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学常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5篇)
教学常规作为一项重要的规章制度,它可以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学生观念,认识教师的角色和地位,认识教学常规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树立常规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熟悉教学大纲,明确考核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加强集体备课。针对本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恰当可行的教学目标,并完成详细的教案,才能胸有成竹地应对各种动态的生成情况,才能对症下药,游刃有余。因此,我们要经常进行集体备课,博取众长。认真上课,提高效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不能为了课堂气氛的调动而故意离题千里。真正的课堂活跃,是建立在师生教学相长的基础之上的。精讲精炼,不搞题海战术。抓关键、抓重点,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住主要矛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认真布置作业及时批改。作业的布置要符合要求,不能布置超大量的作业,搞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负担。同时也不能不安排作业,借口逃避责任。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同步进行,详批与抽查相结合,批改标准要明确,不能笼统的对与错,同时要有鼓励与批评,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写好教学反思。明确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及时纠正;总结成功的地方,进一步保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按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结合“以学为主,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积极吸收他人在教学常规中的先进经验,补充完善自己,努力缩小差距,争取更大的进步。
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完善的教学常规管理能为教学工作的顺畅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它是教学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是规范教师行为,促进教师成长,建设优秀教师群体的主要措施,更是学校提高教学成绩,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赖。没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学校的教学工作如何有效开展,教学质量如何促进提高呢?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就必须严格遵循教学常规,但要把教学常规做好,就必须从平时做起,严格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新学期开学,在学校认真组织下,我学习了《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常规》,通过学习交流,使我对教育教学常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师要时刻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修养,自觉加强业务的锻炼,以教学常规为标准,时刻要求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通过学习新的教育教学常规,我对常规有了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从备课、上课、作业的确定、学生的辅导、评价等,需要教师科学的设计,才能使教育教学达到最优化。
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生命,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位教师都试图让自己的课堂充分生趣,吸引学生,让学生一上课就兴奋。这当然也是我的追求,但在平时教学当中,却也有着许多松懈之处。因为没有他人听课,对自己上课的每一句也不多加雕琢,有时是想到这外过度语就说这个。有人说过,没有人听课时,也要把它当成有人听课,这样才会迅速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只有这样做才会是对自己认真负责,对学生认真负责。
《常规》中明确要求“应做到仪表端庄,语言规范”,学习常规以后,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忍”。当然,如果我在课堂上“讲究教态的艺术、语言的艺术,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欣赏,学会用必要的肢体语言表情达意,使学生得到多方位的启示和感受”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的抓牢,也就无需烦恼自己在课堂中的失态。
教学反思是对自己整堂课的回忆,是对自己课堂中得与失的重新思考。成功了,自己是如何成功,依赖的是什么,下次遇到相类似的问题,我也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应对;失败了,如何才能成功,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做得更好?当时自己可以如何应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则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所以,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备课的停止。课后的反思,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是自身理论的提升;是下一堂课的基础;是下一次备课的借鉴之路。有了更好的理论基础、方法手段,我们就能更漂亮地备好下一堂课。对?这个学期我就很注重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思考,对自己的教学帮助是很大也有很多所得。
总之,学习《常规》之后,应该给我更多的是思考,只有不断思考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教师,首先就应将日常的教学常规落实到底、落实到位,在此借用屈原的名言与诸位同仁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细则。在这次学习中让我深刻地明白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的保证,是维持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在这次学习中我进一步了解了我县新的教学常规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教学评价等内容。常规给我们在备课上课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在作业辅导和教学评价方面为我们制定了标准。明确了我们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这使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更加规范。
教学常规在人们的心中,颇为反感,一说查常规,众人反对。大家开始补、写查缺补漏,忙了半天,效果甚微。不是人们水平太高,而是人们认识欠妥,没有认识到常规的重要性及考评的科学性。作为一项考评制度,他的.执行与评估必须要严密。有了这项常规,执行就必须严格,不徇私情,这样才有说服力。
通过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认识,努力提高理论上的修养,自觉的加强业务的锻炼,在钻研业务上狠下功夫。经常以教学常规为镜子,不断地审视自己。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认为教学常规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
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熟悉教学大纲,明确考核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加强集体备课。针对所教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恰当可行的教学目标,并完成详细的教案,才能胸有成竹地应对学生各种动态的生成情况,才能对症下药,游刃有余。准备好学生上课所需要的材料,使我所教的科学课真正意义上让学生有所收获。
2、认真上课,提高效率。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不能为了课堂气氛的调动而故意离题千里。真正的课堂活跃,让学生主动探究做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课堂中建立在师生教学相长的基础之上的。精讲精炼,因材施教。
3、认真布置作业及时批改。
我们的作业的布置主要是课外观察和记录,和语文数学的作业是不同的,不是加重学生负担。而是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同时也要及时检查作业,其实是观察记录的情况。要有鼓励与批评,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通过学习,我开阔了眼界,新的常规学习,使我在新的课标下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新的方向。它不仅告诉我,作为教师如何做好自己的“教”更使我懂得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的去学、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角。展示学生的风采。让学生自导自演。老师旁观。多多的去鼓励学生,让学生演好。常规中还有很多条例学了以后让我
深受体会,学常规不是多余的,而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学好常规,才能自觉地遵守常规,指导自己的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按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结合“以学为主,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积极吸收他人在教学常规中的先进经验,补充完善自己,努力缩小差距,争取更大的进步。
开展“教学常规月活动”以来,我认真学习了《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使我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教师所肩负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文件从各个方面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说明了我国现在教育上取得的成绩以及还存在的问题,不管是教学设施、学校管理、教师管理、考试制度等等方面以及要创建示范学校应具备的条件。
《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强调了教师要学以为师,行为示范。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精心的制作学期(学年)教育教学计划,要精心的备课、要精心上课、要精心进行作业教学、精心组织考试与评价、知道学生课外活动和生活,课后要反思。总之教师要对自己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引用《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中温的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国家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这说明了教师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成长自己,用爱来教育,用心来教育。作为教师,自己在以后教学活动中更应该严格按照常规要求认真备课,上课,形成课后反思习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而学生应该形成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推进了考试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文件强调了考试的类别、内容、形式、科目、考试命题、实施、试卷评阅、考试结果呈现、考试结果运用等方面的内容。强调考试结果的保密性,不得对学生考试结果排名及公布成绩。
《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从提高认识,增强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落实课程方案、中小学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组织教育教学,开全课程等各方面说了对课程改革的意见,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创新,提高课程质量。
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用爱心、耐心奉献教育事业。
通过“教学常规月活动”学习,我受益匪浅,也促进了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精心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准确地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方法、适合教师自己和知识特点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编写出教案,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胸有成竹地应对各种动态的生成情况,才能对症下药,游刃有余。
二、 认真上课。
教学应当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关注学生学习的整体状态和个体差异,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运用的灵活性,在教学中应当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把学法指导寓于教学之中,为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提供充分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手段、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教学效率。
三、 认真布置作业。
作业的布置要符合要求,应当重视实效性,形式应当灵活多样。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分层次作业、选择性作业。不能布置超大量的作业,搞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负担。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同步进行,精批与抽查相结合,批改标准要明确,同时要以鼓励为主,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 写好教学反思。
总结成功之处,查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及时纠正。用于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
常规课的教学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用最多的教学活动,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就应将日常的教学常规落实到底、落实到位,但这说得容易,做得难。借用屈原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为认真落实教育局的指示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我认真学习了《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并作了学习笔记。
现将心得体会记录如下:
一、认真学习,充分认识学习《意见》的重大意义。
认真学习《意见》,体会文件要求,把握精神实质,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规范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集中”加“自学”,自觉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学校将《意见》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和加强教师专业评价、管理的基本内容,并以此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着力点和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长效机制,在学校集中学习的基础上认真进行自学,明确教育教学要求,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活动,自觉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三、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活动。
认真学习《意见》,做好笔记,对照自身工作,做到边学习边对照,边查找边整改,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树立怎样的人才观、如何针对学情精心备课、怎样合理开发课程资源、考试改革与评价、怎样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等热点难点的问题,都被提到了学习和研究的日程上来。老师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展开讨论,商讨措施,并在工作中努力实行。哦
四、加强实践,撰写体会,共同提高。
开展“学规范、重反思、促转变”学习实践活动。经过学习实践,我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优化:自觉参与教研、集备的热情高了,主动研究教学、积极发表见解、课堂教学水平提高了;也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以学定教,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能精心设计每一次作业练习,精细诊断每一次单元检测,引导学生把视野向课外校外延伸……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撰写了反思体会,在反思中剖析思想、转变行为、升华境界。
我们小学教师工作者肩负教书育人的责任,这是维系着总个民族兴衰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我们工作的对象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有着鲜明的个性,有着鲜活的人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那么作为教师,要想生产出的“产品”能顺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要想我们的产品能很好地为社会服务,我们就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较高的业务水平,很强的应变能力。回看这些年来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在与学生们一起生活,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走过来的,有苦也有乐。我付出了青春,收获了一片蓝天,感受甚多,特此做个小结。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一个人能积极地去完成一项任务的情感态度,这是能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条件。兴趣是的老师。小学生年龄都还比较小,情绪稳定性较差,持续关注力不稳定,注意力相当容易分散。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学习有了兴趣,他们就有了渴求的欲望,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中去。这样学生就能学得轻松,学得愉悦,学习效果自然而然就会很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最有效的途径。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的。
一、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
师道尊严是传统思想,直接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放下架子,蹲下身子,把自己当成孩子王,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用真心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时里,与孩子谈学习,谈生活,谈为人,谈处事,谈天文,说地理,谈理想,谈现实……无所不谈,无所不及。这样一来,师生之间达到了快乐同享,忧愁共担,心心相惜,心相通,情相同。学生这时充分地信赖老师了,真正实现了“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师生的和谐关系为教学铺平了道路,何愁孩子们不乐学呢?已有的事实表明,对学生了如指掌,是教师施教成功、与学生和谐相处的基本条件之一。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和了解,则往往是学生对教师施教信任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给孩子以成就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体验可以使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感。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学习上便很少有机会取得成功。如果我们老师帮助他们取得了成绩,哪怕是一丁点儿成绩,并给以他们及时的鼓励和支持,这就使他们转苦为乐,这时就是他们学习转变的开始。我在课堂教学中,非常注重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我深有体会的是教学评价的好与坏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来直接影响。评价得好,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犹如一马平川,有利于更好的掌握下一个知识点;评价如果不得体,肯定会挫败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失去信心,甚至乱了阵脚,混乱了思维,对自己已经形成的知识体系都会产生怀疑,这就成了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在教学中,我一般都避免直接的否定评价,尽量采取得体、鼓励性的评价。学生回答正确时,我及时加以鼓励,如竖起大拇指“你真棒”或者打个“OK”手势,甚至发动全班的掌声鼓励;思维受阻时,我马上进行启发引导,如“你再想一想?能否说得更完美些。”“很好!你虽说回答得不够准确,可是你已经动脑了,下次努力”“请哪个同学来帮帮他”等语言激励,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对于基础较差的、反映问题较慢的学生,我在在课堂上总是把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就感,这样一来就激发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比较呆板,教师在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在下面听得昏头转向,这种满堂灌的机械教学,致使学生学习被动,教学氛围沉闷,课堂成了教堂,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的课堂情感体验。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方法是多样的,本人通过教学实践,肤浅地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
(一)提高课堂语言趣味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我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五年级学生还有很多学生老是把“武”字最后一笔加一撇。教学中,我抓住高年级学生理性形象的思维特征,我想大家发问“水浒英雄武松的成名之举是什么?”学生们齐刷刷地回答“他赤手空拳在景阳冈打死一只大老虎。”我追问“如果武松当时带了大刀劈死老虎算英雄吗?”“肯定算不上”“你们把‘武’字加一撇就是相当于给武松配了大刀,你们还会加吗?”孩子哈哈大笑说“老师,这个字我们不会再写错的!”这一教学环节充分发挥了趣味语言这一润滑剂的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直接用具。良好的教学语言可以烘托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课堂情境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年级的课文一般都比较长,内容也比较深刻,在阅读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品读中明白事理,明辨是非曲直,让学生在接受人文教育的同时,更好地受到思想、人品的教育。如我在教《钓鱼的启示》时,我创设了两个情境:一个小学生在一次考试后,由于老师的疏忽,多给了她5分;一个孩子在商店里买东西,售货员阿姨多找给他3元钱。请大家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你们就是那个孩子,你会怎么做?为什么那么做?这样一来,全班同学都展开了讨论,都踊跃地说出自己心中的话。这样一来既张扬了个性,又达到了共性——是与非的评判标准(道德底线)。这个时候,我抓住时机导入新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一次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有利于激发学生渴求新知的欲望,更是给课堂教学定下了情感的基调。
(三)提高课堂作业趣味性,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作业的设计不要拘泥于机械地抄写或呆板的背诵,要科学灵活,少而精。可写、可读、可看、可画、可操作、可玩耍,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对作业充满兴趣。我设计作业的原则是尽量使作业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比如,我在教学《鲸》一文后,我布置两道作业:
作为语文课堂,兴趣才是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样对学生一生发展受益无穷。“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学生用心情去感受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语,感受到老师的快乐,感受到课堂的快乐,共同谱写师生和谐曲。
通过对教学常规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新时期的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新时期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新课标,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中小学教学常规》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特别是对新教师而言就更是如此。教学常规同时还给我们提出一个目标:如何有效把握课堂的四十分钟,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作为语文学科,兴趣通常是一把打开通往知识大门和成功之路的钥匙。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好,唤起学生对语文的深刻而长远的兴趣是每位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备课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效率。在备好教材的基础上还要备学生。要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备课。例如我们学校的许多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与技能方面掌握薄弱,我们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就要符合学生实际,难易适度,我们要如何用方便、有趣的方法有效地使学生正确掌握知识与技能;部分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我们又如何在语文课上借助文字的特殊魅力培养他们的兴趣。这些问题都需要我在备课之前去思考,以及今后不断地探索与总结。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和谐、愉快、活跃的教学气氛,这样能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针对我所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特点,平时在课堂上或者课间我尽量与学生拉近距离,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课上微笑看待每一个学生,带给学生朝气和热情,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课堂上,还要给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得到情感价值观的熏陶与感染。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都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活动。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
今后,我要认真研读《中小学教学常规》,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进步,尽快让自己成熟起来,在教学领域中有所突破。
在学校认真组织下,我学习了《学校常规管理细则》和《小学教师教学常规》,通过学习交流,使我对教育教学常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师要时刻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修养,自觉加强业务的锻炼,以教学常规为标准,时刻要求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教学常规,顾名思义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背景下,为优化中小学教学管理,有效地克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正确引导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省制定出了新的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并掀起来学习常规的热潮。通过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努力提高理论修养,自觉加强业务的锻炼,以教学常规为镜子,时刻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下面就结合近一段时间来通过教学常规的学习受到的启迪谈一下自己对课前准备的感想。
课前准备,我觉得似乎是原来所提“备课”的深化,更强调了“有形的”和“无形的”两大块。“有形的”也就是能成文看到的,比如说文本教案,是教师将准备的部分内容,付诸文字,写于教案本上,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案。“无形的”是指教师的本体知识、文化底蕴等的综合表现,如果落实到一节课来说,就是教师为上好这节课所做的一切努力和准备,这就很多了,我想是否有以下几点:
1、备好课标:课标对各个知识模块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建议进行了非常精辟的阐释,同时,把整个高中阶段的知识全部罗列,细细研读,便可轻易实现各个知识模块之间的沟通与整合,对于备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备好教材。拿到教材后一定要先对本册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特点及内容结构有清楚的认识,对整个知识体系有全面的感知,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还可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之更加完善并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
3、备好学生。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这一主体而进行,所以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学”的过程。在准确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就要思考如下问题:什么样的学习目标适合他们?怎样帮助学生最快最有效的达到学习目标?
4、备好自己。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主导。备课时,教师应结合自己的特长,有效的利用好教材,以备在教学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创出自己的特色来。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按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结合“以学为主,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积极吸收他人在教学常规中的先进经验,补充完善自己,努力缩小差距,争取更大的进步。
通过对本校的教学常规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新时期的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初级中学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从三大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对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二是对教师教学常规提出了符合新课标理念的要求;三是对学生学习常规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
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转变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努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我们的教育应该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素质为目标的。因此我认为落实《初级中学教学常规实施细则》应该是一种管理手段,如果没有必要的手段,也是很难保证目标的达成的。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学习教学常规,对照自己的工作找出不足。我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做到心中有数,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及个别差异,严格按照备课要求进行备课,抓好备课、上课环节。精心设计教学每一个环节,形成课后反思习惯,充实课堂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作为学生应该彻底改变以往被动的学习习惯,转变学习方法,形成主动学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常规作为学校教学的一种管理手段,不仅对教学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对校本教研也有促进作用。教学常规落实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校本教研进行的质量,最终也是决定着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就应将日常的教学常规落实到底、落实到位。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名教师,当然也得有一定的规则进行约束,遵守教师的规则,教师才能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才能不辜负人们对教师的期盼。
通过对本校的教学常规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新时期的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新时期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新课标,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认真领会区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会事半功倍。我们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行动上才能跟上步伐。
我认为只是一种手段,它是一种宏观上的要求,一种客观的、理性的教学常规的制度。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转变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努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我们的教育应该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素质为目标的。目标虽然明确,如果没有必要的手段,也是很难保证目标的达成的。因此我认为落实《初级中学教学常规实施细则》应该是一种管理手段,我们应该把它作为学校教学管理最基本的规范来加以认真落实,以期能有效地达成我们的教育目标。
《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从三大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对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二是对教师教学常规提出了符合新课标理念的要求;三是对学生学习常规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每一方面的内容都十分详尽,作为学校我们应该严格遵照常规进行教学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推进校长引导工程,加大管理、指导力度;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学习教学常规,对照自己的工作找出不足,把教师劳动前移,严格按照备课要求进行备课,抓好备课、上课环节。不断学习新课标,理解新理念,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每一个环节,形成课后反思习惯,做好教学札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身发展;作为学生应该彻底改变以往被动的学习习惯,转变学习方法,形成主动学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1、认真钻研教材,做到心中有数
上课时,对所有的知识点做到了如指掌,传授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这样,学生就会在心里佩服你,就会喜欢上你的课,上课时也会认真听讲。因此课余时间,我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及个别差异,明确哪些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哪些是难于记忆的,哪些是容易被忽略的,哪些是容易错混的,做到心中有数。我还常常查阅一些与教学相关的课外资料,充实课堂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因此我总是放下架子,到学生中去,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让他们喜欢我,也喜欢上我的数学课。其次,对班里每个同学我都做到一视同仁,不偏爱一部分人,也决不放弃一个同学。对学习困难的同学,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耐心。在我们班里,学生有什么想法都愿意跟我说,有不懂的都愿意主动来问,还有同学会主动把自己的参考书借给我看,也有同学会把以前老师那学到的好方法介绍给我。
3、培养学生看、听、说的能力
思考的过程总是和看、听、说结合在一起的,在课堂上,只有眼睛看过来,耳朵听进去,才能把思考的结果说出来。所以我很注重培养学生看、听、说的能力。
(1)看过来“我上课时,你们的眼睛要都看着我,要做到,我眼中有你,你眼中有我”,我认为效果很好,上课时对学生说上这样一句话,学生的眼睛马上就看过来了,接下来我指到哪学生的眼睛就自觉地看到哪,注意力集中了,思维也就动起来了,当然就跟上了老师的步子,课堂效率就提高了。
(2)听进去竖着耳朵听,那不是真正的听,因为有的同学会开小差,有些同学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所以听,要学会认真倾听,比如一个学生上来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就要等这个同学回答结束了,再来补充自已不同的意见,看学生的神情、眼神就可以知道这个学生是否真正听近去,有的学生听完后马上可以说出与刚才那位同学不同的意见,并能说出两个意见的不同处,这说明这个学生有真正听进去。
(3)说出来在看,听后,要让学生说出来,能说出来,说明在学生的脑中已经经历了一个思考的过程,说明他已经理解了,因此我常常多问学生为什么,数学语言讲究精炼,你只有让学生说出来,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结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下一步教学。
落实区教学常规实施细则,应该同校本教研形成合力。常规作为学校教学的一种管理手段,不仅对教学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对校本教研也有促进作用。教学常规落实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校本教研进行的质量,最终也是决定着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反过来校本教研活动也是教学常规的一部分。校本教研的出发点就是本着解决学校里一线教师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的研究方案。这是在广大一线教师进行精心备课、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课后积极进行反思、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围绕学校教学改革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校本教研抓的实,课题研究进行得顺利,在很大程度上对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所以我们学校把校本教研与科研课题一起进行,利用每周四的教研活动日,扎实有效地开展此项活动,不流于形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区进修校制定的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积极吸收其他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先进经验,补充完善自己学校常规管理办法,努力缩小与先进学校的差距,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通过对《广安区教育和科技局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的学习,我们一定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要求,力争学有所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教学常规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对教学常规管理的学习,我们对新学期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新学期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新课改要求下,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认真领会教学常规实施细则,我们只有理论联系实践,行动上才能跟上步伐。
二、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
1、实行常规管理的重要目的是维护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和行为习惯。而习惯的养成来自于“时间”,没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便没有长期一贯的坚持执行,没有一视同仁的严格要求,良好习惯的养成就会落实到实处,如我校制订了客观公正的量化考评制度,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全体教职工都能自学的遵守从而形成自然有序的工作氛围。我认为只是一种手段,它是一种宏观上的要求,一种客观的、理性的教学常规的制度。
2、做到工作与考核离不开。工作到哪里考核就到哪里,考核是工作做的是否到位,工作质量如何的一种评价方式,没有一
个标准的工作考核方案,就很难评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应此我们认为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并做到全面细致。
三、教学常规管理的安排、落实、检查。
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应此我们认为我们要经常强调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如期落到具体、落到人、检查及时、检查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如果我们疏忽教学常规管理的任何一个环节,教学管理容易变成瘫痪,教学活动很难正常有序进行,教学质量根本谈不上。
四、各项校验活动井然有序的开展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对所有的知识点做到了如指掌,传授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这样,学生就会在心里佩服你,就会喜欢上你的课,上课时也会认真听讲。
2、认真组织安排有骨干教师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带头下开好每周教研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
3、组织好每期考试工作。并考后做好试卷分析和教学质量评价。
通过这次的培训深刻认识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转变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努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
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应此,做好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5篇:教学常规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教学常规要求的心得体会
在现实的小学教学实践中,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把执行教学常规的好坏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背景下,为优化小学教学管理,有效地克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正确引导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市又制定出了新的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并掀起来学习常规的热潮。
在学校认真组织下,我学习了教学常规,通过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努力提高理论修养,自觉加强业务的锻炼,以教学常规为镜子,时刻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的服务于学生。通过学习,我开阔了眼界,对教育教学常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新的常规的学习,使我们广大教师对新课标下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方向,不仅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如何作好自己的“教”,更使我们懂得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的学,扮好课堂组织者的角色。通过学习我们对常规内容有了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从备课、上课、作业的确定、学生的辅导、评价等需要教师科学的设计,才能使教育教学达到最优化。所以我觉得学习真是及时,深刻体会到常规不仅是一种制度,更是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学常规不是多余的,而是十分必要的,势在必行的。只有学好常规,才能自觉地遵循常规,指导自己的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这次学习的常规,是根据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要求,结合我市教学现状,制定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常规,正是与时俱进的结果。这次新常规的出台,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教育教学的新的发展,更使我们有了紧迫感: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做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
“教学常规”是一系列教育教学规范中经常起作用的规章制度、工作规程以及保证这些规章制度正常运行的机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当中,就要严格按照教学常规来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努力思考,下面就谈谈学习教学常规后的一点体会:
我觉得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实现英语教学的终极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而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导致这种差异有种种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一。因此,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十分重要。而要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要求我们教师从传统的“演讲和讲解”转变成为优秀的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我们在课堂教学时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性,英语学习的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因为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的主体作用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与学真正进入良性循环阶段。
我们都知道,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际,不是我教你学。英语教学就是通过这些交际活动,使学生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在交际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认识活动也是相互作用的。学生认识英语的进展离不开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也离不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客观效应。教学就是为了促进这种交流。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注重交际策略的学习和应用,积极培育课堂真实交际的氛围,同时尽可能地创设虚拟真实情景进行虚拟真实交际。
以上就是我通过学习之后的心得体会。但,我也很清楚,在英语教学常规中并不仅仅就是由这些方面构成并起作用的,还包括其他因素,彼此相辅相成。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还将不断充实自己,真正理解教学常规对于实际教学的指导作用。
一、建立五级管理机构,为学生管理打好物质基础
所谓五级管理,指的是校长、副校长、校委会成员、班主任、学生会这五个级层分工协作,共同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而班主任工作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校长抓全面。管理能否精细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所学校的校长,搞精细化管理的校长的特点是:“真诚待人,踏实办事,情注师生,民主治校,学校发展有目标,改革有思路,推进有办法”,工作方式是:遵循规律改革创新,工作有计划、成绩有奖惩、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分管副校长抓落实。就是要落实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协调上下关系,令行禁止,并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由学校讨论,改善或者继续执行。
校委会成员抓分担。校委会成员轮流值周,在这周里做好整个学生管理的检查工作:检查班主任到位情况,督促学生的学习、进餐、休息情况,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等等。
班主任抓具体。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纽带。一个学校有几个班主任,班主任就是几分之几个校长。班主任的工作决定着学校工作的成败。班主任的工作决定着学生的命运。班主任老师的一言一行,迁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我们学校总的原则,就是“教育,管理从严,指导到位”。
学生会工作抓自主。学生会是学生自己的组织,维护广大学生的利益,为同学们服务是学生会的职责。学生会来自学生,联系同学,团结同学,时刻为学生的利益着想,这是对学生会组织的特殊要求,也是学生会工作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二、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学生管理做好制度保障
社会是个大环境,学校是个小社会。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要生存,要发展,一定离不开制度的建设。制度的建设不仅关涉到学校生存状况,还关涉到学校的发展状况。在学生管理方面,我们主要制定了以下制度:
(1)为提高班主任工作积极性,督促班主任保质保量地完成学生管理工作,我们建立完善了;
(2)为了服务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学校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礼仪规范,我们制定推行了;
(3)为了让值周的校委会成员能够为学生服务,帮学校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我们制定并实行了;
(4)为了规范学校的升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良好感情,我们制定了;
(5)为了更好的落实学校的规章制度,倾听学生心声,从而不断改善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我们学校制定了。分班主任会议和学生校会两种。
建设学校制度文化,其目的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使教育教学行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其意义是深远的。一套先进科学的学校管理制度能使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和职工关系融洽,使学校的每个成员感到舒心、舒适,更好更快地形成共同愿景,使每个成员充满自信与期望,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而没有制度保障的学校,往往人心涣散,工作缺乏目标和追求,既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三、做好学校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重点提高班主任工作积极性
班主任是学校各项工作在班级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是教学工作的具体指挥者。要使学校的整体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抓好班主任管理是关键。
1、班主任实行任命制。
每学年开始,由校长和分管学生的副校长协商提出班主任人选,经教代会议研究确定,由校长任命,任期为一年。无特殊情况,原则上中途不撤换。
2、分管校长全面负责管理班主任。
教导处代表校长负责班主任管理的日常工作。
3、班主任享有参与德育工作的制定、实施和提出建议意见的权利,享受教育部门规定的班主任补贴。
4、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参加少先队组织管理活动。
班主任既要有班级管理能力,又要熟悉少先队基本知识,组织领导班队活动的开展。
5、班主任要全面履行学校制定的《班主任岗位职责》,管理好班级工作,教育好本班学生。
6、未经学校批准,班主任不得擅自对学生进行停学等处分。
7、学校每年对班主任工作进行两次考核。
期末初步考核,学年结束全面考核。考核以t;班主任职责>为依据,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责任心、工作表现、执行任务、班级的班风、学风与任课教师配合协调情况、班级学生获奖次数等。班主任考核成绩记入教师个人档案。
8、对不称职的班主任,政教处提出,经校委会议研究决定,作出适当的调整与撤换。
9、在考核的基础上,每年评选一次先进班集体和先进班主任,并予以表彰奖励。
10、为促进班主任工作理论化、科学化,不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四、抓好一日常规管理,做好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学校一日常规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我校在学生一日常规方面下大力气进行精细化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才更容易发挥才智,提高能力获得全面发展。我们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我们每学期都要开展学生体操比赛、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歌咏比赛、演讲比赛、作文大赛、书法比赛。每次活动班主任教师、相关艺术教师、学校分管领导都要靠上辅导与组织。比赛结束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发奖。让学生得到成就感。
精细化管理,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精细化管理不是喊喊口号、唱唱高调、出出风头、凑凑热闹、开几次会,考几次试;而是遵循规律、循序渐进、求真务实。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既要消除好大喜功,心情浮躁,急功近利的心理;又要克服追求时髦,搞形式主义等不良做法。我们认为:教育原本不需要跟风逐潮,不需要不断的花样翻新,而是需要一种可贵的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精就是不平凡。我们认为这就是对精细化管理的诠释。
为认真落实教育局的指示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我认真学习了《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并作了学习笔记。
现将心得体会记录如下:
一、认真学习,充分认识学习《意见》的重大意义。
认真学习《意见》,体会文件要求,把握精神实质,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规范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集中”加“自学”,自觉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学校将《意见》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和加强教师专业评价、管理的基本内容,并以此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着力点和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长效机制,在学校集中学习的基础上认真进行自学,明确教育教学要求,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活动,自觉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三、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活动。
认真学习《意见》,做好笔记,对照自身工作,做到边学习边对照,边查找边整改,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树立怎样的人才观、如何针对学情精心备课、怎样合理开发课程资源、考试改革与评价、怎样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等热点难点的问题,都被提到了学习和研究的日程上来。老师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展开讨论,商讨措施,并在工作中努力实践。
四、加强实践,撰写体会,共同提高。
开展“学规范、重反思、促转变”学习实践活动。经过学习实践,我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优化:自觉参与教研、集备的热情高了,主动研究教学、积极发表见解、课堂教学水平提高了;也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以学定教,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能精心设计每一次作业练习,精细诊断每一次单元检测,引导学生把视野向课外校外延伸……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撰写了反思体会,在反思中剖析思想、转变行为、升华境界。
20xx年教学常规月学习心得体会的延伸阅读——心得体会的意义
心得体会就是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读书心得同学习礼记相近;实践体会同经验总结相类。 学习的方法每个人都有,并且每个人都需要认真地去考虑和研究它。心得体会这种学习方法对于一个人来说也许是优秀的,但没有被推广普及的必要。因为学习的方法因人而异,方法的奏效是它与这个人相适应的结果。方法,也是个性化的。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并不是不可以,但找寻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人们常说: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情怀,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这学期读了《小学课堂教学问题诊断》这本书,确实让我受益匪浅,同时多了一份感想,多了一份收获。
作为一名老师,我深知备课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大家都知道,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备理论,备生活。我认为,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应该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仅供课前翻阅,以便教师有很好的思路,力求把课上好。
我们是否上好一节课备课很重要。备课也有规律和方法,但无统一的模式或思路。因此,我认为备课前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有一个清析的上课思路,明确上课的重难点,自己的努力方向在哪。“只有重难点清楚才不至于浪费宝贵的上课时间,才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确保重难点的掌握。面对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教海航程,每个人都容易迷航。因此要切记:“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
二、多探索多研究多思考。“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的有效备课,正是教学成就的表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多探索才能寻觅到“有效备课”的路径,创造深刻而丰富的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三、备“学生”。从现实的教学情况看,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更多考虑自己怎么上这堂课,而很少把自己当学生来想想,学生怎么会更有兴趣的学?该怎样才能较快地掌握呢?所以,在备课中要始终把握自己备课的目的,是要为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而备,不是为自己好教而备。
四、写教案要和本科只是相连接不要脱离实际教学。记下的东西都是重要的东西,以防忘记。这相当于“作战计划”。教学目标要记,过程要记,关键词语的处理及体会要记,重要的参考资料也写下来,以及新的体会、新的处理方法等。
五、“反思”的重要性。这是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专业成熟与提高。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教案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也是对下册教学的升入做好准备。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更多地注重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自己所教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要努力达到深入浅出的境界;提倡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反复练习、循序渐进。
总之,备课要从自己所带的学生实际出发有简单逐步升入,只要坚持长期积累,以思促教,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不断反思自己,反思学生,反思课堂。“梅花香自苦寒来,保剑锋从磨砺出”我相信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下,在各位领导的精心指导下,我会长成一棵平凡的参天大树,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充满艰辛与汗水的,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教学之路。
一、体现先进的教学思想
1、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的实际出发实施教学。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面向全体,面向差异。
3、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4、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随时鼓励学生,正确评价学生。
5、以学定教。
二、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6、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类目标明确,内容符合学生实际。
7、全面覆盖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没有目标缺漏,没有目标再生。
8、各类目标行为具体、可测,重点目标突出,达成度高。
三、把握正确的教学内容
9、准确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用单元整体思想处理教材,设计和组织教学。
10、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正确、严谨,无知识性错误。
11、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12、将教材视为一种凭借,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处理教材,用教材去教,而不是去教教材。
13、所教学的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与新旧知识联系。
14、注重教学内容中思想性、教育性的开发。
四、追求优化的教学过程
15、导入自然有趣,能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注意。
16、倡导自主学习,学生有足够的读书、思考、自学、探究、实践操作时间。
17、学习机会平等,师生有相互研讨、交流、质疑、答辩的机会。
18、角色定位正确,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评论者。
19、教学重点突出,目标落实到位,练习、作业当堂清。
20、反思学习过程,学生有自我总结学习收获的机会。
21、课堂结构严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2、时间分配合理,环节过渡自然。
五、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23、因课而宜,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24、以学定教,鼓励学生从自己会的地方或感兴趣的地方学起。
25、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26、自主探究,适时组织学生收集证据,做出推测,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培养探究精神。
27、小组合作,实质性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获得对知识的透彻理解和掌握。
28、多方互动,收放适度,随时注意教学信息的反馈与矫正,点拨及时、到位。
29、自始至终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很技能的训练与指导。
六、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
30、教学手段的运用符合教学实际,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达成目标。
31、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实际效果好。
七、争取理想的教学效果
32、课堂气氛热烈,各类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33、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有效。
34、三类目标达成度高,学生的学习收获大。
35、练习优质、高效,作业当堂完成。
八、不断提高的教师素质
36、正确使用普通话,教态亲切、自然。
37、语言流畅、准确,富有启发性、激励性。
38、有较强的调控能力和教学机智,灵活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
39、板书突出重点,清楚、工整。
40、基本操作规范、熟练。
为了深化墓础教育课程改革,强力促进素质教育,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我校在这一年秋季开学第一个月继续开展教学常规月活动,通过学习,我看到新课程、新理念,新的教法、学法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
一、关注学生需要,创设开放性学习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1、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站在学生的角度,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生活化学习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
2、满足学生的成功:提供给学生一些让他们感到有可能成功的、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使各个层面的学生或多或少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学生尝试的动机和参与的热度。
3、满足学生的审美观:在教学中充分挖掘美的因素,创设美丽的情景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满足学生的娱乐,在教学活动中赋予生动、活泼的游戏情景,使学生因教学活动适应他们的娱乐需要而愉悦,激发起学习热度与兴趣,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新课程理念赋予了备课新的内涵和要求。
作为学科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理解并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联系学生实际,大胆改造教材,整合学科知识,把教材变成学生乐于探索研究的素材和情境,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验成功的快乐。
(1)备课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思维水平、爱好特长和个性差异,做到“目中有人”;
(2)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做到“胸中有书”;
(3)备课是对教学过程的总体策划,既要创设便于学生思考、探索的情景,又要搜集多方面的信息应对开放性提问;既要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多种思路,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又要灵活驾驭教室,精心设计引导、点拨、讲解总结的时机、内容及听采取的形式。
(4)设计体现创造性的、具有自己风格的、简单易行的教案。
(5)加强集体讨论备课,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今天非常高兴能听到x园长讲的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一提到x园长,我就很软佩,因为在此次培训之前,我听过x园长讲授的课,x园长以她独特的课堂氛围(以聊天和游戏的形式),给学员们传授她多年一线经历及工作中的经验,而且还配以互动形式增加课堂欢乐氛围。
今天培训幼儿学习生活的一日常规,这是我们这些没设幼儿三餐二点幼儿园的薄弱环节,因为没有实践经历,所以对相关专业知识,可以用一知半解来形容,有幸听了x园长关于此项知识的详细解说,才是真正的明白了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细则,x园长以她独特的教学风格向学员讲述了,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的总则、一日活动的基本要求与行为细则,具体到幼儿每天要喝几杯水,喝水后据各班幼儿年龄特点,多长时间后入厕等,细微环节都加以详细说明。为了放松心情又让我们观看优质幼儿园教师的优质课作品,学员一边看,一边听x园长据讲课内容的详细分析:从重点,难点还有授课的优、缺点等方面授以相关幼教知识,还串插以游戏环节(师生互动)大大加强课堂欢乐氛围,还告诉我们好多上“好”课的基本技巧,并告诉我们做一个“快乐老师”的方法:“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提前分配好上课时的配班工作”。
我想,既然了解了相关教学方法的技巧和方法,我一定要用以,以后的工作当中去,做到学以致用,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自身教学素质,让幼儿成为快乐的儿童,健全人格的儿童,享受童年,健康成长。
一、关注学生需要,创设开放性学习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1、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站在学生的角度,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生活化学习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
2、满足学生的成功:提供给学生一些让他们感到有可能成功的、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使各个层面的学生或多或少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学生尝试的动机和参与的热度。
3、满足学生的审美观:在教学中充分挖掘美的因素,创设美丽的情景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满足学生的娱乐,在教学活动中赋予生动、活泼的游戏情景,使学生因教学活动适应他们的娱乐需要而愉悦,激发起学习热度与兴趣,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新课程理念赋予了备课新的内涵和要求。
作为学科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理解并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联系学生实际,大胆改造教材,整合学科知识,把教材变成学生乐于探索研究的素材和情境,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验成功的快乐。
(1)备课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思维水平、爱好特长和个性差异,做到“目中有人”;
(2)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做到“胸中有书”;
(3)备课是对教学过程的总体策划,既要创设便于学生思考、探索的情景,又要搜集多方面的信息应对开放性提问;既要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多种思路,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又要灵活驾驭教室,精心设计引导、点拨、讲解总结的时机、内容及听采取的形式。
(4)设计体现创造性的、具有自己风格的、简单易行的教案。
(5)加强集体讨论备课,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努力提高理论修养,自觉加强业务的锻炼,以教学常规为镜子,时刻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的服务于学生。通过学习,我开阔了眼界,对教学常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新的常规的学习,使我们对新课标下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方向,不仅告诉我作为教师如何做好自己的“教”,更使我懂得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的学,扮好课堂组织者的角色。通过学习,我对常规内容有了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从备课、上课、作业的确定、学生的辅导、评价等,需要教师科学的设计,才能使教学达到最优化。所以我体会到常规不仅是一种制度,更是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学常规不是多余的,而是十分必要的,势在必行的。只有学好常规,才能自觉地遵循常规,指导自己的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这次新常规的出台,我不仅感受到了教育教学的新发展,更使我有了紧迫感,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紧跟改革的步伐,做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
所谓“常规”即一般的规范,应该达到的要求,“常”字说明经常做,应该做,这就要求每个老师能将常规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努力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落实常规,做细做实,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些常规的话,应该会在教育教学上取得很好的成绩。作为老师,需要在实践反思中认真对照,反复检查,长期以往,才会使常规内化为自己的教学习惯,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境界。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给学生、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怎样才能使师生在课堂优化组合,发挥最佳状态,我想一场精彩的好戏,离不开一个好的剧本,所以备好课是基础。以往在备课中往往注重教学内容的确立,考虑较多的是自己怎样教的顺手,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单一,方法陈旧,教学效果自然平平。通过学习使我懂得备课的重要性:教学预设要力求开放,立足教材,超越教材;开放思维,拓展空间;开放情感,尊重不同的情感体验。
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新的教学常规理念如春雨丝丝深入人心。让我们在新教学常规的指导下,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共筑平等、自由、创造的学习空间,与学生同学习,共成长。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踏上今天的工作岗位,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是非常有利于今后的工作。在学习中,我对幼儿教育有了更多的了解: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人,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1)我认为幼师首先要热爱孩子,必须对每一个孩子一视同仁,不能偏爱孩子,更不能冷淡或歧视孩子,其次要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孩子总是把老师看做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作为老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齐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
(2)要有积极的工作热情。
(3)我觉得幼儿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关心每一位孩子,热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以人为本。
(4)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师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胜任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教师是否具有对话意识和对话精神,是否与儿童保持一种对话的关系状态,都可以在教师与儿童的共同活动中,在教师对儿童的态度中表现出来,在教师对儿童的有意和无意的行为中表现出来
一、“穿新鞋走老路”
在新《纲要》颁布以来,有些教师理解的不够深度,停留在皮毛上
二、家长的言行,对幼儿是暗示
如今社会,独生子女成了家中的掌上明珠,大多数父母忙于事业,部分是老人带,还有的是请保姆带,这对幼儿的教育也有一定影响,如我们经常听到爷爷奶奶这样说:“你闹,我就给你送幼儿园,让老师好好管管你”。有的会当着孩子的面说:“老师,您的话就是圣旨,您好好说说他,他就听您的”等等。孩子在这种语言的暗示作用下,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对老师的恐惧心理,这也是不利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从而影响到教育。
三、教师缺乏对话意识
过去,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把幼儿看作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幼儿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传授者,虽然其中存在着一定的人际交往,但作为精神整体的人的自觉的理解和沟通不存在,师生关系因而失去了“教育意义”。
现在,多种形式、自由式的教育观盛行,多种教育模式共存,如今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对话过程,它表现于教师与儿童在活动中的对话关系,而师幼间的对话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和幼儿者说接触的每一句话入手,提高自身素质,把与幼儿交往的一句一字都看成是教育。
那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在实际的工作中与幼儿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在实际工作中有几点体会:
(一)、师与儿童的对话关系,是对“以教师为中心”“以儿童为中心”的一种批判
(二)、真诚的面对幼儿,是师幼实现对话的基
(三)、重视一日生活中每一次与幼儿对话的机会
从早上的第一缕曙光到晚上的最后一抹夕阳,这之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为师幼提供了对话的平台,这就要求教师有敏锐的目光,有对话的意识。
(一)日常生活中的对话
幼儿园的教育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教育,尤其是在幼儿园这个特殊阶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显得更为重要。
(二)教育活动中的对话
在教育活动中,如果师幼之间的“对话”激发出新的矛盾,产生出新的问题,则更加体现了“对话”的重要意义,这些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进一步“对话”留下了空间和余地。
师幼对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教师首先要树立师幼对话的观念。就像瑞吉欧幼儿教师们说的那样“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使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能够获得体验和切身感受
在学校认真组织下,我学习了>,通过学习交流,使我对教育教学常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师要时刻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修养,自觉加强业务的锻炼,以教学常规为标准,时刻要求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通过学习新的教育教学常规,我对常规有了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从备课、上课、作业的确定、学生的辅导、评价等,需要教师科学的设计,才能使教育教学达到最优化。“教学常规”是一系列教育教学规范中经常起作用的规章制度、工作规程以及保证这些规章制度正常运行的机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当中,我能够严格按照教学常规来要求自己,但是认真学习,一路思考而来,发现自己也有一些问题,还要进一步学习改进:
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生命,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位教师都试图让自己的课堂充分生趣,吸引学生,让学生一上课就兴奋。这当然也是我的追求,但在平时教学当中,却也有着许多松懈之处。因为没有他人听课,对自己上课的每一句也不多加雕琢,有时是想到什么过渡语就说什么。有人说过,没有人听课时,也要把它当成有人听课,这样才会迅速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只有这样做才会是对自己认真负责,对学生认真负责。
《常规》中明确要求“应做到仪表端庄,语言规范”,但遇到那太差的朽木之时,也顾不得什么形象,什么横眉冷对,吹胡瞪眼,哪里有端庄二字可言,况且生气有损容颜,学习常规以后,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忍”。当然,如果我在课堂上“讲究教态的.艺术、语言的艺术,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欣赏,学会用必要的肢体语言表情达意,使学生得到多方位的启示和感受”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的抓牢,也就无需烦恼自己在课堂中的失态。
教学反思是对自己整堂课的回忆,是对自己课堂中得与失的重新思考。成功了,自己是如何成功,依赖的是什么,下次遇到相类似的问题,我也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应对;失败了,如何才能成功,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做得更好?当时自己可以如何应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则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所以,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备课的停止。课后的反思,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是自身理论的提升;是下一堂课的基础;是下一次备课的借鉴之路。有了更好的理论基础、方法手段,我们就能更漂亮地备好下一堂课。这个学期我就很注重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思考,对自己的教学帮助是很大的。
新的常规的学习,使广大教师在新课标下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方向,不仅告诉我作为教师如何作好自己的“教”,更使我懂得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的学,扮好课堂组织者的角色。通过学习我对常规内容有了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从备课、上课、作业的确定、学生的辅导、评价等需要教师科学的设计,才能使教育教学达到最优化。所以我觉得学习真是及时啊,深刻体会到常规不仅是一种制度,更是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学常规不是多余的,而是十分必要的,势在必行的。只有学好常规,才能自觉地遵循常规,指导自己的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总之,学习《常规》之后,应该给我更多的是思考,只有不断思考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我不仅感受到了正个教育教学的新的发展,更使我有了紧迫感: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做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
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就必须严格遵循教学常规,进行精心的安排和周密的计划,在学校前辈们的细心点拨和指导下,我懂得作为教师如何作好自己的“教”,更使我懂得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的学,扮演好课堂组织者的角色。从备课、上课、作业的确定、学生的辅导、评价等都需要教师科学的设计,才能使教育教学达到最优化。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精心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准确地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方法、适合教师自己和知识特点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编写出教案,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胸有成竹地应对各种动态的生成情况,才能对症下药,游刃有余。
二、认真上课。
教学应当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关注学生学习的整体状态和个体差异,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运用的灵活性,在教学中应当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把学法指导寓于教学之中,为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提供充分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手段、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教学效率。
三、认真布置作业。
作业的布置要符合要求,应当重视实效性,形式应当灵活多样。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分层次作业、选择性作业。不能布置超大量的作业,搞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负担。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同步进行,精批与抽查相结合,批改标准要明确,同时要以鼓励为主,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写好教学反思。
总结成功之处,查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及时纠正。用于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
常规课的教学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用最多的教学活动,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就应将日常的教学常规落实到底、落实到位,但这说得容易,做得难。借用屈原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就必须严格遵循教学常规,进行精心的安排和周密的计划,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教学常规我们每天都在做。但要把教学常规做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必须从平时做起,打好基础。这次组织我们在职老师学习教学常规,借着这次宝贵的机会,下面我就简略谈我们在日常教学常规执行中的心得与体会。
一、先提条件,美术是一们人文性质的课程,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我们美育工作者在美术教育中渗透人文意识,要努力通过各个方面的学习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才能在备课上做到腹中有本,脑中有料。
二、首先是备课,上课是中心,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备课要先备教材。每一名教师在上课前都要备课,课上仅有45分钟,而要上好这40分钟的课,在课下老师要花费数个甚至数十个40分钟来备好一堂课。那么,备课既是要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这样在上课的时候,老师才能淋漓尽致的给学生上课,讲好难点、突出重点,上出一堂生动的,有感染力的好课。其次,教师在上课前备课教案的书写一定要有题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课后小结。这样,教师在上课时才能一目了然,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
三、上课,上课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为了上好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心中有数,有明确的目标、重点突出、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教师让学生知道这堂课要求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学会什么方法,培养何种情感。具备怎样的态度。这次课该重点就是把单纯的美术技能课转向美术文化学习,在美术教学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不要将美术教育视为单纯的技术训练,不要将美术从丰富的人文背景中剥离出去,要重视美术作品的鉴赏,理解发掘人文内涵。这一活动一般在教学欣赏、导入上运用,在课堂中尽可能让学生接触感受最大限度的信息量,课堂中所学的任何东西,都应视为浩瀚的人文海洋中的几个小岛,通过这些小岛,他们接触的应该是人文精神的海洋。但在不同领域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及“设计应用”领域中不能放弃对学习技能的探究性学习及技能训练,不要对所有的任务和所有的内容平均分配时间。要选择方法,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老师的讲解深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的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整、准确、清楚。如果教师的态度富有感情、动人效果就会更好,要作到知识性、方向性、实践性、思想性、和发展性有效统一。
另外,大家还交流、例举了很多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细节问题,比如林老师还给我们举了几个语言方面不到位的反例,如:说话罗嗦,无条理,半截话等,有些教师上完一节课用了十几个“对不对?是不是?”扪心自问,自己也有在上课时的口头禅,我总是爱问学生:“听懂了吗?”自己不觉得,也许有时候真的会带给学生厌烦的感觉。张老师还给了我们几个建议:一 、注意每节课前的15分钟,美术课教师的引导,欣赏示范一般在前15分钟完成。二、注意不在课堂批评学生,更不能体罚及变相体罚学生。三、注意观察学生脸色及学生产生的问题。四、注意学生的信心和兴趣。五、注意无效时间的产生。六、注意环节要紧凑。
四、作业,美术课的作业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中介,也是联系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中介,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每一次美术作业都应该体现两个基本原则,既体现“美术”的原则和“教学”的原则,与美术课程的总目标相联系,美术作业要求可由“基本要求”、“具体化”和“可选部分”这三部分组成,而这三部分又能与美术作业评价相联系,其具有代表性、典型性、针对性、和实践性,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
常规课的教学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用最多的教学活动,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就应将日常的教学常规落实到底、落实到位,但这说得容易,做得难。借用屈原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首先是备课。上课是中心,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备课要先备教材。每一名教师在上课前都要备课,课上仅有40分钟,而要上好这40分钟的课,在课下老师要花费数个甚至数十个40分钟来备好一堂课。那么,备课既是要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这样在上课的时候,老师才能淋漓尽致的给学生上课,讲好难点、突出重点,上出一堂生动的,有感染力的好课。
课前准备能使你更好地了解教材,掌握教材。在教学设计之前要求把教材上的所有习题都做一遍,因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深度的要求不仅仅限于教材题目的难度,所以你在教学设计之前,必须把学生所要完成的所有练习都看过,这样你才能了解该知识点学生需要哪些学习技能。在使用手上的人教版教材的同时,利用网络优势,了解苏教版等教材对某一知识点的设计,从而博采众长,更有利于教学。
其次,教师在上课前备课教案的书写一定要有题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课后小结。这样,教师在上课是才能一目了然,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上课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为了上好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有明确的目标、重点突出、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教师让学生知道这堂课要求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学会什么方法,培养何种情感。具备怎样的态度。课上教师应把精力主要放在知识的重点内容上。不要对所有的任务和所有的内容平均分配时间。要选择方法,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老师的讲解深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的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整、准确、清楚。如果教师的态度富有感情、动人效果就会更好。在讲重要内容时语速要放慢,不同知识点之间要有停顿,留有些时间给学生思考和学生交流。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精神饱满,一丝不苛,学生专心听课,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俗话说“无规则不成方圆”。作为一名教师,当然也得有一定的规则进行约束,遵守教师的规则,教师才能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才能不辜负人们对教师的期盼。比如常规中规定了每节课的练习时间,因为目前的数学课堂,在情境引入、算法多样化上面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学生课堂练习时间严重不足,有的甚至到了下课才布置练习,导致练习不到位。因常规硬性规定练习时间,这样就会促使教师在备课时给练习留有余地。有了足够的练习,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当然不会不好。
常规中谈到“对学困生的作业批改采用面批”,我对此深有体会。因为学困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的领悟知识,没掌握的知识就会在作业中显现出来,如果此时采取面批,对他对症下药式的辅导,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细细研读每一条常规,感觉都是那么恰倒好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自觉用常规来约束自己,虽然有的于己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教学常规我们每天都在做。但要把教学常规做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必须从平时做起,打好基础。借着教研组理论学习教学常规的机会,我和同事们一同学习和探讨我们在日常教学常规执行中的心得与体会。
通过对教学常规参观学习,我觉得对教学常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教学常规我们每天都在做。但要把教学常规做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必须从平时做起,打好基础。借着教研组理论学习教学常规的机会。通过学习有以下收获。
首先是备课。上课是中心,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备课要先备教材。每一名教师在上课前都要备课,备课既是要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这样在上课的时候,老师才能淋漓尽致的给学生上课,讲好难点、突出重点,上出一堂生动的,有感染力的好课。教师在备课教案的书写一定要有题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课后小结。这样,教师在上课是才能一目了然,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上课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为了上好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有明确的目标、重点突出、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完一节课,要写好教学反思。明确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及时纠正;总结成功的地方,进一步保持。其次是书写。通过参观,发现我们四年级的书写不过关。有的潦草、有的用消字笔,使卷面不美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积极吸收其他老师在书写教学上的经验,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写好中午的练字,做到有指导,有点评,使学生确定该怎样提高书写质量。书写时做到姿势正确,态度认真。
最后是实践作业。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特色,有思维导图、有诗配画,有读书手抄报、有识字报,有黏贴画,实践作业多种多样。和他们的进行对比,感觉自己还有很大改进的方面。今后实践作业要要求学生做要卷面干净、整洁,书写工整。实践作业要突出特色,当然这些离不开平时对于学生的指导。
总之,本次参观给了我更多的思考,只有不断思考,才能使自己进步。
为了促进教师的教学工作的规范化,我校组织我们学习了《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我认真学习,并且认真记笔记,还同年组教师共同讨论。通过学习讨论,我更加明确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要求。这将让我的教学工作更规范化。
《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是我们教学工作的一把尺。它规范我们的个人教学行为,规定了我们计划的制定、教案的撰写、上课的要求、作业布置与批改、帮助与辅导、教学评价、总结等方面要求,使我们的教学常规逐步转化成教学习惯。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义务教学常规包括制定教学计划、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复习与考试等内容。不仅在备课和上课方面给我们提出了具体要求。在作业与辅导方面也为我们制定了标准。 “作业设计应当重视实效性,在内容上应当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在难易程度上应当符合学习实际。作业形式应当灵活多样。不要布置惩罚性的作业。”是的,机械重复的作业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呢,只有加重负担,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是在作业中形成,学习的厌烦情绪也是在作业中产生,所以布置作业一定要精心设计。不同程度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各取所长,达到各自的效果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教师批改作业时更要讲究,对那些作业有差错的不要批评。要耐心引导,使之知错,会改错。这样作业才有实效性。
通过学习和讨论,我进一步领会了《义务教学常规》的内容对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大意义;明确了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课前准备”、“教学活动”、“作业与辅导”、“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新理念、新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教学常规》不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教师指明了工作的方向,消除了教师们在新形势下对教学常规工作的模糊认识;我们要联系实际,找出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与差距,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
总之,只要认真遵循《义务教学常规.》去组织好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而功倍的。
开展“教学常规月活动”以来,我认真学习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常规》以及《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我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学习,并且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我更加认真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工作中我注意树立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注意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形成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实践中注意对学生综合性、激励性、发展性教学评价,充分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教学常规月活动”中,我积极参加教学研究,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研究本学科课程标准,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研究教材教法、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探讨提高教学效益的途径。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我们还应该大力加强校园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环境,力求净化、绿化、美化、秩序化、人文化、教育化,营造平安、文明、和谐校园氛围,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
通过学习,我还认识到,我们还应该注意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走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小时,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上课。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睡眠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少于9小时,义务教育阶段走读生早上到校时间不早于7:30,上课时间不早于8:00。我们还应该积极开展学生自主实践性学习。学生自习时间不分配到学科。按照规定安排寒暑假期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校上课或集体补课,不收费上课和有偿补课。学生家庭书面作业实行总量控制。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总之,“教学常规月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必将促进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学习了《教学常规》后,我感到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应遵循此常规,并以此作为标尺来衡量自己。备课是提高教学的关键,通过对所教内容的一备、二备才能对教材熟悉,才能为自己在课堂上的熟练驾驭提供保障。在平时的备课当中,我们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掌握重难点,为课堂上重难点的突破想好方法,为学生的理解搭好台阶,极力做到思路清晰,贴近学生。但通过对教学常规的学习,我发现在自己的备课当中做得不够,不仅仅只是书本中那几道例题,应更多的将眼光拓展到整个“生活”这一大课堂中,引领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感恩等等。备课,要备教材之外还要备学生。要对你的学生有充分的认识,了解他们的特点和学习习惯以及知识储备情况等。老师的教学设计知识预想,需要学生的配合和感知,越接近他们就越吸引他们,学生自然会很好的配合,课堂效果必然很好。再者,备学生时,我们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敢于创新。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教学常规都不陌生,教学常规作为一项重要的规章制度,它可以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学生观念,认识教师的角色和地位,认识教学常规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树立常规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学期开学初孙主任就给我们做了教学常规集中培训,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一)备课、上课。
首先要自主备课,确立学习目标,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熟悉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前后联系。明确考核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深入了解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在自主备课的基础上还要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时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三统一”( 统一学习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设计)“四研究”(即研究学习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研究教法学法;研究评价方案;研究教学创新点)针对本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恰当可行的教学目标,并完成详细的教案,提前两周备课,精心设计教案,才能胸有成竹地应对各种动态的生成情况,才能对症下药,游刃有余。因此,我们要经常进行集体备课,博取众长。
上课做到提前两分钟侯课,督促学生及时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严守课堂规则。认真上课,提高效率。每堂课都要有反馈。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教师要积极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等,积极创设环境,激活学生思维。不能为了课堂气氛的调动而故意离题千里。真正的课堂活跃,是建立在师生教学相长的基础之上的。精讲精炼,不搞题海战术。抓关键、抓重点,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住主要矛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认真布置作业及时批改。
同一年级要统一作业本,作业的布置要明确要求,更要符合要求,不能布置超大量的作业,搞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负担,作业要适度、精选,不能随心所欲。同时也不能不安排作业,借口逃避责任。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同步进行,同年级要统一评价的要求,批改标准要明确,批改要规范、要有时间、有等级、详批与抽查相结合,不能笼统的对与错,同时要有鼓励与批评,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有批改记录。
(三)坚持听课
听课坚持学校安排,多听同年级老师的课,坚持每天前两节听课,并做好记录,及时记录听课感受,可以是正面肯定,也可以是自己的独特思考或见解,或疑惑,听课后深入思考,做到四思:一思: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处理行不行?二思:这节课成功和不足的地方在哪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三思:如果自己来上这节课,应该怎么上?四思:如果我是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教学内容?
今后的教学之路还很漫长,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还有很多。我们要多反思,要明确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及时纠正;总结成功的地方,进一步保持。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我们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在总结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成绩。
教学常规是落实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通过对教学常规的学习,我对新时期的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将日常的教学常规落实到底、落实到位。我认为新时期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新课标,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在这些前提条件下,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行动上才能跟上步伐。
教学常规不仅是一种制度,更是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就必须严格遵循教学常规,进行精心的安排和周密的计划,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教学常规我们每天都在做,但要把教学常规做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必须从平时打好基础。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因素,因为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会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即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确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认真学习教学常规,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真正树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教师教学常规的出台,不仅使我明确了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还使我产生了紧迫感:只有学好常规,才能自觉地遵循常规,指导自己的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与时俱进,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做一个让人民满意人民教师。
每学期初,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学习教学常规。我们除了学习教学常规,还会听明星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长处,以此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学习,我看到新课程、新理念,新的教法、学法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从学习中我总结出一下内容: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应当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所教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准确把握教学方向,最后确定学生学习目标。只有把握好教学目标,落实好学习目标,才能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把课备好。
教材是无数专家用心血与经验编写而成的,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因此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一个关键因素。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吃透教材,一定要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掌握教材的要求、重点、难点,还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有自己的钻研、创新、解读和思考,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和本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及时调整,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材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角色,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堂创新。一味依赖教材,照本宣科,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在备课时,既要深挖教材,更要超越教材,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要从教材中挖掘新的思想、理念、创新。只有这样,变成教材的主人,才能够熟练的驾驭教材,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备课,要备教材之外还要备学生。 要对你的学生有充分的认识,了解他们的特点和学习习惯以及知识储备情况等。思考什么样的学习目标适合他们?怎样帮助学生最快最有效的达到学习目标?备学生时,我们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不要拘泥于教案的固定模式 。
通过学习,我进一步地认识到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法、心中有目标”,既要遵循规律,又要大胆创新,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通过学习、讨论,使执教老师对小学品德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都认为新课程下教学常规和教学建议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更为实际的方向,能有效帮助自己查找教学中的不足和差距。进一步认识到落实常规对提升教学质量的紧密联系,并对如何落实教学常规达成了如下共识:
1、教师在平时要严格按照备课要求进行备课。
备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组合,资源挖掘,教学形式等,还要备教学准备,因为根据学科特点,课前准备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如资料搜集、实物观察、人物调查、采访等。
2、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虽然上课不是照本宣读,也不是教案走场,但决不能随心所欲,不着边际地高谈阔论,纯粹把备课留于形式。把上课视为游戏。在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落实教学的每一个大环节,让学生在了解、认识、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积淀一定的能力素养或道德素养,让学生在道德情感的世界产生共鸣。使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吸收、内化的过程。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勿需安排得的水泄不通,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来读读、想想、写写。听说读写不是语文课的专利。相反地,课堂中要给学生一定的作业时间,使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最有效的状态。
3、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及时进行学习反馈。
做好课内外学习活动记录和评价。以主题单元为单位进行阶段性评价和反馈。期末进行必要的书面检测,结合日常观察、学习活动记录、阶段性考查、期末检测等方式,综合评定学期学业成绩。评价主体多元,有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和社会评价等方式,评价方法多样,有教师观察记录、学生活动、学生访谈、作品评析、书面测试等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式、方法,并不断创新和完善。
4、加大资源开发,重视学科合作。
品德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的课程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因此,要根据教学需要,利用学生的经验、生活等资源;利用学校、家庭、社区中的各种资源;利用社会教育机构、自然环境资源等注重教学实效。这学期,在教学四下年级品德中,我就充分利用了区档案馆、区敬老院等这些社会机构资源,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同时还应重视阅读报刊书籍,关注时事新闻,加强科学、历史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以适应课程教学的要求。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利用其他课程,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在明确努力方向的同时,大家也提到了不少实际性的困难,如课前的准备工作因学生的能力、习惯等问题或家长的诸多因素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往往是老师说得很激动,学生听得很心动,回到家后没了行动。高段的很多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化时间,还要有相应的场景,但学校的实际情况,安全因素等又不允许学生走向社会去实践、感受,等等,一切的一切教不待于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