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优秀2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要怎么写呢?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以及原始农业的发展。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片或模型的基本技能和陈述历史问题的口头表达能力。

2、初步掌握用表格进行归纳与分析的学习方法,提高作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展示文物图片及提出问题,积累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在学习中,使学生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并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 ,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体会人类适应自然的漫长和艰辛,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珍惜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原始农业的发展

三、教学策略

教法:图片分析法、观察法、比较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第1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我国早期的人类“元谋人和北京人”,他们如何获取食物?

学生:打猎、采集。

展示图片(见课件)

教师:打猎、采集,方便么?

学生:不方便。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受季节变化和天灾的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需要经常迁徙。

教师:采集和狩猎的生活有很大的局限性,至神农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神农播种五谷,人们过上定居生活,人类进入农耕时代。

人类农耕时代的到来是进步,还是倒退了?这一时期的历史遗存里呈现出什么特色?中国早期的农业又是怎样发展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第2课的学习──原始农耕生活。

出示图片(见课件),导入到新课学习中。

设计意图:通过北京人等原始人类的采集和狩猎生活带来的巨大不便,引入到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从采集、狩猎生活步入农耕生活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非常自然贴切。【讲授新课】原始农业的发展

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至第10页的内容,回答“原始农业兴起的时间、兴起地区、发展变化、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兴起和发展的意义”等问题。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答案。

过渡:距今10 000年左右,在中国的长江、黄河和淮河等流域兴起了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古代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址可谓星罗棋布,而最为典型的代表一个在黄河流域,另一个在长江流域。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

教师: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是半坡原始居民,长江流域的典型代表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他们的生产生活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差异。让我们先走进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出示图片,展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第6页至第8页回答如下问题。

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答案:

1、半坡人主要使用磨制石器、骨器、角器,另外也使用弓箭、长矛、石球,以及鱼叉、渔钩、渔网等工具。

2、食物有粟、猪肉、狗肉、猎取的动物肉、采集的野果。食物来源主要是种植的农作物和饲养的家畜,其次为猎取的动物和采集的野果。

3、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内。

4、会制作彩陶、乐器、骨针、骨锥、纺轮。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课本归纳答案的方式,培养学生搜取有效历史信息、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半坡博物馆的展厅,欣赏一下半坡博物馆中的6类展品,了解一下半坡人真实的生活场景。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半坡博物馆中展品的相关图片(见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展品展示,让学生对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有直观的认识,对原始农业、原始手工业水平有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半坡居民房屋设计的原因,让学生明确自然条件是对生产生活状况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我们学习完了半坡居民的社会生活,现在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请同学们完成表格内容。出示多媒体图片,展示问题,学生完成,教师展示答案。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复习,结合课本总结归纳出上述问题并能熟练记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落实课本重点基础知识,通过知识的强化,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我们了解了半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现在让我们走进农耕文化的另一个典型代表,那就是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看看他们的农耕生活又是怎样的一幅场景。

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答案:

1、他们的饭桌上会有米饭、猪肉、狗肉、牛肉。

2、他们使用的工具是骨耜和磨制石器。

3、他们居住干栏式房屋。

4、他们的手工制品有陶器、玉器、乐器骨哨、象牙雕刻、骨制品和漆制品。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课本归纳答案的方式,培养学生搜取有效历史信息、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师:让我们一起走进河姆渡博物馆的展厅,欣赏一下河姆渡博物馆中的7类展品,了解一下河姆渡人真实的生活场景。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河姆渡博物馆中展品的相关图片。(见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以上展品,让学生对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有直观的认识,对原始农业、原始手工业水平有深刻的认识。在图片展示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探究河姆渡居民干栏式房屋的优点和原因,然后老师再通过课件出示答案,进行讲解。

教师:我们完成了对河姆渡居民农耕生活的学习,现在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请同学们完成表格内容。

出示多媒体图片,展示问题,学生完成,教师展示答案。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复习,结合课本总结归纳出上述问题并能熟练记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落实课本重点基础知识,通过知识的强化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拓展提升:出示问题,思考探究,交流展示。

教师:我们学习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两大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之后,比较一下两者有何相似之处和不同点。(见课件)

学生完成后,让学生交流展示答案,老师再出示正确答案并加以强调。

特别指出:河姆渡居民会烧制陶器,半坡人会制作彩陶;半坡人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干栏式的。(河姆渡人生活的地区多雨潮湿,夏季高温,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上,干栏式房屋既可防潮,又便于通风降温;半坡人居住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而半地穴式房屋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掌握并深入理解本课的关键知识,使主体知识更条理、更清晰、更系统,便于强化记忆和巩固。【课堂小结】原始农耕的出现,使我们的先人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作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印证了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发展水平,为中国步入文明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体现课本主体知识,附歌谣一首:

黄河流域有半坡,

地穴房子同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

副食蔬菜鱼和肉,

陶器石器一起用,

纺线织布是才能。

长江流域河姆渡,

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

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畜造陶器,

简单玉器和乐器。

设计意图:共同回顾本课所学内容,理清事件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

当堂检测:教师出示课件试题,学生思考回答,然后教师出示答案,以达到当堂达标、当堂反馈纠正的目的。(见同步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2

【课标要求】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1.掌握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春秋大国争霸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2.通过学习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学习重点】

春秋争霸。

【学习难点】

春秋争霸战争产生的历史影响。

【学习过程】

本课的内容设计为二部分:第一部分“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第二部分“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

一、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材料一

牛耕 铁器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

2.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什么历史作用?

3.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二、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

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

【影视中的历史】

一些影视作品往往反映了某个时代的历史特点,影视作品也是我们熟悉和掌握历史的途径之一,我们通过经典影视作品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

1.影片所示的“春秋”时期属于哪个朝代?春秋时期有哪些诸侯先后成为中原霸主?春秋战国的纷争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

2.在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中,东迁后的周平王,摄于郑国的威力,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人质的荒唐交易。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

3.结合课本内容总结春秋五霸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3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他们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理解自然条件对农耕生活的影响。

能力和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培养审美能力;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较,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所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他们适应、利用与改造自然,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河姆渡和半坡遗址为重点,前者更重。

难点为新石器的涵义,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大汶口墓葬所反映的社会情况。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一日三餐吃的主食是什么?……导入农业及农业的起源而导入本课的新课学习。

(科考队进入下一站,来到浙江余姚……)

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谈话,接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河姆渡遗址

该遗址是何地发现的?发现了些什么?这些发现能说明什么问题?能画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吗?

除此以外,他们还从事哪些生产活动?你知道稻谷是如何种植、储存、加工、食用的吗?

当地的气候条件怎么样?这与先民的这些生活习惯有什么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P12史海拾贝。

这是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那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是否一样呢?

学生看书、寻找、发现

理解生活的需要制造相应的工具

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知道最早种植水稻与粟

过渡,引起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三、半坡遗址

要求学生看书找找“半坡遗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是否与河姆渡原始居民一样?”“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观察书上的石器和陶器,看看它们有什么用途?是如何使用的?

你能根据书上P10小字的描述和你的理解复原出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吗?

带着问题看书,有的放矢

大胆猜测、想象

学生看书,然后自己试图画出半坡人居住的房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四、大汶口遗址

在山东泰安附近,比河姆渡和半坡晚些的时候,出现了一处更先进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即大汶口遗址。

现在请大家看看书,想想河姆渡、半坡、大汶口三处遗址的其同点?各有什么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想一想“大汶口墓葬的差异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去归纳发现。

五、小结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我国的原始农耕文化具有起源早、成就大、存在南北两大类型。

认真听,自豪感。

六、学习活动与学习测评

当堂测评、巩固。

巩固知识、激发兴趣。

【教学后记】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2、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原因的分析,以及秦王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通过对材料和相关史实的研究学习,培养史料实证的能力。

2、通过数字故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帮助理解历史事件。

3、通过合作探究重难点问题,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秦朝的暴政是导致秦末农民大起义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光辉。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秦末农民大起义。

难点:

1、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

2、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一秦的暴政

精读课文,自主学习:(要求:看课本47~48页第一目“秦的暴政”及相关史事,完成问题。)

1秦暴政的表现(简练的词句概括)

2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略)

小结:秦朝的暴政表现在:1赋税沉重

2徭役兵役繁重

3刑法严苛

4二世更残暴

过渡:秦朝残暴统治下,如果你是秦朝老百姓,你打算怎么办?

过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秦二世时,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

二、陈胜。吴广起义

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 5

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知道商鞅变法的措施,理解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加深对改革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了解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的形式,加深对商鞅变法的理解,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体会商鞅不畏困难,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

1、学生课前通过网络,相关的书籍搜集商鞅变法的背景,商鞅个人资料,商鞅的变法主张等资料。

2、课前思考讨论:怎样看待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成功的条件?

活动过程:

一、我来说背景

指名让学生来讲述商鞅变法的背景。

强调:铁器、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变革

二、我是商鞅

学生介绍商鞅

三、商鞅变法

情景一:商鞅舌辩群儒

模拟辩论:秦孝公决心任用商鞅变法图强,但改革不可避免的遭到旧势力的阻挠,请大家模拟奴隶主旧贵族与商鞅进行辩论。

(教师提示:商君卫鞅(公孙鞅)曰:“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意思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调整治国策略,无须恪守古代的章法。)

情景二:我谈商鞅变法

1、分组讨论:

(1)、若你是商鞅变法时秦国的新兴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那些措施表示欢迎?为什么?

(2)、若你是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那条法令不满?为什么?

(3)、若你是农民,你对法令有什么看法?

2、学生交流。

四、读史明鉴

1、提问: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处死了,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2、学法指导:判定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在于其目的是否达到。

3、学生讨论交流。(启示:任何变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五、我来评商鞅

课件出示:

司马迁说,

苏轼说,

你怎么看待他们的评论?(小组讨论交流)

六、以史为鉴

1、提问:商鞅变法为什么会成功?改革的成功要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归纳: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统治者的支持;

符合人民的意愿;

改革者的创新进取精神

2、你能说说秦国由弱到强,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呢?

这些经验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借鉴意义吗?我们应怎么做?

(勇于改革,善于用人)

(改革是强国之路,我国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注重人才培养,重视教育。)

七、课外探究

战国时期各国都纷纷变法,请你查一查其他国家的改革情况及其对各国产生的影响。(提示: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齐国邹忌变法等)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6

一、导入

一则出错的天气预报。【问】�

二、展开

1.读一读:图上内容细阅读

(1)【问】要了解温州乃至世界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你觉得我们应该阅读什么图?(课件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你能从图上读出下列信息吗?(课件展示:温州是什么气候类型?这种气候类型还分布在世界的什么位置?这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2)【承】(从学生回答中总结)我们可以从哪两个方面去分析一个地方的气候特点?(气温和降水。)为了更直观地了解一个地方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我们可以专门绘制一种图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首先我们来看看温州的气温曲线图。

(课件展示:温州市的气温曲线图)你能读出下列信息吗?(最冷的月份和最热的月份分别是在哪个月?这两个月的平均气温分别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读出来的?你能据此描述温州气温的变化特点吗?

【承】(练习:学习单──两地的气温曲线图)请你根据刚才习得的读图方法描述两地的气温特点,并请尝试判断它可能分布在世界的什么位置?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3)【承】你能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温州的降水量柱状图吗?(课件展示:温州市的降水量柱状图)你能读出下列信息吗?(降水主要集中在哪些月份?其降水量大致是多少?)据此你会怎样描述温州降水的特点?

【练习:学习单。两地的降水量柱状图】请你根据刚才习得的读图方法描述两地的降水特点,并请尝试判断它可能分布在世界的什么位置?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2.联一联:多种信息巧联系

【承】(课件展示:温州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现在老师把温州的气温图和降水图结合起来,你发现它们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生】略。

【承】现在有没有同学能为大家总结一下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方法呢?

【生】略。

【承】最后我们把读到的信息用一句简单话概括起来,就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这就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在学习了读地图和图表的方法之后,再结合这幅《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你又会联系到什么?或者,你想联系什么?

【生】略。

(3)问一问:问题困惑妙解答

【承】刚才同学们联系到的这些问题你们能结合《分布图》解答疑惑吗?老师给大家5分钟的时候去一探究竟。如果你在读图过程中又有了新的联系,欢迎积极补充!

【生】略。

【承】通过同学们的阅读、联系、疑问,再进行阅读、思考和解惑,让我们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又有了新的认识,那最后,老师也想问问大家。你能任意选择两种气候类型,描述二者的相似或不同之处吗?(温馨提示:可从气温、降水、分布位置等方面比较。)

三、收束

这堂课我们充分发挥联系的能力,采用阅读的方法去了解了我们家乡温州乃至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其实大家知道吗,我们平时的衣食住行很多方面都与今天学习的气候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那气候究竟是怎样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呢?希望下次有机会我们再一起进行学习和探讨。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7

一、预习导学

1。战国七雄:

2。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影响

3。都江堰的修建者、影响。

二、学习目标:

1。了解战国七雄的形成及演变过程。

2。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3。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4。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5。通过对商鞅变法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三、重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四、精讲释疑:

(一)战国七雄

1。形成:(1)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的小诸侯国被兼并,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

(2)战国初年,晋国被 、 、 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2。国家:在十几个诸侯国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

“ ”。

3。七国争战:强大的诸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 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二)商鞍变法

1。背景: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 的势力增强。

2。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具体内容: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 主持变法。

(1)政治上:确立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 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2)经济上,废除,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摇役;统一度量衡。

(3)军事上,奖励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4。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各国变法改革的历史意义:各国经过变法改革,政治、经济、军事、法治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大的变革,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加速了。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时间:公元一前256年。 2。修建者:蜀郡郡守

3。地点:成都附近的

4。组成:(1)渠首:鱼嘴、宝瓶口、飞沙堰。 (2)灌溉网。

5。功能:防洪、灌溉、水运等。

6。影响: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 ”。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应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五、引导点拨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富强。”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A。秦孝公重用商鞅 B。商鞅变法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C。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 D。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反馈矫正:

材料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8

要想精彩的上好历史课,与在课前做好历史教案是离不开的!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供参考阅读!

教学目标

1.识记远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2.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说的实质

3.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4.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

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情感

2.了解华夏族形成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3.体会 告诉学生,在历史发展、人类演进的进程中,华夏族不断融合周边的民族,逐步发展壮大,才形成了今天的民族局面,因此,汉族和其她少数民族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

二、炎黄的斗争与融合

1.谈话转承:刚才我们将到了汉族的由来,下面就让我们具体去了解一下缘故时期的部落是这样一步一步融合成今天的汉族的。大家都知道,在远古时代,人类是以部落为单位群居的,而由于生存等方面的需要,部落与部落之间结成联盟,联盟中会推举出一位德才兼备的人作领导。大约四千多年前,我国黄河流域出现了两位著名的部落首领,这就是炎帝和黄帝。

(积极叫学生思考炎帝和黄帝就是古代的皇帝吗?)

2.答疑:炎帝和黄帝不是古代的皇帝,至于原因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出示炎帝和黄帝的挂图,讲:这两位就是炎帝和黄帝,他们是我们共同的祖先。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们分别领导了黄河流域的部落,由开始的斗争到后来的联合,再到后来的不断融合。最� 古往今来很多华夏儿女都以各种形式祭奠自己的祖先。

4.播放课件,讲述:这就是为了纪念他们而修建的陵墓。炎陵在湖南,黄陵在陕西。每年清明节或者是其她重大的。节日,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会回来祭奠我们的祖先。

5.播放陕西祭奠活动的记录片,向学生作介绍。

6.设疑:同学们看到的是今年在陕西举办的祭祀盛况,那么,老师请教你们一个问题,为什么人民会如此虔诚地怀念远去的炎帝和黄帝,他们究竟做了哪些贡献?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看教材上是怎么介绍的。

7.鼓励学生汇报阅读收获,并适时补充引导,让学生认识炎帝和黄帝在华夏子孙心中的崇高地位。

汇报阅读收获:A.炎帝:改进农具、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发明陶器,开辟集市。B.黄帝:创制历法,指导人民生产;发明了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工具;还发明了车船、铜器等;C.他们都是杰出的部落首领,为人们所爱戴。

三、组织讨论

A.炎帝和黄帝的贡献、他们的精神、他们给后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及其在华夏儿女心中的地位,还应包括学习体会等。(教师)

B.与同学充分讨论把今天学习的知识和自己在生活中的有关见闻结合起来,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使自己在学习知识、了解传说的过程中受到传统道德的熏陶和情感的教育。

第二课时

一、讲解传说引入新课

1.激发方式讲: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等传说,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出大禹治水的传说,告诉学生,早期的人类几乎住在大江大河边,就为水患埋下了伏笔,也是大禹治水的传说提供了依据。

2.设疑:为什么是大禹治水而不是其她人呢,大禹有什么特别的能耐吗?(这都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大禹治水与“禅让制”

1.出示大禹的头像图片,讲解大禹治水的经过及其相关知识,包括治水的方法、所用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

2.设疑:同学们还不知道吧,大禹治水是舜给她的一个锻炼的机会,锻炼什么呢?办事能力啊。在那个时候,部落首领都是大家民主推选出来的,这种推选产生首领的方法,历史上称为“禅让”。这个制度大概兴起于黄帝以后的很多年,首先是尧担任首领,接着是舜,后来就是禹。

三、讨论小结

1.引导:传说毕竟是传说,因为它无从考证,它是人们在口头流传的,但却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思想认识等情况,反映了当时人类的良好愿望,但由于认知水平有限,世界上的传说大都带有神学的色彩,也就是把人都神化了。尽管如此,传说对于我们仍然有一些学习和了解的价值。象大禹治理水的这个传说,他的智慧、毅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无不是我们学习的好素材,所以,现在你们就了解到的大禹的故事,大胆的发表你的意见和看法。

(明白传说有利有弊,但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仍然很多,利用传说也很重要)

2.巡查、倾听、融入学生的讨论活动

3.小结本课,布置作业。

七年级上册历史公开课教案 9

【课程标准】:

了解西周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识记周武王灭商、西周的建立与结束;理解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文史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与能力,以及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心向背决定战争的结果,客观历史地认识分封制的作用,认识到正确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调整统治正确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而分封制实行的必要与其得以维系的缘由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大家看过电视《封神榜》吗?谁来说说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而导入。

注意引导学生神话作品与历史的差别是非常大的。用学生熟悉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文艺作品

二、西周的建立

1、周族的发展:简要讲述。

2、周灭商:抽学生来讲周灭商的牧野之战,并要求学生概括出一个相关的成语来。并谈一谈这一战的胜败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3、西周的建立:学生一起说西周的建立时间与建立者。教师运用书上的地图说明西周的来历。

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

让学生通过分析认识人心的向背是战争胜败的最关键性的因素。

观察地图、识读地图

三、分封制

1、学生一起阅读教材以后,抽一学生来主持:对其余的学生进行提问。

由学生来主持,热情很高

参与积极

可能的问题: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都分封的是些什么人?主要有哪些诸候国?分别在哪条大河流域?诸候与周王之间有什么样的权利与义务?起了什么作用?� 有关分封制利与弊的分析,为以后春秋的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四、西周的结束

点出西周末年,由于各种矛盾交织,决定了西周灭亡的必然命运。最终在周幽王在位时的前771年,被犬戎攻破镐京而统治结束。

要求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找找西周在周幽王时灭亡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原因,训练概括能力

五、小结全课:学生来小结全课的内容。教师补充。

六、学习与探究:学习测评,阅读“史海拾贝“。

布置作业:心得与疑问。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10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学习科举制,认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科举考试制度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认识符合社会发展的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理解我国当今改革考试制度的`正确性;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

二、难点:唐朝科举制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唐诗一首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此诗反映了古代读书人登科之后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隋唐朝的科举制的历史话题。

二、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产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需要,许多地主知识分子要求参与政权,隋朝统一全国后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及其产生的作用?科举制的创立从地主知识分子中选拔了大量的人才,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

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改革了封建选官制度,使科举制在后世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隋朝在选官制度的改革方面功不可没。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提供阅读提纲:

1、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哪两大类?其下设的科目有哪些?

2、你怎样理解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3、唐代的科举考场有哪些规定?

师生共同归纳基础知识:

唐朝科举制度:常科(明经、进士等)和制举

明经:重在考查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省试合格后录用。

进士:重在考核诗赋、时务策写作,考中很不容易。

制举:为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科目繁多,生源比常科更广。不再经“省试”直接录用。

活动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

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开始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

不同点:

项目隋唐科举考试当今学校考试

科目设置偏重文科有文理科,设置较合理

考试内容偏重经书、诗赋,较脱离现实结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考试的根本目的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以缓和其矛盾,巩固其统治。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选拔人才

同学们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及考试制度有何建议呢?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先由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概括讲解。

1、让学生感悟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科举制,科举制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隋唐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人才巩固其统治。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的弊端和危害也越来越突出。

三、巩固小结: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四、学习与探究:P17了解曲江盛会与雁塔题名

五、课堂作业:学习辅导该节作业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11

一、经济上的大变革

1、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的提高

春秋时期出现的铁农具和牛耕在战国时期得到推广,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2、都江堰

⑴建造﹕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⑵地理位置﹕长江支流岷江中游

⑶作用﹕使水患不断的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

⑷启示﹕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杰作,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

二、政治上的大变革——各国的变法运动

1、根本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

2、目的︰为了确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发展封建经济。

3、性质: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12

复习目标:

识记:辽、宋、金、西夏政权的并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理解: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复习重点:

辽、宋、金、西夏政权的并立;经济重心南移

复习难点:

经济重心的。南移,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复习方法:

先学后练,当堂训练

复习课时:

1课时

复习过程

一、由江南的开发复习导入

二、点明考纲目标,学生对照考纲看《开卷有益》“考点点拨”并作好标记、熟读。教师适时点拨、引申。

三、学生阅读复习七年级下册本单元的内容。

四、知识点的梳理、重现:学生默写《开卷有益》“知识构建”空缺内容。

五、中考强化限时训练:5分钟时间完成

学生做《开卷有益》“中考强化训练”教师发现疑问并解答

六、教师总结并板书:

时间:唐朝中后期开始—→南宋完成

史实:农业:南方逐渐超北方占城稻传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棉花扩展到长江流域手工业:景德镇发展为瓷都纺织业发达造船业局世界首位

商业:商业都市多尔繁荣出现“瓦肆”海外贸易发展,广州泉州成为大商港北宋时“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在四川出现

3、元朝的建立:铁木真(成吉思汗)的功绩:统一蒙古(建蒙古国)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4、民族关系的发展:

①、新民族——回族的形成(前提:国家统一)

②、对西藏的管辖——设宣政院

③、民族关系主流:和平友好

七、作业:《开卷有益》中本节未完成部分

八、当堂效果检测:

1、在我国56个民族中,形成于元朝、信仰xx教的民族是( )

A、藏族B、壮族C、回族D、维吾尔族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了的全国性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

A、秦B、唐C、元D、隋

3、下列政权中,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①北宋②辽③金④西夏⑤元朝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4、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权的行政区开始于( )

A、宋朝B、元朝C、唐朝D、西汉

5、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持续发展不相关的是( )

A、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B、隋朝大运河的开凿C、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D、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九、教学后记: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 13

【课程标准】

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的更替。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中华大地上国家产生的大概时间和标志,记住商朝后期的都城。理解夏朝在我国历史的重要地位。了解商朝繁荣的主要表现。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夏、商历史特点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禹、成汤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初步了解公元纪年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国家形成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夏、商历史的学习,更多地了解祖国悠久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夏朝的建立和商朝后期的都城。难点:夏朝建立的标志;国家的含义。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谈话导入新课

禅让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是谁?大家想不想知道从这以后又是怎么演变的呢?

导入三:大家知道皇帝吗?知道皇位是如何继承的吗?你又知道这种称为“世袭“的制度开始于何时吗?

认真听,吸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的兴趣。

从谈论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夏朝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1、夏朝的建立:讲解夏朝的建立。事实上,禹已按照自己的愿望建立起了一个王朝。这在历称为----夏朝,建立的时间约公元前20xx年。

借助于数学上的“数轴“解释”公元“纪年法。

本目理论性强,又缺乏相应的历史物证,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认真听讲。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夏朝的统治

①禹死后,其王位是如何继承的呢?这与禅让有什么不同?你如何看待这种王位的继承方法?②要求学生谈启是如何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并提醒学生注意“奴隶“两个字。③为什么把禹开始这个政权称为国家呢?它与前面的部落联盟有何不同?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结合自己课外了解的知识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然后教师归纳整理,以突破难点。

三、商朝的建立与迁都

1、商朝的建立:过渡。然后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的问题“说说夏桀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进入下一问题的学习。

认识是非善恶,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的性质

为下一目的学习铺垫

四、商朝的盛衰

1、商朝的疆域: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地图,说说。

2、经济的发展:观察插图说明了什么?然后阅读教材,说说商朝表现?并要求学生来概括。

3、商朝的灭亡:知道,找找夏、商亡的共同原因。培养读图能力。

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认识到国家兴亡与_的关系

五、小结:学生:讲了哪些问题,有何启示。培养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后记】

七年级上历史复习教案 14

3、原始农耕文化遗存

河姆渡遗址 半坡遗址

约7000年前 生活在今天浙江余姚河姆渡。属于长江流域。我国南方留下的一处重要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 6000多年前 生活在今天陕西西安半坡。属于黄河流域。我国北方留下的一处重要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

①使用骨,木,石质工具。(石器经过磨制,被称为“新石器”)②从事原始农业生产,种植水稻。③饲养水牛,猪和狗等。④利用简陋的小船采集,打鱼,渔猎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⑤住在木头建造的房子里。 ①最早广泛使用磨制石器。用石铲,石刀从事农业,种植粟,麻,蔬菜。②饲养猪狗牛羊鸡等,经营原始的畜牧业。③把粟加工成小米用麻纺织麻布改善了生活。④能制造各式各样的陶器,取水的尖底瓶独具特色,彩陶美观实用。⑤住在半地穴房子里。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1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平等、友好往来的史实,并能列举唐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突厥、回鹘、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恶归纳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少数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使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使学生认识到少数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是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作出过重大贡献的,都有过灿烂的文化。

教学重点

加深认识突厥语唐朝的关系和文成公主入藏。

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到友好互助是各族关系的主流,各族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则是一时的历史现象。另外本课头绪繁多,有多陌生的地名、人名、族名,掌握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

讲述法、图示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提问:我国的56个民族中,有没有突厥这个民族?他为什么会消失了呢?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备注

天可汗先介绍突厥的兴起和强大,这里要讲清突厥与唐的关系,知道最后突厥臣服的最终结果,要求学生掌握两点:一是唐朝在那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二是要让学生了解唐朝的开明政策是在北方少数民族不会对大唐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开展的。

出示想一想的问题:唐太宗为什么得到少数民族的尊敬和拥护?

指出,唐太宗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各民族的拥护,他被尊称为“天可汗”即各民族共同的君主。

可用一些小资料来丰富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要引导学生理解我国现在的民族政策,同时说明,各民族共同发展才是国家兴旺的源泉。

文成公主入藏出示《步辇图》向学生介绍这幅图画的内容正是吐蕃使者来大唐求亲的情景,并指出结果就是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和影响:促进了吐蕃的文化发展和经济进步,密切了唐朝和吐蕃的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

还应指出,在古代社会,各民族的政治关系往往通过联姻来促进和加强。

应当补充,后来唐朝还曾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这里应引导学生思考,文成公主入藏和汉朝时的昭君出塞有什么异同。

回鹘衣装回鹘马这里着重介绍回纥人的生活习俗和服饰服装上与唐朝的`相互影响,说明了唐朝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融洽关系。这里可出示一些图片说明。

可解释唐诗“回鹘衣装回鹘马”的意思,让学生对这一部分有更深的了解。

点苍山会盟可从我们现在的白族和彝族讲起,让学生知道南诏就是这两个民族的祖先。

出示大理寺三塔图,指出这就是南诏归附唐朝的见证。需向学生指出,我国今天的中华民族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小结:本课主要介绍了唐朝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让我们看到,繁荣开放的大唐,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也显示出了恢宏与大度,尤其是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最具代表性。是唐朝民族政策的标准。最后出示唐朝少数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回顾重点。

板书设计

“和同为一家”

一、“天可汗”

1.突厥的兴起与强大

2.唐太宗的开明政策

二、文成公主入藏

意义和影响

三、回鹘衣装回鹘马

四、点苍山会盟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范文:多姿多彩的艺术 16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战国编钟,秦始皇陵兵马俑,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二、能力和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鉴赏战国编钟、秦始皇陵兵马俑、《兰亭序》、《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通过对历史文物价值的讨论,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评价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杰出的艺术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陶冶情趣,养成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意识;通过对杰出艺术成就的原因分析,使生认识到人民的创造性是历史文明和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战国编钟、秦始皇陵兵马俑。

难点:王羲之、顾恺之的书画成就和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课前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和王羲之的故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问学生,有哪些同学学过美术、音乐、书法?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重要的美术作品、乐器、书法作品?而引入本课。

二、战国编钟

指导学生阅读、观察编钟图,谈谈发现。

抽学生讲知音的故事。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成就。

三、秦始皇陵兵马俑

先阅读教材、观察书上的图,谈谈有什么感想。

教师将知识要点落实在教材上。突出其在雕塑的崇高地位。

四、王羲之的书法

阅读教材,落实知识点。

仔细观察书上的字帖,让学生畅所欲言。

抽两个学生来讲王羲之的故事。

谈王羲之的品格。

五、顾恺之的绘画

阅读教材,找出要点。

教师讲解,指导学生观察两幅名画,体会之。

补充讲“三绝”。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17

知识与能力

了解夏、商、西周青铜制造业的基本史实和特点,知道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了解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培养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阅读《相关史事》内容,识读《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簋及铭文》《刻有文字的甲骨》《甲骨文字形举例》等图表,了解史实,思考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制造业的特点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理解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明确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重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

难点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CBA总冠军奖杯,是一尊极具中国文化精髓的奖杯——中国篮球至尊鼎。鼎重约10千克,高45厘米,底座为边长22厘米的正方形,底座正面刻有“中国篮球至尊鼎”和“CBA联赛总冠军牟作云杯”字样。这座奖杯是仿造青铜器小臣缶方鼎模型而造的。CBA总冠军的奖杯为什么选用鼎的造型?这有什么重要意义吗?古代的青铜礼器有哪些作用和用途呢?让我们进入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来一探究竟吧。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教师:阅读教材第25页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一目中第一段内容,概括出青铜器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学生:我国在黄河流域多个遗址出土了距今5 000-4 000年的铜器,商朝以后数量增加,种类逐渐丰富,制作工艺高超。

图片展示

教师:结合教材第26页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一目中第二段内容归纳总结出青铜器制造业的特点。

学生讨论后总结回答:规模大,工艺精美,品种繁多,应用普遍。

教师:猜一猜图中两个青铜器的用途是什么?

学生:祭祀、酒具等。

教师:青铜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贵族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比如天子是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

教师过渡: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显示了夏、商、西周时期人民的智慧,而同一时期灿烂文明的代表之一甲骨文更是影响深远。那么,甲骨文记事的内容有哪些?有何重要的意义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甲骨文的历史吧!

二、甲骨文记事

就目前的考古学成就来看,我们今天的汉字源于商代的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顾名思义,叫做甲骨文。先来看两幅图片:

【问题探究】

1.甲骨文是在哪里出土的?

2.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

3.甲骨文记载了什么内容?

4.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学生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回答:

第一小组:发现地点有河南安阳的殷墟、陕西、山东等地。

第二小组:甲骨文的发现之旅——一片甲骨惊天下。学生补充发现甲骨文的故事:1899年,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一座大宅院里,年过半百的王懿荣生病了去看中医,在老中医开的药方中发现了一味“龙骨”,上面刻着符号,寻常未见。接下来,王懿荣多方努力,收购“龙骨”达1 500余片,并对“龙骨”进行了反复推敲、排比、拼合,深厚的金石功底让他很快了解到这些“龙骨”是龟甲和兽骨,上面的符号是用刀刻上的文字,裂纹则是高温灼烧所致。最后,王懿荣确认这些甲骨上所刻的符号确属一种文字,是我们祖先创造的早于先秦时代青铜器上的文字。甲骨文的发现,轰动了整个世界。而王懿荣不仅是第一个发现、鉴识、收藏了甲骨文,而且也是第一个将其时代断为商代,使蒙尘3 000多年的甲骨文字免于湮没,更避免了“人吞商史”的闹剧。

(教师补充:目前发现了商代有字甲骨约15万片,已经识别的有1 500个以上)

第三小组:要知道甲骨文的内容,首先必须了解商代贵族王室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占卜。王室贵族遇事无论大小,一定要占卜定吉凶,再按占卜的结果安排活动。包括祭祀、战争、农业、狩猎、畜牧业、数字、地理、官制、刑法等,还有医药、气象、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内容。甲骨文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第四小组:甲骨文发现的重大意义,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朝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教师引导: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那么甲骨文的造字有何特点?它对今天的汉字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1.猜字游戏

下面我们进行猜字游戏:你认识这些甲骨文吗?它们是今天的哪些汉字?出示甲骨文十二生肖。(答案依次为:牛、蛇、鼠、兔、羊、猪、狗、猴、虎、鸡、龙、马)

学生活动:大显身手,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对应的汉字吗?(答案依次为:人、牛、水、日、上、下、明、射)

2.造字特点

教师引导:甲骨文使用的造字方法是什么?学生: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依次用图片呈现其造字特点。

本意是上衣,字形象一件上衣,最上端是衣领,两侧开口的地方是衣袖,下端是衣服的下摆,古代上衣叫衣,下衣叫裳。

本意是细看、观察,字形是一只眼睛在仔细观察一棵树。

一个人在树下休息,本意是休息,后来引申为停止、不要等意。

一个人站在大盆里,身上还滴着水,显然是在洗澡。此图后变成左形(水)右声(谷)的形声字。

教师总结

(1)象形: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甲骨文中约40%是象形字。

(2)指事:在象形的基础上添加一定的符号构成新字,用以表达比较抽象的概念,反映无形可象的比较复杂的事物,这类字在甲骨文中也不少。

(3)会意: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4)形声: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3.历史地位

教师提问:甲骨文在文字发展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学生回答: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本课是专门的文化史课,着重为我们介绍商文化的典型代表——青铜器和甲骨文。青铜器和甲骨文是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瑰宝,我们以此探究中华早期文明的源头,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领略祖先的聪明才华,我们将继续探索发现之旅,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18

一、课程标准

1-2-8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1-4-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利用多种资料如地图、图片、视频等分析并描述以色列在自然环境、人们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特征,体会人类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来适应和改造自然。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观察、探究,运用合作交流等方法,学会从各种资料中获取、分析信息,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比学习,初步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形成比较和联系的眼光;初步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图表及相关资料分析以色列的自然环境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图表及相关资料分析以色列的自然环境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预设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出示几幅以色列城市、乡村、现代化农场的优美图片,让学生依据图片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

生:美国、澳大利亚……

师:如此优美的画面却不是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它是沙漠里的绿洲──以色列。

新课教学

(一)探究以色列的自然环境

结合图3-68、图3-69阅读课文P85,分小组探究以色列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类型及特点(重点分析降水特点)、河流、湖泊。

并依据以色列的自然环境,思考分析这样的自然环境是否利于农业生产?

各组展示后师生一起归纳。

(1)地理位置:位于亚洲的西部,地中海的东南角;30°N线穿过其南部,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中纬度→热量充足、利于农业生产

(2)地形:沿海地区为狭窄的地中海沿岸平原

南部:以山地为主,沙漠广布,土壤贫瘠→不利于发展农业

(3)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特点:终年炎热干燥,降水十分稀少→不利于发展农业

资料:以色列北方降水量800毫米,南方降水量仅30毫米,年均降水量350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2500毫米。

依据材料分析得出以色列降水三大特点:北多南少;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不利于发展农业

(4)河流:约旦河流经以色列西部的国界线,河流稀少

湖泊:死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咸水湖)→灌溉条件差不利于发展农业

通过分析学生很快得出结论:综合以色列的自然环境特点,以色列不适合发展农业生产

师:那么制约以色列农业发展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生:水资源短缺问题

(二)探究以色列的绿洲农业

师:思考以色列人是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沙漠缺水的问题,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6-87,小组讨论交流得出以色列人充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1.采用先进的农业节水措施

①采用喷灌、滴灌技术

②政府对水资源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鼓励节水

③污水净化,水资源循环使用

④海水淡化,发展淡化技术

⑤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北水南调

⑥最大限度收集和贮存丰雨季节的降水

⑦保护有限的水资源不受污染

⑧公民节水意识强……

师:可以说以色列人把沙漠里的每一滴水都运用到了极致,除通过开源与节流方式实施节水措施外,它们还想出哪些发展绿洲农业的举措让宝贵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生:措施2.避免种植高耗水作物,努力开发节水作物:例如种植枣椰树

措施3.种植附加值高的作物,如水果、蔬菜、棉花、花卉

措施4.进行反季节生产

师:出示枣椰树的图片,提问以色列人为什么大量种植枣椰树?(提示:可从枣椰树的特性及经济价值角度谈)

生:枣椰树的特性:耐干旱、耐盐碱、耐高温

经济价值高:树干可建房、叶子可作燃料、果实可食用

师:枣椰树还被称为“沙漠面包”

师:正是因为以色列的蔬菜和花卉大量出口到欧洲,所以以色列还赢得了哪些美称?

生:欧洲人的“大菜篮”“大花园”

师:以色列人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创造性地发展了农业,这启示我们区域发展要注意什么?

生: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课堂总结

1.从自然条件考虑,以色列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2.学以致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以色列人运用智慧保护和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做法,为世界其他干旱地区的人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写经验对我国的西北干旱地区经济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

师生归纳总结:适应自然、因地制宜;科技兴农、改造自然。(也可答以色列发展农业的措施)

五、板书设计

六、课堂练习

1.以下河流中,流经以色列的是( )

A.尼罗河 B.幼发拉底河 C.底格里斯河 D.约旦河

2.下列有关以色列的自然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

A.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

B.降水丰富,河湖众多

C.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

D.虽然气候干旱,但南部水资源丰富

3.下列选项中属于以色列对水资源利用方式的是( )

A.农业中普遍用大水漫灌 B.海水淡化后用于农业灌溉

C.广泛应用喷灌和滴灌技术 D.政府投巨资建水利工程,实施南水北调

4.关于以色列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季节生产农作物

B.被称为欧洲的“大花园”“大菜篮”

C.大量种植经济价值高的枣椰树

D.种植附加值高的作物,大量出口粮食和饲料

5.以色列贫瘠缺水,也谈不上地大物博,对于发展农业,没有丝毫优势。然而,犹太人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民族,一代人就实现了从落后农业国到现代工业国的腾飞。这个经济奇迹,源于一种独特的高科技节水灌溉技术──滴灌。那么滴灌技术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19

一、教材分析

《一方牧区养一方人》是整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里《与山为邻》的“垂直的牧场”和《草原人家》的“草原风情”。本课的“垂直的牧场”和“草原风情”分别选取了我国不同牧区的典型实例,目的是通过观察不同牧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生产生活状况,发现各自的特色,明白每个牧区都有自己的特点,认识到牧区人民运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因地制宜,利用不同的自然条件,营造出美好的生活图景。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地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学生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应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基础,易于展开复习课教学。但是,作为学生新接触的《历史与社会》课程,学生复习方法方面相对比较欠缺。

心理基础:七年级学生,求知欲强烈,学习兴趣较为浓厚。

思维基础:记忆方式“机械记忆”突出,思维特点“感性”突出,“比较分析”等理性分析较为薄弱。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山牧场和内蒙古牧区的自然环境及牧民们如何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生产生活。

2、分析牧区自然环境对牧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两大牧区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进行比较方法的指导,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明白人地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自然环境对牧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情境创设法、比较法、归纳法

六、教学构思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显著特点是社会性,注重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在落实已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学法上的指导,培养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七上的《历史与社会》涉及大量的地理学科专业知识,学起来较为枯燥、晦涩难懂。复习起来,也往往是一知半解。实践证明,情境教学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学习社会课的乐趣,易取得较好的效果。就七年级学生思维而言,以感性思维为主,理性思维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通过视频、图片等感性材料呈现,引导学生从感性信息中分析出理性信息,从而更好地达到温故知新的目标。

本课介绍的是我国不同牧区人们利用自然条件营造出美好的生活图景。教学内容选用我

国新疆天山牧场和内蒙古牧区。这一内容涉及到大量的地理学科专业知识,倾向于“地理课”。若能够以生活化的形式展开复习,通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体会特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通过学法指导,在学习中体会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可能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轻松愉快地达成教学目标。

七、教学流程架构

八、教学过程

新年快到了,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道美食。你知道这两道美食的原产地在哪里呢?(出示西北风味美食图片)

生:新疆

生:内蒙古

师:关于美食,同学们真可谓是见多识广,相当给力啊。这西北的风味小吃,看上去真美,若是细细品尝一番,肯定会更有味道了。

师:如此美味的佳肴自然离不开优质的原料。美食的诱惑力实在强大,实在是挡不住。要不,我们去“原料”产地看看如何。

(播放牧区视频,注意视频中的画面及文字叙述)(抢答题,一道一道抢答)

师:1、视频中描述的是哪个牧区?

2、牧草分布有什么特点?

3、自然景观分布方式有什么特点?

4、自然景观具体分布是怎样的?

5、放牧有什么特点?

(PPT呈现)

生:天山牧场

生:天山牧场牧草呈现垂直分布

生:自然景观呈现垂直分布

生:天山牧场自然景观垂直分布:荒漠—草地—针叶林—草地—积雪

生:四季放牧

师:自然景观为什么会呈现出垂直分布呢?

生:天山地处山地地形,海拔高,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

生:处于高山气候。水热条件的变化导致自然景观的差异。

师:该地成为重要牧场的重要条件是什么呢?

生:牧草丰盛

师:�

师:哪位同学来讲一讲这个四季放牧是怎么放牧的?

生:略

师:可见,牧草与当地的生产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试着用简短的词语连接。

生:牧草与生产息息相关。

生:牧草决定了生产。

师:那么,自然环境与生产有着怎样的关系?

生:自然环境影响生产。

生:自然环境与生产息息相关。

生:自然环境决定生产。

师: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决定了生产活动。该地的生活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生:转场,住毡房,冬季安排节庆活动等。

师:牧业生产与牧区生活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生产活动影响生活

生:生产决定生活。

师: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决定了生产生活。天山牧场是这样的表现,下一个视频的牧场会不会一样呢?请看视频短片,抢答以下问题。

1、视频中描述的是哪个牧区?

2、牧草分布有什么特点?

3、自然景观分布方式有什么特点?

4、自然景观具体分布是怎样的?

5、放牧有什么特点?

(PPT呈现)

师:抢答开始。

生:内蒙古牧区

生:内蒙古牧区牧草呈现水平分布

生:自然景观呈现水平分布

生:内蒙古牧区水平分布: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生:逐水草而居

师:既然讲的是生产,用逐水草而牧,可能贴切一些。

师:自然景观为什么会呈现出水平分布呢?

生: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内蒙古高原,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内蒙古跨度非常大,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递减。正因为降水量条件的变化导致自然景观的差异。

师:该地成为重要牧场的重要条件是什么呢?

生:牧场丰盛

师:�

师:可见,牧草与当地的生产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生:牧草与生产息息相关。

生:牧草决定了生产。

师:那么,自然环境与生产有着怎样的关系?

生:自然环境影响生产。

生:自然环境与生产息息相关。

生:自然环境决定生产

师: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决定了生产活动。那么,该地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生:内蒙古牧区:逐水草而居,游牧生活。住蒙古包、穿蒙古袍、主食肉奶等。

生:为什么会逐水草而居呢?

生:逐水草而牧。

师:生产活动与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生:生产活动影响生活

生:生产决定生活。

师: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决定着生产生活。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考察了“原料”产地,领略了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可以说,这是“大餐”。请同学用完“大餐”之后,也喝点奶茶。这道奶茶便是“比较天山牧场和内蒙古牧区”

师:假若,由你来设计这个比较表格,你会设计哪些比较点呢?

生:自然环境、生产生活

生:略

生:略

师:那么,仅设计自然环境可能较为宽泛。可能,细化一些的话,效果会较好一些。自然环境,主要可以细化为哪些内容?

生:地形、气候

师:请同学们迅速填完表格。

师:通过表格,可以直观地进行两大牧区的比较。

师:抢答题:牧区的不同点,看谁找得越多越准确。

生:略

生:略

师:同学们表现很不错,很给力。抢答题:牧区的相同点呢,我最棒,我抢答。越多越准确。

师:请同学们尝试讲解表格三大模块内容的相互关系。

生:牧区的自然环境决定牧区的畜牧业生产,而牧区的畜牧业生产又决定牧区的生活

生:略。

师:事实上,反过来而言,又是怎样描述的呢?

生:牧区的生活适应牧区的生产,牧区的生产又适应牧区的自然环境。

师:由此可见,人们在发展牧业时,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呢?

生:因地制宜。

生:可持续发展

师:那么,人与自然应该如何相处呢?

生:和谐相处。

师:请同学们,给本课“画龙点睛”,拟个标题。

生:略

生:略

生:一方牧区养一方人

(课堂小结)

师:不仅牧区的自然环境牧业生产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其他的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也是如此。

师:自然环境决定生产活动,生产活动决定生活方式,自然环境也决定了生活方式。生活方式适应生产活动,生产活动适应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也适应了生产活动。

师:请同学们抓紧时间完成课堂检测,活学活用。

师:课堂反馈。

板书:

启示:因此发展生产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后感:

磨砺与提炼

依据课标2—5,我选择了《一方牧区养一方人》的课堂教学。本课以“天山牧场”和“内蒙古牧区”为典型事例,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不同地区的人们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整堂课下来,收获很多,既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心:又找到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找到提升的新空间。

优势:

1、在教材处理上,选取内容突出典型性、差异性、可比性,能够较好地反映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师傅们给予了多次的指导,再一次感受到集体智慧力量的强大,也体现到了虚心好学的好处。

2、在教学素材中,运用图片、视频及文字等信息,通过反复强化,突出教学的重点,巧妙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素材选材的重要性及运用教学素材方法的重要性。

3、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处理较为严密,能够较好地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立足于学情,以探究式教学为主,通过创设情境等形式,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4、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比较法的意识与能力,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知识归纳,梳理知识的内在逻辑,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归纳综合的能力。

5、在板书设计上,板书呈现突出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较好地紧扣本课的教学中心。板书呈现突出“从特殊到一般”,引导学生能够初步运用类似的推理方法,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不足之处:

1、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语调较为单一,不够抑扬顿挫。

2、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方面有待提高,不够自然巧妙。

3、学生关注面有待提高,应当进一步扩大学生关注面。

4、激发学生“发问”的能力有待提升,自身的问题设计需要进一步“精细化”,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典型性。

总体而言,非常感谢一直帮助我的老师们,尤其是王老师对我的“指导”及师傅们对我的细心指导,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亦有助于改进自身的做人处事方法。

今后,一定会再接再厉,虚心学习,刻苦钻研,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养。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20

一、课程标准

2-7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自己身边的例子阐述西亚石油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重要影响。

2.学生能指出西亚地区几个主要的产油国,并能结合地图指出西亚石油出口路线。

3.学生能感受到石油给因缺水而长期贫困落后的西亚各国带来的巨大改变,能结合时事表述石油的出现给西亚各国人民带来的困扰和隐忧,能充分认识到:要把握机遇,因地制宜,充分发展才是一个国家明智的选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西亚石油的输出路线以及它给西亚国家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石油的出现给西亚国家带来的困扰和隐忧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师准备

幻灯片课件、自制短片《让世界充满爱》、资料《西亚小资料》、视频《疯狂奢靡的迪拜》。

六、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课文,阅读《西亚小资料》。熟悉西亚在世界的位置,石油生产情况,掌握一些有关西亚的时事新闻。

七、教学流程

1.板书设计

【构思】利用《疯狂奢靡的迪拜》,激发学生兴趣。

2.导入

【操作】

了解迪拜的过去和现在,疯狂奢靡的迪拜因油而富,激发学习的兴起。

──由此导入课题《石油宝库》。

3.第一部分:石油之“产”

【构思】提供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发掘“石油宝库”的基本特征。

【操作】

(1)学生结合地图指出西亚波斯湾沿岸的五个主要产油国。

(2)同桌互为搭档,根据《小资料》,归纳西亚石油生产的主要特点。

a.储量巨──约占全球石油储量的1/2 b.产量大──占世界总产量的1/3

c.出口多──约占世界出口量的60% d.开采易──开采成本仅为我国的1/3

e.油质好──中轻质低腊石油 f.运输便──油田近海,港口便捷

小结:西亚波斯湾沿岸地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地和出口地,真不愧为“石油宝库”。

4.第二部分:石油之“销”

【构思】通过石油运输路线演练,让学生巩固大洲大洋知识,了解西亚石油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操作】

(1)学生在地图上指出西亚石油主要运输的区域。 (美国、西欧、中国、日本)

(2)情景设置:假如你是一艘油轮的船长,满载30万吨原油从科威特出发,前往英国。请为你的油轮设计一条航行路线。

同桌搭档,根据课本附页《世界地形图》,设计出运输线路。

一名学生代表在大屏幕上展示该小组所确定的线路,其余学生可进行补充或更正。

教师:动画地图显示线路: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

设问:为什么不能经过苏伊士运河? (请学生根据《小资料》形成答案)

苏伊士运河只能通航载重25万吨以下的船只,多数大吨位油轮还是得绕道好望角前往欧洲

(3)西亚石油出口中国的咽喉要道在哪里? (马六甲海峡)

中国每年原油进口的85%都经过这里。

(4)如果时间允许,可增设一问:西亚石油输往中国的线路潜藏着什么风险?为了确保西亚石油顺利运到中国,你有什么建议?

小结:西亚石油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5.第三部分:石油之“利”

【构思】通过图片来直观感受石油给西亚产油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操作】

(1)阅读课文相关内容,描绘出西亚地区自然条件的特点? (干旱、多沙漠、缺乏水资源)

(2)按常理,在这种自然条件下,当地应当是一幅什么景象?

每位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常理下”的西亚,并把它写在纸上,之后向同学们展示。

教师:展示一组来自今天西亚产油国的图片:

a.世界上唯一的七星级酒店──阿联酋迪拜“阿拉伯塔”;

b.档次最高的汽车市场;

c.天价手机号码;

d.耗资最多的亚运会──多哈亚运会。

(3)为何今天的西亚不同于“常理”?

依靠巨额的石油收入,各产油国发展多种经济,从而极大地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工业(炼油石化)、农业(节水农业)、生活(海水淡化)。

(结论):石油带来了繁荣,石油带来了奇迹!

(配图文字:“阿拉伯人直接从骆驼背上跳进了奔驰轿车里”)

小结:

6.第四部分:石油之“忧” 通过上图所示逻辑关联,展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构思】通过对石油“利”与“忧”的对比认识,让学生认识到:面对资源,我们都应该用一种积极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操作】

(1)展示阿联酋总统的一段话:

“这么多年来依靠真主赐予的礼物──石油我们改变了很多东西,我们告别了贫穷,告别了落后,看起来我们比50或40年前要自信得多了……但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这一切仅仅是昙花一现的辉煌罢了。”

小组活动:(前后两桌形成四人小组)

结合阿联酋总统的话,深入思考讨论:为什么阿联酋总统会说“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这一切仅仅是昙花一现的辉煌罢了。”石油除了给西亚国家带来滚滚而来的财富外,还有哪些困扰和隐忧呢?

各小组积极讨论,形成共识,并将其记录下来。

(2)汇总各小组讨论成果。

(3)播放自制音乐短片:

以三年伊拉克战争给当地人民,尤其是儿童带来的

播完短片后,可由学生来谈谈,片中给其触动最深的某个画面,以此对应我们的生活,真切感受到和平与安宁的可贵。

(4)最后,以阿联酋总统本·哈利法的另一句话作为全课总结──

“石油,应当成为阿拉伯人赶上世界先进民族的机会。它绝不能变成我们享乐的资本和灾难的根源。”

石� 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利用它,做到趋利避害,把这种宝贵的资源真正变成为当地发展的机遇,需要人们的智慧和不断的努力!

7.课后作业:──时空畅想

如果50年后,西亚这个宝库石油完全枯竭了,当地会有什么变化呢?他们能成功地实现经济的转型和社会的发展吗?请发挥你的想像,以《昨日油都》为题写一篇短文,预测一下50年后的“石油宝库”是什么景象。

【目标】: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精神。

8.小结: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用三种颜色来描述西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范文: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21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了解他们使用的工具特征及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养再造想象能力;通过比较北京人、猿类、现代人,帮助学生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悠长的源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劳动在人进化中的作用,进行劳动观点的教育;了解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和生活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北京人;难点:元谋人的地位、北京人身体不平衡、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书上的导言,当科学考队员,来考察一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观察《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设计考察的线路(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积极参与设计考察线路,初步知道先后顺序。

二、元谋人

要求学生看书,找出“为什么叫元谋人?(同时解决‘北京人’、蓝田人等名的来历)”“生活的年代与地域?”

考察:“作为科学工作者,你怎么知道他已经是人了呢?”“元谋人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小结。过渡:已经发掘的元谋人的遗存不多。接下来我们重点考察一下北京人。

学生阅读,仔细研究,体验一下考察的感觉。

三、北京人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看看从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地域、环境、身体特征、工具的使用、火的使用等)

问题:�

旧石器与天然石块有何不同?如何制作石器?观察书上的石器,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如何获取食物?依据是什么?

怎么样知道北京人用火?如何得到火的?如何保存火种?使用火有何意义?

教师小结本目内容,说明:北京人遗址是遗存最丰富的远古人类,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遗产名录。”

活动: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学生阅读,先建立一个整体映像

然后分别进行考察(阅读、观察、分析、结论、发言等活动)。

增加学生的自豪感。

四、山顶洞人

大约二十万年后,在北京人生活过的地方,又出现了一种进步得多的原始人类――这就是“山顶洞人”。

引导学生考察一下,山顶洞人有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注意哪些方面,列表归纳)。

着重考察:怎么知道他们会人工取火?他们是如何钻孔的?

五、收获与疑问

我们今天的科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还有哪些问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范文:文学、史学与宗教 22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史记》的作者及写作年代,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

能力和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屈子行吟图》,培养学生观察、想像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司马迁取得历史学研究巨大成功之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道教、佛教兴起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和丰富多彩,形成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大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司马迁的创作历程,学习他为了事业的成功而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通过对“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播”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宗教与宗教文化的区别,了解古代中国文明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

难点:佛教、道教在中国的传播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屈原、司马迁的传说与故事。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2、我们本地人过世之后,如何祭奠?

二、大诗人屈原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起来简介屈原的生平事迹。

2、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见识、书上的介绍,谈谈屈原的成就。

3、教师总结,突出其伟大的成就(世界文化名人,被译为多国文字)。人们为什么纪念屈原?

三、司马迁与《史记》

1、开门见山指出司马迁及其《史记》。抽学生介绍司马迁的生平及事迹。

2、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观察书上的插图,讨论、思考、归纳得出“司马迁写成此书的原因?”

3、问:《史记》是怎么样的一本书呢?学生阅读教材,认真思考,特别是理解“纪传体”通史的。

4、指导学生理解“纪传体”通史。

四、佛教的传入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抓出其中的要点。

2、简介佛教的教义。让学生思考,佛教为什么在我国逐渐流行?你能举出佛教对我国影响深远的事例吗?

五、道教的兴起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知识点。

简介道教的教义,让学生谈谈道教传播的原因。

说说道教对今天影响的事例。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范文:春秋战国的纷争 23

教学目标

1、借助乡土历史——齐国历史的独特魅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历史并不遥远,历史就在身边,培养学生主动探讨,善于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通过问题导学,启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各国不断改革,是国富兵强的根本。

2、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齐、晋称霸。齐、争霸体现了大国争霸的政治、军事特点。两国都通过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齐国凭借政治威势,晋国凭借军事胜利,都取得了霸主的地位。由此,改革与强国的关系,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互动影响,对于理解和把握春秋战国的朝代特征,有重要意义。

2、本课的难点是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等表述中,就隐含着历史走向统一趋势的意思,要指导学生分析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我们生在山东,长在淄博,齐鲁大地,物产丰盈,人杰地灵。谁能说说看,为什么称山东称为齐鲁大地?齐国古都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引出课题。

提问:东周从何时开始,它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为什么取名春秋战国?(明确春秋战国是两个历史时期)

一、春秋争霸

(一)、第一霸主齐桓公

出示史料: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

阅读材料回答:

1、春秋时期为什么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根据材料答出王室衰微)

2、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霸主?最早称霸中原的是谁?

3、假如你是齐桓公,应该怎样作才能成就霸业?请同学们充当谋士,为齐桓公献计献策。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然后做一概括总结。

①齐国东方,盛产鱼盐。出示春秋形式图,显示齐国的位置。

②任用管仲,改革内政。(插入“管仲与齐桓公图”,问:你知道管仲与齐桓公的故事吗?谈谈你对齐桓公的看法。)

③“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尊王攘夷”的含义是什么?

过渡:齐桓公以后即起参与争霸的是晋国和楚国。晋楚数次联合盟国在中原地区的对决,先后持续百余年,是春秋时代最壮观的景象。

(二)、晋楚争霸

1、这两国争霸的情况怎样?哪位同学能说说看?(培养学生概述历史事件,口头表达的能力)

2、奠定晋文公成为霸主的战役是什么?

3、为什么本处于劣势的晋军能取得胜利?

4、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今天有哪些历史启迪?

5、除了中原各国的争霸,还有南方的哪些国家也加入了争霸战争?

6、你听说过卧薪尝胆的故事吗?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春秋时期的两百多年间,诸侯们打了四百多场大战。到春秋末期,初期的一百多个诸侯国锐减到二十几个了。到战国时期主要只有七雄,这说明了什么?(出示春秋战国形势图。此题有些难度,可对照地图,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二、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形成七雄并立的局面,出示战国七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地理位置,说出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这七雄中,哪些国家变化?谁能指图说说看?(如果学生能回答出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可不作讲解)

1、战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由家乡梓童山的鬼谷洞,引出军事家孙膑庞涓,学生了解桂陵、马陵之战。

2、请大家想一想,身处这样一个环境中,一个国家怎样才能避免被消灭的厄运呢?

3、如果你是当时的预言家,请你预测战国时期的走向(或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哪国最有能力主宰历史?

4、战国七雄的局面是怎样被打破的?长平之战中秦取胜的原因是?

三、课堂小节:出示历史歌谣,小节本课。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24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1、识记远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2、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说的实质。

3、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二、能力与方法

1、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

2、回忆已学知识并联系资料,理解传说与历史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情感。

2、了解华夏族形成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3、体会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1。农业起源的传说

(选定一位或两位同学上台讲述炎帝或黄帝的传说,以此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联系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开展讨论,根据课本介绍的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事迹,总结归纳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演进所做的贡献。

师:大约在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传,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最为有名。华夏族的形成与炎黄部落有着密切的联系,可究竟谁的功劳最大?谁才是真正的华夏之祖呢?

师:通过同学们激烈的争论,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是炎帝还是黄帝都对华夏族作出了巨大贡献。让我们一起走进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

(课件展示:中国古代地图、炎帝画像,《白虎通》记载的传说:“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老师讲解:炎帝又号称神农氏。传说他姓姜,生下来是牛头人身。他刚做首领的时候,人们主要靠采集、狩猎为生,经常挨饿。想到人们今后的生活,炎帝愁得整日寝食难安。后来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自然界的植物有一定的生长规律,于是他想,如果能分辨出哪些果实能吃,那些果实不能吃,将那些能吃的果实采集起来,春天把它们埋入地下,秋天就会结出果实。这样一来,人类的生存问题不是解决了吗?于是他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尝遍百草。据说,他在尝百草、定五谷的过程中,有时一天就中毒达70多次,最后终于知道了哪些东西可以吃。传说中炎帝首先教人选择土地的干湿、肥瘠、高低,教人观察气候,选择五谷的类别,并制作劳动工具。所以后世把炎帝称为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

2。华夏族的形成

师:随着炎帝、黄帝部落逐渐发展壮大,为争夺土地和财富,双方产生尖锐矛盾,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在战争中各个部落逐渐融合在一起,促进了华夏族的形成。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华夏族的形成过程,并且思考回答:为什么我们自称炎黄子孙?

【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大量远古传说中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传说。我想知道同

学们有怎样的感想,得到了哪些收获?

学生自主发言,畅谈本课学习的感悟和收获。

【课堂延伸】

1。探讨传说与历史的区别和联系。

2。收集有关炎黄、尧舜禹的成语或典故

3。收集本课涉及的远古传说或其他远古传说。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25

【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了解他们使用的工具特征及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养再造想象能力;通过比较北京人、猿类、现代人,帮助学生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悠长的源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劳动在人进化中的作用,进行劳动观点的教育;了解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和生活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北京人;难点:元谋人的地位、北京人身体不平衡、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据。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书上的导言,当科学考队员,来考察一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观察《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设计考察的线路(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学生阅读课

积极参与设计考察线路,初步知道先后顺序。

二、元谋人

要求学生看书,找出“为什么叫元谋人?(同时解决‘北京人’、蓝田人等名的来历)”“生活的年代与地域?”

考察:“作为科学工作者,你怎么知道他已经是人了呢?”“元谋人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小结。过渡:已经发掘的元谋人的遗存不多。接下来我们重点考察一下北京人。

学生阅读,仔细研究,体验一下考察的感觉。

过渡到下一目。

三、北京人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看看从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地域、环境、身体特征、工具的使用、火的使用等)

问题:�

旧石器与天然石块有何不同?如何制作石器?观察书上的石器,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如何获取食物?依据是什么?

怎么样知道北京人用火?如何得到火的?如何保存火种?使用火有何意义?

教师小结本目内容,说明:北京人遗址是遗存最丰富的远古人类,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遗产名录。”

活动: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学生阅读,先建立一个整体映像

然后分别进行考察(阅读、观察、分析、结论、发言等活动)。

增加学生的自豪感。

四、山顶洞人

大约二十万年后,在北京人生活过的地方,又出现了一种进步得多的原始人类――这就是“山顶洞人”。

引导学生考察一下,山顶洞人有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注意哪些方面,列表归纳)。

比较北京人山顶洞人

生活年代

体质特征

工具制作

生活用火

穿着

自然过渡,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阅读教材,填表比较

着重考察:怎么知道他们会人工取火?他们是如何钻孔的?

五、收获与疑问

我们今天的科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作为小结。

拓展思路。

六、练习

书后“学习测评”。

【教学后记】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他们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理解自然条件对农耕生活的影响。

能力和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培养审美能力;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较,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所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他们适应、利用与改造自然,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河姆渡和半坡遗址为重点,前者更重。

难点为新石器的涵义,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大汶口墓葬所反映的社会情况。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一日三餐吃的主食是什么?……导入农业及农业的起源而导入本课的新课学习。

(科考队进入下一站,来到浙江余姚……)

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谈话,接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河姆渡遗址

该遗址是何地发现的?发现了些什么?这些发现能说明什么问题?能画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吗?

除此以外,他们还从事哪些生产活动?你知道稻谷是如何种植、储存、加工、食用的吗?

当地的气候条件怎么样?这与先民的这些生活习惯有什么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P12史海拾贝。

这是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那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是否一样呢?

学生看书、寻找、发现

理解生活的需要制造相应的工具

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知道最早种植水稻与粟

过渡,引起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三、半坡遗址

要求学生看书找找“半坡遗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是否与河姆渡原始居民一样?”“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观察书上的石器和陶器,看看它们有什么用途?是如何使用的?

你能根据书上P10小字的描述和你的理解复原出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吗?

带着问题看书,有的放矢

大胆猜测、想象

学生看书,然后自己试图画出半坡人居住的房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四、大汶口遗址

在山东泰安附近,比河姆渡和半坡晚些的时候,出现了一处更先进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即大汶口遗址。

现在请大家看看书,想想河姆渡、半坡、大汶口三处遗址的其同点?各有什么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想一想“大汶口墓葬的差异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去归纳发现。

五、小结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我国的原始农耕文化具有起源早、成就大、存在南北两大类型。

认真听,自豪感。

六、学习活动与学习测评

当堂测评、巩固。

巩固知识、激发兴趣。

【教学后记】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始祖。理解炎帝和黄帝与农业起源关系的传说的实质,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能力和方法: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印证历史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了解

【教学重、难点】重点: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禹治水的传说。

难点: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黄帝、炎帝、蚩尤、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

上一课时,我们从考古发掘的物证来学习了原始农耕文化,本课时要通过传说来认识农耕文化。看看那些流传久远的传说中,包含了有关远古农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

听,集中注意力。

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二、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讲解“炎”、“黄”之意及其传说(或抽学生来讲)

整理出华夏族的来历:

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农耕文化的重要信息?

谈后世祭祀炎、黄(谈两碑上的字),华夏之祖

调动参与兴趣

听或自己讲

清晰明了,便于掌握。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禅让的传说

简要讲:黄帝以后很久,尧禅舜、舜让禹。要求学生概括其过程的共同点。

然后得出结论。让学生简单发表一下关于如何看“禅让制”的看法。

听讲、看书、归纳得出结论。

四、治水的传说

禹之所以在舜死后出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必定是他的德才出众、威望很高。何以见得?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禹治水的传说。

要求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传说。然后问,禹治水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然后小结:禹治水成功,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处理辅栏的读读、说说。

过渡、导入。

学生好表现,给他们提供表现的平台,取得成功感

五、情感升华

我们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将其发扬光大。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六、拓展学习

P16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讲其他的传说故事,要说出传说的名称、点出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或提供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学生讲。

【教学后记】

第4课 夏朝和商朝

【课程标准】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的更替。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中华大地上国家产生的大概时间和标志,记住商朝后期的都城。理解夏朝在我国历史的重要地位。了解商朝繁荣的主要表现。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夏、商历史特点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禹、成汤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初步了解公元纪年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国家形成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夏、商历史的学习,更多地了解祖国悠久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夏朝的建立和商朝后期的都城。难点:夏朝建立的标志;国家的含义。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谈话导入新课

禅让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是谁?大家想不想知道从这以后又是怎么演变的呢?

导入三:大家知道皇帝吗?知道皇位是如何继承的吗?你又知道这种称为“世袭“的制度开始于何时吗?

认真听,吸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的兴趣。

从谈论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夏朝----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1、夏朝的建立:讲解夏朝的建立。事实上,禹已按照自己的愿望建立起了一个王朝。这在历史上称为----夏朝,建立的时间约公元前20xx年。

借助于数学上的“数轴“解释”公元“纪年法。

本目理论性强,又缺乏相应的历史物证,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认真听讲。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夏朝的统治

①禹死后,其王位是如何继承的呢?这与禅让有什么不同?你如何看待这种王位的继承方法?②要求学生谈启是如何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并提醒学生注意“奴隶“两个字。③为什么把禹开始这个政权称为国家呢?它与前面的部落联盟有何不同?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结合自己课外了解的知识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然后教师归纳整理,以突破难点。

三、商朝的建立与迁都

1、商朝的建立:过渡。然后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的问题“说说夏桀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进入下一问题的学习。

认识是非善恶,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的性质

为下一目的学习铺垫

四、商朝的盛衰

1、商朝的疆域: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地图,说说。

2、经济的发展:观察插图说明了什么?然后阅读教材,说说商朝表现?并要求学生来概括。

3、商朝的灭亡:知道,找找夏、商亡的共同原因。培养读图能力。

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认识到国家兴亡与暴政的关系

五、小结:学生:讲了哪些问题,有何启示。培养综合、概括的能力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 26

【课程标准】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教学目标】识记和理解:记住秦朝建立的时间,秦朝中央政府的重要官职。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条件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秦朝建立的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评价历史事件的初步能力。通过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的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的概括,培养学生释读历史图片的能力,归纳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秦朝时期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秦始皇功绩的概括,培养学生尊重历史、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秦灭六国的意义。秦朝专制集权制度的内容与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1、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谈话导入新课

回忆商鞅变法与长平之战的影响,合纵与连横。

回忆发言。

讲授新课

一、“秦王扫六合”

1、1、读李白诗,分析反映的历史事实。找出完成统一的时间、都城、人。讨论:秦统一全国的主客观原因,师总结。讨论:统一的历史意义,生小结。

2、讨论:统一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阅读,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老师的问题指导下再读教材,并作下笔记。

讨论、发言,得出结论。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谈话法解决“皇帝”的称号及其权力。

2、如何治理国家?讨论后阅读教材,然后归纳,落实在书上。

3、分析理解其权力的中央集权。讨论:优与劣。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自己课外了解的知识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然后教师归纳整理。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观察插图,谈发现,说明了那些问题?

2、为什么要这样做?做了后,有什么好处?

3、发言后,归纳:为了巩固统一,在经济、文化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谈分的影响。

仔细看图回答1、战国时期各国的货币不一致,2、秦始皇把原形方孔的秦国铜钱作为统一的货币。

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课堂小结

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学生分组自由讨论,然后汇报讨论成果。

课后作业

写心得与疑问。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准确把握教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