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原文及赏析(优秀8篇)

李商隐以无题诗著名。这次为您整理了《无题》原文及赏析(优秀8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无题 篇1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翻译 篇2

还记得昨夜星辰满天,好风吹动,你我相会于画楼的西畔,桂堂的东侧。

我俩虽不似彩凤拥有翩然飞舞的双翅,但我们的心却如灵犀一般息息相通。

我们隔座而坐,一起玩藏钩的游戏,罚喝暖融融的春酒;分属两队,在红红的烛火下,猜谜射覆。

可恨那晨鼓响起,让我不得不去官府中点卯应差;骑马到兰台,行色匆匆,就好像飘荡不定的蓬草。

无题 篇3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屡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 篇4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轻狂。

《无题》赏析 篇5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看法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君臣遇合之作,有人说是窥贵家姬妾之作,还有人说是追想京华游宴之作……但羁宦思乐境也好,觊觎貌美女郎也罢,诗中所表达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皆然心态显是力透纸背,那些寻常或普通的意象,被有规律的置放在短短八句五十六字当中,使人感受到一种追寻的热切和悲哀的失落。冯班曰:“义山无题诸作,正当以不解解之。”读李商隐的诗,我们惊叹于他用词之精准,用典之巧妙,同时,正因为他独特的诗歌创作特色,我们只能以自然的眼光和心态去品味诗歌的结构语言,把握其内在立意,领悟其诗歌如“美人香草之遗”的气息。

起联两句,交明时间和地点。叠言昨夜,更有追思不止的意思,同时给人阅读上的审美享受。读完这七个字,即能给人一种高寒旷远、清丽婉转的感觉,眼前出现的是一片静谧的星空,清风泠然而至,似乎从墨蓝色的天幕后吹来。再往深处看,诗人为何独独写到星辰和风这两个概念性意象,是简单的随性拈来,还是具有某种丰厚的内蕴和象征?星辰在古代不仅是星星的意思,“中夜登高楼,忆我旧星辰”(唐 孟郊《感怀》),夜晚登上高楼思念往昔的美好,有岁月的意思;“新欢继明烛,梁栋星辰飞”(唐 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喻指辉煌的灯火;古人还称入朝为郎为“上星辰”。自然界的风有暖风、凉风、冷风、阴风等,与人类社会联系起来,又有了风化、风度、风骨、黑风,甚至还暗合了男女情爱之意。这样一来,仅开头这一句,就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疑惑,究竟诗歌要写什么,我们且往后看。

画楼西畔桂堂东,雕画的阁楼,以桂木为材的厅堂,极言其奢华绮丽。画楼为辅,桂堂是主,引画楼西为桂堂东穿针引线,“隐然有一人影在内”,带领读者顺着诗人的眼光走向桂堂,值得注意的是,诗人是不在桂堂内的,他身处的环境是星辰高挂的静谧幽深的夜空下。

后二句圆转溢辉,精工富丽,脍炙人口,是一组绝妙的对句。灵犀,如淳曰:“谓中央色白,通两头”。彩凤和灵犀都是神明之物,足见这里感情的高洁清明。诗句的意思就是叹息自己身无双翼化彩凤,只留得灵明一点与之心意两相通。现实中的人无法生出翅膀,只能叹息物理世界的机械和呆板,庆幸在精神世界还可穿越重重险阻,这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追求令人感动不已。

颈联写送钩覆射酒暖灯红之乐。送钩来自汉代的一个传说,相传钩弋夫人小时候双手一直都是握成拳的姿势,没有办法松开,后来武帝见到,掰开她的手,一块玉钩从手中掉下,从此双手不再蜷曲,被封为“钩弋夫人”,后人对此传说效仿改编,在酒席上藏钩行酒令让人猜玩。覆射也是唐代酒席上的一种游戏,众人在酒令中以字句隐寓事物令人猜度。两个游戏都是需要多人参加配合才能完成的,与前两联诗联系起来,前面还是星辰高挂,泠然清风的空旷夜幕,这里却人影憧憧,酒暖灯红。“暖”字和“红”字,一个形容春酒,一个形容蜡灯,充溢着恣荡欢笑,一派和谐景象。前后对比,令人心生不安。林庚在《唐诗综述》中说:“红是暖色,它是流动的,热闹的,所以近于复杂”,颜色的暗示性在文艺上最富感染力,诗歌中的红色有时是反着说的,古有“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唐 元稹《行宫》),“斜拔玉钗灯影畔,别开红焰救飞蛾”(唐 张祜《赠内人》),红花后面有人寂寞,红焰影中只能与飞蛾作伴,枯索之况弥观,惋伤之态弥切。满堂的红影衬托出作者的萧索孤独,让我们惊异于一个世界中竟有反差如此大的两种景象,诗人的寂寞,是深藏在热闹里的寂寞,红,是和谐外表下的激流涌动。

诗的最后两句走马兰台的凄凉痛苦也便是水到渠成了,听鼓而起,恰如蓬草,今朝的寂寞萧索,怎能不使人念及昨日的灯红酒暖。

整首诗句句读来,便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运势十分自然流畅,但细细再想,如果定要深究诗里说的具体的事情,便又有了好多种想象且个个都合情合理。叶嘉莹说,诗是显意识活动,词则是隐意识的。李商隐的无题诗近乎词的情境,在工整的诗歌格式下抒发的是一种词所擅长的隐约难言的显意识表达。单看这首无题诗,全诗在哀婉凄凉的乐调下给人一种似解非解的感觉,让你觉的既像是写给不能长久相伴的恋人的,又像哀叹君臣遇合,却似乎没有这么世俗,如此,就是李义山无题诗的妙处所在了。

而李商隐的诗为何总透着这种哀婉凄凉、隐秘幽微的情愫,让人无法理解透彻呢?这与他身处的时世和他经历的家世是密不可分的。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郑州荥阳人。他生在唐宪宗时代,死在宣宗时代,中间经历了六个皇帝,朝廷内部宦官专权,地方上反震跋扈。他自己十岁丧父,“躬身板舆”,年轻时受牛党恩惠,为令狐楚所赏识,又得其子令狐綯之力进士及第,初中进士,就写了《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的长诗,然而空有一身的抱负,因为娶了李党王茂元之女为妻,为牛党所不齿,卷进了党争的坎坷波涛中,造成了一生的失意。家世、身世、时世,从各方面促成了李义山易于感伤的性格和心态,他在现实生活中悲观绝望的情感,只能化成一份深沉的幽怨哀婉融入到诗歌当中,给后世人强大的感动和无穷的想象。

《无题》 篇6

作者: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评析 篇7

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昨夜星辰昨夜风”是时间: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习。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萦绕着宁静浪漫的温馨气息。句中两个“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概。“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地点: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动了。

颔联写今日的相思。诗人已与意中人分处两拨儿,“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上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可以飞到爱人身边。“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却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身无”与“心有”,一外一内,一悲一喜,矛盾而奇妙地统一在一体,痛苦中有甜蜜,寂寞中有期待,相思的苦恼与心心相印的欣慰融合在一起,将那种深深相爱而又不能长相厮守的恋人的复杂微妙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此联两句成为千古名句。

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营射覆蜡灯红”是写宴会上的热闹。这应该是诗人与佳人都参加过的一个聚会。宴席上,人们玩着隔座送钩、分组射覆的游戏,觥筹交错,灯红酒暖,其乐融融。昨日的欢声笑语还在耳畔回响,今日的宴席或许还在继续,但已经没有了诗人的身影。宴席的热烈衬托出诗人的寂寥,颇有“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凄凉。

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可叹我听到更鼓报晓之声就要去当差,在秘书省进进出出,好像蓬草随风飘舞。这句话应是解释离开佳人的原因,同时流露出对所任差事的厌倦,暗含身世飘零的感慨。

全诗以心理活动为出发点,诗人的感受细腻而真切,将一段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描绘得扑朔迷离而又入目三分。

《无题》点评 篇8

李商隐这首《无题》诗写于任职于秘书省时,这是一首表现爱情的诗歌。在诗歌中,诗人表达了对情人难以遏制的思念之情,情真意切,发出了肺腑之言。

首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这是全诗的起句。意思是说,昨天晚上群星闪烁,清风吹拂,我们在画楼西边的桂堂之东的地方举行酒宴。诗中,“星辰”与“风”两种意象表明了相聚在一个星辰满天,晚风凉爽的夜晚。这一句不但点明相聚的时间,而且也营造了一种美德气氛。紧接着的一句用“画楼”与“桂堂”并列,表明了地点。诗人在此选择的意象都是很华美的、芳香的。楼台亭阁上绘有图画、雕饰,厅堂中散发着桂树花香。在这样一个如此豪华美丽的地方举行酒宴,可以说是美不胜收的。然而,诗人在此是借助于富丽堂皇的场所表现出的欢乐场景,实现其“以乐景衬哀情,而倍增其哀”的审美效果。相聚的欢乐实则表现现实的孤独之感;相聚的温馨实则表现现实的思念之情。总而言之,在描写欢乐的相聚中,不但表现出诗人对情人的爱之热烈,而且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颔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从律诗的结构来说,这一联是承接上一联。如今两相分离,自己与情人不能相见,感受到人不如鸟,鸟还能比翼双飞,而自己却不能与情人双飞。在此,抒发了自己不能与情人相聚所产生的苦恼。下一句对上句来说,却是相反的,表明了即使现在不能在一起,只要有情感,心灵总是相通的,真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之感。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怀。“身无彩凤双飞翼”写了自己与情人身形分离,无法相聚,感叹人不如鸟,不能比翼双飞。这里运用了比喻中的反比,形象地表现出自己的内心的苦闷与情思。“灵犀”,据《汉书 西域传》中所说:“通犀,谓中央白色,通两头。”这里诗人运用了“灵犀”比喻自己与情人的心是相通的,情是真挚的,从而也感到一丝慰藉。这一联的意思是说,你我虽然没有彩凤那样可以比翼双飞的翅膀,无法接近相亲,但却有灵犀一样的心,默默相通的。从艺术手法来看,这两句首先形成的是对偶,出句写外在的,对句写内在的。其次,运用了比喻,前后具有不同的形式,也是相反的,在相反中形成映衬。这种映衬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效果却是身受阻隔,心灵相通;心灵相通,痛苦更多。这里,通过比喻和对偶的手法,形象而突出地表现出诗人与情人的感情之深厚,自己的痛苦之强烈。

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从意义上说,诗人在此一转,回到首联中的第一句,也可以说是对第一句内容的具体化。在诗中,诗人回忆了昨晚与情人同桌饮酒,游戏时的情景。“送钩”又称藏钩。出于《汉武故事》中,是说钩弋夫人少时手拳,帝分其手,得一玉钩,手得展,后因有藏钩之戏。“送钩”当指传钩而言(此意转自《唐宋诗鉴赏辞典》中的相关内容)。“分曹”即分组的意思。“射覆”即古代的一种游戏,类似现代的猜物。“射”即“猜”的意思。这一联的意思,我们在酒宴上,尽管隔着座位传送手钩,我也感到酒如春一样的温暖;虽然分组猜物,但感觉到蜡灯特别红。这里,诗人描绘出“昨夜”与情人欢乐的情景。特别是一个“春”字和一个“红”字,这两个词都是富有暖意的,他们不但描写出欢会的热闹场面,而且也明白了诗人内心的喜悦。然而,这一情景反衬出诗人如今独处一隅的惆怅之情。

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应官去”这是唐时的一种制度,官吏于卯时去供职之处等候点名,叫应卯。“应官去”即为应付官差,上衙点卯。“兰台”即秘书省。后把“秘书省”改为“兰台”。这一联的意思是说,我们的游玩还没有尽兴,更鼓已响,我无奈地离开,快马赶到秘书省,就如秋天里随风飘转的飞蓬一样(不停)。这里,诗人在描写“昨夜”欢娱时,更鼓响了,不得不离开,去兰台应付差事。这一联前后句相承,不但表明了良宵苦短,生活的不定,而且承接了“画楼西畔桂堂东”,并绾结全诗,表明了思念之情与为官的矛盾心理。

总之,这首诗歌情感丰富,不但源于比喻新颖贴切,形象生动,很富有表现力,而且也表现在对偶手法的运用上,它不但扩大了诗歌的空间,提升了诗歌的审美意境,而且使诗人的情感更突出,心理矛盾得到强化。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