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创新改造总结报告热门三篇

公司创新改造总结报告(精选3篇)

公司创新改造总结报告 篇1

管理创新工作总结今年,股份公司处于一个特殊而关键的发展阶段,生产经营任务艰巨, 要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努力完成生产经营目标,就必须把创新管理、精细 化管理作为持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作为公司生产 组织和管理的核心部门,组织好、开展好、推动好管理创新实践的意义就更 大。一年来,我们围绕公司管理创新规划的总体思路,在公司管理创新室的 指导、帮助下,有序地组织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学习动员,统一思想,更新观念 思想是发展之源,观念是成功之因。为了让管理中心的每一位管理者都 认识了解什么是管理创新,为什么要开展管理创新,如何进行管理创新,并 在这些问题上取得共识,早在 12 月 28 日,在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党员、 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参加的大会上,副总经理就亲自做了动员讲话,并要求 结合公司“两会”精神和本年工作会精神,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和管理创新思 想的灌输,尽快把全中心的思想统一到公司开展管理创新工作的决策部署上 来。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心的管理创新工作、科技创新工作正式启动。

考虑到中心管理面宽、量大、专业性强等特点,我们要求开展管理创新 活动,必须把创新点定位在目前公司正在推行的各项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和 管理举措的落实上;要求按照公司的统一部署,深刻的体会,认真地贯彻, 坚决地执行。

为了让管理中心的每一位管理者建立起一种较为清晰的管理创新的概 念,思考什么是管理创新、为什么要开展管理创新、如何进行管理创新,我 们请科技创新的专家就创新、管理创新等相关议题,举办专题讲座,进行专 门讲解和答疑,开启大家的思维,消除管理创新的神秘感、畏惧感,建立大 胆创新的自信心。

二、调查研究,查找不足,明确差距1动员会后,可以说是我们的调查研究阶段,在此期间,我们着手从精细 化、经营型、工艺技术型、学习型等方面入手,结合业务工作的特点,全面 检查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加强与行业领先 管理水平的比较,找出差距和不足,找出存在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探讨对类似问题的解决,是否有经验可以借鉴,并进行内外部环境、资源的 分析。

在这一阶段,我们要点检查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查管理人员的思想观 念,是否适应当前形势和市场经济的变化,并树立起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 和现代化管理意识;二是查制度管理,是否存在薄弱环节;三是查内部各项 管理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与公司提出的目标还有多大差距,等等。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工作,于 1 月 14 日召开“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工作 会”,对各自的工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各自开展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工 作的思路和目标。

三、明确目标,制定方案 从 1 月 14 日至 2 月 27 日,是我们明确目标,制定方案的阶段,在一阶 段,我们在继续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上报创新项目,制定实施方案。在这一 阶段,我们提出中心管理创新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求真务实、科学合理组织 好生产,为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做出努力。全面贯彻公司的战略构想和基本 管理思想,立足管理工作实际,从管理思想观念的更新、管理制度的健全、 管理措施的落实等方面,横向比较,纵向自查,真正找出影响生产管理水平 提高的薄弱环节,持续改进,拓展成果,力求实效,使生产管理迈上一个新 台阶。

“管理创新”工作的目标是:通过“管理创新”活动的开展,持续巩 固、强化、完善中心在精细化管理、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管理成果;使 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有明显转变、公司生产管理基础更加牢固。

并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制定了中心的管理创新工作方案,明确了 48 个管 理创新项目, 这些项目不仅涵盖了中心所承担的生产计划、 统计, 生产指挥、2调度,设备、能源、固定资产及计量、质量检验等职能,而且均是各站检验 工作、各科室业务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更是各站检验工作、各科室业务 管理工作的关键和要害环节,所立项目的最大特点就是:立得准,立得有意 义,立得务实。

四、建立组织机构,完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管理创新”工作必须把加强领导贯彻于活 动始终,为此中心年初就成立 “管理创新”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 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统筹安排,把管理创新作为 一项专门的工作纳入对各个专业管理室、检验站的考核评价之中,并要求部 门、站点要切实把活动作为本单位全年工作的主线,根据职责分工,自上而 下地落实责任,落实措施。通过精心组织,切实做到领导带头、全员参与。

(二)统筹指导协调。为了确保“管理创新”工作有序地整体推进,我 们明确了组织机构,界定了职能职责,并充分发挥组织机构策划、组织、指 导、协调的作用,中心班子成员定期研究和部署阶段性工作,并搞好策划, 严密组织,加强指导,宏观调控,管理创新办公室则加强调研和工作协调, 组织跟踪检查,加强活动指导,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正、改善,以提高 创新质量。

五、精心安排,组织实施 1、管理创新的实施,从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开始 为实现全部管理业务平稳、有序地过渡,全面履行好公司赋予的管理职 能, 在内部管理方面,重我们点抓了两项工作

●按精干高效的原则,优化组织结构,整合业务。

我们按照“业务整合、精干高效、统一认识、服务一线、适应发展”的 原则,对二级组织机构进行了优化,按管理职能设置了 6 个业务管理部门, 按生产工序设置了 6 个质量检验站。在岗位设置方面,根据岗位职责要求、 个人专业,进行了岗位筛选,合理配置,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做到一人多岗、 一岗多责。并随着公司改革的不断深化,机构和职能的不断调整及时进行优3化整合,从运行效果来看,基本达到了“业务整合、结构优化、精干高效” 的目的。

●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内部管理行为。

为规范内部管理行为,创新管理实践是从内部制度的建立开始的,主要 有

①建立办公会制度。以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了领导班子议事制度,努 力做到:信息沟通全面、意见交流充分、贯彻执行统一。通过每周一次的办 公会,按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原则,对当前生产组织上的一些大的工作安 排、一些大的管理举措、一些大的困难、考核和嘉奖建议、内部分配等重大 事项,进行意见交换。通过每月一次的生产调度会,传达公司相关会议的精 神、通报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安排布置当前的主要任务、检查落实上期工 作的完成情况、通报分配考核情况、分析员工思想动态等。

②完善分配激励制度。考核、分配,是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最直接的激 励制度,我们重点贯彻的是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奖在明处、罚在明处。

此外,还创造让员工有更多外出考察、参观、学习、参加学术交流会的机会, 并把这种机会与员工的工作责任、工作业绩联系起来,以多种方式、从多个 角度,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③加强学习制度。以文件的形式,把学习的频次、组织学习的方式、学 习效果的评价、组织学习的责任和检查、考核等,明确规定下来,制度化, 最终达到学习的习惯化。

就管理职能和工作任务来说,是一个工作涉及范围更宽、职能覆盖 面更大、任务更繁重的单位。而公司组建初衷之一,就是要打破专业 管理的界线,就是要实现生产要素的一体化管理。我们在建立这些制度的时 候,是从创建高效运转的基础的角度出发,把我们对管理创新的一些理 解和思考,贯彻到具体的制度、具体的条款制订之中。

2、管理创新的实施,从讲求实效着手。

创新求效益是管理中心开展工作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为此,经过认真4的思考和分析,管理中心把“实施人本管理,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夯 、 实基础管理,构建管理创新平台”“加强生产管理的过程控制,推行精细化 、 管理”“围绕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提高管理效率”等四个方 、 面,作为管理创新活动的主导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48 项管理创新项 目,制订了《“管理创新”活动实施方案》 ,形成制度,使管理创新活动 有章可依,落到实处。其中 23 个项目在公司立项。

从项目的提出来看,不仅涵盖了管理中心所承担的计划、统计、生产调 度、设备、能源、固定资产及计量、工艺技术、质量检验等职能,而且是各 专业管理室、各检验站的工作重点、难点。

从项目的实践来看,都把落脚点放在了取得实效,促进管理上。它们有 的是适应公司组织结构创新而采取的管理措施,如《发挥总调信息优势,建 立高效、快捷的生产指挥系统》 ,就是在公司优化机构,组建后,利用所 有生产信息均汇集到总调的优势,建立生产信息收集、反馈的通道和平台, 将通过 ERP、生产调度系统、工业电视网络监控传输系统和日常生产电话等 信息通道汇集到总调的信息、数据及时进行整理,归类和初步处理后,再横 向或纵向反馈到相关管理部门、生产单位,减少协调环节,充分发挥各类生 产信息、基础数据对生产的指导作用,以实现高效的生产管理职能。

3、管理创新的实施,从加强跟踪检查,持续改进着手 我们认识到,管理创新,就是用新的目标来衡量我们现在的工作,因此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 我们注重用新的任务来审视我们现在的制度, 发现不足、 发现存在的问题,然后去创建、修正、完善制度,让它适应、促进我们的发 展要求,保证我们从中获得比原来更好的效益。

我们认识到,管理创新是在管理活动中持续进行的一个创新过程,只要 在我们的思想意识中有了创新的觉悟,管理创新就会在我们的工作体现出 来。因此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跟踪检查,注重提炼和推广在活动开 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和管理措施,通过 召开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信息沟通交流会,及时推广好的、有效的做法,5做到相互激励、共同提高。如:星级设备管理制度的建立,在年初考虑管理 创新项目时,并没有纳入创新计划,是在工作实践中,通过考察学习,借鉴 兄弟钢厂的先进管理经验, 结合昆钢实际来建立并推行我们自己的星级设备 管理制度。

经过一年的实践,拟将其中 12 个实施效果较好,达到预期目标的管理 创新项目向公司申报成果,而对其余 6 项实施效果不明显、距预期目标还有 差距的项目,我们将组织总结分析,提出完善措施。

六、管理创新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总结分析过程中,我们 也看到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就是意识问题。我们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牢固的创新意识,或者说, 创新意识还停留在主动意识上,还没有进入到我们的潜意识之中。我们现在 进行管理创新,还只是为创新而创新,或者说是,有要求了才去创新、为完 成创新任务而创新。一旦外在要求撤出,我们可能又安于现状。

其次, 我们现在的管理创新, 还只是单一的, 没有形成系统创新的思想。

有些创新项目定得很大,但相关的措施又定得比较粗、比较泛,缺乏具体的 措施、时间表以及量化的评价指标,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不强。

第三,管理创新的最终结果应以建立或者修订完善相应的制度来体现, 而一些在实践中已取得实效的做法,并没有变成制度,而只是停留在了“操 作”的层面,使得我们的管理创新的价值不能重复得到体现。

公司创新改造总结报告 篇2

—机械公司县创新管理示范企业建设总结报告自我公司搬迁至**镇工业区之后,是我司开始快速发展的标识, 也是管理开始迈入制度化和规范化良性循环发展的开始。

公司以加强 基础管理为核心,以完善制度为保障,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依靠,不 断加大设备更新升级改造力度,提高了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升了管 理质量,实现了设备的高效、合理和经济运行,实现公司可持续跨越 式发展。

在被确定为 20xx年度**县管理创新示范培育企业后,公司领导 十分重视,根据文件精神积极部署相关工作,并对公司年度计划作出 了相应调整, 对各管理流程和制度作出梳理, 并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 以配合完成管理创新示范企业的创建。

近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引导企业树立良好的制度意识,加强员工培训,梳理、整合 并完善内部制度。

1、积极部署,引导全企业树立良好的制度意识。

梳理、 整合完善企业内部的各种目标考核、 运行标准、 流程体系、 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完善综合管理制度,建立适应现代化企业制度 和运作机制要求的决策、用人、分配、激励等相关规章。根据企业发 展战略和目标要求,健全组织机构、行政管理、财务、生产、质量、采购、仓储、销售、企划等各方面管理规范和制度。并增强种类制度之间的系统联系和集成,内部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督促机制,提升 了制度执行力度。

2、科学规划企业生产作业区,减少冗余提升效率。

公司对生产必需的物品按照定点、定容、定量的原则,分门别类 放置,排列整齐,提高场地利用率。结合公司实际,对原有各生产流 程重新进行整合,对原先安排不够合理的程序进行了调整,比如对原 先冲床、钎焊等工序的场地进行置换并重新布置,使整个生产现场流 程更科学合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更加流畅,减少了员工不必要的时 间消耗,并使现场设计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体系,尽量减少冗余工序 和环节。

二、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技术改造项目,改善质量控制手段。

1、积极推进技术改造项目。

公司在今年完成了“年产 15 万套变容量节能型换热器产业化建 设项目”“ 年产 10 万套特种汽液分离器技术改造项目”等 2 个技术 、 改造项目, 购入了高速冲床、 链条网带式煤加热烘干生产线、 旋压机、 气体自动烧焊机等一系列设备, 极大的提高了公司的技术装备水平和 生产能力。

2、改进质量控制手段,努力实施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

为了提升企业的质量控制手段,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公司 斥巨资引进了氦质谱检漏测试台、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紫外 /可见光光度计、盐雾试验机等一系列检测设备,极大的增强了公司 检验手段和检验力量,对公司原辅料的购入、产品质量的提升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接下来,公司将进一步增强检测技术手段,让产 品的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三、狠抓管理,夯实基础,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产量。

1、积极开展 6S 现场管理,逐步推进标准化生产。

注重生产过程中的物流平衡,科学控制库存,提高库存化能力, 有序管理生产现场物品,加强环境卫生建设,塑造整洁、舒适的工作 场所,同时是各工序流畅运转,减少冗余。

2、充分运用看板管理,可视化管理等各类管理工具,让所有员 工充分了解工作状况,实现信息充分沟通。

公司对车间的看板全部进行了更新,设置了信息栏、生产计划、 曝光台等栏目,并把原先位置不佳的看板移动到各车间,保证每个车 间都有一块看板,可以及时将公司信息传达给一线员工。同时将每日 生产情况、 质量状况、 生产现场、 外部反馈等信息及时地向员工传达, 让员工清晰的知晓公司的生产运营状况, 并将自身融入到公司这个大 家庭中。

3、 合理安排机器设备的维修保养, 重点加强对重大设备的管理。

公司除了模具车间和电工班对设备负有维修保养的责任之外, 还 从技术部安排专人进行设备维护的日常检查,保证公司设备,尤其是 重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确保公司财产安全的同时极大地保障了整个 车间的产能,对于稳定的向格力、美的、奥克斯等客户源源不断的输 送优质产品起到了重要作用。

4、加强危险物品和危险设备监管,确保安全生产。今年,公司为提高产能、更换了安装了蒸汽锅炉等一批新设备。

公司及时跟进“安全生产”“消防”以及一些重点特殊岗位的相关制 、 度和人员配备,对特殊设备和岗位配备专人管理,并安排参加相关部 门的培训,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做到规范化管理。

四、建立内部核算体系,降低生产成本。

1、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核算体系,加强成本核算与费用管理。

完善企业内部核算体系,对采购、销售、财务等各部人员进行培 训,提升人员业务素质水平,努力消除企业生产、储存、销售等各个 运行环节中非生产性消耗,严格控制企业管理成本。

2、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降低生产成本。

积极推进节能降耗、主动淘汰原材料、能源等资源要素消耗高的 落后生产工艺和装备。

公司与浙江瓦特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签订了相关 技术合同,在专业企业的帮助下,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 和落后设备,改进技术方案、工艺方案。

五、加强企业文化品牌建设 1、公司品牌建设 自搬迁至工业区至今,公司已上报各类专利 7 项,其中 5 项已 获授权, 注册商标 3 个。

经过多年的精心准备和实实在在的管理提升, 今年向国家申报了高新技术企业。另外,公司商标申报绍兴市注明商 标, 公司申报县专利示范企业等一系列工作。

真正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精心规划抓好品牌建设,向社会展示企业综合实力,在创牌过程中, 扩大企业影响,提高企业形象。2、公司文化建设 公司秉承先进的管理理念, 形成了特色企业文化。

确立了 “以 规模求发展,以品牌争市场;以管理创效益,以创新保活力”的发展 理念; “为了客户,我们不断创新”的经营理念; “以人为本,事求卓 越,和谐共生”的核心价值观,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品脾建设。公司 秉承往年传统,开办了“美的质量管理节”“泰康质量管理节”以及 、 “格力质量管理节” ,开展了包括“知识竞赛”“技能大比武”等一 、 系列大量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的同时,也让质量观 念深入每一个员工的内心,真正做到“质量在我心中” 。

3、人才队伍建设 公司着力组建“老、中、青”三结合的员工队伍,重点引进中青 年员工,打造*人才体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劳动组合,建 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各尽所能,人尽其才。并赋予应有的权力和 责任,使职工个人的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相适应,把人的能力在工作 中充分才能发挥出来。

真正打造 “想干事就有机会, 能干事就有舞台, 干成事就有地位”的平台,营造人才辈出、人才荟萃的局面。

如今,借着县创新管理示范企业建设的东风,公司管理再上一个 台阶,各部门各车间从强化管理制度入手,做到了制度创新,管理创 新,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标准、事事有考核,实现了有章可循, 有章可依, 推动了我司管理迈上新台阶, 实现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精细化。有力保障了公司正常安全生产,创新了管理,走出了一条公 司管理的新路子。

公司创新改造总结报告 篇3

一、抓管理,科技创新教育机制健全

我校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着手建立创新教育教学体系,投资数十万元组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藉以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们更加重视对科技创新教育的探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创新教育的内涵,“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不懈追求,开拓创新”成为我校创新教育的行动指南。20xx年,学校成立了由校长牵头,书记监督,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专抓,教务副主任具体管理的科技创新领导小组,设立青少年科技创新办公室,由各科、室骨干教师担任科技辅导员,组成了一支坚强有力、涵盖面广的科技辅导员队伍。

在这支队伍的带领下,我校每期都制订了科技教育教学计划,对于开展的各项科技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辅导方案、有总结报告。其次,科技创新领导小组,还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了解课堂教学中科技教育的渗透情况,并出台评价机制,把教师参加科技教育工作情况作为职称评聘的条件之一,作为优质课的评价指标之一,鼓励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电脑作品设计制作、学科竞赛等科技活动。正因为学校领导对创新教育有着清晰充分的认识,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中加大创新教育的力度,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兴趣,营造出上下齐心、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创新氛围。

二、抓载体,科技创新教育内容丰富

1、组建兴趣小组。

为了扩大科技教育面积,我校成立了五个课题小组:

①研究性学习小组;

②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小组;

③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辅导小组;

④学科竞赛辅导小组;

⑤信息学竞技辅导小组。由这五个小组牵头,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校性科技教育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和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学习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创新苗子。

学校在各年级、各班有意识地选拔“创新”苗子,以班为单位组织科技创新课题小组,定期集训,并在学生中征集科技创新“金点子”,每个学期,都有学生向学校创新办交送上百份“创新项目意向”稿,创新领导小组通过认真检索筛选后决定对有价值的项目进行重点辅导,以保障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防止创新项目的重复与盲目,这种做法,收到较理想的效果。

3、发掘创新资源。

建校百年以来,我校校友涌现出大批在科技战线上建功立业的专家学者,如已故知识分子楷模、全国劳模罗健夫,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陈星旦,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曾苏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们长期保持与老校友中的专家学者们的联系,不定期请他们回校进行专题讲座。近几年来,我们多次邀请陈星旦、曾苏民院士及湖南大学、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师大等高等院校知名教授来校举办不同题材的专业知识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我们还组织有关学生去省市博物馆、科技馆参观学习,了解科技发展的动态,让学生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努力使自己成为懂科学、有技术、会创造的新型人才。

三、抓成效,科技创新教育喜获丰收

1、积极开展科技主题教育活动

从20xx年起,我校每年都要开展科技主题教育活动。如20xx年,我校抓住“创建湖南省绿色学校”这一契机,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以“呼唤绿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科技辅导员的组织下,抓了三个环节。第一、认识绿色。我校组织了以“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科学报告,利用黑板板、手抄报、知识长廊等进行环保知识宣传。第二、走近绿色。组织同学去参观高科技无公害农业种植园,走访调查附近的工业园,并要求学生写出环保作文或调查报告。如高三钟浩同学,利用假日对湘乡市的环境情况作了大量的调查,撰写出了有份量的调查报告,该报告受到了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的批示,湘潭电视台、湘潭日报等媒体对他的事迹作了宣传报道。第三、营造绿色。我们要求各班学生进行班级绿色角建设活动,同学们人人动手,有的利用废旧材料种植植物;有的用植物克隆培养一组盆景;有的创造了环保作品。如我市有许多私人炼油膏厂,这些厂都采用在高温下提炼油膏,因而产生大量有毒烟雾气体,不仅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也对工人身体产生严重影响,李毅鑫同学通过调查了解后,决定改变沥青油膏的生产工艺,在常温常压下生产出沥青油膏来。他决定把聚苯乙烯发泡塑料废品放其中,来免炼沥油膏,经过多次实验,他终于取得了成功。他的作品《利用泡沫塑料塑料废品制备免炼沥青油膏的研究》参加了20xx年全省科技创新比赛,一举夺魁,获得了省一等奖。

2、举办科技艺术节,展示科技活动成果

举办科学艺术节,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参与创新中寻求自我的突破和共同发展,为学生提供自我发现、展示才华的舞台。

20xx年11月,我校举办了第xx届科学艺术节,共有263人次的作品参加了展出,作品内容有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小创意、小论文、工艺模型、天文气象观测、科技调查、植物栽培、环境检测、电脑制作、电脑程序设计等。在众多作品中,最突出的要数谭玮琛的《1―5热水灭火枪》这种新型的消防器材,我校选送它参加了省第二xx届青少年科技大赛,得到了许多学者专家的好评,入围一等奖,但该生在手工测试中失利,降为二等奖。赛后,他不气馁,利用课余时间向工人师傅学习技术。同年8月,他携带作品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xx届亚太经合组织青年科学节大会,他的作品荣获国际二等奖、纪念奖、小发明演示奖。

3、找准切入点,勇攀创新高峰

“能源危机”已向我们敲起了警钟,如何节约能源,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地球变温层能源的利用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是一项有待开发的世界性的能源利用技术。利用农村深井恒温水与地表空气交换产生的变温气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是我校近年来关注“三农”、关注“能源”的一项新课题。

我校学生肖弋淞、胡雨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的作品《负压引流罩自然力降(升)温器的研究与实践》,参加省第2xx届科技创新大赛,力挫群雄,夺得一等奖。该发明的主要贡献是利用逆流原理,持续交换,充分利用和保护了地下水资源,同时又与当前提倡节约型社会相适应。

近四年来,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共获国家一等奖1个,省一等奖8个,省二等奖26个,省三等奖42个;学生的创造发明、科学小论文在省级大赛中有3人获省一等奖,3人获省二等奖,在县市科技大赛中,有25人获湘乡市一等奖,8人获湘潭市一等奖。

现在,科技创新教育在我校已蔚然成风,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创新迷,展出了众多的科技创新作品,散发出了诱人的芳香。我们坚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创新教育定将会成为我校继奥林匹克竞赛之后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