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档案管理办法【优秀9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1. 新员工录入后,公司安全部将为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2.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内容包括:
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与职业的资料。
3. 这些资料将为员工的健康追踪、职业病诊断、有关健康损害责任划分以及职业病危害评价提供依据。这些资料必须由安全部妥善保管,档案保存期为10年。
4. 对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的基本情况和日常监测情况,以及员工的`详细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史、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等个人健康资料,分别记录在档案中,进行动态管理。
5. 员工离职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公司将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1、库房建立《机器设备台帐》,对机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
2、机器设备进行统一编号,由各区域主管负责,出了问题由主管承担相应责任。
3、主管须在每天下班前对机器进行使用后的检查,机器是否清洁干净,有无损坏,如发现问题一定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落实到个人。
4、每星期日由保洁员对吸尘器进行一次大清洁,对吸尘袋、爬头、吸管进行检查是否堵塞,电线插头是否破损漏电发现问题及时保修,并填写《机器设备清洁保养记录表》、《机器设备维修记录表》。
5、其他大型机器,如:单刷机、吸水机、抛光机、抽吸两用机等,由主管负责。监督做到每天各种机器使用要有记录,使用后机器设备清洁保养要有记录,机器设备维修要有记录,并填写《机器设备使用记录》,《机器设备清洁保养要有记录》,《设备维修记录表》。
6、各种机器使用完后,必须要清洁,主管要负责检查,使用人要爱护机器,不得违反操作或摔打机器,如有发现,将对此给予除名并罚款处理。
7、严格遵守公司规定,各种机器不得随便外借,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外借的,须报上级批准后方可借出,并需要借条,注明坏了要照价赔偿等字样。
8、本公司内部其他部门需借用,归还时必须保持机器内部清洁,如有损坏需修理好后再归还。
9、严禁私自将机器他人,其后果一切自负。
10、使用人必须严格遵照执行机器设备的操作规范、要求。
11、吸尘器保养:
11.1检查最后一次使用过的吸尘器是否清理干净,有无杂物留存。
11.2开动电机检查机器是否正常运转,有无大的噪声。
11.3操作时沿着由内向外,由上向下的使用方法进行,轻加以按动,使尘粒物始终依附在吸尘器的扒头上。
11.4避免直接使用吸尘器吸入大块的杂物或在浸水的区域操作;不要强行拖拉吸尘器软管,以避免吸尘器的软管发生断裂。
11.5注意地毯边角吸尘器扒头不能及地的地方,可直接使用机器吸管沿地毯边角进行操作。
11.6使用时注意吸尘器边角电源线的长短,吸不到的地方,不要强行拉扯电源要立即更换电源插座,这样可避免电源线因拉扯造成短路,及接触不良,使用时检查电源线是否有破损现象,随时与工程部联系注意使用时的安全。
11.7清洗地毯时需由前向后推动单刷机。
11.8操作时留意电线不要拖拉太长,以免踩踏发生意外。
11.9使用时注意单刷地毯机的电源线,要及时更换电源插座,以免电源线因拉扯所造成的短路及接触不良。
11.10使用后的单刷机要及时把软盘取下,用清水冲洗干净后保存。
11.11使用的单刷地毯机的水箱内不要保留清洗液,最好一次用完,使用后的水箱要用清水刷洗干净。
11.12将单刷地毯机进行最后检查与整理,达到外观清洁整齐,保证内部无故障后妥善进行保管。
一、指导思想
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提供利用的前提,档案经过整理,可以检验收集工作的质量,便于档案的鉴定、保管、统计和检索,促进档案工作各环节的良性运动。为了方便公司的档案材料统一、集中、有序保存,加强公司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地保护,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同时促进各部门的协调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加大档案规范化管理力度,更有效地积累、保护和利用我公司档案资源,更好地为公司生产销售等发展服务,现按照安徽省档案管理标准的要求,结合我公司的工作实际,特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1、成立档案整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档案的分类方案,保管期限表和归档范围。
2、对单位的文件材料做认真的收集、分类、划期、立卷归档。
3、按照不同类别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合理的排列归类。
4、编写档案案卷目录等检索工具及编研工作,有序地为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服务。
二、档案的保存
1、保存地点:办公室档案柜
2、保存内容:包括过去和现在的公司各部门及员工从事业务、经营、企业管理、公关宣传等活动中所直接形成的对公司有办存价值的各种文件、账册、凭证、报表、技术资料、协议合同、电脑盘片、音像制品、荣誉实物、证件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3、保存的具体方法见XX有限公司档案管理制度规定。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1、考察学习,借鉴经验。由公司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指导,办公室相关人员参加,协同档案管理员建立档案室。同时档案管理员自身加强对档案管理的学习,逐步落实具体计划实施方案。
2、严格执行和完善安徽xxxx科技有限公司制度。根据国家档案局,结合我局实际,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安徽省档案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上,完善公司文件材料分类方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为归档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提供参照依据和标准档案管理实施方案档案管理实施方案。
3、成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为确保公司档案目标管理达到标准化、规范化,成立档案部组长,公司相关成员、公司各部(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责任成员的档案管理达标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我公司档案管理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公司人员的。统一协调、项目论证、任务安排、经费使用监督和协商联系等档案管理工作。
4、召开档案组成立大会。召开由相关责任领导、中层以上干部和责任人组成成员参加的档案档案工作动员会,安排介绍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及实施方案。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档案法》及相关档案业务知识。
(二)实施计划(20XX年1月-20XX年2月)
1、收集整理各门类档案资料。
(1)文书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
按照归档范围对20XX至20XX文书文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对已经归档整理的文书案卷,按照标准进行全面系统检查整改,进一步规范。
(2)生产档案
自生产投产以来文件、资料和图纸,和其它相关图纸等进行重新装盒、编号整理。
(3)会计档案收集齐全,进一步规范。
(4)声像、图片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
对我公司在工作中形成的反映历史面貌及工作职能的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工作成果包括生产成果、专利申请、工程管理、科研培训、专家(政务要员)考察来访等类型的声像、图片资料进行收集和规范整理。
(5)电子文档文件材料的收集
对一部分整理不规范,散存在科室单位和个人手中的电子文档等进行收集和保护,规范整理。
(6)实物材料的整理
对我公司获得的奖证、奖牌、奖杯、奖品等具有保存价值的实物进行收集,分类存放档案室。
2、制定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等有关文件规定,建立健全归档、保管、保密、鉴定销毁、统计和利用等档案规章制度。同时结合本公司工作实际,制定相关门类资料的管理办法,如会计档案、电子文本及图片等,进一步规范各门类档案资料的整理。完善《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立卷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查阅须知》等制度。
3、做好档案信息编研工作档案管理实施方案百科
编写全宗介绍、立卷、说明、组织沿革、大事记、主要业务工作基础数字汇编,整理专题汇集、发文汇集等参考资料,收集统计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编制案卷目录、案卷文件目录等检查工具。
4、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档案保管条件。一是档案室的位置、防护结构要求进行检查维护。二是购置安装、标准摆放档案密集架,合理安排档案库房、阅档室(荣誉室)和档案人员办公室,做到“三分开”;配齐档案柜、防磁柜、空调、抽湿机、装订机、刻录机、电脑、吸尘器、温湿度计、防光窗帘等设备设施,达到防尘、防光、防鼠、防虫等八防要求。三是将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上墙,整理好的各门类档案上架入库保管。
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会计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管理会计档案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会计档案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第四条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主管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共同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档案工作制度,对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档案工作,并对本行政区域内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单位应当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保证会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安全。
单位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单位也可以委托具备档案管理条件的机构代为管理会计档案。
第六条下列会计资料应当进行归档:
(一)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二)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助性账簿;
(三)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四)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
第七条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会计档案。
第八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单位内部形成的属于归档范围的电子会计资料可仅以电子形式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
(一)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来源真实有效,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和传输;
(二)使用的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准确、完整、有效接收和读取电子会计资料,能够输出符合国家标准归档格式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设定了经办、审核、审批等必要的审签程序;
(三)使用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接收、管理、利用电子会计档案,符合电子档案的长期保管要求,并建立了电子会计档案与相关联的其他纸质会计档案的检索关系;
(四)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子会计档案被篡改;
(五)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备份制度,能够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六)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不属于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或者其他重要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
第九条满足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条件,单位从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附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的电子签名的,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
第十条单位的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会计管理机构)按照归档范围和归档要求,负责定期将应当归档的会计资料整理立卷,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第十一条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由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一年,再移交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保管。因工作需要确需推迟移交的,应当经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同意。
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会计档案最长不超过三年。临时保管期间,会计档案的保管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且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第十二条单位会计管理机构在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并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纸质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保持原卷的封装。电子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将电子会计档案及其元数据一并移交,且文件格式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
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接收电子会计档案时,应当对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才能接收。
第十三条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利用会计档案,在进行会计档案查阅、复制、借出时履行登记手续,严禁篡改和损坏。
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一般不得对外借出。确因工作需要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必须借出的,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会计档案借用单位应当妥善保管和利用借入的会计档案,确保借入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并在规定时间内归还。
第十四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第十五条各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原则上应当按照本办法附表执行,本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
单位会计档案的具体名称如有同本办法附表所列档案名称不相符的,应当比照类似档案的保管期限办理。
第十六条单位应当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形成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经鉴定,仍需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当重新划定保管期限;对保管期满,确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可以销毁。
第十七条会计档案鉴定工作应当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牵头,组织单位会计、审计、纪检监察等机构或人员共同进行。
第十八条经鉴定可以销毁的会计档案,应当按照以下程序销毁:
(一)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列明拟销毁会计档案的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和销毁时间等内容。
(二)单位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负责人、会计管理机构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经办人、会计管理机构经办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三)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组织会计档案销毁工作,并与会计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监销人在会计档案销毁前,应当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进行清点核对;在会计档案销毁后,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电子会计档案的销毁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电子档案的规定,并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会计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
第十九条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会计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会计凭证不得销毁,纸质会计档案应当单独抽出立卷,电子会计档案单独转存,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
单独抽出立卷或转存的会计档案,应当在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中列明。
第二十条单位因撤销、解散、破产或其他原因而终止的,在终止或办理注销登记手续之前形成的会计档案,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置。
第二十一条单位分立后原单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由分立后的存续方统一保管,其他方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
单位分立后原单位解散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经各方协商后由其中一方代管或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置,各方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
单位分立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业务相关方保存,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单位因业务移交其他单位办理所涉及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原单位保管,承接业务单位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对其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承接业务单位保存,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第二十二条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解散或者一方存续其他方解散的,原各单位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合并后的单位统一保管。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仍应当由原各单位保管。
第二十三条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期间形成的会计档案,需要移交给建设项目接受单位的,应当在办理竣工财务决算后及时移交,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第二十四条单位之间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办理会计档案交接手续。
移交会计档案的单位,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档案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和已保管期限等内容。
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移交清册所列内容逐项交接,并由交接双方的单位有关负责人负责监督。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经办人和监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元数据一并移交,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档案接受单位应当对保存电子会计档案的载体及其技术环境进行检验,确保所接收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完整、可用和安全。
第二十五条单位的会计档案及其复制件需要携带、寄运或者传输至境外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单位委托中介机构代理记账的,应当在签订的书面委托合同中,明确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及相应责任。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法规处理处罚。
第二十八条预算、计划、制度等文件材料,应当执行文书档案管理规定,不适用本办法。
第二十九条不具备设立档案机构或配备档案工作人员条件的单位和依法建账的个体工商户,其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档案局,国务院各业务主管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由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负责解释,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8月21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同时废止。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会计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管理会计档案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会计档案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第四条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主管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共同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档案工作制度,对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档案工作,并对本行政区域内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单位应当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保证会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安全。
单位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单位也可以委托具备档案管理条件的机构代为管理会计档案。
第六条下列会计资料应当进行归档:
(一)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二)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助性账簿;
(三)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四)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
第七条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会计档案。
第八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单位内部形成的属于归档范围的电子会计资料可仅以电子形式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
(一)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来源真实有效,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和传输;
(二)使用的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准确、完整、有效接收和读取电子会计资料,能够输出符合国家标准归档格式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设定了经办、审核、审批等必要的审签程序;
(三)使用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接收、管理、利用电子会计档案,符合电子档案的长期保管要求,并建立了电子会计档案与相关联的其他纸质会计档案的检索关系;
(四)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子会计档案被篡改;
(五)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备份制度,能够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六)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不属于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或者其他重要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
第九条满足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条件,单位从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附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的电子签名的,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
第十条单位的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会计管理机构)按照归档范围和归档要求,负责定期将应当归档的会计资料整理立卷,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第十一条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由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一年,再移交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保管。因工作需要确需推迟移交的,应当经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同意。
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会计档案最长不超过三年。临时保管期间,会计档案的保管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且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第十二条单位会计管理机构在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并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纸质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保持原卷的封装。电子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将电子会计档案及其元数据一并移交,且文件格式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
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接收电子会计档案时,应当对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才能接收。
第十三条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利用会计档案,在进行会计档案查阅、复制、借出时履行登记手续,严禁篡改和损坏。
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一般不得对外借出。确因工作需要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必须借出的,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会计档案借用单位应当妥善保管和利用借入的会计档案,确保借入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并在规定时间内归还。
第十四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第十五条各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原则上应当按照本办法附表执行,本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
单位会计档案的具体名称如有同本办法附表所列档案名称不相符的,应当比照类似档案的保管期限办理。
第十六条单位应当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形成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经鉴定,仍需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当重新划定保管期限;对保管期满,确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可以销毁。
第十七条会计档案鉴定工作应当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牵头,组织单位会计、审计、纪检监察等机构或人员共同进行。
第十八条经鉴定可以销毁的会计档案,应当按照以下程序销毁:
(一)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列明拟销毁会计档案的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和销毁时间等内容。
(二)单位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负责人、会计管理机构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经办人、会计管理机构经办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三)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组织会计档案销毁工作,并与会计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监销人在会计档案销毁前,应当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进行清点核对;在会计档案销毁后,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电子会计档案的销毁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电子档案的规定,并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会计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
第十九条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会计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会计凭证不得销毁,纸质会计档案应当单独抽出立卷,电子会计档案单独转存,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
单独抽出立卷或转存的会计档案,应当在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中列明。
第二十条单位因撤销、解散、破产或其他原因而终止的,在终止或办理注销登记手续之前形成的会计档案,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置。
第二十一条单位分立后原单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由分立后的存续方统一保管,其他方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
单位分立后原单位解散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经各方协商后由其中一方代管或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置,各方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
单位分立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业务相关方保存,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单位因业务移交其他单位办理所涉及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原单位保管,承接业务单位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对其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承接业务单位保存,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第二十二条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解散或者一方存续其他方解散的,原各单位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合并后的单位统一保管。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仍应当由原各单位保管。
第二十三条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期间形成的会计档案,需要移交给建设项目接受单位的,应当在办理竣工财务决算后及时移交,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第二十四条单位之间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办理会计档案交接手续。
移交会计档案的单位,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档案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和已保管期限等内容。
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移交清册所列内容逐项交接,并由交接双方的单位有关负责人负责监督。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经办人和监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元数据一并移交,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档案接受单位应当对保存电子会计档案的载体及其技术环境进行检验,确保所接收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完整、可用和安全。
第二十五条单位的会计档案及其复制件需要携带、寄运或者传输至境外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单位委托中介机构代理记账的,应当在签订的书面委托合同中,明确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及相应责任。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法规处理处罚。
第二十八条预算、计划、制度等文件材料,应当执行文书档案管理规定,不适用本办法。
第二十九条不具备设立档案机构或配备档案工作人员条件的单位和依法建账的个体工商户,其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档案局,国务院各业务主管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为了认真落实《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3号令)有关管理规定要求,结合山西华润煤业有限公司规定,搞好领导下井带班记录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1、在调度室建立领导干部带班下井记录薄。下井记录薄的内容为:下井人员班次、姓名、职务、带班时间及地点、发现的问题情况和隐患、处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等。
2、带班领导带班上岗后,要到调度室认真填写《领导干部带班下井记录表》。其记录要真实,不准弄虚作假,严禁超过当天后补填写的。
3、每天由安监站负责对领导带班下井记录进行查阅,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未能现场处理的,及时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按规定进行整改。
4、带班领导下井记录及交接班情况、隐患处理落实情况等,由矿调度室每月汇总并存档。
摘要: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完成了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在这种经济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我国的认识档案管理的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在本文中笔者就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进行浅析,并提出现如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市场经济;人事档案管理;新模式;探究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其本质是通过在人事管理的过程中,对单位人员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素质和行为能力的考察记述。主要是通过组织和进行人事活动的过程中对单位员工的个人经历、学历、社会交际以及工作能力和情况进行记录。在个人参与社会方面的活动的记载和对员工个人的情况进行反馈。现如今,市场经济引导下的我国各项活动制度都发生了变化,对于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来说,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
一、开放式的管理模式
现如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导致了我国的经济成分发生了翻天附近的变化,对于我国而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包含着很多经济形势,例如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等,这些经济形势在我国经济组织结构的调整下,保持着充足的活力。在人才的交流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反馈,就我国目前而言,计划经济时代下企业中的人事档案管理的模式相对比较陈旧,难以满足现代发展的经济形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探索出一个更充满活力更具有朝气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在新形势下,我国应当建立起一套更加社会化和更加符合时代潮流发展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在新型的市场经济形势下,我国在不断的摸索和研究过程中,找寻出了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认识档案管理制度,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对于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主要操作手法就是通过建立起相对应的人才交流中心来进行档案的管理。在广泛和复杂的社会服务对象决定了人事档案管理的灵活性和社会性,也决定它的起源将更加广泛和复杂。来自各地的人才交流中心人事管理代理,使得人事档案的来源非常广泛,其中包括各种其管辖范围内的人事变动,当人事源发生改变的时候,它的结构和内容也相应发生变化。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是我们的目标,人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组织机构或企业,人员培训和管理工作都同样的重要。这决定了我们对人才管理的支持,在市场经济中,人才是属于全社会,让人的属性从“单位或企业人”转向“社会人”,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是人事档案时代不断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帮助人们实现他们最大的价值使我们现今追求的最终目标。计划经济时代人事档案管理方式,由单位人事档案统一管理,一般情况下,密封好,其他人看不到,更别说交流与共享,因此当时的认识档案充满神秘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非常频繁的人事档案管理和人才交流变得越来越强,人事档案管理的神秘感也被削弱,通过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达,政府可用继续的手段对个人档案的管理信息,免费的人事档案内容的隐私可能是互联网,网络管理和服务,使外界的人事档案管理和人力资源的信息由单一的途径进行沟通,公开化沟通的方式。
二、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的推动下,身份和人事档案的传统系统的体制上的缺陷也同时显示。“死档弃档”,“假档案”,“人质档案”,“人民文件脱节”,“档案克隆”现象也越来越多,“人才壁垒”所形成的“双元制人才结构”“单位封闭”,“交易系统”,“身份壁垒”等负面特征甚至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人事档案更加明显已经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体制生存越来越尴尬。因此,传统的人事档案系统将告一段落,新的科技人员的文件系统将脱颖而出。目前,由于人才流动性较大,在限制区域、部门、行业、身份的人才流动等逐渐释放,业务发展人事代理,以推动出台户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放宽户口准入政策,改革人才驱动的工作许可证制度,探索建立公共管理人事档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因此,公共政策创新人事档案及其机构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社会化,法制化和电子的方向,即合同的,社会的,电子化,法制化是不可避免的人事档案制度创新路径。1.低质量的人事档案内容首先,填写档案的内容不一致。“三日历年龄”(年龄,工龄,党龄长短,教育)记录多样,个别干部“年龄多补少,工作更多的时间来填补更快,更高教育水平的更加充盈。”其次,不同规格的纸张档案。虽然规定统一使用的档案资料16开办公用纸,但大多数现有的材料文件是A4纸,绝大多数高校也都印教材A4纸,不同的纸张尺寸,导致某种形式的印刷过装订线,存档麻烦的工作。第三,这些材料分类不准确的。一些材料不应该返回存档文件和存档零散的材料没有及时归档。四,档案材料的短缺。如识别和处理材料损失更多,还有的简历,自传和其他人事部门公章不包括少数。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陈旧的内容员工人事档案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在个人历史,社会关系,政治关系的基本情况描述这么多,反映个人的工作能力,技术专长和小等方面,这将直接影响文件的质量内容的内容。2.使用技术落后,运行效率降低在备案过程中,企业未启用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大部分依靠人工,费时,费力,效率低,而且企业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水平不兼容的整体水平。
三、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特点
1.由于传统模式下的人事档案管理难以满足现如今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因此在这过程中就衍生出了一种社会化的档案管理模式,这种档案管理模式与我国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之间相互补,在我国传统的'人市档案发展过程中,新型的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是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崭新的里程碑,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下,人事档案管理主要是由专门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管理的,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发挥好档案人事管理的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档案管理规范难以适应现代的信息化的发展,难以实现网络化管理,因此我国在这种基础之上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建立起了新型的给予现代化网络的开放式档案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我国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和问题。
2.在开放式档案管理的运行过程中,其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够基于互联网实现,信息的传递和沟通,而且能够在互联网的构造下,从人员的进入、退出以及发展过程中进行跟踪式的记录和信息的传递。很多企业的人员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较强的单位人员就很难对其进行人事档案的跟踪记录,因此在这种形势下这部分人员的档案全部交给人才流动中心进行统一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具有社会化、开放性以及市场化等特点。然而由于我国在人才流动中心的建设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就目前而言我国对这部分流动性较强的人员的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四、总结
现如今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人才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国人才流动中心的建设和规划还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和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人才建设和管理以及人事档案的跟踪记录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这较大的差距,因此对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来说,我国企业应当积极的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推动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显阳。浅谈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人事档案管理[J].品牌(下半月),20xx,07:276-277.
[2]孙奇。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途径[J].黑龙江科学,20xx,12:227.
[3]牛晓英。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J].劳动保障世界,20xx,11:87-88.
[4]苏洁。企业档案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D].四川大学,20xx.
[5]朱延荣。浅谈人事档案管理[J].现代企业教育,20xx,12:73.
[6]林静。浅谈基于市场经济与资源利用的企业信用档案管理[A].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专业委员会20xx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专业委员会,20xx:9.
[7]黄宗凯。加强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思考[J].档案管理,20xx,06:66-6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中国石化润滑油济南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修理费的使用管理,在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合理用好修理费用,不断提高公司的综合经济效益。根据润滑油公司《修理费用管理制度》和《修理项目招投标、询比价实施细则》以及结合16949认证和内控制度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各部门要提高修理成本管理意识,切实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既要防止失修,又要避免过剩维修”,保证修理质量,优化施工管理,降低修理成本。
第三条名词解释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它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xx元以上,使用年限2年以上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修理包括固定资产大修和维修,大修指对固定资产进行局部更新或更换一套(台)设备或设施的主要部件、附属设备、配件或生产装置停工检修等。维修指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固定资产进行的消除缺陷,保证其正常发挥性能的修理。
修理费是固定资产修理使用的专项资金。房屋装修及不属于固定资产的维修(如:办公家具等)不能使用维修费用。
使用单位指生产中心、销售中心、综合办公室、财务部、安全生产技术部。
维保单位是指已经与公司签有长年维修保养合同的单位。
管理职责
第四条安全生产技术部是公司修理费的主管部门,负责对设备修理及修理费的全面管理。对润滑油公司审定的修理费用总额统一平?、安排使用,严格控制。配合财务做好修理费用的入帐工作。对修理费支出进行审核和统计。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修理费用工作分析会,12月份对全年维修工作进行总结。
设备管理岗位: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运行情况管理档案,并具此审核各单位的月(年)度修理计划需求。编制和上报修理计划、备品备件计划和修理费用使用计划,以及各项临时修理计划的审批和上报工作。
负责按照《润滑油公司修理项目招投标、询比价实施细则》及内控制度要求,对所有维修项目组织进行招投标或询比价,并签定相应维修合同或协议。
负责“检修任务单下达、技术交底、项目变更,并及时办理交工验收手续。
负责对所有检修项目结算书的工程量进行审核和复核,督促办理工程结算。
配合财务部门做好所有修理费的结算报销,做好修理费用的入帐,协助财务部门做好年末修理费的暂估入帐。
将每年修理费用使用情况向公司领导写出分析报告。
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负责按照“检修任务单”落实修理项目的实施,参与技术交底、项目变更。
负责隐蔽前的检查、现场施工管理和协调。负责维修后更换下的备品配件的复核及处置。
负责与使用单位一起,对所进行的检维修项目进行质量检查和工程量签证的复核,并督促办理交工验收手续。具体包括:生产中心和储运中心的所有检维修项目,综合办公室负责的办公楼、空调、汽车、复印机等,以及计算机管理岗位负责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等设施的维修。
计算机管理岗位:负责计算机、信息网络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建立健全上述固定资产运行情况管理档案。
根据计算机、信息网络等设施的运行情况,编制好月(年)度修理计划及备品备件计划。计划要做到科学、准确,避免过剩维修,尽量降低修理费用。修理计划和备品备件计划须经部门负责人签字,主管(修理费用的)经理审批,报设备管理岗位。
负责按照“检修任务单”落实修理项目的实施,组织使用单位和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对检维修项目进行检查、验收、签证。
负责检查落实维修后更换下的备品配件,列出清单,并一同交与安全生产技术部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复核。注:更换下的备品配件,施工单位不得带走。
供应管理岗位:要保证各项修理活动正常开展,努力提高设备、材料、备品配件的采购质量,应优先选用中石化物资上网单位产品,降低采购成本,货比三家,优质优价,对超计划或无计划的不予以采购。按时参加修理费用工作分析会。
第五条生产中心是生产设施的主要使用单位,负责对其进行日常维护与管理,建立健全所属固定资产运行情况管理档案。
根据所属固定资产运行情况,编制好本部门的月(年)度修理计划及备品备件计划。计划要做到科学、准确,避免过剩维修,尽量降低修理费用。修理计划和备品备件计划须经部门负责人签字,主管(修理费用的)经理审批。对于生产急需进行抢修的项目,可经主管经理批准后先行实施,但必须在事后一周内补报计划。
负责按照“检修任务单”落实修理项目的实施,搞好现场的施工管理。负责本部门检维修项目的`检查、验收、签证。
负责检查落实维修后更换下的备品配件,列出清单,并一同交与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复核。
第六条储运中心是生产及辅助生产设施的主要使用单位,负责对其进行日常维护与管理,建立健全所属固定资产运行情况管理档案。
根据所属固定资产运行情况,编制好本部门的月(年)度修理计划及备品备件计划。计划要做到科学、准确,避免过剩维修,尽量降低修理费用。修理计划和备品备件计划须经部门负责人签字,主管(修理费用的)经理审批。对于生产急需进行抢修的项目,可经主管经理批准后先行实施,但必须在事后一周内补报计划。
负责按照“检修任务单”落实修理项目的实施,搞好现场的施工管理。负责本部门检维修项目的检查、验收、签证。
负责检查落实维修后更换下的备品配件,列出清单,并一同交与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复核。
第七条综合办公室负责公司办公楼、生产中心办公楼、空调、汽车、复印机等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建立健全上述固定资产运行情况管理档案。
根据所属固定资产运行情况,编制好本部门的月(年)度修理计划及备品备件计划。计划要做到科学、准确,避免过剩维修,尽量降低修理费用。修理计划和备品备件计划须经部门负责人签字,主管(修理费用的)经理审批。对于急需进行抢修的项目(如汽车外出时发生的维修),可经主管经理同意后先行实施,但必须在事后一周内补报计划。
负责按照“检修任务单”落实修理项目的实施,搞好现场的施工管理。负责本部门检维修项目的检查、验收、签证。
负责检查落实维修后更换下的备品配件,列出清单,并一同交与安全生产技术部复核。注:更换下的备品配件回收,施工单位不得带走。
第八条财务部负责对修理费的使用进行核算和监控,并根据润滑油公司综合计划部下达的修理费使用计划,保证年度修理费总额所需资金的落实。
按公司所签订的维修合同相关条款、润滑油公司批复的维修计划、“检修任务单”、工程签证(或设备维修与故障诊断卡)及结算资料等,按时结算修理费支出。
监督修理费用的开支,对超计划、无计划费用及不执行制度的不予以支付。
1、本局所有档案由档案室统一存档管理,各股室每年所形成的各种文件、资料,由各科室按照归档要求,在次年4月底前送档案室组卷保管。
2、档案室对各股、室移交的各种档案、资料,要办好移交、接收手续。
3、档案室对于集中保管的档案,要统一编制检索目录、案卷目录等,做到科学保管、存放有序、查找方便。
4、对存放的档案,要做到“六防三无”,确保档案的质量和绝对安全。
5、档案管理要严格遵守保密守则,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出档案室。查阅档案资料,需按有关查阅规定办理,并进行登记。在查阅时必须有档案管理人员在场,并在档案室内查阅,不得翻阅无关资料。如确需把档案带离档案室或复印的,应经局领导同意,并办理好借阅手续。
6、档案鉴定、销毁按有关规定执行。7.档案室管理人员因故变动或离职时,应在领导的监督下向新的档案室管理人员办理移交手续。
一、规范公文处理,把好公文形成关
档案就是完成了书面工作处理程序,将接收的信息和所记叙的内容进行备案的历史工作文件。因此书面方式的公文的准备工作是档案工作的第一步,要规范的处理公文,细致的审查公文,公文形成的过程要严格把关,这是把档案管理工作做好所需的基础。
公文的草案拟制是公文形成所需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了大致的计划方向才能更好的进行下一步,不同单位的草案拟制部门各不相同,有些单位的公文草案拟制是由相关办公室统一拟制,有些则是由相关的部门先立草案然后递交给办公室负责印制。但各个部门公文起草人员的水平和质量有一定差异,对于公文拟制所需的要求理解分析不一致,可能会导致拟制的文件质量上不尽人意。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体裁使用不正确,比如请示公文和报告公文没有明确区分;一份公文却请示多个事件;没有按照规则运动文种。
2、一些公文的附件标识不明确,一些公文有附件,没有在规定的地方作出任何标识,也没有在公文附件的名称前标注出详细的序号,整个公文的行文程序混乱。
3、公文主题标注不明确,不便查阅。
4、公文中没用规范的使用数字。
以上情况,对于公文转变成档案的立卷和归档有着较大影响。因此,负责公文起草拟制的工作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对各个部门的公文进行查看,仔细审核,尤其是一些关键的字、句、词要严格把关,在有问题的情况下,要尽快通知提供公文初稿的单位,告知对方具体情况,将出现错误的地方及时协商解决。
二、档案整理工作,从公文的评估分类做起
在将公文相关事务处理结束之后,便可以将公文进行保存,并把公文的类别进行整理和分类,将其中内容不重要和普通的另外保存,不能丢弃。如果遇到涉及到重要内容的公文,例如涉及单位的重大开会、重大事件以及单位要求保存的公文,这类公文就需要明确标注,以备随时查阅。要做好这项工作,务必要遵守以下几个条件:
1、对于这项档案整理工作,需要有清晰的认知,要把管理档案工作做好,就要把公文的'管理规范熟知,才能将公文员工作真正融合,还要提前对所负责部门的档案翻查,掌握所有档案信息,保证档案有高质量,以防档案重复,使档案管理更便捷、科学。
2、作为档案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职业责任感,对工作也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将档案记载在大脑中,对每一份档案都要认真细心,对每一份档案都做出正确的评价。将档案工作生活化、日常化。
3、作为公文文秘要时常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及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公文工作员的档案工作是一项比较专业带有技术性的工作,在日常中要加强学习档案方面的知识,随身携带相关的专业书籍,时常范围,做到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在工作中加强学习。这样才能较高的工作效率。
三、完善公文材料,做好档案收集工作
档案管理部门在文公分类入档的时候,需要先检查形成公文的前期材料,在过程中,需要翻阅其他附属资料,如果发现公文前期资料中有没入档的附件要向相关部门或单位催要,过程中发现同一公文中有个别公文没有按照规定时间交还的,要跟踪回收,坚决不能让公文档案长时间的的停留在他人的手中,这不但可能会对档案造型损坏、遗失,也会因为时间过长而遗忘档案的收归,对档案管理工作带来重大的失误。所以在档案管理的工作中,要不断的复查过去的历史进程,对档案流向掌握清晰,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整理工作必须从平时做起
对于上级发文,做完收文登记后,首先应鉴别该文件是否具有保存价值,如果其中一部分随着现行效用的完成,便失去其保存的社会价值而被淘汰;而另一部分文件,退出现行领域之后,却具有储存价值,能使后人通过其载录进行借鉴和利用,因此应按档案整理规范要求,用不锈钢钉子重新装订,后进行传阅,阅办完毕后,已初步进入归档程序,进一步归整,以备平时查阅。
2档案整理工作应注重细节
对于单位的文件以及领导签发后,一定要及时的将所有的文件资料收集完整,按照资料的内容顺序,依次为正式文件、签发文、定稿、改稿、初稿等程序集中归整并统一装订成册,初步完成“件”,由零散“页”到集中归整为“件”,到正式整理时装盒为“卷”。这档案管理工作入档以前需要做的必须事件,过程务必不能有所遗漏,否公文档案不完整,会给后期的查阅工作带来误导,影响整个档案管理的完整性。
档案的管理工作的良好运作,不仅对单位管理层对单位情况能够随时调查翻阅,了解单位目前的大致情况以外,还能给单位调整政策带来依据,为单位改革提供历史数据;也是向社会各界证明其单位优越成绩的证明,和其他的方面的合作的基础。
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对于单位有益,对于整个社会档案管理工作也具有进步性。在我国现目前不断的发展的背景之下,不断对档案管理手段进行创新,以更创新、更方便的方式整理单位档案,可以全面的反应单位的整体情况。
四、善于交流,接受新信息,达到资源共享
一个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的积累经验,对于不断遇到的难题要积极的向上级部门或者同事请教,不能够随意的凭借自己主观随意把档案归类,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档案和调查的资料相结合,也可以有创造性的进行归档,但切记要根据相关规范来处理。在工作期间,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感,建立良好的职业精神。迅速的接纳新兴信息,扩宽知识面,将知识经验融入到档案管理的工作中。
五、结语
档案管理工作是我国政府、企业良好长远发展的重要一环,是为了让我国现在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的完善,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及素质,加强档案管理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全心身的投入到档案管理的工作之中。使得档案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化,更好的完成与各部门的工作配合,提高整个工作流程效率,减少繁琐的环节,为政府、企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