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感言范文通用7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我们难免会萌生一些新的感悟,这时可以通过写感言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但是写感言有什么要求呢?这里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受助感言范文通用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受助感言 篇1

活动自2004年7月5日启动至8月30日结束,全市共有一百多个企业、数千名个人通过不同形式,向困难学生伸出援手,共捐资57.3万元,资助了市内六区86名困难大学生第一年的全部学费,使他们顺利走入了理想中的高等学府。同时,活动受到了津城数十万百姓的持续关注,贫困学子身上穷且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一时间成为津城美谈。

这项助学活动,走出了一条慈善机构与新闻媒体联手,广泛发动社会,开展慈善助学的新路子,得到了市委领导和中华慈善总会的肯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同志批示:“城市快报和慈善协会关心困难学生的做法很好,在社会也有很大反响,特向从事这项工作的领导和人员表示慰问。”中华慈善总会在贺信中表示:“天津市慈善协会与《城市快报》合作开展的”爱心成就梦想“慈善助学活动,重点突出,社会影响广泛,在资金募集上大胆探索,是慈善组织与新闻单位成功合作的一个范例”。

一、突出救助重点,加大资助力度,最大限度为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

2004年高考结束后,天津市慈善协会和《城市快报》接到了不少应届高中毕业生请求帮助解决大学学费的求助。为了从数千名家庭生活困难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择资助对象,报社的记者和协会的工作人员深入到部分重点中学进行了调查摸底和重点采访,了解到,解决品学兼优并被国内重点高等院校录取的困难学生入学学费,是学校、家长、学生、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经过综合分析,慈善协会和《城市快报》决定联手向社会发起以资助优秀特困学生为重点的“爱心成就梦想”大型助学活动,并确定了三个受助条件,即:(1)品学兼优,2004年高考成绩在580分以上,报考国内重点大学,并被录取者;(2)家庭享受低保或有特殊困难者;(3)限市内六区2004应届高中毕业生。并决定凡是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学生都可以报名申请。当《城市快报》7月5日刊登出以“爱心成就梦想”为主题的慈善助学活动启动,特别是在报刊集中介绍了了部分申请受助的学生自强自信,努力成才的情况后,在全市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一次性捐出三万元的企业家说,帮助这些品学兼优的孩子们越过难关,他们将来很可能就是社会栋梁之材,但没有人帮助他们把这步跨过来,可能就埋没一个人。

随着社会捐款数额的逐渐增加,根据报名求助学生家庭困难情况,和大多数捐助者的愿望,主办单位决定彻底解除数千元学费给受助学生和家庭带来的经济和精神压力,一次性全额资助符合条件的困难学生第一年全部学费,让孩子带着社会的关爱微笑地走进大学的殿堂。

8月30日以前,市内六区符合资助条件的86名学生分别领到了4200元至6500元不等的资助学费。许多学生和家长手捧着资助金激动得热泪盈眶。有的家长说,社会主义好,天津好,天津人更好。没有这笔资助,家庭和孩子得遭多大的难啊!有的学生和家长拉着协会和报社领导的手说,感谢你们这些好心人,感谢社会,感谢共产党。许多学生开学后给协会和报社写来汇报,有的学生在信中说“谢谢天津市慈善协会与《城市快报》,是你们全额资助了我第一年学费,使我顺利迈入大学校门,我会努力学习并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乡的慈善人士”。事实表明,这种选择重点救助对象,加大资助力度的慈善助学,有利于为困难学生家庭排忧解难,有利于激励受助学生积极进取,有利于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

二、大力宣传受助学生和爱心捐助人士典型,把弘扬自强精神,倡导慈善理念贯穿活动始终。

把帮助困难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困难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倡导爱心助人的良好道德风尚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助困又育人,是这次助学活动又一亮点。在“爱心成就梦想”慈善助学的整个过程中,参与主办的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城市快报》成立了由主总编、内容总监、记者组成的专门工作班子,充分发挥新闻单位的优势,拿出了专门版面,在活动开展的五十多天里,刊登了300余篇稿件,进行了不间断地报道。他们在“走进自强学子”专栏中连续大篇幅地报道了十六名优秀困难学生笑对清贫,自强自信,友善好学,乐于助人,顽强拼搏,努力成才的事迹,并配发了他们的照片和生活感言,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中小学生、领导干部、退休职工、科技人员、教育工作者来到慈善协会、报社在捐出善款的同时表达他们对这些自强孩子的敬意和鼓励,不少家长、学生还积极聘请他们做家庭辅导员。在津城一时形成了对自强学生的“追星热”。天津新华中学张之鑫校长说:“‘爱心成就梦想’助学活动报道了新华中学陈达、刘雅婷、张磊三位同学自强不息的事迹,在全校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三位同学在新华上学期间,都是非常勤奋刻苦的。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困难,他们从小受到了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他们能以正确的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上的困难,并将这种困难作为激励自己勤奋学习,健康成长的动力,并最终在高考取得优异成绩,他们是新华的骄傲”。

根据社会各界的强烈要求,慈善协会、《城市快报》还联合新华社、天津电视台、天津经济电台、北方网在天津宾馆中礼堂召开了自强学生报告会。分别被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录取的三位自强学子讲述了他们克服来自家庭的困难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到会的800多名听众。市慈善协会陆焕生会长还以自己55年前艰苦求学的经历和双目几近失明的德国配乐大师汉斯・季默自学成材的事迹激励同学们奋发向上。报告会后,许多学生、教育工作者向报社投稿发表感言。南开大学社会系袁教授深有感触地说:“把他们自强自立奋斗经历介绍给更多的同龄人,让更多孩子体会到关怀和爱、学会积极坚强地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一定不能让孩子们生活上的贫困变成心理上的贫困。”

为了使受助的困难学生把社会的关爱扎根在心中,把自强精神带到大学校园,8月30日,慈善协会和《城市快报》组织受助的86名同学和部分资助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心成就梦想・心灵之约”恳谈会。爱心人士语重心长的嘱托,受助学生慷慨激昂的决心,汇成了爱的海洋,化作了自强的力量。86名同学在当场进行了爱心承诺:将所得助学款全部用于继续求学,并在大学期间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在生活和学习上,力求做到表率和示范作用,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不辜负家乡人民的希望;用爱心激励自己,并以书面形式向《城市快报》和市慈善协会,以及定向资助我们的热心人回报我们的思想、学习及生活情况(每学年至少一次);传递爱心火炬,建设祖国和家乡美好的未来!

三、探索新的募捐形式,开展体现慈善特色的多项募捐活动。

在新闻单位的强力支持下,这次活动根据天津的实际,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募捐方式,开展了体现全社会广泛参与,形式新颖,具有慈善特色的多项募捐活动。

1、通过召开慈善人士与受助学生见面会,举办自强学子报告会,向社会推介自强学生的典型,开展定向募捐。当社会各界全面了解了受助学生家庭的困难,生活的艰辛,自强的精神和取得的优异成绩,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同情心,不少企业和个人纷纷来到慈善协会或找到受助的学生定向捐赠善款。一位每月靠600多元退休费生活的沈大娘,在广播中听到自强学子柳旗事迹的报道,打电话邀请记者、协会工作人员带着柳旗到他家里,捐出了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10000元,并拉着柳旗的手嘱咐说:“孩子,这一万块钱的养老金帮你度过暂时的困难,咱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即使是有钱了咱也得艰苦朴素。”一位即将升入五年级的小学生,看到陈达、刘雅婷的事迹后,把父母给她买雪糕节约下来的钱捐给了大哥哥、大姐姐。在这次活动中,仅定向捐款协会就收到62552元。

2、招募“慈善助学”义务售报志愿者,开展义卖报纸募捐。根据许多正在求学的青年学生的建议,《城市快报》以一颗爱心加一份责任感在报纸上公开招募了一批大中专学生,作为义务售报志愿者。当身穿统一服装,佩戴绶带,手持报纸的志愿者出现在市区大街繁华地带时,引起了大批市民的关注,许多热心群众纷纷慷慨解囊。特别是得知此次义卖的报款将全部捐献给“慈善助学基金”,帮助经济困难、成绩优异的自强学子时,不少市民以高出报纸售价很多的价格买走了报纸。九名在河川大厦作卫生的女工本来打算用五元钱买九份报纸,但经过商议,决定只买两份报纸大家轮流看。一位30多岁的妇女听说是义务售报,当即就买了一份,并对志愿者说自己前几天看过关于这些学生的报道,还掉了眼泪,这次终于有机会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了。连续四天的义卖活动,在津城大街小巷,形成一条亮丽的彰显爱心风景线。

3、举办“爱心成就梦想・慈善之夜”大型公益集会募捐。在深入宣传,广泛发动的基础上,8月5日,市慈善协会和天津日报集团《城市快报》在天津迎宾馆举办了 “慈善之夜”大型募捐活动,仅仅两个多小时就募集了400900元的助学款。这次事后被人们称为“今夏津城最具影响力的公益之举,最高尚的社交活动”是一次全市慈善人士的聚会:来到现场的153名嘉宾既有叱咤风云的商界精英,也有蛮声海内外的艺体明星,既有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也有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是一次高雅而简朴的聚会:活动现场没有豪华的酒宴,摆在每个嘉宾面前的只有清茶饮料和一只“留有余香”的玫瑰。是一次凝聚爱心的聚会:所有的嘉宾不但每人出资2000元购买了“爱心席位”,而且许多成功人士还以各种形式在现场表达了他们对自强学生的关爱,著名作家航鹰签名赠书,著名画家梦玉、书法家尹连成和泥人张第六代传人张宇都捐出了他们的力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康万生特意从吉林赶来为大家表演了京剧唱段,天津女排主教练王宝泉带来了全体队员和教练组成员签名的排球,著名记者李响专程驾车从北京赶来捐出了前国家男足主教练米卢现任主教练哈恩及主力队员亲笔签名的足球。是一次自强学子的展示会:现场不但播放了受助学生的自强事迹录像,而且部分学生还向嘉宾展示了他们的特长,并与嘉宾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是一次善举较量的聚会:现场的慈善拍卖形成了到会成功人士热情助学的比拼,每件拍品都有几个到十几个回合的竞价,每件拍品最终成交价都远远超出了它的收藏价值。以42000元竞得了两个足球、一个排球的天津滨海产权交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洪林先生说:“我不在乎拍品的价格有多高,重要的是为这些孩子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心意”。

四、公开透明,规范运作,充分展现了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这次“爱心成就梦想”大型助学活动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企业和个人积极主动地捐赠款物,这与多年来在天津民众中有着良好信誉度的天津市慈善协会从始至终地规范运作和对读者高度负责的《城市快报》全程高度透明地向社会披露活动信息是密不可分的。

对于每一位报名申请资助的困难学生,慈善协会的工作人员都要认真审核户口本、低保证、街道办事处开具的困难证明、高考成绩单、报考学校录取通知和交费通知单,在提交管理委员会审核确定后,还将受助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报上公示。

对于活动中社会的每一笔捐款,都分别按定向捐赠和非定向捐赠计入专帐,专项管理,并及时在报上公示捐赠明细。

对于资助款的发放,分别采取了有捐助人代表和受助学生共同参加的现场发放和由捐助者亲自发给指定的捐助对象的面对面发放两种形式。每发一笔资助款,都由受助学生亲自签收,并要求他们在交纳学费后,将学校开具的收据寄回慈善协会。为了给社会一个完整的交代,在活动后期,《城市快报》用了一个整版的篇幅,以“爱心存档,慈善公示”为题再一次完整地将活动捐款和发放明细进行了刊登。这种从始至终认真、高效、规范、透明的运作,引发了社会各界良好的反响。一些长期热心公益捐赠的人表示,主办单位帮助他们实现了心愿;一些过去对公益组织心存疑虑的人表示,慈善协会的捐助活动信得过;一些企业和个人主动向慈善协会提出了作为协会会员的申请;一些成功人士表示不光自己继续参加明年的助学活动,而且还要介绍一些朋友为慈善事业捐款。

受助感言 篇2

2008年5月,我回国探亲,正赶上5・12地震发生。我同全中国亿万同胞一起每天从电视里关注着灾区危情,关注着地震救援的每一个瞬间。

在5・12之后的第一个星期,看到世界各地的中国人齐心协力帮助灾区人们的举动,让我内心充满了感动,非常希望能为我的同胞们做一些事情。我很快选择了一个渠道捐了款,之后又打通了北京红十字协会的献血专线,却没想到被谢绝了,因为献血的人太多了,血库已经满额!

我带着遗憾的心情回到法国,参加了全法学联举办的地震募捐晚会。从这天开始,我就在想,虽然地震只是一时的灾难,但留给灾区人民的则是长久的挥之不去的创伤,我们在海外的中国人有没有可能为家乡受难同胞做更多的实事呢?我把想法对家人和一些朋友说了,得到了他们的认同和支持。旅法工程师协会会长林平先生于2008年夏天在都江堰等重灾区考察之后,也明确表示了和我们联合推进“手牵手一家一”活动的意愿。

2008年8月,我再次回到北京,正式注册了“一家一公益网”。我在北京的大学生中招募了一些年轻的志愿者,大家分工协作把网站建设了起来,并在首页了“手牵手一家一”活动倡议书,全文如下:

百年一遇的天灾,数万鲜活的生命转瞬即失,数十万完整的家庭支离破碎,13亿中国人悲伤欲绝,这一刻,所有的心灵都站在一起,所有的手臂都伸向灾区……四川强震震醒了大地,也震出了令人动容的人性光辉,所有的人都强忍悲痛问自己:我们,还能再为灾区做些什么?

肆虐一时的大地终将停止颤动,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后方积极献血捐款的人们也将步入正常的生活轨迹;但前方,失去了家园和骨肉至亲的人们心灵的伤痛却无法在短期内得以平复。有专家认为:治疗灾区民众心理伤痛期至少需要3年!

3年,国家要帮助灾区在废墟上重建家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解决;3年,医疗机构纵有三头六臂、马不停蹄,却有太多伤残身体需要救治,3年,社会上的方方面面都把聚焦放在兴建学校、认领孤儿上面,但学校和孤儿为数有限,而更多的灾区家庭则长时间默默无助地背负着无言的痛苦。3年,在这个不算短的日日夜夜,有谁能像亲人一样给予一个灾区家庭不厌其烦、体贴入微的关爱,让数十万受到创伤的家庭重燃生活希望?

在这个祖国母亲危难的时刻,我们――这个由上百万个家庭组成的海外华人群体,让我们携手身边的伴侣、儿女和国内的父母家人,以一个大家庭的友善、包容去关爱一个需要帮助的破碎的灾区家庭。

“手牵手 一家一”行动,把爱心落到实处!

在“手牵手 一家一”行动中,海外华人志愿家庭可以提供以下帮助:

1 海外华人志愿家庭中的成员经常轮流(比如小孩可以和小孩做朋友,老人可以和老人多沟通)给受助家庭打电话、写信,并随时聆听对方的倾诉,进行耐心的情绪疏导。在节日、地震哀悼日和受助家庭死难亲属的生日等特殊时刻,给予受助家庭亲人般的问候。

2 海外华人志愿家庭可以依各自的情况每年给予受助家庭一定的经济援助或把自己和周围朋友家里闲置的生活用品捐献给受助家庭。

3 海外华人志愿家庭能够抽空去医院或住处探访受助家庭,亦可以邀请他们外出散心或组织家庭聚会。

4 受过高等教育或有特长的海外华人志愿家庭成员要给受助家庭的青少年提供学习辅导并给受助家庭中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提供培训和就业、维生指导。

5 为受助家庭中失去配偶的成年人牵线搭桥,使其残缺不垒的家庭重新变得完整。

6 客观地记录受助家庭的各项需求和抗震钱款及物资落实到受助家庭的情况,定期汇总问题,集体呼吁相关部门解决受助家庭的实际困难。

2008年12月,我在巴黎认识了来自四川的志愿者叶丹红和来自福建的许小峰,叶丹红带着我们的托付回到家乡。在她的努力下,我们找到了第一批灾区家庭。

如今,海外华人关爱灾区家庭“一家一”行动正式启动了,我们希望在法国、在欧洲、在世界每个角落的所有爱国同胞都能积极响应这个活动,我们希望有经济能力的海外华人家庭能够和灾区家庭一对一地长期互动,没有经济能力的年轻学子能够把这个活动告诉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爱祖国爱家乡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让我们携起手来,把爱心落到实处!

志愿者感言

2008年12月7日,在汶川地震过去半年多的时候,我带着法国“我爱中国”协会发起的“一家一”活动的托付回到家乡四川。作为志愿者,也作为四川人,我希望在海外爱心家庭和灾区受助家庭的联系中起到桥梁的作用,为实现此长期而有意义的活动尽我的绵薄之力。

在寻找受助家庭的过程中我也思考了很久。“幸福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我们打算推出的第一批家庭是5~10个,那么怎样才能找到这些最迫切需要帮助且具有代表性的家庭呢?我想过尝试联系成都当地的政府机构或者非政府组织(NGO),但是后来了解到其程序及手续相当复杂,捐助方式也有一些限制,而且由于我代表的是在法国成立的社团组织,相关的审核也会更加严格。但是这次回川时间有限,所以这样操作会比较麻烦。后来经父母提示(我父母都在学校工作),我想到了灾区贫困大学生。联系学校进行捐助,是相对比较快速和效率高的方式,免去了很多繁琐的步骤,捐助能直接到位。而且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希望,对灾区的大学生进行帮助也就更具有双重意义了。很快,我联系上了四川理工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学院领导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支持,马上与学生工作处的余博主任一起,组织学校来自灾区的贫困学生开会,并从中挑选出7名最优秀的学生,安排他们认真填表、写简介、贴照片。当我拿到这些学生的资料,看到他们写的自我简介的时候,我的心情既高兴又沉重。除了物资上的资助外,他们更希望能让自己以及家人得到心理的辅导,在精神和心灵上有所慰藉,同时他们也都强烈表达了能通过帮助完成自己的学业,并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服务社会、帮助同胞的愿望。看到这些话,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知道,我这次带回法国的,不仅仅是几页薄薄的纸张,更是学生们深深的信任和希望。

――法国巴黎第八大学硕士生叶丹红

2008年9月,我在网上看到了招募志愿者的帖子,我在第一时间就回复了“我爱中国”协会柳虹会长,后来才知道我是第一个报名的志愿者。那一段时间,铺天盖地的都是汶川地震的消息,满目疮痍的灾后景象让我震撼不已。我不知道一个普普通通的在北京上学的学生,能为远在四川的受灾同胞做些什么?我很高兴能通过“一家一”这个平台,真真正正踏踏实实地为灾区人民做些事情。我期盼几年之后,那些经历过痛苦磨难的孩子们能够忘掉过往,开心地在阳光下欢笑。

受助感言 篇3

推陈出新 媒体搭台

这一活动的缘起,是以前每年都会接到学生家长、学生本人、学生老师和相关单位等打来的求助电话,期盼助贫困学生圆大学梦。报社总是接到一个求助就跟进采访报道一个,呼吁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奉献爱心,如此重复了若干年。每次报道虽有或多或少的反应,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活动产生的社会宣传效果也微乎其微。

如何有效激发、整合庞大的社会爱心资金,让更多人关心、帮助贫困学生,并真正把资金用在需要帮助的人身上?我们觉得媒体有这个责任和义务,于是在2007年牵头组织教育、红十字会、文明办、工商联、工会等单位和几家重点企业,成立了“《武陵都市报》助我上大学”活动联盟协作单位,搭建起助学活动平台。

每年,报社充分利用宣传优势,完整展现募集爱心捐款、接受学生预报名、拟受助学生名单公示、宣传报道学生的励志求学和劳动锻炼故事、资金使用情况,及整个活动进行中的相关情况等等。活动整个过程完全通过媒体公开,非常透明。

“爱”来唱戏整合资源

由于有了这个公开透明的平台,首先受助学生的情况通过对学生姓名、家庭情况、贫困原因等的公示,捐助者完全了解;其次,捐助者捐了多少钱,也要在报纸和网络上公开,捐助数额特别多的个人和单位还要开辟专栏进行报道。第三,募集到的资金总额、支出的情况,活动结束后也要通过媒体公示。

如是,有效地把分散的社会爱心资金进行了充分激活和科学整合,避免了多头捐款,捐了也不知所以然的问题。民生实事百姓心坎

这一活动完全是公益活动,每年报社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举全社之力办好。老百姓都说《武陵都市报》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民生实事,办在了他们的心坎上。

这一活动不仅受到了老百姓的称赞,也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都说媒体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另一方面电使报社的民生新闻报道有了源头活水,形成了亮点。

比如我们开设“寒窗乐读”专栏,讲述学子们在条件比较艰苦的情况下,仍发奋读书的感人故事;开设“青春励志故事”专栏,报道学子们的远大抱负和学成后回报社会的美好打算;开设“劳动感言”专栏,报道学子们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劳动挣得学费的不易和感想;开设“爱心展台”专栏,对捐款情况进行公开报道,对捐款数额多的个人、单位的先进事迹和感恩故事进行宣传报道,等等。

此外,整个活动期间我们还推出多个策划的特刊,为活动营造氛围,提升广大市民的参与度;追踪资助学生在大学校园学习、生活的相关情况,力所能及帮助解决相关烦恼和问题,鼓励他们奋力拼搏,努力求知;追踪资助过的毕业学生,并帮助没有就业的学生就业;盘点近年来的捐款大户、爱心个人、爱心单位等等,解决过往民生新闻报道无病呻吟、读者不爱看、不爱读的问题,找到了做好民生新闻报道的新方法、新途径。2014年,报社将把这一成功做法“复制”到关爱特困家庭的生活生产上来,进而丰富民生新闻报道的新内涵。

受助感言 篇4

爱心志愿者的真情感言

5月21、22日两天,我们依次去了芭蕉完小、石门完小、三阳完小、沙坝福平和大兴茶园五所学校进行捐赠。走进阴暗的教室,看着孩子们瘦小的身躯,沾满尘土的脸庞,天真无邪的表情,充满渴望的眼神,我的心为之一颤。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有享受童年的权利,然而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却只能每天穿着破旧的鞋子在崎岖的山路上奔走两个多小时。已为人母的我,每每想到这些,就泪光涌动,心痛不已。在第一天捐赠结束回县城的路上,我看到几个孩子坐在路边捧着刚领到的新鞋,爱不释手,喜笑颜开,刹那间明白:一双只需50元的“爱心鞋”,就生活而言只是杯水车薪,然而对山区的孩子来说,却意味着满满的幸福。我相信通过这双鞋,浓浓的爱意将在孩子们的脚下无限延伸,陪伴他们奔向梦想,走过更长更远的人生岁月……

——爱心志愿者:陈红

教育工作者的无限忠诚

在此次捐赠活动中,花样盛年慈善基金会的爱心队伍还结识了一位身患重病却依然奋战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芭蕉完小校长龙伙发。听闻他的事迹,每个人都肃然起敬。龙校长从教20多年,呕心沥血、兢兢业业,现确诊为鼻咽癌晚期,化疗中,仍在为学校和孩子们的未来奔波。如今他已满头白发,看起来与实际年龄极不相符,显得十分苍老。他也不知道究竟还有多长时间可以工作,但他抱定一个决心:生是“教育”人,死是“教育”鬼。如今他还清晰地记得,高中毕业时他的语文老师在毕业纪念册上的留言:“一块贫瘠的土地,养育出一批贫困的人,希望你为家乡的变化献出自己。”他说:“今天,就让我把恩师的话当成我的座右铭吧!为了教育,我将不遗余力!”

一对一助学实施平台项目正式启动

受助感言 篇5

1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语文老师也在不断思考,怎样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依然有很多学生抵触文言文学习,畏惧文言文学习,对文言文始终没有兴趣;当然也有学生勤奋学习,但是学习成果并不理想;部分学生想在文言文部分拿高分,却无从下手。截止目前,虽然高中文言文教学成果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加强重视。

1.1缺少应用环境

文言文作为重要的历史文言,在时间的洗礼下,文言文和现代生活有很大差距,在生活中的应用频率逐渐降低,这也是文言文薄弱的根本原因。要学好文言文,就必须拥有良好的文化环境与社会氛围,同时注重交际应用,这样才能让这门语言有更好的发展。但是现实是,由于缺少社会环境,学生更多的是使用口语和,文言文学习没有用武之地,更没有练习环境,让学生只能在课堂上接触文言文,在学习氛围欠缺的情况下,学习成果自然会打折扣。

1.2教学目的片面

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思想上存在严重误区,认为文言文就是语法、字词句的学习,根本没有看透这类知识,一味让学生掌握,争取在考试中得到好成绩,就是完成教学目标,老师只注重知识传递,却忽略了学习过程与体验,老师为了给学生更多知识,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解。从表面来看:似乎接受了很多知识,但是事实上与学生心理脱离,学生根本得不到学习乐趣,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不断减小。

1.3学习目的不明

在高考的压力下,学习文言文更多的是应付考试。在学习《高考说明》中,凡是要求背诵的、可能会考的内容,学生都会背诵,却没有真正例会。除了课本中的文言文,其他各种文言文书籍,他们很少涉及,知识面相对狭窄,这种应试心理不仅影响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对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2提高高中文言文学习兴趣的策略

2.1整合生活,提高学习兴趣

文言文学习是为了理解古代文化,在批判与继承古代文化的同时,对当下生活进行创新。当今社会是不断演变中形成的,很多情感、道理、生活经历都和文言文有直接关系。受生活阅历、身心发展等因素影响,很难将文言文的主体和现实生活整合在一起,对此,在现代教学中,语文老师必须找准当代生活与文章主体的契合点,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情感体验,除治国安邦以外,还有骨肉情深、人生百态等各种题材的文言文主题,如:《祭十二郎文》描绘的是韩愈和侄儿的亲情;《项脊轩志》描绘的是夫妻之情;《陈情表》描绘的是孝心。这类文章表现的人性、人情和学生的情感生活较近,此时老师要善于将文章情感与学生情感联合在一起,引起共鸣,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真善美。

2.2提供条件,用需求激发兴趣

需求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只有学生感受到对文言文的需求,才不会认为文言文空洞,这样对学生来讲也是有益的。第一步应从现代文教学焕发学习需求,从写作中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虽然不会要求学生进行文言文写作,但是文言文学习有助于吸收古汉语优雅、简洁等优点,把已经学过的章法、词汇应用到现代文中,才能为自己的文章润色。在?作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如:满分作文《吊屈原赋》、《赤兔之死》,另一方面也需要鼓励学生吸收文言文写作技巧,以达到帮助学生锤炼文字的目的,从而增加新的写作素材与内容。

2.3优化教学,通过教学激发兴趣

从现代教学反馈的信息来看:老师对学习兴趣与质量有重大影响,不科学、不合理的教学形式将直接影响兴趣。因此,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必须结合已有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兴趣。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都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如果再阅读一定的文章,在注释与工具书的帮助下,就能减小理解难度。此时,如果老师依然将字句作为学习重点,势必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所以老师必须协调好文章与字句之间的关系,尽量排除阅读困难的同时,掌握阅读方法,深入文章内涵。

受助感言 篇6

关键词:语文 朗读 主要性 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就是把书面材料用标准的普通话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将书面语言通过声音加工成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下面结合笔者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的作用:

一、加强朗读能够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语言感受能力就是语感,是学生在长期的语言训练中形成的对语言材料特有的、近乎直觉的、敏锐的感知能力。朗读是培养并加强学生对语言材料感受能力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所谓“文选烂,秀才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言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因此,把握教材所传递的感情信息,重视通过朗读进行语感训练和培养,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无疑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加强朗读能够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读书十分强调“口诵心维”。这方法同样也适合现在的语文学习。笔者认为在课文教学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朗读训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悟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热血”的崇高品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悟人类“爱好和平、追求和平”的执著精神……

三、加强朗读能够提高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笔者认为教师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将文学作品中具体生动的形象渗入学生的心灵,就能使学生在理解和感悟的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

美学大师朱光潜说“把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这说的正是朗读的实质。

受助感言 篇7

一、幼儿园传统故事活动模式

幼儿园传统故事活动模式一般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幼儿带着问题听;提问故事的名字、人物、情节;借助图片分段讲解,学习字词及句型;请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总结出故事蕴含的道理;复述故事;表演故事。

这种活动模式,比较注重幼儿对故事的记忆,突出了技能训练和知识的掌握,并强调通过故事学习要明白一定的道理。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单向传授的活动模式,不能充分发挥故事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以及广泛、深邃的教育价值。

二、文学网络活动模式的基本理念

文学网络活动模式就是从某一作品入手,围绕作品开展一系列与作品相关的活动,帮助幼儿在活动中接受作品,理解体验作品,迁移经验扩展想象,并通过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象和认识。故事活动中运用文学网络活动模式,就是要遵循新大纲的理念,结合故事作品本身的丰富性,充分发挥幼儿园故事活动多元价值,摒弃其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传授文学作品的活动模式,以幼儿为主体,创造和谐良好的故事教学氛围,将幼儿置身于故事活动中,唤起幼儿探究故事发展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感知体验故事,产生心理共鸣,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三、网络活动模式的基本流程

(一)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

幼儿对故事的理解需要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在选择好故事后,应全面分析故事,根据故事内容,设计相关的活动,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使之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体验作品人物的心理特点,把握作品展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二)理解和欣赏故事

故事作为一种最受幼儿喜欢的文学形式,蕴涵着丰富的认知、情感、审美等价值。

1.创设情景,引出故事

学习欣赏故事,首先要引出故事。教师可运用图画、音乐、游戏等方式,创设与故事内容相适应的场景和情境,使幼儿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主动参与到故事活动之中。

例如,在《会动的房子》活动开始时,先结合幼儿生活经验提问:“小朋友们,你家的房子会动吗?你见过会动的房子吗?”接着,用小松鼠手偶吸引幼儿注意力,调动其听故事的欲望:“小松鼠就建造了一座会动的房子,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吗?”

2.学习理解故事

本环节,教师要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人物性格和主题,感受故事的文学语言。

(1)引导幼儿倾听,理解故事

倾听是幼儿接触、熟悉故事的唯一途径,教师要恰到好处地讲述故事。通常,一次故事活动可以讲述三遍故事。第一遍教师自己讲述,不用教具,利用语调、表情感染幼儿,帮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第二遍可以配以幻灯片、图片、手偶等,也可用录音,让幼儿整体感受、理解故事内容;第三遍可变换教具,也可以让幼儿表演或讲述。每一次讲述,教师都要借助不同形式的材料,给幼儿不同的视觉感受,让幼儿每一遍倾听都有新鲜感,情绪高涨。

(2)通过三层次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教师在讲完每一遍故事后,都应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对故事进行理解和思考。

第一遍讲故事,提出描述性问题,帮助幼儿掌握故事的名称、人物、情节、对话等,对故事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第二遍讲故事,提出思考性问题,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主题、人物性格和心理特征等;第三遍讲故事,提出假设性问题,引导幼儿运用个人经验进行想象。

(三)迁移作品经验

故事展示给幼儿的是建立在他生活经验基础上的间接经验,这种经验使幼儿感到既熟悉又有趣,迫切地想体验。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围绕故事内容开展的可操作的或具有游戏性质的活动,如绘画、手工等,使幼儿在活动中将故事的内容纳入自己的经验范畴,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同时发展想象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四)创造性想象和表达

故事活动,不仅要幼儿感受文学语言建构的美,更要让幼儿学会创造性想象和表达,大胆尝试故事作品文学性语言的建构方式,学以致用,达到对故事的深层次理解。此环节可以开展续编、创编、仿编、谈话等活动。如在《会动的房子》中,借助假设性问题引导幼儿进行大胆的艺术想象和创造,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四、网络活动模式的优势

(一)有助于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体验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要结合幼儿的发展水平、知识经验和需要来定。文学网络活动模式重视故事学习前期经验的丰富,不匆忙进行故事活动,而是先组织与故事有关的活动,促进幼儿知识的增长和情感的满足,从而在学习作品时,能设身处地地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绪,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二)有效地扩展了幼儿的语言经验

《纲要》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语言经验。在文学网络模式故事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为幼儿创设支持性的语言环节,将作品展示的间接经验与幼儿的直接经验联系起来,帮助幼儿将故事内容整合地纳入幼儿的经验范畴,实现了幼儿直接经验与故事的间接经验的双向迁移,有效地扩展了幼儿的语言经验,做到了学以致用。

(三)有利于创造性语言能力的发展

《纲要》强调“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文学网络活动模式从始至终就在努力为幼儿创设这样一种宽松、自由的语言运用情境,如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描述性的提问,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使幼儿有了想说的欲望,再通过师幼互动的思考性、假设性问题,提出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幼儿讨论,并运用符合他们思维特点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意愿、思想,鼓励幼儿敢说、喜欢说、大胆说。尤其是鼓励幼儿大胆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预期”和“假设”,如鼓励幼儿创编故事表达自己的想象,这不仅提高了幼儿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能够引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有利于幼儿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幼儿的认知空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藏勤。观念与实施。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5.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