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邀请读书心得(通用15篇)
作为总经理,我有幸为丰登化工服务十年,曾与全体员工一起经历了无数磨难,也曾取得过骄人的业绩。在胡总的引领下成为盛和塾塾生,我通过学习稻盛哲学,深刻体会到:只要是践行良知的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最后的结果也一定会相似!
下面,我想和大家一起回顾和分享丰登公司近十年来值得铭记的几次事件:
1、20xx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公司经营陷入困境,管理层认为无法继续经营,决定停产转产。由于没有向员工表达清楚原因和措施,使员工产生误会,最后引发了聚众事件,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当时我很不理解,员工为什么会有这样过激的行为?直到学习了稻盛哲学才找到答案,丰登的员工队伍中充满着可燃型和自燃型的人,极少有不燃型的人,这本是幸事!只是一些人的人生方程式中的思维方式错了,所以造成了错误的结果!
2、20xx年,经过阵痛的丰登公司,上下拧成一股绳,共同努力,水煤浆工艺取得了成功,给公司带来了"生机"!同时抓住机遇,攻破了废水制浆焚烧难题,使公司出现了"神机"。这正应验了稻盛的一句话:只要你全力以赴,神就会出现!
3、20xx年,省内"合成氨同行"没能渡过金融危机,纷纷倒闭,丰登公司的经营环境得到了改善!坚信"持续就是力量,"已经不行了"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工业碳铵产品市场开发的成功,促使我们的.产品转型升级。取消经销商进入终端客户、利用销售半径优势扩大液氨零售、改变经营理念,做到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了公司10%以上的利润增长!
4、20xx年《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取得令我们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在水煤浆工艺中引入有机废水,这在煤化工领域是没人敢尝试的技术。我们想到煤的化学成份大部分是有机物,而且有很多也正是药品的基础原料,如果将药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再回到煤化工中,就可以实现综合循环利用。如果取得经营许可证,就能为社会的环保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如果通过国家环保协会和石化协会的技术推广,就可以为国家的环保事业作贡献,也为股东带来回报,此事非常有义意!按照这样的思路,朝着这样的方向,丰登公司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结果梦想真的实现了!
5、20xx年收购绍兴化工,在不断的"动机善吗?私心无吗?"的自问自答中,丰登向胡总提出了收购建议!由于丰登拥有独创的专利、专有技术和十四年国企改革的管理经验,以及每年大于20xx年与宁波四明化工签订"水煤浆工艺处置危险废物技术合作协议",为丰登技术服务模式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在每天都要"创造性地工作"的思想指引下,丰登公司尝试专利、专有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与四明化工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每年以销售额的一定百分比收取技术服务费为对方提供危废处理服务。为实现企业高额利润,实现员工幸福打好基础!
这些亲生经历的事情给我带来了切实的感悟,持续的力量能将"平凡"变为"非凡",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在人生、工作的方程式中,对正确的思维方式,就应该坚持、坚持、再坚持,并且持续不断地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神灵终会现身!
要保持快乐心态,必须排除老年人常怀“伤感”的负面情绪干扰。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要经常保持快乐健康的心态实属不易,它不时会受到各种负面情绪的干扰和影响,老年人表现尤为明显。如书所述,“在现实中,悲观、厌世、伤感这些负性情绪是老年人中很普遍的情绪”。文章指出,造成老年人伤感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怀旧感,喜欢拿过去比今天,而且专拿过去好的和今天的不足比,越比对往昔的怀恋越重,越比越对今天的一切看不惯,久而久之性格变得孤僻。第二悲伤感,老来失去伴,挚友作古,悲伤不已。第三失落感,老人离退休在家无所事事,一改往日的忙忙碌碌,清闲的日子反而感到更累。那么怎样摆脱‘伤感’这个阴影的困扰呢?作者给出了“三要四自一包”的良方,其良方概括为,三要:要善于寻找乐趣、要有超脱感、要学会随和。四自:人贵自知、自我调节、自得其乐、自觉不老。一包:多多包涵。
《艺术哲学》这本书在我们学习西方文论史有被提及过,主要是背了丹纳的“种族、时代、环境”三大要素是制约艺术发展的理论。种族是内部原因,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则是后天动力。揭示了文艺发展的普遍规律。丹纳的《艺术哲学》则不仅仅是从文学出发而涉及艺术的多个方面。
全篇主要以三个部分展开,即艺术的定义、艺术的产生与发展、艺术品的价值判断。他认为艺术品的最初启蒙是对事物或多或少的模仿,“整个艺术就在于正确与完全的模仿”,这其实跟西方一直流传的“模仿说”有所呼应。艺术源于对自然的模仿、对生活的模仿,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演变和消亡,都有其内在规律,艺术等精神方面的东西亦是如此,而这一规律在他那里被归纳为“种族、时代、环境”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我们所谓的种族,是指天生的和遗传的那些倾向。人带着它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且它们通常更和身体的气质与结构所含的明显差别相结合,这些倾向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种族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原始标志。种族自身通过血统和遗传建立的联系不会被时间、地域轻易改变,人们总是对世界上的民族有一些“刻板”印象: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中国人勤劳智慧、非洲土著热情野性……也正是这些“刻板”的印象使得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保存,也使得世界文化丰富多元,异彩纷呈。就像书中希腊从艺术的才能,从乐观的天性,精敏的感官生发出来,进而成就发达的希腊艺术。
但种族天性本能的形成却与环境分不开。环境既有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又有文化、思想、政治等社会环境。“因为人在世界上不是孤立的,自然界环绕着他,人类环绕着他。”地域环境上的差异会影响一个种族的性格,像海洋民族,环抱海洋便有了开拓冒险的气质。内陆民族只能守着土地耕织,性格必定保守。像史达尔夫人论证有南北文学就是如此,欢愉优美的南方文学与崇高深沉的北方文学就是社会自然环境的差异所致。再如政治等社会环境影响。丹纳以古希腊悲剧的发展消亡为例,表明不同政治政策下,文学、艺术的不同发展。中国亦是如此,样板戏和报告文学的兴起与政治不无关系。
时代则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包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精神气候。悲观绝望的精神状态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就会产生悲哀的艺术。艺术创作要符合社会精神大气候,同一个时代,不同的人都会有着相似的社会体悟。同时代相顺,作品才会符合审美要求,才会被接受,才能引起共鸣。李白的盛世繁华放在安史之乱后是无法想象的。同样,杜甫沉重“诗史”放在盛唐之时也是无稽之谈。但这里同样值得思考,在一个时代就必须顺从这个时代吗?也许不一定。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就是身处金钱至上,欲望无限的社会中反思社会,批判现实,促进社会变革、为时代而发声。
而关于艺术品的价值评判特征主要有三,一为特征重要的程度,二是特征有益的程度,三是效果集中的程度。这三个标准是基于他艺术表现事物主要特征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而得来的。“现实不能充分表现特征,必须由艺术家来补足。”这就需要作家的创造力、想象力了。所以艺术创作看的也是一种创造力。像为了突出激愤和悲痛的感觉,故意吧躯干和四肢加长,眼眶特别凹陷等。
总之,《艺术哲学》集艺术、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于一体,以意大利、尼德兰和古希腊绘画、雕塑为例,对艺术进行了全方面剖析,文笔极好。同时对黑格尔哲学、牛顿力学、达尔文进化论等多学科知识,读完使人获益匪浅。
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 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
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毕业以后能真真正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社会的千变万化,并且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的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利用假期时间,在家旁边的二中里开始了我的假期实践。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习不实践,那么所学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而另一方面,实践可以为以后找工作打下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学到了一些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因为在这里身处的环境不同,所接触的人与事也不相同,从中学到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在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现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益变化,天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回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的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到其他的知识,不断的从各方面武装自己,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己、表现自己,取得胜利。
在实习的这段时间内,我在学校充分感受着工作的氛围,而这些都是在学校学习时无法感受到的。并且在很都时候,我都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像打扫办公室之类的。在学校学习时,或许会有人安排你今天该做些什么,明天该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一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自己自觉的去学、去做,而且要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因为一件工作的效率就会得到别人不同的评价。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究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现在这里虽说也是学校,但性质变了,每个人都在为了获得更高的职位,更好的待遇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么样做人,以提高自己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是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而一旦走入社会,要接触各种各样的同事,上司,关系复杂,需要你去面对你从未面对过的一切。记得有次看见一则报道,说是现在大学生就业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在校的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次的实践中,这一点我是感受颇深。
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的多方面的,可以说是面面俱到的;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碰到书本上没有学过的,也可能是学过的根本就没有用上。有时候我会觉得似乎要用的学的不多,也不太精;而不用的倒是学了许多。这是社会与学校教育脱轨了吗?也许老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生活不像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也要感谢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有些问题有了在课堂上的认真消化,再加上平时的作业补充,我有了更多的知识去应付工作上的各种问题。做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主义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究竟,2年只后,我已经不再是一名大学生,而是社会中的一分子,要与社会交流,为社会做贡献。
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长的,为了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选择了师范类专业的我,在这次实践中自然比较关注这一环。虽然在实践中只是负责比较简单的部分,但能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出来也使我颇感兴奋!在学校上课时都是老师在教授,学生听讲,理论部分占主体,而我自己对专业知识也内容能把握,本以为到了社会实践应该应付得来,但是在实践里并没想象中那么轻易。平时在学校,作业写错了改一改就可以交上去了,但是在这里,出了错就意味着在学生面前丢脸,更无法在日后的教学中树立威信。这种要求在学校的课堂上是学不到的,在学校里可能会解一道题,算出一个程式就行了,但这里更需要的是与实际相结合,只有理论,没有实际操作,只是在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所以一定要非凡小心谨慎,而且一旦出错并不是像在学校里一样老师打个红叉,然后改过来就行了,但这里是绝对不会这么轻松的。心得体会
很多在学校读书的人都说宁愿出去工作,不愿在学校读书;而已在社会的人都宁愿回校读书。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在今天努力把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本学期开始,我选修了哲学与智慧这门课程,时值期末,反思一学期对哲学与智慧的学习,感觉获益匪浅,心中有一些体会,不吐不快。
哲学是由感而惑,由惑而思,思而达悟的觉解境界之学。有感而惑是哲学的起点,对于“感”来说,关键是要善感,要能从平凡的周围世界中挖掘出不平凡的道理来,这就需要敏感而冷静的心灵以及洞察的眼光。由惑而思,思而达悟是说哲学是一门思想领域上的学问,要求人们要依靠自己的大脑反复思索,才能达悟。境界是哲学的结果,是建立在“有感而惑,由惑而思”的基础之上的,是思悟之后的顺理成章和自然而然。人们对世事进行思索,从而参破世事中所蕴含的玄机,看透事物的本质,之后必将获得一种超乎凡人的心态,使自己以全新的状态和心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以上只是粗略的介绍了哲学的形成的过程,接下来将结合本人的体悟,对此过程进行析解。
由感而惑,这是哲学活动的起点,然而自然万物纷繁往复,什么该感?什么不该感?这是一个哲学范畴内对感知对象进行选择的价值取向问题。是否面对重大的祸福就要“大感特感”生怕得不出什么哲理,而面对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等平凡易见的事物,则一闪而过,不留半点注意半点思索。我个人认为:哲学是一种很主观的学问,与其说它存在于认识主体所认识的事物之中,倒不如说它存在于认识主体的心中,只是没有意识化罢了。认识主体触及世间某物突发某种哲思,其原因是触发的某物与心中早已存在的哲理在一点上形成了联系,通过这根联系,久沉于心中的哲理被带了出来,在触及这根联系前就出现在内心之中的哲理并不是凭空的,它是在认识主体的长期人生阅历中潜移默化的形成的,但是并没有被认识主体自身所知晓,只在静默中等待一个联系将其打捞出心灵的水面,进而全面化,理论化,系统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世间万物存在着普遍的联系。所以综上所述,生活处处都存在着与你心中所隐藏的哲理相联系的事物,所以我们要处处留心,处处留心皆哲学。因为处处留心,所以孔子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因为处处留心,所以桓公在看到自己昔日栽种的柳树皆已十围时,发出“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悲叹!
由惑而思,思而达悟。这是获取哲学果实的关键一步。当“所感”将心中的哲理意识化后,心中的哲理只是一层很模糊的意识,只是停留在认识主体的感性层面,这种似解非解的状态使认识主体十分困惑。由此,将模糊的意识明晰成系统全面地理论的“思”出现了。思考并不是依靠大脑天分进行纯粹的苦思,它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更准确地说,是与认识主体所挖掘的哲学思想具有关联的知识基础,只有拥有相关的雄厚的知识作为通行证,才能确保认识主体的思想天马行空的奔驰,才能使模糊的意识形成明晰的全面的系统的理论。所以古往今来,著名的哲学家皆带有多种头衔。例如:亚里士多德,既是哲学家又物理学家;庄子,既是哲学家又是文学家,才华横溢,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
哲学的终极成果是达到一种境界。其中境界有多种类型,这是由哲学类型的多样化所决定的。哲学作为根本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不同,就会产生相应的不同的境界,同样,每个人所信奉的哲学不同就会追求不同的哲学境界。例如:信奉儒家思想的通儒便会努力追求“内圣外王”的儒家哲学境界,在平时必是“居则玩圣贤之词,动则行典籍之道。”信奉道家思想的名士会竭力追求“无为忘我”的境界,平时言谈举止必是任性而为,不滞于物,在精神上找寻大自在。
哲学的意义在于它的境界。在当今世界上,有很多人都轻视哲学这门学问,理由很简单:哲学没有什么用处!其实没有用处的何止这学一门呢?文学,美术,音乐等陶冶人心灵,抚慰人灵魂的学问都是没有用处的学问。我之所以这样说只是站在他们这些人的哲学立场上讲话罢了。他们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心目中的“哲学”是“金钱至上,物质至上”哲学,他们所谓的用处实际上就是指创造经济效益和更多的物质财富。这种思想只是对近三百年来由于科技进步所引发的工商业高速发展,物质财富高速积累的肤浅崇拜。我认为:哲学有大用处,其原因是哲学有大境界。我所理解的境界是人的心灵所处的位置。万事莫大于心,当一个人将自己的心灵摆上合适的位置后,那么它就可以以一种但丁的心态来从容应对世间万物的侵扰。
境界是心灵的境界,一个人心灵位置的摆放是在精神动力承托下自然而然的结果。对于同一种哲学条件下的境界,它的境界高度与精神力量的大小之间是相互决定的,精神力量的大小与对所信仰的哲学的忠诚程度的深浅之间也是相互决定的关系。所以,哲学境界越高,精神动力也就越大,为人处事也就越是淡定。所以,张巡的哲学境界是高的,面对力量数倍于自己的安史贼佞,毫无惧色,慷慨殉城。这是出于对封建纲常的忠诚;所以,谭嗣同的哲学境界是高的,面对变法的失败,不躲不避,言道:“无有往者,无以图将来,无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是出于对读书人的社会担当的忠诚。
由此可见,我们不应该任汪洋的物质之海淹没我们的思想,淹没我们的心灵。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哲学境界,这样做有利于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坚定我们的人格,使我们在精神动力的支撑下不至于在外界的干扰下动摇从而使使我们活得更加坚定,更加清醒,是我们的人生更加的有意义。
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我认为老师的价值主要并不在于教授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用自己的双手打开学生的思维之窗,放宽学生的眼界,启发学生的思想,开拓学生的思维。“哲学与智慧”这门课开拓了我的思维,激发了我的思考,遂得出如上体悟。
今天,我读了《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产生了极大的感受。
一个哲学家带领他的学生游历世界后,坐在一片杂草上。哲学家问:“好了,同学们,你们都以是饱读经书的人了,现在我们来上最后一课。谁知道用什么办法能除去这里的杂草?”有的人说用铲子铲,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撒石灰,有的说斩草除根。哲学家并没有回答,只是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一年后再在这里相聚。
一年后,大家都来了,看到的却是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同学们都坐下,等待哲学家得到来。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那是因为他去世了。
后来,哲学家的同学们在整理哲学家的理论时发现了这样一章:要想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我从中得到的感受是: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大凡看到哲学这个词,脑子中第一个反应,便是枯燥,这和我们所受的应试教育有关,记不住的概念,选不全的多重选择题,再是用什么什么原理去解释什么什么的正确性。事实上,这个学习的结果,只是让我们记住几个概念、条条纲纲的八股特点区别,实在无助于我们哲学气质的培养,哲学思维的形成,我所理解的哲学气质和思维是指理性,理性是什么,追求公义,也就是正义,一家之言。
要了解哲学,首先要了解哲学这个词的含义,哲学是什么?罗素给了一个既模糊又明晰的定义。哲学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罗素接着给出了科学的概念,科学是指一切确切的知识(我们知道科学的一个特点是可重复性),而神学则是超乎确切。罗素在“确切的”、“教条”这几个字下面都打了着重号。而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块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块无人之域就是哲学。个人认为:罗素这个分法和中国象棋盘很象,科学是汉界,神学是楚河,而哲学则是中间的鸿沟。当然如果你的思维是动态的,你应该已经想到了,中国的阴阳太极图才是罗素分法的最形象表述,白鱼是科学,黑鱼是神学,而白鱼和黑鱼似连非连的那部分挤撞区就是哲学。白鱼的眼睛是黑的,表示科学中有一定成分的“神学”,黑鱼的眼睛是的,则表示神学也许有一定成分的“科学”,这个比喻解释罗素的分法可能不是很恰当,但个人认为,这有助于摒弃非此即彼的中国试思维。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哲学类的读书笔记
为了让我们能够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发现自己的可发展性,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教于有声,育于无声,教育有声无声之间完成使命。所有这些命题应然:教育应当成为教育。教育首先是自己看到人的可发展性,然而,具体到个人,并不一定都能看到自己的可发展性,因而,教育要引导人去看,去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并且,可发展性本身也还是个流动性概念,它本身亦能发展,故而,教育要辅佐人去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
教育的根本是人的发展,而发展的前提是人具有可发展性。人有可发展性的原因:人有可授性、可暗示性,正是因为有心灵及五官的配合而具有了这些特性,这些特性使信息像阳光、雨露一样被吸纳。人的语言也因为人可以吸纳各种不同类型的明示或暗示而变得丰富起来,丰富起来的语言本身又大大增强人的吸纳能力。然而,这也正是人的可发展性强化了自己的生命力,语言丰富起来的人就是生命力更强旺的自己,向下延伸、向上生长了的自己。
人有无限的潜能。为了激发这无限的潜能,我们必须要进行教育。
在《教育哲学》这本书中,要求我们要进行人的全面发展:即换个角度说,全面发展是人的内在要求,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一种外在要求;人的要求与社会的要求,这两个不同的要求,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只有建立在前者基础上才是合理的,并且,只有当后者自觉的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时,社会的要求才变成社会本身的内在要求,社会才不再是撕裂的,不再只是站在外面、站在旁边呼喊的。
人的全面发展,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时常提到。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等的口号的提出等,但当我们真正上课,在学校学习时可并非如此。所谓的“主课”可以随时抢占“副课”的时间,每当做作业也可以忽略美术等课程的作业。在这些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眼中,成绩被排在了首位。所谓“教书育人”,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看到“人是什么”,这是为了我们更好的了解“教育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的学习。
果然,作为未来的教育者,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要充分了解自己所要做的事。加油吧!
暑假的时候,有幸认识了教育学院的一位教授,她推荐了一部好书——法国史学家与批评家丹纳所著的《艺术哲学》。于是细细的读了起来。本书辑录了1865—1869年期间在巴黎美术学院的教学讲稿,是按教学进程陆续印制发行的有着强烈讲授特征的教学事实。
丹纳运用具体事例说明抽象概念的能力早已被世界学术界公认,他讲述条理明晰、充满形象、富有热情,把艺术(美术)中难缠的问题清楚、明确的讲个通透,被称为逻辑家兼诗人。本文特意将《艺术哲学》中阐述“艺术品的本质”这个论题作为典型案例,重点分析丹纳讲授方法的理性特征,努力使讲授建立在准科学的基础之上而非感觉和兴趣的基础之上,借鉴有效之法于美术教学中。
丹纳受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界的影响极深,特别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哲学上同时受着德国的黑格尔的影响。丹纳认为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消灭都有规律可寻。艺术研究的过程就是“从事实出发,不从主义出发,不是提出教训,而是提出规律,证明规律”。“我唯一的责任是罗列事实,说明在这些事实面前艺术是如何产生”。科学而严谨的治学方式奠定了丹纳在艺术史学研究领域的地位。
丹纳常常用到一个富有特色的词组“精神气候”。气候作用于笼罩期间的所有事物,强调这个大因数的影响,艺术研究就处在了一个复杂而立体的多维空间中,一切贯穿于艺术、自然、人文的主要特征和因果逻辑都有了一个必然的联系,这样就建构了一个和谐共生论、进化论的研究平台。他说:“我的方法的出发点是在于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由此我们可以定下一条规矩,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丹纳讲授的进程通篇都是由各个主要特征之间的网络关系与因果关系构建的。他强调:发现和控制主要特征是人类的高级形态,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值得尊敬的才能。科学与艺术这对人类进程的双翼表现的也是主要特征,科学以定义和公式表现,艺术以审美与情感表现。
通过细读该书,当真是一个过程!
以三个“乐”为抓手,营造和提升快乐心情。
我们要保持快乐心情,仅仅排除负面情绪影响还不够,那只是被动应对,我们还必须主动出击,来营造和提升快乐心情。书中提供了不少行之有效的途径,从中选取了适合我的三个途径,即:助人为乐、知足常乐和自寻其乐。我将以这三个“乐”字为抓手,努力营造和提升自己的快乐心情。
(一)助人为乐: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如杭州的吴菊萍女士,不顾自身安危,徒手托起高空坠地的女孩,虽然身受重创,但她的壮举受到世人交口称赞,被冠以“最美妈妈”的称誉,我想这份快感让她一辈子享用不荆当然,我们未必干得出这样的大事,可以着手于身边小事,见邻里老人行动不便,买菜时多带一份,既解决了老人买菜难,又从感谢声中获得一份快乐。
(二)知足常乐:是让人在欲望灼热时,丢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淡定对物欲的贪婪。知足的人,即便粗茶淡饭,也悠然自得。不知足的人,即便得到天下给养,也不会善罢甘休,哪里还有快乐心情可言!所以,我要以“知足常乐”的心态面对人生,使我笑口常开。
(三)自寻其乐:说白了就是主动去“找乐子”,调节身心,保持精神上的年轻、活泼。记得刚退休那阵子,一下子离开了忙碌的工作,离开了朝夕相处的同事,整天只敷衍于‘买汰烧’,特无聊。一个偶然机会,图书馆张老师把我引进了殷行图书馆的读书沙龙,使我有机会参与各种读书活动,听讲座、评作品、搞创作、看汇演、学电脑……通过读书活动,不仅给我带了乐趣,还打消了我当初无所事事的失落感,增强了我的自信心。我将一如既往“找乐子”,进一步拓展兴趣爱好,寻找更多“快乐”应对人生。
以上是我阅读《老年人心情快乐法》一书的心得,也是我对“品味哲学感悟生活”大众哲学讲座的点滴感悟和收获。
读过很多以普及推广哲学为目的而写的书——至少这些书确实这么宣称了——但大多不是过于刻板,就是失于浅薄。
而《哲学的邀请》却非常准确的把握住了一本哲学普及读物应有的角度和层次,从绝大多数人共有的经验和想法切入,真正做到了很多读物标榜吹嘘却做不到的深入浅出。
有些类似读物,虽然也是借着人生之名讲哲学,但是其本质却只是再编辑过的哲学史。将人生问题分解为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范畴的问题,然后将前人的思想观点总结后倾倒给读者,不给读者指出理解认识问题的角度,埋没了思考的余地。最后读者们只能带走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形成一个对哲学的错误认识后悻悻而去。
(在读完一本糟糕的哲学史后,那些珍贵的思想往往只能在我们的脑海停留很短的时间,我们记住的通常是那些个哲学家的名字。而事实上阅读哲学史的目的本应恰恰相反:是为让我们记住人类历史上的某些人曾经提出过的精妙思想,并通过扬弃,走的比他们更远。如海德格尔所言:“一首诗的伟大正在于:它能够掩盖诗人这个人和诗人的名字”。至于这个哲人是谁,他的人品如何等等,是次要的。我之所以会这么认识,是因为我认为有时先贤那如雷贯耳的名字恰恰是一种枷锁和累赘,会束缚后来的人的视界。)
对于思考哲学的目的,维特根斯坦有过相当精彩的论述,他说:“哲学研究给你的只不过是使你能够似是而非地谈论一些深奥的逻辑之类的问题,如果它不能改善你日常生活中重要问题的思考,如果它不能使你在使用危险的词句时比任何一个……记者都更为谨慎(而这种人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目的而使用这种词句的),那么,它有什么用处?”
(顺带一提,有时候像这样的哲学家的对哲学本身的观点对一个初识哲学的人来说比这个哲学家的具体的哲学观点更能带来启发——我不能解释确切的原因,但大概是通过激起一种对哲学的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读本书时,作者费尔南多·萨瓦特尔就像一位老者在你的对面和你畅谈他自己的人生经验与思想观点——而非像学究一样似是而非地谈论一些深奥的逻辑之类的问题。其他哲学家的结论也只是作为值得参考的建议被一带而过。他的话语,让读者觉得,哲学应该是,也可以是紧贴着生活的。当他讲完一个主题时,还会停下来问问你的看法。阅读体验之神清气爽有如在哲学家小道上逍遥信步。
(说到这里我想到很有趣的一点,就是哲学普及读物中的注解部分。一本好的哲学普及读物里,那些大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见解大都只出现在注解里面——就像立在路旁而非路中间的里程碑。)
在合上这本书以后,对哲学的印象,应该是一条路——如同封面上所印的那条路一样,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路。
路,作为哲学的喻体其实也是老生常谈的了。但是在我所读过的关于哲学的所有比喻中,海德格尔的最合我心:“思想乃是一条无可回避的道路,这条道路并不想成为拯救之路,也并不带来任何新的智慧。这条道路充其量乃是一条田间小路(Feldweg),一条穿过田野的道路,它不光是谈论一种放弃,而且已经放弃了,即放弃了对一种约束性的学说和一种有效的文化成就或精神行为的要求。”
哲学是这样的一条路,而这本书,就可以成为最初的路标。尚未走过这条路的人,顺着指引,或许可以发现方向;已经走上这条路的人,顺着指引,或许可以找回初心。
看到《艺术哲学》这个名字的第一反应:这一定是本偏理论化的哲学书,读过以后,感觉它更像是一本介绍意大利,尼德兰,希腊历史,种族,风俗习惯与艺术的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枯燥乏味,反而更加吸引了我去了解这些城市的过去,去感受它们的文化,去品味它们的艺术生活。
《艺术哲学》是法国的伊波利特。丹纳所著,我看的是张伟所译的,据译者介绍,丹纳是深具传奇性的天才人物,就连他也被丹纳广博的学识、独特的思路、缜密的分析以及精辟的见解所折服,我就更不用说了。这本书一共有三篇,分别是意大利的艺术哲学、尼德兰的艺术哲学和希腊的艺术哲学。大致都是围绕时代,种族和风俗来写,各有各的特点。作者开篇就提出这样一条规律“艺术作品必然与条件完全符合,任何时期的艺术品都是按照这一规律产生的”,然后用意大利的绘画史来证明和应用这条规律。作品与环境必然完全相等,不论什么时代,艺术品都是按照这条规律产生的,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这条规律同样适用。艺术确实源于生活,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甚至是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必须投身于它们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就拿意大利和尼德兰来说,因为自然环境的不同,意大利的目光转向了健康、有力、活泼的人体,所以意大利绘画多表现理想的美丽的人体;而尼德兰多表现现实的甚至是丑陋的人体。
在意大利,色调是固定的,在佛兰德斯,景物的色调总是随着日光和周围水汽的变化而变。说到这,我又想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环境下,使得文化具有了差异性,也正因为不同的环境,才有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和艺术。“艺术作品必然与条件完全符合”,在丹纳的条件里,‘种族’是一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因为种族的不同,日耳曼族与拉丁族不仅在艺术上的本性对立在风格与趣味上也形成了类似的对比。“后者与前者相比,虽没有那种塑像般的美妙形体,情趣粗俗一些,性情比较迟钝,但精神的安稳,气质的冷静,使他们能更坚实地把握住理智”。《艺术哲学》从意大利,尼德兰,希腊的地理位置,人种,风俗习惯,历史,政治等因素谈起,到其艺术形式的产生于发展,向我们论证了开篇所提出的规律——不同的环境决定不同的艺术风格,也说明艺术来自生活,是生活给了它发展的空间。所以,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不单单要有强烈的自发的,独特的情感,更需要的是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对风土民情的细微差别有着高度敏感的心。
在欧洲的诸多文明古国中,意大利算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在加上本人对这个城市的偏爱,我更喜欢谈谈我眼中的意大利。关于意大利画派的特征,其中有一点令我印象深刻:意大利画派轻视和忽视风景,却把人物作为主题。书中也提到过“艺术从质朴走向完满所前进的一大步,便是创造了完美的形体,这是理想的慧眼而非寻常肉眼所能发现的形体”。之所以特别提到这点,是因为想到了顾凯之提到过“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人物画也是中国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占据着重要地位,至于山水画,直到隋唐才独立出来。两者相比,有共性,也有异性,相同的是都重视人物,不同的是对人物的偏重点却大有不同,前者表达理想的人体,后者以形写神,更注重人物的传神。关于他们之间的不同又恰巧说明了之前所提到的规律“艺术作品必然与条件完全符合”。
可想而知,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怎会与接受了文艺复习洗礼的意大利创造出同等风格的艺术作品呢?对于轻视风景,重人物的思想我也是能接受的,谁让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呢?书里也解释了意大利艺术表现人体的原因,我认为那些例子太过于黑暗,免不了背叛,仇恨和杀害,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来说,尽管未曾身临其境,却仍不想多提。现在的时代背景也有着与之相对应的产物,要想同样的艺术在世界的舞台上再度出现,除非岁月的车轮退回到有那样一种环境的年代。
此书着实令我受益颇深,只可惜我才疏学浅,无法用自己的拙笔体现丹纳艺术的灵魂深处,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定刻苦钻研,交上更令人满意的答案。
《万达哲学》内容概要:26年,从0到资产5000亿元的企业帝国是怎样炼成的?从中国到海外,为何他的企业能无往不利?万达集团创始人王健林,亲手缔造了万达商业帝国,并将企业成功地发展成跨国集团。《万达哲学》一书是王健林首次讲述自己的经营理念,是他近十年来商业思想的精髓,涵盖了他的做人之道、生意之道、企业转型与发展之道……
健林的文章非常有特点:一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只说自己明白而且深有体会的;二是没一句空话套话,全是干货;三是从不藏着掖着,无论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都拿来分享。用他的话讲,要让后来者少走弯路。——柳传志
有人说王健林是这个时代出色的商业机遇猎手,发现了最厚的雪——利润丰厚的地产行业,最长的坡——城市化进程、消费勃兴的几次重大机会。王健林对于企业经营的真经,对于人性的洞悉,对于商业趋势的敏锐,都可以在《万达哲学》一书中找到最一手的轨迹。文如其人。这些文字都是他亲自动笔,全部用手稿写就,力求最为准确和简洁,没有一个字多余。他的文章像建筑图纸一样结构紧密,读起来硬梆梆的,能从中体会到一种“气”,能直接地感受到他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行事风格。他的文章字字都是干货,写作过程就是在梳理和打磨自己的`战略构想,写出来就是万达的执行图纸……
原本以为《艺术哲学》是一本比较理论化的哲学书,看了之后才发现更像是一本介绍关于他们的意大利、尼德兰、希腊历史、风俗、种族与艺术的书,这本书包括的内容大体如下:第一篇意大利的艺术哲学第二篇尼德兰的艺术哲学第三篇希腊的艺术哲学丹纳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从这原则出发,阐扬了意大利、尼德兰和古的艺术流派。
因为种族的不同,造成日耳曼民族的艺术与拉丁民族的艺术不同,前者更浑朴,后者则更精致;因为自然环境的不同,所以意大利绘画多表现理想的优美的人体,而尼德兰绘画多表现现实的甚至是丑陋的人体;因为时代不同,所以古希腊人能够创造出简单而静穆的伟大作品,而现代人只能创作出孤独、苦闷丹纳提出了衡量艺术作品价值的三个尺度。
“特征重要的程度”即其价值取决于那个特征的稳固程度与接近本质的程度;“特征有益的程度”则是指艺术所包含的道德教育作用;“效果集中的程度”是指艺术作品各个方面的元素通力合作去表现特征的程度。书中对欧洲大陆各国的风土人情的描述读起来是饶有兴味的,从意大利、尼德兰、希腊的地理位置、气候、人种、风俗习惯、历史、政治力量等因素谈起,谈到某种形式的艺术为何会形成发展。而不同的地理(尤其是气候)的影响而决定不同的艺术风格,这种观点本身就很有意思。而这些也证实了艺术来自生活,是生活给了它土壤。要做一个艺术家,需要爱生活,形形色色的生活,并且对每一点人物风情的细微差别保持高度的敏感。
“哲学”这个词简直就是日常谈话中的灾难,胆敢提出就要冒着被别人当成迂夫子或装逼犯的风险。我们有把哲学史当哲学读的,也有把哲学当哲学家名言录的,还有觉得哲学是总科学,最多应该是“哲学能卖钱/把妹/升职吗泥这个卢瑟!”
我是认真的抱着这样的疑惑去读这本书的,它也让我找到了答案。
哲学不是不接地气,反而扎进生活最深的泥土里。哲学关怀生活中诸多人们深为所苦的问题,比如孤独,焦虑,自由,认可,人的异化。哲学敦促我们思考,不要成为现代社会技术和资本的工具。哲学教我们认识自己他人和世界。哲学是一种过程之学,在如今以功利和目的为导向的社会,展现了慢的美感。哲学告诉去实践自己的生命和存在——“哲学能解释世界,关键在于怎样改变世界。”
难得此书内容不肤浅,语言却很浅显。逻辑清晰,行文流畅有散文美。就此叩开哲学的门未必,但至少让我站到了台阶上。
因为科学,人类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了。科学可以帮我们解决问题,而哲学君,好像只能给出许许多多不同的回答,甚至让问题更加繁难,可以说科学让世界变简单,哲学让世界变复杂。
那接触哲学岂不是自讨苦吃?
科学是一种知识或者说信息。哲学不是信息,而是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想,这些信息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解释它?如何将它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这一切在现实生活中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哲学质疑澄清基本概念,回答并不取消问题,而是培育问题,让我们问的更好。哲学是爱智慧,把知识与人生选择和我们能够选择的价值观联系起来,确立如何根据已知更好的生活。
科学可以利用以往的解答,而哲学则意味着个人必须经过全部独立思考的历程。所以,哲学不是前人总结好的知识,而是一条思考的道路。叫我们去分辨伪答案,批评那些我们实际一无所知却认为自己有所知的东西。哲学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自我,以非说教的方式让我们自觉到思考是获得自由的方式。
比如,我们从小被告知某某某学说是“科学的哲学”就是个“伪答案”。
死亡是我们为自己确立的无可挽回的命运,并且随时可能降临,并不因你的年轻和健康改变。
惭愧的是可能我还太年轻了,即使我怎么努力思考也很难体会到那种对于有限的恐怖。只有在考虑到活着是从宇宙的永恒之无当中索取那么一小段有,才会觉得渴望了解这一小段有。
理性唯一的要求是被使用,故而,理性是一种工具。对于这个我们自己打造的工具,我们要承认它是有用的,同时也是有限的。我们永远不能认识纯粹的现实,但是可以认识对于我们来说是现实的东西。绝对的理性主义和怀疑主义都是不可取的。同时,我们可以在运用的同时锻炼这个工具。
“我思故我在。”如果我不存在,我就不能怀疑我存在,所以我是存在的。可是我又是什么呢?自我意识,是一种将我感到的事物客观化,并将其置于一个序列中的能力,由于这个序列的连续性,我才特别的感到自己置身其中。我和我的身体不是饮料和罐子的关系,而是光线和灯泡的关系。通过语言,我们认可他人的内心世界也是存在的,并与他人共享世界的意义。
作者解释说人类理性区别于动物在其不仅是为达到某种稳定和确定目的而寻找最好的手段,同时也用来达到新的不确定目的。我仍倾向于把人类理性看作动物理性的复杂版,包括语言和符号的形成,我认为都是由动物的简单交流方式进化而来,并没有质的飞越。符号是一种表达观念情绪的信号,由社会约定而成,符号是人类知识在语言上一代代的积累。至如今,一个个政治宗教文化的符号系统已然进化了一个个生态圈。
同样是解释世界哲学超越神话的地方在它给人留了争论的空间。
我们认为具有一种宇宙秩序,因为我们能够认识到的事物符合因果决定论。那么宇宙的存在是相对于观察者吗?因为我观察所以宇宙存在吗?或者根据弱人择理论,在一个无限宇宙中,只有在空间-时间有序的一定区域里,才存在智慧生命发展的必然条件。故在这个区域里,我们观察到那些满足我们生存的秩序的宇宙不应该惊讶?
自由,为或不为某事的权利。自由并不是无原因。行为的自由,欲求的自由,以及欲求不欲求(或相反)的自由。叔本华认为从根本上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欲求本身,萨特则认为人是绝对自由的。休谟认为自由是一个非物理的而是社会的概念,自由同时意味着责任,那些苦于思考的人宁愿将自由交给一位领袖或者制度机器。“所有人都有责任”就是没有人要负责。所有外部因素都没法免去“有意”实施这个行为者的责任,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负责呢?既然自由是天性。
任何一个关于人的自然特征都会受文化的影响。当一个行为是惯常的,我们就说它是自然的。自然并为叫我们干什么,建议我们“遵从自然”的人只是选择他认为有价值的部分。技术和我们的贪婪欲望互相推动,使得人进入了日益盲目的处境。可是技术带来的处境,究竟是出于我们与自然斗争的动物性?还是资本主义的唯物质主义? 为什么?走向哪里?还要干什么?
政治是人们因利益在联合或对抗中试探着达到妥协的产物,这个过程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因此政治哲学家们就想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乌托邦,但结果常是集权。怎么来协调社会呢?左派从人之间的契约构成的公共框架出发,认为需要组织某种集体,它囊括了人们的共同利益(有个人间冲突而无个人与集体冲突),干涉个人以维护群体存续。右派则认为,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最灵活最有韧性的框架,人和人在互相碰撞中逐渐产生最大的共同利益,政治权利介入太多只会扰乱这个过程。人的尊严,就是人被作为人而不是手段来对待,民族主义为人们贴上了标签,将人们对乡土的必然“从属”神圣化,这是一种致命的占有欲,遮蔽了对人的基本尊严的尊重。当代的唯物质主义不仅让人互相将对方认为是资本的工具,甚至他们自己也麻木了对人和人之间情谊的需要。
为什么柏拉图要驱逐诗人呢?美的一种定义是让人产生愉悦的东西,柏拉图认为艺术家会让人沉迷于表象,而不去理解这些表象后的真实——就像现代人们批评大众传媒的泛滥是人们精神的垃圾食品一样。但其后的艺术品,尤其是当代艺术,有许多通过展现“丑”来激起人们对生活对理解。当然,美也不是道德训谕,人在艺术创作中实现个性和自由。美的事物,承担了让有朽的人类拓宽狭隘的生命,少一份死亡的使命。
我们通过事物事物的变化来定义和测量时间——难道不是时间改变了事物而是相反?钟表的出现让我们生存在精密的叫人窒息的时间中。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讨论激发了人们许多对高维度的想像。如果时间对我们的影响是单方面的,那么不就像海德格尔所认为的,时间就是我们的存在吗。人们为了逃脱自己的有限而发明了不朽的灵魂。
意义是指做某事的意图,则生命的意义必然指向生命之外的无机宇宙,无机宇宙的意义又要指向宇宙之外,世界之外是什么呢?宗教说,有上帝。如果我们不承认上帝,那么要求生命有意义就是荒诞的?其实我们追问意义有更切肤的原因,那些遵从内心道德法则的人一样要接受贫困,疾病和死亡,如果没有许诺的来世幸福又为何要坚持?正是因为人是必死的,惧怕虚无的人贪婪的累积财富和地位来获得安全感,而死亡的恐惧始终不会消散。一个追求内心道德准则的人不是为了逃避必死,而是在在必然性中捍卫他认为更加值得追求的东西。当一个人确认自己的存在时就会快乐,我们存在,并且存在过,不会因为终有一死而抹杀。
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是一本很好的将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论与实际工作结合的产物。通读全书感触颇多,感想很深,自己学哲学也给学生讲了多年的哲学,但学后深感我对哲学的理解还很不透彻。读完这本书最突出的感觉是李瑞环把哲学的原则和方法论用通俗的语言与实际生活、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变成了我们看待世界、看待人生、思考问题、学会工作的法宝。读完全书后更加明白了在“提倡大家学点哲学”一篇中提到的几个观点:不懂哲学的领导者就不可能是一个清醒的领导;领导干部要把哲学作为一门基本课程;学习哲学首先要信哲学,解决一个立场为题、感情问题、信仰问题,也就是为什么学的问题。
在全书的十个问题中,谈对第九问题“弘扬中华民族‘和’的思想”一点体会。以和为贵的思想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和”也是学校对干部“正、廉、严、实、和”五字要求中的一个方面。要求干部做到团结合作、相互补台。
第一:“和”的基础是有共同的目标。为了大目标要有大团结。领导者的责任就是使广大的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和目标并团结起为此而努力。离开了群众的积极性、离开群众自觉支持和参与,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第二:以“和”出发点和落脚点。争论也好、谅解也好、一切为了和,在这个过程中要提倡:宽容大度、体谅包容、和谐共存、协调并进,要提倡平等待人、诚恳待人、宽厚待人、以理服人,作为领导干部为人处世注意保持博大胸襟,宽容一点、谅解一点、豁达一点,不要斤斤计较、是是非非、小里小气,要做到听得进、容得下、想得开。
第三:实现“和”的前提是学习和交流。由不同意见和分歧是正常的,但为了共同的目标一切又要归依于“和”,怎么办?干部要学习、要交流。
第四:实现“和”要遵循的原则:
(1)坚持原则前提下的“和”,以和为贵不是无原则的苟同,而是坚持原则前提下的“和”。
(2)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
(3)遇事多商量的原则,商量式领导者民主的表现、开明的表现、高明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