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院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实用3篇

卫生院院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3篇)

卫生院院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篇1

,男,57岁,现任大厂医院院长、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高级政工师。多年来,他积极带领全院职工,投身于医疗改革,坚持不懈地加强医院两个文明建设,始终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近年来医院“两个效益”不断提高。4月下旬,全国“抗非”形势突变,南京市政府果断作出在南京市范围内确定4家收治非典的定点医院,南京市代市长蒋宏坤在视察大厂医院后,考虑到医院的规模、位置和综合实力,当场决定大厂医院为定点医院之一。院长临危受命后,在紧接的医院改造、物资采备和抗非人员培训等巨大而烦琐的工作中,他作为运筹帷幄、处变不惊的当家人,沉着迎战,奏响了一曲抗非凯歌。

4月27日中午,医院被确定为南京市收治“非典”定点医院。立即召开了医院中层干部会议和党员大会,传达了上级指示精神,统一思想,并于当日下午4点召开了全院职工大会,向全院职工进行动员,对医院的人员进行必要的调整,紧急成立了抗击“非典”领导小组,任组长,制定了近10万字的《大厂医院防治非典型肺炎预案》,组成了抢救治疗组、消毒隔离组、后勤保障组,社区调查组等,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和各种流程图,工作井然有序,责任到人,为取得抗非的最终胜利绘制了蓝图。

sars病毒,传染性强,危险性大,医务人员感染率高,但不顾年高体弱,毫不畏惧。在支部大会上,年过半百的他坚决请战:“我是医生,我带队,我先上”,主动请缨要求首批奔赴隔离病房。在他的影响下,全院职工纷纷向党支部和医院办公室递交了近百封“请战书”,要求到抗击“非典”一线去。根据区政府要求,5月3日,首批进入隔离病区人员将进驻隔离区,5月2日晚上9:00,他召开了一个不寻常的职工大会。过了一会儿,走廊里走来了一位步履轻盈,精神换发,头发理得很短,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谈院长,一脸斗志昂扬,一副备战的样子。他对家人淡淡地笑了一笑,没说什么。夫人心疼地说:“老谈,记住吃药,自已多保重!”。一句多么朴实而平常的话语,拉开了抗击非典与家人隔离的日子。在他心里装的只有医院、只有病人,唯独少了自己和家人。

卫生院院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篇2

在罗婺山乡,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大潮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也塑造和成就了一个个锐意进取,勇于改革创新的优秀院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用爱与责任,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

武定县插甸镇卫生院院长小张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二十五年来,他由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一名优秀院长。在二十多年的从医生涯中,他三次在不同的地方担任院长,但无论身处何时何处,他都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满腔热情地为病人服务,为患者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忠诚、干净、担当”的无悔誓言。在担任院长的22年里,他始终做到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凭着娴熟的管理能力和高尚的思想品质赢得了领导、同行的赞誉及患者的好评。他也先后多次受到州、县表彰,20__年3月,被楚雄州卫生局评为“先进个人”;20__年12月,在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中,被评为“优秀班干部”。

小张能出身于书香世家,受家庭的熏陶和影响,他从小就养成了热爱学习、刻苦读书的良好习惯。由于父亲体弱多病,从小他就目睹病痛给人带来的折磨和痛苦,所以,自小他就立志要要成为一名白衣天使,为病人解除疾苦。在日后的从医生涯中,他总能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他要求医生为患者诊治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计最佳治疗方案,能够通过口服药治愈的,绝不让患者打吊针,能够在门诊治愈的,绝不要求患者住院治疗,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的负担。

1992年,年仅20岁的他被分配到条件极端艰苦的发窝民族医院工作,在这里,他一干就是11年,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11年来,年轻的他一直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但无论工作如何繁忙,他仍利用工作之余,刻苦学习医学经典著作、名医医案、各家著论,认真阅读有关医学杂志,及时掌握本领域的国内外发展新动态、新技术、新方法,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使很多疑难病人解除了病痛的缠绕。小张能经常说:医为仁术,必怀大爱之心。医生面对的病人,很多因病痛的折磨而情绪急躁、焦虑、抑郁。医生在详细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心怀大爱,耐心细致地与病人交流、沟通,安抚病人,消除其疑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遇到疑难病变,他经常废寝忘食地查找资料,寻到办法,想法设法为病人解除疾苦。病房工作时,经常遇到门诊病人到了下班时间赶来求诊,他毫无怨言地重新穿上隔离衣为病人诊治。

1995年3月,凭借突出的工作能力和出色的工作业绩,他被组织考察提拔担任该院院长,成为当时武定县最年轻的院长。

或许是上天有意考验这位年轻的院长,就在小张能新任院长刚刚满半年的时候,以发窝为中心发生了“6.5”级地震,一瞬间,整个发窝街几乎被夷为平地,发窝民族医院首当其冲,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单位。

当地震来临的那一刻,身为院长的小张能最先想到的是病人,在地动山摇中,他全然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冲入病房将病人转移到安全地带,用医者的爱心与责任为人民群众架起了一座生命之桥。

不过突出起来的灾难,还是让刚刚担任院长不久的小张能一时手足无措。看着昔日美丽的医院变得面目全非,他伤心不已,但是,年轻气盛他并没被灾难吓到,短暂的悲痛过后,他意识到,自己必须首先坚强振作起来,他深知,此时自己就是医院的顶梁柱、主心骨,如果这个时候连自己都乱了阵脚,那医院怎么办,职工怎么办,病人又怎么办?

灾情就是命令,惊魂未定的他还没来得及平复情绪,就带领全院职工投入到了紧张的抗震救险工作中,在他的组织带领下,全院职工精诚团结,众志成城,抢险工作有序推进,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辛勤努力,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发窝民族医院得以恢复重建,一所崭新的医院从废墟上拔地而起,为伤痕累累的灾区撑起一片生命的绿洲。

在发窝工作的11年时间里,小张能带领着他的团队走村入户,风餐露宿、披星戴月。他的足迹遍布发窝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他心系百姓疾苦,把群众视为自己的亲人,俯下身子为他们做好事、办实事。现如今,说起小张能的事迹,很多发窝的老百姓都感激不已并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因为工作业绩突出,能力出众。20__年,他被上级调到狮山镇卫生院担任院长,当时的狮山镇卫生院处于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境地,偌大的一个县城,除了县医院和中医院两所县级医疗机构外,还有多家医疗机构,医院的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小张能初到任时,医院的年收入仅仅10万元,面对一所医疗设备落后,条件简陋,科室布局不合理,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医院,小张能陷入了思索之中,医院该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县城谋得发展、寻求到出路?他想,只有通过改革,找准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大胆创新,凸显特色,医院才能赢得一线生机。说干就得干,从此,他和卫生院一班人同舟共济,攻坚克难,想方设法改善医院就医条件,努力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通过10年的不懈努力,无论是门诊人次、医疗收入及各项主要医疗质量指标均步入全县前列,仅20__年,医院的年收入就接近1000万元,狮山镇卫生院真正发展成了人民群众放心满意的医院。

20__年,因为工作需要,小张能被调入县人民医院任院长,兼任插甸镇卫生院院长,“新官上任”的他,根本没有想到插甸卫生院的医疗基础设施竟然如此薄弱,面对一所人民群众怨声载道、上级评价差的医院,小张能并没有丧失信心,而是发动大家集思广益,从改善基础设施、培养医疗团队、增加科室、配套医疗设备入手,大刀阔斧地对医院进行改革,还将县城医院的'骨干医生源源不断地聘请到医院就诊,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在他的勤奋努力下。插甸镇卫生院的科室由原来的1个增加到7个,并建起了住院楼、彝医馆、食堂,才短短几个月,医院的面貌就焕然一新。20__年插甸镇卫生院住院部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当年收治的住院病人达到442人次,住院收入50余万元,而在20__年以前这两个数字均为0。得益于科室建设和人才培养,该院的门诊病人、门诊收入也从20__年的2.23万人、56万元增加到5.23万人、226.21万元。短短一年的时间,插甸镇卫生院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院也成为武定县继续深入推进“县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的榜样。这一切的变化无不得益于小张能院长锲而不舍、敢拼敢打的实干精神。

说起小张能担任院长这22年的经历,人们都对他的医德和人品交口称赞。许多病情严重的病人住进了医院病房,经小张能带领的团队精心治疗,病情好转或痊愈出院后,有些家属表示感激之余邀请其吃顿饭或塞一个红包之类的,都被婉言谢绝了。他常说病人不容易,治病花费不少,回家康复还需调养,要多为病人着想啊!千万别为一些蝇头小利,丧失了自己的人格,丢弃了医生的医德!

小张能是一位平凡的医生,也是一位普通的院长,但是,他却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情系患者,真情服务,无怨无悔,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一点一滴的事迹,把医者的温暖送到了广大患者的心中,赢得到了广大患者真心拥戴,如今,年已45岁的他,正秉承一颗仁爱之心,继续跋涉在从医行善的路上。

卫生院院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篇3

,男,33岁,汉族,是河南项城王明口镇苗庄村一名乡村医生。十几年来,在行医生涯中,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以真情真爱为老百姓服务,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乡村好医生的颂歌。

扎根农村,矢志乡医终不悔。

“我是农民,我离不开生我养我的农村,离不开我的乡邻,我要一辈子扎根乡村,尽我的力,尽我的心,为村民看好病,守护村民的健康”。 常说这句话,也是他热爱本职工作,不畏条件艰苦,扎根农村,为家乡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的无悔追求。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当了一名最基层的乡村医生,为村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长年累月,救死扶伤,无怨无悔。为了改善治病条件,他千方百计建设村卫生室.在条件十分艰苦,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建成了在全市一流的村卫生室,面积达到了400多平方米,成为周口市示范村卫生室,实现了“村民小伤小病不出村”的目标,一些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实现了就地治疗。

爱岗敬业,心系患者显真情。

医生爱岗敬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业以来,他一直坚持边理论学习,边临床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顺利地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医疗技术日益提高,受到乡亲的信赖,吸引了周口、界首等地的患者慕名前来求诊。尤其是情牵患者、心系病人,倾尽全力服务村民的感人事迹,在行医生涯中多次发生,被人们津津乐道。大家都夸是个“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心里时刻装着村民的疾苦,无论风霜雨雪,无论白天黑夜,无论老幼贫富,总是随喊随到,不讲价钱、不提条件,有钱看病,无钱也看病。20__年3月的一天,彭庄村57岁的村民张某头疼难忍,神智不清。火速来到患者家中,初步诊断为脑出血,由于患者家庭经济困难,当时患者血压太高,乡村道路不好,长途转送颠簸对病人有一定危险。患者家属一再要求在家中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去市医院确诊。经过精心治疗,7天后,患者的一般症状有所改善,神智稍显清醒,说话也能听清一些。应患者及其家属的请求,王医生一同将病人护送到项城市中心医院做了CT检查,被确诊为脑出血,证实了最初诊断是十分准确的。后因住院费昂贵,患者及其家属要求回家请王医生治疗。经过王医生一个多月的细心诊治,患者开始下床走动,半年后就可做一些家务活了。张某一家人逢人就说是王医生救活了他,挽救了他们一家。

热心公益,一腔热血写大爱。

他把医生的博大的爱心融入到公益事业中去,把公益事业作为自已的社会责任,赢得了社会的称赞。在行医中有一个死规定,凡是前来就诊的残疾人都减半收费,对困难残疾人实行免费治疗,多年来,仅此一项就为残疾人减免药费达3万多元。王明口敬老院有20多位老人,医生时刻惦记着他们,每到周末都会到敬老院免费义诊,免费送药,几年来为敬老院免费送药5多万元,受到社会的称赞。

在公益事业中,率先垂范,事事处处都走在前面。村里道路年久失修,每逢下雨,道路泥泞,村民苦不堪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率先捐款3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村民纷纷捐款修路。此后,他又跑前跑后,指挥大家修路。不到一个月,村里的道路就修好了,村民们高兴地说,“今后下雨再也不怕了,多亏了王医生。”

村里的学校该修了,他又拿出2万元对学校进行了修缮,村里的孩子再也不为上学发愁了。

一件件实事感动着村民,也体现了`拳拳之情。

为让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把困难群众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倾注了真情真心。本村村民王仲敏,生活全靠他一年四季外出打零工来维持生计,几年前,他身患脑血管病而落下残疾,生活极其困难,属典型的贫困户。把王仲敏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拿出20__元帮他成立了小商店,使他重新树立了生活信心。去年,王仲敏的小孩子考上大学,立即又拿出20__元,让他顺利上了大学。几年来,视王仲敏一家为亲人,把他们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真心关怀,真心帮助,使王仲敏逐渐摆脱了贫困。

家住苗庄村67岁的肢残苗珍香老人生活十分困难。20__年5月18日,到老人家中了解生活情况后,给她送去了大米,面条,花生油,洗衣粉,棉被等生活用品。从此,他一有空就去看望老人;今年春上,突降暴雨,担心老人家的房屋经受不住风雨,就去看个究竟。短短的二里路程,他走走停停,走了近50分钟。当他满身泥水出现在老人家门前时,苗珍香激动的说:“我躺在床上都不敢睡,你来,我心里就踏实多了,你真是比亲人还亲啊!”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南方旱灾等,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助残、救灾捐款达20多次,计8000多元,捐赠衣物100余件,便民义诊服务150多次,免费义诊群众2万多人次,帮扶困难村民6户,帮助贫困大学生11名,资助资金6万元。

十几年来,从未出现过重大差错和医疗事故。给村民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和实惠。村民们给卫生室送来一个个锦旗,这是发自群众内心的感慨,更是对无声赞誉。他先后荣获了周口市先进乡村医生、项城市先进乡村医生、项城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面对未来,以“为了村民的健康”为己任,执著追求,无私奉献,为农村卫生事业作出更大的新的贡献。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