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家长会上教师发言稿【合集3篇】

中小学家长会上教师发言稿(通用3篇)

中小学家长会上教师发言稿 篇1

各位家长:

大家晚上好!欢迎各位光临我们某中(小)学某班,我是某班的班主任,见到你们非常高兴!对各位家长自开学以来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我由衷地表示感谢!

首先,我对我们班做个简单的介绍:某班共有32人,其实男同学12人,女同学20人,学生成绩都很优秀,在今年的校运会上也获得很好的成绩,学习成绩在整个年级上也是排名靠前。

借此家长会的机会,就孩子学习和家庭教育,依我个人理解,给诸位家长几条建议,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孩子的学习态度、习惯、思维方式等许多重要的东西,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帮助他们培养和建立起立这些,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家长的观念,就是子女的起跑线。建议各位家长在工作之余,多看些家教方面的书籍;

2.建议家长回家以后,让你的孩子尽可能多地列举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结果是缺点明显多于优点,就说明你的批评和指责过多,已经影响了孩子的自信。家长要学会“赏识教育”,学会表扬和鼓励;

3.持久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比考试的分数要重要得多。只要家长和老师携起手来,在激发兴趣与培养习惯上多思考,多想办法,就一定能帮助孩子找回学习动力的源泉;

4.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环境塑造。家长做给孩子看,或陪着孩子做,比“喊破嗓子”说教效果好;天长日久坚持做,比想起来做一阵子、想不起来扔一边效果好;

5.如果你发现了我的优点,请告诉你的孩子;如果你发现了我的缺点,请你告诉我。孩子还小,家长要多给他们正面的、积极的东西,他们自然就会天天向上、健康成长;

最后,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我想打个比方来说明:家庭教育就是人的左手,学校教育就是人的右手。左手发挥好辅助作用,右手才能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套用一句话,叫“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大家知道,一个巴掌拍不响。请诸位家长和我们老师一道,充分发挥两只手的合力,为孩子们喝彩,为孩子们加油,帮助他们在人生的征途中,赢得更多的掌声!

谢谢大家!

此致

敬礼

中小学家长会上教师发言稿 篇2

家家长,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在这个欢快的日子里,各位家长都能够来到这里及时的参加我很欢迎,这个学期已经过半了,我想不管是家长们还是同学们都感觉时间很快了,各位家长们也想知道自己孩子近期在学校的表现吧,我想这些都是家长们非常关心的,开展这次班会的意义也是在于此,我想我们应该重视起来,面对这学期的工作我非常的有信心做好,作为班主任我也将会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把班级工作做好,管理好的班级,各位家长也能够放心学生在家里的这些成绩,我想这也是非常宝贵的,我知道没有什么事情能够保证这几点,在工作上面这也是非常的宝贵,下面我也对近期工作做一个概述,对学生们的在校的情况简述一番。

半个学期以来,整体的班级学习气氛还是不错的,这份气氛需要保持下去,我想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都应该知道这些,学习是没有尽头的,让学生们懂得这个道理,我也会在接下来注重对学生们的意识培养,这一点我们必须清楚,在工作当中我们会把这些基本的工作做好的,整体班级的学期气氛取得了不错的突破,也就是因为这样,这次的期中考试还是非常不错的,在应该进步的同事也进步了这么多,往后的学习当中这些都是应该主动做好的,一个好的学习气氛应该在一开始就培养,期中考试全年级都是靠前的,这是很值得表扬的。

比如说、xx同学,一直以来都是班上的学生代表,在我们班上成绩一直都不错,在做好的自己事情的同时也在把班上的学期气氛提升了,是班上不错的形象代表,我想让学生们知道这一点非常的有必要,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保持班级整体的气氛才是关键,学生们需要一个好安静的气氛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就像、两位同学一样,一直在为这一点努力,这次的期中考试相比上个学期,都是进步了不少,我想他们一定会不骄不躁的保持下去,让xx班的为今后更加好的气氛努力。

还有班上所有的班干部同学,管理好班级,让班级日常秩序维持,这些同学应该大力的表扬,过去的这半个学期我想这几位同学也是付出了很多时间,精力,为了搞好班级的学习,为了管理好一个几十人的团队他们都是在最前面的,我想在接下来还是要继续锻炼他们,当然我也饿会做好班主任工作,让家长们放心。

中小学家长会上教师发言稿 篇3

各位老师、家长,大家好!

我是咱们班黄元的家长,在那里我首先代表我们全家,向各位老师表示感谢,正是你们的谆谆教导、精心培育,才使得刘译群在学习上、思想上和行为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借此机会和各位老师及各位家长交流一下教育子女的方法,下面我来谈几点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1、用爱心、耐心和鼓励、表扬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是每一个成功者共有的特征。自信是一个人无论是大人还是未成年人行动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所以,家长要经常地透过观察,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地表扬、鼓励,增强孩子做任何事情的自信心,不断强化“我能行,我能做好,我能做得比别人好”的意识。这个过程不仅仅需要爱心,更需要耐心,切忌急于求成,狠铁不成钢的心理,对孩子进行不断地批评、训斥,经常把他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甚至谩骂、体罚,这些都是摧毁孩子自尊心、自信心最可怕的毒药。

2、捕捉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和情境,对孩子进行教育。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生活则是孩子的.第一个大课堂。其实生活是一个生动搞笑的大课堂,一个充满了真善美、假丑恶的大课堂。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用来教育孩子的素材和机会。比如,早上起床,我发现女儿养的蚕宝宝都结茧了,就抓住这个机会让她思考:看到蚕宝宝夜里不睡觉忙着结茧有什么体会?她立刻想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想到了辛勤采蜜的蜜蜂,我借机给她讲了“凿壁偷光”的故事,让她明确了其中蕴含的道理。家长抓住生活中的这些机会和情境,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和教育,比起单纯地说教,更容易让孩子理解和理解,效果就应会更好。

3、帮忙孩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思维引导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构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成为孩子走向成才成功的强劲推动力。我认为习惯包括的资料很多,大致分为两类: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由于小学生的心理成长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没有必要进行系统的科学思维训练,只是在现实生活中在和孩子的交流中有意识引导一下就能够了,比如让孩子从多角度分析一下一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何在与同学相处中看待别人的优缺点等,家长主要的精力和时间还是就应放在督促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行为习惯涵盖的资料也很多,如:作息规律性,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习惯,礼貌用语的习惯,饮食习惯比如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节约的习惯,科学的消费习惯如养成积累和有计划地花钱的习惯等等,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不断重复、修正、强化的过程,一个不断克服错误和不良习惯的过程。这就需要家长不仅仅要让孩子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而且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时时提醒,时时督促。

4、用平和的心态、平等的观念,与孩子交朋友,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

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都有期望时时刻刻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以便引导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而孩子们喜欢的是能和他们一齐玩,一齐笑,能同情他们,能和他们共情的好朋友式的爸爸妈妈,这样他们才能敞开心扉,把心里话告诉你。如果家长经常居高临下,满嘴大道理,动不动就大声训斥甚或责骂,这样做很有可能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让孩子提前关掉与家长交流的大门,意味着家长的正面教育再也不可能转化为孩子内在的思想意识和外在的行为。

好啦,以上几点是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认识,也能够说是设想,因为我做为家长在许多方面做得不是很好,不是很到位,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和家长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