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每天有大量的时间可以用来阅读课外读物,那么都有哪些好书推荐呢?
1、旅游。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游可以为学生带来书本上学习不到的东西。同时,旅游也可以使学生放松心情,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积极意义;
2、参加公益活动。利用假期,参加志愿活动,对学生来说锻炼社会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开拓视野;
3、看书。假期中,作为学生看书可以继续带来知识,不会落下学习成绩;
4、做兼职。选择离家比较近的地方做一些暑假兼职,从中感受社会、学点经验、体会生活,让自己树立准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快乐读书吧四年级上册》
2、《快乐读书吧四年级下册》
3、《我的妈妈是精灵》
4、《小鹿班比》
5、《罗大里写给孩子的人类简史》
6、《小狐狸阿权》
7、《太阳的诗篇——<森林报>故事精选》
8、《班长下台》
9、《数星星》
10、《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11、《爱的教育》
12、《小茶匙老太太》
13、《独一无二的伊凡》
14、《爱德华的奇妙之旅》
15、《神奇的收费亭》
16、《蓝色的海豚岛》
17、《草房子》
18、《乌丢丢的奇遇》
19、《烟囱下的孩子》
20、《爱丽丝漫游奇境》
21、《一百条裙子》
22、《巫师的沉船》
23、《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
24、《无尽的追问》
25、《青鸟》
26、《月轮熊》
27、《弗罗拉与松鼠侠》
28、《无字书图书馆》
29、《了不起的马文》
30、《魔法布丁》
31、《吹小号的天鹅》
32、《爱哭鬼小隼》
33、《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
34、《孩子们和野鸭子》
35、《雪地寻踪》
36、《妈妈走了》
37、《黑天鹅紫水晶》
38、《悠长的岁月》
39、《我是一只狐狸狗》
40、《总有一天会长大》
41、《向着明亮那方》
42、《狮子、女巫和魔衣柜》
43、《欧洲精灵传奇》
44、《骑鹅旅行记》
45、《枫树山的奇迹》
46、《十岁那年》
47、《淘气包埃米尔》
48、《佐贺的超级阿嬷》
49、《两个小洛特》
50、《夜爸爸》
51、《马塞林诺·面包和酒》
52、《弗勒希小传》
53、《牧牛小马斯摩奇》
54、《神秘留言》
55、《格列佛游记》
56、《铃木守的鸟世界》
57、《胡桃夹子》
58、《埃米尔擒贼记》
59、《忠犬八公》
60、《动物远征队》
61、《戴面具的海》
62、《万物的钥匙》
63、《河流》
1.营造阅读氛围
很多孩子上一年级了,妈妈认为再不营造读书的氛围就晚了。所以会把孩子爱看的动画片停掉,然后买一堆书,让孩子看到的是书、接触都是书。可是效果并不明显,甚至觉得是一种负担。
孩子天生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去探索发现世界上一切新鲜的事物,而正是这种好奇心的原始驱动力,才能激发出他们的兴趣,使得他们不断地学习,进步。 粗暴的“填鸭”式让孩子去读书,只会适得其反。
首先,家长们应该转变观念。休闲时间只知道玩手机的妈妈和毫不掩饰的讨厌阅读的爸爸,怎么去培养一个爱阅读的孩子呢?言传身教的作用绝对不能忽略。
其次,父母可以布置一个适合的阅读环境,按孩子的喜好选择书柜和书桌,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
最后,父母还可以从给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做起,上行下效,当父母都去阅读时,孩子自然而然也会捧起书来。
2.激发阅读的兴趣
"王者荣耀”游戏大火,遭到了家长和教育者的口诛笔伐。有的家长甚至忿忿不平的说: “如果孩子用对游戏一半的兴趣去看书多好啊”。是啊,有的孩子爱玩游戏,爱踢足球,爱看动画片,就是不爱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根据孩子的爱好与特点出发,用孩子接受的方式,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兴趣引导到阅读上来。
如果孩子喜欢玩电子游戏,可以利用这个契机来激发孩子阅读兴趣。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搜索游戏中人物的故事,可能这时孩子对阅读没兴趣,家长可以转述故事内容,到关键情节戛然而止,让孩子带着问题去书中寻找答案。
从听书开始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也是很好的选择。
当孩子对一本书没有兴趣时,可以选择让孩子去听。往往读书人用抑扬顿挫的语气去讲故事时,孩子更容易沉浸在故事中,这时可以引诱孩子通过阅读了解更详细的故事情节,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但是,千万不要用听书代替阅读。 毕竟用耳朵接受信息和用眼睛接受信息是有差别的,阅读会让孩子注意力更集中,让孩子有思考的余地。
3.选择适合的书籍
很多孩子写作文总是无从下笔,父母认为多读名著有利于孩子积累写作素材,于是自作主张给孩子买了厚厚的名著,强迫孩子每天读一些,孩子不领情,赌气把书藏了起来,还嘟囔着 “眼不见心不烦”。
阅读本身是一种精神上的接纳和心灵上共鸣,孩子的书籍一定是他感兴趣的。 既然培养的是孩子的阅读习惯,为什么不把选书这个决定权交给孩子呢?
孩子喜欢游戏里的人物,孩子可能喜欢这个人物的故事书,如果家长非让他读科学类书,孩子一定不会接纳。孩子喜欢看动画片,就可以引导孩子先从动画片改编的书开始看,孩子多半不会拒绝。当孩子从自己喜欢的书中逐渐发掘阅读的乐趣时,阅读习惯也就随之而来。
低年级的孩子, 阅读书籍的内容要从兴趣入手,多注重游戏性和趣味性,可以选择图片多、文字篇幅少的书籍,尽量选择注拼音版本,能帮助孩子轻松顺利阅读。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选择故事情节强、长篇幅的书籍,有利于形成快速阅读的能力。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初期,谨慎选择内容枯燥的书籍,不以灌输知识为目的,高年级后方可慢慢过渡到阅读名著、历史、科普等书籍。
4.培养阅读仪式感
演员黄磊非常重视女儿多多阅读习惯的培养,所以多多的身上有同龄人不具备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多多的阅读也是充满了仪式感,黄磊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多多晚上临睡前,都会抱着书看。”
家长们希望孩子做事能有仪式感,能让平淡无趣的生活多一份色彩和生机。何不从培养阅读习惯开始给孩子一个受益一生的仪式感呢?
每天的睡前阅读就是结束一天时光的告别式,孩子在阅读中加深对书的亲近与喜爱,带着美好的阅读体验进入梦乡。
对于尚未主动爱上阅读的孩子,父母可以进行睡前陪读。陪读是利用亲子之间的亲密互动无形中培养孩子对某种习惯的适应。当孩子适应这一习惯,家长可以适时退出,避免孩子对睡前陪读产生依赖。切记陪读时间不能过长,如果孩子表现出兴趣,可以适当延长,如果孩子有疲倦和厌烦感,一定要及时的结束。
5.抓住“碎片式”阅读的机会
认识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她的妈妈把孩子不爱阅读的原因归结为课业太重了,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
如果把每晚睡前固定的阅读称为 “有仪式感的阅读”,那么把随机时间的嵌入阅读当做 “碎片式阅读”。
当孩子对某件事表现出兴趣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去翻阅书本寻找答案。 当孩子对广告牌的上的某段话表现出兴趣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去大声阅读。
阅读的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积累的力量是惊人。也许孩子阅读的时间很短,父母也要对 “碎片式阅读”提出赞赏。恰到好处的 “赏识教育”会带给孩子阅读的成就感,加深孩子的阅读兴趣,固化孩子的阅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