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英雄的故事【优秀11篇】

清明节将至,我们都应深切缅怀革命烈士。缅怀革命先烈,追红色记忆、寻红色足记、承红色精神。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下面是爱岗敬业的小编为大伙儿分享的革命英雄的故事【优秀11篇】。

革命英雄的故事 篇1

革命烈士-丁麟章

【人物简介】

丁麟章(1907—1945),出生在湖南省平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时曾上过4年小学,后辍学从师学篾匠。 1926年,在家乡参加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平江县游击队,先后任班长、中队长。 1930年7月,参加红三军团组织的第一、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1931年,丁麟章所在游击队编入红军平江警卫团,他任第一营副营长,为保卫平江县苏维埃机关,参加过十多次战斗,三次负伤;后曾参加湘鄂赣苏区历次反“围剿”的战斗。 1934年,主力红军长征后,调红十六师任参谋,随部留在湘鄂赣苏区坚持了3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春,丁麟章随湘鄂赣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先后任团部参谋和三营营长,并随部经皖南开赴江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岩寺集中整编时,改任第一支队第一团第三营营长;随后在陈毅、傅秋涛率领下挺进苏南敌后,在镇江、句容、金坛、丹阳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同年9月,丁麟章随第一团调回皖南。 1940年春,在皖南反“扫荡”战斗中,率三� 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与团长张铚秀率部英勇抵抗,身负重伤,幸得营救,被安置在皖南山区一户农民家,伤口稍愈后,越过国民党顽军和日军的封锁线,北渡长江到达新四军第七师驻地,任七师第十九旅第五十六团团长。 1942年初,丁麟章调任新四军第十六旅第四十六团政治委员,率部开展反清乡斗争,帮助指导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和抗日游击武装,参加了两漂自卫反顽战役和长兴、周城战役。 1945年1月,成立苏浙军区,第十六旅编为苏浙军区第一纵队,丁麟章任第二支队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天目山第一、第二次自卫反顽战役;同年6月,国民党军调集10个师的兵力,分左、中、右三个集团,向苏浙军区部队进攻,在百步山反击国民党五十二师的战斗中,丁麟章身先士卒,不幸英勇牺牲。

【生平经历】

丁麟章,1907年4月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嘉义区横江村一贫苦农民家庭。他7岁起入学读书四年,11岁时从师学篾匠。因师傅手艺平常,学艺不成,他又回家务农。

1926年夏,平江农民运动兴起后,丁麟章兄弟五人一同参加了农协。1927年马日事变后,横江地区一片白色恐怖,丁麟章在农民自卫队里执行监视敌人的任务,工作十分出色。1929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转入平江县苏维埃游击队,历任班长、中队长。1930年夏,他随县游击队参加了两次攻打长沙的战斗。1931年,丁麟章调任平江县苏维埃政府警卫团一营副营长。期间,在保卫县苏维埃机关的历次战斗中,他的四个亲兄弟先后牺牲,自己亦三次负伤。但丁麟章没有屈服,没有退缩,没有停止反抗,他将仇恨埋在心底,将悲痛化作力量,继续前进。

1933年4月,丁麟章随警卫团编入湘鄂赣独立二师,仍任副营长,先后参加了湘鄂赣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战斗。

1934年,秋风阵阵,落叶声声,中央主力红军撤离苏区长征后,湘鄂赣等革命根据地便进入了艰难的游击战争时期。这时,丁麟章奉调到中共咏生县委军事部工作。在极其险恶的环境里,他率领游击队巧妙地与敌军周旋,多次掩护县委和县苏维埃机关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并寻机向白区发起进攻,缴获粮食和药品,缓解了苏区干部和伤员物资、药品奇缺的困难。

1935年1月,丁麟章调任红十六军参谋。为了做好扩大红军的工作,他组织了一个宣传队,深入到黄金洞地区,用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向群众宣传参加红军的意义。经过一个半月的深入宣传发动,黄金洞等地先后有140多人参加红十六师。

革命战争把丁麟章锻炼成了一位勇敢善战的红军指挥员。1935年6月中旬,平江南江桥哨烟弥漫,枪声不断,红十六师遭到了敌人重兵围困。危急中,丁麟章根据师长命令,带一个排从敌防线薄弱处穿插出去,再回头向敌军佯攻,有效地牵住敌军,使全师成功地从麦市突出敌军重围。此后,丁麟章一直随红十六师转战于湘鄂赣苏区,坚持了长达三年的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1936年,西安事变如一声春雷,驱散了沉沉的内战阴霾,全民族团结抗日的局面日趋形成。1937年秋,湘鄂赣边区红军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后,丁麟章任支队司令部参谋。次年春,他随部开赴皖南抗日前线。在岩奇地区,丁麟章调任一团三营营长。6月初,丁麟章随部突破日军芜湖至宣城的封锁线,到达溧(水)武(进)公路以北,宁(南京)杭(州)公路以东的镇(江)句(容)丹(阳)金(坛)地区,开辟江南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0年4月,日本侵略军第十五、十七、一一六师团各一部共万余人,在空军的掩护下,分三路向皖南新四军进行大“扫荡”。由于国民党驻守的南陵、繁昌、青阳等地相继失守,新四军军部所在地云岭亦受到严重威胁。丁麟章奉命率全营在父子岭协同兄弟部队抵御前来“扫荡”的2000多日军的进攻。经过8小时激战,打退了日军10多次进攻,击毙日军370人,迫使日军后撤。

同年9月,日军再次向云岭地区的新四军军部发起进攻。丁麟章所在的第一团坚守在离云岭7?5公里的汀潭地域。战斗中,丁麟章率部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格斗,一直坚持到支援部队赶到。由于作战勇敢,同年秋,他升任新一团政委。

1941年1月,丁麟章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顽军击中腿部。部队组织突围时,把他安置在皖南山区一户可靠的老乡家里,隐蔽养伤。

伤愈后,丁麟章立即重返部队,并于1942年被任命为新四军十六旅四十六团政委兼中共横山和京芜中心县委书记。他很重视军队支援地方的工作,经请示师部批准,调三营营长去溧水县任副县长兼军事科长,进一步充实加强了地方抗日政权和地方抗日武装。

当时,日伪军在龙都镇的圩埂边修了一个大碉堡,里面住有伪军一个连,经常出来残害百姓。丁麟章决定首先拔掉这个碉堡。由四连组成的突击队,在丁麟章的指挥下,每人抱着一床浸透煤油的棉絮冲到敌碉堡下,然后点火塞进敌碉堡。霎时,浓烟滚滚,烈火熊熊,碉堡中的敌军被大火逼出,纷纷缴械投降。此后,丁麟章和团长黄玉庭率领四十六团进入横山以北地区,不断地打击铜山镇、大宫坪、马家桥的伪绥靖队和维持会等反动武装,为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在极端复杂而残酷的敌后作战中,丁麟章表现总是那么沉着、坚定,富有智谋。

1943年4月中旬,国民党顽军12个团,向驻在溧水和溧阳地区的新四军十六旅发起猖狂进攻,并于4月13日占领了新四军后方阵地回峰山和北经巷村。丁麟章和团长黄玉庭率领四十六团于当日深夜11时,迂?包围了北经巷村,全歼入侵的顽军60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使十六旅于4月14日晚间安全转移。

1943年11月,在攻打溧阳、高淳地区伪军的战斗中,丁麟章根据已掌握的敌情,改强攻为智取。他率部设伏于张沛桥以西,一举生擒伪军副师长陈炎生,并令其给添桥镇油坊据点的伪军写了一封“劝降信”,迫使100多名伪军全部放下了武器。

1944年12月,顽军七个团从浙皖交界的佐家庄、青岘岭、牛头山一线,分三路向新四军扑来。这次与丁麟章交锋的正好是皖南事变时的死对头。于是,他率全团士兵同仇敌忾,英勇出击,与兄弟部队一道,很快夺回了牛头山,青岘岭一线阵地,取得了反顽战斗的胜利。

1945年上半年,丁麟章先后被任命为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第二和第三支队政委。同年6月,国民党顽军又集中了28个团,向东西天目山发起进攻,并首先抢占了吉县孝丰镇。丁麟章在率部参加夺取孝丰镇的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8岁。

【任务身后】

1945年,在最激烈、最艰苦的第三次天目山战役中,为了反击国民党52师对新四军的进攻,时任新四军苏浙军区一纵队二支队政委的丁麟章英勇作战,不幸壮烈牺牲,时年仅38岁。 1957年,丁麟章同志的战友吴咏湘将军不顾癌痛绝症的折磨,抱病亲自到当年丁麟章烈士牺牲的浙江孝丰,寻找丁麟章烈士的墓茔;由于长年的战乱,加之时间久远,要在荒无人烟的山上找到丁麟章烈士的遗骸,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协助下,经过多方努力,几经周折,找到一位当年掩埋烈士的老乡,经过仔细辨别,丁麟章烈士的身份最终得到了完全确定。 丁麟章烈士的遗骨最终被迁葬到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功德园中。

革命英雄的故事:黄继光 篇2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军人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在反击中,遇到敌人一个暗藏火力点的疯狂射击,部队连续冲锋都没成功。眼看就要天亮,如果在拂晓前还夺不下高地,不仅使已夺取的阵地重落敌手,还会直接影响整个上甘岭反击战的胜利。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参加了攻坚小组。在战斗中,攻坚小组的两位战友阵亡了,情况非常紧急,黄继光身上也连中了4枪,他昏了过去。联合国军的机枪声把他惊醒,他不顾一切顽强地爬到了联合国军的枪口旁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当场阵亡。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那舍己为人,一心为民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的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

革命英雄的故事 篇3

少年陈毅——仗义折腿1901年8月26日,陈毅出生在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省的乐至县。

陈毅9岁哪年的一天,他正在窗下写作文,忽然听到衙门口隐约传来一阵阵凄凉的哭泣声,还夹杂着衙役粗野的叫骂声。陈毅不由自主地急步跑出院去,想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

来到衙门口,只见一个60来岁的老头,满脸血迹,衣服撕破了好几处,他两只手有气无力地捶打着胸口,嘴里一声接一声地呼叫:“大老爷救命啊,在老爷救命啊!”在老头的身边,坐着一个鬓发斑白的女生,她垂着头,泣不成声,怀里还抱着一个泪痕满面的小女孩。衙役一面凶恶地挥着手,驱赶看热闹的人群,一应对告状的老头大声斥责:“给你说过多少遍了,老爷这天有紧急公事,不在家,你还不走!”

那老头苦苦哀求说:“人命关天的事,怎样等得?请大哥多多包涵,帮我传呼一声。”

那位老人姓贺,住家离镇子不远,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农民。他家有个媳妇,相貌生得很俊,被一个很霸道的地主看中了。这天,趁他儿子不家,那狗地主带了几个帮凶,突然闯进他家,硬把他儿媳抢去抵债。他和老伴不依,竟被毒打了一顿,实在无法,指气愤但是,老俩口带着孙女就直奔衙门告状来了。

陈毅听着老人悲惨的叙述,看着老人一家痛苦的情景,这时,他把拳头握得紧紧的,牙齿咬得格格响,走到老人面前,斩钉截铁地说:“我外公在看戏,走,我引你去!”

大庭广众这中,突然冒出这样一个见义勇为的小孩子,大家都十分惊奇。

衙役上前和蔼地对陈毅说:“小少爷,不好理他,这天老爷早有吩咐,不办公事的。”之后又讨好地问她:“你、你不去看戏了吗,几时回来的?”

陈毅不理那个衙役,只顾拉着老人的手喊道:“走吧,咱们走吧!”

陈毅见老人犹豫不决,不坚信自我,眉头一皱,手一挥,对老人家说道:“好,你不去,我帮你去喊我外公。”说完,转身就跑。众人称赞说这个小孩子懂事,真还有正义感呢!

他一气跑到唱戏的地方,直往里闯,但是,里面看戏的人太多,拥挤得水泄不通,无法进去。他想到能够去台口叫出外公,就绕到了台后,台后靠墙壁处,有一架楼梯。陈毅心急如火,一个劲往上爬。谁知楼梯在离台口缺了一根横档,加之光线暗淡,陈毅没有看清。只听“扑通”一声,他重重地摔到了地上。

陈毅躺在地上,一边“哎哟哎哟”地呻吟,一边不停地叫喊着:“外公快来!外公快来!”看戏的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一时乱了起来。

当他外公和父亲闻讯赶到的时候,他忍住疼痛,急促地说:“衙门口有人喊冤,外公,你快回去审案。”

他外公十分疼爱陈毅,当他发现陈毅的右腿已被摔断时,急得大汗直冒,要立即亲自送他到一位医生家去治疗。

陈毅坚持要外公先回衙门,见外公迟迟不走,就着急地哭着说:“我是来喊你才摔倒的,你不回去办案,我也不去医治。”

陈毅的外公见他这样认真,只好交代陈毅的父亲将他快快送到医院去治疗,自我回衙门去了。

之后,陈毅从父亲那里知道那桩案子了结的状况,他外公回到衙门,把守衙的衙役骂了一通,还下令把那个财主抓了起来,那告状的老人冤情得到了申诉,儿媳得救回家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这以后,陈毅仗义相助的事到处传颂。

革命英雄的故事 篇4

革命烈士-黄继光

【人物简介】

黄继光,原名黄际广,农历1931年1月8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1949年冬,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

根据战地目击者的描述,黄继光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进攻部队受到机枪巢火力压制的时候负责爆破任务,他投掷了一枚手雷但是未能完成任务。最终他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子弹使得后续部队能够攻下高地。

代表战争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推进到零号阵地半山腰。此时,山顶上敌一个集团火力点,以3挺重机枪、4挺轻机枪的密集火力,死死地控制着制高点,冲击部队受阻。要夺取阵地,必须拿下这个火力点。营参谋长向6连下达命令,组织爆破组,坚决炸掉敌火力点。第一、第二个爆破组连续冲上去,两组同志全部壮烈牺牲。第三个爆破组又冲上去,全组同志又困在敌人阵地前。参谋长心急如焚。他明白,在天亮前如果攻不下敌阵地,天亮后敌人就会发挥其空中优势及火力优势,反击任务不仅难以完成,而且会使部队遭受重大伤亡。

【人物生平】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军人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在反击中,遇到敌人一个暗藏火力点的疯狂射击,部队连续冲锋都没成功。眼看就要天亮,如果在拂晓前还夺不下高地,不仅使已夺取的阵地重落敌手,还会直接影响整个上甘岭反击战的胜利。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参加了攻坚小组。在战斗中,攻坚小组的两位战友阵亡了,情况非常紧急,黄继光身上也连中了4枪,他昏了过去。联合国军的机枪声把他惊醒,他不顾一切顽强地爬到了联合国军的枪口旁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当场阵亡。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那舍己为人,一心为民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的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

【感动中国】

黄继光,小时候给地主当长工,受尽了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痛苦不堪。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光荣牺牲。向学生介绍黄继光的家庭和他小时候所受的剥削和压迫,有助于学生理解。正因为黄继光满怀对新中国的热爱,才可能在战斗中火力点久攻不下的关键时刻,主动请战,然后顽强战斗、用胸口堵住敌人枪口的壮烈行动。

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他那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人们所敬仰,他的英雄事� 黄继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

战后,所在部队党委根据他生前申请,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为弘扬他的英雄事迹,1962年10月,四川省中江县人民政府建立了“黄继光纪念馆”,朱德、董必武、刘伯承、郭沫若为之题词。1982年纪念黄继光英勇牺牲30周年时,邓小平为“黄继光纪念馆”的黄继光塑像基座题字:“特级英雄黄继光。”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黄继光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革命英雄的故事:刘胡兰 篇5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这在于她从儿童团起就接受了党的教育,并看到了党领导的土地改革给贫苦农民带来的根本利益。� ”在刑场上,她大声喊道:“怕死不当共产党员。”当时,国军曾从群众中拉出几个人去打刘胡兰。

1947年3月26日,毛泽 在此紧要的关头,全党的领袖在指挥全国战局的百忙中,为一个年轻的女党员写下这样的文字,正有着激励全党和全体解放区人民去英勇奋斗以赢得战争胜利的寓意。

革命英雄的故事 篇6

夏明翰,一个被大家歌颂的革命烈士,一个我敬佩的革命烈士。

1927年4月12晶,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行动,那时,夏明翰正担任全国农协秘书长,并协助毛泽东办事。当他知道蒋介石背叛革命,丧心病狂的屠杀共产党员,心里悲愤异常。他怀着满腔的热血,写下了这首悲壮的诗:

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

不斩蒋贼头,何以谢天下。

之后,夏明翰决心为烈士报仇,为革命献出自我的一份力,晚上,夏明翰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只想着怎样为战士们报仇,决定投笔从戎,用真枪实弹来对付反动派,于是夏明翰参加了第二次北伐大战,被上级安排到湖北省工作,要离开时,他曾给了他妻子一颗小红珠,告诉她那颗小红珠代表着他那颗心,让他更加的坚信他能平安回来,便来到了湖北省,正当夏明翰准备将工作扩大,地下党员叛变,地下党员把反动派带到了夏明翰的住处,抓走了他,就这样,夏明翰来到了狱里,在狱中敌人严刑拷打,但是夏明翰怎样也不泄露一点党的机密,并且坚持写信给他的姐姐和妻子,还在信上留给妻子一个血的吻,能够看出,这是多么的不舍啊,审问失败后,可把敌人给气坏了,敌人的原型最后露了出来,在夏明翰入狱后的第二天,他们决定把他杀了,在刑场上,刽子手问他有什么请求,他大喝一声:“拿纸笔来”。挥笔写下:

砍头不好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之后人。

场上无人不感慨万分,也只有夏明翰镇定自如,夏明翰你多么英勇,在性命的最后时刻,还想着在精神上压倒敌人。

你的诗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你的精神也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革命英雄的故事 篇7

革命烈士-刘胡兰

【生平简介】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被选为村儿童团长,带领伙伴站岗放哨查路条,侦察敌情,运送武器弹药等。1945年1月,参加了西社夺粮战斗,同伙伴们扛粮装车,众口称赞。同年10月,背着家人只身到汾河贯家堡,参加了妇女培训班,被选为小组长,潜心学习。在当地召开的反霸群众大会上,登台发言,揭露和痛斥恶霸地主残害人民的罪行,受到区里表扬。结业回村后,担任村妇救会秘书,组织妇女办冬学,帮助烈军属解决困难,支前和慰问部队等。[4]

1946年春,县里下达200斤纺棉花任务,限期20天完成。她带领妇女昼夜苦战,提前2天完成,获全县第一名。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 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大举进袭文水一带。为保存实力,中共八地委决定平川地区大部份干部转移上山。她再三恳求党组织把她留下坚持地下斗争。十二团三营连长王本固负伤,她将王本固隐蔽在一户军属家,用自己平时节省的钱给他买药治伤,并精心护理直至痊愈返队。12月,敌人频繁出击云周西村,并捕走我地下工作人员石三槐等,形势日险。家人劝其撤退上山,她表示:“走与不走要等上级通知。”

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其转移。次日拂晓,敌人突然包围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她也随同群众来到会场。敌人当场又抓捕了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张年成等,并胁迫她出场“自白”。审讯中,敌人千方百计诱使其供出同党,并相许给她一块土地。她坚定不移地回答道:“不知道”,“给我个金人也不要”!接着又以死相逼,她昂首挺胸、义正辞严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连长恼羞成怒,指使叛徒把石三槐、石六儿、张年成、石世辉、刘树山和71岁的陈树荣,用铡刀杀害。敌连长问她:“怕不怕?”她坚定地回答:“死也不投降!”她镇定自若地问:“怎个死法?”敌连长狂叫:“一个样!”并命令机枪对准群众:“把这些人全扫光。”她斩钉截铁地喊道:“不许残害群众!”从容不迫走近铡刀,英勇就义,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人物成就】

刘胡兰14岁时被破格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组织参与当地妇女革命工作。

1946年6月,刘胡兰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进犯文水县城。为保存革命力量,县委决定大部分同志转移上山,留下部分同志坚持斗争。她和留下来的同志一起向各村党组织传达党的指示,组织群众掩埋粮食,并配合武工队镇压了反动村长。

1946年12月,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处死。[6]

1947年8月1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追认�

【英雄事迹】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这在于她从儿童团起就接受了党的教育,并看到了党领导的土地改革给贫苦农民带来的根本利益。� ”在刑场上,她大声喊道:“怕死不当共产党员。”当时,国军曾从群众中拉出几个人去打刘胡兰。

1947年3月26日,毛泽 在此紧要的关头,全党的领袖在指挥全国战局的百忙中,为一个年轻的女党员写下这样的文字,正有着激励全党和全体解放区人民去英勇奋斗以赢得战争胜利的寓意。

事情经过

“你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响亮地回答:“我就是刘胡兰,怎么样?”

“你给八路军干过什么事?”

“只要我能办到的,什么都干过。”

“那么你们村长是谁杀的?”

“不知道!”

“你们区上的八路军都到哪里去了?”

“不知道!”

张全宝一连碰了几个钉子,再也沉不住气了:“你,你,你就什么也不知道?”

刘胡兰镇静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张全宝想发作,突然,贼眼一转,威胁着说:“现在有人供出你是共产党员。”刘胡兰知道自己被坏人出卖,她把头一扬,自豪地说;“我就是共产党员,怎么样?”

“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

“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

“以后你还会为共产党办事不?”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干到底”。

张全宝万万没有想到,共产党的一个小女孩,竟如此厉害。见硬的不行,就换软的,他奸笑着哄骗说: “自白就等于自救,只要你自白,我就放你,还给你一份好土地,给你钱……”

刘胡兰轻蔑地说:“你就是给我一个金人,我也不自白!”

张全宝恼羞成怒,他收起阴险的笑脸,敲起桌子嚎叫:“你小小年纪,好嘴硬啊,难道你就不怕死吗?”

刘胡兰逼进一步,斩钉截铁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

张全宝无可奈何,站起来无耻地说:“刘胡兰,只要你当众说句今后不再给共产党办事,我就放了你。”

刘胡兰坚定地说:“那可办不到。”

敌人的利诱和威胁都失败了,但他们并不死心,妄图用血腥的屠杀逼迫刘胡兰投降。在大庙西侧广场上放下了铡刀、木棒,刘胡兰和石三槐等同志被押到刑场,他们怒视敌人,匪徒们如临大敌,惊慌失措。

群众们见自己的亲人来到刑场,一下子涌了过去,匪徒们急忙用刺刀阻挡,张全宝气急败坏地逼问群众:“你们说这7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群众中立刻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怒吼:“好人,都是好人。”张全宝慌了手脚,急忙命令匪徒准备屠杀,护村堰上架起了机关枪。

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开始了,敌人先将我地下交通员石三槐,民兵石六儿、张年成和干部家属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6位同志,用乱棍打昏后,用铡刀一个个杀害了。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大地,锋利的铡刀卷了刀刃,中华民族的优秀儿�

张全宝却洋洋自得,指着6位烈士的遗体向刘胡兰嚎叫;“你看见了吧,自白不自白,投降不投降?”

刘胡兰怒不可遏,痛斥敌人;“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死也不自白,共产党员你们是杀不绝的,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你们的末日不远了。”

刘胡兰遥望着吕梁山,仿佛想起了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想起了培育她成长的党,想起了未来的灿烂世界。

张全宝看见刘胡兰在思索,还梦想着刘胡兰能够转变,刘胡兰忽然转过身来,质问他:“我咋个死法?”

这惊天动地的声音,宣告了敌人的彻底失败,张全宝阴沉着脸,沙哑地发出了绝望的嚎叫:“一个样……”

群众再次向刑场涌来,这情景把敌人惊呆了。

突然,张全宝看到了护村堰上的机关枪,便恶狠狠地叫道:“快,快把机关枪调过来,把全村的人统统给我扫光。”敌人的机关枪在向几百名手无寸铁的乡亲们瞄准……。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胡兰大义凛然,挺身挡住了枪口,大声喝斥敌人:“住手!要死,我一个人死,不许伤害群众。”

刑场就是战场,英雄斗志如钢,刘胡兰昂首挺胸迈着矫健的步伐,向着烈士染红的铡刀走去。

铡刀前,刘胡兰止步回首,泰然自若地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养育她的家乡土地和勤苦勇敢的乡亲们。“永别了,乡亲们,战斗吧,同志们,敌人的末日不远了,胜利一定是我们的。”她鄙视了一眼垂死挣扎的敌人,甩了甩披在脸上的短发;仰望翻滚的乌云,环顾万里江山……她坚信,黑夜即将过去,祖国的明天将阳光灿烂,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刘胡兰同志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她从容地走向铡刀……

革命英雄的故事 篇8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当读到这首诗,心里总有说不出的味道。红军有许多光辉的历史,征途中他们用鲜血叙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1935年,红三军团因尽千辛万苦,来到娄山关。这时蒋介石狮子大开口集中了几个师的兵力。妄图把红军消灭在娄山关下。双方血战最激烈的时候,彭德怀军团和其他首长来到前线指挥所。中央机关就要过来了,如果不拿下娄山关,大部队就有可能全军履没。彭德怀十分焦急,一边在指挥所里走来走去,一边低声念叨:“派出的侦察员怎样还没回来?”随行的钟团长也在一旁观察。

突然,钟队长发现敌人阵地背后的山脚下跑过来一个人,个子小小的,穿着一身破旧的老百姓衣服。他一边捂着肚子,一边踉踉跄跄地弓着腰往这边跑,他表情难受极了,头上大汗淋漓。钟队长见状,快速跑去接应。跑近一看,呀,这不是小战士刘志林吗?此刻,小刘的衣服已被鲜血染红了,肠子都露了出来。见到钟队长,他再也支持不住了,一头栽进钟团长怀里,嘴里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快,快去报告彭总,10团一部上娄山关又被压下来了,快派增援。”说完,小刘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越来越憔悴。钟团长见状说:我为你包扎伤口吧。小刘毅然推开钟团长的手说:“快、快去报告”。军情紧急,队长只好放下小刘,飞速跑回指挥所,彭德怀立即命令部队增援,最终还是拿下了娄山关。钟团长发疯似的跑下山,但是小刘已经牺牲了。钟团长仰天长啸……

小刘同志为国捐躯了,但是他的死是有好处的,他用自我的性命叙写了又一个传奇。在长征的丰碑上又刻下了具有历史好处的光辉一页。

革命英雄的故事 篇9

抗日战争期间,陈翰章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担任指挥员。他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经常在镜泊湖附近活动,被当地老百姓称为“镜泊英雄”。

日军了解到陈翰章是个抗日的重要人物,就想劝他投降。

1935年,日本宪兵到陈翰章家乡,把他的父亲和妻子抓了起来。他们既不审讯,也不拷打,却在桌上摆了一瓶酒和一把刀。一个宪兵头目对陈翰章的父亲和妻子说:“你们去把陈翰章找回来,咱们让他升官发财,如果他不回来,你们全家都别想活下去!”

这年秋天,陈翰章的父亲带着儿媳妇,长途跋涉,找到了陈翰章。陈翰章听完叙述,果断地说:“我抗日到底,决不支摇!即使鬼子把全家杀了,我也不回去!”他之后对父亲说:“队伍天天行军打仗,我没法留你们。等抗日胜利了,我再回家看你们和众乡亲。”他又对妻子说:“我每一天都有性命危险。你不好再等我了,另外打人结婚吧!”

劝降失败了,但是日军还不死心。第二年,他们又派了一个叫雄谷的日本人,去劝陈翰章放下斗争,结果被痛骂了一顿。

革命英雄的故事 篇10

革命烈士-邱少云

【人物简介】

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韩国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9连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锋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他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邱少云的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人物生平】

1926年,邱少云出生于铜梁县少云镇(原关溅乡)一个贫苦贫农家庭。他的童年是苦难的:靠帮人推船为生的父亲就被船老板砍死在船上,不久母亲因贫病交加死在床头。邱少云只得跟兄弟,靠帮地主推磨,甚至讨饭度日,受尽了欺凌和白眼。他幼小的心灵,深深埋下仇恨的种子。解放前夕,刚长成人的邱少云,便被伪乡长抓壮丁,卖进国民党军队,饱受了挨打骂的辛酸。

1949年12月,在成都战役中,邱少云终于获得了自由。随后,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在第15军第29师第87团9连2排6班。

被国民党抓去当了兵

几十年来,许多介绍邱少云事迹的文章,都回避了他当过国民党兵的这段历史。其实,邱少云曾当过一年零四个月的国民党兵。

邱少云幼年失去双亲,孤苦无依。14岁时他就开始了雇工生活,后来被川军刘义的18团抓去当了兵。1949年12月,解放军挥师入川,进军大西南。1949年12月的成都战役后,川军瓦解。邱少云被补进了当时的人民解放军第10军29师87团9连。一年后,29师入朝作战。

【英雄事迹】

1950年6月25日,那一天,韩国悍然发动了北朝鲜侵略的战争,韩国节节败退,便向美国等盟国求救。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这次轮到朝鲜人民军节节败退。因为朝鲜对中国封锁了军事情报,所以战争在没有事先通知中国的情况下爆发了,毛泽东甚至是从外国报纸上得知这一消息的,致使中国领导人对此颇有不满,但在美国直接参与战争的情况下,还是表示要支持朝鲜。中国政府表示坚决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联合国军“打击朝鲜人民军,但美军不予理会,军队向中朝边境推进,同时,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严重地威胁着刚满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此关键时刻,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英明地决定,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英雄的朝鲜人民和朝鲜人民军一起,并肩作战,抗击侵略。

在艰苦的反帝斗争中,中朝两国人民风雨同舟、祸福相共,用鲜血谱写了壮丽的诗篇,结成了牢不可破的战斗友谊。

邱少云就是在这场战争中,于战场上,为了完成潜伏任务,严守革命纪律,他以超人的意志和毅力,忍受烈火烧身的痛苦,直到最后的牺牲。

邱少云(1926-1952)出生于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玉屏村邱家沟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万恶的旧社会、邱少云九岁丧父、十一岁丧母、十三岁就开始了长工的生涯,受尽了地主豪绅的压迫和剥削。1949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作垂死挣扎,妄图挽救西南一隅,估逼穷人当炮灰。邱少云就是在老板的出卖、被强迫捆邦拉去当了壮丁。

苦难的童年生活、悲惨的家庭遭遇,在邱少云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盼望光明、盼望解放!

1948年,刘邓大军奉党中央毛主席命令挥师南下于1949年12月解放了成都,相应,四川获得了解放,邱少云一家和天下劳苦大众获得了新生,太阳出来了,来了救星共产党,邱少云作为解放兵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1年3月,邱少云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他来到朝鲜,看到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匪帮对朝鲜人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目睹朝鲜儿童遭受自己童年时代一样的苦难,倍加激起邱少云对帝国主义反动派的仇恨。要为打败美国侵略者贡献自己的一切。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是消灭盘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美李匪军,把战线向南推进。然而,我军阵地到三九一高地之间,有着三千米宽的开阔地,这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要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为了缩短冲击距离,出奇制胜、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我军决定在发起总攻击前一天的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

战士们出发以前,部队首长指示:“提高纪律性,坚决执行命令,是我军的光荣传统。这次任务十分重要,也非常艰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暴露目标。”邱少云和战友们坚定地回答:“坚决完成任务!”

要使52人潜伏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十多个小时,不能有一个人暴露目标,确实任务是艰巨的,困难是不少的。但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深刻认识到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代表着祖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因此士气旺盛、斗志昂扬,表现出了无比的坚强和主动机敏,表现出了惊天动地的革命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邱少云怀着对敌人刻骨仇恨,于战斗前夕,向党支部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他写着钢铁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百多名全副武装的志愿军战士,按预定计划井井有条地迅速分散开来,隐蔽潜入到三九一高地附近一片蒿草丛生的地里。每个人从头到脚插上了蒿草,风一吹,人身上的草和地上的草同时摇动,看不出一点儿伪装的痕迹。邱少云和他所在的那个排,就在高地东边的一条长满蒿草的土坎旁边隐蔽着。

天刚蒙蒙亮,战士们首先看到的就是三九一高地上的那一层层的铁丝肉和一簇簇的地堡群。一挺挺机枪从地堡的射口直对着山下,持枪的敌人在山脊上的交通壕里来回走动,还不时地用望远镜朝山下张望。邱少云看到还在准备顽抗的敌人,心中燃烧着仇恨的怒火,他瞪大了眼睛,更加警惕地监视着敌人。

十点多钟的时候,意外的情况发生了,李承晚匪军的一个班钻出了地堡,朝邱少云同志和他的战友潜伏的方向窜来。

邱少云和战友们镇静地互相看看,眼神互相示意:不能冲动,潜伏好就是胜利。他们继续坚定、沉着地潜伏在草地里。敌人越来越近了……突然,有两名战士被敌人发现了,敌人吓得倒退了两步,慌张地乱扫了一梭子弹、扭头就朝山顶上逃跑。

在此关键时刻,要是让敌人活着回去,潜伏的机密就会暴露,情况就会很严重。这一切,观察所里的团指挥员看得非常清楚。指挥员立刻下达命令:用炮火消灭这股敌人!顿时,炮声隆隆,三九一高地山坡上,筑起了一道火墙,截断了敌人的逃跑,一个班的敌人全部被歼灭在山腰中。邱少云看到这个情景,激动地瞧瞧两旁的战友,表达了内心的高兴。

山上的敌人被这一阵炮火吓得胆颤心惊,龟缩在乌龟壳里不敢动弹,半个钟头后,从南方飞来几架敌机。盘旋在志愿军潜伏的上空。忽然,敌机投下了燃烧弹。有一颗燃烧弹落在离邱少云两米远的草地上,飞迸的燃烧液溅到邱少云的左腿上,眨眼功夫,插在他脚上的蒿草烧着了,火苗腾腾地冒起来,此刻,邱少云只要翻动一下身子,就可以把火苗扑灭,但是这样做会暴露目标啊!邱少云想到要更好地打击敌人,想到整个战斗的胜利,他坚定地伏在草丛中,接着衣服也烧着了,一会儿,烈火就蔓延到了全身。为了革命胜利,邱少云就像一块千斤巨石。伏在那里,纹丝不动,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继续燃烧着。同志们眼看着烈火在吞噬着自己的战友,急得咬破了嘴唇,几次想站起来,帮助邱少云扑灭身上的烈火。可是邱少云和战友们深深懂得,在这个节骨眼上,只要有人动一下,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整个反击计划……全都完了,想要取得的胜利就会丢失,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牢记着部队首长的嘱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暴露目标。”他们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强压着满腔怒火,等待着战斗时刻的到来。

时间过的真慢,邱少云还是纹丝不动地伏在那里。为了革命,为了胜利,他咬紧牙关,顽强的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烈疼痛把手深深的插入泥土,他没有发出一声呻吟,直到最后牺牲。下午五点三十分,中国人民志愿军向三九一高地进攻的号角吹响了,同志们怀着满腔复 仇的怒火,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扑去。两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敌人的一个加强连全部被歼了,三九一高地上飘扬着我军胜利的红旗。凯歌声中,指战员们心潮澎湃地久久注视着英雄牺牲的地方。那红色的腾腾烈火中,闪现着英雄的巨大形象。

邱少云同志那种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那种坚韧顽强的革命意志,那种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邱少云是视纪律重于生命的典型代表。

在中外历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正如中国已故的著名女书法家肖娴所书:“是真烈士,乃大英雄。”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无私奉献精神。从50年代起就� 在他的精神鼓舞下英雄楷模层出不穷、雷锋、王杰……,特别是在98年的抗洪救灾的英雄的人民解放军为保卫国家的财产,人民的生命安全,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绩,为党和人民又立了新功。用鲜血谱写了壮丽的诗篇,结成了牢不可破的战斗友谊。邱少云就是在这场战争中,于391高地战场上,为了完成潜伏任务,严守革命纪律,他以超人的意志和毅力,忍受烈火烧身的痛苦,直到最后的牺牲。像千千万万抗美援朝的抗美援朝战士,他们用鲜血谱写了壮丽的诗篇,和朝鲜人民结成了牢不可破的战斗友谊。

邱少云的舍小己顾大局、爱国爱民、舍己为人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革命英雄的故事 篇11

革命烈士-李大钊

【人物简介】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战乱动荡的年代,艰辛备尝的生活,使李大钊从小养成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稳坚强的性格。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提出消灭中国的“二十一条”,李大钊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抗议斗争。他起草的通电《警告全国父老书》传遍全国,他也�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1920年初,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聚集了邓中夏、高君宇、张国焘、黄日葵、何孟雄、罗章龙等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为建党作准备。李大钊还在北京多次会见共产国际代表,商讨筹建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与在上海的陈独秀遥相呼应,积极活动,扩大宣传,发展组织,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李大钊和陈独秀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负责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并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区分部主任。在党的三大和四大上,李大钊都当选为中央委员。

1922年到1924年初,李大钊频繁地奔走于大江南北,多次代表共产党与孙中山会谈,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呕心沥血,做了大量工作。1924年1月,李大钊作为大会主席团五位成员之一,出席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参加大会宣言的起草等,为实现国共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委员。此后,直接担负国共两党在北方的实际领导工作。 在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方区委组织和领导下,北方地区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1924年11月,北京开展声势浩大的支持孙中山北上、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斗争;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李大钊与赵世炎等人在北京组织5万余人的示威,有力地支持了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1926年3月,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积极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三一八运动,号召人们用五四的精神、五卅的热血,不分界限地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联合进攻,反对军阀的卖国行为。 李大钊的革命活动,遭到北洋军阀的仇视,他们下令通缉李大钊。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在北京逮捕李大钊等80余人。在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北洋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临刑前,李大钊慷慨激昂:“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他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时年38岁。

在全国解放前,李大钊同志的一部分著作虽曾由他的亲属编集,由鲁迅先生作序,但在反动统治下一直没有能发行。直到一九五九年,人民出版社才出版了重新编辑的《李大钊选集》。一九八一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出版了经过增订的《李大钊诗文选集》。一九八四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百一十多万字的《李大钊文集》。

李大钊同志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大钊同志和其他无数先烈光荣地倒下去了,但是他们的牺牲没有使中国革命停止,相反,中国革命在牺牲者的血泊中继续前进,直至获得伟大的胜利。作为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大钊同志的业绩将永远受到中国人民的追怀和崇敬。

为纪念李大钊同志,发扬他伟大的共产主义革命精神,中共中央于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八日将他和他的夫人赵纫兰同志(一八八三年——一九三三年)的灵柩移葬于新建的李大钊烈士陵园。

李大钊牺牲后,1933年由党在白区的秘密组织将其安葬在万安公墓内。新中国建立后,在河北乐亭、北京等李大钊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相继建立了李大钊的纪念馆。1983年10月,李大钊烈士陵园在北京万安公墓建成,中共中央领导亲自参加,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

在松柏苍翠,肃穆庄严的北京香山万安公墓一座占地2200平方米的庭院里,坐落着李大钊烈士陵园。淡青色花岗石纪念碑上,镌刻着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主要贡献】

革命英雄的故事【优秀11篇】

1916年回国后,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他和他的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激情,有力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李大钊同志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和运动之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20年3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李大钊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同志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1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党的委托,几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同孙中山先生商谈国共合作,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斗争,猛烈冲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北洋军阀统治。

1927年4月,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钊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狱。他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惨遭反动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社会评价】

李大钊同志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是永远不可磨灭,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正是因为如此,今天,我们更加感受到李大钊同志历史眼光的深邃和思想价值的珍贵,更加感受到他革命精神的崇高和人格力量的伟大。李大钊同志永远是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我们要学习李大钊同志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李大钊同志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青年时代,面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李大钊同志表现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辛亥革命后,面对封建军阀篡夺政权、新生的共和国有名无实的现状,他不得不发出自己的“隐忧”和“大哀”。他忧国之所忧,哀民之所哀,下定决心为挽救“神州陆沉”、“再造中华”而努力奋斗。当日本提出旨在消灭中国的“二十一条”时,他大声疾呼中国人民用卧薪尝胆的精神进行抗争。他因参加反日斗争而被当时就读的学校除名,但他毫不后悔。他认为,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相比,自己的学业微不足道。他始终把自己的学识与拯救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正是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对社会、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促使李大钊同志奋不顾身、英勇战斗。他身上体现出的时刻牵挂国家兴亡、时刻不忘人民疾苦并为之奋斗的精神和风范,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提倡。

我们要学习李大钊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李大钊同志率先在中国介绍、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播火者。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接受了 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何其艰难,但他以开拓者的无畏姿态,旗帜鲜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真理,是“拯救中国的导星”,并积极付诸行动。正是李大钊同志等一批革命家的艰辛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使大批先进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也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密切结合,使中国工人阶级发展成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自为阶级。这一切,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大钊同志对信仰和真理矢志不�

我们要学习李大钊同志以科学态度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紧跟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潮流不断探索的精神。李大钊同志比较早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不是抽象的学理和不变的教条,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研究它“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并在这个过程中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他强调正确认识国情非常重要,考虑中国的问题,是不能置国情于不顾的。他认为,这个国情问题,不可求于外人。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情况下的实际运用。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不要忘了他的时代环境和我们的时代环境”。他强调,社会主义“用以为实际的运动”时,它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发生“适应环境的变化”,是要在运用中加以发展的。同时他认为,“社会主义的实现,离开人民本身,是万万作不到的”。因此,在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他重视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先锋作用,直接从事工人运动;他重视农民在革命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发动和组织农民斗争。李大钊同志有着在实践中探索前进的强烈进取精神,所以当思想条件和组织条件逐渐成熟的时候,他毅然提出了应该组织一个“强固精密”的统一的“劳动家政党 ”即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紧跟时代潮流,使李大钊同志当之�  我们要学习李大钊同志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李大钊同志书写过“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著名对联。这幅对联,是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为了追求革命真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李大钊同志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他说过:“牺牲永是成功的代价”,“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正因为有这样的境界,当面对生与死考验的时候,他从容地选择了为他认定的主义和事业献出生命。李大钊同志的道德和操守非常崇高。在他身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格。他作风质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他坚持真理,待人宽厚,团结同志,正如后人所赞誉的,“没有宗派气,内外从如云”。他一生俭朴清廉,淡泊名利。在北京大学任职期间,他经常倾家纾难,接济贫寒的青年和支持革命活动,以至学校发薪水时不得不预先扣下一部分直接交予他的夫人,以免家庭生活无以为继。他牺牲后遗体下葬,棺椁衣裳都是朋友帮助提供的。李大钊同志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风范,将永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史册。

革命英雄的故事【优秀11篇】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