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三伏天快到了,本文是爱岗的小编给大家收集的11篇三伏天注意事项的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三伏养生歌一曲:高温不要户外去,以防中暑晒暴皮,早睡早起要牢记,精神充足有底气,饭菜清淡少饮酒,不时盐水漱漱口,喝水要喝白开水,根据体质饮食补,常记降温和防暑。
2、三九最冷,三伏最热,酷热天气送你“三征服”,一是征服高温,二是征服凉爽,三是征服快乐。祝你吉祥三伏,三生有幸,幸福无比!
3、时至盛夏进初伏,来条短信寄祝福,天气虽热烦忧无,气温虽高乐无数,满面汗流虽如注,满心欢笑赴坦途,清凉永随暑不酷,三伏之天开心度。祝:初伏快乐!
4、送你“呼呼呼”,凉爽的风吹呼呼。送你“啪啪啪”,豆大的雨把地面打。送你“咕噜噜”,白开水要多喝。送你“嘀嘀嘀”,祝福短信送关心。送你“哼哼哼”,不怕三伏的炎酷。
5、特殊的天气,我最关心你。三伏天气,我最牵挂你。我精心编制祝福短信,散发水果香味,包含凉爽情意,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及时发给你,祝你伏天开心惬意。
6、天空阴了还蓝,月亮缺了还圆,路途崎岖会平坦,叶落还有花灿烂,三伏酷热终有时,处暑到来凉爽天,云淡风清心高远,金秋属你最圆满。祝你处暑快乐!
7、天气热就多休息,工作时间是有余滴,天气闷看小笑话,心情还是不错滴,三伏天里热炎炎,手机短信不能闲,告诉亲戚和朋友,预防中暑最要。
8、夏季三伏,初伏来伏,天气湿闷,心情燥浮,短信简短,情谊不简,心甚想念,无日不减,清风徐来,先凉你心,雨露明澈,先润你身,知了欢鸣,先畅你心,我心祝福,福遍你身。
9、夏季顺口溜串烧:汗水没有干,冷水不要沾;到了三伏天,吃物要新鲜;夏季常吃蒜和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贪凉又失盖,必定把病害。
三伏又称伏天、伏日,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者,隐伏避盛暑也,故颜师古注《汉书•郊祀志》时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开,故为臧伏,因名伏日也。”
在医药文化里,“三伏天”的“伏”也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在夏日里暑邪会逐渐深伏于体内,而不为人知。如暑邪不除,“秋为痃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三伏天作为这样一个独特的时令,形成了不少习俗活动。大体说来,不外冰、饮、食、洗、息。冰是指用冰、颁冰。饮指饮酒喝茶。食指吃东西。洗指洗濯沐浴。息指休息。
冰
先说用冰及颁冰。《周礼•天官冢宰》载藏冰之制,冬藏夏用。“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夏颁冰”。《魏志》云:建安十九年,魏王曹操造此台以藏冰,为凌室,故号冰井。
晋《邺中记》说,十六国君王石季龙曾于“井台藏冰,三伏之月冰赐大臣。”从此这种宫俗流传不息,同时按地位高低赐冰镇食物。唐代时长安有“冰盘”、“冰瓜”等,豪富们甚至会举行“冰宴”。据《天宝遗事》记载:“杨家(杨贵妃家)直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成山,周围于宴席间。”
到清朝,宫廷三伏赐冰已普及到每一位官吏。据清《燕京岁时记》说:“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顽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清嘉录》对民间的三伏凉冰作了记载,江浙一带的农人会三伏担卖凉冰,其中冰镇食品有“杂以杨梅、桃子、花红之属,俗呼冰杨梅、冰桃子。”
饮
每逢三伏,古人以清凉饮料避暑,并举行相应的风俗活动,如“饮酒避恶”等。据《汉旧仪》载:“汉魏伏日有酒食之会”,说的就是饮酒聚会。在农家亦有伏日“斗酒会”。
茶是解暑的最佳饮品。黄帝内经明确指出要“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一杯热茶喝下去虽会出一些汗,但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阵的清凉。浙南民间一直有着喝各类“伏茶”的习俗。取夏枯草、淡竹叶、荷叶等煎汤代茶饮,有解暑、止渴的功效。在一些廊桥、凉亭里、码头上、街道边,保留“免费供应伏茶”字样的小摊,亦彰显出“行善是福”的纯朴民风。
食
伏天吃面条的民俗早在三国时期已有,《魏氏春秋》:“何晏以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乃知非傅粉。”《荆楚岁时记》中解释:“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在我国古时,人们视五月为“恶月”,六月也沾有“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
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汉书》中也记载说:“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除了民间,宫廷也同样有伏日赐肉的宫俗。《汉书》中的《东方朔传》就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年的三伏天,汉武帝赐肉与众人。众人到了,可奉诏主肉的官员却迟迟不到。等了好久后,东方朔就拔出剑来,自己上前割了一块肉,对大家说:“三伏天肉容易坏,大家快割了拿回去吧!”说完,自己捧着肉回家去了。主肉的官员得知后,便上奏了武帝。第二天早朝时,汉武帝问东方朔:“昨天赐肉,你为什么不等奉诏主肉的官员到来,就擅自割肉回家呢?”东方朔脱下官帽,谢罪说:“臣罪该万死。”武帝说:“那你就先说说自己的罪过吧。”东方朔拜了拜,站起来,说:“东方朔啊东方朔啊,你受赐不受诏,为何如此无礼?你拔剑去割肉,为何如此鲁莽?你只割了一小块,为何如此廉俭?你拿着肉回家献给妻儿,为何又如此仁爱?”汉武帝听了笑起来,说:“我要你批评自己,你却表扬起来了!”随后,又对他作了些赏赐,让他回家交给妻子。
洗
伏天出汗较其他时节要多,洗浴亦是情理之中。“初伏,浴于河,谓之‘洗百病’。”“六月六日,童叟浴于屈产泉,末伏乃止,谓之洗百病。”“初伏洗头去风,以杏仁炒麦子,食数粒,一年不头病、心无呕。”这里所谓的“洗百病”是上古祓禊风俗之承袭。
除了人于伏日进行洗浴外,对动物也要进行洗浴,特别是六月六日。明清时,皇宫中例于三伏日为畜养之象洗浴,届时遣官以鼓乐引导,监浴。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三伏日洗象,锦衣卫官以旗鼓迎象出顺承门,浴响闸。象次第入于河也,则苍山之颓也,额耳昂回,鼻舒纠吸嘘出水面,矫矫有蛟龙之势。象奴挽索据脊。时时出没其髻。观时两岸各万众。”
息
人们为了战胜酷暑与疾病,遂有“闭伏”之说。《后汉书•和帝纪》说:“六月己酉,初令伏闭尽日。”俗话谓之“歇伏”,即人们呆在家里不随便出门以防晒。晋•程晓在诗中说:“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当然,朝廷官员在三伏天还可以休假。“人日、中和、二社、上巳、端午、三伏、七夕、授衣、重九、四立、春秋分及每旬假各一日。”(《宋史•志第一百一十六》)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病菌瘟疫流行,高温令人中暑,所以清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一岁难过之关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皆由于此……使天只有三时而无夏,则人之死也必稀。”为躲避高温,人们纷纷“避暑”、“纳凉”。正所谓“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山中、林中、池畔、泉边、树下、洞中都是很好的避暑场所。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白居易有诗《消暑》,应是“心静自然凉”的最好注脚。
一、什么是三伏天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所谓的“伏天”,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夏天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这时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二、三伏天时间计算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三、三伏天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
三伏天饮食 。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中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因此,在夏季人们要多吃酸甘的食物外,尽量不吃辛辣温燥食物。还要避免生食冷饮过度导致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在烹调方面,凉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营养;再辅以适量的醋、酱、葱、姜、蒜和芥末,可促进食欲和消化外,还抑菌、降脂、调血压。西瓜、苦瓜、冬瓜、黄瓜、丝瓜、番茄等瓜茄类果蔬有利尿补水的作用,是首选祛暑食物。此外,入伏饮食还要注意增加营养,食物以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
此外,夏天大量流汗会引起盐分大量流失,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离子储备量减少,从而影响胃液中盐酸的生成,不利于铁和钙的吸收,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补水汤茶饮料是个不错选择。汤类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钠、钾、镁等有机盐,而茶水可生津提神,减轻疲劳。不过,这些汤茶热着喝才最能起到解暑的功效,因为温热的茶饮能通过舒张汗腺将体表温度降低1~2℃,消暑效果远优于冷茶。
四、三伏天防暑常识
一、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二、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三、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四、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五、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六、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七、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八、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九、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
十、生活起居要规律,不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十一、出门还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
1、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2、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3、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4、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5、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三伏天饮食注意事项
三伏天应养成好的饮食卫生好习惯:要选择一些卫生食品,膳食最好现做现吃,尽量避免过剩;如果吃一些新鲜的果蔬一定要清洗干净;做凉拌菜时,加入醋蒜,既可调味,又可杀菌,且能增进食欲;饮食不可过度的贪凉,以防病原体趁虚而入。
三伏天饮食不要吃过于生冷的食物,天太热的时候应该适当吃一些冷饮不能吃太多。冷饮是用牛奶、蛋粉、糖等制成,营养虽好,但过食会使胃肠温度下降,引起腹泻等不适。各种饮料如汽水、可乐等,大都营养价值不高,还是少�
三伏天包含注意盐分的合理摄入,保持身体不要进入脱水。由于出汗多,氯化钠会造成大量的丧失,一定要在补充水分的同时注意补充盐分,每天饮用一些盐开水,以保持体内水电解质代谢平衡和渗透压的相对稳定。至于维生素的补充,热天宜吃西瓜、黄瓜、西红柿、豆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肾等等,还可饮用一些水果汁。
三伏天怎样养生
三伏天养生方法——饮食清心防暑,多吃蔬菜
夏季饮食调养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此外,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如果过食肥甘腻补之物,则致损胃伤脾,影响营养消化吸收,有损健康。因此,绿豆、薏苡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等,均是夏季最好的食品。
三伏天还要多吃蔬菜。吃一些凉性的蔬菜,可以清热解暑,并且也可以排毒清便,如: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
此外,瓜类的蔬菜是最佳的选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含水量都在90%以上。冬瓜含水量居众菜之冠,高达96%,其次是黄瓜、金瓜、丝瓜、佛手瓜、南瓜、苦瓜、西瓜等。
还可以吃一些杀菌的蔬菜,夏季的温度是很高的,并且细菌会很容易滋生的,所以可以吃一些杀菌的蔬菜,这样可以维持好自己的健康。能杀菌的蔬菜主要有: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等。
三伏天养生方法——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三伏天养生方法——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三伏天养生方法——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
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三伏天养生方法——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
三伏天养生方法——天热常饮保健茶
饮食小常识指出,盛夏酷暑,人们在工作之余,如果能喝上一杯甘凉可口的保健茶,顿时会觉得心旷神怡、浑身凉爽、暑热即消。常饮的保健茶很多,其中以盐茶、菊花茶最常用。
三伏天养生方法——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营养学家告诉我们,夏季蔬菜营养丰富、种类齐全,而且大多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所以应该多吃一些。以冬瓜而言,其味甘淡而凉,有清热解毒、利水化痰、消暑解渴之功效。冬瓜的营养价值很高,无论是炒菜、做汤或做馅,都十分清淡,味美适口。
其他如番茄、丝瓜、南瓜、黄瓜、西瓜等都可多食。此外,在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前,一定要清洗干净。因为瓜果在收获、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常会遭受各种微生物致病菌、寄生虫卵的污染。因此,在吃瓜果之前,一定要认真清洗,然后再用开水烫一烫,以杀灭病菌或虫卵,防止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三伏天吃什么最好?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那么三伏天吃什么最好呢?
一、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
民以食为天,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记的就是:三伏天,吃什么?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
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经常慰问自己一下。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
在饺子、面条、烙饼这三种面食当中,以烙饼的烹调方式最好。因为烙饼不需要水煮,也不需要过水,各种可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失最小。饺子和面条都需要水煮,其中的可溶性养分,如维生素B1、B2、叶酸、尼克酸、钾、一部分镁等会溶到面汤当中,溶出的营养成分比受热损失的营养成分数量更大。故而,老人们常常提醒儿孙们,吃饺子的时候,不要忘记把饺子汤喝掉。
“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这是迷信说法。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
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伏里还可以吃“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北方在伏天多吃面,在头伏吃饺子 上海人平时就喜欢做大馄饨吃,入伏了还是吃大馄饨,显示了其节俭的民风。杭州人吃的是鼎鼎有名的浙江金华火腿,也在情理之中。
二、饮食清心防暑,多吃蔬菜
入伏后应该吃什么?不能因贪图凉快就吃太多冰冷的东西,这样会损坏脾胃。这时候应适当多吃一些味甘、宜脾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菠萝、西瓜等。
夏季饮食调养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此外,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如果过食肥甘腻补之物,则致损胃伤脾,影响营养消化吸收,有损健康。因此,绿豆、薏苡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等,均是夏季最好的食品。
三伏天还要多吃蔬菜。吃一些凉性的蔬菜,可以清热解暑,并且也可以排毒清便,如: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
此外,瓜类的蔬菜是最佳的选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含水量都在90%以上。冬瓜含水量居众菜之冠,高达96%,其次是黄瓜、金瓜、丝瓜、佛手瓜、南瓜、苦瓜、西瓜等。
还可以吃一些杀菌的蔬菜,夏季的温度是很高的,并且细菌会很容易滋生的,所以可以吃一些杀菌的蔬菜,这样可以维持好自己的健康。能杀菌的蔬菜主要有: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等。
第一款:百合雪梨汤
夏季喝汤,百利无一害!其实一到夏天我们就应该每天养成喝汤的习惯,汤是特别容易被吸收,而且所有的营养都是炖出来的,特别是到夏天,因为出汗比较多,除了多喝水以外,我们还可以经常来一些美味好喝的汤来增加生活的丰富性哦,比如绿豆汤、红薯汤、玉米汤都是建议常喝哦,不仅能保证身体健康,而且还有注意减肥哦,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特殊但是特别好的汤,百合雪梨汤。
准备食材:新鲜百合(也可以用泡发的干百合哦)500克、雪梨2个(也可以用应季的梨)、冰糖30克(喜甜的同学可以多放一点)、枸杞20克
制作步骤:
1.百合洗干净(干百合用温水泡发好),梨子洗干净去皮然后切成大小差不多的方块状,枸杞洗干净也用是泡开(我是基本上没有泡开,洗干净控水直接就用)
2.起锅放水,大火把水煮沸,沸煮后转小火把百合和冰糖一起放入锅中保持小火慢慢把冰糖煮化,冰糖煮化后我们加入切好的雪梨和枸杞,然后盖上锅盖小火慢熬1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出锅啦,出锅前我们可以撒点桂花干,这样会更加的香哦。
这一道百合雪梨汤是非常适合当下三伏天这个天气喝的一款汤,特别的养颜,想要调制自己皮肤的女孩子们可以经常煮来喝哦,做法非常简单快捷,味道也是非常不错的哦。
第二款:荷叶枸杞粥
夏季喝汤是首选,那第二美食的地位必须要给到我们不管什么时候都被称为养生神器的粥,粥呢是食材经过慢炖后得来,食材的价值得以发挥到最大,人体也更加的容易吸收这些食材的营养价值哦
准备食材:荷叶30克、大米200克、小米50克、枸杞20克、冰糖30克、水适量、淀粉少许
制作步骤:
1.荷叶泡开后(用温水泡能帮助祛除苦味)然后洗干净控水备用,大米和小米清洗干净后备用,枸杞冲洗干净即可。
2.起锅放水,荷叶也放入清水中,然后大火煮开,煮开后转小火慢煮20分钟左右,我们捞出荷叶渣
3.然后把洗好的大米和小米放入煮好的荷叶水中,保持中小火慢熬30分钟后放入枸杞,然后再熬30分钟至米烂熟,最后我们用水把淀粉调开倒入粥,让粥更加的粘稠。
第三款:黄芪排骨
这是一道非常适合夏天吃的荤菜做法,排骨是哪个排骨,但是搭配黄芪那营养价值就提升了无数个段位了,黄芪也是夏天很多人比较推荐的一种中药好食材。
准备食材:排骨500克、黄芪15克、陈皮3克、山楂8克、葱姜适量、酱油适量、生抽适量、冰糖20克、料酒适量、黄酒少许
制作步骤:
1.排骨清洗干净(什么排都是可以的,大家可以自行选择哦)控水,然后黄芪用清水清洗干净控水备用,葱姜我们洗干净,葱切成段、姜切成片,山楂和陈皮用温水泡20分钟后控水备用。
2.起锅放水,水少一些,大概一碗水的样子,我们把黄芪放入水中大火煮沸,煮沸后转小火慢慢煎煮至水变成明显的淡黄色即可,然后把煎好的黄芪水倒入碗中备用,起锅再烧水,水多一些,冷水下入排骨和适量的料酒,把排骨焯过水,焯水后重新干净控水备用。
3.起锅烧热,锅中烧至没有水分后,我们放入适量的食用油,油烧至7成热的时候下入排骨煸炒至表面金黄后捞出排骨,然后锅中放入冰糖,慢慢的炒化,炒制密集的小泡变成大泡之后我们下入炸好的排骨给排骨上个糖色,下入锅之后记住不断的翻炒,让排骨均匀的上色。
4.排骨颜色上好之后,我们下入葱姜翻炒至出香味后再放酱油、生抽等炒均匀,炒均匀后加入适量的开水,开水下锅后放入陈皮和山楂,盖上盖子,先大火煮沸,煮沸后转中小火慢炖至排骨软烂
5.排骨炖好我们最后再把煎煮出来的黄芪水倒入锅中翻炒均匀后转大火收汁即可,出锅后表面撒上葱花即可。
第四道:葱香苦瓜炒牛肉
1.买回来的牛肉,我们反复冲洗干净,直到没有特别明显的腥味吗,然后我们把牛肉切成片状后放置盘中备用,苦瓜洗干净去头去尾,然后竖切成两半,去除瓤清洗感觉切成小片后加入少量的食用盐腌制一会儿重新干净控水备用。葱切成段状放置一边备用,生姜切成细末然后泡水中,然后用开水冲开,冲开静置一会儿祛除姜渣的姜汁放凉备用。
2.切好的牛肉我们加入姜汁、蚝油、蒸鱼豉油、食用盐、黄酒等抓拌均匀后静置腌制5分钟左右,然后再加入生粉、鸡蛋清、花生油等抓拌均匀备用即可。
3.起锅烧热,锅热后放入食用油,我们像来给牛肉滑个油,滑油好后盛出放在一边备用,锅中留少许油,让如切好的香葱,煸炒至香味浓郁后,然后下入控干水的苦瓜翻炒至熟后再放入滑过油的牛肉,翻炒至两味食材融合后加入少许的食用盐、鸡精调味即可。
第五道:丝瓜肉丸汤
夏天丝瓜也是非常不错的一道食材,也是特别适合这个炎热的三伏天食用,特别是在老家,一个丝瓜藤能结好多丝瓜,吃都吃不过来,丝瓜呢,最常见的吃法就是煮汤或者是炒鸡蛋,但是作为一味这么好的三伏天食材,今天咱们来一个丝瓜肉丸汤来尝尝鲜。
准备食材:丝瓜1根、猪肉300克、香葱20克、姜末20克、料酒少许、鸡精适量、食用油适量、生抽少许
制作步骤:
1.猪肉最好挑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这样口感最好。肉冲洗干净后剁成肉末,然后放入姜末、料酒、鸡精、生抽等调味料,搅拌均匀稍微腌制一下,丝瓜洗干净去皮,然后切成片状或者条状都可以。
2.起锅烧热,锅热后放入适量的食用油,然后下入少许的香葱,翻炒几下后下入丝瓜片,翻炒至丝瓜熟了之后下入适量的清水,然后煮开,煮开后,我们用勺子把腌好的肉末弄成丸子形状放入汤中,然后煮熟即可,煮好盛出撒入少许的葱花即可上桌食用。
1.三伏天饮食不要油腻,以清淡为主。注意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注意营养合理的搭配,合理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一定要合情适量选食瘦肉、牛奶、禽蛋、鱼虾、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等。
2.三伏天不要吃太多生冷的食物,过多食用冷食会使肠胃温度下降,引起腹泻等不适,损伤脾胃,影响食欲,吃了冷的东西,体内的内阳可能无法抵御食物的寒气,不仅会导致湿留体内,还可能会引起肠胃紊乱。
3.三伏天要保持身体不要脱水,注意盐分的合理摄入。出汗多的原因,会导致氯化钠大量丧失,一定要记得补充水分同时注意补充盐分,每天饮用一些盐开水较好,从而保持体内水电解质代谢平衡和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4.三伏天很多人在晚上睡觉时会特意把脚露在被子外,对着风扇、空调吹。还有人喜欢用凉水冲脚,殊不知这些行为,对身体损害很大。
足底有许多重要的。神经、穴位,它们对外界刺激极其敏感。脚部受凉,会使身体的抵抗力下降,许多疾病会随之而来。
5.三伏天的到来由于气温高,出汗增加,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在口渴的时候大口大口地喝水,但这样会让水分快速进入血液,使血液稀释,血量增加,原本心脏功能不佳的人很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心梗。
6.女性在穿衣方面,也要注意尽量不要穿露脐装、低腰裤。我们上半身分布有众多的经脉,包括总督阴阳的督、任两脉。如果胸背受凉,风寒邪气容易侵入经络,从而引起肠胃、呼吸道以及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7.三伏天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处于开泄状态,此时用凉水洗澡,寒气、湿邪极易侵袭人体,导致阳气暗损,可以见到的病症有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甚至产生原因不明的热症。
三伏天禁忌什么
1、忌不开窗通风
三伏天不少人怕热,闭窗室内吹空调。
其实,潮湿闷热、通风差的室内易引发中暑,而且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反而致病。
建议: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每次15~30分钟。
2、忌只吃水果
三伏天身体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不少人选择吃点果蔬了事。吃不好,营养不够,免疫力降低,就可能导致疾病。
建议:果蔬不能少:多吃点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香瓜、西红柿、南瓜、豆类、土豆及芹菜等。
来点汤开胃:菜汤、肉汤、鱼汤、蛋汤等,餐前少量饮用还能增加食欲。
蛋白质一定有:适当吃些瘦肉、鱼、豆奶、鸡蛋等。
谷物不可少:出汗会丢失B族维生素,而谷类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
3、忌冷风对着吹
空调冷风,颈椎对着空调吹,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
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或者搭个披肩。
4、忌大口急喝水伤心脏
大口大量喝水,水分会快速稀释血液,使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对于冠心病患者尤为危险。
建议:每次喝水别超200毫升左右,以温开水为佳,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而是少量多次补水为宜。
5、忌冷饮不离手
冰淇淋、冷饮适当吃解暑,大量吃会伤身。长期过量的冷食物进入胃,会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粘膜层变薄,出现粘膜水肿和糜烂。
建议:少喝冷饮,白开水才是解暑的最佳饮品。
6、忌直接冲冷水澡
炎热的夏季,不能用冷水洗澡。人体经过冷水的刺激,会产生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精神紧张等一系列刺激反应,对心脏、血压产生不利影响。
建议:运动完后,最好先休息30分钟,待身上热量散发后,或用毛巾擦拭,再洗澡。水温不要太高,以36~39℃为好。
7、忌整天不出汗
养生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该出汗时就出汗,因为出汗既能排走体内毒素,又能调节体温。
建议:傍晚出门走一走,不要整天泡在空调房,微微出汗对身体好。
8、忌中午不休息
三伏时节应晚睡早起,但晚睡不是熬夜,也最好在24点前。
因天气炎热,睡眠会受到一定影响,建议有条件最好睡个午觉,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建议:午睡以15~30分钟为宜,午睡后可以轻微活动,喝一杯水,以稀释血液黏稠度。
9、忌情绪激动
炎炎夏日,人难免会心浮气躁,但激动情绪伤身体。比如生气时,血压会上升,我们的脸会涨红,血管以及心脏部位所承受的压力比正常情况下高出3倍以上。过分激动,对心脏也是有伤害的。
建议:当情绪激动时,要理智消解,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来消除怒气,使心情得以平静。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且最潮湿闷热的日子,暑湿之毒也最盛,易侵袭人体。但如果通过合理安排饮食,适度流汗,并借助刮痧、拔罐等传统方法,可让身体轻松排去三伏暑湿。
1、增强体质
拔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
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2、负压作用
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通过检查,也观察到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和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从而产生瘀血,红细胞受到破坏,血红蛋白释出,出现自家溶血现象。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
3、温热作用
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为主的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吞噬活力,增强局部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起到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
4、调节作用
拔罐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在负压或温热作用的基础之上的,首先是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由于自家溶血等给予机体一系列良性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末梢感受器,经向心传导,达到大脑皮层。
三伏天拔火罐的注意事项
1、出汗时人体毛孔张开,最好赶快擦干身子,避免吹风和吹空调,防止寒气侵入,引发感冒。在拔火罐或者刮痧之后不要用马上洗澡,特别是用凉水洗澡。
2、拔罐排毒也要因人而异,三伏天排毒尤其适合那些具有明显湿热症状的人,主要表现为有严重的痤疮、舌苔厚腻等。有些特殊人群则不宜受到过大刺激,如:老人、孩子等体质较弱的人。
3、三伏天排毒时,千万不要过分贪凉,更不要过度待在空调房内或过量吃冷饮,盲目贪凉不利于身体排毒。
4、患有心脏病、血液病、皮肤损伤的人,肺结核及各种传染病、癌症患者,骨折、极度衰弱者,孕妇,妇女月经期,醉酒后,不能使用。病情比较严重的最好还是到医院治疗,以免贻误治疗。
5、患者在过饥、过饱、过劳、过渴、高热、高度水肿、高度神经质、皮肤高度过敏、皮肤破损、皮肤弹性极差、严重皮肤病、肿瘤、血友病、活动性肺结核、月经期、孕期,均应禁用或慎用拔罐。
6、血不足者也不适合拔罐。气血两虚者原本就气血不足,拔罐后往往因出血进而加剧气血不足。因此,平常容易疲乏、时常感觉乏力、爱出虚汗、面色苍白者都属于气血不足,不适宜拔罐。
1、三伏天幼儿注意事项之防晒
许多家长都知道,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使皮肤产生能够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因此,家长们觉得想要宝宝不缺钙,就要多晒太阳。但是,凡事都要有度,阳光中的紫外线虽然对宝宝身体有益,但晒过了,也会给宝宝娇嫩的皮肤带来损伤。
专家说,因为宝宝体内黑色素较少,所以相比大人来说,抗紫外线的能力也较差,这就导致其皮肤很容易被晒伤。
2、三伏天幼儿注意事项之防痱子
专家介绍,一般情况下,爱出汗和爱动的宝宝最容易起痱子。“痱子是由汗毛孔堵塞引起的一种皮疹,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身体出汗过多,不易蒸发,导致汗毛孔堵塞,汗液渗入周围组织而引起汗孔处发生疱疹和丘疹。”
“宝宝皮肤娇嫩,汗腺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夏天最容易起痱子。”专家说,一些家长见宝宝出了痱子,于是干脆给宝宝脱掉衣服,这是不妥的,“皮肤少了衣服的保护,更容易受热和其他不良刺激。为了减少衣服对宝宝皮肤的摩擦,最好是为宝宝选择纯棉、轻薄、柔软、肥大一些的衣物。”
3、三伏天防暑的方法
专家强调:“如果出现轻度中暑,患者可自己采取以上降温处理方法;如果出现休克但还有意识,旁人应马上给病人补充水分,然后让其平躺在阴凉处,解开其上衣,使体内温度散发出去,并用冰块或冰水在上述几个部位进行物理降温,之后马上送去医院,否则就会引起重度中暑。重度中暑的死亡率很高,通常在60%—70%,一旦昏迷,在采取物理降温的同时要赶紧送医院。”女性和老年人,特别是孕妇,是中暑的高危人群,最好减少出门。
三伏天运动的注意事项
运动首选游泳。闷热天气中最好的运动非游泳莫属。夏季室内游泳池的水温多在26℃左右,低于人体温度,室外可供游泳的水域温度会更低,这种水环境可以将身体的热量带走,让你在游完泳之后的两个小时内依然保持凉爽。游泳有血管舒缩体操之称,对心脏非常有利。
热身补水一个都不能少。很多人以为夏季身体较为活跃,不存在“肌肉僵硬”的'问题,而忽略了运动前热身的重要性。专家提醒,任何季节做运动都要热身,以免因动作幅度大而导致运动损伤。热身活动时间可短一些,以10分钟为宜,给肌肉做些简单的加热运动,把肌肉拉长,使其运动时能够伸展自如,方法可以是拉拉腿、原地跑步等。
培养良好运动习惯。夏季潮湿闷热的气候容易引发皮肤感染,加之运动排汗,锻炼后要注意个人卫生。炎热条件下进行运动锻炼,人体代谢受高温和运动双重影响,能量消耗增加明显,要注意增加绿豆粥等碳水化合物和富含蛋白质食物的摄入量。
三伏天吃什么防暑
补气去火。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
多酸多甘。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
补水养生。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
伏天要注意“扶阳”
夏令三伏,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腠理开泄,汗液增多,加上暑气逼人,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体质特征,此时如果因为防暑降温而过度贪凉食冷易致内寒过甚,以至于体内阳气更衰。因此,人们要尽量避免做一些伤阳之举,应护阳。
三伏天,补水是重中之重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
伏天还要注意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容易导致人火气上升,表现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去火的食物,上佳选择有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
伏天,冬病夏治有讲究
伏天是冬病夏治好时节。其中伏季贴敷疗法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理论,在我国农历“头伏”“中伏”“末伏”的时令期间,利用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客观条件,用特定的中药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贴敷,以治疗某些在冬季容易发病或加重的疾病,增加抵抗力。
但冬病夏治并非人人皆宜。“冬病夏治”主要针对三周岁以上虚寒体质的人群,患有冬天容易发作或遇冷易加重的'疾病,如哮喘、反复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风湿病等,有内火、湿热体质的人不适合冬病夏治。
伏天饮食,多酸多甘
中医主张“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疏通六腑,畅达气机,升清降浊。所以一年当中,超过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过补。“头伏”天应以饮食调养为主。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以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另外,夏季不适宜大量进补。因为夏季多食稀食饮品,胃消化液稀释,消化功能减退,此时进补,难以消化,还易引起消化不良、肠胃不畅。而且老百姓常用的补药多属性温热,夏季进食会引起上火。夏季汗多,代谢加快,进补的养分也多浪费。
三伏天,饮食需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1、注意避暑:三伏天属于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候,应尽量避免太阳直晒,以防出现中暑现象;
2、注意饮食:建议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具有清热祛暑,缓解疲劳的作用;
3、补充水分:三伏天应多喝白开水,定时喝水,应尽量少喝果汁、汽水这类饮料,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容易影响消化,升高血糖;
4、不可过量喝酒:由于三伏天温度较高,常会引起湿热现象,此时如果大量喝白酒,会出现湿热过盛的情况;
5、适量运动:建议在三伏天可以选择一些低强度的运动,如太极拳,不仅可以达到锻炼效果,也不会由于高温出现不适,注意运动后少量多次喝水;
6、不可冲凉水澡:由于在三伏天体温较高,毛孔也很容易舒张,冲凉水澡会导致毛孔闭合现象,不利于汗腺中的代谢物排出,还易出现感冒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