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作文集锦(通用18篇)
《会飞的教室》这本书围绕“会飞的教室”这一圣诞剧塑造了很多人物,如勇猛有余,好打抱不平的马蹄斯,身体单薄外表俊秀的邬锂,头脑聪明的姚尼,高大结实,成熟稳重的戴马亭,通情达理处理公正的培克……其中让我映像生刻的是邬锂,姚尼,还有戴马亭
戴马亭是一班之长,虽然他家庭贫寒,但学习成绩很好,富有正义感,显得高大结实,成熟稳重,而且在绘画方面非常有天赋。姚尼是一个非常可怜的孩子,从小被父母狠心抛弃,但头脑聪明,尤其擅长剧本创作,号称“小剧作家”。邬锂呢,身体单薄,性格懦弱,非常胆小(以前是),但为人善良,后来经历以一系列挫折后变得坚强起来,勇敢起来。
这本书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事做不成,只要有信心就能战胜困难!
读书心得200字(7):
我读了《一片树叶的奇迹》后对我感触很大。
书中是这样讲述的:有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在外面看见一棵树,树叶都一片片地掉下来。病人望着落叶,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落完,我也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明白以后,想了一个办法:用彩笔画了一片树叶挂在树上。这片树叶永远没有落下来,这个病人居然活了下来。
读完之后我明白了:信念就像一个火炬,它能燃起生活的期望。我们的人生有时也面临着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问题,但只要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信念,路总会在脚下延伸,直到成功的彼岸。
“今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这就是草房子中的桑乔说的一句话。
杜小康从富贵的生活到在学校卖东西,杜小康的生活多么有多么大的转折啊!因此杜小康面对困难变得坚强起来,正是杜小康放下了面子在学校前面卖东西的精神让我无比佩服杜小康,这让我知道了“人只有在磨难中才会长大。”生活并不是一路顺风的,没有挫折的生活是乏味的,只有不断的面对挫折,才能变得无敌。
在寒假我读了一本叫《一个轻而易举的胜利》,其中有一篇叫《鸿门宴》的故事我感触很深。刘邦在项羽面前肯忍一时之气,才得以逃脱,他要是和项羽一般骄横气盛,恐怕早就死在鸿门了。
纵横古今,凡事忍字当头才能成大事,否则空有一勇字在身。成功不可能没有委屈和挫折。忍眼前之气,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韩信肯忍胯下之辱,蔺相如肯忍廉颇的狂言。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如果一味冲动,心里忍受不了一点怨气,眼里容不了半粒沙子,又怎么能办大事、成大谋呢?
刘邦在这方面胜过项羽,也就注定了结局。鸿门宴上,试想刘邦项羽要是对换一下,那项羽是必死无疑了。狂妄自大的他的字典里不可能有低头道歉,俯首称臣,做事果断的刘邦的字典里也不可能有妇人之仁。果然,项羽最后无法忍受战败之气,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悲壮自刎。刘邦呢?几乎可以说打了一辈子败仗,但是他照活不误。刘邦输的就是小仗,忍得就是小气,自然赢得就是大气,成的就是大事。
小不忍则乱大谋,古人总结多少用血留下的沧桑经验,是多么富有哲理。
我有很多书,可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本名叫《奥茨国童话》的书,你可别小看它是童话,其实它是一本能让你捧腹大笑的一本书,这里面讲述了一个名叫多萝茜的小女孩进入了奥茨国的仙境。认识了奥茨玛女王,并成了那里的公主,而且还结识了很多朋友、饿虎、小胆狮、木马、橡皮熊……等等.这本书的内容让我知道了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爱,每一个人都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文中的多萝茜无论是对怎样的人,她都用一颗火热而热诚的心去善待他人,在仙境里是没有钱的,书中有句话让我深有感触:“钱这东西,会让人变得骄傲无理,自欺欺人。”这不就是旧社会,地主对待穷苦百姓的一句真实写照吗? 我想:“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钱,那就不会有人吃不饱穿不暖,那大家就可以相互关爱,不用去算计着钱,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富人和穷人之分,任何人想要的东西,大家都会尽量满足他,让他幸福、快乐、那世界上各个人都不会有过分的奢望,那该多好啊!”期待童话能够变成现实,让我们共同努力,使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我的伯父周恩来
《我的伯父周恩来》是一本很值得看的'书,这本书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一代总理周恩来的生活事迹,让我们深深体会总理的伟大,做事的严谨,细致,认真,以及对周围群众的和蔼可亲。这本书写得很好,很细致,全面,很生活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周总理。朴实的语言,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周总理的思念与尊重,令人回味无穷。
——《爱的教育》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有意义的课外——《爱的教育》。它是你荡涤心灵的一泓清泉。
这是一本以日记形式写的书。它不但可以给你带来温暖,而且可以驱散你的种种不快。只需一个简简单单的“爱”字,不需要令人厌烦的说教,就能让你学会爱——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祖国。这本书最为神奇的是作者以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视角,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小伙伴们——品学兼优的德罗西、正直的卡罗纳、热情的科列帝、刻苦的波列科西等人。而书的另一部分则是爸爸、妈妈和姐姐写给这位四年级学生的信。信的内容十分丰富,每封信都透出家人那份真挚的爱,让你感到家的温馨。除此之外,老师布置的“每月故事”又是荡涤心灵的优秀作品。从一个个故事中,让我们和主人公一起,学会勇敢、学会坚强、学会热爱自己的祖国。这里有个故事很让我感动:是讲一个“小抄写员”,因为他的家境很贫困,尽管父亲多年来一直辛苦工作,也没改变。他的父亲除了白天在铁路上工作以外,晚上还从别处接一些抄写文件的活,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有一天,作者让父亲歇歇,并说自己可以代他抄文件。父亲不让,怕影响孩子的学业。于是,每次等父亲睡熟时,他就悄悄地起床,帮父亲抄写文件。时间一长,父亲就知道了,他没说什么,只是摸了摸孩子的头。是的,一切尽在不言中啊!
一成不变的阅读,会让生活变得枯燥无味,而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有意义的书籍,会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更会给人带来全新的面貌,终身受益。
近期再读《忠告中层》,对学校管理的复杂性、系统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在有效开展教研工作的方法改进上有了更多的反思。
我了解到“科学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概念不同,实施的方法步骤也不一样,并且在进行科学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时各有利弊。实施“科学管理”既需要标准化、制度化,又需要人性化管理。以事为中心的管理应引入科学管理思想和理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应满足员工的需求。“全面质量管理”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还要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最经济的水平”即较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来“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才是高质量的管理。而学校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事情,要结合学校的实际采取多种管理方式。
学校要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就要遵循八项原则:以生为本,领导有力,全员参与,关注过程,系统管理,持续改进,实事求是,建立联盟。“全面质量管理”重在过程管理,要采用多种恰当的管理方法,把握好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和环节,管理教学的整个过程。“过程性质量管理”又分计划、实施阶段、检查、处理四个阶段:计划阶段要注意分析工作中的问题和原因,找到相关影响因素,列出具体可行的计划方案;实施阶段要严格执行和落实工作计划;检查阶段要善于发现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在处理阶段,要善于总结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对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环节再处理。
书中列举了一些具体的管理方法。如:要在过程性管理中,提高自身的指导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教研工作中的问题,推进教研的深入开展。在考核评价时,要低调督导评估,客观公正评价,对各年级做得好的地方给以充分的肯定,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可采用针对性指导和谈话的方式来沟通解决。管理工作中还要适当地为自己释放压力,消除工作的倦怠,防止职业枯竭的产生。书中还介绍了部门工作目标的制定要讲究方法,对我的帮助很大。我知道了教研工作的目标在制定时既要具体可衡量,又要与学校的总体目标一致,这些目标经过努力应是可以实现的,并且有一定的时间限定。制定了合理的工作目标还要学会对目标进行适当的排序,分清轻重缓急,重要的目标要分配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
《忠告中层》让我知道了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的一些训练方法。读几本管理理论书籍虽有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做中学”。一个成长中的管理者,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做中学,管理能力只能在实践中提高。
其中每日坚持写“待办单”就是训练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有助于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每天一早列出一天的工作计划安排,为自己设计的目标要小而具体,不要大而全,并分清事务的轻重缓急,保证70%按计划做。将这项计划做好了,再制定新的目标计划。
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行动最为关键。先要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然后做一个小型的改进计划,并迅速地投入行动,而后对行动作出反思评价,之后再去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这样坚持下去,在行为上有所改变,并变成自觉的行动,就可以实现逐渐能力的提升了。可以经常地做一些真实案例分析,在分析其中的成败得失过程中,找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的办法,在解决问题中提高管理能力。
读此书,还让我对学校教科研工作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教研室存在的价值不在于出了多少科研成果,而在于有没有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怎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呢?书中提到,集中培训是其中一种促进专业成长的方式,而更有效的是引领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的实践反思。反思对教师改进自己的工作有独特作用,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学会反思的途径有三条:提问、写作、交流。反思起于教学实践中的困惑,要设计一些问题让教师反思自身,反思教学活动过程,反思教学实践策略。写作是对教学实践总结和提高的过程,指导教师运用相关的理论对实践进行批判性总结。组织充分的交流,从团队中获得自我发展的资源,达到同伴互助、团体共同发展的效果。
记得在本学期的小学教研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加强教学后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求“每位教师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及时记录三思教学常态化中所做的尝试取得的经验存在的不足,寻找改进的方法。每周年级主任和备课组长检查教学案使用、改进情况,督促教师及时进行课后的总结反思。每周集体教研时,组织交流一周的”三思教学常态化“体会,检查”课后反思“,促进智慧性工作的常态化。”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所以在这半个学期的集体教研时,并没有将“每周的反思交流”做为重点工作来开展,也没有针对性的检查和指导,因此,教师个人的教后反思及组内的交流活动也不会形成自觉的行为。读了《忠告中层》对“教学反思”的作用的剖析后,我也在想,还是自己的管理理论底子太薄,一些计划方案在制定时,只考虑到这样做好,但没有深入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好,没有严谨地论证制定这些方案的科学依据。所以制定时随意,执行时也就缺少了标准,效果自然也会大打折扣了。后半学期,应在各学科集体教研时,补上这一环节,检查指导教师做好课后的教学反思,组织好各组的交流活动,在实践、反思与交流的有机相融是逐渐形成反思交流的教研常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书中还提到,教科研的工作是从问题开始的。学校的发展其实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首先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寻找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策略,才会有所发展。上周期中考试后,我在二至五年级组织了一次学生问卷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学习方式”“小组共进式评价”“作业前移”三大方面的内容。通过问卷调查,反映出三思教学已初步达到了常态化,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已成为最常用的学习方式,大部分班级建立了学习小组,在试用“小组共进式评价”,大部分班级已做到了精选作业前移到课堂上当面练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有的学生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有的学生认为小组合作分工不合理,大家争着表现,难以合作,这说明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上还需要改进。有的班级反映出在“共进式评价”方面,学习小组的考核由教师来评分,评比时间不确定,这说明在互助学习小组考核方面评价方式还不够科学扎实,存在随意性。还有的班级反映出作业前移练习的时间不够充分,有些学习任务不能在课堂上完成,还有些疑问没有解决,这说明作业前移在教师执行方面还存在差异,学生在课堂上练的时间不够,教师讲的还是太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已在小学的阶段性总结会议上做了反馈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整改措施。
我们计划在五、六月份,以“实施三纲八目教学法,实现三思教学常态化”为主题,每周组织一次“智慧论坛”活动。由五个年级轮换主持,各年级推选在“三思教学常态化”方面做得好的教师,围绕“核心知识”“作业前移”“小组合作”等议题,总结展示本学期实施“三纲八目教学法”的具体思路和作法,达到树教师先进典型,推广典型经验,带动更多教师智慧工作,解决教学改革中的各个问题的目的。平时还要结合本学期的“三纲八目教学法”实践阶段开展的听评课活动,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
教研部门还有一项职责是引导教师们创新,并对教师的创新成果进行评估。如果我不了解前沿研究的信息,就不可能胜任此项工作。所以我还有一项必做的功课,就是树立终身化学习的观念,养成阅读的习惯,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学会通过信息技术走到教育的前沿。要通过多读书多学习,主动了解教育发展的趋势,关注学校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这样才能具洞察力,逐步达到胜任现在的教研管理工作。
我喜欢读书,书中给我带来了许多知识,还给我带来了许多道理……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精神的巢穴、生命的源泉。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丰富的道理学不完。
我读的书是《起步作文》虽然它是作文,但我还是很喜欢它,作文生动有趣,令人回味,真是栩栩如生啊!
读书,令我认识了名人、朋友,读书啊!我又认识了一个朋友,那就是——细心。
有人说,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但我从没这样想过,我不愿意为了某种目的去写作,正像我不愿受束缚的性格,在十几年的成长历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自由对我的重要。
桌上的小提琴已经落了厚厚的一层灰,我不愿再去触碰它,因为它弹不出我内心的旋律,电子琴上的遮布已经好久没有拿开,因为它只能证明我的空虚。
唯一的是书架上一叠作文书,厚厚的、沉沉的,像我的心情。
面对老师和家长,我沉默了,习惯了沉默,便不会在乎它的苦涩。面对升学这座独木桥,我真实感到望而生畏,因此我的内心很讨厌 中国的升学制度,它像一个鸟笼,把所有的毕业生都关在其中,任鸟拼命的挣扎,可出口却只有两三个。有的鸟冲破了鸟笼,却伤痕累累,而的鸟只能成为牺牲品,于是它们便失去了享受自由的权力。只能在岁月中悄然黯淡,这太残忍了。
真希望有一株忘忧草,让我们忘记残忍,忘记烦恼,我和着泪,和着汗,种下了一株忘忧草,每时每刻,日日夜夜地守在它身边,希望它快快长大,希望它真的可以让人忘掉忧伤,期盼它可以还我们飞翔的天空、奔跑的大地、美妙的人生!哪怕下一秒钟我会变成天空滑过的一颗流星,我都希望这一秒钟能使忘忧草开花结果,让所有跃跃欲试的小鸟飞向天空,自由的飞翔唱歌——
我们的日子应该是天空,
辽阔的襟怀是飞鸟的梦想和天堂,
我们的日子应该是一碧千里,
每一颗最善良的心在天空的注目里放声歌唱!
我双手合十,真诚的希望飞鸟飞过的天空也可以有颜色。
当我翻开第一篇的时候,我就对这些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实说,法布尔视为宝地的园子,其实是非常荒凉的。是什么让法布尔发现了他的“宝地”,并找到虫子的乐园呢?是他乐观的心态,强烈的好奇心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现在的人们都已失去了这份求知的欲望了,孩子们总是足不出户,呆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失去了去大自然之间的交流。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与自然界接触的过程中,孩子们成长了,可以具备丰富的想象力,锻炼缜密的思维能力与敏锐的洞察力。感受自然,对人的一生是终生受益的。
法布尔还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现在在课堂上老师提问时,举手的人总是寥寥无几,大多数同学都没有探索的好奇心,只等着老师说答案。永远等答案出现的人是没有作为的,我们从小就应像法布尔那样,养成好学、好问和爱探究、爱观察的良好习惯。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初步了解了昆虫。让我们都来品味鲜花、绿草、流水、树丛的魅力,仔细观察生活中细小的事物,昆虫、露珠、绿叶、花蕊,静静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收获一份大自然的温情吧。
我从小不爱看书,可是家里却很多书.都是爸爸和妈妈为了培养我的阅读能力买的.
可是姐姐每次都来向我借书,我就问她:"书有那么好看吗?你至于那么入迷吗?"姐姐笑嘻嘻的说:"你以后也要多看书,肯定对你有帮助,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你以后就知道了."
除了老师谁还有谁给予了我知识?是的那就是——书!书让我走进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我喜欢看书。
因为读书我更加快乐。我走进了一个缤纷的世界去了解了世间的疾苦与幸福,当我入迷时,我就消失在了我的世界,在瑰丽的童话故事中畅游。
因为读书我又认识了许多新朋友。美丽的冰山公主,美丽善良而感到知足的海的女儿,匹诺曹的不幸……
因为读书我懂得了友谊的重要,想到曾经和周晓庆吵架打架的时候我就感到羞愧,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朋友一定会伸出友谊之手。
从现在开始我会更珍惜看书的机会,要多读书,要好好学习,更多书等着我去看,等着我去吸收知识!
灯,灯光依旧亮着,不能熄灭。几只小虫围绕着灯光。对于那些小虫来说,一切发出耀眼光芒的东西都是它们的理想乐园,也是它们的神明。简单的崇拜,以致奋不顾身。如果可以我倒很想做一只小小的飞虫,每个夜间飞向最吸引我的某个光源。在那里玩乐,在哪里祈祷,在那里奔向另一个世界。
从遥远的梦幻回到现实,摆在我面前的还是堆积如山的资料与星罗满布的习题。熬过今夜,就能从书中逃回到这个世界。在书海里漫游,达到幻灭的程度,才能从书中抽出思绪,让呆滞的大脑休息片刻。
我,我不明白。在现在这个年代,怎么还能说只要读好书,就会发财。这种想法让我感觉好呆。难道只要读好了书,就一定能发财吗?那全世界的人都会去读书的,我相信。
爱我的爸爸,疼我的妈妈,也不知道你们是不是真的对我好。我说了那么多,你们都明白了吗?我不是要反抗什么,只是要你们看,我不满的地方。别只是以自我为中心展开思想,你们认为的一切都是对的吗?你们所想到的都是最好的吗?别再互相争吵,似乎和文革那会一样,谁没有心机,就会被铲。难道不觉得累吗?我觉得好累、好累……
我读,我会读书,会读好书,但那不是被逼出来的,那样会让我感觉想吐,好想哭。我怕,怕什么,怕老是背书,怕别人说我好白痴。你,你们,只会说“你要第一,没第一也要上班里前十名。制定好计划,编排好剧本,我成为里面的主角儿。我想告诉你,我就快要发羊颠疯。
不是每个人都会读书,读书不厉害也不一定就会输,我并不是想要说我会读书不在乎。我只希望你们能够清楚,我不是你们的玩偶,请别为我编织自己的人生。
我喜欢的书有很多:《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感动女孩子的100个经典童话》、《小王子》、《勤学故事》……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感动童心的108个亲情故事》。
这是我妈妈“六一”儿童节时送给我的,我一见就喜欢上了它。
这本书的封面非常精致,背景是粉红色的,主要是一个大爱心,大爱心里有一棵树,树上结着许多小爱心,树枝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大爱心旁边还有三个图形:五角星、圆形、正方形。里面有一些图案,这个图案下面就写着题目,看上去很漂亮。
这本书里的故事很多,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母爱超越生命”,讲的是一只小母鼠,它的身上长了个肿瘤,这个肿瘤可能夺去它的生命。但终于有一天,小母鼠强忍着疼痛咬破了自己身上的肿瘤,并且一口一口地吞下这个肿块。第二天小母鼠身边有了十只小鼠仔在拼命地吮吸身患了绝症的母鼠的乳汁。小鼠仔出生后的第二十一天母鼠便死了。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小鼠仔出生二十一天,是不是可以独立生活了?是母亲用她的母爱换取了小鼠仔的生命。
这本书还有许多故事,比如说:美丽的手机号码、纸钢琴、平分生命、感恩的心、选择、一句话的力量……都是写的一些感人的亲情故事。
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它让我知道了什么叫母爱,什么叫父爱,母爱可以超越生命,父爱可以为我们而牺牲。最后,我要告诉你们,我们长大后可不要辜负父母哟!
在英国作者乔纳森斯夫特的笔下,格列佛是一位游船爱好者,四次偶然,让他到了小人国,巨人国,飞岛国,慧驷国旅游。
小人国是英国社会的缩影,当地居民身高不是六英寸,那里充斥着阴谋诡计与倾轧纷争。小人国国王宠格列佛,也不过是利用他而已。
巨人国国民矗立如塔,尽管这样,它还是一个理想的王国。他们的与世无争与简单政治令人向往。格列佛在巨人国里因为身量太少,多次遭到王宫里的侏儒、小狗……戏弄,吃了不少苦头。
飞岛国是一个畸形变态的世界,他们整天忙于荒诞不经的假科学。
慧驷国的马则是智慧与真诚的化身。人却成为下等动物…… 在远那多国中,我最喜欢慧驷国。
十万个为什么之昆虫与动物篇
今天,我看了《十万个为什么之昆虫与动物篇》,从中读到了好多关于昆虫的故事,真是好有趣哦!“什么时候出现恐龙?”,“熊喜欢吃什么?”,“萤火虫为什会发光?”……好多好多稀奇,太棒啦!从中我学会了好多科学知识,我相信继续看书会给我更大的收获。
“读一本好书,好比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答的话感染了我,让我也喜欢上了读书,尤爱读好书,因为读一本好书可以获得帮助。好书也者,益友是也。
读书如交友。不必说情谊坚贞的石友,也不必说真诚纯朴的素友,单是益友就足以在我意志最薄弱的时候启迪思想,支撑人生。
《水浒传》曾与我共枕5个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尤为难忘的是“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鲁智深在野猪林遇见林冲他们时,为救林冲与董超、薛霸大战,最后因为林冲的一句话,鲁智深竟饶了他们。读完此回,我不解其意:“他二人既不是兄弟也不是朋友,鲁智深何必为林冲如此拼命?我问爷爷,爷爷笑着说:“梁山好汉个个有情有义,鲁智深本是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更何况林冲与自己志同道和呢?”
这是我交的第一个益友,他教会了我情义最重要。
读书如交友。凡这类友,都必是由可爱的品性和独特的个性写成的。
三十六计走为上,让我感悟世交孙武的智慧;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深交孙权虽令我尴尬,但我依然折服与他劝学吕蒙的苦口婆心。诗情画意的《芦花荡》是老友孙犁的作品,他令我获得祖国在战火中重生的启迪。啊,书友,谱写了一首首生命的赞歌,同时也为我们孙氏家族涂上浓浓的一笔,谁叫我也姓孙,怎么能不交孙氏的好友呢?
其实生活中的每本书都是一个可交的朋友,教科书像父母,辅导书像老师,参考书像同学,而古典名著则像老祖宗。
生活离不开交友,交好友。三日不交友,必定“语言乏味,面目可憎”,我愿好书源源不断,更愿好友们青春长驻。
这些“过去的教师”,执著于自己的理想。那个时代可谓内忧外患,而教育者却能坚守理想,创造出教育奇迹,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很平凡的教师,并没有绝伦逸群之处,但却对无数学生的一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先辈之所以能在那么清贫与平凡甚至是战火频频的岁月培育出那么多祖国的栋梁之材,不仅是因为他们博学多才,更重要的是他们善于在学生的心灵里播种理想。
一、过去的语文教师都喜欢读书
无论是研究当代文学的潘旭澜教授、当代著名诗人邵燕祥还是著名诗学理论家谢冕,这些当代文学所谓泰斗级人物,在中学时代也许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超人的地方,甚至是在疯玩或无学可念的情况下度过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读书,正因为喜欢读书,他们心中才会有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
而这对书籍的热爱,功劳不能不归功于语文教师的引领。这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不拘泥于课本,而是根据自己的特长,为学生输入更加鲜活的文学营养。
谢冕的老师林仲铉先生向学生介绍“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的作家作品;邵燕祥的老师们不是把国语或国文课变成讲大道理的枯燥说教,或是教文章作法的生硬传授,而是循循善诱地指引学生,在克服语言文字的障碍之后,对课文进行欣赏;著名旅游学家杨乃济的老师余先生在教学方法上不只讲解课文分析语法,而是古今中外广征博引,把学生领进了一个海阔天空的文学大世界。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
正因为有这样一批优秀的引导者,学生们的心智才得以开发,兴趣得以调动,才使这些学生在日后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中都不忘读书,不忘对自己心中那崇高理想的追求。
二、对学生高尚人格的熏陶
如果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么这些过去的语文教师对学生高尚人格的熏陶,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陈志华教授在回忆自己的老师时说:60年前的老师是怎样教课的,我记不清了,但老师是怎样做人的,我终生不能忘记,而且时时受到记忆的鞭策,不敢有负师恩,同时老师授课时给同学们的教育,远远超出了“语文”这两个字所能包容的,它们所蕴含的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能够长存于世界并且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
中国当代著名陶艺教育家杨永善教授在提到自己的语文老师时说:教过自己的两位老师有一个共同的和值得尊敬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老师的批评永远是和善的,更多的是鼓励和引导,对学生总是寄予了希望、充满了信心,帮助我们树立理想。在语文老师身上更多的体现着人文精神。
我们的先辈无一例外的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和崇高的理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无一例外的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感染着莘莘学子将我们民族优秀的精神传承下去。时常听老师们抱怨:为什么教过的学生回来看自己的很少?我想也许孩子们学业很忙,没有时间,也许有的孩子情感冷淡,但我们是否想过,是不是我们根本没给孩子留下什么美好的记忆?
三、教师的品格在于对学生的态度
《过去的教师》的编者商友敬老师在本书的序言中写道:教师的品格的高低,就在于他对学生的态度。为什么要做教师,就是基于对学生的爱,正如父母对待儿女一般。
时代不同也许对优秀教师的评价也不同: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老师的形象以威严居多,学生普遍敬畏老师;现在的学生对老师的外在形象和气质以及亲和力要求更高。据有关材料表明:富有爱心、阳光亲和、育人有方、智慧聪颖的老师更受欢迎。但我想不管时代怎样变化,一个博学有爱的老师永远都会受到学生的爱戴。
著名书法家、“国宝级”学者启功先生在《过去的教师》中写了一篇回忆其老师的文章: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启功)——陈垣先生诞生百年纪念。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到了曾被毛泽东主席称为“国宝”的陈垣先生传授的一些为师之道,本人觉得很受启发,与大家共勉:
(一)教一班中学生与在私塾屋里教几个小孩不同,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要有一个样子。人脸是对立的,但感情不可对立。
(二)万不可有偏爱、偏恶,万不许讥诮学生。
(三)以鼓励夸奖为主。不好的学生,包括淘气的或成绩不好的,都要尽力找他们一小点好处,加以夸奖。
(四)不要发脾气。你发一次,即使有效,以后再有更坏的事件发生,又怎么发更大的脾气?万一发了脾气之后无效,又怎么下场?你还年轻,但在讲台上即是师表,要取得学生的佩服。
(五)教一课书要把这一课的各方面都预备到,设想学生会问什么。陈老师还多次说过,自己研究几个月的一项结果,有时并不够一堂时间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