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居里(Marie Skłodowska Curie,1867-1934年)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 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1867年11月7日生于华沙。下面是整理的有关居里夫人的故事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在柏克勒尔对于铀的放射性质进行了开创先河的观察和研究以后,跟着便发现铀的射线也像X射线,能使空气和其他气体产生导电性,而钍的化合物也经人发现有着类似的性质,1896年起,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一起进行了系统的发现,在各种元素与其化合物以及天然物中寻找这种效应。
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娅,即著名的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诞生于波兰华沙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是大家的物理教授,母亲是钢琴家。玛丽亚具有父亲的智慧和母亲的灵巧,从小就对科学实验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891年,她到巴黎求学。学业完成后,她原本打算回到正在遭受着沙皇铁蹄践踏的祖国,去为祖国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同时,也为父母尽一个女儿的孝心。
但是,同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先生的相识、相恋和成为终身伴侣,彻底改变了她原来的计划,她只好侨居法国,并于1897年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柏克勒尔现象,引起了居里夫妇的浓厚兴趣,射线放出来的力量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这种放射的性质又是什么呢?居里夫人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铀盐的研究中去了,她广为搜罗并研究了各种铀盐矿石,她被铀盐矿石神奇的射线所吸引,她把特别的爱奉献给了这种特别的矿石。
接受过严格而又系统的高等化学教育的居里夫人,在研究铀盐矿石时想到,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证明铀是唯一能发射射线的化学元素。她猜想,一定还会有别的元素也具有同样的力量,只不过人们目前还不知道罢了。
她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也是第一位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性,在当时那个歧视女性的年代,这是十分伟大的。这两次诺贝尔奖分别是她在1903年和贝克勒尔所做的放射性研究而获得的,另一次则是在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而获得的,这两种元素现在早已成为工业、能源中不可缺少的。
这本人物传记是由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写的,它讲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让我了解到了关于当时的很多事情,比如当时的华沙(波兰首都)是被俄罗斯占领的,俄罗斯人不许在华沙的波兰人用波兰语说话,只允许他们用俄语,而且在学校里还有随机抽查,想尽一切办法来侮辱他们,读后感。比如让波兰学生用俄语来背波兰的天主教祈祷文,还说是以尊重他们为目的,但这是对他们最大的侮辱。不仅如此,抽查员还故意抽查关于俄罗斯文化的种种问题,到最后,甚至还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谁统治着波兰?当然,当时回答问题的居里夫人被心里深深的愤怒和恶心给弄的脸色苍白,到了最后那个问题时,她甚至都说不出话来,然而抽查员一不做二不休,最终,居里夫人在抽查员愤怒的声音中说出了俄罗斯沙皇的名字。
当她十八岁之后,居里夫人被迫不能去上学了,因为家庭太贫苦,连她的姐姐也不能上学了,于是居里夫人就被迫去当家教。直到二十四岁,她才踏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
除了这些,我还知道了居里夫人从小就被她的父亲,一位科学家的实验所吸引,而且她酷爱读书,总是想方设法地找书看。当她长大后,她生活贫苦,在她发现镭的那个实验室仅仅是一个潮湿阴暗的小木棚,条件十分艰苦,然而她不畏艰辛,不断努力,在一堆沥青中苦苦工作,进行提炼,经历了不少挫折,然而最终发现了镭。在她发现镭之前,她跟她的丈夫说:“但愿镭有美妙的颜色吧。”最终她如愿以偿。
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居里夫人一生中遇到过数不清的挫折和磨难,但是她一直坚持不懈,努力地工作,学习,最终收获了巨大的成果。可是她并没有骄傲,她可能是从古至今把荣誉看得最轻的成功人了。
当然,在当时,镭的放射性并未被人们所重视,据说当时出现了加镭蜡笔,加镭药片,加镭的唇膏等等,然而人们很快发现了镭的放射性对人体的影响,最终含镭的生活用品等退出了市场。正因如此,由于缺乏对镭的防护意识,居里夫人在1934年7月3日因白血病逝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此长眠于地下。
居里夫人以她归真返璞、贫贱不移的一片丹心,不仅感动了科学巨匠,而且也激励了成千上万的莘莘学子,在科学探索的荆棘之途中,前仆后继,鞠躬尽瘁!1986年,当李远哲博士获得贝尔化学奖时,他吐露出了引导他走上科学之路的正是他小时候所读的《居里夫人传》。主人公勤劳不懈、热爱生命的高贵情操和理想,使他确立了一生追求的目标。2007年9月19日,在南京大学为庆祝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施士元先生百岁寿辰暨文集首发式上,这位作为居里夫人为中国培养的唯一物理学博士,老人家写下了如下感言:“我习惯于泰然处世,可以说是无忧无虑地走过了百年……”。老人的长者风范与淡泊豁达的人生态度令在场的所有人感动,我想这与老人年轻时所受到的居里夫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在居里夫人出生的年代,她的祖国波兰还处于俄国沙皇侵略者的统治之下,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战乱之中,虽然离乡去远,但是她却心牵故园,一直思念着自己的祖国。1898年,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国波兰,居里夫人将她新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也就是波兰的意思。1934年7月6日,居里夫人下葬于巴黎梭镇居里墓穴,她的哥哥和姐姐向墓穴中洒下了从她的祖国波兰带来的泥土……
1935年11月23日,在美国纽约市罗里奇博物馆,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对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所出了这样的评价:“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这位令她尊敬的女性正是玛丽娅·斯可罗多夫斯卡娅,即我们大家熟知的,被誉为“镭的母亲”的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两大领域,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一生共获得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不仅自己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她的女儿女婿——约里奥-居里夫妇在其指导下,也于1935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样的成就在世界科学史上都空前绝后,但是她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一切荣誉、金钱、灾难都在她科学之光的照耀下荡然无存。这位“镭”的发明者本可以成为亿万富翁,但是她终生拒绝财富,放弃了专利,将镭的发明专利无私奉献给了全人类,一生都过着简朴清贫的生活,并以她的无私感动了所有的人!“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这句她自己说的话是她一生最好的写照。到居里夫人的故居瞻仰,是我这次来华沙的一大心愿。
当我翻开这本书时,书的第一页就用大大的标题写着“一代巾帼英雄—居里夫人”这令我马上有了兴趣。是怎样的女人能得到这么高的赞扬呢?
经过反反复复的朗读,我渐渐的了解了她。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基,原籍波兰。1895年,她和丈夫先后发现了镭与钋,这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
居里夫人,作为一个杰出的女科学家,在仅隔8年的时间里分别摘取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与诺贝尔化学奖。这是多少人多少年也得不到的荣誉啊。
爱因斯坦也曾夸奖居里夫人:在我所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颠倒的人。对,爱因斯坦说的对。居里夫人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可是她却不在意。在路上,曾有不相识的人问她:“你是居里夫人?”而她却摇摇头:“对不起,你认错了。”还有一天居里夫人的朋友来访,看见她的女儿正玩着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居里夫人说:“我就是想让孩子知道,名誉只是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会一事无成。”居里夫人这种魄力有几人能与她并论呢?她一生敬业,对社会无私的奉献,值得我们世世代代的人们所敬仰。
作为一名女性做到这样已经是了不起了,可是居里夫人创造奇迹的地方竟是一个破破烂烂的木屋,她就是在这与丈夫发现震惊世界的镭与钋。木屋摇摇欲坠,满屋子里充满了化学毒气,下雨时,还总漏雨。这样的屋子里,居里夫人和他丈夫不停的工作着。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个小小的实验室。
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与钋,按说应该有令人羡慕的金钱,可是她却不稀罕那些,她把方法公众于世,她的无私伟大,是一般人不所具备的。她生活简陋,从不奢侈。一次一名记者去采访居里夫人,她向一名衣衫简陋的夫人打听,却发现她就是居里夫人。有人说她吝啬,而我觉得这才是一个纯朴自然,勤俭节约的科学家。
如果有人问我,最伟大的女性是谁?那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居里夫人!
近日重新阅读了《居里夫人传》,再一次为居里夫人的生命历程所震撼。记得第一次看完这本书后就激动不已,自觉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楷模,生活的榜样。其实本人一向自恃颇高,很少敬佩什么人,但对于居里夫人,却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折服了。她的一生,对于我,有着太多太多的启示。在我看来,这个本名玛妮雅?斯可罗多夫斯基的普通波兰女孩日后之所以会成为举世闻名的居里夫人,她的家庭、她本人的天赋以及她所处的那个时代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居里夫人出生时,她的祖国波兰正遭受沙俄铁蹄的蹂躏。知识分的家庭背景(父母都曾担任过中学校长),赋予了她良好的修养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当然也将知识精英的聪慧和坚韧毫无保留地遗传给了她。开明和蔼的双亲和五个孩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尽管沙俄施行严厉的殖民统治,但身为小妹的玛妮雅,还是幸福地度过了短暂的童年时光。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们今人借鉴。他们从未对孩进行过什么“启蒙”,而是放开手脚,让他们自由玩耍,去尽情地拥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热自然、亲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时代埋下的种。父亲虽然是一名颇有才华的理科教师,却从未刻意引导过孩的兴趣,他甚至不让小玛妮雅过早地接触理科书籍,好让她在上学后能够全面地涉猎知识,从而逐渐找到志趣所向。当然,他对于孩们的学业还是非常关心,并且要求严格的。至于母亲,则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放弃了女校长的职务,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况下,她仍旧若无其事地操持家务,不遗余力地为孩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不让年幼的他们过早地承受心理负担。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义所在,它不仅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更是一个塑造人的大熔炉。因此,年轻夫妇若想为人父母,必须慎之又慎,因为从此他们的生活将彻底改变,他们要担负起一项重大使命——养育一个小生命,将他(她)塑造成一个“人”。这可不比养猫养狗,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对孩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人父母,责任重大。我认为如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决不可随便尝试。毕竟,我们不仅要对生命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
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是成功的,女们不但个个成才,而且团结友,感情甚笃。居里夫人和姐姐布罗尼雅间的手足之情尤为感人。姐妹俩先后资助对方完成了大学的学业。其谦让、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不由联想到报章杂志上的一些社会新闻:某家的兄弟姐妹为了争夺财产而对簿公堂,甚至大打出手。在我看来,他们真该为自己的举动而忏悔。要知道,大家是一母所生的同胞手足啊!理应好好珍惜这样的血缘亲情才对,为什么一旦牵涉到利益问题,就变得如此自私无情呢?他们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抛弃了生命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实在是得不偿失呐!作为一个独生女,我真的非常羡慕玛妮雅的家庭,羡慕她与姐姐之间的那份无私真挚的亲情。
事实上,为了给姐姐筹措学费,年少的居里夫人饱尝了世态炎凉。十七岁那年,她孤身一人背井离乡,去外省当家庭教师,一当就是六年。这六年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她逐渐意识到了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复杂。失恋的痛苦经历,更教会她该如何选择终生伴侣,如何从本质上去认识一个人。看来,“长大”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磨难是不可避免的。
整本书中,对我触动最大、也最具现实意义的是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学的那章。她当时经济拮据,为了避免干扰,便从姐姐家搬到了一个阴冷的小阁楼上。每天七点起床,学习到凌晨三点方才就寝。冬日的巴黎寒风刺骨,一床薄被哪敌严寒。于是,玛妮雅只能将所有的衣服都盖在被上,甚至将椅背压在上面,以此来增加重量和温暖感。仅有的一点生活费只够她终日以水果果腹,根本谈不上添置衣物。她正是穿着打补丁的衣裙和垫着硬纸板的破皮鞋度过了在索尔本大学的求学生涯的。看到这里,我真的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了。现在的。我,生活得太安逸了,以致于空有雄心壮志,却拿不出半点实际行动。自订的学习计划哪回不是落得个虎头蛇尾、一纸空文的下场。我实在很想拥有居里夫人拼搏奋斗时的那股劲头,哪怕是三分之一也行。但我清楚,有些东西看的时候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可放下书本,跑到外头教太阳一晒,那点所谓的“激情”便十有八九挥发掉了大半。要是再耗上几日,肯定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我算是明白了:其实成功的秘诀人人都懂,问题在于真正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的人只占少数;所以,成功者寥寥。我若想成功,必须痛下决心,严格要求自己我只希望这次的“激情”可以持续地长久一些,但愿我能够尽快找到自我奋斗的动力。毕竟,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是需要一点精神支柱的。我的支柱究竟在哪儿呢?
也许上面的话题显得有些无病呻吟,但那确是我目前的疑惑之一。当然,对于人生,除了迷惘,我尚有许多幻想。比如说:情、婚姻。那么,怎样的情和婚姻可称得上是理想和美满的呢?我觉得,居里夫妇的例给了我最好的回答。他们的婚姻揭示了夫妻结合的最高意义——家庭与事业的和谐统一。他们的相恋是那么的奇特:一场“纯学术”的谈话让他们互生好感;简陋的小阁楼成了他们探讨学术问-§ 题兼约会的场所;居里先生将自己的学术著作作为定情之物;最终,“科学”这个共同理想,把两个天才溶化在了一起。婚礼议程极其简单,结婚用品除了两辆自行车外,别无他物,而蜜月旅行便是骑车郊游。在短暂的十一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始终相濡以沫,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发现并提炼了钋和镭,双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就了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这是何等质朴而动人的情啊!或许在情观上人各有志,更何况这样的“天作之和”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他们的故事至少给了我们一些信心,确切地说,是一种信仰——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存在着完美境界的!美好的生活是值得向往的!幸福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我想,有了这信仰,那些执着追求理想的人们便又可平添一份力量和勇气。
不仅如此,居里夫妇的结合更是两颗高尚心灵的碰撞。这碰撞迸发出耀眼的人性光辉。在这对纯粹的学者心目中,科学是最神圣的,是属于全人类的。因此,他们无偿地将镭的提炼方法公诸于世。在生活上,他们几乎毫无要求。对待科学研究却是异常严谨,锲而不舍,孜孜不倦。“荣誉”和“财富”在他们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而又微不足道。居里夫妇为那些有志于做学问的年轻人作出了最好的榜样!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将一个严酷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探求真理没有捷径可走,那必将是一条清贫而又寂寞的漫漫长路。若无足够的毅力,千万不要轻易涉足。最可怕的事莫过于知难而退,临阵脱逃,继而变成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学者。君不见今日的学术界里,这类招摇撞骗的假学究何其多也!然而,科学研究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之人,永远无法踏进科学的神圣殿堂。所以说,真正的学者是心怀宇宙的,也只有具备这样的胸襟方能发现真理,并且真正懂得真理的价值。
读罢《居里夫人》一书,我已将我的感悟悉数与大家。书中还有一些感悟东西,忽隐忽现,难以捕捉。那只有一边生活、一边体会了。
大家好:
《居里夫人》是作家阎耀明的作品,也是“南方分级阅读”书目的其中一本。这本书用优美的语言将我们带进了玛丽。居里那辉煌的一生,使我被文字的魅力深深地感染了。
1867年11月7日,伟大的女科学家玛利亚。斯克罗夫斯卡诞生在了波兰华沙一个不太富裕的家庭。玛利亚的出生,使家里的生活更加窘迫。当时的波兰正处于俄国沙皇的令人厌恶统治下,生活十分艰苦。再加上母亲和大姐又相继离世,使家人们痛苦了很长时间。幸好,几个孩子都是出色的学生,这才使得尽职而不幸的爸爸重新挺起身来面对残酷的生活。
玛丽娅是校内成绩最好的学生,从女子中学毕业后,进了一所她怎么也不想进的公立高中。在高中里,玛丽娅作为一个波兰学生,受尽了德国,俄国老师的耻辱与折磨。熬过高中的那几年后,她先后当了4次家庭教师,挣到了一定的工钱,准备在下一年9月,也就是她24岁的那年,前往巴黎深造。
在巴黎,玛丽娅开始了她废寝忘食的学习生活,并改名为“玛丽。斯克罗夫斯卡”。在巴黎住了不久后,玛丽经人介绍,认识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天才学者比埃尔。居里,并在他的实验室里住下。很快,两位天才学者便结婚了。玛丽很快就和丈夫找到一个小阁楼住了下来。虽然已经结了婚,但玛丽仍在争取博士学位。为了考取博士学位,玛丽开始研究一种射线。
在研究的过程中,玛丽对一种矿石里的两种新物质产生了兴趣,并和比埃尔开始一起研究。研究很快就有了进展,居里夫妇确认了这两种物质,并给它们分别起名为“钋”和“镭”,还发表了论文。当时的物理界对居里夫妇的研究成果表示怀疑,并希望看到镭和钋。为此,居里夫妇又得工作4年,提取纯镭和纯钋。提取纯镭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那时,居里夫妇的工作条件非常差,只有一个破破烂烂的旧棚屋。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居里夫妇进行了分工,比埃尔负责确定镭的特性,玛丽负责炼制,及提取纯镭盐。玛丽干的是一个壮汉的工作,非常辛苦。比埃尔的工作虽然不费体力,但很伤脑筋,也十分劳累。在这期间,他们生下了可爱的女儿——伊蕾娜,有了她的存在,居里夫妇更加辛苦,他们不得不到处教学以便增加收入。居里夫妇4年的心血没有白费,一天夜里,他们日夜思想的镭诞生了。随着对镭越来越了解,居里夫妇发现,镭竟然可以治疗癌症。发现镭的这一用处后,居里夫人立刻写了一篇博士论文,上交索尔本大学,并成功获得了博士学位。玛丽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丈夫却和她谈起了另一件事——是否无偿的将他们对镭的研究成果毫无保留的交给美国的制镭业工程师。如果居里夫妇不把研究成果交给美国工程师,他们便可以自封镭的所有者并获得很多钱。居里夫妇经过深思,决定选择前者。美国对他们的举动表示非常感激,建立了居里夫人基金会,英国皇家学会也给予了他们最高的荣誉——一枚很重的纯金奖章。居里夫妇并没有因此而赞赞自喜,他们把荣誉看得很淡很淡,竟把金奖章送给伊蕾娜当玩具。此后,居里夫妇又两次获得了诺贝尔奖,一次物理学奖,一次化学奖。在两次获奖期间,发生了两件玛丽的人生大事,一件是玛丽的二女儿艾芙·居里出生了,另一件事则是比埃尔·居里意外死亡了。丈夫的死亡对玛丽来说是巨大的打击,新亏有美国基金会为她打气,才使她度过了难关。
居里夫人的晚年是在荣誉与幸福中度过的,这些幸福和荣誉大多是出于波兰政府以及美国的基金会。在1934年7月4日的黎明,这位波兰的物理女巨人平静地闭上了双眼,享年67岁。
在居里夫人的一生中,她的每一个举动。都在为我们做着榜样,小时候的她乐于助人,品学兼优;青年时期的她热爱祖国,学而不厌;大学时期的她学习孜孜不倦,废寝忘食;婚后的她吃苦耐劳,做事专心致志……最令我敬佩的是她对待荣誉的态度,她认为: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决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的确,如果总是把自己的一点点成功看得如此重要,并赞赞自喜的话,那么在你做事的时候,就会总想着自己的一点儿成功,最终一无是处。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在失败的时候认真反思自己,在获得荣誉的时候不断督促自己,相信我们会更加成功!
读书感悟:《居里夫人传》一书回顾了居里夫人这位影响过世界进程的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主要描述的是居里夫人的品质、她的工作精神、她的处事态度。居里夫人是我非常崇拜的一个伟大科学家,让我获得了很多感触,我们需要有匠人精神和科学的精神,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
:
听天由命、生气勃勃、难以置信、沉默寡言、虚度一生、不可动摇、不可思议、一事无成 默默无声、废寝忘食、寂然无声、漫不经心、柔情脉脉、硕果累累、朴实无华、娓娓动听、勇往直前、背井离乡
:
1、我们波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己的祖国的。
2、我们生活似乎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3、人类看不见的世界,并不是空想的幻影,而是被科学的光辉照射的实际存在。尊贵的是科学的力量。
4、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
5、我认为,你们必须从一种理想主义中去寻求精神力量。在不使我们骄傲的情况下,这种理想主义可把我们的希望和幻想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6、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什么呢?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清晨,小鸟在枝头上“叽叽喳喳”,那美妙的歌唱,让人听了就心情舒畅。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夏天,调皮的蝉在树枝上发出“知了,知了”的声音,热情洋溢,让人听了还想听。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风,吹过树洞时发出“呜呜”的声音,那声音连绵不断,像从遥远的时空飘来的。
7、我以为人们在每一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们已经作了我能作的事”,人们只能要求我们如此,而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点快乐。
8、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成的。
9、如果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敢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一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
10、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