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皎洁的月光又一次照亮了我的书房,它迟迟不肯离去,仿佛在等待着什么……我独自坐在小窗旁的桌前细细品读着《十八岁出门远行》。书中讲了一个十八岁的“我”步入社会的旅程。当夕阳逐渐落下,“我”看到了黄昏的头发,“我”不再贪图旅途上美好的风景,迫切需要找到心灵栖息的`地方,“我”觉得在旅途中不能没有旅店,就像我的人生不能没有理想。在旅途中“我”迫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精选8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背景资料】
一、作者简介
《十八岁出门远行》作者余华,1960年生,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写下了《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世事如烟》、《河边的错误》、《鲜血梅花》等几十个短中篇小说,出版小说集《偶然事件》和长篇小说《在烟雨中呼喊》、《活着》等,为近年十分活跃的新潮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余华的小说从其叙述风格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传统的写实手法为主,但又不同于传统故事小说。另一类则借鉴各种现代主义表现手法,搅乱时空界限,制造神秘氛围,还原欲望骚动,表现心理变态以及意识混乱的种种奇异感觉。但无论注重写实还是侧重还原感觉,余华都对人性中黑暗、丑恶、残忍的一面进行无情的暴露。他写不可知的预感,写令人不寒而栗的死亡场面,写扭曲、乖戾、怪诞的人性……这一切再加上那无动于衷的冷漠的叙事态度,可以说,余华把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掀起的冷漠之潮推到了冷酷的深处。
莫言曾把余华称作是“当代文坛上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认为《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一篇“条理清楚的仿梦小说”。的确,小说自始至终充满了种种不确定的、令人难以捉摸的情境。开头的一段描写,表现迷蒙离奇、漂浮不定的感觉,令人宛若是在梦中。而小说愈发展则梦的成分就愈强:汽车突然的出现,后来又突然的抛锚;老乡涌上来抢苹果,“我”为保护苹果被打得满脸是血,而司机不仅对发生的一切视若不见,还对着“我”快意地大笑不止。整个过程犹如发生在梦境里一般,充满了怪诞和不可思议。小说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所描述的一切都是逻辑的,但又准确无误。它用多种可能性瓦解了故事本身的意义,让人感受到一种由悖廖的逻辑关系与清晰准确的动作构成的统一所产生的梦一样的美丽。
余华曾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远,只有脱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这段阐述无疑可以作为对《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恰切注释,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到西方现代文学和哲学思潮对作品的影响。荒诞派作家尤金?尤奈斯库说过:“荒谬就是没有目的……人感到迷惘。他所有的行为成为毫无意义、荒诞不经和没有用处。”余华正是用一种极而言之的“仿梦”的方式,生动地揭示了世界的荒诞无常和青年人在这种荒谬人生面前的深刻迷惘,而作品所剖示的“我”在青春初旅中的种种微妙的心情,则印证了存在主义大题海德格尔关于心情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人被抛入世界后首先产生的是种种心情的理论,艺术地完成了对人的存在命题的揭示。小说中青春初旅的明朗欢快与荒诞人生的阴暗丑陋构成鲜明的反差和剧烈的碰撞,使其具有了很强的审美张力。
当然,《十八岁出门远行》所揭示的现实存在的矛盾与悖廖无疑也带有鲜明的民族印记,作品中青春心情的起伏转变更是对当代中国青年成长历程中心理轨迹的传神剖示。同时,纯净的语言,精巧的叙述技巧,又使小说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实体,而它的内在精神则充溢着东方智慧式的静穆内省。
二、生活在远方——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导读(刘晓洁)
余华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被选入高一《语文读本》中。从题目看,这篇小说似乎属于西方十八、九世纪曾盛行的成长小说类型。但作者并没有以写实的手法讲述一个青少年如何成长的故事,只是截取“远行”路途中极富隐喻的一个断面,浓缩表现了青春之旅的渴羡、期盼和迷惘的复杂心情。然而,作为接近十八岁的学生,他们不仅无法解读其中模糊不定的意象,而且对那些荒诞离奇的情节更是无从把握。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呢?我觉得还是应该结合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从小说的情节和意象入手。
(一)荒诞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人生的第一次悖谬
学生过去所接触的课文,大部分都是采用传统的叙事手法,即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如果用这种思维模式去解读《十八岁出门远行》,那只能是一头雾水。当然这也并非是一篇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主义作品,例如文章的开头讲述“我”如何在公路上欢快地奔跑这一情节,并不晦涩,学生还是容易理解的。但抢苹果这一情节就令学生费解:我为维护司机的苹果,被人打得浑身挂彩,而司机却与打劫者扬长而去。其实,我认为这正是小说的精彩之处。因为作者不是企图挖掘外在的客观世界,而是着重开拓自己的内心世界。余华用这个荒诞离奇的故事讲述了人生的第一次悖谬。在“我”看来为朋友两肋插刀、维护正义完全是英雄所为,这种仗义的行为本身是充满美感的,纯洁、勇敢是自然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然而,英雄在现代社会已经落幕了,“我”被打倒在地,遍体鳞伤。传统的伦理观念、人性的善恶标准一下子被拆解了,这对一个渴望涉足成人世界的十八岁男孩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创。游戏规则一夜间完全改变了,剩下的只有一个冰冷无情的世界,让“我”充满了愤怒与恐惧。作者所创设的这个神秘抽象的瞬间世界,使我们看到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让我们体会到了自然人性与异己文明之间的冲撞,从而表达出人对生命的无所适从。
(二)虚构的意象设定蕴涵了人性的哲理思考
这部小说另一个值得品味的是其中几个重复出现的意象。小说一开始就写到“我”对下巴上那几根“胡须”的珍视。对此细节学生很快就能把握,因为这是成人的标志,也是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而对另两个贯穿小说始终的意象“公路”和“旅店”,学生的解释就莫衷一是了。有的同学认为绵延无尽的公路象征了人的生命旅程,人在公路上奔波就像船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里飘零一样,起起落落,看不到目标。这个回答令人欣慰,因为他们已经能用心去体会小说所留给读者的想像空间了。当然,对意象的解读亦是多元化的,我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理解,而我对公路也有着自己的诠释。在我看来,公路上一个个充满诱惑的高度和一个个令人沮丧的弧度,暗示了生命总是不断地在希望与失望、肯定与否定中循环前行的。但这期间没有先知的指引,只能靠行路者自己苦苦探寻,这多少有些悲壮。那没有具体地方的旅店便是人们生命中所要永恒追寻的理想家园。人们也许会在快乐时暂时忘记理想,但当迷惘不知所措时,理想又会占据你的心房。所以,小说的结尾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虽然“我”被打得遍体鳞伤,但“我”的心窝还是健全的暖和的,“我”可以再次离开,继续寻找。这表达了人对生命的无尽依恋,以及人对理想家园无法割舍的终极情怀。《十八岁出门远行》不再是模写、再现、反应一个现实的真实世界,而是虚构、想像、创造一个艺术的真实世界。
阿诺得曾经说过:“诗歌拯救世界。”但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诗歌无不显出她的尴尬,曾经如日中天的人文思考也正步入举步维艰的迟暮之年。在功利性、实用性、精确性占主导的社会里,学生的性情中可能多了一份浮躁,少了一份寂寞。他们也许更加注意那些能立竿见影的科目,而忽视生命家园、精神归宿的存在,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该放弃对诗性文化的追求。因为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对存在的思考,提出“我是谁?我为什么而活?”的问题。而每个现代人身处物质文明高度提升的今天,同时也始终处在一种紧张、压抑、无序、扭曲的生存状态中。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我想答案正像乔姆斯基所言:“我们对人类生活、对人的个性的认识可能更多地是来自于小说,而不是科学的心理学。”因为,人对美的追求早已如血液一般注入身体,无法割舍。人的种种痛苦挣扎只有在浪漫、自由、虚幻、理想的艺术王国里才能得以释怀。可见,文学的美让人性获得自由,从而使人依恋生命,这便是文学对人文的终极关怀。就像《十八岁出门远行》这类文章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走进文本、探求人文的途径,它不仅讲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悖谬,也带给我们人生的哲理思考。
三、解读《十八岁出门远行》
一九八七年一月,北京文学发表了一篇小说,很短,名字是《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是余华的处女作,在此之前他已有三年的创作生涯,他一直在浙江一个名叫海盐的县城里做牙医,消息传开,余华便顺利地被调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得到他向往已久的这份在他看来很悠闲的工作。第一天去新单位,他把原来六点的上班的时间推迟到了七点半,为此他心里很不安,但到了后发现,别人却在九点以后才到来,于是他心里想,这份工作适合我。同年五月,北京文学又发表了他的《西北风呼啸的中午》,以后,一部又一部出色的作品在他笔下完成并发表,他成为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刚满十八年的青年,也就是小说中的“我”,离开家远行的故事。远行到哪里?为了什么?“我”好象并不清楚,“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所以我格外珍重它们。”表明“我”正在为自身的长大成熟骄傲,表明“我”对出门远行感到非常高兴。在看了很多的山很多的云以后,虽然“我”一点都不累,但黄昏的来临,使“我”必须找一家旅店,“我”问了许多人,他们都说,“你走过去看吧。”“我”觉得他们说的太好了,因为“我”确实是在走过去看。
小说就这样开始,似乎充满了兴奋与喜悦,叙述上强烈的突出“我”的个人意识,使遥远陌生的前方在读者眼中充满了变幻莫测可能性的同时,又使人感到“我”的远行,很可能是令人到娱乐的,可能是要学到本领受到教育的,还可能只是跋涉后的幸福,当然也有可能是一无所获。小说的主题和线索也已经出现,主题是远行,线索是“我”必须走过去看的旅店。
“公路高低起伏,那高处总在诱惑我,诱惑我没命奔上去看旅店,可每次都只看到另一个高处,中间是一个叫人沮丧的弧度。”这表明,“我”作出了一次次努力,可要在黄昏过去之前找到旅店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该怎么办?没有旅店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可以使“我”没法过夜,没法休息,也可以使小说失去线索的指引,陷入困境,当然也越来越远的跑离主题,让远行变成随意的想象,会使我们读者放弃小说,因为十八岁的远行不可以没有旅店,失去旅店也就失去了真实的阅读。
“我”想搭车,是个好主意。虽然远行变成了寻找旅店,放低了要求,但有了旅店后远行可以重新开始,这也是小说气氛从明亮转到黑暗的开始。在“我”还没有为旅店操心的时候,曾遇上过一辆车,但它和它的司机一样飞快的开走了,“我”觉得要是再拦车,准能拦住,因为“我”会躺到公路中央去。这说明“我”对旅店的渴望没有结束,反而更加迫切了,搭上车可以更快地奔向旅店。我们读者的兴趣便也从旅店,变成可以到达旅店的汽车。可是,“我”在整个下午竟没再看到一辆汽车,这又怎么办?难道真的让“我”在公路或者旷野上过夜?
叙述再一次让希望放低要求,“我”发现了辆正在被司机修理的汽车,虽然汽车坏掉了,虽然它朝着“我”走来的方向,可“我”觉得“我”现在需要旅店,旅店没有就需要汽车,而汽车就在眼前。寻找旅店以便使“我”继续远行变成仅找到汽车就够了,我们读者和“我”一样还可以保留希望,汽车上有好吃的苹果,汽车可以修好,汽车虽然是反方向的,但或许可以载“我”回家。这时,“我”这次远行彻底失败了,小说的主题和线索——远行和旅店——好象都没了,小说似乎可以就此结束,尽管叙述刚刚开始不久。
但是,当“我”客气地给司机发了香烟使“我”心安理得地坐上汽车,并且用聊天和司机成为朋友后,小说还在继续着它的主题,唯一一个主题——远行。前面的路是可以回家的,但也可以不回家,而且“我”不知道汽车要到什么地方去,反正前面是什么地方无关紧要,只要汽车在驰着,那就驰过去看吧。远行得以继续,旅店的丢失没有影响远行。这时我们读者已经非常迷惘,远行可以继续,但为了什么?前方可以使我们获得娱乐的希望不太可能了,“我”仍然坚持的远行会给“我”带来什么?给我们什么?阅读使我们越来越多地感到害怕和不安,远行已经向反方向进行。
就象许多人叫“我”自已走过去看一样,在汽车又一次抛锚后,司机也对“我”说,等着瞧吧。于是,“旅店就这样重又来到了我脑中,并且逐渐膨胀,不一会便把我的脑袋塞满了。那时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远行可以没有旅店了,但远行被中断后,“我”不知该怎么办,只好又开始起对旅店的渴望。司机正在做广播操和小跑,“我”坐不住走下车;“我”的朋友在煅炼身体,“我”在想着旅店和旅店。在这时候,小说的叙述正在走入死胡同,找不到延伸下去的道路,就象被中断的远行,看不见任何希望,就象看不见旅店。难道再期望一辆路过的汽车和一个好心的司机?期望这次远行被几次合理的中断后又有不合理的奇迹出现?旅店是否会最终出现,远行能不能再次得到继续?
一切处在抛锚汽车一样的停上当中,小说却也在此进入了它叙述的高潮。高潮不是我们在阅读前和阅读中觉得应该有的应该出现的任何一种东西,一种十八岁出门远行盼望的娱乐幸福或学到本领受到教育,而是“我”和司机遇上了强盗,一拨又一拨的强盗。这残酷的事实不是只作为这次远行的一个插曲,或小说的一个片断,而是成为了远行的终结,成为小说的高潮。五个骑自行车的人首先发起抢劫,接着是更多的骑自行车的人,其中包括小孩,跑来抢劫,再接着是来了一帮开手扶拖拉机的大汉也加入抢劫,“我”冲上去,鼻子被打出血,而司机好象不知道,“我”再奋不顾身扑上去,这次“我”全身每个地方几乎同时挨了揍。几个小孩用苹果击打“我”,“我”想去揍他们,但有一只脚狠狠地踩在“我”腰上,“我”跌坐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我只能用眼睛看着这些使我愤怒极顶的一切。我最愤怒的是那个司机。”因为他一直在对我哈哈大笑,被抢的好象不是他,而是“我”。
残酷还在进行,坡上又下来了一些手扶拖拉机和自行车,他们也投入到这场浩劫中去,并且,还将汽车的车窗玻璃卸了下来,将轮胎卸了下来,又将木板撬了下来。残酷还没完,这个在抢劫中直正的损失者司机——“我”的朋友,出卖了“我”,抛弃了“我”,在抢了我的红色背包后,和抢他东西的人一起走了。只剩下遍体鳞伤的汽车和遍体鳞伤的“我”,天开始完全黑下来,“我”又饥又冷,什么都没有了。到此,一切结束的时候,惊人的叙述出现了——“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小说的线索旅店就这样出现了,来的如此自然,又如此坚定,没有一点突然也没有任何东西再可以阻挡它的出现。有了旅店,远行也可以再次得到继续,小说的结尾仍然是远行。
旅店代表了什么呢?是“我”远行下去必须需要的借助的东西?是支持我一种动力?还是旅馆便就是“我”远行的目的?显然的是任何人的远行都不可能把旅馆店当作目的,远行一定是为了较有意义的事,这才是“我”也是我们读者的最终目的, 但在寻找旅馆的过程中, 旅店在世界上似乎失落了,而“我”则认为旅店必须存在,如果没有“我”可以先寻找旅店。那么要是“我”放弃远行,先择回家是不是正确的选择?不是逃避也许“我”的回家只是为了验证家就是旅店,从远行的人来说,证明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没有旅店就是不能没有家,是不是可以?小说的“我”选择继续远行,但为什么不能找到旅店?还让“我”受到强盗的抢劫,还被出卖,难道这就是我远行的目的,这会让“我”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世界上是没有旅店的?最后,“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这是作者作出的解答,我相信这是少数的一种解答,许多人更会做的是把仅剩的驾驶室——这个“我”的最终旅馆——给卖掉,然后象来抢劫的那些人做的一样,高高兴兴地回家,干脆把家当作旅店。所以许多人一生找寻不到旅店,在远行时却还不停地抱怨,这世界就是这样的,我能有什么办法呢?他们一次次出来远行,再一次次躲在家里心安理得,把家当旅馆一样随便糟蹋,把旅馆当成家一样不断索取。那时旅店也就真的在这个世界上失落了。
一九八七年一月,余华凭这篇《十八岁出门远行》登上文坛,这个短篇与他后来越来越精彩的许多小说一样,非常简单纯粹,没有一点华丽的词藻,在叙述上平铺直叙,不带有任何强烈的感情色彩,但就是这种极其简单的方式,这种趋近虚无的状态,使得他的文字有了无限的可能。
【示范教案】
十八岁出门远行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锋实验派小说的一些情况。
2.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这篇小说的内涵与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迅速弄清本文的表面情节,提高把握小说情节的能力。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分析和领会着篇小说的象征意义,揣摩文中情节的寓意。
三、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对作品情节和人物的分析理解,提高能够正确面对现实,面对人生的挫折与苦难的能力。
四、美育渗透目标
揣摩本文注重个人感觉的描绘,用词生动独特,形象而富有韵味的特点。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深入分析和领会着篇小说的象征意义,揣摩文中情节的寓意。揣摩本文注重个人感觉的描绘,用词生动独特,形象而富有韵味的特点。
二、解决办法
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深入分析和领会小说的象征意义,揣摩文中情节的寓意。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仔细揣摩来体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这篇小说的内涵与特点。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分析和领会着篇小说的象征意义,揣摩文中情节的寓意。
3.揣摩本文注重个人感觉的描绘,用词生动独特,形象而富有韵味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生,浙江海盐人。1977年高中毕业,曾从事牙医工作5年。1983年到海盐县文化馆工作。曾人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的研究生班学习。1984年发表处女作《星星》。主要作品有《现实一种》《世事如烟》《河边的错误》《在劫难逃》《往事与刑罚》等。出版有《十八岁出门远行》《偶然事件》《在细雨中呼喊》《活着》等。作品怪诞、奇异,叙事方式别具一格。
2.关于先锋派小说
所谓先锋实验小说,是指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和寻根文学思潮之后,兴起的一种具有现代派意味的新的文学思潮,代表作家有马原、苏童、格非、孙甘露、余华、北村等。他们的作品打破了以往文学写实的风格,放弃传统的真实观,大胆吸取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尝试新的小说表现形式,重视叙述方式与语言的创新,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当代先锋实验作家余华的一篇代表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鲜明地体现了先锋小说的一些特点。
3.基本情节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十八岁的少年,在父亲的鼓励下,他独自出门,走向未知的世界。一路上,他兴致勃勃,走了一天都不觉得疲倦。他没有找到旅店,但终于搭上了一辆汽车,汽车却在半路上抛锚了。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路人一起哄抢苹果,苹果的主人——汽车司机却无动于衷,见义勇为的他却被打得头破血流……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关于文章的象征意义。
小说中事件的叙述有着写实与象征的双重意味。一方面,主人公确实独自行走在大路上,一路上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寻找旅店、搭车、苹果被抢、被揍乃至被抛弃……这些情节都具有真实的质感和内在的逻辑性、合理性,让人信服;然而另一方面,它们又充满象征意味,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像一般的现实主义小说中的描写那样直白与简单。初出茅庐的他是怀着蓬勃的朝气和探索世界的热烈情怀踏上人生征途的。然而,现实却给他当头一棒,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特别是苹果事件,更昭示了成人世界的荒诞、不合理和强盗逻辑,它让这个怀着纯真的理想与强烈的正义感的青年感到迷茫,感到无助,感受到了世界的荒唐和现实的残酷。这种经历,也许是每一个怀着理想主义的梦想“出门远行”的青年或早或晚都会有的境遇。文中寻找旅店的过程,也同样充满了象征意味。“我”一路上不停地寻找旅店,然而却始终没有找到,最后只能在破车里暂且安身。人的一生不也就是这样永远处于漂泊之中吗?理想的“旅店”,安定的归宿,温暖的港湾,也许并不存在。小说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真实而深刻地写出了这样一种成长的烦恼与痛苦,这样一种人生的无奈与残酷。当然,“我”并没有因此而丧失希望。小说的最后,写“我”躺在座椅上,感到汽车的心窝还是健全的,暖和的,“我”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能够正确面对现实,面对人生的挫折与苦难,也许就是“我”十八岁出门远行最大的收获吧。
2.注重个人感觉的描绘,用词生动独特,形象而富有韵味的语言特点。
小说的语言也非常有特点。作者在叙述和描写的时候,注重的不是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自己心中的感觉。作者认为,现实主义小说所崇尚的真实其实并不存在,主张任何外界信息只有在被整合进人的感觉时才有意义。在本文中,作者反复叙述的就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细腻的个人感觉充满了整个小说文本。像“柏油马路起伏不定,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就写出了高低起伏的马路给我的主观感觉。“旅店就这样重又来到了我脑中,并且逐渐膨胀,不一会便把我的脑袋塞满了。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句子略带夸张,但却真切而强烈地表达出了“我”此时此刻对旅店的渴望。像这类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另外,小说的叙事语言有刻意哕嗦、拖沓的一面,看似表现了生活本身的一种“自然状态”,实则揭示出“十八岁出门远行”的种种无奈,用意颇深。
3.【提问】怎样理解小说最后父亲打发“我”出远门这一情节?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对“我”远行故事的叙述是从途中开始的,而到了小说的最后,才写到“我”在父亲的叮咛下离家远行。这在情节上刚好形成一种回环,小说的终点回到故事的起点。这种旅行的路线是环状的。其实,人生的旅途不也正是这样回环往复吗?这种描写,不仅使故事更加完整,而且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一种看法。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设计理念
编入高中新教材的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故事情节极不合情理,而语言新奇独特、别具一格。教学时应首先让学生对余华及先锋小说的特点有一个初步了解,为后面理解小说主旨做好铺垫。其次应注重阅读文本,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荒诞情节背后隐含的寓意,把握小说人物的情感变化,体会新奇独特的语言给小说带来的很强的可读性,以及这种独特的修辞方式在表达内容上的作用。再次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认识,渗透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和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切入点
小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传统小说明显不同,这为教学时从不同角度切入提供了可能:
1.从关键词“旅店”切入。“旅店”一词在小说中共出现19次,主人公在文中不断重复要寻找“旅店”,最后发现“旅店”竟是那遍体鳞伤的“汽车”,小说中的人、事、情几乎都与“旅店”(汽车)有关,可以“旅店”为辐射源生发联想,引出讨论、探究的话题。
2.从关键句切入。类似“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的句子竟在小说中出现了5次,结尾部分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和它们遥相呼应,这句话为什么不断出现?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一问题的探究,带动对全篇的理解。
3.从情节切入。这篇小说中有哪些荒诞的情节?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从情绪切入。主人公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情绪的不断变化,构成了小说的一条线索,情绪是怎样变化的?通过回答该问题,牵引情节,体味主旨。
教学时要关注小说的两条线索:一、“我”自始至终在寻找“旅店”;二、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的情绪在不断变化。设计时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整体感知入手,找好切入点,然后深入体味,总结提升,最后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了解相关资料,相互交流
(为理解课文做相关知识准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
余华,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内地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受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荒诞小说的影响。《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其成名作,显示出了一种与传统小说不同的现代特色。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其中《活着》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其作品中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了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起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的独立于外部世界的真实的文本世界。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18岁,阳光灿烂的日子,刚刚走出了梦幻的花季雨季,青春涌动的你多么想探寻一下更为遥远的世界!可是,当你真的走出去之后,外面的世界会像你想像的那样吗?《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18岁孩子初次出门远行的故事,或许对你认识这个世界有些启发。
2.速读课文,然后回答:小说主要讲了什么事情?涉及了哪些人物?
(初步感知,对小说有一个大体了解。)
明确:小说描述了一个18岁孩子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一些奇怪的生活片段;小说主要写“我”“司机”“抢劫者”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研习新课,讨论探究
1.小说中的“我”一直在寻找什么?寻找的过程及结果怎样?
(从关键词“旅店”切入,涉及全篇。)
明确:“我”第一次出远门,需要“旅店”,但没有人告诉“我”前面是否有“旅店”。在黄昏来临的时候,“我”感到了自己无所依靠,于是“我”拼命地到处寻找“旅店”。没有找到“旅店”,但“我”搭上了车,暂时的舒服让“我”满足。不幸的是汽车抛锚了。为了维护正义,“我”付出了遍体鳞伤、无限痛苦的代价。“我”最终寻找到了“旅店”———被抢劫的伤痕累累的“汽车”。
2.寻找“旅店”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不合情理的事?
(阅读文本,了解、体味情节。)
明确:司机态度突然转变,“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而且还要“我”在车正开着时去车厢取苹果;当我问他去哪里时,他说“开过去看吧”,“我”旅行时没有目的,司机也不在乎方向,只要汽车跑着就行;汽车抛锚时,司机竟能在旁边“认真”地做起了广播体操;有人抢劫车上苹果,他竟无动于衷,只对“我”被打破的鼻子感兴趣;最后司机参加到抢劫者的行列中去,把“我”的背包也抢走了。
3.这些荒诞情节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阅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体味句外之意。)
讨论归纳:荒诞的情节能更突出地揭示主题。“我”与抢劫者和司机的冲突,代表了“我”与成人世界的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荒诞的情节显示了荒诞社会中荒诞的生活。
4.“旅店”在小说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在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的独特理解,培养创造性思维。)
讨论归纳:“旅店”是漂泊的灵魂的栖息地,是一处暂时或长久的寄托地。当“我”躺在汽车里感到一丝温暖,并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时,“旅店”被赋予了“我”心底的一点希望、一份力量,小说在凄婉的伤感中显示了一点亮色。
5.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主人公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讨论归纳:“我”的情绪一直在变化———“我”期望、失望;期望、出乎意料、大大失望;期望、更出乎意料、完全失望。“我”的情绪变化来自客观世界的不可捉摸,想像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差甚远。
四、总结提升
(由局部到整体,深层把握。)
小说通过描述一个18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反映了孩子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涉世未深的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困惑、恐惧。它提醒读者,人生是复杂多变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与挫折,同时也会有诸多收获。
五、讲述个人初次远行的经历或成长中的烦恼,探讨面对成长中的挫折、困惑,该怎样调控好自己的心态,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深化情感体验。)
六、拓展作业
(将阅读延伸到课外,读写紧密结合。)
1.课后阅读卡夫卡荒诞小说《变形记》,比较一下与余华小说的异同。
2.写下你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和感受,以及从本文中受到的启示。
材料链接
我迷恋上了街道上的大字报,那时候我已经在念中学了,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都要在那些大字报前消磨一个来小时。到了70年代中期,所有的大字报说穿了都是人身攻击,我看着这些我都认识都知道的人,怎样用恶毒的语言互相谩骂,互相造谣中伤对方。有追根寻源挖祖坟的,也有编造色情故事,同时还会配上漫画的,漫画的内容就更加广泛了,什么都有,甚至连交媾的动作都会画出来。(摘自余华《余华自传》)
余华的所有努力最终抵达的并不是愤怒或诅咒、感伤或抒情,他要求的是在关心内心时让内心敞开,在敌视现实时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因为他深信活着的世界远比我们的态度宽广。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这是由于无力持久地承受紧张而采取的犬儒姿态,还是由于洞察了内心的柔弱而忽然发现了宇宙的无限和艺术的深邃。(汪晖《无边的写作》,《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3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感受先锋派小说的特点
2.技能目标:培养探索陌生文本的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感悟生活,认识生活
【设计理念】先锋小说的“先锋”体现在哪里?恐怕不能离开文本去架空讲解或者探讨。当一个问题出现时,不妨想想先前的经验,所以比较是很好的方法,我们可以找来现实主义的手法来比对,更可以找到鲜活的生活体会和经验来比对,从而消除对一种前所未有的陌生文本的恐惧感和本能的排斥。
教学的关键难点是:如何找准解读文本的切入点,因势利导。
【教学过程】
导入:
①针对高二学生:当我们面对一种前所未有的陌生的事物时,你将会有怎样的反应?这节课,请同学们看一个文字材料,体验一下这种感觉,并请大家描述一下这种感觉。
②针对高三学生:读完卡夫卡的《变形记》,相信同学们对现代派文学都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在中国,现代派文学也被称作“先锋派文学”,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繁荣的,今天我们来读读作为先锋派文学代表的作品,也是作家余华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
【教学实录】(片断)
(事先布置阅读全文,课件为powerpoint幻灯,总共两张:①小说标题和作者姓名;
②余华照片和余华简介。)
师:昨天布置大家看一个文字材料《十八岁出门远行》,并体验一下初次阅读的感觉,
现在请大家描述一下。
生:看了莫名其妙。
师:请举一个例子。
生:为什么那个司机被抢了苹果却没有反应?(其他数位学生:一伙的)
师:你同意一伙的说法吗?(又有学生:车也是偷的)车也是偷的?有没有道理?
生:(齐答)有!
师: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生:被抢了,司机还笑哈哈的。
师:找得很好!还有一个地方也是哈哈大笑,找找看?
生:“我”搭车的时候,提醒司机“你嘴里还叼着我的烟。”这时他笑嘻嘻的。
师:嗯,笑嘻嘻,也是同样的态度。还有么?
生:我觉得那个人很变态。
师:谁?
生:司机。
师:这里我们可以把变态解释成“异于常人”,改变了正常的状态。(生笑)凭据呢?
生:“我”给他烟了
师:司机有何反应?
生:夹住我递过去的烟
师:这又如何?“我”抱有何种逻辑?
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师:但实际上呢?
生:叫我“滚开”。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司机是成人。
师:成人怎么啦?
生:他老是笑嘻嘻。
师:这不好么?
生:问题是看什么时候。
师:请继续。
生:我讲了道理,他却笑嘻嘻,可见他很无赖。
师:反复写到司机的笑,我又有哪些表情呢?
生:愤怒。
师:什么时候?
生:看到人家抢苹果。
师:为什么愤怒?
生:有正义感。
师:看到人家抢苹果,司机为什么反而笑哈哈的?
生:我认为是见惯不怪的心态。
师:可以说是历经一次又一次愤怒后的。?
生:无奈、麻木。
师:那么“我”的愤怒在他的麻木面前会有什么效果?
生:可笑、滑稽。
我还发现还有一个笑哈哈,是在司机拿了我的书包坐着拖拉机跑了的时候。
师:嗯,司机笑到最后。(生笑)你们为什么笑?幸灾乐祸?(生笑得更厉害了)好,
我们都用自行车吧?被偷过么?
生:(部分)被偷过。
师:那该怎么做?
生:(议论纷纷)
师:说实话,有人想过“弄”一辆回来么?
生:想过,但没实施。老师,我看过一个电影?
师:哦?
生:好像叫什么《偷自行车的人》。
师:对。请说说故事。
生:(简述)
师:你为什么要提这个?(学生趁机提出:明天看一部电影吧!)
生:“冤冤相报”的相似性。
生:我觉得作者是在写“我”十八岁出门远行所看到的事和人。
师:你很好地抓住了理解小说的一把钥匙,这便是小说的标题。小说的视角是谁的视角?
生:“我”。
师:嗯,那么,十八岁是怎样一个年纪呢?
生:好奇。
生:成熟。
师:你看到了?
生:抽烟。
师:还有?
生: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所以我格外珍
重它们。
师:嗯,这代表着什么?
生:生理上的成熟
生:还有递烟的动作描写。
师:为什么写到这个?
生:试图懂得怎么与社会上的人打交道。
师:“我”是有胡须“定居”的十八岁的人了,此次远行的目的是什么?哪里可以看出?
生:父亲决定让我认识外面的世界。
师:有否目的地?
生a:有,是旅馆。
生b:我认为没有。
师:都说说理由。
生a:很多次提到了,而且小说最后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生b:我认为旅馆是暂时的歇息地。
师:(指生b)能具体说说吗?比如,“我”都在什么时候想到旅馆?
生:往往是累了或孤独的时候,比如:司机在不厌其烦地做广播操时,我在想着旅店和
旅店。
师:嗯,这里出现了两次旅店,为什么?
生:感到惊诧,还有黄昏时候,感到孤独。所以我觉得它是家的代名词。
师:说得好!青春期的“我”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
生:我感觉司机很狡诈。
师:为什么?
生:他只有笑这一种表情,令人难以琢磨。
生:如果说他是贼的话,那么他是又精明又变态的贼。说他精明,是因为修车时把自己搞得黑乎乎的,却又叫“我”滚开,难道这预示着他已经知道眼前的这个人会搭他的车而且会陷入他的这个陷阱里面吗?之所以说他变态,是因为他的苹果可以完好地运回去,而且为什么还要非得把车拆得七零八落,这算不算用心良苦呢?
师:(掌声)啊!我们班不仅有心理学家,还有福尔摩斯! 生:我认为他们是同伙。
生:我觉得不一定是一伙的,因为事情的脉络比较奇怪。我记得眉间尺的故事,但也不太读得懂。
师: 能说说大致情节么?
生:(简述情节)
师:很好!你的阅读面很广。这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里短篇小说《铸剑》里的人物。复仇者眉间尺和作为仇人的王的头在沸腾的鼎里相斗,一直斗到只剩下清汤,捞出来只剩一盘头骨,一盘须发,一盘簪。竟然都斗成这样了,仇恨之深可见一斑。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
师:请说!
生:小说的背景是什么年代啊?
师:是啊!这也是解读小说的途径啊!就像我们初次看到一个大蛋,就会想,它是什么蛋呢?又是谁生的呢?
师:(展示幻灯片:余华名字和余华照片)知道余华么?请说说你所知道的余华。
生:我知道他新近有一部作品叫《兄弟》。
生:我还知道他是新概念作文和美文大赛的评委或者出题者
师:嗯!我们学校的同学也获得过美文大赛的奖,说不定你的文章有一天也能被余华读到,就像今天你们读他的文章一样。(学生发出会心的笑)
师:(展示:余华简介)
生:老师,我读过《许三观卖血记》,好像是写一个知识分子卖血的故事。而且我觉得和今天这篇小说好像不是同一个人写的。
师:确切地说,是写一群农民卖血的凄惨境遇,比较写实,不同于余华先前的先锋小说的写法。
生:我觉得似乎还有象征含义。
师:是说今天的这部短篇吗?(学生点头)说到点子上了,谁来说说?
生:老师,那个背包为什么是红色的?
师:呵呵,不答反问,谁来助我?(笑)
生:我觉得是青春、热情的象征,背包被抢象征着我成长的代价。(掌声)
师:啊?说来说去,原来是我没明白!(笑)能详细说说么?
生:小说是写“我”十八岁出门远行,认识世界的过程。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标题嘛!
师:好轻松的口气!(顿) 不错,正是如此!(大笑)
师: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生:得来全不费工夫!
师: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像小说后面说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让我们深入小说,继续探索吧!
生:我认为小说中的“我”还有害怕的心理。
师:害怕?
生:抢苹果的人下手太狠。
师:怎么个狠法?
生:“鼻子软塌塌地不是贴着而是挂在脸上,鲜血像是伤心的眼泪一样流。”
师:“我”没感觉到痛么?
生:也许是麻木了。
师:麻木?“麻木”这个词语是否用错位了?刚才可是用在司机身上啊!
生:可能“我”也变得麻木了。因为“我”孤立无援,感到无能为力。
师:可刚才大家看到的都是“我”的愤怒,而且先前 “我”对这个社会充满了好奇,象一匹欢快的马一样奔向远方啊。这是为什么?
生:也许是成长的代价吧?但“我”经历了这些看似荒唐的事情,在心理上却真的有些成熟了。
师:说得很有道理!歌曲《童年》大家会唱吗?
生:会!(齐唱《童年》)
师:(总结)成长有快乐也有迷惘,但人总要长大,而且成长路上总会有风风雨雨,关键是我们要清醒而且不盲从,保持乐观而年轻、蓬勃的心态,决不能让岁月抢走我们的红背包。下课!
【教学后记】
高二文科班语文老师临时请假,以上实录便是笔者借机与该文科班共同织成的。同时也在自己带的两个高三理科班上《十八岁出门远行》,考虑到刚学过《变形记》,所以导语设计完全不同于高二的,而且这两个理科班语文基础较差,文学底蕴不够深厚,而教学的关键难点又是如何找准解读文本的切入点,因势利导。为此,找来一学生写的一则讨教诗歌内涵意蕴的随笔,让学生替他出主意,解决问题。
诗歌是绿原的《萤》:蛾 是 死 在 烛 边 的/烛 是 熄 在 风 边 的/青 的 光/雾 的 光 和 冷 的 光/永 不 殡 葬 于 雨 夜/呵 , 我 真 该 为 你 歌 唱/自 己 的 灯 塔/自 己 的 路
该生的疑问是:前两句好懂,后面的越来越不好懂,不知在写些什么。
为此,组织在全班讨论,看谁找到能打开解读这首诗歌的钥匙。讨论的结果:钥匙就在标题中。于是出示课件标题:《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华,学生马上明白怎么分析了。当然高三学生已经学过《变形记》,故在深度上分析起来也就有所提升了。
我相信,教师可以从自己的阅读和生命经验出发,寻找一种合适的方法,适时地指点一下,学生会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向属于他们的世界的,探索是美丽的
《十八岁出门远行》备课教案
【备课思路】
本文是一篇小说。鉴赏小说的重点是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通过对小说中情节、人物、环境的赏析,挖掘作品的主题。而《十八岁出门远行》又不同于传统的小说,特别是小说情节的设置,极其不合常情,具有强烈的荒诞性。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应以情节为阅读的切入点,通过对作品中悖于常情,却又合乎常理的情节的解读,了解作品所传达的主旨。此外,本文新奇独特的语言,也需要在阅读中仔细地体味。
【教学目标】
一、通过解读情节,把握小说的主旨。
二、理解小说中有荒诞意味的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三、揣摩精彩语句,体会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
四、讨论小说中有关“旅店”的内涵,明确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一、把握小说的主旨,明确“旅店”的象征意义。
二、理解小说中有荒诞意味的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中悖于常情而又合乎常理的荒诞意味及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教学时数】两课时。
【课型】教师引导,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教学步骤】
【课前预习】
师生分头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余华及其创作特点。可以阅读余华的其他作品以及对其作品的相关评价。课上进行交流。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过独自一人出门远行的想法吗?是的,青春年少的我们总会有如此的冲动,我们厌倦了周围熟悉的一切人和事,渴望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能够摆脱所有的约束与羁绊,在广阔的天地中尽情发挥自我,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实现伟大的理想和抱负。
那么,当你真的走出去之后,一切真的会如想象中那般美好吗?《十八岁出门远行》将给我们讲述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初次出门远行的故事。其实,外面的世界远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成长过程需要付出代价,只有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后,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
二、了解作者余华
师生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余华的资料,并进行归纳概括。应包括以下内容要点:余华,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战栗》等。其中《活着》获1998年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余华以其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颇多的震撼和关注,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的作品借鉴各种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以近乎无动于衷的冷漠的叙事态度,对人性中黑暗、丑恶、残忍的一面进行无情的暴露。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成名作,已经显示出了一种与传统小说不同的现代特色,是后来余华先锋小说的一个基础。
三、解读小说的情节结构
1概括情节内容
要求: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概括小说的情节。
明确:十八岁的“我”初次出门远行,面对广阔、陌生的环境,涉世不深的“我”不会考虑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我”总会被眼前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把它们想象成一些“我”有限记忆中已经熟悉的过往,出门对“我”而言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虽然“我”在黄昏来临时找旅店并不顺利,但在经过一番周折后“我”搭上了一辆卡车,“我”甚至沾沾自喜于用一支烟就换取了免费搭车的小聪明,而且,“我”感觉与司机“更亲近了”,出门对“我”而言,仍然是快乐的。
可后来变了,汽车抛锚了,一些人抢走了车上的苹果,他们甚至打伤了阻拦的“我”,而苹果的真正主人——司机却在一旁漠不关心。最后,司机竟然拿走我的行李,骄傲地离去,“我”成了惟一的受害者,孤零零地站在抛锚的汽车前……
遍体鳞伤的“我”躺在遍体鳞伤的汽车里,感到“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这让“我”明白,“我”寻找的“旅店”其实就是自己的“心窝”。躺在汽车的心窝里,“我”想起了出门前父亲对我的叮嘱:“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2划分情节层次
要求:按照小说的情节内容,给本文划分段落层次。
明确:小说情节按照故事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这话不错,走过去看”):写“我”出门远行,在路上心情愉快,有些兴奋,但在黄昏找旅店时却不顺心。
第二部分(从“公路高低起伏”至“那就驰过去看吧”):写“我”搭上了一辆卡车,经过一番周折,“我”感觉与司机“更亲近了”,对找旅店也不很在意了。
第三部分(从“可是这汽车抛锚了”至“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写汽车遭抢劫时一系列“不合情理”的事情,“我”遍体鳞伤时感受到“旅店”其实就在自己心窝里。
第四部分(从“我躺在汽车的心窝里”至结束):这是一段倒叙,写“我”出门前与父亲的一段对话,照应开头。
四、挖掘小说的主题
1要求:找出小说的“文眼”所在。(即体现作者创作意图和作品主旨的部分)
明确:小说的文眼是:对“我”遭到抢劫后,躺在汽车里一番感想的描写。即“我”虽然无限悲伤,但在同样遍体鳞伤的汽车里,“外面风越来越大,但我躺在座椅上开始感到暖和一点了。我感到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这一段描写表明“我”在遭受挫折后并没有失去希望,“我”还能感受到心底的“暖和”,而且最重要的是“我”明白了,“我”寻找的“旅店”其实就是自己的“心窝”,换句话说,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重新振作。
2讨论:“旅店”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明确:在课文中,“旅店”本来是“我”一直要寻找的歇息的地方,但当“我”躺在汽车里感到一丝温暖,并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时,“旅店”就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它象征着“我”心底的希望和力量,这是一个人在成长路途中必需的动力。
3要求:归纳小说的主题。
明确:小说选取的故事是一个十八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生活片段,写了成长中的挫折与收获。它告诉读者:人生是复杂而曲折的,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遭遇到种种的艰难和挫折。但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应灰心丧气,而应在心里保存一分希望和勇气,明白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重新振作起来,这也是成长中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小说的情节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了小说的主题。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品味小说中荒诞性描写的作用,体会小说独特而新奇的语言。
二、理解小说中荒诞性描写及其作用
1要求:小说中有许多“不合情理”的场景描写,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荒诞色彩。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这些描写,思考“荒诞”性的发展过程。
明确:这些“不合情理”的描写主要出现在文章的第二、三两部分。
第二部分中,这篇小说的“荒诞”色彩就开始初露端倪,一些“不合情理”的因素开始出现。首先表现在司机突然转变的态度上,他“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而且还要“我”在车开得飞快时爬出驾驶室到车厢里去拿苹果。当“我”问他到哪里去时,他说“开过去看吧”。其次表现在“我”不知目的地旅行上,“我”对找旅店也“根本不在乎”了,“我”似乎和那位司机一样,“反正前面是什么地方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我们只要汽车在驰着,那就驰过去看吧”。
第三部分是小说的重点,种种“不合情理”的场景不断出现,给整篇小说蒙上一层荒诞的色彩。司机的举动成为“荒诞”的先兆。他在汽车抛锚后“漫不经心”修了一阵后,又在公路中央“很认真”地做起了广播体操,做完以后又绕着汽车小跑起来。接着,五个骑自行车的农民到来,他们似乎是毫无理由地抢劫车上的苹果,并把试图阻拦的“我”打倒在地。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那个司机却无动于衷,只对“我”被打破的鼻子感兴趣,小说的荒诞色彩越来越浓。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当“我”被第二批来抢苹果的人打得坐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时,司机也参加到抢劫者的行列中去,把“我”的背包也抢走了。这个时候,小说的“荒诞”性达到了高潮。
2讨论:这些“荒诞”性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提示:可以从对情节的发展和对主题的揭示角度思考)
明确:第二部分中,司机态度的突然转变,预示着后面将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而“我”同样不知目的地旅行,总有些让人担心,这也为下文的突变作了一定的铺垫。第三部分中,“荒诞”性的描写给读者呈现的是一个强烈的冲突:“我”与抢劫者和司机的冲突,这是“我”与成人世界的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司机与其他人一起形成了“我”不能理解、给予“我”狠狠打击的“世界图景”。正因为其“荒诞”,从某一方面把浓缩了,使之更醒目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寓示着“我”出门远行遇到的挫折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3拓展阅读
余华写小说曾受到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影响,卡夫卡的小说中有很多“不合情理”的荒诞色彩,比如《变形记》中那个人一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可以课后阅读《变形记》,比较一下余华与卡夫卡“荒诞”小说的异同。
三、体会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
要求:这篇小说的叙事语言很有新意,揣摩文中的精彩语言,试举几例,体会其中描写的新奇之处和蕴藏的内涵。(提示:可结合课后练习五进行)
例1: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
明确:把走路比作航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我”出门时内心的激动喜悦和几分不安,也暗示着出门远行并不会一帆风顺。
例2: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还看到了黄昏的头发。
明确: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我”出门远行一天的奔波。“从早晨里穿过”,好像早晨是一片树林,“下午的尾声”则是把下午当成一首歌或一出戏,“黄昏的头发”则会出现一个人的形象。这样写显得欢快,充分抒发了“我”出门远行的兴奋心情。
例3:我看到那个司机高高翘起的屁股,屁股上有晚霞。司机的脑袋我看不见,他的脑袋正塞在车头里。那车头的盖子斜斜翘起,像是翻起的嘴唇。
明确:这句话有两个地方显得新奇可笑。一是说司机“屁股上有晚霞”,把一俗一雅结合在一起,让人觉得好笑。二是说车头的盖子“像是翻起的嘴唇”,也很新鲜,会让人有一点担心,就是司机会被“嘴唇”吞进去。这种感受也充分表达了少年初次出门远行对外部世界的好奇。
例4:那个时候太阳要落山了,晚霞则像蒸气似的在升腾。旅店就这样重又来到我脑中,并且逐渐膨胀,不一会便把我的脑袋塞满了。那时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
明确:这句话的有趣之处在于说“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这样突出了“我”急于找到旅店的心理,这时候“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旅店。
例5:我坐在地上爬不起来,我只能让目光走来走去。
明确:这句话写出了“我”被打倒在地的无奈,“只能让目光走来走去”。这也说明“我”心里不甘被打败,这是少年典型的不服输的精神。
四、全文总结
《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故事和主题都是很常见的,但在作者笔下却呈现出另一种面貌,这主要源于小说那些悖于常情可又合乎常理的情节,正如余华自己曾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远,只有脱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这段阐述无疑可以作为对《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恰切注释。而小说所剖示的“我”在青春初旅中的种种微妙的心情,则艺术地帮助小说完成了主题的揭示,小说中青春初旅的明朗欢快与荒诞人生的阴暗丑陋构成鲜明的审美反差和剧烈的碰撞,使小说具有很强的审美张力。
五、写作训练(课后完成)
要求:把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出门经历和从中得到的启示写下来,文体不限。
建议:文章中应有关于人生的思索,注重对特定环境中人物心情的描写。
十八岁出门远行
[学习目标导航]
学习提示
1、知识目标:了解余华及其代表作。
2、能力目标:养成初步鉴赏新潮小说的能力。
3、情感目标:懂得走上社会的艰难,并坚信前面的路越走越宽。
本文不同于传统小说,理解难度较大,应多看一些对类小说的评论,提高鉴赏能力。
[背景知识互动]
知识积累
作家作品
余华,1960年出生,浙江海盐人。曾就职于海盐县文化馆和嘉兴市文联,现定居北京从事职业写作。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写下了《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世事如烟》、《河边的错误》、《鲜血梅花》等几十个短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唤》、《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篇小说集《我胆小如鼠》,随笔集《灵魂饭》等多部。其作品已经被翻译成英、法、德、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挪威、日、韩等文在国外出版。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许三观卖血记》入选韩国《中央日报》评选的100部必读书。曾荣获意大利文学基金会颁发的1998年度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以及澳大利亚詹姆斯·乔伊斯基金会颁发的XX年度悬念句子文学奖。为近年十分活跃的新潮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解题
读本篇小说,我们会感觉到原来青春可以是一种经历,也可能是一个被记住的梦,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识记要点
余华,当代作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篇小说《我胆小如鼠》,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等,是新潮小说的代表人物。
三、重点字词
翘起 转悠 奔驰 抛锚 蜂拥
漫不经心 遍体鳞伤 兴高采烈
字词巩固
“翘”有两个音,qiào,
qiáo。
[教材优化全析]
整合感悟
一、内容详解
内容梗概:
十八岁的“我”开始了旅程,十八岁的青春开始被放逐在一个巨大的社会环境里,等待着“我的青春”的将会是什么?“我”面对一切都如此的放松,因为“我”总是被眼前的新鲜想像成一些“我”有限的记忆中已经熟悉的过往,甚至于“我”的小聪明让一支烟换取了免费搭车的喜悦,“我”有点沾沾自喜,出门是一件快东的事情。可后来变了,汽车抛锚了,一些人抢走了车上的苹果,他们甚至打伤了阻拦的“我”,而苹果的真正主人——司机却在一旁漠不关心。最后,最后司机拿走我的行李,骄傲的离去,“我”成了唯一的受害者,孤零零站在抛锚的车前……
第一部分(第1段),表现迷蒙离奇、漂浮不定的感觉,令人宛若是在梦中。
他写道:“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
小说一开篇,就如同一个梦的开始。突如其来,一个梦境、一个随着起伏的海浪漂流的旅途开始了。当然,这是剪裁过的梦境。这个梦有一个中心,就是焦虑,就是企盼,因企盼而焦虑,愈焦虑愈企盼,就像梦中的孩童因尿急而寻找厕所一样。但我愿意把主人公寻找旅馆的焦虑看成是寻找新的精神家园的焦虑。黄昏的来临加重了这焦虑,于是梦的成分愈来愈强。
和所有初次步入社会的年青人一样,“我”也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对所看到的事物充满了幻想,“我”虽然走了好长好长好久好久的路,可“我”一点也不觉得累。也真实的写出了年青人的感受。梦境与现实结合的天衣无缝。
第二部分(“我在路上遇到不少人”-“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写汽车突然钻出来,又突然抛描。
第一次出门远行的“我”遭遇到很多事情。
一是我的问路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回答,可我还对他们充满了欣赏。初出家门的心情,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这符合自己第一次出门远行希望自己亲自闯一闯看一看的愿望,同时也没有感觉到找不到旅馆会带来危害。
二是在第一次拦车没有成功,但“我”很高兴;而第二次被拒绝时我却着急了。这是为什么呢?第一次我没有料想到拦车不成功带来的危害,反而觉得很有意思无所谓,而第二次我感觉到了现实的严峻开始逼迫自己,所以着急起来。
“公路高低起伏,那高处总在诱惑我,诱惑我没命地奔上去看旅店,可每次都只看到另一个高处,中间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弧度。”
这里描写的感觉,是部分神经被抑制的感觉,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强迫症,也是对希腊神话中推巨石上高山的西绪弗斯故事的一种改造。人生总是陷在这种荒谬的永无止境的追求之中,一直到最后一刻。这里包含着人类生活中最常见的、谁也无力摆脱的公式,人永远是这公式的证明材料,圣贤豪杰。无一例外。这是真正的梦。
“尽管这样我还是一次一次地往高处奔,次次都是没命地奔。眼下我又往高处奔去、这一次我看到了,看到的不是旅店而是汽车。”汽车突兀地出现在“我”的视野里,而且是毫无道理地对着我开来,没有任何前因后果,正合梦的特征。汽车是确定的,但汽车的出现却是不确定的,它随时可以莫名其妙地出现。又随时可以莫名其妙地消逝。就如同《乡村医生》中那突然从窗框中伸进来的红色马头一样。马从何处来?何须问,问就是多管闲事。但马头毕竟从窗框中伸进来了,这一事实是确定的。
第三部分(“司机在公路中央做起广播操”-“可他把我的背包抢走了”),写汽车被抢。
随即“我”搭上车。随即汽车抛锚。
这也许是司机的诡计,也许是真正的抛锚。后来,一群老乡拥上来把车上装载的苹果抢走,“我”为保护苹果被打得满脸开花。
司机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笑容是确定的,为什么笑?笑什么?不知道),并且抢走了“我”的书包和书,然后抛掉车辆,扬长而去。
小说的精彩之处即在于;司机与那些抢苹果老乡的关系下的巨大谜团,这也是余华在这篇小说里施放的一颗烟幕弹。如把这定为一个方程式,那么这方程是个不定式,它起码有两个以上的根,存在着无数的可能性。确定的只是事件的过程。因为存在着许多可能性,事件的意义也就等于被彻底瓦解、事件是无逻辑的,但又准确无误。为什么?鬼知道。对这篇小说进行确定意义的探讨,无疑是一种愚蠢的举动。当你举着一大堆答案向他征询时,他会说:我不知道。他说的是真话。
这是一个关键的情节,原本高高兴兴走出家门的“我”转为了愤怒和悲伤。一汽车的苹果和“我”的背包被人抢了,这对于第一次出远门的“我”来说,社会出乎意料的残酷:设想的美好与实际社会中存在的暴力、欺骗、背叛构成强烈反差。
这一部分,虚幻的东西多了起来,一拨一拨的人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来,而且不大讲话,不讲道理。如土匪似的抢劫,却又那么自然。抢的场面很激烈,但作者的想要揭示的重点似乎不在这里,仍然扣紧“我”的体会去写,而不是揭露什么。
看似出人意料来得十分突然,其实如果回顾“我”的全部遭遇,现实是有提前的警告的。问路、拦车都是生活对我的小提示,但是初出家门社会经验不足的我没有能够从人们对我的敷衍和冷漠中注意到现实社会潜在的危险,更没有能够开始总结人生的经验,所以与社会的提醒擦肩而过。
汽车接二连三的被抢,“我”也接二连三的被打,而且最后还看到了和我“好得不能再好的朋友”“抱着我那个红色的背包”。那“我”该怎么办呢?进入了下一个层次。
第四部分(“我看着拖拉机爬上了坡”-结尾),“我”蜷缩在汽车的心窝里,感到自我的修复和感化,他发现旅店竟就在这里。
“我”被突如其来的残酷现实冲击得遍体鳞伤,躲在一个四面透风的驾驶室里,周围漆黑一片狂风呼啸,“我知道自己的心窝还是暖和的”,因为我发现了旅店,发现了自己内心中原来潜藏着精神栖息地(如:希望、执着、正义……)。
经历了现实社会残酷的我,体会到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我”,能够在是与非面前做出正确选择并坚持下去的“我”,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精神力量的我毫无疑问和初出家门时的“我”不同了,这个不同我们就把它概括“成长”二字。
结构网络
问路-含混回答(欣赏)
拦车-一闪而过(高兴)
请求-冷漠拒绝(焦急)
搭车 殴打
抢劫 嘲笑(愤怒悲伤) 被抢
美好→残酷
(出乎意料之外,
人生设想碰壁)
“我”→
迷蒙离奇、漂浮不定
不确定的、令人难以捉摸的情境(梦境与现实的结合)
问 路
没有明确的答复
1次高兴
拦车
2次着急
没有成功
人物形象模糊,有朦朦胧胧的感觉
这一部分的情节似乎很温馨,没有旅馆,没有人指路,没有人愿意让他搭车,可忽然有一个抛锚的汽车让他产生了希望,可希望过后又是失望,汽车又抛锚了。内容基本是写实,但人物有些模糊,尤其是那个汽车司机,到底是个什么性格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始自终没有让读者看清楚。第一次出门的“我”却感觉“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是好得不能再好的朋友了”。写出了“我”的人生经验的浅薄。
汽车被抢
“我”挨打 司机抢包 其他人
愤怒 高兴 无表情
青春初旅的明朗欢快与荒诞人生的阴暗丑陋构成鲜明的反差和剧烈的碰撞
“我”该怎么办?
是的,他也不知道。梦是没有确定的意义的,梦仅仅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过程,它只能是作为梦存在着。诠释这类小说,如同为人圆梦一样,除了牵强附会、胡说八道之外,你还能说些什么呢?
“我”→
遍体鳞伤
↓
身体、心灵
没有放弃
有希望
(心窝还是暖和的)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在你们的成长中哪些东西是重要的,可以带给我们成长中的启发?
二、技巧鉴赏
1、小说自始至终充满了种种不确定的、令人难以捉摸的情境。
莫言曾把余华称作是“当代文坛上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认为《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一篇“条理清楚的仿梦小说”。的确,开头表现迷蒙离奇、漂浮不定的感觉,令人宛若是在梦中。而小说愈发展则梦的成分就愈强:汽车突然的出现,后来又突然的抛锚;老乡涌上来抢苹果,“我”为保护苹果被打得满脸是血,而司机不仅对发生的一切视若不见,还对着“我”快意地大笑不止。整个过程犹如发生在梦境里一般,充满了怪诞和不可思议。
余华曾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远,只有脱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这段阐述无疑可以作为对《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恰切注释,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到西方现代文学和哲学思潮对作品
的影响。荒诞派作家尤金·尤奈斯库说过:“荒谬就是没有目的……人感到迷惘。他所有的行为成为毫无意义、荒诞不经和没有用处。”余华正是用一种极而言之的“仿梦”的方式,生动地揭示了世界的荒诞无常和青年人在这种荒谬人生面前的深刻迷惘,而作
品所剖示的“我”在青春初旅中的种种微妙的心情,则印证了存在主义大题海德格尔关于心情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人被抛入世界后首先产生的是种种心情的理论,艺术地完成了对人的存在命题的揭示。小说中青春初旅的明朗欢快与荒诞人生的阴暗丑陋构成鲜明的反差和剧烈的碰撞,使其具有了很强的审美张力。
2、本篇小说充分向读者展示了文学语言的特权。
这种独特的语言跳出了被日常生活围困的经验,让想象力获得自由。余华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描绘事物形态。种种形式放弃了常规世界提供的规则和逻辑,寻求自由自在的更为贴近精神世界的语言表达方式。即在脱离常识的正确逻辑系统下运行的语言形式。如:胡须定居在下巴上;汽车车盖是翻起的嘴唇;晚霞存在于屁股上,司机在个人财产被侵犯是无动于衷。诸如此类。作者要表述的不是希奇古怪的事件发展或人物举动,而是背后隐藏的个人情绪与内心感触。也就是以一种冒险的方式来剖析描绘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3、虚假和真实的统一。
父亲所说的“外面的世界”对初行的十八岁少年来说是个过于庞大以至于不可知的世界。余华将少年处在外部世界之后的内心感受外化出来,虚构成文中的种种情景。不断起伏的柏油公路,暗示西西弗式的折磨,爬上高处再滑向低处,如此循环,少年始终看不到旅店。但是有一辆破汽车停在低处。这汽车可理解为一次有失败可能的机会(当然少年不这么想,他天真意气,认为搭汽车非常了不起)或前行动力。随着汽车的迅速瓦解,少年到达旅店的希望也在急剧削减。那么作为此行目的地的旅店呢?少年从头到尾惦记着的旅店,它象征着归宿,理想的归属,精神世界的归属,有家一样的温暖感觉和踏实感。红色背包是少年从家里带出来的唯一东西,也是他全部家当。背包象征着少年的纯洁品格和童年记忆。在失去背包后,“只有遍体鳞伤的汽车和遍体鳞伤的我。”“我”经历了一系列现实挫折之后,同时也经历了蜕变,但并没有蜕变为司机那样的人(司机象征成熟的现实态度)。如余化所说“小说传达给我们的应该是象征的存在”,显然,《十》中许多特定的情景和事物都被赋予了路标意义,作者有意安放,让我们朝所指方向前进。情节颠覆常理,一切在真实的名义下虚构进行。
技巧拾零
学习鉴赏小说的方法(三)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小说,要以人物为中心。具体到每一篇小说时,可先从理清故事情节入手,分析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可以总体上把握小说的内容。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再来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要分析出鲜明独特的性格。要分析出人物性格的差异。尽管有些人物的性格、脾气看上去很相似,但仔细分辨一下,还是可以看出各种差异来。还要分析人物性格的特征,包括外部的和内心的。最能显示人物的个性特征的,是生动而典型的细节。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要分析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①要分析出人物行动的理由;②要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原因;③要分析人物的内心本质。只有分析出人物灵魂深处的内心世界,人物才有生命,才能活起来,才能有真实感。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要分析出环境描写对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也有二点值得注意:①要分析出特定色彩的环境。我们要看到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这样才能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②要分析出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协调一致。通过环境描写,或多或少、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地暗示人物性格,读者从环境描写中能窥测到人物性格的端倪。
三、体裁知识
短篇小说和小小说的特点在“短”。短篇小说一般几千字,容量小,情节简单,人物少。茅盾在《关于短篇小说的谈话》中说:“一般地说,短篇只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断或横断面来显示生活的意义。它往往只有一个主人公,一条线索,往往只写几个小时或几天之内集中发生的事,但应该使读者看了以后可以联想到更远更多的事。”例如《麦琪的礼物》,就是截取圣诞节夫妇互赠礼物的生活片断,表现了“爱”的伟大和圣洁。有的短篇小说,把一个人的大半生或一生中的一些生活片断连缀起来,构成一个故事。郑振铎说:“短篇小说确是一幅虽短小而又完美的山水画,不能再添一笔,也不能再缩小一点的。它又像古拙的盆松,虽矮小而有凌霄的气概,决不能也不必再用什么手段把它增高增大的。”引自承仁义主编《学海飞鹏·郑振铎笔下的人力车夫》。
比短篇小说还“短”的,是小小说。一般是几百字,多则一两千字,不过是一两个人物和瞬息场景的扫描。如《“诺曼底”号遇难记》,写“诺曼底”号哈尔威船长在一次猝不及防的海难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在死亡面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英雄形象。茅盾对小小说作过概括:“其一,小小说的故事极为简单,有的乃至竟可以没有故事,而只有人物在一定场合中的片断行动。其二,可是这样的‘镜头’却勾勒出人物的风采及其精神世界。”引自《短篇小说的丰收和创作上的几个问题》,《茅盾文艺评论集》。
美文品读
半夜了,天空滴着露水。在田野里,它滴在拔节生长的高粱棵上,在土墙周围,它滴在发红裂缝的枣儿上,在宽大的场院里,滴在年轻力壮的芒种身上和躺在他身边的大青石碌碡上。
这时候,春儿躺在自己家里炕头上,睡的很香甜,并不知道在这样夜深,会有人想念她。她也听不见身边的姐姐长久的翻身,和梦里的热情的喃喃。养在窗外葫芦架上的一只嫩绿的蝈蝈儿,吸饱了露水,叫的正高兴;葫芦沉重的下垂,遍体生着像婴儿嫩皮上的茸毛,露水穿过茸毛滴落。架上面,一朵宽大的白花,挺着长长的箭,向着天空开放了。蝈蝈儿叫着,慢慢爬到那里去。
[教材实例探究]
小说结尾写道:‘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地奔跑起来。’这让我们想起《小马过河》这则寓言,这篇小说也可以看作一篇有关人生之河的寓言,其中的深浅要靠自己的双脚勇敢地去尝试。
把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出门经历和从中得到的启示写下来。文体不限。
解析:课文所讲的“我”的第一次出门经历是一次人生的教育,作者并没有在失败面前被吓倒,而是充满了希望。
答案:给大家提供一首歌词来开阔思路(高枫的《出门在外》):“如果一个人出门在外,故乡就变得更可爱,那种感觉那种滋味,语言难表达出来。他乡的风光也并不坏,世界各地都很精彩,就是有那么一点遗憾在夜里感慨,故乡在视线的最远方,朋友怎么样父母怎么样,故乡在视线的最远方,他们可否变了样想忘也忘不了,偷偷流的眼泪,不让月亮星星看见,偷偷流的眼泪,不让车辆行人看见,走吧,还要靠自己把梦实现!”
规律总结
这道题,让同学们把课文与课外结合起来,是结合同学们的人生经验,写出自己真实的个性感受,使他们有话要说,有话要写。
[教材习题解析]
方法点拨
一、故事梗概见“内容详解”。一般认为青春可以是一种经历,也可能是一个被记住的梦,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二、1、小说一开篇,就如同一个梦的开始。突如其来,一个梦境、一个随着起伏的海浪漂流的旅途开始了。这个梦有一个中心,就是焦虑,就是企盼,因企盼而焦虑,愈焦虑愈企盼,就像梦中的孩童因尿迫而寻找厕所一样。
2、写出了第一次独立远行的兴奋,用这样的肖像描写写出这样的心情,很形象。
3、写出了对旅馆的热切盼望。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大脑中充斥着旅馆的思想。
4、理想的社会与残酷和现实的强烈对比,在“我”身上的表现的尤为明显。
5、环境描写与人物心情是相辅相成的,现实的残酷使得“我”对目前的局面充满了失望。
6、虽然第一次出门即摔得遍体鳞伤,但“我”仍然没有失去信心,失去勇气,在实际锻炼中成长起来了。
一、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看法,要有理有据。
二、“重要的句子”是指这些句子对于理解文章具有重要的作用。考查的重点一种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一种是有些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对那些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一是要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二是要对每个段落作一完整分析,三是结合上下文、主旨、人物形象作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
[知识应用自测]
思路导引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仙鹤 丘壑 喝彩 赫赫有名 溘然长逝
b 饿殍 乘桴 孵化 怫然作色 春风拂面
c 倔强 崛起 谲诈 精神矍铄 攫为己有
d 慰藉 籍贯 舟楫 嫉恶如仇 即景生情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泥淖 励行节约 煞费苦心 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
b 戏谑 插科打诨 瑕不掩玉 一言以蔽之
c 马厩 改弦更张 应运而生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d 安谧 宛然可见 根深蒂固 老骥伏历,志在千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从这里可以感受到封建文化对小说创作的残酷__,也更可以感觉到那些古典现实主义大作家和他们的不朽作品的崇高可贵。
②当读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我们当然知道它的意思并不__字面所传达的,它有着更为深远的含意。
③二十多年来,这个教人自强不息的回答总是像__在夜雾茫茫的大海上的一座灯塔,若隐若现,时明时暗,照着我的人生航程。
④“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两句话可以理解为女子的自语,或理解为她因为自己的热情主动而显得___,想极力掩饰自己的_____。
a 镇压 在于 耸立 荒唐 羞愧
b 扼杀 在于 伫立 荒唐 羞窘
c 镇压 限于 耸立 唐突 羞愧
d 扼杀 限于 伫立 唐突 羞窘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法律专家表示:中国国安单位系统编制和中国台湾不同,依县市乡镇不同层级有不同层次的监督方式;他呼吁台商,凡是涉及政府机关的机密资料,最好不要碰触。
b、 1月16日早晨6月58分,辽宁省海上搜救中心,接到交通部海上搜救中心指令:《利达洲18》油轮在北纬39º39´,东经121º0´起火,请作好救助遇险人员准备。
c、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xx17日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向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表示亲切慰问和崇高敬意,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节日祝贺!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警告说:“以色列的‘定点清除’必将激化巴以冲突。”
1、形似字错读,大都因为没有看清它们的细微差别,要注意这一点。
2、字形的考查的重点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这里的汉字也并非所有的汉字,而是一些特殊的、容易用错的字。
3、正确使用一般实词,包括三点:①理解词义是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②正确使用同义、近义词,在这类题中,考生必然根据语境,仔细推敲这些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才能写出正确答案。③近义词的辨析是一般实词使用的重点,其辨析的关键是同中求异,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4、标点符号的用法与句意有极大的关系,可以说,不了解句意,也就用不好标点符号,因此用好标点符号是以理解句意为基础的。
高考考查的标点符号覆盖面较广,重点是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而且往往与句子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考查。
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按要求回答。
儿子睡中间
小宇以幼儿园中班程度的判断力瞅着妈妈,固执地摇摇头。
她仍好言相劝:“宇儿,乖啊,你爸就在家半晚上,你睡中间,老蹬他怎么办?”
“捆住我的脚呗。”小宇赖在床中间,泪光闪烁。“爸好长好长不来家了,要挨爸,就挨!就挨!”
他停了电动剃须刀,拨拨儿子会动的小耳朵:“好好,宇儿挨爸。爸挨着你,爸在中间,你靠里,当第一名,好吗?”
“那我又挨不上妈了。”小宇索性抱了枕头,坚守着他越发认为重要的好地方。
“宇儿!妈生气了啊,你要淘气,你爸就再也不回来了。”
“就回来!就回来!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挨着爸爸妈妈,就我老没爸。”小宇好委屈哟,嘤嘤伤起心来。
他忙硬脸贴软脸抱了儿子,少了半截中指的手,在儿子的小屁股蛋儿上摩挲。“好好,宇儿睡中间,谁欺负我们了?爸可不答应。”
“树诚,你别惯他。”妻回他脆脆一掌。他笑笑,朝妻眨眨眼。
小宇破涕为笑,嫩藕似的肥腿把床跳得咚咚响,小鸡鸡在裤衩里一颠一颠,嘴里念念有词:“水啊水,我爱你,每天用你把手洗。阿姨夸我真干净,爸爸妈妈真欢喜。”
“行了,别欢喜了。你爸坐了一天车,累着呢。”随她话落,日光灯灭,壁灯亮,梦境般的妃红。
“爸,”儿子小嘴出气温软,奶甜味,“明天你带我一天吧。”
“不行,明天爸爸就走了。”
“就送我上幼儿园,就送一次嘛。”
她严厉了:“你到底睡不睡?早跟你说过,你爸明早两点钟走。”
小宇诡秘一笑,拱着她耳朵:“爸不走了。”
“你爸说的?”大人的心竟然一跳。
“不是。我把军帽藏在小人书下面了,他走不了。”
她笑。他笑。小宇笑。绯红色幻成幽蓝,月光将竹影折上窗帘,唰唰啦啦作响。
“爸,上次你说不走,又走了。你得给我讲故事。”
“短的。”
“长的。”
他折中:“不长不短。睡中间,就讲中的。”
从前呀,有个小孩子割草。一个老师问他,割草干嘛?他说,卖钱。卖钱干嘛?盖房。盖房干嘛?娶媳妇。谁教你这样说的?我爹。你爹是谁,郑瞎子。那娶了媳妇又干嘛?生小子。生了小子干嘛?割草。孩子,跟我读书,读了书,就不受穷了。
“后来呢?”
“后来小孩就读了书,成了大孩。啊——哈——”
“再后来呢?”
她接口:“再后来,长大成人,当了兵。再后来,有了儿子,儿子没割过草,可还特别淘气。再后来,他去打仗,儿子问妈妈:爸干嘛去了?妈妈说,爸爸割草去了。背着儿子,妈妈偷偷哭。再后来,他从前边回来路过家,只呆半晚上。好了,别缠你爸了。”
“那你再给我讲个故事。”
“哼个歌吧。”
“那你闭上眼睛。”
“搓着背哼。”
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波浪……
唱,拍;越唱越远,越唱越轻。第五首没唱完,她已和儿子换了位置。
“宇儿睡了,树诚。”
丈夫呼呼大睡。亲亲他的肩,汗咸味。
她呆呆枕着臂。闹钟嘀嗒,不再似机枪嗒嗒。
床上月影匆匆移了几尺。
一点钟。
“树诚,醒醒吧。”
他翻个身,嘴里粘粘嚼动,鼾声愈发沉闷悠长。
她亲亲他的肩,又分寸极好地咬一下,忙转脸装睡。
他腾地坐起:“有情况?”下了地,迷迷登登乱摸,撞到立柜上,“妈的,通信员!”
忽地浴了满屋温馨的绯红。
妻的脸。
5.小说开头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开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说要写得精练,就要注意合理的省略,毫不留情地剔除多余部分,要让文中的每句话,尽可能多地扩大信息容量。下面一句话主要是描绘父亲对儿子的疼爱之情,除此之外,还包含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他忙硬脸贴软脸抱了儿子,少了半截中指的手,在儿子的小屁股蛋儿上摩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是。我把军帽藏在小人书下面了,他走不了。”这里的“军帽”,在作者起初构思时,曾打算写成车票、钱包之类,因为它们能更有效地阻止人行动,但后来是写成“军帽”,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原稿结尾一句为:“妻的泪脸。”后改为:“妻的脸。”将“泪”字删去。这样改动,有什么效果?
这是一篇千字小说。由于它文字十分凝练,篇幅非常短小,所以称之为“小小说”。这篇小小说的视角新颖,构思精巧。作者紧紧抓住“儿子睡在中间”这个凝聚点来写,文中情趣横溢,气氛浓郁,格调清新,父子情、母子情、夫妻情,尽在其中,在看似漫不经意的文笔之中,处处透露出深沉的内涵,令人感染,给人启示。
应用自测解析
1、c(a项“溘然长逝”中的“溘”读“kè”,其他均读“hè”。b项“饿殍”中的“殍”读“piǎo”,其他均读“fú”。d项中“慰藉”中的“藉”读“jiè”,其他读“jí”。c项均读jué。)
2、c(a项“励行节约”的“励”应为“厉”;b项“瑕不掩玉”中的“玉”应为“瑜”;d项“老骥伏历”中的“历”应为“枥”。)
3、d(“扼杀”比喻压制、摧残使不能存在或发展(多用于对人才或文学);“镇压”指用强力压制,不许进行活动(多用于政治)。“不在于字面所传达的”是字面一点意思都传达不出来,“不限于字面所传达的”是字面能传达出一部分意思。“耸立”一般指很高大的建筑或山脉,而“伫立”指长时间的站着,指人或拟人化的东西。“唐突”指乱闯、冒犯之意,而“荒唐”指(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显然原句的意思并非如此。“羞窘”侧重于“窘”,“羞愧”侧重于“愧”,诗中的女子无“愧”可言。)
4、d (a项冒号改为逗号,b项书名号改为引号,c项叹号改为句号。)
5.开头第1句话,就把故事发生的场景交代清楚:床上。引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而且把故事的矛盾引出:妈妈希望儿子不要睡在他们的中间,而儿子坚决不肯。自然引出对话,从而推动情节发展。这样使作品篇幅短小,情节紧凑而有节奏感。
6.交代了这位军人曾经历过激烈而残酷的战斗。
7.换成“军帽”,既起到了和钱包等别的东西一样阻止爸爸离家的作用,又交代了爸爸的身份。
8.这样改动,更加含蓄,也可以给读者留下想像的余地,艾怨?嗔怒?悲伤?……删掉一个字,更增加了作品的感情力量和语言容量。
师:(导入)18岁,阳光灿烂的日子,刚刚走出了梦幻的花季雨季,青春涌动、年少轻狂的你一定想探寻充满诱惑的成人世界,因为外面的世界好精彩!可是,当你真的走出去之后,外面的世界会像你想象的那样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余华,走进他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板书)。
师:余华,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内地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受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荒诞小说的影响,显示出了一种与传统小说不同的现代特色。
“先锋小说”(板书)的特点是反叛“现实主义”文学(板书)。现实主义文学在形式上追求一种“似真性”(板书)效果,犹如绘画中的素描,他要求和日常生活经验相一致的阅读效果。而“先锋小说”却恰恰要造成阅读效果和日常经验相脱离(板书)。在故事的结构上要打破正常的逻辑关系,在语言上则利用更多的文学修辞增强隐喻功能。这是我们解读这篇小说的钥匙。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小说中的故事。
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回答下面问题。
小说主要讲了什么事情?涉及了哪些人物?
生1:写“我”第一次出门远行的遭遇。人物有“我”、“司机”、“一些农民”和“孩子”等。
师:概括得很恰当。这篇小说描述了一个18岁孩子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一些奇怪的生活片段。主要写“我”、“司机”和“抢劫者”(板书)之间的矛盾冲突。
师:从整篇小说来看,小说中的“我”一直在寻找什么?、
生(共同回答):旅店(板书)。
师:那么寻找的过程及结果怎样呢?
生2:“我”第一次出门远行很兴奋,当黄昏来临的时候“我”感到需要找“旅店”投宿,可是没有人知道哪里有“旅店”,于是“我”只好顺着路走希望能够找到。后来“我”搭上了汽车,就没再想找“旅店”了。不久汽车又抛锚了,一群人来抢劫,“我”被抢去了背包,还被打得遍体鳞伤,但是却找到了旅店,就是那辆“汽车”。
师:寻找“旅店”的过程确实就是这样,下面我们再来总结一下。
“我”第一次出远门,需要“旅店”,但没有人告诉“我”前面是否有“旅店”。在黄昏来临时,“我”感到了自己无所依靠,于是“我”拼命地到处寻找“旅店”。后来虽然没有找到“旅店”,但“我”搭上了车(板书),暂时的舒服让“我”满足。接着不幸汽车抛锚(板书)了。为了维护正义,“我”付出了遍体鳞伤、无限痛苦的代价。结果“我”最终找到了“旅店”��被抢劫的伤痕累累的“汽车”。
师:小说以“找旅店”贯穿始终,那么“旅店”在小说中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生3:“旅店”是给人以安全感和能给人提供保护的地方。
师:“旅店”在这里是一种抽象的体现。它是一处暂时或长久的寄托地,是漂泊的灵魂的栖息地。
当“我”躺在汽车里感到一丝温暖,并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时,“旅店”这个“我”一直要寻找的歇息的地方就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我心底的一点希望,一份力量(板书),也就是自己才能使自己重新振作。这也是这篇小说的文眼所在。
师:联系情节回答,在找“旅店”的过程中,出现了那些不合情理的事?
生4:“司机”对“我”搭车态度的突然转变(板书)是一处,他“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而且还要“我”在车正开着时去车厢取苹果。
生5:当“我”问“司机”去哪里时,他说“开过去看吧”,“我”旅行没有目的地,“司机”也不在乎方向(板书),只要汽车跑着就行。
生6:汽车在路上抛锚时,“司机”竟然一点也不着急,而是在路上“认真”地做起了广播体操(板书)。
生7:当有人来抢车上的苹果时,“司机”竟然无动于衷(板书),只对“我”被打破的鼻子感兴趣。
生8:最后“司机”也参加(板书)到抢劫者的行列里去了,并把“我”的背包也抢走了。
师:大家找得很准确,那么请大家再想一想,这些不合情理的,荒诞的情节(板书)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生9:这些情节幽默可笑,能够增加文章的喜剧色彩。
生10:这些情节显得非常有意思,能够吸引读者阅读。
……
师:同学们的见解都很有道理。
这些荒诞性情节是通过少年的眼睛来呈现的,它所反映的是“我”初次进入的成人世界的残酷和难以理解,这就体现了少年世界(板书)与成人世界(板书)的对立与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
师: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主人公的情绪什么变化?
生11:走了一天的路后,“我”非常希望能够找到“旅店”,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也没有能够搭到车,心里非常失望。接着突然看到了一辆停着的汽车。“我”向“司机”提出搭车的要求,出乎意料地被“司机”拒绝了,就在“我”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搭上车的时候,“司机”对我的态度突然转变了,变得非常热情和友好,两个人相处的很融洽,于是我就希望汽车一直就这么奔驰下去。但接下来又有更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汽车在路上抛锚后有一大群人来抢苹果,而且后来“司机”竟然也加入到抢劫者中去了,还抢走了“我”的背包,“我”被打倒在地,虽然很愤怒但是却无可奈何。
师:对于情绪的变化找得很准确,把这些情节总结起来就是期望、失望,期望、出乎意料、大失所望,期望、更出乎意料、完全失望(板书)这么一个捉摸不定的变化过程。
师:那么“我”的情绪发生这种捉摸不定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呢?
生12:因为“我”遇到的都是一些令人捉摸不定的事和人,所以“我”的情绪受其影响也变得捉摸不定了。;
师:归纳得非常准确。“我”情绪的变化就是来自于客观世界的不可捉摸,想象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差甚远(板书)。
师:下面我们来把小说做个小结。
小说通过描述一个18岁孩子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反映了孩子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涉世未深的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困惑和恐惧。它提醒读者,人生是复杂多变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与挫折,同时也会有诸多收获。
余华叙述的这个故事可以看成一个成长小说,是少年人进入成人社会时的认知和感受。成长寓言在中国有很多,其中很著名的一个是《小马过河》,大意是只有自己亲自尝试了,才知道水的深浅,才能成功。小说的最后一句“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让我们不无悲伤地想到这个让人高兴的寓言。
祝同学们顺利地走出“成长的烦恼”。
(附板书)
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华
象征意义
人物:我 搭车 抛锚 旅店(伤痕累累的汽车)
希望力量
抢劫者 不管
情节:荒诞 司机 态度转变 不在乎方向 做操 抢苹果
参加
少年世界 成年世界 对应冲突
主题
想象世界 现实世界 反差太大
情绪:期望、失望 期望、出乎意料、大失所望 期望、更出乎意料、完全失望
先锋文学:脱离生活经验
现实主义文学:似真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20世纪80年代先锋实验派小说的一些情况。
2、梳理本文的表面情节,提高把握小说主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把握小说的象征意义,感受小说情节的寓意。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仔细揣摩来体会文本新奇独特的语言与典型形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培养学生的乐观精神,提高学生正确面对人生挫折与苦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旅店”及小说情节的象征意义。
教学课型: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师生共同交流、探讨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目标教学法、问题探究和研讨教学法、自主合作教学法、启发点拨式教学法、点面教学法、迁移教学法、综合性学习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导入
十八岁,拥有激情,十八岁的激情像一阵风,吹去倦怠的尘,露出生命的光。十八岁的生命,是风的精灵,无畏;是海的精灵,深远;是雪的精灵,高贵;是雨的精灵,纯洁;是花的精灵,美丽;是青草的精灵,顽强……十八岁的我们对外面的充满了好奇与渴望,可是,当你走向它的时候,它会真的像你想像的那样吗?好,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十八岁出门远行》这篇小说。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动好奇。)
2、学生简介作者(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师生作简要补充。
余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余华以其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颇多的震撼和关注,是中国内地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受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荒诞小说的影响。《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其成名作。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其中《活着》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3、学生简介先锋实验小说(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师生作简要补充。
余华作品中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了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起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的独立于外部世界的真实的文本世界。这类作品,作者不挖掘外在的客观的世界,而着重开拓人物的内心世界;还有它不像一般的现实主义小说中的描写那样直白与简单,而是故事本身就充满象征意味。这类小说被称为先锋实验小说。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马原、洪峰、余华、苏童、叶兆言等青年作家纷纷登上文坛,他们以独特的话语方式进行小说文体形式的实验,被评论界冠以“先锋派”的称号。先锋派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马原1984年发表的《拉萨河女神》,第一次把叙事置于故事之上,将几起没有因果联系的事件拼贴在一起,突破了传统小说重点在于“写什么”的范式和困囿,转而表现出对小说叙事技法——“怎么写”的热衷,先锋文学由此徐徐拉开帷幕。之后,一批作家紧随其后,充分发挥文本实验的技能和才华,在叙事的迷宫中自由穿行,他们的创作实绩使先锋派的作品成为文学界一道耀眼的风景。先锋派作家们以叙事的形式游戏对社会历史深度模式的反叛赢得了“先锋”之名。
(二)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
(由学生的感受和困惑提出,师生共同讨论完善问题制定学习目标)
引导语:
1、读了本文以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增强互动。)
2、对于本文,你读后的困惑是什么?(学生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
(估计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有:1、旅店”一词在小说中出现多次,主人公在文中不断重复要寻找“旅店”,这个“旅店”到底是什么含义?2、类似“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的句子竟在小说中出现了好几次,结尾部分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和它们遥相呼应,这句话为什么不断出现?3、本文情节很不符合现实生活实际,这真实吗?4、小说的语言很别致,不同于一般常见的语言形式,这就是先锋派小说的特点吗?5、本文的主题是什么?6、我们也已十七八岁了,学习本文对我们有哪些启发意义?)
师生讨论完善本课问题大致如下:
1、小说中的“我”为什么要出门远行?一直在寻找什么,寻找的过程及结果怎样?
2、主人公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情绪的不断变化,构成了小说的一条线索,情绪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旅店”一词在小说中出现多次,主人公在文中不断重复要寻找“旅店”,这个“旅店”到底有什么含义或寓意?
4、本文有些情节很不符合现实生活实际,有哪些荒诞的情节?这些荒诞的情节有什么寓意?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5、类似“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的句子竟在小说中出现了好几次,结尾部分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和它们遥相呼应,这句话为什么不断出现?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
6、本文部分情节具有象征意义,请找出来,并揣摩品味。(如漫无目标地前行后,搭上汽车又原路返回和后来被抢走背包等)
7、本文的主题是什么?我们也已经十七八岁了,学习本文对我们有哪些启发意义?
8、小说的语言很别致,不同于一般常见的语言形式,这就是先锋派小说的特点吗?哪些语句能体现?
(三)学生朗读课文
(学生自愿阅读,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读出自己的感觉。阅读应是学生的自觉活动。)
(四)讨论探究解决问题
(教师就上述问题逐条引出,学生自愿举手回答,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依据问题在文中找相关的语句揣摩分析,学生通过揣摩语句来解决问题,难以理解的句子和问题可以讨论。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看法,各抒己见,并交流意见,师生讨论补充。教师做出客观的评价,并适时进行表扬。)
1、小说中的“我”为什么要出门远行?一直在寻找什么,寻找的过程及结果怎样?
(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文本内容,梳理小说思路,培养整体把握能力。)
2、主人公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情绪的不断变化,构成了小说的一条线索,情绪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本文的心理描写非常成功,而且对于挖掘小说主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3、旅店”一词在小说中出现多次,主人公在文中不断重复要寻找“旅店”,这个“旅店”到底有什么含义或寓意?(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象征寓意,把握主题。)
4、本文有些情节很不符合现实生活实际,有哪些荒诞的情节?这些荒诞的情节有什么寓意?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培养学生抓住情节对表现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分析小说情节和主题的能力。)
5、类似“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的句子竟在小说中出现了好几次,结尾部分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和它们遥相呼应,这句话为什么不断出现?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教给学生文章重点语句对文章主题的点睛作用。让学生学会点面结合的方法。)
6、本文部分情节具有象征意义,请找出来,并揣摩品味。(如漫无目标地前行后,搭上汽车又原路返回和后来被抢走背包等)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细心。)
7、本文的主题是什么?我们也已经十七八岁了,学习本文对我们有哪些启发意义?
(审视主题,学则能思,学以致用。)
8、小说的语言很别致,不同于一般常见的语言形式,这就是先锋派小说的特点吗?哪些语句能体现?(学习语言表达方法,熟悉先锋文学特点,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
(五)品读鉴赏
1、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激发学生的阅读与思考兴趣,尊重学生的体验。)
2、哪些语句写得精彩?为什么?并把它读出来。(主要是形象有趣)
(读和品味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方法。学生的喜欢才是课堂的真正需要。)
[ 如:(1)我在这条马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已经看了很多的山和云。所有的山和云,都让我联想起了熟悉的人。我就朝着它们呼唤他们的绰号。
(2)那时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
(3)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
3、哪些符合十八岁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哪些不符合?(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增强体验,提高认识。)
(六)拓展延伸
1、文中的“我”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觉得他的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哪些地方应该尽力避免?(了解学生的感受,便于因材施教,处处施以教育。)
2、学习本文以后,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如果外出远行,我们应做好哪些心理准备?(进行成人成才教育,提高学生面对人生挫折的意识和能力。)
3、走过了十七八个春秋,你一定有了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与体验,讲一讲你初次远行的经历或成长中的烦恼,或成长中的挫折、困惑。(倾听心声,激发兴趣。)
(七)总结提升
学生自己总结,自己完善,老师适时补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应是学生的。)
(八)布置作业
1、课下阅读卡夫卡荒诞小说《变形记》,比较一下与本篇小说的异同,写下你的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比较鉴赏与写作能力。)
2、模仿本文写法,写下你“初次远行”的独特经历或成长中的挫折、困惑。(迁移而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华
十八出门 →独自远行 →寻找旅店 →搭车返回 →抛锚被打 →找到“旅店”
象征:寻找旅店→
搭车返回→
抛锚被打→
找到“旅店”→
人生“旅店”→
人物形象:
独特语言:
阅读收获:
【教学目标】
1、通过解读情节,把握小说的主旨。
2、理解小说中有荒诞意味的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3、揣摩精彩语句,体会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
4、讨论小说中有关“旅店”的内涵,明确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1、把握小说的主旨,明确“旅店”的象征意义。
2、理解小说中有荒诞意味的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中悖于常情而又合乎常理的荒诞意味及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过独自一人出门远行的想法吗?是的,青春年少的我们总会有如此的冲动,我们厌倦了周围熟悉的一切人和事,渴望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能够摆脱所有的约束与羁绊,在广阔的天地中尽情发挥自我,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实现伟大的理想和抱负。
那么,当你真的走出去之后,一切真的会如想象中那般美好吗?《十八岁出门远行》将给我们讲述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初次出门远行的故事。其实,外面的世界远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成长过程需要付出代价,只有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后,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
二、简介作者余华
师生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余华的资料,并进行归纳概括。应包括以下内容要点:
余华,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战栗》等。其中《活着》获1998年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余华以其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颇多的震撼和关注,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的作品借鉴各种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以近乎无动于衷的冷漠的叙事态度,对人性中黑暗、丑恶、残忍的一面进行无情的暴露。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成名作,已经显示出了一种与传统小说不同的现代特色,是后来余华先锋小说的一个基础。
三、解读小说的情节结构
1、概括情节内容
要求: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概括小说的情节。
明确:十八岁的“我”初次出门远行,面对广阔、陌生的环境,涉世不深的“我”不会考虑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我”总会被眼前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把它们想象成一些“我”有限记忆中已经熟悉的过往,出门对“我”而言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虽然“我”在黄昏来临时找旅店并不顺利,但在经过一番周折后“我”搭上了一辆卡车,“我”甚至沾沾自喜于用一支烟就换取了免费搭车的小聪明,而且,“我”感觉与司机“更亲近了”,出门对“我”而言,仍然是快乐的。
可后来变了,汽车抛锚了,一些人抢走了车上的苹果,他们甚至打伤了阻拦的“我”,而苹果的真正主人——司机却在一旁漠不关心。最后,司机竟然拿走我的行李,骄傲地离去,“我”成了惟一的受害者,孤零零地站在抛锚的汽车前……
遍体鳞伤的“我”躺在遍体鳞伤的汽车里,感到“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这让“我”明白,“我”寻找的“旅店”其实就是自己的“心窝”。躺在汽车的心窝里,“我”想起了出门前父亲对我的叮嘱:“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2、划分情节层次
要求:按照小说的情节内容,给本文划分段落层次。
明确:小说情节按照故事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这话不错,走过去看”):写“我”出门远行,在路上心情愉快,有些兴奋,但在黄昏找旅店时却不顺心。
第二部分(从“公路高低起伏”至“那就驰过去看吧”):写“我”搭上了一辆卡车,经过一番周折,“我”感觉与司机“更亲近了”,对找旅店也不很在意了。
第三部分(从“可是这汽车抛锚了”至“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写汽车遭抢劫时一系列“不合情理”的事情,“我”遍体鳞伤时感受到“旅店”其实就在自己心窝里。
第四部分(从“我躺在汽车的心窝里”至结束):这是一段倒叙,写“我”出门前与父亲的一段对话,照应开头。
四、挖掘小说的主题
1、要求:找出小说的“文眼”所在。(即体现作者创作意图和作品主旨的部分)
明确:小说的文眼是:对“我”遭到抢劫后,躺在汽车里一番感想的描写。即“我”虽然无限悲伤,但在同样遍体鳞伤的汽车里,“外面风越来越大,但我躺在座椅上开始感到暖和一点了。我感到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这一段描写表明“我”在遭受挫折后并没有失去希望,“我”还能感受到心底的“暖和”,而且最重要的是“我”明白了,“我”寻找的“旅店”其实就是自己的“心窝”,换句话说,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重新振作。
2、讨论:“旅店”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明确:在课文中,“旅店”本来是“我”一直要寻找的歇息的地方,但当“我”躺在汽车里感到一丝温暖,并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时,“旅店”就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它象征着“我”心底的希望和力量,这是一个人在成长路途中必需的动力。
3、要求:归纳小说的主题。
明确:小说选取的故事是一个十八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生活片段,写了成长中的挫折与收获。它告诉读者:人生是复杂而曲折的,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遭遇到种种的艰难和挫折。但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应灰心丧气,而应在心里保存一分希望和勇气,明白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重新振作起来,这也是成长中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小说的情节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了小说的主题。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品味小说中荒诞性描写的作用,体会小说独特而新奇的语言。
二、理解小说中荒诞性描写及其作用
1、要求:小说中有许多“不合情理”的场景描写,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荒诞色彩。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这些描写,思考“荒诞”性的发展过程。
明确:这些“不合情理”的描写主要出现在文章的第二、三两部分。
第二部分中,这篇小说的“荒诞”色彩就开始初露端倪,一些“不合情理”的因素开始出现。首先表现在司机突然转变的态度上,他“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而且还要“我”在车开得飞快时爬出驾驶室到车厢里去拿苹果。当“我”问他到哪里去时,他说“开过去看吧”。其次表现在“我”不知目的地旅行上,“我”对找旅店也“根本不在乎”了,“我”似乎和那位司机一样,“反正前面是什么地方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我们只要汽车在驰着,那就驰过去看吧”。
第三部分是小说的重点,种种“不合情理”的场景不断出现,给整篇小说蒙上一层荒诞的色彩。司机的举动成为“荒诞”的先兆。他在汽车抛锚后“漫不经心”修了一阵后,又在公路中央“很认真”地做起了广播体操,做完以后又绕着汽车小跑起来。接着,五个骑自行车的农民到来,他们似乎是毫无理由地抢劫车上的苹果,并把试图阻拦的“我”打倒在地。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那个司机却无动于衷,只对“我”被打破的鼻子感兴趣,小说的荒诞色彩越来越浓。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当“我”被第二批来抢苹果的人打得坐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时,司机也参加到抢劫者的行列中去,把“我”的背包也抢走了。这个时候,小说的“荒诞”性达到了高潮。
2、讨论:这些“荒诞”性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可以从对情节的发展和对主题的揭示角度思考)
明确:第二部分中,司机态度的突然转变,预示着后面将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而“我”同样不知目的地旅行,总有些让人担心,这也为下文的突变作了一定的铺垫。第三部分中,“荒诞”性的描写给读者呈现的是一个强烈的冲突:“我”与抢劫者和司机的冲突,这是“我”与成人世界的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司机与其他人一起形成了“我”不能理解、给予“我”狠狠打击的“世界图景”。正因为其“荒诞”,从某一方面把“真相”浓缩了,使之更醒目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寓示着“我”出门远行遇到的挫折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3、拓展阅读
余华写小说曾受到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影响,卡夫卡的小说中有很多“不合情理”的荒诞色彩,比如《变形记》中那个人一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可以课后阅读《变形记》,比较一下余华与卡夫卡“荒诞”小说的异同。
三、体会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
要求:这篇小说的叙事语言很有新意,揣摩文中的精彩语言,试举几例,体会其中描写的新奇之处和蕴藏的内涵。
(提示:可结合课后练习五进行)
例1: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
明确:把走路比作航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我”出门时内心的激动喜悦和几分不安,也暗示着出门远行并不会一帆风顺。
例2: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还看到了黄昏的头发。
明确: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我”出门远行一天的奔波。“从早晨里穿过”,好像早晨是一片树林,“下午的尾声”则是把下午当成一首歌或一出戏,“黄昏的头发”则会出现一个人的形象。这样写显得欢快,充分抒发了“我”出门远行的兴奋心情。
例3:我看到那个司机高高翘起的屁股,屁股上有晚霞。司机的脑袋我看不见,他的脑袋正塞在车头里。那车头的盖子斜斜翘起,像是翻起的嘴唇。
明确:这句话有两个地方显得新奇可笑。一是说司机“屁股上有晚霞”,把一俗一雅结合在一起,让人觉得好笑。二是说车头的盖子“像是翻起的嘴唇”,也很新鲜,会让人有一点担心,就是司机会被“嘴唇”吞进去。这种感受也充分表达了少年初次出门远行对外部世界的好奇。
例4:那个时候太阳要落山了,晚霞则像蒸气似的在升腾。旅店就这样重又来到我脑中,并且逐渐膨胀,不一会便把我的脑袋塞满了。那时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
明确:这句话的有趣之处在于说“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这样突出了“我”急于找到旅店的心理,这时候“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旅店。
例5:我坐在地上爬不起来,我只能让目光走来走去。
明确:这句话写出了“我”被打倒在地的无奈,“只能让目光走来走去”。这也说明“我”心里不甘被打败,这是少年典型的不服输的精神。
四、全文总结
《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故事和主题都是很常见的,但在作者笔下却呈现出另一种面貌,这主要源于小说那些悖于常情可又合乎常理的情节,正如余华自己曾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远,只有脱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这段阐述无疑可以作为对《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恰切注释。而小说所剖示的“我”在青春初旅中的种种微妙的心情,则艺术地帮助小说完成了主题的揭示,小说中青春初旅的明朗欢快与荒诞人生的阴暗丑陋构成鲜明的审美反差和剧烈的碰撞,使小说具有很强的审美张力。
五、布置作业
要求:把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出门经历和从中得到的启示写下来,文体不限。
建议:文章中应有关于人生的思索,注重对特定环境中人物心情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