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二元结构(优秀6篇)

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城乡二元结构(优秀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城乡二元结构 篇1

关键词 城乡教育 二元结构 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1 城乡二元教育结构的形成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以此带动城市的优先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制度的形式人为地确定了“城市人”和“农村人”的边界,在计划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国家实行的城乡二元经济制度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城市优先”的价值取向。50年代后,随着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实行了统购统销政策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二元户籍制度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流动,这不仅阻碍了城市化进程,而且加剧了城乡中“人”的差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巨大差距的重要原因。

1985年中共中央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教育权利由中央向地方下放,导致城乡教育财政体系的分割,县级政府因财政薄弱无法承担农村教育投入的重任,导致农村教育的落后。农村教育投资主体的错位,导致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扩大。政府在对待城乡教育的制度安排上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剧了城乡相互对立的格局,二元分割的教育结构在这种背景下形成。

2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2.1 打破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实行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

建国初期,为了适应当时计划经济的需求,1958年实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人为地将“城市人”和“农村人”割裂开来,导致城乡居民在身份上的差别。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使得农业、农村和农民长期处在与城市相剥夺状态。国家在制定教育政策时向城市倾斜,优先满足城市人的需要,城市居民享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如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巨大的城乡差距以及城市人在身份上的优势,导致大多数农民想通过教育这条途径摆脱农民的身份。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早期,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在教育方面存在着制度性歧视,当地学校收取高昂的借读费或者赞助费,有些地方政府建立专门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城市内部的二元分割现象逐步形成。

户籍制度带来城乡间的二元结构和对农村居民的身份歧视,也导致了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不公平。实现户籍制度一体化,重点不在于改革户籍制度本身,而在于与户籍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社会利益的分配。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户籍改革应全面清理包括义务教育、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与户籍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逐渐剥离附加在户籍政策上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户籍制度,从而解决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分配不均,外来务工子女上学难等问题。

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从深化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入手,形成一体化的户籍制度,使城乡居民获得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因此,只有打破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限制,消除城乡居民在身份上的差别,建立统一的城乡户口登记制度,才能真正改变城乡对立的二元教育格局,才能真正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2.2 树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和一体化的教育思维

由于长期以来受二元社会结构和“城市中心”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影响,我们习惯于将农村和城市的教育问题分别看待,导致城乡教育理念和教育思维的不同。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使人们形成了城乡二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教育应优先满足城市地区,然后再满足农村地区,先满足发达地区,再满足经济落后的地区。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就要从思想上彻底消除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分别对待的思想观念,消除城市教育比农村教育重要的观念,不能有任何漠视、歧视农村教育的现象,把城乡分割的二元教育理念转变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理念要求平等地对待城里孩子和农民的子女,使农民的孩子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并引导农民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念,克服自卑心理,重视并支持教育事业,创造有利于形成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文化氛围。同时,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还要树立一体化的思维,把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看成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大系统,改变“重城轻乡,城乡两策”的思路,只有把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在教育发展中才能产生新的教育功效。

2.3 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实行一体化的教育资源配置

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实行一体化的教育资源配置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举措。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城乡教育在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质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在广大偏远的农村地区,落后的经济条件很难吸引优秀的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加大中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教育经费投入向农村倾斜,提高城乡学校的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在办学条件上,加强农村学校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办学标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办学标准。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加强城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城乡教师一体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建立农村教师培训机制,鼓励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教,建立健全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促进城乡教师的交流与合作,逐步缩小城乡教师资源差距。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教师队伍编制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和城乡一体化的最低工资待遇标准,实行城乡一体化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标准。

城乡教育一体化追求的目标就是实现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协调发展。在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新局面,实现城乡教育的协调、均衡和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文苏刚。城乡教育一体化:从“二元对抗”走向“有差别的统一”[J].上海教育科研,2013(10).

[2] 张旺。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公平的时代诉求[J].教育研究,2012(8).

[3] 韩清林,秦俊巧。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研究[J].教育研究,2012(8).

[4] 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9(11).

[5] 马焕灵。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之制度障碍及其克服[J].当代教育科学,2010(10).

城乡二元结构 篇2

关键词:人力资本;城乡差异;二元经济结构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5-0122-02

一、中国二元经济态势分析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着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建国初期,受当时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制约,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不惜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据不完全统计,1953―1978年中国中央政府通过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从农业中获取6 000亿~8 000亿元的积累资金。加上户籍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严重地阻隔了劳动力流动,造成了农村经济的落后和劳动力的隐性失业。改变这种状况的通行方法是让劳动力由农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这也是中国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仍有一些因素阻碍了这一转移,其中城乡人力资本差异是不可忽视的原因,而且这一因素的阻碍效应越来越明显。

二、中国人力资本城乡结构分析

(一)城乡教育投入差异

1.国家对于教育投入的差异。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民众的文化程度明显提高。但是中国对于教育的投入量上,偏向城市。如2004年城市普通中学的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的10.93%,是农村的1.75倍。文盲、半文盲大都集中在农村地区,这势必造成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的距离进一步加大。

2.家庭对于教育投资的差异。中国城镇经济发展快于农村经济,城镇人民生活水平也高于农村人民生活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家庭对于子女的教育支出。如2005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仅占生活消费总支出分别为14.20%和11.33%,这说明农村家庭不仅在现金支出绝对额上少于城镇居民家庭,而且在相对教育支出方面也远远不及城镇家庭。

(二)人力资本城乡结构差异

人力资本的结构差异造成了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的障碍。从全国来看,2005年中国就业人数达到了75 825万,从业劳动力的学历结构反映了一定的人力资本水平。从1985―2004年中国从业人员学历逐渐提高,大学本科所占百分比由0.57%上升到2.23%,文盲和半文盲的比重也由27.16%下降到6.20%。但是在城乡之间,学历结构却差异非常大。2005年农村就业人数达到48 494万,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63.96%,但是文化程度仍以中小学为主,如2002年,农村家庭劳动力小学文化程度和初中文化程度,分别占农村劳动力的30.63%和49.33%。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九年义务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文盲半文盲率不断下降,使得农村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同时也应引起注意的是,农村劳动力中,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所占比例较小。截至2005年农村劳动力仍然是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从绝对数量上来看远远超过城镇就业人口的数量。重要的一点是,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构成低,劳动力素质低。

三、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人力资本的制约因素

1.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化。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首要措施是把劳动力向城市转化。中国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增加。2005年5月,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规模已达1.2亿,其中进城农民工约为1亿,他们涌向第二、三产业,这都是由于农村人力资本外溢效应造成的。根据2005年统计数据,全国城乡共有从业人员75 825万,比1978年增加35 67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为33 970万人,占44.8%;第二产业为18 080万人,占23.8%;第三产业为23 771万人,占31.4%。与1978年改革开放初相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幅下降,由70.5%下降到44.8%,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大幅提高,说明大量劳动力涌人第二、三产业,进人城镇就业。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与第一产业是不相同的。解决中国城乡差距问题的关键是发展第二、三产业,转化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达到真正的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从而实现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顺利消解。

2.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农民向城市转移,需要一定的投人做好保障工作,如社会福利、住房以及垃圾处理等,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城市的吸纳能力是有一定限制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还需要就地转化。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对于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加快农村经济建设。首先,人力资本在社会生产中具有要素、效率、替代等生产功能。人力资本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及知识经济时代都存在。在农业经济时代,人力资本表现为长期积累、传递下来的生产知识和在劳动中学会、积累的劳动技术和经验,人们就可以维持经济生产活动;在工业经济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这最终都要归结到人的素质的提高上来,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本的要素功能被不断强化,因此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诸要素中起着关键作用。其次,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结合本土特点,兴办的乡镇企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的知识技能,发挥人力资本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创造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农村内部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1978年中国乡镇企业就业人员仅2 800万左右,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9.2%,1995年乡镇企业职工人数增加到1.29亿,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8.5%,2005年乡镇企业劳动力总数达到1.43亿人。以乡镇企业为核心的农村工业,既不同于现代工业,也有别于传统农业部门,它的出现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了城市工业、农村工业、农村农业的三元经济结构。最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实现了自然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的有机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一方面,解决了城市吸纳能力有限,就业压力大,城市里再次分化,农村劳动力只能从事初级的劳动等问题;另一方面,推动了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只有农村地区经济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发展自己的优势,才能真正消除城乡差距,改变农村传统的生活状态,逐步发展小城镇,解决长期的二元经济体制。

四、缩小人力资本城乡差异的具体措施

1.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首先,缩小人力资本城乡差异,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抓紧抓好,有利于促进二元经济转化,拉动本地经济发展和劳动力产业间的顺畅流动。其次,增加人力资本投资,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工业化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劳动力。一方面职业技能培训区分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就业政策、劳动法的法律常识,增强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意识,还应注意安全意识的培养、处理紧急事件等。再次,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及努力增加更高学历的比例。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高,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占有较大优势,从而能够较顺利实现就业;反之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偏少,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境地,就业困难,甚至处于长期失业状态。鼓励多渠道的增加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一方面,政府增加教育投人,加强基础教育的办学能力;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投资。多种融资手段相结合,为农民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2.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增加对城镇农村劳动力的服务内容。政府部门应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创建公平的劳动力市场,取消针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政策,使农村人口顺利向城市转移。首先,城市应加快经济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大投资力度与科学的规划,加强城市住宅设施、能源设施、资源设施、交通设施、通讯设施、教育文化、卫生设施、环境设施等建设,改善城市综合环境,提高城市的容纳和服务能力。其次,进一步放宽户籍制度的限制,给予进城农村劳动力以市民的待遇,保证城乡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进一步降低进城落户的门槛,让长期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转变为稳定性移民,在就业求职、就业待遇、权益维护、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城市应当注意加强与农村劳动力的沟通,改进对劳动力就业的管理办法,真正为广大劳动者服务。

3.发展农村经济,吸引人才。随着农村经济的加速发展和技术进步积累效应的发挥,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不再是劳动和资本,而是知识;人力资本将成为经济成长的引擎。农村产业结构将逐步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从主要追加投入、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不断提升的人力资本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合适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因此,应紧紧依靠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企业优势,一方面以现有企业为依托,把发展重点放在现有企业的挖潜、改造、充实和提高上,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技术的引进、创新和利用,提高资源的加工深度和综合利用水平,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使经济增长质量得到不断提高。鼓励农民增加科技投人,因地制宜地发展特种农业、绿色农业以及生态农业等,把人才留住,共同发展农村经济,消除二元经济造成的城乡差距。

参考文献:

[1]张智敏,唐昌海,张炜。有效人力资本对劳动力结构性演进的影响――以湖北省为例[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2).

[2]罗宁。从农民收入入手: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解构问题[J].天府新论,2006,(3).

[3]李陈华,柳思维。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经济理论与政策――统筹城乡发展的洛伦兹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3).

城乡二元结构 篇3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一体化;居民

建国后中国采用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格限制城市与乡村的自由发展,随着这种体制的不断强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对立也日益明朗。它的存在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负面效应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明显。城市与农村享受不同的待遇,城市享受各种福利待遇,农村则没有。封闭分割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没有把中国带到现代化发展的轨道上来,反而走了弯路,导致了普遍的贫穷。“中国工业是快马加鞭,而农业生产却仅仅略快于人口增长而已。”[1]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未完全消除。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口号下,片面地追求效率至上,实际上牺牲了公平。进入工业化中期,城乡差距反而急剧拉大,并且超出了国际水平。它的存在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沉重包袱,成为中国深化改革道路上的制度性障碍。如果任其发展势必会使农民积极性受挫,造成城乡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扩大,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最终会阻碍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持续的、不断攀升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源关键在于不公平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它是造成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深层次根源,因此实现城乡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和公平,彻底根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和根本。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制度的创新与完善。“良好的制度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实现经济利益的最优化。制度为每个参与经济活动的人设置了一套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行为规则,这就为每一个追求最大化利益的行为人规定了约束条件,制约着每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当制度约束有助于克服经济活动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有助于解决不付费的免费搭车行为时,它就能以比较低的代价换取较快的经济增长。”[2]

一、从政府方面而言,完善制度的具体措施

1.确立明确的产权制度。产权是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明确界定产权,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有效解决外部经济问题。对于农民而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莫过于土地。而现行的土地制度赋予了农民承包土地的权利,而没有土地所有权,权利的排他性不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很难获得土地增值收益。因此建立明确的产权制度,加强产权立法保护力度,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让农民和市民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

2.改革城乡二元财税体制,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加快建立以工带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要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格局,特别是调整国家建设资金的结构和投向,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建立财政支农基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同时加大支农资金协调整合的力度,突出支出重点,提高使用效率,集中力量办大事”。减轻农民负担,使农民能够在国际大环境下与其他人公平竞争。

3.放活农村体制,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征地户籍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着力培育一批有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合形式,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度;完善粮食流通体制,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3]。

4.建设服务型政府,实行“有限”政府的目标,防止权力滥用。权力是公共产品,应该为公众服务。对于政府的行为要依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严格规范,防止权力的“寻租”行为,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实施者,不应该直接干预市场经济,不应该直接参与资源配置,而要为不同的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创设良好的体制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以保证公平,体现正义。

5.建立完善的覆盖全社会范围的社会保障制度。市场不能保证初次分配的公平,对初次分配的修正实质是对机会不均等的修正。保护弱者是人道主义的要求。要逐步把农村也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使农民与市民能够在同一起点上进行公平的竞争而无后顾之忧。要加大二次分配的调节力度,保障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平等竞争的开放的市场体系

城乡二元结构 篇4

关键词:二元结构;体制;改革重点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5)08/09―0057―03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由来已久,与我国实行赶超型的工业发展战略紧密相关,进而又与高度集权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紧密相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扩大和固化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因素。因此,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立消融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体制,这是统筹城乡发展,变城乡二元结构为一元结构的最理性的选择。

一、加大财税体制改革的力度,重点是扭转重城轻乡的倾向,增加财税对农村的有效支持

农村资金紧缺,农民税费负担重,这是造成农村贫困、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又与我国长期采用偏好城市的财税体制相关。据有关专家统计分析,我国财政对农业所支出的,其绝对值虽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占的水平,比1990年的10%约低2个百分点,比1980年的12 9/6约低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比重呈逐步下降的趋势,1991年为9.6%,1995年为7.9%,到2000年下降为6.6%。我国税收在城乡之间也存在悬殊的差距,2000年农村人口人均税费比率为39,6,但实际比率在5%,而城市人口税率仅为0.58%。针对这种状况,要统筹城乡发展,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从宏观上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扭转重城轻乡财政体制。考虑到我国农业生产条件落后的状况以及加入WTO对农业的冲击,必须逐步提高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力争将这一比重由现在的8%提高到10%以上。为此,一要确保国家新增财力向农业倾斜,这是强化农业投入的一条重要措施。二要尽快出台农业投资法,将各级政府的支农行为纳入法律规范。财政投入重点,主要应考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直接用于对农民的补贴。三要把国家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按城乡统筹的要求,税费改革的方向,当前除了继续降低或免除农业税外,必须做好减轻农民负担的专项治理工作,对各种乱收费、各种摊派、三提五统应全部取消。

二、加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力度,重点是抓住主要矛盾,逐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实行两种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大大低于城市,这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从长远看,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让农民拥有国民待遇,这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扭转农民弱势地位的必由之路。但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取决于社会各方面的认知,城乡经济发展的程度,社会分配结构的改善,国家和地方各级财政的负担能力,体制转换的进程等等,是个受多因素影响、制约的长过程,需要因地、因时制宜,分步、分阶段实施。就当前来说,农村不可能照搬城市的办法,采取城乡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模式。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现在最紧迫的是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现在最紧迫的是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和改革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

就农村养老保险而言,基本取向是实行家庭养老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体制。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财政规模有限,财力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比较尖锐,加之我国农村老龄人口数量庞大,国家无法包办农村养老保险。财政给予一定的资助,同时依靠农民自身及其农村集体的资金积累,是发展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途径。实行这种模式的养老保险体制也将是个渐进的过程,要贯彻财政合理资助和坚持地区有别的原则,经济发达地区可先行一步,根据各地现有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实行不同的养老水平和筹资标准,切忌一刀切。经过努力,完全有可能构建符合国情、科学合理、规范可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此同时,要加快改革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通过多种筹资方式和管理办法,实行集体与个人共同筹集医疗卫生费用基金,按一定比例补偿农民医疗药品及预防保健费支出的农村医疗保健制度。

三、加大金融体制改革的力度,重点是全面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扩大对农村信贷的投放量

为“三农”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举措。目前农村信贷资金严重外流,金融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金融体制问题。信贷政策存在着地域歧视,信贷资金对城市投入多,农村投入少;对城市国有企业投入多,对农村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投入少。改革开放前,金融部门的农业贷款占所有贷款的比重一直维持在13 9/6左右,而1978年以后一直维持在两位数以下,1998年以来徘徊在8%左右。因此,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建立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真正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实属当务之急。

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一是鼓励并要求加大对农村信贷资金的投放量。应对商业银行和农村信贷规模作出明确的规定,原则上要求商业银行将在农村吸收的资金,争取全额或绝大部分用于农村,支持农村及县域经济发展。人民银行应以支农再贷款的形式,将县及县以下邮政机构吸收的农村储蓄资金返还农村。二是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根据农户需求,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范围,注意进行贷款品种和方式创新。三是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步伐。改革信用社的组织模式,转换信用社的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最基层的、直接面向农民和农业的金融服务组织。这是解决农村信贷难、打击农村高利贷的关键。四是建设全面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简化贷款手续,提供方便农民的措施,尽可能满足农户种养业的贷款需求。

四、加大城乡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力度,重点是打通城乡市场梗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就业是民生之本。城乡劳动者实行平等就业,是转移农村劳动力,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消融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不同的劳动就业体制。这种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并未随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机制的逐步形成而发生根本变化,城乡二元分割仍然是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可以说,这是加剧城乡发展不平衡、扩大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重要原因。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城乡

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首先要全面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这是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户籍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近年来各地已开始进行不同程度的户籍制度改革。事实表明,适当放开户口后并未产生消极影响。要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放宽政策,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劳动者的身份限制,消除城乡劳动力在就业问题上的体制障碍。现在许多城市面临就业压力,对进城农民进行适当管理是必要的,城乡政府部门要坚持公正原则,同时做好城乡劳动力就业的促进工作,在就业服务、职业培训上对城乡劳动力一视同仁;用人单位对劳动力不能区别对待,在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劳动报酬上应实行统一标准。整治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行为。要准确提供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尽可能克服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现象。此外,还要加强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

五、加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力度,重点是保障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益,大力推进土地承包营权的流转

城乡二元结构 篇5

一、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形成的历史考察

1、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概念的提出。1988年第9期《经济研究参考资料》上发表了由农业部政策研究中心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课题组根据调研结构写成的研究报告《二元社会结构――城乡关系、工业化、城市化》。这篇报告首创了一个后来在理论界引起多方关注的新概念――二元社会结构,即指把城市社会作为一元,农村社会作为另一元的城乡分割状态。之后,课题组成员郭书田、刘纯彬专著《失衡的中国》问世,书中分析了我国国情的根本特征为二元社会结构,还从实证角度论述了十几种制度的不合理性,提出了二元结构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并加入了来自冀、粤、浙、苏、川、皖、陕等7省的调查报告。理论界一直把该书作为系统研究二元社会结构的起点。

所谓二元结构是指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人口,因为户籍或居住地制度将其区别,在劳动、收入、消费、教育、生活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单元。

2、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把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建国初期我国的城乡关系。当时我国城乡之间的迁移还是比较自由的,呈现城乡对流的状态。二是城乡关系从开放到封闭。1958年1月9日经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1次会议通过,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限制了农民的流动,这就标志着二元户籍制度的正式确立。三是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最终形成。户籍制度、制度和由国家统一安排的就业制度、商品粮供应制度以及其他有关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的确立,这就最终形成了我国社会的城乡二元格局。

二、对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相关分析

1、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分析。刘应杰认为二元经济结构与二元社会结构是并存的,我国落后的二元经济结构必然导致二元社会结构。对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为什么会长期存在这一问题,王彪认为形成二元社会结构的一系列制度以很强的力量渗透到中国人的生老病死、恋爱婚姻、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风土民情等各个方面,经过四十年来的强化完善,铸炼成了一副坚厚的社会结构框架。

2、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的户籍制度。“城里人”、“乡下人”,户籍制曾像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把中国人分隔在物质文化悬殊的两个“世界”,不同“世界”的人,便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地位甚至不同的命运。“户籍制”是我国城乡二元式结构的重要基础。根据所属户口性质的不同,国家对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人的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实行有差别的社会福利政策。

3、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变化。“民工潮”的规模一年比一年大,现行户籍制度的存在根基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为顺应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户籍改革的步伐加快了。2001年2月底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规定:凡在当地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外来人口,均可办理城镇常住户口。这标志着我国户籍管理制度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三、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在形成之初,确实履行了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正面功能。如它使工业化迅速推进,履行了资金积累功能,工业化优先发展功能和社会稳定的功能。但是,二元社会结构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相联系的工业化发展模式是一种比较极端的模式,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它使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国内统一市场难以发育,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城市。

四、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的农民工问题

二元社会结构是通过户籍或者是有条件在城市的居住制度将城市和农村人区别和固化。它的实质就是对农民的最大不公平,农民成了社会的“二等公民”,农民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及劳动保护和养老保障等方面都享受了不平等的待遇。国内学者在研究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问题时,更多的是把目光转向了农民工问题。

1、农民工的规模。“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范畴。“农民工”来自农村,走向城市,却又不被城市所融入。“农民工”问题是城市与乡村的聚焦点。20世纪八十年代,“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的“农民工”就大量出现了。1995年进城的农民工超过5000万人,2002年达到9400万人。2003年3月18日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谈及一些让他“忧虑”的数字时提到,进城的农民工一般保持在12000万人。

2、城乡差距。赵伟认为我国的城乡差距已经达到一个令人不安的水平,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生产力分布的特点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客观上决定了农村在城乡关系中的弱势地位,但不适当的制度政策同样是重要原因。王海岭认为我国的贫困阶层,明显的分化为两个“元”,城市贫困者和农村贫困者,二者在收入、权利、地位等各个维度处在不同的位置,表现出鲜明的不平等。这种贫困被称为“城乡二元性贫困”。

城乡二元结构 篇6

关键词:二元结构;差异;借鉴;制度

中图分类号:F2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0-01

城乡二元经济,指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差异性并存的经济结构。改革开放前后我国政府的各项政策倾斜共同引致了目前的城乡差距状况。而严峻的城乡差距会阻碍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是我国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现状

目前我国城乡差距较大,2004年,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把医疗、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计算在内,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①。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高达3.23:1,而人均GDP仅有4382美元,排世界94位。同时中国城乡居民年消费差距不断扩大,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年平均消费15025元,而同期的农村数据是4021元。

城乡居民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数据上,公共福利和文化环境也表现明显。城市比农村享有更多公共基础设施,医疗、政治参与权等资源。中央党校经济部2005年公布的《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指出,在城市,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281.55倍、323倍。

二、国外经验借鉴

从发展模式来看,国外比较典型的经验有四种: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经济市场调控模式、欧洲的市场引导与政府计划调控并重模式、日韩政府主导型市场调控模式和过城市化的拉美模式。笔者认为,政府主导型市场调节模式最符合我国实际。从具体措施角度,我国可从四个方面对国外政策进行借鉴。

1.市场价格支持

20世纪70年代,韩国实行购销倒挂的粮价双轨制,高价从农民手中收购稻米,廉价供给城市居民,政府补贴其中差价。日本采取“差额补贴价格”,即由政府规定基准价格,市场价格低于基准价格时,国家补贴农民差额部分。

2.直接收入支持

美国农场主可从政府得到两种补贴,一是直接支付,二是反周期种植作物获得的反周期支付;韩国也通过直接支付来支持农民收入;日本对山区等不利地区农户提供直接支付,从而补贴该地区成本与其他地区的差异。

3.投入补贴和保障性措施

美国从信贷优惠、税收优惠、保险、灾害补贴四个方面保障农民收入稳定。美国政府成立了大规模的农业信贷体系,向农场主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生产和销售的中短期贷款等。美国还给予农民各种税收优惠,提高了农业投资的积极性。

4.促进农村综合发展

日本十分重视农业基础设施,设立了许多资助补贴项目,农业科研和推广体系十分完善。为支持农协事业,日本政府规定其不用缴纳所得税、营业税以及营业收益税。美国的大型灌溉设施都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投资兴建,小型灌溉设施也由农场主和农业部共同负担,美国农业部以及各州的市场局免费为农场主、批发商和经销商提供农产品供求状况等信息。

二、针对我国国情的改革

针对我国城乡差异现状和人口众多等特殊条件,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1.促进经济建设

从农业发展角度,政府应提供实现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转移,确保农业基本资金的稳定,同时支持灌溉、道路、水电等的投资建设;给农民一定的保护价格和补贴,完善我国农业保险体系。政府还可应农民提供气候、作物价格和供求等方面的信息。

我国人口众多,如何吸纳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过剩人口,是农业发展的瓶颈。笔者建议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还应在农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一方面吸收农村的闲散劳动力,另一方面带动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而这样的发展需要国家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建设良好的融资渠道和投资环境,引导资金流向。

2.推进农村各层次教育

笔者认为,农村教育的改善是转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环节,教育差距会不断拉大城乡各项差距。我国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我国城乡初中升学率的差距高达46.19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方面,全国范围内农村生源在重点高校中仅占30%,究其原因还是农村基础教育环节的薄弱。笔者认为,政府应从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和改善师资力量两方面入手,从制度层面实施改革,将优秀的教师队伍引进农村。此外,还应针对农村产业的改变,培养相关人才。

3.完善农村社会福利制度

我国社会福利明显倾向城市,在城市各项保障制度不断健全的同时,农村人口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等现象仍然十分普遍。要改变城乡二元的格局,缩小城乡差距,国家应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给予更多的投入,让农民享有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失业保障。而这无疑需要国家给予巨大的财政支持。

4.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城乡二元结构不仅表现在经济上,文化生活也有极大差距。电影院、博物馆、健身房、活动中心等设施只集中在城市。乐器学习、游乐场等也只提供给城市儿童。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环境给自身素养注入的内涵城乡具有很大差距。因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现状的重要方面。

笔者认为,政府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现状最重要的主体。制度是改变现有农村经济、文化现状的核心环节。缩小城乡差距,避免严重的两极分化,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环节。笔者相信,政府对农村地位的支持有助于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和产业化,从而实现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相应的,农村的精神生活和社会地位也会得到提升,较小的地区差异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国家统计局,农村经济绿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罗军,代威。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和发展趋势[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

[2]辛章平。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演变与应有的方向[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02).

[3]赵东龙。城乡一体化——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02).

[4]李淼。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社会分层因素和教育公平[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05).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