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验报告(八篇)

教学实验报告(通用8篇)

教学实验报告 篇1

一、课题的提出

目前,我校从四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但由于学生有些从小接触电脑,但有些从未接触过电脑,固造成学生电脑水平差异悬殊。再加上教材内容经常变化,如果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就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这样势必加大两极分化,难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在我们学校中,我把我所任教的四(1)至四(5)五个班为实验班,实施分层教学实验。

二、实验的过程

1、学生分层

学生升上四年级后,我先进行一次小测验,根据他们的测验成绩,再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把学生划分为A、B、C、D四个层次。A层的学生为优等生,他们有一定的电脑知识,对电脑很感兴趣,学习自觉,理解接受能力强,潜力较大,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B层学生为中等生,电脑基础较好,理解接受能力较好,但在学习上只求过得去,欠缺强烈的进取心。C层学生为中下生,理解接受能力一般或稍弱,但学习上很努力,电脑知识与B层学生相差不远。D层学生为后进生,电脑基础差,理解接受能力也较差,他们在学习上往往也不努力。层次的划分是动态的,实行升降级制,学习期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层次调整,使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预期目标分层

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各层次阶段性和平时目标、要求的设定,遵循“经过努力能达到”的原则,使他们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增长知识和能力。

A层:

在知识目标上,使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教材的知识点,并在实践操作方面有较大的拓展和提高。在能力目标上,着重提高学生在理论方面的接受能力和操作方面的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超过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力争使学生在高考中创造佳绩,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B、C层:

在知识目标上,使学生能够比较透彻地理解教材的知识点,并在实践操作方面方面有一定的拓展和提高。在能力目标上,重点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兼顾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要重点培养B层学生的上进心和C层学生的自信心。

D层:

降低学生的起点和要求,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树立信心。在这前提下,要求学生掌握好所学的知识,理解教材内容,掌握实践上机操作。

3、教学方法分层

根据各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措施,尽快实现近期目标。

A层:

采取“导学”的方法,大部分情况下由老师指定学习内容,指导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自己主动地构建电脑知识结构;进行个别化指导,鼓励“冒尖”,使优生更优,而且在他们的积极带动下,努力争取集体优化;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学生互相之间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展开竞争;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寓教于乐,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利用现在的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课件,在为学生创造一个逼真的人机交流环境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电脑应用能力,鼓励引导学生扩大知识面,加强、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B层:

采取“帮学”的办法,在上课时多提问,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听好课,思想不开小差,积极参与A层学生的活动,让他们订一个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等级指标,促使他们认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引导好他们的学习热情,激起他们强烈的上进心。

C层:

采取“教学”办法,介入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帮助他们查漏补缺,进行知识的系统和归纳;进行个别化辅导,尤其交给他们学习电脑的有效方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如上机操作时让他们做一些难易度较适中的练习操作,做对予以肯定和表扬。

D层:

采用“诱学”方法,引入“激励教学机制”,加大感情投入,循循善诱,充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于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的表现和进步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同时让他们做一些浅易的练习操作,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起学好电脑的信心,唤起他们学习电脑的热情。

4、教学分层

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的。教师的教只有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个体差异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预习分层

为了使教与学密切配合,我们要培养学生自觉预习教材内容的良好习惯,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预习要求。A、B层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进行上机操作。C、D层的学生借助上机操作尽可能准确理解教材内容,以能进行操作为目标。

(2)讲授分层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课堂教学中的讲授分层又是教学中的关键部分。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程度,授课内容按难易程度分成相应的几个层次,分别对待,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收获。例如:在学习运用WINDOWS98中的“画图”程序绘画时,需要设置前景和背景颜色,这两个词语学生不易听懂。我是这样来打比方讲授的:我们画图画,要用纸和笔,在电脑中画画也一样,要选好笔(前景)的纸(背景)的颜色。特别强调,设置前景和背景颜色有电脑默认的和手动设置的这两种。讲完后,我把这个知识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讲清电脑默认的前景和背景颜色;第二层,在第一层的基础上讲清手动设置的前景和背景颜色。要求C、D层学生掌握第一层,A、B层学生掌握全部层面。

(3)操练分层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离不开上机操作的课程。重视和加强上机操作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使他们切实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电脑理论知识的兴趣。A、B层学生能熟练掌握上机操作技能。C、D层学生能进行上机操作。例如,学生刚开始操作鼠标显得极为笨拙,即使会点击几下,也是“河边湿鞋”。我在讲解完鼠标的基本操作(单击、双击、拖动、右击)后,就把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分为两层。第一层,让学生玩起了“纸牌”游戏;第二层,在第一层的基础上让学生再玩“空中接龙”游戏。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单击、双击、拖动、右击)的不同层面。C、D层学生掌握第一、二层中的其中一层,A、B层学生掌握全部层面。在翻牌的过程中,学生熟练了单击操作,在移动位置时,又巩固了双击和拖动操作。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玩得欢,而且学得好,更可以从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这种操作可以交替进行,C、D层学生学习操作时,A、B层学生可对C、D层学生进行帮助、辅导,然后又让C、D层学生重复A、B层学生的操作,这样交替反复进行操练,能交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提问

分层

A层学生回答难度较大或需要自由发挥的问题,B、C层学生回答难度一般的问题,D层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或对A、B、C学生的回答能重复回答,使他们也有机会参与,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如在教学《电脑是我们的好帮手》和《初识电脑》两课时,由于初次接触计算机时,大都怀有一种既畏惧又好奇的心理,很想知道计算机可以用来干什么?更想切身体会一下操作计算机的乐趣。“学生做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动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我抓住这一契机先对C、D层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见过计算机吗?”然后再对A、B层学生提出另外一个问题:“计算机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纷纷举手,各抒己见。接着我利用教学演示系统,向学生展示了一个色彩缤纷的电脑世界,通过观看,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画图、制作动画、编辑声音等工作,它的作用真大”的想法。这时学生学习兴趣倍增,教学气氛活跃,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

(5)测练分层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我在每教完一单元后,都给学生发放同步练习题。这些练习题根据难易程度被分成高中低三个档次,要求A、B层学生三个档次都做,C层学生必须做中低档题,努力做高档题,D层学生必须做低档题,尽可能做一部分中档题,这样的练习要求,既减轻学生负担,同时又有针对性,使A、B层学生能“吃好”,C层学生能“吃饱”,D层学生能“吃了”,起到不错的效果。加强信息技术课与其它课程的整合,在教完一个单元后进行一次测验,测验题目也是分成三档,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实验的.成效

1、学习的课堂氛围更为积极、浓厚。各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习的热情大为高涨。

2、学生的非智力品质得到培养。训练活动始终使教师和学生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大大增强。不仅如此,学生的性情得以熏陶,不少性格内向羞于回答问题的学生,现在变得开朗多了,在课堂上表现活跃,积极主动。

3、较好地贯彻了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学生的考试成绩有明显的提高。我进行实验的五个班,进步尤其明显。根据学生成绩和能力的变化,学生层次也有所调整,有10位D层的学生升到了C层,其中两名接近B层学生水平,12名C层学生升到B层,有8名B层学生升到了A层。

四、实验的体会

1、分层教学是实践的需要,也符合教育科学的理论和原则。一是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二是符合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分层教学”做到了以各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为教学的出发点,使教学要求适合每一个层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能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获得成功与自信,必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三是符合教学过程中学生必然产生分化的规律。学生在发展中存在客观差异,同一层次群体处于同一层次的教学环境中也必然出现先进、中间、落后,产生分化。“分层教学”就适应了这一规律,为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指导帮助。

2、分层教学作为遵循“实事求是”,“因材施教”原则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大力提倡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运用个别化教学策略的今天,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有利于老师更准确地把握教学对象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从而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它有利于学生在一个相互平等和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并且比在传统课堂中更容易进行协作式学习,更容易做到“学有所获”;它有利于结合学生本人的特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尤其有利于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分层教学是教学的手段,不是教学的目的。目的是通过分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他们的创造应用能力,为培养身心诸方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因此,就教学对象的层次性而言应该是动态发展的,任何机械的将学生人为定位分层的做法都是极其错误的。

通过近一学年的实验,我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但是,分层教学的设计和开发仍有值得深入探索的地方。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使分层教学活动的方法得以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教学实验报告 篇2

作为国家首批课程改造执行区,年夜连市拓荒区自20xx年秋季承担了初中化学课程改造执行义务,执行《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尺度(执行稿)》(以下简称《课程尺度》),行使人平易近教育出书社的执行课本(以下简称“新课本”)进行执行。

一、新课本与《课程尺度》的顺应性

1.新课本较好地显示了《课程尺度》的脑子,相符新课程的理念。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年夜旨;正视科学、手艺与社会的彼此联系;指导以科学探讨为主的多样化的进修体式格局;有利于评价的诊断、鼓舞勉励与成长功能。

2.新课本对照完整地反映和显示了《课程尺度》的各项要求。从根底理念出发,注重更改学生进修的积极性,激发并连结学生的进修快乐喜爱;注重内容的启蒙性和根柢根底性,拔取学生顺应现代生涯及未来社会所必备的化学常识、妙技和方式;注重从学生已有的履历出发,成立学生熟谙的情境,融合学科常识;为学生供给年夜量运动与探讨的过程,培育种植提拔学生科学的立场,获得科学的方式,提高终身进修的意识和手法;经过过程具体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化学对人类文明成长的伟猛进献,熟悉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妙的未来将持续施展复杂浸染。

3.新课本内容的选择与编排相符《课程尺度》的划定,笼盖《课程尺度》划定的内容,新课本设置的内容科学。正确,没有违反事实和真理的.现象。拔取了年夜量切近学生生涯和社会成长的素材,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分歧”“金属硬度的对照”“碱对鸡爪的侵蚀”“纳米材料”“C60分子”“海底可燃冰”“外形记忆合金”“导电塑料”等内容。新课本既属意内容的提高前辈性,又具有鲜活的生涯气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能更改起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快乐喜爱。同时新课本具有较强的条理性,在面向全体学生,相符学生的脑子水平,降低不需要常识难度的根柢根底上,增添了研究型、开放型、实践型的问题,为每个学生尽概略供给自动进修、施展自身特点的机遇。在编排上注重显示学生的进修过程,显示科学方式的具体运用,属意对学生进修方式的指导,化学概念和概念注重直不雅观性、联系关系性和成长性。

二、新课本与教师、学生的顺应性

1.新课本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央”的传统系统,接纳“学科与社会”相融合的体式格局,领受了学科中央和社会中央系统结构的优点,既注重学科常识的系统性,又属意从学生的生涯履历出发,使学生在进修过程中,既注重对生涯、情况现象的视察和履历,使学出发生对自然、社会的慎密亲密感,拉近学生生涯与学科之间的距离,又着眼于学生对科学概念、概念的年夜白,形成学生最根底的化学视角。同时也促使教师在解说机关和处置责罚上发生改变,从近几年一贯强调的学科常识要联系学生生涯、联系社会现实,过渡到从学生的生涯履历出发,慢慢融合学科常识,在运动中使学生获得新的履历。改变了以往过于属意书籍常识,过于属意常识教授,过于强调接管进修、物化记硬背,机械演习的现象。

2.新课本将进修内容和进修过程连系起来,不只为学生供给了进修的内容,为教师提醒了解说的过程,同时尽心贪图了学生的进修过程和进修方式。课本中有与学生对话的阅读部门,有指导学生涯动的“执行”“运动与探讨”“谈判”“察看与研究”等部门,有撮要挚领的“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的归纳部门。多种形式的运动,有助于改变学生的进修体式格局,供给了对照合理和完整的进修过程。

3.新课本凸起了化学执行在化学进修中的主要浸染。执行内容不零丁另立,而是穿插在根底理论、根底概念、元素化合物、化学策画等内容之中,轻易学生的进修运动,有利于解说贪图,担保学生进修过程的统一和完整。恍惚演示执行与学生执行的界限,倡导学生多做执行。执行的呈现体式格局多样化,增设了“家庭小执行”和“习题执行”。勉励学生贪图执行,降低垄断范例要求,激发学生的立异精神。

4.新课本属意科学探讨,尽心贪图了“运动与探讨”部门,上下册共设置32个“运动与探讨”,首若是以执行承载。所涉及的内容普遍,既属意内容的科学性,使学生受到科学方式的教育,又属意探讨的价钱,提高进修的有用性。同时探讨内容尽量相符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快乐喜爱。如“酸雨风险的模拟执行”“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制指示剂”等,都颇具新意,深受学生的迎接,学生也从这些运动中体验到化学的魅力。

教学实验报告 篇3

时间如白驹过隙,我的实习生活已经悄然结束。回顾两个月的顶岗支教实习生活,确有一种不易言表的喜悦和收获,也有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通过顶岗支教实习,我懂得了爱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获得了一些‘爱心无限,严格有度’等教学方法,理解作为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经历和学生的一些个性和特点。为此,我再度感受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为神圣、光辉的的职业,它是我一直追求的理想目标。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的一项教育实践课程,也是培养一名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我们的这次顶岗支教实习主要包含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三个方面,时间为两个月,自20xx年XX月22日至XX月24日。

一、教学篇

1.见习阶段。

我都会积极主动听知道老师讲课,认真作好听课笔记,注意老师的教态和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反应情况。课后虚心听取指导老师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课,和指导老师探讨教学方面的问题。通过听课和评课,我学到了不少教师教学技巧,对我驾驭课堂、随机应变等能力的提升带来了较大的帮助。同时,我也主动参与集体备课,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学习,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重难点以及探讨教学方法。在见习阶段,通过听课和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我上课的自信心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同时更有把握上好新课。

2.实习阶段。

我严格按照顶岗支教实习大纲和计划的要求,明确顶岗支教实习的目的,端正态度、认真完成各项实习任务,严格遵守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学生、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努力提升实习质量,认真仔细备好课,争取上好每一节课,课后我结合指导老师、小组其他成员以及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为下次上好课打下基础。在上课之余,我积极主动地去听课,借鉴他人的上课经验,学习好的方面,改正不好的地方,这使我的上课越来越游刃有余。总体上讲,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实习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角度,并按指导老师的要求去备课,带着激情去上好每一堂课,课后认真听取指导老师的点评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及时改正下足,争取更大进步。

3.总结阶段。

我也会实事求是,发扬好的方面,并积极总结,为以后教学积累经验。我也将从工作态度方面,情感价值方面,知识能力方面做一个具体的总结。

工作态度方面,作为一位老师,我认为一定要做到了认真负责,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认真讲好每一堂课,认真批改订正作业;课后,常长时间的反思、总结。作为一名实习教师,更要一直以教师身份严格要求自身,处处注意言行和仪表,要一直紧记实习守则,遵守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实习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和队友们团结协作,完成实习学校布置的任务。勤于学习,严于律己,反省自身不足,在班主任实习工作的过程中,做到积极主动从原班主任那里学习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经验,这会让我们受益不少,特别是对刚刚出道的新老师。

通过班主任工作的实习,我们会深深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和辛苦,但我们也了解和积累了一些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和经验。情感价值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学生有不懂的问题,我们会主动去解决,学生生活方面的困难,我们积极去帮助,努力做到与学生用心灵交流,用事实说话,用言语表达。对学生的思想方面,尽量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在升国旗、班会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课后,有时间就应该主动找同学聊天,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学生个人成长经历,使得自身和学生的距离拉得更近,学生的知心话也主动向自身讲,学生不再是那的调皮,上课专心听讲,把做不完作业、完不成学校布置的任务看成是对不起老师的表现。通过与学生的接触,我们会对现今中学生的思想和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体会,对今后从事教师工作必将有较大帮助。

在知识能力方面,我们认真研读教材、查阅教案,从中扩展知识,加深知识,利用知识。力图把握重点、难点、克服实习老师易出现平均用力的不足,经过长时间准备后,在课堂知识量大的前提下,努力做到重点突出、难点易懂。牢牢地把握住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环节,如课前导入、知识点过渡、课堂小结、课堂练习、课后反思,让学生尽可能丰富知识,锻炼能力。尤其在分析问题时,根据本班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力尽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等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总之,教学工作实习收获是非常大的,感悟是非常多的。但仍有很多地方有待提升,如课堂详略有时处理不当,有时重点不够突出,时间把握不到位,板书还有待提升。对学生课后的辅导时间还需加强。

二、班主任工作篇

除了教学、教学实习调查,班主任工作也是实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作为班主任工作我坚持做到积极负责、认真到位、处处留心。在第一周我基本上就了解了班级的基本情况,包含学生姓名及班委组成。和学生了解以后学生们对我都表现得很友好,我和他们亦师亦友的关系能让我很好地发现班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我总能以大姐姐的身份来开导他们。班主任工作,我做到晨跑到、午休到、晚休到、晚读到。同时,积极主动向原班主任学习,询问班级相关情况,并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谈心,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不错的.学习习惯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四次主题班会:“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阳光总在风雨后”、“感恩的心”和“志当存高远”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并得到学生和原班主任的认可。

在班主任中作中,我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教育那些纪律特别差的学生。原班主任及科任老师跟我说过,对那些学生不能不凶,要不他们根本就不会听你的话,凡是不听话的该罚则罚。但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他们这个年纪是最叛逆的阶段,是他们成长中正常的现象,不能以恶制恶。因此,在平时我就特别留意那些学生,平时有空我就多和他们交流,对他们进行慢慢感化。有一个男同学在我最初的印象里是不好的,但一个月之后,我竟然发现他变了很多,上课睡觉、说话的次数少了,也比较认真地完成作业了。整个班级在宿舍卫生评比中扣分少了,拿满分的次数多了,在我的心里面,由衷高兴之情自然不言而喻。

但有一件事却是让我十分的遗憾,我们班上的一个男生因与英语老师(女老师)发生冲突,就动手打了英语老师,因行为十分的恶劣,第二天就被家长领回家永远结束了学校生活。虽说这件事与我毫无关系,但我仍觉得很内疚,毕竟是在我实习期间发生的事件,是我没有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因此,在这件事之后,我就很关注学生礼貌、礼仪及性格方面的引导,在课堂上灌输一些做人的道理、待人处事的方式等等,是学生性格逐渐趋于成熟。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还进行关于“中学生网络道德调查问卷”的教育实习调查,通过个别谈话、问卷等方式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在收集好相关信息和资料后,我开始着手写调查报告,以认真谨慎的态度对待,争取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调查报告。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辛苦与不易,但也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

教学实验报告 篇4

一、目的与任务

本实验主要练习的控件的综合运用。熟悉的集成开发环境,掌握编程技巧和开发过程。

实验学时数:4学时

二、考核方法及标准

1、考核方法:

本次实验成绩的评定分为三个部分:出勤

实验完成情况实验报告完成情况

2、考核标准:

本次实验成绩总分为100分,具体分数分布如表1-1所示。

表1-1成绩分布情况

每部分的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出勤:迟到扣1分,早退扣1分(在为完成本实验的`情况想),否则得满分。

(2)实验完成部分:

未完成,或存在严重缺陷得35分以下;内容基本完成,但存在小缺陷得36~41分;内容全部完成,没有错误得42~48分;内容全部完成并具有创新的加49~60分。

(3)实验报告完成部分:

实验报告内容不完整得0~14分;实验报告内容基本完整得15~24分;

实验报告内容正确、排版清晰、有条理得25~30分。

三、实验内容

某商店为了迎接“五一”将进行促销活动,促销的商品包括服装、鞋、箱包、化妆品和床上用品五类。在促销期间,每类产品的规定品牌前40件以3折出售,每类产品每人限购1件,售完为止。买这五类产品的促销商品列表如下表:

(1)基本要求:每次在列表框中点击相应的商品时,会显示商品的名称、数量、单价折扣,并把用户所采购的所有商品在文本框内进行汇总,当输入实付款后单击“收款”按钮后计算应找的零钱。

(2)进一步要求:添加菜单,使得对于特价商品的种类、品牌商品、价格和折扣进行编辑。

(3)创新提示:无。要求自行寻找可改进的地方和创新点。

四、思考题

1、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Label控件?

2、中菜单控件有哪几种类型?是否可以为命令按钮添加上下文菜单?

3、OpenFileDialog控件和SaveFileDialog控件能否自己打开并读写文件的内容?

4、定时器控件的Interval属性是以什么为单位的?是否只要设定了Interval属性,定时器就能自动启动?

教学实验报告 篇5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创立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原则之一“结构原则”,其核心是“按照最佳的方式”组织教材,科学地安排教学程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实践证明,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学内容(知识点、训练点),同样水平的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不同,教学效果往往大不一样。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是教的主导性。如何恰当地运用教的主导功能,选择更好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发挥学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过程科学、和谐、有效,始终是我们研究探索的课题。通过反复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作法:

一、发挥语文学科优势,培养听说读写四项综合能力。

语文学科的广博性表现在各个方面,而听说读写是其中最基本最重要也最实用的几项。

培养“听”的能力。

语文课本中各篇文章的难易程度不同,针对这个差别,讲述时也应有所表现——或详或略。对于较简单的篇目,可以不提前组织学生预习,上课后教师读课文,让学生听,之后提出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提问题时注意难度的层次性,不可太过简单,让学生觉得无趣;也不能过分深奥,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应难简适度,让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找到正确答案。提问时可以采取分组记分的方法,激发学生竞争心理。在实施此办法时应注意根据班级学生情况不同而确定朗读的速度和小节的长度,不能急于求成,要读得循序渐进。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们的竞争意识被激发起来,注意力集中了,所得的效率也明显地提高了。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听的能力。

培养“说”的能力。

说话,每个健全的人都会。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说”把自己的意思很好地表达出来,提高说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培养学生说的好习惯,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注意校正其发音及用词,力求准确。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先明确任务,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组织发言的方式。如课文中某一段内容不是太艰深,教师在适当的引导之后,即可放手将这一段交给学生,让学生几人一组讨论,讲述重点后,责成一人发言,准备时间在1-3分钟为宜。这样学生们就要根据教师引导的内容考虑本段文字的重点,并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语言,在发言时力求流畅、自如,中心突出。

这种方式最直接地锻炼了学生们的说话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

培养“读”的能力。

阅读是语文学科学习的基本能力。除了在一些阅读题的练习和讲解过程中讲授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外,教师还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具有时代感的文章,自己设计一些题目,当堂阅读并提问考查,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由于文章具有时代感,与现实联系紧密,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教师在选择时要注意最好的'办法是结合课文学习进度编选。我们曾在第二册散文单元后加入余秋雨的散文《阳关雪》作为阅读习题,学生们通过这个练习更深地了解了中国文化对文人作品的影响,许多同学在课后又自己阅读了余秋雨的其他文章,并在后来的周记中写下了很有深度的评论文章。

提高阅读能力的另一方法是写读书笔记。教师可以安排题目,也可放手让学生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然后写读书笔记,教师通过评语去指导并帮助学生加深认识。这样做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的能力包括写字和写作文,这两项的操作方法较多,这里不做过多的解释。

二、扩大知识含量,补充必要信息。

每一篇课文的知识含量都是极其丰富的,只要你去发掘。举个例子,在学习第四册小说单元《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我们需要对出场的人物进行必要的介绍和分析,除了结合课文中的对话和动作之外,我们可以拿出《红楼梦》原著中每个人物的诗词作为依据,通过其中的意象透视人物性格和命运。如林黛玉的性格命运可以通过她的词句知晓,知道“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圆,在她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想逼”的场所,知道清幽的潇湘馆里,她过的是“清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直到“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撒纱窗湿”的凄凉长夜,听到她对菊花的低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似乎窥见她期望于宝玉的不仅是“男才女貌”的“如意郎君”,而且是茫茫尘俗中可以“偕隐”的“知心”者。到这里,我们再回头去理解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的“时时留心,处处在意”以及与宝玉见面时两人之间那“熟悉”的感觉,就已经不再是困难的事情了。

另外,补充信息还可以进一步推广到习题中。在学习第一册课本中文言文单元《与朱元思书》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骈文讲究词句整齐对偶,重视声律和谐及辞藻华丽等特点,补充一些对偶修辞的知识,并在之后的练习中扩充一些对偶练习,选择练习题时应注意选取一些有典故的古人名联,并结合有关故事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当时我们选择了四幅题园林的对联,打乱顺序,让学生组合:

1、水清石出鱼可数

2、竹带半天风雨声

3、竹里登楼人不见

4、桃花含露柳含烟

5、阑干摇红人摇绿

6、花间觅路鸟先知

7、石含太古水云气

8、闲看秋水心无事

9、竹密花深鸟自鸣

答案:1-97-25-43-6

通过这些方法,一些看来难懂的问题变得简单而充满趣味,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植根于学生们的头脑中了。

三、结合课本剧的编排和演出,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小说单元和戏剧单元的课文与当代学生的生活现实有很大距离,学生不易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和作家的创作意图。在学习这两种文体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在编剧本之前,应有一课时的时间,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作家的创作背景,作品的时代背景,并给出一些有指导性的介绍材料,然后,让学生自行编剧和组织演出。演出可以随堂进行,也可以在学年范围内进行课本剧演出比赛。

在高一两学期的学习之后,学生们已经十分熟悉课本剧的编演方法,他们还自己推选对课文了解较深的同学担任艺术指导、舞台监督、导演,甚至还有灯光、道具。每一次演出都有不同的形式,“演员们”利用课间讨论作品,或请教老师和家长,兴趣越来越浓厚,对作品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演出水平也越来越高。在高二下学期学校的艺术节上,就有两部课本剧在艺术节上演出,博得一致好评。

四、充分利用单元知识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自主学习的能力。

单元知识训练一直被学生看作枯燥无味的东西,许多学生不愿学习。其实,单元知识训练是一个单元的总结,许多知识点浓缩于简短的文字中,把握了单元知识训练,就把握了整个单元。

学习单元知识不可以照本宣科,应注意启发学生结合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文章来解读单元知识。

学习第五册诗歌单元知识和训练时,我们采取了这样的方法,安排课前预习,明确教学目的——学习阅读方法与技巧,尤其是诗歌鉴赏的方法。安排学生们以“桌”为单位,每一“桌”对应一段,一人朗读,一人解说,在解释文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扩展,填充必要信息,适当举例,举例应包括课内课外两方面。

经过课前的准备工作,上课时每一桌的同学都讲述得非常精彩。有一位同学在讲述诗歌两大传统时,先概括全段主旨,后举例说明,列举了李白、杜甫两大诗人的一些名著,其中包括《梦游天姥吟留别》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课内学过的诗歌,也包括学生们不熟悉的名篇《行路难》、《春望》等。这样的讲述贴近学生们的实际,开阔了学生们视野,每一桌的同学讲完后,其他同学都以热烈的掌声表达出对他们的感谢和赞许。在每桌同学讲述之后,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加以点评或引导。

整个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更加准确和全面,单元知识训练真正使学生获得了举一反三的能力。

五、灵活地把握课堂,启发学生思考。

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还体现在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中。对于一些值得扩展或深究的问题,遇到学生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与其教师直接讲解,不如发动学生进行小型辩论。当堂分组,3-5分钟的准备后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双方参赛同学及其他作“评委”的同学都会随着辩论的深入而越来越深入地了解这个问题,正确的认识也就慢慢形成了。辩论中教师应该注意随时调整辩论的方向和深度,以免出现跑题现象。

这样,问题解决了。同时,同学们也锻炼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习题课的课堂是容易沉闷的,不少同学对习题没兴趣,这个兴趣需要教师加进去。现在的习题重在考查学生驾驭的语言的能力,那么我们可以把习题与实际相联系,增强时代感。如诗歌鉴赏题令不少同学头疼,教师在讲述时,可以把这古老的文学样式与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对照,讲述古代诗词中体现的含蓄美,同时,还可以通过现代歌词中一些仿古的继承性句子,指出古典诗歌中的美好意象对后世作品的影响及文学作品的继承性。如现代流行歌曲《梅花三弄》中引用了元好问的原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传灯》一歌中又挪用了刘禹锡“长恨人生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的句子,而《涛声依旧》中则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的意境和一些词句……

这些与学生们生活切近的引导语言会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产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的渴望。

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这几点方法,希望能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素质尽一份微薄之力,并将在今后以之为基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以求做得更好。

教学实验报告 篇6

一、实验目的

1.全面提高本班英语成绩,提高优秀率。

2.尝试英语“四位一体”中考复习方法的效果。

二、实验原则

1.以“四位一体”复习方法的精髓”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精讲精练,五会并举”为原则。

2.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

三、实验计划

1.认真研读《英语“四位一体”中、高考复习教学方法简介》一文,掌握其教学框架和题型结构,认真揣摩配套的练习防料。

2.认真学习有关的“四位一体”复习方法的体会文章,注意归纳出各个环节应使用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

3.根据“四位一体”复习方法的理论和要求制订详细的具体的实验计划,并且安排具体的时间表。

①阶段复习4月2日一5月10日:取材于《英语辅导报》和《英语考试向导》及《中考阶段练习》,复习语音、词汇、语法和课文。

②单项练习5月11日一5月20日:取材于历届本市的中考试题和《英语考试向导》。以语音、单项选择、语境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单词拼写、句型转换和对话填空等八大题型为重点,筛选好试题,进行单项训练。

③综合练习5月21日——5月30日:取材于《英语辅导报》、《英语考试向导》,《98年中考综合练习》和全国各省市中考试卷编五套试卷,并且认真分析出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中的疏漏,反复考查。

④模拟训练5月31日——6月10日:根据本市中考试题特点和中考信息,紧扣课本,出五套高仿真试卷,并及时查漏补缺,介绍一些答题技巧。

四、实验方法

1.在同一学校即同一环境中设对比班,不断地发现问题,完善改进实验步骤和方法。

2.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在课堂上经常性地使用讨论式,提问答疑式,归纳式等复习教学方法。

3.力求精讲精练,钻研“题海”,慎重选题。

五、实验

在《英语辅导报》社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实验班严格依照英语“四位一体”中、高考复习教学方法的内容,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和本人的教学实践,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由于实验班三(2)班,基础差,底子薄(见下表),在采用“四位一体”复习方法前进行了十天的词汇强化学习。现将我校三个毕业班在98年春季第一个学月的考试成绩和98年中考成绩列表

从上表可以看到,实验班成绩稳步上升。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制订了具体明确的复习计划。根据英语“四位—体”中、高考复习方法简介,本人计划安排了—个多月时间进行阶段性复习。在这一个多月的复习中,本人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钻研教材,掌握英语知识点的系统性和内在联系,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所在,力求浅显易懂,系统精炼地将完整全面无误的知识点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学生归纳出来。学生反应阶段复习相当重要,同时老师的讲授也不断地增添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单项练习增加了学生的应试能力。综合练习和模拟训练虽然各用五套练习,也查出了学生不少疏忽点。提高了应试技巧和信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见大“四位”时间安排相当得当。

2.充分凋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池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学习,并对所学的知识做到真正地理解、巩固和运用。对于这一点,我主要从三方面人手的,首先对学生进行“感情投资”,也就是“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师生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彼此理解的感情桥梁,让学生潜意识里自觉地跟老师的教学思路走,这无疑为整个复习计划的虞施扫除了心理上的障碍;

第二,在开始进行“四位—‘体”复习前,向学生介绍消楚这种复习法的特点、优点及具体使用方法和复习策略,让学生”乐于参与”,最后一点是根据英语知识的不同特点,讲授晰对性地使用讨论式,提问答疑式,归纳式,分组对话式等方法,这也很大地凋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为学生迅速、大量地掌握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

3.切实贯彻“循序渐进.精讲精练”原则。以前,我们教师只是阶段性地匆忙赶进度。捣“题海战术”,这样做的结果常会导致学生掉趴的越来越多,形成恶性循环,费时,费力,收效甚微,而采用“四位—体”复习教学方法,按照“复习金字塔”分配各阶段的复习时间,按各年级各册书的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由易到难,由浅人深,照顾到了中,下等生的需要,同时也培养了尖子生。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前提是先以抓住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深深挖掘出教材的知识点,其次要了解所有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认识到学生掌握知识要有一个反复的巩固和实践过程,从而不断地加深学生们对英语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初三学生时间一般较紧,学习任务又较重,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使他们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这一问题无不困扰着每一位毕业班的英语教师,而包教授的“四位一体”就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也为我的教学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按照教学目的要求,逐步通过准确、生动、精炼的语言,正确地讲授知识,加强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初中英语的语音、词汇、短语、句型及习惯用法进行全面归纳,分阶段地有条不紊地进行精讲,与此同时,在每…阶段,依据不同的侧重点,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通过“精讲”与“精练”指导,提高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规律。教师真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反复的复习中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经过这一年的“四位一体”中考复习教学方法的实验,笔者觉得它不仅是一种省时、省力的方法,而且是提高英语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捷径,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但愿这种方法在不断地实验、考核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教学实验报告 篇7

一、绪论

语文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好语文既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因此,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和语文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教学“各因其材”,便产生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落实这一思想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采用“班级授课制”以后,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变得更为迫切。国内外关于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实践和层次教学实验,都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但现在还不能说,我们语文教学已经做到了“因材施教”。自1978年吕叔湘先生批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学生“高分低能”以来,语文教改百花齐放,流派纷呈,活跃了语文教师思想,丰富了语文教改理论,探明了语文教改的方向,培养了一大批语文教学新秀,其功不可没。但无庸讳言,一些新教法或忽视了中差生的困难,或操作方法零碎繁琐,没有规律可循等,无法适应农村语文教学实际,在农村实际教学中的利用率并不高。至今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仍在继续。笔者遵循“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学习借鉴了近二十多年来语文教改的成功经验,在长期的教改实验中,形成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构想。

二、实验缘起

(一)语文文教学的实际需要。义务教育是年限教育,小学生免试升入初中,既不允许留级,又不允许学校分快慢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传统的“一切齐”“齐步走”的教学方法无法照顾到全体学生。要么只顾优生抛弃大多数,要么从平均情况出发,使优生不优,差生更差。因此教师和学生家长都强烈要求改革这种教学方法。

(二)素质教育的呼唤。传统的“-?刀切”“一锅煮”的教学方法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教学表面上看是面向全班同学,其实只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生,而忽视了大多数中差生,煮的是一锅“夹生饭’。就是对“尖子”生也只是重视知识的灌输和考试技能的训练,而忽视读写听说能力,思辨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他们“高分低能”。这种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理念是格格不入的。

(三)农村教学改革的需要。许多新的教法因脱离了农村语文教学的实际,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实际利用率不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仍然充彻农村学校的课堂。即使有的教师想进行教改,也只是这里学一招,那里学一式,东一榔头西一棒,浅尝辄止,很难形成气候。 “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方法,模式及相关假设都植根于农村语文教学实际的土壤之中.本课题的实验可以使教师研究有目标,教学有模式,操作有“抓手”,评价有标准,会激发大家教改的积极性。因此开展本课题实验,是推动农村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四)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水平的需要。农村教师谁也不愿意常年在老经验上“原地踏步’,一生在少慢差费的圈子里“打转转”。他们非常希望通过学习、研究,实验适合农村教学实际的新教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价值。本课题立项后,教师的实验,有领导重视,有舆论支持,有机制激励,有专人指导。他们要学习理论,研究教法,要上“实验课”、“公开课”、“示范课”,撰写研究论文,设计教学方案,参加研讨交流等,这些都会有力促进实验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实验依据

(一)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一是哲学依据。教学法是属于意识的范畴,应该符合具体学生的实际,应该是学生发展需要的产物和反映。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对充满发展潜力的学生,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去观察他们,弄清他们各自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成绩有差异的学生,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确定异步推进的层次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之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二是教育心理学依据。各国教育家几乎一致认为学生之间存在智力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实行能力分组是发掘和培养人才的良好途径之一。他们还认为分组后,教师面对的不再是一批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而是能力大致相同的学生。这样,教学就比较容易适应学生的能力和要求,就能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异步推进教学法’吸取了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形式和成功经验,又克服了分组的、个别的课外的教学形式低效的弱点,把全班的、分组的、个别的和课外的教学形式,优化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四阶六步’,既符合学生家长的愿望,又符合时代的要求。全面地体现了因材施教和启发性、民主性、整体性,积极性的教育原则,以及循序渐进的原则。”(谈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学语文》20xx年第1期)。三是教学论依据。异步推进教学法落实了文道统一的教学原则,落实了听说读写思全面训练的教学原则,落实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落实了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

四、实验目标

(一)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和语文修养,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争取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改革传统的“一刀切”“齐步走’教学模式,变“满堂灌”“填鸭式”为“启发式”“研讨式”,变教师的“讲堂”为学生的“学堂”。注意指导学法,培养自学能力与习惯。保证使每一个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使全体学生真正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二)从教材、学生和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教学层次性和照顾学生差异性的原则,构建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实际,既符合语文素质教育要求,又体现汉语文教学常规,既体现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异步推进的教学理念,又便于教师操作的“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基本教学模式。

(三)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青年教师的当务之急不是靠一二节课周游历国,而是形成思想,钻研理论,把教学问题想深一些,想透一些,想远一些,想实一些。惟其如此,青年教师才有发展后劲。”“有的教师为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受某些‘公开课’、‘表演课’舆论的误导,满足于一招一式的追求与设计,最后只不过是一个没有思想的‘教书匠”(上海陈军语)我们进行该课题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导教师学习理论,总结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方法,形成教学思想,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五、实验措施

(一)量力而行,合理安排。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具有强烈的教改愿望,当“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这一研究课题确定后,我县广大中学语文教师表现出了巨大的教改热情,全县有近百名教师主动参与实验,并积极撰写研究论文。但为了有效地操纵实验中的各种因子,我们只确定了严桥初中、赫店初中、旭光初中、苏塘初中、三溪初中为实验学校,在无为中学、汤沟中学,六洲中学,严桥中学等学校确定了实验班。在严桥初中进行了同年级四个班级的等组实验。其中一个班用单元整体教学法,一个班用“三主四式”教学法,一个班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班用“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前三者为对照班。四个班的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完全一样。教师素质基本相同,都是教学骨干,其中用单元整体教学法的老师,长期在重点班任教,是全校的骨干教师;用“三主四式”教学法的是一位教改意识很强的青年教师,经常进行全镇的“观摩教学’,是大家公认的后起之秀;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是一位语文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全镇语文界德高望重;实验班教师周可学老师在进行实验前,教学能力与他们基本上是在同一水平上。这四位教师的敬业精神都很强。实验班的实验变量为“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三个对照班用各自的教学方法教学。四个班的学生入学成绩、,年龄、家庭经济水平、学习能力和态度等基本相同,并用随机化抽签的力法,随朝,分派任教班级。汤沟中学为了控制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由王开东一人同时担任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教学。因为苏塘初中所有的老师都主动进行实验,实验变量相同,只能以学校为单位,以单组实验的程序设计。其他实验学校或实验班与上述三个学校的方法基本相同。

(二)控制无关变量。1,用“平衡法”使一些无关变量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中的影响基本相同。如严桥初中等学校实验班与对照班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完全相同,学生数、学生成绩、智力及学习态度基本相同,教师素质相当,教师的敬业精神都很强。其无关变量的影响基本保持平衡。2、运用纳入法减少无关变量。在实验中——些无关变量是无法排除的,如进行本教法实验,教师必然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法;同时还将预习和课外语文学习活动纳入了教学过程。因此单组实验,我们将其纳入实验之中,作为多变量实验。而在严桥初中,赫店初中和旭光初中等校,则鼓励对照班教师也重视预习和课外教学活动。这样尽量减少无关变量,有利于研究多变量的交-互作用,对处理好实验诸要素的相互关系,使各要素处于最佳结构状态之中,这对获得最优效果有特别重要意义。3、把变量变为常量。如在汤沟中学,由一个教师同时担任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教学,以控制教师教学水平产生的差异。

(三)运用“准实验法,鼓励非实验教师进行“原生态”试验,全‘县运用本教法的教师近百人,课题组其实只有笔者—?人负责,其他成员均为各校的实验教师,因此无法刘‘所有教师的实验实施全程、全面、有效的操纵。但又不能不让他们?。“实验”,也不能无视他们的“实验’。于是就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研讨会请他们参加,讲座请他们听,“公开课”“示范课’活动请他们听评?,研究论文鼓励他们撰写,笔者还定期深入他们课堂调研指导等.但对其实验的无关变量不作严格控制,让实验变量“回归自然”,使其“实验”基本上在“原生态”环境中进行,以了解它的适应性、生命力和效果.实验成绩以其所在乡镇或市县统考和各种竞赛成绩与其他来进行实验的,条件相当的学校或班级进行比较。这样“实验”的内在效度虽然比较差,但却为我们研究其外在效度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同时“实验”教师众多,形成了“横向重复”的格局,我们能及时从中求同寻异,比较分析,研究其“循环重复”的可能性,及时辨识其研究信度。

(四)注意实验的代表性.我们在实验点,被试的选择,实验教师的配备等环节上,确保它们在实验研究中的代表性.被确立的实验学校,除无为中学外,全部都是普通乡镇初中和普通农村完全中学,坚持在普通学校,普通敷师、普通学生。普通教材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这样不仅使实验获得普遍意义,而且为我们将实验校,班的成绩和实验范围外的校,班成绩比较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可比性。

(五)我们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可以用几句话采概括:“严控重点,全面铺开,点面结合,统筹安排。”“点上攻关又示范,面上伤用亦探研,理论实际结合紧,开会交流解疑团。”(详见本人撰写的“结题报告,)

六、实验成效(一)构建了基本教学模式。

“中学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四阶六步”。“四阶”是指“引读感知阶段”、“启读生疑阶段”、“研读演练阶"和“运用迁移阶段’;“六步”即:“指导预习——同步教学——分组讨论——异步训练——课堂小结——课外练习”。“引读感知阶段”即“指导预习”,是教师布置预习思考题,或提出预习要求,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如让a层学生熟读课文,并运用工具书掌握生字词;.让b层学生在a层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写什么,并初步感知课文的梗概;c层学生在朋层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的思想感情或写作特点等。请学生将疑难问题记下来,或写在小纸条上,课前交给老师,或上课质疑.我们有的实验老师还特地设计了“学生质疑卡”,让学生质疑问难。

(二)建立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机制。一是因材施教的机制。它打破了“一刀切”“齐步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形式更为灵活多样,教学目标更为分化具体,教学内容更切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教学活动更具有立体交叉性,为课堂开辟了多向交流的渠道,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变“讲堂”为“学堂”的机制。它根治了那种一成不变的先生讲,学生听“一讲到底”、“满堂灌”的陋习。因为“异步推进”的课堂是容不得“一讲到底”的,“满堂灌”自然成了“犯规”的行为。同时教师也没有时间给每一个学生来一个“一讲到底”。教师只能用全班的、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形式进行“精讲”,学生相对有了充裕的时间“多练”了。三是教学的内控机制,在“四阶六步”中,“四阶”是学生学习语文循序渐进的四个认知阶段,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异步推进;“六步,,中的每一“步’都是面向全体,分类指导,旨在推动全班学生异步前进。同时“四阶”是“六步”的目标系统,“六步”是“四阶”的操作系统。如“指导预习”的目的与任务是“引读感知”,“同步教学”是“启读”,“组织讨论”、“异步训练”和“课堂小结”是“研读演练”,“课外练习”是“运用迁移’等。这样每“步”的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就会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就能步步登高,拾级而上,发挥语文教学的整体功能与系统效应,可有效地防止负迁移。

(三)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因课题实验的需要,教师必须认真系统地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法;并主动地借鉴和吸收别人的教改经验。同时他们并不满足于本教法研究中业已形成的经验,各自还在实践中不断地消化和修正,丰富和发展本教法的理论。

(四)促进了农村语文教学改革。“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以其指导思想明确,操作方法方便,赢得了广大农村教师的欢迎,并激发了老师们的教改热情。三年来,我县已有近百名教师成功地将该教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有效地改变了原来教学中的无“法”无“序”状态。大家在实践中始终禀持“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异步推进”的教学理念,运用模式,但不拘泥于模式,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扎实有序.有的老师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天天喊教改,但总觉得教改离我们还很遥远。现在通过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实验与研究,我们切身地感受到教改已走进了自己的课堂”。

七,讨论与建议

(一)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既是“保底”教学,即保证学习有困难学生达到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又是“提优”教学,即保证优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设定教学目标时,既要给优生“发展性匹配”,又要给中差生“适应性匹配”,使教学切实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备课给各层次学生确定的教学目标,上课时还要机动灵活地落实。每节课还要通过对学生的质疑,回答问题,讨论或练习等情况的判断,了解每个学生新的“惑”和新的“需”,使教学有的放矢。依据层次目标,设计有梯度的问题或训练题,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掌握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使设计的问题与训练题与之“衔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2,能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各层学生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3、使学生有认识上的困难,值得思考和研究,但“跳一跳”,要能摘到‘‘桃子”。同时在定标和安排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每“阶”每“步,,的有效荷载,对教什么,教多少,怎么教的问题,要进行全盘的权衡和考虑,既要使学生切实达成各自的学习目标,又要使课堂教学过程张弛有度;自然流畅。

(二)有人认为给学生划分层次繁琐复杂,还会伤害学生自尊心,其实不然。作为教师对学生的情况应该是了解的,一般都能随口对学生家长说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出甲乙丙丁。教师通过“听其言”,“观其行”,“省其私”,掌握学生的态度、意志、智力等方面情况;通过测验,作业,提问等方法掌握学生现有的“水平”,特别是差生认识上的缺陷和学习上的困难等,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层次并非难事。同时划分层次只是教师心中的事,它主要直接体现在备课的教案上,只是隐性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并不需要在上课时给学生点名标号。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说一点也不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处的层次,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必然有所“暴露”。但是,班内划分层次是动态的,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随时调整学生层次和学习目标,及时表扬达成学习目标的学生,使语文教学在异步推进的过程中不断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可使学生在得到成功的评价中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四阶六步”中的每“阶”每“步”既是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又是彼此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种综合的灵活可变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孤立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僵死模式。我们在教学中并不一定是每一节课都要完整地运用“四阶六步”,而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一节课全部使用某一“阶”某一“步”,或某几“阶”某几“步”也未偿不可。一节课用“四阶五步”也是可行的(如“分组讨论”和“异步训练”,只取其一等)。但应该做到:一要“吃透”。教材和学生,定标时有层次,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二要把握“四阶六步’模式中各个“构件”的功能,并尽量使之体现在一节课内或一篇课文的几节课内,发挥其整体功能,体现其教学特色。为了使这种教法适应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还要继续探索它的变式和作文教学方法等。

(四)本教法不提倡“打乱”班级界限,搞“串班教学。不少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痛陈班级授课制的种种弊端,我们都有同感。但目前班级授课制仍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也是最有效的形式,我们只能改革和完善这种形式,革除其种种弊端,而决不能轻言废止这种形式。“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既利用了这种形式,又溶入了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形式和分层教学,点拨教学的方法,使之注入了新的机制和活力,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同时,也克服了“串班。教学给班级管理和学习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它还把“大语文教育”的主张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引导教师和学校将其纳入教学,教研安排和管理之中。力求使教学过程最优化,即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最优化)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

(五)要正确对待“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教学模式是教学特色和风格的具体体现,是一种教学理论的简化形式,是现实经验的抽象概括,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和桥梁,是操作的。抓手”和评价的依据,因此教学模式的意义是不容低估的。但在教学中,不能只看重“异步推进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不能因其备课有“过程”,教学有“步骤,’,用起来十分方便,就死抱着不放。因为本教法的基本内涵是: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异步推进;教学过程的异步推进;每个学生认知活动的异步推进。所以,运用了“四阶六步”,只是改革了“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是注重了教学过程的异步推进,不一定就是运用了我们所倡导的“异步推进教学法”。“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决非等同于其基本模式,我们花了三年多时间,聚集了近百人的队伍,集中研究的是前者,而不仅仅是其模式。我们大多数教师运用本教法的一般过程是:“学用模式——熟练地运用模式贯彻异步推进教学理念——创造性地运用模式全面地贯彻异步推进教学理念”。做到教学有模式,但不拘泥于模式,是人使用模式,而不是人当模式的奴隶;是运用模式异步推进不同层次学生共同进步,而不仅仅是为打破“满堂灌”,废止“填鸭式”,更不是为模式而模式。

教学实验报告 篇8

教材简介

《血染的实验报告》是教科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芝加哥自然博物馆研究员、著名的动物学家卡尔·施密特博士以生命作为代价,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实验,完成了一份血染的实验报告,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赞颂了施密特博士为了科学事业贡献出宝贵生命的伟大精神。

设计理念

以读为媒介,搭建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桥梁。引领学生在品读语言文字的同时,用心灵去体验、感悟科学家的崇高品格。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老科学家为了科学事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伟大精神。

3.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透、盘、吐、蜷、抬”几个描写毒蛇动作的词,并能准确运用。

2.通过对细节描写的理解,体会老科学家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教学和电子白板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个词语“血染”解释,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文意。

2.检查生字

燥热 噪音 花岗石 蜷 捐躯 殷红

读准这些词语,老师相信同学们再读课文时一定会更加流利。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精读感悟:

1.看视频,问:想到哪个词?现在就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一找,课文是怎样描写这种南北洲毒蛇?(指名读)

2.请画出描写毒蛇动作的词语(透、盘、吐、蜷、抬)

3.从这些动词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4.蛇这样凶猛,谁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展示?

5.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做实验的时候,施密特博士不小心被蛇咬伤了。被蛇咬之后,实验室里空无一人,在求救无果的情况下,施密特博士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6.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不”字后的标点符号?表明感情怎么样?(坚定、强烈)

7.那么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来试一试。(生读)

8.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动物学家,施密特博士当然知道被毒蛇咬伤意味着什么。他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也没有懊恼无法和亲人做最后的道别。而是要记录这次特殊的实验?你是怎样理解特殊这个词的?

9.默读4—5自然段

要求:用“——”勾画出博士所做的实验记录的内容。

再用“ ”画出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记录的,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1)师:谁来说一说你所画的第一处记录。

生:“体温很快升到了39.5℃……胃剧痛……”

师:你们中的很多人都曾经发过高烧?什么感觉?

生:发热、头痛、四肢乏力、浑身酸痛,很想睡觉。师:然而施密特博士想到过休息吗?为什么?

(2)博士是在什么情况下继续坚持记录的呢?

出示“汗水在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但他还是顽强地记录着

师:能说说读完这段话的感受吗?

师:此时我们仿佛看到了那老人痛苦的表情,博士一手捂着肚子,一手艰难地记录,汗水不住地往下淌,打湿了实验报告。我们被这一幕感动了。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这一部分。(生读)

(3)师:施密特博士忍受着这样的剧痛继续记录着,那么他所做的第二处记录是什么?

(4)师:真让人心痛呐!时间啊,你过得快一点,让老人别在忍受这样痛苦;时间啊!你过得慢一点,让老人完成最后的心愿吧。可惜,时间听不到我们的祈求。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老人记录的艰难?你能再读一读这句话吗?

(5)师:疼痛不断加剧,记录越来越费劲。但是施密特博士没有放弃,他艰难的写下了最后的记录?

师: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师:施密特博士,七窍流血,浑身乏力,还不忘写下这最后的感觉。

10.我们回头再看这份珍贵的实验报告。你发现什么?从这些省略号中你能读出什么?

11.在被蛇咬伤五个小时后,博士手中的笔掉落到地上,他停止了呼吸。在人生的最后五个小时里,他忍受了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克服了我们无法估量的困难。这真是:

四、情感升华:

同学们,这位可敬的老人竟这样离开了人世,他走的是那样匆忙,竟来不及擦去身上淌出的血;他走的又是那样艰难,忍受了我们无法想象的痛苦。此时,凝视着卡尔施密特博士的墓碑,你想说些什么?

师: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卡尔·施密特博士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重于泰山的真正含义。其实像他这样的科学家还有很多,课后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下节课汇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