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竹影》阅读答案【优秀9篇】

竹影阅读理解——《竹影》的节选以供同学们阅读和练习,希望对同学们的阅读理解的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编辑醉清风为大伙儿分享的丰子恺《竹影》阅读答案【优秀9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竹影阅读答案 篇1

关键词:诗词鉴赏;三步走;策略

【中国分类号】G633.3

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考查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在新课标卷中占11分。从卷面分析来看,很多学生往往失分严重,久而久之,诗歌鉴赏试题成了学生最为头疼的内容之一。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似懂非懂,不能准确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二是即便大致读懂了诗歌,却分析不出其关键内容;三是对诗歌设问内容把握不清,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四是没有掌握答题的规律和技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常见的题型总结出了一个“三步走”的答题思路与模式,其基本内容是:

第一步:准确判断;

第二步:具体分析;

第三步:客观评价。

下面就结合诗歌鉴赏常用的四个角度(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结合高考真题来逐一解读其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对考生们提供帮助。

一、形象鉴赏

提问方式: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本诗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提问变体:诗歌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本是写出了诗人哪些性格特点;本诗所描绘的图景有什么特点;本诗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解答分析:如果是人物形象,则主要分析其性格特点及其表现,如果是景物形象,则意境含景、境、情三方面,答题不可或缺。

答题步骤:

①准确判断:概括人物或者景物的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准确地体现人物或者景物的特点。

②具体分析: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结合诗句抓主要景物,通过联想和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再现画面,通过画面分析人物的表现。

③客观评价:分析作者思想感情,要具体忌空洞,如不能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这一步根据实际情况,可省略)

答题示例:

2013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竹轩诗兴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注]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问: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参考答案:

①本诗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准确判断)

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具体分析)

二、技巧鉴赏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技巧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技巧手法。

答题步骤:

①准确判断: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具体分析: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③客观评价: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这一步,根据实际情况可省略)

答题示例:

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问: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①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准确判断)

②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具体分析)

三、语言鉴赏

提问方式:诗歌的某一联哪两个字用的最好,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提问变体: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请简要分析某个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试分析某两个字的好处;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要求品味经锤炼的字词的妙处或品味整首诗的语言风格,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要掌握常见的表现语言风格的词语,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

答题步骤:

①准确判断: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②具体分析: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语言特色。

③客观评价: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2013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问: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3分)

参考答案:

①“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准确判断)

②联系“春深”“染衣”,可以看出,“净”字展现的是暮春时节的景象,“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具体分析)

③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客观评价)

四、思想内容鉴赏

提问方式:本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提问变体:从某一联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是什么样的;这首诗是怎么样表现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的;……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要求能够根据诗人所处的环境、经历分析其心情,知人论世,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句内容。

答题步骤:

①准确判断:作者有着什么样的心情、志趣等。

②具体分析: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诗人情感的表现。

答题示例:

新课标卷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问: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准确判断)

竹影阅读答案 篇2

【考点阐述】

1.概括文章主题。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故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是考点之一。

2.理清文章脉络。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重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理清文章脉络,即弄清文章的线索与顺序。

3.分析技巧作用。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4.品味文章语言。散文的魅力往往体现在优美的语言上。此考点包括理解字词含义、词语妙用、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等多项内容。

5.检测发展能力。此考点较为开放,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创新能力。

【题型盘点】

1.整体感知题。其考查类型主要有:⑴直接概括全文内容;⑵概括某一段落的内容或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2.理解词语题。其考查类型主要有:⑴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语境义);⑵代词指代的内容;⑶词语可否省略、调换,是否矛盾;⑷动词、形容词的作用;⑸加点词语表达的思想感情。

3.赏析句子题。其考查类型主要有:⑴从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写出喜欢的理由;⑵文中某句写得很好,说说好在何处;⑶分析文中某句话的含义;⑷具体说明文中某句话的表达效果。

4.提取整合题。这是散文阅读考查的又一重点,也是失分最严重的题型。

5.发展性题型。其考查类型主要有:⑴仿写;⑵续写,即给一段话的前半部分,让考生续写后半部分,启发考生答题的思路。

6.开放性题型。其考查类型主要有:⑴鉴赏类,要求考生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赏析;⑵评价类,要求考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评价;⑶联想类,要求考生联系实际,展开联想,谈谈文章给自己的启发。

【应对策略】

1.整体入手,概括主旨

散文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抓住了线索就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明确文章主旨。抓线索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从文章的体裁分类、表达手法(是否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等)入手,二是从标题入手,三是从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入手,四是从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入手。考题形式有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说说作者选材的依据等。当然,有的散文没有明显线索,那么,就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局部结构分析法。一个语段,一般有起始、展开、结束三个层次。通常起始是一两句话,而这就是段落的中心句;接着展开对本段的具体记叙、描写或议论,最后用一两句话作小结。解题时,可揣摩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其二,整体层次分析法。要抓住标志性句子或词语,如开头或结尾处反复出现的结构大致相同的句子,“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等词语引领的句子,都是阅读时应注意的。

2.品味情感,挖掘信息

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写作者的情感历程,表达心灵之声,作者的喜怒哀乐都体现在字里行间。答此类题,首先要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其次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再次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的灵魂;最后按照题目要求,挖掘整理隐含信息。

3.分析手法,深层解读

分析散文的表达手法与表现手法,须进一步理解文章。针对此考点,2015年中考一般从三个角度来命题:一是选用了哪些材料来表现主旨,二是辨别表达方式及运用该表达方式的作用,三是分析表现手法及修辞手法的作用。预计2016年中考对此考点的考查可能以简答题为主,兼有选择题等题型。

4.欣赏语言,领会意境

品味散文语言表达的特点,是2015年中考散文阅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考点。其命题角度多样,解题思路亦各有不同。

⑴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⑵分析关键句或哲理性语句的含义,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言。一是对意蕴丰富、含意新颖的语句,要结合其在文中的位置来理解。二是对抽象概括的语句,有的作为观点态度在文中出现,那就结合阐述这一观点态度的材料来理解;有的作为材料在文中出现,那就结合它支持的观点来理解;有些抽象概括的语句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来具体理解。

⑶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此类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题的关键在于:一要能准确读懂原文的意思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二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三要语言流畅,简明扼要。

⑷续写或仿写。解答这类题除了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及修辞外,还要注意句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真题解析】

(2015年江苏省常州市)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青城山下忆大千

曹积三

a胡立是张大千的入室弟子,且是得意门生。我喜丹青,更慕丹青手,便特意去青城山下拜访他。

b先生伴山而居,环境很是清幽,有竹,有兰,草木葳蕤;淡湿而清新的空气蔓延其间。室内陈设挺简洁,墙上只挂着一幅张大千的立轴山水,透出主人对老师的思念与景仰之情。

c先生已沏好茶等着我们。当我接过茶盏,一股清雅的香气悠然飘来。他说,这是青城山的“洞天贡茶”。呷一口,满嘴生香。青城有茶甲天下,此话不谬。遥想当年,张大千拒当汉奸,不受日寇伪职,化装逃出北平后,独独选了青城山,隐居上清宫,足见其慧眼。

d“是的哦,大千师太喜欢青城山喽!”胡先生话音琅琅,“这儿哦,是他心中的乐园。”

e随他的话语,一个痴情于大自然的画圣浮现眼前。

f每日里,张大千除了手捧书卷、挥洒丹青,便置身于山野之中,拜望千峰万仞,细品草木百花。他听流泉、看飞鸟、拂野竹、望云海……乐此不疲。他常常伫立于老松之下,盼顾远峰近岚,久不言声。眉间挂风去,指尖捻画来。雨后的夜晚,竟身披薄衫,举步登高,手捋长须,瞧那秋月透过丫枝洒下的清辉,与艳阳高照时的婆娑树影有何不同。

g“大千师常说,人间有两部书,一部是有字的,系前人所写;另一部则是无字的,为自然造化。两部书都要读好,方能成器。一定要画自己最熟悉的东西,而且,要用心去画,才能如登山一样,一步一层天。”

h忆起老师的教诲,胡立感慨系之:“这些至理名言,影响我的一生。”

i“我算得上是个专情的人,一生苦心孤诣,只画都江堰和青城山,画了大约一千幅。”他说着,眼里泛着泪光,“都江堰,是爹娘生我养我的地方;青城山,是拜师之处,是识得再生父母之地。这里的一水一石,一草一木,都如同我的血和肉。”

j说罢,他展纸,挥毫,为我画了一幅《秀水都江堰》。

k“大千师云游在外,也非常想念四川老家。可惜,他未能回得来。”胡立的话音里,有无限的遗憾。

l思乡,是张大千晚年的心结,他曾写道:

海角天涯鬓已霜,挥毫蘸泪写沧桑。五洲行遍犹寻胜,万里归迟总恋乡。

m读了,有谁能不为之动情呢?胡立告诉我,大千师曾托人几经辗转将一幅画作从台湾送回四川,表达他的思乡之情。为防不测,题款的印章是夜里摸着黑钤上去的,所以,章子上下颠倒了。见到那带着老师体温的猩红印章,他如何忍得了泪水……

n胡立先生为了款待我这位远方的客人,特意包了饺子。更让我惊奇的是,那醇香的米酒、可口的泡菜、独具风味的“老腊肉”,都是他的手艺,而那滋味鲜美的小菜,竟也是用他亲自挖来的竹笋烧制的。

o他一面为我斟酒,一面说:“大千师在青城山时,经常带着我去采蘑菇、找野菜、挖竹笋……而且,他乐得上灶,炒的青菜碧绿如鲜;他做的狮子头和粉蒸牛肉与众不同,尝过的人无不称赞。”

p胡立仿佛又回到了在大千师身旁的岁月,脸上洋溢着激情:“有一天,刚送走来吃饭的客人,大千师对我说,做饭烧菜岂可小觑,这也是艺术。烧不好菜,难成一个懂得滋味的好画家。所以,从那时起,我就暗暗地跟着他学厨艺。”

q“你知道大千师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厨艺和画艺吗?大千师说:‘我的画与菜相比,菜,当然在上。’”我听了,吃惊不小。

r张大千毕竟是张大千。

(选自曹积三的博客,有改动)

1. 综合全文,胡立先生受到师父张大千的哪些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提取与概括能力。考生仔细阅读文章,抓住张大千主要爱好情趣以及思想情感去概括。

【参考答案】痴情大自然;学习厨艺;热爱家乡。

2. 文章第⑥段画线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

眉间挂风去,指尖捻画来。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赏析能力。语言特色很鲜明。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作者的表达。

【参考答案】语言凝练文雅。运用对偶的修辞,简练地传达出张大千对大自然的痴情,认真地观察,细致地描摹。

3. “张大千毕竟是张大千。”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张大千的哪些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蕴含的情感的分析能力。“张大千毕竟是张大千”在全文的结尾,应该从全文的角度去思考。

【参考答案】仰慕张大千对大自然的痴情;感慨张大千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惊讶张大千的厨艺高于画艺。

4. 第l段引用了张大千的诗,这首诗是怎样表现他的思乡之情的?(从内容、技巧两方面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的内容理解和诗歌手法的赏析能力。题干中明确从内容、技巧的角度分析表达思乡之情,分别赏析。内容上赏析,主要对诗句的理解与翻译;技巧上,从“总恋乡”看出诗人的直抒胸臆。

【参考答案】内容:刻画了一个鬓发斑白远在天涯,挥毫作画时泪水涟涟,身在万里外,心里总恋着家乡的游子形象。技巧:“万里归迟总恋乡”运用直接抒情,抒发诗人对家乡的思恋。

5. 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我”拜访胡立,胡立先生回忆恩师张大千的诸多往事。

B. 张大千告诉胡立,烧不好菜难成一个好画家,胡立就暗暗地跟他学厨艺,最后胡立的厨艺超过了他自己的画艺。

C. 拒当汉奸,不受伪职,隐居青城山,这些可以看出,张大千是个有民族气节的人。

竹影阅读答案 篇3

关键词: 小说语文教学 小说阅读教学 体会

小说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分量颇重。根据教学大纲规定,初中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达到“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强调要“逐步提高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和批判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写作教学上规定:“写作时能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诗意的表达。”为了完成大纲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小说阅读教学。

如何让学生学会阅读小说乃至会写小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老师如果能够将小说艺术的某些创作规律教给学生,就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学语文教学所选的小说由于篇幅所限,往往是短篇或微型小说,即使是长篇小说也是截选某一片段。教学中也与短篇小说的教法有类似之处。因此,研究透彻短篇小说或微型小说的某些教学规律,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对学生的阅读和创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下面是我在小说阅读教学中的体会。

一、“留白”艺术,引人入胜

短篇小说这朵艺术之花,在手法上十分注重留白,正如王蒙所说:“短篇小说的一个重要叙事手段就是留下空白,留给读者想象的余地。”他反对“写得太满,太茨威格化”。因为这种文学样式篇幅短小,文字简约,要求高度精炼,所以在艺术上切忌写实写满,密不透风,相反,惟其愈小,愈要处理好虚实的辩证关系,于实写的过程中,处处设虚笔,不仅疏落有致,而且留有“空白”。丰子恺《竹影》一文中谈到画竹时说:“画竹不是照真竹一样描,须经过选择和布置,画家选择竹的最好看的姿态,巧妙地布置在纸上,然后成为竹的名画。画竹的困难在于竹叶的结合上,粗看竹画,好像只是墨笔的乱撇,其实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都有讲究。”艺术是相通的,画画与写作在艺术上有类似之处,其中“竹叶的疏密、浓淡、肥瘦”的画法,何尝不与小说的“留白”相似呢?这里充满着艺术的辩证法:留白,反获得丰满的艺术效果;不留白,一味写实,却只能造成极端的空洞。留白对小说创作如此重要,所以艺术家们总是根据内容需要,匠心独运,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情节的省略

短篇小说的篇幅有限,情节除单纯外,其发展也很迅速。情节展开的过程中,依靠省略,留下空白,以跳跃式大步前进,一下子就攀向高潮,而每一次空白,又造成艺术的间隙,使情节产生张弛缓急的节奏感。如鲁迅小说《孔乙己》中,所表现的全是孔乙己的生活片段,这些生活片段的描写背后,省略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惨痛。对孔乙己的一个看似简单的肖像描写,寥寥几笔又蕴含了多少孔乙己的血泪与辛酸:“青白脸色”背后是饥寒交迫的生活;“脸上有伤痕”背后有多少侮辱和打骂;旁白的一句闲话“听说孔乙己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打了半夜”“打折了腿”,孔乙己的悲剧命运的高度浓缩,一句简单的对话,就把酒客的麻木不仁,丁举人的凶狠毒辣,孔乙己的了无生路,全指向那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科举制度的罪恶和社会制度的罪恶。从《孔乙己》一文,我们可以领悟到,留白艺术的内涵是何等丰富。这些妙不可言的留白把学生的眼光从有限的形象引申到无比宽阔的想象空间。片段的情节把孔乙己的一生连接起来,看似互不关联,但留下的空白,却构成艺术的间隙,他是沟通鲁迅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给学生留下思索的空间,借以巩固和加深印象。看似停顿,实则推进;象在静止,意则流动。情节的省略造成的空白,大大加快了情节发展的节奏,使小说的篇幅得以凝缩,结构更严谨,真正成了短小精悍之作。

2.余意不尽

短篇小说的空白还出现在结尾处。情节发展到高潮后,不写出明显的结局,留下大片的空白让读者去遐想,但不等于矛盾冲突没有结局,事件只有前因而没有结果,而是根据情节发展的必然,完全可以让人们作出种种合理的推测。巴尔扎克说,小说创作指“布置方程式的符号,而不想解决它”。短篇小说重在写人的做什么,怎样做,至于答案,大可让人思而得知,不必把答案塞给学生,所以往往在结尾处没有答案,以增加艺术效果。如莫泊桑小说《项链》结尾并没写出女主角得知真相后怎么样,但结果在前面的情节中已充分暗示出来。又如《我的叔叔于勒》并没有写于勒以后的命运如何,但根据前面的情节推断,他断然不会有幸福结局。因为船长冷酷的只言片语,菲利普夫妇无情的躲避,诺瑟夫的心灵创伤,无一不指向于勒的悲剧命运。再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究竟死与未死,根本用不着写出来,因为根据前文情节的发展,他已断无生路。至于他怎么死的,让学生充分去想象,去创作,语言文字及小说的魅力也就出来了,学生从前面的方程式的演算中式完全能找到正确答案。

二、侧面烘托,魅力无穷

短篇小说如何扬长避短,别具情趣地显示审美对象的艺术底蕴?清代美术家刘熙载说:“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知睹影知竿乃妙。”作家为了最准确最艺术地表现作品人物的本质或灵魂,往往挑选最佳表现角度。那么,选什么角度好呢?正面有正面的好处,然而也有缺陷,因为正面结构往往宏大,格调过于严正呆板。你要写某人某事,若避开正面,从侧面落笔,行云流水,似不经意反而水到渠成,人、事灵魂自显,从而达到小说的极致。

1.反面着笔

短篇小说根据辩证法原则,反面中恰恰包含着正面的东西,以正面求正面,易流于俗套;以反面求正面,另辟蹊径,相反相成,反露其本相,意趣骤生。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达的神勇是通过郑屠挨打后的感官来写的,“如同开了一个彩帛铺……”、“如同开了酱菜铺……”、“如同开了一个全场的水路道场……”,从视觉、味觉、听觉全方位写出郑屠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的惨状,把郑屠的恶人恶报,鲁达的力大无穷、武艺高超、身手不凡、嫉恶如仇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意欲褒扬鲁达的忠、勇、义、猛,却从郑屠的角度来写,机智地把鲁达的“美”化作郑屠的“丑”。这样,小说就不显其浅白,反显其深沉,趣味横生了。

2.侧面迂回

在语言艺术的小说中,从侧面描写人物,反产生正面描写所不及的艺术魅力。侧面迂回,常常会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短篇小说由于篇幅、题材等关系,尤其擅长从侧面迂回的方式来表现人物。这种方法,可以使小说截取的生活面缩小,篇幅变短,内容浓缩,充分显示其以少胜多的特色。如郑振铎的《猫》:“我”先后养了三只猫,第一、二只猫都活波可爱,最后不幸都亡失了,“我”对这两只猫充满着怜爱之情,作者对这两只猫的描写采取了正面描写的方式。第三只猫命运悲惨,由于“我”对它的误解,以为它偷吃了芙蓉鸟,后来被我打伤后死了。第三只猫是作者详写部分,作者采取了侧面描写的方式,写了“我”的见闻,痛打,以及后来发现吃鸟的原来是另一只黑猫。大量的篇幅写我的痛苦忏悔,至于第三只猫挨打受伤乃至死亡的过程,作者故意侧笔迂回,给读者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拓宽对第三只猫遭遇的联想、想象,以加深小说的主题。这种写法,既曲折有致,又能与前面的正面描写相映成趣,造成灵动多变的效果。

3.人物景化

马克思曾说:“自然是人类非有机的身体。”人活动在自然环境中,看到听到种种自然景象,便会联想到近似的生活方式,赋予自然物以人的生命,从而寄托情怀,让人领悟生活的意义,所以它是人类“肢体的一部分”。许多优秀小说,能在正面描写人物的同时,巧妙地进行适当的景物描写,从侧面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某些性格特点,推进情节的发展。因此这种与人物交融起来的景物,实际上已经成为作品中人物“肢体的一部分”。从宽泛一点的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侧笔。小说用了这种拟人化了的景物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能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耐人寻味。如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有关夹竹桃的描写就起了这样的效果。当爸爸身体好的时候,爸爸抱着弟弟在院里浇花,花儿盛开;当爸爸得病快死时,家里的夹竹桃也凋谢了。这象征着爸爸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夹竹桃居然也能代表爸爸参加英子的小学毕业典礼。在小说中,爸爸和夹竹桃相映成辉,不即不离,成了英子童年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写景不是人物孤立的点缀,而是人物描写的继续。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小说中,一切景语不仅是情语,更是刻画人物不可缺少的侧笔。

三、细心探究,掌握变化

1.人物形象的变化

例如,《范进中举》中人物形象的变化的探究可围绕范进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身份的变化……?摇地位的变化……

家境的变化……?摇对胡屠户态度的变化……

学生通过对比进行深刻思考,分析人物形象有哪些变化,探究他们如此大变、巨变的根本原因。

2.人物态度的变化

同样是《范进中举》,有关人物态度的变化可让学生从以下多方面进行突破:

胡屠户对范进称呼的变化……?摇?摇?摇胡屠户对范进长相评价的变化……

胡屠户对范进才学评价的变化……?摇胡屠户祝贺范进礼物的变化……

胡屠户面对范进举动的变化……?摇?摇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前后的“巨变”……

众乡邻在范进中举前后的“速变”……

又如,《变色龙》中贯穿全文的一条线就是奥楚蔑洛夫随着并未出现的狗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态度也随之变化。可以让学生从以下多方面进行归纳:

奥楚蔑洛夫对狗评价的变化……?摇奥楚蔑洛夫对事件处理的起伏变化……

奥楚蔑洛夫动作的多次变化……?摇奥楚蔑洛夫神态的多次变化……

还有,《我的叔叔于勒》中可让学生归纳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谓有哪些?探究他们分别使用以上称谓时的语言、行动、神态的种种变化……

学生在对人物态度变化的详细解读的基础上,针对文中的人物进行开放式评价,可强化对主题的个性化理解,拓展思维空间。

3.人物心理的变化

例如,《孤独之旅》中着重刻画杜小康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的发展变化,因此,可以让学生按先后顺序梳理出所有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语句,探究这些语句所反映的杜小康心理活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

学生在对人物心理变化这一条线的梳理中,就可以很容易地破解文章题目中的“孤独”和“旅”各自的含义,并结合自己今天的生活现状,探讨并且延伸主题。

4.人物命运的变化

例如,《故乡》,贯穿全文的就是一个“变”字。小说通过“离去―归来―离开”的知识分子的眼睛,运用对比手法,展示人物和环境的巨变,震撼读者的心灵,引发读者深沉的思索。可让学生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对比阅读:

闰土的命运变化比较……?摇?摇杨二嫂的命运变化比较……

“我”的命运变化比较……?摇水生的命运变化比较……

宏儿的命运变化比较……

让学生透过表面现象去深入探讨为什么当时社会的人物命运会陷入如此困难深重的境地,探究深层次原因,进而全面理解文章。

5.环境的变化

上面已经讲过《故乡》的环境变化就是一个重点,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解析:

现实中的故乡……?摇记忆中的故乡……?摇理想中的故乡……

又如《孤独之旅》中自然环境的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其中可以从以下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分析入手:

鸭群的发展变化……?摇芦苇荡的前后变化……?摇暴风雨的来临……

再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两种环境描写的对比解析可以从以下人手:

出行时的景物特点……?摇躲避时的景物特点……

在鲜明而又不同的环境变化对比中,让学生在欢快、流畅、充满神奇、神往之感的和哀伤、饱含震惊、幻灭之痛的环境中充分体验,产生感情碰撞、撞击,酝酿“愤悱”之态,在感情激荡、尽情探究中挖掘深层次的原因。

四、结语

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最终是指向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文本为纲,坚持学生的自主体验,可以达成重塑读者的情感和神经的目的,可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以下这几个方面得到强化。

1.情感体验趋向细腻

阅读小说,理清故事情节固然重要,但真正能展现出人物风采的常常是作家饱蘸感情地运用语言、行动、肖像、心理、环境等多种描写所刻画出来的人物性格,或概括或具体,或正面或侧面,或勾勒或工笔,方法不一而足,但正是有了这些描写,人物变得有血有肉,故事也变得生动感人了。“体验式”的阅读方式将读者的眼光从“情节”转到“人物”方面,情感变得丰富、细腻,心灵变得充实、善感。

2.内心世界趋向丰富

小说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文学世界的广泛性、丰富性、纯洁性、深刻性,是学生终其一生的生活阅历所不能覆盖的。无限扩充了的生活图景能够让学生通过作品中的人物,体验人间所有的悲欢离合、伟大与渺小、痛苦与快乐、失败与成功、挣扎与彷徨、人性的光明与阴暗、命运的必然与偶然……在这种体验中反思自己的人生,净化自己的灵魂。

3.语言感觉趋向敏锐

一部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其中涉及的人物何止数十百计。然而优秀的作家却可以拿捏得当,不著闲笔,有时挥洒泼墨,有时惜字如金。挥洒时固然可以酣畅淋漓地表现人物,展开情节,惜字时却也是“一字千金”,内蕴无限玄机。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雪,一个“紧”,写尽了朔风挟着鹅毛大雪漫天而下,裹住了山川、村庄、田野的那种气势,若无对语言十分的敏锐感受,自然难以体会鲁迅所说的此一字富有“神韵”。只有体验式的细致的阅读才能培养出敏锐的语言感觉,才能更进一步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竹影阅读答案 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艺术;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017-01

在阅读教学中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复杂的教学艺术。这里仅浅谈一下自己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使用提问时的一点粗浅体会。

一、要充分认识到提问艺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语文课通常被称为“豆腐课”或“弹簧课”,采用“发胖式”分析或“题海式”战术。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是语文老师对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性的忽略。“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和课堂的驾驭。因此注重课堂提问艺术是一项不可忽视,不可拖延的任务。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传统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正音解词―范读课文――齐读课文――教师分析―布置作业,一节课教师唱独角戏,课堂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并未调动起来,只能以失败告终,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优秀教师的实践表明,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课堂上艺术地发问对教学来说是多么重要,因为学生每开始一次学习,都不是从零开始,往往在一种似懂非懂的状况下,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懂了,会了。教师于无疑处生疑,引起学生思考,就会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激发研读兴趣。通过提问,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恰当的提问,能让教学目标明确地被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也能凭此有效地控制课堂;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有了可思考的问题,从而自主思考、品味、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让阅读教学的提问艺术化

(一)提出问题要有针对性。有的才能放矢。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重点,抓难点,就抓准了方向,教学任务也基本落实了,可谓事半功倍,难点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又必须落实的部分。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教师针对重难点,设计问题,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闲人”一词是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是教学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就能从相关注释中读懂这点。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要针对学生心理,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其思考的积极性。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就能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只此一句,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学生不易准确地把握并体会其意境。如果采用增删法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行吗?(2)在原句后加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学生马上从问(1)中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2)中体会到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课堂提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可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解答方法,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自然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

三、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评价定型的问题。阅读教学中提问是能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的重要手段,与对问题答案的评价有着直接关系,如果评价定型呆板,那么提问要艺术化就只是一句空话。

传统的考试题目中,有些题目不是鼓励死记硬背,就是刁钻古怪,近乎智力竞赛和文字游戏,答题时稍有不慎,就受骗上当,作出错误判断。这类题目要考查的其实不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读写能力。由于这些试题的答案标准统一,也就导致了课堂上惟标准答案是求的阅读提问设计。有人戏称“诱使学生就范”,如果学生不肯“就范”,那教师就只好尴尬地将自已的或教参的标准答案和盘托出了。

竹影阅读答案 篇5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5题。

汉文化与筷子

杜 宣

①重阳这天,大家都在吃重阳糕。有的用手拿着吃;有的用刀切开,用叉子叉着吃;有的则用筷子吃。看到大家不同的进食方式,让人想起汉文化和筷子的关系问题。因此写下这点文字。

②人类社会,共有三种进食方式。其一是用手。这是自然的进食方式,例如婴儿,不须母亲教导,自然地会用手抓东西吃。其二是用刀叉。这当然是在人类发明火和冶铁之后,才有的工具。人用刀叉获取猎物之后,在火上烤熟,然后用叉叉着,用刀割来吃,这比用手抓已经大大进了一步。其三是用筷子进食。这种进食用具是如何进化得来的,尚待考证。筷子用手操作,手与大脑相连;有人说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促使脑的发育。筷子是汉文化的特征,只有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才用筷子。

③在当今世界分布上,在亚洲除了直接受汉文化影响的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新加坡外,其余均是用手进食的。中国还有部分兄弟民族,如维吾尔族等也是用手进食的,非洲多是用手进食的,欧、美、澳洲白种人均用刀叉进食,只有当地土著民族用手进食。

④筷子,原名“箸”。在我的故乡江西,现在还有地方仍将筷子叫箸。我们的祖先究竟从什么时代开始,放弃了用手和用刀叉进食,我不知道。从书中查到,“纣为象箸,而箕子唏”,此话意思是说纣王用象牙做箸,箕子感到很忧虑难过。本意是批判纣王的奢侈。因此,我们从这话中得知在商代已经使用箸了。但在这之前,究竟哪个年代开始使用箸,则尚待考证。

⑤既然称箸,那么为什么现在大多数人都不称箸而都叫它筷子呢?据说,这是由船民开始的。过去的船都是木料做的。在长江大河中行驶,不仅很慢而且危险,小时候常听人说:“行船走马三分险。”船民迷信,所以产生了一些忌讳。在行船时,如姓陈的,只许说耳东,不许说陈,因“陈”与“沉”同音,在船上不能说翻身,只能说转身,因船上忌“翻”字。“箸”与“住”同音,船行要快,不能“住”,因此忌用“箸”。住的反义为快,船上就将“箸”改称为“快”,但快是形容词,因此造了一个“筷”字。为什么用竹字头,因筷子是竹子做的。

⑥今日西餐桌上的刀叉,是过去刀叉的缩短。虽然在一些富豪餐桌上的刀叉,是用金子或银子,甚至镶上宝石,经过有名的艺匠精心做出来的,放在洁白的桌布上,熠熠发光,但它毕竟摆脱不了它原始的、野性的痕迹。而筷子则是手的延长,早从原始的野性中异化出来了。

1. 第②段中,“有人说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促使脑的发育”,这句中“有人说”3个字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2. 写出本文主要运用的3种说明方法。

3. 根据第④段文意能否理解得出“中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已有3 000多年了”。请说明理由。

4. 用筷子与用刀叉,哪一种进食方式更为文明?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

(选自2006年兰州市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解题指津]

在新课标精神理念的影响下,现在的中考说明文阅读,在部分地保留传统命题形式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对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越来越注重对题型的不断创新。《汉文化与筷子》这篇阐释性说明文的题型设置基本符合这一考试趋向。文章指向生活,关注传统文化,不仅丰富了考生的知识,而且熏陶了考生的情感,有较强的人文性,选文可谓精巧。

第1题是对语言的考查,这在说明文阅读中出现的频率很高。理解语言的准确性,首先要准确透彻地认知客观事物或道理的本来面目,然后分析文章遣词造句是否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表现为准确选用表修饰限制的词、表确数概数的词、表猜测估计的词、表照应的词、同义词、关联词等方面。揣摩语言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增删替换词语、颠倒词序的方法来比较意思的异同变化,然后联系语境,对照客观事实进行分析。解答此题时可以先删掉“有人说”,然后比较对照,揣摩语义的变化,答案应为:不行。“有人说”表明这只是一种说法,尚未得到证实。去掉这3个字,变成肯定说法,表意不准确。要注意的是,解答这类题不能只是笼统地说“去掉后语言不准确”,要联系语境具体分析。

第2题考查学生辨识说明方法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一要熟悉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准确辨析易混淆的概念(比如“作比较”与“分类别”,“下定义”与“作诠释”等);二要牢记常用术语(比如不能把“打比方”说成“比喻”,把“作比较”说成“对比”等);三要按要求找准解题区间,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分析;四要力求分析完整,没有遗漏。解答此题必须再读全文,重点分析②③⑤⑥段,答案应为: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

第3题考查学生的语段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整合能力,有一定的探究性。解题时只要抓住段中“我们的祖先究竟从什么时代开始,放弃了用手和用刀叉进食,我不知道”和“因此,我们从这话中得知在商代已经使用箸了。但在这之前,究竟哪个年代开始使用箸,则尚待考证”两处文字,联系商代距今的历史,稍加分析,便能得出答案:不能。从古书知道商代已使用筷子,但始于何年,尚待考证。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仔细阅读文章相关语段,挖掘有效信息,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整理。

第4题貌似开放,实际上题目中的“结合文意”已作了限制,明确了方向,答案还应从文章中来。解题时只要结合最后一段,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虽然”“但”“而”来揣摩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态度,便可以明确答案:用筷子更文明。今日西餐上的刀叉,是过去刀叉的缩短,仍摆脱不了它原始、野性的痕迹。而筷子是手的延长,早从原始的野性中异化出来了。

竹影阅读答案 篇6

古诗词鉴赏对情感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从字词上看

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进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炼字,指锤炼词语,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所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生动形象的效果。

常见的出题方式有:

1.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2. 简析某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或某词为什么是全诗的关键。

3.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他字比较,辨其优劣。

解答分析: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力求一字传神,常常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以及色彩词、叠词与词类活用上下工夫,抓住了这些词语,就抓住了炼字的关键。鉴赏炼字应该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色彩、情味、动静、效果等不同方面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 明确指出诗眼或炼字,或肯定哪个字更好,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例?摇(20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

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

谁家红袖凭江楼?

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

【解析】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漫悠悠”,描写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

【参考答案】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心情。

二、从语言风格上看

诗词语言风格是指由于艺术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作品在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方法等方面所体现的语言个性特征。

常见的出题方式有:

1.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2. 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得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体现了作者的个性,每一位作者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常见的风格特点: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

答题步骤:

1.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例?摇(2009年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 黄陵庙

(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摇?摇③准拟:准定。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解析】从诗中“满载、平铺、十里、何妨”这些苍凉、豪放的词句中,可以品位诗人的豪放情怀。再结合注释,我们可以推断词人的风格。

【参考答案】苏轼、辛弃疾,豪放派。

三、从表达技巧上看

诗词表达技巧分为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指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常见的出题方式有:

1.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

3.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和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见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法、修辞手法三大类。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

答题步骤:

1. 准确指出运用了何种手法。

2. 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运用了这种手法。

3.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摇(2009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摇由页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摇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手法: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答“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

四、从形象上看

诗歌中的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还可以是一件事。诗人首先要创造出一种形象,并借助形象的某种特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自然景物形象亦称意象)。

常见的出题方式有:

1. 诗歌刻画的形象是什么?

2. 某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 某形象的意义是什么?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解答分析:

古诗词常常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把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形象上,从而使作者的思想和客观形象融为一体。因而,鉴赏诗歌的形象,首先要通过语言分析,把握形象的外形特点,然后把握形象的精神象征。

答题步骤:

1. 明确是什么形象。

2. 根据诗中描写形象的词语,概括形象特点。

3. 理解形象所寄寓的作者的情感。

例?摇(2009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解析】诗开篇即写竹的新嫩和勃发的生机。竹的一半还包着笋壳,枝梢才伸出墙头,寥寥几字,写出了“新竹”的特点。接着颔联突出竹的“色”和“阴”,转换了描写的角度。窗外那翠绿的颜色似乎使室内的“书帙”都浸润其中,再加上竹影移过,那桌上的酒樽也觉得清凉宜人!如果说,前两联从视觉的角度写竹,那么颈联转而写竹的清香之气,又是从嗅觉的角度描摹了。经雨洗濯的绿竹显得更加秀丽而洁净,微风过处,送来竹的缕缕清香,沁人心脾,身居如此环境,真有欣然忘食、乐而忘忧之感。以上三联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竹的品性,气完意足。

【参考答案】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五、从意境上看

意境:“意”就是情意,即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即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常见的出题方式有:

1. 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2.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3. 诗中某两联写了哪些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4.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

意境是寄托了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同时,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明确诗歌的表层意义,进而把握诗歌的思想倾向。

答题步骤:

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既要忠实于原诗,又要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例?摇(2009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解析】诗的第一句“昨夜秋风入汉关”,看上去是写景,其实是颇有寓意的。我国西北和北部的少数民族武装,常于秋高马肥的季节向内地进犯。“秋风入汉关”就意味着边境上的紧张时刻又来临了。“昨夜”二字,紧扣诗题“早秋”,如此及时地了解“秋风”,正反映了严武作为边关主将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情的熟悉。

第二句接着写诗人听到秋风的反映,这个反映是很有个性的,他立即注视西山,表现了主将的警觉、敏感,也暗示了他对时局所关注的具体内容。西山怎样呢?寒云低压,月色清冷,再加上一个“满”字,就把那阴沉肃穆的气氛写得更为浓重,这气氛正像风云突变的前兆、大战前的沉默。“眼中形势胸中策”(宗泽《早发》),这是一切将领用兵作战的基本规律。所以诗的前两句既然写出了战云密布的“眼中形势”,那胸中之策就自不待言了。

竹影阅读答案 篇7

[内容]

如何提高阅读和答题的效率呢?我以为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和合的能力非常重要。

所谓“合”,就是一种化繁为简、化实为虚的能力。阅读说理性较强的文章往往会碰到结构复杂的句、句群、段,阅读能力差的人碰到这样的句子会感到一片茫然,甚至失去阅读的信心。事实上,许多看似复杂的句段,传递的信息却是有限的,大量旁逸的语句,主要起论证修饰的作用。学会删繁就简,可突出旨要,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以下类型的句段应是训练中值得注意的:

一、阐发性句子。如:

例1 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对于思考者或者文化而言具有新颖性和价值;创造性思维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任务是将原来模糊的、不明确的问题清楚地勾划出来,或提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1993年高考卷)

该句冒号后的句子是对“特点”的具体阐发,阅读时倘若不能对该复句内容获得清晰的感受,那也不必在初读时作过多的思考,可以快读。如果文后的题目与该部分有关,答题时再进行深入阅读思考。

例2 ①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 ②应该知道他那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③这些意见就是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④而在当时表示一种文艺风气。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1994年高考卷)

在第一个复句里,②③④分句层层阐发,而在后面的第二个句子,④句的“文艺风气”是最终要阐述的对象,据此,对第一个句子形成这样的紧缩语意: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要根据当时的文艺风气。这个判断能否形成,直接影响对下文的理解。

从对上述两个例句的分析可以看出,对阐发性句子,根据它概括性和具体性相结合的特点,结合行文趋势进行简缩,有利于对文章内容形成清晰简约的感受,提高阅读速度。比这种能力更深一层的能力是化具体为抽象,即需要一定的概括,把一般内容概括为精粹的几个字。

二、关联词运用复杂的句子。这类句子在现代文阅读中常见,在训练时应结合一定的语法知识,尤其是有关复句的知识,做到并列的综合归纳,承递的分清主次轻重,等等。下列类型的句子,更应特别注意:

(一)转折型,如:例3 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 他能写出使你终身受用不尽的乐式;他能挑出那些最枯燥无味的旋律,把它展开得那样引人,使你听上一百次也每次都能发现新东西:一句话,你可以拿所有用来形容以乐式见长的作曲家的话来形容他,但是他的病症,也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在于那激动人心的品质。(1996年高考卷)

这类句子看似复杂,实际上由两个部分构成,“但是”是标志性的词。前半部分那么多的句子阐述的只是一个意思:贝多芬能设计最好的乐式;后半部分指出贝多芬音乐最大的特点是“激动人心”的感情。从句型特点和行文趋势可以看出,后半部分的内容是整个句子的重点。转折型句子的语意理解应落在转折之后,应做出标记。

(二)因果型,如:例4 从文章的本体来看, 当然是以后人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但有些散文,是既说理而又抒情,或再兼以描写记叙的,到这时候,你若想把它们分类来合并,当然又觉得困难百出了,所以我们来论散文的内容,就打算先避掉这分类细叙的办法。(1997年高考卷)

在这个句子里,“但”是语意的一次转换,“所以”后的部分是最终结论。一般地说,因果型句子的语意重点在“果”上,阅读时,这类句子可做记号。

(三)正反型,如:例5 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禀”,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1995年高考卷)

冒后后的内容具体阐述“利禄主义”,一正一反,分号是标志。分号后的部分是说旧式教育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从反面的角度对旧式教育的弊端予以对比衬托。对语意的把握则应从正面的部分即“利禄主义”的特点是追求功名利禄去分析。正反型句子的语意重点在“正”面上,阅读时,宜做标记。

三、例证型文段,如:例6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 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徐渭(字文长)创造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1992年高考卷)

这是一段观点加材料的例证型文段。“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明代竹画家蜂起”,这三个句子是该段的关键句。而坡、王绂、徐渭等是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材料,用来证明观点。参考关键句进行合并后,可以知道本节是论述宋元明时期竹画的一些特点。形成这样的认识对接下去的解题非常重要。

以上例举了现代文阅读中会经常遇到的一些较典型的句段,这样的类型还很多,我们应学会迅速地理清观点材料间的关系,把握整体大意。

如果说“合”的能力是整体把握的需要,那么,“分”的能力是为解题服务的。“分”就是一种分解的能力,根据命题的要求,对相应的句段进行分解剖析,然后作答。

(一)句的分解。如:例7 根据文中所述, 要了解某一时期的文艺风气,有哪两方面的材料?(1994年高考卷)

先找到题目的对应文句:①我们阅读当时人所信奉的理论,②看他们对具体作品的褒贬好恶,③树立什么标准,④提出什么要求,⑤就容易了解作者周遭的风气究意是怎么一回事,⑥好比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

然后分解这段文字:⑥是比喻,起修饰作用,略去不管。①是第一层次,③④两句是对第②句中“褒贬好恶”的具体阐述,故②③④是同一个层次。这样经适当概括,便可得出答案:1.当时的理论,2.当时对具体作品的评析。

(二)段的分解。如:例8 下面这个段落中提到的“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所指的一类人是——

①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②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作一个疯人。③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们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

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④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的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使用了另外几个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⑤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⑥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1996年高考卷) 这是一个典型的总分总的段落。①②是第一层,是“总”,③④是分,⑤⑥是“总”。“不错”、“于是”是表示展开和终结的标志性词语。倘若能形成上述认识,就能较快地发现②句与⑤句的对应关系,从而确认“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指的是当时“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

从对上述两个句、段的分析可以看出,对句段进行解剖分析,目的是使我们对题目相关文段的理解更深入、更准确,发现题目与文段内在的逻辑关系,避免解题的盲目性。对句段的分析同样也需要利用句段的一些语法知识,与利用语法知识进行“合”一样,语法知识的运用是理解的手段,关键是要确立一种分析意识,把知识的运用和内容的理解结合起来。

(三)概括角度的分解。如:例9 对于《古文辞类纂》, 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因为他对这部书的看法是——

相对应的主要文句是:这一部《古文辞类纂》的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然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1997年高考卷)

竹影阅读答案 篇8

关键词: 《竹影》教学 文本解读 独立性

一、案例背景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竹影》,朴实无华,充满诗意,富含哲理,给人很深的教诲与启迪。此文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课本七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该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内容涵盖音乐、美术、舞蹈、杂技等,都散发着浓浓的艺术气息,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和体验。

关于《竹影》一课的教学,无论是教参,还是课外提供的资料,都将文本解读的重点放在感受竹影及中国画的艺术美,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留恋这两个方面。更有某些老师在教学中花了大量时间让学生感知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即所谓的神似和形似的差异。

我在研读课文和相关背景后,被这样的文本解读产生两点质疑。

(一)此文真的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吗

此文选自《少年美术音乐故事》,是丰子恺先生应开明书店之邀,在1937年为孩子们创作的一种“艺术启蒙连环故事”,虽属虚构作品,然而生活实感颇强,它用第一人称,分别讲述姐弟俩接受美术和音乐启蒙教育的经历,渗透丰子恺一贯身体力行的艺术化的人生观。其实此文从严格意义上讲不是散文,只能称为故事,因为从丰子恺的其他的回忆性散文中可知,他父亲其实是很不喜欢丰子恺画画的,所以幼时的丰子恺对父亲一直非常惧怕。文中的父亲可以说是丰子恺本人的化身,而文中的孩子据丰子恺的子女们回忆,大概是以他们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为原型的。因此,写作此文的主要目的,绝非表达对童年的留恋,而是用故事的形式对孩子们进行艺术启蒙。

(二)作者真的认为中国画比西洋画更具有艺术美吗

姑且不论西洋画也有写意,中国画的工笔追求形似,就从作者的经历看,他虽是“中国漫画第一人”,漫画笔法简洁,意蕴丰厚,但他曾师从李叔同,后又东渡日本系统地学习过西洋画,在二十年代还出版过《西洋名画巡礼》一书。他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断然不会随意地褒贬哪种艺术形式,更不可能给幼小的孩子传达这样狭隘的艺术观。文中将中国画和西洋画进行比较,恰恰是为了启发孩子感受艺术美的不同表现形式。

有了这样的思考,该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孩子体会作者蕴含在文字背后的美学启蒙呢?现将笔者关于部分重点内容研讨的教学过程呈现如下。

二、案例描述――课堂教学实录

(一)孩子天生是美的发现者

师:丰子恺曾说:“儿童对于人生自然,另取一种特殊的态度。”“犹之一块洋钱,在我看了立刻想起这是有效用的一块钱,是谁所有的,与我有何关系等等;而在他看了,只见一块浑圆闪白浮雕,何等美丽!”(展示幻灯片)看来,在丰子恺看来,孩子天生具有审美的心灵和眼睛。

请大家阅读1―3段文字,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孩子发现了哪些寻常事物殊的美?

(师展示问题幻灯片)

生1:我找到了第二段的“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这一句写出太阳像我们孩子一样,非常活泼,是一跳一跳地沉下去的。

师:为什么用“一跳一跳”这个词?

生1:我觉得是因为我和弟弟看是非常仔细,所以虽然日光的变化非常微细,但我们还是感觉到了。而且我们更富有童心,感觉太阳是一跳一跳的。

师:难道只是因为有童心,就可以说是“一跳一跳”的吗?我们通常都是说“缓缓的”,对吧?你再看看前文,哪句话让你感觉到这里用“一跳一跳”其实是独特而自然的?

生1:是前面“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乏了油的灯,灯光就是感觉一跳一跳地渐渐减弱的。

师:可见孩子不仅对夕阳下山着迷,平时也曾对油灯着迷,也许曾趴在桌子上,呆呆地看着油灯乏了油,是如何挣扎地发出光来的。所以此刻,他能迅速地把这两者联系在一起。这种稍纵即逝的美,就这样被孩子们敏锐地抓住了。

生2:我找的是第二段中的“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这句话中“暖色”是指刚才一跳一跳的阶段夕阳的红光,还是有一丝暖意的,而现在是月光,通常我们说“月光如水”,还是有些清冷的。所以是“暖色”变成了“寒色”。

师:那“长音阶变成短音阶了”如何理解?

生3:“长音阶”括号中注明是“大音阶”,在音乐中,大音阶的音调通常是比较高亢的给人明朗的感觉;而“短音阶”又被称为“小音阶”,小音阶要稍微低沉一些,给人黯淡的感觉。这是用听觉上的感觉来写视觉上的感觉,是“通感”。

师:这样一说我就明白了,看来,储备一些艺术的基本知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来齐读这一句,感受孩子们眼中独特的美。

生4:我还发现了第三段中“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这里描写月光透过竹叶把光映入我们眼帘的景象写得非常好。首先,“隐”写出了月夜的清静感,“切”写出了竹叶的茂密,“闪烁”是因为竹叶在随风摇动,所以有时候会把月光遮住,有时月光又会露出来,我们又仰着头直视着月光,自然就是“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这句话其实不仅有竹之美,月之美,我觉得还可以感觉到风之美。

师:是啊!如果是渐渐下沉的夕阳,还是缓缓升起的月亮,这些寻常的事物,在孩子们的眼里,都有着别样的美。孩子们原来天生就是美的发现者,只要你愿意去观察、去聆听,愿意给时间让自己和自然亲近,根本不需要人教,你也能发现自然界无限而独特的美。

(二)艺术启蒙是审美的教育

师:在孩子们发出疑问“马的确难画,竹有什么难画呢?照我们现在这种描法,岂不很容易又很好看吗?”之后,真是传授画竹技巧的好时机呀!爸爸有没有立刻传授画竹的方法呢?他是怎么回答的?

生齐读文中爸爸的回答。

师:爸爸的回答中有没有讲具体的技巧,他讲了什么?

生5:他没有讲具体的技巧,只是告诉孩子们,要注意选择,注意布置,注意方向、疏密、浓淡、肥瘦。这些只能叫原则,不能叫具体的技巧。

师:说得很好!爸爸是在强调选择和布置,强调要表现出感知到的竹叶之美,至于技法,那其实是次要的。接着,孩子们又有疑惑了,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爸爸是怎么回答的呢?他那段话的含义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的?

生6:爸爸认为中国画和西洋画不一样,西洋画重在形美,中国画重在神美,所以中国画多用墨笔来画。

生7:爸爸说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像照相就强调它在形式上和原物非常一致,当然也要选择觉得美的方面来表现。而符号可能更代表的是一种意境,更多的意义是在于表现一种内涵。他要告诉孩子们,中国画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美,而不一定是外在形式上的美。

师:中国画表现的是一种内在的美,是物内在的美,还是人内在的美?

生7:我觉得有两点,一是人通过画传达的美好的情感,一是画给人带来的美好的情感。

师:这就是“神”!发现时是感知事物内在的美,轮到落笔时,就不要在意事物外在的形,索性选择和实物相去甚远的墨笔,甚至朱笔,着重表现生命的美。使画者和观者,都不再拘泥于形上,而在所表现的神韵上。可见,爸爸对孩子们的艺术启蒙,自始至终都没有落在知识和技术的层面,而一直在强调艺术最终是为了表达对美的理解,无论是西洋画还是中国画,其实都是如此。

三、案例反思

如何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问题。遗憾的是,有些教师并没有文本解读的意识,也缺乏文本解读的能力。他们总以为,课文和教参已经规定了如何读,甚至规定了如何教,只要照参说话,照本宣科就可以了。

但是,新课标提倡要养成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能力,我认为个性化首先要求要有独立性,要求学生个性化解读,教师自身就要具备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

怎样才能具备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两个立场来阅读文本。

(一)读者立场

这是最基本的立场,就是站在读者的立场上进行陌生化的阅读,读懂文章写了什么。以一个普通读者而非教者的身份去进行阅读,有助于还原最本真的阅读状态,是近乎无功利的阅读。这种阅读,心境尤其放松,在轻松的心境中阅读,能够得到最真实的感受,尤其能够形成最客观的评价。《竹影》本是作者写给孩子们看的,那就把自己还原成孩子,想想作者想用这个故事告诉读者什么。其实无外乎两点:一是生活中处处有美,只要我们想去发现;二是谁都有能力来表现美,只要我们愿意去尝试。

教者最要警惕的是,万不能根据职业的习惯,一接触到文本,就满眼都是知识点、能力点、训练点。这种过于功利化的阅读,是极其有害的,会渐渐破坏孩子的阅读美感。殊不知,很多孩子拿到语文书后,会兴致勃勃地翻阅课文,但一提到上语文课,却常常无精打采。

(二)教学立场

竹影阅读答案 篇9

阅读下面这首诗,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 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再看2013辽宁卷诗歌赏析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竹轩诗兴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从设问来看,湖北卷考查的是赏析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而辽宁卷考查的是赏析抒情主人公形象,即诗人自己的形象。

鉴赏古诗中人物形象的流程,一般分四步走(以2013辽宁题为例):

第一步:审。仔细审题,明确鉴赏对象和要求。这道题的鉴赏对象就是诗人自己;鉴赏要求是“简要分析”,需要结合相关内容进行。

第二步:找。找到诗中描绘人物形象的有关诗句。他身处竹轩,轻掩柴门,漫步小径,品茶焚香,或倦卧,或闲吟,悠然自得。竹轩之中四时皆有佳趣,赏竹,观雪,品梅,均非别处所能领略。

第三步:析。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含意。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就竹而居,可见其不同流俗;风卷柴门,可见其居室简朴;品茶观景,可见其生活闲适;倦卧闲吟,可见其自由自在;赏雪品梅,可见其情趣高雅。

第四步:结。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情趣追求。从作者对居所环境和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种闲散自由生活的赞美。

分步赏读了诗歌的内容,明确了诗人的形象意义,答案则可归结成三部分:形象+解说+意义。

(1)总说诗中的形象是什么。把最重要的答案写在最前面。其模式一般为:……塑造了一个(形容词)……(名词)形象。

(2)结合具体诗句描写的特征,对前述形象特点加以解说分析,并指出这个形象是如何塑造出来的。

(3)指出通过塑造这一形象,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或表达的意旨。

据此,2013年辽宁卷的答案可以整合为:

本诗塑造了一个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描写诗人行为的词语,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除了熟知赏析过程和答题步骤外,还要从以下三个层面上赏析。

从人物描写的层面上,要从作品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甚至细节等方面的描写中探究出人物的品格、精神、情操,然后用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来,像辽宁卷中的“倦卧”“闲吟”就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生活态度。

从环境烘托的层面上,人物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诗人会在作品中通过环境的描写对人物进行侧面的烘托。如辽宁卷中写诗人居住的“柴门”,门前的“狭径”都见出了他物质生活的简朴。

从知人论世的层面上,每个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深深地在他身上打上烙印,也会深深地把这种烙印刻在他的诗歌中,所以,知人论世有助于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和诗歌传达的感情。

总而言之,赏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和赏析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没有本质的区别,只要能抓住一些关键点,并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一定能准确概括出人物形象的特点。下面这个鉴赏形象口诀,可能对你有些启发:

细读全诗莫慌张,审题揣摩绘形象。

冷暖色调区分开,知人论世看简况。

深层含意要挖掘,关键词句不能忘。

整合答案有模式,先总后分说端详。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回答问题。

蝶恋花

苏 轼

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云鬓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1.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女性形象?

醉中感怀

陆 游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青衫犹是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出塞声。

2. 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