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首诗咏叹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整首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本文是细心的小编为大家整编的古诗《嫦娥》(优秀13篇),欢迎阅读。
(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嫦娥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2,长河渐落晓星沉3。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4。
全部注释
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恒又作。
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赏析
此篇讽刺信神仙而求长生者。以嫦娥为例,说她偷吃不死之药成仙以后,在月宫里永远品味着孤独寂寞的滋味。诗人在讽刺虚妄的同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生命哲学问题: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由这一问题牵连而出的问题是:人应该怎样生活?长寿甚至长生的目的是什么?在爱和长生不老之间,现实的人应该选择什么?作者显然并不赞成嫦娥那样牺牲现世的生活而换取长生不老。他认为那样孤独寂寞的长生,实际上正是对生命的折磨和摧残。与其如此,还不如人间儿女们那样有悲欢地热爱、有聚散地执着更有意义。
这首诗的艺术技巧也很成熟。全诗旨在揭示人生哲理,但完全不用概念化的语言,而是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启发人们去思考。
前人于此诗有自伤不遇、怀人、悼亡、讽女冠等诸说。刘、余《集解》云:悼亡说最不可通。……而自伤、怀人与女冠三说,虽似不相涉,实可相通。……推想嫦娥心理,实已暗透作者自身处境与心境。嫦娥窃药奔月,远离尘嚣,高居琼楼玉宇,虽极高洁清静,然夜夜碧海青天,清冷寂寥之情固难排遣;此与女冠之学道慕仙,追求清真而又不耐孤孑,与诗人之蔑弃庸俗,向往高洁而陷于身心孤寂之境均极相似,连类而及,原颇自然。故嫦娥、女冠、诗人,实三位而一体,境类而心通。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嫦娥》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李商隐。其全文诗词如下: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前言】
《常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注释】
⑴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⑵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深:暗淡。
⑶长河:银河。晓星:晨星。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⑷灵药:指长生不死药。《淮南子·览冥训》载,后羿在西王母处求得不死的灵药,姮娥偷服后奔入月宫中。
⑸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翻译】
云母屏风透出残烛幽深的光影,银河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赏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至于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交待。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诗人把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朗读时能自主揣摩,读出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感受祖国优秀的语言文化,从中受到陶冶。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领会诗中抒发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问题:让学生回答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中秋节)
2、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习惯呢?(吃月饼、赏月、拜月娘)
3、请学生注意听老师讲一个神话故事,然后告诉老师:你觉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样?(师讲述嫦娥奔月故事)随后板书课题。
4、听完这个故事,你觉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样呢?(读课文来理解她的心情。)
(二)初读自悟,读准字音。
1、让学生打开课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音。
2、听课文朗读,学生也来读。
3、知诗人:教师简介诗人的情况。
4、学习4个生字。
5、再读古诗,随时纠正学生读音。
6、采用指名读、分组读,指导朗读节奏。
(三)、品读吟诵 ,把握诗意
1.出示: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1) 齐读。 (2)理解字、词意思:云母屏风、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3)从字、词理解课文。 (4) 从诗句中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象。 (5)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6)再读,老师提醒:读书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2、出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齐读。 (2)男女分开读。 (3)理解字、词意思:应悔、碧海、青天、夜夜心。 (4)从字、词理解课文。 (5)从诗句中理解嫦娥的内心感受。 (6)、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7)、让学生带着对嫦娥心情的理解,再读这句诗。
3、过渡:月宫上孤栖无伴的嫦娥,人间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但在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所谓同病相怜。一样孤独寂寞!
(1)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2)读这首诗时语速要缓慢一些,语气要低沉一些!再读。
(3)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吟诵这首诗啊,好吗?(师范读)
(4)学着老师的样子,再把它读一读。
(5)老师和你们合作读:师读4个字,生读3个字。
(6)诗人由于心情孤独寂寞,坐看屏风烛影,仰望碧海星空,于是,他想到了月宫上的嫦娥,让我们轻轻合上书本,仰望星空,深情地背诵这首诗吧。
(7)寻找读诗高手。谁愿意来读一读。
(四)、拓展延伸
1、 那你能说说有关“月”的诗句吗?(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2、思考:
a、诗中写到的景物有:_、_、_、_。
b、全诗表达了作者_____的思想感情。
c、说说全诗意思。
七、板书设计:
29、古诗两首
嫦 娥
嫦娥 烛影深 晓星沉 悔偷灵药 孤独 寂寞 碧海青天
嫦娥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香菱咏月·其三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原文: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学习目标
1、会认“烛”“晓”两个生字,会写“屏”“烛”“晓”“偷”四个字。
2、能背诵《嫦娥》,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学习重难点
能背诵《嫦娥》,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学习新课之前,先来看一幅图画。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的故事你能讲讲吗?(多媒体出示嫦娥图)生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2.故事中的嫦娥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温柔善良美丽)
3.嫦娥的故事千古流传。那么,在诗人的笔下,嫦娥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名诗《嫦娥》。
二新授
(一)导学
1.学一首古诗,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会读会写会背会意思悟情感知诗人)
2.是的,知人论诗。让我们先走近诗人李商隐。大屏幕出示李商隐简介: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代表诗人,才学兼具,却多愁善感。二十多岁便考取进士,他原来也有很高的政治抱负,但一生中却被政治派别和感情的痛苦所纠缠,以致于抑郁不得志,而造成他伤感忧郁的性格。李商隐考取进士后,与王茂元的女儿结婚,婚后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不久夫人死了,他非常感伤。政治上的冲突,情感上的失落,使他的诗呈现忧愁悲伤的情调,其诗意境朦胧,情感忧郁感伤。我们在学《嫦娥》诗时会有所感受。
(二)粗读古诗读正确
1.师范读全诗
2.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抽生读生字鞋子。
4.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本诗一、二、四句押韵,押韵的字是“深”“沉”“心”,这几个字儿都是前鼻音,注意读准确。
(三)细读古诗会诗意
1.自读《嫦娥》,借助注释,边读边想像,和同桌交流:你仿佛从诗中看到些什么?景象或诗中人物的样子?
2.师生共同归纳诗的大意室内:云母屏风上印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广寒宫: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3.交流:嫦娥在月宫里,过着好不好?你是从哪一个诗句体会到的?
4.引导想像,练习说话(选择一句,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①除夕的夜晚,家家户户聚在一起,而嫦娥却。
②中秋节的夜晚,家家户户聚在一起,而嫦娥却。
(四)品读古诗悟诗情
1.回读诗文:人间的生活多么快乐,多么自由啊!而嫦娥为什么会失去这些曾经拥有过的美好生活呢?再读读诗句,诗中的哪些词让你体会到嫦娥此时的心情?(板书:悔夜夜心)
①理解“悔”:“悔”什么意思?嫦娥“悔”什么?(以前生活的幸福,现在生活的痛苦对不起心爱的丈夫)生读“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②想像: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灵药,嫦娥会怎么做呢?
③理解“夜夜心”:可是时光是不会倒流的,所以,每一个夜晚,嫦娥都孤独寂寞地看着这碧海青天难以入眠,正所谓“碧海青天夜夜心”。我们来想象一下,嫦娥有一颗怎样的心?(思念悔恨哀怨痛苦寂寞)
2.漫漫长夜,寂寞难耐,思念亲人,思念人间,怎奈已吃药成仙。嫦娥再也无法回到充满温暖、充满爱的人间了,她怎能不“碧海青天夜夜心”啊!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嫦娥》这一首诗呢?在诗中,有寄托了作者怎样的心呢?
(同情怜惜惋惜哀叹)
3.回想诗人的一生,二十多岁考取进士,他原来也有很高的政治理想抱负,但一生中却被政治的派别和感情的痛苦所纠缠,以致于抑郁不得志,而造成他感伤忧郁的性格。他与心爱的妻子结婚,本来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不幸的是,妻子英年早逝,留下孤独寂寞的。他,他为嫦娥而哀叹,也为自己而感伤。所以,在这首诗里,诗人和嫦娥的心是相通的,正所谓“心心相通,同病相怜”,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再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生深情诵读。
4.感受了嫦娥的心,诗人的心,现在你想想你自己的心,读着这首诗,你跳动着一颗怎样的心?(对嫦娥的同情之心对诗人的钦佩之心)
5.读一首诗,我们既要感悟诗人所描绘的主人公的情感,也要感受诗人的情感,还要体会自己的情感,这样,我们的情感才会不断丰富起来,做一个有情、有心的人。
(五)深读古诗领悟哲理
1.古诗是我们民族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嫦娥》这首诗不只饱含着丰富的情感,还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呢。现在我们来讨论讨论,嫦娥该不该偷吃灵药?
(不该为什么?)
(失去了幸福生活,得到的是痛苦。虽然长生不老了,但一个人生活在没有人间温暖的月宫中,又有什么意思呢?)
2.是啊,嫦娥为了长生不老,一念之差,偷吃了灵药,飞奔入月。从此,她与丈夫凡仙相隔,永不相见。每日每夜,她孤独寂寞的生活在广寒宫上,没有了亲人的爱,没有了人间的温暖,她感到心酸,心痛,心寒。在碧海青天的月宫里,她遥望人间,有叹不完的气,有流不尽的泪,有说不出的爱,有道不尽的悔。
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慎重,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要像嫦娥那样,因为一己私念,一念之差,悔恨终生。
(六)积累古诗抄写背诵(课后:认真抄写古诗边抄边读边抄边记抄后诵读直至背诵)
三拓展延伸
1.这位才情横溢、多愁善感的诗人曾写下了无数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诗篇。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一首。《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我们的祖国也是一个诗的国度。自从有了文明,诗就诞生了,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孩子们,作为文明古国的子孙,我们真应该多读诗,多背诗,在诗中去丰富我们的情感,洗涤我们的心灵,在诗中去追寻古老的文明,去感悟民族的精神和智慧。孩子们,让我们以经典为友,以诗书相伴,走向美好人生。
这是在一节公开课上上的,课后老师之间进行了探讨,我自己也进行了一些思考。第一点,在教学中,读得环节不够,放手让学生学习的一些地方,也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第二点,我是根据课标,把本诗主人公的心情定 第三点,在结尾拓展时,用了一首比较复杂的诗,这个环节可以在课前让生在课前收集他们喜欢的诗,这样积累的效果会更好。
1、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2、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3、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4、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5、永夜闲阶卧桂影。——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6、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7、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8、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9、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10、分明不受人间暑。——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1、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2、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着《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4、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5、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6、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7、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8、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9、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20、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21、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22、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23、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24、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5、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26、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沈浮。——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27、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8、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9、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30、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31、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2、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3、声直上,蟾蜍窟。——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34、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35、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36、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7、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8、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39、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40、天应有意故遮阑。——陈着《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41、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42、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3、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44、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45、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6、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47、今宵楼上一尊同。——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48、莫遣素娥明白,和他发也苍华。——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49、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50、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陈着《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51、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52、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53、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5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5、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56、何妨小驻听吾语。——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57、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58、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59、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60、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61、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62、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63、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64、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65、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66、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67、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68、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69、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70、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71、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72、丹桂花开第二番。——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73、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74、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75、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76、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仅有半菱花。——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77、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78、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79、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80、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解】
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恒又作姮。嫦娥,训诂为‘藏我’。人生于大气压之中,生于社会之中,处处是压力,压力‘由人不由己’,谁也无法回避压力。一个有灵志的儒家弟子,都时刻牢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仰不愧于天、俯无愧于地,何必藏焉?
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深:暗。
4、长河:银河。
5、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6、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7、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8、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诗作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背景,永远离不开作者本人的政治生活背景:作者终身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牛李党争是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唐朝朝廷的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依附宦官的又分为两派——以牛僧孺为首领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领的李党,这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从唐宪宗时期(805年)开始,到唐宣宗时期(846年)才结束,闹了将近40年,历史上把这次朋党之争称为“牛李党争”。牛李党争的实质就是太监当权,本诗就是讽刺太监当权的黑暗、讽刺宪宗的皇权旁落。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嫦娥》即是“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类诗的典型。
【评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现在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现在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交待。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诗人把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关于嫦娥古诗: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关于嫦娥古诗:香菱咏月·其三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原文: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梅尧臣
天子赐烛昏夜时, 嫦娥闭月栽桂枝。
称量高下唯妍辞, 相与尽心无附离。
求安去病如上池, 照耀不容毫发私。
品藻一定何可移, 光焰夺昼资尔为。
宣王徒美庭燎诗, 魏帝自彻月殿披。
我朝好士万古垂, 搜索贤俊登蒿藜。
孰不力吐肝胆脾, 枉用晏饮生脤脂。
云龙将见升騤騤, 燃此必欲无所遗。
收残喜气蒸炊, 蜜蜂◇愧空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