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汇编31篇)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通用31篇)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强调的是一种主动地学习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开放性

前几年有一本书很畅销,它就是一位中国人写的关于美国人教育现状的书:《素质教育在美国》。书中提出了很尖锐的问题:中国的中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大奖,而中国至今尚未培养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这与我们的教育现状和教育体制密不可分。

牐牬蠓惨丫进入高中的学生,绝大部分都已经顺应了学校的学习生活,形成了接受式学习的惯性。你不必考虑"学什么"。每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各科新书就会及时送到你的手中,书本就是要学的东西,你也不必操心在什么地方学、跟谁学。学校、教室、课桌就是学习的战场。古训说:"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先生于我,必先学于我,凡事依靠老师,凡疑只问老师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当然,也没有太大的空间让你去思考"怎么学"。自打背起书包上小学起,学习的程序就被固定下来。上课、听讲、回答问题、做作业、考试……最终,你也没有权利决定"学到什么程度"。标准是统一的,考试的分数就是学习程度和水平的绝对代表,别人学习成绩的高低就是衡量自己的惟一参数。以上就是同学们目前学习方式的粗描,与同学们熟悉的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对同学们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要求。

牐犜谘芯啃匝习中“学什么”要由同学们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是开放的。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并有一定的可行性,都可作为研究课题。在研究性学习中“怎么学”要由同学们自己设计,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活动、体验的作用。同学们可以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实地勘察取证、走访专家、收集信息等等。在研究性学习中“学到什么程度”要由同学们自己作出预测和规定、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研究性学习中“学到什么程度”要由同学们自己作出决定、因此研究性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

2、探究性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自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3、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三、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

1、开题报告阶段

(1)先建立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每班分成7组,每组7、8个同学,确定小组组长和邀请一位指导老师。

(2)接着要求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经过讨论,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研究题目的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提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完成开题报告。

2、实践调查阶段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同学们可以通过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资料。根据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并将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交流,逐步丰富研究成果。

3、表达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同学们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提倡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采取开辩论会、研讨会、搞展板、出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同时,还应要求同学们以口头报告的方式向全班发表,或通过指导老师主持论文答辩。(下学期开学初)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同学们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

课题名称

从穿着打扮看我们生活的变化——中国古今服饰文化小探

课题编号

导师:

成员:

组长:

班级: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而一句“衣食住行”更是将“衣”摆在首位。可见,“衣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际中扮演着何等重要的角色。绚丽多彩的服饰不仅体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更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载体,不同的服饰打扮还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不同的社会背景与文化。

从远古时代的人类用树叶兽皮遮羞保暖,到当今社会讲究时尚、潮流、个性的流行服饰,人类的服饰演变历程怎样?它又是怎样影响、改变人们生活与观念的?当代的中学生对穿着打扮的追求与看法又是什么?我们将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追寻我国服饰文化史,领略中华服饰文化的精髓与博大。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制订出一个可行方案,宣传服饰文化,让服饰文化引起更多当代中学生的关注,使他们对穿着打扮的追求有更高更新的认识与品味,让他们的穿着打扮展现出当代中学生动人的风采。

预期成果

体验、调查分析报告、论文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基础知识、能力,收集有关资料,撰写相关论文。

活动计划

任务分工:由于人数有限,所以全组全过程参与。

活动计划:

第一阶段(第3周):参加课题研究培训,开好开题会,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第4—10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搜集中国古今服饰文化的有关资料,并整理分析资料。

第三阶段(第11周):对我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对穿着打扮追求与认识的问卷调查,整理分析调查数据。

第四阶段(第12—13周):总结课题研究工作,撰写与修改课题研究报告。准备相关验收材料,完成有关结题验收的准备工作,申请课题鉴定、验收。

可行性分析:

人员条件:我们对这个课题充满着浓厚的兴趣,这将会使我们更加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完成好这门课程。

我们的成员中有一名是团支书,这将使我们的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本组成员团结互助,善于分工合作,这也将促使我们的活动更加迅速的完成。

物质条件:我们家中都有电脑,上网查找资料较为方便

时间条件:现在下午一般都是两节课后就放学了,所以我们聚在一起的时间很充裕;同时,课间,中午的时间我们也都可以利用。

总结:

对我们来说,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同其他功课相比,它的学习范围,内容与自由度都大大增强了。虽然开始大家都有点儿摸不着头脑,但在我们的努力以及朱老师的精心辅导下,我们克服了困难,最终顺利地完成了这次开题报告。

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的收获与体会:

1、我们共进行了两次开题论证。第一次论证时我们做得很不好,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很粗糙。看了另外两组同学的展示,我们感到很没面子,也有些不服气。我们决定重新修改,完善一下,同时希望再有一次论证的机会。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第二次论证我们做得非常好,不仅内容充实,而且做成了幻灯片的形式,视觉效果也很好,得到了其他同学与老师的一致好评。由此我们感到,不是我们没有能力,而是我们没有全心全意地付出。只要肯做有心人,相信天下一定无难事――信心,是我们研究过程中的第一个收获。

2、研究活动是一个团体活动,无论是制定研究框架还是具体实施,都需要几个人共同讨论决定,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至少是不可能完善的。因此它在客观上为我们创造了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学会合作,学会取长补短,这是我们研究活动的又一个收获。

3、通过此次活动我们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比如说办事拖拉,效率太低,对问题的理解不够透彻等等,我们要在今后的活动中积极解决这些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教师评价:

1、研究小组的学生均能按要求完成研究工作。研究热情高,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研究过程扎实,能记录下每一步的研究历程;组员分工比较合理,基本能作到在研究过程中分工协作。总体来说,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小组的合作努力下成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这是值得肯定与表扬的。

2、研究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对研究的课题缺少整体上的宏观把握,题目过空,过大,这也造成了学生的研究思路几经周折才梳理清晰;在研究目的与意义上,语言较为空洞,内容不够充实,这样就使得第一次的论证不够生动,吸引人;

3、第一次各组间的相互论证,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经过修改后,进行了第二次论证,效果非常好。具体表现在:

(1)题目范围变窄了,增强了现实意义;

(2)内容方法具体,详尽,丰富,可操作性强;

(3)有外出实践活动,信息来源丰富,等等。他们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出色。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3

简要背景说明:为了更好地反映全国贫困山区“空巢”家庭子女的情况,我们特意以国家级贫困县的平昌县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并以此粗略地评估整个贫困山区“空巢”家庭子女的生存教育状况。平昌县地处大巴山西南麓,是拥有 92万人口的贫困大县,全县近半数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许多外出务工者都将子女留在了家中,中小学就成了“空巢”家庭子女聚集的“大本营”。这些情况使我们在为“空巢”家庭子女的学习、生活担心的同时,便决定对此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结论,愿为平昌县乃至全国贫困山区的“空巢”家庭子女的教育、成长献计献策。

课题的目的意义:目前,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程度不一,造成了贫困山区的富余劳动力大量外流。这种现象必然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中又以对“空巢”家庭子女生存和教育的影响最为突出。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劳动力流失,形成了大量的“空巢”家庭,我们形象地称这一特殊群体为“空巢”家庭。为了搞清楚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生存教育状况,我们特进行了这次调查。

主导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相关课程:语文、政治、数学活动计划:

任务分工:设计印制问卷调查表:韩箫、刘洋、张荣道;实地调查:韩箫、刘洋、张荣道;访问专家:韩箫、刘洋、张荣道;结题报告执笔:韩箫;资料整理:刘洋、张荣道。

活动步骤:分三个阶段实施前期准备:形成研究方案,查找资料,做好知识准备;调查研究:实地调查采访,获得实事材料;汇总成果: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事材料,形成结题报告,完成个人总结,写出心得体会

计划访问的专家:江口镇、西兴镇、斯滩乡地教育工作者和乡村干部。

活动所需的条件:图书资料:<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教育导报>等资料。

预期的成果:通过对“空巢”家庭子女教育生存状况调查、分析、访问,写出质量较高的结题报告,采用心得体会的形式,总结已学会并掌握常见的研究方法。

一、课题基本情况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四、课题概念的说明与界定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七、课题研究步骤及内容

八、经费计划与使用管理

九、主要参考文献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4

一、英语研究性学习不同于英语学科教学

1.作为一门课程,“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寻找收集资料──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而英语学科教学是以教材为依据和载体,教学过程是围绕完成教材所规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的过程。

2.在英语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主,“知识”在教师那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单向“求学”,是知识的接受者;研究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负责完成,它赋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同时也承担达到目标的义务。

3.英语教学偏重于学生通过记忆、练习、重复等方式掌握学科基础知识达到简单应用的目的;研究性学习重视学习的结果,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4.英语教学活动一般在课堂上进行;而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不局限于课堂,它根据问题的需要走向开放的社会,向社会索取知识。5.英语学科教学的评价方式一般是以分数为手段的标准化考试;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一种综合的、定性的方式,它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活动以及体验为依据。

二、英语研究性学习与英语学科教学是有联系的

从我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来看,1.课题的提出基于英语教学,根据学科教学内容中的问题、方法、规律等提出探索性课题。如:英语语法学习和词的用法总结,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不同,英语学习方法的研究以及从教学内容延伸出的课题等。2.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运用已学英语知识查阅因特网上、图书馆中的大量英语材料;运用英语与外籍人士交流,对他们进行调查访问。3.学生运用已学的英语知识完成部分课题的结题报告。4.在答辩过程中,课题组学生得运用英语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阐述。

三、如何进行英语研究性学习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实施计划

1.课题:(1)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异同(2)美式与英式英语的不同(3)英语学习方法的研究(4)东西方身体语言的异同(5)讲英语国家的概况(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6)汉英句子结构的异同(7)语法的学习和词语的用法总结(8)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目标:(1)增进学生对西方国家政治、历史、人文、地理、餐饮文化、风俗习惯等的了解。(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英语基础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探索创新精神。(4)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群体意识。(5)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增强科学意识。

3.计划:第一步:选题以及论证阶段四周时间第二步:资料收集阶段十二周时间第三步:结题阶段六周时间第四步:成绩评定阶段四周时间第五步:总结与展示阶段三周时间

学习总结报告 ·学习工作报告 ·公司学习报告 ·交流学习报告 ·出差学习报告

4.预计到的障碍:(1)缺乏资料来源(2)对西方文化无亲身体验(3)在遇到困难时可能出现畏难情绪(4)指导教师是否具有驾驭能力5.对策:(1)指导学生查询资料,利用因特网、图书馆、报刊杂志等查找所需资料。(2)近可能多地联系外籍人士,对他们进行调查采访。(3)注意研究过程中反映出的情况,及时调整计划,针对问题借鉴他人经验及时解决。(4)加强理论学习和方法学习。

6.预期成果:(1)总结报告、调查报告、论文、心得体会等(2)按照实施计划进入选题以及论证阶段,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研究课题,由课题指导组进行分组,此时课题组的学生和教师已打破了原来教学班的界限,如:我指导的课题组“东西方餐饮文化的异同”由来自同一年级四个不同班级的学生组成。课题组在指导教师的协助下写出开题报告,课题指导组进行开题评审工作。(3)资料收集阶段。该阶段是整个研究性学习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在每一次活动前指导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准备工作,填写好活动安排表。每次活动之后作好记载,学生互相交流心得体会。(4)结题阶段。作为指导教师应开设讲座,让学生懂得撰写总结报告、论文、调查报告等的格式,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工合作写出结题报告初稿,交各小组讨论,对初稿加以补充、修改、完善,最后定稿。(5)成绩评定阶段。首先根据课题组的开题报告、活动资料(包括笔记、资料、照片、活动情况记录、阶段总结等)、结题报告、小组答辩情况,由评审组打分,然后课题小组再根据得分情况、参考小组成员在整个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出小组成员的等级。(6)总结与展示阶段。学生对自己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活动情况进行反思、总结,互相交流学习,并展示研究成果,必要时邀请家长参加。

四、实施英语研究性课程的体会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再处于中心地位。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学生才是整个活动的中心,教师在很多情况下是以协调者或协助者的身份出现,协助学生解决他们在活动中遇到的麻烦。

2.教师不再是权威,对教学内容不再具有垄断。不是教师说的就是标准答案,课题所需的各种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很多知识已经超出了教师的专业范围,如本课题中涉及到的烹饪、营养等。

3.教学方法不像课堂教学那样有较为固定的模式和程序,它更具有灵活多变性。

4.教师成为更加主动的学习者。由于英语教学内容有教材可依,导致有的教师长期以来依赖教材,不思进取。而面对英语研究性学习,教师无优势可言,同学生一样,要学习的知识太广阔了,从研究性学习的流程、内容以及一般的科研方法到课题所涉及的其他专业知识都需要教师认真学习,否则难以适应研究性学习的指导需要。

5.有利于促进英语教学。学生在活动中涉猎了大量西方餐饮文化知识,对饮食结构、营养、风俗习惯、就餐礼仪等有较多的了解,对英语教材中(Book1)Unit15 Health eating这样的课文,学生学起来就更轻松有趣;同时,在与外籍人士的交流中,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有限,更激励自己要努力学好英语。

6.学生团队意识增强,与他人交往能力得到锻炼,克服困难的勇气、意志得到磨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5

摘要课题方案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能为研究者提供明确而可操作的程序。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课题方案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实施计划、预期成果等部分。课题方案一般以表格形式呈现。撰写课题方案时要注意科学性、可行性和过程性。

由于师生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素养的限制,对课题研究往往停留在经验层次上,而忽略了科研的根本环节(信息的即时收集、分析、加工和处理工作)。因此,重视课题方案的设计,对于保证研究的规范性,提高科学研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课题方案的内容

课题方案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成员分工、实施计划、可行性论证、预期成果及其表达形式等,其中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主要部份。

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

①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

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

③他人已做过,你认为做得不够(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

④别人已做过,你重做实验来验证。

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成员分工应是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职责。

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研究内容是指可操作的东西,一般包括几个层次:

⑴研究方向。

⑵子课题(数目和标题)。

⑶与研究方案有关的内容,即要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等等。研究方法要写明是文献研究还是实验、调查研究?若是调查研究是普调还是抽查?如果是实验研究,要注明有无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实施计划要详细写出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地点、任务和目标、由谁负责。若外出调查,要列出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交通工具、调查工具等。如果是实验研究,要写出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器材。实施计划越具体,越容易操作。

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

预期成果一般是论文或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等形式来表现。

2、课题方案的格式

一般用表格形式呈现,也可用其它方式表达(详见附件:研究性学习课题“宠物热对社区生活的影响”的课题方案)。

3、撰写课题方案的注意事项

一要注意可行性。课题方案要详细、明了,研究方法和步骤要具备可操作性。实施计划要写得具体、翔实,各研究阶段时间安排要合理、充裕,课内时间一般用于选题、搜集资料、交流展示,而调查、实验、材料处理、论文撰写尽量安排在课外;若是实验研究要考虑重复实验,以排除偶然因素的干扰。研究方法的选择要根据课题内容、学生认知水平及教师的指导能力来确定。资料搜集和实验尽量在校内完成。

二要注意科学性。课题方案要体现出立意新颖、结构严谨、行文流畅等特点。提出问题和目的意义要与预期结果相吻合;方案中各部分切忌张冠李戴;获得的信息资料和提出的观点要客观真实,经得起推敲。

三要注意过程性。整个研究过程必须在课题方案中体现出来,如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选题→开题→资料搜集→实施→结题→交流展示→研究后反思)和预期结果等等。

参考文献

[1]蒋志萍等。20__、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指导。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书)

[2]杨章宏。20__、教育科研过程。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书)

研究课题

宠物热对社区生活的影响

课题组成员

方卉、郑晓辰、董晓、王宇喆、倪靓霞

课题组长

卢静

班级

新高一夏令营

指导老师

吕柏盛

研究背景(为什么提出研究课题,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家庭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在闲暇空余之时饲养起了宠物。原来饲养用于特殊用途的动物,也逐渐成为人们平日玩耍、取乐的对象。饲养宠物可以培养人与动物的情感,协调人与动物的关系,还能给人们带来愉快、活力和希望,增添生活乐趣,可以说益处不少。

随着宠物热的兴起,也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宠物伤人事件时有发生,狂犬病死亡率居高不下,宠物随地大小便影响市容,宠物的叫声严重扰民等等。如何规范宠物管理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宠物热对社区生活影响的课题研究,探索宠物热带来的利与弊,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来规范城市的宠物管理。

研究内容:

1、了解嘉兴市居民社区中宠物饲养的现状,包括人们养宠物的原因,饲养宠物的有关事项,宠物的运动场所及时间,宠物热带来的负面影响(宠物所带来的`疾病、噪声污染等),市民对宠物热的看法和意见。

2、了解嘉兴市有关部门对宠物的管理,有关养宠物的通告规定,对宠物伤人事件的解决方法,宠物上证情况和疫苗注射情况,对于宠物疾病的防治。

3、向有关部门咨询解决宠物热带来影响的方法,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关于加强城市宠物管理的方案,以切实保障市民的正常生活和休息。

研究主导课程

生物学

相关课程

社会学

研究分工:

1、撰写调查报告:卢静、郑晓辰

2、外出采访:卢静、方卉、董晓

3、进行问卷调查;全组人员

4、数据统计及分析:卢静、方卉、郑晓辰

5、网络资料收集:方卉、董晓

6、课件制作:方卉、董晓

附:研究性学习“宠物热对社区生活的影响”课题方案

课题可行性论证

我们主要进行问卷调查,并已经做好调查表,回收后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到较正确的结果,并与媒体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的原因。同时我们将采用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结合。

由于宠物热的范围较广,但目前嘉兴市还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对其进行系统的管理,所以我们需要调查的地方很多,而且时间有限,调查不可能很全面,碰到了以下困难:

1、由于走访市政府需要指导老师的陪同,再加上工作人员的公务繁忙,对于我们学生的调查研究不够重视,所以没有访问成功。

2、在第一次走访秀城区公安局想了解有关宠物管理的相关法律或文件时,由于我们考虑不周到,没有带上可以证明我们身份的证件或是学校的推荐信,公安局的工作人员拒绝了我们的访问。在第二次访问前,我们请学校开出了证明才调查成功。

3、因调查时间有限,所以我们要提高问卷的有效率。由于我们缺乏数据处理能力,所得结果不免和事实有些出入,希望老师能给予指导。在问卷调查时,大多数市民能配合,但有少数人表现出不耐烦或不合作,给我们的工作开展带来了许多不便。

解决困难的方法:在问卷调查时,我们选择到商场,超市等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和各个社区中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总计100张,监督每个人规范填写并及时回收,以得到翔实的原始材料。在外出采访时,需要学校配合开出证明。

本课题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媒体的报道和社会调查。目前以收集的资料有:

1、嘉兴市秀洲区公安分局

2、

3、

4、市区部分居民有关饲养宠物的事项及解决宠物热不良影响的意见和建议

研究计划

课题研究时间:5月17日—6月13日

研究分四个阶段:

第一周:确定选题,并初步制定计划、安排。

第二周:制作调查表格,并展开问卷调查、收集资料。

第三周:整理资料内容,并作归纳、进行数据统计,总结整个活动及课题。

第四周:通过电脑,做出图片、文字、多媒体的研究课件,并进行展示。

具体外出活动人员安排:

①采访疾病控制中心王主任(5月27日):了解宠物带来的疾病种类、危害,宠物伤人事件人数和频率,如何预防狂犬病等(由卢静、方卉负责,需带数码相机)。

②采访嘉兴市农经局马主任(5月27日):了解宠物注射疫苗、上证情况以及养宠物应当注意的事项(由卢静、方卉负责,需带数码相机)。

③采访嘉兴市公安局秀城区分局治安大队长包水韦(5月31日):了解

宠物伤人事件的解决办法及宠物影响社区居民生活(由卢静、董晓负责)。

④问卷调查

a、地点:大润发超市及部分社区负责人;郑晓辰、董晓倪靓霞

5月27日(星期四)下午研究性课程

b、地点:江南、戴梦得广场及部分社区负责人:卢静、方卉王宇吉吉

5月29日(星期六)上午

采取的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向被访问者索取有关文献资料。

预期的成果:论文

表达形式:多媒体展示

报告撰写人:(签名)

20xx年5月18日

课题组组长:(签名)

20xx年5月18日

指导老师意见

(主要对课题的可行性、特色、研究价值等进行简要评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饲养越来越多,将成为城市另一道风景线。但是,随着宠物热的盛行,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本小组研究的课题试图解决宠物饲养与环境污染的矛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6

想要创建一个和谐幸福的小区,说容易也不容易,说简单也不简单。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只要做到一纳二积三助人。这是不是听起来有些让人迷糊呢?没关系,让我来为你解答吧!

一纳。纳,即容纳,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连大海都有着属于它的博大胸襟,何况我们人呢。有些时候,我们只是不肯学习大海,不甘愿敞开我们的胸怀。涓涓细流汇在一起,才有了一望无垠的大海,而小区里的每个人多一份宽容,一样能受益无穷。遇到不平的事,学会一笑而过,不斤斤计较,这是重要的一点,很浅显的一个道理。

二积。积,指积极向上。惰性惰性,何苦让惰性把自己的性子给“剁”了呢?每个人就算只付出微不足道的力量,可如果所有人一点点力量加在一起,没有用的话,那“众志成城”、“人心齐泰山移”这些故事从何而来?拥有积极的好心态,是每个成功的人的必备条件,也有助于和谐小区的建成。

三助。助,助人为乐。这想必就很容易理解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快乐的不止别人,自己心里更会得到满足。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何尝不是大家所希望的呢?

见面点个头,微笑问个好,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却处处透着邻里之间的幸福和谐。创建和谐小区,从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做起。

总之,对小区中的点点滴滴上点心,构建和谐小区不成问题!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7

第六大队第九组

组长:吴思琪、阎达仁

组员:黄艺行、宁震坤、曾强、周孟龙、王俊琛、任怡翔

指导老师:周小青

一、明确目的:

研究沙龙村产业结构变化,为优化产业结构带给推荐。

二、研究方法:

座谈访问

三、正文:

既然是调查产业结构,那么我们要先清楚产业结构到底是什么。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研究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简而言之,就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而一般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为:

(1)需求结构;

(2)资源供给结构;

(3)科学技术因素;

(4)国际经济关系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我们调查的主要是沿溪镇沙龙村的产业结构变化。

沙龙村以第一产业的蔬菜种植为龙头。而构成如此优越的发展条件在于:

地理环境:土质肥沃;水质、空气均到达国家无公害蔬菜种植标准;而沙龙村北邻浏东公路,南靠浏阳河使得交通无比便利;(如图)

市场需要: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与此——绿色农业应运而生,满足市场需求;

思想普及:由于建设新农村政策及村委会的宣传领导,使农民也普遍构成一种概念;

物质条件:因为免收农业税政策,机械、肥料有带给和补贴,所以大大提高农民的'生产用心性,带动发展。

由于以上如此之多、各个方面的优势条件存在,使得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迅速发展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范村。以下是一张沙龙村蔬菜种植面积的发展条形图。

备注:含复种面积

据了解,20xx年沙龙村成为全国农业示范村,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无公害蔬菜种植成为沙龙村的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20xx年人均收入为2800元,到20xx年人均收入到达7900元,同年,蔬菜总产值到达840万元,到08年到达1560元,发展尤为迅猛。

同时我们还从村干部口中得知了沙龙村最新的动态:建立沙龙高科技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在我们的追问之下,了解到关于此模式的一系列资料,其优点在于:

1、带给新的种苗、农药、肥料。由普通种苗改良为优质种苗;由化学农药升级为更加健康的生物农药;由无机肥进化为有机肥,这一系列的措施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2、带给机械。目前沙龙村的劳动力输出状况分为3大块:外出务工,一般为18——40岁;在乡镇企业打工,一般为初高中毕业,具有必须文化基础;留家种田,大多是40——65岁的劳动力。显然大龄劳动力并不贴合如此大规模大做功的农业活动,而带给机械有效的解决了这个矛盾,提高单位劳动力生产效率。

3、引进先进技术。如与湖南农大、农科院建立教科实习合作,在冰灾后引进恒温技术。

同时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管理模式,改变了原先散户型生产模式生产、产品不成规模、缺乏品牌效应的缺点,集中了劳动力、机械等,解决了劳动力紧缺的问题,规范了种子、肥料、农药的管理,合理利用土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价值。努力实现高效、科技、现代农业,开始具有树立品牌意识。

其次沙龙村在第二产业方面以花炮、化工(高新技术为其他产业服务)、食品、塑料、农产品加工为主。第二产业产值达1.5亿,占总产值3/4。平均增长值高于沿溪镇(36%)。

在走访了一些工厂之后,我们得到以下数据。

百年食品加工厂:

工人数:12人(初始8人)大多为女工纯工人(少数几天回家务农)

年产值:07年50万08年100万

人均收入:8000元/人

浏阳三星烟花股份有限公司:20——100多人纯工人

年产值:1亿左右

年收入:2万4左右

沙龙竹制顶板生产厂:

年产值:06年200万08年500万

人均收入:1万2

工人数:06年60人08年180人(半农半工)

沙龙塑料生产厂:

年产值:06年115万08年472万

人均收入:6000元(计件半农半工)

从以上数据综合能够看出,沙龙村的第二产业创造的产值大大超越了第一产业的产值,甚至更有前景。那么我们发出疑问了——为什么还要以无公害蔬菜为主的农业产业为主?

透过资料的分析与实践得出的感受,我们哦们得到如下答案:

1、沙龙村优越的地理环境适宜发展农业;

2、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无公害蔬菜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与可持续性;

3、农业往加工储藏方向发展,需要工业的发展来帮忙实现机械化、现代化的农业。

所以,沙龙村的工业发展仅是农业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和作用条件,不能代替处于重要位置的农业。

而沙龙村发展的第三产业更是为了农业发展带给条件。

为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村里坚持贯彻建设新农村的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礼貌、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具体措施表此刻:建设农民新村,改造了2个小区;实行“三改”(水、厕、渠);建立环保学校。

这为无公害蔬菜带给配套设施,宣传环保理念与思想,稳定农民坚定的发展这条道路。

沙龙村虽然在第三产业发展方面已有基础,但目前还并不完善。比如:有网页,但紧缺网络人才;大型蔬菜基地也缺少蔬菜检测人员;蔬菜包装会增加产品成本……而村领导也已意识到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性,做出了相应的举措。如将招聘网络人才作为了今年工作的一项重点。

四、总结:

沿溪镇沙龙村以蔬菜种植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为第一产业服务,第三产业的加强是第一产业构成品牌与优势的关键。

五、推荐:

不能仅仅停留在第一产业上,应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辟一条信息化的道路,建立将无公害蔬菜的路子做大、做宽,建立农机合作社及流通队伍,构成品牌。优化产业结构,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将无公害蔬菜为主的第一产业作为特色龙头产业,稳步发展以花炮为主的第二产业,用心加快第三产业的步伐,以带动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将产业结构健康稳定地发展。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8

本学期,我组织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主要以乡土地理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是对本期活动的总结。

研究型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因此,研究性学习是最能培养中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习方式之一。怎样指导学生利用乡土地理进行研究性学习呢?下面以学生的研究课题《澧县葡萄产业的发展状况研究》为例来阐释。

首先,指导学生利用乡土地理科学选题。一般,研究性学习选题的思路,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从课本阐释的基本原理出发。第二,从乡土地理环境出发。学生以澧县葡萄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既联系了课本知识,又联系了乡土实际。在我国,葡萄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北方,著名的分布区有新疆的吐鲁番盆地、黄河下游平原。在地理书中从未提到我国南方也能种植葡萄。那么,澧县为什么能种植葡萄?又为什么把葡萄作为产业来抓呢?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20xx年8月12日,澧县首届葡萄节举行,兰江职业中专学校派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作为导游接待来宾,整个县城张灯结彩,这更激发了学生探究澧县葡萄产业发展状况的欲望。

其次,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学生的兴趣被调动后,成立了研究小组,小组由六人组成,他们利用休息日进行资料的收集。由两名成员负责网上资料的收集,两名成员负责到县农业局葡萄产业办公室查资料,还有两名成员到县农康公司采访。

第三,实际调查。资料收集以后,学生又到澧县朱家岗葡萄园基地进行田野调查,与当地农民座谈,给葡萄园拍照。

第四,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我告诉学生:结论可以是对课本所阐述的地理规律的验证,也可以是自己发现的新的.观点。

最后,进行成果交流。

下面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集体研究成果。澧县朱家岗葡萄园基地带给我们的思考朱家岗葡萄园基地在县城西约5千米的处,总面积61.2亩,主要种植日本优质红提“美人指”。前几天,到朱家岗调查,使我们认识很深:

一、农业也可使农民致富

从事农业能发家致富吗?朱家岗葡萄园基地的38个农户认为,农业结构调整只要走对了路,也可以使农民致富。他们算了一笔账:优质提子栽培每亩约5500元的成本,以后每年在肥料、生物农药、避雨膜等上投入20xx元,可产30年。提子进入丰产期后,亩均纯收入可达2万元左右。以前,这38位农户上百亩耕地都种植棉花,亩均纯收入不到1000元。比如,农户蔡业贵的4.2亩棉地最好年景收入近5000多元,全部改种提子后,近两年收入已近10万元,除去成本后,纯收入也是以前的10多倍。这38个农户经营葡萄园以来,年户均纯收入在2-3万元以上。

二、农业需要现代科学技术

要使农业生产由经验转向科学,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广泛应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美人指”以前只能在北方栽培,亩产仅500公斤左右,在澧县亩产达20xx-3000公斤。这是朱家岗葡萄园基地技术人员和农户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精心培植的结果。每年都聘请农业专家和教授多次给农户现场上课,平时由澧县的“葡萄大王”王先荣具体指导,完全采取无公害新技术栽培。

三、农业的出路在产业化经营

由于葡萄保鲜期短,不耐储,不宜长途运输,一旦卖不出去,就会腐烂变质,使农民利益受损。澧县要扩大生产规模,使之真正成为南方地区的葡萄大县,就必须发展以优质葡萄为原料的深加工产业,生产高级葡萄酒、葡萄饮料等,带动冷库、包装等行业的发展,形成优质葡萄产业链。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基地的大规模生产,既能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又能引导农民走上现代农业致富之路。

红地球红宝石无核高妻粉红亚都蜜美人指澧县优质葡萄主要品种澧县葡萄发展规划区及百亩园分布图乡土地理活动的场所主要是室外广阔的天地。一些地理概念、地学原理以及地理事物的形成、发展和分布规律,往往可以通过乡土地理的研究活动使其具体化、形象化,形成学生真实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概念以及正确的地理判断。如在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要素,这是令一般学生感到头痛的问题。艳州基地的电子厂艳州基地的地貌景观教师把学生带到地形要素比较齐全的地方看一看,什么鞍部、陡崖、山谷、山脊、陡坡、缓坡就会一目了然。为什么山谷等高线要向高处弯曲,而山脊的等高线却向低处凸出,看一看,比一比,就会迎刃而解。这样,把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结合起来,既弄清了概念,又加深了印象,从而巩固了记忆。这不是课堂里“纸上谈兵”所能解决的。有了乡土地理活动场所,就能使地理教学从传统的封闭性向开放型转化。

乡土地理活动场所的选择要符合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就近性。澧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县,大部分学生家庭的收入不高,若选择远离学校的地方作为活动场所,势必要一笔不菲的交通费用,增加了家长的经济的负担,不符合经济性原则,所以基地距学校不宜太远。一般以学校为中心,方圆5千米的范围之内最宜。在这个范围内,步行不超过一小时,骑自行车不超过30分钟,安全隐患小。乘车前往,费用也不多。二是综合性。乡土地理活动场所应该涉及地理学科多方面的知识,即基地是一个小型的地域综合体。这样的场所既符合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中应遵循的经济性原则,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三是开放性。作为乡土地理活动场所,必须是对公众开放或部分开放的,允许学生参观、调查、访问的地方。四是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开发乡土地理活动场所不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校外娱乐场所,而是提供一个增长知识和能力的平台,因此选择基地时要考虑学生来这里的目的,通过什么方式达到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9

当今是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信息时代,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和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可靠保证。因此,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

国家教育部对基础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其目标就是:着重培养学生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造性学力,主要是通过情感体验和探究实践,形成掌握与运用知识、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和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及其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又提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而校经过几个月筹备工作,今天正式开题了。我受学校校长委托,代表学校课题作开题报告,请同学研究讨论。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第一个特点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第二个特点是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二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比较广泛教育资料的背景下所开展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学校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网络以及具有专长的教师等校内现有教育资源。同时,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开发和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术团体、专业技术部门(包括农村衫技术研究与推广部门)的人力资源和研究资源,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手段的多样性,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直接体验,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要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才能,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地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学校必须加强组织和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学校加强与学生家庭、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共同负责学生在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中的安全工作,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帮助学校有效地实施研究性学习,落实课程计划中的相关要求。

一、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机会,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将会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因此,需要注重以下几项具体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研究性学习通常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围绕研究主题主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研究性学习,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取得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的利用信息,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和人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践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一)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

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二)探究性。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提出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

(三)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四、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有利于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保持较强的探索动机和创造欲望。

(二)重视资料积累,提供共享机会。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为学生的主动探究、自主参与和师生合作探求新知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师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所获取的信息、采用的方法策略、得到的体验和取得的成果,对于本人和他人,以及以后的各届学生,都具有宝贵的启示、借鉴作用。

(三)适应差异,发挥优势。不同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内容和方法上是有层次差异和类型区别的,因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可以各有侧重,在内容选择上可以各有特点。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具体条件,自主选择研究课题留有足够的余地。

五、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类型

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可以区分两大类: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

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

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前者如一次环境保护活动的规划,后者如某一设备、设施的制作、建设或改造的设计等。

一项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属于一种类型,也可以包括多种研究类型。综合性较强的专题,往往涉及多方面的研究内容,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参加者之间的工协作。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

小组合作研究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学生一般由3-6人组成课题组,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

个人独立研究可以采用“开放式长作业”形式,即先由教师向全班学生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可以提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专题,也可以不确定范围,由每个学生自定具体题目,并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用几个月到半年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

采用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全班同学需要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或辩论,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化研究,之后或进入第二轮研讨,或就此完成各自的论文。

(二)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在学习进行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本阶段要求学生自己调查、观访(也可有组织的)采访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中研究题目。

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研究题目的知识水平,该题目中隐含的争议性的问题,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组,共同讨论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如何收集可能获得的信息、准备调查研究所要求的技能、可能采取的行动和可能得到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反思所确定的研究问题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改变问题。实践体验阶段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本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

(1)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和趋势。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要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

(2)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对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

(3)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表达和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提倡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采取开辩论会、研讨会、搞展板、出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同时还应要求学生以口头报告的方式发表,或通过指导老师主持的答辩。

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三)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教师指导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拭试体作用,同时,也重视老师指导作用。左右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草药,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六、研究性学生的评价

评价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

(一)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一般原则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二)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与开展项目内容相关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等。

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是否主动提出研究和工作设想、建议,能否与他人合作,采纳他人的意见等。

二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这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以及小组讨论记录、活动开展过程的记录等来反映,也可通过行为表现和学习的结果反映出来。

三是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要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各个环节中掌握和运用有关方法、技能的水平进行评价,如查阅和筛选资料,对资料归类和统计分析,使用新技术,对研究结果的表达与交流等。

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要考察学生在一项研究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过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五是学生的学习结果。研究性学习结果的形式多样,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教师需要灵活掌握评价标准。

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局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

(三)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实施

评价要贯穿研究性学生的全过程。操作时可重点从三个环节,即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着手。

开题评价要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设想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解决问题过程中。

中期评价主要是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研究中资料积累情况,以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情况等。对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对于在研究中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通过教师指点、学生小组内部讨论、学生小组间交流、寻求校外帮助等方式予以解决。

结题评价主要对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情况、体验情况、资料积累情况、结题情况、研究结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进行评价。

评价的具体方案可以由指导教师提出,也可以在师生协商的基础上提出。鼓励由学生个人或学生自己设计评价方案,对自己的研究情况加以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0

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污染——光污染,它已成为现在都市的环境公害,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而这种光污染是由反光、反热的建筑材料造成的,如一些大厦的玻璃幕墙。在下午约2~4时折射的太阳光正好对着公路,司机们的视线受到干扰,存在安全隐患。在深圳也存在此种问题,特别是繁华地段的高层反光反热的玻璃幕墙,因此,本小组在深圳市的蔡屋围等繁华地段进行调查研究,开展了“光污染”的课题研究。

课题目的:

1.认识和了解光污染的有关知识。

2.调查城市光污染,并提出有关建议。

3.学会团结合作,学会对知识的探讨与研究?

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

1.查找资料:上网查找,翻阅书报。收集资料。

(1)光污染分为人造光与自然光,这些光照对人体有害处。

(2)人对光的色彩有何反应。

(3)光污染对各种人群的危害。

2.实地调查

(1)对行人、司机的采访。

(2)采用拍照,进行实情记录。

3.总结整理

(1)整理资料,分析内容。

(2)制作网页。

研究结果和分析:

1.光污染及其危害

根据环境科学的解释,光污染是指过量的光辐射,紫外线辐射和红外线辐射对人体健康,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1)眩光

造成光污染的光辐射中常见的是眩光。眩光是指在视野内有光亮度范围不适宜,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着极端的光亮度对比,以致引起不舒服或降低可见度的视觉现象,玻璃幕墙的光污染就是由于其反射太阳光、灯光等光线过强造成眩光。眩光使人的视力下降并迅速疲劳,日常生活中的眩光污染有很多,如夜间迎面而来的汽车前灯的眩光会使受到光刺激的司机和行人控制力降低,很容易发生危险等。

(2)自然光

自然光主要来源太阳辐射。太阳光主要有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等。而光污染是指过量的光的辐射,紫外光的辐射,能对人体健康、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如:受日光中的紫外线过度的照射,便会引起日光性皮肤炎,会使人身体暴露部位红肿,严重者起水疱,患部有灼热,刺痒或疼痛感;病情严重时,可伴随身体不适、发烧、恶心及心跳加速,长期日晒过量会造成慢性损害,长期照射阳光,紫外线能诱发皮肤癌。但适量的阳光照射是必要的。

(3)反射太阳光

反射太阳光,这种光污染是城市中最为严重的。例如,我市的建筑,虽然以玻璃幕墙为主,是很美观,但在美丽的背后却潜藏着杀机,它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很多危险,如:使正常细胞衰亡,出现血压升高,心急燥热等不良症状,还可以使人的视力下降尤其是眩光。

(4)人造光

人造光就是指我们日常使用的电灯,舞厅用的彩灯等。在舞厅里,我们看到的灯光五光十色,美丽万分,可你对它的危害又认识多少呢?各式各样的彩灯是光污染的来源之一。彩灯虽然能够强烈的刺激感官,同时刺激也能病发细胞,使人的眼睛不适,影响人的中枢神经,令人产生头晕目眩,站立不稳的感觉,长期处于这种灯光下会引起头痛,失明,食欲不振。此外经科学研究表明,彩光能给人产生心理压力,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

(5)彩光心理压力指数

灯光颜色 白光 黄光 绿光 蓝光 紫光 红光 黑光

压力指数 100 113 133 152 155 158 187

(6)光污染如何导致近视

作为学生的我们受到光污染的危害就更严重了,现代学生的近视眼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必不可少原因是光污染。学生所用的台灯,光质分为红外光、紫外光。红外光易被水分吸收,而人的眼球80%左右是水分,长期吸收红外光会使眼组织变异;紫外光有穿透力,杀伤力强,长期受紫外光辐射,眼细胞受到伤害。台灯的光污染会对眼睛造成疲劳,损伤,从而使视力下降。

2.光污染的防治与建议

(1)在光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可以多植树,树木可以减少光污染的强度,从而减少光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

(2)在交通繁忙地区的建筑物应少用或不用反光、反热的建筑材料,最好使用不反光、不反热的建筑材料。

(3)住宅区不用反光、反热性强的建筑材料,因为它会直接危害到人们的健康,生活习惯。

(4)若使用反光的建筑材料做外墙,应有自动转向反光系统。如:两栋楼隔着一定的距离而对立,若太阳光从对面大楼方向射过来,那么这栋大楼的反光外墙通过自动反光系统调节一定的角度,射向另一栋大楼再经过自动反光系统,把光反射到天空去,这种设想的可行性是可以的,但依现在的科技水平要完成这一系统是不可能的,它需要高新的科技与高能量的消耗,因此这种想法只有在未来实现了。

(5)现代社会提倡使用新能源,而太阳能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可以利用太阳的高热能来发电,在某些高原地区长年受到太阳的照射,我们就在那里安装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仪器,同样我们也可以在高楼大厦上安装此种仪器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一是能使世界上的二氧化碳污染大量减少,因为我们利用太阳能发电,可以减少对植被的砍伐,也可以减少燃煤的数量。二是能为此大厦减少电费,甚至可以倒卖电给发电公司,同时,能给在此大厦工作的人们带来合适的室内温度,夏不热,冬不冷。

(6)对已经产生光污染的玻璃幕墙,专家建议可采取其他补救方法,如用新型的亚光外墙建筑材料置换或对受光污染影响的地方增加隔光措施等。

(7)目前我国尚未对光污染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市政府应制定有关光污染的法律。如,如何使用反光、反热的建筑材料,与对它的使用加以限制;对光污染严重的地区要如何改善等。配合我国现阶段,制定有效的法律来改善现代化都市和国际性大都市的光污染情况,这样才能保证这里的人们的健康。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1

研究小组成员 :组长:姜瑞丰

组员:李蕾 刘羽

一、 开题报告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现在正值冬季,中国最传统的节日——春节将至。因此安全问题更不容忽视。如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当今社会最为重视的问题。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着安全隐患?人们的安全意识又究竟如何?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安全知识普及的程度又有多大的差别?带着种种疑问,最终我们确立了我们调查与研究的课题——“关于冬季及春节安全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人们针对“安全”二字的了解与重视程度,也为了在实践的同时,向人们传授一些更加科学有效的安全知识。当我们确定了课题,就开始了以小组形式展开了漫长又艰辛的研究性的工作。

二、 活动过程记录

1、活动计划

时间:20xx.1.15—20xx.1.16

地点:家中

形式:小组讨论

2、设计问卷调查

时间 20xx.1.16

地点:家中

形式:网络搜集资料,提出问题

3、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电脑投票、电话访问

时间:20xx.1.17—20xx.1.20

地点:多个村庄、网络等

形式:发放填写、投票、受访

4、分析结果 时间:20xx.1.21——20xx.1.23

地点:家中

形式:小组分工统计

5、查阅相关资料 时间:20xx.1.23

地点:家中

形式:上网

6、完成结题报告

时间:20xx.1.24

地点:家中

三、 问卷调查的分析:

一)、选择(在您认为正确的选项上打“√”)

1.您觉得针对炉子放出的煤烟,在屋内放盆水,可行吗? A、 可行 B、 不可行

7—17岁:A:33.3% B:66.7%

18—29岁: 25% 75%

30—45岁: 50% 50%

46以后: 50% 50%

正确答案为B。

分析:以上数据可知,年轻人基本不存在这种不符合科学的误区,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错误观念也越来越少。但中年及老年人由于年代的原因,普遍对此存在错误认识。因此,科学的安全预防措施应该特别注重这类人。

2.您曾经有没有过将衣物放在煤炉旁边的经历? A、有过 B、没有

7—17岁 A:71% B: 29%

18—29岁: 75%25%

30—45岁 55.6% 44.4%

46以后 35.7% 64.3%

分析:有过这样错误做法的又主要存在于青少年,他们认为,这些无关紧要,总是存在着侥幸心里,因此由此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大大增大。青少年应将这个问题重视起来。

3.您在购买鞭炮时有没有仔细看过其生产厂家、日期是否达到安全要求?

7—17岁 A:41.6% B 58.4%

18—29岁 60% 40%

30—45岁 50% 50%

46以后53.3%46.7%

A、 有 B、没有

无论哪个年龄段,都可以看出看与不看都占半数左右。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等,都应该采取措施进行这些知识的普及。

4.您认为燃放鞭炮时观赏者应该至少应该距离多少米之外?

A.5米 B.10米 C.15米 D. 20米

7—17岁 A: 20.8% B: 41。7% C: 8.3% 2 D:25%

18—29岁 0% 37.5%37.5% 25%

30—45岁 21.1% 26.3%10.5%42.1%

46以后 21.4%14.3%21.4%42.9%

正确答案为C。

分析:调查时,人们大多都说应该选最远的那个,说明大家都懂得燃放鞭

炮时要有最安全的距离。

5.您冬季有没有过将热水袋放在被窝里晚上抱着睡觉的经历?

A 有过 B没有

7—17岁 A 51.7% B 48.3%

18—29岁 50% 50%

30—45岁 52.6% 47.4%

46以后 46.7% 53.3%

分析:这种做法是极危险的,但预防程度由上可知,预防程度还是不够的。

6.以往的春节,您出去走亲访友之前有没有仔细检查一下家中的电器是否存在隐患?

A 有过B没有

7—17岁 A 58.3% B 41.7%

18—29岁71.4% 28.6%

30—45岁94.1%5.9%

46以后 100% 0%

7.以往的春节,您走亲戚之前有没有检查过门窗是否锁好?

A 有 B 没有

7—17岁 A 79.2%B20.8%

18—29岁 87.5% 12.5%

30—45岁 94.7% 5.3%

46以后93%7%1

分析:6、7问题的数据,说明中、老年更注意电器安全及防盗,青年人却没有这种观念。

8.以往的春节,您是否有睡懒觉、忽略早餐的时候?

A 有过 B没有

7—17岁A 66.7%B 23.3%

18—29岁 87.5% 12。5%

30—45岁 789% 21.1%

46以后35.7% 64.3%

9.以往的春节的家庭聚餐中,您是否“沉溺”于大鱼大肉之中?

A有过B没有

7——17岁A43.5% B 56.5%

18——29岁28.6% 71.4%

30——45岁 31.6% 68.4%

46以后 66.7% 23.3%

分析: 春节饮食是个大问题,饿肚子和暴饮暴食常发生在这个时候。中、老年能有一个比较平衡的饮食。

10.春节聚餐,饮酒是必不可少,但是您知道如何饮酒才是最佳最适量。一个60公斤体重的

人每天允许摄入的酒精量应限制在多少克以下?

A 200 B80 C 60 D100

7—17岁 A 8.3% B29.2% C 37.5% D20.8%

18—29岁 0%12.5% 87.5% 0%

30—45岁 0% 25%50% 25%

46以后 7。1% 21。4% 33.3%8.3%

正确答案为C。

分析: 人们都有尽量少喝的意识。

总结:a,多数人都不太重视鞭炮的质量等问题;

b,不同年龄段的人在不同方面的安全知识了解程度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

二)、小问答。

您认为春节饮酒哪些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大部分意见都如下)

1、少喝,最好不喝。

2、酒后不驾车。

3、喝好酒

4、酒后不闹事

5、喝酒不能吃海鲜,不能空腹饮酒,喝酒时最好不要吸烟

6、注意酒的质量

7、低浓度

8、不要饮酒过量

9、最好热热再喝

10、不要与汽水一起喝

11、不要边喝酒边抽烟

12、多吃少喝

13、注意看厂家是否正规及生产日期

14、不能连续性饮酒

15、不能饮酒过猛

总结:人们对饮酒的相关方面安全意识都不错,但是,实践中需要切切实实的做到。

四、 研究的成果:

本次研究性学习,我们研究的是“关于冬季及春节安全的问题”。

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人们针对“安全”二字的了解与重视程度,也为了在实践的同时,向人们传授一些更加科学有效的安全知识,让人们更加重视“安全”,并且而怎样又能涉及比较广泛而且具有代表性的“面”,最终,我们选用了问卷调查、电脑投票、电话访问这三种形式,对该问题进行了较为有效的调查与研究。

应该说,我们是借冬季及春节这一个比较重点的时期相关的安全问题的防范意识及其合理性,来反应其它季节(时期)其它方面人们总体的防范风险的意识如何,是否懂得用科学的方法来为自己及他人的生命筑一道坚固的城墙。

而从最终的结果来分析,人们及不同的.年龄段的人们对待不同的安全问题都有其优缺点。例如:“您认为燃放鞭炮时观赏者应该至少应该距离多少米之外”这个问题,在发放调查问卷时,我们发现,人们都有“越远越好”的意识,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一种体现。但对于“您在购买鞭炮时有没有仔细看过其生产厂家、日期是否达到安全要求”这个问题,无论是哪个年龄段,都很容易忽视这个问题,安全隐患由此而来。也反映出人们必须要从多方面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而针对。“您觉得针对炉子放出的煤烟,在屋内放盆水,可行吗”和“以往的春节,您出去走亲访友之前有没有仔细检查一下家中的电器是否存在隐患”这两个问题,分别是青少年正确率远大于中老年和中老年正确率远大于青少年。这又从一个侧面反应出,不同年龄段的人在不同的安全知识方面差异较为明显。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向他们多普及存在“缺口”的安全知识,对于国家、社会、集体及个人都有非凡的意义与价值。

最后,我们有以下几点“欢度冬季,快乐过年”的建议与大家共享

一)、消防知识

三清三关:即:阳台清、过道清、厨房清;关电源、关煤气、关门窗。

二)、饮食卫生常识

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2、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3、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5、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

6、不喝生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三)、燃放烟花爆竹注意事项

l、所有的烟花爆竹产品都应在室外燃放。

2、严格按照产品上的说明选择符合要求的场地正确燃放。

3、消费者还应注意:燃放烟花爆竹产品要保持警觉、清醒的头脑,思想意识不正常或喝酒后,请不要燃放烟花爆竹产品。未成年的小孩慎用烟花爆竹产品。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2

众所周知,资源是人类在地球上赖以生存的必要保证。人类为了满足目益高涨的生活需求,不断地加强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甚至采用了掠夺式的开发手段。资源的枯竭已经使人类的生存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如何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已经是人类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国目前正在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向2l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但面对我国严峻的资源现状,如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确保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关键。因此,如何选择一种更加合理、健康、节能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用尽量少的资源消耗去获得更为丰富多样的社会需求满足,并且从体制建设上保障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已经成为一个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可再生资源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弃物资源,其基本定义是: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并以各种形态存在,但可以通过某些回收加工途径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的总称(包括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气、废渣、粉尘等,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如农作物秸秆等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如废钢铁、废纸、废塑料等)。这里的再生,实际上是指废弃物资源的再生利用。废弃物资源在物质性能上的可再生性,是其可再生利用的根本。利用循环再生原料是人类社会工业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保证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持资源循环利用的必要手段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循环经济理念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指导下,为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就是资源的循环利用。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有关组织提出可持续发展原则时,就把资源的永续利用作为其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超过其自身的再生和更新能力,保障资源总量的稳定;对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是循环利用,以实现降低资利用成本、能耗,保护环境的目的。

由于非再生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这就必然产生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旺盛需求与自然资源逐渐减少和不足的矛盾,解决的办法一是通过技术开发和研究,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减少对资源的消耗,或者开发新的替代资源,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资源的需求。二是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即:工业生产的废弃物、农牧业生产的副产品以及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城市垃圾。通过开发利用这些可再生资源,不仅可以减少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需求的压力,还可以产生相当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保护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从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我国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建立了遍及城乡的废旧物资回收系统,但我国目前废旧物资回收市场比较混乱,废物收购环节多、价格低,再加上生活水平提高,老百姓收集并出卖废旧物品的积极性不如从前,导致大量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废旧物资作为垃圾被抛弃了,这又反过来增加了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因而也增加了国家在城市垃圾处理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人。

1.1 已形成再生资源循环加工体系

多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再生资源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已初步形成遍布全国的网络纵横的再生资源循环加工体系,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2 再生资源处理能力高,回收量成倍增长

近些年我国很多城市开始采用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收集不同类型的垃圾,并分别把生活垃圾转换成家畜饲料、有机肥料或燃料电池用燃料,先进的“垃圾发电”也已经被采用,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的循环和提纯能力也大大提高,再生资源处理能力日益科学化。同时,我国每年废旧物资的回收量也大幅增长,方便了人民生活,减少了环境污染,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再生材料,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3 再生资源的科技开发有新的突破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研究”曾经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现已完成7个课题l4个专题。我国在再生铅、再生铝、再生锌、废钢铁屑、废旧轮胎的利用等方面也都有新的突破,其中利用废旧蓄电池回收铅的生产与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回收率高达98% ;用易拉罐配制成“6063”或“38”号合金铝;废铝熔炼铝硅铁复合脱氧剂和铝锰铁复合脱氧剂,炼钢脱氧可节省A00铝35%,已经获得国家专利;废旧轮胎细碎和改性技术及其应用也获得成功,并开始在全国推广。另外我国在垃圾发电和产热技术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技术方面也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 我国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据测算,中国每年可以回收但没有被回收利用的可再生资源价值约为350—400亿元之多,可见我国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仍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2.1 综合利用率低,浪费大

目前,矿产资源总回采率仅为30%左右,比世界平我国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李敬伟胡艳华胡日查均水平低2O个百分点,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的只占三分之一,综合回采率不足20% ,采主弃副,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甚至掠夺式开采、严重浪费和破坏资源的现象相当严重。

2.2 法制建设滞后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我国系统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多年来,国家制订了一系列鼓励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政府和措施,但至今还没有一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国家法律,资源综合利用管理还没有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

2.3 管理相对薄弱

主要表现在:资源综合利用的标准化工作刚刚起步,还不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市场体系尚不完备,废物交换和交易制度尚未建立起来;资源综合利用的申报认定制度还未建立;资源综合利用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资源综合利用的信息网络还未建立起来。

2.4 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资源综合利用是一项长期性、公益性事业,国家应有长期稳定的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在符合税法规范的原则下,以适当的形式固定下来。实行新税制后,国家先后出台了资源综合利用减免所得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减免增值税的优惠政策,但有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此外,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在资金上得不到保证,投入严重不足。目前我国没有专项资金支持资源综合利用,融资渠道没有解决,资金筹措非常困难,因此一些技术先进、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难以安排。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3

一、选题背景

在当代,工、农业生产活动中应用了大量机器。机器的广泛应用,使摩擦力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如何利用有益摩擦及避免有害摩擦是节省能源的重要途径,而摩擦力又以各种方式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摩擦力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因此我们选择此课题进行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以日常生活中摩擦力的作用为切入点,运用中学物理所学的有关摩擦力的知识,研究分析摩擦力受何种因素影响,力求得到一些课本所没有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从而加深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有关力学知识。

本课题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组员实验,研究分析生活实例,能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写论文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而组员间的配合也是对我们的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的考验。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验证滑动摩擦力受正压力及动摩擦力因素影响,并探索其它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2、研究影响静摩擦力的因素。

3、定性研究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从新浪网、课外书籍中采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2、实验研究法 通过动手做实验进行定量研究。

五、研究计划

[一]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此阶段为理论分析阶段。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为接下来的实验验证阶段确定研究方向。本阶段计划用七周,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确定研究课题

2、查阅文献资料

3、设计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此阶段为实验验证阶段。通过一系列实验,结合组员间的讨论定下论文初稿,再通过指导老师的指导,进行补充修改。最后形成正式的研究报告、论文。本阶段计划用十三周时间,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进行实验研究,取得实验数据。

2、整理、总结研究结果。

3、撰写论文。

4、成果展示。

[二]任务分工

1、查阅资料:

2、准备开题报告:

3、撰写论文:、

4、成果展示:全体组员

六、可行性分析

1、课题本身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多种书籍都曾进行探讨,有较充分的资料来源,且涉及的力学知识与中学物理教材紧密相连,使我们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现实性和合理性。

2、可利用每周学校研究性学习时间,周末及寒假进行研究活动,时间充足。

3、活动所需经费不多,活动工具简单,都能由组员自行解决。

4、全体组员对课题有浓厚的兴趣以及信心把研究做好。

七、预期成果:论文

八、成果表达形式:文字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在人类生活、生产中,摩擦力无处不在。摩擦力按其性质可分为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三种。不同性质的摩擦力,影响其大小的因素亦不相同。我们组选择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进行研究,并粗略研究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研究至今,已取得一些成果。

首先对于滑动摩擦力,从课本中知道它与正压力成正比。我们组员采取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准确验证了在动摩擦因数一定时,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这一结论。但因为动摩擦因数较难控制,只粗略验证了在正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与动摩擦力系数成正比这一结论。由此,我们仍可得出f=μN这一公式。

那么动摩擦因数由什么决定呢?我们知道动摩擦因数反映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反过来说就是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决定了动摩擦因数,而动摩擦力是两个有不光滑接触,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动摩擦因数也不是单独由某一物体表面粗糙程度决定的,而是由两个有相互作用摩擦力的物体的接触面粗糙程度决定的。

假如我们拿一支笔,一段小绳,把绳子缠绕在笔上,我们会发现绳子缠绕的圈数越多越难拉动,如果绳子之间有重叠的话,则更是难以拉动。这中间是否存在其它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呢?我们分析得到:绳子在笔上每绕一圈,绳子与笔之间就多了一圈(无数多个)接触点,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多了无数处,即有更多的地方产生摩擦力,所有的摩擦力叠加在一起,便使合力增大了。若绳子中有重叠,则不止绳子与笔之间,连绳子与绳子之间也会有相互作用,阻碍对方运动。且这时绳子与笔的压力除直接与笔接触的绳子的压力外,也包括绳子与绳子之间的压力,这样摩擦力便急剧增大,以致难拉动绳子。生活中,船靠岸时总是用绳子绑住岸上的桩,也是采用多绕几圈绳子的办法来增大摩擦力的。但这里面并不包括除正压力及动摩擦因数以外的其它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对于静摩擦力,其产生原因是因为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相对运动趋势产生的原因是有外力作用,因此,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不仅包括接触面不光滑、有正压力,还需要有外力作用。在不超出最大静摩擦力的范围时,外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一旦超出最大静摩擦力的范围,物体便开始运动,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那么最大静摩擦力与什么有关呢?经过实验可知fmax=μN即最大静摩擦力与静摩擦因数和正压力成正比,其中静摩擦因数比动摩擦因数稍大,因为当外力等于动摩擦力时,物体受力还是平衡的,要使物体运动,就必须增大外力。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固定的,较少的,但其表现形式却十分多样化、复杂化、只有充分了解、控制这些因素,才能充分利用有益摩擦,避免有害摩擦,最大程度地改进生产,改善生活。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4

课题题目: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

目标:探索研究性课题,推进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教育。

内容:

1、高中生内隐的研究;高中生引起注意的习惯;专心思考的习惯;

2、定向思维的习惯;批评的习惯;求异的习惯;思考的习惯;

3、外向的学习习惯--专心听讲,大胆表达,认真阅读,及时摘记。

4、独立钻研的习惯;专心作业的习惯;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5、合作共事的习惯;合理摆放学习用品的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习惯。

6、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习惯;快速反应的习惯。

目的与意义:新课程改革自提出以来,经过十余年的酝酿、推广和实施,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进一步指明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加快了素质教育的进程。

首先,高中生思想和感情的发展需要良好习惯教育。良好习惯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情。良好习惯给高中生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

其次,高中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需要习惯教育。日常行为习惯展开形象思维,激发创造意识,富有表现力。

活动计划:

(一)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申报立项

2、开题并按计划实施方案,包括活动过程中的研究报告的提出,研究论文的撰写,资料的汇报,阶段性小结。实验教师平时应做好各阶段性实验总结,案例及相关的案例分析。整理和分析有关教学资料,进行初期、中期、后期等的评比工作

3、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4、问题及原因分析

5、采取对策方案

6、培养高中生良好习惯实施

7、实施效果调查分析。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准备实施阶段。作好课题前期准备工作,立项申报,开题论证,成立课题组,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各科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

1、进行学生习惯研究,明确研究的目的意义,并聘请有关教师对课题进行进一步论证,确立研究的重点方向,初步制定方案。

2、采用申报审核方式,组建课题组,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

3、健全校级管理机构,对研究进行指导协调。

4、第一阶段的小结。

第二阶段

1、制订明确详实的阶段研究计划;按计划全面实施研究。

2、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层次的良好习惯的教育,搜集典型课例和活动录像等资料。

3、进一步完善课题目标,开展好各项活动,做好阶段性小结,重视行为教育活动对青少年精神世界的熏陶作用。

4、中期阶段性小结

第三阶段总结验证阶段。

总结经验,争取上级验收,取得实验成果。每位课题实验教师写实验报告,课题组写总报告。按实验方案进行总结,整理资料,撰写实验报告、论文等,收集典型课例和活动录像,对研究进行综合分析。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5

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收官”阶段,旨在反映课题研究过程和结果的书面材料。通过结题报告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培养自己归纳、总结、概括、推理和论述能力,学会展示自己的工作和成果;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结题报告的要素:结题报告主要是介绍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报告将以下几个问题介绍清楚:

做了什么事情(研究的题目)。

是谁做的(课题组成员--课题负责人、组员是谁?)。

为什么要做(课题的目的、意义、来源及背景)。

怎样做的(课题研究的过程)。

做得怎样(课题研究的结果)。

讨论或体会(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和同行探讨;有哪些感受向同行交流)。

参考文献(要注明参考文章的作者、名称;如果是网上查寻的,还应注明网址)。

结题报告的一般格式: 一般由标题、摘要、研究背景、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

(一)标题

标题是课题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在整篇论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标题名称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引人注目。题目要新颖,醒目得体,能准确表达研究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切忌“体会” 、“浅谈” 、“管见”之类用语,否则显得肤浅、俗气。⑵简练明了。标题字数要少,直奔主题,使人一目了然。若标题偏长,可增设副标题。⑶便于分类。标题要表明研究的主要变量,能看出研究内容的学科范围和课题类型。

(二)摘要

摘要是课题研究的内容提要和研究成果的简短总结,能直接说明研究的问题、方法、过程和主要结论。使读者看了摘要后能了解结题报告的概况,以决定是否值得阅读全文。摘要撰写要短小精悍、准确完整、严谨流畅,一般不要越过300字。

(三)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又称提出问题、前言、引言,这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 ,其重点是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说。引言的逻辑结构为:阐述问题的前后联系→提出研究问题→形成研究假说。其主要内容:⑴介绍研究背景和目的,阐述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尚未解决的问题及研究进展。⑵简介本课题的研究方法。⑶概述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正文

正文是研究者表达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的主体部分,在研究报告中占绝大部分篇幅。要求详细阐述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过程,说明产生结果的条件及相关因素,对一些不容易了解的地方要给予明确的解释。正文主要包括方法、结果和讨论三部分。

(1)方法

研究方法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对课题出现的主要概念的定义与阐述。②研究对象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及研究的时间安排。③各变量间的关系分析。④研究的操作设计与研究成效的比较方式。这部分内容与前面我们的一个专题如何选择研究方法相关的。

(2)结果

结果是总结课题研究的数据和有关的统计分析或调查结论,这是研究报告的另一个主体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列举以原始资料为整理所得的统计图表等数量资料和经过归纳的定性资料。②用逻辑学和统计学等技术手段得出结果或结论。③简要说明结果或结论与研究假说的联系。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三点:一是选取数据和现象描述要实事求是。数据或取样要准确、具有代表性,事实材料要有典型性,决不能按主观意愿任意舍取数据或更改素材,更不能造假。二是图表要少而精,简捷明了。借助图表可以明确、简捷、形象地表示出主要结果,故图表要精心设计、使人一目了然,但不宜过多,一般不要超过3--4个。三是结果或结论要科学严谨。分析问题要遵循认识论规律,所得结论要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写结论时措辞要严谨,逻辑要严密,内容要具体,不能使用“也许” 、“可能” 、“大概” 、“前茅” 等模棱两可的用语,更不能夸大其作用,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内领先” 等。

(3)讨论

讨论是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主观认识与分析,其作用在于从理论上加深对研究结果的认识,并对研究结果不完善之处作补充说明,对研究本身的局限性进行探讨,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科研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怎样写结题报告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列于研究报告的末尾,应注明报告中直接引用或提到的文献资料来源。这不仅反映了作者科学求实的态度,而且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文献资料的积累方式,今后要使用同样资料时,参考文献目录无疑是查找的索引。参考文献一般引用正规期刊杂志和正式出版物,未经出版的资料、网上资料和报纸不宜引用。资料引用应列出文献的名称、作者、刊物(或出版社)名称及页码、发表(或出版)时间等。参考文献目录排序有3种方式:⑴按研究报告所提到或引用的顺序。⑵按文献发表(或出版)的时间顺序。⑶按姓氏笔划排序。

撰写结题报告的注意事项: 撰写结题报告(即科学论文)是一项严肃、慎重的工作,必须要认真对待。除了上述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1.论文撰写要注意科学性、真实性和新颖性

科学性是指题目与结论的合理程度,要做到书写规范、文理通顺、叙述明确、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真实性是指原始材料是否完整,论文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原始材料完整是指有原始记录(应由学生本人填写),并附有必要的实验数据、图表、照片、标本等。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愿,任意修改数据或素材,为自己的观点报务。研究性学习论文切忌“成人化”,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是可以的,但不能越疽代疱。新颖性即独创性,论文中结果与有关数据是通过实验或调查获得,是他人所没有的。以往的学生论文存在“假大空”现象,关键是没有实验数据及其它原始材料,或从报刊杂志上抄袭。因此,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重视原始材料的积累。研究的成功经验要在实践中通过检验并加以推广,若发现问题可以进行下一轮的探究活动,进行滚动式研究。

2.要善于运用和图表来说明问题

研究结果完全用文字表述,不但比较繁琐,有时还不容易表达清楚。若在文中恰当运用图表,可以简捷明了地表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图表可以对研究过程中一些零乱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加工整理,从而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某些规律和特征,显示事物发展规律、变化趋势及分布状况。常用表格有分类表、频数频率分布表、累积频率分布表等。使用表格一般都要进行显著性检验,如卡方检验。有时为了更直观地表达研究结果,可以用统计图像,如条形图、圆形图、线状图等。在论文中若运用量表和常模,必须标出名称,并简述使用方法[1]。

3.论文的篇幅要适宜

要做到行文流畅,不说空话、大话,对于一些谦虚和自夸之词、一般公式及推导、一般常规的实验方法等等都可省略。凡能用表格说明的问题,就不必用文字描述;能用图像表达的,就不必列表格。总之,要做到删繁就简,字无废言。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6

课题的提出

本课题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涵盖了两种含义。即广义和狭义。从广义上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中,主要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同时也包括学科内的专题研究活动。从狭义上理解,它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研究探索为基本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养成教育为归宿的学习活动,它实现了知识、能力、态度的三位一体,极大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深层内涵;它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它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台阶。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目标

1.内容:

挖掘化学学科中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和信息;

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模式;

化学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与化学教材相对应的各阶段研究性课题等。

2.研究目标:

学生目标:

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教师目标:

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研究性学习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或提出研究任务,即建立问题的初始状态。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用新颖的方式和生动的语言创设出若干问题,让学生探讨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让他们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去进行研究。

学科目标:

化学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教师通过生活实践和社会调查、通过观察实验和奇趣事例、通过原有知识储备、通过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来创设问题情境,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从而获得较为牢固的知识。

究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

1.基本原则:

(1)全员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名学生都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2)综合性原则:由于研究性学习以问题为载体,每一个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都会涉及到很多知识,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很自然地就在已学过的知识间建立一定联系,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系统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学习从学科的学习带向综合的学习,综合应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期有所收获。

(3)自主性原则: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探索性原则: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学习过程。

2.研究方法:实验法

3.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 由教科室组织举行系列讲座,学习理论,设计方案。使教师和学生明确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程序和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程序。引导师生及学生家长提高认识,作好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准备。

(2) 指导学生选择课题,明确如何发现问题,怎样归类分析问题以及选择课题的一些原则。

(3) 做一些课题研究的示范工作学科教师结合所教学科,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进行研究问题,通过提出问题——描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论证——解释结果——评价结果——问题解决的学科上展示,对学生进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指导。

(4) 培养课题研究的骨干。通过学习,有的学生已着手开展研究,我们在各班培养一些课题研究的骨干,以带动全体学生。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具体任务是:

(1) 指导学生定课题。从身边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研究课题。学校在课题选题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生选题比较有特色。一是围绕学校学生学习生活,如食品中防腐剂的含量及对人体的作用,购买小食品的消费情况的调查;二是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课题,如房屋装修的材料与污染情况调查、人体所需元素的调查,通过调查、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2) 指导学生制订研究方案

教师对学生所选课题就研究的可行性分析、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指导、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具体实施的步骤等制定研究方案。(3) 以班为单位进行开题报告,选聘指导教师,高一年级共确立了82个化学课题,化学子课题组对课题进行归类和整理。

(4) 整合各方面力量,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确定课题后,我们整合各方面力量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集中活动和分散步活动相结合,重点从两个方面让学生实践、体验。一是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通过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最后得出结论。二是调查研究。学生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得调查结果,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和观点。

(5) 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估。对课题研究进行陈述并展示所取得的效果,推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在班级展示学生的调查报告,评估内容。重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研究性学习的参与程序。

(6)课题组成员分工挖掘研究性学习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将设计研究性情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

(7)开展研究性学习公开课,

四、研究成果

我组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其中上研究性公开课有:

付晓艳:《氯气》一课获辽宁省重点协作校青年教师创新教学大奖赛一等奖

张玉洁先后上了两节研究性公开课。课题分别是《卤族元素》和《环境保护》。

效果显著。

顾绣红:《家庭装饰与污染》一课,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潜能。

陶萍和王恩成:《食品安全》别具一格。

候跃平:《环境保护》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使课堂生动活泼。

我组有关研究性学习论文有:

候跃平:《研究性学习教师》被评为辽宁省优秀论文一等奖。

王恩成:《机遇与挑战》获第__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

《角色转换》获辽宁省高中化学新教材研讨会一等奖

《新课程与自学能力》获东北地区走进新课程优秀论文一等奖

付晓艳:《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获东北地区走进新课程优秀论文一等奖

王霞写出了《研究性学习初探》一文。

经过近一年的实验和探索,研究性学习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一个课题组的学生认为: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科学研究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而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科学的理论和掌握科学的方法,只有通过团结合作,才能有科学的决策,我们觉得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学生非常赞同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高尚情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观察、交往、研究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五、子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

成员:

执笔: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7

茶是中国的第一大饮料,海南的茶叶在中国茶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珍惜品种多种多样,茶叶加工技术纯熟,产茶地面积广阔,特色茶叶风靡全球。为此,我们对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

研究课题: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

小组组长: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研究方法及步骤:

1、分组,分工;分别进行上网查询,查阅书籍,问地理老师等。

2、对查来的资料进行筛选,选取最有用的信息。

3、对信息进行整编,整理出一篇报告。

研究目的:海南特色茶叶众所周知,品起来更使君感觉到丝丝清爽,荡气回肠。那么,海南究竟有哪些特色茶呢海南又具备怎样的优越条件致使能种植出这么好的茶叶呢对此,我们对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报告:在学校全面展开的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我们小组5人与指导老师一齐提出了这个课题。这个课题的侧重点在于分析与取证,结合茶叶的生长环境,与海南主要种植茶叶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相比较,得出结论。这个调查报告主要结构是:先介绍茶树普遍的最适生长条件,再依次列举海南茶叶主要分布地五指山,白沙及万宁中的特产茶叶,及它们生长所需要的环境,透过介绍上述三地的自然条件,最终得出结论。

一,适宜茶叶生长的条件

茶树生长对气温和热量的基本要求:

茶树喜欢温暖的气候条件,对温度和热量有必须的要求。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茶树才能生长良好。气温在10-35度之间时,茶树通常能正常生长,在20-25度时生长最快,气温超过35度时茶树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在春季一般日平均期望稳定在8-14度时,茶树的越冬芽开始萌发。气温降到15度左右时,新梢就停止生长,但根系一般在温度低于8度时才停止活动。因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茶树在冬季不能正常生长,处于休眠期,在某些地区由于冬季温度过低还会造成冻害。除了对温度要求外,茶树对积温也有必须要求。一般状况下,一年之中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越多,茶树的生长时期就越长。茶树每萌发一轮所需的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为760-1060度。(海南岛年平均气温在23度左右,最冷也超但是5度,这就为茶叶的生长带给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茶树生长对水分条件的基本要求:

水分是保证茶树正常生长的基础条件之一,雨量不足,空气湿度太低,对茶树生长不利。降水是茶园水分最主要来源,保证茶树能正常生长的年降水量一般要在800毫米以上。在茶树生长期间,月降水量通常不能少于100毫米。当月降水量少于50毫米时,茶树缺水。空气相对湿度对茶树生长也会产生影响,一般认为,在茶树生长期比较适合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低于50%对茶树生长发育不利,而且使茶叶质地粗硬,品质降低。(海南岛年平均降水量控制在1500毫米左右,最低也在950毫米以上,所以空气湿度较湿,茶叶水分多,味道纯。)

茶树生长对土壤的基本要求:

茶树对土壤条件有必须要求,一般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个性要求土壤呈酸性,PH值在4。5-5。5最为适宜,PH值高于6。5的土壤不能种植茶树。我国适合种茶的土壤主要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褐土和紫色土等。

附:海南茶叶分布图

二,生长在五指山地区的茶叶

五指山市年平均气温22。4℃,无寒冬,无酷夏,四季如春。在那出产的主要特色茶叶是苦丁茶与水满茶。

苦丁茶(海南最早的野生茶)

苦丁茶属冬青科植物,适合于热带及*带气候条件下生长,据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茶味苦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矣,“唐代名医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记载“久食令人瘦,去人脂“《本草拾遗》记载“久食令人瘦,去人脂“《标准药性大辞典》亦载“苦丁茶味甘苦,性寒无毒,为凉肝散风要药……“可见苦丁茶具有:降血压,血脂,消热消炎,防龈解酒,消带减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理疗保健功效,适于日常饮用,是理想的`纯天然绿色保健饮品,“取于天然,饮得自然“。海南岛五指山脉,海拔1867米,常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气候湿润土质疏松肥沃,是苦丁茶最为理想的生长地区:正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五指山苦丁茶独具一格的品质。因此,海南五指山苦丁茶才如此享誉海内外。

水满茶

水满茶也是海南绿茶中至高无上的贡品茶水满茶是五指山野茶,长年生于云雾之中,得天地之精华,醇郁甘甜,且有防感冒,止腹泻,健胃醒神之效。五指山野茶在万亩以上,现有移植。茶树植株为乔木型,大叶种,树姿直立,分枝部位高,叶椭圆形,叶面隆起,叶齿浅稀钝,芽叶*,树高11~12米,树幅7~8米。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区,产量少,适宜制作绿茶。之所以是贡品,是因为水满茶的生长条件太独特了,置于高山云雾之中,只有云雾缭绕,恍若仙境的五指山山腰才能满足其生长条件。

三,生长在白沙县的特色茶叶

白沙绿茶

白沙绿茶产于海南省五指山区白沙黎族自治县国营白沙农场。白沙黎族自治县坐落在黎母山脉中段西北麓,南渡江上游;地形为东南高,西北低,山地面积占41。9%,全县大小山峰有440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0多处,南部鹦歌岭为峰,1812米,是仅次于五指山的海南第二高山。全县大小河流30条,其中流经境内的南开河,石碌河,珠碧江为海南有名的三大河流。白沙县属热带季风性气候,高温多雨,光热充足,全年日照20xx小时以上,年平均气温21。9℃~23。4℃,年平均降雨量1725毫米,山区气候特点突出。产茶区位于该县鹦歌岭下方圆10公里的小盆地。那里四面群山环绕,溪流纵横,土质肥沃,雨量充盈,云雾弥漫,气候温和,是属于高山云雾区。年均阴雾日长达215天,月均气温16。4~26。9℃,温射光合作用强,乃是天然的产茶之地。白沙境内的国营白沙农场是白沙绿茶的主要产地。目前白沙农场的茶园面积已发展到5000多亩,种植的茶树为海南,云南大叶与福建水仙,乌尤四个优良品种。其特点为:叶之更换,花之发育,实之结成,均为局部进行,因此茶山常年翠绿,四季枝叶繁茂,芽长柔嫩,优质高产,1993年干茶产量已达五千担。

四,生长在万宁的特色茶叶

万宁市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温差小,积温高。年平均气温24℃,最冷月平均气温18。7℃,最热月平均28。5℃;全年无霜冻,气候宜人;二是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2400毫米左右;三是日照长,年日照时数平均在1800小时以上。

鹧鸪茶

东山岭的鹧鸪茶有名气,那是因为茶树吮吸了当地土壤里酸碱适度的丰富有机物质,受益于山川灵气,云雾,香露,茶叶长得绿油油,毛茸茸的。新摘的茶叶放进嘴里品嚼,起初有一丝苦涩味;之后就是沁透肺腑的馨香。经过科学加工处理后的茶叶,色泽清亮,味似甘草,芬芳沁人。科学分析报告证实,鹧鸪茶叶中内含人体所必需的9种物质和17种氨基酸,其中可溶性钙和镁元素含量甚高。这也应证了万宁实有的中性且高度肥沃的土壤。

其实在海南生长的特色茶叶还是十分多的,我们在那里只是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茶叶,所谈到的资料还是屈指可数,肯定不能满足读者及学校的要求。以后的地理学中,我们将会学到更多的关于植物种植的环境,我们研究课题的中学生,海南茶叶协会,海南有关的学者也将继续努力,为着力解决海南的茶叶种植,发展,销售,前景作出贡献。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8

课题题目:关于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

组别:第三组

组长:蒋艺莹

指导老师:刘小红

课题组成员:林泽漩、吴玲、蒋艺莹、李秀珍、符青坛、陈桂银、陈艺绮

一、课题提出背景说明:

修正液,又称“涂改液”,“改正液”,是一种普通文具。于19xx年由美国秘书贝蒂·奈史密斯·格莱姆发明的。涂改液是一种白色不透明颜料,涂在纸上以遮盖错字,干涸后可于其上重新书写。涂改液不像胶条一样容易把纸撕破,也不像橡皮那样对钢笔、圆珠笔束手无策,它方便、快捷、干净、覆盖力强,挥发快。被学生们当作是改正错误的好帮手。

涂改液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据调查,在部分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中的使用比例在80%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高达95%以上。但在同学们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闻到一些刺激性气味的气味。有些同学为寻求快干,用手去擦拭未干的表面,结果将液体粘在皮肤上。更有甚者,有的学生还把修正液当成玩具,互相挤射。而多数的涂改液都标称有进口产品,但没有中文标识,更没有印有“儿童不宜接触”等警示语。有关人士还认为,修正液用多了可能产生依赖心理,尤其是孩子。

为此,有记者到中山区某小学采访了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他告诉记者,自己三年级就开始用涂改液改作业了,班里30多人,至少一半人有涂改液,没有的同学需要时就借用别人的。“直到修正液有什么危害吗?”记者问。“知道一点,但用它改错习惯了,反正只要不吃就行了。“记者又随机采访了10名小学生,他们中有6人拥有修正液,仅有3人知道修正液的主要成分和主要危害。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持明确反对态度的不多,有的学生虽然知道修正液的`危害,但由于其十分便捷的修改功能,觉得利大于弊,所以仍继续在使用,较高的使用率和学生对相关常识的漠视,实在令人担忧。

了解到这里,我不仅对修正液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白的像雪一样的修正液背后究竟有什么我们还不了解的东西。

二、研究课题的途径:

通过查阅报刊、互联网、访问、调查问卷等形式

三、研究内容:

1、修正液主要成分

2、修正液毒性探究小实验

3、修正液的危害

4、修正液的用法

四、研究目的:

修正液的成分到底是什么呢?她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呢?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呢?在使用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呢?如今市场上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许多环保型的修正液,这样的修正液是不是就真正安全了呢?

五、任务分工:

负责活动记录,实验记录:符青坛、李秀珍

资料保管和整理,陈述报告,问卷调查:陈桂银

负责上网及上图书馆查资料,撰写报告:陈艺绮、蒋艺莹

负责各超市实地考察:林泽漩、吴玲

六、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01~02月,上网,图书馆查找有关修正液的资料。

第二阶段:20xx年02~03月,访问同学,了解修正液种类及可能产生问题。

第三阶段:20xx年03~04月,实地考察,了解修正液在学生中运用的普遍性。

第四阶段:20xx年04~05月,整理资料,分析结果。

第五阶段:20xx年06月,撰写结题报告。

七、预期成果:

调查报告

呈现形式:文字图片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9

撰写开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必要条件,为研究者提供了明确的、可操作的程序,是课题研究的“蓝图”。实际上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若分析之后觉得还存在问题,则可以马上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从而避免“大题小做”或“小题大做”。因此,开题报告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课题研究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一、开题报告的内容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我们为什么会想到要研究这个课题?谁是我们研究的特定对象?通过研究,我们试图实现什么?我们想弄明白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决定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具体的时间安排和实施步骤,尤其是一开始准备实施的步骤。我们需要哪些工具和资料?如何得到这些工具和资料?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你的研究会带来什么成果研究报告、实物、还是其他?导师的建议和鉴定等,其中实施计划是开题报告的主要部份。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成员分工应是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职责。实施计划是开题报告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实施计划要详细写出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地点、任务和目标、由谁负责。若外出调查,要列出调查者、调查对象、访问的专家、调查内容、交通工具、调查工具等。如果是实验研究,要写出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图书资料、器材。实施计划越具体,越容易操作。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如上网和设计问卷等比较基础的方法)、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预期成果一般是论文或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形式来表现。

二、开题报告的格式一般用表格形式呈现,也可用其它方式表达(详见附件:研究性学习课题“贫困山区“空巢”家庭子女教育生存状况调查与分析”的开题报告)。

三、撰写开题报告的注意事项撰写开题报告一要注意可行性,二要注意科学性,三要注意过程性。开题报告要详细、明了,研究方法和步骤要具备可操作性。实施计划要写得具体、翔实,各研究阶段时间安排要合理、充裕,课内时间一般用于选题、搜集资料、交流展示,而调查、实验、材料处理、论文撰写尽量安排在课外;若是实验研究要考虑重复实验,以排除偶然因素的干扰。研究方法的选择要根据课题内容、学生认知水平及教师的指导能力来确定。资料搜集和实验尽量在校内完成。开题报告要体现出立意新颖、结构严谨、行文流畅等特点。提出问题和目的意义要与预期结果相吻合;方案中各部分切忌张冠李戴;获得的信息资料和提出的观点要客观真实,经得起推敲。整个研究过程必须在开题报告中体现出来,如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选题→开题→资料搜集→实施→结题→交流展示→研究后反思)和预期结果等等。参考文献[1]蒋志萍等?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指导[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xx、[2]杨章宏?教育科研过程[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xx、[3]周平儒?研究性学习文档的撰写[j]?中国创新教育研究,20xx(2)。

附件:课题

开题报告课题题目:

指导教师:

课题组长:成员:班级:

简要背景说明:为了更好地反映全国贫困山区“空巢”家庭子女的情况,我们特意以国家级贫困县的平昌县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并以此粗略地评估整个贫困山区“空巢”家庭子女的生存教育状况。平昌县地处大巴山西南麓,是拥有 92万人口的贫困大县,全县近半数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许多外出务工者都将子女留在了家中,中小学就成了“空巢”家庭子女聚集的“大本营”。这些情况使我们在为“空巢”家庭子女的学习、生活担心的同时,便决定对此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结论,愿为平昌县乃至全国贫困山区的“空巢”家庭子女的教育、成长献计献策。

课题的目的意义:目前,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程度不一,造成了贫困山区的富余劳动力大量外流。这种现象必然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中又以对“空巢”家庭子女生存和教育的影响最为突出。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劳动力流失,形成了大量的“空巢”家庭,我们形象地称这一特殊群体为“空巢”家庭。为了搞清楚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生存教育状况,我们特进行了这次调查。

主导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相关课程:语文、政治、数学活动计划:

任务分工:设计印制问卷调查表:韩箫、刘洋、张荣道;实地调查:韩箫、刘洋、张荣道;访问专家:韩箫、刘洋、张荣道;结题报告执笔:韩箫;资料整理:刘洋、张荣道。

活动步骤:分三个阶段实施前期准备:形成研究方案,查找资料,做好知识准备;调查研究:实地调查采访,获得实事材料;汇总成果: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事材料,形成结题报告,完成个人总结,写出心得体会。

计划访问的专家:江口镇、西兴镇、斯滩乡地教育工作者和乡村干部。

活动所需的条件:图书资料:、等资料。

预期的成果:通过对“空巢”家庭子女教育生存状况调查、分析、访问,写出质量较高的结题报告,采用心得体会的形式,总结已学会并掌握常见的研究方法。

一、课题基本情况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四、课题概念的说明与界定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七、课题研究步骤及内容

八、经费计划与使用管理

九、主要参考文献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0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发明逐渐走迈人们的生活。家用电器更是为我们提供了方便与丰富我们生活。而与同时,一个隐形杀手的潜伏在人们的四周。它无色无味,也许在短时间内不被人们发觉。可久而久之,它便威胁到我们的生命。为此,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了解更多的辐射危害,寻找出可以防辐射的方法,给予更多人帮助。

二、生活中的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一种物理现象,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电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电磁辐射有两大类:一是自然界电磁辐射源,来自某些自然现象,如雷电、台风、太阳黑子活动与黑体放射等。二是人工型电磁辐射源,人工型电磁辐射源,来自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统或装置与设备,其中又分放电型电磁辐射源、射源电磁辐射源及工型频电磁辐射源。

三、电磁辐射的危害

1969年~1982年,美国与里州有951名男子死于脑瘤,当时该地区在发展多项电器工业,而这些人之中大部分就是电工或电器工程师。对此,得克萨州癌症医疗基金针对这一些人进行抽样化验,发现好多人的癌细胞比一般人的生长速度快24倍。吸收电磁辐射过多,会导致胎儿变形、骨髓早死、白内障、肺致病死性损伤。

四、有效防护电磁辐射措施

1、缩短一次接触电磁辐射的时间

2、使用防辐射护肤霜。

3、别把家用电器都集中在一起使用。

4、假如有应用手册,该根据指示规范,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5、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6、当电器不用时,最好将电源关闭。

五、各家用电器的辐射量。

也许这些电器的电磁辐射不是很大,然而我们却不可忽视。电磁辐射有一个累计效应,偶尔一两次看不出什么毛病,但日月累积到一它程度就会慢慢对人体产生危害。

注意:对人危害三大要素

a、辐射源的强度

b、受辐射的时间

c、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

六、调查周围人群对电磁辐射的认知程度。

为了更深入的研究,我们深入周围身边的人们,其中多数都是我们的亲人,在一次调查中,点共调查了20人,其中男的有12人,女的有8人。知道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危害的人有8人,知道皮毛的有7人,5人可以说一点都不知道。可见,在日常生活中有大多数人不明白什么是电磁辐射。为此,更加地坚定我们对电磁辐射的研究。

七、组员的感受

我们都认为了解电磁辐射是很紧要的,广大的人民群众在使用家用电器并不知道电磁辐射是对人体有危害的。就算知道的也不以为然,并不重视,久受电磁辐射的危害很快就会显现出来。因此,我们认为是否国家可以宣传电磁辐射的危害。这样的话,应该可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八、疑难问题

电器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产生的电磁辐射都是相同?

每一种电器的使用是否有一个安全的距离?

九、参考文献

1、《电磁波传播与研究》

2、《电磁波》黄宏嘉 著

3、《电磁波传播原理》候杰昌 著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1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要自己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再找到解决方案的活动。它不仅极大地培养了我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让我知道独自思考的好处,还让我更加认识到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研究过程中有想不到的问题或者考虑不周的地方都是我们组员互相帮助,一起解决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依靠大家的努力才能成功。

由于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活动,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从最开始的寻找问题,我们就花费了很多时间,总觉得做得不过好,还想再完美一点。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音乐课的很多弊端致使现在的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不是很浓,甚至瞧不起这门课。但是由于新课改,任何课都要有学分,拿不到不行,所以每门课我们都必须足够重视,而且这也是培养我们音乐素养,陶冶情操的好方法。因此我们把精力集中在了音乐课课改这方面上。

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很辛苦的,我们发放了调查问卷以弄清现在学生对于音乐课是什么看法,在这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我们从这些问题入手开展了一些讨论和调查,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解决方案。把这些写出来看起来没什么,但是背后的艰辛我们组员都很清楚,每个人都不辞辛苦,积极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有条件的同学负责印发传单,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找音乐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也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解答,我也从中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知识增长了见识。每一条方案都是组员集体想出来的,我们在这中间有过分歧,有过争吵。每一次的达成共识后面都有无数次的争吵但是我们每一次都因为共同的目标而懂得退一步,弄清每个方案的`优缺点,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的。还记得当时的心情都是激动而富有成就感的。就像打败了一个拦路虎,离成功又进了一步。

到最后结题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心情都是能以用语言描述的,一方面课题的结束标志着我们完成了一个任务,另一方面我还是有些不舍的,毕竟研究了这么久,也有了深厚的感情。写结题的时候,就像是母亲看着自己的的孩子一样,充满感情,依依不舍。回想着我们一起走过的时光,为了这次研究性学习能够圆满完成,我们付出了很多汗水和艰辛。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用汗水换取的成功更让我感到自豪。

通过这一次的学习我懂得的了只要有努力就会有收获的道理,即使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我想只要我努力了就不虚此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本着这样努力负责的态度面对一切困难,做一个有用的人。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2

一、研究性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文化是一个单独的板块,给予了特别的重视。许多老师会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xx年的数学曾经存在着脱离社会文化的孤立主义倾向,并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中国。数学的过度形式化,使人错误地感到数学只是少数天才脑子里想象出来的“自由创造物”,数学的发展无须社会的推动,其真理性无须实践的检验,当然,数学的进步也无须人类文化的哺育。通过研究重点突出是分析数学文明史,充分揭示数学的文化内涵,肯定数学作为文化存在的价值。

所谓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活动课程。它主要是给学生初步介绍数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知道学生开展数学课题研究;它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到得出结论,均由学生来做。因而具有自主性和创新性,它一般要经过调查、实验、小课题研究、专题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学习,因而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要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而现阶段高中学生对数学的看法大都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枯燥、难学。数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当今数学研究发展到了哪个阶段?在科学中的地位如何?与其它学科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大都不被学生全面了解,而从数学史中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3

组员:指导老师:杨昆

研究背景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组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而且观看了电影有很深的体会和感受。我们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一次调查周围环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当前我国的环境现状进行调查.

研究意义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调查,使我们能对我国现在环境状况有了解,并且能意识到我们该怎样做,怎样进行环保工作

过程

我们小组对当前我国的环境状况和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人们对于环境的的看法.想法和做法.

研究时间:20xx.5.6-20xx.6.3

分析

数据采集在下图:

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

您好

我们是昆明十二中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来调查关于我国环境保护的情况,请您协助完成问卷。本问卷不用署名。谢谢您的配合与帮助。

1、您觉得我国现在的环境状况?

A、很好 B、还好C、一般

2、您觉得我国的环保工作到位吗?

A、很合理 B、还可以 C、常常找不到或间隔太远

3、您会支持环保活动吗?

A、会 B、不会

4、您在看见垃圾在地上您会?

A、把它捡起来 B、有人这样做才会 C、当作没看见

5、您看到有人乱丢垃圾时您会上前制止,或是捡起丢到垃圾箱?

A、常常会 B、偶尔会 C、不会

6、您会经常参加一些有关环境的公益活动吗?

A、经常 B、没办法时会C、偶尔

7、您会特别关心我国的环境状况?

A、不会B、有时会C、经常会

8、您会对家人及朋友宣传一些环保的知识吗?

A、会 B、不会 C、偶尔会

9、您会把保护环境落实到实际行动吗?

A 、不会B、会 C、没办法时才会

10、您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如何?

结论:

我们共发放50份问卷,回收有效答卷48份,进行了数据分析,得出了初步的结论。

大部分人支持环保活动,对于我国的环保工作会非常支持,多我国目前的环境现状不是很满意.但是说到自己,很多人表示自己对于环境的保护很支持但是就是不能很好的落实的实际行动上.比如;很多人看见地上有垃圾,不会主动去捡起来.看见有人乱丢垃圾不会上前进行却说或阻止.但是很好的是,100%的人对环境的保护是支持的,只是缺乏行动.而且,在调查时,很多人也表示在今后,会尽力把环境保护落到实处.为环保事业做一点贡献. 收获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得到了很多收获:我们锻炼了胆量,也锻炼了和人交流的能力;明白了不仅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而且还要有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更懂得了保护我们人间天堂人人有责的道理。然后我们又对我国目前环境的状况和我们该怎样做在网上进行了资料的查找和整理.

结论;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污染物排放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的自净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我们应该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否则人类会加速灭亡!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始终面临和解决的问题。生态环境道德的总体要求是: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青少年要率先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植绿护绿、抵制污染。青少年既是生态环境道德的重点教育对象,更是生态环境道德建设的积极推动者。与和谐与共的人与自然关系理想状态和境界相适应,生态环境道德要求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对于青少年来说,要首先做到:珍爱生灵。多植一棵树、多种一片草、多养一盆花、多增加一些绿色,都是青少年应尽的义务。不乱扔垃圾、不用或少用难降解和难再生的物品、不焚烧秸秆、制止污染等都是抵制污染。

一、全球10大环境问题1、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蔓延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9、海洋污染10、固体废物污染

二、我国环境状况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3、江河湖库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4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要求是:“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实在令人担忧。我们曾经对自己学校的初三和初一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面窄、时间短、量少、不得法,每天阅读时间少得可怜,40%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3小时以上,20%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2小时以上,25%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1-2小时,甚至还有15%的学生每周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对于鲁迅、冰心、老舍、曹雪芹、吴承恩、施耐庵、安徒生、格林这几位作家的作品,阅读过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较高,但我们了解到,其实,对于这些名家,他们也仅仅看过少量的几篇文章,根本谈不上深入的了解。此外,对于一些外国作家,却只有少部分学生阅读过。可见,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阅读的深度也不够。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并形成学习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课外阅读,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妙世界。它指导学生认识人生,热爱生活;它召唤学生张开思考的风帆,在书海中遨游;它启迪学生仰以察古,俯以观今,寻求信仰的力量、精神的支柱;它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发展个性,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初中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可见,课外阅读举足轻重。

当前中学生的阅读需求呈现单一性和简单性问题。对文本的阅读,处于浅阅读阶段,一如大众对影视作品的需求,追求故事情节的波澜、跌宕起伏,让自己知道的故事比较多,从而多些生活谈资;再者获得些心中有却不甚明朗的理性认识,殊不知这些理性认识是很廉价的。而对作者的行文思路,构思技巧,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比较专业的阅读要求,学生们表示没有想过。显然学生的阅读需求是较低层次的,没有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阅读目的、需求亟待提高。

课外阅读的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在大量的阅读中既训练思维,增长心智又接受美的熏陶和浸染,养成自己的文学素养。在阅读中关注作者对某一现象是怎样思考的,即作者是怎样想的,把握他的思维脉搏,学习别人的思维。回过头来再看看自己是怎么思考的,从而在比较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在阅读中我们要感受作者所刻画的美,品味美,沐浴美,形成美感。最终用思想养成思想,用美生成美。

针对以上情况,我、周秀华、曾岚岚三位教师确立本课题并在所任班级实施,期望能够对学生有所帮助。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新《语文课程标准》把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尤其名著阅读摆到了比较明显的位置。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如何提中学生名著阅读质量的新难题,因此,加强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策略研究势在必行。据了解,我校初三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低于这一要求,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时间少,方法有待提高,为此,在学校教研室指导下,与学生讨论后开展此项活动。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研究”这个词本身就具有挑战性,而学生选的课题往往是平时自己最感兴趣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名著积极性。对初中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只是一种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趋势

目前国外研究性学习呈多样化趋势,其特点或围绕着问题等的提出和解决来进行学习活动,或使研究性课程呈现出多层面的开放性,或更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过程。在我国从教育文化积淀和现实条件来看,实施研究性学习既是更新教育观念的过程,又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过程,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名著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他们受用终身的精神底子。教师对于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和问题,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疏通,使学生能望其门而入,领略名著的无限风光,读出滋味、培养兴趣、领悟内涵,最终就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而如今的中国,各种流行阅读正在迅速兴起,阅读的通俗性、功利性、休闲性和大众化,使中学生的阅读重心发生了转移,也使名著阅读面临着巨大的障碍和危机。

(四)创新之处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在于,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运用其脑力劳动;追求“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

和现有的学科教学不同,研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但知道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还会很自然地在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而且,为了解决问题学生还会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课堂上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学生对年代久远的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有自己的解读,能够根据自己的阅历和生活经验理解和诠释书中的故事,学生的课堂发言、讨论、表演、提问以及课后的总结,读后感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老师的讲堂变成了学生的发言堂,教师退居幕后,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看法,有效提高了阅读兴趣。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了改变,尝到了“当家作主”的甜头,极大增强了自信心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实践,体验这种阅读方法的益处。

2、关于名著阅读方法的自我探索,找到自己喜欢的有效的读书方式方法,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3、对《名人传》《格列弗游记》《傅雷家书》等中外著名小说以及鲁迅冰心等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名家散文名著进行研究性学习,拓宽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从研究之日起,针对参加试验班级学生名著阅读情况和阅读水平进行调查分析。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各种相关文献,了解研究动态,不断提升教师认知能力,提高教师指导水平。

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挖掘、整理、分析,探索学生名著阅读方面及阅读方法上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及时矫正研究方法。

4、经验总结法:针对各阶段的分期工作,适时进行总结,发现不足,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以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还可以采用对比研究法、谈话法、抽样调查法、统计法,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检测、研究。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为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并能取得实际效果,我们初步设想,本课题研究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以《名人传》为例来说明各部名著阅读的实施步骤)

(一)导读阶段(安排1—2课时)本阶段,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名著导读”的相关内容,并向学生补充导读材料,如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简析等,让学生对作品先有个大体的了解,然后布置阅读任务、明确阅读要求、统一阅读进度。另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长篇小说的基本方法。

(二)积累性阅读阶段(安排10周左右)本阶段要求学生以泛读为主,每周阅读十回左右的内容。每周设计作业如下:

1、摘抄语段:摘抄本周阅读到的精彩语段,并做简单点评;

2、内容概括:概括本周阅读的内容,不少于500字;

3、写读后感:每篇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力求有自己的见解,不少于500字。(考虑到学生差异,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从以上作业中任选其二来完成。)本阶段,教师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形成良好阅读习惯为中心目标,每周抽查学生作业并做有针对性的指导。在逐回阅读完全书后,安排1课时,由学生发言、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三)探究性阅读阶段(安排2周左右)

1、分析人物形象(2周):本阶段安排学生精读有关情节,指导学生重点分析贝多芬、列夫托尔斯泰、米开朗基罗的形象,并以“我眼中的”为题写一篇作文,然后按学生作文所分析的人物形象进行分组交流,最后推荐出优秀作品展评。

2、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安排2课时)由教师开设一次“名著欣赏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名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组织学生根据讲座指导,查找资料,完成一篇读书笔记,尝试分析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四)总结阶段(安排1周左右):本阶段准备开展《名人传》影视欣赏、读书笔记展评、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一方面继续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帮助教师检测学生的阅读成果。

四、活动评价

每学年进行一次活动评价,包含参照学生读书笔记等材料进行的过程性评价,和通过设计名著阅读试卷对学生进行的总结性评价。

五、课题组顾成员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

钱明霞:中教一级,语文组组织,负责本次课题研究工作的组织与管理,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收集整理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撰写开结题报告。

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曾岚岚:星村中学高级教师,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主要负责课题组研究的理论指导工作。主要负责活动课摄影安排和总结整理工作。

周秀华:星村中学教师,深受学生的喜爱并深深地爱着学生。有着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都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主要负责材料的收集,组织相关实践活动。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呈现方式

1.学生读书笔记,学习心得、手抄报等相关材料。

2.研究课题组“活动课”“研究课”相关资料。

3.课题研究反思、阶段性总结及结题报告等。

4.撰写相关论文等。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5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发明逐渐走迈人们的生活。家用电器更是为我们提供了方便与丰富我们生活。而与同时,一个隐形杀手的潜伏在人们的四周。它无色无味,也许在短时间内不被人们发觉。可久而久之,它便威胁到我们的生命。为此,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了解更多的辐射危害,寻找出可以防辐射的方法,给予更多人帮助。

二、生活中的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一种物理现象,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电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电磁辐射有两大类:一是自然界电磁辐射源,来自某些自然现象,如雷电、台风、太阳黑子活动与黑体放射等。二是人工型电磁辐射源,人工型电磁辐射源,来自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统或装置与设备,其中又分放电型电磁辐射源、射源电磁辐射源及工型频电磁辐射源。

三、电磁辐射的危害

1969年~1982年,美国与里州有951名男子死于脑瘤,当时该地区在发展多项电器工业,而这些人之中大部分就是电工或电器工程师。对此,得克萨州癌症医疗基金针对这一些人进行抽样化验,发现好多人的癌细胞比一般人的生长速度快24倍。吸收电磁辐射过多,会导致胎儿变形、骨髓早死、白内障、肺致病死性损伤。

四、有效防护电磁辐射措施

1、缩短一次接触电磁辐射的时间

2、使用防辐射护肤霜。

3、别把家用电器都集中在一起使用。

4、假如有应用手册,该根据指示规范,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5、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6、当电器不用时,最好将电源关闭。

五、各家用电器的辐射量。

也许这些电器的电磁辐射不是很大,然而我们却不可忽视。电磁辐射有一个累计效应,偶尔一两次看不出什么毛病,但日月累积到一它程度就会慢慢对人体产生危害。

注意:对人危害三大要素

a、辐射源的强度

b、受辐射的时间

c、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

六、调查周围人群对电磁辐射的认知程度。

为了更深入的研究,我们深入周围身边的人们,其中多数都是我们的亲人,在一次调查中,点共调查了20人,其中男的有12人,女的有8人。知道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危害的人有8人,知道皮毛的有7人,5人可以说一点都不知道。可见,在日常生活中有大多数人不明白什么是电磁辐射。为此,更加地坚定我们对电磁辐射的研究。

七、组员的感受

我们都认为了解电磁辐射是很紧要的,广大的人民群众在使用家用电器并不知道电磁辐射是对人体有危害的。就算知道的也不以为然,并不重视,久受电磁辐射的危害很快就会显现出来。因此,我们认为是否国家可以宣传电磁辐射的危害。这样的话,应该可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八、疑难问题

电器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产生的电磁辐射都是相同?

每一种电器的使用是否有一个安全的距离?

九、参考文献

1、《电磁波传播与研究》

2、《电磁波》 黄宏嘉 著

3、《电磁波传播原理》 候杰昌 著

调 查 问 卷

亲爱的阿姨叔叔:

您们好,这是我们的一个调查问卷,我们想了解您对生活中的电磁辐射的认知程度,谢谢您的合作。

1、您知道电磁辐射吗?

① 知道 ② 不知道

2、您知道电磁辐射的来源吗?

① 知道 ②不知道

3、对电磁辐射的危害,您有防范过吗?

① 有 ② 没有

4、一般您是怎样防范?

①不与电器接触过近

②使用防范工具

③擦防护辐射霜

④其他方法

5、长久接触电器,您出现过什么症状吗?

① 有 ② 没有

6、以后您会对电磁辐射有严加防范吗?

① 会 ②不会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6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中提高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大家知道,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没有发现就没有创造。学生的创造发明是从小开始的。由此可见,学校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改变过去只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只重视分数而忽略了能力等一些不良现象,摒弃那些知识只来源于课堂,来源于教材的狭隘的认识,激活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求知欲,是我们这次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特色。 本次研究性学习,在课题操作方面有以下特点是:

一、组织学生选择课题

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由学生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题,在学生选择课题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发展与提高。

二、以点带面,进行研究

为了更好的进行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在组织教师学习课标,提升新的教育理念的前提下,我们以点带面进行教师个人学习的小汇报,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把个人的研究认识在教师间进行广泛地交流,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认识。

1、由课本走向校园。

2、由文字走向文化。

3、由兴趣走向研究。

三、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衔接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丰厚的知识营养,我们合理地使用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通过查找、搜集、使学生对课内知识广为了解,有适当地延伸。这样做,开发学生的潜能,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一次初步探讨,过程还很粗糙,但我们会在研究中不断学习与完善,使研究性学习更趋合理化。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7

段艾彤

一、课题

牙齿的构造及如何保护牙齿

二、成员

段艾彤、高于棋、陈岳涛、冷钰文

三、课题由来

因为现在很多人的牙齿都有问题,所以我们去牙科医院研究牙齿

四、课题目的

让我们了解牙齿的相关信息,知道怎么保护牙齿

五、课题的意义

让我们了解如何补牙,牙齿不整齐的原因以及危害

六、分工

高于棋查怎么补牙最好

段艾彤查牙齿不齐的原因

冷钰文查牙齿不齐的危害

陈岳涛查牙齿为什么会长蛀牙?该如何预防?

全员体验,当小小牙医以及检查牙齿

七、方法与步骤

采用查资料、体验两种方法进行

准备阶段:全员查资料;实施阶段:牙医普及关于牙齿的知识,牙医教如何正确刷牙,全员当小小牙医并相互检查牙齿;总结阶段,汇总全员查的资料做研究性学习报告

八、结论

牙齿对我们很重要,所以我们要保护好牙齿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8

一、课题的提出

本课题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涵盖了两种含义。即广义和狭义。从广义上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中,主要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同时也包括学科内的专题研究活动。从狭义上理解,它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研究探索为基本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养成教育为归宿的学习活动,它实现了知识、能力、态度的三位一体,极大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深层内涵;它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它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台阶。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目标

1.内容:

挖掘化学学科中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和信息;

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模式;

化学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与化学教材相对应的各阶段研究性课题等。

2.研究目标:

学生目标:

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教师目标:

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研究性学习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或提出研究任务,即建立问题的初始状态。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用新颖的方式和生动的语言创设出若干问题,让学生探讨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让他们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去进行研究。

四、学科目标:

化学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教师通过生活实践和社会调查、通过观察实验和奇趣事例、通过原有知识储备、通过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来创设问题情境,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从而获得较为牢固的知识。

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

1.基本原则:

(1)全员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名学生都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2)综合性原则:由于研究性学习以问题为载体,每一个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都会涉及到很多知识,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很自然地就在已学过的知识间建立一定联系,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系统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学习从学科的学习带向综合的学习,综合应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期有所收获。

(3)自主性原则: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探索性原则: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学习过程。

2.研究方法:实验法

3.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由教科室组织举行系列讲座,学习理论,设计方案。使教师和学生明确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程序和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程序。引导师生及学生家长提高认识,作好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准备。

(2)指导学生选择课题,明确如何发现问题,怎样归类分析问题以及选择课题的一些原则。

(3)做一些课题研究的示范工作学科教师结合所教学科,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进行研究问题,通过提出问题——描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论证——解释结果——评价结果——问题解决的学科上展示,对学生进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指导。

(4)培养课题研究的骨干。通过学习,有的学生已着手开展研究,我们在各班培养一些课题研究的骨干,以带动全体学生。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具体任务是:

(1)指导学生定课题。从身边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研究课题。学校在课题选题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生选题比较有特色。一是围绕学校学生学习生活,如食品中防腐剂的含量及对人体的作用,购买小食品的消费情况的调查;二是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课题,如房屋装修的材料与污染情况调查、人体所需元素的调查,通过调查、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2)指导学生制订研究方案教师对学生所选课题就研究的可行性分析、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指导、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具体实施的步骤等制定研究方案。

(3)以班为单位进行开题报告,选聘指导教师,高一年级共确立了82个化学课题,化学子课题组对课题进行归类和整理。

(4)整合各方面力量,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确定课题后,我们整合各方面力量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集中活动和分散步活动相结合,重点从两个方面让学生实践、体验。一是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通过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最后得出结论。二是调查研究。学生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得调查结果,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和观点。

(5)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估。对课题研究进行陈述并展示所取得的效果,推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在班级展示学生的调查报告,评估内容。重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研究性学习的参与程序。

(6)课题组成员分工挖掘研究性学习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将设计研究性情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

(7)开展研究性学习公开课,

四、研究成果

我组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其中上研究性公开课有:

付晓艳:《氯气》一课获辽宁省重点协作校青年教师创新教学大奖赛一等奖

张玉洁先后上了两节研究性公开课。课题分别是《卤族元素》和《环境保护》。

效果显著。

顾绣红:《家庭装饰与污染》一课,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潜能。

陶萍和王恩成:《食品安全》别具一格。

候跃平:《环境保护》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使课堂生动活泼。

我组有关研究性学习论文有:

候跃平:《研究性学习教师》被评为辽宁省优秀论文一等奖。

王恩成:《机遇与挑战》获第__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

《角色转换》获辽宁省高中化学新教材研讨会一等奖

《新课程与自学能力》获东北地区走进新课程优秀论文一等奖

付晓艳:《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获东北地区走进新课程优秀论文一等奖

王霞写出了《研究性学习初探》一文。

经过近一年的实验和探索,研究性学习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一个课题组的学生认为: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科学研究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而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科学的理论和掌握科学的方法,只有通过团结合作,才能有科学的决策,我们觉得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学生非常赞同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高尚情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观察、交往、研究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五、子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

成员:

执笔: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9

一、活动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枣研究性学习随之产生。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人与环境》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

1、研究动员、确定课题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学生对此比较陌生,所以活动的第一步即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法及其优点、特点、开展的过程,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刚刚进入高一,所学知识较少,知识体系不够完善,从而选择学生比较熟悉而又与之息息相关的水作为研究的课题。

2、制定,分组调查

为了更充分的研究主题,根据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及关于环境保护的一些热点问题,经过师生的共同研究,把研究的课题细化为几个子课题:一水污染问题;二水的净化问题;三饮水与健康;四珍惜水资源。班级成员自由组合分别承担四个子课题。制定子课题的研究后,有小组成员查找和收集相关资料,为课题的研究寻求证据。

3、材料,交流信息,论证结果

小组成员对资料进行归类,筛选有用的材料,从多角度,以多种方式对相关课题进行具体的研究,同时针对有关问题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研讨,以求对其地研究更深入。

4、审核

(1)各课题小组汇报研究情况,展示研究成果,得出研究结论。

(2)撰写实验报告,形成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或经验。

三、研究内容

首先进一步研究“人与环境”的基本内涵和外显行为,再通过新一轮的教育教学实验,探索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地理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原则和方法。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如下:

不同的课题组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本课题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1、水污染问题

介绍水污染的涵义、类型,并到马家沟进行实地考察。拍摄的照片充分体现了马家沟的污染状况,并对马家沟的水质进行测定,同时对解决水污染问题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2、珍惜水资源

从身边说出,介绍水污染和浪费的现象,提出水危机的问题,漫画设想未来的银行存入的不是钱而是水,呼吁同学们珍惜和爱护水资源,强调透支水就是透支生命。

3、节约能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天气预报,似乎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可是你会像关心天气那样来关心我们空气的质量吗?

近些年来,在我国一些主要城市实行了空气质量公报制度,现在,就连普通的老百姓也有机会了解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四、创建绿色社区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世界性的环保潮流正朝着社区层面深入,各个国家纷纷寻求建立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绿色社区”成为一个新的时尚名词、环境状况的严峻,呼唤着人们关注环境,参与环保。公民参与环保正成为世界环保的主要特点,它与生态建设、污染治理构成了完整的环境保护体系。

五、研究方法

系统学习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发挥本人探索性教学的特长,充分利用校园络和个人主页资料,借助地理课堂教学和课外研讨活动等形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培养中学生地理素养的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为个案分析法、调查法和观察法。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

第一,选题富有挑战性。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是中学地理教育中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探索其方法,是中学地理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前中学地理教学领域的一个新颖课题。

第二,大胆打破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地理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第三,手段先进。利用校园络和个人主页资料,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学习空间和积极思维的素材,强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基本的地理素养。

六、研究成果及其方式

研究成果的形式:

1、论文;

2、建立相关环境保护站;

3、结题报告;

4、学生课题研究论文集;

由学校组织、教师给予。

七、课题研究进度计划

1、20xx年9月-20xx年10月: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研究,阅读文献资料,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

2、20xx年10月:开始第一轮实验。

3、20xx年10-12月:教学实验,完善课题研究。

4、20xx年1月:完成第一轮实验,提交中期成果:(论文)。

5、20xx年3月-20xx年5月:进行第二轮实验

6、20xx年6月:完成结题报告和相关地理环境研究站建设,出版学生地理环境研究论文集。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30

一、课题的生成(研究背景)

随着家乡宝鸡近年来所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与社会建设的同步提高显而易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物质消费,转向追求更有意义、内涵的精神享受。“旅游热”的兴起自然缘于此因,特别是绿色、环保、低碳观念深入人心以后,作为西北关中地区旅游文化名城的宝鸡,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风景优势来推行“生态旅游”。

所谓生态旅游,是指以当地自然资源为据,具有保持当地生态环境特点的绿色旅游。比如: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太白黄柏塬风景区是宝鸡的优秀景点,因其山水生态之美而成为生态旅游的热点。那么黄柏塬风景区为何要搞生态旅游,又怎样搞活了生态旅游,搞活了生态旅游后的好处,以及黄柏塬有什么优势将生态旅游创为特色?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小组开始了“太白黄柏塬生态旅游”的探讨和研究。

二、研究的方法和步骤(研究设计)

1、课题研究的方法

鉴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们主要采用网络查询、相关资料研究,辅以实地考察访问、集体讨论等。

2、课题研究的步骤

(1)确立研究课题,安排小组分工;

(2)查阅文献网络,搜集相关资料;

(3)设计研究问题,调查走访讨论;

(4)收集信息情况,整理分析结果;

(5)得出研究结论,提出合理建议;

(6)撰写研究报告,小结交流评价。

三、课题研究的情况介绍(研究实施)

1、分工情况

搜集文献、新闻、网络资料:汤俊杰

设计研究问题,调查走访:范仁泽王汤俊杰

主持相关问题的分析讨论、小结:范仁泽

整理信息、资料,撰写报告:王

2、资料结果的统计与分析——黄柏塬搞生态旅游的优势、特色:

(1)境内动植物等资源丰富:黄柏塬风景区地处秦岭南麓腹地,为大秦岭最核心腹地,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黄柏塬森林覆盖率96%以上,成为我国南北植被交会的场所。区内有种子植物121科、640属、1550余种,此外,有大量的苔藓地衣蕨类和菌类植物,其中世界上仅存植物“独叶草”和连香树、水青树、金钱槭等20余种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陆生脊椎动物也多达22目、52科、170余种,如金丝猴、羚牛、红腹角雉等,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29种,还有小麂、狍、花面狸、獾类等27种省级保护动物。不仅如此,黄柏塬还盛产地方土特产,如生漆、山茱萸、天麻、猪苓等。

(2)生态环境和自然气候优越:是全球同纬度最具原生态地区之一,这里气温湿润,有“天然空调”之称,是休闲避暑的最佳处。享有“秦岭的九寨沟” “秦岭里的香格里拉”“第四季冰川地质公园” “生物基因库”和“天然氧吧”等美誉,境内崇山拱持,层峦迭嶂,既有北国风光,又有江南秀色,汇南北风情于一域。苍松翠柏,四季常青;碧流穿峡,山秀水清;空气清新。

(3)坐拥自然保护区多,特别是大熊猫栖息地:坐拥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柏塬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黄柏塬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牛尾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1992年,太白县被列为野生动物重点分布县之一,随后又被国务院列入“中国保护大熊猫栖息地工程计划”之中。

3、调查信息的统计与分析——黄柏塬搞生态旅游的好处、收益:

从前年开始,乡上借助生态游,支持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县乡不但给农户贴息贷款,还出资请规划专家现场给接待户免费设计院落,对接待户从烹饪、礼仪知识等方面进行培训,免费提供苗木让接待户搞庭院绿化、亮化。乡上吸收村干部参与管理,成立了农家乐管委会,聘请了导游,还成立了旅游接待中心。不定期进行卫生检查、督促,给条件成熟的接待户颁发牌子。到目前,全乡已发展接待户74户,预计农家乐收入超过400万元。今年,乡上全力促进生态游发展,预计仅这一项收入要给农民人均增收20__多元。太白黄柏塬生态旅游还为周边风景区及沿线景点带来“生态旅游热”,形成风景区游览线路。两日游:西安—眉县出口(110km)—太白青峰峡森林公园(60km)—太白(10km)—黄柏塬(71km)—大箭沟(5km)三日游:西安—眉县出口(110km)—太白青峰峡森林公园(60千米)—太白(10km)—黄柏塬(71km)—大箭沟(5km)—湑水河漂流(10km)—原始森林(10km)

4、讨论交流与分析

——黄柏塬搞生态旅游的原因、方式:

(1)原因:发展地区经济,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合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资源,进行生态环境与野生动植物保护。

(2)方式:建立生态保护区旅游,宣传组织户外旅游活动,如:避暑户外徒步、野外摄影、自然漂流等活动。

四、课题研究的结论(研究结果)

1、我们的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资料、信息的分析,我们最终得出结论:太白黄柏塬生态旅游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是具有经济、自然绿色的健康旅游,值得推广。同时对研究中反映出的问题提出我们的建议:

(1)更加普遍地建立全面的旅游机制,完善服务建设、开发旅游项目;

(2)发扬地方特色,更加充分利用资源,如:药材、土特产开发等

2、课题的延伸

在解决了“太白黄柏塬生态旅游”的问题以后,我们还就黄柏塬的历史、人文、民情风俗等方面问题做以了解、探究。

五、感想体会与评价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小组所研究的“太白黄柏塬生态旅游的研究”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由于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课题研究性学习,所以难免遇到了困难,但迎难而上,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研究。通过本次学习,我们的研究态度和研究能力得到端正和提高,特别是对问题的自主研究分析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得到很大增强。同时,就地理学习的课内外知识延伸与运用也做了初试,更加感到需要在今后学习中加强动手实践和课余联系。因为第一次研究并撰写报告,是在参考指导用书,老师的指导和组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尽管有些不成熟,但是是我们的调查和思考得来,我坚信我们会不断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31

活动背景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课活动的教学是继《碧螺春》一课的延伸,选题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生成的。《碧螺春》是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久负盛名的碧螺春名字的由来以及采摘、制作、品尝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学了课文后,学生对“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就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多途径搜集整理有关茶的资料,组织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在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悠悠茶韵中品味书香。

活动目的

1、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茶文化的信息,拓宽茶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2、通过尝试制作茶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及艺术审美能力。

3、关注课堂生成,注重学科的综合,融语文、美术、自然、社会、劳动等各科于一体,培养学生搜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善于交流、合作、探究的精神。

活动准备:

学生:1、通过阅读书籍、考察市场、个体采访、上网搜索等途径搜集整理有关茶文化信息,编辑茶韵文集,制作小报,布置展版。2、自主合作制作茶食。

教师:1、准备课件及茶具、茶叶、开水等实物。2、有计划地指派一名同学担任这次活动的总指挥,具体协调和组织大家开展好前期的调查研究。3、为学生提供网络平台及相关网站。

活动过程

一、课前互动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聊聊好吗?

1、这两个星期你为今天的活动做了哪些准备?(生:找资料、逛书店、考察市场、到超市调查、访问他人、设计展板、制作茶食、准备茶具……)

2、通过这些途径,你们都了解到了什么?

(生:茶叶的种类、茶具的品种、有关茶的诗词对联、茶的药用价值……)

【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以便使下面的活动有的放矢开展,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形成愉悦的学习心理,使学生愿学、乐学。】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