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书法心得体会(合集3篇)

教师书法心得体会(通用3篇)

教师书法心得体会 篇1

上学期末发起的教师大连基本功—教师练字活动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寒假里,要求教师每人书写一本田字格,假期后,也没有放松,教师们仍然坚持书写。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从老师们所交的练字本看,每位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为了能提高老师们练字的积极性,提高练字的效果,从今天下午开始,学生练字的时间,除了各班班主任在班里坐班之外,其余教师全部到四楼多媒体教室集中练字。下午还没有到打铃的时间,有的老师已经坐在教室里聚精会神的开始了练字。那一刻,三四十个教师坐在一个教室里,听不到说话的声音,只听到笔尖在纸上沙沙的响,那一会儿的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大家好像在上自习课,都在安静的学习。

实际上,有时我们缺少的就是这种氛围,一个安静的学习的氛围,不光是练字,下一步,学校硬件建设好了,教师有专门的图书阅览室,更需要这种安静的氛围,大家都在集中精力学习,就是给其他教师说事,也是小声的,互不影响的,如果坚持下来,达到了这一步,那教师的业务素质的提高就快了。

铃声响了,1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老师们都感觉时间太短了,刚刚进入状态就打铃了。下一次,是否能在延长一些时间。

教师书法心得体会 篇2

这学期里,从二实小来了一位新校长。他在二实小里专门负责写字教学的,而且还是省书法协会会员。所以,一到这里,他就在大会小会上提写字教学,搞写字特色,还决定成立书法兴趣小组,并且每天专门开设一节课,让学生专门练字。

这一下子就在办公室里炸开了锅,语文教师无形之中又多了四节课,因此,语文老师也议论纷纷:

“农村小学能赶上城里吗?二实小学生的字好,还不是家长花钱在辅导班里学的!这不是浪费时间?”

“叫语文教师负责,我们自己也写不好呢?”

“是呀,有人也许会写,但不一定讲得出来,以前也搞过,最后还一样!”

一周后,各个班级里仍没有多少变化。老师们也是老一套。

校长着急了,在下一周周前会上,他又抛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叫老师练毛笔字,并且一周交5张作业。教师们一片愕然。

很快,我们办公室前面放了一张写字桌,上面还放了文房四宝,边上贴了一张校长写的毛笔字。

“老沈,这些字也赶不上你写得好!”

“你看,这一笔就没有到位!”

教师们又在那里议论纷纷。

“看什么?让我来露一手。”小张年纪轻,在师范里也学了一点,看到这些就有点手痒,抢先坐下来,抓起毛笔就写,结果“刷刷……”,很快就写了一张草书,龙飞凤舞的,还蛮有点样子。

“下来,下来,你看我写!”老沈把小张拖了下来,抚平宣纸,沾好墨,工工整整地写了一张正楷字。我们一瞧,的确写得不错,就一起哄,把他和校长那张贴在一起,左瞧瞧,右瞧瞧,觉得还真行。

“老沈,你也是省书法协会会员了!”我们个个总打趣他。

“好了,好了,大家都来试试!”马上就有人吆喝,毕竟我们大都数是师范毕业的,还有一点功底,只是有点手生而已。

紧接着,老师们都来排队写字,露上一两手。

此后,总有老师做完事,到这里写上一涨,写好了,还等墨干才离开。

时间长了,这倒成了我们办公室的一道风景线。学生的练字也逐步走上了正轨。

后来与校长聊天时,校长才笑着说:“学生练字,没有教师的参与是不行的。我才开始只想,每一次提倡能影响一位老师就是成功的,想不到教师能有这样的变化,环境还是很重要的。”

我们听了,佩服不已。

教师书法心得体会 篇3

喜欢书法应该从进师范时计起,周元江老师和胡吉祥老师的字一直以来对我都是一种仰慕。参加工作后,由于工作激情忙于教书育人,但是,喜欢和爱好一直没有间断过。免不了常买一些自己喜欢的帖读一读、练一练。到青龙中学教书后,还订阅了中国书法进行学习,但由于基础太差,好多地方总是不能理解,动笔也是凭偶尔的兴趣而已。工作之余,读了一些有关书法方面的书,也临了一些碑帖。到政府部门工作后,这种兴趣越来越浓,只要认为好帖就临写一番。到纪委工作后,特别是深受宗书记爱好理念的启示,多看、多想、多练变有了一些深层次的看法,经王林老师的多次点拨,使我对学习书法,使我对书法方面的知识、认识和欣赏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就学习谈一点感想和体会。

重在临。会写字的人很多,但只有熟练地掌握了书法的技法和知识,才能从一般实用写字提高到以观赏为主的书法艺术创作高度。我们学习书法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在实践中体会到,学习书法首先是从临帖开始。既要临古人帖,拜古人为师,也要临现代人的帖。但是,为主的应临古帖、名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纵向取古,横向取今”。在这方面先贤和当代大师们都论述得很清楚,我们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照着做就行了。启功大师在给书法爱好者的信中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斯为下矣”。不管是谁的话,只要有理,就得听,学现在人最容易象,但一象了,一辈子脱不掉,以后悔之晚矣。“写帖主要抓结构,结构对了,点划的姿态即使全都删除,人家也会说象某家、似某帖。”启功先生对临古、临今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贵在勤。学习书法有“苦”、有“乐”,是苦中求乐。清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诗句,比较形象深刻地说出了勤学苦练的道理。书法家冯国语先生的名言“无情何必来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深刻地揭示了书法家的博大胸怀和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他说:我练书法,经过的是“五步炼狱”。龙跃天门,虎卧凤阙,神剑森列,无羁走马,皆以临为先。帖拜名师,不慕虚名,凝神锤造。此为一。心慕手追,别开蹊径,独创一格。此为二。广纳、博取、能容,天地为师,人人为师。此为三。知识、人品、涵养与之并辉。此为四。悟性为第五。何为悟性?“都道悟性为第一,我言悟性是忘机。疾风骤雨张长史,落花飞雪僧布衣,得骨得髓承前训,古风古貌不随俗。顿悟本来勤中生,胸纳百川笔自逸。”可见,要想在书法艺术方面有所成就,不经过勤学苦练,不经过深钻细研和认真地体验醒悟是不可能的。但是,光靠“闷着头”苦练也是不行的,还有一个学练的方法、窍门问题。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说:字不是“练”好的,是“学”好的。学就是拿,拿就是学。要想着自己是“写字”的,而“字”写得最好的是王羲之、颜真卿这样的古人,如果不老老实实地向先贤们学习,不坚持到传统宝库中去拿宝,“字”是写不好的。又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就学习书法来说,“外财”就是向外人学习,向外人的优点学习,把外人的好东西都吸收甚至“抢”过来。不向外人学习,就不能丰富和造就自己。在“发外财”中,传统宝库里的外财最丰富,这个宝库对谁都是敞开大门的,就看你去不去拿,是拿一件还是许多件,是拿一次还是经常拿。人,不从别人那里拿来宝物是富不了的!由此看来,只有把人的天赋和好学、善学的刻苦钻研精神结合起来,做到有才华而不浅尝辄止,以全身心的投入,废寝忘食的苦练,“退笔成山”的毅力,博学深思的悟性,才能在书法艺术方面才思敏捷,得心应手,刚柔相济,创作出气势恢弘,潇洒神飞,具有自己特点和风格的好作品来。

恒在情。对书法艺术的喜欢和爱好,是学好书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一种好的书法碑帖、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常常是百看不厌,百练不厌,爱不释手,看一次有一次的收获,练一次有一次的提高。这就是感情所系,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没有这种爱好和感情,是无法学好书法艺术的。

情感因素在书法艺术中是非常重要的,书法就是讲功力和情性。有很多老同志功底很好,但情性不行,写得很死、很板。功力是技法性的,情性是精神性的,这是两个不同的层面。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以心境平和、不激不厉的心态来进行书法练习。这就既要有功夫,掌握规矩法度;又须见情性,奔轶绝尘,蹈乎大方而不逾矩。所谓心手双畅,功情两全。使心之所想、情之所感、意之所托、笔之所动跃然纸上,完成挥洒才情、表露气质、张扬个性和扩散美感的生动过程。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