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细致的小编给大伙儿找到的13篇吊唁通知的相关文章。
告诉大家一个小故事,这是关于汶川地震的,可能大家都会想到国内一些感人故事,但这件感人肺腑的事,却发生在我们的邻国:日本……
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国政府宣布举国哀悼三日,中国驻日本的使领馆也布置了灵堂,以供在日的华人和友好人士前往吊唁这次地震的死难者。来的人络绎不绝。他们中间,有在日工作的华人,有来自日本的友好人士。但有个普普通通的日本老人却站在使领馆门外,样子很奇怪,似乎有些不知所措,他犹豫再三,进去了。和其他吊唁的人不同的是,他只拄着拐杖,别的什么也没有,不像其他人,拿了许多白色的花。他的脸特别红,似乎很不好意思,他并没有象普通吊唁者那样和领事握握手,而是直直地望着吊唁的祭台,一言不发。
忽然,眼泪从他的眼中涌了出来,接着,老人丢掉笨重的拐杖,扑通一声跪了下来,重重地磕了一个头,又磕了一个,泪飞如雨地痛哭起来。 老人不停的磕头……终于,一言不发的他说:“中国人于我有恩,我是该来报恩的……”原来,他曾经被中国的好心人收养过,这才没有死在路上……“中国遭了灾难,我该来报恩,可是我没有钱,我没有能力,就让我再磕个头吧!” 老人哭着跪下,坚持再磕一个头。 接着,他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张开手心,把一张汗水浸透的一千元日元纸币递了过去。 老人哽咽说:“就收下我这一点钱吧,我是没有钱没有能力的人,‘生活保护’的钱只是让我吃饭的,这是我一天的饭钱,这个钱不犯法。让我今天一天不吃饭来报一点恩情吧。” 老人所说的“生活保护”是日本救济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的一个新政策,但每天只有1000日元的资助,只够老人吃一天的饭,而且,这个政策还不允许存款,所以老人只有一天不吃饭,把钱用来来捐款,领事得知后,不断推辞,老人执拗地强把这一千元纸币留下来,力气大得惊人。
接着,他拾起拐杖,蹒跚地离去。背影孤独而带着一点凄怆。
这个老人在门口整整徘徊了两个小时,才鼓足勇气进来,他为了报恩,把自己的吃饭钱都捐了出来,真令人敬畏,可有些人面临着同样的情况,却碍于面子,不肯献出自己的爱心,要知道“涓滴之水成海洋,颗颗爱心变希望”不管善事大或小都该去做,而不是因为善事小而不想去做,有可能在你犹豫的时候,在地震中受伤的同胞们因缺水而失去生命,在这时,不管是多小的捐款数额都能挽救一个灾难前弱小的生命……
革命战争年代参加的悼念活动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曾为刘志丹、白求恩、“四八”烈士、刘胡兰等题词、撰文或创作诗词,以表深切悼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还参加追悼会,直接表达悼念之情。
1928年8月,红军优秀指挥员王尔琢不幸牺牲,毛泽东就曾赶到其牺牲地――江西崇义县思顺圩向烈士遗体告别,并为追悼会亲拟挽联:“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始方休!”
1937年1月,宁都起义领导人、红军杰出指挥员董振堂壮烈牺牲的噩耗传到延安,中共中央为其举行追悼会,毛泽东等领导人参加。毛泽东还称誉董振堂是“坚决革命的同志”,“路遥知马力”。
在抗日战争中,毛泽东曾多次在延安参加集体性追悼大会,如1938年3月12日参加延安各界举行的纪念孙中山逝世13周年和追悼抗日阵亡将士大会;7月7日,参加延安各界举行的追悼抗日阵亡将士及死难同胞大会,并献挽词:“抗战到底,浩气长存。”在大雨中领导举行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奠基典礼,在哀乐声中为死难者敬献花圈。1945年党的七大决定以七大名义召开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在七大结束后的第六天即6月17日,追悼大会在中央党校大礼堂举行。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及七大全体代表、延安各界代表参加大会。毛泽东担任主祭,并题挽词:“死难烈士万岁。”由七大全体代表参加的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以其“追悼逝者、鼓舞生者”的伟大意义,实际上成为七大的一项重要内容。
此外,毛泽东还数次题写挽联、挽词,追悼英勇殉国的王铭章、张自忠、戴安澜以及杨靖宇、左权、白求恩等。时至1951年11月1日,毛泽东视察南方回京途中还特地在邯郸下车,专程来到左权墓前脱帽致哀。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参加的悼念活动主要有以下几次:
1938年9月17日,抗大政治教育科科长杨兰史因病逝世,抗大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追悼会由朱德主持,毛泽东出席大会并亲笔写下“哀悼我们教育战线上的勇士,杨兰史同志永远不死”的挽联。
1942年3月9日,毛泽东参加张浩(林育英)的葬礼,并为张浩守灵、执绋、抬棺和给墓穴奠土。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出席中央警备团为张思德举行的追悼会,并题写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并在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话。他提出:今后在我们的队伍里不管谁牺牲或去世,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1945年2月7日,毛泽东出席了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的追悼彭雪枫大会。
1950年痛悼开国元勋任弼时
1949年至1976年约27年时间里,毛泽东参加了为数不多的几次悼念活动,而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痛悼开国元勋任弼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次。
1950年10月2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秘书长、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名誉主席等重要职务的任弼时,因积劳成疾,溘然长逝,年仅46岁。
任弼时是中共七届一中全会选举的“五大书记”之一,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中,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艰苦的条件下,任弼时落下严重疾病,并一直无法得到良好治疗,特别是在转战陕北的过程中,病情进一步加重。
新中国成立后,任弼时曾赴苏联治疗,但他仍念念不忘公务,当病情稍有好转,就投入紧张的工作中。时值朝鲜战争爆发,国内外形势十分严峻,任弼时早已忘记自己重病缠身,早已把中央对他工作时间的限制置之脑后,每天拼命地工作,终因劳累过度而病发逝世。
听闻噩耗,毛泽东十分悲痛和震惊。这不仅仅由于任弼时是新中国成立后逝世的第一位党中央领导集体成员,更多的是由于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走过30多年的风雨历程,结成了牢不可破的同志加战友的深情厚谊。沉痛之中,毛泽东提笔题词:“任弼时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以表达对战友的悼念之情。他到任弼时住处吊唁并慰问其家属,叮嘱任弼时夫人陈琮英:“一定要抚养好孩子们,让他们好好学习,长大继承他们父亲的遗志。”
10月28日,中共中央成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由240多人组成的任弼时同志治丧委员会。同日上午,任弼时遗体入殓,并移灵至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接受各方友好、人民群众的瞻仰和吊唁。28日上午9时整,哀乐齐奏,毛泽东亲视含殓。他深情地凝视着老战友,铭记任弼时的最后遗容。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真抬任弼时遗体入棺,并覆盖中国共产党党旗。9时半,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真、李立三、罗荣桓、刘伯承、张闻天、蔡畅、聂荣臻、吴玉章、滕代远、徐特立、薄一波、邓颖超、罗瑞卿、李维汉执绋,将灵柩移至劳动人民文化宫灵堂。上午10时,开始瞻仰遗容和吊唁。
10月30日上午9时,首都各界4万余人参加了任弼时的追悼大会。追悼大会由彭真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少奇作简短讲话(相当于悼词),对任弼时的一生作了高度评价。追悼大会后,上午10时起灵,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李济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执绋,任弼时的灵柩送殡至北京市革命公墓(今八宝山革命公墓)。由于当时革命公墓尚在筹建中,中央决定在任弼时墓穴选定修建之前,灵柩浮厝在大庙前安放。
1951年7月18日,任弼时的灵柩正式安葬,前往执绋的有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董必武、彭真等,灵柩在执绋者引导下,由公墓灵堂移到墓地。毛泽东亲笔为任弼时墓碑题写碑名:“任弼时同志之墓”。
1953年至1960年数次赴使馆悼念苏联和东欧国家领导人
20世纪50年代,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成员,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保持着密切的友好关系。毛泽东曾经数次赴苏联、波兰、捷克、民主德国等国驻华大使馆,吊唁各国逝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1953年3月,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国际共运领袖斯大林逝世,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对此表示深切悼念,除派出代表团赴莫斯科出席葬礼外,在中国国内也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
3月4日,获悉斯大林病重,毛泽东同朱德、周恩来、高岗等前往苏联驻华大使馆会见潘友新大使,请其转达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斯大林病情的关怀与慰问,并表示了对斯大林早日恢复健康的盼望。3月5日夜,斯大林逝世。3月6日,毛泽东致电吊唁,并偕同朱德、周恩来、林伯渠、张闻天、彭真、邓小平等,前往苏联驻华大使馆吊唁,面请潘友新大使转达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斯大林无限沉痛的悼念和崇敬之意。3月9日,毛泽东发表悼念斯大林的文章《最伟大的友谊》。同日下午,在与莫斯科举行的斯大林葬礼的同时,北京各界6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追悼大会。在我国国内为外国领导人举行追悼大会,这是罕有先例的。毛泽东作为追悼大会主席团成员参加大会,并向斯大林遗像敬献花圈。
1953年3月15日,毛泽东在获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总统、捷共主席克利门特・哥特瓦尔德不幸逝世的消息后,于当天偕朱德、彭真、邓小平、杨尚昆等到捷驻华大使馆吊唁,面请康萨拉大使转达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哥特瓦尔德的沉痛悼念。
1956年3月13日,毛泽东在获知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波莱斯瓦夫・贝鲁特不幸逝世的消息后,当晚11时偕同刘少奇、周恩来、陈云、彭真、张闻天、彭德怀、邓小平、杨尚昆等,到波兰驻华大使馆吊唁,面请大使馆临时代办马伊曼转达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贝鲁特的沉痛悼念。
1957年11月14日下午3时30分(莫斯科时间),正在莫斯科出席会议的毛泽东前往捷克斯洛伐克驻苏联大使馆,吊唁前一天逝世的捷总统安托宁・萨波托斯基。毛泽东在捷驻苏大使沃萨格里克陪同下,在萨波托斯基总统的遗像前敬献花圈并默哀。毛泽东面请沃萨格里克大使转达对萨波托斯基总统逝世的沉痛悼念。毛泽东在外国吊唁第三国元首,这是一次特殊的吊唁,也是唯一的一次。
1960年9月7日晚,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等,在获知民主德国总统威廉・皮克不幸逝世的消息后,前往民主德国驻华大使馆吊唁,在皮克总统的遗像前静默悼念,并面请汪戴尔大使转达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威廉・皮克总统的沉痛悼念。这也是毛泽东数次亲赴使馆)●(悼念苏联和东欧国家领导人的最后一次。
1955年和1959年悼念两位民主人士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参加了两位民主人士的悼念活动,颇为引人注目。这就是1955年张澜逝世,毛泽东曾亲视含殓;1959年李济深逝世,毛泽东前往灵堂吊唁。
1955年2月9日,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的张澜因病逝世。9日下午,张澜灵柩移到中山公园中山堂,晚上9时入殓。毛泽东同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宋庆龄、陈云、彭德怀、邓小平、李富春、林伯渠、李济深、沈钧儒等亲视含殓。随后,首都各界人民于2月13日上午10时在中山公园中山堂公祭张澜,由刘少奇主祭,陪祭的有周恩来、沈钧儒、李济深、黄炎培、郭沫若、章伯钧、罗隆基等,毛泽东没有参加公祭仪式。
1959年10月9日,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的李济深因病逝世。当天下午遗体入殓,并于晚间火葬。10月11日晚,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林彪、宋庆龄、彭真等,前往中山公园中山堂吊唁李济深。在哀乐声中,毛泽东等人缓步走进灵堂,并分别向李济深灵位致哀。首都各界于10月12日上午10时在中山公园中山堂公祭李济深,由朱德主祭,陪祭的有林伯渠、罗荣桓、沈钧儒、郭沫若、黄炎培、彭真、李维汉、陈叔通、班禅、程潜、蔡廷锴、张治中、熊克武等,毛泽东没有参加公祭仪式。
1963年向罗荣桓元帅遗体告别
从1950年送别党的重要领导人任弼时以后,毛泽东在50年代也曾赴大使馆吊唁苏联和东欧国家多位领袖,也曾吊唁张澜、李济深两位民主人士,但却较长时间都没有参加党内同志的葬仪,包括1960年5月逝世的党内元老林伯渠、1961年3月逝世的陈赓大将、1962年2月逝世的李克农上将等。
1960年以后,毛泽东参加各类悼念活动更少,目前可查的只有两次:1963年向罗荣桓的遗体告别和1972年参加陈毅的追悼大会。
1963年12月1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罗荣桓元帅因病逝世。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罗荣桓就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赏识,在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毛泽东对他一直非常倚重。罗荣桓成为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人,在1955年当之无愧地被授予元帅军衔。新中国成立后,罗荣桓曾任总政治部主任,并兼任总干部部部长,领导全军的政治工作。他始终把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为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为解放军的思想政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罗荣桓还曾担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战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受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爱戴和崇敬。
罗荣桓去世的当天晚上,毛泽东同刘少奇、邓小平等正在颐年堂听取聂荣臻汇报十年科学技术规划。会议开始,他提议大家起立,为罗荣桓默哀。毛泽东还参加了以刘少奇为主任的治丧委员会。12月17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解放军高级将领和各方面的负责人,陆续来到北京医院,向罗荣桓的遗体告别。毛泽东在罗荣桓的遗体前静默致哀,并向守候在遗体旁的罗荣桓家属表示亲切慰问。12月23日上午,首都各界1万多人,在劳动人民文化宫隆重公祭罗荣桓。公祭仪式由刘少奇主祭,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陪祭,由邓小平致悼词,对罗荣桓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共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民继承和发扬罗荣桓同志的革命精神。毛泽东没有参加公祭大会。
据回忆,著名的《七律・吊罗荣桓同志》是毛泽东在北京医院向罗荣桓遗体告别后几天写下的一首诗。诗中写道: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 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虽然对这首诗存在不同的解读,但毋庸置疑,这份身后哀荣,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罗荣桓的高度评价和痛惜之情。
1972年出人意料地参加陈毅追悼大会
1972年1月10日,毛泽东参加陈毅追悼大会,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
1972年1月6日,时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陈毅,因病逝世。陈毅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就曾“相见恨晚”、并肩作战的老战友,两人长期保持着不寻常的友谊。在“文革”中,陈毅受到冲击和不公正的对待,但他依然坚持为党和国家工作,不辞辛劳,直到去世。1月8日晚,周恩来将中央军委送来的悼词稿送毛泽东审阅,同时附信说明陈毅追悼会的日期、规格等。毛泽东在悼词上删去其中有关功过的评价,并批示:“基本可用”,“功过的评论,不宜在追悼会上作”。
对陈毅追悼会,有一种流行甚广的说法,称当时有关方面定的规格是,以中央军委的名义举办,“低于谢富治,略高于彭绍辉”。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谢富治1972年3月26日病死,其追悼会是3月29日举行的,彭绍辉1978年4月25日病逝,他们的追悼会与陈毅的追悼会根本不具备可比性。但可以肯定,当时所定的规格,陈毅已不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其追悼会由中央军委出面组织。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主持追悼会,军委副主席叶剑英致悼词。政治局委员不一定出席,参加追悼会人数为500人。
《毛泽东传》和毛泽东当年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为我们描述了当时的基本情况:1月10日下午,首都各界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追悼陈毅同志大会。毛泽东开始并没有打算出席追悼会,各方面也都没有准备。就在追悼会举行前一个多小时,出乎所有人意料,毛泽东突然决定要出席。工作人员要给他换上正装,毛泽东让他们把“毛式”服直接套在睡袍上,而制服裤子则未穿上,只穿着一条薄毛裤,工作人员只好在外面给他穿了件大衣,然后乘车直奔八宝山。
周恩来得知消息后,也感到很突然。他立即拨通了中央办公厅的电话,指示:马上通知在京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务必出席陈毅同志追悼会;通知宋庆龄副主席,通知人大、政协、国防委员会,凡是提出参加陈毅同志追悼会要求的,都能去参加。接着又拨通外交部的电话:请转告西哈努克亲王,如果他愿意,请他出席陈毅外长追悼会。然后,周恩来乘车急速赶在毛泽东之前到达八宝山休息室,激动地通知陈毅夫人张茜:毛主席要来,并安慰她“要镇静些”。
毛泽东到达追悼会会场的时间很早,除了陈毅家属和周恩来外,还没有多少人到达。毛泽东一下车便要见张茜及其子女。看着神情悲切的张茜,毛泽东潸然泪下,他说:“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嘛!陈毅同志是个好同志。”还说:“他是个好人。”在询问了陈毅几个子女的近况后,毛泽东勉励道:“要努力奋斗。陈毅同志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是作出了贡献、立了大功劳的,这已经作了结论来。”张茜表示很感谢,并真诚地请求毛泽东提前回去。毛泽东微微摇头,说:“不,我也要参加追悼会,给我一个黑纱。”工作人员拿来了一块黑纱戴在了他的大衣袖子上。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朱德、宋庆龄等陆续到达会场,正在北京的西哈努克亲王夫妇也被“特别邀请”出席,追悼会的规格明显地提高了。
追悼会由李德生主持,周恩来致悼词。毛泽东左臂戴着黑纱,站在前排,他高大的身躯略微前倾,静静地听着悼词。1500多人的会场被哀痛的气氛所笼罩,人群里不时传来呜咽声。致完悼词,毛泽东向党旗覆盖下的陈毅的骨灰盒深深三鞠躬,深情凝视着陈毅微笑着的遗像,仿佛在思索着什么,然后才慢慢地离去。追悼会结束后,毛泽东再一次握着张茜的手,久久不肯放下。张茜搀扶着他,一直把他送到车前。毛泽东几次迈步都登不上车,他的腿明显无力,不得不依赖工作人员的帮助才勉强登上车。
第二天,《人民日报》等报纸都在头版用整版篇幅刊登有关陈毅追悼会的报道,同时发表陈毅遗像、周恩来所致悼词和西哈努克亲王写的悼文。此后近一个月里,新华社又连续播发了一些外国政要和友好人士的唁电、唁函等,悼念陈毅的活动及其影响大大超出了预定范围。
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毛泽东的崇高地位日益强化。从1963年以后近10年时间里,毛泽东都没有参加过任何的悼念活动。毛泽东出人意料地参加陈毅追悼会,从表面上看有一定的突然性,但这实际上是他心灵深处隐藏着的一种自责和悔恨的流露。经过“文革”几年的冲击和混乱,特别是1971年林彪事件的强烈刺激,毛泽东认识愈加清楚,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和失望之中,又一次进行了极为沉重的反思。他决定抱着重病之躯参加陈毅追悼会,这既是对死者的一种悼念,也是对生者的一种安慰。毛泽东这种显然包含着歉意的举动,很有象征意义。它给全国发出一种“暗示”:广大老干部包括对“文革”有严重抵触情绪的干部是好的,应当适时给予“解放”和平反。这对于在“文革”中被打倒或受到错误批判的老干部们来说,是企盼已久的“信号”。周恩来在不久后的一次会议上感慨地说:“毛主席参加陈毅同志追悼会,使我们这些老干部,使我们忠于主席的人,都很感动。”
这也是毛泽东最后一次出席悼念活动,与以往的亲视含殓、吊唁、遗体告别不同的是,他正式和完整地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可以说在新中国成立后独此一例。但不幸的是,在遭受林彪事件沉重精神打击后,在健康状况迅速恶化的情况下,毛泽东冒着严寒出席陈毅追悼会后不久病情即“急遽变化”,2月12日发生了休克,“经过这次重病以后,毛泽东的健康状况再也没有得到恢复”。
其他几个问题的说明
据有些材料称,1974年陈明仁上将去世时,“毛泽东亲自参加了陈的追悼会”,并称这是“罕见”的“破例”,指出“这是冲着三年前葬身温都尔汗的林彪来的”。这些说法是不准确的。1974年5月25日下午,陈明仁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朱德、周恩来、叶剑英等送了花圈,聂荣臻主持追悼会,萧劲光致悼词,没有毛泽东参加的记载。
一、礼仪电报分类
××庆贺电报
庆贺卡的五种类型:grt1-祝贺结婚专用卡;
grt2—祝贺节日专用卡;
grt3—祝贺寿辰专用卡;
grt4—祝贺生日专用卡;
grt5—祝贺其他事宜通用卡;
××慰问电报
慰问电报是指人民群众及各单位之间,对于因病住院、因公受伤或工作于艰苦岗位和退离工作岗位等情况的人员及其家属表示慰问所拍发的电报。慰问电报的业务标识仍使用"grt"。慰问卡有三种图案,分别为玫瑰卡(grt6)水仙卡(grt7)和花篮卡(grt8)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使用。
××请柬电报
请柬电报是市民公众遇有结婚典礼,生日寿辰等喜庆活动,以及机关,厂矿,公司,科学院校,社会团体等企事业单位遇有学术研讨,信息交流,新闻,产品鉴定,商品订货,工商贸易,业务洽谈,展览展销,宴请招待,节庆联谊等会议召开和施工奠基,工程竣工,新厦落成,开幕典礼,开业剪彩,校厂典庆,周年纪念等庆典和其他活动需邀请嘉宾参加时所拍发的电报。以传递和表达发报人诚挚,热情,郑重的盛情邀请。特别业务标识为"ivt"。请柬卡有三种图案,用户可依邀请参加的内容任意选用。
××吊唁电报
吊唁电报是广大市民,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对其逝者表示哀悼,缅怀生平事迹寄托哀思以及对逝者家属表示慰问时所拍发的电报。特别业务标识为"cdl".备有白色菊花图案的特制吊唁卡,传递您此时沉痛的心情。
二、开放的种类标识
业务种类标识业务种类标识
?庆贺电报grt礼花酒杯卡ivt2
?结婚庆贺卡grt1全金色卡ivt3
?节日庆贺卡grt2鲜花电报frx
?寿辰庆贺卡grt3单枝型(a型)frx-a
?生日庆贺卡grt4小束型(b型)frx-b
?通用庆贺卡grt5普通型(c型)frx-c
?吊唁电报cdl豪华型(d型)frx-d
?请柬电报ivt吊唁型(o型)fro-o
?鲜花卡ivt××.
?frx中的x表示数字:××结婚卡;××节日卡;××寿辰卡;××生日卡;
三、退费处理
礼仪电报在传递、处理过程中,若由于电信部门的过失造成电报稽延或传递错误,以致电报失效的,经客户提出要求后,应退还全部所收费用,但不承担其他赔偿责任。由于客户原因造成电报稽延、失效的,一切费用均不退还。
对鲜花礼仪电报,由于收报人名址欠详造成无法投送,或因收报人不在又无人代收,留条后又未来局领取者,不退还任何费用。
鲜花礼仪电报因超出投递范围,由投递局通知发报局,注明因超出鲜花礼仪电报投递范围,鲜花无法投送,已按“礼仪电报”投送。客户可凭发报收据和退报通知书向原发报局办理鲜花退费手续,其他费用不退。
四、交发与受理
客户可随时到当地电信部门营业厅交发礼仪电报。现将交发手续及注意事项说明如下:
①核实收报地点
客户拍发礼仪电报,应查明收报人的住址是否在开办此项业务的服务范围内。
②选购专用发电纸
根据所发电报的性质、类别,选购庆贺、吊唁、请柬专用发电纸。庆贺电报为浅粉色发电纸,吊唁电报为浅蓝色发电纸,请柬电报为浅黄色发电纸。
③选择礼仪电报卡式样
拍发庆贺电报,请根据庆贺内容(结婚、节日、寿辰、生日或其他庆贺事件),选择相应的或发报人所喜欢的庆贺电报卡,并将选定的庆贺电报卡编号填写在电报纸上。如选择的是庆贺生日的“生日蜡烛”庆贺卡,请在收报人名址前端的“庆贺业务折卡编号grt”后填写“4”,“grt4”。同样,拍发请柬电报时也应将自已所选择的请柬电报卡编号填写清楚。如选择的是“礼花酒杯请柬卡”,则请将编号“2”写在“ivt”后面,即“ivt2”。
拍发吊唁电报,因只有一种电报标识“cdl”,所以不必填写电报卡编号。鲜花礼仪电报使用现行的“庆贺电报”的发电纸。用户将选定的鲜花种类填写在“收报人名址”前的空格处(即“普通或加急业务”栏处)。鲜花礼仪电报的特别业务标志为fr,后跟用户选定的庆贺电报卡号和鲜花种类编号。例如用户选定鲜花小束(b型)和祝寿卡grt3,应在“庆贺业务折卡编号”后填写成为fr3-b。即:fr代表鲜花,数字3代表庆贺电报卡编号,后面的字母b代表鲜花编号。对方电信部门将根据“fr3-b”标识配制寿辰电报卡及小束b型鲜花,并将鲜花连同礼仪电报一并送交收报人。
④填写收报人的姓名住址
为保证礼仪电报及时、准确地投送,收报人名址要使用全名址,即收报人所在地的详细街道名称、门牌号数或楼(栋)号及单元号(门号)、房号、以及收报人全名。庆贺、吊唁、请柬礼仪电报还可以使用电报挂号。发往机关、企事业等单位的礼仪电报,或由这些单位转交个人的礼仪电报,必须在单位名称前写明单位所在地的详细地址。
鲜花礼仪电报收报人的地址,要使用全名址。如以单位名称或电报挂号作为收报人名址,发报人必须签字注明“电报延误的责任由发报人自负”字样。
⑤拟写电文
礼仪电报的电文是礼仪电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句爱的赠言,心灵的祝福和温馨祝词,便能实现彼此坦诚的沟通。发报人可根据所发电报的性质、种类及自己的意愿,自行拟写祝贺词、邀请词或吊慰词。在开放礼仪电报业务的电信营业厅、所,按照一般习惯,选编了一批礼仪电报的常用祝贺或吊慰词语,供客户选择使用。
⑥发报人署名
礼仪电报是人们用于礼仪性交往的电报。为使收报人了解电报是谁发来的,并依此回函、回电,客户在交发此类电报时,应在电文内容末尾处写上姓名或称谓关系。
⑦书写发报人姓名地址
在哭声中为有关首长传达中央急电
大家出了值班室,相互议论,外交、边境都没有听到什么情况,谁也说不出“一级战备”的原因。我从前一天晚上胡副总长的电话联想起7月6日晚,陈锡联同志在三座门第一会议室召开的,驻京大单位领导人会议上,宣布朱德委员长逝世的消息后,讲了毛主席病重的情况,要大家有个思想准备,又联想到近来总有中央发出的给驻京大单位领导人的“绝密”、“亲启”的文件,猜测可能是毛主席出事了。我不敢说,更不愿意让悲痛的事发生。
大约在上午十时许,厅值班室接胡炜主任的指示,通知三总部、国防科委、海军、空军、炮兵、二炮、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铁道兵、防化兵、军事学院、军事科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北京军区等单位的领导人,立即去西山会议厅开会,不得请假。主管军委会务的处长、秘书立即驱车前往西山会议厅做服务工作。这时军委办公厅副主任金涛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向我交待一项紧急任务,让我立即去给军委的顾问、外地来京的大军区首长传达党中央的急电。我接过电报一看,头嗡的一声大了,毛主席去世了。我鼻子一酸哭了。金副主任忙说:“现在电台尚未广播宣布,还得保密。”
我数了数人数,军委五个顾问,罗瑞卿在外地,大军区有三位首长来京,共七个人。我让值班秘书帮助通知七位首长,中央有急电,不要外出,在家等候听传达。我立即要了车,一家一家的跑。先去东城南小街兰州军区刘志坚政委家。他已接到电话,在家等我。他把我让进屋里,没有寒暄的话,我拿出电报就念。电文很短,总共有百十来字,当我念到毛主席于9月9日零时10分逝世时,他猛地站起来,流着泪不停地在客厅里走步,问我还有多少?让我接着念。出了刘政委家到了京西宾馆,给两位外地来京的大军区首长读电报,他们都极度悲痛地流泪。离开京西宾馆去了翠微路谭政顾问家,老人家情绪很激动,像似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当我念到毛主席逝世时,他一下子斜卧在沙发上,面色苍白,喘不过气来。我吓坏了,赶紧喊医生、叫秘书。医生跑过来,给他吸氧气、吃药。大约过了20分钟,他醒过来,要我把电报念完。老人家不停地叹气、流泪。接着我又去了万寿路李聚奎顾问、西山李志民顾问家,最后到了西城华家寺陈再道顾问家。他们都很悲痛。
向七位首长传达完中央电报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中午没顾上吃饭,也不觉得饿。司机见我去一家哭一家,问我出了什么大事?我说按保密规定,你不该问,我也不该说。可我又想现在就要广播了,于是告诉他毛主席去世了。司机一听,啊的一声哭了。哭着怎么开车呀!我们把车停在路旁休息了半小时,回到机关已经是下午四点了。值班室开着电视机,全处人员正在收听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向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宣告: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在京逝世。从9日起首都天安门、新华门、劳动人民文化宫、外交部、全国各地机场、火车站、码头、驻外使领馆一律下半旗志哀。
参加为毛主席治丧的工作班子
听完广播,胡炜副总长找我,让我提名五六个同志和他一起去参加为毛主席治丧的工作班子。我提出王成恩、葛楚民、黄元刚、丛有贵、魏斯晴五人,胡表示同意,让我征求处长的意见后通知本人。经与中央组织部联系,要我们于10日上午去人民大会堂江苏厅报到。
10日上午9时我们到了江苏厅,见到曾在一起办丧事时的老朋友,也看到了不少的新面孔。大约10时,领导同志宣布吊唁组的组成。这个组的领导层除曾为周总理、朱委员长办丧事时的胡炜、周家鼎(中共北京市委秘书长)、宇光(中央办公厅政治部主任)外,增加了工、青、妇的领导人:全国总工会从上海调来的金祖敏,共青团中央领导人谢静宜、全国妇联领导人杨波兰。工作人员也增加了,有二十几个人(总工会来了六个人)。当时我想这几个单位从来没有参加过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治丧的工作,现在他们来干什么?转念一想明白了,是“四人帮”在安插人呀!
胡炜、周家鼎传达了中央批准的为毛主席治丧的安排和规格。丧事要改革,不再用以往治丧三段式:遗体告别、吊唁、追悼会的模式,把遗体告别和吊唁活动合在一起进行,叫“吊唁、瞻仰遗容”。地点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时间从11日至16日六天,30万人。17日休息一天,18日下午3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追悼会,一百万人。主会场在天安门城楼前,毛主席像正下方搭建高台。追悼会的准备工作另组班子办理。我们吊唁组的任务是:六天时间,组织30万群众队伍吊唁和瞻仰毛主席遗容。联想到周总理去世时“四人帮”极力压低治丧规格的情况,对此安排我们感到满意。我们没有想到规格如此之高,场面如此之大。全世界有哪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能有如此威望和崇高的荣耀啊!同时我们又感到责任重大,六天之内组织好30万人进出人民大会堂吊唁、瞻仰毛主席遗容,是一项极其严肃的政治任务,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落实30万人吊唁活动
吊唁组组成后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制定出30万人吊唁、瞻仰毛主席遗容的具体方案。这么大的场面、这么多的人、这么长的时间我们都未曾经历过,心中无底。好在前不久为周总理、朱德委员长举办过五六万人的吊唁活动,虽说场面、人数、时间有所不同,但吊唁的模式是一样的。首先研究每天5万人怎么分配,大家一致意见党、政、军、民四个口平均分配,每个口每天12500人。并马上打印出吊唁人数分配表格发给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驻京部队、北京市委,以便他们尽快落实第一天的吊唁人数。当天下午对小组工作人员进行了分工,确定由王金耀带领七八个人负责广场吊唁队伍的报到、集结点的确定与划分、核实人数、引领到大会堂北门;由我负责北大厅内吊唁现场十几个工作人员的安排,具体任务是:从大会堂北门口把吊唁队伍引领到毛主席遗体前、掌握行进速度与排面的组织、喊鞠躬口令、行进中瞻仰毛主席遗容,然后引导吊唁队伍从毛主席遗体两侧退出大厅,绕行到东大门退出大会堂。确定以两路纵队进入北大厅先行试验,根据情况也可以四路纵队进入。同时通知四个口派人于下午4时到人民大会堂江苏厅开会,现场研究各口队伍集结点的划分和吊唁队伍进出大会堂的行进路线和注意事项。晚饭后由小组领导传达治丧办负责人汪东兴的指示:北大厅吊唁现场秩序的管理分工为:每天上午8时至12时,下午2时至6时为吊唁时间,以哀乐起止为准。吊唁时间由吊唁组负责现场秩序的维护与管理;非吊唁时间现场由警卫组管理。对各口的吊唁队伍要核实人数,不经批准不得增加人;对参加吊唁的人提出严格要求,并责成各单位领导严格把关,保证不能出一点问题。为此,以治丧办公室名义下达了文字通知。各口群众队伍所需的黑纱、白花由各口自己准备;吊唁组工作人员不经批准不得离开人民大会堂,每人一套被褥席地睡在江苏厅,一日三餐在二楼宴会厅东侧。
隆重的吊唁仪式
11日早上6点钟我就醒了,把大家叫起来洗漱,早餐。约在7点50分大家一齐去了北大厅。只见北大厅布置得庄严肃穆,座南朝北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极其沉痛地悼念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横幅中央下方悬挂着毛主席的遗像,在鲜花丛中毛主席的遗体头向南面向北安卧在水晶棺罩内,两侧站立着持枪的礼兵;大厅四周摆放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以及一百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敬献的花圈。约7点50分,各组工作人员一起在毛主席遗体前默哀鞠躬,然后各就自己的岗位。广场上的群众队伍按时引进到北门外,军乐队已经就位。8点整哀乐奏响,拉开了吊唁仪式。吊唁的群众队伍佩戴黑纱白花二路进入大厅,到遗体前从两侧瞻仰遗容,哭声不断。
上午10时,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以及国家领导人集体吊唁。在军乐队奏起的悲壮的哀乐声中,以华国锋为首的全体政治局委员从福建厅走出来,每人都带着黑纱,面目悲伤,低头缓步进入北大厅。在遗体前,他们怀着对毛主席无限崇敬和爱戴的心情,肃立、默哀三分钟,行三鞠躬礼,瞻仰遗容,然后分别站立两侧守灵。这时我观察到熟悉的许世友司令员,他面目严肃,穿一身退了色的军装,足登一双白线编织的有眼的便鞋,鞋的前尖上系着一撮紫色的缨子。他东瞅瞅、西看看,好像在观察人们的动静。在休息室里,他拍拍腰中的手枪对工作人员说,今天谁捣乱,我就对他不客气。此前,在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江青想与许世友拉近乎,碰了一鼻子灰。政治局开会讨论毛主席丧事安排,江青最后一个到会。她看到许世友在座,马上大声叫道:“许世友同志,前几年有件事对你不起呀!今天我要向你道歉。”她走到许跟前,伸出手要和许握手,而许不言不语,正襟而坐,双臂下垂,目视前方,旁若无人,对江青不理不睬,弄得江青十分尴尬、难堪。
中共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的部长、副部长,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也分别于上午或下午陆续来到吊唁大厅,悲痛地吊唁他们的领袖和统帅。因上午来吊唁的领导多,吊唁时间延长到12点30分才结束。下午群众吊唁队伍从开始就改为四路纵队进入,在毛主席遗体前行三鞠躬礼,每侧两路瞻仰遗容后退出大厅。
晚饭后小组对第一天的吊唁活动进行了总结,全组人员都对毛主席的逝世痛哭不已。大家对吊唁大厅内的秩序进行了评议。上午首长们吊唁占去约一小时,两路纵队进入每小时六七千人完不成任务,确定统改为四路纵队进入。以四路纵队50人长的队列,由一工作人员带领进入大厅,第二个四路纵队50人长的队列由第二名工作人员带领快步进入大厅,形成宽8人的排面,由工作人员下达三鞠躬口令,然后从两侧各二路纵队瞻仰遗容后退出大厅。这样做既严肃,又有礼貌,每小时可引导万人进行吊唁。同时提出了组织有代表性的群众吊唁队伍,如工人、农民、解放军、少数民族、学生、少年儿童等。经研究决定,请军口组织一个400人的陆、海、空三军的吊唁队伍;请北京市组织炼钢工人、纺织工人、少数民族、农民、学生、少年儿童、文艺界等各400人的吊唁队伍,分散安排在以后几天的吊唁中。考虑到军乐队现场演奏一天很辛苦,征求他们的意见,每天上午因有外宾吊唁,哀乐现场演奏,下午是否可以放哀乐片子代替演奏。乐队同志不同意放哀乐片子,说就是把嘴吹歪了,把眼吹斜了也要坚持吹到吊唁结束。
第二天(12日)的吊唁活动组织得很顺利。我们把引领吊唁队伍的工作人员编为甲乙丙丁,每列队伍为四人排面,50人的长度。甲带第一列队伍,乙带第二列队伍,甲乙两列形成8人排面;丙带第三列队伍,跟随在甲之后,丁带第四列队伍,跟随在乙之后。8人排面队伍为一个方阵400人,在一次口令下向毛主席遗体三鞠躬。然后甲队列以两个二路从遗体两侧瞻仰遗容后退出,这时丙队列进入到厅内甲队列的位子,乙队列退出,丁队列进入乙队列位子,重新形成8人排面,如此循环。这天吊唁不久,外宾逐渐增多,我们的原则是群众队伍让外宾。外宾分批在外事组人员陪同下,到遗体前行鞠躬礼,与守灵的首长握手,然后瞻仰遗容,退出。约9时30分,我看到毛主席的二儿子毛岸青带夫人邵华、儿子毛新宇来了,我认识他们,上前迎接,引到遗体前。他们默哀鞠躬,我招呼摄影、摄像记者快摄、快照。记者们不认识他们,问我这是谁?我大声说,这是毛主席的儿子毛岸青一家人。这一喊惊动了记者们,他们跟着毛岸青一家不停地照。丧事办后很多年我都不理解,毛主席总在操劳国家大事,没有多少天伦之乐。他过的最后一个春节除夕夜,没有儿女或晚辈在身边;他病危之际没有儿女守在身边侍侯;他逝世了也没有安排儿女守灵。他的丧事与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的遗体前没有妻子和儿女们敬献的花圈。
第二天晚上小组总结时,肯定了当天的安排很好,按时吊唁,按时结束,约有六万人进出,秩序井然,也不紧张。
第三天吊唁,因有前两天的经验,组织得更加顺利,不怕各口增加人数。上午11时军委罗瑞卿顾问乘专机从福建回到北京,他家也没有回,从机场直接到人民大会堂吊唁毛主席。他的儿子罗宇推着轮椅,我上前敬礼迎接。他对毛主席的感情非常深厚,来到遗体前痛哭不止,非要站起来鞠躬,可他的腿又无法站立。我和罗宇一边一人架着他吃力地站起来,连续向毛主席鞠躬五六次之多!然后大声喊:“娇娇(李敏)在哪里? 娇娇在哪里?”他以为毛主席的儿女们都披麻戴孝在守灵呢。
第四天吊唁顺利,上下午都有北京市组织的具有特点的工人、农民、学生等吊唁方阵。晚上小组总结时,总工会派来的人将我告发,说我上午私自安排五十多人吊唁。我站起来做检讨,承认确有其事。我说秘书组的同志前天晚餐时找我说,他们组织首长守灵等活动实在是忙得很,可否安排让他们组的家属也来吊唁毛主席。我想只有五十来人不算什么事,就让军口给安排了一下,没有向领导请示报告。在广场总工会的人,发现军口有一群穿便衣的人,便去查问。当时我很激动,反驳说,从吊唁第一天起,我一直在大厅里,每天我都发现有计划外的人进来,有从二楼下来的,有从东大门逆行进来的,少则几十人,多者上百上千人,这些人哪个不是毛主席的臣民呀!他们对毛主席是无限的尊崇,毛主席生前人们没见过,难道死后也不让看一眼呀!如果我这也算个错误的话,我乐于接受。我发言之后,几个领导没有说话,其他同志说这算个啥?把总工会的人顶回去了。
从11日至16日,首都各界群众共有三十五六万人前来吊唁毛主席,瞻仰毛主席遗容,寄托哀思。他们从毛主席遗体两旁缓缓走过,都抑制不住,失声痛哭!许多人哭喊着:“毛主席呀毛主席,我们永远怀念您!”9月16日下午5时30分,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再一次集体吊唁,并在毛主席遗体旁守灵。6时整哀乐停止,吊唁活动结束。
首都百万人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
9月18日,首都百万人民在天安门广场为毛主席举行了极其隆重的追悼大会。
天安门广场庄严肃穆。横贯天安门城楼的黑底白字横幅上写着: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七米高的毛主席巨幅遗像竖立在城楼的红墙中央,人民解放军战士持枪肃立,守护在遗像两旁。在城楼的前面,新筑起的红色高台,上面排列着翠绿的松柏和淡黄的秋菊,陈放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敬献的花圈。城楼下东西两侧的红台上,陈放着党、政、军各部门和29个省市、自治区敬献的花圈。在广场南端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矗立着巨幅黑色挽幛,号召人民: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所谓“熬”就是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事情,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就好像龟兔赛跑的那只乌龟,未必跑得快,但“熬”得住,却能笑在最后。
人生中这样的例子太多。大阪举行乒乓球世界锦标赛,刘国正和金泽洙在男子团体赛上的竞争异常激烈,刘国正能够九死一生地赢下来,也是“熬”出来的胜利。
蔡振华教练的经历更让我感慨。当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蔡振华就以旋转球拍著名,但那时我们都是另外一位名将郭跃华的球迷。当时,蔡振华是赢不了郭跃华的,后来国际乒联又限制了旋转球拍,蔡振华就黯然退役了。此后,郭开始从商,渐渐淡出了体育界;而蔡振华则在这一行里“熬”着,直到有今天的大红大紫。
其实,文人的生涯,“熬”也不可或缺。有些人偶尔才华一闪,终究难于让人记住。像贾平凹和莫言,从出道以来就没有中断写作,作品非常多,才让人有了印象。未必他们每本书都写得好,但十部书中有两部杰作的概率总比仅仅写两部大得多。他们写一本书失败了,被批评了,就去写另外一本。别人说这本不好,他还拿得出另外一本,而不是为一本书喋喋不休、纠缠不清。最终你会发现他们已经走在了前面。
凭非常少的作品有大名的只有张爱玲,但那是张爱玲,别人做不到。写作其实也是长时段的艰苦工作,多产作家把一生的赌注分散到了许多书中,胜利的希望就大多了。
所以,我们只能在人生的马拉松中“熬”住。当然,人其实也有不出场比赛或者中途退场的权利,但只要选择参加,就不能不“熬”住。
(摘自《一个人的阅读史》)
“亲手”的魅力
陈大超
为了向阵亡的美军士兵的家人表示慰问和哀悼,按照传统,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应该在军方发出的吊唁信上亲笔签下自己的名字。可是这位国防部长却在这件事上偷起懒来,在2004年发出的吊唁信上,他用的全是机器复制的签名。现在的机器,可是越来越先进了,先进得连签名都可以代替人干了。只是,这种事也能让机器代替自己干吗?不知道在指挥打仗上很有一手、总是想得很周到的拉姆斯菲尔德,在这件事上是怎么想的。
此事被人捅出之后,媒体上立刻传出了拉姆斯菲尔德在国会“遭围攻”的消息。国会议员纷纷就“代签事件”指责拉氏“冷漠无情”,说他这样做是对阵亡将士的家人“缺乏起码的尊重”,说他“太轻视这些信件,既然总统都能挤出时间在这些信上签字,国防部长却‘没时间’实在说不过去”,说“那些阵亡士兵家人只是希望能从吊唁信上看到国防部长还能抽出时间想到死去的这个年轻人,哪怕这种关心只是很短的一会儿,可是他却漠视这个小小的愿望”,不少议员还因此发出了请这位国防部长下台的呼声。于是,拉姆斯菲尔德立刻发表声明:从现在开始,每一封经他手发出的吊唁信都将留有他的亲手签名。
联想到前不久我们国家出现的一件事。一位大学生用电脑打印的信,居然被他的父亲拒收!他父亲说:“就是手写的字再丑,你也得用手写!”这使我想到,愈是在机器们无所不能的高科技时代,人们愈是希望通过亲手写、亲手做的方式来表达关怀之情、友爱之心、互助之谊;至于表达亲情和尊重,那就更是不能让机器代劳。昨天我还听见一位老人在抱怨:“我最讨厌的就是孩子们用电话、电脑来问候,还用电话、电脑来拜年。他们倒是感到方便了,可我的心却总是空落落的。我看那些发明电话、电脑的人,都没安好心。”
不是发明电话电脑这种机器的人“没安好心”,而是我们必须在使用这些机器时须更加“用心”。所以,前几天晚上我去看一个朋友的孩子时,就不仅只是问他冬天的衣服带够了没有,床上的被子是不是足够暖和,而且还动手去摸了摸他的棉被和棉絮――就是这一个亲手摸的动作,让他感动得连夜给他爸爸打电话,说我对他的关心“非常细致,连床上的铺盖都动手摸过了”;他爸爸也连夜打电话来表示感谢,说孩子在我们这里的学校读书,真是让我费心了。其实,上一次降温时,我只是给那个孩子打了一个电话。我想一个孩子嘛,我打一个电话关心一下就行了。那个电话打过之后一点“反应”都没有。不是人家没“反应”,而是用机器表达的感情,总是隔着许多东西――也可以说总是缺乏足够的诚意。
汶川大地震之后,在中国政府宣布的哀悼日中,中国驻日本的使领馆也布置了灵堂,以供在日的华人和友好人士前往吊唁这次地震的死难者。来的人络绎不绝。他们中间,有在日工作的华人,有来自日本的友好人士。但这个普普通通的老人却站在使领馆门外,样子很奇怪,似乎有些不知所措,他犹豫再三,进去了。和其他吊唁的人不同的是,他只拄着拐杖,别的什么也没有,不像其他人,拿了许多白色的花。他的脸特别红,似乎很不好意思,他并没有象普通吊唁者那样和领事握握手,而是直直地望着吊唁的祭台,一言不发。
忽然,眼泪从他的眼中涌了出来,接着,老人丢掉拐杖,扑通一声跪了下来,重重地磕了一个头,又磕了一个,泪飞如雨地痛哭起来。 老人不停的磕头……终于,一言不发的他说:“中国人于我有恩,我是该来报恩的……”原来,他曾经被中国的好心人收养过,这才没有死在路上……“中国遭了灾难,我该来报恩,可是我没有钱,我没有能力,就让我再磕个头吧!” 老人哭着跪下,坚持再磕一个头。 接着,他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张开手心,把一张汗水浸透的一千元日元纸币递了过去。 老人哽咽说:“就收下我这一点钱吧,我是没有钱没有能力的人,‘生活保护’的钱只是让我吃饭的,这是我一天的饭钱,这个钱不犯法。让我今天一天不吃饭来报一点恩情吧。” 老人所说的“生活保护”是日本救济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的一个新政策,但每天只有1000日元,只够老人吃一天的饭,而且,这个政策还不允许存款,所以老人只有一天不吃饭,把钱用来来捐款,领事得知后,不断推辞,但不顾领事的推辞,老人执拗地强把这一千元纸币留下来,力气大得惊人。
接着,他拾起拐杖,蹒跚地离去。背影孤独而带着一点凄怆。
这个老人在门口整整徘徊了两个小时,才鼓足勇气进来,他为了报恩,把自己的吃饭钱都捐了出来,真令人敬畏,可有些人面临着同样的情况,却碍于面子,不肯献出自己的爱心,要知道“涓滴之水成海洋,颗颗爱心变希望”不管善事大或小都该去做,而不是因为善事小而不想去做,有可能在你犹豫的时候,在地震中受伤的同胞们因缺水而失去生命,在这时,不管是多小的数额都能挽救一个弱小的生命……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造成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在中国人民遭受巨大灾难的时候,与中国毗邻而居的亚洲邻国政府和人民给予了中国人民深切同情和宝贵支持。
日本得悉灾情后迅速向中国提供救援。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是第一个向中国领导人发来慰问电的外国领导人。日本政府在地震发生次日即宣布向中国提供约500万美元的援助,后又追加500万美元援助。地震发生当晚,日本即表示愿向灾区派遣救援队和医疗队。日本救援队是第一个抵达四川灾区的国际救援队。当得悉灾区急需血液透析机后,日本当即调集50台血液透析机运往灾区,后又向灾区派遣了医疗队。
巴基斯坦是中国人民的“全天候朋友”。地震灾害发生后第三天,穆沙拉夫总统和吉拉尼总理分别赴中国驻巴使馆吊唁,指示巴有关部门全力以赴支援中国抗灾。巴议会通过决议向中方表示哀悼。5月16日,巴动用军机向灾区运送帐篷、毛毯等价值100万美元的物资。当得知中国急需帐篷时,吉拉尼总理决定将全国战略储备的所有帐篷共22260顶捐赠给中方,是向中国捐助帐篷数量第二多的国家,目前已全部运抵。此外巴红新月会和2005年遭受地震灾害的巴控克什米尔地区政府也分别向灾区捐赠3000顶和1000顶帐篷。巴政府还派出了28人组成的外国医疗队赴甘肃灾区开展救治。
韩国中央和地方政府捐赠现金和物资共计540万美元,总理亲自牵头召集政府部门和民间团体联席会议,决定再向各界募集3000万美元。韩国政府紧急调配民航运输机和军机,向灾区运送物资,并派出了47人组成的国际救援队。韩国总统李明博访华期间还专程赴成都慰问当地民众,并表示将加紧研究向中国进一步提供援助的方案。
印度政府在中国灾后不久即作出对华捐赠500万美元物资的决定,创下印对华援助历史记录。根据灾区需要,印度政府紧急调配帐篷、毛毯等物资,动员本国军机向灾区运送,周末也不停歇,截至目前,已向灾区运送了7个班次的物资。印外长表示,印度是中国的友好邻邦,愿意向中国提供任何形式的必要援助。印外长访华回国途中,专门停降成都,出席印援助物资交接仪式,
地震发生时正值老挝召开党中央全会,老方立即决定向中方提供价值50万美元的1000立方米木材援助。后来老挝政府又募捐了10万美元,老挝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朱马里等领导人带头捐款。老方还成立了由总理任总指挥、常务副总理为组长的援助中国灾区领导小组,要求各地党政一把手亲自组织有关救援工作。老挝领导人表示,虽然老人口少、能力有限,但希望向灾区人民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得悉灾情后,马来西亚政府宣布捐款150万美元。文莱政府捐助110万美元。泰国政府捐款50万美元,国王基金会和红会捐款20万美元,王储哇集拉隆功捐赠约9万美元物资,诗琳通公主以个人名义捐款10万人民币。印尼政府提供了价值约50万美元的救灾物资,还派出了20人的医疗队,赶赴甘肃文县重灾区。新加坡政府和军方分别向中国提供了20万美元和8万美元的救灾物资,并派出了一支55人的救援队。
越南政府提供了20万美元的现金援助,并随越共中央总书记农德孟访华专机送来价值20万美元的物资。朝鲜、柬埔寨和菲律宾政府分别向地震灾区捐款10万美元,蒙古和马尔代夫政府各向中国捐款5万美元。缅甸在自身遭遇风灾的情况下,各界仍向中国捐款近100万元人民币。
阿富汗驻华大使得知灾情后立即给中国外交部官员打电话,表示阿使馆全体外交官愿意为灾区人民无偿献血,尽一点心意。
孟加拉国将5月21日定为全国哀悼日,向中国地震罹难者致哀。孟在自身遭受风灾和洪灾、经济非常拮据的情况下,向灾区运送10吨救灾物资。
东帝汶总统、总理、副总理率20余名内阁成员到使馆吊唁。
二
在灾难面前,爱心跨越了国界。亚洲邻国普通民众自发前往中国使馆吊唁的人一批又一批。人们或以各种方式进行募捐,或慷慨捐赠,传递着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支持。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夫人带领巴使馆国际学校的学生们来到外交部,她代表学校的孩子们和自己年迈的母亲,将25000元人民币和500美元亲手交到杨洁篪外长夫人乐爱妹的手中。巴使馆学校的孩子们在明信片上写道:“亲爱的灾区儿童们,我们与你们心连心!”
新加坡各界踊跃捐款,截至6月4日,捐款总额超过1亿人民币,是亚洲民间捐款最多的国家。
日本各界人士纷纷贡献爱心,解囊相助。他们络绎不绝地从各地赶往中国驻日本的使领馆。一些大型连锁超市还设立了救助中国灾区的募捐箱。截至6月4日,日本各界捐款已超过12亿日元(约1200万美元)。
韩国各大企业及社会各界人士通过我驻韩使馆、中国红十字会等渠道累计捐款逾9800万元人民币。
柬埔寨西哈努克太皇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在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5万美元,是中国收到的来自外国个人的第一笔捐款。在中国年初遭遇冰雪灾害时,他曾以个人名义向灾区人民捐款5万美元。
泰国各界民众纷纷捐钱捐物,一位年逾花甲的靠捡废品为生的老人,倾囊捐出9500铢(约2000元人民币),当被人问起今后生活怎么办,老人答说,可以再捡嘛!泰国在缅甸风灾后已将国内库存帐篷全部捐给了缅甸,但当得知中国灾区需要帐篷后,泰中华总商会紧急向全国募集,找到全国仅有的5000多顶帐篷运向灾区。
菲律宾华人华侨齐动员,遍寻国内所有帐篷库存全部包买,共找到6760顶帐篷,已全部运抵灾区。马来西亚各界也捐赠了6000多顶帐篷。
在印度驻香港总领事的号召下,印在港协会和社团共向中国外交部驻港公署捐款70万港元。在印中资企业的印度员工也纷纷捐款。
三
让我们记住亚洲邻国政府和人民为中国灾区人民所做的事情吧:
――共有19位亚洲邻国的国家元首,22位政府首脑,16位外长向中国发来了慰问电、函。11个国家的16位领导人(总统、副总统、总理、副总理)、13个国家的外长、6个国家的议长和十几个国家主要政党领导人赴中国驻外使馆吊唁。
――截至6月4日,亚洲邻国共有20个国家政府向中国灾区捐款逾5000万人民币,捐赠物资约合1.4亿人民币。民间各界捐款近5亿人民币,捐赠物资约合1800万人民币。
――韩国、越南,蒙古、老挝、柬埔寨、缅甸、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尼泊尔、孟加拉等10个国家驻华使馆外交官向中国捐款总计约15万元人民币。
――日本、韩国、新加坡三国向中国灾区派遣了救援队。日本、印尼、巴基斯坦三国派出了医疗队。
四
[关键词]甘肃陇东;丧葬仪式;鬼魂崇拜
[中图分类号]K89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0-0047-03
生命的终点即是死亡,由于一家人骨肉至亲,相处的时间久了,感情深厚,一旦长辈死亡,子女会觉得无所依靠,在悲楚哀悼之余会产生许多行为,以纪念死者。丧葬礼仪在不同民族、地区有所不同。2010年5月,笔者经丧家的允许,对平凉市庄浪县徐城村张志毅老人的葬礼进行了实地调查。
一、丧主简介
张志毅,男,1929年3月28日出生,2010年5月29日逝世,享年71岁。属该地的高龄老人,生前有三女两男,可谓儿孙满堂,在其生命垂危之际,其子通知已出嫁在外的女儿回娘家,亲房(同族)也闻讯赶到张家,29日凌晨1点,张志毅老人咽下最后一口气,离开了人世,其葬礼由亲房共同主持。
二、沉痛而繁琐的葬礼
(一) 落草
所谓落草即将死者的遗体从生前所睡的床上移至正屋的地上。由于在地上铺了一层麦草,故叫作“落草”。按当地的习惯在老人生命垂危之际,就要为他穿好寿衣。贴身穿的是衬衣衬裤,然后再穿上黑色的棉衣棉裤,最外面套上一件长袍,长袍外面穿上长褂。整套服装不能有扣,要全部用带系,表示后继有人,也就是带“子”的意思。所以张老先生去世后,不存在“小殓”这道仪式。其中有几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在张志毅老人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由亲房中的男性将死者的双脚合拢,并用麻绳将双脚绑住,以防止在移动尸体时双脚分开,与此同时,在死者的床头烧些纸钱,即“上路钱”,以备亡灵在通彼岸世界的路上使用。同时在该家的大门口烧纸钱,表示贿赂那些四处漂泊的孤魂野鬼,以免他们对死者的亡灵进行阻拦而不能顺利到达彼岸世界。待尸体移到地上时,在死者的脸部绑上一张白纸,叫作“面衣”。
(二)破孝
破孝就是按照同族内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划分丧服的轻重。一般而言,儿子们的丧服最重。根据儒家经典《仪礼•丧服》所载的五等孝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来说,属于斩衰。孝子头戴由麻绳编制而成的丧冠,身穿由麻布做成的孝衫,腰系腰,脚穿蒙着白布的布鞋,手持丧杖。该孝衫用麻布斩截成毛边,左右衣旁和下边不缝,使断处外露,以表示未经修饰。而在鞋面上蒙白布也有一个讲究,倘若父亲和母亲之中有一人健在,不可将鞋跟蒙住,否则就把整个鞋蒙住,丧期为三年。次者是女儿的孝服,她们的孝略轻于儿子的孝,在孝衫的长度上也略短,编织丧冠的麻绳根数也较少,鞋则不论父母是否还有人健在,都不能全部蒙住,腰间也不系腰,丧期为三年。其次是为侄子辈破孝,由于血缘关系较为疏远,他们只有丧冠,丧期为100天。最后是为孙子辈破孝,他们的孝衫比女儿的还短,腰间同样没有腰,而鞋只是蒙住脚面部分,丧期为100天。
(三)救尸
救尸这一过程有时需要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有女儿们亲自完成。即解开死者的上衣,在肚脐眼的上方放一个形似烟灰缸的面团,内倒浓度较高的白酒。由于面团的底做得很薄,所以酒会下渗,进入肌肤,就这样一次次地添酒,直到死者的尸体浑身僵硬。当地人认为尸体越僵硬越不容易腐烂,也就越能表现出女儿们的孝心。至于为什么说尸体越僵硬越能表现出女儿们的孝心这一点,笔者认为是因为这一过程都是女儿们跪着进行的,即使是六月天,在地上铺了一层麦草,但是跪十多小时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四)报丧、请阴阳先生
报丧就是在丧事安排已定之后,由丧家晚辈去将死者去世的消息通知亲友,并告知他们出殡的日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改以往的派专人去亲友家挨个告知的习俗而转为电话通知,但是对于两种情况必须派专人带礼品去告知,即请娘家或舅舅家。倘若亡者为男性则请舅舅家,反之则请娘家。与报丧同时进行的是派人带着烟酒去请阴阳先生,当阴阳先生来到丧家之后便在该家正屋开始下列活动:
第一, 书写文书。包括祭文、挽联、灵牌、讣告、引魂幡。祭文用于诵经时念,挽联贴于丧家各门口,灵牌共两个。一个放入墓地,上面书写“故先考××之灵柩”,另一个是待灵柩下葬之后由丧子抱回家中摆在桌子上用来长期供奉的,上面书写“故先考××之灵位孤子:××”。讣告则贴于大门外。
不孝男××罪孽深重,弗自殒灭,祸延先考大人××,恸于×年×月×日×时终正寝,据生×年×月×日×时,享年×十有×,于本月×日扶柩出门,暂寄于井地。
而引魂幡意在让亡魂循者引魂归去,上是这样书写:
哞 哑 东极慈尊放祥光而接引先考李府一位正性灵魂升往仙界脱化升天
第二,诵经。诵经可以说是整个葬礼中的主调,诵经声和孝子、孝女的哭声和在一起,倍感凄凉。诵经的目的是安顿超度亡灵,保护生者免受鬼魂的困扰,重振家庭地位。由于当地人的思想中存在着深厚的灵魂观念和鬼魂崇拜思想,故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并认为灵魂有超人的能力,生者需畏惧它,但也能依赖它。并认为但凡是人与子孙的关系都很密切,所以死后其灵魂还想在冥冥之中观察子孙的行为,可以保佑他,也可以予以惩罚,所以无论死者生前是好人还是恶人,子孙都不敢不崇奉他。生者为亡者举办一个隆重的葬礼,其目的就在于让死者的灵魂在通往阴间的路上少一些险阻。因为生者依照人的生活和社会关系模拟想象出的一个类似的鬼魂世界――阴曹地府中汇聚着所有死去的先人,并认为亡灵回归祖先的路如同人生的路途一样,也不平坦,灵魂要经过重重关卡,荆棘丛生的旅途才能归天与祖先团聚,生者担心死者在归途中遭受冻饿,怕死者在途中迷路遇险,因此在整个仪式中把亡灵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进行嘱咐。这一系列的交代及其生者对鬼魂的畏惧都通过阴阳先生的超度活动表现出来。超度的目的也在于盼亡灵早登极乐世界,减少对尘世的留恋,也防止鬼魂因对生前有些事、有些人不满而进行报复,从而达到保佑活人的目的。
(五) 哭丧
在进行哭丧之前要在正屋的桌子上摆放供品和一碗小米饭,米饭上插七个白面做成的小面团,称为“打狗粮”。其中四个会在入殓时装入死者的袖子,寓意人在死后要过巴儿狗山,山上有好多狗,打狗粮留着过山时用,以免被狗咬。剩余三个会在死者下葬的当天晚上算起分三个晚上连同米饭一起倒掉。另外,要在死者身前摆一盏“照尸灯”和一个瓦盆。据说,阴曹地府中漆黑一片,死者的灵魂要借助灯光才能辨别方向,看清道路。借助灯光还可以吓退恶魔鬼怪,此灯点起来之后,直到出殡不得熄灭。瓦盆(又称掉纸盆),将救尸用的面团及平时吊唁之人所烧纸钱等倒在里面,连同死者一起埋在墓葬,表示让子孙发家致富。待这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就开始哭丧。哭丧的仪式由亲房中年纪较长者主持,孝子、孝女穿丧服跪地而泣,哭诉对死者的不舍和思念,尽显悲痛之意。
(六)吊唁
吊唁又称“吊丧”或“吊孝”,是孝子、孝女接待前来吊祭死者的亲友的仪式。报丧以后,孝子、孝女穿孝服跪在死者灵前举哀守灵,接待前来吊唁的亲友并哭灵,吊唁的亲友有的带一卷烧纸,有的带花圈、纸火等。吊唁者在大门口把带来的东西交给管账先生,然后来到正屋向死者叩拜,孝子、孝女则在灵前嚎哭,每来一批吊唁者便哭一次。
(七) 入殓
入殓在当地方言中叫做“暖棺”,即在早已准备好的棺材里铺上褥子和装有草木灰和柏树叶的三角形菱形枕头,将尸体用麻绳提着移入棺材,并在死者的袖子里装入四个面团和一些纸钱(现已改为钞票),纸钱一方面是作为阴间买路钱,另一方面是意在说明能让子孙后家致富。然后将绑于死者面部的面衣拉下来,放入棺材,以防后代出现盲哑之人。最后盖上被子待死者娘家人或舅舅家人见上最后一面之后便盖上棺盖,用木钉订好,忌用铁钉,因为铁钉会生锈不融化,被认为有碍于死者。在这一过程中,孝子、孝女及死者的妻子或丈夫都不能留在跟前,而是跪在院子里,不能发出哭声,担心死者会因为听到亲人的哭声不忍心而无法安心上路。
(八) 出殡下葬
按阴阳先生选择的吉日吉时出殡,在出殡前,丧家以单个不连续的炮声为信号通知送丧者毕集丧家送丧。灵柩由村子里青年男子抬着前往墓地,引魂幡在前面飘动,引魂纸飘散,丧子怀抱瓦盆,手持丧杖随后,孝女跟随其后,一路放声大哭,待灵柩一出家门,留在家里帮忙的人会将丧房里为死者死后所用东西连同地上铺过的麦草一同抱到村子的大路边烧掉。灵柩到了墓地时,就会在坟前空地焚烧纸钱,烧完之后,画圈圈住,以保证所化纸钱归亡灵所有。待灵柩下葬以后,长子跳到坟坑用笤帚扫去灵柩上的土,放下怀抱着的瓦盆和灵牌,解下绑在灵柩上的绳子,在灵柩上铺上由死者女婿和外甥买来的一种被称做“铭旌”的长条,该长条由红色的布制成,长女婿买的长九尺,剪下其中的二尺盖在抱回家的灵牌上,其余人的一律长七尺。当地人认为“明镜”是用来为死者在阴间照明的,并认为“铭旌”越多越好。做完这些事宜之后,孝子拿笤帚做扫东西之态退出坟坑并抹去自己的脚印由其他人拽上来,怀抱另一个灵牌继续做扫东西之态先行回家,意在为死者“叫魂”。等孝子走了之后,娘家人或舅舅家人往坟坑里扬第一锨土之后,送丧者很快掩埋墓穴,壅土成丘,在坟前插上丧杖,此后送丧者到丧家吃饭,而阴阳先生由丧家亲房中的一人陪着在后土诵经,诵经完毕之后回到丧家。他们来到丧家时,孝子、孝女跪在大门外为他们跪地磕头以表示感谢,吃饭时孝子要为送丧者及亲友逐个敬酒,表示感谢。饭毕,亲友及送丧者离去,整个丧礼才算结束,接着便开始漫长的供奉仪式和一年一度的祭祀仪式。
三、鬼魂崇拜
在中国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对许多自然界中无法把握、无法抗拒的现象都难以解释,因而便产生了对自然力的迷信和崇拜,进而又将其想象为似人的怪物,认为万事万物都有鬼神存在,从而对鬼神特别是对鬼这一事物产生了极其特别的崇拜心理。这种崇拜中既包含了敬重而又有着难以消除的畏惧。他们认为死亡不过是肉体的毁灭,人死时只是肉体的死亡,而灵魂还活着,只不过是由此世转入彼世而已。生活仍与此世相通。他们的灵魂不仅不灭而且具有超能力,可以在冥冥之中对活人产生影响,庇佑或危害活人。正是这种鬼魂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着,所以人们不仅要对鬼魂进行安顿,举行丧葬,还要对鬼魂进行祭祀,通过一系列的安抚、献祭的方法来使其只施福而不降灾。对于亲人来讲,死者即成为自己的祖先神。而丧礼作为死者灵魂转化为祖灵、后人与该祖先神的第一次接触和沟通,生者自然要竭尽所能为死者举办隆重的丧礼,让死者在死后有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一方面表达子孙的孝心,讨好死者,让死者得到“永生”,最终让生者生活得更好;另一方面,也尽可能地防范死者因对生者不满或对尘世的眷恋而带来种种灾难。相反,如果丧礼办的不好,死者的灵魂就不能顺利到达彼岸世界,妨碍死者转生。其灵魂就会在人世游荡,使活人过的不顺,例如家里的人生病、牲畜出了问题、庄稼长的不好以及出现的各种征兆都会归结为因灵魂的不满所致。就要请阴阳先生进行安顿,虔诚地祭祀致歉,以保平顺。
在上述的整个丧葬仪式中,每一个过程无不显示出生者的小心谨慎,对死者用过的被子、枕头、衣服等都要统统烧毁,阴阳先生对死者的嘱咐、安顿,都是为了能让死者的鬼魂安心上路。求得生者的平顺,也体现人们对鬼魂的信仰。因为人们存在着深刻的鬼魂意识,所以他们对鬼魂的信仰也就存在着两种心态:一种是畏惧鬼魂的心理;一种是由畏惧鬼魂而产生的取悦鬼魂的心理。为了使鬼魂欢心就需要按照一套既定的礼仪程式来表现子孙后代“孝”的程度,从而使灵魂得到最高境界的超度,来体现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丧葬文化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复杂多样的,虽说其中含有不少封建迷信色彩,但是活人基于对死人的鬼魂观念和对死人的恐惧,促使人们将对鬼魂的崇拜变得伦理化、制度化,一代代地沿袭下去,这对我们了解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与民间信仰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徐杰舜。汉族风俗[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4.
[2]张春生。中国传统礼俗[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3]丁鼎。《仪论•丧服》考论[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几种外事文书
1.照会
照会指国家之间用于外交方面有关事宜的通知,有关问题的交涉,外交礼仪的表示以及对某一问题的正式表态等方面的外交往来文书。按其重要程度分有正式照会和普通照会两种。
正式照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大使、代办、临时代办等人签名发出,并用第一人称写成,一般不盖机关印章。普通照会由外交机关(外交部)或外交代表机关发出,行文用第三人称,如盖机关印章,一般不签字。但有的国家要求加盖印章后再由使节或授权的外交官签名。正式照会和普通照会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使用范围不同。
正式照会用于:一是重大事情的通知。如国家领导人的变更,大使、领事的更换,对某国承认、断交、复交等事项的正式通知。二是重要问题的交涉。如建议缔结或修改条约,建议召开双边、多边国际会议,互设领事馆,委托代管本国财产,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访问以及其他有关政治、军事、经济等重要问题的交涉。三是隆重的礼仪表示。如表示庆贺、吊唁等等。四是为了表示对某一件事的非凡重视,也有使用正式照会的。
普通照会用于进行一般性交涉、行政性通知、办理日常事务和交际往来。由于外事文书日趋简化,普通照会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政府之间关于重要问题的来往,现在也多使用普通照会。
普通照会以同样内容普遍分发给当地各外交代表机关的,亦称通告照会。例如,外交部用以向外交团发送各种事务性通知、规定、条例等照会,以及各外交代表机关用以通知大使、临时代办离任、返任,外交官到离任、休假日等。这类通告照会可油印,受文机关可写“各国驻××国外交代表机关”。
2.对外函件
对外函件(包括外交函件),指国家领导人、外交人员以及政府各部门各机构写给外国相应人员与机构的书信。根据内容情况,凡涉及重要内容的,为正式函件;凡属事务性和礼节性的内容,并由有关人员签署的国家领导人和外交代表之间的亲笔签名信应属外交函件。
3.备忘录
备忘录是一国与别国外交代表机关之间使用的代表本国政府对某一事件或问题进行外交交涉时,说明有关事实、立场和法律的观点,或者辩驳对方观点,或者重申某些外交会谈内容等的一种外交文书。备忘录可面交或送交对方,无客套语、致敬语,开头就叙述事实。在会谈或交涉中为了对方便于记录谈话的内容避免误解,可预先写成备忘录面交对方,也可在谈话后将要点用备忘录送交对方。为了叙述事实或陈述、补充自己的观点、意见或驳复对方的观点、意见,假如用照会过于郑重时,可使用备忘录。有时为了提醒某一件事,作为一种客气的催询,也可送交备忘录。
备忘录也可以作为正式照会或普通照会的附件。
面交的备忘录,不编号、不写抬头、不盖章;送交的则要编号、写抬头、要盖章。有的标上“备忘录”三字。
4.外事电报
外事电报指各级国家部门、机构及人员同外国相应机构及人员进行外事往来,为祝贺、慰问、吊唁及备种事务性联系而制发的一种简要文书。抬头应写清受电人国名、地名、职衔、姓名,落款要写明发电人职衔、全名或机构名称和发报地点。
外事文书的文体要求
使用外事文书首先要注重格式,不要用错。如外长和外交代表使用正式照会,不要用普通照会的格式,非外交代表机构使用对外函件,不要用照会格式等等。
人称要与文书格式相适应。正式照会、外交函件、电报均是以签署人的口气用第一人称写成。普通照会一般以单位名义用第三人称写成,称对方也用第三人称,一般不用“贵方”或“贵馆”等措词,而是重提受照机关的名称。以机构名义书写的对外函件也用第三人称。
签署者与受文者要相适应,即人对人、单位对单位。如:正式照会是人对人,普通照会是单位对单位。在个人对个人的外交文书中讲究身份对等,如总理对总理,外长对外长。但也有非凡情况,如大使作为国家的全权代表可对外长、总理、元首,而代办一般只对外长。其他的对外函件可根据实际情况书写。
客套用语要与格式相适应。如普通照会开头的“×××向×××致意”这一客套用语不能用作个人函件中的开头语,非对外机关发的对外文书也不用这一套语,照会结尾的致敬语使用时要注重与对方的身份、关系和场合相适应。如,致代办处的文书一般用“顺致敬意”或“顺致崇高的敬意”;给外交部和大使馆的文书则一般用“顺致最崇高的敬意”。事务性的文书,也用“顺致崇高的敬意”。致敬语不能自成一页,应紧跟正文后面另起一段。
称呼方面,文书抬头即受文人的职衔、姓名等要全称,文中第一次出现职衔、姓名也要全称。第二次出现则可用简称。
文书信封和文中的抬头的国名等均用全称。文中第一次出现时用全称,以后可用简称。有些国家由于发生政变或其他原因,国名可能改变,须随时变更。
对外文书一般以本国文字为正本,但为了使收件人能够确切理解文件的实质内容,往往附有收件国文字或通用的第三国文字的译文。本国向外国常驻代表机关发送事务性函件,也可仅用本国文字,不附译文。较为重要的文书则附以译文为好(有的国家译文本上注有“非正式译文”字样)。各国套语用法以及行文格式与中文不同,翻译时要注重,应符合各种文字的用法。一般函电也可用接受国文字或通用文字书写。
我国对外文书格式范例
正式照会:
××国总统×××阁下
阁下:
×××××××××。
顺致最崇高的敬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签字)
一九九×年×月×日于××
普通照会例一:通知协定生效
(××)部×字第××号
××国驻华大使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向××国驻华大使馆致意,并谨通知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于一九××年×月×日在北京签订的中、×两国政府×××合作协定已履行了法律手续。鉴于××政府已于一九××年×月×日通知中国驻××国大使馆,××国政府批准了该协定,根据协定第×条的规定,该协定将自本照会发出之日起正式生效。
顺致最崇高的敬意。
(盖外交部带国徽铜印)
一九××年×月×日于北京
普通照会例二:申述态度
(××)×(省名简称)外字第××号
××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向××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致意,并谨就×××问题申述如下:
×××××××××××××××。
顺致最崇高的敬意。
(盖××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带国徽铜印)
一九××年×月×于××
普通照会例三:申办领事认证事宜
×(省名简称)外(1995)认字第××号
××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向××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致意,并请对×××公司的全权委托书,计壹份,公证书上××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印章和出国治理处处长×××签字予以认证。
顺致崇高的敬意。
(盖××省外办带国徽章)
一九xx年×月×日于××
对外函件例一:吊唁
××国××州州长××阁下
阁下:
惊闻××州××(职衔)××先生仙逝。我谨代表××省政府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你,并通过你向××州政府和××先生的家人,表示深切的哀悼。
中国××省省长(签字)
一九九×年×月×日×于××
对外函件例二:通知
××国驻××总领事馆:
我办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决定,现通知贵总领馆如下事项:
××××××××××××。
顺致崇高的敬意。
(××省外办印)
一九××年×月×日于××
便函例一:婉拒
亲爱的×××先生:
蒙您邀请我参加圣诞晚会,甚为感谢。因我近日身体不适,不能前往,特致歉意。
祝您愉快。
×××(签字)
一九××年×月×日于××
备忘录例一:对外表态
××国总理致××国总理×××的备忘录
一、中国政府欢迎并且支持一九××年×月×日至×日在××举行的××××会议为促进中×两国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
二、××××××××××××。
以上两点只在中×双方官员会晤以前和会晤期间有效,不影响双方官员在会晤中提出的其他建议和作出的最后决定。
一九××年×月×日于××
注:此件是作为照会附件发出的备忘录。
备忘录例二:陈述意见。
备 忘 录
根据××州政府关于签订××××协定的建议,××省政府表示同意进行签订该项协定的谈判。
××省政府的意见,在××××协定中应包括下列各款:
××××……
……
当然上述各款可按双方愿望补充或变更。
请将上述事宜转达贵州政府。
一九××年×月×日于××
注:此件为面交备忘录
电报例一:贺电
×××(日本×县首府名称)
×××县知事×××阁下:
欣闻阁下连任贵县知事之际,我谨向阁下表示祝贺。
祝贵县在阁下的领导下繁荣昌盛,人民幸福。
中国××省人民政府省长×××
一九××年×月×日于××
电报例二:慰问电
×××(州首府名称)
×××州长××阁下:
惊悉阁下因车祸负伤,谨向阁下表示诚挚的慰问。
中国××省人民政府省长×××
一九××年×月×日于××
电报例三:祝寿
××××(日本县首府名称)
××县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先生:
在您××岁寿诞之际,我代表××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您表示衷心的祝贺。
祝您健康长寿。
中国××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
丧葬仪式各国不尽相同。许多国家的葬礼活动还带有宗教的色彩。
人去世后,其家属或治丧机构要尽快“讣告”,将逝世的消息尽早通知死者的亲友、同事和商业上的合作者,并说明葬礼将于何时何地举行。“讣告”可以以信函的方式发出,也可以用电话电报传递;如需要通知社会上广泛的相识者,也可登报。“讣告”所用的信笺、信封,往往带有黑色的边框。
接到“讣告”的亲友熟人,可以写唁函、发唁电给死者的家属,以示哀悼。在许多国家都有为殡葬服务的殡仪馆、丧葬服务社等,承办丧葬的有关事宜,根据死者亲属的要求,协助安排后事。
西方国家,葬礼一般在教堂举行。葬礼前,灵柩停放在教堂中,由亲友轮流守灵。举行葬礼时,参加葬礼人员在教堂入座,通常是至亲好友在前面,一般亲友在后面。葬礼程序包括祷千、虽赞美诗和牧师致辞等。葬礼毕,人们向遗体告别,然后用灵车将遗体送去墓地安葬。去墓地一般只是主要送葬者出席,他们还象征性地为墓穴掩土。非宗教性的葬礼,常常就在公墓的礼堂或墓地举行。葬礼应始终保持庄严肃穆的气氛。人们深思默祷,向死者沉痛志哀。在西方参加葬礼一般不嚎啕大哭。参加葬礼,不要穿色彩鲜艳的服装,应穿深色或其他颜色暗淡的衣服。男子系无花黑领带,左臂可戴黑纱(也可不戴)。女子的饰物应当简朴。寡妇通常愿穿黑色服装。每人胸前可戴一朵白花。
参加葬礼当然是一件很悲伤的事,但人们倾向于不要过分流露悲伤,因为那会增加死者亲属的悲痛。当然也不应强作笑容或谈笑。同死者家属握手时,可以不说话,也可以低声说一二名表示悼唁可慰问的话,如“接受我深切的哀悼”、“请节哀”、“多保重”等。在葬礼进行时,不要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哀伤的死者亲属。
给葬礼送花,可在葬礼举行前,通过葬礼承办人或花店办理。如讣告上写明“敬辞鲜花”(noflower),则应当遵从,不必送花。送花时,应附上写有悼
唁字句或“献给xxx”字样的飘带,并附有赠花者的姓名。外国习惯不用纸花。也有的人写挽联、诗或文章以纪念死者。很亲近的亲友可以登门吊唁,并帮助家属治丧。但如死者的亲人哀伤不已,不愿接见亲友,则应当为他(她)着想,不去登门。对国家高级领导人去世,特别是对在职的主要领导人去世,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丧葬仪式,并下半旗志哀。有的国家还规定,志哀期内停止娱乐。在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的遗体下葬时,停靠在车站码头的火车、轮船、军舰以及工厂等要鸣笛并挂半旗志哀。有的国家还要为国家领导人去世举行“国葬”。在美国,总统、前总统、当选总统去世,或某些重要人物去世向遗体告别和葬礼等程序。总统去世的第二天中午12时以后,其遗体便安放在白宫或其他指定地点。举行安放仪式的当天中午12时,送葬行列从白宫或其他指定地点出发,乘汽车将装有灵柩的炮车护送到国会大厦。到达国会大厦后,三军警戒线哨兵和军人组成的护送队一齐立正,举枪致敬。乐队奏哀乐和圣歌,鸣礼炮志哀。灵柩从炮车上卸下,抬往国会中央大厅安放。遗体安放完毕后,三军仪仗队严整地守卫在周围。人们开始列队从遗体旁走过,向遗体告别。遗体告别仪式约持续24小时,最后一小时用于死者亲属向死者告别。第二天中午12时,死者遗体从国会大厦运到葬礼会场,举行葬礼仪式,然后送往墓地入葬。
1994年,当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逝世时,克林顿总统宣布葬礼的当天为全国志哀日。联邦政府停止办公,邮局停止投邮一天。葬礼在尼克松家乡约巴林达隆重举行。克林顿总统、共和党领袖多尔以及基辛格和加州州长先后致悼词。美国各界2000多人以及88个国家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了葬礼。正在美国访问的邹家华副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葬礼。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朱镕基、钱其琛副总理发了唁电。
灵堂的布置各国不同。在我国,领导人去世,灵堂布置庄严肃穆。在入口处上方,悬挂黑底白字的横幅。门边放置签名簿,并为吊唁者准备白花。大厅内下面墙上悬挂死者遗像,镶以黑边或黑纱,上边悬挂黑底白字横幅。遗体置于遗像下大厅中间,周围拥以鲜花和常青树木。遗像两侧放置各界人士送的花圈置于遗体前。元首或政府首脑去世,常有许多国家派政府代表团或特使前往吊唁。1989年,日本裕仁天皇的葬礼,美国总统布什、法国总统密特朗、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等53位国家元首、15位副总统和平共处2位总理等140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葬礼仪式。1992年老挝国家主席凯山·丰威汉的葬礼,我国派特使邹家华副总理前往万象参加。1994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逝世时,我国领导人发了唁电。邓小平、江泽民给平壤锦绣山议事堂金主席灵柩前送去了花圈。江泽民等领导人去朝鲜驻华馆吊唁。沈阳、广州等市的领导和群众也向当地朝鲜总领馆或常驻机构吊唁。在追悼会当天,北京天安门、新华门与人民大会堂下半旗志哀,广播电视停止播放娱乐性节目。对于外国代表要求来我国参加领导人丧葬仪式的,我国做法均予以婉拒。元首或政府首脑去世,其驻外代表机关亦应向驻在国有关单位和外交团讣告,设置灵堂和签名簿(驻外机构的灵堂布置一般比较简单。有的只挂遗像和设签名簿)。在规定时间内,接受驻在国官方代表、各界人士及外交团的吊唁。驻在国官方代表前来吊唁时,治丧国使节应亲自守灵,接受吊唁,并表示感谢。其他时间亦均应有人守灵迎候驻外使节,如遇驻在国领导人去世举行葬礼仪式,应遵从驻在国礼宾部门的通知,参加各种吊唁活动,并视情况送花圈,致唁函。对于宗教性的活动,可视情况回避,或参加而不履行某些纯宗教性的动作如下跪等。驻在国停止娱乐活动期间,应停止举行一般交谊活动,并按规定下半旗志哀。长期在我国工作的外国专家或友好人士如在华逝世,我国有关单位可参照死者遗愿或其家属的意见为其举丧,并表示悼唁。其骨灰或遗体,可按死者或家属的愿望,送回本国或在中国安葬。
我国驻外使节如在任期间去世,可接受驻在国官方、外交团和各界人士的吊唁,举行相应的吊唁仪式,并下半旗志哀。联合国对会员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去世,亦有志哀表示,联合国旗下半旗一天,同时不升所有会员国国旗。安理会和其他委员会开会时,由执行主席宣布默哀。
今天,我们在假日活动中心的老师的带领下去访钱学森的故居,
吊唁钱爷爷。
我们穿过马市街,走进一条幽静的小巷,很快就来到方谷园二号,这就是钱爷爷的故居。这房子白墙黑瓦,周围绿竹环绕,房子是砖木结构的,分为二层,显得那么整洁、雅致。钱爷爷三岁以前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我们走进房子,通过仔细阅读刻在黑模板上的介绍知道钱爷爷是科学巨匠,他具有不懈的科学精神,他在原子弹和氢弹还有航天火箭等领域做出巨大贡献。并且,他有伟大的爱国精神:1995年10月8日他突破重重阻力,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祖国。他从美国回到广州下飞机后说:“我就知道,我总有一天会回到祖国的。”他还有一种不朽的人格,就是:淡泊名利,姓钱但不爱钱。他数十年如一日,过着简朴的生活。
钱爷爷今年10月31日早晨过世,享年98岁。这几天吊唁他的有:学生、教师、等杭州市民,连外来的仰慕者都纷纷前来追悼他。中间的房间的墙上挂着一张遗相,遗相上的钱爷爷淡淡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似乎还在望着我们。遗相上面写着几个大字;祝钱学森同志永垂不朽。遗照的左右两边写着;一代伟人颂扬华夏外交之雄,两弹一星成就中国行天之父。周围还放着菊花花篮。大家默默的从灵堂走过,一片庄严肃穆。
回家到时候,我一直在想。我要向钱爷爷一样严谨勤学,努力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人去世后,家属和亲友都十分悲痛。重要人士的逝世,还会引起社会的震动和关注。举行丧葬仪式,是表达人们对逝者的敬意与悼唁,寄托生者的哀思。    丧葬仪式各国不尽相同。许多国家的葬礼活动还带有宗教的色彩。    人去世后,其家属或治丧机构要尽快“讣告”,将逝世的消息尽早通知死者的亲友、同事和商业上的合作者,并说明葬礼将于何时何地举行。“讣告”可以以信函的方式发出,也可以用电话电报传递;如需要通知社会上广泛的相识者,也可登报。“讣告”所用的信笺、信封,往往带有黑色的边框。    接到“讣告”的亲友熟人,可以写唁函、发唁电给死者的家属,以示哀悼。    在许多国家都有为殡葬服务的殡仪馆、丧葬服务社等,承办丧葬的有关事宜,根据死者亲属的要求,协助安排后事。    西方国家,葬礼一般在教堂举行。葬礼前,灵柩停放在教堂中,由亲友轮流守灵。举行葬礼时,参加葬礼人员在教堂入座,通常是至亲好友在前面,一般亲友在后面。葬礼程序包括祷千、虽赞美诗和牧师致辞等。葬礼毕,人们向遗体告别,然后用灵车将遗体送去墓地安葬。去墓地一般只是主要送葬者出席,他们还象征性地为墓穴掩土。    非宗教性的葬礼,常常就在公墓的礼堂或墓地举行。    葬礼应始终保持庄严肃穆的气氛。人们深思默祷,向死者沉痛志哀。在西方参加葬礼一般不嚎啕大哭。    参加葬礼,不要穿色彩鲜艳的服装,应穿深色或其他颜色暗淡的衣服。男子系无花黑领带,左臂可戴黑纱(也可不戴)。女子的饰物应当简朴。寡妇通常愿穿黑色服装。每人胸前可戴一朵白花。    参加葬礼当然是一件很悲伤的事,但人们倾向于不要过分流露悲伤,因为那会增加死者亲属的悲痛。当然也不应强作笑容或谈笑。同死者家属握手时,可以不说话,也可以低声说一二名表示悼唁可慰问的话,如“接受我深切的哀悼”、“请节哀”、“多保重”等。在葬礼进行时,不要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哀伤的死者亲属。    给葬礼送花,可在葬礼举行前,通过葬礼承办人或花店办理。如讣告上写明“敬辞鲜花”(no flower),则应当遵从,不必送花。送花时,应附上写有悼 唁字句或“献给x x x”字样的飘带,并附有赠花者的姓名。外国习惯不用纸花。    也有的人写挽联、诗或文章以纪念死者。    很亲近的亲友可以登门吊唁,并帮助家属治丧。但如死者的亲人哀伤不已,    不愿接见亲友,则应当为他(她)着想,不去登门。    对国家高级领导人去世,特别是对在职的主要领导人去世,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丧葬仪式,并下半旗志哀。有的国家还规定,志哀期内停止娱乐。在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的遗体下葬时,停靠在车站码头的火车、轮船、军舰以及工厂等要鸣笛并挂半旗志哀。    灵堂的布置各国不同。在我国,领导人去世,灵堂布置庄严肃穆。在入口处上方,悬挂黑底白字的横幅。门边放置签名簿,并为吊唁者准备白花。大厅内下 面墙上悬挂死者遗像,镶以黑边或黑纱,上边悬挂黑底白字横幅。遗体置于遗像下大厅中间,周围拥以鲜花和常青树木。遗像两侧放置各界人士送的花圈置于遗体前。    驻外使节,如遇驻在国领导人去世举行葬礼仪式,应遵从驻在国礼宾部门的通知,参加各种吊唁活动,并视情况送花圈,致唁函。对于宗教性的活动,可视情况回避,或参加而不履行某些纯宗教性的动作如下跪等。驻在国停止娱乐活动期间,应停止举行一般交谊活动,并按规定下半旗志哀。    长期在我国工作的外国专家或友好人士如在华逝世,我国有关单位可参照死者遗愿或其家属的意见为其举丧,并表示悼唁。其骨灰或遗体,可按死者或家属的愿望,送回本国或在中国安葬。    我国驻外使节如在任期间去世,可接受驻在国官方、外交团和各界人士的吊唁,举行相应的吊唁仪式,并下半旗志哀。    联合国对会员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去世,亦有志哀表示,联合国旗下半旗一天,同时不升所有会员国国旗。安理会和其他委员会开会时,由执行主席宣布默哀。    丧葬仪式过后,对于曾来信、来电、送花圈、送挽联,表示吊慰的国家、团体或个人,应以适当方式致谢。
此处病房,每间两个床位,1500元一晚,如果单人居住两年即思味着近110万元的房费。
浙江温岭的一场豪华葬礼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3月4日,一场葬礼搅动网络。陷入争议漩涡的是一组新闻图片:某学校操场上,9辆豪华林肯轿车身披纸幡,16门金色礼炮威武气派,一条黑色地毯贯穿操场,尽头是巨大的老人遗像。两侧还各有移动大屏,播放着老人生前的视频。
这不是电影《大腕》片段重现,而是媒体所称的“浙江温岭富豪斥资500万为母亲操办豪华葬礼”。消息一出,舆论哗然。炫富!教书育人的学校如何能够成为富人操演丧礼的道场?尽管网友诘问如潮,但其实,图片所示只是被夸大的葬礼一角,而整场丧事又是几千年殡葬礼俗酿制的一场闹剧。
以爱之名
故人姓陈,82岁,温岭市新河镇人。这是一个爱打几圈的老太太,虽然没有右手,但技术不错,一位邻居大爷说,这是子女“惯”出来的,因为,很长时间以来,她要“忙”的就只剩下享清福了。
镇里有人羡慕她,但更多人唏嘘这个家庭的际遇。“我十多岁时,父亲过世了,除了兄弟姐妹六人什么也没留下,全家只靠残疾的母亲独撑。”四子林大荣对曾经的贫苦记忆犹新,一家人住在该镇南门村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里,五个高个兄弟挤一张床。
那时,这一家捣腾过很多事,卖西瓜、甘蔗,用自行车送客,等等,但都翻不了身。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林家的命运成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的缩影。据《温岭日报》资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一年,林大荣去时称“小香港”的温州探望大哥,意外地见识了满大街的“阿姨头”。他在几家理发店门口蹲点3天,“瞄”了些烫发方法,后又聘了几位理发师。于是,新河镇上第一家理发店开张了。
多位老新河人直言,这是林家的第一桶金。而林大荣最为感谢母亲的是,张罗生意之初没有本钱,只因她“人缘好”,跟左邻右舍一家家借,一点点凑。理发店大获成功后,林家逐渐有了名声。
而20多年后,这一家已今非昔比,五兄弟均从商有成,以五子林大宇为例,其担任浙江正田控股集团董事长,拥有包括摩托车配件厂、酒店、房地产在内的5家子公司,固定资产总额逾8个亿。然而,随着家族财富剧增,曾经的“顶梁柱”日渐衰老。
10年前,林母查出糖尿病。5年前始,其住院的时间多过在家。近两年,她长住病房。面对得病的母亲,家底殷实的林家子女反哺尽孝让人惊叹。据了解,两年来,林母一直在上海瑞金医院9舍11楼的特需病区疗养。此处病房,每间两个床位,1500元一晚,如果单人居住两年即意味着近110万元的房费。
林大荣未承认为母治病已花去千万,但他坦言,厚葬母亲的动机十分单纯,是对她“不惜血本”的爱。“我们念着母亲的好,并用自己的实力,已让她延寿十年。但我依然非常悲痛,我希望她还有一个十年。”
2月25日,陈氏病情恶化,为“落叶归根”,林家特意购置一台新车,将其从瑞金医院接回老家,一路上,凡是能够延长生命的药剂均不惜代价。而再次回到发迹之地,不足半小时,陈氏过世。临终前,其称尚留有子女所给零花钱64万元,希望用这笔钱将后事办得“体面”一些。
百万葬礼
“像样的葬礼是母亲遗愿,正好兄弟们也有能力,所以,我们决定在64万元之上,各家再出些钱,但总预算不超过100万元。”
在深受殡葬礼俗影响的温岭,大操大办红白喜事并不鲜见。去年3月,当地一家新闻网站的殡葬费用调查显示,五成网友为过世老人操办过2万―5万元的丧事;耗费5万―10万元的比例为30%:高于10万元的亦有一。2010年5月,温岭市曾出现过逾200米的送葬队伍,包括礼炮、鼓乐方阵,宝马、保时捷、加长林肯等组成的豪华车队,以及45辆载着花圈的三轮车队。
为了刹住富人间的攀比之风,2010年8月始,温岭市全力推行丧葬礼俗整治。包括严禁使用花车、每场丧事花圈不超过6个、鼓乐队限定1支,等等。治丧户如果违反新规,将没收其抵押的3000元文明治丧承诺金。但对于富豪,这只是“九牛一毛”。
“和这一带不少少时贫穷青年发迹的老板一‘样,林家爱面子、讲排场。”几位目睹葬礼全过程的附近居民如是举例道,几天来,陆续有政府要员等送来鲜花花圈,为了使出殡之日鲜花娇艳,他们特意雇了洒水工,专职护养几百个花圈。再如,“加长林肯”是林母“钦点”,因为此前,一户邻居去世时,其子女曾用该车送葬,林母希望比邻居“体面”。
不过,葬礼虽豪华却不及媒体形容。事实上,在温岭,绝大多数豪华葬礼出自专业婚庆公司之手。“豪车”实为公司租借,“礼炮”不是炮,喷出来的只是彩纸碎:而多位目击者证实,送葬队伍绕行操场时,鼓号队6排,僧人1排,每排四五十人。据婚庆行业知情人士透露,这样派头的葬礼,租费不会超过100万元。
“其实,我们根本没有料到,这场葬礼竟会制造万人集结的局面。”林大荣说。
“路祭”闹剧
百万葬礼何以变成万人葬礼?
长期以来,温岭等浙江省东南沿海一带继承着相似礼俗:如果逝者之友携带祭品前来吊唁,一般会收到两件回礼:一块白毛巾外加一包中华香烟。前者代表白丧布,后者聊表谢意:如果不相识的朋友慕名奔丧,逝者家人给予的回礼常常较前者丰厚,也可折合为礼金。
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据了解,林母过世后,其生前“麻友”曾陆续到林家探望,并收到过礼金,数目过千,但这些多为孤寡老人,并与陈氏关系亲密。但这一消息一经传播,却被不断夸大。3月4日,不少以为有钱可赚的“路人”纷纷买了祭品,往新中操场聚拢。
“什么大富豪,就是小气鬼!”一位葬礼前从未听说过林家的“吊唁者”有些生气地告诉记者,回礼中压根没有现金,只有毛巾和烟。“这点东西还比不上我送他们的香烛和水果!”觊觎“礼金”者失望而归时,不忘留给林家一堆口水沫子。
更为滑稽的还数当天的“摆路祭”。早在民国时期,全国多地都曾有过类似礼俗。而在彼时的温岭,富裕人家出殡时,若棺材的“扛头”雕有“龙头”图案,表明这户人家欢迎“摆路祭”,即,送葬队伍路经之处,只要有人自愿买来香烛、千张(一种“冥币”),摆出八仙桌,放上猪头、水果等祭品,那么,逝者家属要回送其至少两倍于祭品价值的礼物或现金。
正因如此,出殡消息传出时,不少“路人”想出了“赚礼金”的第二招。“4日早上,十字街上摆起了十几张八仙桌,惹来一路围观。有人甚至拿出了一瓶茅台酒外加一条中华香烟作为祭品。”居民马大爷告诉记者,过去,“摆路祭”大多因为逝者德高望重,而今,常常是出殡者为了排场,吊唁者为了礼金,两者一拍即合。
因此,不到9点,小半个新河镇被卷入葬礼之中,“主办方”,真、假吊唁者,以及围观者,总共逾万人拥挤不堪,场面混乱。而半小时后,戏剧性的一幕再次上演。由于温岭市的分管副市长率公安及当地政府 人员赶到,进行中的追悼会遭遇“滑铁卢”,包括“绕镇一周”在内的所有悼念行程均被勒令取消。
当送葬队伍直奔温岭市殡仪馆,准备“摆路祭”的吊唁者看着八仙桌上新买的祭品大叫后悔,“亏了,亏了,亏大了。”
谁的责任?
3月4日中午,这场“豪华葬礼”经温岭市政府专题研究,被认定严重违反丧葬管理规定并扰乱了社会秩序。为此,新中分管教务的副校长被免去职务,涉事的新中校长辞职,同时,协助操办葬礼的温岭市国税局办公室主任亦被免职。处理结果落地,学校承担主要责任,舆论再度哗然。
据了解,虽然林家葬礼正值周五,但新中的教学秩序并未遭受太大影响。首先,葬礼没有燃放鞭炮,并低声播放哀乐,而且,乐队仅短暂演奏:其次,新中校园里平置的“工”形,教学楼位于最东、最西两侧,距离中间的操场均有相当距离:再次,葬礼伊始,学校立即关闭了校内通往操场的通道,学生被要求留在教室。
“林家以停车之名借走操场,而凑巧,葬礼当天,新中校长及一位副校跃均外出参加温岭市人民代表大会,并不知情。被停职的副校长虽是当日主持常务工作的学校领导,但其主要负责教务,而非后勤。”在多位当地教育人士看来,学校负有责任,但客观来说,只是连带责任。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当地不少居民说,这场葬礼最大的问题在于占用社会公共资源,其中,学校的责任不可推卸。至于“大操大办”,只要治丧方有能力,这不是过错,甚至可以拉动婚庆公司等行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地方GDP。
而有接近新河镇政府的人士亦披露,在3月5日的内部通报会上,该镇主要领导曾坦言事前已多次劝说林家,要求其“丧葬从简”。但这依然扼不住富豪所谓的对已故父母“不惜血本”的爱。
目前,由于违反多条“简办丧葬”的规定,林家缴纳的3000元承诺金已被有关部门没收,并捐给慈善机构。此外,葬礼现场的氢气球也属违规使用,将招致一定金额的罚款。而这些就是一个家财几亿的富豪要为一场“影响恶劣”的百万葬礼付出的全部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