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美丽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编的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优秀3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卖油翁 篇1

[教学目标及重点]

编排课本剧,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使学生认识“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哪位同学能说出两个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 (“百发百中”,“百步穿杨”。) “射”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是古人常说的六艺之一。这“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的技能。这就难怪康肃公陈尧咨因善射而自我炫耀了。但“卖油翁”却不以为然,我们来共同学习《卖油翁》这篇短文,看看这是为什么。(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略)

(二)、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一遍课文,然后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把课文顺畅的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除注解以外,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要求学生当场发问,教师当堂解决。

教师重点点拨的字词①矜:骄傲。②尝:曾经。③圃:场地。

④释:放。成语“如释重负”的“释”,也是放下之义。 ⑤睨:斜着眼看。

⑥发:最早的意义是把箭射出去。

⑦颔:注意字典上有两个义项:下巴颏;点头。这里用第二义。

⑧“但(惟)……尔”;这种句式用来表示限制的口气,相当于“只是……罢了。”

⑨酌:本来的意义是斟酒,这里扩大为倒(油)。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 )

1.让学生复述故事

(复述时不许看书,避免学生搞机械的翻译。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作创造性的复述。复述完毕,教师可作适当的评点。)

2. 思考讨论:故事中只有两个人物:陈尧咨和卖油翁。我们干脆把题目《卖油翁》改成《陈尧咨和卖油翁》,行吗?

明确:不行。事端是卖油翁引起的,他如果不“释担而立”,不露出轻视的表情,陈尧咨就不会发问;又是由他解决的——以酌油技术平息了陈尧咨的愤怒情绪。卖油翁的酌油表演,明显技高一筹,作者是详写;陈尧咨的射技,作者以“发矢十中八九”一笔带过,是略写。再者,卖油翁身怀绝技,谦虚沉着;陈尧咨却因“善射”而自我炫耀,趾高气扬。我们读这篇文章必须紧紧把握这一点:卖油翁在事件发展的全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

3.编排课本剧。教师适当进行指导。

4.这个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

明确:这个故事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作者用卖油翁对酌油技巧的解释来揭示。

『布置作业』

请大家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本文改写成一则戏剧。课下在日记本上写一下,下节课集中展示。

卖油翁 篇2

卖油翁

一、全文翻译

陈康肃公  善   射, 当   世   无     双,  公亦  以此         自矜。

陈康肃  擅长  射箭,当时世上没人比得上,他 也凭借射箭的技术自夸。

尝    射   于    家圃。有    卖油翁    释      担   而   立     睨      之,

曾经在自家的院子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

久  而不 去。     见  其 发   矢 十   中 八九, 但   微    颔   之。

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康肃问曰:“汝亦  知 射 乎?    吾    射    不亦精乎?”

康肃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

翁 曰:“无     他,      但       手  熟  尔。”

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康肃  忿然  曰:“尔 安  敢  轻 吾   射!”

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翁 曰:“以 我酌油           知    之。”   乃       取一  葫芦 置于地,

老翁说:“凭 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

以     钱   覆 其   口,  徐以    杓 酌油                沥  之,

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

自 钱    孔   入    而   钱不湿。    因    曰:“我亦 无       他,

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因此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

惟       手 熟   尔。”康肃       笑  而     遣 之。

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二、文学常识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卖油翁》选自《归田录》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笔记小说。唐宋八大家有:  韩愈  、  柳宗元 、  苏轼  、  苏洵  、苏辙  、 欧阳修  、   王安石  、   曾巩  。

三、给下列字注音

自矜(jīn)   家圃(pǔ     )  发矢(shǐ)   微颔(hàn)  忿然(fèn)  酌(zhuó)

沥之(lì)    睨之(nì)  尧(    )         咨(     )  杓(sháo)

四、解释下列划线字

(1)善射:_擅长_      (2)自矜:   夸耀             (3)尝射于家圃: _曾经

(4)释担而立:  放     (5)家圃:_家中射箭的场地_    (6)睨之:  斜着眼睛看

(7)汝亦知射乎: 懂得     (8)惟手熟尔:  _只是           (9)忿然:气愤愤地

(10)尔安敢轻吾射:怎么         (11) 遣:_打发___

以 : 公亦以此自矜:凭借         以我酌油知之_凭

徐以杓酌油沥之 用               以钱覆其口  用

之: 睨之,久而不去  代词,指康肃     但微颔之:对康肃射箭十中八九这件事_____

以我酌油知之: 指射箭也是凭手熟这个道理      康肃笑而遣之:  代词,指卖油翁

徐以杓酌油沥之: 代词,指葫芦

射:  尝射于家圃: 射箭       汝亦知射乎: 射箭     吾射不亦精乎: 射箭的技巧

五、原文填空

(1)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相照应的一句是 但微颔之

(3)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__颔之_。

(4)文中哪三句表现了陈尧咨的骄傲自满、傲慢无理?___“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5)文中说明陈尧咨善射的情形的句子(1)当世无双   (2)十中八九

(6)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无他,但手熟尔    凭什么作出这样的评价?是凭他倒油的经验作出这样的评价的(以我酌油知之)

(7)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一番对话是怎样引起的?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失十中九八,但唯颔之。

六、文章理解

1、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2、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

卖油翁。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意近即可)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不行。“睨”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其它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4、结合文中语句简要分析陈尧咨的性格特点。

______骄傲自满但是知错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酌油沥之”的目的是什么?

用自己的实力来说明问题。

6、卖油翁到底知道什么道理?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他知道“熟能生巧”的道理。启示:本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经过勤奋的劳动才能获得,我们现在精力充沛,只要肯下功夫,钻一门学问,经过长期的努力,一定会熟练掌握它的奥秘,应用自如的。

7、本文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8、找出三个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

(1)百步穿杨(2)百发百中(3)百无一失

《卖油翁》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一、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激励学生为实现四化勤学苦练。

二、学习通过具体记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三、懂得文言虚词“而”的连接作用及其他用法。

教学时数:

两教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旧课。

背诵《卖炭翁》。

二、作者介绍。

1、复习欧阳修的七绝《丰乐亭游春》。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2、欧阳修(10CR--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丰人。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是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他团结和培养了许多著名作者,领导了北宋古文运动。以往所说“唐宋八大家”,就有六大家属于这个时期的这批作家里的。八大家是:唐的韩愈、柳宗元、宋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拭和苏辙。韩、苏、王的绝句我们曾学过一些。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一生写了大量散文作品。

他的文章简洁明畅,说理透辟,状物抒情挥洒自如,语言精练而不奇顺,文辞婉转曲折,具有潇洒的风格和浓厚的抒情气息。下学期我们要学习他的名篇《醉翁亭记》,更可领略其妙处。

本文仅135字,可算散文中的小品,选自《归田录》。该书是一部记载朝廷轶事和士大夫诙谐之言的书。

请同学试答:本文主要记叙了怎样的一件事?写了哪几个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怎样一个道理?

三、领读全文,注意句读,注意句中停顿。

四、讲读第1节。第1节写一射一看。

思考:

1、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射者)

2、卖油翁是在怎样场景中出现的?动作、神态如何?

(静中有动)

3、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逐字逐句讲解。

指点:

(1)把句中省略的主语补上。

(2)“以”、“于”、“而”、“但”、“之”、“中”等词的词性词义辨清楚。

(3)比较:举世无双,当世无双,首屈一指;

正视,注视;

微领,赞许,喝采。

(4)射者与观者评价不一,有矛盾。

4、学生读熟第1节,注意人物的语气。

五、讲读第2节。

写射者与看者引人深思的对话。

1、先看问与答的第一个回合。

(1)“问”由何引起?“微颔”、“自矜”--主观与客观评价有矛盾。“问”是逼出来的。

(2)“问”是进攻性的,有火气,不服气。射:箭法。精:精良、精妙、精湛。

(3)答者招架,沉着回答。“无他,但手熟尔。”轻描淡写一句。这一句更有损陈的自信自矜心理,于是引出问与答的第二个回合。

2、问与答的第二个回合。

①“问”者火冒三尺,“忿”;语气是责问“安敢”。

②“答”者摆事实,不仅说,而且当场表演,表演了再说,胸有成竹,从容自若。注意:“我亦”,并未因自己的绝技而自夸。

3、在事实面前,康肃“笑而遣之”。由“忿”而“笑”,心中信服。

4、学生对读,体会语气。(轮流)

六、提问,分析。

1、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运用文中现成语句)

记述了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这件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2、为何如此短的篇幅,作者未发表一点议论,就把道理说得明白生动,引人深思?这是因为:

(1)剪裁合理。(宾主分明,繁简得当)

把生活中的素材作了合理的详略处理。主角是卖油翁,写陈的善射,只为了陪衬卖油翁的善酌。因此,写陈射技之精只作概括交代,不加渲染。主要笔墨放在酌油的现场操作,采用白描手法,细腻传神。该略,惜墨如金;该详,泼墨如水。细部清晰,动作、神态:手艺和议论,均写得精确。一段详,一段略,略中有详,详中有略,详略交叉运用,服从于突出中心的要求。(这是由于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对生活中现象烂熟于心。)

(2)对比鲜明。

课文始终把两个人对比着写。

陈尧咨卖油翁

技艺:善射(十中八九)善酌(绝技)

态度:浮躁从容、沉着

(3)语言精炼。

高明的猎手一枪能击落飞鸟,语言运用也如此。炼,把细心观察所得用精确的词句表现、刻画,就可生如绘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的动词、形容词等。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