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发言稿(精选23篇)
尊敬的各位、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宜章县交通顽瘴痼疾集中整治暨县中心城区交通秋序整治工作调度大会,是县委、县政府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的重大举措。我镇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力以赴,认真履责,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整治任务。根据会议安排,我谨代表玉溪镇作表态发言:
一、加强,统一,宣传发动,制定整治工作。
为抓好联合集中整治工作,我镇成立了由镇长亲自挂帅的工作小组和工作专班。全镇上下将高度统一,切实把统一到整治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的必要性上来,把目标统一到集中整治的工作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集中整治活动的重大部署上来,深刻认识联合集中整治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注重抓好政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车和标语等在县城区范围内深入宣传《湖南省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郴州市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工作》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广大市民积极配合参与集中整治活动,营造集中整治工作良好氛围和高压态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整治,做到有计划、有要求、有重点、有考核、有奖惩,确保集中整治工作取得预期实效。
二、面对现实,积极作为,全力整治,确保整治取得实效。
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进城成为县城人口,县城规模不断增大,玉溪镇的人口现己达22万人之多。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县城框架没有真正拉大,新增人口仍原本人口集中的老城区,使得人居过于集中。另一方面,没有建设相应的停车场等公共设施,以致城市承载能力不够,这些具体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老城区的差、乱、脏,因此,我镇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将积极争取和协调县职能部门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集中多个部门力量,集中对民主路、府前街、环城路、南京洞等重点部位的交通秩序全力整治,重点突破,同时与创文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劝导员、好人协会会员作用,加强各路口的劝导作用,将整治工作抓出成效。据统计3月份查处摩托车、电动车各类违规违法1944台条,警示、教育违法行为人1175人。
三、标准管理,疏堵结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联合集中整治过程中,我镇将采取疏堵结合的工作方法,巩固并逐步建立建全城市管理长效管理机制,及时转入常态长效监管,做到重点路段有人员无缺位。
县城区交通秩序联合集中整治工作迫在眉睫,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整治目标既是挑战,也是难得机遇。玉溪镇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下,对照目标,弥补差距,真抓实干,破除难题,全面完成集中整治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城市面貌有大的改观,还市民一个秩序井然的城市新形象。
尊敬的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四年间,我见证了税务事业的成长,其中既有欢笑,也掺杂着许多辛苦和泪水,但我也在这辛苦和泪水中成长。如果说人生是一道选择题,那么我愿意选择税务,选择为青春点赞,在磨砺中锻炼自我,为国税添彩,在锻炼中不断成长。
一、我愿意,愿意用勤,塑造一代青年的形象
我去年xx月调到分宜县局办公室工作,此刻最大的困扰是怎样适应办公室的节奏,每一天临时的杂事,绩效管理、税收宣传、综治、领导讲话材料等,每一项任务都像是一座火焰山,烤的我焦头烂额,有一次写一篇材料,好不容易写完了结果被打回来,我也不明白自我的问题在哪里,根本无从下手,想想已经堆积起来的事,都觉得自我怎样可能翻得过眼前这座大山呢。等真的咬牙翻过来了回头看才发现,山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以跨越。有人说,好的教练就是永远把杆偷偷往上调一点儿,我们也要学会给自我加压,每次一点点,不知不觉中,就在不断的突破自我。
很多人对90后的印象多是有点懒、有些自我、有点偏执,可能我们这个年代的年轻人确实有一些缺点,但我期望我能以自身的努力向大家展示一个自信、勤勉、执着的90后税务干部。也恳请大家能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多帮忙、多指教,多体谅。期望我们的青春气息能为新余国税带来飞扬的活力、蓬勃的朝气和灿烂的明天。
二、我愿意,愿意用心,打开一扇礼貌的窗口
说实话,我们办公室的人,应对面接触到纳税人的机会不多,我们的服务对象对外是各兄弟单位,对内是各科室和我们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我们的工作说大了,什么事都管,说小了,什么事都管不了。以前我总想,我们的工作不就是“办公室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么,没感觉有多重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身边的同事用他们一向以来的工作态度深深的感染着我。
每当其他部门过来反映厕所漏水了,或者打电话说要派车去下乡,食堂今日菜不新鲜等诸如此类的小事的时候,周主任总是认真的记录下来,再一个个去解决,孙主任为了其他部门报销的事也总是跑上跑下,填单审批,有时候和临聘人员解释一项规定,也总是讲的口干舌燥、喉咙嘶哑。
我们常说要换位思考,我想这就是换位思考,此刻在盖公章的时候,在帮忙填写报销单时,在接到纳税人的电话时,我总会转换主角,将心比心,期望用多一些温暖的语言,多一些和善的表情,多一些宽容的态度,打开一扇礼貌的窗口,带来服务对象的满意,树立起部门的良好形象,更能带来自我内心的平和和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收获。
三、我愿意,愿意用爱,延伸一代税务人的追求
以往看过这样一段话,是一位领导干部对青年的寄语,不怕你们说错话,就怕你们不说话;不怕你们做错事,就怕你们不做事;不怕你们有缺点,就怕你们没特点。我想,作为青年干部,我们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失败,失败了能够从头再来,能够摔倒,摔倒了能够站起来再走。
此刻在时代趋势越来越多元化的今日,税收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但我们税务干部,是用一种变革的载体,承载着不变的信仰。这个就是大爱吧,对国家和人民的一种爱,税收毕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我们作为青年干部,或许应当想想,如何去延续和传递这份爱。说起来很大,但落实到行动上,也很小,小到写好每一份材料,小到做好每一份报表,小到对纳税人多一分微笑、小到对同事多一分体谅、小到对矛盾多一分宽容,小到对挫折的多一分坚韧,小到对工作的多一分热爱,小到对梦想的多一分追求。
我愿意,愿意用服务之心温暖纳税人,愿意将我的青春奉献给税收事业。我们每一个青年干部,都应当像一颗颗星星,一颗星的光芒可能很微弱,但一千颗星一齐发光,便能闪耀整个夜空。愿我们都是那最灿烂的星星,千千万万个税务人,点缀起灿烂的夜空,构成国税事业闪耀的星河。
各位,同志们:
公安交警部门作为公安机关的“窗口”单位,担负着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重要职责,交通民警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着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和形象,事关经济发展大局。结合近期全市开展的“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教育整改活动,我就公安交警部门如何解放,开拓创新,努力提高交通管理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作如下发言:
一、牢固树立解放是第一要务的理念
要进一步解放,正确认识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要敢于异想天开和反思,抓住解放这个第一要务,牢固树立解放是一种观念、一种氛围、一种境界的理念,努力创新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交警部门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结合交警部门的实际,拟在全市交通事故处理中向当事人发放明白卡,即推行明白卡制度。在明白卡上写明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违反法律法规的条款项,让当事人明白自己在交通事故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增强处理交通事故的透明度。
拟在全市划片区上门开展摩托车的年检审业务,变驾驶人员到交警部门办事为交警部门上门服务,减少驾驶人员办事往返次数,提高公安机关办事的效率和质量。
在车管站大厅设立车管业务导办员,负责接受车管业务咨询和引导市民办理车管相关业务,使市民办理车管业务更加方便、快捷和顺利。
二、牢固树立改善环境是第一要素的理念
环境就是生产力。交警部门作为公安机关的“窗口”单位,负有改善投资和发展环境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为此,必须牢固树立环境理念、服务理念和法治理念,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用好用足政策,为江津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主动上门为重点企业和较大规模的非公有企业开展年检审业务,降低企业办事成本,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落实重点骨干企业和大型非公有制企业负责的车辆驾驶证检审业务,落实专人预约服务制,为企业负责人排忧解难。
推行警民联系卡制度,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沟通,及时上门征求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解决道路交通管理中遇到的难题,不断改进公安道路交通管理的方式方法,提高为企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对重点企业、较大规模非公有制企业及园区的驾驶人员和车辆管理人员上门组织安全学习教育和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对外地车辆、重点企业、较大规模非公有制企业和园区企业车辆一般交通违法行为,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以教育为主,切实为江津经济发展宽松的交通安全环境。
三、牢固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
认真落实“一校一警”制度,加大全市中小学校周边交通安全突出问题的整治,定期安排交通民警到各中小学校开展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从中不学生抓起,向他们灌输安全至上的理念,增强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交通安全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交警部门将在市局委的正确下,解放,开拓创新,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方式,切实为经济发展可靠的交通安全环境,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文明协调发展作己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20xx年3月4日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对从事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充分肯定了文化文艺界、哲学社会科学界取得的显著成绩,指出“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
“守正”与“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守正”是根基。“守正”是要坚守正道,守住历史进程的客观规律。中国共产党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坚守的历史使命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守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基。“创新”是源泉。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不断创新,通过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将“守正”与“创新”相统一,聚焦突出矛盾,破解现实难题,为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坚持“守正”,“创新”才有正确方向;不断“创新”,“守正”才能固本强基。20xx年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就指出,东北发展,无论析困境之因,还是求振兴之道,都要从思想、思路层面破题,不断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各项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机制。20xx年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提出6个方面的要求,指出“科学统筹精准施策,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发展新格局就是打破现有的固化区域、产业、项目的概念,用创新的思维构建黑龙江区域发展新模式,用新作为推进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加快培育黑龙江新的经济增长极。培育新的增长极是构建黑龙江区域发展新格局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是整合现有资源,组建城市群,按照要素集中的原则进行区域规划,改变我省单体城市经济总量小,竞争力弱的局面,形成黑龙江地域、资源、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人力等供给的优势,建设、形成新的增长极。二是发挥好哈尔滨新区的作用。可以先与长春新区和金普新区合作,打通3个东北国家级新区合作通道,形成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合作,进一步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形成东北地区协同开放合力。
尽快融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区域竞争已经演化为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区域发展的差距也体现为区域创新能力的差距。二是高技术产业呈现很高的地理集中度,如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比重达到70.3%,广东、江苏两省,占全国的比重达到了44.5%。随着区域创新要素的快速集聚,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为中心的特色区域创新中心正在形成,辐射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三个区域,以及全国不同区域的城市。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要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深入推进黑龙江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对接和交流合作。借助北上广深的辐射力,推动黑龙江高质量发展。黑龙江应主动融入京津冀等创新生态系统,从进入创新链入手,然后进入产品价值链和产业链。融入创新链一方面可以跨越地域之间的物理距离,克服黑龙江远离经济中心的劣势;另一方面可以发挥黑龙江区域创新的优势。在创新链上衔接,在技术创新上协同发展,实现两个创新生态系统的结网群居和互惠共生,把两个系统的创新要素,知识、人才、设备、工艺、市场、技术、服务等紧密结合,实现不同系统的创新主体优势互补、相互依存,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进而实现产品价值链和产业链的融合衔接,推进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同志们:
当前,审计工作已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复杂形势和严峻考验。体现在今年的工作中,各级审计机关都普遍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召开本次座谈会,就是要认真总结过去一段时期的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下一步整体推进全市审计工作的措施和方法,切实达到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行动的目的。刚才,同志们结合自身实际作了很好发言,提的意见建议也很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对市局党组整体谋划和统筹推进全市审计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下来后,要及时做好归纳整理和转化运用,切实将之用于我们“争创一流”的各项工作中来。下面,我讲几个方面的意见:
一、要认真总结、全面审视我们过去的各项工作
古人讲“知易行难”,指的是一件事情明白它的道理很容易,实行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在座的都是各个单位的负责同志,其中不乏在一线奋战多年的老审计,对什么是审计、怎么搞审计、审计职能职责何在、功能作用如何发挥诸如此类的问题肯定不会陌生,对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肯定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但在实际工作中,能不能把我们所熟悉或者设想的内容一步步引向现实,并最终取得理想的结果?我想,这确实是一个很考验能力水平的事情。
就全市来讲,我们提出了“争创一流”的奋斗目标,明确了“稳位、强基、创新、转型”的工作要求,就积极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不断深化“一盘棋”工作格局、严格依法规范审计行为、加快以大数据为核心的联网审计应用、从严从实打造审计铁军等重要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在具体的项目安排上,今年我们针对宏观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和财政、税收、扶贫开发、社会保障、政府投资、资源环境,以及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等制定了一揽子计划,很多都是需要全市总体动员、上下联动、协同实施的项目,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高标准、严要求,以跳起摸高、创新求进的精神,整体推进全市审计工作的决心和信心。从刚才同志们的发言来看,年初工作会的各项部署都得到了较好落实,各地工作有特色、有亮点、有新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动迅速、执行有力,全市工作进展良好。 今年是审计工作发展历程上极具特殊性和重要性的一年。大家都知道,去年召开的xx届四中全会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对审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对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作出重要部署;、魏宏省长还就审计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体现了国务院、省政府对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今年,就是审计机关认真贯彻落实xx届四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意见》的开局之年,开创性地抓好今年各项工作,对推进新常态下审计事业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全市层面来讲,市委、市政府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市委四届九次全会作出的两个决定分别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市政府主要领导两次在常务会议上听取审计工作专题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杜紫平常务副市长在年初召开的座谈会上就审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市政府还出台专门文件,要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省政府实施意见,并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市政府目标绩效考核范围,等等。这些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可以说都是十分少见的,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审计工作的信任和支持,为我们迅速打开今年审计工作局面提供了先决条件和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 审计项目98 个;查出违规金额1.3 亿,管理不规范金额9个多亿;向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移送审计线索12 件;有上亿元的问题金额得到及时整改落实;审计报告、信息等被各级党委、政府批示采用90 篇次。这些成绩既得益于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也有赖于全体审计人员的埋头苦干和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市局党组向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所有审计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精心组织、协同实施,重大项目推进有力。 今年工作的一大特色,就是在积极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路上作出了有益探索。按照审计署、审计厅工作部署,我们紧紧围绕党政关心、群众关注的一些重点、难点、热点事项,充分整合全市审计力量资源,采取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点面结合的做法,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资金的上下联动式审计,不仅进一步拓展了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也极大地提高了审计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一是纵深推进宏观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针对不同的侧重点连续组织开展了两轮审计,在一季度的工作中, 重点审计了重大建设项目推进和政府集中采购、涉企收费、小微及困难企业扶持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在二季度的工作中, 重点审计了商事制度改革、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和园区孵化器建立运行等情况。期间共检查重点项目、行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逾百个,还积极配合审计厅就PPP 项目有关情况作了大量工作,在较好完成上级交办任务的同时,为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是合力抓好富民惠民强民有关资金项目审计。紧紧围绕社会保障、扶贫开发、资源环境等民生资金项目开展工作,真正做到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盼民之所盼。特别是在全市新农合基金和乌蒙山区扶贫资金专项审计中,我们举全市之力,打破层级、区域、建制束缚,采取市局总揽、县(区)协同,大兵团作战、多兵种融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方式,做到项目与项目之间交替进点、无缝衔接、高效实施,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在时间紧、任务重、人手紧的当前,对我们更为有效地整合审计力量资源是一个很好的启发。
三是同步实施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编制情况的审计。今年是新预算法实施的第一年,按照年初部署,我们把重点放在财政预算执行和四本决算(草案)编制等内容上来,在认真搞好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同时,积极组织各地同步开展政府决算(草案)编制情况审计。同时,结合高县党政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分段、分步、分项地对县级财政运行情况和政府性债务等进行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式的深入剖析。此外,联网审计也是今年工作的一大亮点,按照“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的方式,全市共核查税收征管方面的疑点记录 23357 条,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问题线索,充分凸显了大数据集成模式下电子审计的效力。
(三)创新理念、强化措施,各地工作特色明显。 总结上半年的各项工作,我们可以看到,各地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创新力度,体现在思维理念、组织管理、方式方法、人才队伍、机制制度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这些一方面固然是日益严峻的形势压力倒逼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了各单位跳起摸高、创新求进的自觉意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是更加注重微观纠错向宏观服务的转变。如:翠屏区审计局牢固树立“着眼大财政、监督大财政、服务大财政”的理念,积极推进 审计视角从查错纠弊向防范风险转变,审计环节 从预算拨付使用向预算分配管理拓展,审计对象从一级预算单位向二级预算单位延伸,较好地起到了维护财政安全的作用。南溪区审计局针对部分房地产企业应缴未缴城市建设配套费的问题,向区政府提出加强监管的审计建议,促进了相关机制制度的进一步健全。珙县审计局针对职工借款和存量资金问题积极提供对策建议,促使县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归还职工借款,并有效盘活多年结余的大量资金。
二是更加注重揭示问题与强化问责的结合。不少地方已逐渐抛弃了过去那种审计对事不对人的认识,一手抓问题揭露,一手抓责任追究,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各部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如:临港开发区监察审计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针对保障性住房、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审计发现的问题,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珙县审计局将社保局“一把手”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及时提交给组织部门,使该负责人受到取消评优的处理。此外,筠连、屏山等地在审计移送处理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绩。
三是更加注重立足基层与维护民生的统一。各地坚持重心下移、触角延伸,进一步加大直接面向群众的城乡基层组织审计力度,积极推动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如:江安县、长宁县通过建立乡镇政府审计室、村级财务审计监督中心等方式,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审计监督的组织领导和实施工作。筠连县、兴文县等地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应机制制度,明确在3 年内实现辖区所有村(社区)审计监督全覆盖,等等。
四是更加注重传统模式向联网审计的演进。如:宜宾县审计局利用大数据技术,将所有乡镇作为一个整体纳入联网审计范畴,自行开发联网审计模块23 个,并采取被审计单位“疑点自证”的方式,较好实现 “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的联网审计目标。兴文县审计局根据新农合基金、税收征管、征地拆迁等方面审计工作需要,编写计算机审计方法模块33 个,筛查疑点136 个,查实问题26个,移送线索3 件。其他地方在数据采集、方法编写、人员培训及实际应用方面也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并取得较好效果。
五是更加注重健全机制与提升能力的呼应。面对形势任务的变化,各地切实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健全机制与提升能力上来。如:宜宾县、长宁县、珙县等地把审计整改情况纳入政府目标绩效考核。临港开发区、兴文县、筠连县等地针对国有资金、政府投资、领导干部离任经济事项交接等出台了相应办法。南溪区、长宁县、江安县等地针对中介机构选聘、审计业务管理、审计人才培养、审计纪律执行等健全了相应制度。不少地方还加大汇报力度,千方百计充实审计力量、改善队伍结构,取得了较好效果。
当然,各地在上半年的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还不仅仅是这些。我们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大家能一如既往地保持开拓创新、勇争一流的进取精神,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调动全体审计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把各项工作抓出新意、抓出成绩,切实巩固我市审计工作在全省的先进地位。要注意把握并努力克服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一是切实解决对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审计工作新任务认识模糊、思路不清的问题,认清新常态、进入新状态,在审计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上切实保持与上级的高度一致。
二是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随意性、浅表性和敷衍性行为,严格法定审计职责权限和程序标准,真正做到查深查透查实,在问题查处、风险揭示、案件移送、机制健全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
三是切实解决队伍中存在的畏难情绪、依靠思想和懒惰主义,既要考虑任务重、人手紧这个客观实际,更要发挥知难而进、有为有位的主观能动性,从思想教育、项目管理、方式方法、力量统筹、能力提升、机制激励等方面谋思路、添措施、见真章。
四是切实解决各项创新工作推进不畅、后劲乏力的问题,大力加强财政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投资审计三大平台建设,积极破除制约全市审计“一盘棋”格局的机制制度性障碍,不断推进审计工作向新的领域、新的平台和新高度拓展。特别是联网审计这块,要突出“计算机审计拓展年”的工作主题,加快步伐、加强保障、加大督促,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要深刻理解、积极应对我们面临的复杂形势
干工作,意识是第一位的。意识决定了我们方向感的把握、重要性的理解和行动上的自觉。要形成正确、敏锐、强大的工作意识,就必须加强对新的形势任务和自身工作实际的分析研究,切实做到思路更清、目标更明、步子更准,实现各项工作的通盘谋划、精准发力、长远促进。
在年初工作会上,我们传达学习了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对我市审计工作面临的主要形势和任务进行了认真分析。在最近召开的审计署各单位和省级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专题研究班暨第二季度署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上,刘家义审计长发表了《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更好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讲话,指出,如何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既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也是关乎审计事业未来发展的战略问题。他强调,要紧紧围绕“发展、改革、法治、反腐”,站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高度谋划和部署各项工作,切实树立科学的国家审计观,着力推进“五个转变”,加快形成“七个一体化”,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促进”,全面提升审计服务“四个全面”的能力水平。
刘家义审计长的重要讲话,集中体现了审计署对当前审计工作面临的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的认识,对审计队伍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焦虑,更展现了审计署对开创性地推进审计工作、全面整合和不断提升审计业务的决心。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融会贯通,切切实实地用于指导和推动自身各项工作。
(一)要敏锐看到,当前审计职能定位已发生重大变化。 我们都知道,审计就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这也是审计法所下的定义。要明白一点,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都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基础,从这个方面来说,财政审计是审计工作的永恒主题这句话永远也不会过时。但同时也要看到,如果把财政财务收支当成审计监督的全部,那就是犯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审计工作已远远超出了财政财务收支监督的狭隘范畴,职能不断深化、范围不断拓展、作用不断扩大,迫切需要我们对审计工作定位加以全新审视。
要看到,审计工作发展到今天,有其内在的必然规律。最初我们称审计是政府的“看门狗”、“守夜人”,那是从审计最基本的职能,也就是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与否说起的,局限于微观经济范畴。后来,我们将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纳入审计监督范畴,这在审计发展史上是一次重大突破,标志着审计开始跳出微观经济范畴,向更为宏观的权力运行、施政决策靠拢。再后来,随着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提出,我们把审计职能作用定位在预防、揭示、抵御经济社会运行风险上来,对审计工作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到今天,这种认识也更加清晰和全面,审计监督已经被赋予了国家治理的重要使命,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随着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加速推进,审计的对象范围正在向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扩展,不仅仅要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还要揭示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风险隐患,纠正重大违法违纪、重大损失浪费、重大履职不到位等严重损害国家肌体健康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制度性障碍缺陷,从根本上维护政令畅通、促进发展改革、推动权责一致、保障群众利益。
正因为如此,我们对审计的认识,绝不能简单停留在“查账”上,而是要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握其定位:一是宏观性,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层面来看问题,认真分析和深入揭示全局性、系统性风险,引起决策层面的高度重视,避免个别因素扩大为全局影响,前期隐患累积成复杂矛盾,切实保证国家经济安全。二是建设性,要辩证统一地把审计查处问题与推进整改有机结合起来,一手抓问题查处,一手抓制度完善,切实破除体制机制制度性障碍缺陷,促进各级各部门举一反三、落实责任、规范管理、提升绩效。三是时效性,简单讲过去我们通常是不审不知道,审了才处理,但是有些问题已经形成了既成事实,处理起来难度很大,只能要求被审计单位今后注意,这样既无法挽回问题造成的损失,也引不起被审计单位的足够重视,无形中也降低了审计的效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更加重视事前、事中的监督,采取跟踪审计、联网审计等方式,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防止问题蔓延传递,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四是预警性,要针对同一领域、同一行业、同一时期内存在的问题,加强综合分析、系统研究和纵深解剖,避免审计意见建议的碎片化、泛泛化和局限化,特别是屡审屡犯问题,要从体制机制层面分析原因、找准症结、开出药方,从根本上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发生。
(二)要清醒认识,传统审计工作格局正迎来重大考验。 长期以来,我们的审计系统实行的是双重领导格局,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发挥各地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也促使审计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为审计事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其弊端也逐渐显现:一是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得到不到充分保障;二是各地审计工作发展不平衡;三是上级审计机关难以充分有效地调动基层审计力量;四是地方审计机关计划自主性不强,任务重、人手紧的矛盾迟迟得不到解决;五是审计工作过散、过软,形不成拳头、说不起硬话,职能作用发挥有限,等等。
党的xx届四中全会《决定》把审计监督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指出要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可以说是在系统总结和认真研究30多年审计工作得失的基础上,着眼新形势需要,对审计工作进行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毫无疑问,现行审计工作格局将发生十分重大的变化。
但我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过去,很多地方都在呼吁人财物统一管理,但现在情况明朗后,不少同志却不乐意了。这是为什么?很简单,当前审计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求更高、责任更大、压力也更重了,这也是中央之所以决定化零为整,将基层审计力量资源优化整合起来的一大原因。面对这种变化,有的同志暂时适应不了,产生一些思想上的偏差和认识上的误区也是正常的。但形势比人强,中央既然作出了决定,肯定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这是不以在座每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深刻地认识到,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对沿袭30多年的审计格局进行重大调整,是因为审计工作正面临严峻考验。
一言以蔽之,这个考验就来自于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巨大压力。在这个压力下,稳增长已成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审计工作必须有所作为。大家都知道,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下行压力十分大,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连锁反应,给整个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风险。中央针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实施情况如何,执行得好不好,收到预期效果没有?中央很重视,各行各业也很关注,这就需要一个专业、权威、强力的部门去评判和督促。审计是专门搞经济监督的,有宪法和法律作后盾,并且是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一项制度安排,这项工作当仁不让地要落在审计头上。按照这个逻辑,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审计署会调整年初计划的社保资金审计,转而全力开展稳增长政策审计;同时也不难发现,为什么刘家义审计长在最近的讲话中没有沿用“反腐、改革、法治、发展”的提法,而是把发展放在了第一位,提出“发展、改革、法治、反腐”的最新要求了。
目前,我们正在对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这方面的工作如何开展,还有待在实践中更好地总结和摸索。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这项工作绝不仅仅是一个专项的常规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会给今后的审计工作开启一个全新模式。首先,它覆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单靠一地、一家、一个科室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整体动员、协同实施、长效开展。其次,它涉及的专业十分庞杂,有财政的、投资的、金融的、企业的、民生的、资源环境的等等,需要大兵团作战、多专业融合、高纬度着眼、精细化作业。第三,它采取的方式十分独特,上下联动与重要事项上级直审相结合,每个阶段间隔紧密,侧重点和关注面各有不同,需要改变传统计划组织实施方式,以稳增长为总揽,科学合理地安排年度审计项目。还有,它关注的内容十分重要,既督促政策落实,又评估实行效果;既坚持问题查处,又重视机制健全;既强调依法行政,又突出改革创新。需要辩证处理发展、改革、法治、反腐四者的关系,站在改革发展的高度来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
我个人理解,刘家义审计长在最近的专题研究班暨中心组学习会上提出的“五个转变”、“七个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针对当前审计工作特别是稳增长审计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对既有思维理念、组织领导、资源管理、技术方法、职能作用等进行的深刻总结和大胆创新,目的就是要打破狭隘的行业审计观、项目审计观、区域审计观,把全国审计机关拧成一股绳、攥成一个拳头,在科学的国家审计观指引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效力,更好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基层审计机关,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大胆创新,更好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
(三)要深刻反省,现有队伍能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人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核心和基础,这个道理不言自明。对在座每一位领导干部来说,要把本单位各项工作推上前去、抓出成效,所能依靠的只有手下的这帮同志。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带来的严峻考验,我们一定要把审计干部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思维理念、业务素质、技术方法、职业操守等方面下大力气、花大工夫,努力培养一支具有高度的大局观、责任感、执行力、纪律性,能较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的审计干部队伍。
一直以来,市局都十分重视审计干部队伍建设,我们提出要在全体审计干部中牢固树立“责任、质量、成果、能力、作风”五种意识,大力弘扬“实高新严细”的工作作风,强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尽责、担当的审计铁军。在各方面条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全市审计机关通过积极争取、多方协调、加大投入、强化措施等手段,千方百计加强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使用工作,在拓宽干部成长空间和成才渠道上付出了巨大努力,为长期保持和不断深化我市审计工作在全省的先进地位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坚实支撑,这方面的成绩值得肯定。
但也要看到,我们这支队伍与新的形势任务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思维僵化的制约、能力不足的危险、本领恐慌的现状、技术落后的瓶颈、人才匮乏的劣势依然十分严峻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比如:有的审计人员还是习惯以财会人员的眼光看问题,站位不高、视野不广,为宏观决策起的作用有限。有的审计人员查账是一把好手,但对计算机审计、联网审计等先进技术就是不会用、用不好。有的审计人员习惯于按部就班、听令行事,领导喊做什么就做什么,领导不喊就不会自己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把事情做好。有的审计人员不善于总结和分析,干了就干了,有什么体会、有什么经验、有什么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说不出个所以然。还有的审计人员存在任务思想,没有树立创新思维、成果思维,工作干了不少,就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当然,还要反省,我们的领导班子、队伍结构、激励机制、教育管理、精神面貌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们“争创一流”目标的实现,必须引起高度警惕,采取有力措施,抓紧克服和消除。
要进一步转变思维理念。跳出就事论事的框框,从宏观层面去看问题、想办法,找准来龙去脉,弄清前因后果,加强典型性解剖、发散性分析、系统性归纳、建设性应对,提出切中要害、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比如:投资审计方面,各地安排的项目很多,审减金额也不少。从政府角度来说,审减就是节约资金,功劳很大。但就审计而言,我们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部分钱是怎么多出来的?有没有主观故意?监督管理存不存在漏洞?该不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如何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如果不去探究这些深层次的东西,并努力从机制制度上加以规范完善,就只能年年审年年减,任务一年比一年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长远来看,还是没有解决什么问题。
要进一步激发干事激情。有位哲学家说过,人在满足了基本物质需求后,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就成了第一位,比如人人追求的成就感。作为审计干部,我们提倡的成就感不是功名利禄那套庸俗化的东西,而是出色业绩带来的内心满足。当前,审计任务十分繁重,大家都在超负荷地工作,累是常态。对同志们的辛苦,作为领导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的。但一定要明白:辛苦要有辛苦的价值,一个人加班加点、熬更守夜拿出了成果,至少心里会有一份成就感、满足感;如果苦了累了却拿不出什么东西,那就是白忙活,也容易失去工作的信心和乐趣。作为领导,我们一定要教育引导审计干部辩证看待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督促审计干部以实绩说话,把吃得苦、受的累,且成绩突出的同志摆在适合的位置,进一步激发起全体审计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
要进一步提高能力水平。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各种新事物、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我们一定要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坚持学习、坚持创新、坚持上进,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更好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要鼓励审计干部广泛学习与审计业务有关的各类知识,开阔眼界、提升素质,培养更多的多面手。要督促审计干部认真钻研审计业务,积极报考审计工作急需的专业职称资格,培养更多的专家能手。要坚持立足实战、重点培养,给年轻干部压担子、下任务、放手发动工作,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能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要大力创新审计技术方法,以联网审计为重点,以计算机审计中级人员为核心,加强大数据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让更多的审计人员成为新时期审计工作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三、要鼓足干劲、全力推进我们下半年各项工作
上半年,我们在任务十分繁重、人手极端紧张的情况下取得这么多的成绩,实属不易。希望同志们继续保持跳起摸高、勇争一流的斗志和不骄不躁、务实有为的精神,按照党委、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部署,扎实推进下半年的各项工作,为全年审计任务的圆满打下坚实基础。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要把班子作用真正发挥起来。 我讲过,一个班子就是一面旗帜。在当前审计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能不能把这面旗帜亮出来、扛起来,考验我们的能力水平,关系干部的人心向背,涉及事业的长远发展。要做好统筹谋划,目光看远点、思路放宽点、措施抓实点,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开展。要坚持以上率下,重大工作要靠前指挥、亲力亲为、真抓实干,加强一线工作的指导、督促和保障,不当甩手掌柜。要加强团结协作,“一把手”要亲抓主管,班子成员要齐抓共管,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问题和复杂矛盾面前,更要不分彼此,通力协作、共度难关。要严守纪律规矩,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确保不踩红线、不越底线、不碰高压线,真正做到廉洁自律、率先垂范。
(二)要切实打造工作中的闪光点。 同样的工作为什么有的地方成绩很大,有的地方效果一般?原因就在于干得好的一方总会千方百计寻求新的思路、新的路径、新的创举。我们希望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大家能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工作实际,在项目实施、力量整合、质量把控、成果利用、方式创新,以及班子队伍、机制制度、内部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干出特色、干出新意、干出成效。当然,要打造闪光点,不能靠包装,而是要靠实实在在的努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通过人人创新、个个争优的方式,把各项工作真正推上前去。
(三)要及早准备迎接年度业务考核。 年度审计业务绩效考核实际上就是一个指挥棒,用得好,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各方面的工作;用得不好,就成了撑场面的东西。总体来看,这些年无论是审计厅还是市局组织实施的考核工作,基本上还是坚持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立场,也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审计厅对考核工作作出了重大调整,扩权县部分重新交由市局考核,在考核内容上也有一些新的要求。鉴于审计工作的特点,我们的送审资料很多都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加以留意和完善,希望同志们回去后认真研究新的考核办法,对有关工作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改进。市局有关部门也要及时修订完善相关办法制度,增强考核工作的导向性和促进力。要强调是,过去的先进单位要努力保持既有荣誉,其他单位更要向先进靠拢,力争上游,以此实现全市审计工作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四)要加强审计信息宣传调研工作。 审计工作既要专精实务,也要大胆发声。要高度重视审计分析研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梳理、认真提炼,形成高质量的信息、专报等,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要加强向《中国审计》、《中国审计报》、《现代审计》等公开刊物投稿的力度,做好学刊用刊工作。要大力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撰写各类言之有据、行之有效的调研文章,更好服务审计工作开展。要积极推进审计结果公告,进一步完善内容形式,提高质量水平。审计厅对原来的信息宣传考核办法进行了重新修订,我们也要及时跟上,确保这方面的工作取得实效。
(五)要高度重视审计纪律作风建设。 要以近些年来其他地区审计机关发生的一些违法违纪案件为戒,心存敬畏、警钟长鸣。紧紧抓住“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契机,从严从实加强审计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监督,真正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同时,认真落实“两个责任”,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及严重损害审计队伍形象的违纪违规问题,以铁的纪律、铁的作风铸就铁的队伍。
谢谢大家。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今天,我们分享会的主题是“我与祖国共成长”。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
因为六楼库房要移库,所以我最近的工作地点从11楼数字化项目组换到了六楼特藏室。相对来说,特藏室里存放的都是比较珍贵的档案。比如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关档案。当然也包括毛泽东手迹和其他名人档案。当我们通过这些档案回望历史的时候,总会觉得成就大事业的是一些“大人物”,是天赋异禀的人才。其实马克思早就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甚至这些“大人物”他们都曾是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在他们的时代里,通过自己的实践,雕刻了历史的模样。所以我觉得,青年与祖国的关系,从来都不是被历史的洪流裹挟着被动前进,而是祖国成长的参与者、贡献者、铸造者。
我出生在1991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已吹绿了大江南北。我不曾见过五四运动的旗帜在街头飘扬,也不曾经历过在中华大地上燃烧的抗战烽火。但作为新生代的青年人,我们所需要继承的不只是前人们留下的幸福生活,更要铭记那些历史,用自己的拼搏去构建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这话说起来宏大。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从成为自己生活中美好的人开始。如果你是学生,你就好好学习;如果你进入了工作岗位,你就好好工作;如果你为人父母,也记得多去看看曾经的自己。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重要的是成为当下最好的自己。
说来也巧,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可能还在御书楼对我的论文做着最后的修改,焦急的等待着送审结果。现在,我已经在档案馆工作了8个月了。当一个新手接触一个新工作时,动力是特别强的,我也希望自己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我觉得档案工作是为人类文明做积累的一个职业,所以我对这份职业充满了崇敬。
人的身份会变,但对生活的积极热情不会变。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与诸位共勉。
刚才听取了大家的发言,感触很大,大家对提高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很关心,为提高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出谋献策,非常感谢大家!
下面,我就如何提高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理清教育发展思路,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既是全县人民的心声,也是党和国家对当前教育的要求。
在去年7 月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在去年9 月6 日至7 日,在第26 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 年)》,推动我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会主任郭声琨,自治区主席马飚分别在会上作重要讲话。郭声琨强调,要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同时郭声琨要求:提高教育质量,建设更多更好的优质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 年)》把提高质量作为工作方针之一,《纲要》提出: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办教育必须要以人为本。老百姓所看重的,就是高中能有多少学生考上大学,初中生有多少学生能考上高中,这里面就体现了教育的质量。没有教育质量提高,就会失去老百姓对教育的信任,就会失去办教育的根基,教育事业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试想,我们开门办教育,却没有人来读书,那教育办起来有什么意义呢?这是个民本问题。另外,从竞争态势来看,我们面临的压力也很大,临近的灵山、合浦、博白等县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在与我们比质量、抢生源。质量就是生命,提高质量是关系教育生存发展的迫切问题。
二、统筹规划,整合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不整合,不但是教育资源、教育人才的巨大闲置和浪费,而且加大了教育教学管理难度,所以我们必须下决心加大整合力度。在教育资源配置上我有这么几点考虑:一是原则上把镇乡初中向原来区所在地的镇乡集中,把中学规模做大,实力增强;其它镇乡集中力量办小学或中心校,低年级学生可以就近在村小学就读,三年级以上就集中起来搞寄宿制学校。二是把全县所有高中集中到县城区,不再在镇乡办高中。我县现有四所高中,点多面大,一方面我们管不过来,另一方面,造成教育资源分散,各校都在抢生源、抓人才,不利于高中阶段教育健康有序发展。三是进一步办好县城的几所中学。
三、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管理学上有句行话叫“管理出效益”。教育教学质量有问题,不是老师没有本事、没有进取精神,而是有些相关的制度没有跟上,不能激发和调动老师的积极性。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方面认真研究解决。
(一)树立民本理念,培养对教育的感情
有这么一个普遍性,教师子女考不上大学的很少。其原因就是教师对自己的子女有深厚的感情,教诲不厌其烦,是带着感情在培养子女。从这个意义上讲,教书育人也要讲感情。我们是为民办教育,教育工作者就应该牢固树立民本理念。只要带着感情去办学,把老百姓的子女都当成自己的子女去看待,教师就会对每个学生认真负责,就不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态度冷漠、对教学环境脏乱差不闻不管。教育主管部门在考核检查学校工作时,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要看教职工对学生的态度。一看学生寝室管理,二看学生食堂管理,三看教育教学环境管理,如果这三个方面不到位的话,那这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就有问题,教学管理肯定不合格。试想,连环境卫生都搞不好的人,他的行为方式有多严谨?
(二)抓“三风”建设,规范教学秩序
首先,抓学校的“校风”建设。学校没有好的校风,老师之间,学生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不能形成一个和谐的氛围,就不会有好的教学环境。这个方面,各学校都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提出有自身特色的校训,规范师生言行。其次,抓教师的“教风”。教师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份职业,那就要热爱这份职业,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俗话说“只有不成熟的领导,没有不成熟的群众”。同样的道理,只有不成熟的校长老师,没有不成熟的学生。教学能不能上质量,管理能不能上水平,关键看我们的校长和老师。第三,抓好学生的“学风”。如果没有严谨的学风就不可能有高素质的人才,要通过校风来影响教风,要通过教风来影响学风,真正在我们学校形成一个勤奋学习,努力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加强人事管理,落实校长责任制
抓教育管理是个长远性、战略性的过程,短期内不容易见到效果。它是对领导集体,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的一个考验。加强教学管理要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县委、政府抓教育局一班人,教育局就要抓校长。要按照校长负责制的要求,制订出对各个学校具体的考核办法,坚决推行“能者上,庸者下”的人事任用制度,用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来管人。对各校校长的考核,要以“三风”建设作为出发点,把质量考核作为落脚点。教学就是起跑线,考出来的结果就是绩效。从同一起跑线出发,能走到前面的就是英雄,出了人才就是英雄。过去我们已经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奖惩办法,但还可以做进一步研究。比如可以在能够调节的教育经费中拿一笔钱来专设校长津贴,对做出了成绩的给予一定奖励。
总的说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归纳起来抓好三件事,即:强化一个理念,为民办教育的理念;抓表面现象,从最浅显,最能尽快抓出成效的地方去抓管理;抓人的管理,用负责的、能干的人去抓管理。
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增强办好教育、办强教育的推动力。
(一)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要进一步完善好校长选用制度,学校管理好不好,关键在校长。要把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教学有能力、有活力、敢创新的人才提拔到校长岗位上来。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完善教师聘任制,用一种现代的、灵活的、具有竞争力的机制来管理队伍。
(二)要认真解决教育投入体制问题
当前,我县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已经影响到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在现有的财政状况下,要政府立即投入大笔经费改善教育环境,可能性不大。但是,随着财政状况的好转,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必须逐步增加,在能够向上级争取的时候,我们要抓住机会,不遗余力的争取。
(三)完善教师招录和人事调动办法
在人事调整上,原则以教育管理部门为主。在教师的考录上,由教育局根据各年度的用人需要向编委提出用编申请,然后按编委审查同意的用编数,会同人事部门在已经取得教师资格证人员范围内,进行公开招录。在签订用人合同时,要实行双向选择,合同期应在五年以上,保持师资队伍相对稳定。
五、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全社会重视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一是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建议成立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每年年初、年中、年底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听取教育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集体做出决策,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二是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请县委、政府分管教育工作的同志会同教育局,对各个学校领导班子严格考察考核,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是发挥教育管理部门主力军作用。教育局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当好县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原则考虑每年召开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布置相关工作。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学校要加大对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尤其是《教育法》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教育教学上取得的重大成果,宣传教育教学战线上做出特殊贡献的同志的典型事迹,树品牌、树形象,形成全县上下抓教育的浓厚氛围。同时,要加强教育系统内部管理,确保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健全落实相关的奖惩责任制。
我相信,只要我们上下共同努力,我县教育事业发展就有希望,浦北教育事业的明天将更加辉煌。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今天,李书记、吴区长在百忙中专门召集我们召开这次座谈会,共商平鲁教育振兴大计,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关注,也充分体现了抓好教育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李书记和吴区长亲自组织这样的座谈会,既是对我们教育工作的特别关爱,更是对我们极大的鼓励和鞭策,作为分管教育的副区长,我在倍受鼓舞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借此机会,我重点就贯彻落实李书记提出的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谈几点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一、深刻认识全面实施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大力度投入,在布局调整、校舍建设、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政策引导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可以说,我区教育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发展框架,奠定了非常好的发展基础。但是,客观地讲,我认为我区目前的教育存在三大矛盾:一是政府的高投入与教育的低效益之间存在很大反差;二是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期待与我们的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反差;三是我们闭关自守、坐井观天的状态与外部竞相发展的态势存在很大反差。从全区发展大局看,当前我区正处在大发展、快发展、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区各项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必须彻底解决教育质量相对滞后的问题,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下大力气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切实为全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从群众期望看,让子女能成才是人民群众最大的愿望,培养一个人才,实现一人就业,就能惠及一个家庭,广大人民群众对加快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空前高涨。群众对教育的评价,说到底就看质量,我们的质量上不去,群众就有意见,教育这个最大的民生问题就没有解决好。从教育自身发展看,虽然近年来,我区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成绩,高考、中考达线人数逐年提高。但跳出平鲁看教育,与周边地区,特别是省内外一些教育发达的地区相比,差距还很明显,群众不认可、学生外流较多是一个不争的实事。面对这种形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和主攻方向。前不久,李书记提出了振兴平鲁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并且亲自联系,和山大附中达成了合作意向,旨在建立稳定的校长、班主任、教师培训和交流机制,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目前,我们正在制定详细的实施办法,力争春季开学后全面实施。做好这项工作,是今后三到五年全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项从根本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我们必须切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抓住机遇,全面落实,借助山大附中雄厚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育管理、优质的教学资源,尽快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力争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五年创品牌,实现“建设一流校舍、打造一流队伍、树立一流形象、争创一流质量、营造一流氛围、铸就一流品牌”的目标。
二、紧紧抓住全面实施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三个关键
实施好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我认为要紧紧抓住三个关键:一是校长;二是教师;三是机制。
1、校长要恪尽职守,承担起提升教育质量第一责任人的重任。我们不可否认,还有部分学校领导质量意识淡漠,自以为是,只纵向比,不横向比,只向下比,不向上比,总认为自己工作做得不错,缺乏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信心和决心,缺乏提高教育质量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有的校长对教育质量研究不深,眼界窄、办法少,凭经验工作,致使所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缓慢;个别校长主次颠倒,不愿意、不善于抓教学质量,甚至潜意识中认为一把手主要抓大事,不应该抓教学等具体工作,认为抓教学是分管副校长的事。我认为,学校的头等大事就是教育教学工作,校长要当好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安全、学校建设都很重要,但这些工作都是在为教育教学服务,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校长要切实转变观念,真正从思想上强化质量责任意识,克服在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心气浮燥的现象,真正把教学质量当作生命线,带出一个团结务实的好班子,带出一支教有专长的教师队伍,营造一种团结进取、竞争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我和教育局从下学期开始,要坚持定期听取校长关于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汇报,组织校长开展工作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我们将积极创造条件,选派优秀校长外出考察、参加培训,学习借鉴山大附中等名校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校长管理教学工作的水平。
2、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实践主体。教师是教育发展的主力军,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我们将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为办好高质量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有效保证。一是要加强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树立高尚的职业操守,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笃学、淡薄名利,肩负起教师的光荣职责。要把端正教风作为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激励广大教师带着强烈的责任感教书,带着对学生的深厚感情育人,以良好的师德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二是要强化培训学习。要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借助和山大附中的合作平台,既要走出去学习,又要请进来培训,力争和山大附中实现教师资源共享、教学资料共享、教学手段共享,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和业务技能。三是要培养骨干教师。要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加大对优秀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引导骨干教师从“教学型”向“教研型”转化,鼓励他们大胆改革、不断创新、深入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四是要加强考核管理。要完善教师评价考核办法,注重考核结果的应用,坚持把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评先选优和职称评聘相挂钩,增强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3、加快教育改革步伐,探索建立灵活创新的提升教育质量体制机制。一个科学的机制,可以选好人、用好人,也可以鼓励人、激励人。相反,一个僵化、落后的机制,水平再高的校长、能力再强的教师也难以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就会成倍增加,教育活力就会丧失殆尽,教育发展就会举步维艰。因此,尽管机制建设、机制创新虽然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但我们无法回避,必须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教育运行机制。我的初步想法,一是要在办学体制上有新突破。要大胆借鉴区医院的改革经验,和山大附中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全面引进山大附中的人才队伍、管理经验和教学资源,利用三年时间,打造一到两所在周边地区叫得响的品牌学校。二是要在用人机制有新突破。探索推进校长公开招聘制度,建立起想做事者有岗位、能做事者有职位、做成事者有地位、不想做事者退位的用人导向机制,用制度保证“跑得快的穿好鞋,跑得慢的没鞋穿”。为了实施好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我有一个初步想法,要以区政府牵头,吸纳一批有资历、有经验、懂教育、爱教育的人士,成立一个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领导组和工作机构,专门研究和推进这项工作。三是要在绩效管理上有新突破。一些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不活,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岗位津贴、绩效工资不能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没有充分调动起教师抓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一步,各学校要坚持按劳取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真正把教师绩效考核落到实处,拉开差距,最大限度地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
三、加快推进全面实施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各项工作
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是区委、区政府在认真审视全区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站在促进全区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们要高度统一思想,全力抓好贯彻落实。我和教育局将尽快和山大附中对接,尽快完成方案制定,力争近期举办签约仪式。同时,利用寒假时间,做好全面实施的准备工作。教育局要围绕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制定专门的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对行动方案的每项工作都要有具体的安排部署,有过程督导,有考核结论,并且最大限度地进行量化,然后根据量化结果,对各学校进行排位并全区通报,年终进行奖惩,好的进行表彰奖励,对考核成绩落后的学校,区里要对校长进行诫勉谈话;第二年还没有扭转局面的,建议进行黄牌警告;连续三年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落后的,建议区委、区政府追究一把手的责任。希望教育局和各学校以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构建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切实规范教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为实现我区教育事业的新跨越作出积极贡献。
以上是我对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一些初步想法,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最后,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祝大家并通过你们祝全区教职员工,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你们好!我是交通运输局窗口的,回顾20xx年,自己也只是做了些最平常不过的工作,所以今天坐在这里,心里还是有些惶恐的,感谢同事们的信任吧,给我这个机会能跟大家交流一下工作体会。
我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已经有十多年了,从进中心的那天起,我就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我工作的“硬杠杆”,把“诚信、公正、无私”作为我的工作信念。十几年如一日,我无怨无悔地站在窗口第一线,只问耕耘,淡泊名利,忠于职守,把“全心全意”的服务理念深深铭刻于心。窗口工作,做不出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业绩,有的只是繁琐、单调的日复一日,但是我想,只要认真、用心,也能把平凡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认真,只是要按照规定办事,只有用心,用自己的真心、诚心、良心去做事,才能把事做得更好。
窗口工作,在外人眼里仅仅就是受理、审核,看似简单,但每一个过程都充分考验着工作人员对各种登记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和了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深知,如不及时学习,就很难把握好行政审批的受理第一关,更谈不上在服务过程中提速提效了。因此,平时我从不在思想上放松自己,刻苦钻研政策法规,及时更新、补充新的理论知识,通过学习和知识积累,提升业务操作能力,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使工作更加得心应手。20xx年,我参加了宁波市交通行政执法培训,通过自己的努力,被评为优秀学员。
对于窗口服务工作,我觉得,在讲政治、讲大局、讲原则的基础上,还要把感情的重心放在群众一边,将服务意识渗透进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有时候,我们不仅只是要做好工作层面上的服务,更需要用心去思考,如何将服务更好地延伸。
十二月中旬的一天,中午下班乐声刚刚响起,急匆匆进来两个外地小伙子,说是已经装好货下午要发车的,要赶着把道路运输证办好。来我们窗口办事的大多是货车驾驶员,因为货车进不了城,所以好多从乡镇上来的,等到办好其他相关手续最后到我们窗口,常常是临近下班时间了,所以延迟下班也是习以为常的。我让同事先走,自己留下来给他们办好了证。本来,这个事情就到此结束了,可下午上班才一会儿,俩人又来了,拉长了脸在互相埋怨,说是中午因为走得太急,把一大包的证件全落在出租车里了,大家都知道,丢证比丢钱麻烦多了。我问明了情况,说是一辆蓝色的出租车但没记住车牌,就告诉他这可能是三兴出租车公司的车,不要着急,也许有希望可以找回来的',因为出租车都装有车载GPS定位系统,通过时间段和行车路段的定向搜索,可以把车子找到。本来这是份外事了,但是看到他们急得手足无措的样子,我和同事就主动帮着跟出租车公司联系询问,最后终于辗转地把证都找回来了。当然,这其中的某些便利,可能是因为我们单位是出租车的管理部门,跟公司的沟通上会比较方便些,如果这也算是用权的话,我想,这不也是“权为民所用”的一种体现吗?举手之劳,既帮助了别人,也成全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至诚于心”,我自问,有一颗真真切切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心。“服务于行”,我觉得,行动是服务最好的诠释。
虽然是平凡的岗位、平凡的工作、平凡的我,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但是自己正是在平凡中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我希望,我的每一次服务过程,能换来群众的满意而归。我希望,在平凡的工作中展现出自己闪光的人生。不起眼的小窗口,就是我的人生大舞台!我愿用每一滴汗水,每一份奉献,把窗口擦得更亮,为中心添彩!
各位、同志们:
今天局委召开交通工作会议,刚才听了陈局长的工作报告,我们倍感振奋和鼓舞。运管处全体人员有信心更有决心在局委的坚强下,奋发作为,开拓进取,为推进交通运输“十二五”计划的全面实现开好局。围绕陈局长工作报告和目标责任书要求,针对运管工作实际,我们决心做到以下几点:
一、突出重点,全力以赴,组织,确保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
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改造工作是今年市人大代表一号议案,是市委市政府承诺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矛盾突出,难度很大,但做好这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为此我们按照省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至去年开始就多次开展调研,几易其稿拟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工作意见》,上报市政府获得通过,目前我处按照《工作意见》的要求,完成国有控股新公交公司的组建、参股民营客运企业的公开招标、公交发展规划编制和部分公交车辆的订购等前期准备工作,并会同相关部门修改完善下线中巴车车辆和从业人员处置,落实新公交公司出台对现有中巴车从业人员的优先录用条件和相关薪酬待遇标准,协调镇江对现有A2驾驶证增A1培训工作,制定需改造线路的布局走向,运力配置和班次安排以及突发情况下的应急保障预案等束带作,确保实施工作的平衡顺利进行,下一阶段,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举全处之力,克服一切困难,按照市政府推进工作意见的要求,整合我市城乡客运资源,创新经营管理体制,完善客运基础设施,优化营运结构,提高服务质量,打造全省一流、镇江领先的市、镇、村三级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络体系。到年底要全面完成投放公交车100辆,开通公交线路20条,建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标准候车亭100座,公交回转场1处的目标任务,实现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覆盖率、镇村公交通达率双100%,按照“五定”(定线路、定时间、定票价、定班次、定站点)、“三统一”(统一排班、统一调度、统一结算)的标准规范运行,全面提升城乡客运品位,满足全市城乡居民出行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二、加强运输行业管理,规范运输市场秩序。
紧紧抓住运输管理过程中社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管理,优质服务,促进运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继续规范出租车经营行为,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出租车制度化、常态化、经营行为管理,积极开展出租行业文明创建评比活动,深化出租车经营行为记分考核,促进出租车驾驶员文明服务意识,队伍素质整体提高。
二是规范公交车的运营行为。对市区三条公交线加强经营行为、服务质量考核,确保公交车正常准点。强化新客运站的源头管理,严格执行汽车客运站“三不进站,五不出站”制度。
三是加强维修和驾培行业管理。强化汽车维修驾培企业信誉考核和记分考核,在维修企业大力推行“诚信维修、放心消费”活动。加强驾培企业智能化管理工作,实行上监控,全面提高培训质量。
四是加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科技手段在行政执法中的运用,重点打击无证从事客运出租等违法行为,维护运输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五是做好安全工作。重点对危货运输企业开展跟踪考核和安全检查。建立与本地重点行业相适应的应急求助体系,完善突发公共事件道路运输应急保障预案。认真履行运输行业“三把关一监督”安全监管职责。
三、加强运管队伍建设,树立服务为民的运管新形象 一是端正执法理念。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教育培训,注重提高执法队伍办案、处置突发事件和案卷质量三项基本功。以省厅开展的“运政执法规范年”活动为契机,端正执法理念,杜绝“钓鱼执法”行为的发生。
二是进一步严格对运政执法人员工作业绩和行为规范考核。制定完善具体的考核实施细则和监督机制,通过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程序制度,基础工作规范制度和奖惩制度,使运政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三是强化执法监督。继续实施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免罚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坚持查处分开,重大案件集体通案制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四是狠抓廉政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实行廉政责任制,率先垂范,正确处理权力与服务的关系。把执法人员廉洁从政和执法工作置于社会群众监督之下,实行政务公开。
各位、同志们,今天的交通工作会议吹响了奋进的号角,我们决心在局委的正确下,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以新的、新的举措,同心协力,倾力作为,扎实工作,为“十二五”交通运输事业的新跨越、新发展再立新功。
尊敬的,同志们:
大家好!
xx月x日,交通运输部召开全国农村公路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李盛霖部长、冯正霖副部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林志慧厅长在湖北分会场就湖北推进城乡公交通服务均等化作了典型发言。近来,我省交通运输系统坚持将农村公交通作为农村基本公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步伐,努力让农民群众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交通服务,“络村镇、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交通服务环境初步形成。
一是坚持交通为民,着力打造一体化服务的农村公交通络。着力打造“村村通公路”的农村公路交通络、“村村有站亭”的农村站场基础络、“村村通客车”的农村客运服务络和“渡运达标准”的乡镇渡口安全络。,全省累计新增通乡沥青水泥路近公里、新增通村沥青水泥路突破万公里,结束了个乡镇和个行政村不通沥青水泥路的历史,除恩施州外,全省实现%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建成农村五级客运站个,候车亭个、招呼站个,全省实现%的行政村建候车亭、招呼站;开通农村客运班线条,投入营运客车台,农村客运营运总里程达.万公里,全省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实现%通客车;累计改造乡镇渡口处,实施渡改桥项目延米,全省乡镇渡口达标率达到%。努力让农民群众走上沥青水泥路,乘上安全方便车、过上平安放心船。
二是坚持务实利民,着力探索均等化服务的农村公交通体系。在人口密集的城镇推行城乡客运一体化,我省以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和鄂州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为试点,积极探索“农村班车进城,公交客车下乡”新模式,使农村客运络与城市公交络有效衔接;在偏远山区的乡村推行农村客运服务区域化,改变传统客运管理“定点、定线、定班”的经营管理模式,对区域经营的车辆,只核定起点和讫点,不核定具体运行线路、班次、站点,突出农村客运特点,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全省建成省级农村客运文明示范线条、“荆楚新农巴士”台,农村公交通成为的亮丽风景线。
三是坚持政策惠民,着力完善规范化服务的农村公交通机制。省委、省政府连续七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十件实事”之一向全省人民作出承诺,并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按照国家规定,按每公里县道不低于元、乡道不低于元、村道不低于元标准落实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省人大颁布了我国农村公路一部地方性法规《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省政府出台了《湖北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明确县级财政按照每每公里不低于元的标准安排养护管理资金。建立农村客运发展长效机制。对符合规定要求、一定三为乡镇村组连续服务的新增农村客运车辆,按每客座元标准实施定额补助。按照农村候车亭每个补助万元、招呼站每个补助元的标准,加大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建立公益渡口养护管理长效机制。我省以恩施州为试点,探索了“公益渡口,政府补助”的渡口管理模式。特别是建始县“信义渡工”万其珍三代“重义守信、尽责奉献”的百义渡,作为“事感动”度络人物、湖北省涌现的新闻人物,在全国、全省引起强烈反响。
同志们:
上午,副厅长董祚华同志总结了上半年林业工作情况,部署了下半年林业工作任务;副厅长刘晓洪、纪检组长陈年山同志分别就林业信息化建设和林业行风评议工作作了动员讲话。三位领导的讲话都非常重要,请大家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新时期林业面临的形势
以20xx年中央10号文件为标志,特别是以提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战略任务为里程碑,林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
(一)全球生态危机给林业带来了新挑战。
20xx年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特别指出:“近数十年来,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造,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概括起来主要有八个方面:
第一大生态危机:森林大面积减少。由于人类大规模利用和破坏,全球森林面积已从人类文明初期的76亿公顷减少到20世纪末的34.4亿公顷,占陆地总面积的比例由60%以上下降到现在的26.5%,而且全球每年仍有500多万公顷森林从地球上消失。联合国《20xx年全球生态环境展望》指出“由于人类对木材和耕地的需求,全球森林已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大厦。”人类是从森林中走出来的,森林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因素。森林锐减直接导致各种生态危机并发,危及人类共同未来。在我国,由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植树造林等林业事业,全国森林面积维持在解放初期的28亿亩左右。湖北现有森林总面积1.07亿亩,但同全国一样,森林质量大幅度下降,亩平蓄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森林功能严重退化。
第二大生态危机:土地沙漠化扩展。据联合国数据,全球沙漠化土地高达360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而且还在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有25亿人口遭受荒漠化的危害,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和文明的延续。我国是受土地沙漠化扩展威胁最大的国家之一,每年有20xx多平方公里国土变成沙漠或半沙漠地区。
第三大生态危机:湿地不断退化。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碳储存等重要生态功能。全球湿地生态系统面积为12.8亿公顷,目前约有一半遭到破坏,约有20%的珊瑚礁和35%的红树林已经丧失,湿地退化和丧失的速度超过了其他类型生态系统退化和丧失的速度。我国现有湿地6600万公顷,面积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其中超过40%的湿地严重退化。湖北号称“千湖之省”,解放初期有湖泊1066个,面积80多万公顷;20xx年已减少到309个,面积缩减到不足23万公顷。全省湿地总面积约为332.55万公顷,破坏和退化也十分严重。
第四大生态危机:物种加速灭绝。生物多样性是人类未来的财富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地球的“免疫系统”,其价值难以估量。专家研究表明,全球40%以上的经济和80%以上贫困人口的生活需要来源于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贡献达到每年33万亿美元。据联合国《全球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目前全球每年至少有5万个生物物种灭绝。因生态危机导致的物种灭绝速度已经超过了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我国有15—20%的物种存在灭绝危险,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640个极度濒危物种中,我国有156个。
第五大生态危机:水土严重流失。由于森林植被的严重破坏,全球每年约600亿吨土壤流失,地力衰退和养分贫乏的耕地已达450亿亩,相当于每年损失9000万亩耕地。据测定,只要地表有1厘米厚的枯枝落叶,就可以减少四分之三的地表径流和99%的泥沙含量。我国有三分之一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
第六大生态危机:严重干旱缺水。森林被誉为“绿色的海洋”。据测定,每公顷森林可以蓄水1000立方米。由于森林锐减及水污染,造成了全球性的严重水荒。目前,全球严重缺水的国家达到100多个,60%的大陆面积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中国是世界上“贫水大国”之一。近年来,长江、珠江、淮河、海河等几大流域水位均在持续下降。
第七大生态危机:洪涝灾害频发。山青才有水秀,穷山必有恶水。破坏森林,必然导致无雨则旱、有雨必涝。据统计,在各种自然灾难中,洪水造成死亡的人口占75%,经济损失占40%。我国平均每年洪涝灾害面积940多万公顷。湖北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区,平均每年因洪涝灾害造成损失超过百亿元。
第八大生态危机:全球气候变暖。这被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导致气候变暖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使用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二是森林破坏释放二氧化碳。毁林已成为导致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相反,增加森林面积,修复森林碳库,将会极大地缓解气候变暖。
这些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和治理的途径都是复杂的,但最主要的产生原因之一是森林资源遭受破坏,最根本的治理途径之一是发展林业。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1992年开始,联合国相继开展了重建森林、防治荒漠化、湿地保护、物种拯救、应对气候变化5大行动,先后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国际森林文书》、《防治荒漠化公约》、《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植物保护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等公约文件。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林业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治理生态危机的重大举措,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增长的重要途径,争取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形象的战略选择。
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面临着自然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破坏严重、生态产品短缺、生态差距巨大、生态灾害频繁、生态压力剧增等日趋严重的生态问题,严重侵蚀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本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启动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多项林业重点工程,投入巨资进行林业生态建设。20xx年,向世界作出了“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xx年森林面积比20xx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比20xx年增加13亿立方米”的庄严承诺。20xx年9月,由提议,在北京召开了APEC林业部长级会议,并通过了旨在保护和发展森林的《北京宣言》,大力倡导发展林业、修复生态。
(二)生态文明建设给林业带来了新机遇。
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古老的农耕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即将步入生态文明的新阶段。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制度成果的总和,也是人类最高的文明形态,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20xx年中央9号文件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提出“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20xx年党的xx大将建设生态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xx年中央10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是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要求林业切实担当起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职责,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基础性、关键性的贡献。
党的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重任。这一认识上的重大飞跃、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实践上的重大举措,赋予林业建设前所未有的历史任务,也给林业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三)美丽中国建设给林业带来了新定位。
党的发布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动员令。汪洋副不久前在中国林科院视察时指出:“绿色是美丽中国的主色调,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战场。”深刻阐述了林业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的主色调,就是说,在美丽中国和美丽湖北建设中,林业部门要坚持绿色为本,把扩绿、增绿、护绿作为工作出发点、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为大地铺绿,在人们身边增绿,让人们享受到优美的生活空间和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
(四)“五个湖北”建设给林业带来了新任务。
省委十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富强湖北、创新湖北、法制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点的宏伟蓝图,为实现“中国梦”湖北篇列出了方程式,吹响了冲锋号。
在“五个湖北”建设中,每一项林业都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大职责。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弘扬生态文化,是文明湖北建设的重要部分。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战场,也是文明湖北建设的主阵地;发展林业产业,壮大林业经济,促进强省富民,是推动富强湖北建设的重要力量。20xx年全省林业产值过千亿,是为数不多的千亿产业板块之一,是推动湖北绿色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深化林业改革,加快机制创新,是创新湖北建设的重要内容。集体林权改革是农村又一次重大生产关系变革,关系到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完善依法治林,规范依法行政,是法治湖北建设的重要实践;统筹城乡绿化,改善人居环境,是幸福湖北建设的重要载体。湖北林业加快发展的过程,就是林业部门给力“五个湖北”建设的过程。林业建设取得的各项成就,都是对“五个湖北”建设的有力贡献。
省委、省政府推进“五个湖北”建设的《实施意见》,把绿满荆楚行动作为“文明湖北”建设十大行动之一,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林业部门莫大的信任和期望,为今后一段时期湖北林业建设明确了主要任务和抓手,进一步彰显了林业在“五个湖北”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五)湖北特殊的生态地理区位给林业带来了新使命。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地处中国东西南北地理气候过渡地带,在全国生态格局中,具有非常重要和特殊的生态地位。鄂西武陵山区是同纬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神农架是北半球保存最完好的物种基因库,大别山是南北地理气候分界线,大洪山是江汉平原的生态屏障,幕阜山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武当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更为重要的是湖北是世界享有盛誉、中国首屈一指的典型库区。三峡、丹江口、葛洲坝等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枢纽都在我省境内。为了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确保长江中下游饮水安全,林业必须切实担起维护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
(六)多年发展的巨大成就把林业推到了新起点。
20xx年省委林业工作会议以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厅党组带领下,通过全省林业战线干部职工共同努力,湖北林业建设取得了比较喜人的成绩。截止今年6月底:全省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410.1万亩、封山育林1451.7万亩、中幼林抚育1961.5万亩、低产林改造314万亩、义务植树5.03亿株;完成集体林确权发证1.18亿亩;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6个;培育林业科技产业园23个、龙头企业301家;争取国家投资141.45亿元、省级投资26.94亿元;取得国家和省级科技成果41项;对4981.77万亩天然林和1856万亩退耕还林地进行了高标准管护;森林覆盖率达到38.4%,活立木蓄积提高到3.13亿立方米,林业总产值超过了1000亿元,林业的体制机制日益活化,政策体系逐步健全,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建设主体更加多元,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比较坚实的生态保障,也把湖北林业发展推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为新时期加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新时期林业发展的思路
林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林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林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林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林业,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针对省情、林情和林业发展自身规律,新时期湖北林业工作必须坚持围绕一个大局(即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和“五个湖北”建设),实施两大战略(即生态立省和绿色富民),推进三大转变(即观念转变、产业转型、机制转换),搭建四个平台(即林业生态示范县建设、乡村绿化工程、生态文化论坛、绿色产品交易会),抓住五个关键(即改革创新、资源管理、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彰显林业发展的新作为。
林业是党的工作的重要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林业不是部门的林业,是党委政府的林业,要自觉放在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中来谋划。一方面要围绕大局,搞好服务,彰显林业作为。充分发挥林业特殊的功能作用,以有为争取有位。要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功能,突出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战场地位,以更大的力度建设森林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更大作为。要充分发挥林业固碳释氧增绿的功能,让气候更适宜、空气更清新、生态更美丽,努力在美丽中国建设中有更大作为。要充分发挥林业的富民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在全面小康建设中有更大作为。要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增加林业碳汇和环境容量,努力在“五个湖北”建设中有更大作为。另一方面要融入大局、争取政策,凸显自身发展。要开动脑筋、积极谋划,把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五个湖北”建设对林业发展的新要求,转化为各地林业发展的新战略,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具体政策和目标,使林业工作自觉融入到党委政府的大局中来,争取一些大政策,新上一批大项目,促进林业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自身快速发展。
(二)围绕转型升级,转变林业发展的理念和方式。
转型升级是新阶段林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推进林业转型升级,要求我们在思想观念上转变、在产业发展上转型、在体制机制上转换。
第一,推进观念转变。转变观念是实现林业转型升级的前提和基础。进入新阶段,我们对林业的发展定位、行业性质、目标任务、发展方式等都要再认识。林业的发展定位要由生产型向生产、生态一体型转变。林业不再是单纯的木材生产,更重要的是生态产品生产,林业要由单一的管理修复森林资源向管理修复多种生态资源转变。林业的行业性质要从产业部门向公共管理与服务部门转变。林业由社会共享,也需要由社会共办。当前,社会公众对林业建设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参与热情也越来越高。林业部门要充分发挥管理、服务和引导作用,努力形成全社会大办林业、办大林业的发展格局。林业的发展取向要由提升人们生产生活水平向帮助解决人类生产、生活、生存的根本问题转变,建设任务从以提高森林覆盖率为主转为追求森林生态、林业产业、林业生态文化三个体系最优化和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最大化,最大限度发掘林业的多种功能;林业的发展方式要由外延发展、粗放发展向内涵发展、创新发展转变,真正面向市场,依靠市场,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配置林业资源。当前林业发展面临着生态退化的挑战,面临着气候异常、疫情虫害加重的风险,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挤压,必须通过内涵发展挖潜力、创新发展强活力。现在很多地方见绿不见林、见林不见荫,林分很差,内涵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很大。要依靠科技进步,努力在优质高产种苗培育、重大病虫害的绿色防控、低产林的高效改造、石漠化的有效治理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推动林业跨越发展。
第二,推进产业转型。产业转型是林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坚持依靠科技,依靠市场,集约发展,推动林业产业加快实现从以加工木材为主向加工多种林业原料、从初级加工为主向精深加工、从一、二产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互补,从资源消耗型向科技密集型的重大转变。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突出发展以特色板块基地为重点的第一产业,以低碳、环保、可持续的绿色产品加工为重点的第二产业,以森林旅游和林产品流通服务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加强产业配套,着力提升林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幅度提升林业基地和加工产品的质量效益,扭转林业产业发展严重依赖资源消耗的不利局面。加强林业产业园区建设,壮大林业骨干产业,增强林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辐射功能,真正把林业产业发展成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林农致富的重要途径。
第三,推进机制转换。转换机制是林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核心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林业发展的内在规律,运用市场机制引进市场主体,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一要放活林权流转机制。在巩固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场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进林权、林地的有序流转,发展家庭林场、股份制林场,提高林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二要放活林业投入机制,在认真落实国家财政对林业补偿政策的基础上,健全完善民营林业的自我发展机制,积极推动民营资本、城市资本、工商资本大规模进入林业,逐步由单一政府投入转到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以市场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轨道上来。三要放活林业产业发展机制。降低林业产业进入门槛,畅通林业资源的流通渠道,鼓励企业自办基地,引导龙头企业与林农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充分发挥市场对林业资源配置的主体作用和政策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引导作用。
(三)围绕两大战略,实施绿满荆楚行动。
“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是新时期林业发展的两面大旗,与之相适应,我们要大力实施“生态立省”和“绿色富民”两大战略。省委、省政府继“开放强省”、“科技兴省”之后,提出“生态立省”,切合了的精神,体现了时代进步的要求。无论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是建设“五个湖北”,打造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都要以良好的生态为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发展将难以持续。
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一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这是生存之需;二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环境容量,这是发展之需;三要提供尽可能多的绿色生态产品和绿色GDP,这是生活之需。实施“绿色富民”战略,就是要让林业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林农,改善林农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提高林农的收入、保障和生活水平。实施“生态立省”、“绿色富民”战略,核心是扩绿提质,增加绿色总量,提高森林质量。根据“五个湖北”建设意见,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将全面实施绿满荆楚行动,力争20xx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2%,比20xx年提高4-5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达到3.4亿立方米,比20xx年增长19%;活立木蓄积量达到3.78亿立方米,增长20.8%;森林植被总储碳量达到2.2亿吨,比20xx年增长97%;林业生态效益价值达到8500亿元,比20xx年增长80%。
第一,大力推进以重大项目、政策投资为重点的工程绿化。积极抢抓国家加强生态建设和湖北黄金十年的发展机遇,高标准策划一批重大林业工程项目,进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建设笼子;高质量完成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工程的造林任务,高水平组织长江防护林、血吸虫防治林、外资造林的营造工作,力争每年完成国家和省重点营造林工程任务120万亩以上。
第二,大力推进以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为重点的山区绿化。以鄂西生态旅游圈和秦巴山脉、桐柏山脉、大别山脉、幕阜山脉为重点,有计划推进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中幼林抚育、低质林改造,加大天然林管护力度。每年封山育林120万亩,森林抚育180万亩,改造低效林50万亩。
第三,大力推进以农田林网、绿色村庄为重点的平原绿化。以平原岗地为重点区域,以“林农结合”、“林水结合”、“林路结合”为主要模式,高标准推进农田林网建设、沟渠绿化、宜林荒地荒滩绿化、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构建起生态经济型平原绿化体系。每年新建平原林网2万公顷,村庄绿化5万公顷,建设500个绿化美化示范村庄。
第四,大力推进以路边、水边为重点的通道绿化。在京珠高速、沪蓉高速、汉十高速等高速公路两侧,武广高铁、京广铁路等铁路两侧,318国道、107国道等国道两侧,长江、汉江、清江及其主要支流沿岸,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等库区周边,通过人工造林、荒山造林、血防造林、封山育林、低效林改造,打造生态经济型绿色长廊,建设贯穿全省的通道森林生态景观网络。
第五,大力推进以公共绿地、园林庭院为重点的城市绿化。积极推动森林城市创建活动,以公共绿地、单位庭院、森林公园、通道长廊以及城郊周边为重点,大力开展城区绿化,培育城郊森林,构建城市风景林和环城绿化带,让森林进入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每年争创1个国家森林城市、2个省级森林城市。
第六,大力推进以省界接壤通道、接壤镇村为重点的门户绿化。湖北绿化在中部六省处于中游位置,但在一些接壤地带落后于周边省份。一些地方路相连、林相邻、山相望,但两个省两重天,反差很大。在绿满荆楚行动中,要把省界门户地区作为建设重点,加大对两省相邻的村庄、山头,相连的道路、水岸的绿化力度,力争5年有明显变化,明显超越。省厅也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工作督办,推动门户县在生态示范县创建中走在前列、门户村镇在绿色乡村建设中走在前列。
(四)围绕林业发展客观需要,切实抓好五个关键。
第一,积极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切实盘活森林资源,真正让沉睡的“青山”变成致富的“金山”;尽快启动国有林场改革,科学划分生态公益型和商品经营型林场,实行分类经营和指导;改革林业资金项目分配办法,将项目、资金优先投向那些工作扎实、实绩突出、特色鲜明的地方和效益好、见效快的重点产业,更好地发挥政府投入的杠杆撬动作用、激励引导作用和产业调节作用;改进林业行政审批,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手续,下放审批权限,提升审批规范性和时效性;完善林业执法,整合执法力量,强化队伍管理,推进综合执法,切实提高执法的规范性、严谨性和透明度;积极试点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改革,更好调动市场主体造林的积极性,努力实现林业良性循环发展。
第二,切实加强资源管理。一是抓紧完善林业生态资源监测 “一张图”。把全省林地、湿地、森林、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信息全部纳入数字地图中,推进林业生态资源管理数字化、现代化、标准化、精准化、即时化。二是严格坚守森林采伐限额和林地占用定额“两条线”。确保全省每年因森林采伐和占用林地减少的森林资源总量少于自然生长量。三是统筹保护三大林业生态系统。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加强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和修复,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四是建立健全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四支队伍”。即林业武装力量和行政管理队伍、技术服务队伍、社会支持队伍(如专业、半专业的森林防火队等),打造一支有强大战斗力、影响力的林业资源安全卫士。
第三,大力强化科技支撑。一是进一步健全林业科技创新体系。紧紧围绕改善生态、改善民生组织林业科研,针对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重点加强林木种质资源保存、新品种选育、重大病虫害防治、林产品加工技术改良、丰产技术探索等领域的科技攻关,以林业科技的新突破带动湖北林业大发展。二是进一步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着力加强科技示范和技术服务,大力推进林业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实现林、科、教,产、学、研有效对接,提高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对林业生产的贡献率;三是进一步健全科技人员培养体系。完善林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在职称评定、专家推选时着重向实践成果突出的同志倾斜,引导林业科技人员扎根生产一线、创造工作实绩;加快林业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引进和培养一批全国有影响的专家或学科带头人。
第四,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加强规划引领,完善规划布局,重点发展林电、林油、林纸、林药、林旅、林板等6个一体化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加强政策扶持,通过财政调度资金、贴息贷款、扶持基地建设等措施,着力支持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和板块基地的发展壮大;加强平台建设,着力筹办好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中国中三角(武汉)绿色产品交易会、中国(罗田)板栗节,为林业企业搭建连接金融、市场和消费者的便捷桥梁;加强新兴产业开发,突出抓好梅花鹿、兰花、油茶、药用牡丹等开发技术成熟、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保护管理到位、种群数量稳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研究,积极培育新的林业产业增长点。
第五,着力加强能力建设。一是不断提高资金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大立项争资力度。找准投资方向,紧盯投资动向,加强项目申报、储备、对接和争取,确保国家投入的增长幅度在中部地区排名前列,省级投入每年稳步增长。二是大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建成覆盖全省的林业专用网络,完善各类数据信息和管理软件,确保所有的信息资料能在网上共享,所有的林业业务能在网上办理,努力实现林业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三是加强林业基层站所建设。基层站所是林业全部工作的基础,基层员工是林业部门的子弟兵。我省林业基层站所大部分都比较困难。工作条件差、福利待遇差、保障水平差的现象,在各地林业基层站所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重视这一问题,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下大力气解决基层站所的财政户头、办公场所、交通通讯等关键问题,保障他们正常工作和生活。
三、新时期林业干部队伍的精神区位
面对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担当新使命,需要林业系统干部职工提振精气神、焕发正能量,以良好的精神区位、过硬的工作作风、出色的工作能力,为新时期林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以松之坚韧加强学习提能力。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倍增的周期越来越短。过去一个大学生一辈子不用再进教室;现在一个本科生两年内、一个研究生三年内、一个博士生四年内不及时补充新知识,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将全部老化。毛主席说,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而消除本领恐慌,非学习不可。不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本领就会退化,思想就会庸俗化。我们要把学习作为干部成长之梯、队伍提能之途,持续不断地推进学习型干部、学习型机关建设。
一要学以立信。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危。在全国组织工作会上指出,党员干部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确保政治合格。林业系统干部要切实加强党史、政治、经济的学习,特别是深入学习党的精神,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面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眼界,真正从历史的、发展的、大局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科学发展前景的美好,自觉增强理论、道路、制度“三个自信”。
二要学以提能。俗话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林业系统干部要立足工作岗位,加强各方面知识的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向群众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提高领导决策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业务技术能力、破解难题能力、应急应变能力、推动落实能力。特别要通过加强学习研究,着力解决林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如怎样提升森林经营水平和森林质量问题,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问题,林业生态价值计算常态化问题,加强资源保护与科学利用问题,等等,都要通过加强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三要学以致用。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用则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消化吸收为自己的知识营养,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现在绿色时报上刊登了很多时事政策、林业科技、工作经验,通过学习消化都能直接用于指导实践。要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促进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使学习和工作相互促进。
(二)以梅之风骨攻坚克难求突破。
林业系统的干部有什么样的精神区位,决定了全省林业有什么样的发展局面,也决定了林业部门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当前,林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挑战、机遇和使命,就看我们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挑战,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来抢抓机遇,以什么样的工作作风来担当使命。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经典名言道出了梅之风骨,不畏天寒地冻,不惧霜刀风险,笑傲冰雪,昂首怒放。林业系统干部职工也要学梅之品格,敢于迎接挑战,善于抢抓机遇,勇于担当使命,力求发展新突破。
一要有“为官一任,绿化一方”的责任意识。这是对岗位负责、对党和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不当太平官,不守旧摊子,不失机遇的眷顾。如果为官一任,山河依旧,荒山还是荒山,林地不成林地,那就是林业局长的失职。
二要有“不畏艰难、不甘落后”的工作激情。湖北林业在全国处于居中的位置,但部分人均指标在全国处于相对靠后的位置。这与湖北重要的生态地理位置是不相适应的。我们要通过几年的奋斗,力争全省林业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前十行列。各地都要再定坐标,创先争优,为全省林业发展贡献正能量。
三要有“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的豪情壮志。事不避难,敢于担当,既是精神问题,也是党性和能力问题。林业发展周期长、困难多,要主动担当,敢于担难,不躲、不退、不绕、不拖、不延,迎着困难上,创造新业绩,方显英雄本色。
(三)以林的钻劲深入基层接地气。
森林要深深扎根土壤,方能枝繁叶茂;林业要牢牢扎根群众,方能健康发展。林业是直接与基层、与群众打交道的部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是林业工作最管用、最成功的法宝。当前,一些机关干部群众观念和作风出现明显滑坡,身在基层下不了基层,面对群众服务不了群众,同讲一种方言没有共同语言,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了,这种作风群众怎么能成为依靠?怎么能做好林业工作?按照党的部署,中央及时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举措。省委已经作了动员部署,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扎实抓好教育实践活动,务求实效。
一要切实增强群众观念。党与群众是鱼水关系,林业与群众是森林与土壤关系。要把群众当主人,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要把群众当镜子,时常照照我们工作的得与失,通过照镜子以正衣冠;要把群众当老师,尊重、学习、总结推广群众在实践中的首创;要把群众当标准,由群众来评判我们的工作。
二要切实增进群众感情。对群众要热心,群众来了当亲人,不能当麻烦;对群众要有诚心,真心诚意解决问题,将心比心,换取真心,不能推挡忽悠;对群众要有耐心,群众提出的问题要反复协调、跟踪解决,不能一锤子买卖。
三要切实增强群众联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同吃同住同种树;经常到群众中开展调查研究,把林农想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摸清摸透,使我们的工作更符合群众意愿,更具有针对性、科学性。
(四)以竹之高节为民清廉树新风。
为民务实清廉是民心所向,是对全党提出的政治要求,也是向全国人民作出的政治承诺。
第一要为民。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习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林业部门就是要想林农之所想,急林农之所急,谋发展之所需。前几天我们召开林企座谈会,不少企业家反映,林农收入低了,林企贷款难了,政策收费高了,行政审批严了,这就是下一步我们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突出问题。把这些群众急需的、具体的问题解决好了就是为民。
第二要务实。就是要实干兴邦、实干兴林。谋划工作要务实,做到目标可行,措施可靠,针对性强,不搞形式主义。现在林业也有形式主义,有绿无荫就是最大的形式主义,表面上看是绿地,实际上林分很差,相当于荒地。这种形式主义,上忽悠领导,下忽悠群众,最后损害的是林业事业的发展。推动工作要落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检查督办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凡事都要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不能大而化之、笼而统之,最后不了了之;汇报工作要诚实,既讲成绩,又讲问题,还要敢讲自己的观点甚至是不同的意见,不要说假话、汇假报、讲违心的话;评判工作要求实,看工作实效,看基层群众反映,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坚决克服主观臆断、官僚主义,克服“假大空”、“虚浮飘”的不正之风。
第三要清廉。就是公道正派、清正廉洁。林业部门权力不大,但少数人搞特权的现象仍然存在。要为人民群众秉公用权、公道处事。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官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浩然正气。
同志们,林业承担的使命光荣而神圣,任务艰巨而繁重。让我们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抢抓机遇,开拓进取,顽强拼搏,不断开创全省林业发展的新局面,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五个湖北建设作出新贡献!
同志们:
受局组委托,现在我向大会作安全生产工作报告。
一、20年全县交通运输安全工作回顾
20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 作,在局的高度重视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落实两个主体责任,依托“三本台账”通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双月行动”,安全生产大检查等多项活动,排查整治客货维驾运输企业隐患60余条,查封非法加气站1个;特别是进入7月份以来,我县境内遭受多年不遇的连续强降雨天气,致使我县部分农村公路(桥涵)多处冲断、坍塌、下陷、山体滑坡、塌方和泥石流阻塞,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出行。灾情发生后,我局迅速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分6组深入到全县县、乡、村三级公路,进行摸底排查治理。共抢修水毁公路39条259公里104处,其中,公路103处,桥梁1座。路面损坏11600平方米;路基塌方9470立方米;沿路塌方3260立方米;水渠损毁506米,挡土墙坍塌1880立方米,涵洞损毁4道40米,桥梁1座150立方米。继续保持了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零事故的良好记录,在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年度考核中,我县排名全市第二,并由市局授予我局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表彰。
同志们,20年我们在推进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这是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奋勇拼搏的结果。在这里,我谨代表局组对奋战在交通战线的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同时,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再立新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是一个动态监管过程,安全隐患需要不断发现不断整改。因此,对安全工作要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二、20年工作安排
今年安全生产工作具体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可概括为:锁定目标,实施报备,依托台账,开展工作16字。
锁定目标就是要锁定巩固成绩,找准差距,排查隐患,堵塞漏洞,实现零事故这一目标。
实施报备就是要求所有的客货维驾企业和工程建设项目企业将安全生产条件向安全股报备,报备的信息包括企业安全资质、人员资质,安全制度岗位操作规范等内容,报备信息将作为我们对企业检查的依据,采取突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对企业安全生产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并适时对企业进行安全评估。
依托台账就是依托隐患排查、整治、销号三本台账,从人员的不规范操作、机械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因素的影响等诸多方面进行隐患排查整治。真正从源头上杜绝和消除隐患。
开展工作就是要重点开展好五项工作:
一是稳步推进我县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根据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管理办法》、《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以及考评程序、考评机构和考评人员管理办法等配套规定。尽快启动客运企业和危险品运输企业的标准化建设的达标工作,积极推进我县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
二是督促驾校落实驾驶员教育大纲和驾驶员继续教育工作。
培养驾驶员安全驾驶、文明驾驶的行车习惯。要对驾驶人培训机构和教练员队伍进行考核,对不合格驾驶人培训机构和教练员进行清理整顿;加强营运客车、城市公交车、旅游客车、出租车等职业驾驶员的管理,严格从业资格考入制度,规范考试成绩,对不符合相关制度的驾驶员,一律不得进入道路运输市场,要建立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培训基地,对驾驶员、押运员进行专业岗前、岗中培训;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下发的《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形成营运驾驶员安全培训和继续教育长效机制。对三年内发生道路运输事故致人死亡且负同等以上责任的、交通违法记有满分记录的、以及有酒后驾驶、超员20%、超速50%或12个月内三次以上超速违法记录的驾驶员企业一律辞退。
三是切实做好重点时段、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
部署好节假日、重大活动和冰冻雨雪、寒潮大风、大雾、防汛抗灾等极端天气下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督促场站做好“五一、十一”等重点时段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加强道路客运、危险品运输、县乡公路等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
四是继续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
提请县政府加大资金补助力度,用于危桥险路的改造,排除事故隐患。要认真落实《长治市20-20年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实施意见》(长政办[20]23号),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五是建立危货运输应急保障队伍。
随着我县经济发展和进步,危险品在生产和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广泛应用,危险品运输也在迅速发展,但由于我县危险品运输行业基础比较薄弱,根据市局安排,我局建立危险品运输应急保障队伍,以提高我县危险品运输应急救援能力,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们:
上午好!
非常感谢局党组、局领导给了我这次担当重任的机会,我的心里感觉是沉重大于高兴,责任大于名声,做为一个单位的带头人,一个领导班子的班长,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在这里我代表我自己也代表我们车站这个新的领导班子,向局领导表态,一定要不辜负领导对我们的信任和重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车站的工作做好,向局领导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客运总站是交通局的一个窗口,更是xx市的一个窗口,汽车站的工作搞的好坏影响重大,搞好车站的工作领导班子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然与在座的各位同志努力工作更是分不开的,因此做为新的班子我们的责任与义务就是团结一心、共同拚博,带领导各位一起,努力工作,积极奉献,树立我们交通局也是xx市服务行业的窗口新形象。
客运总站成立XX年多时间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前任站领导的幸勤工作下,在各位站务员同志们的努力配合下,各项工作均在走上正规,各项制度也逐步健全,总站的各项工作曾经得到了省、市、局、处领导的肯定,我们做为新的一届领导班子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让环境更加优美,让工作更加规范、让制度更加健全和完善,让服务质量更加提高,让我们的荣誉继续保持。
做为新的领导班子,今日我们是正式到任,我们需要时间了解和掌握情况,需要熟悉工作环境,因此在座的各位同志一定要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各人安心自己岗位,负好自己的责任,出现任何的思想焕散、等待观望、看风测向、工作不负责任,敷衍塞责、服务态度粗暴、冷、横、硬的现象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不能容忍的,希望各位同志们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使我们新班子的工作有个良好的开端。
谢谢各位!
我刚刚从事统战工作,今天的会议是一个难得的向各位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样的学习,使本人能够不断地适应统战工作,所以今天对我来说机会难得。刚才县区的同志们都作了发言,我也作一个发言,主要是谈一谈体会。
我谈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统战工作是什么。我来到统战部后的这些天也在不断地学习,研究统战工作是什么。看了很多资料,特别是中央20xx年全国统战工作会议讲话,还有中央下发的《关于巩固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里面讲了很多,归纳起来,统战工作可以概括为两句话。第一句话,统一战线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政治基础之一。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我们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的时候,提出了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条基本经验,即,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可见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一个光荣传统,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是我们攻敌制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所以说统一战线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政治基础。统一战线不是共产党的发明,但是共产党把它做到了极致,各个党派,无论是古今中外,可能都在搞统一战线。比如我们国家早期的昭君出塞,三国时候的孙刘联盟,传说中的孝庄下嫁,都是在搞统一战线,这是一种政治策略、政治手段,我党把它做到了极致。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要实现执政兴国的宏伟大业,同样离不开这个法宝。第二句话,统一战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21世纪三大历史任务,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和平统一祖国,三是维护世界和平,这些都需要我们有一个和谐的环境,有一个和谐的基础。中国境内的各党派、各社会阶层,能不能同心同德、同心协力,按照执政党的思路和要求去做,能不能按照中共xx大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这样一个主旋律去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怎样把各阶层、各派别、各界的力量有效组织起来,所以说统一战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力量。我个人理解,这两句话基本概括了统战工作是什么。
第二个想法就是,统战工作做什么。刚才x部长宣读了今年全市统战工作要点,主要是说今年统战工作重点做什么,我想重点是四个方面。第一个重点是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家知道,近几年,市委提出了“12345”发展战略,这就是全市发展的大局,特别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这“三个发展”是全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委和政府的大局,我们统战工作是党委工作的一部分,要无条件地服务于党委工作的大局。比如,市委提出的“三百行动计划”,“三城联创”、发展“棚室经济”等等,这些都是全市的大局,我们统战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些大事来做,不能也不应该另起炉灶,统战工作要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来做。第二个重点是搞好换届工作。今年市县两级党委、政府换届,也包括人大、政协。从我们统战部角度,换届工作有两个层面,一方面是配合党委、政府做好换届工作,包括对非党干部的培养、推荐;另一方面是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换届工作,从统战部的角度做好指导。这是今年我们统战工作的重中之重。刚才大家在发言的时候都提到这个问题,看来在这件事情的认识上我们是一致的。第三个重点是发展非公经济。大家知道,目前我们国家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不断上升的,从全国看,非公经济大约占国民经济总量的50%,占利税的60%,占就业人数的70%,可能要低一点。现在看来非公经济的生命力、前景应该是不容置疑的,无论从经济统战的角度,还是从其他的角度,发展非公经济、服务非公经济,应该是统战部比较长期的一个工作,或者说是一个基本任务。第四个重点是民族宗教。民族宗教工作,有专门的工作部门,我就不多说了。我想今年市县两级统战部的工作要紧紧围绕这四个重点来开展工作。
第三个想法就是,统战工作怎么做。做好统战工作要掌握以下基本方法。第一个是围绕中心的方法。这个不能变,不能动摇。我们党委、政府的任何工作部门,都是自觉地为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贡献着力量,或者说做着服务,这一点上任何部门没有区别,这是我们必须把握的一个方法。围绕中心,就是你们所在的县委、区委今年的中心工作是什么,统战部就要找准这个切入点,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第二个是突出重点的方法。任何工作都不可能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一个县一个区,一个市乃至一个省,它的工作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比如我市,前年提出“三百行动计划”,去年重点在“三城联创”,今年提出蔬菜棚室建设,每一个时期都有重点工作,我们统战工作也不例外。无论是市里的统战部门还是县区的统战部门,每一个时期,或者说每一个年度,都要有工作重点,哪怕就有一项或者两项,把它做明白、做透、做出成效,那么我们的统战工作就有起色、就有影响、就有作为。第三个是交流联系的方法。这种交流联系包括像今天我们这种横向的交流联系,也包括纵向的与省、国家统战部门的交流联系,还包括我们经常要组织一些外出学习、考察、交流等等,这也是做好统战工作的一个方法。第四个是定期通报情况的方法。从现在开始,市委统战部要通过各种形式,定期组织县区之间横向通报统战工作情况,同时要定期向各个县区的党委通报本地统战工作情况。第五个是考评的方法。市委统战部原来就有对县区统战工作考评的办法,我们要进一步完善。这个考评不仅仅是对大家工作的考核,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市县两级统战部门的工作,我想应该把这项制度坚持和完善下来。
统战工作我是外行,是新兵,今天也算是向各位同仁报到,以后我们还要经常打交道,也请大家给予我、给予市委统战部工作多多帮助和支持,谢谢大家!
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献身使命的崇高精神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饱含着党的领袖、军队统帅对基层一线爱国奉献者的关怀厚爱,传递出凝聚强国强军奋进力量的殷切期望,为我们坚定强军报国信念、书写新时代奋斗答卷指明了方向。全军上下认真贯彻重要指示精神,广泛开展向王继才同志学习活动,进一步浓厚了崇尚英模、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典型是最好的教科书,榜样是鲜活的价值观。王继才同志用无怨无悔的坚守、付出和奉献,生动诠释了一名党人的精神境界和品行操守。他以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模范践行“守岛就是卫国,国安才能家安”的承诺,用忠诚信仰在海天间矗立起一座精神丰碑。他以牢记使命、恪尽职守的责任担当,三十二年如一日驻守海防一线,成为开山岛上照亮祖国海疆的不灭灯塔。他以拼搏进取、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战胜常人难以忍受的各种困难,始终保持一股“扎根开山干,风吹浪打志不移”的劲头和。他以坚守平凡、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甘愿为祖国海防事业献青春献终身,谱写了一曲守疆卫士的壮丽凯歌。
人民军队自创立之日起,爱国奉献就是军人永恒的精神底色,融入红色基因赓续至今。一个英雄模范就是一面旗帜,王继才同志的事迹精神,引发了全军官兵的强烈思想共鸣和价值认同,自觉用行动致敬楷模、用奋斗践行追求。学习弘扬王继才同志事迹精神,就要牢固立起新时代官兵的价值追求,坚守精神信仰高地,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为强国强军作贡献上,勇做新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学习弘扬王继才同志事迹精神,就要扛起军人应有的使命担当,始终聚焦备战打仗,把爱国奉献精神贯彻到真抓实练、真打实备的火热实践中,体现到干事创业、岗位建功的实际工作中,落实到履行使命、戍边卫国的坚定行动中。学习弘扬王继才同志事迹精神,就要鲜明树立政策导向,积极为广大官兵特别是边远艰苦地区官兵帮困解难,把和的关心关爱送到官兵心坎上,不断增强官兵对爱国奉献的认同度、自信心和践行力。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也是奉献者的时代。在强国强军伟大征程上,广大官兵及民兵预备役人员将牢记殷切嘱托和关心关爱,以王继才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践行爱国奉献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书写一流业绩,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努力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日程,我就乡村旅游、导游员管理和行业培训工作做一发言,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20xx年主要工作
20xx年,在市旅游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级旅游部门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我市乡村旅游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去年博山区池上镇、临淄区的齐陵街道办事处和沂源县东里镇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强乡镇,全市共新增旅游特色村5个、工业旅游示范点5个、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共评定了19个创建单位,是历年来成绩最好的一年。此外我们积极做了山东省好客人家星级农家乐的培育发展工作,共评定出9家四星级,15家三星级,这24家单位成为我市首批省级星级农家乐。沂源县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休闲汇”期间,我市淄川区太河镇、博山区源泉镇、临淄区齐陵街道办事处、桓台县起凤镇、沂源县燕崖镇、中庄镇等六个乡镇被评为“最佳休闲乡镇”; 23家乡村旅游点为“好客山东休闲汇乡村旅游点”。淄川区双杨镇藏梓村、城南镇查王村、洪山镇蒲家村、博山区城东街道办事处安上社区、山头街道办事处樵岭前村、桓台县起凤镇华沟村、沂源县燕崖镇朱家户村、东里镇镇西村等8家单位被评为20xx年“贺年会”年味最浓村庄。
导游员管理工作方面。一是顺利组织并完成了我市全国高、中、初级导游员资格考试。三名考生参加高级导游员资格考试,成绩全部合格,实现了我市高级导游员零的突破。共有339名考生报名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全国初级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最后中文110名、外语4名考生考试合格;二是认真做好导游IC卡年审培训以及导游员岗前培训工作。为了提高年审培训效率,增强导游员的实际带团技巧,今年创新并丰富了年审培训的形式和内容,力求以实用为主,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精益求精,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为增进导游对淄博市情和景区的了解,组织专人对全市各景区介绍和导游词等进行采集和整理,编写成册。培训中,相关专家和教授针对导游沟通技巧和导游管理规范给予了细致、贴心、系统的传授,就关于国内外热点问题和旅游文化建设进行了评点和阐述,优秀导游代表介绍自我带团经验和感受。培训还新增了导游上讲台环节。《中国旅游报》等媒体对我市利用旅游淡季,创新思路和方式,对导游进行培训进行了报道。
二、20xx年全省乡村旅游、导游员管理、行业培训主要工作
下面就省旅游系统工作会上于风贵副局长和张明池处长关于今年全省乡村旅游、导游员管理、行业培训主要工作的讲话精神,做一个简要传达。
(一)乡村旅游工作
今后几年我省乡村旅游工作决定突出抓好三件事:一是突出旅游小镇建设,打造乡村旅游精品;二是加快绿道建设,构建环城市游憩带;三是制定实施乡村旅游服务规范,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1、关于旅游小镇建设
省旅游局于风贵副局长关于旅游小镇的定义是以一种或几种特色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发展旅游休闲主导产业为定位,以旅游休闲要素集聚为中心,整合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宜居、宜业、宜游、宜闲,具有会议节庆、健身养生、度假休闲等一种或多种主题活动的小镇。它不一定是一个行政乡镇,也不是我们正在组织评选的旅游强乡镇,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而是旅游产业特征鲜明、功能完备配套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和环境优美、品质高雅的居民生活区完美统一体。在这里,小镇可以满足游客观光、休闲、度假、娱乐等全方位的旅游需求,为游客提供酒店、会议、游览、旅行、购物、医疗保健、车辆补给维修等多种服务。一定意义上,旅游小镇就是新型的旅游目的地,是旅游发展的新标志、新名片,是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根据姜大明省长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要重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指示精神,我省旅游小镇建设要争取搭上这次省委、省政府推动小镇发展的快车,纳入全省小镇建设的大盘子,纳入省财政、土地等支持的范畴。从类型上,依据我省乡村旅游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将重点支持建设温泉度假小镇、山岳养生小镇、滨湖生态小镇、海滨渔民风情小镇、黄河文化小镇、特色民俗文化小镇、风情古镇和特色农业小镇等9种小镇。
2、关于绿道建设
绿道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旅游发展新理念。一般意义上,绿道可以这样描述:以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道路为主体,两侧建有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并配置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店以及租车、修车服务站等配套设施的现代新型道路。在我国,广东省率先进行试点,广州、深圳、汕头、东莞、肇庆等城市的绿道建设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省旅游局将组织一两个地级市和3-5个县(市、区),重点支持,组织专家制定绿道建设规划,以点带面,推动发展。对于各地已经建成的绿道,省旅游局正在研究具体的奖励扶持措施。
3、关于制定和实施乡村旅游服务规范
为全面提升我省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省旅游局今年将制定和出台《好客山东乡村旅游服务规范》,以贯彻和实施《规范》为核心,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加强行业管理,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乡村旅游打造成我省旅游发展的新亮点、新名片。今年,省旅游局将正式组建山东乡村旅游协会,发挥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关于导游员管理和行业培训工作
1、导游管理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去年,国家旅游局将导游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重点课题《导游职业准入与退出机制研究》交由我省承担,并要求我省在导游管理体制上先行先试,开展“导游管理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省局决定将旅游市场、导游队伍发育都比较成熟的烟台、泰安和曲阜三个市作为试点城市。主要措施有:
(1)完善导游职业准入机制。一是实行分类考试制度。下一步,对不同类型导游将采用分类考试的办法,即在全面鼓励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同时,对景区导游、特聘导游实行不同的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二是改革现行导游资格的考录办法。今后,导游资格考试将借鉴汽车驾驶执照的考领方式,机考与现场考试相结合,上下半年各考一次,通过机考后方可参加现场考试。三是推行见习导游制度。新取得导游资格的人员,要在旅行社或导游服务中心有不少于半年的见习期,见习期间申领见习导游证,省内通用。见习期满合格者换发正式导游证,不合格者劝退。不经过见习,不得申领正式导游证。
(2)健全导游职业退出机制。一是实行见习期淘汰制。二是推行IC卡计分管理,分值扣至一定幅度,注销其导游证。三是严格年审制度,对无故不参加年审或年审连续两次未通过者,暂停执业资格;连续两年无故不参加年审或连续三次未通过者,注销导游证。四是严格导游证吊销制度。对连续三年不执业,或违反《导游员管理条例》规定情节严重,或触犯其它法律法规情节严重的导游,吊销IC卡,终生不再发放导游证。
(3)完善导游执业保障体系。目前,导游的管理主体主要有三个:一个是旅行社,是专职导游的管理主体;一个是景区,是景区导游的管理主体;一个是导服中心,是社会兼职导游的管理主体。三大主体分别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保障各类导游的合法权益。各旅行社都应该配备适当数量的专职导游,不同A级旅行社的导游数量和初、中、高级导游结构上有不同要求,凡不达标的,在旅行社评级中一票否决。各景区的A级评定,也要与其导游的数量、结构、培训、薪酬保障等方面全面挂钩,重要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导服中心必须是一种具有公益性质的服务机构,全面承担起导游合法权益保障和服务质量监管的双重责任。
(4)健全导游职业激励机制。一是做好优秀导游的选拔和表彰工作。二是继续推进政务导游团队建设。三是加大对导游的正面宣传力度。
(5)加强对导游的全程监管。通过建立导游信息数据库,实现对导游员的“无缝监管”、“即时监管”。
(6)市、县要担起导游管理主体的责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目前省局所承担的导游年审、培训等管理权限,今年将先对三个试点城市,和拥有5A级景区的县(市、区)下放。下半年开始,将本着成熟一个、下放一个的原则,制定具体办法,逐步下放到市一级旅游管理部门。
2、关于行业培训工作。一是各级旅游主管部门要设立专项的培训资金,将培训工作公益化、制度化,全面打造高素质的旅游团队。二是要创新培训内容和方法,将培训内容覆盖到理论、法规、业务、技能等各个领域,采用讲座、讨论、参观、考察及“以赛代训”、“以评代训”、“以干代训”等多种培训方式,在加强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实用技能和适应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培训效果。三是要突出培训重点。今年的培训内容,重点有三个:一是旅游统计;二是旅游信息化;三是旅游产品营销。
三、20xx年我市乡村旅游、导游员管理、行业培训重点工作
在继续做好省级旅游强乡镇、特色乡村、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创建、复核工作以及好客人家农家乐星级评定工作以及组织好各类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工作和培训等各项常规工作基础上,今年着重抓以下两项工作:
1、将建设旅游小镇作为当前和今后几年的中心工作。《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县级市、县城和重点镇。《淄博市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目标考核办法》也明确将桓台县起凤镇和沂源县南鲁山镇纳入旅游开发主导型中心镇进行考核。下周召开的全省乡村旅游工作会议将就全省旅游小镇工作进行具体的安排和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做好我市相关工作。我市旅游小镇工作要争取搭上这次省委、省政府推动小镇发展的快车,要向上积极争取纳入全省小镇建设的大盘子,纳入省财政、土地等支持的范畴。同时要挖掘自身基础条件、发展思路和重点,科学规划和建设。我们要以旅游小镇建设工作为突破口,推动我市乡村旅游全面提升,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加强培训,规范和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经过多次与市财政局、市劳动局和淄博职业学院对接和协调,今年拟实施乡村旅游培训下乡活动。培训所需费用由市财政承担。通过授课和培训,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水平,规范和提升服务项目,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以此增强我市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希望各区县根据各自实际和工作安排,尽快报送拟请培训的具体地点和日期,我们将据此统筹安排好全市培训工作。
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高度。所谓态字,通俗地说“心要大一点”。这至少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要有所追求,目标远大,志存高远;二是要大度,要能包容。今天,我们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借此机会,我想以“以建设性姿态工作,以包容性姿态生活”为话题,对在座的.青年教师提三点建议或者说希望:
一是心态要平。青年教师来到学校,面临三个方面急需调适:本校工作生活环境与大学尤其是大中城市学习生活环境的失衡;天子骄子与工作新兵的平衡;所学专业与所任学科的平衡(学非所长,学非所用,从零开始);要迅速转变角色,适应环境,步入正轨。
二是状态要满。学习状态和工作状态要求上进,有朝气,有活力。要爱学习(要远离牌桌酒桌手机,少烟酒味,多书香味,主动学习;读书学习,读书是最好的修行;网上学习,网络是最快捷、最丰富的资源集散地;模仿学习,模仿是成为教学新兵的捷径)。要善合作(与班主任合作;与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合作;与学校行政合作,支持行政工作;与家长合作,学会沟通)。对教师来说,合作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现代教师素养的一种表现,善于合作是教师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特别强调下“合群”。新教师要主动融入班级,融入年级,融入学校,与学校不同群体搭上话。要勤反思。只有会思考的老师才“有资格”站在学生面前。也只有会思考的有思想的老师才不会“跪着教书”,也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自信的、有思想的学生。要多展示。展示自己的特长爱好兴趣。上好第一堂课,亮好第一次相,发好第一次言,开展好第一次活动,完成好第一项任务,留好第一印象,累积良好形象,打造个人品牌。
三是姿态要低。要守住底线。一个人成功的有效路径是不忘初心,管好自己,持之以恒。有人调查,人与人的差异,更多地体现在8小时之外,尤其是晚上8——10点。职场上有个“万小时定律”。青年教师要学会生涯规划(比如“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成学校名师,五年成全县名师”。)要低调做人,力求做事不必斤斤计较,对人不必耿耿于怀,谈话(聊天)不必处处争先。要热心干事。有责任心是一个人干事创业的发动机,奋发向上的强引擎。
总之,青年教师要以建设性姿态工作,以包容性姿态生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对学校行政班子,同样提三点要求:
生命最优美的姿态是成就别人。学校,尤其是行政班子,要对青年教师思想上引领,教学上帮扶,生活上关心,尽力成就青年教师成长。
一要服好务。要强化服务意识,主动为青年教师服好务;要提升服务能力,关注教师需求,为青年教师精准服务。青年教师离乡背井,人地生疏,独立生活及自理能力有待提高,
二要搭好台。要压担子(教师艺术节,演讲及征文,各项活动热心参与),给机会(学习培训的机会,做事的机会,成长的机会),给舞台(展示的舞台,表演的舞台,教研组长)。
三要引好路。思想上正强化,摒弃负面情绪、负面因素的不良影响。教学上勤指导。
在座的青年教师,目前是学校的新生力量,即将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你们将影响着,甚至决定着我校的未来。
同志们:
这次全省审计工作座谈会是经省政府同意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审计署关于强化审计监督的决策部署,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审计工作任务。
今年以来,全省审计机关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创新方式方法,突出抓主抓重,依法履职尽责,在督促政策落实、推动改革发展、维护经济安全、促进民生改善、规范权力运行、推进反腐倡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情况可以简要概括为“三句话”:
第一句话,成效明显。全省审计机关自觉融入改革发展大局,持续开展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不断深化财政、投资、民生、金融、企业、外资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截至目前,全省共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 4218个,查出违规问题资金34.74亿元,管理不规范资金 864.51亿元。通过审计处理,已上缴财政资金 18.85亿元,促进增收节支 27.49亿元;向司法、纪检监察及有关部门移送案件线索 95件,移送处理人员 14人;向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提交审计报告、审计要情等 1298篇,被采用和批示 801篇(次);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审计建议 5914条,被采用 4545条;在《中国审计报》、《中国审计》等媒体发表理论文章和信息86篇,有力地提升了审计的社会影响力。省厅建立重要审计情况专报工作机制,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上报 13期审计专报,林铎省长每期都作了重要批示;扭住一些重点工作和审计发现的重点问题、倾向性问题进行延伸审计、扩展专项审计,立足审准审透,在政策落实、财政资金、基金资金、国企金融改革、国企薪资等方面发现和揭露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出建议,督促相关单位整改,得到了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在《甘肃日报》、厅门户网站等媒体公告《 20xx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此外,各级审计机关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高素养、增强党性、转变作风。首次举办全省审计机关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集中学习、研讨交流、凝聚共识,共商审计事业发展大计。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和审计业务学习培训,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和双联行动。这些都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奠定了基础。
第二句话,差距不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对全省审计工作的现状要有恰当的评估,要看到整体工作离省委省政府和审计署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为“四个不相适应”:一是思想观念滞后、应对审计新形势新变革的主动性不强,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不相适应;二是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整体工作水平不高,与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体制机制不顺、工作制度不健全,与新时期审计的职能定位不相适应;四是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审计方式方法滞后,与所承担的繁重任务不相适应。这些问题,究其原因与客观上多年积累形成有关,更多的是与我们思想上因循守旧、工作上按部就班、机制上墨守成规有关,与我们固步自封、开拓不足、创新不够有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第三句话,任重道远。党的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审计工作,相继作出了一系列加强审计工作的决策部署。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办、国办下发《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其配套文件,审计署下发《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省政府下发《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这些都为审计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和制度保证。如何把这些政策和制度的精神要义理解吃透,把具体要求落实到位,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的层次和水平,使之更好地服务、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当说,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繁重而艰巨,面临的挑战比任何时候都要大,我们必须不忘初心、铭记使命,负重致远、奋力前行。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审时度势,精准把握,充分认识审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全省审计机关肩负着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重大使命,面临着全新的形势和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把未来的发展环境和趋势研判清楚,万不可掉以轻心、坐失良机,要努力做到因势而动、应势而进、顺势而为。
第一,“五大发展理念”的确立,为审计工作增加了新内涵新要求。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于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审计工作增加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创新发展,主要是解决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问题。就审计工作而言,随着经济发展对审计需求的日趋多样化,审计的职能定位发生新变化,审计工作的内涵更加丰富,特别是对新政策新措施的监督落实已经逐步扩展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措施及培育增长新动力、打造发展新引擎、拓展发展新空间等诸多新领域。协调发展,主要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是促进增强发展整体性、协同性的应尽之责、应有之义。绿色发展,主要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审计机关承担着资源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措施和资金项目实施情况审计、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使命,必须担负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历史重任。开放发展,主要是解决对外开放的发展路径问题。“一带一路”建设打开了我省对外开放的广阔空间,给审计工作搭建了更加宽阔的平台。强化对扩大对外开放、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体系以及省属国有企业、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重点项目审计,就成为打造对外开放大门户、提升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有力抓手。共享发展,主要是解决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正义问题。加强民生政策、资金、项目审计,促进保护和改善民生,既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总之,“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审计工作的内在要求息息相关,对审计机关来说,加快审计事业发展,更好地发挥审计在促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方面的建设性作用,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最有效、最现实的行动。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推动、指导审计工作,把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贯穿到审计工作发展全过程,推动“五大发展理念”在改革发展各个领域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
第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特征,为审计工作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我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省委十二届十七次全会提出了“一个引领、三个结合、三个确保”的发展思路。省政府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强调,要坚定信心、咬定目标、穷尽问题、强化举措,以工匠精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为稳定经济增长、推动转型发展,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密集出台了“ 3341”项目工程、“ 1236”扶贫攻坚行动、“13685”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发展战略、“ 6873”交通突破行动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涉及范围广、针对性强、含金量高,能否用好用活用足,能否最大限度发挥叠加效应,无疑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带来了新课题。特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仍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各种长期积累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和潜在性风险会逐步显现,这就更加需要发挥审计在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越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大、奋力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越要加强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审计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保障作用。我们要紧扣全省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盯热点、抓重点、扫盲点,通过审计监督,及时揭示我省各领域阻碍改革、制约发展的环节和方面,深入分析原因,积极提出对策建议,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审计支撑。
第三,审计职能的新定位,为审计工作赋予了新使命新任务。党的xx届四中全会《决定》从顶层设计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把审计监督纳入党和国家八个方面的监督体系。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办发 58号文件明确了新时期审计工作的新定位,赋予审计机关维护秩序、推动改革、推进法治、促进廉政、强化问责、保障发展等重要职责和任务。审计工作不仅要揭露重大违纪违法、重大损失浪费、重大风险隐患、重大履职尽责不到位等问题,还要促进深化改革、推进法治、提高绩效;不仅要摸清情况、揭示风险、反映问题,还要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推动整改。这些新使命新任务,使审计工作的定位更高、领域更宽、职责更重、要求更严。如何主动适应、积极应对,实现审计工作新发展,不仅需要我们找准定位,站在国家治理的高度重新审视和看待审计工作,充分认识到审计监督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和重要保障;还需要我们知难而进,发奋图强,更好地担负起历史赋予审计机关的职责和使命,充分发挥国家利益捍卫者和深化改革助推者的作用。
基于这样的形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审计工作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准确把握形势,才能深刻领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内涵,吃透掌握“五大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的任务要求,精准研判审计工作的发展规律及演变趋势,以更新的理念、更实的举措,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关键在于我们的思想认识是否有新提高,作风建设是否有新改变,任务落实是否有新成效,工作层次和水平是否有新提升。这几个方面解决好了,才会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变挑战为机遇。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必须增强大局意识、绩效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树立“参谋有道、服务有方、监督有力、整改有效、创新有为”的审计工作新理念。
参谋有道,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把审计工作放在党委政府工作的全局中去谋划、去部署、去推动。按照“党委政府需要什么、审计机关就提供什么”的原则,对党委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要吃透上情、摸准下情、了解实情,通过审计监督揭示症结所在,全面、系统、辩证地进行分析,从完善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建议,及时为党委政府提供有理有据的审计报告和有价值的决策参考,做到参之有道、谋之有策、言之及时,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服务有方,就是要树立监督也是服务的意识,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寓服务于监督之中,发挥审计的“审、帮、促”作用。在加强审计监督的同时,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服务于维护经济秩序和净化经济发展环境;主动为被审计单位服务,坚持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边提高,通过高质量、建设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督促和帮助被审计单位纠正问题、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提高效益。
监督有力,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审计力度, 做到审准审深审透,切实增强审计的威慑力和公信力。审计人员要敢于碰硬、唱“黑脸”、当包公,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不回避、不退缩、不手软。对重大政策落实不力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人和事要敢于揭露反映,对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佳、专项资金统筹配置不合理的要持续关注,对项目推进缓慢和资金闲置的要加强跟踪监督,对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风险隐患要如实揭示,对案件线索和腐败问题要揪住不放,及时移送处理,切实行使好审计监督权,对党委政府、对人民群众负责。
整改有效,就是要加强审计整改重点环节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促进报告、督查、联动、问责等主要工作的落实,推动审计整改到位、结果运用充分。对不按期限和要求进行整改的,要适时启动问责程序,严格追责问责。对审计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要及时依法移送,不得随意截留。各级审计机关要切实担负起审计整改的督促检查责任,坚持一手抓审计、一手抓整改,着力打通审计工作“最后一公里”,防止“只审不用、审多用少”等审用脱节现象,走出“屡审屡犯”的怪圈。
创新有为,就是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谋划推动审计工作。积极应对时代的变革和快速发展,系统研判新时期审计工作领域、职能、作用的变革变化,在审计理念、体制机制改革、审计方式方法等方面要勇于开拓、不断创新。既不能因循守旧、单向思维,工作中一味地照搬旧模式、恪守旧教条、套用旧公式;也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把业已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束之高阁。要善于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坚持改革和创新并重,坚决破除一切束缚和阻碍审计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陈规陋习和惯常做法,以创新求突破,以创新求实效。
二、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力推动审计工作创新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审计署的部署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机遇、创新思维,强化担当、奋发有为,依法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全面服务改革、发展、法治、反腐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具体工作中,要按照推进“三个创新”、坚持“三个结合”、抓好“六大任务”、加强“三项建设”这一思路来开展、推动和落实。
(一)找准改革突破口,积极推进“三个创新”。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事业发展的坚强引领,始终保持审计工作活力,激发审计工作创造力,全面提升审计能力。
一要推进审计工作理念创新。坚持把科学的审计理念作为促进审计工作发展的内在动力,作为审计工作创新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要善于总结审计发展规律,不断深化对审计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加强审计理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型审计项目课题研究,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深化合作,形成高质量、有分量、可利用的研究成果,把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理论或制度规范,更好地服务和指导审计实践。另一方面,要用发展的视野看待审计事项,善于运用“三个区分”,把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要敢于容错纠错,鼓励改革创新,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准确把握政策界限。
二要推进审计方式方法创新。进一步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加快构建“大项目”审计、“大兵团”作战、“大数据”分析的工作新模式。在审计力量的整合上,要坚持全省审计机关“一盘棋”思想,对内打破处(科)室和地域界限,整合内部资源;对外坚持在审计机关主导的前提下,借助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机构及各类专业机构的力量参与审计,审慎推进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工作 ,构建以国家审计为主导、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审计工作格局。在组织方式的整合上,要创新多专业融合、多视角分析、多方式结合的组织方式,灵活应用“上审下”、“交叉审”、“联合审”、统一编组、扁平化管理等方式,推广应用“同步审”、“联动审”、“一拖 N”等审计模式,实现一组多审、一审多果、一果多用,避免重复审计,最大限度节约审计资源。在信息资源的整合上,要全面推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建立独特的“审计云”模式,使我省审计工作走上“云端”。加快实施“金审三期”工程,构建全省审计数据系统和数字化审计“一平台、两通道、三中心”,即大数据审计平台,信息共享和联网审计通道、政务公开和现场审计支撑通道,审计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共享中心、数据分析中心,实现上接审计署、下联省市县,横通财政、发改、地税、社保、扶贫、金融、国有企业等重点部门和行业,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互联互通。推进机关信息化建设,构建资源共享、功能齐全、运行高效、安全稳定的政务平台,逐步实现机关内部数字化管理和电子化办公。加强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审计机关与审计现场之间信息共享,推广和运用“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方式,推进实时监控、动态监测的联网审计,向科技要力量、求效率、提水平。
三要推进审计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省审计机关在体制机制和管理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职能交叉、定位不准、分工不明、权责不清等问题,这些弊端影响审计内部管理和高效运行,影响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中办发 58号文件对推进审计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全省审计机关必须提高认识,及时跟进,紧抓这一契机,进一步调整理顺审计机关内设机构和管理运行机制,完善“三定方案”,使审计工作的职能定位、职责分工与改革方向相适应。同时要以积极的态度顺应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体制改革,适时开展调研论证,为全面启动改革打基础、做准备。届时我们将按照中央和省上的统一部署,借鉴外省市的好经验好做法,突出甘肃特色,积极探索尝试,把握改革节奏,有序推进我省审计机关体制机制改革。
(二)立足审计全覆盖,始终坚持“三个结合”。实行审计全覆盖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各级审计机关要坚持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现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的审计全覆盖。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三个结合”:
一要坚持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相结合。从长远看,要依据《十三五甘肃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要求,在加强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情况、主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好分行业、分领域审计对象数据库。结合审计资源状况和审计需求,集思广益,适度超前,科学合理地制定当地十三五时期的审计全覆盖规划,保证在一定周期内实现全覆盖。从短期看,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广泛征求多方意见,围绕党委政府年度重点工作,按照轻重缓急和主次先后,高起点做好审计项目选项,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确保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同拍同调。
二要坚持全覆盖和突出重点相结合。对依法属于审计范围的所有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和单位,以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全面审计,确保实现对重点对象每年审计一次,其他对象 3至 5年内审计一次。要坚持审计全覆盖与重点抓突破并重,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环节,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确保审计效果。
三要坚持质量和数量相结合。审计全覆盖,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数字全覆盖,既不能有计划无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片面地把所有单位走一遍,所有领域、所有项目平均用力,一个项目审半年、拖半年;更不能盲目求数量、赶进度,搞“大干快上”,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把必要的审计程序简化了,重要的审计延伸放弃了,审理复核从简了,审计整改放松了。要在保证审计覆盖面广、审计项目多的情况下,严格程序,狠抓细节,提高质量,做到反映情况准、查处问题深、原因分析透、措施建议实。
(三)聚焦工作发力点,切实抓好“六大任务”。立足全省改革发展大局,以审计计划为基础,统筹安排,分类实施,注重实效,在重点审计项目上聚焦发力。
一要持续加大重大政策落实的跟踪审计力度。紧紧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落实,持续开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政策措施以及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重点揭示各地区、各部门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减轻企业负担、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等方面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及时反映有关地方和部门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加强资金盘活和统筹使用、推动重点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促进各项重大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省厅将继续采取“上审下”、“交叉审”的方式,除每月对 2个市州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审计外,还要对发现的重大、共性问题,采用“解剖麻雀”的办法,进行延伸和重点审计。各市县审计机关既要落实好上级审计机关部署要求,也要结合本地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加强对扶贫、水利、交通、环保等重点领域政策落实的跟踪审计。
二要高度关注公共资金资产的使用绩效。树立“安全、绩效”意识,把公共资金使用与项目推进、事业发展、经济社会环境绩效结合起来,既要关注执法执纪行为,更要关注资金使用绩效。依法对各级政府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突出对财政资金存量和增量的审计,避免大量资金“趴窝”,推动财政资金优化结构、合理配置、高效使用。加强对政府相关部门管理资金、项目、资产等情况的审计,严肃揭露和查处骗取套取、贪污侵占、损失浪费等违纪违法问题。按照项目资金使用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认真组织各级党委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及时纠正项目实施中的违纪违规行为,确保政府资金规范高效使用和项目顺利实施。按照审计署的授权,省厅要扎实做好外资运用项目公证审计,关注国外贷援款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使用绩效,促进国外贷援款项目发挥效益。
三要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依法对市州、县区党委政府和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计,促进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前移监督关口,坚持任中审计和离任审计相结合,以任中审计为主,注重揭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抓细、抓实,发挥好预防和警示作用。积极探索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高资源利用综合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安全。按照审计署要求,省厅在陇南市先行开展试点,酒泉市、甘南州审计局分别对阿克塞县、迭部县开展试点。试点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结合领导干部的岗位特点,制定富有特色的审计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为下一步全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积累经验。
四要更加注重经济运行风险隐患的揭示。伴随着我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经济下行压力还将持续加大,一些隐性风险会逐步显现。审计中要牢牢盯住风险易发高发的领域和环节,重点关注政府债务、银行信贷、工程建设、企业投资转让和境外资金资产、资本市场运行、互联网金融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推动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促进提升经济抗风险能力。要加强对省属国有企业、地方金融机构的审计,揭示国有资产流失或“坐失”、经营效益下降或不真实、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等问题及其原因,促进深化企业改革、提质增效、做优做强主业,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金融秩序。
五要盯紧抓牢惠民富民政策的落实。切实加大民生审计力度,关注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服务的公平合理分配,促进完善制度,推动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扶贫审计作为重中之重,统筹谋划、远近结合、强力推进,促进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政策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持续加大对“三农”资金及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医疗、救灾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重点监督检查政策执行、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等情况,确保投入实、资金实、到位实,用活用好,用出效益。
六要积极推进反腐倡廉。着眼惩治腐败,加大对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的揭露和查处力度。审计中要重点检查财政资金分配、重大投资决策和项目审批、重大物资采购和招标投标、国有资产和股权转让、土地和矿产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揭露以权谋私、失职渎职、贪污受贿、内幕交易等问题,对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要持续跟踪,一查到底。加大对不作为等“软性”腐败的揭示力度,审计中重点检查和反映消极懈怠不想作为、怕担责任不敢作为、墨守成规不会作为等问题,促进积极主动依法有效作为。要通过深入分析审计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的特点和规律,提出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的对策建议,推动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四)把牢质量生命线,着力加强“三项建设”。要始终树立精品意识,把质量视为审计工作生命线,严格规范审计行为,坚持依法文明审计。
一要加强审计工作法治化建设。审计机关作为监督机关更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推动工作。要规范审计行为,健全完善审计计划、方案编制、现场实施、复核审理、报告处理、结果公告等环节的操作规程,构建起环环相扣的审计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做到审计程序合法、审计方式遵法、审计标准依法、审计保障用法。要严格审计执法行为,在审计执法过程中牢固树立程序意识、权限意识和裁量意识,严格按照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和范围开展审计,始终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强化外部监督,坚持阳光法则,自觉接受党委、人大、政府的领导和监督,定期报告工作,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巡视、专项检查等监督,积极推进建立对审计机关的外部监督制度。
二要加强审计管理精细化建设。积极构建科学的审计管理机制,严把“五个关口”,不断提高审计管理精细化水平。严把计划编制关,强化全省审计项目计划统筹,提高项目计划的科学性、严肃性,从源头上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省厅着手制定全省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办法,拟从明年开始统筹全省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市县审计机关要结合本地实际,围绕中心工作,提出本级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经当地政府审核后报上一级审计机关批准执行,不得擅自变更调整。要加强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的统计分析,及时提出改进完善的意见和建议。严把现场审计关,按照《国家审计准则》规范操作,重点把握调查了解、方案制定、现场管理、审计取证、定性处理、报告撰写、资料归档等关键环节,做到过程严密、证据充分、结果准确。严把复核审理关,落实审计质量分级管理控制责任制,对审计方案执行性、审计记录完整性、证据充分适当性、法律法规准确性、定性处理恰当性、报告格式规范性、文字表达简洁性进行全面细致地复核审理。严把审计整改关,在审计项目结束后进行审计回访,了解审计决定落实和审计建议采纳情况。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对账销号,切实增强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主动性、时效性,努力做到审计一个项目、规范一个行业,审出一个问题、完善一项制度,提出一个建议、堵塞一个漏洞。严把考核问责关,按照省厅关于审计质量岗位责任及过错追究办法等相关规定,严格界定质量岗位责任,对审计中出现质量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单位和人员,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做到凡责必尽、失责必究、问责必严。
三要加强审计结果运用长效化建设。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采取多项措施,促使审计结果运用最大化、长效化。坚持审计专报制度,对实施重大审计项目、专项审计调查项目中发现的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和审计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等,在审计业务报告的基础上综合提炼,以审计专报形式反映上报,便于党政主要领导及时掌握相关信息、了解重要审计情况,扩大审计结果的运用。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和公告制度,市县审计机关的重大事项和重大审计项目审计结果及审计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要及时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对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在听取本级政府行政首长意见并报经上一级审计机关审定后,按规定程序向本级人大会报告。各地要参照省厅审计结果公告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措施,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力度,审计结果报告除涉密内容外原则上都要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还要逐步实行被审计单位审计结果整改公告制度。实行督查和追责问责制度,会同纪检监察机关及党委政府督查部门,对审计发现问题特别是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整改情况每年进行1至 2次的联合督查,促进整改落实到位。建立由审计机关主抓,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社部门参与,相关部门配合的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加大对知错不改、整改不力、虚假整改部门和单位的问责力度,促进被审计单位抓好审计整改工作,推进审计成果的转化运用。
三、凝心聚力,夯实根基,着力打造“强精实严”的审计干部队伍
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推动审计工作改革创新发展,关键取决于队伍取决于人。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干部要用更高的思想政治标准激励和约束自己,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形成内在生发的学习、工作和创新的力量,着力打造政治上强、业务上精、作风上实、廉政上严的审计干部队伍,为审计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和组织保障。
一要讲大局守规矩,做到政治上强。审计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时时把讲政治贯穿于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时刻要能靠得住、用得上。要严守政治纪律,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中央的领导权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审计署的决策部署,坚决执行厅党组的决定安排,恪守政治规矩,严守政治纪律,坚守政治定力。要绝对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审计事业,始终坚定信念、永葆本色,努力做到理论上明白、思想上清醒、灵魂上干净。要增强组织观念,健全党组议事规则,进一步强化党组意识,坚持民主集中制,真正发挥各级审计机关党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凝聚力量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提高党组的号召力、领导力和执行力。领导干部考虑问题要从整体和全局出发,不计较一隅一地,不计较个人得失,做到统一步调、服从指挥,上下呼应、政令畅通。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注重提升各级审计机关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上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审计工作统筹管理,切实强化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特别是要突出德才兼备和专业性要求,配齐配强领导班子。按目前干部管理规定,任免市级审计机关正职,须事先征得省厅党组同意;任免市级审计机关副职,须事先征求省厅党组意见。要强化责任担当,真正把担当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一种能力,体现在干事创业上,对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都要抱着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决不能推诿扯皮、推卸责任。见难不畏难,吃苦不言苦。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失误错误敢于担责,面对歪风邪气敢于斗争,面对困难挑战敢于冲锋,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二要重学习强素质,做到业务上精。审计工作专业性、政策性、综合性很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审计人员要大兴学习之风,练就过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不仅要会查账,更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要会审数据,更要通过数据找规律;不仅要精通业务,更要熟悉政策;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善于推动解决问题;不仅要“一专”,更要“多能”。要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定期培训、集中研讨、案例教学、模拟实验、在线学习等方式,加大对重大方针政策、审计业务、政治经济、哲学法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强化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实战操作技能,着力锻造“谋划有方、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问策能答”的能力。要在全省审计机关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推行审计实务导师制,评选表彰审计标兵能手。要重视审计专业化和人才建设,科学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审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审计人才的智力支持作用。严把干部“入口”,按照审计署对干部招录、遴选的要求和标准,多途径引进专业化人才,并探索在专业性强的职位实行聘任制。逐步建立审计职业化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畅通干部“出口”,向工作性质相近、有利于发挥特长的相关部门和行业,推荐输送政治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审计干部担任领导职务。加大机关干部轮岗交流力度,立足干部多岗位历练、全方位能力提升,制定相关规则和办法,多角度、多方式适时调整交流干部,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队伍活力。要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把握好年轻干部成长路径,注重基层一线的历练和递进式培养,通过审计机关上下互派挂职、双联村下派任职、省际交流挂职等途径,提升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把真正优秀的年轻干部适时选拔到领导岗位。要关心关爱审计干部,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通过落实合理合规的机关福利政策和休假制度、定期体检、丰富多样的机关文体活动等形式,增强人文关怀,培育和保持审计人健康向上的乐观情怀,以良好的心态和昂扬的精神状态全力投入工作。要加强基层审计业务能力建设,市县审计机关要把业务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重视补齐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上的短板,有效缓解任务重与能力弱的矛盾。“老审计”不能沉迷于已有的知识而停步不前,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掌握新知识、新本领;“新成员”更要加倍努力学习,力争较短时间内把自己修炼成审计专家,成为审计工作的行家里手。市县审计机关要抢抓改革机遇,积极主动地向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作好汇报协调,增加人员编制,引进专业人才。最近省编委批复在县级审计局设立“三农”资金审计中心,确定了机构规格和人员编制。市县审计机关要本着先易后难、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尽最大努力协调相关部门把编制落实到位,省厅将会同编制、人社部门制定方案,统一组织招录工作,力争年底完成。
三要抓纪律提效能,做到作风上实。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不断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向深入,以“钉钉子”精神弛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要以整改问题促作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紧扣个人实际,对自己的学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进行一次回头看,对照“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查找问题,深挖根源,加强整改。要以教育引导转作风,全省审计机关要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勤学习善钻研、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高效率的良好作风。省厅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近期在厅机关组织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下决心解决形形色色的“机关病”。要以弘扬“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审计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活跃审计文化生活,更好地激发审计干部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的热情。要以制度建设保作风,全省审计机关要抓紧制定完善相关制度,用以规范审计工作和机关管理,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长效机制。省厅要参照省政府制度建设的做法,尽快制定出台《甘肃省审计厅工作规则》。市县审计机关要认真做好废、改、立工作,通过有效管用的制度机制和纪律约束保障机关作风建设。要增强制度执行力,让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不留“暗门”,不开“天窗”,不打折扣。
四要扛责任传压力,做到廉政上严。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部署要求,细化落实省委“ 3783”主体责任体系和“ 866”衡量标尺,深入推进全省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要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审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明确班子的集体责任、主要领导的第一责任和分管领导的“一岗双责”,梳理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岗位风险点,主动接受驻厅纪检组监督,堵漏洞强措施,抓重点带全局,将主体责任不折不扣落实好。要层层传导压力,建立健全落实主体责任的传导机制,确保主体责任延伸落实到党支部、党小组。要建立对下约谈制度、谈话提醒制度,对存在问题早提醒、早告诫、早纠正。建立健全“三述”制度,省厅要把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和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作为个人年度“三述”内容,并接受民主测评。健全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规定的重大问题,实行“一案双查”,同时要与干部的提职、考核、奖励挂钩。要带头廉洁自律,领导干部要从自身做起,以上率下,带头做守纪律、讲规矩的模范,充分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要教育引导广大审计干部,自觉增强党章党规党纪意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双十条”规定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不越红线,不触底线,守住防线,阳光审计,树立审计机关良好形象。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抓落实的问题。目标任务一经确定,就要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抓好落实,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要靠实工作责任,对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具体落实到领导、落实到处(科)室、落实到人员、落实到时限,倒逼各项目标任务有人管、有人盯、有人干,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完善审计机关考核制度,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标准,每年组织对下级审计机关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审计业务质量、财务管理等进行专项检查和综合考核,督促下级审计机关严格依法履职。要加强调研指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真正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提高调研质量和水平。省厅将实行审计工作对接联系制度,厅领导班子成员牵头,分管处室长参与,每个厅领导对接联系 1个市州审计局和 2个县级审计局,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联系活动,主动了解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审计工作和审计局履行职能的情况,重点帮助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市县审计工作取得更大成效。要加大问责力度,通过月汇报、季检查、半年通报、年终考评等方式,加强审计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对工作不实、效率不高、落实不力的单位和责任人,要进行严肃问责,坚决防止“有部署、无检查”、“有检查、无落实”、“有落实、无成效”的现象,促使审计干部树立“等不起、慢不得”的意识,切实提升行政效能,推动工作落实。
同志们,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新目标赋予新使命。我们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和审计署的正确领导下,振奋精神,坚定信心,主动作为,用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审计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麻家集中学现有学生670名,教学班12个,教师40人(高级教师1人,中级教师11人)。
开学以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业务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弘扬“五苦”精神,学习、实干、创新,逐步形成了学校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良好局面。下面我就我校的具体做法向各位领导和同仁做以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加强学校管理。一是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责任——质量是生命线。提高管理水平,教师发展,学生成才,学校发展是根本。二是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本学期对《教师管理办法》、《学生管理办法》、《学生常规》等进行了修订完善。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三是加强过程管理,严格对照相关制度和办法检查记载,通报,奖惩。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以师德建设为根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着力强化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二是多措并举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开展“双学双比”活动。学理念,学技能(学书本资料的理念方法、学同行的好做法好经验);比能力,比业绩。通过校本培训,师徒结对等形式让广大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开展教学比武,向教师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走出去,请进来,目前校内教学比武即将结束,下一阶段将与会川中学等学校开展校际教学交流。三是严格考核奖惩,以科学的考核机制激励教师。结合近年考核情况,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和建议,修订完善了教师考核办法。
三、坚持以生为本,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育人原则,大力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以常规教育为重点,开展《弟子规》的诵读和践行,学雷锋,感恩励志教育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开展学科竞赛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4月份将举行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四、加强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家长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麻家集镇地处我县西南边陲,家长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多。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宣传教育政策,教育对家庭的重要性。家长开放日期间,家长代表从早操到下午放学,全程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本学期我校结合“双联”行动,认真排摸学生信息,建立了一对一的教师联系学生,联系家长制度。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我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校园治理,绿化,美化及文化建设正有计划地实施。在镇党委镇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操场问题即将得到解决。但学校在项目建设及“两基”迎国检工作中欠账较多,制约着学校今后的发展。
六、坚持综合治理,确保校园安全。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开展应急演练。近年来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我们坚信有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经过我校全体师生的努力和拼搏,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的提升,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谢谢大家
这次全州林业工作座谈会是经州委、州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午,部分县和林业企业作了汇报发言;下午,泽刚、吉昌和为国同志都谈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同,希望与会同志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林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勇气
当前,我州正处于奋力推进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时期,全州林业工作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最好时期。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林业工作,对林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把林业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具体到阿坝来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长期以来,林业成为全州的自然优势和基础产业,是全州农牧业资源、旅游资源的保护者和建设者,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解决民生问题、改善人居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是做好新时期林业工作是建设生态文明、改善人居环境的迫切需要。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我州局部地区生态仍然非常脆弱,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十分严重,全州生态建设和保护的责任更大、任务更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修复生态环境,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做好新时期林业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破解“三农”难题的迫切需要。林业是“三农”特别是大农业的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夯实新农村的产业支撑,促进生产发展,需要大力发展林业;拓宽农民致富门路,促进“生活宽裕”,需要大力发展林业;推动全州新一轮扶贫攻坚,改善农村人居条件,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也需要大力发展林业。“山青才能水秀,林茂才能粮丰”。特别是我州经济欠发达,贫困点多面广程度深,林区历史遗留问题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只有做好林业工作、加强生态建设,改变农业生态脆弱的局面,才能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不断改善农牧民生活环境,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
三是做好新时期林业工作是围绕州委总体工作要求,加快建设“一强一地两区”的迫切需要。按照州委“发展为要、稳定为重、民生为本、团结为根、党建为基”的总体工作要求,加快建设“一强一地两区”,林业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必须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特别是致力构建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大力推进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建设是我州的重点工作,要紧紧抓住政策机遇,着眼于从林业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中要政策、争资金、上项目,尽快修复受损生态环境,增强森林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功能,为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环境依托和物质基础。
为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新时期林业工作的特点,深化认识,统一思想,遵循规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主题,以建设“生态阿坝”为核心,围绕“森林资源增量、林业产业增效、农民群众增收”目标,坚持保护与利用并举,兴林与富民并重,大力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加快发展现代林业产业,着力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努力实现由维护生态安全向建设生态文明提升、由传统数量林业向现代效益林业转变,推动全州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辩证分析,准确把握林业发展内在规律和阶段性特征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总体目标,抓住西部大开发等历史机遇,锐意进取,爬坡实干,攻坚破难,深入推进生态建设,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全州林业工作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出四个特点:
一是社会贡献“大”。半个多世纪来,阿坝森工从“砍树人”到“栽树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励精图治,成功地走过了一条由开发利用、转产分流再到实施天保退耕还林的光辉历程,实现了“木材经济”向“生态建设”的历史性跨越。其间筑公路、修桥梁、办医院、建学校,为国家建设提供商品材6445多万立方米,修筑公路4800多公里,桥梁80余座,实现利税11.7亿元,完成更新造林346万亩,对365.4万公顷的天然林实施有效管护,为我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藏区稳定和生态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是国土绿化“快”。1998年以来,我州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防沙治沙等林业重点工程,大力开展义务植树、城镇绿化和“绿色长廊”建设,加快干旱河谷造林攻坚步伐,累计完成天保人工造林1221万亩,义务植树3490万株,国土绿化步伐全面加快。全州林地面积达422.2万公顷,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达到205万公顷和 4亿立方米,分别占全省的6.2%、24.9%,居全省第2位,森林覆盖率达24.2%,比80年代最低点18%净增6个百分点,全州森林面积、蓄积和森林覆盖率实现了“三增长”。
三是资源管护“好”。长期以来,各县各部门将林业工作摆上重要日程,认真履行职能职责,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有效维护了国家生态安全和林区稳定。全州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5处,是1978年的6倍,面积增加40多倍。其中:国家级4处、省级12处、州级5处、县级4处,面积达225.5万公顷,占全州国土面积的26.8%。建立森林公园4个、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10处(其中国家级3处)、国家地质公园3处,在保护野生动植物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林政管理得到加强,森林防火卓有成效,全州森林火灾损失率连续多年控制在0.2‰以下,实现连续 20xx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森林病虫害成灾率连续多年控制在 1 ‰以下。
四是林权改革“实”。自20xx年开始,我们紧紧围绕“明晰四至,以均股均利为主,确权到户为辅”的总体要求,精心组织,全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颁证1175.8万亩,确权率100%,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直接惠及60.41万农牧民,每年农牧民仅此政策人均增收188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受到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成为继耕地承包之后我州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重大变革,为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体来看, 目前我州生态建设已进入治理大于破坏阶段,呈现出森林资源快速增加、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林业产业加快发展、兴林富民初见成效、林业行业基本稳定的良好势头。这是我们坚持生态立州、维护生态安全的结果,是坚持保护利用并重、推进兴林富民的结果,也是各县各部门高度重视、真抓实干、团结奋斗的结果,同时也凝聚了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州委、州政府,向全州林业战线的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州林业工作与中央、省委的要求,与建设“五个阿坝”的目标任务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林企发展问题突出。全州林业资源主要分两大部分:一部分由林业企业经营,一部分由集体或群众经营。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群众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部分资源已经搞活,相信将会搞得更活。然而,林业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这也是今天会议集中研究的重大问题。当前,林业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观念不新、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活力不够、管理水平不高。观念不新,体现在等、靠、要思想严重,慵、懒、散现象普遍存在,创新意识、进取意识、竞争意识淡薄,“端着金饭碗讨饭吃”。体制不顺,体现在州县两级管理上,11个州属局和6个直属单位条块分割,互不隶属,沟通较少;州林业局长期以来沿袭行政化管理,统筹整合力度不够,资源配置程度不佳,导致森工单位既不是行政,也不象事业,更不象企业。机制不活,体现在企业增收能力很弱,基本上靠天保资金供养,除个别企业正在逐步转型外,多数企业困死在单一保障的机制上。活力不够,体现在20xx年没有招工,队伍严重老化;再过20xx年,问题将更加显露,包袱会越来越重,直接关系全州的发展和稳定。管理水平不高体现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没有形成规范性制度,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得到有效调动,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二是生态环境仍然脆弱。我州生态环境虽整体好转,但局部生态退化甚至恶化,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致使森林植被遭受重创。全州现有水土流失面积4.39万平方公里, 沙化土地39479.5公顷,潜在沙化134203.7公顷,湿地、草原退化仍未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另外,还有300万亩干旱河谷亟待治理,生态环境仍然脆弱,生态建设任务繁重。
三是生态保护压力增大。全州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林政管理难度大,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挖滥采、偷拉盗运时有发生。极端天气不断增多,有害生物、森林火灾严重威胁着森林资源安全,生态保护压力较大。
四是林业产业相对滞后。持续扩大造林面积难度加大,森林资源质量有待提高,森林经营相对落后,生态建设纵深难度较大。“大资源、小产业”的状况依然存在,农牧民和林业企业职工来自林业的收入还不高,林业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
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三、重点突破,持续推进林企加快发展振兴步伐
“林企不兴,林业难立”。林业企业发展是全州林业发展的要害和关键。全州上下特别是州县林业企业必须按照生态立州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林业企业发展振兴为己任,以提高职工收入为中心,立足资源、资产、政策、人才等优势,抢抓机遇,加快转型,分路突围,杀出血路,加快推进全州林业企业的发展振兴。
第一,要切实更新发展观念。森林资源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发展森林经济、林下经济大有潜力。解放初期,中央决定在民族地区设立森工企业主要是出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考虑,既带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但在“木头经济”的道路上越走越窄。90年代末,中央决定启动天保工程,实际是倒逼传统森工企业向现代林业企业转化,但从目前看,成效不是很明显,其原因是发展观念未转变,企业包袱太重。林业单位必须承担好两大任务:一是经营好主业,切实做好“建、管、护、防”的基本任务;二是不失时机地大力发展生产性林业。虽然我们在生态林的“建、管、护、防”方面初步形成和积累了一系列有效方法,但是在生产性林业发展方面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企业要切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这两大任务上来,树立盘活资产资源,搞活经营、生产、流通的理念,挖掘潜力,壮大规模,拓宽路径,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
第二,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是党的xx大提出的战略思维和总体要求。只有发展观念的转变,没有发展方式的转变,林业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为此,要努力突破体制束缚,坚持“一企一策”,分路突围。州林业局要会同县林业局对全州林业企业逐个进行调研,找出主要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准转变发展方式的路径,逐一推动落实。要树立破解难题的勇气和胆识,充分发挥各单位的领导班子和职工群众的主体作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广泛征求意见,认真编制林业发展规划,提高林业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产业化水平。
第三,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改革创新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目的在于形成倒逼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当前要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加强林业企业改革创新工作。一是高效推进资源整合。要进一步明确11家林业企业的“建、管、护、防”具体职责,若没有必要承担或无力承担此项责任的林业企业,要尽快划分出来,重新分配工作任务,切实解决管护费和管护成本不合理的问题。当然,资源整合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当前,尤其要抓住成都市实施“北改”工程的重大契机,尽快完成我州在成都林业企业资产股份重组工作,为成都市和阿坝州的战略合作奠定基础。要坚定不移推进都江堰林业中心医院建设工作,全力协调阿坝州干部职工医疗费在都江堰结算事宜,积极吸纳森工企业专业人才,努力创建二甲综合性医院。二要探索分类管理模式。林业职工队伍分类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把天保资金向“建、管、护、防”一线倾斜,多渠道支持林业企业发展,通过资源重新配置,形成激励约束机制。要逐步探索推进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林区公路等职能从现有森工企业中剥离出来,通过设置岗位、利用专项资金雇员进行管理,空缺岗位及时补员。需要注意的是国家拨付的天保资金分得很细,必须在统筹安排财政资金的基础上给予指导性倾斜,合理配置、管好用好天保资金,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林业企业经营性资产可采取授权或委托经营方式,分流部分在职人员。三要严格实行绩效管理。要在科学合理安排天保资金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绩效工资管理制度,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行多劳多得,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州林业局和州财政局要积极参与林业企业的资产管理,加强收入分配监管,研究确定全州林业企业平均工资标准,通过林业发展基金进行适当调节,统筹解决好退休职工养老、医疗等“五险”问题。四要建立健全考评机制。要进一步健全林业企业资产分配和生产经营管理的规范性制度,在林业企业和直属单位中实行生产经营目标考核制,与企业职工特别是管理层的工资收入和任期目标奖挂钩。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后,要延伸至县林业局及下属林业企业。五要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按照有保有压、有进有退的要求,全力构建大林企之间的内部分工体制,强化资源内部循环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要培育生态保护工程和林业建设工程的专业化队伍,为森工企业成功转型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第四,要着力加强组织保障。牢固树立全州一盘棋的思想,深化认识,达成共识,以超强的执行力保障林业企业走出困境、振兴发展。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林业企业发展振兴关键在党委和政府,核心在企业领导班子,根本在职工队伍。州、县党委政府要把林业企业发展作为全州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纳入全州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统筹谋划,统筹安排。各级党委、政府要主动过问林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推诿、不扯皮,多出点子,多做工作,多给予支持。同时,要加大州、县林业企业领导干部与地方党政人才、经济人才的交流力度,推进人力资源共享。各单位要把企业职工当成财富,建立林业企业职工收入动态增长机制,提高职工待遇,确保职工安居乐业。要高度重视森工遗留问题化解工作,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带着深厚的感情,主动去面对、去倾听、去化解森工信访问题,努力维护全州稳定大局。二要建立发展基金。从州级财政和林业企业经营性收益等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州级林业发展基金,在逐步消化历史遗留问题的基础上,主要用于发展林业生产和经营,提高林业企业自身发展水平。同时,搭建企业融资平台,全力解决林业企业融资能力偏低的问题。三要积极争取政策。林业既是一项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基础产业,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生态产品和林产品的双重任务。发改、商务、科技、税务、工商、金融等部门要把支持林业企业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主动向上争取政策扶持,有效配置政策资源、资金资源、项目资源和生产要素,努力争取全州和林业单位的利益最大化,支持林业企业做大做强。为国同志牵头负责向省住建厅汇报,协助办理恢复林业工程筑路二处的公路工程二级资质事宜。四要强化分类指导。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政策指导,强化规划引导,支持林业企业因地制宜求发展,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旅则旅,宜工则工。要在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尽快制定我州林业发展专项规划,闯出一条林业生产经营的新路子,切实提高林业职工收入水平。按照“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的要求,建立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议事制度,保证各项决策公开透明。
同志们,新的时代赋予林业新的内涵,林业在全州跨越发展中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程中的使命更加光荣,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林业工作的总体部署,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以林业企业发展振兴为重点,毫不动摇地加快林业发展,努力实现林业工作一年一个样、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变样的宏伟目标,为奋力推进我州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可以用三句话概括:一是干好年,二是编好年,三是谋好“十二五”。刚才,县(市、区)的同志交流了情况,市公路处、运管处、港航处以及局建管处就基本情况进行了、交流。从年的任务看,确确实实还有一种紧迫性,责任感,还需要我们加把劲,迎头赶上全省发展的大好形势。对下步工作,我提出四点要求:
一、加大推进力度
从目前计划执行情况来看,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时间同进度是倒挂的。8个月过去了,我们才完成计划投资的47.8%,按照姜副局长刚才的说法,7、8两个月比6月份的进度增加了15%,按照这个进度,到年底只能完成90%左右,所以要求大家全力以赴狠抓项目推进,狠抓工程的建设,狠抓环境的营造。二是计划与执行是弱化的。安排的计划是30.5亿,事实上按照报上来的`进度,我们可以算一笔账,高速公路17亿元的投资现在可看到14亿元,干线公路可完成11亿元,两块加起来25亿元,还有5亿元如何挖掘,从目前执行情况看,进度不是很理想,我们市县两级交通局要向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做检查。只有杭新景高速公路3亿元、水运建设1.5亿元、其他项目加起来1亿元全部能完成,“305计划”才可能实现。目前来看,我们抓得不紧,拦路虎多,不确定因素多。三是新开工项目进展十分缓慢。15个新开工项目目前才开工4个,另外11个项目中有5个年内无法开工,占三分之一。今年无法开工的这5个项目,省里没有列入计划的只有1个,剩下4个都是这样那样的因素导致无法开工。
因此,在执行计划上,下步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从时间上来算还有一个季度的时间,九月份为了大稳定,我们的工作缩手缩脚,这剩下的一个季度,我们如何打翻身仗
1.每个县回去委会要研究。责任到、到科室、到人头,盯牢计划,确保完成。哪个县完不成任务,那个县写检讨。我们的项目是按照条块结合定的。哪个县没完成任务导致市里任务完不成,市里也要写检讨。
2.要讲诚信度。计划是分头上报的,既报市政府又报省交通厅,我们自己报的计划不能打自己嘴巴,要做到言而有信,行动要迅速,而不是往后推,这个诚信要政府来检验,要老百姓来检验,要自己来检验。
3.要横向比较。同样是在交通厅的下,实行的是同样的政策,宁波市150亿元的投资计划半年完成96亿元,他们大干快上,公、铁、水并驾齐驱。其他地市发展也很快。困难是客观存在的,关键要下决心,要比较,为什么他们能够全面推进,快速发展?我们6个县(市、区)也要比较一下,完成60%以上的就衢江、开化,龙游县才完成29%。
我们要从这三个方面分析检讨,工作还有哪些不适应,要从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抓落实。
二、加强计划的编制
总体上,年的计划是积极主动的,也是留有余地的。从大家报的计划看,年公路计划34.6亿元,水路2.6亿元,场站1亿元,共计38.2亿元。公路计划的34.6亿元中,高速公路20亿元,干线公路、农村公路14亿元,新开工项目:国省道6个项目79公里,18亿元投资;重要县道7个项目31.5公里,2.9亿元投资。计划排出以后,我们就要加快推进,加快对接,加快前期工作。重点放在国省道上,大中修改造上,要多争取项目,现在大中修政策是最好的,计划上要抓紧对接。在计划的编制执行上,要求条块结合。三处一站要把这个条条贯彻落实下去,确定编制重心;块块就是按照条条的,把项目排好,把工作抓到位,要求条块结合,使计划形成很强的指导性、操作性、执行力,抓好编制执行工作。
三、加快规划研究
“十二五”规划市政府发了〔〕74号文件,提出了四个明确:即明确了指导、主要任务、进度安排以及保障措施。省厅也召开了专题会议,刚才姜副局长进行了传达。我们的规划要做到“五为四体现”:五为即为综合运输服务,为均衡发展服务,为畅通工程服务,为衢州经济、块状经济、园区经济服务,为城际快速通道服务。四体现即:
1.要体现规划的前瞻性。不能规划放一边,计划年年搞,规划的项目放一边,没有规划的拼命上,出现“两张皮”,这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前瞻性就是要调查研究,多方听取意见,合理布局路,合理排出项目建设时间。
2.要体现规划的严肃性。王副厅长在全省规划布置会上强调,今后路的建设要看规划中有没有,规划是经过反复论证研究形成的,原来的规划是什么情况,现在的情况又是什么,要研究清楚。在编制过程中要把握省厅重点方面:内河港口要有一个全新的建设体制,按照“政府主导、航电结合、以航 为主,以电养航”的理念,规划好“十二五”建设任务,充分体现公益性特征。我市“十二五”规划重点内容有四个:一是相对薄弱的国省道干线公路,高速公路浙江体制是省交投投资,也有市场化运作的,同“十二五”规划没有多大关系。二是有条件建设的通村公路、联公路、危桥改造、安保工程仍然是解决均衡发展的重头戏。三是城际扩容路。金华谋划的很好,市区到县里的道路要扩容、改造、提升,也要做好规划,江山—常山—开化应该规划快速通道。四是重要的疏港公路、省际断头路。
3.要体现规划的可操作性。从两个方面审视:一是每年建设的量是不是均衡的,可持续发展的,特别是有的县项目谋划的多,操作不了等于0,谋划的项目都要有一个应对的措施。二是各项目之间的布局要围绕经济、产业,围绕农业现代化,体现前面讲的“五为”,项目要排得出、实施的了,要让政府感兴趣,让老百姓拥护。
4.要体现规划重点项目的准确性。没有重点项目,规划再好,投资量上不去,农村公路再建3600多公里,投资不过20多亿元,重点项目要抓准,有的项目要根据部、省政策,抓紧上,在政策上要呼吁对欠发达地区支持。
四、加紧目标考核论证
省厅目标考核纸质文件已经下达,总分150分,具体见文件,市县两级要认真研究,年我们综合考核拿到第一位,年不能退的太多,目前几个大的问题见不到底,除了黄衢南标化工地建设得到部里的肯定,省里召开过现场会外,我们还未发现新的亮点,希能创出名列全省前茅的亮点。省考核重点项目各县要自我加压,要主动同市里联系,5个新开工项目开不了工,也要有一个分析研究。建管处的情况分析材料很好,具体、实在,会后发给各县自我对照,要贯彻好,落实好。总之,我们今年要确保全省综合目标考核前三位。
同志们:
全省审计工作座谈会马上就要结束了。会议传达了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主要精神。戴克柱副厅长代表厅党组作了工作报告,这个报告大家都感觉比较好。不但总结了我省上半年的审计工作,部署了下半年的审计任务,同时充分肯定了有关市县的审计工作经验,而且就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扎实推进“抓建设、练内功、提效能”五年行动计划,进行了全面动员。在讨论中,各地介绍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大量宝贵的、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同志们在基层工作非常辛苦,非常艰难,但大家克服重重困难,使审计工作能够一年上一个台阶。在此,我代表省厅,对大家多年来为审计事业的发展所作出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结合会议讨论情况,就如何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会议的主要收获
这次会议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安排紧凑,效率很高,可以说成效显著、鼓舞人心,达到了预期目的。会议的收获主要表现在:
(一)回顾了上半年审计工作的开展与完成情况。大家一致认为,全省审计工作成效显著。20xx年上半年,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在省委、省政府和审计署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审计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大家在讨论中,既充分肯定了上半年审计工作取得的成绩,又客观指出了目前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对做好下半年的审计工作很有启发。有的市在交流中,一再谈到市委、市政府非常关心、重视和支持审计工作,政府主要领导直接分管审计,市委会定期听取审计工作汇报,这一方面说明审计工作自身做得非常突出,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另一方面也说明党委、政府已充分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二)学习领会了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精神,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省情,联系当前审计工作实际,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讲,目前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涉农资金审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方针,就是服从服务于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大局。审计署在系统回顾总结近年来涉农资金审计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突出重点、改进方法,扎实有效地利用审计手段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作了部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各地要从实践出发,积极探索工作的路子,并认真总结,力争形成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成为先进典型。
(三)从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安徽的省情特点和促进“三农”发展的客观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了我省农业审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回顾总结了几年来我省涉农审计工作实践和比较成熟的做法和经验,明确了下一步及今后一个时期涉农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与重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我省各级审计机关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国家和我省各项涉农惠民政策措施的落实为目标,以党委、政府和农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资金的分配、拨付、管理和使用为主线,统筹规划,改进方法,全面提高涉农审计工作水平,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项目选择上,要坚持突出重点;在工作安排上,要加强协调配合;在审计方法上,要注重科学创新;在审计处理上,要实事求是。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涉农审计在审计处理上,既要依法审计,更要实事求是,坚持寓服务于监督之中。大家表示,将按照这次会议要求,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涉农审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四)就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实推进“抓建设、练内功、提效能”五年行动计划,进行了全面部署。“”是安徽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安徽审计工作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使全省各级审计机关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努力开创安徽审计工作新局面,省厅决定从20xx年起,在全省审计机关全面实施“抓建设、练内功、提效能”五年行动计划。对事关审计事业长远发展的工作作风、激励机制、业务管理、队伍建设和落实措施等方面,作出了非常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必将对提高审计工作整体水平,提升审计机关整体效能,推进安徽审计事业跨越式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通过全省各级审计机关的共同努力,五年行动计划即将印发执行。大家在讨论中一致认为,在全省审计机关全面实施五年行动计划 是省厅党组全面分析审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我省审计工作实际,为推动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非常正确、及时,是全省审计系统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次革命。五年行动计划抓住了影响和阻碍安徽审计事业发展的“瓶颈”,可以说切中要害,抓住了关键,抓住了根本。各级审计机关要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五年行动计划,领会其精神实质,采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同时,实施五年行动计划仅靠审计机关自身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要及时向政府领导汇报,争取支持。
(五)交流了经验,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的意识。这次会上,各地交流了在涉农资金审计和业务建设、队伍建设中取得的鲜活经验和可行做法。如淮南市审计局在中层干部选拔中的一些做法,滁州市审计局在干部管理上坚持原则、敢于碰硬的行为,值得学习。通过交流,开阔了视野,达到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通过对照比较,找到了差距,增加了动力,激发了大家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的意识。
会上,大家还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各地要求省厅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及时下发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再如,有的市反映,省级预算执行审计报告披露本级篇幅较少,披露市县较多。这些意见和建议,会后我们将认真研究,以便不断改进工作。
二、关于妥善处理好当前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处理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强省的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涉农资金工作涵盖了方方面面,如文、教、卫、体、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投资等诸多领域,涉及到审计工作的每项业务。审计点多面广,情况又十分复杂。因此,“审计不能包打天下”,审计中一定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一是要审查涉农资金的来源渠道。我省“”规划承诺,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财政预计投入资金规模达1800亿,要搞清楚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投入金额。二是审查涉农资金是否真正用于涉农项目;三是评价涉农资金使用效果,是否将涉农资金用于搞“形象工程”。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发生的新情况,审计机关既要肯定和评价涉农资金使用效果,又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从宏观角度提出改进意见、建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要妥善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省委、省政府提出“工业强省”战略之间的关系,在加强新农村建设涉农资金审计监督工作的同时,服务好“工业强省”战略,为加快安徽崛起做出贡献。
(二)妥善处理好经济责任审计质与量的关系。下半年,面临四级党委、政府换届,经济责任审计任务将非常繁重。审计力量严重不足,审计质量很难得到保证。要研究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多向本级领导请示、汇报,争得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三)妥善处理好治理商业贿赂与审计工作的关系。目前,全国正在加大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我省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力度也在一步一步地加大,查处的案件数量在大幅度增加。审计中,要善于发现和敢于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加大查处力度,该移交的,在查清情况后,按程序及时移交有关部门查处;对于审计中发现的疑点和蛛丝马迹,由于各方面原因和审计手段的有限性,一时很难查得清的,要在审计档案中予以反映,防范审计风险。目前,土地方面的案件较多,要将土地出让金审计作为重点。
(四)妥善处理好做好审计工作与加强审计宣传的关系。目前,审计取得较好的社会地位,影响越来越大,党委、人大、政府对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视,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但与社会对我们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社会对审计工作还不太了解,不太理解。各级审计机关要进一步加大审计宣传力度。在这方面省厅要带头,各市县也要采取灵活多样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上下联动,造成声势。
三、关于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
这次会议自始至终发扬了求真务实、提高效能的良好作风,会议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共识,为今后的行动和完成工作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志们回去以后,一定要传达好、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要紧紧围绕会议主题,以创新的工作思路、良好的精神面貌、扎实的工作作风,将会议精神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开创审计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及时做好会议精神的汇报传达。会议结束后,要抓紧时间将这次全国、全省座谈会的精神,向党委、政府领导汇报,使他们对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有更多、更深的了解,积极争取党政领导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有效解决审计经费投入不足、审计人力资源缺乏等现实问题。
第二,采取措施,贯彻好、落实好会议精神。在审计系统内部,要做好会议精神的传达,组织审计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会议精神,使他们都能了解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把思想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创造性地做好下半年和今后时期的各项审计工作。各级审计机关要从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出发,探索审计监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路子,制订落实五年行动计划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市局不仅要抓本级机关,还要贯彻到县(市、区)审计局。请各市审计局将贯彻落实这次座谈会精神情况,于8月底前报省厅办公室。
第三,统筹安排,完成好今年后几个月的工作任务。在今年剩下的有限时间内,我们要结合上半年审计工作,按照年初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的部署和五年行动计划要求,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克服困难,再接再厉,扎实工作,集中力量,提高效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省厅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各级审计机关除了要完成好全省统一组织的项目外,对自行组织的审计项目,以及当地党委、政府交办的审计事项也要完成好,为政府宏观调控服务。
同志们,审计事业任重道远,我们要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坚定信念,迎难而上,努力开创我省审计工作的新局面,为安徽审计工作的新跨越,加快安徽崛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