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惯培养方(5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学习时刻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不过,学习不是死读书,而要讲究方法的。为了帮助大家正确高效的学习,

学习习惯培养方法 1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挂图,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课文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教学挂图,巩固已有的刺耳毛笔字的习惯,初步了解悬腕写字和书写行款的基本要求,激发学生写毛笔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教给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养成按行款要求写毛笔字的习惯。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已经学过的习惯。

二、看图,认识预习的意义,明确预习的要求

1、想:我们为什么要预习呢?预习有什么好处呢?(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能力。)

2、对于我们来说,预习有什么具体要求呢?看书中的图:

(1)第一幅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2)指名读黑板上的预习要求并板书:*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自学生字新词

三、学习方法,借助方法预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看书中的图,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是怎样做的?

(动嘴读课文,动手画生字新词,动脑想课文内容,动口问疑难问题。)

2、尝试预习

(1)出示预习的步骤

(2)用以上步骤进行预习

第一步:试读课文,用画出生字新词,提问:画出了生字新词,你会怎样处理?

第二步:生再读课文,出示长句子,学生读,难读通顺。小结

第三步:学生再读课文,质疑。

总结

四、提出开外自觉预习的要求

看第三页最后一幅图,问: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五、总结全文

自觉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学好每门功课都十分重要,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新课

1、复习毛笔的执笔方法。怎样进一步地写好毛笔字呢?

2、看图说话,复习旧知

逐一观察六幅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小结: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臂开、足稳。

学生练习毛笔的执笔方法,教师巡视,检查,纠正。

二、出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析

1、一起看四幅作品

2、朗读作品内容

3、小结读法:读的时候,如果是竖行,应该从右往左读,如果是横行,可以从左到右读,也可以从右往左读。

4、讲解行款要求

5、赏析作品,看了四幅作品后,你有什么感觉呢?我们在写书法作品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6、注意事项:

(1)养成按行款要求写毛笔字的`习惯。

(2)每行的字数要尽量相同,最后一行可以少几个字,但不可以多写字。

(3)竖行和横行的字要对齐,字的大小要一致。

(4)要学会折格子。

(5)写字时要注意整洁,字墨未干,不能碰字,且尽量站立,悬肘,写字的手不要碰纸面。

四、指导看图,学习站立悬肘写毛笔字

1、指导观察右下角彩图,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他的写字姿势与我们平时写毛笔字有什么不同?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具体要求。

3、学生模拟练习,训练写字姿势,教师巡视指导。

五、练习站立悬肘,书写作品

六、总结

我们今天通过观察挂图,了解了写毛笔字的形款要求,只要我们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写并坚持长期练习,也一定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学习习惯培养方法 2

一、调查目的

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基本保证,是终身学习的需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寻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与方法,特进行小学生学习习惯调查。

概念界定:“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时间、对象与范围时间:20xx年12月

对象与范围:大辛店中心小学一年级三班和二年级二班共66人

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学生问卷

观察法:随堂听课时进行观察、查看作业本访谈法:与学生、家长个别交谈定量、定性分析

3、调查内容

学生的听课习惯、朗读背诵习惯、书写习惯、作业习惯、主动识字习惯等常见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等。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对自身学习习惯的认识和评价,掌握学生学习习惯的基本现状,探讨有效的教育方法,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干预,达到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由于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低年级学生,调查问卷必须简单、明了、易选。因此,我们在参照华东师大周步成教授的《学习适应性测验》、《提高学习作业习惯能力诊断因素测验》和湖北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田澜开发《小学生学习习惯问卷》自编了一套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读书习惯、写字习惯、听课习惯、书写工整习惯、独立作业习惯、朗读背诵习惯、主动识字习惯和整理书包习惯等8个小学低年级学生常见的学习习惯。

本次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66份,回收66份,定量、定性分析如下:

(一)、主要调查结果与分析1、学生问卷统计

(二)从以上调查的数据和观察记录来看,调查的结果基本反映了我校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状况和特点。下面就几个问题比较明显的方面进行分析。

1、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已逐渐形成,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总体情况良好。由于比较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平时采用了多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举措,教师间也经常交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做法,在班级管理中又把良好学习习惯作为行为习惯培养的重点,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也能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学生学习习惯总体情况良好。学生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占72.7%,主动识字的达81.8%,能自觉整理书包占75.8%,这都说明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小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还存在的问题。在本次调查中,通过问卷、课堂教学观察、访谈等多种形式,发现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与学习成绩提高密切有关的学习习惯欠缺。

(1)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

从随堂观察记录看,低年级学生在后半节课时注意力分散,容易离开教师的教学内容。家长反映孩子在做作业时,有的边做边玩,有的边做边看电视,不够专心,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做作业时需要陪做。有65.8%的学生认为作业出现错误的原因是粗心大意、不专心所致。

(2)认真倾听的习惯欠缺。

许多学生认为认真倾听就是专心听老师讲课,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在随堂观察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不善于听取同伴的发言,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往往喊着“老师我”,有抢答现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来修正自己的答案。

(3)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没有养成。

边读边思考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上,我们发现一些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把文章读完后,就等待着老师提问,没有自己先思考的习惯。有36.3%的家长认为孩子很少向他们提问,有25%的学生认为自己很少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有一些题目学生不是不会做,而是缺乏细心与朗读技巧,没有读懂题目,不知道从何做起,不会审题。

(4)写字习惯普遍比较差。

不少学生做作业的姿势不端正,需要教师反复提醒。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学生不良的姿势为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大拇指压着食指,“一尺一拳一寸”做到的学生很少。字迹也不端正,学生涂改随意,不整洁,不能很好地达到字迹匀称、端正、美观。

(5)缺乏学习自觉性。

许多小学生都是在家长与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活动。在课堂中,不能自始至终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旦不在教师的视野范围之内,就容易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有部分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比较喜欢看电视,有的每天看,有的放下作业就看,有的一有机会就看。做完作业主动检查的学生不多。

(6)课外阅读习惯好的不多,主要是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足够的兴趣,其次是学生读书的时间得不到保证。

3、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形成的成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学生习惯养成的影响是很大的。有的家长缺乏表率作用,无视或忽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使孩子在不自觉中受到不良影响。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有的'家长对孩子溺爱、迁就,导致孩子任性、自私、依赖、放纵等消极的性格特点,以至慢慢发展为不良的习惯,如学习不努力、不肯吃苦、懒惰、作业不完成、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等。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管教过严,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孩子觉得家庭中没有温暖,从而使他们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影响的诱惑。家庭结构的变异或家长自身的恶习,如父母离异、有盗窃或赌博等行为,会使孩子受到腐蚀,导致行为习惯不良。

(2)学校方面的原因

如果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上的不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助长学生的不良品行。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心中只装着教案,没有注意调控课堂纪律,没有采取有利的措施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有的教师教法比较陈旧,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课堂氛围不够民主、和谐,致使部分学生思维不活跃,发言不积极。有的教师的一些教学设计不正确也影响学生的听课习惯,如:提问不明确,学生不知从何答起;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与参与方法不明确,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启发性的提问问题质量差,学生的思维层次不够深。

(3)社会方面的原因

由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缺乏全面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社会上各色的歪风邪气和腐朽思想对学生可能产生的侵蚀和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一些不适合学生接触的文化场所和文艺作品也可能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发展产生不好的作用。

(4)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心理上的某些主观原因也会造成其不良的行为习惯。有的学生意志薄弱,有的学生因为性格上的某些缺陷,如:自私、任性、骄傲等消极的性格特征,导致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四、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对策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次成型的,而是需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经过反复的、长期的训练而成。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引起大家的重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关键是没有一套学生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的内容体系。现提出一些学生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适当的调整、修改。学生应养成的学习习惯有

①课前预习的习惯

②课前准备的习惯

③出声朗读的习惯

④认真上课的习惯

⑤课后复习的习惯

⑥独立作业的习惯

⑦安静自修的习惯

⑧勤学好问的习惯

⑨书写工整的习惯

⑩整理书包的习惯等。

2、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短期看是一个隐性的因素,容易为大家所忽视。作为教师和家长,都要重视这个隐性的因素,从习惯的形成规律看,要抓得早,要坚持不懈地抓,让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朝一夕养成,也不能统统一下子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

3、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不能只讲要求,而应结合教学实际,精心备课,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与班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

4、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所以设身处地,树立榜样,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对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

5、除了学习习惯外,因此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还要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结合起来,与学校,家庭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教育家孔子说:“少年局性,习惯之为常。”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培根也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由于习惯的不同,它们不是造就一个人,就是毁灭一个人。”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正确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功课、发展才智的重要条件。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其自身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开始显露和张扬,此时,正需要我们对他们的习惯进行校正和培养,养成一种有效的学习习惯。从本次调查来看,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我们将不断努力。

学习习惯培养方法 3

幼儿园的孩子需要各方面的知识,许多家长不再只关心孩子学多少知识,而更注重激发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学会学习,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看、听、说、读、写等方面入手。

首先,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观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文学作品《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中,孩子对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现象特别感兴趣,于是,我们在自然角饲养了小蝌蚪,孩子们每天都很喜欢去观察,看看小蝌蚪每天都有了哪些奇妙的变化,它是怎么慢慢变成青蛙的?变成青蛙需要多久的时间?这些都需要孩子去观察和实验。孩子们从中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问题,不仅仅是这样,我们还可以带孩子到外面去接触社会,远足等活动,让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可以请每个小朋友都说说自己观察到的事物,我想每个孩子都会说自己的感受,如果孩子不会说,可以拿他记录的符号,引导他说。

然后,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倾听时,不能打断别人说话,要等别人把话说完了,再发表自己的意见或看法。学会理解别人的意思,孩子的天性是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又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时时可刻刻需要成人的`关注。有时,老师或家长说话时,孩子就喜欢抢着说,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可以先说清楚要求,制定出属于“聊天”的规则,然后多提醒孩子,并及时表扬安静倾听的孩子。有了规则、有了榜样,孩子的倾听习惯也会慢慢好转。

接着,培养孩子大胆的说和读的习惯。家长可以每天讲故事给孩子听,让孩子听完故事,自己也来讲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也可以培养孩子大胆的说,并且可以让孩子来读这个故事,从而养成良好的说和读的学习习惯。

另外,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我们不要求孩子写多少字,对大班的孩子来说,孩子写字的正确姿势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握笔和坐姿。我们鼓励孩子向书写姿势正确的孩子学习,孩子们渐渐的养成了书写时要坐端正,身体与书桌有一尺的距离,书写时头不离桌面太近等好习惯。除了在幼儿园,我们还鼓励家长一起配合,孩子在书写数字或者是画画的时候,家长要在旁边细心的观察和提醒,教育孩子书写或画画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最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注意一些其他的因素,如:养成遵守幼儿园各种规章制度、课堂纪律的习惯。建议家长在开学时为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尽量让孩子按时上幼儿园,不迟到,不早退,上课不开小差。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养成乐于交往的习惯,形成开朗活泼的性格。除此之外,家长应该多让孩子接触社会,参加各种活动,也要鼓励孩子多与邻居、同学交往,与大人交谈,遇到困难不气馁。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命运。最重要是培养他们做事专注、投入、独立思考问题、大胆发问等心理素质,教师和家长都要多鼓励孩子,肯定他们的成绩,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教师和家长要及时的给予表扬,并鼓励孩子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面对大班的孩子,马上要毕业进入小学了,培养大班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观重要,需要引起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重视,家园共育,达成一致。

学习习惯培养方法 4

一、改进学习方法,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长期、系统积累的过程,一个人只有不断地接受新知识,不断地产生疑问,不断地总结,才能不断地提高。复习中要求每一个环节都有较深刻的内容,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要落实到位。

二、提高课堂效率的四点建议

1.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其内涵,切忌死记硬背。

2.有问题及时问,并做总结和记录

3.学会总结技巧方法能够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

4.平时勤思考多锻炼自己的思维

三、学会数学复习的归纳总结

1.重视基础

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强化记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典型例题重点掌握,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归纳全面的解题方法。

2.从宏观把握知识整体

认识课本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了解各部分内容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地位和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复习、梳理重点内容,突破自己的薄弱环节,力求从宏观上把握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建立自己的解题方法体系和思维体系。

3.掌握高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数学思想方法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用于解题的具体操作性的方法,如配方法、换元法、消元法、待定系数法、判别式法、错位相减法、割补法、特值法等;第二类则是用于指导解题的逻辑性的方法,如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类比法、探索法、归纳法、解析法等;第三类则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于数学解题甚至于对于其它问题的解决都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等。复习中要关注它们的应用,形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4.进行解题后的再思考

多思考自己的不足,为什么初次解题时没有想到。差在哪,并作深刻总结而且要做记录解题后,要思考题中易混易错的地方,总结经验,提高辨析错误的能力。

5.错题本的存在

分清错误的原因:概念模糊、粗心大意、顾此失彼、图形画错、思路问题等等,要注意对错题的分析讲解,该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的讲解等等,并在错题的一边注释解题过程,找出做题时障碍产生的原因及根源的分析。整理错题集时,一定要有恒心和毅力,而且要多看多回顾多复习。不要在乎时间的多少,对于相关知识点的整理与总结,虽然工作繁杂,但其作用决不仅仅是明白了一道错题怎样求解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通过整理错题本,你将学会如何学数学、如何研究数学,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学习习惯培养方法 5

习惯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你能不能担重任,会不会办事,能力如何,恐怕都跟你的习惯有关。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和兴趣一样,都是最好的老师。有一位教育界人士说过,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学习习惯的培养,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新入学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利于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习惯这么重要,因此我在接一年级的时候意识到必须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主要从学生的以下七种学习习惯入手:

1、提前预习的习惯。由于学前教育不均衡,刚入学的孩子学习的起点参差不齐。帮助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迅速赶上去的最佳途径是预习。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

2、及时复习的习惯。据研究证明,人的记忆分三个阶段: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上课时认真听课就是把知识从人的大脑中由瞬时记忆变成短时记忆,及时复习可以使知识从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3 、主动识字的习惯。对大多数一年级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困难是识字,而大量、机械的识字不但枯燥乏味,还会使孩子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多采用儿童诗识字、韵语识字、词串识字、阅读识字等途径,能为学生识字提供多样的语境,有利于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复现形式越多越新,记忆的效果越好。

4 、经常阅读的习惯。当孩子有阅读的愿望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尽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材料,如儿歌、童谣、童话、故事及浅显的五言古诗,也可以是幼儿园已学歌曲的歌词、民歌、民谣和一些外国的优秀儿童作品、中国的《三字经》等。选文的篇幅宜短小、富有童趣,让“阅读”成为“悦读”。

5 、口语交际的习惯。家长或老师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有“教育“的觉悟和意识,引导孩子用普通话交谈,说规范的语言,培养孩子准确把握语言的能力。

6、善于提问的习惯。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辅导孩子学习时,多启发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对孩子的提问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给以鼓励,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不能着急。

7 、规范书写的习惯。尽管电脑日益普及,但硬笔书写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递信息和知识的技能,写一手好字或者写一手规范的汉字仍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在帮助孩子养成认真写字的问题上,还要有书写意识,一方面强调写字姿势、握笔姿势;另一方面渗透一些必要的书写知识,如字的基本构成、间架结构、占格问题等。因为儿童容易受暗示的影响,所以书桌整理得越干净,越能静下心写好字,减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错字、别字、漏字等现象。

孩子压抑心理的信号

不安的睡眠

夜晚对孩子来讲是很难度过的。把婴儿或咿呀学语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分开,他们会很自然地感到焦虑。假如你的孩子经常会失眠,那么肯定是有什么事情在困扰着他。所以父母应该在睡觉前和你的孩子聊聊天,用心交流的同时也给他一个机会说出心里话,这有可能会改善他的失眠情况。

拒绝吃饭

很多儿童心理专家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饮食。如果出现厌食,那么很有可能是孩子们的情绪出了问题,家长应认真对待。如果对此忽视,就有可能发展成饮食节律紊乱。作为一个会会育儿的父母来说,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强迫你的孩去子吃饭,而是应该经常改变饭菜的种类,鼓励孩子帮你做饭,帮你准备他们爱吃的饭菜。这样会提高孩子的饮食习惯,如果他在饮食方面的不良倾向持续很长时间或体重减轻很多,应及时看医生。

疾病反复

如果你的孩子老是肚子痛或头痛,但又没有任何外在的症状,那么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就是精神紧张。曾经有一个父母正在闹离婚的孩子表现得非常焦虑,他不断去校医务室检查,说自己头痛,校医束手无策,于是请心理医生会诊。心理医生得知到孩子家庭关系后才找到病因。

攻击性行为

每个人都知道咿呀学语的孩子也会发脾气,但这些行为总是古怪的。语言能力有限的儿童,减轻压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负他的玩伴。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因还有可能与电视上的节目有关系,但孩子的愤怒更可能源于心情压抑,这就是说,你应该尽量少一点地告诉他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否则只能增加他的压力。孩子最大的爱好就是玩,所以就让他尽情的玩,做自己想做的事。

过度忧虑

孩子看到电视里飓风灾难的报道后而害怕飓风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样,学生害怕即将到来的考试也属于正常的现象。但如果他们害怕所有的人和事就不正常了,他们越感到软弱无助,害怕的'东西就越多。

说谎和欺骗

5岁左右的学龄前儿童有时会撒谎,但他们通常并不知道他们行为的后果。随着孩子的慢慢成长,也学会了辨别是非和说谎,这大多数是因为他们受到外界的压力。哭泣是由于饥饿或疲劳,但哭泣也是减轻压力的一种自然方式。如果你的孩子听到你吹嘘自己停车没付费,或撒谎以避开工作会议孩子听。如果说谎已成了他的一种习惯,你就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了。

孩子为何在学校受委屈后不告诉家长

很多小学生在学校被挨打、受欺负之后,往往没有回去跟家长说,而是憋在心里。按理说,孩子在受委屈之后都会第一时间去找父母倾诉,这种把委屈憋在心里的情况,到底有着怎样的隐情呢?了解了事情的原因,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好预防。

孩子不愿意把事情告知家长的原因,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孩子没觉得有多严重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的认识也不一样。老师打骂学生,同学打骂同学,家长当然会觉得不应该,觉得很严重,因为“窥一斑而见全豹”,这样的行为反映一个老师、一个班级的整体素质,反映师资的质量和教育机构的管理水平。但孩子看来,打骂行为是具体的一次,即使多次,也是有数的,孩子还不能从具体事件分析事件的性质,不会做归纳总结,得出某个结论。因此,具体的事件孩子会忍,能接受,认为过去了就行。

2、家长的教导

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孩子到了学校就应该听老师的,老师都是正确的。孩子当然会记得,因为老师同样会这么强调,天天强调。于是,孩子会把老师当做最高标准、最高典范。只要是老师说的、做的,那一定是正确无比的,这其中包括老师的打骂和惩罚。

3、孩子的社交需要

孩子打人和被人打,是社交的常见行为,没经历过这些的孩子学不会正常的社交。我们常常会发现孩子喜欢跟大些的孩子玩,因为能得到指导,有机会模仿。大的打小的,能让小的知道,孩子之间需要确立“秩序”,打骂和威胁也是方式之一。孩子跟不同孩子交往,有大有小,受大孩子的欺负,转而欺负一下年龄更小的孩子。如此,孩子知道如何跟更强的同学相处,如何跟弱者相处。一个班级,总有弱小者,有些孩子容易被欺负,有些孩子则不然,原因就是社交能力有差异,跟家长的教导,甚至教唆有关。

4、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威胁

孩子还要在学校学习,如果告诉了家长,那么以后的日子可能就不好过了,因此,面对来自老师、同学的威胁,孩子在两害相权取其轻之后,为了还能在学校呆下去,他们就会选择不告诉家长。

5、不愿再提让自己害怕的事

同样的事情,即使同样会对孩子和成年人造成影响和伤害,但效应并不相同。对孩子的伤害,常常是当时的影响。不像成年人那样,是持续的,很难减弱和消除。因此,孩子确实更容易遗忘那些不快,甚至是悲伤。再次伤害来自于再次提及,而不是第一次的延续。所以,孩子们不愿意提及过去的那些事情,以免再次造成不快和恐惧。当别人询问时他们就不愿意回答,更不愿意自动提及。

家长永远是孩子坚强的后盾。但在学校时,面对老师、同学,孩子肯定要学会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家长对学校的事情往往是鞭长莫及的。基于这样的考量,孩子很多时候在学校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也只能自己解决,而不会选择告诉家长。如果选择告诉家长,虽然能解决一时的困境,但以后说不定会受到更加不公的对待。所以孩子会更倾向于自己解决或寻求伙伴的帮助,而不会告诉家长。了解了小学心理的这些状况,家长就可以据此寻求解决之道。

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方法有哪些

现在很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家长们尝试通过各样方式来提高孩子们应付挫折的能力,这对父母来说,是做父母的有远见、爱孩子的表现,对孩子来说也是提升自已能力重要表现。挫折是人面对一件事反映在人身上或内心的一种无可柰可的体验,这种不一样的感觉可能会出现焦虑、难过等。在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不同的人对挫折会有不同的态度和反应,有的人会退缩畏畏不前,有的人则会更加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然而这种对挫折感受程度差异性情况的出现,与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知识经验和心理准备是有着很大关系。

做家长无不疼爱自己的孩子,虽然不同的家长的教育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殊途同归。家长们在对待幼儿挫折教育的问题上会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呢?做家长们的又如何对自已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这些都是当下做家长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第一,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首先要意识到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有意识地让孩子品尝一些生活的磨难和挫折,正确指引孩子,让孩子懂得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坎坷的,要学会在挫折中接受教育,这对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意识、应付困难的勇气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要了解挫折教育是贯穿在每一天中的,要注意那些小细节或小事,因为那些在成人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事进行,很好教育孩子,让孩子学会应对挫折。

第三,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孩子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即让幼儿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在体验中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苏格拉底对待打破玻璃的孩子的做法是:让犯错误的孩子独自呆在房子中,让其体验寒冷、体验孤独,使其发现自己的错误继而改正。

第四,父母既要有把孩子至于艰苦和困难中的勇气,又要有引导孩子走出挫折和困惑的耐心。一方面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获得战胜困难的成功体验,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增强自信;另一方面,要让孩子明白,有些挫折的产生无法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来阻挡、回避。对待它们,我们要教孩子合理运用一些心理防卫机制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比如孩子长得黑且受人嘲笑,家长就可以安慰孩子:“皮肤黑更健康呀,我觉得你也很可爱。”

第五,家长对孩子应有适度的期望和正确的评价。过高的期望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预计不足或对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从而产生强烈的受挫感,对自己失去信心。要注意从孩子自身的特点出发制定适度的目标,使孩子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困难,努力取得成功。

在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中,任何事情无论孩子做事是取得成功还是失败,都要给予孩子正确的评价,使孩子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哪些是美的,哪些是丑的,要指出孩子存在的不足和错误,错在哪里,要如何去努力去改进,使孩子逐渐明白是非标准,提高心理承受力和抗压力,从容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第六,要使孩子对挫折有更强的承受力,家长要自己冷静、客观、积极对待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不能在孩子面前即使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和困难,也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消极颓丧的情绪,以免让孩子形成一个坏的模范。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容易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敢于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而缺乏自信心的人容易沮丧、灰心,在困难面前犹豫不决、甚至逃避。

培养学生从根本上树立自信心,作为老师,首先自己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学生的信心与教师的关心、尊重和爱是离不开的。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过程中,教师要充满爱心,要用真诚的心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感受,时刻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以最大的耐心和爱心对待学生的不足,并以多种途径进行引导,促进其不断地进步。只有教师充满爱心,并且把这种对学生的发自内心的爱润物无声的播撒到平时的教学中,并且辅以一定的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

那么应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环境造就人的心灵

要想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地发展,使孩子充满自信心,温馨、和谐、典雅的外部育人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正如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莱伯特所说:“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会忧心忡忡;而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人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中。”为此,学校为学生营造了幽雅、整洁、富有教育性的校园环境。教室中也注意了文化氛围的建设,既保持了良好的教室卫生,还在墙壁四周张贴名人名言和一些学生的优秀作业、书法作品等,并充分利用黑板报进行宣传激励,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如在班里的墙壁上总是有几块固定不变的专栏,这些专栏的最前面,是班里优秀学生的大照片,显而易见,他们是班里的骄傲,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但在这些优秀学生专栏的旁边,也会及时出现一些在各项活动中为班级取得荣誉的学生的照片。使他们不断扬起自信的风帆。

二、表扬代替批评

1.表扬的魅力。

林肯说过:“每个人都喜欢赞美”。我国当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也指出:“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人们的良好思想和行为做出肯定的评价,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受到鼓舞,激起更大的自信心,学生尤其如此。当学生受到表扬时,他会感到老师和同学都很器重他,爱护他。一些后进生正是通过老师适当的表扬,燃起了自信的火花,从感情上信赖老师,接近集体,产生积极向上的愿望。

2.发现闪光点

在学习上每个学生的智商相差不大,学生成功的关键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阻碍,如果简单粗暴的指责,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自信心,后果不堪设想。在这种情况下,认真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运用激励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多给学生成功的机会。

挫折虽然会使人失去信心,但另辟积极的途径却可使它转化。苏霍姆林斯基对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从不打不及格分数,而让他们重新做失分的题目,让他们在进步中得到好成绩,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力量。成功体验对于提高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说非常重要。

教师要在教学中,活动中不断地虚拟成功的机会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当中来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取足够的自信心,如果学生在创设的机遇中没有把事情做好,老师就加以指责,甚至挖苦、讽刺,这不仅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且会跟你对立。

三、适当的挫折教育

在当今的一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两种不同形式但本质相同的现象,一种是家庭中为数不少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代替包办一切,对孩子惟命是从,这种教育的后果只能使孩子变得懒惰、软弱、任性固执、娇气,遇到事情束手无策,向家长求救;而另一种现象在学校表现尤为突出,在班里有几位学生,因为学习纪律等各项活动表现都不错,老师和同学对他们另眼相看,“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荣誉总是光顾他们,他们看到的是别人的笑脸,听到的是老师家长的赞扬。久而久之,他们变得傲气十足,目中无人,一点小小的挫折也经受不住,听到一点批评就忍受不了,想到的是“老师是不是故意给我闹难看,这点小事值得说吗?”

自信心是成功的力量源泉,它能给人以积极进取的勇气,激励人发挥最大的潜能。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可以帮助其乐观地面对生活,勇于承受生活中的挫折,乐于向困难挑战。

小学生跳楼凸显心理承受能力差

现代社会是个压力丛生的社会,不但成年人面临着各种压力,小孩子的心理压力也不小。从小学心理的特点来看,小学生对压力往往缺乏正确的应对方法,如果压力长期得不到释放,小学生难免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小学生明仔(化名)爬上5楼护栏,扬言要跳。经过老师家长1个多小时苦劝,他终于放弃了轻生念头。事件起因,怀疑是明仔与同学发生口角,情绪不稳。

据五年级5班的单老师回忆,当时他正在布置作业,突然从外面跑来几名学生说:“老师,不好了,明仔上五楼要跳楼了!”单老师立即往5楼走廊跑去,只见明仔正坐在护栏上面,离地面有15米高。据一些知情同学表示,下课以后,明仔就一个人不声不响地直走到5楼走廊,翻过盥洗池,坐在护栏上面。

“他要我退后,否则,他就要跳下去。”单老师说,为了安定明仔的情绪,他一边慢慢地后退,下了几级台阶,一边打电话通知明仔班主任和校长,而且时刻注意明仔情绪的变化。

接到通知后,校方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迅速通知海珠区教育局和明仔父母,并报110、120。据方校长介绍,校方立即组织老师疏散学校操场上的学生,并开始试着与明仔交谈。

随后,明仔父母赶到,并与校长及班主任逐个上前,耐心劝说明仔。据校方表示,区教育局相关领导也赶到现场。消防员还在一楼空地铺设气垫。经过1个多小时的耐心劝说,中午1时40分许,明仔情绪由抵触慢慢地恢复平静,最后终于双脚翻过护栏,自行回到老师和家长身边。

事后,明仔并没有表现惊惶。老师对明仔说:“你中午没有休息,下午跟父母回家休息一下,课,我们另找时间再补上。”但明仔却表示,他自己不想缺课,想继续上下午的课,而且向老师询问下午的作业。明仔悬坐在15米多的高空,让在场的人捏一把汗,经过老师及其家长的1个多小时的劝说,明仔才平安无事地走下来。

为什么明仔有这些反常的行为?明仔的同班同学透露,当时上午的时候,明仔曾将硬币投入水瓶里喝水,有些同学笑话他这种行为。班主任老师教育他不要这样做。直到上数学课的时候,明仔的情绪一直不太稳定。

校方表示,明仔当时的确将硬币投入水瓶之中,班主任跟明仔说这种做法不卫生。但明仔却说是情绪不好,主要是由于与班上同学发生口角。

“明仔这个学生的情绪比较容易激动。”单老师说,记得学校有一次组织春游,明仔的一瓶汽水被同学摇了摇,而后喷洒出来。这原本是同学与他开玩笑,但明仔发了很大一通脾气,把随身带的零食和饮料乱扔。

对明仔想要跳楼这件事,心理咨询师分析,事发原因,无论是被老师教育,还是与同学口角,都只是导火索。明仔选择这种极端的方式,证明在心理上已经积累了很长时间的问题。

由于家庭教育上的问题,现在部分小孩子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生活自制能力差”、“不考虑他人感受”、“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毛病,导致遇到问题的时候,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解决。

针对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的问题,心理咨询师表示,培养小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很重要,如:明仔是从外地转到这里读书,如何适应周围的新环境?如何与周围的一些新朋友交往……这需要家长特别留心,也需要学校做心理辅导。

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除了与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外,学校教育的不恰当也是原因之一。对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的问题,需要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