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音乐故事优秀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这次为您整理了我们的音乐故事优秀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我们的音乐故事 篇1

关键词:软件应用;制作课件;民乐欣赏

一、简编民乐,利用课件呈现故事

每首民乐都有它的故事,有的是优美的诗歌,有的是凄美的故事,但不是每个故事幼儿都能听懂,如著名的爱情故事《梁祝》,我们把故事进行改编,并在改编的基础上,从长长的乐曲中选取3~4段乐曲,让精简的故事和选取的乐曲段落匹配。如《梁祝》这首民乐,我们可以把故事简单地改编为:从前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梁山伯,一个叫祝英台,但他们的爸爸妈妈不太友好,常常吵架,也不让他们两个人做好朋友,他们两人非常伤心,就变成了蝴蝶,成双成对,非常快乐地在花园里飞,有时他们会遇到危险。简单的故事配合简短的乐曲,对幼儿欣赏民乐有很大的帮助。而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教师可以借助课件直观地展示民乐,将故事和民乐结合起来。如大班音乐欣赏活动《老鼠娶亲》,经故事改编和音乐截取,设计了四大段落的音乐欣赏内容,以动作来表示,分别为:吹唢呐、敲大鼓、抬花轿和跳红绸舞。我们可以借助课件,用Flash8.0来制作四段不同动作的形象,并插入音乐,让每个动作动画和音乐段落相匹配。民乐课件的辅助,对幼儿自主学习欣赏民乐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民乐欣赏活动的准备阶段,最重要的是对音乐的剪辑处理和课件的制作,而这需要幼儿教师选择简便实用的应用软件才能实现。

1.音乐截取中的注意点

我们的民乐经改编后需要处理的效果一般有分段、变速、变调等,而涉及具体的软件技术为音乐的截取、合并、变效果(变速、变调、变音色等)。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Cool Edit2.0是非常方便和实用的声音编辑软件,其能快速导入音乐,并用分割和拖曳工具能简便实现音乐的截取和合并。一般我们给幼儿欣赏的民乐都会让幼儿注意里面的乐器、节奏或者音色,我们同样也可以用Cool Edit2.0来做效果。以《百鸟朝凤》为例,音乐是用传统乐器唢呐演奏,其音色尖锐、快速,幼儿很难掌握其节奏,因此我们可以用变速器来减慢音乐的速度,但同时保持音高,在点击变速后还可预览效果,直到我们做出适合幼儿理解能力的速度。在应用Cool Edit2.0这个声音编辑软件时,我们必须注意:首先,保存的格式最好是MP3,方便导入其他软件制作课件;其次,我们制作的民乐是供幼儿欣赏的,整首歌曲的长度不可超过一分半钟(在制作时可以在Cool Edit2.0的时间轴上看歌曲长度);最后,编辑音乐时多制作几个不同的版本,以便在实际组织欣赏活动中能用到。

2.课件制作时的着重点

如果说音乐剪辑是民乐欣赏活动的基础,那课件制作就是欣赏活动的重要过程。它不仅能让教师在制作过程中熟悉活动流程和教学重点,还能提高现代技术应用水平。我们制作的课件必定是画面丰富但层次清晰、形象生动但呈现简单、内容多样但不失要领。首先,必须选取适合幼儿教师制作课件的软件,Flash是幼师较能接受的课件制作软件,以制作Flash课件为例,我们一开始要做的是熟悉整个活动的组织流程,然后设计制作大纲,一般大纲分为:封面、民乐故事、人物的分析、欣赏音乐、巩固练习。因此,我们的课件不可以太长,要简便操作。Flash很适合做故事课件,但不适合做整个活动的操作课件,因为Flash的互动性不强。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其他操作流程可以借助互动式白板来呈现。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有制作白板课件的能力。白板课件有很大的随机性,我们可以在制作时按照上述流程制作,整个白板课件不能超过7页,以保证课件的实用和美观。在制作白板课件时,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重点:一是考虑幼儿的兴趣,灵活预设活动组织中的功能应用,如应用隐藏功能、透视镜功能等,这些都要在预设的情况下才能制作出好课件;二是注意重点,民乐欣赏活动中最重要的是民乐欣赏,而不是故事倾听,因此,至少在课件中民乐出现得越早越好。

3.课件灵活应用,实现各软件的强大功能

我们的音乐故事 篇2

笔者认为,加强音乐欣赏课的意境设计至关重要。音乐欣赏课的重点是欣赏,即从“听”中去感受作品,但是如果提高和加强音乐课堂意境的设计,会使课堂更为精彩、生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音乐欣赏课的有益补充。

一、借助故事情境,创设音乐意境

听故事本身就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乐意接受,对于故事中提出的问题也自然有很浓厚的兴趣去思考。教师正是利用了学生的这一情感因素创设情境,通过故事的设疑,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提高了他们的欣赏能力。

如在欣赏管弦乐《闲聊波尔卡》时,为了营造出使学生乐学的音乐氛围,我特地将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闲【】聊波儿卡》音乐让学生进行对比欣赏,一种是管弦乐,一种是维也纳童声合唱,为的是丰富听觉、引发思索、激活课堂、发展学生想象空间、提高课堂欣赏效果。当学生分别听完两首曲目,在讨论总结之后,我用简短的语言将音乐形象进行描绘,然后让学生再听音乐,这次我要求大家听音乐的同时展开想象,随音乐想画面、想情节、编故事,并按组提前进行分工。这样,同学们带着问题开始认真的聆听、感受、想象音乐。音乐结束,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是这样描述音乐形象的:在欢快的舞会上,人们在尽情舞蹈,气氛异常热闹,但也有一些人唧唧喳喳说着闲话。描述完音乐,这时我又让编故事的同学和设置情节的同学合作,一个讲故事,三个来表演,既要有故事情节,又要有故事内容,包括台词的设定。表演开始了,只见说故事的同学绘声绘色地描述着他设定的长舌妇在说自己的孩子样样好,别人的孩子这不行、那不行,另一个说闲话的人也同声附和,第三个则表现出相对的怀疑,学生的表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虽然盛大的舞会气氛他们无法体验,但孩子们对家长的“不满”是他们心灵的体验。

二、借助问题情境,创设音乐意境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由一个适宜的环境,作为思考的开始阶段。”只有不断创设有激发性的音乐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思考热情,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问题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催化剂,是和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认为音乐课就是放松心情。

欣赏音乐时,学生总是让老师指挥着,“欣赏这首钢琴曲”,“学唱那首乐曲的主旋律”,这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发现问题、提出怎样的问题,导致学生上音乐课只带了“耳朵”,而没带“脑子”。是教师没有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引导他们怎样发现音乐中的问题,鼓励他们提出问题。例如,对于一首作品,我们要听的是什么,感受的是什么,总结的是什么,让这些问题触动学生去探究隐藏于音乐作品背后的东西,从而上升到高层次的音乐鉴赏层面。

三、借助视听结合,创设音乐意境

根据教学需要,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果“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

我们的音乐故事 篇3

一、音乐剧中舞蹈的发展起源以及分类

(一)音乐剧中舞蹈的发展起源

目前,我国还尚未在历史典籍以及相关文献中找到有关于舞剧艺术的介绍,但是却能找到有关于乐舞的记载,而且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世纪。在这一时期,已经存在《大舞》这一著名的乐舞,这一舞曲将诗、乐、舞等艺术形式完美的融合到一起。在这之后相继出现了很多乐舞,到了明清时期,人们逐渐在戏曲当中融人舞蹈,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还不能称为舞剧。舞剧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真正产生于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从相关资料中得知,我国的舞剧实际上是对外来艺术的一种引进,后来经过梁伦、戴爱莲、吴晓邦等人的不断探索,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我国的舞剧艺术,与外国舞剧不同,我国的舞剧艺术具有我国民族艺术特征。我国的舞剧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原则就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我国舞剧艺术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戏曲舞蹈的改造和提炼起到推动作用,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形成古典舞风格。

(二)音乐剧中舞蹈的分类

音乐剧是一种主要利用形体表演和音乐唱腔对故事进行演绎,从而推动情节发展的一种表演艺术,其音乐通俗易通。在音乐剧中,舞蹈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在感情表达方面和戏剧情节发展方面,舞蹈艺术有着先天独到的优势。音乐剧中的舞蹈主要有以下几种:爵士舞、踢踏舞、芭蕾舞等,除了这些比较出名为人们所熟知的舞蹈之外,还有加伏特、华尔兹、小步舞等一些民间性的舞蹈。此外还有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舞蹈,比如探戈、桑巴、伦巴等。

二、舞蹈在音乐剧中呈现出来的魅力

(一)舞蹈能够表达音乐剧的主题思想

音乐剧中有很多美学元素,而舞蹈可以将其细腻展现出来。舞蹈是舞台上的重要灵魂元素,与一些枯燥的对白交代不同,人们在描述故事的时候,如果配上相应的舞蹈,将会更加吸引人,而且更加生动,更重要是能够直观表现出故事的主题思想,让人们能够通过生动形象的动作从中有所感悟。

例如在《西区故事》这部音乐剧当中,包括黑人曼博舞、爵士舞和双人舞,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舞蹈充分感受到那种对爱情的向往和对新生活的向往之情。这部剧中的舞蹈将这部音乐剧的主题思想以鲜明的方式呈现出来,主要讲述的就是现代朱丽叶和罗密欧之间的爱情故事。

(二)舞蹈能够对音乐剧中人物形象进行塑造

音乐剧是一种主要利用形体表演和音乐唱腔对故事进行演绎,从而推动情节发展的一种表演艺术,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物形象,而这些人物形象仅仅靠枯燥的对白是无法有效展现出来,必须要借助舞蹈动作去塑造。众所周知,音乐和文章作品都能塑造人物形象,但是人们很难知道人物的性格和内心活动,舞蹈则不一樣,舞蹈可以通过生动具体的动作形象将其表现出来,而且还能将一些无法用其他元素表现出来的情感有效表达出来。借助舞蹈动作的幅度以及肢体动作的速度和节奏可以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展现出来,或是忧愁,或是欢喜。即使音乐剧的剧情发生转折或者变化,也可以借助多种舞蹈变化充分表达出来。

例如,在上世纪70年代创作的《芝加哥》音乐剧就是一部非常出名的音乐剧,整个舞蹈的背景非常昏暗,有极具风情的爵士乐,也有曼妙的舞姿,利用这样的背景演绎一场谋杀案,非常应景,用歌喉去描述故事的同时,配上具有妖媚型的舞蹈,从而将主人公们性格有力的塑造出来,还能突出这些主人公非常狂妄的性格特点。从这部音乐剧中可以看出,舞蹈能够将一个人的形象淋漓尽致的塑造出来。

(三)舞蹈能够营造良好的舞台氛围

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在音乐剧中,舞蹈不仅能够表达音乐剧的主题思想,塑造人物的形象,还能营造良好的舞台氛围。一个充满着激情的舞蹈,可以将整个舞台的气氛瞬间点燃,例如著名的踢踏舞。因为踢踏舞有着十足的动感和非常好的节奏,在其融人到音乐剧当中很容易就点燃舞台氛围。又如,人们想要营造出一种比较幽静的黑夜气氛,就可以在音乐剧中融入舒缓的芭蕾舞。一般说来,大部分的气氛都是可以借助舞蹈去渲染出来,可以很容易被观众接受和了解。这是因为舞蹈有着非常强的表现力,将其运用到音乐剧中,不仅可以描述整个故事,还能将故事中的悲伤或者欣喜的氛围充分表现出来,从而营造特有的舞台气氛。

(四)舞蹈能够推动音乐剧的剧情发展

在音乐剧中,舞蹈最大的作用就是推动剧情的发展。音乐剧是对故事进行演绎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中,剧情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一部音乐剧中,剧情通常都是曲曲折折。仅仅通过口头上的描述和音乐的渲染,很难让人充分感受到曲折的剧情。舞蹈则不同,舞蹈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当故事情节发生转折的时候,可以利用舞蹈的肢体语言有效展现出来,这样就表现的非常直观,而且观众也很容易看懂。除此之外,观众在发现故事情节发生转折的基础之上还能发现剧中人物情绪和性格的转变,这些都是可以借助舞蹈表现出来的。

(五)舞蹈能够丰富音乐剧的舞台画面

观众在观看音乐剧的时候,不仅希望听到精彩绝伦的故事,还希望看到丰富多彩的舞台画面。尤其在当前形势下,人们的欣赏水平都有所提高,对于音乐剧的舞台画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人们对舞台剧的印象通常停留在舞台画面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上,可以说,音乐剧画面的视觉效果对于观众欣赏的满意度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而音乐剧的舞台画面正是通过舞蹈充分展现出来的。因此可以说,在音乐剧中,舞蹈提供了丰富的舞台画面,增强音乐剧的感染力。

例如,音乐剧《猫》,是一部非常著名的杰作。在刚开场的时候,舞台画面中就是几只猫儿在深夜里参加一场舞会,整部音乐剧中的故事也正是由此展开。这部音乐剧讲述一个爱和宽恕的故事,在音乐剧表现过程中,猫儿们无忧无虑扭动着身躯,这其中融人了很多的舞蹈,比如芭蕾、爵士舞和现代舞等,此外还包含英国的民族民间舞蹈。这些不同的舞蹈交叉融合,给观众的视觉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这些故事连在一起,就将整个故事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演绎出来,极大的丰富音乐剧的舞台画面,最大限度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

我们的音乐故事 篇4

一、中国叙事型音乐电视代表作品分析

(一)以叙事型音乐电视作品《常回家看看》为例

叙事型音乐电视作品《常回家看看》用朴实的画面描绘了一对老夫妇过节时在家里等待儿女们归来团聚的情形。

(1)人物角色—一对老夫妻,大儿子儿媳和孙子,女儿女婿,小儿子。几个在生活中最常见最朴实的角色构成了一个温馨的故事。简单的人物关系也正是反映了现在父母与子女的现状。

(2)情节设置—在这部音乐电视作品中情节的设置更注意细节的把握。例如:要过节了父母子女要团聚了,老夫妻还特意去理发; 女儿在医院还在忙碌着,丈夫已经在外边等候多时了;小儿子在三十的晚上仍然在抢修路灯,保障人民的用电,在上车后换上干净的新衣服……这一个个简单的画面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父母会想起自己的子女,而子女更能体会父母需要的关怀就是你“常回家看看”。

当最后一家人团坐在一起的温馨场面让所有的观众感受到家的温暖。

(3)故事化的场景—在这部音乐电视中我们充分动用平行蒙太奇的结构方法,把不同的时空合并在同一个作品结构之内。场景(时空)之一是一对老夫妇在家里准备饭菜,张罗桌椅,而另一场景(时空)则展现儿女们则奔忙于归途中,就在这“常回家看看”的歌声里,一段老人与儿女之间淳朴而感人的故事在双重场景的交叠组接中呈现在观众眼前。全片通过老人张罗桌椅-老人准备饭菜-老人等候-老人张望窗外-儿女奔波在途中等符号性的画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场景。

(二)以叙事型音乐电视作品《有一种爱叫作放手》为例

叙事型音乐电视《有一种爱叫作放手》剧情简介:起初阿木是一个流浪歌手,与女友相依为命,在女友鼓励下阿木向唱片公司寄去了音乐作品并最终获得了唱片公司的邀请,当女友拿着邀请信向阿木欢呼之时,一辆汽车向她撞来。阿木一炮而红,而女友却双腿瘫痪,此时阿木忽然得知自己患上了绝症。为使女友尽快忘记自己,阿木故作背信弃义安排了一段假恋情,千夫所指的阿木被朋友殴倒在雨地,女友终于愤然离他而去。阿木微笑着默默离开了人世。

(1)人物角色——男主人公阿木,女朋友, 故意安排的另一个女朋友。和所有的爱情故事一样,两个人之间出现了“别人”,但这个“别人”在这个故事中却是男主人公自己安排的。这个角色的参与让故事出现了变化,结尾才会让人更加震撼。

(2)情节设置——故事的开始很平淡,相爱的两个人一起在为生活理想奋斗,在即将成功的那一时刻,女朋友却发生了意外,这是故事的一个高潮点,可男朋友却见异思迁喜欢上了别人,让女孩子格外伤心……在我们怀着对男主人公厌恶的态度时,我们突然发现了事情的真相,故事的结尾大大出忽人的意料。

(3)故事化的场景——作品运用了不同时空的转化,马路上,家中,天桥底下。贯穿整个故事的发展。

二、韩国著名叙事型音乐电视作品分析

我们再来看一下韩国的著名叙事型音乐电视作品:

(一)以叙事型音乐电视作品《因为是女子》为例

时间长度八分钟,题材类别爱情,表现方法:音乐为基调,画面叙事;人物内心独白;声效(声音作为叙事手段),主演申玄俊。

故事情节讲述一个男人为心爱的女人换眼睛角膜的故事:男主角是个摄影师,一次偶然的照相使他与女主角邂逅;女主角是洗发工,恰好碰上了男主角来理发,女主角不小心把洗发液弄到男主角眼中,道歉,二人结识。女主角的眼角膜被显影液烧伤,男主角暗中把自己的角膜换给了女主角,黯然离去。女主角重见光明,但见不到心爱的人。二人邂逅,女子痛心……

(二)以叙事型音乐电视作品《泪》为例

时间长度五分十二秒,题材类别爱情、悲剧,表现方法:音乐为基调,画面叙事;人物内心独白;声效(声音作为叙事手段,主演金泰佑与李惠庆。故事情节讲述了一起悲惨的飞机失事的故事:男人送女人赶往机场。飞机故障失事,机舱里的人们都失声痛哭;男人行车在路上,心烦意乱,飞机坠毁一瞬间,两个真心

转贴于

相爱的人彼此心灵感应……男人手上拿着女人生前遗物,痛哭……

通过这两部作品我们不难发现韩国音乐电视具备了以下的几个特征:

第一,时间长度都在5分钟以上,外音乐前奏很长。第二,音乐都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主要承担烘托氛围的作用。第三,全篇在叙事,都借助画面与音效的配合讲述了一个小故事(在这里,音乐起到的是基调作用,而画面是占据第一位的,它遵循的是一种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而并不是“画面碎片”的拼贴,画面其间密切关联而构成一个叙事单位,具有很强的可看性);第四,都以爱情为题材内容进行创作。

三、中韩叙事型音乐电视之比较

我们再回过头看一下我们国内的叙事型音乐电视《常回家看看》《有一种爱叫做放手》,这两部音乐电视都是国内不错的音乐作品,深受不同年龄阶段受众的喜欢。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们的叙事型音乐电视叙事却是碎片化的,情节不具有长时间的观看性这一特点。但这也正是我们的突破口,叙事与抒情相交叉结构的音乐电视,却也能体现出国内叙事性音乐电视的特色。

我们的音乐故事 篇5

【关键词】幼儿 音乐欣赏教学 欣赏能力

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教学,是幼儿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幼儿是音乐欣赏活动的参与者、表演者,通过欣赏音乐作品,能有效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丰富音乐的想象力,同时更强烈地感受到音乐实践过程所带来的快乐。然而,我们知道由于幼儿的知识经验贫乏,欣赏水平较低,音乐欣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是比较有难度的领域。为了把音乐欣赏活动变为幼儿喜爱的音乐活动,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水平,笔者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

一 运用故事,深入浅出,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描述的意境

故事是把音乐作品介绍给幼儿的最简便的途径,通过语言描述,可以使幼儿联系已有的经验产生新的联想、展开想象,激发幼儿产生对欣赏音乐作品的兴趣。

《挪威舞曲》是一首十分优美、形象鲜明的乐曲。全曲ABA三段式结构明显,变化清晰,适合大班幼儿欣赏。活动一开始,我让孩子们听一首音乐,听完后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觉,你会想到什么?”等到幼儿听完音乐,并自由发表看法后,告诉孩子们:老师听完音乐也想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在《挪威舞曲》的音乐声中,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将幼儿带入音乐描绘的意境中。幼儿在故事的引领下完整的欣赏音乐,联想故事情节,一遍音乐欣赏后,鼓励幼儿自由地表现对乐曲的理解。

1.巧设提问,引导幼儿理解音乐的变化

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对幼儿来说,因生活经验、理解水平所限,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不如成人,在活动中,教师可用这样的提问引导幼儿深入地了解音乐的变化。

如:“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音乐的哪里是鸭妈妈带小鸭走走,游泳,做游戏?音乐的哪里是刮大风?”这样一来,整个音乐被赋予了丰富的内容,让孩子们可边听音乐边想象故事,加深了幼儿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听音乐,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2.语言指引,发挥想象,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的变化

在分段欣赏过程中,教师以鸭妈妈的口吻分别提示幼儿,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A段和B段的音乐。如:“孩子们,快来和妈妈一起游泳、做游戏吧!”“这只小鸭游泳的动作真好看。”“音乐的哪里是刮大风?”“刮大风的时候鸭妈妈是怎样说的?”(孩子们,别害怕,快蹲下,一动也不要动,大风就不会把你刮走了。”)“风是怎么刮的?”“刮大风时小鸭子们该怎么做?”这样,一群“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尽情地发挥想象,创编出不同的动作来表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悟。

在整个欣赏活动中,教师都是通过鸭妈妈的口吻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并带着孩子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每一个乐段的音乐,在音乐的变化中用提示性的语言,提醒孩子们音乐变了,动作也应随之改变。教师在活动中始终是引导者、合作者,这样的身份让幼儿感到亲切,乐于接受。同时,教师以鸭妈妈的身份直接参与其中更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和欲望,让幼儿乐在其中、陶醉其中。

二 运用图谱,直观明了,帮助幼儿了解音乐的结构

在《挪威舞曲》的欣赏活动中,我们结合乐曲各段的不同特点,如:A段音乐平稳、流畅,我们将它想象成:清晨鸭妈妈带着小鸭们在草地上走走,游泳,做游戏;B段音乐快速、连贯、紧张,恰似狂风大作;而第三段的音乐则是第一段音乐的再现,因此我们仍用A来表示。在教学中,将故事与旋律相结合配上简单的图谱,加深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三 开展游戏,增添趣味,迁移幼儿新的经验

我们的音乐故事 篇6

我认为:要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可以从音乐作品本身蕴含的文史故事入手,妙用文史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要聆听的音乐作品产生兴趣,从而引导他们鉴赏音乐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美感。达到培养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目的。

大部分学生本身是喜爱音乐的,但他们喜爱聆听的多数却是流行音乐,音乐鉴赏课上的经典作品在他们眼里是“过时”的,甚至是“落后”的。要让学生彻底改变这种观念,接受“古典”音乐,喜爱“古典”音乐,道路艰难多阻。但是,如果做到以下几点,音乐鉴赏也能转变为学生喜爱的课堂,教学效果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创设自由的思想环境

现在的学生自主性很强,都喜欢彰显自我,而且不轻易因为别人改变自己的想法。如果音乐鉴赏作品中出现的古典作品是他认为难听的甚至是受煎熬的,音乐老师一定不能指责他,而且一开始就要表明:每一个人的喜好都不一样,每一个人的审美观都不一样。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喜好、想法和审美情趣。不会要求他装作悦耳的样子,不会要求他说喜欢听。但是,正因为大家都是平等的,大家都有权力去评论各自的喜好,大家都受到了尊重,所以每一个人也要尊重作曲家、演奏家。尽管觉得不好听,也要耐心地听完,听完,才去下好与不好的结论。他们下结论的时候,尽量听取他们的意见,不随意打击任何一个学生的见解,哪怕他的见解是非常有个性、个性到有失偏颇的。应该对他们表明:老师彻底尊重他们的意见。他们有权利发表自己的心声。毕竟,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得到的教育不尽相同,想法当然也各异。不过,在他们的见解有失偏颇的时候,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不作强硬的批评、指教,而作理性的分析和柔和的引导。让他们在音乐课堂里,充分理解到“音乐无国界”、“音乐是每一个人的朋友”的概念,真正喜欢上音乐课。

二、挖掘音乐作品蕴含的文史故事

鉴赏音乐,不单单是只有音乐,只有艺术。应该还有作品、艺术背后的一切生命、一切努力和汗水。从这个角度切入,会让他们对追求理想和努力拼搏有更深的理解,同时,也让他们对艺术、对追求有更清醒的认识。一切貌似辉煌的艺术,其实都经历过怎样灰暗的磨练阶段,是他们所不知道的。每一个音乐作品,在成为世界名曲、百年经典之前,必然经过作曲家千锤百炼、呕心沥血的艰难创作。这些久负盛名的作品问世前,作曲家所处的时代大背景,有什么大家所熟悉的历史,是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故事”探索,他们更容易理解音乐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音乐旋律变化莫测的理性支柱。他们也乐意从故事中得到启发,去寻找故事与音乐结合的美妙时刻。

三、音乐与文史故事相结合

当音乐课堂已经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教师跟学生的互动也会顺利得多。这时候不必急于播放音乐,从挖掘到的文史故事开场导入,让他们自主地探索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充分发挥想象,去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然后播放音乐,一步一步解说、引导,带领他们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鉴赏音乐,将思想感情投射到当时的背景里,与音乐主题相融合。达到体验音乐、鉴赏音乐的目的。

1.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

要做到音乐与文史故事相结合,首先教师要主动挖掘音乐作品背后的感人故事。有些故事虽然是深入民间的,可是详细地讲出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和吸引力。课前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并且要熟悉资料内容,在讲述的时候做到流畅、引人入胜。

2.抓住故事的关键点。

讲故事要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事的关键点是故事引导法成败之举。刚刚好,多一分嫌腻,少一分则淡。

3.讲故事要声情并茂。

不是可有的可无的乱讲一通,抓住故“妙”用,说的就是要抓住关键点,有些老师本身讲话有气无力。学生听起来也昏昏欲睡。要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一定要注意用正确的发音方法,注重声音的抑扬顿挫。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做到声情并茂,仿佛身临其境,学生才能受到感染。才乐意去听、去思考、去付出感情,继而被传情达意的音乐所感动,达到理解音乐、鉴赏音乐、感受美的艺术的目的。

4.提取故事内涵升华主题。

简短有力的故事引导,结合聆听音乐过后,要注意用精确的语言提炼故事中蕴含的更深沉的意义,将音乐教育从感性的熏陶上升到理性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美”的标准,让他们对生命对人生对人的价值有更深一层的探知和理解。使主题升华到一个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高度,从这些方面去影响他们,引导他们更应该从“美”的角度去选择人生的道路。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