钱锺书。并且钱锺书也认为女儿是一个“可塑之才”。说到钱锺书,作者说他是能力极低的“书呆子”,家中的一切都不会打理,他也常常自叹“拙手笨脚”,但是写文章却如“一针见血”。所以说钱锺书是一个典型的“文痴”。但他也不失幽默,常常在家中逗女儿玩,在女儿肚子上画花脸,在脸上画胡子。父女也常常联合起来与作者开玩笑,这样的钱锺书也不显得死板。也许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围城》这种堪称中国近、当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吧。杨绛和钱锺书一起,享过福,当然也吃过很多苦;虽然留过洋,但也经过战乱,他们的生活也许是因品到人生的美好而平静。直到阿媛来到这个世上,这才形成一个完整的家。而且一家人不多不少,正好是三个人。书中也有许多插图,都是他们一家三口幸福的生活照,其中有三张照片是他们三个人各自的照片,他们自己在各自的房间工作,各不相扰、温馨和谐,看起来只是一个普通而幸福的家庭罢了。
可是,故事的结局并没有我想象的多么完美。钱媛于一九九七年早春去世,钱锺书从一九九八年岁末去世。作者并没有用多么悲痛欲绝的词来描述她当时的心情,也许是作者经历的太多的事情,看透了世间的悲欢离合,也早已看淡了生、老、病、死。也许在我们看来,钱锺书是一位有名的作家,而在作者笔下不过是一个简单而平凡的人,只是一个丈夫和爸爸的角色。最后他们三个人,还是失散了。如今只剩作者一人孤孤单单,但生活在回忆中,也算是幸福的吧。故事的结尾是这样写道;“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一家人在一起六十多年,转眼只剩下作者一个人,作者不免有些孤单,想起当年相聚相失过的地方,竟是一个很值得回忆的片段。作者将会带着钱锺书和阿媛的信念,携带着与他们的回忆,坚定的生活下去。
其实刚开始读的时候并不知道作者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一开始只是在想,作者到底经历了什么,是美好的还是悲伤的?我开始一篇篇的仔细读,直到整本书读下来,让我懂得了许多事情的道理,懂得了思念一个人的痛苦,懂得了失去一个人的悲伤。我也能理解想念一个人的感受,因假期中姥姥生病住院了,妈妈每天都在医院里照顾姥姥,中午的时候才能和妈妈见上一面,大部分时间妈妈都在医院忙上忙下。而姥姥我只见过一两回。之后姥姥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并且当地医生无法医治,只能去北京治疗。妈妈坐上火车的时候而我正在补习班上课,妈妈也没能打个招呼就匆匆忙忙的去了北京,在那安定下来后,我们每天在网上聊天、谈心。现在几个星期过去了,心中的想念也是越来越浓,所以作者的感受我是能体会的。其实和作者一同回忆她的过去,一同回忆作者家中那些快乐的点点滴滴,回忆作者一家人幸福而又温馨的生活,回忆他们在一起走过的那些蜿蜒起伏的道路,当然也会有一些快乐的片段,我仿佛就走进了作者的生活,走进了她的梦。直到最后,这本书终于读完了,我们仨——钱锺书,杨绛,钱媛。我也能真正的理解那句话——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结局虽然是悲伤的但也可以说是美好的。
我们仨,这个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却包含了作者许多感情在里面,对女儿的思念,对钱锺书的思念。可是岁月是慢慢消失的,同时也可以说是无情地,最后还是把他们拆散了。我在作者这个长达万里的梦中,我还是走出来了,我想在这个梦中,没有人能够走进去,这毕竟是他们三个人共同的梦……
按道理,《我们仨》是一本叫人看了悲伤的书,生离死别向来是个沉重的话题,但作者却没有悲恸的哭述,而是用平静的笔娓娓道来,展现地更多的也是这个三口之家平凡生活中的缕缕温情。
《我们仨》发表于20xx年,全书分为三部,分别是“我们俩都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第一部用简短的两页讲述了作者的挥之不去的梦,第二部完全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三部则是作者婚姻63年来的回忆录。作者高超的文字技术、写作手法不必赘述,暂且想谈谈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一些感触。
关于爱情:
杨绛与钱钟书相识于1932年,初次见面,男方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女方则紧张地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一见钟情,羡煞旁人。
1935年结婚后钱钟书带着杨绛来到英国,两人先后求学于牛津和巴黎大学。杨绛称钟书生活中“拙手笨脚”,来英国的第一天,钱锺书就“吻”了牛津的地,磕掉了大半个门牙。在杨绛怀孕时,钟书经常在家里“干坏事”,时不时打翻了墨水瓶,砸坏了台灯,弄坏了门把手,而杨绛却每次都回:“没事,我会修。”在杨绛看来,钱锺书身上那些缺点,都是细枝末节,无关紧要,他身上的优点却是独一无二,旁人无法取代的。她曾说“我最大的功劳,是保住了钱钟书的淘气和那一团痴气。这是钱钟书的最可贵处。他淘气、天真,加上他过人的智慧,成了现在众人心目中,博学而又风趣的钱钟书。”
后来杨绛怀上了圆圆,钟书知道后只一句:“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两个人能够一辈子颠沛流离,相守相助,或许正是懂得相互欣赏的缘故。多年前,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她把它念给钱钟书听,钱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答,“我也一样。”这是我听过的最美的情话,许多人抱怨自己遇不到真爱,他们或许不是没有遇见过心动,他们所期望的只是一种被坚定需要的感觉。
关于亲情:
圆圆刚出生被抱出产房时,钟书仔细看了又看,然后得意的说:“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这是父亲给她的欢迎词。我很喜欢护士们给圆圆的称呼“星海小姐”,因为她出生时啼声洪亮,大家便称她“Misssing high”,也是对圆圆健康成长的寄托。圆圆很爱读书,天资聪慧,跟父亲很像,也始终跟父亲最“哥们儿”,父女之间的互动也是一家人的乐趣所在。
杨绛和钱钟书先后被革命群众“揪出来”,成了“牛鬼蛇神”。阿瑗写了一张大字报与“牛鬼蛇神”的父母划清界限,然后一言不发,从书包里取出未完的针线活,为妈妈做一套睡衣;又从书包里取出一大包爸爸爱吃的夹心糖,她找出一个玻璃瓶子,把糖一颗颗剥去包糖的纸塞进瓶子里。他们仨是一个整体,互相帮助,彼此依赖,谁也离不开谁,读书笔记。只要三人在一起就充满欢乐,只要三人在一起,生活再艰苦都有挺过去的理由。在钱媛去世前一两个月,她还坚持病床上写着《我们仨》,她想把最珍贵的回忆留下,她想告告诉他的父母她有多爱他们。令人遗憾的是人世间没有永远,只有不尽的生离死别,我们能做的只有珍惜当下。
关于家国:
书中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的留在上海,静待解放。”在中国局势动荡之时就杨绛和钱钟书便急忙的从英国赶回国,而此时的圆圆,才两个月。
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但却默默地给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故事内容很简单:
第一部 《我们俩老了》很简短,就一页。讲了一个梦的故事。我记住了钟书先生安慰杨老的那句话: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仍是杨老在讲给我们一个“万里长梦”。梦中她是一名交通员,住在客栈,往返于三地,在病中的钟书先生和忙碌的女儿阿圆(后来也病重)之间不停地游走奔忙,却又无可奈何地看着他们父女俩一点一点地在她眼前消散。直至她实在不想动了,先得到女儿“回自己家里去了”的消息,然后又看着载着钟书先生的船变成一叶小舟,“变成了一个小点,看着看着,那小点也不见了”消失在茫茫云海中……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附有很多张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照,是那种其乐融融,看了让人很温暖的家庭照片。有年轻时,夫妻俩在伦敦和巴黎留学时的合影;也有钱瑗的成长照片、英国留学的纪念照。最喜欢他们父女俩的合影,老先生爱说女儿像他,一样的有着聪明的头脑,含蓄的微笑。他们仨各自的工作照,看完也让人感动。中国知识分子家庭的真实写照都在这些图片中定格了。最后两张老俩口相互理发的照片,拍得真好。杨先生会用电推子,钟书先生会用剪刀。我看到这里,才真正领会了什么叫做相濡以沫。
第三部一共分十六小章,用很浅显的文字记录了他们这个三口之家共同经历的快乐。“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在这第三部里,我印象深刻于他们夫妇二人留学期间的苦读和自得其乐的生活。想像着两个不嗜家务的学者是如何打理每日的柴米油盐,他们的真实生活都在杨先生的笔下复活,让我看到两个抽空去探险(散步)的快活人。钟书先生的西式早餐做得真棒,让我也提起兴趣早起为家人用自制豆浆和五分钟白水蛋当早餐,看他们爷俩吃得心满意足。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句平实的话语,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现代科技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现代科技环绕中的我们,还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却深刻地情感吗?电话、互联网让我们的沟通随时随地没有障碍,但人与人的内心之间却有了越来越厚的屏障。当我们到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去寻求心理的安慰时,我们是不是忽略了身边平淡但却真实的情感呢?当电话、短信让我们能够便捷地传达心意的时候,我们是少了“云中谁寄锦书来”的苦苦追问,但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身后情感呢?当飞机、高速列车让我们能毫无阻隔地飞越千山万水,多远的距离都不成为距离的时候,我们的心灵距离也随之拉近了吗?我们不再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时,我们还有那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铭心的思念吗?
现代人都在追求轰轰烈烈,想要轰轰烈烈的事业,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视了平淡中的美丽。
《我们仨》这本书有三个部分从我们俩老了到我们仨失散了到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第一二部分在写梦,一个万里长梦。在梦中的古驿站上他们相遇相失。正如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分分合合。
书中这样写到:“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态龙钟。他没有力量说话,还强睁着眼睛招待我。我忽然想到第一次船上相会时,他问我还做梦不做。我这时明白了。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于是杨绛先生便娓娓道来这个万里长梦。
第三部分是回忆这个家的点点滴滴。杨绛先生一家好像总是可以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趣来,比如饭后遛弯儿是“探险”,而彼此分享所见所闻则称之为“石子”。
杨绛先生也描写许多当时如火如荼运动,但这并不是杨绛先生的笔下的核心内容,她将眼光放在了运动中的人,在频繁的--下,他们一家人的遭遇以及在遭遇中如何厮守在一起才是她要说的她想说的,狂风暴雨也变成了那和风细雨,她写的依然是生活中的琐事,比如他们如何完成工作,如何数次搬家,如何离群索居远离---,看是平淡,可是平静何尝不是他们一家的生活态度。
他们不求名份不求富贵,他们拥有最温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过最艰难的社会压力,他们有的只是学术上的钻研和追求,甚至还略带呆板之气。可他们就是这样,走过了普通却又不平凡的63年。杨绛先生被称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又怎么样在此之前她是一名母亲,一位妻子。
而她却在短短的一年内失去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正应了那一句话,世间好物不坚牢,琉璃易碎彩云散。
杨绛先生在书中写到,人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
杨绛先生的这本书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她的幸福和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令读者无不动容。那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温暖亲情和相濡以沫如亲情般的爱情已经把他们仨永远联结在一起,家的意义也在此书中得到了尽情的阐释。
她用文字回忆一家三口的点点滴滴。虽然忍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恸,虽然亲人爱人先自己而去,虽然在这个无法称之为家的寓所独自生活,杨先生还是在笔下寻到一点慰藉。我想拥有回忆的人是幸福的。
大家可以在闲暇之余翻阅一二,体会期中平淡的幸福。
读杨绛《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我被作者真挚的情感所感动。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历历在目。他们三人作为高等知识分子,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有着正常人的生活与喜怒哀乐。中国知识分子“不忮不求”与世无争孜孜以求的严谨治学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很浓厚。
钱钟书是我最钟爱最尊敬的大知识分子。我把他所有的作品都买下来了,有空的时候就读一读。虽然有些读起来比较费事,但我还是很乐意去翻一翻的。记得当时的《管锥篇》是我30岁生日时,我让妻子给我买的礼物,至今还在书架上整齐的码放着。我很惊诧于他读书的广博与驳杂,中外知识与思想在他那里互通有无,信手拈来,全无丝毫的别扭与不适。以后,凡是有关钱钟书的传记、逸事我都爱看,并且做了很多笔记。我想走近他,看看他是怎样读书、治学的。我的书架上还有《钱钟书与西学》、《钱钟书传》等。因为喜欢钱老,自然“爱屋及乌”:喜欢他的夫人杨绛的作品。
杨绛老先生怀着深深的眷恋,回味着他们一家的幸福生活。在《我们仨》里,作者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还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相聚。”其诚挚真切的情感及其单纯朴素与世无争的书香生活令人感动和艳羡。
钱钟书之所以成为大家,与他刻苦攻读是分不开的。在《我们仨》里,作者有这样的描写:钱钟书“不爱活动”,“我在清华借读半年间,游遍了北京名胜。他在清华待了四年,连玉泉山、八大处都没去过。清华校庆日,全校游颐和园。钟书也游过颐和园,他也游过一次香山,别处都没去过。”“牛津的假期相当多。钟书把假期的全部时间投入读书。大学图书馆的经典以十八世纪为界,馆内所藏经典作品,限于十八世纪和十八世纪以前。十九、二十世纪的经典和通俗书籍,只可到市图书馆借阅。那里藏书丰富,借阅限两星期内归还。我们往往不到两星期就要跑一趟市图书馆。我们还有家里带出来的中国经典以及诗、词、诗话等书,也有朋友间借阅或寄赠的书,书店也容许站在书架前任意阅读,反正不愁无书。”钱老早在清华大学读书之时,就曾立下“横扫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志向而遍览不已。看看钱老,人家的读书精神,我们之所以这样平庸,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因为整天在书的世界里遨游,因此钱钟书的生活能力也就不像他的学问那样高超了。在《我们仨》里:
钟书这段时期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
“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
在这里,钱钟书先生似乎象一个憨态可掬的娃娃,其形象让人觉得可爱又爱怜。我们非但不觉得可笑,反而觉得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人。事实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辈子“钟”于书的人,自然是没有时间去对付生活中的琐屑之事的。生活中的“低能”现象就不足为怪了。人的能力是这边强了,那面就弱了,此事“古难全”。可生活中有这样的人:他们学问也不怎么样,生活的自理能力也是很差。这就很可悲了。这才是真正的书呆子。可钱钟书不一样,他是我国学术界的“稀有金属”,含金量特别高。
当然,钱钟书先生并不是一个十足的生活“低能”,他会做饭,会做早点:
我们住入新居的第一个早晨,“拙手笨脚”的钟书大显身手。……他煮了“五分钟蛋”,烤了面包,热了牛奶,做了又浓又香的红茶;这是他从同学处学来的本领,居然做得很好;还有黄油、果酱、蜂蜜。我从没吃过这么香的早饭!……我们一同生活的日子——除了在大家庭里,除了家有女佣照管一日三餐的时期,除了钟书有病的时候,这一顿早饭总是钟书做给我吃。
钱老先生还 “经常亲自为爹爹炖鸡”等,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钱钟书先生并非“拙手笨脚”,杨绛女士在这个词上加引号是有原因的。
作者写的这本散文有两大特点,一是用语极其简练,一些可有可无的字完全省去,如“我走进阿园卧房一看究竟”这句话,让我们写非得在“阿园”和“卧房”之间加一个“的”字不可。类似这样的用法,随处可见。二是用语平白如话,全是生活用语,丝毫没有大教授书院式的味道。极其平淡,这可能就是所说的语言的最高境界就是淡而有味。
另外,这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的《杨绛文集》,其装帧、印刷、纸张、字体大小及字间距都非常的精良与合适。一册在手,会忍不住摸索玩味。表里是一样的认真与严谨,这反映了作者本人一贯的谨严作风。钱钟书的文集也是这样的特点。
读毕此书,我深刻地感觉到,杨绛不是一个人在继续思念,她也并不孤独。
拾起这本休憩在书架上已久的书,一是再次被它的封面所吸引,鹅黄色的封面衬着一张温馨的三人全家福,每个人的神态都非常纯净可爱。另外也因为作者是杨绛,钱钟书先生的夫人,从课本里的《老王》中了解了他们。《我们》仨中也对那个时期有许多的描绘,不过写得倒不是那么痛苦,因为他们始终是“我们仨”。
文章不是特别激情澎湃,但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这个小家庭生活的温馨与乐趣。即使是在三人分居两地仅靠书信往来的时候,即使是在那个----层出不穷的混乱年代,即使是在女儿和父亲都躺在病床上行动不便的时候。我也常常想,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在我的家庭里,是不是也有这么多难忘的时刻呢?还是我从来都没有在意,就让它这么流逝了去?
书中的情节朴实而生动,温馨得惹人嫉妒。杨绛和钟书先生一同在英国求学,两人一起玩游戏般的捣弄伙食最后练就了一手好厨艺;圆圆和爸爸分别两年后再见面有些敌意的对话,最终被爸爸的甜言蜜语轻易感化从而两人成了好哥们;圆圆一直坐在妈妈腿上坐电车而她认为只有屁股贴着车座那才叫坐过电车,真是又可气又好笑;最让我难忘的是书后附的几封信,“翻司法脱脸庞肥”这样诙谐的“洋诗”,圆圆每次写信都会画上一个代表自己的小肥脸,称他爸爸钟书先生为“pop爷”,叫妈妈则是极为亲切的“mom”,每人写信都会以“lotsof love”来结尾,要知道此时钱瑗此时已经接近六十岁了啊,而且她和钟书先生此时都躺在病床上。如此情况下还能有如此的温馨与快乐,实在是令人羡慕与佩服。
看着看着,我成长过程的种.种细节也一点点清晰起来。我坐在爸爸的肩上把爸爸当马儿高高凌驾于嘈杂的人群上,挤在重重的人浪中看绚烂的烟火;我在爸爸妈妈身旁装睡,等他们睡着后在爸爸背上画乌龟,给他扎辫子,结果爸爸出去招待客人时头上还顶着个小辫子;小时候不会做菜的我在家里各处觅食,差点把锅碗瓢盆都打碎……原来,我的生活也是如此温馨的啊。我,爸爸和妈妈,我们仨也是很好的三个呢。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我们仨》,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如果不是小米妈妈的推荐,成妈很难想到去读杨绛的这本《我们仨》,甚至连杨绛是何许人也都不知道。成妈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读完此书,很是为他们一家三口相扶相守所感动,也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却仍工作的态度落泪,为互爱的一家人失散而悲伤。
杨绛是钱钟书老先生的爱人,钱钟书是《围城》的作者,他们唯一的爱女名钱瑗。此书是杨绛老先生于九十多岁后怀念已逝去的另二位家人作做。书中描述了她们颠沛流离的一生,但却患难与共,相互理解与支持,同时坚守自己的信仰,没有抱怨,积极的生活态度。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描写一家三人的品质,但字里行间及一生事迹却透露着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高尚品格。
很是为文末所描写的一句话感动: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如此,会历经大起大落,会历经生老病死,端看我们用何种态度生活着。用积极的一面看待人生,人生是快乐和幸福的;用消极的一面看待人生,则人生充满不幸。其实现代社会,我们人人是幸福的,没有饥饿,没有战乱,是和平发展繁荣昌盛的好时机,几百年才一遇。我们处在这样的好时代,有什么不知足的,又怎么能不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
我心亦然。回想着自己曾经许下的愿,为社会贡献一些心力,去落后地区资助些生活困难的孩子。但总是为生活中各种杂事缠绕和困扰,那些心愿抛诸脑后了。等成成大点要去实施了,带着他去去落后地区,体验当地的生活,让他明白他是幸福快乐的。
看完了《我们仨》,我也学到了很重要的一条,不要抱怨。其实人生中总会遇到合理或者不合理的事情,会被误解,会被陷害,但没必要抱怨的。今后我也要摒弃抱怨,用平常心看待得与失。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我的体会是一个老人一段充满了爱的记忆的片断,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钱钟书先生一家在经历过的岁月中平凡而温馨的生活,而更多的是他们一家面对生活所有的那种态度,或者说超然,或者说淡然。我觉得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不像其他的类似回忆录类的文章回过分的追求被叙述者与众不同的生活经历或者过分的渲染爱情、隐私等满足他人对名人好奇的欲望,恰恰相反,作者仅仅记录的是他们的生活中经历的最为普通、细微的事情,和一切人居家生活里的种.种琐碎与喜怒哀乐如出一辙。而在对这种我们毫不陌生的生活描述里,我们又会发现作者的目光和我们又是多么不一致,在我们熟视无睹的光阴里,作者笔下的一家却乐于享用平淡生活给予的热情,即使在苦难的环境里,那种力量也让我们感到幸福似乎始终也未曾抛弃他们而去。
即使这些是杨绛老人在爱女与老伴相继离世后写下的代追忆性的文字,期间不免带上老人对亲人的思念,与戎戎独立于世的感伤,但我始终觉得这些文字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爱的力量,是生活的本质。或许在于我的这个年龄还无法更深入的去领悟,但我却无不羡慕钱杨先生夫妇那种志趣相投,相濡以漠的人生。再轰轰烈烈的生活,到最后无非都要回归平淡,平淡才是最真实的,能在平淡中产生的趣味才是由心而发的,这是一种随兴所致的热情。反观时下大众,为了高质量生活而刻意追求的“兴趣”,只不过是没有自我的人云亦云的多出的负担罢了。
妞妞,距离你要到这个世界上只有3个月了,我想不光我和_,还有很多人都在为你的到来忙碌着,特别是你的妈妈,所以首先,感谢_,正因为有_怀胎十月的辛苦,才会有我们普通的平凡的《我们仨》!
妞妞,爸爸之所以就着看了杨绛的《我们仨》后写这个话题,思考的核心还是怎么实现人生的价值,其实这个问题我和_也说不清楚,但是马上就为人父母了,不能也教育不清楚你吧,你看这就是一个悖论了,自己弄不明白还得要教清楚孩子,所以爸爸决定告诉一个正确的路子,至于你在这个路子上走发现什么风景,那就看自悟了吧...
第一,要多看书,书是人类总结经验的载体,虽然现在网络很发达,甚至有“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Google”但是爸爸还是希望你直接看原著,了解其他人的无数个人生,你就有很多重的精彩;
第二,学习语言,这个其实包含了几小点的:学习语言可以掌握第一手的信息,这个信息可以是技术PAPER也可以是社会经验,然后学习语言可以直接跟人交流,以后就是学外语也不能走老爸这个不能开口的路子,虽然我在改正;
第三,读千卷书还要走万里路,不能局限在空想和死记硬背中,格物致知啊,只有自己亲眼所见才知道语言的魅力以及修辞手法与后现代主义的奥妙;这点看老一辈的人就要好很多的,比如钱锺书,鲁迅,还有王小波,爸爸希望你能就他们的文字去追寻上个世纪的轨迹;
第四,学会反思,所有的人——特别是你的父母——是深深爱着你的,这种爱是无私的,是垂直向下的!但是,爸爸希望你能融会贯通理论后在实践中相辅相成,这就是反思和计划的作用了!我们不希望你留名青史,但求物质精神双小康吧!
妞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烙印,爸爸的认识不知道会不会局限在20__年,但是我想至少大的条框是没有出格的,这都是在善良和平和的心态上完成的,当然我和_会做好榜样!
还是要嘱咐一句,从我和_的经历来看,人怕没自己的目标以及知道了没有毅力去克服碰到的困难,人最后还是要超过自己!
愿_和你安康,我们也会是不平凡的《我们仨》!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杨绛
杨绛的《我们仨》这本书主要是对“我们仨”的回忆。这本书的开头写了钱锺书和钱媛生病住院,最后去世了。杨绛开始对“我们仨”那个家的重温和回忆,更多的是表达了对丈夫和女儿的思念。她的语言朴素、平实却感动人心。
看完了这本书,我想起了我们一家三口的一些趣事。
有一天晚上,我正在专心写作业,突然听到老爸“啊”的一声惨叫,来不及多想我就冲了过去。原来,正在给老爸拔白头发的老妈,忽然发现有一只蚊子慢悠悠地停在老爸的脑门上,于是就条件反射地一巴掌挥了过去。蚊子是被拍死了,但可怜的老爸被打出了“脑震荡”。于是我们全家开始了灭蚊行动,一番努力过后,终于歼灭了飞蚊大军。我们数了一下,竟然有十多只!这时老爸把蚊子送到老妈面前说:“这些蚊子给你熬汤吧。”老爸原来是想捉弄一下老妈的,谁知道老妈幽幽地说:“你要知道,我熬出来的汤可都是给你们二位喝的哦。”吓的老爸立马躲进了书房,把我和老妈笑歪了。
《我们仨》里,作者提到他们一家三口给对方起了很多名字,随便叫。其实我们家也是。我那个“无敌老妈”也给我和老爸起了一堆的名号,高兴叫什么就叫什么。就说我吧:儿子、小伙子、小朋友、蛾子等等一大堆。高兴的时候叫“亲爱的”,不高兴的时候就会大声叫我“臭小子”!我想,我应该是世界上别称最多的人了。
在这本书里,作者描绘了一家三口温暖的生活画面,而如今,这个“我们仨”已经走散了,作者有一些悲伤。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要珍惜一家三口在一起走过的每一天。
说起来有点惭愧,初次了解杨绛先生的时候,是先生逝世的那天开始。我在跟风的情况下买下了这本书,从大四看到现在,才写下这篇文章。拿到这本书时,我瞬间被这本书的封面吸引,土黄的色的封面,简单的书名加作者的名字就是封面的全部,浓厚的古典简约的气息是本人最喜欢的封面风格。
初读《我们仨》,是在学校的时候,那时候挺多空闲的时间。先生叙述的语言看似平淡却又直击我的心灵,字里行间体现了她与丈夫与女儿之间的感情深厚。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先生笔下的女儿应该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而杨绛先生自己应该还是一个对生活和家庭充满希望和爱的年轻妻子才对。殊不知当我往下看的时候,原来那时先生年事已高,女儿钱瑗教授也已经是一个接近退休的大学教授了。在这里我发现原来,在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一个孩子,永远都觉得是那么天真可爱,喜欢向父母撒娇。其实《我们仨》期初是杨绛先生的女儿钱瑗教授写的一些随笔日记,目的就是在自己病中写下家庭的回忆,结果只写下了五篇就离开人世了。
在书本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先生与丈夫到牛津后的那些小事情,结识的朋友,包括家人的一生是怎么开始的,书本都详细介绍了一遍。书中的内容着实打动了我的心,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似乎还浮现在眼前,每一句话都在告诉读者:我们家庭很幸福很平凡。但是这个家却在一瞬间消失了,先生的余生是多么寂寞。无法想象在丈夫女儿相继离开的日子里,先生是如何坚强的在这个世界上,带着思念生活着的。
如今,先生已经仙逝一年多,应该在天堂上找到女儿和丈夫,一家人重新在一起了吧~感谢你们一家人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希望世间所有家庭都能幸福美满的生活着。
《我们仨》是92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写的一部回忆录,主要讲述了一个三口之家温馨的生活。
书中分为三部,第一部以梦来开头,第二部写到一家三口失散,文字腔调凄美,是杨绛先生用以怀念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媛和丈夫钱钟书。用梦境的形式来哀悼两位亲人,表现出了杨绛先生失去至亲的悲痛。
第三部,作者用平淡朴实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从两口之家,变成三口之家。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都表现这个家庭的和睦温馨。三口之家均为当代学者,钱钟书和杨绛近从青年到中年,到老年仍然笔耕不辍,坚持读书写字和教书育人,对自己要求很高。钱钟书是一个在学术上智商很高,却不是很通人情世故,而生活还有些低能,却一直坚持给妻子做早餐的习惯,对妻子和女儿其实很体贴。
而作为两位伟大学者的女儿,钱媛从小虽然体弱,但是生活很乐观。她很孝顺,从小就乖巧懂事,始终是父母的安慰和骄傲。作为北师大的教授,她忍着病痛,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们一家都是不求名份不求富贵,他们拥有最温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过最艰难的社会压力,他们只是有着学术上的钻研和追求,甚至还略带呆板之气。但他们好像总是可以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趣来,比如夫妻经常饭后遛弯儿是“探险”,而彼此分享所见所闻又称“石子”。他们一个人要扮演多个角色,爸爸在学术上是老师是巨人,在生活中却和女儿是兄弟甚至只是弟弟。妈妈总要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毛巾折得有棱有角,可还是会半夜怕鬼怕的要死,只有女儿在才敢走夜路。而女儿长大了,会照顾妈妈,像姐姐;会陪妈妈,像妹妹;会管妈妈,像妈妈的妈妈。
这个暑假,我读了杨绛的《我们仨》、《洗澡》等一些着作。有一些感触,写在这里,是一种总结,也算是一种回顾。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的写作风格和我以往见到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不同,前一段时间我看余秋雨的文章比较多,他的文章总是在表象中寻找内涵,寻找风景之后的文化,寻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还有许多作家群起效之,结果却都丢了自己的风格,又学不到他的大,所以余秋雨得以闻名。而杨绛不一样,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这本书的内容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内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别喜欢。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确,珍珠每个人都有,但是项链却是珍贵的。因为许多人都对自己的珍珠视而不见,任它们散落,却不会将他们串起来。所以我正在学,学会了串珍珠,就拥有了项链。
态龙钟。他没有力量说话,还强睁着眼睛招待我。我忽然想到第一次船上相会时,他问我还做梦不做。我这时明白了。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有句老话,“先走的,总是有福气的”。将思念的苦留给生者——“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常相思,却惘然。终是要在缅怀的浪潮中激烈的挣扎翻滚,才会接受,才会释然,才会将遗憾,深深压于心底。
书的后部,平淡生活趣味无限,温馨相伴荣辱等闲。
一家人,严肃做学问,诙谐过生活。淡淡的幸福,淡淡的温暖隐在字里行间。有那么一句话:“幸福婚姻,大概就是一双三十六码的脚,遇见一双三十六码的鞋,不在大小宽紧质地优劣,只在‘你是我的那双鞋’”——合脚的幸福才能走长路。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现实太过尘嚣,太多的人狂热于汲名逐利,而忽视了生最根本的追求——你的家,你最爱的和最爱你的人,你最在乎的那些人健康快乐安然的活着。
但愿,一本《我们仨》能繁衍出更多的“我们仨”。
指尖轻击键盘,文字,永远是最好的解闷儿方式,学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
窗外,雨已停。团团芍药,在雨丝浸润下愈发娇艳欲滴。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为明天,过好今天;为在乎的人,对得起自己!
岁月,晴好……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句平实的话语,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现代科技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现代科技环绕中的我们,还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却深刻地情感吗?电话、互联网让我们的沟通随时随地没有障碍,但人与人的内心之间却有了越来越厚的屏障。当我们到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去寻求心理的安慰时,我们是不是忽略了身边平淡但却真实的情感呢?当电话、短信让我们能够便捷地传达心意的时候,我们是少了“云中谁寄锦书来”的苦苦追问,但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身后情感呢?当飞机、高速列车让我们能毫无阻隔地飞越千山万水,多远的距离都不成为距离的时候,我们的心灵距离也随之拉近了吗?我们不再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时,我们还有那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铭心的思念吗?
现代人都在追求轰轰烈烈,想要轰轰烈烈的事业,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视了平淡中的美丽。我们以为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滚滚红尘中为了生计和所谓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几个人真正仔细地思考过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抱怨工作不够顺利,恋人不够浪漫,家人不够体贴,朋友不够理解,我们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们有没有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寻找乐趣、体会乐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这平淡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还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乐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很喜欢“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句话,但在现代这个讲究个性张扬的时代,这句话早已被人们所遗忘。有自己的个性固然重要,但我还是把这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我希望自己所塑造的性格是淡泊宁静、温和内敛的。我也很相信“厚积薄发”的道理。但在现在这个人心浮躁的时代里,太多的人急功近利,又有几人能够静心去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的点点滴滴?
以下几条为对于我自己的提示:1、问问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努力去实现它,但绝不急功近利,一定要脚踏实地。2、修身养性,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中找一个宁静的心灵空间,培养一个淡泊宁静的心态,温和内敛的性格。3、广涉博取,以期可以厚积薄发。4、用心去再平淡的生活中体会点点滴滴的乐趣。5、在现代的物质社会中寻找一些非物质的东西去温暖自己的心灵,比如亲情、友情、爱情,体会并珍惜每一份平淡的情感。6、学会感动,为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而感动。7、学会去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给他们幸福与快乐,在其中享受自己的快乐与幸福。正如海子的那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们仨》的作者是一百零二岁的杨绛,她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这个三口之家的动人故事证明: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我读高中的时候,高中学校的一个小小阅览室里,我花一个下午的时间闷头看完了这本书,当时还处于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只觉读完书后的那个黄昏,似乎变得比往时更怏怏不乐。过了些日子,读了大学之后,买了这本书,上学,工作,换地方工作,书是要一直带着的,但是不常翻。
其实书中并没有描述太多的喜与悲,杨绛似乎一直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来描述他们一家三口从相距到分离的一生,痛苦和欢乐好像都跟笔者隔着一层,杨绛写她女婿:“得一和善忠厚,阿圆有他在一起,我们可以放心。”而几页之后,却已为逝者:“这次送我走,只剩了阿圆一人;得一已于一月前自杀去世。”写钱钟书跟阿瑗生病去世: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笔调静得吓人,所谓哀而不伤说的'就是这种情绪。
关于他们的生活,两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少爷,青年相遇,结婚留洋,度过短暂的快乐生活,每天只需读书,研究如何做饭,跟散步路线,不久生下女儿,回国,遇到运动,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每天的日程变成挨批斗,扫厕所,下放农村,直到暮年生活才有所改善。笔者并没有控诉命运的不公,他们一家人对所遭遇的一切维持着知识分子最起码的体面,做牛鬼蛇神时不哀求什么,平反后权势来请,也不想搭理什么。只愿一家人平平淡淡的相守,读书做学问。
在我心中有两个能称得上大家的人,杨绛是其中之一。我佩服她对万事万物的淡然处之的超脱,怀抱一颗赤子之心,不论周遭境遇高低,始终能保持真我,尊重真我,静守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荣辱不惊,去留无意,笑看天边云卷云舒,静观庭前花开花落“.而用她翻译过的一句诗来说就是: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用我们仨里面的一段话来结尾: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者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的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所。但是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初读杨绛先生的作品是《我们仨》。这部作品集合人生的辛酸苦辣,却饱和着静默淡然。
第一次翻阅《我们仨》时,是在冬天的一个午后,此后每一天都会在这个时候读上几页,在清冷的灯下,或闲适中品谈,或紧绷中放松,欢心的时光总是由许多个这样的片段组成的。人生如一场在花海中穿梭的旅行,这本书在20---年时出版,已是杨绛先生的旅途末年。
《我们仨》的第一部分作为作品的序言,以“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拉开帷幕。第二部分写“梦”,杨绛先生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我们仨”最后几年的时光。文中最常提起的是驿道和古柳,这是她每天都要走一遍的道路,古柳似乎总是枯败的,垂落的,不见任何朝气。她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条道路,有时候会迷失路途,有过彷徨和慌张,却从不见放弃和失落。我读完这部分时,一抬头已是泪眼婆娑,眼镜上泛开了数片泪花。杨绛先生在晚年先后失去女儿和丈夫,这份痛苦在章末化成了一片枯叶,降落在了她三里河的家,却也不是家,是客栈了。第三部分着重描写了杨绛一家的生活琐事。一个普通平凡的学者家庭,大家相守相助,相聚相离。
许是经历了长达一个世纪的飘飘落落,杨绛的文字充满了古典的韵味,十分恬淡,却富有张力。那些规范在框架中的方块字,仿佛组成一场场电影,拥有柔和的灯光和轻缓的配乐。钱钟书曾为杨绛作诗追忆初次见面:“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靧洗儿时面,曾取红花与雪无?”饱含深情,相濡以沫。生活中的小事在杨绛的笔下开了花,三个人像是一家人又像是好哥们,这样的家庭大概是所有人都要怀念的。
做一个绵长的梦,追忆一个万里人生。
《我们仨》,也许并不能说是杨绛最好的作品,但绝对是最感人并发人深省的一本书。《我们仨》带给我的感受是复杂的,读到伤心处,我会落泪;读到开心处,我会欢笑;读到离别时,我会心酸;读到家常处,我则感到认同。这本书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亲情的伟大和震撼,也感悟到了一本好书的魅力。我想,也许正是因为它的朴实无华,方才显出情感的真挚动人;也正是因为它的真挚动人,才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这么多人的争相传阅吧!
亲情,似乎永远都能勾起人的心弦。它不需要过多的渲染,普通的平常言语便能表达出亲情的温馨和持久。一位90多岁的老人对家人的追忆,更让人为之动容。钱钟书先生一家三口日常时的相扶相帮和患难时的不离不弃,在杨绛老人的笔下一一展现开来。我随她喜,随她悲,随她一路陷入对亲人的思念。我敬佩他们三人的治学严谨;也对他们的坎坷人生唏嘘不已;欣慰他们的患难与共;羡慕他们的融融亲情;也心痛他们的相继逝世。一个国学大师,一个翻译名家,一个著名学者,耀眼的头衔并没有让他们失去常人的亲情。几十年来,他们相濡以沫,以读书为乐,不理会世俗的嘈杂,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生活在他们自我设定的祥和的世界里,不幸乎,大幸也!
书分为三部,第一、二部记述了一个梦,或许是人到老年的一些精神状态。梦中的情境读来令人历历在目,就连一些生活中的琐事细节都清清楚楚。即让人感受到杨女士对这个社会的恐惧和怀疑,也感知到她对家庭的珍惜和信任。一家人在古驿道上的相聚与失散,正是一个家庭真实的写照。女儿圆圆去世了,钱钟书走了,相亲相爱的三口之家只留下了这位老人,她说:“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话:“往往是我们两个人从一个地方出来,他一晃眼不见了。我到处问询,无人理我。我或是来回寻找,走入一连串的死胡同,或独在昏暗的车站等车,等那末一班车,车也总不来。梦中凄凄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
这是老人梦,老人们都常做。而这一类梦的主题,往往是老伴或儿女失散了,怎么也寻觅不回来,最后一急,人便醒了。在梦中,总是拼命的寻找,寻找,仿佛丢了的,就是整个世界,或许年轻的时候不觉得,可等人老了,就把老伴儿女看成是生命的寄托。
这是一本温暖人心的书,即使现在我无法做到完全的共情,也无法完全感同身受,但在未来的日子里,若一遍又一遍细细品读,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会有进一步的体会。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句平实的话语,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现代科技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现代科技环绕中的我们,还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却深刻地情感吗?电话、互联网让我们的沟通随时随地没有障碍,但人与人的内心之间却有了越来越厚的屏障。当我们到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去寻求心理的安慰时,我们是不是忽略了身边平淡但却真实的情感呢?当电话、短信让我们能够便捷地传达心意的时候,我们是少了“云中谁寄锦书来”的苦苦追问,但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身后情感呢?当飞机、高速列车让我们能毫无阻隔地飞越千山万水,多远的距离都不成为距离的时候,我们的心灵距离也随之拉近了吗?我们不再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时,我们还有那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铭心的思念吗?
现代人都在追求轰轰烈烈,想要轰轰烈烈的事业,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视了平淡中的美丽。我们以为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滚滚红尘中为了生计和所谓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几个人真正仔细地思考过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抱怨工作不够顺利,恋人不够浪漫,家人不够体贴,朋友不够理解,我们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们有没有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寻找乐趣、体会乐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这平淡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还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乐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听说过钱钟书与杨绛幸福的学者家庭是不少人梦寐的理想生活。前些天,偶然在家中书柜里看到杨绛写的《我们仨》,便随意的翻阅起来。
书是杨先生在女儿、先生相继去世后写的,并不厚实的一本书,平平淡淡的字句,却承载着为人妻、为人母的深切情思。
其实我并不喜欢这种味道的书,看了总觉得一股驱之不散的阴哩,淡淡的幽怨,凄凄的离情。人生最大的悲哀和无奈莫过于死别生离,一句“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愁断人肠!
书从一个万里长梦讲起,看似无边无际,其实都是现实生活在梦境离的真切反应。尤其是钱老一句:那是属于老人的梦。不禁令我心寒,一个同样的情景的梦莫非亦将横亘在我的暮年!
两老相濡以沫、相首相助、相聚相失的生活令人心生向往。飘洋过海求学的艰辛,战争中辗转相聚的艰难,困难也在两人间的生活琐细中化作了轻描淡写。也许人生亦不过如此,无论彼时如何辉煌或困窘,到时候也不过尘归尘、土归土。管你是王侯将相身后仍是一抷黄土罢了!于是佩服杨先生的生活观:不与世求,不与人争,安安静静过日子。
女儿圆圆是父母的乖宝贝。既聪慧又孝顺且贴心,我想养女莫过如此。有了女儿做三,家就完整了,不仅仅是恩爱夫妻,更增加了父慈女孝,其乐融融。过往从小到大的家庭欢欣细事跃于纸端,成为杨先生反复回味的幸福时光。
感人至深处是附录里圆圆和父母的通信,那时候正是三人最艰难的时光,三人三地,聚少离多,圆圆和父亲都大概知道时日无多,彼此的牵挂不舍可谓字字催泪,就不再细说乐。
匆匆阅毕,无异看了一场人生离合。
我最衷情钱仲书夫妇的低调和博学,而钱老的幽默和杨老的平和更是让人生敬,一本书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可是我却无法说出我的感受,他们面对困苦时的平静,面对荣誉时的低调,为人处事只求无悔于心,钱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他们一家人始终是乐观的,无论困苦与荣耀,始终宠辱不惊,真是于平凡中显出不平凡。
对中国这个著名的家庭的亲情故事,面对他们的温暖与欢乐,沧桑与忧伤,面对书中简单而朴白的文字,任何的评价都属多余,那种罕见的真情和达观,在作者那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潸然泪下。生活在回忆中的杨绛先生,可谓得了汉语的精髓,世入了人生的化境,读这样的书,真是让人既心往之,又感慨万千。
一个不平凡的人,写了一本平凡的书,却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响,这就是杨绛和她的<我们仨>。--年度文学十大好书评选结果已揭晓:<我们仨>居首位。
看杨絳先生的书是一种享受。今天看完了全书,杨降先生的文笔真的很优美宁静,平凡家事国家大事娓娓道来,面对别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丝的恨,只是泰然处之。而前面两节,三人走失在古驿道,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经梦起至梦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却给了杨絳先生最好的回忆。钱老是名人,而杨絳先生的眼中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的角色,有幸相携至老也不枉此生了。
好的书每看一次会有不同的感受,人过了30岁,对生活有了不同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