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的实验报告范文(精选4篇)
一、实验目的
(1)认识DS3微倾式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各操作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并熟悉使用方法。
(2)掌握DS3水准仪的安置、瞄准和读数方法。
(3)了解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4)练习水准测量一测站的测量、记录和高差计算。
二、实验组织
(1)性质:基础性实验。
(2)时数:4学时。
(3)组织:4人1组。
三、实验设备
(1)每组借DS3微倾式水准仪(或自动安平水准仪)l台、水准尺1对、尺垫2个,记录板1块。
(2)自备:铅笔。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
(1)了解微倾式水准仪和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构造,掌握各螺旋和部件的名称、功能及操作方法;
(2)注意比较微倾式和自动安平光学水准仪构造上的区别。
2.水准仪的安置
(1)仪器架设在测站上打开脚架,按观测者的身高调节脚架腿的高度,使脚架架头大致水平,如果地面比较松软则应将脚架的三个脚尖踩实,使脚架稳定。然后将水准仪从箱中取出平稳地安放在脚架头上,一手握住仪器,一手立即用连接螺旋将仪器固连在脚架头上。
(2)粗略整平通过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从而使仪器的`竖轴大致铅垂。在整平过程中,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转动脚螺旋时的移动方向一致。如果地面较坚实,可先练习固定脚架两条腿,移动第三条腿使圆水准器气泡大致居中,然后再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3.水准尺上读数
(1)瞄准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成像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旋紧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场中央;转动物镜调焦螺旋,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体会视差现象,练习消除视差的方法)。
(2)精平(微倾式)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成圆弧状),即符合气泡严格居中(自动安平水准仪无此步骤)。
(3)读数从望远镜中观察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的分划位置,读取四位数字,即直接读出米、分米、厘米的数值,估读毫米的数值。读数应迅速、果断、准确,读数后应立即重新检视符合水准器气泡是否仍居中,如仍居中,则读数有效,否则应重新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后再读数。
4.一测站水准测量练习
在地面选定两点分别作为后视点和前视点,放上尺垫并立尺,在距两尺距离大致相等处安置水准仪,粗平,瞄准后视尺,精平后读数;再瞄准前视尺,精平后读数,记录数据并计算高差。换一人变换仪器高再进行观测,小组各成员所测高差之差不得超过±6mm。五、注意事项
(1)水准仪安置时应使脚架头大致水平,脚架跨度不能太大,避免摔坏仪器。
(2)水准仪安放到脚架上必须立即将中心连接螺旋旋紧,严防仪器从脚架上掉下摔坏。
(3)在读数前应注意消除视差。
(4)微倾式水准仪在读数前,必须使符合水准管气泡居中(水准管气泡两端影象符合)。
(5)记录员听到观测员读数后必须向观测员回报,经观测员确认后方可记入手簿,以防听错而记错。数据记录应字迹清晰,不得涂改。
(6)迁站时,仪器可不用装箱,但应保证仪器和脚架在搬动过程中呈竖直状态。
1.实验时间 :
指导老师:
分组号及成员:
2.实验目的`:
3。实验仪器及工具:
4。实验任务及要求:
5。实验步骤:
6。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
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日 期_____仪器编号_____观测_____ 天 气_____地 点_____记录_____
实验地点:
8。实验总结:
教师评价:
一、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了解DS3型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清各部件的名称及其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瞄准与读数;
3、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
4、完成实习报告的填写。
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数安排2学时,实验小组由4~6人组成;
2、实验设备为DS3型水准仪一台、水准尺一对;
3、实习场地安排在校内,各组在练习仪器安置、整平、瞄准、精平读数的基础上,每人练习观测几组水准尺的读数,分别记录在实习报告的表格中;
4、实习结束后,每人交实习报告一份。
三、方法和步骤
1、安置水准仪
将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脚尖踩入土中。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认识仪器
指出仪器各部件的名称,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时弄清水准尺的分划与注记。
3、粗略整平
先对向转动两只角螺旋,使圆水准气泡移动到中间,再转动另一只角螺旋使圆气泡居中,通常须反复进行。
4、瞄准
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转动仪器,用准星和照门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
2、在水准尺上读数时,符合水准器泡必须居中,不能用角螺旋调整符合水准器泡居中。
1.实验时间 :
指导老师:
分组号及成员:
2.实验目的:
3。实验仪器及工具:
4。实验任务及要求:
5。实验步骤:
6。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
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日 期_____仪器编号_____观测_____ 天 气_____地 点_____记录_____
实验地点:
8。实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