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优秀19篇)

黄米小枣粽子是东北传统的粽子,粽子主料为糯米,糯米难于消化,一次不宜食用过多。特别是老人和儿童,以及心血管病、胃肠道病、糖尿病患者更要少吃。吃粽子最好搭配蔬菜和水果,以增加纤维质的摄取,使营养更加均衡。

挂五彩线、葫芦、走马芹、佩香囊 1

端午节这一天,家家会给小孩手腕、脚腕、脖子上戴五彩线,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五彩线是用青、白、红、黑、黄五色丝线编成,代表木、金、火、水、土,又象征东、西、南、北、中,民间认为它蕴涵着五方神力的庇护,称为“五彩龙、”“长命线”,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吉祥平安。后来便不再仅仅用这五种颜色,只要是五种线,越新鲜越好,小孩子更喜欢。实在没有,那就只要五种颜色的线就好了。有的挂上小桃核或铃铛,特别漂亮。尤其是挂铃铛的,随着身体的移动,叮当作响,悦耳动听。随着社会的进步,五彩线也不断创新,现在都编五彩绳,既结实又好看。

端午节又称“小儿节”,五月被古 端午节拴五彩绳有保护儿童驱妖避邪之意。当之后的第一声雷声中,剪掉的五彩线随水冲走就会变成小龙,带走你身上不吉利的东西,烦恼、忧愁都随着雨水流走,好运会伴随一年。

葫芦有“福禄”之意,有收集福气的作用。本为藤本植物的葫芦,藤蔓绵延则寓意万代绵长。葫芦的形状与太极阴阳极为贴近,可以收纳不吉之气,易进不易出,因此在端午节,民间有用葫芦去病化煞的习惯,可将葫芦挂在家里或门口或戴在身上,能避邪驱瘟、带来好运。

走马芹,别名又叫野白芷、野芹菜花、毒芹根等,具有祛风消斑的功效。走马芹为剧毒植物,只能外用,不能内服。据说端午室内悬挂走马芹有驱赶蚊虫的功效。

端午节小孩佩带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装朱砂、雄黄、香药等,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总之,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全体放假三天。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山东端午习俗有哪些 2

跳钟馗、闹钟馗,自晋代以来就是端午节和春节的重要内容。有些地方人家家里会悬挂钟馗画。在清代,江南苏、浙一带的居民大都在农历五月于大门或堂中挂钟馗图一月,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

不宜多吃冷食 3

在炎热的夏季,如果胃肠受到大量冷食的刺激,会加快蠕动,缩短食物在小肠里的停留时间,影响人体对食物营养的吸收。同时,由于夏季气温高,体内热量不易散发,胃肠内的温度也较高,如果骤然受冷刺激可导致胃肠痉挛,引起腹痛。

吃粽子 4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又一传统习俗。各地包粽子的用料、粽子的形状不尽相同,花样繁多。如包成牛角状的叫角粽,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称筒粽,包成四角形的叫四角粽,放肉的叫肉粽,放枣的叫大枣粽……统称叫粽子。

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是在晋代。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有用大黄米(粘黄小米)的,还有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唐代时,粽子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包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元、明时期,包粽子的用料已由菰叶变为箬叶,后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粽子米里已开始加上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益加丰富多彩。

从古到今,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来包粽子,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大枣和小枣的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肉粽子最有代表性。现在交通这么发达,网上交易红火,就是西北地区的人想吃南方的粽子已不是什么难事。大家也可以学习包起来。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5

在划龙船时,又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船歌流传。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唱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即“举揖而相和之”之遗风。又如广东南雄县的龙船歌,是在四月龙船下水后唱到端午时止,表现内容十分广泛。

沐兰汤 6

1. 引言部分内容如下:

1.1 概述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节日期间,人们通过举办各种传统活动和仪式,以及制作特色食品来庆祝和纪念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端午节期间的传统习俗和食品制作方法。

1.2 目的

本文的目的旨在向读者介绍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并分享相关食品制作方法。通过了解和学习这些传统习俗和制作方法,我们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可以在自己家庭中体验和传承这些有趣而美味的活动。

1.3 文章结构

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介绍:首先是引言部分,用于概述文章内容并说明文章目的;接着将详细介绍端午节期间常见的习俗活动,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符号物品以及其他传统活动和仪式;然后将分享粽子制作方法,包括材料准备、包裹技巧与方式以及煮熟与食用要点;紧接着将介绍艾草香包的制作方法,包括材料及工具准备、制作方法与技巧以及香包的使用和保存;最后是结论部分,总结端午节的历史文化意义、探讨当代传承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和学习端午节期间的传统习俗和食品制作方法。

2. 端午节习俗

2.1 赛龙舟活动

赛龙舟是端午节期间最具特色和盛大的活动之一。人们聚集在江河湖海边观看或参与龙舟比赛。参赛的各支队伍会划着长长的龙舟,在鼓乐声中迎风破浪,争夺胜利。赛龙舟起源于古代中国民间传说,人们相信划龙舟能驱散瘟疫和恶魔,保佑平安健康。如今,赛龙舟已�

2.2 吃粽子和挂艾叶等符号物品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吃粽子作为节日食品之一。粽子是用粳米、红豆、红枣等馅料包裹在竹叶里蒸制而成的一种传统美食。不同地区有不同口味和包裹方式的粽子,例如咸味粽子、甜味粽子等。吃粽子被视为对屈原表示敬意以及避邪祈福的传统习俗。

此外,端午节还有一些符号物品需要挂起来以驱邪。艾叶是端午节期间常见的一种植物,人们会将艾叶制成束状并挂在门口、窗户或其他地方。相传艾叶可以防止邪气侵袭,并保护家庭健康平安。除了艾叶,人们还会挂红线、灯笼等装饰品,以增添喜庆和祈福的氛围。

2.3 传统活动和仪式

在端午节期间,还有一些传统的活动和仪式举行。其中包括舞狮、舞龙、高坛等表演。人们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演绎各种寓意深远的故事和神话。同时也有一些宗教仪式,在寺庙或庙宇中进行祈福、燃香等传统礼仪。

这些端午节习俗和活动不仅带给人们欢乐和祝福,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和传承精神。通过参与这些习俗,人们能够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氛围,增进亲情友情,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粽子制作方法分享:

3.1 粽子材料准备:

粽子的主要材料包括糯米、粽叶和馅料。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足够的糯米,并将其浸泡在清水中约2-3个小时,以便让糯米吸收足够的水分。其次,选购新鲜的粽叶,这是包裹糯米和馅料的重要材料。最后,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馅料,如肉类、豆沙、蜜枣等。

3.2 粽子包裹技巧与方式:

首先,将两片粽叶交叉放置于手掌心上,形成一个漏斗状。然后,在粽叶底部加入一些浸泡过的糯米作为底层,并在上面添加适量的馅料。接下来,用手指轻轻捏紧顶端,并将漏斗形式向上折叠至馅料上方。再继续添加一层糯米和馅料,并以同样的方式折叠漏斗形成渐增式包裹。

3.3 煮熟与食用要点:

将包好的粽子放入大锅中,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盐和少许油,以增加粽子的风味。用大火将水烧开后转为中小火煮约2-3个小时,直到粽子变得软糯。注意,需要时常加水,并轻轻地翻动粽子,确保它们均匀受热。待粽子蒸煮好后,用夹子取出沥干水分即可享用。

在食用时,可以根据口味添加一些蜜糖、桂花等甜味调料或是配上咸辣酱料增加口感。刚蒸好的粽子会有浓郁的香气和软糯的口感,品尝时更佳美味。

以上是传统粽子制作方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一定的调整与创新。祝您制作出美味可口的粽子!

4. 艾草香包制作方法分享

4.1 材料及工具准备

艾草香包是一种传统的端午节特色物品,它是由艾草和布料手工缝制而成的小袋子,通常用于驱邪、祈福和保健。在制作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工具:

材料:

- 艾叶:新鲜或干燥的艾叶,可以在当地市场或药店购买。

- 布料:选择舒适、柔软并易于缝制的布料。可以选择纯棉或者丝绸等材质。

- 麻绳:用于系紧香包口部。

工具:

- 剪刀:用于剪裁布料和修剪艾叶。

- 针线:使用适合布料的针线进行缝制。

步骤2: 裁剪艾叶和布料

用剪刀将艾叶裁剪成合适的长度,并确保宽度能够适应香包大小。接着,根据香包的形状,在布料上留出缝纫边缘。

步骤3: 缝制艾草香包

将两片布料正面相对,先将三个边缘进行针线缝制。在其中一个侧边留出一个小的洞口,用于填充艾叶。然后,将裁剪好的艾叶装入洞口中。

步骤4: 继续缝制

继续使用针线将洞口缝合并完成整体的缝制过程。确保所有边角都被牢固地缝合以防止漏出香包中的艾叶。

步骤5: 添加麻绳

最后一步是为艾草香包添加麻绳。将一根适当长度的麻绳穿过香包顶端中央的两个小孔,并系紧。这样,你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艾草香包制作过程。

4.3 香包的使用及保存

制作完成后,你可以将艾草香包放置于家庭的重要区域,如门口、橱柜或枕边。艾草香包往往具有一定的驱邪和祈福作用,在端午节期间更加有意义。

为了保持艾草香包的效果和香气,请确保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并定期晒太阳以杀菌。如果你想要使用香包时释放更浓郁的香气,可以轻轻摩擦它们以激活艾叶中的精油。

总之,制作艾草香包是端午节期间传统习俗的一部分,它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遵循以上制作方法及技巧,你可以亲手制作出具有传统价值和祝福意义的艾草香包,并将其用于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

5、结论:

5.1 总结历史文化意义: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过赛龙舟活动、吃粽子和挂艾叶等符号物品以及参与传统活动和仪式,来庆祝纪念屈原并驱逐疫病,并希望迎接新一年的好运和健康。端午节习俗不仅代表着民族的传统习俗,也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意义。

5.2 探讨当代传承重要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传统习俗渐渐被人们所遗忘。然而,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传承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多样性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端午节习俗的宣传教育,鼓励年轻一代了解并且积极参与到这些传统活动中去。

5.3 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在现代社会中,端午节习俗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可以通过创新方式丰富和发展端午节习俗,例如组织龙舟比赛、举办粽子制作比赛等,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此外,还可以结合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的影响力,推广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大众对端午节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端午节习俗的传承与发展,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不宜坐木 7

俗话说:“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夏天气温高,湿度大,木头,尤其是久置露天里的木料,椅凳等,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会向外散发出湿热,使人易患皮肤病、风湿和关节炎等。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8

吃黄鳝

我国江汉平原每逢端午节时,还必食黄鳝。黄鳝又名鳝鱼、长鱼等。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补功能。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

吃面扇子

甘肃省民勤县一带,端午节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发面蒸制,呈扇形,有5层。每层撒上碾细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种花纹,染上颜色,十分好看。这种食俗据说是由端午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

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吃黄鱼和“白乌龟”

常武地区,端午节中午饭比较丰盛,常武人家过端午节,不论贫富,要买黄鱼(石首鱼),要吃“白乌龟”。所谓“白乌龟”就是鹅。东门一带有“当当锅子买黄鱼”的谚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黄鱼被政府推为“爱国黄鱼”端午时人们当饭鱼食用。

常州百姓视农历“五月”为“毒月”,“初五”为“毒日”。五月初五,“重五”,毒上加毒。因此时天气暖热,蛇、蜈蚣、壁虎、蜘蛛、蝎子等“五毒”相继出动以毒伤人,因此瘴气易生,疫病多发,所以“端午节”的节俗皆围绕除毒驱邪防疫等展开。而吃黄鱼、老鹅等,也是增强体质的一种方法。

吃炒血鸭和酿豆腐

湖南宁远一带端午节主要杀鸭庆祝,原因是从清明节一直到端午节这段时间,是水草最丰美的时候,鹅、鸭、田螺等天然食料充足,鸭子个个长得壮实,鸭肉更是皮薄细嫩,这时食用最肥美。

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吃薄饼

在温州地区,端午节家家还有吃薄饼的习俗。薄饼是采用精白面粉调成糊状,在又大又平的铁煎锅中,烤成一张张形似圆月,薄如绢帛的半透明饼,然后用绿豆芽、韭菜、肉丝、蛋丝、香菇等作馅,卷成圆筒状,一口咬去,可品尝到多种味道。

吃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吃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而来。另外,江浙北部一带端午节还吃豆腐。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9

尊敬的各位教师,同学们:

大家好!

如火的石榴点缀着初夏的阳光,淡雾充满成朦胧的暖和。顺着时光的小路走向前去,我们触到了五月的尾音端午节。古老的节日传载了千年,前人将端午递送到我们的手中。它依然保持着古朴的面貌,被历史冲淡的哀伤凝固成坚决的曲调。提及端午,出现在我们脑海的,是这样一个伫立在浩荡江岸的背影。他静默地望了一眼身后的山川,缓合上双眼,像沧凉的人世告辞,写尽了离骚的屈原,以这样失望的方式给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冷艳的句号。

陪同着屈原投江的悲壮,端午节来到了华夏儿女的生活。后人为端午节的凄凉慢慢注入了开心的气息,仿佛想为屈原抹去生命中的哀愁心酸,祭奠着,惜怜着屈原短暂的生命。然而,他的身躯落入汨罗江,化做一股至明至澈的水,他的灵魂,带领对祖国的热诚、对百姓的责任,在中华国土上空熠熠生辉。爱国、责任、忠诚、坚贞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精神,因端午节的代代传承,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今日,端午的气息正围绕在我们的身边,屈原的灵魂在明朗的天空中停伫,向我们宣读着的誓言,抬起头,望向天,对着他坚决地眼神,让我们也大声呐喊:屈原你的品行让我们钦佩,我们的人生,是你指明了方向。爱国、责任,我们并不生疏。xx地震,全部的中国人民的在行动,大方捐献自己的心血,向灾区的人民寄去温馨的牵挂,满目疮痍的土地,因为我们的心手相连而风貌重现。 奥运会,从蜿蜒的火炬传递到精致绝伦的开幕表演,从国家领导到人民大众的全员参加,主动协作,为奥运会空前绝后的精彩,铺垫了一条夺目的阶梯。这是爱国、是责任,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具备的精神。

对祖国的热诚之心凝聚在一起,引领着中国走向强大。而责任,那么让我们的生命焕发光彩。责任存在于生活的点滴,不仅有对同学、伴侣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忙,对于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对教师、父母殷切盼望的回答。会考即未来临,绚烂的将来正等待我们触及,二十几天的艰苦,汗水将会换来胜利的喜悦。在端午节灿烂的阳光下,伸出双手,展开双臂,深呼吸,向天空呐喊出自己的信念:不抛弃,不放弃!凭借对父母教师和自己的责任,迈出幻想的第一步。

端午,是属于我们的节日,让千古传承的信心,在我们的把戏年华中永不淡却。我的演讲完毕,感谢大家!

吃粽子——清热除烦 10

中医认为,糯米具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都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总的来说,粽子有清热除烦、助脾开胃的作用,特别适合初夏食用。

进食时须注意,制作粽子的原料糯米黏性较大,过量进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不可贪食。

艾叶菖蒲——驱毒除瘟 11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将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艾叶(也叫艾蒿)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悬挂艾叶及燃烧艾叶的确有杀菌消毒、预防瘟疫流行的作用。艾叶、菖蒲还有驱蚊的作用,慢慢燃烧艾叶驱蚊效果更好。

现代人已经很少在家门口挂艾叶、菖蒲等草本植物。对于这个问题,专家说,可以采取烟熏和喷气雾剂的方法来解决。普通家庭可以选择在端午前后把门窗紧闭,然后用菖蒲、艾叶、雄黄合剂烟熏2~4小时以上,这样可起到杀菌作用。另外,还可以到商店购买杀虫驱蚊的气雾剂来达到灭害虫的目的。

不宜夜晚露宿 12

盛夏时节,身上的汗腺不断向外分泌汗液,以散发体内的热量,睡着后,机体处于放松状态,抵抗力暂时下降。此时如果正值夜晚,气温下降,再遇冷风袭来,露水加身,容易导致头痛、腹痛、关节不适,并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夜晚露宿还易被蚊虫叮咬,可能染上疾症,如大脑炎等病。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13

尊敬的教师们,友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昨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则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第一,端午节是纪念诗人的节日,是爱国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见国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罗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呼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后来演化成为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已密不行分。端午节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

第二,端午节是卫生节。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炎热,多雨湿润,蚊虫滋生,病虫害渐多,是传染病的高发时期。为了避开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蚊蝇、虫子,净化空气。端午这一天,成年人还要喝黄酒和菖蒲酒驱蛇虫,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香草的香囊预防疾病。这些风俗叙述的是古人驱瘟避邪、祈福健康安全的愿望。这样来看,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第三,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概、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端午竞渡能对大众性的水上运动、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推进和促进作用。如今龙舟竞渡逐渐演化成一项国际体育赛事,起到友情纽带的作用。

第四,端午节是美食节,因为我们要吃可口粽子。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样子看有四角形、锥形、菱形、实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筒粽'。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那么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可谓粽叶飘香粽子可口。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光十色,文化内涵丰厚,因为地域不同,各地的风俗也稍有不同。有些传统的习惯已经淡化了不少,今日的国旗下讲话,我们了解了端午文化,也盼望我们能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主动学习和庇护我们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让古老的华夏文明焕发新的风采!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14

吃茶叶蛋

除了吃粽子之外,还要吃茶叶蛋。蛋有鸡蛋、茶叶蛋、鹅蛋、咸鸭蛋等。最初的关于端午节吃蛋的`习俗,应该就是为了躲避重午的瘟疫,在这个接近夏至的节日里,阳气高涨至正端,阴气初施,阳气隆盛,天地气交,补充蛋白质就是最当务的要事了。在东北地区,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煮茶叶蛋吃。

端午早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实则为节日的一种嬉儿游戏。其它地区均以煮食为主,据说原为投入河水中饲喂鱼虾而拯救屈原,后演化为煮食纪念。

端午节禁忌 15

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山东省邹平县端午,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藉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山西省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陕西省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甘肃省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享节”。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古时"端"与"初"同义,"五"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 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宰相宋建议要避讳,此后,"端五"就改称为"端午"了。端午节也叫端阳节、天中节、浴兰节、女儿节、解粽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菖蒲节、诗人节、龙日、艾节、夏节等等。端午节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岁时节日,也是一个有着大爱内涵的节日,其重要性仅次于春节,与清明、中秋并列。端午节的版本多样,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挂香囊——散风驱寒 16

我国很多地方有端午节挂香囊的习俗,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两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这几味中药,中�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17

再过两天,就是端午节了。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这几天,人们会在门口挂上菖蒲、蒿草、艾叶驱邪,喝雄黄酒、五加酒,吃粽子,挂香囊,以表达保持健康体魄的美好愿望。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里,端午节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慢慢被摒弃,然而事实证明,我们的传统习俗蕴含着很多养生奥秘。

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18

今天,推荐您阅读《关于年端午节的-六大传统习俗》,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喝五加酒——祛湿避邪 19

“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是民间的习俗。五加即五加皮,气香味苦,五加树皮有奇香,可滋补肝肾壮筋骨。民间认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难避邪。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