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它。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你做到了有兴趣。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精选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问题1: 古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有何特点?对其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有何影响?
1、地理版图破碎,区域之间彼此隔绝。→小国寡民、独立自治的城邦→使直接民主成为可能。
2、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多山),航海条件优越(多港湾)→海外贸易、海外殖民活跃,→平等互利的观念和勇于斗争探索的精神→为民主政治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保障。
问题2:希腊城邦有何特点?对民主政治有何影响?
1、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2、影响: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在小国寡民的形势下,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积极性被广泛调动起来。
问题3:希腊公民公民素质有何特点?对民主政治有何影响?
1、特征:(1)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2)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3、影响:积极参与城邦政治事务,是民主政治实行的人文因素。
问题4: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各有何意义?
1、奠基阶段——梭伦改革
(1)时间:公元前594年。
(2)内容: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由四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雅典法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3)意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确立阶段——克利斯提尼改革
(1)时间:公元前506年。
(2)内容: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十个行政选区取代原来的四个血缘部落;每个选区各选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以代替原来以部落为基础的“四百人会议”;十个选区中各选一人组成“十将军委员会”;对于某些别有企图的野心家,实行“陶片放逐法”。
(3)意义:标志雅典国家的形成;标志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3、顶峰阶段——伯里克利时期的民主表现
(1)时间:公元前443年至公元前429年
(2)表现: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权力机关,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权力;“陪审法庭”人数众多;为了保证所有公民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实行“津贴制”。
(3)意义: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
问题5: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有哪些?有何意义与局限?
1、特点:人民主权、直接民主、轮番而治、法律至上。
2、意义: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3、局限:(1)就其范围而言,是少数人(本邦成年男子)的民主,众多奴隶、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2)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合于小国寡民的城邦;(3)就其方式而言,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使不同素养的人享有同等国家管理权,很可能导致国家权利的滥用和误用。
问题6:《十二铜表法》是如何诞生的?它有何局限和积极影响?
1、诞生:公元前449年,在平民斗争的强大压力下,古罗马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因镌刻于12快铜牌之上而得名。
2、局限:(1)它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其中掺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2)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
3、积极影响:(1)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2)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
问题7:什么是公民法和万民法?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1、公民法概念:从罗马建国(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它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
2、公民法特点:(1)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2)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
3、万民法概念:万民法形成于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是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法律(国际法)。
4、万民法特点:(1)形式上变得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2)内容上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问题8:罗马法是实质是什么?有何作用?
1、 实质 (局限性):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
2、作用:
(1)维系统治:共和国时期,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激发和调动了平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帝国时期,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2)影响后世:罗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空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问题9: 《权利法案》主要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1、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2、影响: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问题10:英国责任内阁制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特点?
1、过程:(1)光荣革命后:国王威廉三世设内阁成为直辖的行政机关。(2)乔治一世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后来成为惯例。(3)1721年:财政大臣沃波尔开创多数党领袖任首相组建内阁先例。(4)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完善。
2、特点: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一旦内阁遭到下院反对,首相及其阁员就要总辞职或提请英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问题11:英国为什么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结果如何?
1、原因:(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2)直接原因:议席分配导致工业资阶不满;高额财产限制导致工人群众和中小资阶不满。
2、内容:(1)降低财产资格限制;(2)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
3、结果:(1)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2)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局限性)。
问题1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什么?
(1)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2)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掌握立法权。(3)内阁(首相)是核心,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4)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问题13:美国因何颁布《1787年宪法》?其主要目的和内容什么?有何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1、原因: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松散的邦联政府无法应对内忧外患(无权统一关税,保护本国经济利益;无权取消各州之间的关税壁垒,国内商品流通不畅;无力偿还战债;无力应对外国威胁;无力应对人民反抗)。
2、目的:强化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巩固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
3、内容:(1)确立联邦体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2)确立三权分立原则: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拥有司法权。
4、进步意义:它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性质)。(2)使美国拥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有足够的和军队维护国内统治秩序,应对外来威胁。(3)体现了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使中央与地方、大小州、南北间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调和,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深深的种族歧视的烙印。
问题1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七年,是国家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命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2、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有权否定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3、内阁要对议会负责。
问题15: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有哪些?
1、确立联邦制: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2、确立君主立宪制:皇帝是国家元首,有权任免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决定对外政策和主宰议会。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代表组成,实际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作用很小。
问题16: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什么?
1、行政权控制立法权;
2、议会中,由各邦君主任命产生的联邦议会(上议院)权力大,而由人民普选产生的帝国议会(下议院)权力小;
3、带有浓厚的封建军事性;
4、立宪是虚,专制是实。
问题17::巴黎公社的性质是什么?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1、性质:世界无产阶级建立政权实行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威信都尚未到达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
(2)主观原因: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3)客观原因:国内外反对派联合绞杀,反动力量大大超过革命力量。
3、经验:坚持暴力革命,砸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民主选举,人民监督,人人平等;维护工人权益等。
4、教训:革命需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革命需有一个巩固的工农联盟,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革命应乘胜打击敌人,不给敌人喘息之机。
问题18: 二月革命的性质和结果是什么?
1、性质:无产阶级(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结果:罗曼诺夫王朝沙皇统治;俄国形成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问题19:《四月提纲》主要内容有哪些?后来作何调整?原因是什么?
璧合
1、内容: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2、调整:由主张和平夺取到决定暴力夺权。
3、原因:七月流血事件后,两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临时政府完全掌握政权,公开反对革命。七月流血事件表明革命已无和平发展的可能。
问题20:十月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
2.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而言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
3.XX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XX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
4.柳宗元曾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这是说秦亡是因为XX,而不是因为实行郡县制。
5.“汉承秦制”,汉代并非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稍作变化。
6.明朝以前,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地位十分稳固;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历代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秦汉:郡、县;西汉中期后是州、郡、县。
唐代:道、州、县。
宋代:路、州、县。
元代:
实行行省制(10个),形成:省、路、府、州、县。
两个单列行政区划:“腹里”即中书省;宣政院(藏、青、川)。
评价: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明代:承宣布使司、府、县。
清代:省、道、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