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古诗词【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

中秋古诗词 1

一、中秋月--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二、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四、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五、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六、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七、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八、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九、霜月--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十、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十一、倪庄中秋--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十二、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古诗词 2

风雨送秋到,今夜桂无香。无言独忆慈母,祈梦见安祥。挥泪弃儿归去,从此含辛茹苦,晨暮想亲娘。半夜刺心痛,泪湿枕头凉。

羡同辈,多爱抚,孝高堂。红尘憾事,今生今世也难忘。天有阴晴昼夜,地有江河山岳,岁月历沧桑。若是春晖健,赤胆献衷肠。

注:依“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水调歌头》夹叶仄韵格。

中秋古诗词 3

1. 何处飞来大明镜。——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2. 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3. 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4. 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5.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6.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7.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8.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9. 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0. 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1. 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尾犯·甲辰中秋》

12.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3.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4. 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15. 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6. 可怜闲剩此婵娟。——《思佳客·闰中秋》

17.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1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9.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0.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21.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3.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24. 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25. 槁秸申酬,轮嗣布。——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26. 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7. 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28.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29. 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0.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31. 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32.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33. 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4.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35. 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36.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37.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8.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苏轼《水调歌头》

39.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0.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41.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42.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43. 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44. 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5.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6.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7. 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尾犯·甲辰中秋》

48. 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9. 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50.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1.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52.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53.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54.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55. 从今三夜看婵娟。——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56.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57.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中秋古诗词 4

念奴娇·中秋对月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古诗简介

《念奴娇·中秋对月》是明代词人文徵明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词人飘飘欲仙,想像月中景物如降落左右的情景;下片写词人返回人间后追忆去年今日。全词想像丰富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翻译/译文

枝头的桂花像垂着的块块白玉,圆月映照了整个苍穹,夜空好似被洗净了一般。风拂动着眉梢和身躯,人儿仿佛就在水晶宫殿里一样。遥看天际,龙翻偃舞,宫殿如画,一派歌舞升平而沸腾的气氛。白霜月光铺满大地,我想乘着缤纷的云朵腾空而起。

仍记得旧年的今夜,于溪亭酌酒畅饮,望云飘月移。过往的情境如刚消逝的`梦,转眼却到了去年此时。自西而来的青雀与嫦娥都告知我中秋佳节到了。我寄托旧知好友捎信于你,万万别辜负了这月宫甘甜的香醪。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等,双调,正体为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仄韵。

风泛:风吹。

水晶官:龙王住处,这里指神仙居所。

偃蹇(yǎnjiǎn):高耸的样子。

嵯(cuó)峨:这里指楼阁高峻的样子。

笙(shēng)歌:合笙之歌或吹笙唱歌。

霜华:皎洁的月光。

酾(shī)酒:斟酒。

青雀:指青鸟,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使之神鸟。

俦(chóu)侣:伴侣,朋辈。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

此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词人从二十六岁至五十三岁共九次应试,但每次都榜上无名,此词似是词人为表达期盼榜上有名之意而创作的。

文学赏析

此词上片写词人飘飘欲仙,似乎亲历月宫,月中景物如降落左右,那里桂花飘香,美好的月色将天街笼罩。一阵风吹来,浑身寒冷。“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三句描绘了月宫里蛟龙盘旋、楼阁耸立和仙乐萦绕的景象。之后的“欲跨彩云飞起”则表达了词人远离人世烦恼,追求美好自由境界的超俗之想,无奈怀中仍洗不尽尘世烦恼。下片写词人返回人间,追忆去年今日,与友人在溪亭斟酒赏月,如今秋光依旧,而佳期难再。好在嫦娥派青雀报信,告诉他美好的时光将要到来。最后的“莫负广寒沉醉”一句透露出词人的感伤情绪。

全词想像丰富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天上人间,浑然写来;仙骨凡心,错杂表述,将出世和入世的矛盾心态淋漓吐出。

念奴娇中秋对月翻译2

《念奴娇·中秋对月》作者为明朝文学家文征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沉醉。

「前言」

《念奴娇·中秋对月》此词浮想殊奇,造语浪漫,对月之人似亲昨月宫,月中景物如降落左右,词人貌似仙人,而怀中仍洗不尽尘世烦恼,人间天上浑然写来,仙骨凡心杂错吐露,其主旨全在上下两结拍,上结“欲跨彩云飞起”,有超俗之想,下结“莫负广寒沉醉”,又感伤显,大起大落中,将矛盾的心态淋漓吐出。

「翻译」

枝头的桂花像垂着的块块白玉,圆月映照了整个苍穹,夜空好似被洗净了一般。风拂动着眉梢和身躯,人儿仿佛就在水晶宫殿里一样。遥看天际,龙翻偃舞,宫殿如画,能感受到那儿歌舞升平而沸腾的气氛。白霜(月光)铺满大地,(我)愿意乘着缤纷的云朵腾空而起。

仍记得旧年的今夜,于溪亭酌酒畅饮,望云飘月移。过往的情境如刚消逝的梦,转眼却到了去年此时。自西而来的青雀与嫦娥都告知我佳节(中秋)快到了。(我)寄托旧知好友捎信于你,万万别辜负了这月宫甘甜的香醪。

「赏析」

文征明(1470~1559年),即文征明,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衡山、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斋名停云馆。长洲(今苏州)人。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在当世他的名气极大,号称“文笔遍天下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中秋古诗词 5

中秋月

宋代: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译文及注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jī)人独向隅(yú)。

月光下梧桐树影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的移动着,在这团圆夜仍是独自面对着角落。

羁人:旅人。隅:角落。

未必素娥(é)无怅恨,玉蟾(chán)清冷桂花孤。

月宫中的嫦娥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宫和孤寂桂树。

素娥:指嫦娥。玉蟾:月亮的别称。

译文

月光下梧桐树影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的移动着,在这团圆夜仍是独自面对着角落。

月宫中的嫦娥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宫和孤寂桂树。

注释

羁人:旅人。

隅:角落。

素娥:指嫦娥。

玉蟾:月亮的别称。

中秋月原文及翻译4

中秋月·中秋月明朝徐有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中秋月·中秋月》译文

月亮到中秋节的时候显得比其他时候更加明亮。更加明亮又如何呢?月亮经历的阴晴圆缺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算啦吧,不管什么阴晴圆缺,还是珍惜人世间的好时光吧!好时光呀好时光,希望年年都能看到如此美好的月亮。

《中秋月·中秋月》注释

皎洁:形容月光明亮。

《中秋月·中秋月》评解

此词之声律,上片全同《忆秦娥》,下片只末句多一字。作者使下片首句与上片末句顶针,复以下片末句与上片首句衔接,往复回环,有如回文。虽少伤纤巧,但亦颇见匠心。

《中秋月·中秋月》赏析

古来关于月的诗词很多,有关阴晴圆缺的感慨也很多。徐有贞在中秋月的“皎洁”中想到了“阴晴圆缺”,但没有沉迷于感伤之中,一句“且喜”很是洒脱,末句的常见中秋月更是体现了对中秋佳节的`喜爱,比起大多数诗人最后落点于来年的悲伤更显精妙,而从该词的结构读来很有趣,上片和下片中“偏皎洁”、“好时节”均有上下句顶针,并且下片首句“阴晴圆缺”与上片末句顶针下片末句“中秋月”与上片首句衔接,往复回环,朗朗上口,十分有趣。

各位小伙伴们,中秋节是团圆之日,多和家人在一起,享受团圆的时光吧!希望以后的每个中秋节我们都是开开心心。毕竟“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