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学实验【优秀4篇】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科学实验【优秀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小学生科学实验 篇1

一、重“做”已有认知经验,由“情境”引“思”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辅助手段,是一种通过甄选、创造和建构的能够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的课堂微环境。教学情境是个体前概念的获得、掌握及应用的过程缩影,其中含有社会性的人际交往和协商,也包括相应的活动背景,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不但存在于其中,而且得以在其中应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小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对于个体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科学课中含有诸多兴趣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兴趣点,通过巧妙导入,创设新、奇、趣的情境,彻底唤醒学生的前概念,通过重“做”前概念获得的过程,引发学生实现有效“思”。可见情境的创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一般从以下方面创设情境:从与教学关联密切的生活切合点人手;从与教学关联密切的社会结合点人手;利用学生认知矛盾人手。具有以上几个方面特点的情境,势必会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点燃探究之火。如在《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中,教师课始就创设了一个体验情境活动,通过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剥离出他们已有的认知,通过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发现弹簧在不同拉力的作用下长度也不一样,而且松手后弹簧都会复原,认识到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大小有关系。到这儿,学生就完成了由“似乎没有什么可研究”的生活现象到“发现可以进一步探究”的内容的突破。

二、师生共同收集实验材料,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

在小学科学实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课下多动脑、动手收集实验所需的材料。如在学习一个新的单元知识前,教师把本单元所做实验所需的材料列出一份清单,让学生按清单上的条目去收集材料,学生收集不到的材料,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讨论、寻找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同时可以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题,进而解决问题,使自身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多创造一些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独立自主地去探究科学规律。学生对于一些实验现象的质疑,教师要引导让学生去解释实验现象的差异,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和分析。如《观察土壤》一课的活动中找出土壤中的沙和黏土,我让学生想把沙和黏土分开的办法,学生说出办法后我让学生到“材料超市”自选材料,按照自己的方法来设计和进行实验。由于各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成员间的见解会有所不同,而这些矛盾会在他们进一步的研究中解决。这就是让学生“真刀实枪地”做科学,慢慢地摸索,不断进步。

三、做思共生――在“辩证智慧”中交融

小学生科学实验 篇2

结合对所收集到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我认为小学生在实验中数据作假原因有二:一是小学生自身意识和心理因素的作用:二是教学者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设计的影响。

(一)小学生自身因素

1.实验态度不严谨,任务观念严重。小学生好奇心强,因此每个学生都喜欢做试验。可是也有部分学生态度不严谨,如在做实验《高锰酸钾的溶解》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溶解后的颜色,学生的劲头很高。有一个小组的学生光顾抓紧时间完成任务。却忘了放入的高锰酸钾的数量,结果颜色和其他小组不一样,没有认真考虑也没有重复检测。对于表格的填写,早就抛之脑后了。当老师说:“检测完并填写好表格的小组请举手。”这时,他们才手忙脚乱地填写表格,填写的结果也是漂亮的焰火粉红色。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不理解科学探究活动中事实的重要性。态度不严谨,急于完成任务是发生实验作假的重要原因之一。

2.迎合教师心理,猜测教师意图。由于科学实验中学生发现的现象多而杂。而且学生的回答常常说不到点子上。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在让学生交流实验的现象时,常常选择学优生发言。一听到正确的结论。交流就戛然而止,不再展开。时间长了学生为了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就会猜测老师的意图去填写实验结果,从而放弃真实的实验结果。如有一节课上的是《分离盐与水的方法》。同学们做分组实验,他们用蒸发皿蒸发不明溶液,析出许多白色颗粒。然后。比较白色颗粒与盐粒的异同,填写实验表格,汇报交流自己的实验结论。有一个小组,由于实验时用火过猛,没有及时熄灭酒精灯的火焰,使得留在蒸发皿中的颗粒变成焦黄色。在观察比较后填写表格时,发生了这样一幕。

生1:“颜色不一样。怎么办?”生2:“那我们也和他们写一样的。”

于是,他们在表格中将不明颗粒的颜色填成了白色。由此看出,学生为了迎合教师。放弃了真实的实验结果。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1.落后的教学观念,是孕育实验数据作假的温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两个难题,第一。科学作业本上的作业题怎样填(填学生实验所得的结论还是填正确答案?)第二,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结论还是让学生再重新实验?

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不言而喻,作业本、实验手册中都应该填正确的结论。对于第二个问题,重新实验、寻找原因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好方法,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科学课的教学内容排得满满的。为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告诉学生正确答案是最可行的办法。可是这样做,科学探究变成了走过场,没有了实效,这样的教学是学生实验作假的最大温床。

2.教学设计不当,引发学生实验数据作假。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有位教师上《夜间的计时器》一课。在“检验学生制作的蜡烛钟是否准确”的教学环节中,这位教师把它设计成小组竞赛――比比哪个小组的蜡烛钟计时最准确。检验结束。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每个小组都说自己的蜡烛钟计时最准确,所有的小组都说自己蜡烛钟燃烧一格的时间是60秒。下一个教学环节――探究影响蜡烛钟计时准确的因素却被搁浅。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教学设计影响着学生对实验的态度。

二、杜绝小学生实验作假现象的教学策略

1.强调严谨求实,增强学生实证意识。我们还可以充分运用教学评价强调严谨求实。对科学探究的评价应立足于学生的态度与价值观,立足于科学精神的培养。光看学生实验的结果是否正确,会造成学生只看重数据,不重视实验的过程与操作。学生会把科学精神放置一边。任意改动实验数据。评价要做到有引导作用,对学生形成实证意识。具有促进意义。

小学生科学实验 篇3

1.实验器材不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以我校实验室为例,所有的器材都是五六年前的江苏省“四配套”工程配备的,由于使用频率较高,很多器材破损,不能够满足实验教学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任教语、数学科的兼职科学老师,就会把分组实验简化为演示实验,因为这样教师上课方便,便于控制学生,控制课堂,却剥夺了学生动手实验的权力。更有甚者,连演示实验也免去了,动手实验变成了教师单纯的讲解。

2.实验材料与教材不配套

实验室配备的器材一般是按照某一教材版本配套的,但现在很多地方的教材版本使用多样化,以江苏省为例,大部分地区使用的是苏教版,还有部分地区使用的是教科版,由于版本原因,致使很多实验器材不能够满足实验教学需要,导致部分实验被省略了。

如何丰富实验材料,提高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在大自然中上好实验课

狗尾草的花是什么颜色的?蚂蚁喜欢吃什么?这类简单问题恐怕没有几个人能正确回答上来,为什么?因为它们太小、太常见了。这其实是因为我们的观察习惯所致。在教学中,我们不要仅仅指望一些简单的生物标本上好“生物”单元的内容,而应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上好科学课,引导学生对常见动、植物的整体和各部分进行细致的观察,从而使学生掌握观察的顺序和方法。也就是通过学生对某些动、植物有了全面细致的了解活动,最终的目的使学生收获一种正确的行为习惯,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二、寻找生活中的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缺乏的问题,可以通过学期初向学校申请买一点或师生自备一点的办法来解决。学期初,科学组的教师坐下来仔细梳理,列出本学期需要的实验器材,对于生活中能够找到的,就让学生帮着准备一些,如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有《岩石和矿物》单元,由于我校地处平原,岩石种类不多,我们就向学生发出号召,动员学生及家长外出旅游时多关注岩石,尽可能多带些有价值的岩石回来,捐献给学校。经过两三年的努力,科学老师已经整理了近二十种学生提供的各种岩石,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形状和结构》单元中关于“搭建框架”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用家中的筷子作为小棒,既方便,又节省。

另外科学老师还要学会做“垃圾王”,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从垃圾中发现实验材料,如废旧电线、破玩具上的发动机等部件、饮料瓶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实验课教学资源。科学教师和学生一起,及时收集,细心分类,形成系列探究材料,摆放于仪器室,供各年级教学用。

三、让玩具走进实验教学的课堂

近年来,经常在学校附近的商店中发现一些对学习科学课有帮助的玩具,比如常见的放大镜、磁铁以及两端能够旋转和伸缩的潜望镜、电动小汽车等。针对这些玩具,我认为科学教师应该做好引导,变 “玩具”为“学具”。

1.做学生购买玩具的“导购员”

学生玩具种类繁多,很多孩子在购买玩具时往往只关注外表,喜欢颜色鲜艳、趣味性强、比较刺激的玩具,很少关注玩具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基于此,教师可以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学生购买那些蕴含科学性、益智型的玩具,如望远镜、魔方、积木、机械小汽车等,很多玩具还可以作为课堂上的实验器材使用。如在教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用橡皮筋做动力》一课时,我就让学生用玩具机械小汽车来做实验,学生兴趣盎然。

2.教会学生科学的“玩”

低年级的学生好动性强,对玩具的偏爱和痴迷是最顶峰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儿童充满好奇的时代,一切都是那么的好奇、新鲜、有趣,正是进行科学启蒙的绝佳时期,在学生玩玩具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指导和点拔,学生不但能从自己已经通过摸索,知道放大镜能够放大,聚光的基础上,还会惊奇地发现放大镜还能够成像的重大作用,诸如此类的指导和发现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积极寻找探究其中的奥妙和规律。

四、让实验室器材走进学生生活

科学仪器室在学生心目中是神秘的,仪器室中的部分实验器材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更是可望不可及的。因为很多学校把一些不经常使用的或比较贵重的仪器,如显微镜、三球仪等工工整整地摆放在橱窗中,然后紧锁柜门,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陈列品和检查的展品。我认为,可以定期向学生开放仪器室,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像借阅图书一样,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到实验室借用器材,用以探究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内容。而且,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品行表现,或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绩,以奖励的形式,允许学生将可以带走的器材带回家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实验。通过开放仪器室制度,既提高了实验器材的使用效率,又可以让学生的实验技能得到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切实的发展。

小学生科学实验 篇4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导学;层次化培养;创新能力;策略

创新能力针对小学生来说就是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探究新方法、创造新事物的能力。科学实验导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科学新课程改革和课堂转型中展现的一大亮点,也是摆在我们科学导学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低、中、高段的实验导学中分阶段、分层次培养尤为重要。

1 创新思想的种子在低段萌发

低段(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实验”的学习,对“什么是实验?” “怎么做实验?”“如何操作?”都十分陌生,但他们天生的“好奇心”和“好动”习惯是做好科学实验的动力。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学生的实验操作应以“模仿”为主,因此教师在“帮”着走的同时,努力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潜能。首先,应以“琴纳和牛痘的故事”、“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等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艰难历程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不怕失败的坚强意志来感染、熏陶学生。其次,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实验活动或游戏过程中善于捕捉学生的每一个创新细节,无论是材料的选择应用上,还是实验、活动的操作过程中,只要发现有一丁点创新,都要随时给予鼓励,让其敢于创新的勇气得到充分发挥。

2 创新思维的激活在中段训练

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学生的实验探究水平由“引导性探究”上升为“指导性探究”,因此教师在“扶”着走的同时,分阶段分层次地适度放开,逐渐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力求在每个实验探究的活动中巧设创新思维的综合训练,为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打好坚实的基础。如在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条件有关】的实验中,由于在【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P】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刚接触对比实验,应以“扶”为主;但现在学生对对比实验的探究模式、方法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因此,这个实验可采取 由“扶”逐渐到“放”的方式进行。

3 创新能力的形成在高段促进

3.1 注重已学知识的拓展与应用,是创新能力形成的根本

拓展与应用就是让学生把课堂上已经学到的科学知识尽可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解释更多的现象,探究更多的问题,灵活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如:小学生都喜欢在课间打乒乓,经常被路过的同学踩瘪乒乓球,那么,“你能使踩瘪了的乒乓球变圆吗?”每个实验小组立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分别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然后通过各小组用实验来验证。在动手、动脑实验中让全班同学体验到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以及取得创新成就的快乐感。

3.2 开放性的实验导学模式,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

开放性的实验导学模式表现在实验内容的重组、活动的组织与导学方法、探究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应给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机会,使得课堂的实验导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需要。如:【模拟月球环形山的形成】实验,一是教师应先让学生观察环形山的图片(多媒体播放图片最好),各实验小组思考、分析“环形山可能是怎样形成的?”,然后再讨论出各种各样的猜测,并在全班进行交流。二是让各实验小组把课前准备好的实验材料、用具拿出来进行环形山形成的模拟实验研究,教师巡视点拨。三是当各实验小组汇报完实验结果后,教师应即兴提问:“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你认为在什么日子观察月球上的环形山效果最好?”再一次将学生的思考、分析、讨论推向高潮。这样开放性的实验导学模式,不仅磨练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的创新潜能尽情地发挥,还能让各有差异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3.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

巧设生动有趣的课外实践活动除按教材上的要求开展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一些小制作、小发明,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采取评比、比赛和竞赛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动力,更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注重在应用上下功夫。如:学校科技活动组可在每年的下期开展(3~6年级学生)科创作品制作大赛,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科创作品名称、使用方法、功能效果及用途等向前来参观的同学介绍。通过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但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增长了科学实践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爱好,更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快速形成。

总之,在小学科学实验导学中,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地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更是推进小学科学“课堂转型”实现“以学定导”的基本途径。而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在创新思想形成的基础上,在创新思维达到一定水平时,通过各种能力的磨练和经验的积累,才会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