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学的小故事【优秀9篇】

某些故事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有关数学的小故事【优秀9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有关数学的小故事 篇1

蝴蝶效应

气象学家lorenz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taxas州引起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一点点,结果会很不稳定,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就像我们投掷骰子两次,无论我们如何刻意去投掷,两次的物理现象和投出的点数也不一定是相同的。lorenz为何要写这篇论文呢?

这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某个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办公室操作气象电脑。平时,他只需要将温度、湿度、压力等气象数据输入,电脑就会依据三个内建的微分方程式,计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气象数据,因此模拟出气象变化图。

有关数学的小故事 篇2

九月,从第一颗葡萄成熟开始,硕果累累的秋天也就来了。

一只可爱的小蜗牛爬到一个像巨人一样高的葡萄树下,心想:多好的葡萄呀,我要把它从树上摘下来,作为过冬的食物。于是他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慢慢地往上爬。这时,一群小鸟唱着歌儿飞过。他们看见了小蜗牛缓慢地向上爬,就叽叽喳喳嘲笑他。

一只小鸟说:“小蜗牛呀,小蜗牛。这棵高大的葡萄树有10米高呢!像你这样每小时向上爬3米,往下滑2米,每小时其实才爬1米,要整整爬10个小时才能到顶啊。”

“现在正好八点整,可再过10个小时,天都黑了。”另一只小鸟说道。

我们会在天黑之前把葡萄都吃完的!”其他小鸟也都议论纷纷,“等你爬上来的时候,还能尝到又大又甜的葡萄吗?你还是趁早打回吧。”

小蜗牛默不作声,只是不紧不慢地往上爬。可出乎意料的是,小蜗牛竟然提前了整整2个小时,赶在太阳公公下山之前到达了树顶,尝到了又大又甜的葡萄。小鸟们都很奇怪,问到:“你为什么只要8小时就爬上来了?”小蜗牛意味深长地说:“我一旦爬到顶端后就不会再滑下去了,而你们呢,总是以一尘不变的眼光来思考问题,当然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啦。”

小鸟们都很惭愧,再也不敢嘲笑别人了。

有关数学的小故事 篇3

僧师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

唐僧很快说出他们每人摘桃子的个数。你知道他们每人摘多少个桃子吗?

有关数学的小故事 篇4

一只小蜗牛从生下来就在院子里面生活,它很坚强,视野也比别的蜗牛开阔。它总想知道院子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于是它做了好几天的准备,准备爬到墙外面去看看。它的小伙伴还有小黄鹂都嘲笑它说:“你要是爬… …到墙外那要多长时间啊,说不定等爬到你都成老头了。还是别再异想天开了吧。”小蜗牛没有听它们的,仍然坚持爬到墙外去。

这天,天气很好,小蜗牛背起行囊开始了挑战。每天白天的时候它爬的距离为六尺六,可是晚上它又滑下三尺三,但它每天仍然不屈不挠地努力着。请问如果墙高一丈九,那么小蜗牛几天能爬到墙头上?

白天它爬的距离为六尺六,晚上它滑下三尺三,那么相当于每天它爬的距离为三尺三,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小蜗牛在5天之后就可以爬到墙头了。

有关数学的小故事 篇5

数学小故事

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恺撒指定历法。由于他出生在7月,为了表示他的伟大,决定将7月改为“儒略月”,连同所有的单月都规定为31天,双月为30天。这样一年多出一天,2月是古罗马处死犯人的月份,为了减少处死的人数,将2月减少1天,为29天。

有关数学的小故事 篇6

高斯小时候的故事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97+98+99+100=?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1加至100与100加至1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1+2+3+4+.....+96+97+98+99+100100+99+98+97+96+.....+4+3+2+1=101+101+101+.....+101+101+101+101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有关数学的小故事 篇7

小欧拉机智改羊圈

小欧拉帮助爸爸放羊,成了一个牧童。他一面放羊,一面读书。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了,达到了100只。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若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110米(15+15+40+40=110)父亲感到很为难。小欧拉却向父亲说,不用缩小羊圈,他有办法。父亲不相信小欧拉会有办法。心想:"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欧拉却坚持说,他一定能两全齐美。父亲终于同意让儿子试试看。小欧拉见父亲同意了,站起身来,跑到准备动工的羊圈旁。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缩短到25米。跑到另一条边上,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又增加了10米,变成了25米。经这样一改,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100米长的篱笆真的够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积也足够了,而且还稍稍大了一些。父亲感到,让这么聪明的孩子放羊实在是及可惜了。后来,他想办法让小欧拉认识了一个大数学家伯努利。通过这位数学家的推荐,1720年,小欧拉成了巴塞尔大学的大学生。这一年,小欧拉13岁,是这所大学最年轻的大学生。

有关数学的小故事 篇8

伽利略质疑

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有一次上课,比罗教授讲胚胎学。他讲道:“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亲的强弱决定的。父亲

身体强壮,母亲就生男孩;父亲身体衰弱,母亲就生女孩。”比罗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我的邻居,男的身体非常强壮,可他的妻子一连生了5个女儿。这与老师讲的正好相反,这该怎么解释?”“我是根据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讲的,不会错!”比罗教授想压服他。伽利略继续说:“难道亚里士多德讲的不符合事实,也要硬说是对的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符合,否

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比罗教授被问倒了,下不了台。后来,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评,但是,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却丝毫没有改变。正因为这样,他才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有关数学的小故事 篇9

鸡兔同笼你听说过“鸡兔同笼”的问题吗?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知道《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