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方案【优秀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1

《面具》: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贵州傩戏面具、藏戏面具、非洲面具的特点学习面具的文化,感受它的艺术魅力。

2、通过绘画法来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合作能力。

3、学习“油水分离”这一新技法中,体会美术学习的乐趣。

重点:面具文化的认识和学会用油水分离法来表现面具。

难点:学生对面具特点和风格的表现。

教具:演示纸张,课件

学具:油画棒、油墨、拍刷、碟子、胶棒。

教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自主探究法

学法:小组合作法、实践体验法

学习过程:

组织教学:稳定纪律,检查用具。

一、欣赏激趣,导入新课(3分钟)

(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人戴的是什么吗?

生:面具。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面具,你喜欢面具吗?

你都在什么场合见过哪些面具?

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来深入研究面具。(板书课题:面具)

二、参观展厅,加以分析(5分钟)

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向导明明博士,带领大家去参观有趣的面具博物馆。看他来了!在参观面具博物馆之前,同学们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里面的内容并且回答问题。

带着问题欣赏(意图:了解不同区域和国家的面具文化引导学生认识面具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面具产生的背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第一展厅讲解面具的来历。

第二展厅欣赏两种中国传统戏剧中的面具:傩戏面具和藏戏面具,分别介绍他们的设计特点。

第三展厅欣赏国外的特色面具,分析非洲面具的设计特点。

第四展厅介绍生活中的面具形式特点。

引导总结:不同地区的面具特点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运用了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板书:夸张、变形)

三、变魔术,演示探究(5分钟)

参观了这么久都累了吧?老师给同学们变个魔术来轻松一下,好不好?(教师演示)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用什么画的?用了什么方法完成的?为什么这种方法可行呢?我们可以给这种方法起个什么样的名字?

(油水分离法)

(课件演示一遍过程)你敢尝试一下这种方法吗?在尝试之前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动手实践,教师辅导(15分钟)

四人一小组进行合作。画一个创作出一幅你们小组喜欢的与众不

同的面具。(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你评、我评、大家评(5分钟)

先出示评价样题,再展示你们小组的面具,讲一讲你们的独特构思,说说你最喜欢的作品,他的什么装饰方法是你没有想到的,值得你学习。

(注重生与生之间的评价,师主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创作“图腾柱”(2分钟)

绕着“柱子”转一圈进行粘贴,拿到前台展示。

八、欣赏作品展(3分钟)

看到这样的图腾柱,你有什么感想?

九、拓展(2分钟)

同学们做的太好了!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来制作面具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课件)。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够勇敢尝试面具的创作。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2

教学目标:

1、 观察感兴趣的生物的外形、结构特征、模仿他们的样子设计出有趣的建筑;

2、 通过观察、比较感受建筑物的美,在学习中体验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3、 培养有喜欢大自然的情感,有创造性学习的愿望。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由生物的外形特点联想和设计奇妙的建筑。

教学难点:

如何设计出奇妙的建筑,让生物的特点与建筑的特点巧妙地结合。

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题

1、 将准备好的玉米棒、贝壳或仙人球实物带入课堂,然后开始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课堂用语:老师现在要拿一些很棒的东西给大家看:“这是什么东西?”你们可别小看这些东西哦,知道吗?世界上有些非常的建筑还是模仿他们的样子设计出来的呢!

2、拿一种实物出来提问,了解模仿它的原因(从实物的外形、结构特征和色彩去分析)。

提问:你知道为什么要模仿它的样子设计吗?

学生:因为它的形状是圆的,表面长着很多刺,外形既特别又有趣。

问:那么有趣设计,你们觉得奇妙吗?

好!那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奇妙的建筑”,好吗?

幻灯出示课题

(板书:奇妙的建筑)

二、探讨与想像

1、刚才我们了解到有些建筑是模仿一些生物、植物或者是动物的样子来设计的,那在我们学习设计建筑前先来观看一些图片,进一步了解建筑。

2、幻灯演示图片:

(1)提问:看了这建筑让你联想到什么东西?好像是模仿什么东西的样子来设计的呢?你觉得它哪里最奇妙,最独特?

(2)除了刚才看到的这些奇妙的建筑,在生活和我们的周围里,你还见过哪些奇妙的、让你难忘的建筑吗?

(3)同桌讨论

小结:从刚才看到的建筑、你们有没有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呢?是什么呢?

回答:他们的外观、结构都很独特,很奇妙。

(4)通过上面的探讨,我们了解到这么美观、奇妙的建筑物都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名设计师?

提问:谁来说说你准备设计一组怎么样的奇妙建筑?

三、 引导设计

我们如何来设计一组奇妙的建筑呢?

想一想:

模仿什么东西把奇妙的建筑设计出来呢?

步骤:

1、 构思(模仿什么东西来设计?)

2、 起稿(画出建筑的形状)

3、 上颜色(注意色彩的搭配)

4、 调整画面

四、 同桌讨论后作画。

五、 评一评,比一比

1、 作品展示:画好的作品拿上展板展示。

2、自我评价:作者发言,你设计了什么样的建筑物?是怎样想出来的呢?

3、 他人评价: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可以从建筑的奇妙、结构、特点和色彩去评价)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2、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方法:启发式、情境式、尝试法教学

教具准备:交通标志牌、习题卡、若干立体图形、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圆圆的脸上露出甜甜的微笑,给老师笑一下。咦!你们桌子上都摆积木了,喜欢玩吗?能说说你手中的积木是什么形状吗?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师:(出示三棱柱)这个物体有点特别,你知道它的名字吗?

生:三棱柱。

师:这些都是立体图形。

二、探究新知

1、师: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几位新朋友,(当当当),他们就在这个机器人的身上,请大家来找一找,分分类,看看有几种图形。

(贴机器人)

师:拆分机器人,(贴一个,板书一个名称)

师:它们还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做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有趣的平面图形。

(板书:有趣的图形)

2、师:我们每天放学回到家中,依偎在爸爸妈妈的怀抱,享受家的温暖,这些新朋友的家住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到哪儿去找它们呢?

师:(手拿长方体,用手摸着它的面),请看这个长方体,这个面是什么形状的?生:长方形。

师:我们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也就是从立体图形中找到了今天的新朋友。你试着从其它的立体图形中找找其它几位新朋友。

生:我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师:你找到几个正方形?

生:6个。

生: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师:摸一摸你刚才找到的几个面,说说摸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生:平平的、滑滑的。

3、师:这些图形有点着急了,我们赶快从立体图形中把他们请出来吧!自己选一个积木画一画,

(注意:左手按紧积木不动,右手来画。)

师:好多同学的笔上功夫还要加油。

4、师:请同学们放亮眼睛,记住新朋友的样子。

师:请闭上眼睛,老师说四种图形的名字,你用手比划它的样子。

师:你能很快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试试看)

生:长方体、

正方体(同学们兴趣盎然)。

三、寻找生活中的图形

1、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图形呢?(可以离开座位)

生:①桌子的面是长方形

生:②黑板的面是长方形

生:③电灯开关盒的面是正方形

生:④钟表的面是圆形

生:⑤红领巾是三角形

师:生活真奇妙,这么多的地方用了不同的图形,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2、请你仔细观察,说出交通标志牌的形状。认识吗?说说看。

师:交通标志主要是提醒大家时时刻刻要注意安全。

你还知道哪些交通规则?

生:红灯停,绿灯行。

生:上下楼梯靠右行。

师: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对吗?

四、基本练习

师:这些图形宝宝今天和大家交朋友了,特开心,他们尽情地玩,连自己的家都找不到了,我们帮忙找找吧!打开练习纸。

(生答完后)

师:你们很会思考。

对了的给自己画上一个喜欢的图形宝宝。

(夸夸自己)

五、拓展练习

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图形的装扮,用这些图形,可以拼成漂亮的图画,请看:(出示图片)

老师把这间房子的窗户放大了些,看看,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长方形?师:你是个爱思考的孩子。

回家后,把你的收获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4

活动一:

(出示范例)

l同学们,这件工艺品漂亮吗?(漂亮)

l这件工艺品表现的是什么形象?(人物)

l你们能不能看出这件工艺品是用什么做成的?[可让学生用手摸一摸]

[学生小结]

那么,这些材料是从哪里来得呢?[学生自由猜]

小结:这么精美的工艺品都是用一些废弃物做成的。

活动二:

1.材料展示:

在平日的生活中很多物品用旧之后都会被我们丢弃掉,你能举例来说一说吗?[学生交流]

你今天都带来了哪些废旧物品?[学生展示]

2.分析:

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废弃物都是什么形状?都有哪些颜色?[分析造型与色彩]

3.构思练习

[讨论形象的组合与材料的选择]

出示几样大小不同的废弃物,请学生进行联想并把自己的想法画一个简单的草图。

交流构思情况,并提出自己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的谈出自己的感想]

[出示形象]

谁来帮老师设计一下,这个形象的每一步我都该选择哪些材料最合适?[学生交流并可以动手来试一试][鼓励学生大胆去研究、试验]

4.制作步骤

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是否也能将自己手中的废弃物来设计一下使其变废为宝呢?

我们应该按照怎样的步骤去进行制作呢?请同学们分组交流拿出制作方案来。

请学生进行小结。

5.欣赏

课本中就有许多运用废旧材料进行制作的工艺品,请大家来欣赏一下,看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小结:我认为在这些工艺品中一些小的装饰运用的十分巧妙,真实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都可以运用什么材料来做小的装饰呢?[学生交流]

活动三:

我要开一个工艺品商店,我这个工艺品商店出售的可不是一般的工艺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用废弃物来制作而成的。而你们就是这些作品的设计师,好,就请大家快动手吧。

l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几个人完成一件作品。

能力弱的同学可以进行临摹制作,也可以制作的形象简单。

[放音乐]

小结:

今天是我们工艺品商店开业的日子,请大家来当顾客选择你最喜欢的工艺品。[评析]

札记:

评价时我说:“如果不知道我真不相信这些工艺品是利用废弃物制作而成的,由此可见每一样东西只要我们能留意加以精心的设计就能将其变废为宝。”这句有些夸大事实的话学生却很爱听,因为老师肯定了他们的努力。所以说,有时教师的一句话,可能成为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催化剂,也可能成为毁灭剂。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5

备课时间:授课时间: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指导机器人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应会:能用绘画的方法画一个机器人。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和功能,利用多种绘画用具进行绘画创作,或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

难点:生动地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

三、教学准备:

课件、绘画工具和多种制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

1、欣赏?感悟?畅想: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调节学生情绪。

找学生装扮成机器人与大家见面交流。

讲授新课:

2体验?表现?创新

(1)展示机器人文字资料。

(2)展示机器人图片资料。

(3)展示表现机器人的优秀作品。

(引发学生观察机器人的种类和特征,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1)为什么叫机器人?

(2)机器人能做什么?

(3)机器人必须是人的样子吗?

(4)机器人是使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展示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机器人的科学知识,体会机器人与人的关系。)

提出问题:机器人都有哪些功能和作用?

师概括,在各行各业中(农业、工业、服务行业、军事等)都用到了机器人,它的种类非常多。能帮助人们做好多的事情。

出示课件:讲解机器人制作的基本方法。(手工制作和绘画的方法)

手工制作:巧妙使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机器人。

绘画法:用水彩笔或水粉染料完成。

3、展示?交流?评价

(1)分析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品可以再利用?课本上都用了哪些废旧物品制作的?

(2)绘画作品中,画的是什么内容,她是怎么样表现机器人的功能的?

4、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用绘画或者手工制作的方法,完成一组帮助人们做事的机器人。(也可以设计一个多功能的机器人)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6

我设计的自行车

课时:

2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或运用各种综合材料创作自行车。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在体验设计自行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把自己有新意的自行车的设计想法,用绘画的方法画出设计草图。

2、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在学生设计自行车之前,先让学生欣赏一些自行车的图片,主要是让学生简单了解自行车的结构,能向学生介绍一下自行车的发明过程。

要求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在边讨论边构思在逐步形成自己的设计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发展阶段

启发学生从自行车的功能出发,进行设计构思,在造型设计上可以借助自然界物体的外形进行改装,或是想象中的抽象造型。

指导学生在设计自行车的草图时,相互讨论,相互补充,使设计的草图更完美。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1、当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老师积极肯定学生好的有创意的造型,对有个性的表现给予及时表扬。

2、指导学生在制作自行车时,注重自行车整体造型的美观,同时让学生体验造型的艺术魅力。

四、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课后找各种材料,如:丝带,毛线,铅丝,铅笔,碎花布等,积极尝试,表达自己的丰富多彩的想象,设计出更有创意,更美观的自行车。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7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会响的简易玩具。

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及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玩具的装饰美化。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展示一些会响的玩具示范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2)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示范的玩具会发出声响。

2、发展阶段

(1)教师讲述几种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

(2)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用竹筒,木片,铃铛等材料制作成会响的玩具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3)鼓励学生用找到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一个会响的小玩具,采用画,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与设计。要认真仔细地进行制作。

2、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并分成小组,比比谁的玩具发出的声音更响,更优美动听

四、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五、课后拓展

1、让学生回家改进会响的玩具的设计创意。

2、如何引导深长以材料为媒介结合科学原理进行创意,设计的研究。

3、通过设计与应用课程如何培养深长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研究。

板书设计:

会响的玩具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8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2.学生准备学具: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绘画笔等。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归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发展阶段

首先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思路: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让深长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学生很难将对称表现得精确,这并不重要,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只要能表现出万花筒的图案就可以了。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 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3.收拾与整理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9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欣赏动画片,使学生发解动画片的不同类型。

2、在欣赏各种动画片的同时,使学生发解夸张与变形,是动画片艺术表现上最主要的特征。

3、在欣赏动画片的同时,还使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重点难点:

1、了解动画片的主要类型以及最主要的特征。

2、简单说出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教师把收集到的国内外各种动画片的图片资料展示给学生欣赏,也可利用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VCD甚至电影片等各种教学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以便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2)、也可以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们把自己收集得来的各种动画片的图片资料,互相交流,欣赏。

2、发展阶段

(1)、教师可选择一些学生所熟悉的和所喜爱的动画片,说说这些动画片表现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2)、让学生归纳一下,动画片有那些类型,以及动画片要经过那些工序才能完成。

(3)、学生绘画练习: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画片,画一画期中最喜欢的动画形象或试着自己创作一个动画形象。教师巡回指导。

三、观看动画片

四、收拾与整理

五、课后拓展

让学生调查一下,班级中有多少人喜爱在国动画片,有多少人喜爱外国动画片。说明理由。

板书设计:

迷人的动画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方案 10

教学目的:

1、以欣赏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彩色玻璃窗镶嵌画的艺术特点。

2、掌握利用套色剪纸制作窗花的方法,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颜色、材料来设计玻璃窗,在设计中,捕捉创作的灵感。

重点:掌握套色剪纸的方法,并学会运用套色剪纸来制作窗花。

难点:玻璃窗造型的设计及镂空的技法运用。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彩色玻璃窗图片、做好的玻璃窗教具、彩色手工纸(卡纸、蜡光纸、彩色玻璃纸、包装纸)剪刀、胶水。

2、学生准备:彩色手工纸(卡纸、蜡光纸、彩色玻璃纸、包装纸)剪刀、胶水、彩色水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1、欣赏彩色玻璃窗镶嵌画图片。

2、朋友说说这些图片的特点及给你的感觉。(从纹样、色彩上进行欣赏)

3、师对彩色玻璃窗做简单的介绍:彩色玻璃窗镶嵌画,早在罗马式时期就开始使用,一般使用于教堂,公元13—14世纪又得到长足的发展。教堂装饰中采用彩色镶嵌画和窗玻璃画,这种透光的画面在白天的阳光和夜晚的烛光下摇曳,闪耀不定,画上的圣像和五彩装饰图案,在光的照射下令人目眩神迷,非常吸引人。

4、揭示课题:彩色玻璃窗

二、探索新知

1、欣赏书本图片,并请小朋友思考:如何用我们自己的方法来制作彩色玻璃窗?

2、与学生交流讨论,从而引出镂空这种表现方法,师在投影仪下示范几种镂空的技法。

3、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老师设计的这些镂空的图案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对称,造型奇特)

4、通过师的示范引导学生也来设计不同的镂空技法,并到展台上进行演示。

5、欣赏老师做好的彩色玻璃窗教具,小组讨论:老师是怎样套色的?为什么颜色会这么鲜艳呢?

6、学生和老师一起交流,得出结论:在镂空的基础上,老师使用了不同颜色及纹样的手工纸来进行套色,从而做出了颜色鲜艳的彩色玻璃窗。

7、欣赏一组窗户造型设计的图片(师课前手绘的作品),对学生在窗户的造型上做进一步引导。

三、综合实践

1、作业:用彩色的手工纸拼帖玻璃窗。

2、要求:造型奇特、色彩鲜艳。

四、巡视指导

五、总结汇报

1、在小组中选出较好的作品贴于黑板展示,并和老师一起来说说,这些作品的优点,及你最想学习的地方。

2、督促学生做好教室卫生保洁工作。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