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赋能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3篇)
我参加了沙坪坝区中小学教师班。此次心理健康培训的时间虽然仅7天,但在我的心理却激起了层层涟漪。我相信这次培训给与我的东西决不止心理学的理论,它会有一种延续性,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它会让我更为自信更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战!心理健康我还处在初步的学习、摸索阶段,但我相信它肯定能帮我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难题。只要我不懈地努力,一定会迎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灿烂明天!
在培训学习中,聆听了教授与从事心理工作一线老师的讲座,他们都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并且通过理论学习、小组讨论、自我剖析等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通过培训我还意识到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这几天的培训学习中,我都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做好笔记,学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学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在培训学习中,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结交了一群优秀的同行朋友探讨了疑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通过这次培训,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对我的教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4月9日上午,很高兴来到“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工作站’”听了第一堂讲座。讲座由南京晓庄学院心研所主任、教授任其平开讲,讲座以互动交流的形式进行。
任教授通过对当今的学生为何产生厌学而展开,让我们作为教师或家长,要以和谐为主,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而言,不要太看重。“学习成绩不好,那又怎样”。我们要以接纳的心态,去容纳孩子们的缺点,不要把当今社会的竞争压力和学习压力,以及自我的认知强加给孩子。孩子自身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孩子本身也压力大,如果这时候老师或家长再强加压力给他们,他们会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厌学情绪,严重的话,还会走极端。
这也让我想起了在听课的同一天,4月9日晚,石家庄西美花诚小区,一位14岁初二男生从24楼的家中跳下,当场身亡。而少年选择轻生的原因,竟是考试成绩不好,父母批评他要求他写书面检查。据说他的父母当场已经崩溃。他走了,留给父母亲人的是无尽的悲伤,这种悲伤无法弥合。这样的灾难根源究竟又是什么?问题的出现,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孩子的父母,认为他们对孩子施加了太大压力。希望他们看不到这样的评论,否则无异于伤口上撒盐。还有人说孩子抗压能力差,遭受一点挫折就行事极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你又不是孩子,你怎么知道他怎么想?一个14岁的少年,他什么不懂?他难道不知道活着更快乐吗?而死是实在没有办法之后的选择。他细小的.心灵是经过了怎样的煎熬,才导致了最终的悲剧?想必他也留恋父母家人,留恋同学朋友,留恋美食游戏,可在痛苦面前,这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了。那么学校呢?学校没有责任吗?但是作为老师的我们,我想,没有一个学校一个老师想害孩子,作业、分数、排名,就像魔咒一样,谁也逃脱不了。
听了任其平教授的讲座后,想到刚发生的这一悲剧,让我的内心无法平静。曾经几何,当我面对自己的学生考试成绩很不好的时候,我也会批评指责,现在想一想,自己的定位和认知都有错误。我们应该学会接纳和容忍孩子的缺点,学习成绩不好,那又怎样?他们还是个小学生,是个孩子,只要他们能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比什么都重要,他们的人生路还很长,不要把我们作为老师,作为父母的认知强加给他们。学会温柔的坚持,陪伴孩子们共同成长,接纳和包容孩子们的缺点,家庭、学校、社会才能够统一和谐。
这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吧。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对这次心理健康学习谈一点自己肤浅的体会。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我也加深了对学生的认识:
1、学生是人。
2、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3、学生是完整的。
4、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知道了教师要有一颗美丽的心灵。善于读懂学生的心:
1、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2、懂得学生的情绪表达;
3、判断学生的行为异常。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会保持一颗健康、公平的心态,关注每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
这个学期我在教学之余读了一本非常有意义、对工作特别有帮助的书《教育心理学》,书中广泛吸收了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其研究目的在于服务教育。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心理需求和主观价值取向的前提下进行教学。通过阅读本书,我有以下收获:
一、了解中学生的心理
我校学生年龄从十五岁到二十三、四岁,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年龄在十五、六岁居多,这个时期,他们敏感,多疑,既喜欢别出心裁、标新产异,强烈体现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又容易缺乏全面、客观、辩证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易走极端,有时还有些偏激,缺乏变通性。其实,他们的需求不只局限于课堂和教材,他们兴趣广泛,关心时事、体育、科技等,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是他们有时盲目追赶潮流,爱钻牛角尖,常常因为歌星、影星、球星等争得不可开交。我们看待学生就像对着一颗钻石,切割好的钻石有五十八个面,我们平时根本注意不到它有这么多面,而是看到了它的光泽,这正是我们应该反思的,要以欣赏钻石的心态去看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作为教师,对于个性偏激、学习上不思进取的学生,只是一味的批评,对他们发怒是不能使他们转变的。教育学生没有万能的“最好的方法”,只要我们了解学生的心理,采用适合的方法,去践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最终助长学生的优势,矫正学生的不足。
二、教会学生学习应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
学习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学生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一定的系统科学知识为任务。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理论知识与动手操作并重,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工作——学习,他们的学习是为工作打基础,为了更好的工作,还要不断“充电”,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问题,通过查看资料,向同行请教——学习,使问题迎刃而解。
学生要掌握新知识,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使新旧知识发生意义联系。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找出新旧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使新知识同已有的知识结构融为一体,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人们常说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各行各业的知识发展非常快,这意味着不学习新知识一定会落伍,所以学生应不断“刷新自我”,以适应新形势。学会学习是现代人个体发展的关键,学会学习就是学会生存。教会学生学习就是让学生掌握生存的最基本的技能。
三、“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预期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指教师对学生的爱、关怀和期待在教育效果上所产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学习进步,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真实的爱有助于学生智力、情感、个性的顺利成长,教师的嫌恶将导致学生智力衰退、精神痛苦,所以我们要把每个学生都看作“雕像”,对每个学生都寄托期望,并给予适当的心理暗示,使学生能够向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学校从上个学期开始的心理健康教育,无论从时间安排还是从课程内容安排来看,都充分考虑到了学员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个极大的推动。
对于我个人来说,能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对我个人的成长也是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学习,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到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培训,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深刻含义,体会到了学习这门学科的必要性,让自己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断完善,学好这门知识将助人也自助。现谈谈自己的几点学习体会:
一、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发生很多在人际之间,与环境之间甚至是自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冲突发生时,我们常常陷入悔恨,自责或是指责他人,陷入环境的痛苦的深渊中不能自拔。比如:与同事之间在工作上发生一些摩擦,有时候各自都认为无道理或是没必要,但就是因为谁也放不下面子,谁也不搭理谁,搞得大家在工作中气氛很是紧张。通过心理健康培训,增强了我的心理承受力,促使我在学习中不断成长,现在我能以较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二、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带有负面情绪。
在工作中或在某些环境里不允许有这样或那样的负面情绪发生。跟人会面时,如有这样或那样的负面情绪,有时我们会无力去面对,你会发现在不经意间,就毁坏了辛苦建立的一段关系。因此对“愤怒”情绪而言,我很害怕这类情绪在我身上发生,做总务工作,要面对方方面面的人和事,有时候还要受莫名其妙的委屈。如果你不小心触犯了它,就会不知所措,往往被“愤怒”操控,而做出许多事后让我后悔的事,经过心理培训学习,我发现我的这种对于愤怒的态度及做法,完全是因为对“愤怒”缺少学习和正确的认知所致。
三、心理学习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也带来很大的`帮助。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教师能在心灵上提供及时的援助之手。
另外,我们要培养足够的亲和能力,有了好的品质,创造亲密的关系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间的交会沟通能力,只有这种亲密关系才能使我们心理成长,因为它是滋养生命的最佳营养。在中国这种亲密关系大多数人却从来不会,不具备培养亲密关系的能力。比如:许多家庭,父子(女)之间,母子(女)之间,他们无法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沟通。就因为他们之间不能视为朋友,不能平等的交谈。导致许多家庭都把责任归咎于孩子身上,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找问题。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即“能力”缺乏。
我将不断的努力学习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积极地运用到实践中去,争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就是为自己铺路。
11月26日,周村区文昌湖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级培训(第二讲)开讲啦,作为一名普通的英语老师,能有机会跟随班主任老师们学习心理健康知识,颇感荣幸。
宋振韶教授深入浅出地向我们剖析了中国文化视角下的心理健康及实现路径。聆听讲座后,我感悟颇丰,更深刻地意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它的魅力所在!修身、立德是需要传承与发扬的,是与教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息息相关的。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想法。
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与健康向上的心理个性,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做好德育的渗透,而不是一味地关注知识点或者语言技能的训练,更要多措并举实现德育引导,为小学生的成长指明方向。从学科教育中寻找契机和灵感,开展生动多样的品德教育活动,促进小学生“少而有德、修养过人”。
一、为人师表,行为世范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等形式,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从而形成对小学生德育素养的全方位培养。古人常说:“子不教,父之过。”就现实环境来看,教师是少年儿童接触最频繁的`成年人,更应该在品德品行方面给孩子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品德素养的形成。例如,在待人接物、处理事情时,教师要注意品德管理,要避免乱发脾气,要做好自身的情绪管理,保持良好的执教形象。同时也要注意提升自身修养,为人师表。
二、温暖而坚定地进行沟通
在教学时应该注意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主动与自己沟通,也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判断学生思想上是否存在问题,然后以平易近人的口吻询问学生为什么这么做,让学生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帮助他们逐渐完善自己的品格。
三、应用情境教学模式
在开展情景教学时,学生在参与表演和观看表演中不仅能够提高对课堂的兴趣,还能理解相应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理解教学中渗透的思想品质,提高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讲授《TheGreatTeacher》短文时,让学生扮演海伦
这学期我报了双学位,开始的时候还觉得乏味辛苦,可是几节课下来,感觉这门《教育心理学》的课教会了很多自己原来不知道的知识,拓展了我的知识面打开了我认识教育及心理的思维,让我受益匪浅。所以在此,先要感谢乐老师每晚不辞辛苦的来给我们上课。通过学习,我有如下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我知道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结构框架、学习性质、学习流派及主要争论的问题;通过学习,自己对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对一些基本概念有所了解,特别是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问题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差异等内容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这些有利于自己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做好教学工作;有利于自己用科学方法指导工作,减少盲目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通过学习,我也更加明白教师和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这个职业有其工作独特性。作为一个教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稳定的心理素质,坚定的意志品质,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提高。而作为一名学生忙学习态度和品德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掌握不同的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要善于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知道他们存在不同的心理差异;会辩证地看待问题,面对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分层教学,进行个别化教学、适应性教学;及时了解学生,不断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坚持性、独立性和责任感。另外意识到师生交往和课堂互动的必要性师生交往是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作为教师要能够和自然地和每个学生交流、谈心,做他们的知心人,相互信任、彼此愿意接近。要能够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有统一的奋斗目标,师生关系融洽,互相爱护、关心和帮助。教师要真正了解和理解学生,不要有认识上的偏差。给学生适当的期望值得,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要在平时的工作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方法,形成科学的对待学生的态度。作为一名学生,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我知道了老师的用心良苦和不容易,同时也学会了如何自身调节,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20xx年5月7日我们在师大的楼听讲了“湖南师范大学首届5.25心理健康日暨班级心理委员培训”讲座。此次讲座由湖南师大的心理咨询室副主任余洁主持。嘉宾为湖南师大学生学生工作部主席何旭娟以及校其他领导。
本次心理委员的培训的课题是“做一名优秀的心灵使者”。主讲人为何旭娟主席。她针对为什么要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如何做好班级心理委员、如何开展班级心理活动等一系列问题的讲解。何老师讲到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太差,大学生自杀行为极其普遍。是的,现在的8090后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备受关注与爱护,心理承受能力差。所以很多事情想不开。导致有轻身的念头。作为一名心理委员更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何老师告诉我们作为心理委员要贴近同学、贴近同学需求、贴近同学心理,关注同学心理健康状况、关注日常生活、关注同学心理动态变化。只有细心关注同学的状态才能发现问题以及更好的解决问题。在课程的最后何老师讲解了关于在班上开展心理主题班会的一系列要点,最有趣的是她给我们做了“我是谁”的心理测试,让我们大致了解了每个人的性格,以及性格的优点和缺点。最有吸引力的是她在讲解每一类人的性格中都列举了一位伟人,比如我这类性格的伟人是爱因斯坦。这样让我们每个人都建立起了自信心。
此次心理委员培训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班级心理委员的重要性。更让我对班上同学的行动多了一份注意,以备及时发现他们的反常。同是我对心理委员这份工作更多了一点好奇。我相信我可以做好这个工作,以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
怀着一份憧憬,带着一份喜悦,带着一份期待与责任,我有幸参加了龙湾区的心理健康的培训,不仅有理论的学习,充实我们的大脑,同时还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参观学习和调研,使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真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感受一:认识心理健康重要,促发展。
通过本次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感受二:和谐的团队精神,助进步
作为一个龙湾区的骨干班成员,觉得自己非常荣幸。因为我们有一个非常贴心的团队。在蔡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员的热情都非常高涨。这次去椒江我们给组配备了一个非常贴心的指导师———邱玲红老师,邱老师非常转到心理这个行业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但是她对于教学的热情和对教学的研究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一周来,我虚心的向邱老师请教,学习。邱老师还亲自给我们上课,听了邱老师的课后,让我们感受颇深。同时,邱老师真的是非常的无私热心,每次听完她的课,我有什么不解之处,她都耐心细致的向我讲解,说明她为什么如此处理教材,毫无保留。碰上我们组要开公开课,更是热心地帮我们指导,指出不足之处。
在外面学习的每天晚上我们小组的成员都能互相帮助和支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遇到问题主动自找原因,坦诚交流解决。在学习期间我看到他们的教师在遇到教育教学问题时都能与其他成员共同交流,一同解决问题,同伴互助活动开展的非常好。
感受三:提高自身素质,助成长
通过培训,自身有了提高。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总之,在这次的培训的锻炼中,我增长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在业务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努力,将所见、所学根据实际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为学校工作尽己所能!
通过为期2天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班的学习,让我产生了不小的危机感.不禁让我对学生因心绪变化产生的影响而感到担忧,怎样才能在第一时间觉察到学生的异动呢?
我想到的就是学生自身这个群体,在校园里,他们日日夜夜都生活在一起,能最直接的观察到这些敏感信息.如果有学生对异常事件及时反映,这样事情是不是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率呢?当然,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在现在高校的心理文化氛围中,硬件设备还不是那么完善,心理辅导机制中也相对不那么周全.因为某方面客观因素等条件的限制,对于需要咨询的学生来说,仅限于基础性的心理知识普及和发展性的学习,就略显苍白了.也许学生只是需要有人来倾听,或是需要有人陪同等一些简单的帮助.这样在每一个班级有一位或者两位经过心理知识系统培训的学生,那这样简单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在东北林业大学班委的设置中,你可以见到这样的一种班干设置——朋辈辅导员.他们的职责就是为身边的同学,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产生的心理问题.由此可见,在我们学校就设想的非常周全.具体情况如下:
1、每个班级设立男女朋辈辅导员各一名,是班委成员一组.
2、朋辈辅导员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个性开朗乐观,心理状况良好;具有奉献精神,乐于助人,责任心强;有一定的亲和力,善于与人沟通;有一定的合作意思;同时具有保密意识和、守信的品格.
3、每学期由校心理辅导中心安排,对全校朋辈辅导员进行系统的心理知识课程培训.主要以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行为变化及应对措施的培训.
4、校心理辅导中心每年对校园优秀朋辈辅导员进行事迹宣讲和表彰奖励.
我对于朋辈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是这样的:
1、建立例会制度.不仅班长和支书每周有一次例会,朋辈辅导员也需要进行每周一次的例会.
2、朋辈辅导员日常工作,包括对同学学习生活情况进行记录,发现旷课情绪起伏较大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在能及时发现心理危机现象的同时,进行及反馈.
3、定期组织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活动形式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多样化方式开展,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4、班级中,除非出现不能胜任的情况下,一般不换朋辈辅导员.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看似轻松,但事实上承担巨大压力的群体.在学业、生活、情感和就业多重大山的压迫下,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告急.所以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朋辈辅导员的设立无疑像沙漠途中的一片绿洲,给我们的工作创造了新的可能性,为我们校园的和谐添加了一道强而有力的绿色屏障.
(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短短的几个月培训时间,很紧张,也很充实。因为我们在这紧张学习的氛围中学到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把我们所学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教给学生。我们将尽心尽力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
一、开心是可以选择的。
我印象深刻地记住了一句经典的闽南话语——“甘愿做,欢喜受。”是啊!也许你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太多矛盾的地方,社会责任大,待遇一直很低,脑体倒挂严重……这些都是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但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懂得自我调适自己的心理,通过学习,我知道原来心情也是可以自我调适,可以选择的。
“甘愿做,欢喜受”意思就是说,这是您自己选择的工作,就要培养对他的兴趣,培养对他的感情,有高高兴兴地投入,才有喜悦的收获,当您遇到困难时,你就会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对待工作、对待名利等等,就会不屑于较量,对待挫折,就会不悲观丧气,在工作中就能时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
当然,要做到性格开朗,泰然处事,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我们平时留意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行为的控制能力,努力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凡事都能想开一点,我们就一定可以做到乐观向上,泰然处事。我的做法是:天天早晨洗漱完毕,面对镜子进行心理暗示——“今天又是崭新的一天,开开心心是一天,愁眉苦脸也是一天,我为什么不选择开心呢。”
二、工作也可以乐教乐育。
我们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当老师的,要真正把教书育人作为最幸福的事情。但是,假如我们始终处于自卑、自暴自弃的生存状态的话,职业倦怠就不可避免了。应该说,每个人的人生一辈子,都会有低谷和高峰期,作为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头脑清醒的人,都是要追求幸福的,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所谓幸福是人们对自己生活满足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幸福感是由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从形式上讲,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并不是某种转瞬即逝的情绪状态,而是基于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自我反省而获得的某种切实的、比较稳定的正向心理感受。就教师个体的生命而言,教育教学活动占据了核心部分,假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寻找不到人生的幸福,那么他就找不到人生的幸福。
做个幸福的教师,既是教育事业的要求,也是教师个体生命的要求,就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起幸福起来吧!自我认同和幸福感同属于人的精神世界,无法外在强制,只能是内发的,只能起于自我认同,终达于内心幸福。乐教乐育在于你对幸福的认同,与有朝气的学生在一起幸福快乐。
三、以古典的方式学习,探索教育教法可以看作成享受艺术人生。
心与书交流,是一种滋润,也是内省与自察。伴随着感悟和体会,淡淡的喜爱在心中升起,浮荡的灵魂也渐回平静,让自己始终保持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信心地切入生活现实,装点生活。当我们以古典的心态对待学习时,春日的香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残阳,都将以更美好的风姿走进我们完美的生活。教师教学艺术的能力取决于教学经历、对教学模式的驾驭能力,更在于老师的精神修养。“运用之妙,存乎于心”就是这个道理。心在享受,艺术的造就就高。
学习后,有很多心得,想法也很多,希望可以自我调适自己以前心理问题和职业倦怠。我现在很清楚地知道,喜欢发现并赞美生活的人,总能发现生活中点滴的幸福,并善于把它传递给身边人。这种人是真正的成熟的人。真正成熟是以一颗感恩的心去接纳一切,包容一切,并学会重新去热爱,热爱一切美好的人和事。常言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我们教师的凝固的岁月生动起来吧!让感动常驻心田,并努力向我们的学生奉献一份让人感动的思想和情怀,爱心和诗意。爱心本质上就是诗心!当我们内心荡漾着诗意,生活也就变得无比清新明丽。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什么都懂,什么都会,教师是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个乐观的、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学习气氛,使学轻松愉快的进行学习。反之,能够造成一种紧张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情绪不安。所以,教师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用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处理问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合理的规划、安排自己时间;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只有这样,才能够积极、乐观、健康地投入到工作中区。
二、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培训过程中,培训的老师对一些案例的剖析,让我们认识到很多在班级管理中的事情也可以这样处理啊,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仅仅相连的。虽然我们没有处理过类似的案例,但我们已经掌握了这些事件的相关知识及应对措施,这都要感谢心理学老师对我们所作的培训。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从心灵上给予学生鼓励和信心,了解学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学校因素,如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也包括家庭、社会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环境、抚养环境,社会风气等。我们无法改变社会现状,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创造和谐的环境。例如,我们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舒心的、快乐的、学习气氛,让孩子踏入学校就很开心,乐于学习。学校有莫大的吸引力,而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个原因。那样孩子会乐于学习。也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将其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过程。
就像陶行知先生的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做人的前提是要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那么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因为低年级的孩子时刻在模仿着周围的人、事。
通过这次的学习,只能说无论在理论知识上,还是方法技巧上我都对心理教育有了初步的了解,我的了解也只是皮毛。但是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会继续努力地学习,并将所学运用在教育教学上,希望我能够成为照亮孩子们内心深处的一缕暖阳。
今天非常荣幸地在这里,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参加这次"团体心理咨询、行为训练"专业提升培训班的学习体会。首先感谢市局领导给我们提供的这样一个绝好的学习机遇和舞台,在这四天里,我和全体参训学员一样,怀着一颗热爱之心,珍惜机会、勇于探索,不断自我突破和超越,收获颇深,受益匪浅。
一、我感受到了团队无穷的力量,心与心碰撞传递出"心"的能量。
我们这次培训可谓是与风雪相伴,窗外雪花飞扬,室内欢声笑语,同学们学习热情分外高涨。从11月24日开始,别开生面的团队心理课程精彩上演,程瑞芸教授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从"破冰之旅"、"团队组建"、"小组分享"到"车轮滚滚"、"铁甲战车"等项目无不贯穿了团队的概念,体现了团队的精神,让我深刻感受到团队中每一个人的力量。训练场上,有支持,有鼓励,有信任,有感动,更有我们不能用言语形容的心灵相通!
二、迈出了挑战性的一步,体验到了突破自己的喜悦。
26日下午,我们进行的"高空断桥"、"信任背摔"训练项目,当我鼓足勇气带上装备,伴随着战友对我的鼓励,一步一步爬上10米高空时,心里早已砰砰直跳。脚下仅仅是一条铁板,而手又没有任何东西可抓,腿儿在不由自主地打颤,内心越来越恐惧,这时才深切体会到什么是"举步维艰".断桥下,教练、队友的鼓励声,不断灌入我耳朵里,我开始平抚内心,相信对我保护的教练和战友,告诉自己是绝对安全的,必须向前冲,终于勇敢地迈出那一步,战胜了自我。站在高空,任何人都会害怕和恐惧,但害怕和恐惧却不是最大的"敌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有相信自己,战胜自己,勇敢的迈出那一步,才能超越自己。"信任背摔"是队友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架起了安全的屏障,说真的,在我腾空的一瞬间大脑是空白的,当我在失重的恐惧中倒在团队温暖的怀抱时,我深刻感触到信任的重要性,感悟到集体的温暖。
四天的学习不仅让我掌握了团体心理训练技能,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更重要的是,让我感受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要把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用来帮助我的战友,为公安心理健康工作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下一步的工作想法:
(一)学无止境,今后将继续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利用这次学习获得的经验,不断地主动学习、自觉"充电",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水平。
(二)以学促工,营造心理咨询服务的"软环境".我们会按照各级领导的要求,在原有基础上,建议领导加大投入,配备一些必要的器材和设施,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加强对基层所队心理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民警对心理工作的认知水平,创造良好的心理服务环境,努力为同志们打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良好氛围。
(三)学以致用,为民警提供实实在在的心理咨询服务。针对民警的实际情况,打造心理工作处处有的工作节奏,我们要把心理咨询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相结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用所学的团体训练技能,开展类似的活动,培养团队意识,使民警以阳光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当前的交通管理工作之中去。
四天的时间是短暂的,但传递的"心"能量、探索的"心"发现、激发的"心"潜能却能令我们受益终身,也恳请市局领导今后多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我们将持之以恒的提高自身心理咨询技能和水平,努力成为一名符合"精通心理专业知识,掌握具体咨询技巧,会开展团体辅导活动,能解除民警心理困惑"的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推动全市公安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辜负各级领导和同事们对我们的期望!
20__年5月19日,我有幸聆听了xx老师关于"校园危机处理"的心理专题讲座。郝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就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我校的全体教师送上了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也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在郝老师的讲座中没有生涩难懂的词汇,更多的是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浅显易懂的事例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而是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阐述解读别人的心理。比如:有如何理透语意处理夫妻关系和人际关系;有如何分析自杀行为的心理举动;有如何建立干预的科学机制来减少失误等等,促进健康的班级,营造健康的校园和中小学生良好的心态。
是啊,拥有健康心态,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奠基石。对于一个让人们感到很神秘的心理知识,郝老师用很简单而有趣的视频,层层深入的揭开人们心理的内涵,将一种深刻的科学理念融化在娓娓叙谈间。郝老师那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人感受的更深入,更彻底。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都将成为我更加努力的动力,我将会把本次学习到的得到的体会实践于我的教学工作中。
人际交往心理学目前已经告一段落,自从学了这一门课以后,感觉获得了不少有意义的知识。现就这些知识谈谈我的看法。
在还没有接触这一门课的时候,我对于人际交往的认识还是非常简单的,认为和老师同学以及其他人的日常交谈就是人际交往了。但是自从学习了人际交往心理学之后,我发现这真的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可以说他是最复杂也是最有用的一门学科。下可以改变人们对一个人的看法,把人人疏远的人转变为人见人爱的好人;上可以在交际圈里游刃有余,将成功的道路铺得更加平坦。
其实在中国的古代,孟子荀子告子世硕就有着对人性的不同看法,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这可以说也是人际交往心理学的起源。人际交往实际上是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互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在内心和情感方面的全部交往。而人际关系则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必定在情感上产生的一定的结果与积淀。
原先我在日常生活中认为如果两个人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执,那么这两个人是无法进行沟通的。可是在学习了人际交往心理学之后,我了解到不同的意见之间的争论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手段,但是具体沟通是否完整还是要看传递的信息是否被接受和理解。我也学习到了言语沟通的艺术,比如从各个方面与角度寻找话题,直接进行提问,鼓励对方说下去等等。我也学习到了倾听的艺术。倾听是我们后天学习到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听只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与生俱来的能力的展示,而倾听则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用心去接受和体会的美妙能力。什么是倾听的艺术?理论上来说是全神贯注地听别人说话,边听边概括要点,鼓励对方把话说下去,善于听出对方的言外之意。但是要做到极致还是需要不断地练习。
人际交往心理学中还有各种丰富的理论和效应,比如皮格马利翁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等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这些理论与效应无时无刻不在被我们日常的交往中被证实,一次又一次地上演。
在人际交往心理学中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去深思和理解的内容,在此就不便一一赘述了,我认为在学习完人际交往心理学后,我一定能在未来走得更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也导致了更多心理问题的产生。这使很多生理性疾病和心理性疾病综合在一起,更加突出了医学心理学的重要性。近年来,各医学高等院校都加强了对医学心理学课程的重视,医学心理学已经列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但由于医学心理学知识的特殊性,同时医学心理学又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作为地方一所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半路出家”的一名普通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以搞好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经参加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如何讲授医学心理学网络培训后,我感到受益匪浅,现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为什么要学医学心理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疾病增多。如神经病。心身疾病多了。医学样式的形成要求要懂得医学心理学。心理学为医学作出了贡献:心理咨询门诊的诞生为心理疾病患者提供了场所。心理测验已被越来越多的医院所应用。心理治疗——临床医生认识。心理生常识的宣传,对预防心理疾病起到了积极作用。当生活中过久过强的应激事件发生时。为什么有人患冠心病,有人患消化性溃疡,有人患支气管哮喘等,研究表面就是每个人的个性不同造成的,同时它也影响着疾病的康复。
二、医学心理学内容
第一是基础知识部分。其中普通心理学知识是学习任何一门应用心理学包括医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医学有关的理论也很多,但行为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心理生物理论、认知理论等能较全面解释医学中的问题。
第二是临床基础部分。指发病、诊断、治疗中的医学心理学知识和技术,主要有心理应激、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等章节。这部分是对心身相关知识和理论在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中的作用做纵向的描述。是医学心理学在临床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部分。
第三是临床应用部分。指医学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直接应用于临床的实施。包括心身疾病、病人心理、医患关系、睡眠和疼痛心理,以及专业的心理咨询等章节内容。
三、任课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搞好医学心理学教学的前提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这种学科交叉性质决定了从事医学心理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医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门类的相关知识。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教师,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至少要系统学习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在此基础上,医学心理学教师还要加强自身的'哲学和社会学的修养。
四、医学心理学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丰富的经历以及健康的人格是搞好医学心理学教学的重要保证
从医学角度看,医学心理学作为医学基础理论课,它要阐明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作用机理,从而为整个医疗卫生事业提出心身相关的辩证观点和科学的方法论;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医学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要把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到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的具体工作领域,从而提高这些领域的工作质量。这种学科强烈的实践性要求决定了从事医学心理学教学工作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医学心理学理论功底,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医学心理学临床实践经验。具体来说,应具有丰富的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卫生工作的实践经验,只有通过这种理论和临床实践相互提高、相互促进的过程,才能使医学心理学的课堂教学彻底摆脱空洞枯燥的现状,使学生感到医学心理学的实用。
五、任课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要根据医学心理学知识体系本身的特点,搞好课堂教学
第一是讲好绪论课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讲好第一节绪论课,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具体讲清楚医学心理学是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通过教学让学生们知道医学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了解医学心理学在国内外的发展史,弄清医学心理学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和重要作用。讲授医学心理学的学习意义时,一定要通过大量生动的临床事实,阐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落后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优越,从而清晰地为学生勾勒出医学心理学知识体系的整个框架,激发学生学习医学心理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医学心理学确实应当学好,并能有所作为。另外,教师应在课前注意自己仪表的整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然流露个人光彩的一面。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后来的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第二是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定要讲深讲透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有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理论,这些理论是指导心理病因学、心理诊断学、心理治疗学、咨询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等分支领域实践的基础理论。如果学生准确的理解和掌握了这些理论,那么他们就可以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这部分教学内容应给以足够的教学时数,一定要讲深讲透。
第三是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解释一定形象化、要联系生活实际
医学心理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十分抽象,甚至难懂,例如:情绪、思维、意志、认知、人格、记忆、潜意识、心理应激……,所以,能否生动通俗地解释抽象概念,常常成为检验医学心理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标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抽象来自于具体形象的概括,理解抽象概念的最简捷的方法就是把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第四是正常心理现象与异常心理现象对比讲解
在讲解医学心理学基础部分时,始终坚持正常心理活动规律和异常心理现象对比讲授的原则,通过异常心理现象知识的补充性讲授,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正常心理活动规律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普通心理学的兴趣。
第五结合具体操作来增加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对心理测量这部分内容,涉及的理论较多且难以理解,建议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量表在课堂上实际测量,让学生为自己计分,并进一步处理和解释结果,结合操作过程来说明影响心理测量的因素,再结合量表的结构和内容来进行信度、效度和项目分析等的教学,收到极好的效果。
第六是广泛开展课堂讨论,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课前一周,事先把下一次课将要讨论的问题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书面发言提纲,课堂上分组进行讨论。每个学生都要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面对我国目前医患关系的紧张,医疗纠纷的增多,做为一位优秀的医生不仅要有医技更要有医德,正如古人云“大医精诚”。在面对病人时,就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以便获得更加全面的资料和病人的积极配合来达到一个更好的治疗效果,这也就体现了医学心理学对每一位医生的必要性。总之,医学心理学教学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的提高必将推动教学质量的极大提高。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教师心理健康远程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各位专家、老师通过理论和典型的事例,使我深刻领悟到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联,甚至在许多情况下,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决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教师不健康的心态可能直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
教师不健康的心态,尤其是喜怒无常的情绪状态和暴躁的性格,常常会成为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
2、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讲道理,恐怕每个老师都会说学生和老师应该是平等的合作关系,但在实际上,并不是全部老师都能够让学生产生这种感受的。在一项关于师生关系的调查中,让学生按照“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好比是——与——的关系“的句式来自由填写,结果有34。7%的学生感受是消极的,他们许多人的答案中把师生关系比做猫与老鼠、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警察与小偷、老虎和兔子、法官与罪犯、暴君与复仇者等。这一数字使我们想到,在另一项调查中所反映出来的有近半数学生对部分老师感到害怕的比例,足以说明我们一些老师在师生关系上存在的问题。经常听到这样一席话:“对学生不能太客气了,一开头就得把他们镇唬住,不然他们登鼻子上脸。”有的教师以能让学生害怕为荣,能把学生管老实了为能。看了这些,不仅要问:这些教师都怎么了?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在想些什么?他们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才会做出这些事来?他们的行为很难让人相信他们是心理健康的。
3、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应该指出,有些教师虽然在心理健康方面没有明显问题,但由于观念上的偏差导致对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态度有很大差别,有时可以差到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好学生一般都是班里的干部,差学生很少有这种机会;好学生能够经常得到老师的鼓励,差学生则经常受到老师的训斥;好学生犯了错误常常能得到老师的谅解,差学生不犯错误还经常会为别人背黑锅??这种感情上的马太效应给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消极影响,在占有学生总数20%的学习困难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成绩不良是同教师消极的态度有关的。显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教师错误的观念。
综上所述,可以说明,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维护和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
20xx年5月11日中午12点30分。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心理培训开始了。通过一个多小时的学习和培训,我获益匪浅。上次学校举行的心理培训,让我这个心理委员理解和掌握了心理辅导的一般理论和操作技能,理解和掌握一些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应对措施,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就是要自觉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观察并及时报告同学中存在的异常心理现象,协助学校开展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这次的培训让我更知道怎样组织心理活动。
作为班里的一名心理委员,首先就是自己要健康,只有自己健康才能更好的帮助同学。心理委员的作用不容忽视,虽然这个职位不能与班长和团支书相提并论,但它是关系到全班同学心理健康的一个职位,心理不健康就会影响到学习和生活,所以开展这样的培训我觉得非常之有必要,同时在这次的培训中也让我受益匪浅。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想想当今大学生的处境,似乎并不比怀才不遇的尹天仇好多了。当今的’’天之骄子’’显然已经成为社会弱势群体之一,大学里我们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进入大学开始我们就要为我们以后的就业作打算,考虑我们的前途和出路,种种问题都需要我们去解决,去调节。当同学陷入泥塘的深渊时,我们心理委员就要善于发现这些现象并协助他们解决这样的问题。
沟通是心灵的桥梁,我觉得心理委员与同学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只有在沟通中才能发现问题,才能知道问题的关键所在。要想成为一名受欢迎和让人觉得负责任的心理委员,就要善于与同学沟通,融入到整个班集体中,要培养自己有一种强化多元的思维模式,遇到什么事从多角度分析。
正确看待自我、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学习、关于大学生情感问题关于贫困、关于前途与出路等种种大学生会遇到的问题,我们心理委员都要有所了解,并且要知道一些心理小常识。另外,作为一名心理委员必须具备一种理解人的能力,当同学向自己倾诉的时候,必须要理解他人的感受,并且要有耐心。因为对人的理解是所有友谊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与合作的基础,理解会让别的同学对自己更加信任。
还有就是觉得我们心理委员学会用乐观的眼光看待生活,学会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也许你不经意的赞赏却会给别人以强大动力,不吝惜掌声,不忘却赞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是那么难以逾越。快乐是可以传染的,拥有快乐的心情,眼中的世界也是另一番景象。
培训的结束课是老师带领我们所有的心理委员做心理游戏,这是我第二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觉得心理学是一门很奇妙的课,只要你用心参与就肯定会有收获,不管是理论,还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很多时候,很多同学的心理问题是我们没办法解决的,但学院心理老师和学校心理教育中心的专业老师们是我们坚强的后盾。现在我的初步设想是积极参与和配合即将要开展的主题班会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系列活动的开展,做好自己的职责,我想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这份工作做好,让同学们能够生活得快快乐乐,少些烦恼和忧伤。
心理委员工作让我相信只要真诚待人,便一定会有收获。能建立一个和谐的集体,心理委员的作用巨大,心理委员的工作并没有明确的项目,但我们能做的,值得我们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因此我决定在我们班进行一次与众不同的心理活动。
心理委员培训之前,我认为自己这个心理委员的职务只是兼任的,没有什么很重要的事,只是挂名罢了。但是经过了六次培训后,我完全改变了先前的想法,我对“心理委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心理委员在班级中要宣传心理卫生知识;传播心理健康理念;宣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设施;关注同学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活动;发现同学成长中的困惑;配合学校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干预措施,所以心理委员在班级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大学生心理问题十分突出并且可不容缓。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同时面临诸多的问题和压力。所以心理委员的工作看似普通实则重大。心理委员首先要学会观察,学会倾听,还要学会助人,这就决定了心理委员的特点:亲密性,友谊性,自发性,义务性,简便有效,直接干预。
作为一名心理委员一定拥有一颗热心和助人为乐的心肠。主动与同学交流,建立良好的交际关系,还要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细心观察班级同学们的心理状况,并及时报告给老师。
大学生的年龄段决定了这是人生中非常特殊的年龄。而且处在大学校园这样一个环境中,面临着许多的问题,那么我们首先要确定,然后要保证求助者的隐私与安全,给予其支持,主要是倾听,而非采取行动,并提出和验证可变通的应对的方式。最重要的事制定计划,得到承诺,争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我们要尽自己的力量协助老师开展工作,帮助同学健康成长。班级两名心理委员是一个团队,团队要具有开创精神,合作意识,团队意识。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创新活动,为解决班级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出谋划策。我们可以定期的在班会上宣传心理知识,定期的给同学们做心理测试,定期的做一次心理问卷调查。加强与同学们的交流,了解同学们的心理需要,多主动与同学们谈心,接触性格比较内向的同学。
最后,心理委员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岗位,我当上以后确实这么觉得了。心理委员要处理的问题很敏感很棘手也很必不可少。但只要是我能力范围以内的。我都希望也相信自己可以做好。心理委员不是万能的,也有很多做不到和办不到的事,我们只能尽力,也要力争让同学们理解。我们要以自己做起。不断的完善自我,克服自身性格上的缺陷,更多的关注同学们的意见和想法,并主动及时的进行适当的沟通,从而更好的为大家服务。我们要努力引导大家用最积极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上的问题,希望我所做的一切能使同学们拥有更完满更充实的大学生活。
首先,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心理危机这个概念是十分宽泛的:只要是心理的平衡与稳定被打破,使思维或行为有了紊乱就可称作心理危机了。在处理危机大多数人都能恰当的应付,若不能恰当的应对则会产生心理创伤。
由此不由联系到自身的经历与生活,小危机其实是不断的,稳定的心理与生活常常会遭遇些事情被打乱,虽然是小事,比如孩子的学业问题、夫妻的意见问题、工作的变化问题等,当这些事情突然出现,自己的心理的波动总是有的。可以说是平衡被打破了,不过正如老师所说,这些都“是在非正常情况下人的正常反应”,而且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平衡、破坏、再平衡的过程,如此去想事件与自己的心理变化的时候,就会知道这是种必然,也就会更宽容地接纳、理解自己与别人的心理与行为反应了。
其次,心理危机不都是负作用,有时正是它们的出现让人不断地调整自己,让人成长、成熟。而且还可能在某些极度的负面情绪后会出现“灿烂的拐点”,情绪在某一刻就会豁然开朗起来,比如震后人的心理,在悲痛被宣泄后,人们可能对人生与生活有了新的思考,会更积极地面对未来的日子。所以不要惧怕平衡的打破。
最后,是了解了一些如何面对那些遇到心理危机的人们的方式方法,老师讲了很多,把自己记得的总结归纳一下:
一是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安慰需求是不同的,低年级的学生应该用躯体语言等建立其安全感,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心理指导,使其自我应对了。当然前提是要认同他们的感受,及时给予支持与安全感。还有,要允许他们有一两周的心理适应期,给他们心理缓冲的时间与情绪发泄的出口。
二是要尽量减少自己和孩子面对一些惨烈的场面,所谓不该听的,不该看的都要避免,因为这些东西会使人印象深刻,使人大脑在“闪回”时不断干扰心理,让人噩梦。
三是在危机后改变孩子受刺激的环境,如杀伤案后校园设施要变动,免得“触景生情”。
四是,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心理危机的出现,重视心理问题,要让人的负面情绪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要给予专业的心理干预与指导,使人正确地应对危机。否则,这些心理危机的受害者有一天可能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把伤害带给社会与他人。
五是,心理危机和人对事件的认知与评价有关,同样的事情有的人可能会产生心理危机,有的人却无动于衷的。所以如何指导转变认知是解决危机的一个关键。
总的来说应该知道,无论什么样的事情,如果放在漫漫人生里,都是微小的一瞬,如果能这样想许多事情都可以看开了。当然,如果处理不当,危机没有正确应对,也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
20__年7月21-30日,我参加了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举办的“北碚区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班”的培训学习,为期10天的学习培训,获益良多,首先是使我有了思想的。
蜕变
说实话,就像学习的前两天有几个授课的教授讲的一样,当初参加这个培训班并不是我所情愿的,老天,十天哪,自放假以来还没怎么休息的我又要像上班一样早出晚归的坐十天,而别人都在休息,时而还可以“打打太极”,试想这可是何等舒爽的生活啊!怀着不情愿的情绪,我踏入了培训的教室;第一天,大量生动而贴近生活与工作的案例及分析,特别是刘衍玲教授关于处罚孩子(学生)的方法论使我饶有兴趣的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上存在的问题。两天学习下来,授课的教授渊博的知识和博大精深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在思想上发生了蜕变:我一定要坚持这十天的学习;因而我拥有了若干的。
收获之一,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通过培训,我初步了解了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更是深切地意识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学校、家庭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升学的压力,离异家庭的增多,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等,使当代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如厌学、心理脆弱、性格不合群、独立能力差、亲子冲突呈增加趋势等。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影响青少年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我深深的感触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学校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有效途径。
收获之二,本人的意志品质得到了提升
在这一个盛夏里,我用意志支撑着完完整整的参与了十天的学习,再也不像以前的学习培训一样,三天的学习总是要请假一天,那是因为没有用毅力去坚持;在整个学习阶段,我没有一次迟到,也没有一次早退,更没有一次缺席,每当我想逃课时,我用意志激励自己,要坚持!十天,我终于坚持了下来,汲取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积极参与团队的构建,积极互动,发表自己的看法,认真倾听。
收获之三,学到了一些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
徐展教授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使我明白“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有阶段性,教育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更使我系统的了解了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对我今后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刘衍玲教授关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使我茅塞顿开:如果我早一点接触这一方面的知识理论,教育自己的孩子将会何等的得心应手与科学合理。胡朝兵教授的团体辅导课上,从构建团体到在其中游戏互动,共同分享我都积极参与,我深深的理解到认真倾听在交流中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其“学习的四种观念”将会对我今后的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将时时刻刻的思考“我要什么”、“我做什么”、“我的什么”。郭成教授《什么是最好的教育》的讲座引我深思:二十多年的工作我给了学生什么样的教育?怎样使我们的教育满足学生的需要?也进一步明确了基础教育是为未来奠基的教育,成才不再当期,而要着眼于未来,我们要努力克服当下教育中的狂躁情绪。包括杨国愉教授在《学生中常见心理问题与识别》中的“成长比成绩更重要”的观点,一切的这些都使我收获丰硕。
这几天,我观看了郭喜青老师讲授的《学生关爱与心理疏导》的视频讲座后,对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鲜活的案例,使我受益匪浅。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平等相待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总之,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复杂的。实施教育转化的过程是极其艰苦和复杂的。教育者必须既具备爱心、热心,又具备耐心和恒心,既要注意具体的方式方法,还要有长期实施计划的心理准备,从而铲除滋生心理问题的土壤,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最近心理危机干预网络培训的学习,使我对于心理危机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定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对于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原则与具体运用有潜在的了解,让我以后在开展学生工作非常有帮助,能够准确的去判断危机级别,并进行正确的危机干预,尽快帮助学生解除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在发现有学生存在心理危机时,当我们要对其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时,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原则,使干预达到最佳效果。其基本原则包括:
(1)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强调以目前的问题为主,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必须有其家人或朋友参加危机干预;
(3)鼓励自信,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
(4)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而不要作为疾病进行处理。
了解完关于心理危机干预的基础知识,那么在哪些情况下人们会产生心理危机呢?经过老师的归纳讲解,主要包括这么几个原因,分别是:急性残废或急性严重疾病;恋爱关系破裂;突然失去亲人或朋友;重大财产损失;重要考试及晋升失败;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等。在实际中,这些造成心理危机的原因可能并不是单独起作用,更多的情况是同时对人们心理造成危机。例如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亲人或朋友的离世及自身严重疾病和重度残疾,那么这些原因都可能集中在一起造成心理危机的产生。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一件不幸的事并不能造成人们心理危机的产生,但当不幸的事接踵而至时,恋爱的失败,事业的不顺再加上亲人的离世等一系列的原因堆积而成所产生的心理危机比单独某个原因造成的可能更棘手更难以处理。我们必须尽早地找出其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在尽快的时间内实施心理危机干预,防止其发生过激行为。那对于心理危机的干预,专业心理咨询者及工作人员有关于危机干预的六步走策略。
1、确定问题:即从求助者的角度,确定和理解求助者本人所认识的问题,为了帮助确定危机问题,推荐在干预开始时,使用核心倾听技术:同情、理解、真诚、接纳以及尊重;
2、保证求助者安全:在危机干预过程中.危机干预工作者应将保证求助者安全作为首要目标;
3、给予支持:强调与求助者沟通与交流,使求助者知道工作人员是能够给予其关心帮助的人;
4、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这一步侧重于求助者与工作人员常会忽略的一面——有许多适当的方法或途径可供求助者选择;
5、制定计划;
6、得到承诺。
在高校中进行危机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更加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干预技术,经过系统的单元学习,我对心理危机干预的操作更加有思路和把握,之前接待过一位同学,因失恋产生了心理问题,时常情绪低落,晚上会不自主的哭,从失恋至今已过去一年,但当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提起这个事件不愿意描述,但一直流泪,分手以后开始出现失眠情况,吃了安眠药也不能完全缓解,害怕孤独,不能一个人呆在一个房间内。咨询时像该同学了解到刚失恋的时候曾经想过自杀,并实施了自杀行为,但最终自己终止了,属于自杀未遂,之后有过念想,但并没有实施,而且产生自杀念想的次数很少,判断为中度危机,和该同学聊了社会支持系统,了解了她的朋友对她很重要,并且在默默的支持着她,再加上父母对她也比较好,所以不会进行自杀行为,最想解决的问题是失眠的问题。
经过系统的学习了心理危机干预的知识,认识到心理危机干预不同一般的心理咨询,目标不一样,心理危机干预我们只需要达到解除危机的目标,让同学能够消除自杀的想法,或者在有自杀的想法时,有东西能够支撑她不去实施这个行为,我们就算是解除了危机,如果特别严重的情况,在判断心理危机级别之后,可以进行转介,但我们的目标都是能够保护同学,不做出一些后悔莫急的事情。我还学习到了一些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和理论,希望能够完全消化,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当中。
“感情是第一生产力”“绝不以牺牲孩子的心理健康为代价换取分数,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刘校长的话常常在我的耳边回响,引发了我对自己工作一系列的思考和感悟。
初中的时候的一次去村小的交流活动,走上三尺讲台的理想便在我心里暗暗扎下了根。九年前,初上讲台时的兴奋和忐忑至今还记忆犹新。渐渐的,初为人师的激动和自豪渐渐被琐屑的工作掩盖。我当时所在的学校是我区的乡村学校而我带的两个班都是学校里所谓的“差班”,学生不仅学习上基础较差,行为习惯也非常不好,班上45名学生,有十几个“小皮猴”而他们的家长不是外出打工就是在家务农,孩子基本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而当时毫无班主任经验的我,尽管每天忙到焦头烂额,还是有事情处理不好。那段时间,领导的期望,个别家长的不配合,学生的顽劣都成了无形的压力压在我的肩上,让我体会到了梦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并开始怀疑的自己选择。工作做不好,害怕工作,更做不好工作,这样的恶性循环让我非常的没有信心,甚至想到过永远的离开这个我曾经视之为梦想的三尺讲台。
也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心情,我坚持了下来。也慢慢的试着理智的对待工作,课余时间,我查阅各种教育书籍,看名家的教育案例,像本校的前辈取经,多与学生沟通,渐渐的学生愿意亲近我了,对我的称呼也从老师变成了老班。看着第一届学生满怀憧憬的升入高一级的院校,我也深切体会到做老班的欣慰。
xx年,我调入了仙林中学,中途接手初二(2)班的班主任。工作之前也像各个任课教师询问了学生的情况。这是一个典型的90后班级,自我,自负,还有点自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比较的冷漠。三年积累下来的些许经验在实践中证明很多都不太可行,在感叹“后妈难当”之余,也用了不少的办法,有的是从心理书、教育资料、和案例上总结的,也有的是根据前辈的经验自己内化的。现在这个班的学生还有五十几天就要离开学校了,我也当了将近两年的“后妈”,他们当中的很多从最初的逆反,到现在的亲近,一步步走来,也给了我很多的感触和感悟。无论做人做事,有时候坦诚相待和真心付出比高深的理论和圆滑的技巧更加有效。尤其是在与人打交道的行业更是重要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感情生产力吧。
“我很在乎课堂很在乎学生是不是每天都期盼这我走进课堂走进他们。”在应试教育,高考中考指挥棒下,这样的老师多么难能可贵,拥有这样老师的学生是多么的幸运和幸福啊。这样的老师不仅拥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也一定拥有热爱生活,尊重生命,豁达宽广的胸襟。
是啊,应试教育折断了多少教育人的教育理想,又让多少孩子对于知识的主动渴求变为被动接受。而我们传递给他们的仅仅只是在分数条上的那几个数字吗?当我们站在孩子们面前,我们扪心自问,我们能传递给他们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处世态度吗?每当想到这里,我编不禁惭愧同时又热血沸腾。
工作近十年的我不曾对我的职业做过周详的规划,不曾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曾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脱颖而出,甚至不曾有自信让每一名学生都期待我的课堂。在附中的前辈和同行中我感到相形见绌。接下来我就要认真的思考踏实的行动,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体会属于教师特有的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
“不去想将要做的工作有多么艰苦,当你做完之后,你会发现你其实很伟大”,这是20xx年参加班主任培训时名班主任史老师的话。以前我在着手某一个计划的时候也常常想,这样太耗时那样太耗力,结果到最后什么也做不好。就像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我想到了很多点子但是每次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自己就否决掉了,其实真正着手去做未必做不好。我已经开始着手这一块的教学研究,希望现在起步还不算晚。
感谢附中给了我这样一个平台,在这里,总能不经意的邂逅大师,沿着他们的足迹,踏实的走我自己的职业之路,我知道,我找到了幸福一辈子的秘诀。
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能在此代表xx市的几位老师和大家谈谈我们这几天的学习体会。
我们在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可谓是受益匪浅,一周来各位专家学者老师轮番上阵,给我们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不仅给予了我们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专业指导,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深深感染了我们。
理论方面:
专家的观点和而不同,在我们的脑海中碰撞出了火花。从赵雪江教授的讲座中,我们了解到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微观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向内涵发展要质量;宏观方面:受积极心理学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由注重补救功能向注重发展功能转变。(具体来说,她由教育的负向功能和非功能想到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告别负效和无效,打造有效和高效,进而提出有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教学模式以及日常咨询、专题辅导这两种有效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形式。)
刘晓明教授前卫的理论观点又为我们开辟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个层面的理解使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发展有了全面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心理发展既是学科教学的起点,又是学科教学的终点,这更加坚定了我们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信念;而现代学习论的发展与教学观转变引起我们对日常教学行为的反思。
实践方面:
1、从岳艳老师的讲座中,我们明白了针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前提是全面地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流行文化、他们的情感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再去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正所谓“用他们青春的心态,解决他们青春的问题”。
2、刘志成老师用他那朴实而又诙谐的语言告诉我们学生管理中的心理学智慧,具体阐述了学生管理中的班主任定位、班主任影响策略及情境策略,这些内容可操作性强,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非常受用。
3、白云阁教授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讲座介绍了青少年常见心理危机的类型及心理危机的预防策略,理论和事例相结合,让我们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有了深入全面的认识。
如果说把前面所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收获归于知识与技能的话,下面所谈的可以称为情感、态度、价值观。
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心理剧“我也是个幸福的人”,王老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和压力让我们感同身受,从剧中,我们明白了,当我们面对这些困扰时,应该学会自我调控,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为自己找一个快乐的理由;把自己融入团队,感受集体的温暖。而王老师扮演者的亲身经历,让人心痛,更让我们体会到身心健康乃人生之根本。
给我们最多快乐的是于晓良老师的团体心理辅导,我们从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体会到什么是团队?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如何增强团队的凝聚力?等等。
带给我们最多幸福感的是赵哲老师,她给我们的感觉像一个发光体,乐观阳光、积极向上,身上充满了正能量,而她的每一个学生也都受到这种正能量的感染。我想这不就是我们老师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吗?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句赞美老师的话,与大家共勉:“月亮本是天上的一堆乱石,从来就没有光,没有亮,是慷慨的太阳送给它光芒!”,希望我们每位老师都能成为孩子们心中的那轮光芒四射的太阳。
最后,感谢各位专家和老师的激情洋溢讲座,让我们的思想和视野变得更为开阔;感谢在座的各位教研员和老师的陪伴,有你们并肩作战,以后心理健康教育的路上的种种困难都会;当然最要感谢的是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没有你们搭建的学习平台,我们不会有如此丰硕的收获。感谢白主任这几天的辛劳,谢谢,谢谢大家!
心理危机干预对于我们辅导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其涉及的内容非常深奥,对专业的要求极高。而对于专业背景不是心理学或相关学科的辅导员来说,往往采用的是不够专业的做法,比如试图用简单的谈话来化解心理危机,有的采用现身说法,以自身经验说教,但这些做法很难在面对心理危机事件时做出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
学工处组织了很多次的辅导员培训,这些培训使我们受益良多。但是如果要深入了解这些专业知识,达到专业化标准,我们自己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们目前能做到的对心理干预最有效的措施是将重要信息及时上报,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工作人员的指导。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具备根据危机事件的性质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刘慧老师的讲座就在危机风险评估这一问题上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消除危机有其最佳时机,我们在面对严重的事态下,应在第一时间上报有关领导和部门,形成“事不过夜”的职业素养,及时对症下药,实施危机干预,避免延误干预的最佳时机。确保学生得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后,我们的主要工作应当是配合专业心理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从老师的角度为学生的心理康复做出努力。
从我接手的'一个学生突发心理抑郁症的事件中,我发现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身后多半有一个不够理想的家庭环境。学生的原生家庭环境在解决学生心理危机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我们平常要多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发生了心理危机,我们应及时通知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让他们共同参与到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中来。
员工心理辅导培训体会9月20日,我参加了澄江供电员工心理辅导培训,培训主要是以播放李强老师培训讲座的形式进行的,听过之后感想良深:
一、企业是大学工作是学历
在这个话题里,李强老师提出了“企业是没有围墙的大学”这一观念。现在的人才培养主要靠社会中的历练,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只能占15%,而在社会实践中的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经历却能对你日后的成功起到85%的作用。由此可见企业对我们每个人的重大意义,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投身于目前的工作,不断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是在锻炼自己的能力,为自己日后的成就不断做积累。
二、成就人生的四堂课
敬业做专家,成就人生的精彩。李强老师说的对,何为学问,多学多问就有学问,不学不问就没有学问,人的大脑好比一个仓库,仓库里放了什么,倒出来的就是什么,在工作中,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才能不断的充实自己,让自己的一技成为所长,收获人生的.成长与精彩。
三、没有借口,完美执行
李强老师说的好,一个人做事难免有错的时候,但为自己的错误寻找这样那样的理由,实际上对事实和结果不会有任何影响,只会抹杀一个人意志。借口只是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挡箭牌”,掩饰弱点推卸责任的“万能器”。把属于自己的过失掩饰掉,把自己承担的责任转嫁给社会或他人的人。我们应该培养这样一种观念:没有任何借口,不找任何借口,把对制定的目标的执行到位当成一种纪律。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冲锋号响了,对面敌人的机枪,你执行不执行冲锋的号令?不仅要执行,还要充分利用地形地物掩护自己,迎头而上,勇往直前,最终消灭敌人。这就很好的体现了执行力的过程和结果。作为公司的一员,我们应该竭尽全力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践行“没有借口,完美执行”。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注重细节。一件一件的落实,一项一项看成效,并在实干中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争取干一件成一件,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习惯。
四、拒绝抱怨,拥抱成功
一个人在工作中的效率高低、贡献大小,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人的心态,调整好心态是做好工作的思想前提。有了好的心态就能用心的做好每件事情,反之很可能会给你所做的事带来自己都不满意的结果。这样怎么能够适应企业的改革与创新呢?怎么能够适应当今企业与企业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竞争如此残酷的现实呢?结论只有一个:调整心态面对现实,努力工作以改革创新的理念,以劳而苦力的工作作风,去适应企业的发展与管理;同时还要以骄人的业绩去赢得企业的认可。
五、心怀感恩与企业共命运
感恩是一种境界,一种向心力,一种向善力。是的,理由很简单,但简单的理由却包含了深刻的道理:感恩原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格的底座,是员工回报公司的基础。一个有着感恩之心的员工,会坚贞而无私,敬业而善良,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个有着感恩之心的员工,会把对公司的感激,转化为孜孜以求、兢兢业业、积极进取的实际行动。一个有着感恩心的员工,会常常关心他人,关心公司,关心社会,和公司同呼吸共命运。同理,一个不会感恩的员工,是一个极端自私的员工;一个不会感恩的公司,是一个不会有长远发展的公司,也是一个对社会不会有贡献甚至很可能是危害的集体。
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习到了很多,人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进步的。李强老师的至理名言就像一座灯塔,在我们徘徊迷茫的时候向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朝着自己的梦想驶去。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规律,如学生应怎样去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有什么关系等。教育心理学,说简单一点,教育心理学就是学与教这个过程的方方面面规律的科学,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方面。
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教育心理学首先就要了解教育过程的执行者。教师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不管你是否意识到,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观念和方法,有些老师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因而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有些老师则认为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张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学习和提高。另外,研究还发现,教师的性格特征也会影响教学过程,严厉的老师更倾向于采用传统教学法,课堂气氛也不很活跃,而民主活泼的老师则更愿意采用新式教学法,更愿意多作尝试,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在老师目前也能够更自由的表现自己。作为师范生,只有学好教育心理学,以后在自己的岗位上才能更好的做一个优秀的教师。“人贵有自知之明”,教师要具有自知之明,就需要自觉地用心理科学理论去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教育活动,增强自己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力。每个有威信的教师,都是善于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所以,中学教育心理学问题的研究,不仅是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品德,而且是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角色适应力。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现代社会和教育的进步日益证明,教师不仅要懂得教材本身,还要懂得教学本身。教师关于有效教学和教育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教育心理学的。因为,学校中的学和教,都是心理过程,懂得这种过程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发展有效学习的程序和方法,教师才能够形成用教师的专业方式处理教育问题的能力和专长。
2、学生方面。
教育上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提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才能有的放矢的实施教育,教育也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效。因此,教育心理学还必须了解教育过程的另一半参与者。只有更好的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做好指导,让学生往更好的方面发展。所以师范生学习教育心理学,就是学习怎样更好的了解自己教育的对象,怎样更好的引导他们,指导他们学习。只有充分的了解学生,才能热爱学生。
3、教学方法。
教育心理学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不同教学方法对于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有什么影响,以及教师如何与教学方法进行匹配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等等,也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对于物理、化学等操作性强的科目可能很有用,但对于历史、语文等科目却可能没什么效果。对同一门学科,不同的内容来说,同一种教学方法的作用也可能相差很远。教师与学生之间最关键的就是教学方法了,它是最主要的因素。是学生能否学好的关键,所以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就是学习怎样更好的教会学生。同时,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教育心理学来自实践,又可指导实践,它与教育的经验互为基础。它代表了学校教育的那些能从实验、测验和观察证实的方面,实实在在地是“学校教育的科学基础”。在当前教育改革大潮中,特别在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改革中,其理论和方法是主要借鉴的武器;与此同时,教改和教研成果的价值大小、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使用。经验证明,学校教改和教研以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为突破口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如果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就能对社会、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持正确的认识,能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为;就能站得高、看得远,做到冷静而稳妥地处理各种问题。我们必须要学会欣赏生命中的每个瞬间,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相信未来定会更美好。
第二、保持积极上向的情绪状态,使人心情开朗,轻松稳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热情与信心。因此生活中应避免不良情绪的发展,遇到不好的事,要换个方法变个方式思考,你将大有收获。乐观是心胸豁达的表现,乐观是生理健康的目的,乐观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乐观是工作顺利的保证,乐观是避免挫折的法宝。
第三、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应该把奋斗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尽量使自己有完成目标的可能。这样你的心情就会十分愉悦。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就必须去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时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比较。这就告诉我们,人不能去等,要学会适应。
第四、拓宽兴趣。兴趣是保护良好的心理状态的重要条件。人的兴趣越广泛,适应能力就越强,心理压力就越小。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看书、写字、创作、绘画、舞剑、养鸟、钓鱼、种花等等。总之,兴超越广泛,生活越丰富、越充实,越有活力,你会觉得生活中处处充满阳光。
第五、学会自我调控情绪,排除不良情绪,让自己在偷快的环境中度过每天,生活是千变万化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天灾人祸,喜忽哀乐,都在所难免,怎样调理呢?最简单有效的做法是用积极的暗示替代消极的暗示。当你想说“我完了”的时候,要马上替换成“不,我还有希望”。
第六、要学会宽容,培养自己完广的胸怀。一个人心胸狭窄,只关注自己,就容易生气,闷闷不乐,斤斤计较。而当你胸怀宽广时,你就会容纳别人,欣赏别人,自己的心境也就能保持乐观。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仁者无敌”。别怕吃亏,“吃亏是福啊。生活中要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接受别人,还要善于接受现实。总之,心理健康精气神,幸福快乐每一天!
带着一份憧憬,带着一份喜悦,带着一份期待与责任,我有幸参加了远程教育的心理健康的培训,不仅有理论的学习,充实我们的大脑,同时通过班级论坛学员之间的互动,使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真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感受一: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要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感受二: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通过培训,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感受三:积极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使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积极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此次心理健康培训的时间虽然短促,但在我的心理却激起了层层涟漪。我相信这次培训给与我的东西决不止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它会有一种延续性,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它会让我更为自信更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战!
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还处在初步的学习、摸索阶段,但我相信它肯定能帮我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难题。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一定会迎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灿烂明天!
时间过得很快,现在还清晰的记得第一次心理培训课的情形:那时候的自己在心理辅导这一块真的是什么都不懂。不过现在培训课就这样结束了,给人感觉好匆匆的样子。通过这阵子的心理培训,真心让我学到了好多的知识,例如:
1,要乐于找出自身的不足以及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2,朋友辈心里辅导技术包括倾听、尊重、真诚、通情达理,明白了倾听的意义以及如何倾听、倾听的技巧、倾听的注意事项等。
3,如何正确认识郁闷症和精神分裂症的一些表现等,当然戒除习性的方法是:保持忙碌,忧郁的人生需要忘我的忙碌才不会陷入绝望中。
4,懂得合作的重要意义,“众心齐,泰山移”嘛。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以及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使我对心理委员这一职务的主要职责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在大学里,我们心里委员就是“花蕾”的守护者,确保我们这些青少年健康成长。
在同学中,我们是同辈关系;在师生间,我们是桥梁。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协助老师开展工作,帮助同学健康成长。我深深的体会到心理委员就是让笑容常挂在每个同学脸上的使者,能让每个同学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我们的职责,能让每个同学笑口常开是我们的荣幸。
本学期作为心理委员,我都按时参加了学校举行的心理委员培训课,及时了解了心理方面的知识及学校在这方面的措施和政策。参加培训班后我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更加懂得如何做好一个心理委员。之前自己在工作中犯的毛病经过培训也没有再犯。这是使我开心的事情之一。
心理委员培训课结束了,但是人生这一场大的演出却远没有结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学会对生活更加认真点,多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广泛的阅读其他的课本知识,争取将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现阶段感觉自己的主要不足是自己的经验不足,阅历不够。但是,这些困难我都会努力去克服,相信最真心的付出必将换取最真诚的回报。此外,在在职期间,我会从自己做起,克服自身的缺陷,更多的去关注同学的想法,主动及时的进行适当的沟通,从而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在这份总结的最后,我衷心的祝愿我们的每一位青少年都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有幸参加了心理教师培训,这次培训不同于一般的培训,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然而,在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因素,导致部分老师厌教,部分学生厌学等不健康心理,严重影响了教与学的工作。
1、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什么都懂,什么都会,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此外,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2、通过学习,我也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总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小学生自杀的事例,为学习,为人际关系等等,且有增长的趋势,这就说明现代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在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教师力求“对症下药”,从心灵上给予学生鼓励和信心,了解学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学校因素,如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也包括家庭、社会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环境、抚养环境,社会风气等。可惜,我们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我们也只能劝说学生家长有科学地教育子女,无法改变社会,就改变自己,我们惟一能做的是改善自身。
总之,教师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首先,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其次,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