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资金使用绩效报告(精选35篇)
根据《关于扎实做好20xx年省级民生工程项目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枞民生办函〔20xx〕28号)的文件要求,我单位近期牵头对全县20xx年度14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情况开展回头看和自查自评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总体情况
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中心一直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及省、市、县部署安排,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20xx年度全县14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打造了诸如“文山流韵,花海双胜”的浮山双胜中心村,“水泊人家,荷塘秀色”的麒麟泊塘中心村,“旅居相融,大美官青”的钱桥官青中心村等一批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安徽日报、铜陵日报及人民网、新华网、中安在线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了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二、绩效自评结论
根据《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xx年度全省美丽乡村建设验收办法的通知》(皖美办发〔20xx〕3号)验收指标及计分办法,我单位20xx年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自评得分102分,现将具体分析如下:
(一)建设规划编制及执行(满分5分,自评得分5分)
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均委托第三方设计院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乡)总体规划、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布局中进行科学合理选址,并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业发展斜街,使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农民住房等布置科学,规划人口符合《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十三五”规划》要求。
规划过程中因地制宜,突出体现村庄特色、历史人文、地域特点和发展方向,规划进行以及项目申报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通过上报,经通过后方可实施。整个推进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划和图纸施工,确保中心村建设规划落实较好。
(二)重点建设任务(满分75分,自评得分75分)
1.垃圾处理(满分9分,自评得分9分)
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均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县处理”等方式进行有效收运处理。垃圾处理终端采用成熟处理工艺,符合环保要求。各中心村均按照4-5户配置垃圾桶、垃圾收集车等收运设施,满足生活垃圾及时收运的需要,同时每个中心村聘请专门的清洁人员对中心村进行清扫,确保中心村内保洁到位,生活垃圾得到及时收运,无暴露和积存生活垃圾就地焚烧现象。保证村内无建筑垃圾堆积,无病死畜禽尸体、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废旧农膜和农作物秸秆等随意丢弃现象,对垃圾开展有效分类,资源化利用可回收垃圾与可腐烂垃圾。其中横埠松岗中心村垃圾桶内少量垃圾未有效分类。乡镇美丽办负责人将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宣传与引导工作。
2.农村饮水安全(满分4分,自评得分4分)
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每户全部接通自来水,我县已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中心村涉及饮水工作均按照《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T/CHES18-20xx),实现了农户饮水安全有保障。
3.卫生改厕(满分8分)
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建设遵循改厕入户的原则,拆除原先的旱厕和露天粪坑,进行卫生改厕,安装水冲式厕所,每户安装三格式化粪池进行发酵、过滤无害化处理后,接入污水主管网排入人工湿地再次过滤,最后就近排入附近的农田和水体,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无害化处理。
4.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满分6分,自评得分6分)
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均对电力、通信线路架设不安全和违章交越、搭挂的现象进行整治。
同时完成了对堆放杂物,村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的有序规范。但是仍有部分村规划范围边角区域还存在房前屋后环境整治不到位,特别是农户庭院和屋后为薄弱环节。如官埠镇新民中心村、山黄庄中心村农户家中有少量简陋搭建。
5.道路畅通(满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
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均纳入年度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的建制村且村部位于中心村范围内,实施通村主干道路拓宽改造,路面宽度均达到4.5米。
各中心村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村内主干道路主要采用水泥、砖石等乡土材质硬化,路宽均不低于3.5米,村内次干道采用水泥、砂石、废砖等乡土材质适度硬化,中心村均实现“户户通”,大大的给群众出行提供了便利。
6.污水处理(满分8分,自评得分8分)
(1)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收集处理率方面。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污水处理主要以分散处理为主,通过分户式、联户式的办法,分别采用三格式化粪池等简易处理技术,同时结合采用人工湿地就地生态治理,14个省级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
(2)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方面。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以分散式和集中处理为主。针对农户每户安装的三格式化粪池由农户个人进行定期清掏;针对大三格、人工湿地和农户个人小三格损坏的,各中心村均建立了专门的运维制度、有专门的运维人员,落实责任。
7.河沟渠塘疏浚清淤(满分5分,自评得分5分)
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均对中心村区域内的河沟渠塘进行整治疏浚,实现了水体清澈,同时对河沟渠塘疏浚后,进行了及时护坡、绿化。但同时部分中心村检查时仍被发现水面有漂浮物,如:横埠松岗中心村、山黄庄中心村、钱桥镇小街中心村小塘内积存少量垃圾及白色污染物。
8.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满分7分,自评得分7分)
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按照因地制宜、资源整合、简易适用的要求,利用现有设施统筹改造,或新建,或就近共享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中心面积适当,基本具备社区服务、图书室(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功能并能正常开展活动。同时结合宽带支撑工程,14个省级中心村基本实现宽带与4G对村的覆盖,提高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所有建设工程,均按规划要求建设,杜绝出现实用性不强的门面建筑。
9.村庄绿化(满分8分,自评得分8分)
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均开展对村庄道路两侧、水体沿岸、庭院和村庄周围进行绿化,村庄绿化适地适树,以乔木、乡土树种为主,灌木为辅,倡导自然式种植,绿化效果较好的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村庄建成区范围内道路、河渠绿化率达90%。
中心村范围内房前屋后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花园、小茶园等,基本实现村庄和庭院美化。其中钱桥镇小街中心村在菜园、果园建设美化方面表现欠佳。
村庄绿化主要以乡土树种为主,辅以灌木,多采用自然式种植,植被覆盖率高、绿化效果好。禁止过度使用人工草皮、砍伐天然大树。
10.村庄亮化(满分4分,自评得分4分)
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均在村庄主干道和公共活动区域,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进行了适度亮化,同时建立了运维制度,安排专人进行排查,确保无损坏、使用正常。
11.长效管护机制(满分6分,自评得分6分)
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已下发《关于印发枞阳县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后期管护实施办法的通知》(枞美组发〔20xx〕41号),联合县财政局下发了《关于下达美丽乡村20xx年度专项管护经费的通知》(枞财农〔20xx〕324号),基本建立了县、乡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住户适量付费、社会资助相结合等经费分担机制,基本做到有制度、有资金、有人员,实现垃圾、污水、改厕、绿化、卫生保洁、公共设施维护等长效管护。
三、产业发展(满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
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所在行政村、乡镇皆被评为县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心村内有省级以上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示范家庭农场;中心村主导产业突出,其中主导产业产值均达到占总产值50%以上。
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中心村土地(包括耕地、林地、水面)流转适度规范,均超过全县的流转率平均水平。
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
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分5分,自评得分5分)
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均开展了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引导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立完善“一约四会”(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并充分发挥作用,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尊良俗、去低俗、除恶俗,有效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
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均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五好家庭、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儿女、好媳妇、好公婆”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通过文化墙、公示栏等形式对村规民约合法简约规范进行宣传,群众知晓率高,结合妇联、文旅等部门经常性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文体活动。
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均不同程度发掘本地本村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家风文化、农耕文化等,传承和保护乡村非物质文化,将古树古居保护较好。
五、群众评价(满分5分,自评得分5分)
通过实地走访中心村的农户,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农户均对中心村范围内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风文明改善感到满意,群众满意度较高。中心村在建设过程中均不存在违背群众意愿、损害群众利益、搞面子工程等问题。
六、省级中心村加分项(满分2分,自评得分2分)
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建设自申报阶段起,就要求村民签字同意,整个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突出农民主体,在村干部带领下,群众参与度较高。
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在建设中,充分考虑当地生态以及环保问题,因地制宜,不同程度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做到能就地取材必就地取材,提倡“变废为宝”,如利用废旧的砖、瓦修建巷道、五小园等。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后的中心村,农房与院落面貌较好,村庄与周围环境自然和谐,村庄美化绿化,呈现鸟语花香,优美田园风光。
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内均建设了污水管和雨水沟,实现了雨污分流。
全县14个省级中心村在结合本村实际的基础上,整合文旅相关项目,中心村村内均因地制宜地建设了大小合适的公共服务场所,如健身广场、公厕、文化墙。
一、专项资金绩效情况
(一)专项资金设立情况
1.设立时间。20xx年市办实事星级农贸市场综合奖补专项资金设立时间为20xx年4月。20xx年是延续20xx年星级农贸市场综合奖补专项资金政策持续实施的。20xx年1月22日,青岛市财政局、工商局《关于印发的通知》(青财行〔20xx〕10号),20xx年4月2日,青岛市工商局、财政局《关于印发〈青岛市20xx年星级农贸市场创建办法〉的通知》(青工商经发〔20xx〕63号)。
2.设立依据。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的通知》(国发[20xx]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xx]59号)、《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加快我市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青政发〔20xx〕27号)、《青岛市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xx-20xx年)规划纲要》、《关于强化市长负责制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通知》(青政办字[20xx]61号)、《关于20xx年重点办好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10件实事的通知》(青政发[20xx]1号)。
3.设定用途。20xx年星级农贸市场创建专项资金预算安排为2120万元(后补助,20xx年安排)。对获得星级认定的市场,市、区两级财政按照1:1比例给予综合奖补。其中:五星级市场80万元/处,四星级市场60万元/处,三星级市场40万元/处。
综合奖补资金发放按照财政有关规定划拨。获得星级认定的市场取得综合奖补资金后,要用不低于10%的综合奖补资金,对市场文明诚信经营业户等进行奖励。
(二)年度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创建星级农贸市场在全市、全省属于首创,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局领导高度重视,严密关注创建工作推进情况,认真组织开展了“20xx年农贸市场星级创建”活动。一是完善办法和标准。在总结20xx年创建工作经验和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建议,对20xx年星级农贸市场创建办、创建标准进行完善,并向社会公布。二是组织召开动员会。20xx年4月3日,召开了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暨星级农贸市场创建工作动员会,对20xx年度市办实事星级农贸市场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三是引进第三方测评机构。通过招标选定两家单位作为第三方测评机构,同时,完成星级农贸市场测评软件修改完善和测评人员培训工作。四是申报进行材料审核。按照《创建办法》要求,对参评市场提交的书面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统一审核,经过区级初审和市级复核,共有61处市场参加20xx年星级农贸市场创建。五是组织实地测评。5-10月份组织两家第三方测评机构通过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交叉测评与重迭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参评市场开展实地测评,次月通过市工商局网站向社会公示市场测评成绩。5月、7月、10月分别组织专家集中测评,对市场存在的问题现场点评,督促市场开办单位认真整改。同时开展农贸市场群众满意度调查,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创建工作的意见建议,市民满意度调查结果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六是组织召开现场会。20xx年9月5日、10月26日,先后在李沧区、西海岸新区召开“走进市办实事见证民生项目”暨星级农贸市场创建工作现场会和“走进市办实事见证民生项目”活动座谈会,会议邀请市办实事协办单位、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代表、市民代表、新闻媒体,170余人参加,进一步扩大市办实事影响力,扎实推进创建工作。七是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20xx年11月22日,由青岛大学、海洋大学、协办单位、第三方测评机构、各区市场监管部门等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实地抽取7处市场进行了观摩,观看市场创建纪录片、查阅市场申报材料、市场情况介绍等环节,根据《创建办法》和《创建标准》由评审专家对参评市场进行综合测评。按照《创建办法》规定程序,经过市场自评申报、区局初审、市局复核、第三方测评机构实地测评、专家集中测评、专家评审会等环节,确定青岛市兴山路市场等44处农贸市场为青岛市20xx年市办实事星级农贸市场创建候选市场。经过市场自评申报、区市场监管局初审、市工商局复核、实地测评、专家评审等环节、结合公示星级农贸市场候选名单期间市民的意见,12月份最终确定青岛市兴山路市场等44处农贸市场为“青岛市20xx年度星级农贸市场”,其中:青岛交运兴山路农贸市场等2处农贸市场为五星级农贸市场,青岛团岛农贸市场等14处农贸市场为四星级农贸市场,青岛基隆路金麦园综合市场等28处农贸市场为三星级农贸市场。
二、专项资金项目绩效情况
(一)20xx年专项资金预算批复情况。
20xx年6月25日,青岛市财政局印发《关于下达20xx年星级农贸市场综合奖补资金(第一批)的通知》(青财行〔20xx〕25号),下达各区财政局20xx年星级农贸市场综合奖补资金(第一批)20xx万元。20xx年12月5日,下达李沧区财政局20xx年星级农贸市场综合奖补资金80万元。
(二)20xx项目安排情况
1.安排概况
按照市政府《关于20xx年重点办好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10件实事的通知》(青政发[20xx]1号),细化农贸市场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建立专业考核评测机制,引入社会第三方评估,创建星级农贸市场不少于40处,为居民提供放心优质服务。20xx年创建星级农贸市场44处,其中:市南区四星级市场1处、三星级市场4处,市北区四星级市场3处、三星级市场8处,李沧区五星级市场1处、四星级市场6处、三星级市场4处,崂山区四星级市场1处、三星级市场4处,西海岸新区五星级市场1处、四星级市场3处、三星级市场6处,城阳区三星级市场2处。20xx年度星级农贸市场名单详见《青岛市20xx年度星级农贸市场名单》(附件1)。
2.各项目绩效情况
我市自20xx年首次开展星级农贸市场创建活动,虽然起步时间不长,但创建星级农贸市场成效已明显显现,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复审过程中、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中,也未专门开展农贸市场专项整治,充分显现了星级农贸市场创建工作成效。通过星级农贸市场创建,农贸市场整体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农贸市场硬件设施得到有效提升,市场开办单位主动投入资金升级改造市场硬件;市场环境卫生得到持续改善,基本杜绝了农贸市场“脏乱差、腥臭湿”问题;市场交易秩序得到有效整治,农贸市场“短斤少两”等欺诈消费行为减少了约80%;市场开办单位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改变了以往市场开办单位“重效益、轻管理”的问题,市场开办单位主动在市场卫生、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规范化管理上下功夫;市场诚信经营意识显著提高,通过开展市场文明经营户创建活动,有效引导场内经营者文明诚信经营;市场食品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三防”设施得到普遍落实;市民购物消费满意度不断提高,星级市场市民消费满意度均达到80分以上。44处星级农贸市场惠及周边市民180余万,岛城内外各类媒体予以广泛报道。
一、项目的公益性和建设必要性
1、项目的公益性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实施“粮安工程”,是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粮食有效供给守住底线的必然选择,是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粮食质量安全需求新期待的基本要求,是应对国际粮食市场复杂形势增强我国粮食流通抗风险能力的迫切需要。
救灾应急体系建设是以国家重要政策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基本生活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救灾应急能力为核心,坚持应急救灾与常态减灾相结合、救灾减灾并重、城市农村统筹、政府社会协同、治标治本兼顾,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科技、市场等多种手段,统筹做好灾前、灾中和灾后各阶段的应对工作,全面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为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项目,本项目的实施,能有效解决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库设备和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全的问题,通过使用机械通风、电子测温等有利于科学储存的新技术,进一步提升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功能和储存水平,增强粮食和应急物资的储藏能力,对保障储备粮的安全和应急物资的稳定供给、降低成本、减少损失、提高效率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新型的高标准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型粮食储备库,该项目工艺无公害、无污染,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起着典型示范作用,对推进仓储技术进步将起到积极作用。项目的建设能带动建材、粮油加工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能强力拉动当地投资,推动民生及社会事业发展,项目所延伸的更多配套服务业可以提供就业岗位,有利于增加当地群众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拉动地方国民经济的增长。
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中转基础设施,解决当地粮库仓容、中转设施不足的矛盾,促进当地和周边地区粮食产品的销路,增加农民对粮食等农作物的供给量,因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快农民奔“小康”的进程。同时实现粮食散储、散运、散装、散卸的变革,提高粮食流通自动化、系统化和设施现代化水平,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解决并满足城市居民的用粮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和粮食应急调运能力,保障粮食供应和存储安全,支持本县粮食应急措施,有利于备战备荒、应急救灾,调节粮食供需矛盾、稳定粮食市场,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本项目是社会公益性事业。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粮食及应急物资流通体制改革要求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和应急物资购销和价格形成的作用,稳定粮食和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建立完善的国家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和市场体系,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我国国情的粮食和应急物资流通体制。
(2)是国计民生的需要,是政府增强对市场宏观调控能力,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粮食和应急物资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和应急物资工作。实行粮食和应急物资市场改革后,储备粮库和应急物资库将成为衔接产销,促进流通,发展贸易的重要载体,是政府调节供需平衡,保证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稳定供给的重要手段。多年来,由于粮食和应急物资收储设施老旧,仓容不足,使项目区地方储备工作发展缓慢,难以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后备支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对市场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因此,建立科学、先进的地方储备制度,是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和应急物资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地方政府对市场宏观调控能力,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并能够抵御大型外来国际粮食和应急物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威胁,保障区域城乡人民供应和价格的稳定,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3)是完善项目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的需要为提高粮食和应急物资市场流通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稳定供给,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粮食局共同编制了《粮食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统筹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实现粮食仓储物流一体化融合发展。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升功能为重点,结合粮食生产、流通形势和城镇规划,以及现有收储库点分布,合理改建、扩建和新建粮食仓储设施,将粮食收储能力保持在合理水平,实施收储能力优化工程和产后服务中心建设工程。
产区重点完善收储网点、调整仓型结构、提高设施水平;产销平衡区重点提升收储网点的收购、储备、保供综合能力;销区重点加强储备库建设、提升应急保供能力。
立足项目区仓储、粮源等优势,打造物流节点的连线和构造整体网络工程,完善项目区粮食现代贮运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以带动项目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这也是粮食现代仓储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常年粮食品种主要为玉米、小麦。目前发展和改革局承担着县级储备粮承储任务,原有仓库场地、设备均已老旧。因此,为稳定粮食生产和收储,确保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的稳定供给,促进全县社会稳定、和谐,进行发展和改革局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项目的建设,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二、项目经济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国民经济效益主要有进一步保证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加强粮食和应急物资的宏观调控,促进市场稳定。本项目的建设,可大幅提升的粮食收储、转运和应急保障能力,更好的服务群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突出。具体如下:本项目建设,可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步伐,使粮食流通现代化建设日趋完善,加快的综合开发与建设,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创造条件,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保障。本项目建设,可极大促进城市开发改造的建设进程和力度,加快了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繁荣了城市经济与文化,使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得以提高。本项目建设可带动并促进地方材料、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地方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为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2、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的实施,能有效解决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库设备和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全的问题,通过使用机械通风、电子测温等有利于科学储存的新技术,提升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功能和储存水平,增强粮食和应急物资的储藏能力,对保障储备粮的安全和应急物资的稳定供给,降低成本,减少损失,提高效率发挥重要作用。
本项目的建设,加强粮食和应急物资流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扩大储备能力,有利于抵抗自然灾害,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的建设完成,可加强和完善粮食和应急物资宏观调控,确保项目区粮食和应急物资供应和市场稳定。可根据市场形势把握好临时存储的销售节奏和力度,满足市场需要,稳定市场价格;进一步调整优化库存布局;切实做好粮食和应急物资收购工作,掌握产品源头,保护人民利益;完善粮食和应急物资工作机制和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增强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突发灾害不确定增加,例如目前新冠疫情使全球粮食体系的脆弱性凸显。项目的建设将保障充足的粮食供给,不仅可以提高应急救灾的效果,也是灾后重建的有效保障。
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提高粮食储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及时有效发挥应急保障作用,提高疫情期间粮食储备管理和应急保障效能。项目的建设,将有力地促进当地和周边地区粮食和应急物资产品的销路,增加粮食和应急物资的供给量,因而提高居民的收入,加快居民奔“小康”的进程。同时,又能保证居民安居乐业,这对于当地的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目情况
支持家庭农场建设项目规划申报家庭农场培育工程和示范工程共涉及49个种养大户、24个家庭农场。中央财政资金总投资750万元。其中:培育工程所涉及49个种养大户,每户补助10万元,共计490万元;家庭农场示范工程涉及24户,共投资390万元。省级示范工程补助资金2个,每个补助20万元。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2户,每户补助10万元。
项目建设时间为20xx年8月-12月,项目申报内容与具体实施内容相符,无变更,申报目标合理可行。
二、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经现场评价和资料查阅,项目建设内容与实施方案一致,与具体实施内容相符,无变更,申报目标合理可行。时间完成节点在项目建设期限内。
三、评价结论
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监督。项目完工后,区级业务主管部门及时组织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面自查,进行整改和完善。经整改完善、复查验收合格后,报请区级验收。区农业、财政等部门组织开展区级验收。验收中,一是坚持逐级验收,多级把关;二是邀请村民代表全程参与,提高监督力度;三是进行结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区级验收后,及时开展项目总结。总结经验,查找差距,同时完善搜集、整理项目建设资料,立档归案,建立项目信息库,为迎接上级验收做好准备。
为实施好此项目。一是区农业农村局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股室和场站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任务。二是区农业农村局、财政局联合对实施主体职责、建设内容、补助标准、项目验收,进行了全程监督管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确保项目建设主体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自评得分100分。
四、绩效分析
(一)项目决策
达川区地处达州市主城区,总人口121万,是全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以农业农村为主的市辖区,也是全国、全省粮食生产大县(区)和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商品水禽基地县和秸秆养羊示范县、生猪调出大县,全国580个、全省45个蔬菜重点县和20个辣椒生产重点县(区)之一,全省畜牧业重点县、优质肉牛繁育示范基地县,达川青花椒被认定为四川省第二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先后获得“中国苎麻之乡”“中国乌梅之乡”称号。20xx年8月,达川区辖区内整体划转7个乡镇至经开区和高新区,乡镇(街道)由原来的31个减少到24个,行政村由318个减少到237个,村民小组由2919个减少到2260个。
持续推进“一组一场”总体目标任务,20xx年在580个村民小组新増家庭农场580户,累计家庭农场达到1900户,新增30.5%;实现1847个村民小组有家庭农场,占村民小组总数的81.72%。在45个行政村新增区级示范场62户、市级示范场33户、省级示范场3户;实现237个行政村有示范场总数182户,其中21个乡镇拥有省级示范场26个(覆盖率87.5%)、市级示范场69户、区级示范场87户。
一是家庭农场创建质量提高。截至20xx年12月底,全区家庭农场成员中有3人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60多人当选市区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95人兴办的家庭农场评为市级以上示范场,其中有3个家庭农场分别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8人个农庄获得市级以上休闲农庄或农业主题公园称号;5人获得“四川省返乡创业明星”“四川省首批农村致富带头人”。二是自身创业能力增强。通过项目实施,引进新品种35个、推广新建大棚滴灌设施218亩、配备农业植保机械300套、修建塘堰和蓄水池152口、路网11850米,极大地改善了家庭农场生产条件,降低了生产成本。
(二)项目实施
项目资金下达相关实施单位后,均及时进行了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严格按照方案规定和要求实行区级报账制。是落实任务,把建设项目、建设面积、建设任务逐一是落实到地块,做到有据可查;二是落实措施,针对不同项目区和建设任务,明确不同的建设措施,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三是加强资金项目管理,专人核算、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并进行项目资金跟踪审计,保证项目资金安全。项目资金实行区级报账制,根据批复的项目计划,对资金的投入拨出进行核算。
(三)项目绩效
1.资金计划及到位。项目总投资750万元,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实际到位750万元。资金使用方向符合相关规定、与任务清单一致。
2.资金使用。目前已使用项目资金750万元,资金使用率100%。
通过实施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培育工程、示范工程项目的家庭农场,每个家庭农场年均收入16.2万元,家庭成员年均收入5万元以上。有效解决了本村及周边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务工,务工收入达2.46亿元,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将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推动种植养殖大户成为农民致富的榜样和农业发展的生力军。
五、存在主要问题
因自然灾害频繁、农业效益低下,大量有文化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基础设施薄弱、投入资金大、回收周期长、生产经营风险大交通不便、水源缺失,机耕、病虫害防治等未能采用机械化作业,农业经营成本加大;种植养殖劳动密集性较强,加之平坝浅丘区较少,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提升难度加大等种种因素影响着家庭农场的良性发展。
六、相关措施建议
一是持续培养家庭农场经营主体。加强大学生村官、返乡农民工创业、退伍军人、村社干部等人员的.培训,为家庭农场创办和经营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引导他们规范化、标准化创办家庭农场。
二是持续加强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加大对家庭农场给予政策扶持、财政支持、税费减免、提供用地保障和金融支持,有力改善家庭农场渠路、蓄水池、农机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持续引导家庭农场规范化建管。按照有规模、有市场、有设施、有标准、有效益、有信誉“六有”标准,培育和扶持一批经营规模适度、人员素质高、综合效益好、示范作用强的家庭农场,充分发挥其典型带动示范引领的作用,促进全区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
四是持续落地落实金融支持政策。加大示范县创建宣传力度,及早谋划项目,认真组织实施,特别是对家庭农场专属贷款及早落地落实,计划并落实20xx年推荐专属贷款30笔以上,金额在600万元以上。
五是持续引导家庭农场加强联合与合作。构建“家庭农场 合作社 农业龙头企业 协会”的生产经营模式,引导各类家庭农场加入行业协会、合作社等加强联合与合作;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或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作用。同时要引导家庭农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可追溯建设等,将质量管理与品牌建设相结合,保障农产品的品质。
一、实施监控基本情况
我局2020__年初预算专项项目3个,金额共计2210万元,全部纳入绩效目标运行监控。
二、资金使用情况及分析
(一)20__年1--7月年初预算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共计支付专项资金328、4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4、86%。具体详细情况:第三产业企业培育及入库引导资金23、8万元,粮食储备流通管理工作经费300万元,物价管理工作经费4、66万元。
(二)预计执行情况分析。我单位年初预算的专项资金使用均按照相关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做到年初有计划、实施有方案、追加有依据、日常有监督、结果有审核,资金使用与具体项目实施内容相符。受疫情、资金保障和审查程序等因素影响,项目进度和资金拨付进度不一,部分项目资金需集中在年底支付,例如兑现三产奖励企业资金,需待市政府审查后执行,但所有项目资金年底基本能够实现年初目标。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背景
建立临时救助制度是填补社会救助体系空白,提升社会救助综合效益,确保社会救助安全网网底不破的必然要求。20xx年10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国发〔20xx〕47号),提出“迫切需要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要统筹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临时救助工作”。20xx年3月,重庆市政府、重庆市民政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相继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渝府发〔20xx〕16号)、《关于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工作的指导意见》(渝民发〔20xx〕60号)等文件,进一步明确救助对象分类、规范救助标准、强化救助管理。
重庆市丰都县民政局(以下简称“项目单位”)作为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具有“落实社会救助政策、标准,负责临时救助工作”的职责,在中央和市级文件的要求下继续开展20xx年度丰都县临时救助工作(以下简称“项目”),由内设机构社会救助科负责具体实施。
(二)项目概况
项目主要内容为,对具有丰都县户籍或居住在丰都县内的居民,且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开展临时救助工作。救助对象分为A类(特困人员、孤儿)、B类(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C类(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城乡低保标准2倍且含2倍的特殊困难家庭或个人、建卡贫困户、1—4级残疾人家庭)、D类(其他家庭或个人)四大类。救助标准分为重特大疾病救助、长期维持基本医疗救助、重特大灾(伤)害临时救助、就学困难临时救助,并按照“个人申请、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调查审核、按资金量分级审批”的程序办理,依据救助对象、救助标准的不同发放救助补贴。
(三)项目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
根据《重庆市财政局关于提前下达20xx年困难群众救助中央和市级补助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渝财社〔20xx〕170号),中央和市级财政共计下达丰都县20xx年度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0938、00万元,其中1738、93万元用于临时救助项目支出。截至20xx年底,项目实际支出1603、07万元,预算执行率92、19%,全部用于丰都县下辖30个乡、镇、街道的临时救助资金。项目支出情况详见表1。
(略)
(四)项目绩效目标
1、年度绩效目标及指标
(1)年度绩效目标:20xx年度将“临时救助”资金按月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解决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问题,兜住民生底线。
(2)年度绩效指标
①效果指标:做到应助必助、应救就救。
②满意度指标:受益群众满意80%以上。
2、绩效指标实现情况
①效果指标实现情况:已做到应助必助、应救就救。
②满意度指标实现情况:受益群众满意度达99、63%。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项目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xx年修订)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xx〕34号)
3、《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渝委发〔20xx〕12号)
4、《重庆市市级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试行)》(渝财绩〔20xx〕19号)
5、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国发〔20xx〕47号)
6、重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健全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渝府发〔20xx〕16号)
7、《重庆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工作的指导意见》(渝民发〔20xx〕60号)
8、关于印发《丰都县民政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丰委办发〔20xx〕32号)
9、《关于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工作的通知》(丰都民政发〔20xx〕36号)
10、《关于进一步加强临时救助工作的通知》(丰都民政发〔20xx〕31号)
11、关于印发《丰都县20xx年民政工作要点》的通知(丰都民政发〔20xx〕3号)
12、《关于20xx年度民政工作推进完成情况的报告》(丰都民政文〔20xx〕37号)
11、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
12、项目预算执行和绩效运行监控情况表
13、项目业务及财务管理办法
14、项目决算明细表、预算支出明细、财务和会计资料等
15、其他能够体现项目工作内容产出和效果的相关材料等
(二)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内容
1.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本次绩效评价,分析重庆市丰都县20xx年度临时救助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梳理分析项目在投入、管理、产出及效益各环节的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和匹配性,综合分析并总结归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主管部门改进工作提供决策建议和依据,促进项目实施单位树立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理念,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规范项目管理,保证项目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
2.评价范围和内容
本次绩效评价对象为重庆市丰都县20xx年度临时救助项目,涉及财政资金1738、93万元。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评价样本确定
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重庆市市级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试行)》(渝财绩〔20xx〕19号)文件精神,结合项目特点、产出及效益具体情况,评价工作组细化形成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详见附件1。
评价指标体系总分值为100分,其中投入10分,管理20分,产出40分,效果30分。本次绩效评价结果采取评分和评级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评价指标得分,确定评价项目的绩效等级,优(得分≧90)、良(90>得分≧80)、中(80>得分≧60)、差(得分<60)五个档次。
2.评价方法及评价样本确定
本次绩效评价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对丰都县20xx年度临时救助项目的产出、效果进行评价,产出方面主要了解救助资金发放及时率、救助对象分类准确率、医疗困难临时救助时效准确率等,效果方面主要了解救助后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程度、救助资金匹配度、救助政策知晓率等,调查问卷详见附件2。
工作组对许明、十直、仁沙、树人、高家、太平、三合街道、龙河、双路、兴义10个镇乡街,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0户进行调查,实际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样本200份。现场调查名单详见附件3。
(四)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本次绩效评价工作从20xx年7月下旬启动,至同年9月上旬结束,共经历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分析评价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
(1)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对工作组人员进行培训
7月15日,第三方机构组建由项目经理、项目助理等多层级人员构成的评价工作组,并对相关人员开展工作流程、工作守则、保密措施等方面的培训。
(2)组织收集项目相关评价材料
7月15日至20日,工作组组织收集项目相关评价材料,通过梳理、分析提交的材料,找出绩效评价关键点、重点,为下一步绩效评价的实施打好基础。
(3)根据项目特点制订评价工作方案,设计访谈提纲、问卷调查表
7月22日至8月4日,工作组制定评价工作方案,包含项目概况、评价思路、评价组织实施、指标体系设计、访谈及问卷调查等内容,并报区财政局审定。根据区财政局的反馈意见,工作组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定稿。
2.组织实施阶段
(1)组织现场调查
8月13日至22日,工作组至许明寺镇、十直镇、仁沙镇、树人镇、高家镇、太平镇、三合街道、龙河镇、双路镇、兴义镇10个镇、乡、街道开展实地调查工作,每个镇、乡、街道随机抽取20户、共计200户进行现场访谈及问卷调查,具体了解救助精准性、发放及时性等情况,以及救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11月4日至5日,针对太平坝乡、十直镇、许明寺镇特殊问题,工作组还开展了抽样调查工作,共计抽查140户,其中太平坝乡45户、十直镇60户、许明寺镇35户。
(2)撰写绩效评价报告,初步形成评价结论
8月23至9月12日,根据项目单位提交资料、问卷调查结果,工作组撰写绩效评价报告,形成初步评价结果。
3.分析评价阶段
(1)评价结论征求意见,修改后形成最终评价结论
9月18日,工作组按照规定将绩效评价报告报县财政局进行审核,报告经审核并征求县民政局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正式绩效评价报告。
(2)项目验收,建立绩效评价档案
评价成果材料经确认、评价工作结束后,绩效评价工作组提交工作底稿和评价报告有关资料,建立绩效评价档案,并移交县财政局。
三、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投入情况分析
1.专项资金落实情况分析
(1)资金到位率
20xx年度,项目预算安排资金1738、93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738、93万元,资金到位率100%。该指标分值5分,得5分。
(2)资金使用率
20xx年度,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738、93万元。截至20xx年底,项目实际支出1603、07万元,资金使用率为92、19%。该指标分值5分,得4、61分。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1.专项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1)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
为贯彻落实市级文件精神,丰都县民政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工作的通知》(丰都民政发〔20xx〕36号)。该文件中明确了临时救助对象类型、临时救助标准,以及审批流程、分级施救机制等内容,对于临时救助资金管理具有一定指导作用。该指标分值5分,得5分。
(2)资金使用合规性
临时救助资金的申请,按照“个人申请、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调查审核、县民政部门审批”的程序办理;临时救助资金的审批,小额救助金由各乡镇、街道审批,大额临时救助金(20xx元以上)报县民政局审批;临时救助资金的发放,严格执行经办人、科室负责人、科室分管领导、财务分管领导、主要领导逐级审批签字手续,并委托银行代发。项目资金拨付具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且预算执行规范、支出内容合规,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符合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该指标分值10分,得10分。
(3)财务监控有效性
根据项目资料,项目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财务监控及监督:一是每年度采取现场检查的形式对各乡镇、街道的临时救助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对于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各乡镇、街道及时进行整改;二是组织各乡镇、街道对民政资金使用情况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审查临时救助程序规范性、救助对象准确性以及救助资金收支节余情况等内容;三是各乡镇、街道的临时救助资金明细公示公开,救助资金的合规性受村民群众的监督。但评价认为,丰都县临时救助资金的审批专家库尚未建立健全,未完全响应《重庆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工作的指导意见》(渝民发〔20xx〕60号)文件的要求,且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多方主体参与集体审批的机制尚未形成,临时救助资金集体审批制度仍有待完善。该指标分值5分,得4分。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1.产出数量分析
(1)救助完成率
20xx年度内计划完成临时救助2602人,实际完成临时救助的人数为8662人1,救助计划完成率为332、90%。该指标分值10分,得10分。
2.产出时效分析
(1)救助资金发放及时率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反馈“及时”的样本量为160个,反馈“较及时”的样本量为26个,调查样本总量为200个。根据计算公式,救助资金发放及时率=(160+26x75%)/200x100%=89、75%。该指标分值10分,得8、98分。
3.产出质量分析
(1)救助对象准确性
工作组在太平坝乡、许明寺镇、十直镇抽样调查发现,部分救助对象的救助类型无支撑材料、救助资金超政策文件限额、救助类型不准确、与具体事由不符等问题,反映乡镇民政部门对小额(20xx元以下)救助资金的审查工作不严谨、对救助政策把握不够深刻。本次抽样调查共计发现11例问题(详见表2),占调查样本总量140个的比重为7、86%。该指标分值5分,得4、61分。
(2)医疗困难临时救助时效准确率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1年内因重特大疾病或慢性病致贫的样本量为129个,医疗困难救助调查的样本总量为147个。根据计算公式,医疗困难临时救助时效准确率=129/147x100%=87、76%。该指标分值5分,得4、39分。
4.产出成本分析
(1)救助成本达标率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调查样本发放救助资金均符合标准,未超过市级文件规定的资助上限。根据计算公式,救助成本达标率=9908/9908x100%=100%。该指标分值10分,得10分。
(四)项目效果情况分析
1.社会效益分析
(1)救助后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率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反馈“基本生活可保障”样本量为75个,反馈“依靠其他社会救助体系基本生活可保障”样本量为109个,调查样本总量为200个。根据计算公式,救助后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率=(75+109x75%)/200x100%=78、38%。该指标分值10分,得7、84分。
(2)救助政策知晓率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反馈“了解政策并能熟练应用”样本量为90个,反馈“了解政策但部分内容不清楚”样本量为105个,调查样本总量为200个。根据计算公式,救助政策知晓率=(90+105x75%)/200x100%=84、38%。该指标分值5分,得4、22分。
2.可持续影响分析
(1)临时救助协同机制
根据已提供资料,20xx年度临时救助机制已与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支出型贫困等其他救助政策建立有机联系,形成“低保保基本、特困补短板、临时救助解急难”的局面,相关机制运行良好。该指标分值3分,得3分。
(2)临时救助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效率
项目单位依托重庆民政社会救助平台开展临时救助网上申请、审批工作,平台具备审查受理、评议公示、乡镇审核、乡镇公示、综合查询、审查跟踪等功能,可实现受助人员家庭经济状况、困难情形和救助情况信息化管理,临时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实际运行效率较好。该指标分值2分,得2分。
3.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1)救助对象满意度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反馈“很满意”样本量为197个,反馈“基本满意”样本量为3个,调查样本总量为200个。根据计算公式,救助对象满意度=(197+3x75%)/200x100%=99、63%。该指标分值10分,得10分。
(五)评价结论
重庆市丰都县20xx年度临时救助项目绩效评价得分93、65分,评价等级为“优”。一级指标具体得分情况详见下表:(略)
四、项目全过程管理情况及评价
绩效目标设置方面,申报阶段,项目根据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要求填写了《项目支出绩效申报表》,确定当年绩效目标为“将临时救助资金按月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解决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问题,兜住民生底线”,并设置了总救助人数、资金按规定时间发放、年度总成本、应助必助、受益群众满意度等绩效指标。绩效运行监控方面,执行阶段,项目对资金预算执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双监控”。监控结果显示,项目的预算执行率、绩效指标完成率均达70%以上。绩效自评及公开方面,总结阶段,项目将年度执行情况及绩效情况,与年初确定的绩效目标及指标进行比对,确定目标值完成比例,自评结果显示完成情况良好。同时,项目单位根据绩效自评指标体系,对项目投入、过程、产出、效益等方面内容进行打分,自评得分98分,并按要求在民政局官网主动公示公开。综上,项目总体预算绩效管理情况良好,全过程管理有效。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落实临时救助分级施救
按照“政府主导,分类施救,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为基础、县民政局为主体、社会参与为补充的临时救助分级审批机制。小额临时救助审批权下放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有效提高了临时救助审批效率。
2、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手段
项目单位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依托重庆市民政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对受助人员家庭经济状况、困难情形和救助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做到了申请要素齐,审批手续全,救助情况清,数据统计准。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此次评价,评价工作组认为本项目存在如下问题:
1、临时救助资金集体审批制度有待完善
评价认为,项目单位采取了现场检查、内部自查、公示公开等手段对各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工作进行监管,但临时救助资金的集体审批制度仍有待完善,未完全响应《重庆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工作的指导意见》(渝民发〔20xx〕60号)文件的要求。临时救助资金审批专家库尚未建立健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多方主体参与集体审批的机制尚未形成。
2、小额救助资金审查工作不严谨、对救助政策把握不够深刻
根据太平坝乡、许明寺镇、十直镇抽样调查结果,部分救助对象的救助类型无支撑材料、救助资金超政策文件限额、救助类型不准确、与具体事由不符等问题,反映乡镇民政部门对小额(20xx元以下)救助资金的审查工作不严谨、对救助政策把握不够深刻。本次抽样调查共计发现11例问题,占调查样本总量140个的比重为7、86%。
3、政策宣传力度、深度可进一步提升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对于临时救助政策知晓程度,本次抽查的200户样本中,有105户反馈“了解政策但部分内容不清楚”,占比52、50%,反映临时救助政策宣传工作仍有进步空间,在政策内容、政策解读等方面的宣传工作力度及深度可进一步提升。
六、有关建议
针对本次评价发现的问题,评价工作组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
(一)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完善救助资金公示公开制度
一是引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多方主体参与集体审批,提高审批专业性、回应社会关切;二是严格执行社会救助申请、审核、审批的公示、公开程序,促进救助资金公开化、透明化,落实救助资金社会化发放;三是加强临时救助舆情监测预警,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积极参与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社会救助监督检查,强化对乡镇、街道的工作指导
一是督促乡镇、街道在日常临时救助工作中,注重提高救助的规范性、精准性,严格执行申请、受理、审核、审批程序,积极利用培训、检查等手段强化对乡镇、街道的工作指导;二是提高资金监管力度,利用审批资料抽查、救助对象调查等多种监控手段,提高财务监控检查频次,重点检查乡镇、街道在社会救助资金保障、拨付、发放、使用等方面工作情况;三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效能,通过线上监测与线下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社会救助资金发放中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吃拿卡要等问题的查处力度。
(三)加大临时救助政策宣传力度
一是梳理汇编临时救助政策,将政策内容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编写形成海报、手册等宣传载体;二是持续利用宣讲会、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等宣传渠道,广泛宣传临时救助以及其他社会救助政策内容,引导公众关注、参与临时救助工作;三是加强临时救助工作力量建设,支持和引导公益慈善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志愿者在临时救助工作中积极作为。
为确实做好20xx年度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宜章县财政局关于开展县级财政资金绩效自评和绩效监控工作的通知》(宜财绩字〔20xx〕46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我单位组织成立了绩效评价工作小组,评价小组采取座谈等方式听取情况,检查专项资金有关账目,收集整理专项资金支出相关资料,并根据各部门(股室)报送的绩效自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现将我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自评结果报告如下:
一、专项概况
20xx年我单位狠抓重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根据我单位的工作职能和职责、按照项目资金的.使用内容和用途,本单位项目资金支出主要有2项:
1、港房屋协管经费。
2、保障性住房工作经费。
这2个项目是续建项目,资金来源为年初财政预算或年中财政预算追加。
二、专项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我单位项目支出年初预算为22万元,其中用于社区、居委会房屋协管的相关费用2万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工作经费20万元。
20xx年我单位项目支出决算为22万元,具体如下:
1、房屋协管支出2万元,主要用于社区、居委会房屋协管的相关费用。
2、保障性住房工作经费支出20万元,主要用于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作等方面支出。
项目所有开支均按照国有建设单位制度执行,资金的使用全部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严格把关,整个项目的运行完全按照我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县委、县政府及财政的有关规定执行。单位内部不定期进行抽查,严格人员作风,不存在违规违法的问题。各个项目资金使用与具体项目实施内容相符,绩效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都已按照计划完成,未逾期。
三、专项组织实施情况
我单位2个大专项工作均已完成当年计划,完成了年度绩效目标。所有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均按照我单位相关管理制度执行,建立了工作有计划、实施有方案、日常有监督的管理机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效能得到了提高、获得了社会公众的好评100%。
四、专项绩效情况分析
我单位20xx年2个大专项,从项目立项、资金落实、业务管理到财务管理、项目产出、项目效益,6项二级指标得分都很高,总分达到97分。
1、项目立项(12分):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符合相关要求,设定的绩效目标合理,绩效指标细化、明确、清晰、可衡量。
2、资金落实(8分):资金落实到位情况良好
3、业务管理(9分):管理制度健全、制度执行有效、项目质量可控。
4、财务管理(20分):管理制度健全、资金使用合规、财务监控有效。
5、项目产出(29分):项目完成率100%、完成及时率100%、质量达标率100%、成本节约率100%。
6、项目效益(19分):项目实施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好,是发展民生、改善民生需要,使得区域内住房的保障,为区域内经济创造了条件,生态效益都较好,可持续影响对当地经济发挥更好效益、社会公众的满意度非常高。
五、基本经验及主要做法
为做好项目实施的跟踪检查工作。我局定期不定期地对项目实施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能实现预期绩效目标的项目予以充分肯定,对进展缓慢,预期绩效目标较差的项目,及时进行协调和提出整改措施,确保项目实施工作正常运行,达到预期绩效目标。
六、意见及建议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创新管理手段,用新思路、新方法,改进完善财务管理方法。
2、按照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要求,建立科学的财政资金效益考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一、部门概况
xx学校创建“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示范校,教师用“疑、导、探、练”、“1+1”课改模式教学;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传承太极文化;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成为科技创新教育的明星学校。学校将建成区内有地位,市内有影响,办学有特色,社会有声誉的一所名校。
编内临聘人员构成
我校教职工有在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在编工勤人员、编内临聘人员2人4类。
20xx年我校有在编人员79名(其中副高级14人,中级38人,初级20人,员级1人,管理九级1人,工勤三级级2人,工勤四级级1人。编内临聘工勤2人)
20xx年小学1-6年级学生人数235人,初中1-3年级170人
截止20xx年底,固定资产期末账面数原值817.64万元,累计折旧581.15万元,净值236.49万元。
二、部门资金基本情况
(一)年初部门预算安排及支出情况
20xx年预算安排1159.00万元(其中工资福利1105.80万元,公用经费53.20万元),其中用于教育支出885.0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7.63万元,卫生健康支出47.87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08.50万元。
(二)追加预算安排及支出情况
20xx年追加预算407.95万元,其中退休费支出27.54万元,社会保障支出152.9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23.08万元。
(三)专项资金安排及支出情况
20xx年攀枝花市第三十八中小学校项目资金预算下达总计0万元。
(四)其他资金收支及结转结余使用情况
20xx年财政拨款收入决算总额为1410.70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1410.70万元,年初预算1566.95万元,调整预算数1410.76万元,本年结余0.06万元。
20xx年度下达资金全部完成支付,按预期完成了各项工作项目,达到了学校工作正常运转的基本目标。
(一)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干部的政策水平,管理能力,创建特色学校,创建学校课改模式,提高全体教师师德素质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砺志创业,追求卓越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探索德育科研,树立德育科研意识,教育学生诚实做人、善于学习、不怕挫折、乐观向上,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接近86%,学生违法犯罪率为0。
(三)探索并践行“疑、导、探、练”、“1+1”课改模式教学;创建高效课堂,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力争有新的市、区级科研课题,教学质量稳中有升,达到西区同等学校最高水平。
(四)加强学校校园绿化、美化工作,维护学校设备设施,为学校师生员工提供后勤服务和安全保障。不断完善学校后勤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安全、校产、财务管理等工作。
(五)开齐、开足、开好艺体课程,认真落实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开展好体育俱乐部、开展好太极文化的传承、科技创新等活动,加强特长学生的培养,在各种艺体比赛活动中有获奖。
(六)通过推进依法治校,增强全体师生的法制意识,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树立教育科研意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推动依法治校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评价结论
20xx年,认真做好年度财政资金的预算编制工作,按照政府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做到应编尽编。在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进一步强化资金统筹,优化资金结构,明确开支范围,细化资金用途,确保部门职责任务顺利完成。全年基本支出保证了部门的正常运行和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达到预期绩效目标。
(二)存在问题
1.绩效目标设立不够明确、细化和量化。
2.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改进建议
1.加强单位预算编制工作,根据人员情况、业务开展需要,逐项做出预算计划,预算合理、不留缺口、不留空项。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评价水平。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专业性强,工作量大,建议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强开展部门领导及经办人员相关的政策、业务工作培训,组织开展部门之间、单位之间的经验交流,切实推进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3.预算财务分析常态化,定期做好预算支出财务分析,做好部门整体支出预算评价工作。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的立项背景和目的。
1.项目立项背景。
道路照明是城市道路的附属配套设施,主要指在道路两侧设置的灯杆、灯具、地上地下管线及照明附属设备等,在道路照度、亮度不足、能见度低时,为道路上的行车及行人补充适度的光照,正确识别路况及各种交通标志,确保交通正常运行。道路照明在改善道路交通照明条件、减少交通事故、夜间犯罪、提高居民生活安全感以及促进城区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个城镇实力和成熟程度的标志。
2.项目立项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及《城市照明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为了保障夜间交通安全、提高居民生活品质,路灯是基本的保障。20xx年我镇共有路灯6548多盏,总负荷1055千瓦千瓦,路灯主要分布在城区各个街道及巷道。
(二)项目内容。
该项目资金主要用于道路路灯及交通灯电费开支,路灯耗材及维护费。确保我镇道路路灯照明正常运行,保证市民夜行安全,美化城市夜景,同时也为维护城区治安提供了基础保障。
(三)资金安排情况。
1.项目资金。
该项目20xx年财政预算拨款244.57万元,具体安排如下:
①路灯电费:163.22万元;②路灯维护费:81.35万元,主要是路灯耗材及日常维护费。
2.项目资金运行情况。
依据县人民政府的批复设立黎塘镇路灯电费及维护费项目的目的是为了严格规范路灯的管理,保障道路路灯照明正常运行,保证市民夜行安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水平,整治灯容灯貌。
该项目总预算投资244.57万元,20xx年1-6月实际使用113.16万元,资金使用率46.27%。分别用于:①电费:99.10万元,②维护维修费:14.06万元。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按会计制度规定设置、登记项目经费会计明细账,对会计业务进行分类和明细核算,负责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切实履行会计监督职责,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的管理,发现问题按程序及时汇报。
4.项目资金支出及拨付合规性情况。
该项目资金支出及拨付按财务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进行。
(四)项目组织与管理。
1.项目组织情况。
路灯电费是根据电力部门核实的实际耗用量,并经我单位进行核实后,报经领导审批再由财务人员按月按时向电力部门缴纳路灯电费。路灯维护维修费根据路灯监控设备及时发现故障,关闭电源止损,根据损毁程度上报相应领导审批,进行维修或者更新。
2.项目管理情况。
成立城区道路路灯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使我镇道路路灯工作规范化、有序进行,并做好在工作中加强领导和监督管理,成立黎塘镇道路路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综合行政执法局路灯组内,办公室主任由陈梦琦同志担任,副主任由蒙承军同志担任,成员马富万、吴彩新、葛悦贤等同志组成。办公室负责本次道路路灯监测、日常维护、经费预算等工作。
二、绩效运行监控目标及目标值
1.项目总目标
保障道路路灯照明正常运行,保证市民夜行安全,保障夜间交通安全,美化、亮化城市。逐步实现城区公共照明低能耗、智能化管理。
2.项目阶段性目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得镇城区街道6548盏路灯亮灯率达到95%,每天亮灯时间平均约为10小时,城区街道整体照明度达到90%,群众投诉次数月均投诉少于2次。
三、绩效监控分析和监控结论
(一)项目实施情况。
该项目全年总预算244.57万元,20xx年1-6月实际开支113.16万元,完成项目目标46.27%,具体开支:1、电费1-6月开支99.10万元,占项目总支出的87.58%,2、电路电缆维修费用及日常耗材开支14.06万元,占项目总支出的12.42%。
(二)绩效运行监控结论。
从项目完成情况来看,完成了项目范围内路灯电费的支付工作,每月对用电情况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安装路灯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路灯使用情况,对出现故障的路灯及时维修,保障了路灯亮灯率,总体实施效果较好。
四、问题、纠偏措施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黎塘安装监控系统对路灯进行监控,能发现出现故障的路灯,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化。
近年来城市发展越来越快,但相关市政基础设施未能跟上发展的步伐,特别是城市照明,资金的缺口较大,维护工作量也越来越大。最后是部分路灯老旧、不节能、维护成本高。
(二)改进措施
一是建议逐步加大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保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跟上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二是建议以“节能、绿色、环保”为原则,实施路灯节能改造工程,逐步形成科学规划、合理亮化、认真维护、精心修缮的城区亮化建设和管理格局。三是建议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对形成支出的费用,及时取得发票入账。
为规范和加强“标准化微型消防站建设”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全面评估该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根据奉化区财政局财政监督局评价工作方案,秉着公正公开、实事求是和绩效相关的原则,现对20xx年度标准化微型消防站建设专项经费运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具体如下:
一、项目概况
根据“消防安全品质提升”民生工程要求,20xx年度追加了“标准化微型消防站建设”专项。总预算242万元,包括消防器材采购132万元、电动消防巡逻车采购110万,用于我区已建成的30个社区微型消防站进行装备优化,提档升级,阳光、锦山、南溪和绿都社区新增设4个微型消防站;同时在全区人员集中、消防车道布局不合理、偏远的农村、老城区等人员集中的区域设立23个片区微型消防站,由属地街道直接管理,配备电动四轮消防巡逻车,随车携带消防水泵,水带、水枪、灭火器、对讲机等消防设施。
二、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情况
“标准化微型消防站建设”项目按计划进行了公开招标采购,20xx年度完成消防器材招标采购,合同价131.3634万元,并按合同约定支付第一次货款39.409万元。电动消防巡逻车采购公开招标将于20xx年1月完成。项目资金结转202.591万元。
三、项目实施取得的主要成效
“微型消防站建设”是应急管理部消防局党委结合现阶段消防工作实际作出的重要部署,微型消防站最基本的要求是“有人、有器材、有战斗力”,主要目的是一旦发生火灾,微型消防站力量能够在3分钟内赶到现场,快速处置或控制火灾蔓延,并组织人员疏散。项目建成后能有效稳定我区火灾形势、减少人员伤亡具有重要意义。
微型消防站弥补了我区消防队站不足。受城市集约化用地制约,近年来新建消防队(站)多数在建成区以外,布点不合理。微型消防站建设有效改善消防队接警出警速度,同时能有效补充我区消防救援力量,更好发挥消防救援作用。
项目绩效评价得分为95分,评定等次为优秀。
一、立项依据
根据萧政发〔20xx〕1号《萧县人民政府关于20xx年重点工作及十大民生实事任务分解的通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贸市场管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第4章开业技术要求条件——第4.4条建筑和装修——第4.4.1——4.4.3——4.4.6——4.4.7——4.4.8款要求并结合城区农贸市场实际情况,决定对新龙城农贸市场实施改造提升。
萧县新龙城综合农贸市场成立于20xx年6月,是目前城区交易量最大、占地面积最大、成立时间最早的综合农贸市场。由于建设初期设计缺陷,存在各项配套设施多年未更新、摊位老旧、划行规市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导致市场内部脏乱差现象凸显,较大程度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幸福感。农贸市场是民生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米袋子、菜篮子,并且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对该市场老旧设施及时进行改造和提升,以达到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美化亮化城市环境,人民群众满意舒心的目的,拟从开业条件、经营管理及设备配置着手,通过科学划行规市、摊位美化亮化、下水道清理、线路整理优化、墙面地面处理等手段,使老市场焕发新活力,有力提升城市形象,大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情况:项目通过对现场堪察并对实际功能性参照农贸市场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科学部局。
二、项目内容
内容:建设和改造摊位130个,块料台面栏板、装饰板、灯箱、地面改造、25线管、4mm铜芯、线荧光灯、配电箱等。
三、经费预算与任务清单
20xx年预算安排:95.464万元。(附工程预算书)
四、绩效情况
1、实施方案可行性。根据国家标准文件及及《萧县人民政府关于20xx年重点工作及十大民生实事任务分解的通知》的要求:该项目的实施将为创建文明城市,提升市场环境、惠泽民生、全力保障城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便利,为萧县文明城市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项目实行。
2、财政可承受能力。该项目资金申请规模对本部门中期财政规划项目支出规划控制数无影响。
3、执行保障性。本次项目实施,均按照县文件精神,遵照程序,依法进行。
五、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情况
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强农贸市场建设,提升市场文明环境
质量指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农贸(集贸、批发)市场标准。
时效指标:20xx年
成本指标:投入金额95.464万元。
社会效益指标:提升市场经营环境,干净整洁,文明有序。
可持续影响指标:加强所有市场经营环境文明建设,建立良好舒适的购销市场空间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社会公共满意度90%以上
六、总体结论
综合上述绩效评估情况,我们认为本次申请的县级项目资金绩效目标指向明确,与相应的财政支出范围、方向、效果紧密相关,评估过程经调查研究及科学论证,符合实际。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永兴县社会福利院是一所集县中心敬老院、县光荣院、县福利院三院于一体的社会福利机构。主要职责: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社会福利性质,保障供养、收养、代养人员的合法权益。坚持依靠社会、依靠集体、依靠群众,民主管理、文明办院、敬老、养老的办院方针。承接着全县复退军人中的孤寡老人、烈属、残疾军人、农村或城区特困老人、全县孤残儿童和社会寄养老人等对象的集中养老或养育服务功能,确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及孤弃残疾儿童健康成长。依据湘民发[20__]17号关于印发《开展养老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中的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指南的第28条和第36条规定为了改善敬老院居住条件和环境,便于入住老人在更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对老房卫生间、洗漱间进行改造,现将老人宿舍卫生间洗漱间老化改造项目经费报告如下。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绩效目标。养老环境得到改善,养老设施升级,不断提高入住老人的满意度,绩效目标是项目及时完工,老人宿舍卫生间洗漱间等适老化生活居住环境得到升级,便于入住老人在更舒适的环境中生活。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1县福利院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人宿舍卫生间、洗漱间简陋老化,破旧严重,为了加强社会养老发展管理及搞好养老服务,20__年4月29日经民政局研究决定,对福利院老人宿舍卫生间、洗漱间进行改造,预算改造卫生间洗漱间数量68间改造面积408㎡。预算项目经费51.69万元。
2.成立福利院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组,负责绩效自评工作,工作组的主要成员
组长:邓淑环
成员:曹跃平.李江华
办公室设在财务室。
3.工作职责
(1)组长职责:审批绩效自评方案,监督.检查核实绩效自评结果。
(2)小组成员职责:起草和修改绩效考评方案,实施执行绩效自评方案,牵头组织并实施年度绩效自评,根据组长指示对考评结果进行复核,完成绩效自评工作。
20__年4月29日,考评工作组按照项目批复文件、合同条款、项目设计概算等,开展自评检查工作,对项目整体实施情况和质量进行评定,核实资金拨付情况等。
三、绩效分析及评价结论
评价工作组通过资料收集分析、指标体系搭建等方式,对项目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分。绩效指标分值为100分,其中产出指标50分、效益指标30分、满意度20分,自评分为98分。
(一)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开的原则。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实施改造从20__年月4开始筹备实施,按照本地改造提升行动方案,对照改造提升标准,认真组织实施。要定期开展督促检查,适时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估,确保改造提升任务全面完成,切实做到精准建设、精准改造、精准提升,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项目预计20__年5月底前完成。
四、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管理有所欠缺。福利院老人宿舍卫生间洗漱间适老化改造项目因疫情未按期开工,未对项目实施进度做出严格要求,对项目完工有一定影响。
(二)、改进措施加强项目统筹管理。明确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保障工程进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五、有关建议
暂无
按照米易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xx年度事中绩效监控工作的通知》(米财预〔20xx〕142号)文件要求,对我单位20xx年1-8月的部门预算绩效进行梳理汇总,现报告如下:
一、单位概况
米易县第二小学校是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校,为财政补助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校长在县教育和体育局领导下,主持学校工作,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行全面领导,对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全面负责。学校下设教务、德育、总务、办公室、少队、体卫艺等处室。本校20xx年实有专职教师95人、退休人员45人,学生1900人。
二、部门预算绩效实施情况
(一)部门项目资金预算情况:
至20xx年8月31日止,预算资金共624.65万元。
1、上年结转结余49.8万元,其中:公用经费42.8万元,校舍维修资金7万元。
2、年初预算安排金额23.9万元,其中:安保人员经费:23.9万元。
3、年中追加预算资金550.95万元(本级安排436.34万元,上级补助114.61万元),其中:20xx年义务教育学生生活补助上级资金13万元;20xx年县级项目资金(20xx年12月公办学校保安经费)0.88万元;20xx年“三区”人才计划教师专项计划(银龄讲学计划)中央补助资金1万元;第二小学校校园网络设备质保金9.48万元;解决二小采购小学机器人设备经费36万元;解决二小采购计算机网络教室设备经费38.94万元;20xx年春季学期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学生肉食补助经费3.12万元;20xx年县级项目资金(第二小学校等2所学校20xx年教学设备设施采购资金)341.18万元;开展全国健康促进试点县创建工作经费0.63万元。
(二)20xx年1-8月预算执行情况:
至20xx年8月31日完成执行预算金额104.62万元,占全年预算16.75%。其中:上年结转资金完成28.37万元,占结转结余资金的56.97%;完成年初预算安排资金13.06万元,占年初预算安排资金的54.64%;完成年中追加预算金额63.19万元,占追加预算金额的11.47%。
(三)全年预计执行完成情况
1、上年结转结余资金预算安排49.8万元,到年终预计执行完成49.8万元,完成100%。
2、年初预算安排资金
部门年初预算安排资金23.90万元,到年终预计执行完成23.9万元,完成100%。
3、年中追加预算资金
年中追加预算资金550.95万元,预计到本年终执行550.95万元,完成100%。
(四)预算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按照国家政策法规规定,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依法、有效地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分配人、财、物,完成了部门职能目标,实现了较高的工作效率和支出绩效。
20xx年度预算绩效较好,预算编制比较精确、合理;为认真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规定要求,压缩了部分一般性支出;动态优化了年度预算安排,提高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强化公用经费及日常运行经费管理,对于日常公用经费按照相关政策进行管理,对于办公日常运行维护费用加强审核力度,公用经费及水、电等日常运行经费均有一定下降。预算支出在保障本校工作运转、履行职能职责上整体情况良好,基本实现了预算绩效目标。
三、存在的问题:
20xx年米易县第二小学校严格按照预算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及时落实项目支出,为预算执行工作开展提供了保障,但还存在预算绩效制度不够健全、预算绩效管理质量不高等问题。
四、改进措施及建议
我校将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加强预算编制的前瞻性,重视预算的编制工作,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确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强化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把绩效目标作为实施项目的前置条件,加强预算绩效运行监管,加强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新预算法的学习。
一、专项概况
(一)专项基本情况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全市相关县市区林业局、有关国有林场,项目单位为国家企事业单位,均无财会违规违纪行为。
2、项目名称、项目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
20xx年度专项资金项目为市财政林业专项资金,主要用途是持续推进我市国土绿化,着力提高我市森林质量,全面提升我市生态环境质量;主要内容是开展油茶低产林改造、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石漠化区域构树生态扶贫试点建设,高铁、高速公路周边山头公益林补助。
(二)专项立项情况
1、立项依据
(1)《生态郴州建设四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郴发〔20xx〕8号);
(2)《郴州市油茶产业提质改造四年(20xx~20xx)行动计划》(郴政办函〔20xx〕128号);
(3)原国家林业局《关于同意河北张北黄盖淖等137处湿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的通知》(林湿发〔20xx〕189号);
《中共郴州市委常委会会议纪要》(第四届〔20xx〕第20次);
《郴州市20xx—20xx年森林生态景观提质工程实施方案》和《郴州市20xx年度森林生态景观提质工程工作安排》(郴政办函〔20xx〕202号);
《郴州市封山育林(禁伐)工作总体实施方案》(郴办字〔20xx〕102号)。
(4)其他有关林业方针、政策、法规与规定。
2、项目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项目申报及审定情况
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上级部门的指示要求,顺利持续推进我市国土绿化,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供相应的财力保障。
项目按照《郴州市市级林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要求开展项目申报,各县市区林业局根据项目申报条件、要求,组织申报主体申报项目,并负责项目申报资料的初审工作。市林业局负责对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复审,并同市财政局提出专项资金安排意见,报市政府审核批示。
(三)专项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1、项目绩效总目标:持续推进我市国土绿化,着力提高我市森林质量,全面提升我市生态环境质量。
2、项目阶段性绩效目标:通过开展生态提质、生态增效、生态修复、生态创建行动,加快生态郴州建设,实现生态惠民目标。通过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增加林分树种结构多样性,构建稳定高效森林生态系统。通过石漠化区域构树生态扶贫试点建设加快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项目,辐射带动全市油茶低产林改造工作,促进油茶产业快速提质增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改善贫困户生活,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经过逐年的递增,到20xx年市级公益林面积达到20万亩。
二、专项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专项总投资
20xx年林业专项资金项目总投资770万元,其中,森林植被恢复费市本级500万元,县市区100万元;高铁、高速公路周边山头公益林补助县市区170万元。
(二)专项资金安排落实及到位情况
高铁、高速公路周边山头公益林市财政补偿资金170万元已安排至两区,北湖区83万元市财政补偿资金和83万元区财政配套资金已全部补偿到位,苏仙区87万元市财政补偿资金和87万元区财政配套资金年初已根据政策要求足额安排预算,目前已完成“一卡通”发放。
森林植被恢复费市本级500万元,县市区100万元,全部拨付到了已立项的市属各项目单位及各县市区。
(三)资金使用情况
市级生态公益林面积17万亩,市财政按10元/亩的标准,共发放补偿基金170万元。北湖、苏仙区财政对市级生态公益林差额补偿10元/亩的标准,共发放差额补偿基金170万元。
油茶低产林改造项目300万元,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140万元,石漠化区域构树生态扶贫试点项目60万元,各县区森林植被恢复费100万元。
(四)专项资金管理情况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市林业局出台了相关配套管理制度,项目资金大点的项目单位制定了相应的项目及资金管理规定。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专项组织情况分析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我局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安排了专人负责日常工作。严格按照市财政的规定,对项目进行招投标、调整、竣工验收。
(二)专项管理情况分析
项目承担单位为市本级直属单位及各县市区林业局、国有林场等,市、县两级林业局为行政主管监督方,分工负责,责任明确,内设专业管理、指导机构负责指导及验收。各项目实施方负责项目实施方案设计、工程建设、生产经营中的日常管理工作。项目资金严格按照财政相关规定,做到专款专用,不挪用,不挤占,加强林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资金安全。
(三)专项完成情况分析
市林调队要求北湖、苏仙两区严格按照《湖南省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落实管护责任,迅速将村、组林场补偿基金落实到村级账户,并对辖区内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各村、组集体林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使用必须经区林业局、区财政局审核签署意见后,方可专项用于生态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及管理等方面支出,坚决杜绝截留、挪用等现象发生,确保专款专用。
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项目应实施面积6550亩,现实际实施了6950亩,完成林地清理密度调整等5900亩,穴垦、垦复、开挖竹节沟等3500亩,完成施肥20xx余亩。因项目工程受长期下雨天气影响工程进度,预计到今年6月份可完成低改工程任务。项目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投”的补助模式。项目还未完工验收,所以项目资金还未发放。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安排苏仙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任务1200亩,北湖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任务1600亩,项目已完成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目前正在实施过程中。
石漠化区域构树生态扶贫试点建设项目在宜章县石漠化区域新造构树饲料林400亩,在安仁县新造构树饲料林100亩,目前造林任务已经全面完成。
四、项目绩效目标分析
20xx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26.63万亩,封山育林30.23万亩,退化林修复35.12万亩,森林抚育96.87万亩。全面完成长珠江防护林工程人工造林1.27万亩,封山育林3.9万亩,油茶新造0.8万亩,退化防护林修复0.8万亩任务。生态郴州建设专项资金项目有力推进了我市国土绿化,提高了我市森林质量,有效提升了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对加快推进生态郴州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五、基本经验及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各地提高思想认识,以生态惠民为目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林业、财政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抓好生态郴州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实施工作。相关县市区林业局和国有林场压实责任,落实任务,加强安全生产,严把项目建设质量关,确保项目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二是明确建设任务。为顺利完成项目建设,对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地点、建设内容进行了明确。要求各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落实建设任务,不得擅自调整、变更项目建设内容。三是科学组织实施。突出重点、分类施策,认真组织施工,建立工作台账,实施好生态郴州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四是加强监督管理。各地林业、财政部门高度重视项目管理工作,加强对项目的跟踪指导、服务和监督。重视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做到建设资金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同时做好了示范建设项目的经验总结和宣传,加强示范经验交流与宣传推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造林绿化项目实施进度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由于受连续降雨天气影响,部分项目实施进度变慢。个别项目单位信息资料不全,日常监控不到位。有些县市区林业局与财政局等有关部门信息沟通不畅,对辖区内的林业专项资金项目,没有及时掌握资金安排及项目进度情况,造成了日常监控的缺位。
七、工作建议
一是建议提早下达项目资金任务,方便项目实施单位抢抓造林季节,顺利按时完成项目任务。二是市、县两级应以生态郴州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林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管理、项目实施管理、资金使用管理、监督稽查管理等制度体系。三是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应建立健全林业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台账,加强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的日常管理和监控,真正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
为全面改善全市消防安全环境,有效提升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充分发挥消防装备效能,打赢火灾和各类灾害现实斗争,以“健全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强化消防装备建设、消防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全面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消防基础薄弱问题,20xx年5月,中共邵阳市委办公室、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邵阳市加强公安消防基层基础工作五条措施》(邵市办发〔20xx〕13号),要求20xx年-20xx年要积极配齐配强实用型车辆装备,20xx年要全面建成市消防支队培训基地。同年12月,邵阳市人民政府出台《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实施意见》(邵市政发〔20xx〕26号),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消防工作提出实施意见,要求加强消防装备建设,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邵阳市消防工作“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要求,逐年完成消防车的配备任务。同时,要结合邵阳消防的实际和灭火救援工作需要,配备应急救援所需的挖掘机、铲车等大型工程机械装备和远程供水、高层供水等特种车辆装备的配备。
2.主要建设内容。
一是车辆装备建设项目,按照邵阳市加强公安消防基层基础工作五条措施》要求,20xx年至20xx年在邵阳市城区(不含经开区)增配1台70米云梯车,2台12吨水罐车,1台通信指挥车,1台45米云梯车,1台25吨远距离供水车,1台生活保障车,1台泡沫供液车,3台抢险救援车,3台6吨水罐车,4台12吨水罐车,共计增配各类消防、救援、专用车辆18台。二是支队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为:总用地面积26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097.4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综合楼、体能训练馆、食堂、室内训练楼、门卫室和观摩台等设施。预算总投资金额15,781,731.00元,资金来源为财政资金。
(二)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1.资金拨付、使用及结余情况
(1)资金拨付到位情况。20xx年9月至20xx年12月期间,邵阳市财政局向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拨付消防三年大建设专项经费47,713,850.00元,其中:20xx年9月15,960,000.00元,20xx年10月5,000,000.00元,20xx年12月11,275,650.00元(其中含北塔基建还款2,511,150.00元),20xx年12月4,000,000.00元,20xx年9月2,100,000.00元,20xx年12月9,378,200.00元。
(2)资金使用情况。截至20xx年1月,市财政资金用于消防三年大建设项目实际支付46,296,402.00元。
(3)资金结余情况。截止20xx年6月30日,邵阳市财政局拨付消防三年大建设专项经费47,713,850.00元,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已实际支付46,296,402.00元,账面结余1,417,448.00元。由于尚欠供应商的质保金1,663,178.00元(江苏设备成套公司674,500.00元,长沙中联679,000.00元,沈阳捷通305,000.00元,江苏东泰4,678.00元)超过了账面结余,实际资金结余-245,730.00元(培训基地一期因未进行工程造价结算审核和财评,实际应付工程款暂未计算)。
2.项目立项、批复、评审情况
(1)车辆装备。根据《邵阳市加强公安消防基层基础工作五条措施》(邵市办发〔20xx〕13号)第五点第二项要求,强化消防装备建设,认真落实《城市消防站建设》,淘汰服役上限报废车辆,20xx-20xx年要积极配齐配强实用型车辆装备,增配70米云梯车等18台车辆装备。由于消防车辆的采购权限在省总队,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结合实际需求和省总队招投标结果采购建设。
(2)培训基地。培训基地项目于20xx年11月经邵阳市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同意立项;20xx年2月,湖南省消防总队后勤部批复(湘武消后〔20xx〕46号)同意在支队机关院内空地新建培训基地;20xx年4月,邵阳市发改委批复(邵发改发〔20xx〕30号)同意本项目建设;20xx年3月,经邵阳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出具预算评审报告(邵财评审〔20xx〕015号),审定预算金额15,781,731.00元。
3.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情况。
(1)车辆装备项目采购方式为公开招标,其中70米云梯车(邵财采计〔20xx〕10070)、高层建筑救援器材和水域救援器材(邵财采计〔20xx〕10027)由支队委托代理机构组织,其他车辆装备由省总队委托代理机构组织进行。
(2)培训基地建设项目采购方式为公开招标。支队委托湖南天鉴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做为招标代理机构,20xx年5月经评标确定湖南大为建设工程公司中标,工程内容与预算相比有所调整:工程占地面积40亩,总建筑面积6574.78平方米(其中综合楼3719.28平方米、体能训练和食堂2555.50平方米、垃圾库300平方米),建筑高度13.5米,地上三层。招标控制价为13,181,988.33元,中标金额10,433,566.13元。
4.项目财务管理情况。资金使用管理方面。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对消防三年大建设经费专款专用、设置项目支出专账管理核算,严格执行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和项目资金报账审批制度。资金使用经过了相应的申请、请示,报市财政局下拨经费等程序,符合制定的《邵阳市消防支队财务管理规定》。申请资金时审核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和付款时间,并预留供应商质保金,财务审核资金支出依据的原始凭证主要包括:经费结算单、发票、会议纪要、议题申请审批表、评审报告、中标通知书、合同、验收报告、监理报告等,履行了各责任人签名手续。根据现场评价时查看的已有资料,没有发现专项资金存在虚列、挪用、挤占的现象。
5.制度建设情况。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按照《邵阳市加强公安消防基层基础工作五条措施》做为工作行动总纲领,根据制定的《邵阳市消防支队财务管理规定》规范预算支出报销手续,维护财经纪律和工作效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6.项目检验、验收、结算审核情况。
(1)车辆装备的检验、验收。供应商向支队提供了每一台车的车辆合格证。车辆装备到货后,由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组织验收,验收小组成员由4名以上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和其他地市县消防救援专业人员组成,验收内容包括底盘、上装主要总成、驾乘室和器材箱、随车器材、技术文件等,发现问题时记录在验收报告上,要求供应商整改后择时进行下次验收,直至验收通过为止。验收小组成员及供应商代表在验收报告上签字确认。
(2)培训基地的验收和结算审核。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委托邵阳市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对工程项目程进行监理。20xx年8月13日,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组织了建设方、施工方、设计、勘察、监理、质监、检测等单位共同参与,对湖南大为建设工程公司实施的培训基地综合楼、体能训练馆及食堂建筑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工程质量符合质监部门验收备案要求。暂未对湖南大为建设工程公司完成的建筑工程进行造价结算审核和财评工作。
(三)消防三年大建设目标完成情况
1.车辆装备完成情况。
(1)车辆装备产出情况。实际完成车辆装备产出情况为:1台70米云梯车,1台12吨水罐车,1台通信指挥车,1台32米云梯车,1台48米举高喷射消防车,1台生活保障车,1台供液消防车,3台抢险救援车,2台6吨水罐车,2台18吨水罐车,3台8吨泡沫消防车,其中进口底盘车辆有9台,占比53%,基本按照五条措施要求完成消防车辆配置。另外为满足高层建筑和水域救援需求,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采购了一批高层建筑救援器材和水域救援器材装备。
(2)效益情况。新车辆及装备的陆续服役,极大的提高了市区消防救援队伍执勤车辆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了队伍的作战实力。具体体现在:一是新购云梯消防车和48米举高喷射消防车适用于高层及大跨度大空间的灭火及救人作业,使队伍在高层建筑火灾处置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到达作战需要到达的高度,对灭火和救人作战行动的开展提供装备支撑。二是水罐泡沫消防车作为灭火作战的主力车型,承担的任务重,更大的载水量可有效提高在水源匮乏或市政管网供水能力不能满足火场需求时的火场用水需求,确保灭火作战行动的成功。三是通讯指挥车具备通过卫星实现救援现场与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和省消防总队的实时音视频连线,使上级机关充分掌握灾害事故现场情况,整合优质资源,提供决策依据和下达作战命令。四是供液消防车能够装载18吨泡沫灭火剂,为火场泡沫灭火剂的输转提供保障。五是饮食保障车具备保障200人饮食的保障能力,合理的膳食保障,能够维持作战人员长时间作战所需能量,确保作战行动高效。六是多功能抢险救援车具备照明、牵引、吊升等功能,配合随车配备的器材装备,能够处理和保障各种复杂环境下的救援行动。
2.培训基地完成情况
(1)项目建设完成情况。20xx年8月13日,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组织了建设方、施工方、设计、勘察、监理、质监、检测等单位共同参与,对湖南大为建设工程公司实施的培训基地综合楼、体能训练馆及食堂建筑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工程验收合格;20xx年10月10日,施工方将验收备案资料移交支队,培训基地一期工程全面完结。经现场查看,由其他中标单位实施的食堂装修安装工程和综合楼室内装修工程也基本完工,食堂已采购安装到位部分厨房设备,场地路面未平整硬化。
(2)效益情况。根据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方要求,原合同中包含的垃圾库工程未开工建设,纳入了培训基地二期工程内容,二期工程包括室外园林绿化、挡土墙、400米跑道、地埋式垃圾库。由于培训基地未投入使用,暂未产生应有的效益。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全面分析和综合评消防三年大建设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了解项目的申报、审批、组织实施及事后监督情况,为进一步管理和使用好建设资金使用效益和项目管理水平,总结项目管理经验,发现资金管理及项目实施管理存在的问题,为以后金管理和预算安排提供参考依据。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1.本次绩效评价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湖南省财政厅关于深度整合规范省级专项资金的通知》(湘财预〔20xx〕87号)、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南省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湘财绩〔20xx〕7号)以及有关的政策、规定、财务会计制度等,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2.本次绩效评价工作制定了准确、合理、细致的三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项目决策、过程、产出、效果的评价指标,采用查阅资料、实地查看、问卷调查和听取情况介绍等方法进行。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20xx年7月中旬,邵阳市财政局成立绩效评价工作指导小组,研究下发了《邵阳市财政局关于开展消防三年大建设资金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邵财绩〔20xx〕号),并委托湖南远扬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负责绩效评价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20xx年7月中、下旬,在邵阳市财政局绩效评价工作指导小组指导和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的配合下,湖南远扬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制定和完善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xx年7月下旬,项目单位开展自查自评;20xx年7月下旬,湖南远扬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对项目事项进行现场评价;20xx年8月上旬结合项目单位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形成评价结论。
三、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目前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市区(支队机关和特勤中队、战勤保障大队以及大祥、双清、北塔中队)投入使用的各类专勤、灭火、举高、战勤保障等消防车辆保有量为49台。消防救援工作重点在于防患于未然,消防救援队伍是一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队伍,执行的是24小时执勤备战模式,所有的车辆装备、人员都随时待命,保持枕戈待旦、快速反应的备战状态;一旦发生灾害事故,敢于赴汤蹈火,时刻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调派与灾害事故处置匹配的车辆或器材装备赶赴现场,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
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按照《邵阳市加强公安消防基层基础工作五条措施》要求增配车辆,车辆装备采购项目根据市本级消防救援装备需求进行合理安排,车辆、装备逐步、逐年、保质保量配置到位,已全部投入使用,提高了消防救援人员处理灾害事故能力;培训基地项目已完成一期综合楼和体能训练馆、食堂的主体建安工程及装饰装修工程,已基本达到可使用要求,为培训基地尽快全面投入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邵阳市消防三年大建设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表》评分体系,经绩效评价组现场调查审核,会议讨论分析,集体打分,共计得分87分,评价等级为“良”。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
1.车辆装备决策情况。根据《邵阳市加强公安消防基层基础工作五条措施》(邵市办发〔20xx〕13号)第五点第二项要求,强化消防装备建设,认真落实《城市消防站建设》,淘汰服役上限报废车辆,20xx-20xx年要积极配齐配强实用型车辆装备,增配70米云梯车等17台车辆装备。
2.培训基地建设决策情况。培训基地项目于20xx年11月经邵阳市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同意立项;20xx年2月,湖南省消防总队后勤部批复(湘武消后〔20xx〕46号)同意在支队机关院内空地新建培训基地;20xx年4月,邵阳市发改委批复(邵发改发〔20xx〕30号)同意本项目建设。
3.目标量化方面。项目未进行绩效目标申报。项目计划性方面,培训基地没按五条措施要求的时间进度实施。
(二)项目过程情况
一是资金到位及时,资金到位率100%。20xx年9月至20xx年12月期间,邵阳市财政局向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陆续拨付消防三年大建设专项经费47,713,850.00元,保障了车辆装备采购目标和培训基地主体建筑工程顺利完成,得4分。二是业务管理方面,项目全部实行了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有效降低成本。做好项目验收工作,保障车辆装备和培训基地工程达到验收和工程质量标准要求。项目档案及相关资料归档及时、内容基本完整。业务管理欠完善:没有相应项目管理制度,没有建立项目管理台账。培训基地部分项目未施工变更到二期,未提供项目调整的手续;资料管理方面,经费申请报告数据错误以及车辆的信息各项资料间不一致。三是财务管理方面,会计核算规范,每笔支出审批程序完整、手续齐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但没有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没有项目管理台账。
(三)项目产出情况
一是数量指标方面,采购消防专用车辆17台及高层、水域救援装备一批,完成消防三年大建设任务目标;培训基地完成综合楼、体能训练馆及食堂建筑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主体已达到可使用状态,培训基地建设指标中的垃圾库项目未建设。二是质量指标方面,车辆装备完成了验收工作,合格率100%;培训基地完工项目符合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经支队组织各方验收通过。三是产出成本指标方面,车辆装备在20xx年全部到位,按政府采购公开招标价成交,降低了采购成本;四是产出时效指标方面,培训基地未按计划在20xx年完成、而是在20xx年才验收,由于工程建设超工期,实际成本预计超支。
(四)项目效益情况
1.经济效益情况。20xx年,邵阳市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充分发挥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宣传教育、火灾事故处置、现场秩序维护等重要作用,扑救或协助扑救初期火灾639起,抢救被困人员47名,挽救财产损失1300余万元;20xx年以来,全市火灾事故发生数、直接财产损失呈直线下降,特别是亡人火灾事故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比分别下降了17%、64%、33%(下降率数据截止日为20xx年11月)。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市消防安全环境不断改善,火灾亡人数呈断崖式下降,20xx年火灾死亡20人,20xx年火灾死亡3人,20xx年火灾死亡3人,截止现场评价时的20xx年仅发生一起亡1人火灾。
2.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影响力情况。消防车辆及器材装备的配备提高了消防救援人员处理灾害事故能力,消防三年大建设中所采购的17台车辆装备以及一批高层建筑救援器材、水域救援器材已全部服役投入执勤、装备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xx年7月13日至8月2日,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接总队指挥中心调派,组建饮食保障小组赶赴江西九江参加抗洪抢险救援任务,支队新采购的饮食保障车随行出动,在抗洪抢险救援现场为救援人员和人民群众提供饮食,获得了当地人民群众和消防救援局副局长魏捍东的一致好评。20xx年10月21日,邵阳市恒大未来城一在建高层建筑顶楼发生火灾,支队指挥中心调派市区4个消防站的12台消防车辆参与处置,新购置的70米云梯消防车、48米举高喷射消防车和多台大吨位水罐车投入作战,在成功扑救火灾后,省消防总队总队长高宁宇同志对支队进行作战考核,要求支队70米云梯车在事故现场持续不间断的出水30分钟,以考验支队的火场供水能力,新购置的水罐消防车强大的火场供水能力得到检验,圆满完成任务,获得上级肯定。20xx年10月25日至10月27日,洞口雪峰山隧道一货车发生火灾,因起火点距离隧道口近6公里,隧道内浓烟滚滚,能见度极低,火场用水供水难度极大,三年大建设所购水罐车、多功能抢险救援车(提供照明)为灭火作战行动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的处置了该起火灾,获得了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3.服务对象满意度。本次现场查在白洲社区等4处发放调查问卷30份,就消防常识、消防安全宣传、消防安全工作满意度等进行了调查,被调查对象对所在地消防安全满意度在90%以上。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项目没有进行绩效目标申报。消防三年大建设项目资金缺少必要的绩效目标申报资料,没有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具体的绩效指标,没有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
2.车辆资料信息与实际不符。支队采购由市财政资金承担的2台北京中卓时代生产的水罐消防车实际采购到位的为6吨水罐车;在提供的市区队伍车辆实力统计明细表中记载,此2台水罐车中1台存放在敏州路站,标注载液量为6吨,1台存放在城北路站,标注载液量为5吨。车辆实际情况与提供的统计表信息不一致。
3.培训基地建设项目进度滞后。培训基地建设项目于20xx年申请启动,20xx年经省总队、20xx年经市发改委立项批复同意建设,20xx年5月经公开招标由湖南大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标;20xx年6月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与承包人签定合同,计划竣工日期为20xx年12月7日,工期天数180天。由于项目实施进度落后,应该在20xx年完成的主要工程延迟近二年,于20xx年7月才基本结束,20xx年8月完成综合楼、体能训练馆和食堂主体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没有完成工程结算审核及财评。垃圾库工程按建设方要求纳入二期工程,没有提供项目调整手续;现场评价时场地未平整硬化,挡土墙工程正在进行,培训基地没有投入使用,未产生任何现时效益。没有完成《邵阳市加强公安消防基层基础工作五条措施》第五大项第二小项“20xx年,市消防支队训练基地要全面建成”的目标。
4.车辆后续使用管理存在不足。现场评价时,支队没有提供在用的各台消防车辆维护、保养、使用记录和随车配备的装备器材维修、更换情况。
(二)有关建议
1.重视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按照《中共湖南省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xx]10号)规定,在编制预算时,全面设置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目标、专项资金绩效目标、政策及项目绩效目标,将绩效目标设置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扩围升级,覆盖所有财政资金,做到财政性资金所到之处,均要有明确的绩效目标,都要进行绩效管理。
2.加强基础数据管理工作。建议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加强基础信息数据管理工作。仔细核查财务数据、车辆装备管理系统数据、合同、信息统计表等相互间的数据勾稽关系,要求做到各项数据前后一致。
3.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推进项目建设。培训基地建设项目诣在强化消防人员抢险救援技能及体能训练,提升实战能力,也是基于此而获批立项。建议邵阳市消防支队建立项目管理台账(包括项目实施过程台账、项目收支台账),清晰反映项目实施过程的问题及项目整体收支状况;制定培训基地项目工作推进时间表,加快进度完成二期项目建设任务,早日投入使用。
4.加强车辆日常管理工作。消防救援车辆的服役期限一般为12年至15年(举高车15年,其他车辆12年),其特征是使用年限长、价值较高、使用频率低,必须保证100%的可用性和完好性,能够随时投入消防救援作战任务。针对消防救援车的特殊性,建议对每台车辆建立单独的管理台账,记录车辆从投入使用至服役到期期间发生的维修、保养、返厂、更换备件、费用支出等信息。进而通过综合分析管理台账信息,合理安排车辆养护内容和养护周期,发挥消防救援车辆最大效用。
根据《益阳市赫山区财政局关于做好20xx年度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益赫财绩{20xx}1号、2号)文的要求,现将会龙山街道扶贫项目绩效评价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20xx年会龙山街道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上级专项27.6万元、革命老区建设项目75万元。项目实施地点是会龙山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涉及河道12612米,涉及农田2358亩,人员26323人。
(二)该项目完成后,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农业生产耕种及安全。20xx年会龙山街道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支出27.6万元、革命老区建设项目支出75万元。项目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全部用于会龙山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革命老区维修及维护工程以及改善革命老区生活生产环境。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是通过对项目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开展中的`管理工作,结束后的质量控制和验收方面,来进行一个整体的综合评价,以提升管理水平、工作效率。
(二)20xx年会龙山街道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资金27.6万元、革命老区建设项目75万元,已全部申请、批复到位。资金全部用于会龙山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革命老区维修及维护以及改善革命老区生活生产环境。
(三)会龙山街道生态环境保护项目、革命老区建设项目在会龙山街道办事处进行了意见征集和办事处党工委的前期讨论。因项目资金过少、项目数量比较多、项目比较分散、工程量过小,所以办事处没有进行招投标。此项目完成后,办事处组织各相关站所人员前往进行了验收。
(四)会龙山街道生态环境保护项目、革命老区建设项目资金纳入财政局预算管理,由财政局年初进行预算编制,分期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对资金进行计划申请、划款、使用,采取直接支付的方式将资金发放到街道,由街道发放到大河坪村手里,由财政所及时、规范对收支进行账务处理和会计核算。
三、项目绩效情况
会龙山街道办事处的生态环境保护项目、革命老区建设项目全部完工,项目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农业生产,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安全。
项目完成后还需要继续投入资金和人员进行不定期维修、维护,以确保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革命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
四、资金检查情况
(一)严格项目资金管理。专项立项依据充分。村部没有资金管理办法。
(二)资金分配合理,突出重点,公平公正。没有散小差现象,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三)资金拨付及时,无滞留、闲置等现象。
(四)资金使用方面的问题。资金使用合规,无截留、挪用等现象,资金使用产生了效益。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期要加强渠道的维护。
(二)此项目严格控制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确保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立项。
泾县安全生产专项资金设立时间为20__年,设立依据为: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__〕2号),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印发的通知》(泾政办〔20__〕14号),并于20xx年6月予以修订《关于修订印发的通知》(泾政办〔20xx〕13号)。
20xx年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对于加强全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整治公共安全隐患,促进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使用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项目预算。
20xx年县财政安排安全生产专项资金100万元,其中:用于执法检查12万元,用于安全生产运行保障11万元,用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演练32万元,用于安全生产宣传费用6.2万元,聘请专家费用9.6万元,六项机制建设25.3万元;截止20xx年12月31日支出96.25万元,;预算执行率96.2%,整体完成绩效目标。
(三)项目计划实施内容。
(1)组织安全生产检查、会议经费。
20xx年全县共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推进会、协调会6次,全年组织开展全县安全生产大检查4次,高危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4次,其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4次,交办问题与隐患10余个,陪同上级检查调研考核若干次。通过县安委对传达落实了上级安全生产精神,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巩固了全县安全生产基层基础。
(2)安全隐患排查和打非治违。
全县扎实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治理专项行动,对查出来的非法违法问题,坚持提前处置、露头就打,共查出隐患1861处,已整改到位1719处,专项资金用于全县组织执法活动,检查生产经营单位,日常排查安全隐患,整改治理隐患;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和应诉安全生产行政案件等。
(3)开展安全宣传培训教育。
1、全县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媒体报道、举办集中讲座、安全知识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突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重大危险源专项检查、有限空间专项治理、“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各类应急演练10余次。
2、强化安全培训,提升监管水平。对县、乡(镇)近200名安监干部,对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等行业的100多名重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安全知识培训,开展了复工复产培训。
通过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经费投入,宣传覆盖面提高、安全生产事故的降低、死亡人数的减少以及推动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
(4)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县委县政府将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制度化规范化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和重要任务。聘请安徽鸿延传感信息有限公司,为企业安装“微安全”智慧安监系统,并推广全员使用。
(5)事故应急救援和应急队伍建设。
安排专项资金,保证了人力物力,确保了事故发生及时救援,指导企业搞好了事故演练和培训宣传。
(6)加大执法装备的配备力度,提高了安全监管执法的效率和科学化水平。11个乡镇都配置了基本的现场执法终端和便携式打印机,有效保证了安全生产违法案件事实清楚,减少了案件的争议。执法股室配备了便携式打印机和执法记录仪,实现了电脑打印执法文书,执法人员可以对企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现场进行照相、录像、录音,规范了执法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项目组织管理。
县应急管理管理既是项目主管部门又是项目实施主体,主要职责如下:
(1)负责提出年度专项资金使用方向及具体资金分配方案,编报专项资金项目使用计划;
(2)编制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受理项目的补助申请;
(3)会同县财政局下达专项资金年度项目支出计划;
(4)对项目进行年度绩效自评价,会同县财政局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项目绩效目标
(一)长期目标:促进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提升我县安全生产监管 水平,进一步有效遏制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1、通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项目的投入,全面提升执法人员、各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安全水平, 减少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防范事故发生。
2、通过对安全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入,建立高效、可靠的 网络体系,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提高安全生产监督水平和工 作效率。
3、通过新闻宣传方面的投入,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 全常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意识、防范意识,营造“关心健康、 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浓厚氛围。
4、通过对应急演练方面的投入,全面提升抵御重大灾害的能力。
5、通过加大对执法检查方面的投入,督促国家、省、市有 关法律政策及各项重大部署的落实。
6、通过专家技术服务方面的投入,帮助排查治理事故隐患,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二)20xx年度目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扎实开展。今年以来,我县以春节、疫情、五一、高温、汛期、国庆长假等重点时段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社会消防、校园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为主线,以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督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带队检查的方式,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共成立督查检查组177个,检查企业2726家次,发现问题隐患1861处,目前已整改1719处,约谈警示34家,责令停产整顿企业3家,其余隐患正在整改中。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六项机制建设初见成效,引导企业正确开展安全生产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的“六项机制”建设,通过加强检查频次、加大处罚力度,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县委县政府将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制度化规范化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和重要任务,目前已完成524家企业上线服务,真正把风险挺在隐患前面。
三、评价基本情况
(一)评价目的。
了解泾县应急管理局20xx年度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使用和效益情况,为提高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和下年度预算安排提供重要依据。
(二)评价对象与范围。
评价对象为20xx年县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100万元的使用绩效;评价范围为县应急管理局的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项目。
(三)评价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国发〔20xx〕34号);
2.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皖发〔20xx〕11号)
3.;《关于印发的通知》(财绩〔20xx〕380号)
4.;《关于开展20xx年度预算绩效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财绩〔20xx〕150号)
5.与评价相关的其他资料。
(四)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按照科学规范、公开公正、分级分类、绩效相关原则,采用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判法开展绩效评价。
(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详述绩效评价指标、指标解释、评价标准、指标权重、数据来源、证据收集方式等。
(六)评价人员组成。
组长:江永胜局长
副组长:陈彬副局长
王金海副局长
王造林副局长
曹斌党委委员
成员:方怡平、翟强、吴燕、孙梅根、曹军、张长江、王飞
(七)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通知局相关股室,单位自评,成立绩效评价小组。
2、组织实施。整理相关资料,细化项目绩效目标,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查阅财务会计资料,了解项目实施情况。
3、分析评价。分析项目管理情况和资金效益,根据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建议。
四、评价结论及分析
泾县应急管理局作为项目实施单位,从项目概况、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项目组织实施情况、项目绩效情况和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方面进行了自评。自评情况:泾县应急管理局按照《泾县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泾政办〔20xx〕13号)规范资金使用管理,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开展了宣传、检查、隐患治理等工作,增强了人民群众安全意识,实现了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年工商贸行业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
综对照《20xx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我局自评得分96分,自评结论为“优秀”。
五、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
1、项目立项必要性: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减少安全生产隐患,保障企业和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立项项目是公共财政支出范围,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安排。
项目立项文件合理性:为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宣传,对安全生产重点项目提供资金保证,排查治理重大公共安全隐患,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文件、材料形式合规,内容合规。
项目立项程序的合规性:根据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指示,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 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__〕2号)和《关于实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宣办发〔20__〕25号),泾县人民政府结合泾县实际情况,修订印发了《泾县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泾政办〔20xx〕13号)。项目立项程序合规。
2、绩效目标的政策相符性:项目长期目标是促进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提升我县安全生产监管水平,进一步有效遏制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和国家、省市政府工作要求,为促进安全生产发展所必须。
(二)项目过程情况。
项目执行的规范性:泾县应急管理局日常管理、项目的实施能够完全按照财务管理制度执行,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项目调整及支出调整手续完备性:项目及支出本年度未进行调整。
项目档案管理情况:项目档案由财务科室管理,包括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采购合同等。项目档案管理资料齐全。
项目实施条件的落实情况:项目资金、资金管理办法、工作任务及分工已落实,落实情况好。
按规定进行绩效自评情况:泾县应急管理局按照规定进行了绩效自评,形成绩效自评报告。
项目质量检查、验收等的控制情况:泾县应急管理局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实施项目,并负责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例如对设备进行验收;专家进行隐患检查,安监局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每日检查监控系统,对出现频繁报警、无故离线企业进行通报等。
项目支出与预算执行进度的相符性:20xx年安全生产专项资金100万元,实际支出资金96.245万 元,正常结余资金3.755万元,预算执行率96.25%,结余资金财政已收回。
(三)项目产出情况。
1、项目实际完成率
宣传工作完成率:20xx年完成了与电视台、泾县融媒体等主流媒体的宣传信息合作,制作拍摄了《应急网格化、综治保平安》汇报片,完成了“5.12”防灾减灾日宣传、安全生产宣传月宣传工作,宣传工作已完成。
应急管理局系统人员培训人次完成率:20xx年计划培训应急管理局系统人员100人次,实际培训108人次。
隐患排查完成率:20xx年通过专项执法检查与政府购买专家服务排查隐患,检查企业2726家次,发现问题隐患1861处,目前已整改1719处,约谈警示34家,责令停产整顿企业3家。
2、项目质量达标率
隐患整改率:20xx年共发现隐患1861处,整改完成1719处,隐患整改率92.37%。
系统运行稳定性:“六项机制”管理系统、危化品监测总体稳定运行。
3、项目完成及时率
隐患排查及时率:专项督查检查隐患排查及政府购买服务专家隐患排查及时完成,完成及时率100%。
培训组织及时率:培训工作按照计划及时组织完成,完成及时率100%。
4、项目成本节约率
成本控制情况:项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成本控制情况好。
产出成本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产出成本控制有效。
(四)项目效益情况。
事故有效遏制:通过执法检查,减少了企业隐患,对企业安全生产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提升了执法人员水平,提高了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提升了安全生产相关人员业务能力;通过“六项机制”平台建设,提升了全县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覆盖率,起到了防控风险的作用。
提高企业安全水平:通过专家隐患排查、专家技术服务、组织培训等,减少了企业安全隐患,降低了企业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提高了企业安全水平,保障了企业和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
可持续影响安全信息化建设保障情况:建立了“六项机制”系统,对企业安全动态实时监控,保障了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可持续监管。
六、项目主要经验及做法
做好项目实施的跟踪检查工作。定期不定期地对项目实施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能实现预期绩效目标的项目予以充分肯定,对进展缓慢,预期绩效目标较差的项目,及时进行协调和提出整改措施,确保项目实施工作正常运行,达到预期绩效目标。
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项目预算执行能力有待提升
预算执行能力是项目实施完成的有效保障,20xx年度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预算安排100万元,实际支出96.25万元,预算执行率96.25%。
(二)项目缺少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论证分析是项目决策实施的前提,“12350”呼叫中心自提供服务以来,未实质性提高效率。
八、意见建议
(一)预算安排方面
1、鉴于该项资金对减少企业安全生产隐患和企业经济财产损失,保障企业和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完善社会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建议保留该项目。
2、自机构改革后,县应急管理局整合县安监局、县地震局、县水利局、县民政局、县林业局、县应急办等13个部门的全部或部分职责,增加了防汛抗旱、综合减灾、应急救援和火灾防治、应急物资规划与保障等多项应急管理职责职能,需对应急管理基础项目进行建设,如新建全县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全县应急管理“网格化”系统、尾矿库监测系统,升级原有的“六项机制”监管信息平台、危化品监测系统等。建议相关部门根据县应急管理局职责职能变化,科学合理安排增加相关预算资金金额。
(二)项目管理方面
1、对于待支付合同尾款部分,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方式完成 专项资金支付,并予以跟踪评价。
2、按照资金管理办法,加强专项资金核算工作,实现专项 资金专账核算。
3、规范支出依据,加强财务管理,落实财务监控机制。
4、进一步加强执法检查力度,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推进安全生产明察暗访工作常态化,进一步强化安全考核工作。
一、项目概况
项目基本情况:元厚镇石梅村苗寨公路建设。建设0.339公里,路基宽4.5米,18厘米厚水泥混凝土路面;云湖天香至富强建材厂组组通公路硬化。建设1.23公里,5%水泥混凝土稳定层(20cm)、15cm厚C30混凝土路面硬化。
项目单位职能:承担全市公路、水路建设市场监管责任;负责全市公路、水路和城市公共交通、汽车站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质量与安全监督和造价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实施国家重点公路及水路交通工程建设;监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管理使用;按管理权限负责公路通行费等交通规费征收稽查和审计监督工作。
项目立项依据:赤水市财政局赤水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下达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20xx年第二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xx年第二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通知》(赤财农〔20xx〕39号);赤水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对20xx年第二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贫发展资金)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赤扶领〔20xx〕17号)。
项目实施主体:元厚镇石梅村苗寨公路建设、云湖天香至富强建材厂组组通公路硬化实施主体是赤水市交通运输局。
项目实施计划及主要内容:
1.元厚镇石梅村苗寨公路建设。元厚镇石梅村苗寨公路建设0.339公里,路基宽4.5米,18厘米厚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排水、安保及防护工程、1个停车场等。
2.云湖天香至富强建材厂组组通公路硬化。建设1.23公里,5%水泥混凝土稳定层(20cm)、15cm厚C30混凝土路面硬化、4cm粗粒式沥青底层、3cm细粒式沥青面层、改建中对全线已有的桥涵、构造物等全部进行加固维修。
二、目标设置
(一)绩效目标申报情况。
绩效目标申报项目个数有为2个项目。安排资金80万元。
(二)支出绩效目标。
1.总体绩效目标。
元厚镇石梅村苗寨公路建设、云湖天香至富强建材厂组组通公路硬化建成后,改善旅游、货运基础设施,增加群众收入。
2.阶段性绩效目标。
我单位没有跨年度或连续多年实施工作(项目)所设置的当年完成绩效目标。总体绩效目标和阶段性(当年)绩效目标一致。
三、预算支出管理情况
(一)项目支出完成率。
20xx年收到财政拨款80万元,实际支出80万元,支出完成率100%。
(二)财务合规性。
我单位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规范各项支出,资金支出符合国家财政法规和规定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核算准确、合格,不存在支出依据不合规、虚列支出的情况;不存在超标准开支等情况。
四、预算管理情况
(一)项目管理。
1.项目实施程序。
一是细化责任。对每项专项经费的使用、关键工作、主要环节,逐一分解,落实责任。财务管理上,实行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管理。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制定详细的`项目规划。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使项目工作内容看行见、摸得着、说得准。
2.项目监管。
我单位先后制订完善了合同管理办法、资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制度明确了经费审批权限及程序,经费预算、核算管理、资产购置与处置、财务监督等。
五、项目绩效
(一)元厚镇石梅村苗寨公路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0万元,实际完成30万元,占比100%。
(二)云湖天香至富强建材厂组组通公路硬化。计划投资50万元,实际支付50万元,占比100%。
20xx年交通运输局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履职效益明显、预算配置科学、预算执行有效、预算管理规范等项目支出绩效指标均已完成,实际执行情况良好,自评分为91分(详见附件:赤水市交通运输局财政支出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自评结论为优。
六、存在问题
绩效编报质量有待提高。绩效目标编报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存在绩效指标的量化还不够,时效指标、质量指标不完整等问题。
七、今后改进措施
下一步将加强部门绩效目标编报基础工作,不断提高绩效目标表编报水平。把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加强财政预算前期管理,理清本部门预算管理的总体思路、具体方案和阶段目标。在编报绩效目标申报表时,注意所细化分解的绩效指标的完整性,确保绩效指标能充分支撑绩效目标;同时,关注绩效指标的可考核性,从数量、质量、成本、进度等方面来设置绩效指标,提高绩效目标申报表的编报质量。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内容
按照《昆明市主城区集贸市场20xx—20xx年提升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对昆明市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呈贡区、东川区(铜都街道办事处)、晋宁区(昆阳、晋城街道办事处),高新区、经开区、滇池度假区、昆明空港经济区(大板桥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内所有集贸市场,按照“改造升级一批、取缔关闭一批、新建扩建一批、收购回购一批”的总体思路和“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通过改造提升、综合整治、促进主城区集贸市场硬件提档、管理升级,全面达到《昆明市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改造规范(20xx年修订)》标准,成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环境优美、购物方便、食品安全、群众满意的购物场所。
根据昆明市集贸市场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相关会议精神,20xx年继续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集贸市场改造提升及建设管理,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直接补给主城区各县市区。
(二)资金安排及使用情况
集贸市场规范化对下补助项目20xx年预算安排资金10,000.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0,000.00万元,截至20xx年12月31日各区县实际使用资金7,092.18万元,结余资金2,907.82万元,资金结余率为29.08%。
(三)项目进展情况
各区县20xx年计划升级改造集贸市场91个,新建集贸市场28个,取缔关闭集贸市场14个,回购集贸市场2个,截至20xx年12月31日实际完成升级改造集贸市场62个,新建集贸市场10个,取缔关闭集贸市场6个,回购集贸市场0个。
二、绩效评价结论
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xx年集贸市场规范化对下补助项目绩效评价得分76.75分,评价等级为“中”。通过项目的实施促进主城区集贸市场硬件提档、管理升级,逐步达到《昆明市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改造规范(20xx年修订)》标准,成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环境优美、购物方便、食品安全、群众满意的`购物场所,但存在项目年度计划未完成、项目管理制度内容不完善、项目资金执行率不高、预算申报工作有待加强等问题。
三、存在问题
(一)项目年度计划未完成
各区县20xx年计划升级改造集贸市场91个,新建集贸市场28个,取缔关闭集贸市场14个,回购集贸市场2个,截至20xx年12月31日实际完成升级改造集贸市场62个,新建集贸市场10个,取缔关闭集贸市场6个,回购集贸市场0个。主要原因是该部分市场已纳入片区改造或城市更新改造计划,或因土地性质有问题,无法改造,或是正在实施,暂未达到提升改造验收要求。
(二)项目管理制度内容不完善
《昆明市集贸市场建设管理工作奖补办法》和《昆明市主城区集贸市场20xx-20__年提升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中没有对资金使用范围和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作出更明确的要求,致使区县不能及时、有效的发挥项目资金效益及指导项目后续相关工作的实施。
(三)项目资金执行率不高
集贸市场规范化对下补助项目20xx年预算安排资金10,000.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0,000.00万元,截至20xx年12月31日各区县实际使用资金7,092.18万元,结余资金2,907.82万元,资金执行率为70.92%,资金结余率为29.08%。
(四)预算申报工作有待加强
根据项目预算申报表显示,所设绩效目标未对项目在20xx年所要达到的总体产出和效果进行描述,未明确20xx年计划数和预计要达到的效果。
四、建议
(一)严控项目进度,提前做好项目规划调整
辖区人民政府应严控项目进度,应在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每年末对项目存量与增量进行统计梳理,并提前对纳入下一年度提升整治计划的市场进行核实,若计划有变应按照程序提前变更,以确保计划数与实际完成数相匹配。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有效推进项目实施
昆明市集贸市场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应进一步建立健全补助资金管理制度,对集贸市场补助资金使用范围,成果资料提报、资金审批流程、资金报销单据资料、事后财政资金效益评估等做出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制度后方便项目单位按照制度执行,积极使用补助资金,实现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
(三)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实时掌握项目实施情况
辖区人民政府应完善项目管理机制,例如:年终时各个县区项目单位上报下一年年度新建、改建、取缔、关闭、回购计划,以便市场监督管理局知晓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实施过程中要求按季度定期报送项目实施进度及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统计表,以及时掌握信息对项目及资金进行合理调整;年度终了时对各个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特别针对进度滞后缓慢项目核实具体原因,方便及时一对一处理。
(四)加强预算管理工作
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项目实施单位做好预算编制前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工作,结合部门职能、年度绩效目标和项目特点编制可考核的量化和细化绩效指标,保证绩效目标的合理性和绩效指标的明确性。此外,建立项目绩效运行监控机制,及时进行管理和督促检查,预防问题产生,及时纠偏并整改,引导绩效目标的实现。
根据《开远市财政局关于对20xx年度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经费项目绩效评价情况的通报》(开财发〔20xx〕268号)文件精神,市应急管理局对照评价结果认真开展整改,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州级实施方案要求,经20xx年12月30日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同意,中共开远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中共开远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成立开远市政府专职消防队的批复》(开机编字〔20xx〕57号),开远市政府专职消防队实行开远市消防救援大队和开远市市应急管理局双重管理,开远市消防救援大队负责日常管理、执勤训练及调度使用等,开远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事业编制人员的人事、工资关系;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隶属于乡镇人民政府,开远市消防救援大队负责业务指导。
开远市应急管理局20xx年度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经费项目绩效评价得分为96.95分,评价等级为“优”。
综合评价结论:通过20xx年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经费项目实施,能够实现全市消防知识宣传、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存在问题
(一)绩效目标编制不全面,考核指标有待完善。
部分绩效指标设定不够完善、全面;绩效目标设定不完整;个别指标的三级指标不规范;部分三级指标、指标值设定不够合理,可衡量性不足,未能充分体现项目的重点方向以及完成情况。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
应急管理局未制定项目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不健全。应急管理局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经费项目的主要内容是为消防队购置消防设备,该项目是依据《开远市应急管理局机关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进行实施的,项目未制定项目管理制度,不能很好的反映和考核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可能导致组织项目实施的管理机构不健全、项目主体责任不明确、管理不规范、过程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三)未按照合同约定付款
开远市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采购项目(一期)、(二期)合同书于20xx年9月22日签订完成,根据合同书约定,甲乙双方签订合同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甲方先行支付合同总价的30%作为预付款,在乙方收到预付款后乙方开始供货,应急管理局未按照合同约定日期支付预付款。
(四)资金预算、分配不合理。
根据《开远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xx年财政经费支出预算的通知》(开财预字〔20xx〕1号)、应急管理局20xx年预算单位授权支付用款计划表,20xx年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预算金额822,000.00元,但截至20xx年12月31日,仅支出806,960.00元;存在实际支出金额小于预算金额情况,预算额度测算与实际存在差异;预算资金额度分配不合理,与实际不相适应。
三、整改情况
1.科学设定绩效目标。督促项目执行科室重新调整绩效目标。根据项目实施方案以及项目实际工作内容,确保绩效指标适用性,细化三级指标,科学编制部门预算,保障重点任务顺利完成。
2.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针对项目范畴和项目特点,建立了《开远市应急管理局项目管理制度》,明确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责任和权利,控制项目成本,减少项目风险,提高了项目实施计划执行效率和效果,加强项目管理的覆盖面和执行力度,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项目的管理体系健康运行。
3.按照合同约定付款。在后期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督促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及时付款,避免承担违约责任。
4.按要求合理测算、分配资金。在后期的项目预算中,严格按照《开远市应急管理局财务管理制度》及财政部门的要求,对下一年度的各项业务充分的估计,用规定的程序编制部门预算,提高预算质量。
20xx年度应急管理局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经费项目资金合计为82.20万元,截至20xx年12月31日,已使用80.70万元;资金使用率为98.17%;剩余资金于20xx年12月25日,财政收回额度1.50万元。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云南省省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预算评审表》等预算编制规定程序和要求申请设立项目,做好事前绩效评估,对每一个预算项目都要进行必要的可行性研究、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绩效评估、集体决策。
2.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及项目实际工作内容,设定绩效指标,确保绩效指标适用性,指向明确,能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单位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等要求。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根据昆明市西山区财政局《关于开展西山区20xx年度项目支出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西财评绩〔20xx〕13号),结合财政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xx〕10号)、《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云发〔20xx〕11号)、《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云财绩〔20xx〕11号)等文件的要求,昆明博扬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接受昆明市西山区财政局委托,于20xx年10月至20xx年11月对西山区20xx年农村“厕所革命”项目开展绩效评价。现将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开展农村“厕所革命”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我区农村“厕所革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的通知》(云政发〔20xx〕33号)、《中共云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云南省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云农办通〔20xx〕7号)、《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xx-20xx的通知》(昆政办〔20xx〕157号)、《中共昆明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昆明市城市管理局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 昆明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印发〈昆明市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昆农通〔20xx〕148号)、《昆明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落实农村厕所革命工作任务〉的通知》精神,积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众水体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模式,宜水则水、宜旱则旱、不搞“一刀切”,杜绝政绩工程、数据工程。镇区污水处理厂覆盖到的及建有村内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村庄,采用完整下水道水冲厕。污水管网覆盖不到位的村庄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厕所。农村新建住房均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农村学校、卫生院(所、室)、敬老院、幼儿园、社区居委会等公共场所的厕所要达到《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三类标准。
(二)预算批复及资金使用情况
1.预算批复情况
根据昆明市财政局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于20xx年9月16日下发《昆明市财政局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xx年中央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资金>的通知》(昆财农〔20xx〕157号)文件,下达西山区农村“厕所革命”无害化户厕中央奖补资金317.8万元。
根据昆明市财政局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于20xx年11月18日下发《昆明市财政局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xx年农村“厕所革命”市级补助资金>的通知》(昆财农〔20xx〕200号),下达西山区20xx年农村“厕所革命”市级补助资金109.56万元,其中:无害化户厕补助资金65.56万元,公厕补助资金44万元。
根据《昆明市西山区财政局关于批复20xx年部门预算的通知》文件批复,20xx年预算安排西山区农村“厕所革命”项目1000.00万元。
2.资金到位情况
截至20xx年12月31日,西山区20xx年农村“厕所革命”项目实际到位1,383.36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317.8万元,市级补助资金资65.56万元,区级预算资金1000.00万元,资金到位率为100%。
3.资金使用及结余情况
截至20xx年12月31日,实际到位资金1,383.36万元,实际支出资金1,122.87万元,结转资金260.49万元(其中3.94万元年底已按财政预算相关要求退回区财政),资金使用率为81.17%。
截至20xx年10月31日,实际支出资金1,242.22万元,20xx年12月退回区财政资金3.94万元,结转资金137.20万元,资金使用率为89.80%。结转资金主要在团结街道办事处。
(三)实施内容
根据西山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山区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西农人居办通〔20xx〕3号),西山区20xx年,全区新建和改造公厕11座,启动建设未达标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7945座。后根据《昆明市财政局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调整20xx年中央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资金任务的补充通知》,调整20xx年度任务,全区新建和改造公厕22座,启动建设未达标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5296座。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任务分解下达至街道办,其中:团结街道办事处建设任务2970座、海口街道办事处建设任务1460座、碧鸡街道办事处建设任务800座、西山景区管理局建设任务66座。新建和改造公厕碧鸡街道办事处5座、海口街道办事处8座、团结街道办事处9座。
各街道建设任务均为改造地下任务,补助标准为每座20__元,其中中央资金补助400元、市级资金补助80元、区级资金补助1520元。
(四)绩效目标设立情况
1.预算批复(申报)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情况
(1)年度绩效目标:20xx年全区计划新建和改造公厕8座,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7945座建设任务。其中,碧鸡街道办事处完成建设无害化卫生户厕1085座(其中:新建30座,改造不达标户厕1055座),团结街道办事处完成建设无害化卫生户厕4500座(其中:新建150座。改造不达标户厕4350座),海口街道办事处完成建设无害化卫生户厕2260座(其中:新建50座。改造不达标户厕2210座),西山景区管理局完成建设无害化卫生户厕100座(其中:新建35座。改造不达标户厕65座)。
(2)绩效指标:根据西山区农业农村局申报的“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中绩效指标具体如下表:
表1 项目绩效目标申报绩效指标表
20xx年度绩效指标详见附件1.绩效目标表。
2.绩效评价调整后的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情况
西山区农业农村局设置的绩效目标及绩效指标未根据任务量调整产出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与项目关联度较低。结合西山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山区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西农人居办通〔20xx〕3号)、《昆明市财政局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调整20xx年中央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资金任务的补充通知》、政府批示文件等相关内容和要求,通过对预算申报目标的分析,细化分解6个产出指标4个效益指标,具体调整情况如下:
(1)数量指标: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完成情况、新建和改造公厕完成情况。
(2)质量指标: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验收合格率、新建和改造公厕竣工验收合格率。
(3)时效指标: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完成时效、新建和改造公厕完成时效。
(4)社会效益:提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情况、提高农村生活便利。
(5)生态效益:有效改善农村脏乱情况。
(6)可持续影响:项目实施后续制度保障及可持续影响。
(6)满意度:受益群众满意度。
具体详见附件2-2。
(五)组织管理情况
1.项目管理情况
根据西山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山区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西农人居办通〔20xx〕3号)的要求,为切实加强对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成立区级农村“厕所革命”专项小组,组长由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向勇兼任,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协调有关工作,其中:街道办事处集镇所在地公厕由区城市管理局牵头负责,行政村公厕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农村无害化户厕由区农业农村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争取上级资金及建设指导,区卫生健康局负责健康教育宣传和卫生学技术指导)。
团结、碧鸡、海口街道办事处、西山风景区管理局是推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的责任主体,成立以街道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农村“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本街道办事处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把任务分解到村到组,同时,督促各社区建立好工作台账。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力推进。团结、碧鸡、海口街道办事处、西山风景区管理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并于每月20日前各涉农街道办事处、西山风景区管理局向区农业农村局报送农村“厕所革命”工作进展情况,区农业农村局汇总整理后,按要求向市级有关部门及区级主要领导报送全区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情况。
2.资金管理情况
西山区20xx年农村“厕所革命”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的管理由区农业农村局财务室负责,根据昆明市财政局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xx年农村厕所革命市级补助资金的通知》及昆明市财政局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xx年中央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资金的通知》,一是项目资金按照“先建后补”方式进行补助(各街道建设任务均为改造地下任务,补助标准为每座20__元,其中中央资金补助400元、市级资金补助80元、区级资金补助1520元),区农业农村局按照农村公厕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标准验收完毕后,方能拨付补助资金。二是严格资金适用范围,补助资金严格实行专款专用,对前期已实施过,并获得财政资金补助的农村厕所,不得重复补助。
根据省、市对西山区20xx年度农村“厕所革命”户厕建设中央资金任务数量进行了调整,由原任务7945座调整为5296座,原下拨的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和市级补助资金任务调减后,多下拨的中央资金和市级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粪污收集、存储、运输、资源化利用及后期管护能力提升等设施设备建设。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1.绩效评价的目的
本次绩效评价围绕项目决策合理性、管理过程是否规范、产出目标是否完成以及效益目标是否实现等方面的内容,重点关注项目是否按时按质完工、是否产生预期效益、是否按标准核定补助资金、资金拨付程序是否规范、是否存在重复补助等。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运行和预算绩效管理,完善政策制度,推动部门有效履职,优化资源配置和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供支撑。
2.绩效评价对象和范围
本次绩效评价对象为西山区20xx年农村“厕所革命”项目,因该项目采用“先建后补”的方式实施,20xx年预算资金主要用于补助20xx年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及公厕建设,故评价时间范围为20xx年至20xx年度。
(二)绩效评价原则
1.公平性原则。公平公正是绩效评价工作的前提,坚持公平的原则才能客观真实的反映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按照规范的程序,对项目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反映。
2.客观性原则。绩效评价应当把考核标准与绩效目标联系起来,过程中应标准明确、方法科学、制度严格、态度认真,确保评价依据数据的客观准确,不同抽样点评价标准一致。
3.可行性原则。绩效评价标准应客观反映被评价单位的部门履职情况,评价的数据来源应具备客观性,评价标准应得到被评价单位的认可。
4.公开性原则。绩效评价过程中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结果应对被评价单位公开,避免评价结论出现误判。
(三)绩效评价方法
本次绩效评价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审阅自评相结合,对收集的相关基础资料、各种技术经济数据,在归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资料审阅法、实地查勘法、分析比较法、公众问卷调查法等,系统、科学的反映拟评价项目综合绩效情况。
1.资料审阅法
通过对项目实施单位的自评材料进行审阅,详细查看各类评分依据材料。通过查阅相关的政策文件、项目申报表、项目管理办法等资料,了解各实施项目立项背景、依据、目的、过程管理资料以及项目执行情况等。
通过查阅会计账簿、资金文件等,检查资金到位情况、拨付和支出情况以及相关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是否存在违规现象。
2.实地查勘法
通过实地查看,对照项目实施方案、财务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要求,对全部实施单位进行实地查看,核对项目管理制度文件、相关统计报表以及资金支付凭证等,了解项目进展和资金支出情况。
3.分析比较法
依据项目管理制度文件,评价项目是否按照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执行;依据项目资金计划文件和凭证,评价项目资金支付情况;将项目绩效目标与实施结果对比分析,判断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将项目预期效益与实施效果数据对比分析,结合开展问卷调查,评价项目预期效益实现程度。
4.问卷调查法
根据项目特点,问卷发放对象为受补助的企业;根据调查结束后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四)评价指标体系
1.指标体系
本次绩效评价,针对项目设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是:本次对项目的绩效评价从项目的设立、执行、产出及效果的全过程的绩效评价,一级指标即共性指标,反映项目评价的通用要素,适合所有的项目评价。即:投入、过程、产出、效果4个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自身特性进行细化,分解明确项目立项、绩效目标、资金投入、资金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产出数量、产出质量、产出时效、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满意度13个二级指标,在此基础上细化分解为26个三级指标。
2.指标权重
结合项目的实施背景与绩效目标,综合判断各级评价指标对实现绩效目标的关键程度,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分值权重。投入指标权重为15%;过程指标权重为20%;产出指标权重为30%;效果指标权重为35%。
“决策”指标由“项目立项、绩效目标、资金投入”3个二级指标构成,同时将3个二级指标细化为6个三级指标。考核项目立项依据充分性、立项程序规范性、绩效目标合理性、绩效指标明确性、预算编制科学性以及资金分配合理性。
“过程”指标由“资金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3个二级指标构成,同时将3个二级指标分解为8个三级指标。主要考核项目资金到位率、预算执行率、资金使用合规性、管理制度健全性、制度执行有效性、台账记录规范性、财务制度健全性、资金使用合规性。
“产出”指标由“产出数量、产出质量、产出时效”3个二级指标构成,同时将3个二级指标分解为6个三级指标,主要考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完成情况、新建和改造公厕完成情况、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验收合格率、新建和改造公厕竣工验收合格率、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完成时效、新建和改造公厕完成时效。
“效益”指标由“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满意度”4个二级指标构成,同时将4个二级指标细化为6个三级指标,主要考核提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情况、提高农村生活便利、有效改善农村脏乱情况、项目实施后续制度保障及可持续影响、受益群众满意度。
(五)绩效评价抽样
本次西山区20xx年农村“厕所革命”项目绩效评价项目采取100%抽样的方式,对项目进行核查。
(六)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资料查阅收集与数据填报
通过对项目相关资料的`查阅,收集的项目实施单位的自评报告进行审阅与数据分析,详细查看各类评分依据材料。通过查阅被评价单位相关的政策文件、项目申报表、项目管理办法等资料,了解项目立项背景、依据、目的、过程管理资料以及项目执行情况等。
通过数据整理填报,收集查阅会计账簿、资金文件等,检查资金到位情况、拨付和支出情况,是否存在违规现象。
2.资料分析
规整整理查阅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及数据,并进行分析、统计、记录。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对自评报告进行认真审阅,核实工作是否按要求完成,评价完成的质量和效果。查阅抽查单位及项目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检查资金到位情况,资金拨付、支出情况,相关会计制度执行情况,是否存在违规现象,对项目执行情况、资金拨付执行情况、资金使用规范情况、主要项目内容完成情况的检查。
3.案卷研究
依据国家及省政府及昆明市相关法律法规,研究绩效评价项目是否按照相关文件执行;依据项目资金计划文件和凭证,绩效评价项目资金赔付情况;将项目绩效目标与实施结果对比分析,判断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将项目预期效益与实施效果数据对比分析,结合开展调查问卷,评价项目预期效益实现程度。
4.实地勘察调研
通过实地勘察调研抽样,对照项目实施办法、资金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要求,选取足够样本量,查看政策在各层级部门的执行情况、部门履职情况、公共财政资源配置情况、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情况和效果。
5.问卷调查
根据项目特点,在项目抽样点中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社会公众,根据调查结束后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整理和统计,进行相关性分析。
6.调研访谈
选取抽样项目的负责人或重要管理人员开展访谈工作,访谈内容包括设计的调研提纲,根据访谈记录进行整理与分析。
7.综合评价
结合查阅的资料、收集的数据、实地勘察的情况、调查访谈结果,根据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依据下达的项目资金,对照项目实际完成内容;依据相关政策文件,评价项目是否按照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执行;依据项目资金计划文件和凭证,评价项目资金下拨、到位及使用情况;将项目预期效益与实施效果数据对比分析,评价项目预期效益实现程度。
三、绩效评价结论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西山区20xx年农村“厕所革命”项目绩效评价得分84.12分,评价等级为“良”。一级指标具体得分情况详见下表:
表1:绩效评价得分情况表
整体来看,西山区20xx年农村“厕所革命”项目立项依据充分、程序规范,符合西山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山区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西农人居办通〔20xx〕3号)及《昆明市财政局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调整20xx年中央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资金任务的补充通知》相关要求,绩效指标明确,预算编制合理,管理措施及财务制度健全,但也存在项目建设进度缓慢,未在计划时间内完工,台账记录不健全等问题。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根据评价情况,西山区20xx年农村“厕所革命”项目部分绩效目标未实现,12项具体绩效指标有9项完成,完成比例为75.00%;3项指标未完成,未实现比例为25.00%。各指标完成情况详见下表:
表2: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表
四、绩效评价情况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
项目决策情况包括项目立项、绩效目标和资金投入三方面。该项满分为15分,评价得分14.5分,扣0.5分,得分率96.67%。
1.项目立项
项目立项指标满分为5分,针对立项依据充分性和立项程序规范性进行评价。此项综合评价得分为5分,得分率100.00%。
项目立项方面,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的通知》(云政发〔20xx〕33号)、《中共云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云南省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云农办通〔20xx〕7号)、《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xx-20xx的通知》(昆政办〔20xx〕157号)、《中共昆明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昆明市城市管理局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 昆明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印发〈昆明市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昆农通〔20xx〕148号)、《昆明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落实农村厕所革命工作任务〉的通知》开展此项目,项目立项依据充分、程序规范。
2.绩效目标
绩效目标指标满分为5分,针对绩效目标合理性和绩效指标明确性进行评价。此项综合评价得分为4.5分,扣0.5分,得分率90.00%。
西山区农业农村局在20xx年度部门预算中对项目绩效目标进行了申报,并获得了西山区财政局批复。编制的绩效目标设置合理符合相关规定,能够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但项目绩效目标未根据调整后的任务进行修改。
3.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指标满分为4分,针对预算编制科学性和资金分配合理性进行评价。此项综合评价得分为4分,得分率100.00%。
西山区农业农村局预算编制经过科学论证、有明确标准,资金额度与年度目标相适应。
(二)项目过程情况
过程情况包括资金管理、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三方面。该项满分为20分,评价得分16.62分,得分率83.10%。
1.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指标满分为6分,针对资金到位率、预算执行率、资金使用合规性进行评价。此项综合评价得分为5.62分,扣0.38分,得分率93.67%。
西山区20xx年农村“厕所革命”项目截至20xx年12月31日实际到位1,383.36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317.8万元,市级补助资金资65.56万元,区级预算资金1000.00万元。金到位率为100%。
截至20xx年12月31日,实际到位资金1,383.36万元,实际支出资金1,122.87万元,结转资金260.49万元(其中3.94万元年底已按财政预算相关要求退回区财政),资金使用率为81.17%。
截至20xx年10月31日,实际支出资金1,242.22万元,20xx年12月退回区财政资金3.94万元,结转资金137.20万元,资金使用率为89.80%。结转资金主要在团结街道办事处。
2.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指标满分为10分,针对管理制度健全性、制度执行有效性和档案管理规范性进行评价。此项综合评价得分为7分,得分率70.00%。
项目组织健全,根据《中共昆明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昆明市城市管理局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 昆明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印发〈昆明市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昆农通〔20xx〕148号)、《昆明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落实农村厕所革命工作任务〉的通知》开展此项目,组织管理措施健全,但部分执行不到位,且未健全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情况台账。
3.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指标满分为4分,针对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和资金使用合规性进行评价。此项综合评价得分为4分,得分率100%。
项目资金经区政府批复同意,结合西山区农业农村局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审批拨付,记账、报账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未发现虚列支出的情况。
(三)项目产出情况
项目产出情况包括产出数量、产出质量、产出成本三个方面。该项满分为30分,得分20分,得分率66.67%。
1.产出数量
产出数量指标满分为10分,针对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完成情况、新建和改造公厕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此项综合评价得分为10分,得分率100.00%。
20xx年至20xx计划完成全区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共5296座,新建和改造公厕共22座,实际已全部完成。
2.产出质量
产出质量指标满分为10分,针对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验收合格率、新建和改造公厕竣工验收合格率进行评价。此项综合评价得分为10分,得分率100%。
20xx年至20xx完成全区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共5296座,新建和改造公厕共22座,已完成验收和结算工作。
3.产出时效指标满分为10分,对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完成时效、新建和改造公厕完成时效进行评价。此项综合评价得分为0分,得分率0.00%。
根据昆明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按时完成20xx年度农村“厕所革命”工作任务的通知》,20xx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区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共5296座,但截至20xx年12月31日未全面完成;根据20xx年绩效目标申报表,新建和改造公厕计划于20xx年10月20日前完工进入验收阶段,20xx年11月30日前进行结算审计,未在计划时间内完成。
(四)项目效益情况
项目效益情况包括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满意度三个方面,满分为35分,得分33分,得分率94.29%。
1.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指标满分为15分,针对提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情况、提高农村生活便利进行评价。此项综合评价得分为15分,得分率100%。
(1)根据统计情况,西山区总户厕数量20727所,卫生户厕数量20604所,合计20824所,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99.41%。
(2)根据调查问卷第9题“您认为农村“厕所革命”的实施是否有效提升人居环境?”对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情况进行评价,本次评价共发放问卷131份,收回有效问卷131份,其中满意问卷127份,满意度为96.95%。
(3)根据调查问卷第5题“您认为农村“厕所革命”的实施能否给您带来便利?”对提高农村生活便利性进行评价,本次评价共发放问卷131份,收回有效问卷131份,其中满意问卷126份,满意度为96.18%。
2.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指标满分为5分,针对有效改善农村脏乱情况进行评价。此项综合评价得分为5分,得分率100%。
根据调查问卷第6题“您所在区域的公共厕所是否存在环境脏乱的情况?”对有效改善农村脏乱情况进行评价,本次评价共发放问卷131份,收回有效问卷131份,其中满意问卷128份,满意度为97.71%。
3.可持续影响
可持续影响指标满分为5分,对项目实施后续制度保障及可持续影响进行评价。此项综合评价得分为5分,得分率100%。
西山区20xx年农村“厕所革命”项目按照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政策执行,项目实施具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且项目实施加快美丽宜居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生态环境质量。
4.满意度指标
满意度指标满分为10分,对受益群众满意度进行评价。此项综合评价得分为8分,得分率80.00%。
通过对受益对象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受益对象的满意程度,本次绩效评价共发放问卷131份,收回有效问卷131份,满意问卷111份,满意度为84.73%。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项目组织领导到位,确保有人干事
一是加强领导。西山区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政府副区长任常务副组长,区委农办主任、区政府扶贫办主任、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区委办副主任、区政府办副主任为副组长,区属及街道办事处19个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西山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为切实加强对我区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又成立区级农村“厕所革命”专项小组,组长由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向勇同志兼任,具体负责西山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厕所革命”工作。
二是优化队伍。各涉农街道办事处也成立了以街道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农村“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配齐具体工作人员,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厕所革命”各项具体任务提供组织保障。
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项目建设进度缓慢,未在计划时间内完工
根据20xx年初绩效目标申报表,新建和改造公厕计划20xx年10月20日前完工进入验收阶段,20xx年11月30日前进行结算审计,实际项目于20xx年10月23日进入验收阶段,20xx年4月完成结算审计。项目未按时进行结算审计的原因为:20xx年10月28日下发的《西山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增加20xx年农村公厕提升改造建设项目的通知》,在20xx年初计划外又增加了9座公厕建设,故在一定时间上延后了项目审计时间。
七、建议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按质按量完成目标任务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项目预期效益得以实现。同时,项目主管部门在下达资金后应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避免出现挪用、挤占项目资金及资金闲置等问题,影响资金使用效益。
八、其它需说明的情况
无。
根据《资兴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xx年度财政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资财绩〔20xx〕48号)文件要求,对项目前期经费使用、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专项概况
(一)专项基本情况及立项依据。项目前期经费专项主要包括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和争资立项工作专项考核经费两部分。根据20xx年市政府第36次常务会议纪要精神,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争资立项工作经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用于项目前期包装、向上沟通衔接等。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由市发改局、市财政局负责统筹安排,财政设立专户统一管理,具体可分为项目前期经费和工作经费,前期经费主要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初步设计、项目实施方案、项目规划方案等文件资料形成过程中的业务工作,如研讨、编制、拟定、委托设计、论证、评估等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包括调研费、规划费、资料费、委托编制费等费用,不包括报批国土等审批费用以及按照相关规定能够计入项目成本的费用。工作经费主要指向上沟通、衔接、汇报等项目争取活动中产生的费用,包括差旅费、交通费等。项目前期经费安排范围为纳入当年度争资立项责任项目表的项目、依据国、省最新政策包装提出的争资项目以及其他经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其他重大项目。根据《资兴市争资立项工作专项绩效考核办法》(资办字〔20xx〕97号)文件要求,市财政预算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争资立项专项考核经费,用于奖励争资立项责任单位和对争资立项有特别贡献的人员。
(二)专项绩效目标设定情况。依据项目资金争取到位情况、项目前期推进情况,评价项目前期经费使用的质量和成效,科学系统评估项目前期经费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以后项目前期经费的投入提供参考依据。20xx年全市争资立项工作目标20亿元。
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一)专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情况。项目前期经费专项共20xx万元,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000万元,争资立项专项考核经费1000万元,由市财政列入部门专项资金预算。
(二)专项资金安排落实及到位情况。20xx年经市委常委会研究讨论通过,共兑现20xx年全市争资立项工作专项考核奖励资金567.19万元(《资兴市争资立项工作领导小组关于20xx年度全市争资立项工作考核结果的`通报》(资争资﹝20xx﹞1号))。20xx年,经发改口商财政共安排两期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涉及30多家单位,100多个项目,共计865.03万元,其中工作经费382万元,前期经费483.03万元,建议走政府采购程序按合同据实拨付资金项目8个。经财政口安排项目前期工作相关经费252.17万元,全年共安排项目前期专项经费约1684.39万元。
(三)专项资金实际支出使用情况。20xx年全市争资立项工作专项考核奖励资金和20xx年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均已拨付到相关单位。
(四)专项资金管理情况。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安排和使用严格依据《资兴市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资发改发〔20xx〕11号)、《资兴市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安排原则和标准》(资发改发〔20xx〕45号)文件执行,按照相关项目财务制度管理,做到专款专用,程序得当。要求各部门要严格遵守有关财务制度,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实行专帐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为他用。争资立项工作专项考核奖励资金原则上主要用作单位争资立项工作经费和弥补单位的公用经费。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对前期项目前期经费使用情况、资金使用效益情况进行跟踪。
三、专项组织实施情况
项目前期经费的安排先由部门申报,市发改局会同市财政局对申报资料进行初审后,提出经费安排建议报市政府主要领导审定。各部门凭市发改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的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安排红头文件办理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拨付手续。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中属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内的独立项目,必须履行政府采购程序。争资立项工作专项考核奖励严格按照《资兴市争资立项工作专项绩效考核办法》(资办字〔20xx〕97号)执行,由市发改局和市财政局负责对全市各责任单位争资立项工作情况进行考核,依据考核得分情况,由市争资立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奖励方案,经市争资立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并予以兑现。
四、专项资金绩效情况
20xx年度全市共争取国家、省、郴州市各类项目资金22.19亿元,比去年同期(16.08亿元)增长38%,超额完成全年20亿元争资立项工作目标,为资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一批补短板强基础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相继开工建设,有效拉动了投资,带动了我市经济增长。
五、评价结论
根据综合评估,该项目得分100分(见附件: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共性指标评分表)
六、有关问题与建议
(一)有关问题。通过此次评价,以及结合在实际专项资金安排过程中部门反馈情况看,项目前期经费安排满足不了各部门实际需求,解决的只是项目前期工作推进过程中个别程序所需经费,后续前期工作推进经费得不到保障。个别部门政策研判不准确,项目前期论证不充分,项目前期工作停滞不前,项目资金难以争取到位,安排的前期经费难以产生经济效益。
(二)有关建议。建议市财政预算确保继续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和1000万元的争资立项工作专项考核经费。结合部门项目需求以及当年可供安排的资金,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增加部分项目前期经费,最大程度激发各部门的争资积极性,确保全市争资立项工作和项目前期工作顺利开展,促进资兴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一、项目概况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优化营商环境的总抓手。要以测评体系为导向,结合城乡建设攻坚提升行动,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切实从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和创建工作的薄弱环节入手,全力以赴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推动创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让市民深刻感受到城市面貌、社会文明程度的显著变化,全面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20xx年2月我市在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后,于当年8月,由市委、市政府正式决定组建益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协调组办公室,负责全市的文明创建工作。全办现有综合组、宣传组、未成年人组、督查组、资料组、重点工作组、志愿服务组、活动策划组八个组室。
二、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益阳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xx年度部门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办按照绩效评价相关制度规定,汇总整理相关自评材料并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分析后的情况对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进行评分,形成绩效自评报告,提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核。
三、综合评价结论
益阳市文明创建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得分96分,评价等级为“优秀”。通过项目的实施,益阳市20xx年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素质,扩大了文明宣传氛围,提高了群众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准,营造了浓厚的文明氛围,全面推动益阳市创文工作深入开展,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四、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分析
(一)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1.20xx年安排项目资金684.35万元。已到位资金684.35万元。
2.20xx年我办实际支付资金474.35万元。其中:益阳市创文办工作经费支出60.83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会议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等,综合专项支出413.52万元,主要为创文综合考核奖励、志愿服务岗亭等便民惠民工程建设、市直相关责任单位项目经费、三区创文办及社区专项经费等。
3.我办参照市财政局颁布的.各项财务管理办法及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财务制度,规范资金使用申报与审批程序、审批权限及拨付流程等,所有开支均严格执行会审联签制度。
(二)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为民导向更加鲜明,文明城市惠及大民生。坚持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三年来,围绕城市功能做优、环境做美的目标,我们协调推进文化场馆、母婴室、机非隔离、城市盲道等设施建设,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硬化黑化背街小巷,完善社区文体设施,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在中心城区主次干道施划公共停车泊位1.5万余个,完成封闭式停车场改造20个;投入资金近1.4亿元,完成城市“三微”建设项目781个;更换维修环卫设施近万个,80%以上的小区投放了垃圾分类绿色回收箱;主次干道牛皮癣清除率达到98%;城市路灯维护管理到位,全市路灯亮灯率达99%以上,设施完好率达98%以上;常态开展空中线网、农贸市场、马路市场、校园周边游商摊贩等整治行动,城市公共空间文明秩序呈现新气象。20xx年,在全省城市文明指数测评中,我市群众满意率达到98.2%,为历史最高。社会文明程度整体大幅提升,中央文明办已将我市确定为“20__--20__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2.实践成果更加丰硕,文明创建实现全覆盖。20xx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启动全域创建工作,经过三年的认真谋划、系统推进,全域创建目标基本实现(大通湖区被划定为非行政区),《益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已经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20xx年,我市推荐申报全国文明县城提名城市1个(桃江已被列为全国文明县城提名城市),全国文明单位4个、全国文明村4个、全国文明校园2所;推荐申报省级文明县城3个(安化、沅江、南县),省级文明单位30个,省级文明标兵单位8个,省级文明乡村12个,省级文明家庭5个,省级文明校园7所,省级文明标兵校园4所,历届以来,成果最为丰硕,覆盖最为广泛。
3.落实举措更加务实,文明实践取得好成效。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基层党建、基地建设、文明创建、融媒体中心建设和志愿服务,着力构建标准化文明实践阵地体系,广泛组织开展理论宣讲等文明实践。截至20xx年底,共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9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396个,培育新时代文明实践点56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26个,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1655支,开展文明实践活动9000多次。重点坚持依托文明城市创建,指导赫山全力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工作,打造了“迈进新时代志愿赫山红”“广场说事”等文明实践品牌。
4.道德引领更加闪耀,文明力量聚集强动能。全面部署推进乡村道德档案建设,市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实现道德档案全覆盖。汇聚道德力量,评选第六届市级道德模范10名,3名防疫一线人员获评市级“道德模范特别奖”,推荐中国好人1人、湖南好人17人,评选表彰一批市级优秀志愿者、组织、项目和社区。闪耀文明光芒,24万志愿者逆行出征铸就防疫长城,中心城区党员干部开展新冠疫情联防联控和“接地气、去官气、传正气、转作风、惠民利”联系服务群众活动10万多人次,全市全年为贫困户实现微心愿60586个,推动向上向善正能量。乡风文明基础坚实,全市县级及以上文明乡镇72个,占比88.9%;县级及以上文明村646个,占比56.9%,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移风易俗扎实推进,发放《移风易俗主题漫画》5万册、倡议书300多万份,通过乡村“村村响”播放主题宣传2万多小时,市民办酒减少了30%;南县殡葬改革经验做法,被列入省政府20xx年重点工作综合大督查发现的全省23项典型经验做法当中,得到了省委书记许达哲的肯定;文明餐桌蔚然成风,中心城区餐厨垃圾日产总量下降20%。
5.关爱未来更加有力,文明小花绽放新光彩。坚持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机制,常态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系列主题活动,增强青少年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感。坚持加强阵地建设,全面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全年新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2所,累计建成中央项目乡村学校少年宫44所。坚持实施实践养成,积极弘扬崇德向善理念,把培树先进典型和提高未成年人美德水平结合起来,全年选树新时代益阳好少年24人,成功推荐文婧霖同学获评省新时代好少年。为了帮助家长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促进社区家长学校的健康发展,20xx年我办和市教育局、市直关工委联合引领指导创办了益阳市中心城区示范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开课后,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场场爆满,“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已经成为家长们的共识。
(三)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根据自评情况,文明创建项目设定的12个绩效指标,创文宣传、视频制作等9个绩效指标完成,预算控制情况、市民整体素质提升等3个指标基本完成。
五、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我市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预算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今后我办将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控,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六、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按照益阳市财政局绩效自评工作要求,我办20xx年度益阳市文明创建项目资金绩效自评报告将在益阳门户网站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根据《保山市财政局关于20xx年市级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及财政绩效评价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将我院20xx年开展的重大传染病服务专项工作自查总结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面对新冠肺炎等传染疾病,医院做到医防并重,调整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强感染科、实验室等建设,优化发热门诊诊室管理,提升检测能力,加强感染防控,提升传染病和传染性疾病规范化诊疗水平,同时为迅速落实国家有关要求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落实好防护、诊断和治疗专用设备、快速诊断试剂采购,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检测能力;完成医院重点传染病监测核心设备配置;严格落实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输入及扩散的各项措施,医院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在此基础上,根据《保山市财政局关于下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央补助资金的通知》(保财社﹝20xx﹞43号)文件精神,审议核定我院20xx年用于疫情防控专项补助资金的一般公共预算拨款资金为103万元,该笔款项用款额度于20xx年2月下达我院。
二、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保山市财政局关于20xx年市级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及财政绩效评价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精神,我院成立领导小组,培训相关人员,认真组织对20xx年部门预算项目资金的使用绩效开展检查自评,撰写绩效自评报告,对比分析项目完成情况。按要求进行填报。报绩效自评领导小组审核,按时上报。
三、项目绩效实现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项目资金到位情况。20xx年1月收到中央财政项目拨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央补助资金103万元(保财社﹝20xx﹞43号)。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央补助资金103万元用于医疗设备和物资采购。医院使用资金购置生物安全柜、空气消毒机等52.60万元,消毒试剂、防护服等防疫物资50.40万元。截止20xx年底资金全部使用完。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医院财务部门按照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对项目资金使用进行管理,专款专用,使用严格按项目资金申报计划执行。
(二)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产出指标体系得分39分。其中,
①数量指标,得分6分。提高监测能力,加强管理,任务完成率100%。
②质量指标,得分12分。医院落实分级管控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措施日报工作。医院做好防控物资配备,加强日常消毒和环境卫生,对进入院区人员进行行程监控及体温检测。
③时效指标,得分6分。认真落实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措施。
④成本指标,得分6分。项目预算控制数使用103万元,项目实施使用103万元。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效益指标体系得分28分。
①社会效益指标,得分9分。医院多次组织医生、护士及行政人员培训疾病预防知识,并通过发宣传单、开讲座等形式,向社会各界人士宣传公共卫生等知识,持续提高居民健康保健意识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将传染病等尽量控制在源头,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②生态效益指标,得分10分。医疗废物在收集、贮存、转运、处置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加强对医疗废物和相关设施的消毒。
③可持续影响指标,得分9分。及时向患者、家属、隔离人员澄清和解释最新的疫情相关知识和防护策略,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为隔离期间的医护人员提供生活保障,基本达到目标。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满意度指标体系得分18分。对感染患者进行及时救治,避免死亡病例发生,得到群众的认可和好评,基本达成预期指标,但整体在就医环境、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就医等候时间等方面与患者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患者满意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20xx年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央补助资金103万元全部使用完。
医院通过发宣传单、开讲座等形式,并在院内设置宣传栏,加强宣传教育,为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贡献,但要做到全员宣传,全员知晓,还存在差距。及时向患者、家属、隔离人员澄清和解释最新的疫情相关知识和防护策略,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为隔离期间的医护人员提供生活保障,但在具体宣传中、患者及家属知晓程度上还需完善。医院将进一步落实好防护、诊断和治疗专用设备、快速诊断试剂采购,继续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检测能力。完成医院重点传染病监测核心设备配置。严格落实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输入及扩散的`各项措施。
五、绩效自评结果
20xx年部门预算项目资金的使用绩效自评得分96分,扣4分,原因为
1、通过发宣传单、开讲座等形式,并在院内设置宣传栏,加强宣传教育,为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贡献,但要做到全员宣传,全员知晓,还存在差距,故在本次绩效自评中社会效益指标处扣1分。
2、及时向患者、家属、隔离人员澄清和解释最新的疫情相关知识和防护策略,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为隔离期间的医护人员提供生活保障,但在具体宣传中、患者及家属知晓程度上还需完善,故在本次绩效自评中可持续影响指标处扣1分。
3、对患者进行及时救治,提供医疗保障,得到群众的认可和好评,基本达成预期指标,但整体在就医环境、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就医等候时间等方面与患者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患者满意度需要进一步提高,故在本次绩效自评中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处扣,2分。
六、结果公开情况和应用打算
本次部门预算项目自评报告、自评表由主管部门保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代为公开。
应用打算: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安排部门预算项目资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的重要依据,为预算编制提供参考。利用绩效评价结果,促进医院各部门增强责任和效益观念,提高财政资金支出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果。对绩效评价结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及时督促相关部门调整工作计划、绩效目标,加强项目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七、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这次绩效自评工作的开展,单位领导高度重视,特别是部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指导,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合理、合规。定期召集各部门召开绩效评价讨论会议,积极引导各部门增强绩效评价意识,提高项目绩效指标的科学性和可考核性。项目执行过程中加强项目监管,督促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存在的问题:
1、项目绩效考核依据不够充分,量化指标细化不够,不能充分反映项目开展的过程及成效。
2、制度建设方面还有所欠缺,尚未建立绩效问责机制,对项目资金绩效的跟踪管理还没有明确的实施方案。在下一步工作中,将对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根据要求及需要,进一步将预算进行细化,建立科学、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完善经费开支管理,加强评价结果的运用。
一、基本情况
1、项目概况:铜陵市行政中心及会议中心办公楼修缮和日常小型维修服务面积1.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6万平方米。行政中心办公楼20xx年投入使用,其结构为南北双子座建筑结构,共21层,安装有4部电梯、8台中央空调和4套消防联动系统,共有会议室11间,音响设备11套。行政中心的正常运行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行政中心及会议中心维修维护项目包括电梯维保、消防设备维保、中央空调维保、音响维保、绿植租摆、绿化养护、行政大楼及会议中心房屋修缮以及日常小型维修服务,属于经常性延续项目,项目资金用途为保障行政中心20xx年行政中心及会议中心维修维护项目经费。
2、项目绩效目标:长期目标为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行政中心电梯、消防、音响设备和中央空调等定期维保,行政中心办公楼及会议中心房屋修缮及日常小型维修服务及时、保障机关工作正常运行;绿化、绿植定期养护、更换及增补,确保环境优美、舒适。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效评价目的是对行政中心及会议中心维修维护基项目支出绩效,做出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价,为今后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市机关事管理服务中心制定了绿化租租摆、养护管理,设备设施维保管理,房屋修缮和日常零星维修服务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各项制度。措施方面主要是项目管理按照项目资金申报与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对项目的实施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项目负责人根据通过的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具体组织项目实施。市机关事管理服务中心下属后勤服务中心和财务结算中心,财务结算中心按照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对专项资金项目的招标、实施、付款等环节进行管理、考核和监督;后勤服务中心对行政中心及会议中心电梯维保、消防设备维保、中央空调维保、音响维保、绿植租摆、绿化养护、行政大楼及会议中心房屋修缮以及日常小型维修服务等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考核。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根据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进行评价分析,20xx年行政中心及会议中心维修维护基项目专项资金参照历史指标,预算资金320万元,实际支出专项资金305.2万元,执行率95.38%。行政中心及会议中心维修维护基项目自评得分为99.54分。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1、质量指标:保证电梯、消防设备、中央空调、音响等各项设备运行无障碍,确保行政中心和会议中心正常运行;行政中心及会议中心公共区域四季繁花似锦,环境美丽、舒适。
2、效益指标:行政中心及会议中心电梯、消防设备、中央空调、音响设备等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维护保养,定期专人检修,、绿植租摆、绿化养护、行政大楼及会议中心房屋修缮以及日常小型维修服务立报立修,干部职工满意度达到98%以上。
3、成本指标:行政中心维修维护项目经费预算不高于126万元。
4、可持续影响指标:行政中心电梯、消防、音响设备和中央空调等设备设施正常运行,政中心办公楼及会议中心房屋修缮及日常小型维修服务及时、保障到位;绿化、绿植定期养护、更换及增补,确保行政中心办公大楼和公共区域绿化环境持续良好,群众满意无投诉。
五、评价结论及存在问题
(一)评价结论
一是我中心高度重视项目评价工作,开展了绩效评价工作,促进了评价具体工作的落实。把绩效评价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二是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预算绩效管理作用,制定具体措施,切实做好本部门的预算绩效监控工作。确定专人,将项目绩效运行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在具体工作中,共同配合,促进绩效评价工作的规范、有序、顺利开展。
(二)、存在问题
一是行政中心办公楼使用年限已久,很多设备设施陈旧、淘汰,部分设备年久失修,处于瘫痪或半瘫痪差误,亟需维修、更新。
二是维修项目经费难以维持行政中心和会议中心维修需要,部分需换新设备设施因费用制约,仍以维修为主,基本保证正常运行,机关人员对此存在不太满意现象。
六、相关建议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建议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项目服务、保障能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xx]34号)和九江市德安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xx年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相关通知,我局对20xx年林政执法工作经费、苗圃管理、森林防火、森林资源管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5个项目支出进行绩效评价,自评价平均98.6分。现将绩效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根据20xx年预算安排德安县林业局项目总工作经费299.56万元,项目实施主体为德安县林业局。分别为1、林政执法工作经费100万元、苗圃管理8万元、森林防火20万元、森林资源管理125万元、林业有害生物防治46.56万元。
(二)项目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德安县林业局局林政执法工作经费100万元,资金来源主要为德安县财政资金,实际使用90.32万元;苗圃管理8万元,资金来源主要为德安县财政资金,实际使用8万元;森林防火20万元,资金来源主要为德安县财政资金,实际使用3.77万元;森林资源管理125万元,资金来源主要为德安县财政资金,实际使用125万元;林业有害生物防治46.56万元,资金来源主要为德安县财政资金(上年结转结余),实际使用46.56万元。
(三)项目绩效目标
总目标:德安县林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推深做实林长制为总抓手,统筹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各项任务,着力建设好、保护好、盘活好、利用好绿水青山,全力推进德安林业高质量发展。
年度目标:
1、认真履行职责,发挥林业执法在服务和林业发展中的职能作用,坚持依法行政,廉政行事,全面提升执法能力和效率,有力地打击侵害林业的违法行为,维护森林资源的安全,保护生态建设的成果。
2、保障苗圃场改制后机构内的在职、退休人员和遗属生活,确保苗圃机构正常运行。
3、履行森林防火主体责任与行业管理责任,多措并举,严防森林山火,做到守土有责,守林尽责。
4、履行森林资源监测主体责任与行业管理责任,完全县森林资源日常监测工作;完成更新全县森林资源一张图;进一步加强林长制工作。
5、完成我县11个乡(镇、场)、2.98万亩松材线虫病除治目标。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通过实施绩效评价,掌握20xx年德安县林业局项目工作经费项目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明确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指标体系和方法
在绩效评价过程中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公开、分级分类、绩效相关原则,按照财政部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xx]10号)、德安县林业局项目工作经费项目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项目过程指标、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三个方面,具体见附件。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成立绩效自评组,掌握专项资金基本情况,提请相关股室准备绩效评价资料;
2、德安县林业局自评报告。
三、绩效评价指标分析及评价结论
项目一:林政执法工作经费,总分值100分 ,得分99分。
(一)评价指标分析
1、过程指标,总分值10分,得分9分。其中:
预算执行率,分值10分。年初预算100万元,实际使用90.32万元,预算执行率90.32%,得分9分;
2、产出指标,总分值61.9分,得分61.9分,其中:
(1)数量指标,实际完成值100%,得分22.56分
(2)质量指标,合格率100%,得分22.48分;
(3)时效指标,得分11.24分;
(4)成本指标,得分5.62分。
3、效益指标,分值22.48分,得分22.48分。
4、满意度指标,分值5.62分,得分5.62分。
(二)绩效评价价结论
德安县林业局林政执法工作经费使用方向符合相关规定,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绩效自评分数99分,绩效评价结果为“优”。
项目二:苗圃管理项目,总分值100分 ,得分100分。
(一)评价指标分析
1、过程指标,总分值10分,得分10分。其中:
预算执行率,分值10分。年初预算8万元,实际使用8万元,预算执行率100%,得分10分;
2、产出指标,总分值60分,得分60分,其中:
(1)数量指标,实际完成值100%,得分20分
(2)质量指标,合格率100%,得分20分;
(3)时效指标,得分10分;
(4)成本指标,得分10分。
3、效益指标,分值20分,得分20分。
4、满意度指标,分值10分,得分10分。
(二)绩效评价价结论
德安县林业局苗圃工作经费使用方向符合相关规定,绩效自评分数100分,绩效评价结果为“优”。
项目三:森林防火项目总分值100分 ,得分94分。
(一)评价指标分析
1、过程指标,总分值10分,得分4分。其中:
预算执行率,分值10分。年初预算20万元,实际使用3.77万元,预算执行率18.85%,得分4分;
2、产出指标,总分值65分,得分65分,其中:
(1)数量指标,实际完成值100%,得分35分
(2)质量指标,合格率100%,得分15分;
(3)时效指标,得分10分;
(4)成本指标,得分5分。
3、效益指标,分值20分,得分20分。
4、满意度指标,分值5分,得分5分。
(二)绩效评价价结论
德安县林业局森林防火工作经费使用方向符合相关规定,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绩效自评分数94分,绩效评价结果为“优”。
项目四:森林资源管理项目总分值100分 ,得分100分。
(一)评价指标分析
1、过程指标,总分值10分,得分4分。其中:
预算执行率,分值10分。年初预算125万元,实际使用125万元,预算执行率100%,得分10分;
2、产出指标,总分值65分,得分65分,其中:
(1)数量指标,实际完成值100%,得分30分
(2)质量指标,合格率100%,得分20分;
(3)时效指标,得分10分;
(4)成本指标,得分5分。
3、效益指标,分值20分,得分20分。
4、满意度指标,分值5分,得分5分。
(二)绩效评价价结论
德安县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经费使用方向符合相关规定,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绩效自评分数100分,绩效评价结果为“优”。
项目五: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总分值100分 ,得分100分。
(一)评价指标分析
1、过程指标,总分值10分,得分10分。其中:
预算执行率,分值10分。年初预算46.56万元,实际使用46.56万元,预算执行率100%,得分10分;
2、产出指标,总分值48分,得分48分,其中:
(1)数量指标,实际完成值100%,得分18分
(2)质量指标,合格率100%,得分18分;
(3)时效指标,得分6分;
(4)成本指标,得分6分。
3、效益指标,分值36分,得分36分。
4、满意度指标,分值6分,得分6分。
(二)绩效评价价结论
德安县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经费使用方向符合相关规定,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绩效自评分数100分,绩效评价结果为“优”。
四、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整体看来,我局所有项目未偏离绩效目标,实现年初制定目标。但部分项目资金执行率未达到100%,以后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制定科学、有效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严格按使用进度使用,严格会计核算,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及时。
五、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德安县林业局20xx年预算项目自评表和自评报告,已在我局公开栏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一、项目基本情况
20xx年,市委宣传部积极向上争取了20xx年省级文化事业建设费,重点用于保山市一平台两中心平台、保山市文明创建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保山对外宣传传播工程以、理论学习工作。20xx年,预算安排省级资金165万元,截止20xx年12月支付10.15万元,结转结余154.85万元。
二、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保山市财政局关于20xx年市级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及财政绩效评价有关事项的通知》(保财预〔20xx〕66号)要求,成立绩效工作小组,按照“谁主管、谁使用、谁公开”的原则,由业务科室为主做好省级结转结余资金—省级文化事业建设费绩效评价。
三、项目绩效实现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20xx年初,省级文化事业建设费应结转154.85万元,实际结转154.85万元,资金结转率100%。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省级文化事业建设费结转结余资金主要用于4个方面的内容:保山市一平台两中心平台、保山市文明创建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保山对外宣传传播工程以、理论学习工作。年初结转结余资金154.85万元,年末实际支出资金153.27万元,执行率98.98%。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根据部门项目支出情况,制定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做到部门重点项目支出均有法可依。办公室负责管理部机关财务工作,部机关各项收入和支出统一纳入预算管理。各科室、各直属单位每年编制项目预算,提出项目支出预算建议数,由办公室审核汇总(审核方式:对每年上报的项目具体论证、把关、筛选,项目的可行性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并经部领导同意后报省委宣传部及市级财政部门按有关法规审批。未列入预算的项目不得支出,不得超预算安排支出。经费开支坚持“先审批、后开支,谁开支、谁负责,谁分管、谁把关”的原则。
(二)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保山市一平台两中心平台:积极与新化社对接,开展保山市一平台两中心平台设计服务;年内积极开展各类文明实践中心活动,制作形象宣传品1批次;通过市区共建的方式对保岫广场进行提升改造,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场1个。
保山市文明创建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通过多方比对咨询,委托国内知名公司建立保山市文明创建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1个。
保山对外宣传传播工程:创作对外宣传主题歌曲1首,与对外宣传主流媒体达成合作1家。
理论学习工作:组织召开“学习强国”工作会议1次。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20xx年,省级文化事业建设费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主题外宣、理论学习、文明创建等方式,对外主题宣传率达80%以上、文明提升率达10%以上。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受众人员满意度较好。
四、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无
五、绩效自评结果
该项目立项依据充分,绩效目标合理且清晰明确;项目管理机制健全、措施保障有力,全面、按时完成各项绩效指标,有效促进部门履职绩效目标的实现;相关政策落实到位;项目资金及时、全额拨付到位;资金使用合规,会计核算规范,财务控制有效;项目完成及时;项目质量及节支增效措施明显,符合年度预算目标,项目社会效益显著,服务对象满意度较高,有效推进了部门绩效目标的实施。项目绩效自评等级为:优秀。
六、结果公开情况和应用打算
(一)信息公开及完整:在规定的时限,按要求对外公开部门年度预算、决算、“三公经费”部门绩效报告等信息。
(二)结转结余资金-省级文化事业建设费绩效自评结果的运用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增强了单位的绩效评价主体责任意识和公共文化建设服务意识。
2.制定部门绩效管理办法及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建立长效机制。
3.促进单位规范使用项目资金。
4.不断完善绩效管理工作。
七、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一)管理经验
1.项目相关科室精心组织、策划以及各相关单位的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是保证此项目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
2.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工作小组,项目组按统一规划,建立集中统一,分级管理的运行机制,结合项目特点编制科学的管理办法或实施方案,完善和规范管理制度。
3.项目负责人推进,各项工作责任到人、逐级审批、层层分管、环环相扣、各部门联动的管理机制,全力推进项目。
4.在实施过程中规范管理到事前有设计规划、事中有监督检查、事后有跟踪问效,对项目质量严格把关,发挥完善的机制、严格管理、人性化的方式对项目完成的积极作用。
5.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做到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对项目经费实行专项管理,保证经费及时到位和合理使用。
(二)需改进的问题及措施
1. 实施单位绩效评价工作有待提升。
2. 措施:继续加强指导和培训的力度,加强对各部门申报项目的指导,使项目编制更加符合绩效评价相关要求,适时开展培训,提高各部门、实施单位对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牢固树立绩效管理理念,同时进一步提高绩效评价工作方式、方法,将已完成的所有工作绩效成果充分体现出来。
八、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无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强化部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关于“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对预算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的规定和《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xx年度省级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湘财绩〔20xx〕3号)要求,我院对专项资金开展了绩效评价工作。评价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和现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了评价实施方案,从预算编制与执行、资金分配与使用、资金监督与管理、财务会计信息、项目组织管理、项目绩效完成等方面对项目进行了综合评价。现将绩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沅陵县妇幼保健院是以群体保健工作为基础,面向基层、预防为主,为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在切实履行公共卫生职责的同时,开展与妇女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基本医疗服务。
主要项目工作有:
(一)、控制好孕产妇死亡率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孕产妇剖宫产率。
(二)、贯彻落实《湖南省出生缺陷防治办法》,落实出生缺陷三级干预,做好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
(三)、完成国家省级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与妇女病查治。
(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
(五)、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落实农村产妇县乡住院分娩。
(六)、进一步开展儿童保健服务合格县市区及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加强0-6岁儿童健康客情理质量控制体系,完成国家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工作,《母婴健康素养55条》知晓率达到80%以上。
(七)、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80%以上。
(八)、叶酸增补项目
本院实有在职人数142人,退休人数44人。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20xx年年初预算专项资金中央及省级转移支付资金579.22万元,已全部到位。项目资金全部用于贫困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降消项目、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孕产妇产前筛查、叶酸增补8个项目中。
在项目资金管理中,一是制定健全了项目工作的资金管理办法,保证项目资金使用安全。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制定了《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妇幼卫生项目督导评估方案》定期开展督导考核,面向全社会公布了监督咨询电话,加强了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二是做好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管。各相关单位都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妇幼专职人员负责材料审核上报,由财务进行资金发放,做到规范结算程序,并按照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实行项目资金审核、报账。申请表、登记表填写认真完整、各种需提供的资料齐全,发放程序规范。三是对项目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困难做了充分的评估,尽可能把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为确保妇幼项目资金不会超支,制定了应对措施,确保项目正常运行,维护政府的公信力。根据专项项目工作要求和资金使用规定我院在专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上,做到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财务严格审核经费的开支范围和真实性,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的情况。保证了各个项目及妇幼保健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项目绩效情况
(一)、贫困县婚前医学检查
湘财社指【20xx】8号文件,20xx年此项目收到省级资金22.06万元,县级配套25万元,共47.06万元。项目资金全部使用完。我县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地贫筛查、婚前医学检查有效融合的服务管理模式,设有专职的健康宣教咨询人员,并落实对筛查高风险人群进行跟踪随访,将出生缺陷防控工作从婚前到孕期做倒无缝隙对接。通过婚检、孕检、定期走访等途径确保叶酸发放到位、指导服用到位,全年完成婚前医学检查2588对,婚检率达86.15%,免费发放叶酸增补6152人,叶酸服用率达91.42%,叶酸服用依从率为89.51%,为预防新生儿神经管畸形与出生缺陷发挥重要作用。
(二)、降消项目
湘财社指【20xx】8号文件,20xx年此项目收到资金2.37万元。项目资金全部使用完。按照省相关文件精神为了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生。我院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加大产儿科业务人员培训、进修力度;进一步加强并完善两系管理工作力度;开展孕产妇死亡评审、危重孕产妇急救评审、新生儿死亡评审;开展产科建设督导。全县助产机构12家,全年总产妇数5708人,孕产妇系统管理5578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6.92%。早孕建卡5639人,早孕建卡率98.79%,高危产妇2229人,高危管理率100%,产后访视及随访人数5533人,产后访视率96.93%,新生儿访视5534人,新生儿访视率96.16%;本年度辖区住院分娩活产数5755人,住院分娩率100%,其中剖宫产活产数3128人,剖宫产率54.35%,全年出现孕产妇死亡2例,孕产妇死亡率34.75/10万。
全县7岁以下儿童44593人,健康管理人数40940人,儿童健康管理率91.81%;3岁以下儿童19882人,系统管理人数18076人,系统管理率90.92%;5岁以下儿童死亡26例,其中婴儿死亡21例,新生儿死亡10例,五岁以下儿童4.52‰,新生儿死亡率1.74%,婴儿死亡率3.65‰。
(三)、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湘财社指【20xx】46号文件,20xx年此项目收到中央资金25.40万元,省级资金36.3万元,县级配套69.6万元,共131.3万元。项目资金全部使用完。20xx年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超额完成任务。一是积极推行以县委分管领导为组长,卫生局主管领导为副组长,财政、妇联、计生、妇幼保健院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沅陵县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管理方案》。确保了我县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工作顺利实施。二是20xx年全面落实一点两早(春节时间节点,早部署,早行动),由县妇保院牵头,县卫计局、县妇联、县财政联席召开了全县“两癌”启动会及动员大会,并利用启动会开展知识讲座,让广大适龄妇女积极主动参与检查。三是按照一手抓进度、一手抓质量的项目管理原则,组织了第三方检测机构专家团队对两癌筛查工作进行了质控与指导。到4月底本年度两癌免费筛查工作超额完成任务。共完成筛查人数7165人,完成率达102.36%。共查出C1N161人,C1N2-330人,均已进行跟踪随访,阳性个案随访率达100%,治疗率达95.12%;查出宫颈浸润癌4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人,5例癌症确诊患者均已进行规范治疗。
(四)、预防艾滋病、梅毒及乙肝母婴传播
湘财社指【20xx】113号文件,湘财社指【20xx】65号文件,20xx年此项目收到资金41.62万元,项目资金全部使用完。为了提高目标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将孕产妇艾梅乙三项检测纳入医疗保健机构孕产期保健常规内容,建立首诊负责制,通过培训、督导、质控、艾梅乙个案评审等管理机制,孕产妇艾梅乙免费检测全面普及,全年完成艾梅乙三项免费检测人数4275人,检测率达100%;全年发现艾滋病感染孕产妇1人,其中0人已分娩。梅毒感染孕产妇共有23人,其中分娩产妇数20人。规范用药15人,规范用药率为75%,所生儿童预防性治疗20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感染孕产妇126人。婴儿均已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
(五)、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
湘财社指【20xx】55号文件,20xx年此项目收到资金74.26万元,项目资金全部使用完。该专项项目是为了县内新生儿开展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及新生儿听力筛查;对确诊为苯丙酮尿症和永久性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儿童实施康复救助;使新生儿父母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知晓率达80%以上。6家县级助产机构均能规范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并逐步扩大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加快了全县新生儿四病筛查工作的开展,做好了筛查质量控制及信息管理,规范了阳性患儿的转诊、登记、管理工作,县妇保院对筛查未通过的儿童严格追踪随访,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人数人5666(其中4175县内助产机构完成人,其中县外新筛人数1491人,串联质谱检3681人);辖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8.45%,县内助产机构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7.27%;听筛人数5653人(县内助产机构完成4025人,县外完成1628人);听筛率达98.23%。初筛未通过儿童追踪随访率达为100%,确诊听障儿童追踪随访率为100%。
(六)、孕产妇产前筛查
湘财社指【20xx】18号文件,20xx年此项目收到省级资金59.45万元,县级配套52.6万元,共112.05万元。项目资金全部使用完。该专项项目是为了县内妇女在孕15-21周进行血清学检测,对胎儿患神经管畸形、唐氏综合症和爱德华综合征的患病风险进行评估,对高风险者进一步检查干预。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工作有序推进,一是县级主管部门将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纳入各级政府重点民生实事考核内容,并与乡镇、各类医疗机构签订了责任状。二是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小组,制定《沅陵县20xx年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项目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分解了工作任务。三是将项目纳入计生考核内容,且分值占5分。四是县级财政为免费产筛提供有力保障。中央及省级配套经费59.45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52.6万元,为确保做好免费产筛风险人群诊断干预回补工作顺利进行,使全县所有符合干预诊断回补对象都能回补到位,在县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额外增加2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五是培训督导到位。县妇保院落实了对全县项目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每年2次的培训与现场督导。为确保风险人群得到有效规范的诊治服务,采取多种方式与村、乡各级专干、服务对象之间的沟通联系,切实降低了严重缺陷儿的出生。20xx年全县完成产前筛查项目5312人(其中免费中筛任务数3500人,全年完成产筛3908人,免费中筛完成率为111.66%);发现高风险和临界风险988人,诊断干预792人,产前筛查阳性干预诊断率为80.16%,全县530人阳性干预回补经费均已下拨到位,阳性随访979人,阳性随访率99.08%,风险人群妊娠结局随访率达100%。成功阻断27例畸形儿出生.
(七)、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
湘财社指【20xx】55号文件,20xx年此项目收到资金161.48万元,项目资金全部使用完。该专项项目是为了县内6—24月龄婴幼儿免费提供营养包,提高监护人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程度和家庭教育水平。全面推广儿童营养包改善项目。按照健康扶贫要求,全县儿童营养包发放37557人,儿童营养包目标任务完成率44.79%;儿童营养包有效服用率62%。
(八)叶酸增补项目
湘财社指【201】55号文件,20xx年此项目收到省级资金9.08万元,项目资金全部使用完。该项目是为全县孕产妇免费发放叶酸。叶酸服用率达91.42%,叶酸服用依从率为89.51%,为预防新生儿神经管畸形与出生缺陷发挥重要作用。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是沅陵县人口众多,地处偏远,经济相对滞后,人口素质参差不齐保健意淡薄,外出务工流动孕产妇多,加之乡镇产儿科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年轻产科医生对产科危急重症的救治缺少经验、民营医院产科医生人员结构、比例、业务用房不能满足现有业务的需要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孕产妇死亡控制形势严峻。
二是县妇幼保健院机构在编在岗仅15人,却承担着67万余人口大县的妇幼健康工作,群体保健人员都是身兼多职,超负荷工作,已凸现出了业务指导与健康服务资源严重不足。
三是乡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特别是乡镇妇幼专干队伍不稳定问题日益严重。乡级、村级妇幼保健人员待遇相对较低,身兼职多,任务重,频繁跳槽换岗逃离妇幼健康服务岗位现象凸显,20xx年全县妇幼专干换岗离岗达20人,有4个单位因妇幼专干休产假、调离出现妇幼专干空岗,妇幼健康服务工作停摆。新上岗人员未能接受岗前培训,甚至有的单位因“用工荒”而聘用了非医学背景的人员担任妇幼专干职责致使工作规范、流程不熟悉,信息统计工作不理想,错报、漏报等低级错误频出。三级网络职能不能很好地发挥网底作用,致使我县妇幼健康服务工作在全市仍处滞后状况。
四是基础设施落后、条件较差。现有的妇幼保健院功能设置不完善,业务用房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妇幼健康服务发展需要,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等工作一直不能得到稳步的提升。
希望在省、市、县各级政府与领导重视与敦促下,理清思路,找对方法,落实整改,以保障母婴安全,切实做好民生实事项目,努力推进我县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稳步健康发展。
国税部门绩效考核的启示与思考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对于进一步巩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绩效考核不仅是深化税收改革和激发税务干部队伍活力的需要,也是促进税收管理业务流程优化和建立服务型税务机关的需要。现笔者就国税绩效考核工作带给我们的启示与相关思考谈谈自己的初浅认识。
一、绩效考核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领导重视使绩效考核事半功倍。领导重视,以身作则,敢抓敢管是抓好绩效考核工作的前提。建立“党组统一领导、班子齐抓共管、纪检组织协调、科室各负其责、干部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抓龙头与龙头抓”的有效协调运转,做到一级抓一级,促进层层抓落实,为国税绩效考核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保证。
(二)全员参与使绩效考核有效推进。首先要统一全体税务干部的思想,明白绩效考核对国税工作的推动作用和重大意义;其次要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人知晓考核办法,人人参与考核过程,人人评判考核结果;再次要引导干部职工合理竞争,形成人人争先,人人创优的良好氛围,以促进国税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创新载体使绩效考核公平公正。只有考核公平、公正、公开,才能真正起到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聚合队伍合力方向性,推动国税发展科学性的有益作用,所以在考核载体上要选择多元性。既要有人工考核,也要有电子考核;既要有内部考核,也要有外部评价;既要有资料考核,也要有现场考核;既要有年终考核,也要有过程考核。
(四)三个结合使绩效考核重点突出。从制定考核办法到明确工作目标,从开展工作到绩效考核,都要紧紧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相结合,与科学组织国税收入相结合,与国税发展的远景目标相结合,这样才能使考核突出重点,才能使工作围绕中心。
(五)三个有利于使绩效考核方向明确。绩效考核工作要以是否有利于提升国税干部素质和激发国税队伍活力,是否有利于提升纳税服务、优化国税形象、建立和谐征纳关系,是否有利于加强征管,提高质量,确保税收任务的圆满完成为出发点,使工作有思路,行动有指针,考核有方向。
(六)岗责明晰使绩效考核有理有据。健全部门岗责体系,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是实施绩效考核的基础。要合理确定出每个科室或单位所需设置的岗位数,岗位确定后再确定每个岗位的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及工作必须要达到的要求,通过定岗、定责、定权、定利等措施,将责任体现在岗位上,考核体现在岗责上,个人利益体现在考核结果上,真正实现全员平等、公平竞争的目标。通过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促使税务干部保质保量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形成制度管人管事的良性机制。
二、对绩效考核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把握“四性”,理好四种关系定目标
有什么样的工作目标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绩效。因此,工作目标的制定显得尤其重要,必须依据“四性”,同时处理好四种关系确定工作目标。目标制定的挑战性。目标的激励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过低的目标就会缺乏激励作用,只有高目标才能发挥最大潜能。在国税工作中,正是我们不断的为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用挑战创造激情,用激情带动锐意进取,不断实现既定目标,创造佳绩,从而不断推进国税工作向前发展。制定工作目标要采用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的办法,从纵向上分析上年度各单位工作完成情况,从横向上对比各单位工作的努力情况,在基准比较的基础上制定出需要付出较大努力才能实现的税收业务挑战性目标,比如国税收入任务的增长目标,以此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推进国税的跨越式发展。
目标制定的明确性。所谓明确就是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国税工作目标对整个国税工作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国税工作的绩效很大程度取决于工作目标是否准确、具体、全面。目标的制定不能是笼统、模糊、抽象的普遍性目标,如果目标太笼统、模糊、抽象,就会使工作无从着手,很难做到有的放矢的完成国税工作。所以我们在制定国税工作目标时对每一项工作任务都尽量采用可量化指标,以明确的工作目标指引国税前进的方向。
标制定的现实性。目标的现实性是指在现实条件下是否可行、可操作、可实现。这就要求在制定目标时一方面不能乐观地估计了当前形势,低估了达成目标所需要的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硬件条件、技术条件等因素,以至于下达了一个高于实际能力的指标。
另一方面,可能花了大量的时间、资源,甚至人力成本,最后确定的目标根本没有多大实际意义。这就需要在制定目标时加强前期调研,综合分析国税工作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依据国税工作要点,制定出既要进取努力又要符合实际的可实现的目标。目标制定的差异性。因为存在着行业性质的差异、区域经济的差异、职责的差异,所以国税部门在制定工作目标时,依据各种差异性因素、依据各单位承担的不同职责,建立下达既有公共目标又有差异目标的国税目标体系。使各单位根据各自工作目标,采取符合自身实际的办法措施,有的放矢地、创造性地、高效率地开展各项国税工作,使各自任务目标落在实处。
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不仅要把握以上“四性”,还需要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一是处理好高点定位和现实可行的关系。高标准、严要求是我们不断推进国税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所以在制定目标时要高点定位,但这个高点需要有实现的现实基础作保障,需要是现实可行的目标,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既不能是好高骛远的空中楼阁,也不能是因循守旧的固步自封,而是高点定位和现实可行的有机结合。在实际操作中既要体现了高点定位要求,又要体现因地制宜、现实可行的原则。
二是处理好短期目标和长远发展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要求决定了国税部门在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短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工作目标既要避免为实现短期目标而急功近利,也要克服因长远发展而忽视务实。要在不断实现短期目标的基础上,最终国税工作的长远目标。
三是处理好硬性指标和软性任务的关系。对可以量化的工作目标必须明确,权重系数的确定、数据的选取、计算与合成等要以公认的科学理论为依托,规定一定的指标,但有些指标不能用准确的数据来描述和表达,只能定性地加以阐述,这就需要我们在制定国税工作目标时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处理好硬性指标和软性任务的关系。对完成国税收入任务、税收执法过错追究率、入库率、退(免)税审核率等采用硬指标,对执行力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税收宣传月活动等采用软性指标。
四是处理好相对稳定与适时调整的关系。根据阶段性工作目标和任务,考核指标应保持相对稳定,避免短期行为,减少大起大落,保持工作持续、稳定发展。但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比较快,比如宏观税收政策的调整、金融危机的爆发、行业发展的变化、各种疫情的蔓延都会带来工作实际情况的变化,这就要求国税部门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工作目标。
(二)统筹比重,坚持四项原则建办法
一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正确把握德才兼备的辩证关系,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品行,崇尚实干,突出考核领导干部的政治品质、思想作风、党性修养勤政廉政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绩。突出注重实绩的要义。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用干部,要既重增长速度,又重发展质量;既重当前成果,又重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既重纵向比较,又适当进行横向比较,引导领导干部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促进干部的工作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
三是坚持群众公认、社会满意。坚持群众是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第一主体,贯彻民主公开的要求,充分体现群众对干部考核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把群众评价结果作为班子调整和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将内部督查、社会监查、单位自查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网上网下、内外结合的全方位实绩评价体系。
四是坚持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实事求是,科学分析,讲求实效,力戒繁琐,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增强干部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三)正确导向,凸显三个要求实内容
要立足于为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着力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为出发点,在内容设置上要凸显三个基本要求,使考核要使考核内容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以利于考核作用的发挥。
一是坚持崇尚实干导向。把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和真出力、真流汗、真爬坡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考察使用领导干部的工作导向。
二是坚持科学谋划导向。重视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考核评价干部,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作为考核评价的基本内容,在重视结果性指标考核的同时,更加关注对工作思路、工作基础、精力投入、作风转变、效能提升、制度完善等过程性情况和发展趋势的考核分析,推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围绕科学发展改进工作、提高水平、增强能力。
三是坚持结合实际导向。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特点,建立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考核内容和指标,突出不同行业的考核重点,坚持共性内容与个性内容相结合,按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领导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以充分体现分类别、有针对性考核的要求,使考核与管理工作更加符合部门工作的实际。
(四)规范考核,抓好三项工作求长效
绩效考核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要以加大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为切入点,在进一步规范岗位设置、科学界定职责、合理配备人员的基础上,建立起职责明确、办事高效、运转协调、奖惩分明的绩效考核的长效机制。
一是明确思路,建立一支考核队伍。要从干部考核人员素质、干部考核人员的工作职责、干部考核工作纪律等要求出发,选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实事求是,严谨细致,作风扎实的同志参加考核工作,组建一支熟练掌握考核方法和谈话技巧,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核队伍,从而有力地推动国税工作和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人机结合,打造两个考核平台。要以统一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为基础,积极推行人机结合考核方式,打造人工考核和电子考核两个平台。依托“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税收执法责任追究系统”、“税收数据质量管理系统”三大监控系统对税收任务完成情况、征管“六率”、税收执法过错、网上申报、网上认证等工作内容实行电子考核,对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文明创建、执行力建设、税收宣传等实行人。
项目组织管理落实情况,包括项目招投标情况、调整情况、完成验收、日常检查监督情况等。
围绕省、遵义市及我市确定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协调服务全市各级部门,全力做好招商引资的各项具体工作及党建工作,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四、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将项目实际完成情况与申报的绩效目标对比,从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对项目绩效进行量化、具体分析。其中:
1、项目的经济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成本(预算)控制、节约等情况进行分析;招商引资工作经费是由我局每年向市政府和财政局请示后,得到市政府和财政局批示后,财政下拨的工作经费,并不是专项
项目的经费,但根据决算要求,将该项工作经费列为项目支出,招商引资工作经费包含我局业务工作所有支出及驻外招商办工作经费。本年度的招商引资工作经费为追加资金,未纳入到年初的预算批复中,均按照工作开展进行。
2、项目的效率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实施(完成)的进度及质量等情况进行分析;本年度我单位开展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运行监控从全局业务及资金使用进行,绩效运行情况较为客观、真实,其评价结果可作为财政预算执行精细化、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及综合绩效考评的参考依据。一是强化本单位对资金绩效实现情况的责任约束,对招商引资工作经费进一步规范。二是加强财政拨付的资金使用效益跟踪“回头看”,更好地反映局工作开展情况对资金绩效运行情况,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确保后续绩效目标有效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3、项目的有效性分析主要从项目预期目标完成情况、项目实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情况、项目环境效益及可持续影响情况、服务对象满意度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20xx年招商引资工作经费支出115.37万元,属于财政拨款。
20xx年累计完成招商引资重点产业签约项目85个,签约资金174.51亿元。累计实现招商引资重点产业项目新增到位资金79.97亿元。
一是严把统计关,强化指标调度。采取“月调度、月汇总、月上报”的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好本级、遵义和省级招商引资目标任务、资料归档、统计及报告工作。
二是完善项目储备,强化项目库建设。结合“十四五”规划以及我市资源禀赋,围绕首位产业、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动态储备项目186个,拟投资总额600.24亿元。其中,一产项目14个,
投资金额13.65亿元;二产项目68个,投资金额241.48亿元;三产项目104个,投资金额345.11亿元。上报遵重点招商项目112个,预计总投资363.23亿元。
三是强化组织保障,高位推动招商。制定出台《赤水市产业大招商三年倍增计划方案(20xx-20xx年)》,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县级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赤水市产业大招商领导小组,高位推动赤水市招商引资工作;成立以县级领导为组长、相关产业部门为成员的竹浆纸制品产业链专班、白酒产业链专班、晒醋产业链专班等9个产业链专班。
四是狠抓重点产业,提升招商精准性。以白酒产业为主,成功引进金谷酒业赤水5000吨酱香白酒酿造项目、祥康泰(海南)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赤水年产10000吨酱香型白酒酿造项目、远明中厚酒业有限公司赤水年产1.2万吨酱香白酒酿造项目、赤水市赤贵焰酱香型白酒生产建设项目等白酒生产项目6个,约定投资总额67.8亿元,引进白酒配套企业14个,约定投资总额14亿元。
五是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创文巩卫、“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高效完成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开展创文巩卫卫生清理和宣传200余次,落实“我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1件。
进一步健全完善学习制度,积极开展学习活动,扎实抓好理论学习,做到每月组织学习1次以上,切实提党员干部理论素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支部党员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三会一课”制度,把参加情况纳入年度述职述廉内容。
(二)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情况及原因分析。
已完成。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每年度围绕省、遵义市及我市确定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按时序推进完成。
(二)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问题和建议,包括资金安排、。
使用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等。
1.主要问题。一是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有待强化受传统思维影响。财政资金管理理念还停留在“过程管理”阶段,对绩效的认识比较模糊。二是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专业人才比较缺乏,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特点,但是从绩效目标编制工作情况分析,预算单位财会人员的综合能力,还未达到绩效目标编制工作的.基本需求。
2.改进措施与建议。一是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做好年初预算,力求预算全面、真实、有效。二是加快项目资金的筹集到位,按到位资金实施进度推进,开展进度跟踪,项目绩效评价,确保项目绩效目标如期完成。三是加强财务核算工作,提高财务的精细化管理,确保财务核算的真实、及时、准确、完整。四是做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工作常态化。五是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六、附件(佐证依据)
项目实施单位认为需要作为评价报告附件的有关文件、资料等,以进一步解释和证明报告所反映的相关内容。
我局围绕招商引资工作进行开展,招商引资经费属于财政拨款资金,无自主建设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
20xx年财政批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包括人社基层平台及社会保障大厅运行经费、人事人才专项经费、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专项经费、劳动监察仲裁专项经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经费、党建经费、代发老干部贴等7个项目,项目资金248.7万元。用于保障我市社会保险经办、人事人才、劳动监察仲裁、人社基层平台建设等专项工作以及我市建国初期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同志享受适当补贴。
二、资金安排情况
(一)预算执行进度情况分析。20xx年本单位实际到位资金199.13万元,到位率79.98%,项目资金使用199.13万元,使用完成率100%。在资金使用管理上,我们一直按照国家财经法规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开支,资金结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根据专项资金管理要求,设置专项资金专户,专项核算,分账管理,坚持专款专用,严格按计划使用资金,无资金缺口或结余,无浪费行为,无挤占挪用或套取资金等现象;自觉接受财政与审计部门项目审计,同时做好检查督促工作,及时纠正资金管理上的不良行为。
(二)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20xx年我局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自查自评结果良好,保障了重点工作的开展,绩效目标得到较好实现,绩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绩效指标体系逐渐丰富和完善。
(三)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各项目实施完成后达到了预期经济、社会效益,在我市人事人才,社会保险经办,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劳动维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等方面体现了应有的价值和社会效益。
三、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部分项目支出因财政资金安排不过来未能实施导致一些业务落实不够,如社会保险经办、人事人才招考等,下一步计划加强和财政联系,积极向政府汇报,切实落实本单位项目实施。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将按要求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五、无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立项情况
为保护流域水体水质和生态环境需要,有效推动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保护全县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依据《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xx-2035)》,我局编制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20xx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项目建议书,并向发改局申请立项,20xx年9月15日取得立项批复。
(二)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20xx年6月15日,我县获得自治区财政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00万元,拟用于实施罗城仫佬族自治县20xx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项目。项目分为5个工程来实施:1.双蒙村山头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1座处理规模为40吨/天的污水处理站,配套敷设污水管网约2881米。2.平洛村张家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1座处理规模为30吨/天的.污水处理站,配套敷设污水管网约2441米。3.虾洞村兰洞屯、金城村拉城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2座处理规模为15吨/天的污水处理站,配套敷设污水管网约2164米。4.民族村果场二组、果场三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1座处理规模为25吨/天的污水处理站、1座处理规模为15吨/天的污水处理站,配套敷设污水管网约1651米。5.民族村果场一组、四把社区三堆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2座处理规模为20吨/天的污水处理站,配套敷设污水管网约2538米。
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本项目资金管理为专款专用,设置独立账户;在资金使用方面将严格执行报批审核制度,资金使用由县财政局和生态环境局共同监管,且严格执行中央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规定。
(三)年初绩效目标及其衡量指标设定情况
计划在拉城屯、兰洞屯、三堆屯、果场一组、果场二组、果场三组、山头屯、张家屯等8个屯分别建设1座污水处理站,配套新建污水管网约11公里。20xx年12月1日前污水处理设施开工建设,20xx年12月31日前资金支出率达50%。完成污水管网埋设2500米,材料抽样检查合格率达100%,项目建设资金拨付达300万元,污水收集率达85%以上,社会公众满意度达90%以上,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定目标。
(四)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我局依法依规对项目开展招投标工作,于20xx年12月27日完成招投标,20xx年12月29日开工建设。我局环评股专门负责项目实施过程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日常检查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发挥应有效益。
二、项目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项目评价工作主要依据年初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进行,按照产出指标、效果指标等逐项开展自查自评,确保评价过程不遗漏、全面。
三、项目绩效情况
(一)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产出数量:绩效目标是污水管网埋设2500米,实际完成数量是2440米,完成了97.6%。完成,,项目建设资金拨付达300万元以上,污水收集率达85%以上,社会公众满意度达90%以上,
2.产出质量:绩效目标是材料抽样检查合格率达100%,实际材料抽样检查合格率达100%。
3.产出时效:20xx年12月1日前污水处理设施开工建设,20xx年12月31日前项目建设资金拨付达300万元,资金支出率达50%;小长安镇双蒙村山头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已于20xx年11月开工建设,20xx年12月31日前已支付201万元。
4.产出成本:项目预算支出是300万元,实际支出是201万元,成本控制在预算内。
(二)绩效分析
截至20xx年12月31日,项目已完成污水管网埋设2440米,材料抽样检查合格率为100%,项目建设资金拨付达201万元,污水收集率达70%以上,社会公众满意度达90%以上,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定目标。经对照各项指标,自评得分为84.2万元,扣分事项主要为污水管网埋设未达到2500米,污水收集率未达到85%。
(三)总体自我评价
项目实施完成情况总体良好。
四、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项目可研、设计、财政评审等前期工作推进缓慢,导致项目未能及时开工建设,影响资金拨付进度。
五、工作改进建议
提前谋划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做到资金到位即项目落地实施。
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xx〕10号)、《益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益政发〔20xx〕10号)、《益阳市财政局关于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通知》(益财绩〔20xx〕198号)等文件精神,我中心成立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对20xx年度“雪亮工程”项目支出开展了绩效评价。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益阳市智慧城市和大数据中心(以下简称项目单位)是隶属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副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6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3名。内设机构6个(均为副科级):综合科、开发应用科、项目建设科、大数据运行科、网站科、网络科,设副科级领导职数6名。主要职能:为市政府有关部门实施智慧城市、大数据与电子政务项目立项审查、财政投资评审、竣工验收等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根据授权,负责市政府投资智慧城市、大数据(含基础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共享数据库与数据交换平台等)、电子政务项目的建设、安全运行、日常运维管理;负责智慧城市、大数据、电子政务项目硬件对接工作;负责“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平台、政务云平台、容灾系统的建设、安全运行、日常运维管理;负责全市电子政务骨干网络的日常运维管理,承担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市级平台的建设、升级改造、运维管理;承担市政府门户网站、益阳政务服务门户网站、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门户网站、公共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信息更新、运维与网络安全运行保障,协助政务公开主管部门实施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工作;负责市直部门互联网统一出口的运行管理;负责归口管理市级网络信息化机房的`日常运维管理,负责市直部门托管主机、虚拟主机的运行管理。
(二)项目基本情况
按照20xx年市人民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制定的《益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方案》部署安排,“雪亮工程”项目实行全市统一招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围绕平安益阳建设,落实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集约化、联网规范化、应用智能化的有关要求,构筑平安建设新体系,全面提升全市的社会治安防控、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能力。该项目于20xx年启动建设,目前正在进行竣工验收。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一类视频监控点;在全市范围内建设综治中心及配套设备;新建和改造边界安全接入设备;新建益阳市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交换共享总平台、益阳市综治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交换共享分平台,同时部署网格化管理系统等综治应用系统;新建益阳市公安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交换共享分平台,同时在视频专网部署视频结构化系统、车辆数据分析系统、车辆图片结构化系统、人脸结构化分析系统、视图库系统、公安视频侦查实战平台、融合信息分析平台等;在互联网新建视频资源发布及社会视频资源汇聚平台,实现社会资源的接入和发布;在政务外网和公安视频专网同时部署运维管理平台;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建设网络、计算、存储基础设施,并充分利用市级云计算服务器平台及配套网络设备降低建设成本。
二、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
20xx年第18次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该项目按照市县分担、分期付款的原则,统筹资金安排。项目合同总金额为2.13亿元,其中,市本级合同金额为5221.56万元。根据合同约定,20xx年度支付建设费用20xx万元(利用中央下达资金支付)。剩余建设费用的支付,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完成终验后分五年进行,每年支付金额644.31万元,其中,我中心每年支付261万元,其余资金从公安机关办案经费中予以解决。20xx-20xx年,市财政共安排项目资金260.27万元,主要用于支付项目设计费、监理费和华为智慧城市峰会费用等,共计191.93万元,目前剩余68.34万元,从检查情况来看,项目资金支付程序基本合规,手续基本齐全。
三、项目实施情况
项目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实施,目前正在组织开展竣工验收。一是明确工作职责。项目单位明确了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项目建设,统筹安排、协调处理相关事宜。二是开展调研论证。前期,对项目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制定了实施方案,经专家评审后,报市政府批准,确定实施方案。三是组织工程造价,实施财政评审。按照实施方案进行工程造价,并报财政评审中心审核。四是开展公开招标,签订施工合同。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项目(含材料、设备及施工)建设、监理等实施公开招标,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五是组织施工,加强质量管理。按照实施方案,施工单位组织对项目进行施工,监理公司按约定对项目建设进行跟踪监督和管理,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责令及时整改。同时,项目单位安排专人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六是做好组织验收。项目完工后,正在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对项目进行验收。七是加强后期维护。项目正式运营后,计划将后期维护(主要包括数据、设备、网络稳定性等)委托施工单位实施,制定了考评制度,实行服务费与考评结果挂钩办法。同时,签订相关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八是妥善保管资料。对项目设计、申报、验收等相关资料及时整理,并归档保管。
四、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通过开展绩效评价,全面了解、分析20xx年度项目实施程序是否规范,后期维护是否完善,资金使用、管理是否合规,项目绩效目标是否实现,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加强项目后期运行维护,确保项目正常运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绩效评价过程。按照益财绩〔20xx〕198号文件要求,严格按照下列步骤开展评价:
1、做好前期准备。抽调专人成立绩效评价工作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制定了现场评价方案,联系相关部门单位,确定工作安排。
2、明确实施步骤。
(1)召开座谈会。组织分管领导、财务及项目负责人等召开座谈会,听取项目建设有关情况介绍;
(2)收集核查资料。收集项目建设相关政策文件和项目单位相关制度,查验项目实施合同等,核查相关制度是否完善,项目建设程序是否规范,资金拨付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存在截留、挪用等情况。
(3)现场查看。到该项目现场查看,相关单位调查走访,了解相关情况。
(4)形成结论,撰写评价报告。
五、绩效评价结果和主要绩效
根据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检查情况,该项目整体绩效分值100分,实得89分,被评为“良好”等级(详见附件:20xx年度“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主要绩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了前端视频智能化感知。雪亮工程三期智能化程度显著提高,全市新建1250路人脸、1490路车辆卡口等新一代华为智能摄像机,将一类点位摄像机智能化占比30%,形成有效的一体化“圈层防控”格局。
(二)整合了视频资源。完成雪亮工程二期700路摄像机、交警659路卡口摄像机、原天网赫山监控视频500路的视频整合接入工作。视频资源共享总平台及综治分平台已接入雪亮三期建设点位、社会资源点位共计3200余路。覆盖了教育局、司法局、劳动局、国土局、政务中心、检察院、城管局等部门及重要交通路口、重要区域、人员流动密集场所,打通了各单位之间的视频信息交换壁垒。
(三)构建了视频侦查实战平台。雪亮工程三期引入视频侦查实战平台,加强了视频监控智能化应用和一线实战效能,完成了以图搜车、特征搜车、多维搜车,人脸比对、车辆轨迹等智能化应用功能。部署了安全准入平台,实现视频接入智能化。20xx年9月23日,视频侦查实战平台作为我市雪亮工程三期建设的核心项目部署正式上线。截止目前已利用视频侦查实战平台抓获21名逃犯。有力震慑了犯罪事件的发生,全市治安形势持续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
(四)建设了网格化管理平台。一是实现了信息采集多方共享。网格化管理平台全市共划分了网格3135个。目前已采集或导入楼栋信息1339134条,房屋1335630套,人口1881431人。通过多方渠道归整的这些数据,实现多方共享与授权使用。二是实现了社情民意多渠道有效整合。我市制定了网格巡查工作机制,网格员在排查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能处理的事件,则立即处理并登记到网格化管理平台,将社区事务记录永久保存。同时网格化管理平台将对接市长热线、在网格事件处置系统统一受理、派发和处置。网格事件处置系统将形成居民诉求的快速响应渠道。三是形成网格化管理“一张图”,实现精细化管理。我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实现了GIS地理信息管理模式,开发仿三维地图,以图层模式展示,实现精细化管理。通过与视频资源共享平台对接,在网格化地理信息平台实时调取查看网格内的摄像头,构建并完善“天上、地下、部门、中心”社会治理网络体系。四是为绩效考评提供依据。网格化管理平台提供了全套的监督考核机制,根据乡镇、社区(村)、网格员、职能部门工作特性定制考核报表,自动生成考核结果。实时掌握基层动态。
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项目统筹管理方面。该项目由市县共同建设,涉及市县乡村四级,工作面广,参与建设的单位较多,全过程管理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后期运行维护需进一步加强。下阶段将按照全市“一盘棋”,统筹项目管理、运行、维护,实现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二)人才队伍支撑方面。该项目作为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之一,对建设、安全、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较高,而我市信息化人才相对缺乏,支撑力量不足。下阶段将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同时对现有信息化人才队伍实行集中培训或轮训,提升信息化支撑能力。
(三)项目资金管理方面。按照有关要求,专项资金应专款专用,专账管理,目前,项目资金仅纳入单位日常经费统一管理、核算,未单独列账,无法及时、准确反映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下阶段将严格按照资金使用有关要求,进一步提升资金规范管理水平。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公共体育服务,有效增加人民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行动背景
全省现有体育场地数量合计14.96万个,体育场地面积11596.3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75平方米。全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主要分布于居民小区、街道、学校、健身广场等,以篮球场、全民健身路径和乒乓球场地设施为主。全省参加健身的人群中,健身地点的选择主要为居住地附近的公园、广场、健身路径等场地设施,健身出行方式以步行为主。
目前,我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为体彩公益金、地方财政投入,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相对较少,城乡发展不平衡,健身步道、体育公园等城乡居民利用率高的场地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比较突出,“十三五”时期,我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和“体育场地数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运营模式包括自主运营、委托运营与合作运营,其中以自主运营为主,委托运营与合作运营模式相对较少。社区和行政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主体、管理主体、使用主体之间衔接不畅,相关制度有待健全。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根据国家有关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和《湖南体育强省建设规划(2020—2030年)》确定的目标任务,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合理布局、优化空间与提升效率为根本,推动我省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科学引导,供给便民。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指挥棒”和“药引子”作用,综合运用体彩公益金,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投入等资金支持,新建或改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调动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有效盘活现有资源,提高体育场地设施利用率,形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科学建设与充分使用的良性机制。
合理布局,提质便民。依据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存量资源等情况,合理布局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保障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类型、数量与质量,提供便捷、多元、优化的全民健身场所。着力解决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总量不足、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等问题,加大对脱贫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与资源型地区的倾斜力度,加强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对接。
优化空间,使用便民。依据区域条件合理确定建设内容和规模,注重方便实用,强化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供给。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自然景观相协调,符合相关规划要求,做到绿色环保、简约实用。注重盘活城市空闲土地,用好城市公益性建设用地,倡导复合用地模式,依法用好用活潜在建设用地,确保经济实用盘活存量与新建增量。
统筹协调,服务便民。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整体发展思路,通过区域政策统筹,管理部门统一协调,在城乡公园、文化广场、社区边角等公共空间中建设体育场地设施,融入体育健身功能,满足群众多样化、就近、就便健身的现实需求。推进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的智慧化管理,提升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的服务能力与服务品质。
(三)建设目标
到2025年,形成居民小区“金边银角”身边辅助、社区公共健身场地设施全员覆盖、公共体育场馆或体育公园、健身中心能力拓展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体系。着力构建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提质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农村社区“30分钟健身圈”;基本实现县(市、区)建有规模适中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或体育公园;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三、重点任务
(一)调查评估场地设施建设短板,制定目录指引
开展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现状调查与评估,摸清场地设施建设短板,将现有健身场地设施结合湖南公共体育信息平台发布使用指南。系统梳理可用于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城市路桥附属用地、厂房、建筑屋顶、地下室等空间资源,以及可复合利用的城市文化娱乐、养老、教育、商业等其他设施资源。编制《湖南省全民健身场地布局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制定可用于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非体育用地、非体育建筑目录或指引,以及可直接用于健身的非体育用地或建筑指引和功能介绍。通过街道、社区、居住小区的宣传栏,以及自媒体APP、公众号等向社会公布。
(二)新建或改建空闲与复合用地,有效丰富供给
利用空闲用地推动建设一场多馆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或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新建或改扩建54个体育公园,完成2.4万公里潇湘健身步道建设。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计划配建部分群众滑冰场,完成乡镇/街道多功能运动场地等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项目不少于200个。倡导土地资源与公共服务资源的复合利用,支持城乡建筑与商住小区边角地与附属用地新建或改建健身步道或健身广场,丰富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支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功能整合,鼓励城市公园、文化广场、旅游景点、文化卫生机构、养老机构、产业园区等建设具有兼容全民健身功能的场地设施。
(三)落实社区健身场地设施配套,提质身边供给
支持社区改建或扩建健身场地设施。社区健身场地设施未达到规划要求或完整社区建设标准的既有居住小区,要紧密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统筹社区规划建设健身场地设施,结合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改造建设公共活动场地。为社区新增配置智慧健身设施不少于200处,新增或更换社区(行政村)室外健身器材不少于4000处,推动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展网。对不具备标准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条件的,鼓励灵活建设非标准健身场地设施。新建居民小区要按照有关要求和规定配建健身场地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不得挪用或侵占,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验收工作。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结合新建小区实际和应急避难(险)要求配建健身场地设施。
(四)推动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开放,提高使用效率
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进一步健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制度,创新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模式。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设施向周边社区居民开放,积极为社区开展体育活动提供服务。充分挖潜利用现有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的评估督导,对开放程度低、使用率低的,要求限期整改。加强对公共场所室外健身器材配建工作的监管,确保健身设施符合应急、疏散和消防安全标准,保障各类健身设施使用安全。遵循“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基本原则,健全社区和行政村公共健身场地设施维护与管理制度。
(五)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健身场馆,规范委托运营
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运营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鼓励各地区在符合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以租赁方式向社会力量提供用于建设健身场地设施的土地。鼓励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委托运营,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改造功能,改革机制”工程。规范委托经营模式,鼓励将公共体育场馆预订、赛事信息发布、经营服务统计等工作委托社会力量承担。
(六)推动场地设施智慧化建设,升级服务能力
着力推进智慧健身场馆设施建设,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VR等现代化技术在健身场馆设施中的应用。推动建设体育场馆智能化大数据平台、智慧体育信息化平台。建设一批智慧健身路径、智慧健身步道、智慧健身中心(房)等。提升健身场馆设施运用大数据进行场馆管理的能力,启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推进健身场馆设施信息化管理的标准化、智能化和便民化建设,逐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提升健身场地设施信息化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具体指标任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体育、发改、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自然资源等跨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形成统筹协调、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定期研究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行动计划实施中的重难点问题,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相关任务的责任分工与具体落实,各尽其责,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二)加大资金投入
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城镇建设规划,落实项目用地和建设资金。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综合运用体彩公益金、地方财政资金、社会资本投入等方式解决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资金。用于支持市(州)的省级体育发展专项资金中,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各级地方财政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切实加大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
(三)加强土地保障
将体育场地设施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合理保障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用地。严格落实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用地规划要求,在国家土地政策允许范围内,保障公益性体育设施的必要用地,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并依法依规办理用地手续。支持使用未利用地、废弃地、荒地等土地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四)加强监督评价
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效果评估,做好行动计划的衔接与细化工作,健全目标任务考核制度,分解落实本行动计划确定的重点任务。健全动态调整机制,跟踪分析计划实施情况,为调整目标任务和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依据,确保本计划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建立联合监测、评估机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取得实效。
六、本计划自2022年1月30日至2025年12月31日施行。
一、项目概况
(一)20xx年我镇扶贫整合资金1889.38万元,闲置资金10万元,194个项目,包含12个贫困村,25个非贫困村。其中项目有:农田水利项目66个482.19万元;安全饮水项目15个518.5万元;村组道路112个870.69万元;乡村旅游扶贫项目1个28万元。
(二)20xx年提高了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推进扶贫项目建设,确保资金精准惠及扶贫项目和贫困人口,促进了经济发展,加速了脱贫攻坚,提高社会效益,增强了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20xx年度项目资金到位1899.38万元、按照财政资金量力而行投入。
(二)项目资金实际使用1899.38万元。扶贫项目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项目资金管理符合制度,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认真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完善扶贫项目监管体系,由项目所在村委会为业主实施的项目,村支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是实施扶贫项目和扶贫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人,要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和施工合同的要求,实施全过程管理。每一个扶贫项目,项目所在村要成立由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代表、贫困户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对项目的质量、进度等施工方履约情况进行全面监督,监督情况要全过程记录。同时,我镇对20xx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目标明确,资金管理、会计核算、财务审批制度健全。拨款程序规范,符合国家有关财务管理规定;项目支出严格按照项目质量和合同条款的规定进行审批把关,绝对按照会计制度的有关要求执行。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规范,项目招投标、发包、竣工验收、公开公示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执行。
(二)镇党委政府和县主管单位及村监督小组对项目工程质量、进度、资金支付、竣工验收等实施全过程监督。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不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四、项目绩效情况
岩口镇地处山区,山多田少,河溪较多,地质灾害多发区。在国家大好政策下,特别是脱贫攻坚关键时,20xx年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都得到了提升。
(一)农村公路通达和通畅工程大大改变了路面状况,使交通更加便利,使更多农产品的能够进入市场,从而提高了地区收入;各村的安全饮水工程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用水水质及取水便利度,使得群众的满意度明显上升;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大大提高了对水资源的利用,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二)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项目建设,成立领导小组,每月考核,监督全覆盖,村委会积极作为、化解建设过程中的矛盾纠纷,提高了项目建设的.效率,进而使项目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提高了项目收益。
(三)项目绩效目标完成良好和资金使用效果高。
(四)对已建成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化建设项目,在项目竣工验收后,各村建立健全项目后期管护制度,明确管护人员,落实管护措施,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签订管养责任状,确保所建项目发挥应有的效益。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各个村的项目资金比较分散,基础设施建设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成本高,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缺口大;二是扶贫项目申报及实施管理方面,在项目立项时考虑不充分,实施阶段跟踪监督不到位,导致实施进度迟缓;三是项目资金下达较迟,大部分村居等资金到位才敢落实,严重影响项目进度;四是项目管理费较少,影响项目监管。
六、建议
(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积极拓展资金来源。建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逐年增长机制,合理分析贫困村与非贫困村扶贫难度,根据实际情况及年度目标,适当加大上级财政对非贫困村的扶持力度。
(二)在进行项目立项申报时,要充分考虑当前实施地点的情况,是否会产生矛盾纠纷以及是否便于跟踪监督管理,同时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及方法。
(三)因地制宜,利用资源优势,提升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特色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因村因户、分类指导实施产业扶贫,避免所有村全部统一盲目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