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教师随笔通用12篇

很多时侯我们总会用很多的言语去强调孩子们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应该怎样等,可在生活中我们却经常忽视给孩子们树立起好的榜样,他们也就会做不到我们老师所提出的要求。。。一起来看看幼儿园教师随笔吧。

幼儿教师成长随笔 1

今年三月份接手了一个新开的班级。全部的孩子都是新生,我也调整好心态,做好心理准备,迎接他们适应期的哭泣。

第一周的教学主要是让孩子熟悉幼儿园和教室环境,认识自己的毛巾、杯子、座位等,以玩玩具、讲故事、做游戏为主,积极鼓励正面教育,尽早地稳定幼儿的情绪,努力使孩子喜欢上幼儿园。

把孩子送到三位完全陌生的老师手中,不光孩子有焦虑情绪,家长也有。你们最关心的是孩子在幼儿园有没有哭,吃饭好不好等,但这种焦虑常常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因此家长要树立一种观念:小鸟长大了,就会飞,为了让小鸟飞得高,飞得远,父母应该推他一把。既然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里,就要让他学习独立生活。

有些家长送孩子来,孩子好好的,大人倒先哭起来了,结果弄得大人、小孩一起哭。还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后,总是不放心,不肯离去,陪着孩子玩,有的躲在窗外偷看。这样,孩子永远都无法学会独立,等到别的孩子都已适应集体生活时,你的孩子上幼儿园还要哭闹。

所以,当你们把孩子送到老师手上时,就应该以信任的心态和孩子说再见。

怎样让孩子尽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其实光靠幼儿园的教育是不够的,也需要家长的配合:

一、不良的饮食习惯:有的孩子坐着等老师来喂,有的孩子还有比较严重的偏食挑食现象。

在家里可以试着让孩子这样做:1.吃饭时先鼓励孩子自己吃,孩子不愿吃了再喂;2.饭前不要让孩子吃零食;3.吃饭时不要让孩子离开饭桌;4.教会幼儿如何使用勺子。

二、不爱护玩具:玩具随地乱扔不会整理,并且有抢夺玩具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家长包办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没有与别人分享的经验。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求孩子学习整理玩具。我们提醒他们玩具也有自己的家,我们玩好后应该把他们都送回家。对于要抢玩具的孩子,我们要求多跟孩子说,“大家一起玩好吗?”“你玩好了再给我玩好吗?”等等语言。家长平时在家也可以试着让孩子自己来收拾玩具。

三、行动自由散漫:孩子刚上幼儿园,从一个自由的环境到一个相对来说有规范的幼儿园集体生活,会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比如上课或游戏时还有几个孩子随意走开,集体观念差。而且孩子们好模仿,一个走开了,后面会有很多小朋友跟着一起离开。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会在选择教学内容游戏时,多考虑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另一方面也会对小朋友有一定的纪律约束。

幼师师德师风演讲稿 2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人们常说,没有梦想的人生是无聊的,没有创造的生活是平淡的,没有燃烧的事业是无奈的,没有爱心的世界是黑暗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心与责任”。

有人说:教师是教书匠,凭着三才不烂之舌,混日月,风吹不着,雨淋不到,我每听到这些话语,只是一笑了之,因为我明白,只有在三尺讲台上,摸爬滚打的教师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份工作的艰辛,才能真正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么沉重,才能真正感悟到“教师”这两个字的深刻含义。

教师不是教书匠,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本能。教师要爱生如子,象学生的父亲、母亲一样、严慈相济、刚柔并用。象蜡烛一样,竭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象人梯一样,努力挺起脊梁让学生踩着自己的肩膀向着知识的峰巅攀登;象春蚕一样为了学生大量的咀嚼桑叶,化作万丈长丝,描绘学生锦绣的前程。“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这一句话充分说明了教师工作的辛苦,否则人们不会把这么多美好灿烂的桂冠送给平凡的教师。

教师常常超负荷运转并且要不断充电,博学苦练,这样才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笔耕不辍、默默奉献。教师要爱岗敬业,牢记心愿,要心中有爱,行动随爱,时时献爱,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用博大宽广的爱心来包容学生的一切,体验学生的饥温冷暧。多尊重,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多期待,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让他们没有高低贫贱之所思,没有好坏亲疏之所想,生活在平等互助的团队里,成长在团结奋进的集体中,学习在快乐无忧的摇篮里。让学生的荣誉感、凝聚力、争胜心以及可爱的个性,在教师爱心的阳光雨露下展放迷人的光彩。

有爱心的。教师,才有责任心,有责任感的教师不仅为学生的短期发展着想,而且同时为学生的长期发展考虑,在繁杂辛苦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畏艰辛,耐心细致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象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滋润学生的心田。

托起明天的太阳,需要教师的爱心浇灌,真情摇拥抱,潜心投入。教育学生要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付出真情。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

学生的命运、学生的前途都掌握在教师手中,在我们教师的教鞭下,可能会有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所以教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关爱的话都有可能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道亮丽的起跑线,因此无论是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进步了老师就要表扬。努力地去扑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去感化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为了学生的成长,肩负起家长赋予我们的期望,为了学生的前途更加光明而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幼儿园教师随笔摘抄 3

一天吃午饭时,韩xx小朋友把一块馒头插在勺子上翻过来,翻过去,嘴里喊着"烤肉串了!烤肉串了……"看架势真像那么回事。一下子,一些孩子们都模仿起来,屋里顿时乱作一团,一片烤肉串的叫喊声,幼儿就餐就停止了,怎么办呢?

制止孩子肯定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引起孩子的不悦,对孩子吃饭是很不利的。面对孩子的吵闹声,我一时不知该怎么做。这时,我灵机一动,面带欣喜地说:"我闻到烤肉串的香味了,真香啊,孩子们,肉串烤熟了,可以吃了。"听到我这么一说,孩子们拿起自己的馒头,随即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而且吃得津津有味,香极了,连几个平时吃饭不怎么积极的孩子也把饭吃得干干净净。

巧用孩子们的语言,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语言解决孩子的事情,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用不当的方法制止孩子们的叫喊声,就有可能受到不良的效果,影响孩子们的兴趣。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4

很多时候,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喜欢为孩子铺好路,希望孩子可以一帆风顺,没有任何挫折的长大。但其实,有些时候,这样做反而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我们班的孩子非常喜欢做手工,每次手工课时,我都会先讲解一遍在示范给孩子看,让孩子按照我的方法来做。

一天课间,我看见小凡和几个好朋友在一起聚精会神的剪着东西,每个小朋友剪好一样作品后,都会非常兴奋,自己欣赏完后都会激动的拿给同伴欣赏,从而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好的作品同伴们还会抢着来欣赏。这一幕给了我启示,何不发挥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孩子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孩子们自己去想自己去做呢?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试一试”也许孩子能行!

第二天的手工课上,我引导孩子们观察讨论交流后,便放手让孩子们看着图片做,没想到孩子们在近20分钟的制作中,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与专注这是我们想到的效果,孩子们在自己做完后,不像以前完成任务似的交给我:“老师,我做好了”。现在,他们拿着自己制作的作品到处向同伴展示、介绍,神态、眼神和语气中流露出自信和自豪!

看来,老师要抓住时机尝试放手!

幼儿教师随笔 5

这天,在小五班的活动课上,我教孩子唱了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没想到这首歌引起了小朋友的共鸣,许多小朋友跟着唱了起来。啊,有那么多小朋友也会唱这首歌,并且,许多小朋友还一起表演起来,他们唱啊跳啊,脸上流露出幸福的微笑……

突然,歌声中传来了不和谐的声音,并且越来越高,一声嚎啕大哭打断了大家的歌声。我和小朋友们都禁不住地向哭声望去……一个小姑娘正趴在课桌上,大声哭着呢!“是谁?怎样了?”我急忙问方玲玲你怎样了?她说她没有妈妈她爸爸妈妈离婚了!她妈妈不要她了!,许多小朋友七嘴八舌的'说着。“嘘!”我急忙制止了孩子们的声音。

原先,玲玲的妈妈离婚后去外面打工一年多了,她跟爸爸生活。“我要妈妈!玲玲继续哭着说,看着可怜的孩子,我一边哄着她不哭,自己心里也是酸酸的,我说“让老师临时做你的妈妈,好不好?”

活动课结束了,小朋友都跑出了教室,只有玲玲还坐在那儿呆呆的望着我,“玲玲该出去玩了!”我走过去,弯下腰,轻声的说。“老师!”她站起来怯怯地,小脸红红的说:“你能够抱抱我吗?”“想妈妈了!对吧?好孩子,来抱抱!”方玲玲紧紧地抱着我的脖子,就像回到了妈妈的怀里。“谢谢老师妈妈!”就在我弯腰把她放下的时候,孩子响响得亲了我一下说着,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跑了出去。

事后,我在想,作为老师爱孩子是就应的,同时,能获得孩子的爱也是幸福的。但是,我想问,妈妈的爱是别人能代替的么?孩子心理上缺少的爱谁来给她呢?

幼儿教师随笔 6

希望,你们在学习中,依然是想说就说、想说能说,尽情表达自己的快乐、幸福、疑惑、不解,小手依然能高高举起自我,而且有人愿意聆听、有人愿意分享。即使话语幼稚,也是时刻享受“表达是美丽的”。其实,沉默不应属于灿漫的你们。

希望,爸爸妈妈不会紧盯你们的考分,不会每次问“最高分是多少”,不会常常怪罪“你怎么又粗心了”,而是抚着你的快要齐他们肩的头,弯腰轻语:“你今天快乐吗?有什么大家一起分享的!”

希望,班上偶有小鸟飞过,身边偶有事件情境变化,你会有可能视线暂时离开书本,追随小鸟的翅膀,让心尖来一次短暂的飞翔,心无旁骛、沉浸其间。

希望,学习之余,你能和老师、同伴一起留意身边的大事小事,最重要的,要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学着大人迷醉于游戏,你们则专注于“赛尔号”的级别(一种风行于孩子间的电脑游戏)。

希望,春天,你能浴着春风出去踏青,有闲暇和心境低下身子抚摸小草,闻闻花香,穿梭于拂面的柳枝,而不是临到作文,才从脑海里死拉硬拽,拼命回忆听过的、书上见过的“春天”。

希望,假期里你能多走出家门,和同伴玩过、抱过、吵过、闹过,哪怕是打过,捉迷藏、奔跑、玩球、骑车、游泳、出游、追小狗、扑蝴蝶、逮知了、逗蚯蚓、捉瓢虫、赶蚂蚱……而不是急匆匆、默默然一直行走在去学习班的路上。

希望,冬天你可以打雪仗,玩冰块,接一片雪花,看它欣欣然融化。而不是让自己的好奇心淹没于大人的“冷,别冻着、别摔了”之类的叮嘱之中。

希望,你能在匆匆间不忘驻足,回头去留意身边人的困难不便,愿意不吝自己手心的温暖。

要知道,对你们而言,学习很重要,但不代表全部,童年是你们的独享,有时,你一定要独自享受。

再见了,我亲爱的孩子们。三年时光,感谢你们的陪伴,在与你们共欢笑、蹦跳、追逐中,你们长大了,而老师,内心也强大了许多。岁月的年轮会让老师生华发、身臃肿、体滞重,但时间老人他,窃取不了老师——一个幼儿园老师年轻的内心。目光始终追随孩子,因为拥有,所以充实;因为充实,所以享受;因为享受,所以快乐;因为快乐,所以无悔。

幼教教师随笔 7

今天中午准备离园时,我想起了我包里还有一些糖,是我昨天参加朋友婚礼带回来的。

“孩子们,快来排队,老师这里有糖要分给你们。”

“耶!耶!老师要分糖了。”孩子们欢呼着,雀跃着,眨眼间就分两排站好了。

孩子们一个个都喜滋滋的看着我。

我拿过包让孩子们一人拿一块,每个孩子都挑了一块自己喜欢的,最后剩下三块,我说:“留给今天没来的孩子吧。”

“老师自己没有孩子吗?”鑫鑫问晓琪。晓琪摇摇头。

子涵抢着说:“我知道,老师家有两个很漂亮的。姐姐。她们的相片都在老师的笔筒上贴着呢,不信你去看看。”

“那老师为什么不把糖留给她的孩子吃?”

“嗯,老师可能忘了。”

“老师是不喜欢她们吗?”

“还是问问老师吧。”

我听着孩子们的讨论,笑了:“孩子们,老师很爱我家的两个孩子。”我指着我女儿的照片说::“这是你们的大姐姐,她读大学不在家,这是小姐姐,她读小学四年级也很大了,她们都很有爱心,她们如果知道老师把糖分给你们吃,也会很开心的。”

“为什么姐姐吃不到糖还很开心呢?”奇奇歪着脑袋很认真地问。

“因为姐姐知道分享是件快乐的事呀,有好东西就该好朋友一起分享啊。”我看着孩子们,把这句话说的很慢很慢。

“老师,我也想带糖来分给小朋友们吃。”恩泽很缅甸的依在我怀里说。

“我也带饼干分给大家,也给老师。”歌晴也抢着说。

“我下午带玩具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我也想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快乐……”鑫鑫郑重其事地说。

“我也想分享快乐……”

我从每个孩子脸上都读到了开心和快乐。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她们很少有分享意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想法,玩具自己玩,不许别人碰;食物自己吃,小朋友看看都不愿意,更不要提与人分享了。我想,通过这次分糖,孩子们会进一步理解分享的意思,会在他们心里产生一个新的想法的吧。

作为老师,我们就应该多为孩子们创造这样的氛围,让孩子们学会分享快乐,并让快乐加倍,这样,不仅收获了快乐,也会促进其社交能力的发展。

幼教教师随笔 8

我班幼儿xxx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她心里都明白,但是几乎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老师请她,她也不愿意把自我明白的告诉大家,但是与小朋友在一齐时,又说又笑,由此看来其实她不内向。在活动中我有意的经常提问她,以为多提问多鼓励她就会回答的,但是恰恰相反,还是不起作用。

遇到这样的幼儿,经过仔细分析,我实施了如下方法:首先搞好师幼关系,只有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使幼儿心目中产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做幼儿的知心朋友,构成良好的教育基础,幼儿就会喜欢老师,并愿意与老师沟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在学习、生活中多关心、体贴孩子,孩子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那份爱、那份关怀,自然也会和教师沟通。

再是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家长就应积极配合老师,进一步训练幼儿的说话潜力,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压抑孩子天真的本性,给孩子创造表达表现的机会,提高幼儿主动表达的兴趣。让幼儿享受成功的快乐,塑造自信。既使有一点点进步,也要给予鼓励。

其次,正面引导幼儿,让幼儿获得自信心,让幼儿在支持、鼓励中去创造表现,相信更适宜。用自我的一颗爱心,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像尹中玉这样带有某种自我抑制孩子的表现欲。帮忙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胆怯心理。例如老师说:“没什么,试一试,错了也没关系。”如对幼儿说:“你真棒,回答的真好。你是这� ”孩子会有“老师支持我”、“我能行”的喜悦与自豪感,最终会主动的表达。还能够用奖励小红花等方法激发孩子去表现,再者孩子需要时也能够给他一点提示。

幼教教师随笔7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也从客观上把我的工作做了一个深刻的反思,并且还要思考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应该为幼教事业奉献了什么、克服了什么、坚持了什么?

一、奉献了什么?

对于我而言,拥有孩子们的心是我的动力之源,是我为人师最大的收获和财富。人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想:只有当了班主任,才能深味其中的琐碎和细致,也正是细微之处方见精神。平时,我致力于从小事着眼,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诠释“教育就是服务”的新理念。我作为小三班的班主任我感同身受班主任工作的辛劳和心血,我油然而生强烈的使命感和敬业精神,我倾力奉献自己的爱心和知识。在全心全意付出的同时,我也常收获着不经意的惊喜,期间有孩子们父母有情有意的书信,有孩子们用稚嫩的笔画下的我的笑脸,有孩子们的热情的拥抱和甜甜的问好等等,所有这些都将成为我初为人师的弥足珍贵的记忆瑰宝,今天我转身但并不停下脚步地做一个回眸,真实地记录我和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也许会令你忍俊不禁,也许你会觉得微不足道,也许……这里有我对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思考和探索。

“雨季奉献给大地,岁月奉献给季节,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孩子!”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教育是用爱去塑造学生的心灵。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应该做奉献爱心的楷模,真诚与幼儿沟通,把自己的心灵世界源源本本地向幼儿敞开,与幼儿真正的以心交心,用爱换爱。但爱孩子也是有要求和尺度的。如果爱的过了火,就会变成“溺爱”。无数事例告诉我们,溺爱孩子结出的苦果,所以说教师爱幼儿也应体现在对幼儿的严格要求之中。都说“严师出高徒”,在爱的教育中,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体验愉悦的学习心情。任何班级总有一部分相对来讲比较淘气、顽皮的孩子,而且这类孩子往往都是能力较差,又不肯老老实实地学,无拘无束。对待这样的幼儿,就必须严格要求,不严,他们不可能改过并且有所进步。对待也们的最好办法是耐心引导感化教育,转化他们的思想,从根本上改变问题的实质,让他们体会到教师的爱心,让他们感受到你不但理解他,而且尊重他,当你把真爱融入到他的心灵深处时,他一定是学业中的“浪子”。愿辛勤的园丁的身旁多有一些这样的“浪子”,把我们的爱心更多地奉献给每一个孩子,无愧于这神圣的幼儿教育事业。

二。克服了什么?

孩子每天都会发问:“是什么?为什么?”教师要给幼儿一碗水,自己就要成为涓涓的小河!在现代社会中,教师丰富的经验仍然是极其宝贵的,问题是这经验必须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之上,才能发挥其价值和意义。不少经验丰富的教师,常常落伍,原因在于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经验往往是“过去时态”。例如:面对幼儿教育环境的变迁和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课题,即使是曾经拥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同样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适应教育教学的新需求。作为年轻的幼儿教师应该怎样克服种种困难来使自己立足于不败之地呢?首先我觉得应该自觉地在教育实践中注意积累经验,进行深入的钻研和独立的创造,在反思研究中超越自我;其次,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点。我们幼儿园是每个班只有一名教师,比起别的幼儿园师资力量相对优有点紧缺,午餐都是与幼儿一起进行的,有时候孩子不小心把饭给洒掉了,我们还要帮忙打扫,所以说我不仅仅是一名教师还是阿姨、保育员。工作一天真的很累,但同时我也觉得过的很充实、很快乐,因为我爱孩子,所以我不怕困难。“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是啊!办法总比困难多,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吧!

三。坚持了什么?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是新纲要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因此,教师应从高高的神坛上走下来,深入幼儿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幼儿,和孩子们融洽在一起,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与幼儿谈心、做游戏,询问其生活、游戏、学习情况,拉近师幼间的心理距离,与每个幼儿打成一片,做幼儿的知心朋友。教师应该珍爱每一位幼儿,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去引导、去教育,完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幼关系,真正使新型的师幼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璀璨的露珠!

总之,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今天,我们应该坚持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学法的指导,更要注重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 9

这天天气格外晴朗,格外暖和,空气中散发出淡淡的春意。下午我带孩子们来到活动区玩沙包,孩子们拿着沙包,高兴的来到草地上。

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这天我们还是和以前一样两个小朋友一组互相踢沙包好不好啊?”

“不好!”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为什麽呀?”我很惊讶,孩子们是最喜欢玩沙包的呀?

“老师我想丢沙包”“我想扔沙包”……

看着孩子们那充满渴望的表情,为了满足孩子们的这个小小的愿望,我,这次就破例了。

对孩子们说:“孩子们这天老师就听你们的,不限制你们的玩法了,你们想怎麽玩就怎麽玩。但是,必须要注意安全。好了,孩子们去玩吧。”紧之后一阵欢呼。

我站在一边,看着孩子们在场地上,是那样的高兴。他们在场地上,拼命的扔,大声的呼唤着,是那样的放纵自我。

时间过的真快,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孩子们的兴趣未尽,嚷着还要玩,我答应孩子们,明天必须再带他们来自由玩沙包。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回到了活动室。

幼儿教师随笔 10

教师真诚相待,同唱歌、齐跳舞、共同游戏,孩子们玩中学,学中玩,我们教中学,学中教,双方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

虽然时时有烦人的“官司”,始终擦不尽的鼻涕,永远系不完的鞋带,可精灵般的眼睛,嗲声嗲气的童音,纯真无瑕的笑脸,却让我们心智明晰,心神俱醉,心悦诚服。冬天,因弹琴冻红了手,他们抢着“暖”我;夏天汗流满面,他们轮着“擦”我;感冒了,他们心疼地“送水喂药”;疲劳了他们像模像样地“按摩”;……一个个激动的神情,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一颗颗真诚的心,使我自豪,永远幸福。

有人说幼儿教师是“高级保姆”,吃喝拉撒都要管,充其量是世界上最没地位的老师;有人为了弥补财政的透支首先想到了“卖”幼儿园。也许,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但能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乐,生活之乐,和谐之乐中健康成长,只要精心“播种、栽培”我们就能收获人才。走路不稳、吐字不清、一问三不知、为了不上幼儿园能哭上个把月的小不点,三年后为知识丰富,有一定解决问题能力的神气的小学生,特别是那目光呆滞、歪着肚子,流着口水的智障儿童,在幼儿我们的关怀下,终于破土成长,淀出希望的花朵,我们能不感到喜悦、幸福呢?

也许,幼儿教师物质收入不算丰厚,但人们满足了感情和谐、融洽的需要。把一片真情捧给孩子,孩子们一腔热血报忠心,这才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感情。父母离异的孩子得到教师的悉心照顾,悄悄地说:老师,我可以叫你一声妈妈吗?快上中学的小学生常回园看望老师,调皮地道一声:老师好;参工多年,小有成就的青年巧遇老师,激动地喊:老师,你还认识我吗?我是……;毕业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同学回园聚会,由衷地说:谢谢您,老师!幼儿园可能换貌,学习过程也许消淡忘,可师生之情却越来越深。

也许,幼儿教师不能享受荣华富贵,但我们只要热爱生命,热爱事业,热爱孩子,在护理和教育的过程当中,在同孩子们尽情游戏时,会从孩子身上唤起已经泯灭的童心,忘却自身的年龄,变得年轻和质朴,自己未曾记忆的无忧无虑的天真快乐的童年,在孩子们身上得到“复演”。我常常忘记自己的年龄,甚至很少穿正统服装,经常有人羡慕地说:幼儿教师永远年轻。是的,我们永具童心。

幼儿教师,人类进步的奠基石,是儿童成长的启明星,默默照亮一方天空,毫无疑问同样照亮了自己。幼教工作是辛苦的,情系祖国未来,但苦中有乐,其乐无穷。所以说,幼儿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幸福的人。

幼儿教师随笔 11

有的时候,并不是要老师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就足够了的。这天中午放学,我帮孩子们整理桌椅时发现地面上有很多的纸屑,就随手拿了扫帚准备打扫,可转念一想,这段时间老是发现班上有小朋友乱扔纸屑,老师也在班里强调了很多次不能乱扔纸屑,可效果就这样啊。我将扫帚又放回原地。

下午孩子们陆续来到教室,等孩子们来齐了以后,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请爱护环境》,猴先生兴高采烈地搬进了建在大树上的`新屋。新屋在茂密的树叶遮挡下,夏天格外的荫凉。他实在满意极了,每天都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坐在舒适的摇椅上悠闲的看着报纸。这时,他总爱吃一根美味的香蕉,随手把香蕉皮扔到了窗外。

“咚咚咚”隔壁的松鼠小姐来敲门了,她客气地说:“猴先生,请你不要再往树下扔东西了。”可是,猴先生每次听了松鼠的话后,就是不改这个坏毛病。

一天,袋鼠邮差给猴先生送来一封信。拆开信封,好几个香蕉皮掉了出来。一页白色的信纸上写着“请收好你扔下的垃圾,让我们一起爱护环境吧!”猴先生羞愧的低下了头,把这页信纸贴在了窗台旁,从此以后,他再也不往窗外扔东西了。故事讲完了,哪位小朋友们告诉大家,故事里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议论开了,都说猴先生不讲卫生,乱扔香蕉皮。我笑了,我问大家:“我们班有像猴先生一样的小朋友吗?”大家立刻低下头来看自己的周围,发现纸屑的立即将纸屑捡起来自动扔到了垃圾篓里。一会儿,班里又干干净净的了。后来,班里又组织了谈话,孩子们纷纷表示要保持班上的环境卫生,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不再乱扔纸屑了。

幼儿教师随笔 12

今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在门口迎接每一位孩子的到来,春城的妈妈从远处走在,边走边跟孩子说,在幼儿园里再不听话,回家就"揍死你"!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心里一震,其实在我们农村这样的话很司空见惯,大人不经意的这句话,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多大的伤害啊!"揍死你"这一类空洞的话,只会降低父母的威信,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因为当他说这句话时,表明他再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了。由于这说的仅仅是一句"大话",根本无法兑现(父母也不准备去兑现),孩子并不会因此而停止他的活动。

有时孩子使我们越来越气,直到非惩罚他们不可。他们所有的行为确实促使我们想揍他们,这种挑衅的行为就是他们的目的,如果我们真的揍了他们,就中了他们的计策,帮助孩子达到了他们的报复目的。孩子在内心里说,你虽然把我打疼了,但是你生气了,我感到满足。

打骂孩子的父母是最无能的父母。如果你不喜欢打骂孩子,只是一时气愤难以忍耐,那么打骂将宣告你的失败。如果你就是喜欢打骂孩子,那么你就是一名需要治疗的病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