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
【教学目标】
1、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介绍的也是一种小动物,它是谁呢?别着急,它来了(用多媒体播放“松鼠”),看完之后,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刚认识的这位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它什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松鼠》。请谁来给大家简介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或松鼠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读阅读提示,想想:
这篇文章要我们了解什么?
反馈: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
三、合作探究
1、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吗?
明确:(松鼠是种漂亮的小动物,它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2、小组讨论:
⑴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
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二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动特征──乖巧。一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二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三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四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五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作者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5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
⑵ 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松鼠》一文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炼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⑶ 你喜欢松鼠吗?请你结合课文介绍的顺序说说松鼠在哪些方面讨人喜欢?
3、经过小组讨论后,有没有还未解决的呢?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互相质疑,解疑)
4、能言善辩:
下列有两段同样是介绍松鼠的文字,试与原文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⑴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在高处活动,因为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它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做帆和舵。它十分警觉,只要有人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松鼠的窝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一胎能生三四个。
⑵ 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窝产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五、拓展延伸
1、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讨论。)
(a、准确、生动的语言;b、合理清晰的结构;c、鲜明的事物特征;d、恰当选用说明方法。)
2、仿造《鲸》的表达方法,改写本文或仿造《松鼠》的表达方法,改写《鲸》。
六、作业布置
改写。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2001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
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
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
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
1.默读这3则日记,你发现从格式上看有什么特点?
第一行正中间写日期和天气,然后换一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
2.从这三则日记来看,日记的内容一般写什么呢?
日记内容一般写当天所看到、听到或做过的事情,也可以写自己心里所想到的。
3.鼓励学生写一篇日记。(课堂可组织学生说一说要写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流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出示松鼠图片),来,一起喊喊他的名字,一起写写他的名字。
二,展示预习
昨天预习了课文,现在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预习情况吧。
你喜欢文中的松鼠吗?为什么?
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松鼠给人留下的整体印象,一起读一下。
什么是驯良?
什么是乖巧?
乖就是……巧就是……这个词通常是形容人的,用在这里,你能体会到什么?
是啊,虽然这是一篇说明性文章,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三,探究写法
1、探究说明角度
法国博物学家布封,是从哪些角度为我们介绍这位朋友的呢?默读课文,圈点批画:
说明角度,使用方法,表达效果,
小组交流
集体汇报
出示句段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动作作比较生动、准确
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关溜溜,干干净净的。
繁殖列数字准确说明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著身子坐著,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外形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2、探究表达方法,出示段落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著身子坐著,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外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哪个句子最能让你感受到它的漂亮?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
我们通过朗读把松鼠的漂亮给读出来。
3、对比,出示段落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四、拓展运用
如果让你来介绍(说明)一种动物的特点,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你会用上什么方法?
命题选择:《跑进家来的松鼠》
《小松鼠找花生》
《松鼠》
选材与表达
我家的小狗不但很可爱,而且很忠诚。有一次,……
狗是一种忠诚的动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思路,学习其合理的说明顺序。
2、学习本文细致观察事物的特征,抓住事物特征介绍事物的方法。
3、体味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2、对事物特征的观察
3、形象生动的说明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那谁能说一说,你喜欢哪些小动物,你为什么喜欢它呢?
如果能用“我喜欢_____的_____” 例如,“我喜欢忠诚的小狗”这种句式来说,就更好了。
生:我喜欢活泼可爱的小兔子。
生:我喜欢忠诚机灵的狗。
生:我喜欢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生:我喜欢身强体壮的北极熊。
师: 刚才同学喜欢的动物,老师也都非常喜欢,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介绍的也是一种小动物名字叫松鼠,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图片。(挂图展示小松鼠图片)
其实把它介绍给我们的是一位法国人——布丰。哪位同学了解布丰其人的,来给我们介绍介绍。
生:布丰,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还是生物进化论的先驱者。
师:很好。那么下面就让我们追随布丰的介绍一起去了解松鼠这种可爱的小动物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布丰笔下的松鼠有怎样的特点。
生读课文。
师:谁来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
生: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师:不错,松鼠是漂亮的。(师板书“漂亮”)
师:松鼠还有哪些特点?我来请同学完成老师的板书。
生上黑板补充两点:驯良、乖巧。
师:松鼠的这些特征你们是从哪儿找到的?
生:课文第一段。
师:那么第一段的这三个词语能不能颠倒位置?为什么?
生:不能。下文具体介绍的时候也是按照漂亮、驯良、乖巧的顺序写的,如果这儿颠倒顺序,就和下文不对应了。
师:这位同学很细心,看到了这段与下文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是——
生齐:由总到分。
师:不错。(板书“由总到分”)除了这个原因,还有没有其他因素了?
生:漂亮是指松鼠的外表,而驯良、乖巧则是在讲松树的性格。
师:非常好!先写外表,再写内在的性格,这样才符合人们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板书“由表及里”)
师:松鼠的漂亮显而易见,那么它的驯良和乖巧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再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生:“它们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因为它吃素,显得很善良。
师:嗯,松鼠的食谱里面可不包括庄稼粮食,对于人类来说,它是驯良的。
生:“在晴明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的声音。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它只在晚上出来活动,不打扰人类的生活,也能体现它的驯良。
生:“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它很少到人生活的地方来,不打扰人类,也是驯良的表现。
师:同学们找得非常全面。那么哪些方面能体现松鼠的乖巧呢?
生1:第四段。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它还十分警觉;
生2:它动作轻快敏捷;
生3:它的叫声响亮,而且它还会生气。
生4:还有第五段,写了松鼠搭窝。从地址的选择、搭窝的过程、窝口的设计等几方面说明松鼠是乖巧的小动物。
师:布丰除了说明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之外,还有没有写松鼠的其他方面?
生1:还写了松鼠爱干净。
生2:还有松鼠的用途呢。
师:这些都在课文的哪一部分?
生:最后一段。
师:对。作者在介绍完松鼠的主要特征后,又补充说明了松鼠的其他特征及其用途,这样使整个文章显得更完整了。(板书“用途”)
师: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而且还很有用。这样的小动物实在是——
生齐:很讨人喜欢。
师:文章中有哪些语句让你觉得松鼠很讨人喜欢呢?
生1: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生2: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生3:有人说,松树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做帆和舵。
生4: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师:同学们又没有发现,这几位同学所找的语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生: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不错。这些拟人还有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文章生动形象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性。咱们同学能不能也来试一试,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你熟悉的动物——狗。想象一下,一只狗看见马路对面有一根它最爱的肉骨头,它会怎么办?又或者,狗在自己的地盘上发现了一个陌生人,它又会有什么表现?自己动手写一写。写完后小组交流一下。
生做片断练习,师巡视。
师:写好了吧,咱们来交流。
生读习作,师做适当的点评。
师:看来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是能够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可读性。不过不要忘了,本文是篇科学小品文,它的语言特点除了具有生动性、趣味性,还应该具有说明文语言的共同特点——准确性。你能从文中找出一些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句子或词语吗?我举个例子:“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这句中在“触动”这一动词前加上一个副词“稍微”,以表示这种“触动”程度之轻,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生1:“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这句话中连用两个“那样”,强调了松鼠爪子的锐利和动作的敏捷,用“很光滑”来修饰高树,更能衬托出松鼠爬树技巧的高超。
师: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可以再交流交流。今天这堂课就上到这儿,课后请同学们将这次课堂上的片段练习再修改修改,誊写到小作本上。下课!
生:起立!敬礼!
师:休息。
【学习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地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地实际情况,我对这课制定地教学目标有: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讨论交流,了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地阅读能力,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渠道、快速获取信息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小动物的聪明、可爱,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我准备通过引导,反复朗读重点语句,加深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和感悟,以达到解决这一重点的目的。
【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任,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辅导及促进作用,另外《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因此这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谈话式和课件演示的教学方法来突破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2、学法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篇文章语言通俗,条理分明,易于接受,教学中我准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让他们通过读,独立思考自主解决。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通过同桌合作或小组合作,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共同来解决。小组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师生合作公推探究,从这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发展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3、说教学手段的运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我用录像展示、实物作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想象,使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直观、形象、贴近学生生活的事物,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全面培养学生地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我将按四步来进行,第一步师生谈话导入新课,第二步初读课文感知内容,第三步再读课文加深感悟,第四步拓展延伸。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1、老师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
2、谈话: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小动物──松鼠。(板书课题)你了解松鼠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内容)你还想了解哪些方面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下面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帮助大家多少。
针对学生的发言,我将给予及时评价:同学们,你们搜集的资料很丰富,搜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交流中也可以看出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很多,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
通过评价激发学生以后继续搜集资料的信心,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接着引入本课的学习之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将让我们认识一种美丽可爱的小动物──松鼠。
二、初读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每人只读一个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检查字词、纠正读音。
2、读完后,请学生探讨,读了课文后的了解。分小组交流,讨论:你从中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3、学生反馈: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一步引导理解,感悟。)
三、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让学生自由阅读文章,读完后在小组里谈自己的阅读体会,然后全班交流,说说课文讲了松鼠的哪些方面。
阅读教学的过程,既是教师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通过对话,加深了学生对兄妹之间情感的认识。
用读一读、谈一谈的方法,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高声朗读,或默读,或与人合作读,然后将自己的收获讲给大家听。找出表达松鼠美丽、可爱的词语。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标准是: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体验,有所领悟和思考。我在这一环节中就遵循了这一原则。
四、拓展延伸
收集有关你喜欢的动物的资料,说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美丽松鼠
可爱
十四松鼠
禽教学目标
1.领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方法。
3.采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教学重难点
1.先总说后分说的逻辑顺序。
2.准确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篇说明小动物的文章。七年级学生对自然界的小动物往往兴趣较浓厚,应将这种兴趣加以引导,使学生学会怎样观察小动物,注意运用一定的观察顺序,在描述小动物的时候能运用拟人手法,使描述生动形象。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1.教师导人。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有没有见过松鼠?想不想了解它的故事?那就让我们随同法国的布丰去看看松鼠吧。(出示松鼠的有关彩图,板书课题。)
2.作者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l,也可以用小黑板代替。)
布丰(1707—1788),法国著名学者、作家,著有《自然史》等。本文是根据《布封文选》中《松鼠》一文改编的。
要求:了解作者。
二、自主学习
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
3.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划分课文段落层次,明确本文的主要说明顺序。
4.朗读第1自然段。
(1)从中找出说明松鼠主要特征的词语,根据文意解释这三个词的含义。 。
(2)思考这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5.朗读第2自然段。
(1)松鼠外形的漂亮体现在哪些方面?
(2)哪些词能说明其漂亮?
(3)这段文字除运用说明外,还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6.从文中找出有关说明松鼠驯良的句子或词语。
7.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3。)
矫健帽缨榛子榉实舵蜇伏苔藓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找其他同学起来纠正。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划分课文段落层次,明确本文的主要说明顺序。
明确:(总说松鼠的特征——具体说明松鼠的主要特征——补充说明有关松鼠
的一些知识。)
要求:熟悉课文内容,初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朗读第1自然段。
(1)从中找出说明松鼠主要特征的词语,根据文意解释这三个词的含义。
(2)思考这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明确:
(漂亮、驯良、乖巧。解释略。
不能,观察顺序由外到内,为什么采用这种顺序,与下文第2—5自然段内容相照应。)
4.朗读第2自然段。
(1)松鼠外形的漂亮体现在哪些方面?
(2)哪些词能说明其漂亮?
(3)这段文字除运用说明外,还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拟人手法进行说明可使读者对松鼠漂亮的外形留下深刻印象。)
5.从文中找出有关说明松鼠驯良的句子或词语。
明确:(让学生回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引导。)
6.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与同桌进行交流。
(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7.重点研讨课文第4、5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片4。)
①松鼠的特点之一是乖巧,即机灵、合人心意、讨人喜欢。请从文中找出例子说明这一点。
②研读下边的句子,说说作者是运用哪些词语来写松鼠十分警觉的,并作简要分析。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③文中说明松鼠搭窝的部分,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其作用。对照
文中有关松鼠窝的说明,请画一幅有关松鼠窝图画。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①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引导。
②只要“触动”一下,它就“跑”“躲”“逃”,说明它十分机警。而且触动的是树根,前面还用稍微,说明触动是很轻的,这就足以表现它的感觉特别敏锐。
③例如“……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运用了拟人手法,可以使说明更加生动形象。图画根据说明画出即可。)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不必只局限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新课标作业 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七、布置作业
《新课标作业 设计》中的“积累运用”部分。
板书设计
松 鼠
布 年
第一部分(第l段):总说松鼠特征:漂亮 驯良乖巧
第二部分(第2—5段):分说松鼠特征:漂亮 驯良 乖巧
第三部分(第6段):补充说明松鼠的其它特征
教学目标: 实验中学 马文伟 学习课文用描写性的语言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保护动物,关爱生命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请学生猜一个谜语,“像鼠不是鼠,森林是他家;尾巴大又长,最爱吃坚果”。 引出课题:松鼠 二 播放介绍松鼠的短片,让学生认识一下松鼠,要求看时仔细观察。1.看毕,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文字或图画介绍松鼠。2.交流展示作品,互评是否写出画出松鼠的特点? 三 打开书,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松鼠的?文中的那些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讨论后明确:1. 抓住特点写松鼠:漂亮、驯良、乖巧。齐读第一节。课文先总说松鼠的三个特点,然后分别按次序分说这三个特点,这种由浅入深的说明顺序值得我们学习。2.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说明松鼠的特点。从课文中找几处描写生动的句子来品味交流。如: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这句句子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出松鼠的外形美,极为形象,栩栩如生。品味动词:“衬、翘、躲、歇。”文中把松鼠尾巴比作“帽缨”,我们不熟悉,能否用熟悉的事物来作比? 以上两点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对松鼠的特点作形象化的准确描写,使我们读来富有情趣,更加喜爱松鼠了。 四 松鼠是这样的可爱,作者也非常喜欢它。 可我们读读文章的最后两句“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它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你又有什么感受? 我们同情松鼠,要保护热爱动物,要和谐共处,进而要关爱一切生命。 五 作业: 课外观察小动物,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 板书: 漂亮 驯良 ← 松鼠 → 关爱生命 乖巧 ↓ 抓住特点 生动说明
活动目标:
欣赏以动物为主角的国画名作。
体验使用毛笔画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中华文化”:《小鸡和松鼠》
毛笔、水彩(或水墨画专用颜料)、宣纸。
活动过程:
请幼儿欣赏幼儿用书《小鸡和松鼠》画面,请幼儿说一说:
—画中有什么动物?
—动行在做什么?
—它们看起来很高兴、快乐、还是很着急、很害怕?
—综们在哪里玩?(田里、院子里、树林里……)
—图画中除了动物,还有什么?
—画中有哪些颜色,动物是什么颜色,其他东西又是什么颜色?
—画的旁边写一些什么?
示范使用乱笔画一的方法(或请会画水墨画的人到园里来示范),引导幼儿学画家齐白石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想要写字的话,可以请老师帮助写在画作上。
将幼儿完成的画作张贴在美工区或展示区,大家起欣赏彼此的`画作。
学习经验延伸:
区域活动
美工活动区
在该区域的墙面上张贴从网站下载的国画(不一定是齐白石的作品),提供毛笔、水彩(或水墨画专用颜料)、棉签、油画棒、水彩笔、白纸、宣纸,感受不同绘画工具的表达效果的区别。
日常活动利用餐前活动和一些过渡环节讲述有关画家齐白石有趣的作画轶事。
活动评价:
学习使用毛笔画画。
能参与讨论话题。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字。正确读写“敏捷、光滑、搭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
3、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以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的,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点】
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写小动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猜谜语,猜猜这是什么动物?
(出示谜语: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松鼠。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如果是你来写松鼠,你打算从哪几方面来写它呢?咱们来看看别人是怎样来写这美丽的可爱的松鼠的。
2、自读课文,画出课文生字新词,对于不懂的地方可以采用查字典,问老师和同学等方式来解决,也可以在课文中做一个标记,在课文的进一步学习中慢慢体会,慢慢解决。边读边想一下作者都写了松鼠的哪些方面?
3、小黑板出示生字,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
(指名领读,分男女生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抢读等方式进行。)
4、指名接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流利。读完后让学生讲价一下学生读得怎么样。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课文都写了松鼠的哪些方面?你喜欢对松鼠哪部分的描写?学生自由读课文,用笔圈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对不理解的地方可在旁边打个问号。
2、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讲解,具体可涉及到的内容是:
⑴描写松鼠的外形的部分(第一自然段):
①这部分课文中用了一句话概括了松鼠的外形特点,谁读给大家听听:
(板书重点词:美丽,讨人喜欢)
②你能读一读描写松鼠美丽、讨人喜欢的句子吗?
(朗读指导:读的时候要读出那种喜欢的语气。)
③总结板书: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围绕着它的美丽,它的讨人喜欢,作者写了松鼠的“玲珑的小面孔”,“闪闪发光的小眼睛”,“灰褐色的毛”,“毛茸茸的大尾巴”。
④知识积累:
指导背诵:这一段里共有5句话,依次写了:
a、松鼠的美丽,讨人喜欢。
b、四肢灵活、行动敏捷。
c、小面孔上的小眼睛。
d、毛。
e、尾巴。
⑵让喜欢的学生读一下喜欢的段落,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或者喜欢其中的具体的哪一点或者哪一句。
⑶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要求学生读出它的灵活机敏:
(读的方式:指名读,范读,男女分句接读。)
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它们就躲到树枝底下,或是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上去。晴朗的夏夜……它们好像怕强烈的日光,白天常常躲在窝里歇凉,只在树枝被刮得乱摇晃的时候,它们才到地面上来。
⑷第3自然段着重让学生读一下松鼠怎样搭窝,体会松鼠搭窝的有条理性:
(读的方式:齐读,指名读。)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理解课文,使学生了解松树的外形、生活习性特点,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感悟写动物可以从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特点描写。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动物及生命的人文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趣
1、同学们,你看过《人与自然》节目吗?你喜欢其中介绍的动物吗?在这些可爱的精灵中,你最喜欢谁呢?
2、用一两句话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呢?(最好能用“我喜欢的”句式,如温顺的小猫,忠诚的小狗,蹦蹦跳跳的兔子,会唱歌的鹦鹉,憨态可掬的熊猫,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3、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感受到了同学们的一颗颗博爱之心,正式它构筑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和谐与美好。金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的也是一种小动物,它是谁呢?别着急,它来了。(用多媒体播放“松鼠”录像片)
4、看完了录像片之后,用简洁的语言告诉老师,你喜欢这位刚认识的朋友吗?你最喜欢它什么?用一个词概括。
5、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的关于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封的一篇说明文——《松鼠》。(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师生都十分喜爱的《人与自然》节目引发交流的浓厚欲望,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有话想说,表达自我的真情实感。然后由《人与自然》水到渠成引出《松鼠》,通过课件直观地了解松鼠的特点,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为课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值得一提的是: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过程,自然融入说话训练和概括能力的训练,是这一教学环节设计的独特亮点。
二、走进作者,课前热身
1、同学们在家里预习了课文,了解到了作者的哪些情况呢?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老是提三个小建议:一是注意认真听同学的介绍;而是补充同学的介绍,同学介绍过的不再重复;三是说明一下你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的信息。
2、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课文后面的介绍、上网、查工具书、向父母请教等方式,比较全面的了解作者布封的情况,我提议用用热烈的热烈的掌声鼓励自己一下。
3、老师也查了作者的许多资料,并且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咱们交流一下,好吗?(多媒体课件:作者简介)
布封(1707~1788),十八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孟巴尔城一个律师家庭,原名乔治路易勒克来克,因继承关系,改姓德布封。布封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
1735年,他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入院时发表的著名演说《论风格》是一篇经典文论,提出“风格即人”的名言。1777年,法国政府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
4、经过同学们的预习,现在还有生僻的字词吗?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请大家帮忙的?学生提出生字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
通过介绍坐着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让同学们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搜集和处理信息,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在交流时老师的三个提示体现的是让学生了与交流,学会交流的技巧,并且在交流学会倾听、学会尊重。课前热身的教学设计,实际上是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同时将本课生字、此方面的重点进行强化,为学生进一步的感知课文做好准备。
三、独立阅读,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
课文可怎样分段,每段分别讲了什么?
课文的这几段之间是什么关系?(总分)
2、朗读课文,提出要求。
阅读时:字字入目,做到三不,即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老师巡视知道个别学生,同时了解其他学生掌握生子的情况。
【设计意图】
快速阅读是高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新的阅读课文的方法,要求学生通过快速阅读,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虚无声的独立阅读,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以及各段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段能力的一种好方法。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感知课文。
四、质疑问难,合作解决
1、深入课文,勾画圈点。
自己默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进行勾画圈点。
2、将自己心中的疑问提出来,与周围的同学合作解决。
建议:自由组合,四人一组,在小组内把问题进行集中筛选,每小组集中提1-2个问题。
3、对小组集中提出的问题全班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
学鬼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每一堂课,老师都应该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和机会,是虚伪生带着思考进行阅读,在阅读中生发新的问题,有的问题自己在进一步阅读中会有新的感悟,有的问题需要与同学、老师一起讨论,在互相启发中生成新答案。
五、揣摩运用,体味语言
1、说明文的语言要求是准确,本文除了符合这一基本要求外,他的语言还非常生动。读一读课文,你能否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例句来分别说明。
2、学生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
3、交流勾画的语句,体味语言的魅力。
(1)语言准确
例: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用“只要……就……”这一句诗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触动”这个动词前又加了一个“稍微”,以表示这种“触动”成都之轻,在“触动”后又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位孝为先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
(2)语言生动。
例:“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美丽尾巴”中用“清秀”、“玲珑”、“美丽”,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突出它的“漂亮”。
4、比较阅读,体味语言的魅力。
5、在课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记一记。
【设计意图】
本文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文笔细腻,文采飞扬,是不可多得的文学性说明文。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要求掌握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等知识性要点,还应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美,感悟汉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所在。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自己勾画,说出自己的喜爱,表达自己的真心体验。
六、创设情境,运用介绍方法。
让学生办成小松鼠,用第一人称的方法,创造性地介绍自己最可爱的一面。还可以把从课外了解到知识融合进来。
接着教师引导:不光小松鼠可爱,其他的小动物也非常可爱,请大家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一个特点,互相交流。
七、总结下课
【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本文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说明文,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说明方法和顺序,介绍松鼠和别的小动物,是课堂的拓展延伸,是本课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的好时机。当然,这一环节更要注意学习和创新,发现创新亮点,老师要鼓励、表扬。
【板书设计】
外形漂亮
松鼠动作乖巧美丽可爱
搭窝聪明
【设计意图】
此板书虽然没有什么创意,但抓住课文的最核心的要素:通过松树的外形漂亮、动作乖巧、搭窝时的聪明等描写美丽可爱的形象,唤起孩子们爱松鼠、爱小动物的朴素情怀。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林认养活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动物小卫士——松鼠。(教师板书:松鼠)
你对这种小动物有哪些了解?松鼠最爱吃松果了,(教师板书:松果)学生齐读课题
那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由读课文,注意本课所要学的生字。要求:
(1)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
(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个什么故事?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并读出该字所在的句子,教师随机选择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并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练读。
例:如总
(1)读: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2)用“如果”说一句话。
以:讲解字形、间架、笔顺、笔画,并练写。
4.指名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进行练读。
例如:第二自然段的练读可以采用师生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进行。老师读陈述的句子,学生读心里想的句子;或者学生读陈述的句子,老师读心里想的话。
4.小组之间采用互读或者齐读或者组长指名朗读等方式练读。
5.质疑解疑。
(1)松鼠、松果、松树之间有什么关系?
(2)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
可以让学生自由提问,自主回答,教师引导。
6.再读课文,把你所体会到的用朗读体现出来。
7.戴上头饰表演。(松树、松果、松鼠)
四、复述课文
1.教师出示提示: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
2.小组之间复述后全班交流。
五、指导书写
“意”和“总”中“心字底的写法。
六、扩展练习
1.师:以后这里会是怎么样的呢?
2.小组讨论,说一说,议一议。
3.看看在我们学校的哪些地方栽上什么树木会让学校更加美丽?(出示校园平面示意图)
七、布置作业
1.把你刚才的想法在图上画出来。
2.除了松树和松鼠,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和动物?回家之后,运用各种方式调查了解。
板书设计:
10.松鼠和松果
吃
松鼠松果
生活成长
松树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词语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通过研读课文激发学生爱动物,爱自然的情感。
3、比较表达方法,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读题
二、整体感知: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
三、重点切入:这只松鼠跑到家里,做了哪些事?试着用小标题概括,请写在相应的事情旁边。
四、研究表达方法
1、松鼠在家里做了许多的调皮事,我们一家人是否责怪它、甚至讨厌它了?
2、课文中没有直接出现“喜爱”两个字,作者是怎么写出这种喜爱之情的?划出有关句子,品读。
3、交流家人对松鼠做的调皮事的态度。
随机在语境中进行仿写和想象说话。仿写:(谁)(怎么样地)说:“___________。”
4、发现:课文通过松鼠在“我”家发生的几件有趣的事情反映松鼠的可爱,表达作者家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这种喜爱之情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
五、拓展阅读
板书:
22x
跑进家来的松鼠
“偷”藏方糖
晾晒蘑菇
喜爱之情
垫窝过冬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1、导言:
上学期我们学了《松鼠》一课,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松鼠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今天我们来学习《跑进我们家的松鼠》这篇课文,看一看这篇课文描写的松鼠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快速地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说说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
4、再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结合学生的自读,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其中的哪件事?并结合相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5、再读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重点与上一篇区别开。同时研究文中的侧面描写,即爸爸说的话和作者的议论。
6、最后想像松鼠跑到你家里你会怎么做?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从六点设计分解来看:
第一点的设计让学生学会理性学习,运用已有的学习知识,学习和感悟新篇章。
第二和第三点的设计是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第四点是勾画、批注。勾画、批注已成为高段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思考方式,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动笔,“不动笔不读书”。
在这一点的设计我还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在交流时,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感受松鼠的可爱、聪明、灵巧和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在学生交流的过程同时,我还相继指导学生读好、悟好有关的句子和段落。使感悟和朗读有机结合,读体现悟,悟促进读。第五点和第六点是写的训练。此环节的教学采用了先整体感知再深入感悟,最后写的训练,做到了读写结合,此设计很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我感觉这节课上的比较好。
一、活动背景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中的羊角球,色彩鲜艳、造型美观,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兴趣。当幼儿看到它们时,都想去摸一摸、试一试、玩一玩。抓住幼儿的好奇心,我以羊角球为器材,设计了中班体育活动《快乐的小松鼠》,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赋予活动以故事情节,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基本动作练习,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丰富与深入,逐步提高动作难度和运动的负荷程度,让幼儿在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自己去玩、去尝试、去探索。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玩羊角球,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使肌体协调、灵活。
2、有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勤劳、勇敢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
1、羊角球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平衡木四个,小树16棵(空气塑料玩具制作),大灰狼头饰一个。
2、录音机及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小松鼠模仿操(动作自编),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听音乐有精神地做动作。
(评:这一环节,既达到了热身的效果,又是提高幼儿兴趣的前奏曲,更为后面的正式活动打下了基础。)
2、基本部分:
(1)小松鼠玩球:幼儿人手一只球,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多种方法创造性地玩球,如:抛、滚、拍等,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评:幼儿在玩羊角球时,想了很多种玩法。有的把羊角球当背包背在身上过小桥;有的拉住两只羊角在地上拖、有的拍、有的滚、还有的和好伙伴一起抛着玩。
教师用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话语,启发、暗示的口吻,如:你玩得真好,还有没有其他种玩法呢?、你真行,这办法棒极了!等,进一步引导幼儿发现新的玩法。)
(2)小松鼠学跳:在幼儿刚才玩的基础上,重点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
①教师一边请个别幼儿示范跳的动作,一边讲解动作要领两手抓住羊角,坐在球上,双脚蹬地和球一起前进。
②幼儿四散练习,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跳的稳,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纠正不够正确的动作。
③比比谁的本领学得好:幼儿分组练习跳得动作,练习跳一段距离,不从球上掉下来,能力强的幼儿跳的距离可长一些。
(评:教师集体讲解并示范,便于幼儿做些休整;而在分散练习中,幼儿二人或多人结伴一起练习,能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3)小松鼠采松果
启发幼儿说出冬天来了,小松鼠要帮助妈妈一起准备很多松果,幼儿四散跳到场地两边的树林采松果,进一步练习跳的动作,教师注意观察和个别指导。
(评:这一环节,充分利用了场地上的自然资源,以真正的树林来吸引幼儿,幼儿的兴趣十分高涨。)
(4)小松鼠运松果回家,综合发展幼儿的平衡、跳、后退走等动作。
(评:在这个游戏中,教师特设了三座不同的桥,一座又低又宽,一座又高又窄,还有一座是带斜坡的。过桥时还要求幼儿把羊角球背在身后,失去了手的平衡作用,幼儿确实有些害怕。但是,当他们一个个小心翼翼地走过独木桥时,原先严肃、紧张的小脸顿时绽开了灿烂的笑容,这说明幼儿在老师的鼓励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3、结束部分: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评:在抒情的慢三拍音乐中,幼儿悠闲地趴在羊角球上,摇来摇去,和老师一起做放松运动,幼儿的身体也逐渐恢复到相对静止状态。)
三、活动评价
1、活动的游戏性强。本活动是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为主,将故事情节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由浅入深,环环扣紧,衔接自然。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始终保持着角色身份,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很高。
2、组织形式多样化。活动中既有自由玩球的分散活动,又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在采松果时,还考虑到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特设了远近两条路线,注重了个体差异。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使幼儿在反复练习中不觉枯燥乏味,跳的能力得到了了充分提高。
3、充分体现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多种方法创造性地玩球,激发了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并能按教师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完成活动的要求,整个活动是在愉快、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的。
4、良好的情绪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活动中,教师始终以松鼠妈妈的身份贯穿活动,处处以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幼儿兴趣盎然,达到了身心锻炼的目的。活动中,教师赞许的目光、小伙伴的掌声、加油声,给胆怯的幼儿增加了胆量,使他们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也发展了他们适应群体的社会能力。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指着课前画的三只不同样子的松鼠,这是什么?(松鼠)松鼠在你脑海中是一个怎样的印象?(活泼可爱、灵活乖巧、惹人喜爱)是啊,松鼠被成为大森林的精灵,你手头上有多少关于这小精灵的资料?交流一下吧!板书:贮存粮食、灵巧可爱、树上搭窝
如果有一天松鼠跑到我们家里来了,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学习课文。
板书课题:22x、跑进家来的松鼠(注意鼠的写法)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己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2.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松鼠在家做了哪些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读后交流,课文讲了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后,在我们家接二连三发生的一些趣事:把鹿角当树枝、千方百计储存冬粮(偷方糖和晾蘑菇)、垫温暖的窝的事。(板书)
发生的这些事都是松鼠平时的生活习性使然,结合谈。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事,读后再小组内交流最喜欢的事的经过,并结合相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充分地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重点句子的解析:
①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
(这句话介绍的是松鼠的习性。写松鼠在我们家整天满屋乱跑动作灵活地跳来跳去,可从惊人从来没有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小松鼠的这些行为并没有丝毫的埋怨,我们读到的只有称赞。)
②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可我又上哪儿给它找去呢?
(松鼠跳到小作者的肩上,蹭他的脸,还轻轻咬他的耳朵,俨然,松鼠已成为小作者亲密的伙伴。对于松鼠的喜好,小作者已了然于心。描写松鼠的几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松鼠的可爱灵活,更流露出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③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爸爸的这句话对松鼠因喜爱而产生的宽容溢于言表。知道是松鼠偷吃了糖,发现自己一直错怪了自己的`孩子,爸爸不仅没有责怪松鼠,反而哈哈大笑,认为这是松鼠的天性,还夸奖它不甘落后。)
④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我们心里空落落的。
(松鼠不见了,作者一家人到处去找,却又哪儿也找不到。虽然猜想它也许跑回了森林,可作者一家人的心里是空落落的,他们多么舍不得这只可爱的松鼠啊。)
交流其他语句。
3.交流中穿插朗读训练:请你通过朗读表达出你的感受。
四、再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
1.交流作者表达方法。
(要点:通过松鼠在我家的几件趣事反映松鼠的可爱,表达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这种喜爱之情是隐藏其中的;文中爸爸的话和作者的议论从侧面反映了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
2.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用充满童趣的笔触描写松鼠的习性。文章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有趣。松鼠虽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做着荒唐事,可在作者一家人的眼里,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是那么可爱,因此,这些错误都是可以原谅的,就如孩子的调皮。细细读来,课文处处充溢着对松鼠的喜爱。
五、拓展延伸
1.启发练笔:让学生想象:如果松鼠跑到你的家里,你会怎么做?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2.相关的阅读材料,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推荐《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书。这本书的主人公名叫蒂皮,法国人,从小与身为摄影师的父母在非洲生活,拥有许许多多的野生动物朋友,大到大象,小到蚱蜢。蒂皮与野生动物成为了很亲密的朋友。
这本书2000年在法国出版,很快就被译成德、日、英等文字,先后在全球29个国家发行,以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亿万大小读者。2002年6月,中文版面世。
山林中,一些小精灵“嗖”地一下蹿上树梢,举着蓬松的大尾巴,象降落伞一样轻盈的丛树上落下来,那不是活泼伶俐的小松鼠吗?它们可是一位小姑娘梦寐以求的小伙伴啊!父亲意外的抓住了一只,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最后居然又把小松鼠放回了森林。当女儿得知这件事后,毫不责怪父亲,反而饱含深情地关注起那只小松鼠的命运。这就是西师版小学语文第七册课文《那只松鼠》所讲述的有趣故事。课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浓的真情,人物情感跌宕起伏。整个故事都围绕着父亲的捉和放而展开。因此,我决定抓住课文里表现人物情感变化的词句进行教学设计,以贴近儿童的经验世界,走进课文人物内心。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的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文中关键词句,揣摩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父女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语,感受人物的心灵美。
教学难点:
揣摩父亲的心理,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看,课堂里来了新朋友(屏幕出现小松鼠的活动场面)大家和它打个招呼吧。
2、今天咱们就围绕这可爱的松鼠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那只松鼠到底引出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赶快自由的读读课文,想想主要讲了些什么。板书(捉放)
三、抓关键词句,揣摩父亲心理
最后,父亲是怎么把那只松鼠放掉的?书上用的什么词?(屏幕出示“最后,我咬咬牙,终于把它放了。”)
一起读读这句话。从咬咬牙这个动作,大家体会到什么?(父亲的矛盾、犹豫、舍不得)
(一)感情朗读,学习课文为什么捉的部分
1.到底是一只什么样可爱的松鼠能让父亲这么舍不得呢?从课文的哪一部分能看出来?
2.先自己读读第三段,再来大声地告诉大家自己`最喜欢的是哪几句?
3.听同学们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这些句子,词语写得真生动用得真准确,那么我们就把表现那只松鼠可爱,机灵的第三自然段连起来好好读一遍怎么样?
(二)创设情景,走进人物内心,学 可咱们文中这位父亲,到了最后,还是(再次引读屏幕上的句子。)
思考:父亲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还是有非这样做不可的理由?
读书:从文中哪些自然段中能看出父亲的感情变化。
(三)自我阅读后交流体会
指导要点:
1、(屏幕出示父亲提着网兜和被俘的小松鼠对望的画面,旁边配有课文4、5段的描写):看来,大家都特别关注了4、5自然段的描写,让我们先来读一读。
2、(响起舒缓的音乐)你们看,小松鼠就这样一动不动的躺在网袋里,失去了自由,父亲突然看到了它的目光,它也直盯盯的望着父亲,就这样静静地彼此注视着。
孩子们,如果你现在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位,也许是那只回不了家,见不到爸爸妈妈的松鼠,也许是那个为了满足女儿心愿,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捉住松鼠的父亲。内心都分别会想些什么呢?
请大家拿出笔,在课文4、5段的空白处写一写他们此时内心的想法。
3、(交流自己的体会)我想:此时,同学们已经被父亲对松鼠真正的关心和爱所打动了,谁愿意带者这样的情感把这两段话连起来读一读?(推荐读、教师范读、齐读)
4、现在你们明白父亲为什么非要放那只松鼠了吧?
为了小松鼠能回到_______________,我觉得_____________
为了小松鼠生活得_______________,我觉得____________
为了小松鼠是人类的______________,我觉得_____________
为了我们生活的大自然_______________,我觉得_________
5、(屏幕出示小松鼠的活动场面)你们看,“小俘虏”又变成了小精灵,孩子们,让我们一起用掌声送它回家吧!
四、学习课文8、9段
1.我们都理解了父亲的做法,他的女儿理解了吗?一起拿好书,读读课文的8,9自然段,
2.多么美好的结局啊,孩子们,你们一定都从这个动人的故事中明白了许多许多,那么请你们送几句心里话给父亲或者是女儿,好吗?(随机板书)
真好,我们的周围有这样的父女,有你们这样善良的充满爱心的孩子,我们生活的城市一定会永远的充满生机与活力,谢谢孩子们!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教学重难点】
感受松鼠的特点,通过与《鲸》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板书:松鼠,(学生跟老师一起书空)见过松鼠吗?书确实是个好东西,虽然我们没有亲眼看过大灰狼,但我们从中知道它是一种凶猛、善战的动物,还有说说在你的脑海里松鼠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这节课,我们将与松鼠做一次亲密的接触。
二、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边读边感受: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
第一遍,把句子读通读顺。第二遍,画出不明白的词语,想办法理解,实在不会做上标记提出来。
接读课文,指导朗读,并解决字词疑问:乖巧、驯良、矫健、蛰伏不动。
刚才我们的问题是?
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2、默读课文,思考:
这些特点分布在课文的哪些段落当中?
三、研读课文,体会松鼠的特点
1、松鼠的漂亮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吃食、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坐姿。
谁愿意做这只美丽的小松鼠来介绍一下自己,读读这段话。
2、松鼠的性格驯良体现:
活动范围;活动时间。
3、松�
4、补充说明:
生育、何时换毛、喜欢洁净。
四、梳理文章,领悟表达方法
与《鲸》进行对比阅读,比较:
1、说明的角度:
《鲸》:体形和生活习性。
《松鼠》:外貌、性格、行动。
2、表达方法:
《鲸》:运用了举例子、拟人、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松鼠》:拟人。
3、语言特点:
《鲸》:精练、平实。
《松鼠》:生动传神、具有文学色彩。
【板书设计】
10、松鼠(文艺性说明文)
讨漂亮(第1段)外貌
人驯良(第2段)性格
喜乖巧(第3~4段)行动
欢
拟人手法语言生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驯”等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3.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读中感受松鼠的特点,并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激发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海中之王——鲸,今天又有一位朋友想和我们见面,请看大屏幕。看过之后,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喜欢它的什么特点。你喜欢它的什么特点?想知道松鼠更多的秘密吗?有一位法国博物学家写了一篇有关松鼠的说明性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近松鼠,去了解这种可爱的小动物。(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屏幕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
2.再读课文,思考松鼠有哪些特点?并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漂亮、驯良、乖巧)(板书)
(三)深入研读
1.想想课文围绕松鼠漂亮这个特点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的?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板书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松鼠尾巴美丽的特点)
2.松鼠的漂亮显而易见,那么它的驯良和乖巧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再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它们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板书:食物;
“在晴明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的声音。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板书:活动范围;“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
3.同学们找得非常全面。那么哪些方面能体现松鼠的乖巧呢?
(“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它还十分警觉。”板书:过河;“它动作轻快敏捷。”板书:警觉;“它的叫声响亮,而且它还会生气。”第五段,写了松鼠搭窝。从地址的选择、搭窝的过程、窝口的设计等几方面说明松鼠是乖巧的小动物。板书:搭窝)
4.在学习了《鲸》和《松鼠》后,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松鼠》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松鼠》一课更多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
(四)拓展延伸
小松鼠非常可爱,相信大家都很喜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小松鼠?也可以把你眼中的小松鼠话出来,给大家10分钟时间,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五)小结作业
小结:小动物非常可爱,我们都非常喜欢,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护它们,不能伤害它们。
作业:请同学们学习本文的写法,生动而有条理地向同学们介绍你喜欢的小动物。
四、教学反思
真正的语文应该是通过反复阅读来陶冶情感,塑造人格的。在本课中,我请学生反复诵读,了解文章的写作,同时请他们自由讨论,通过对比《鲸》,进一步发掘文章写作的特点,提升写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从中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掌握多音字“晃(huàng)”,认读3个字。
3、通过阅读,使学生知道本文是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能够按不同方面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并能说出理由。
4、让学生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抓住了特点,又言之有序,读写结合。
二、教学重点:
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产生喜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
能按不同方面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并能说出理由。
四、教学准备:
有关松鼠的资料
字、词、句的投影片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种小动物?你能用一两句话给我们介绍介绍吗?
2、请看大屏幕,你们认识图中的小动物吗?[出示几张不同种类的松鼠图片]请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松鼠)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能不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一下它?
3、看老师板书课题,注意“鼠”的笔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让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进入松鼠的世界,去看看这个可爱的小动物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①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争取把课文读流利。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
③结合上下文理解“嬉戏”、“遮蔽”的意思。
2、检查自读情况
(1)读词句
四肢歇凉摇晃毛茸茸风吹雨打树杈
榛子橡栗苔藓[出示榛子、橡栗、苔藓的图片]
灰褐色
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出示灰褐色的松鼠]
遮蔽
窝搭好了,还在上面加一个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
“遮蔽”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嬉戏
晴朗的夏夜,松鼠在树上高兴地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嬉戏。
“嬉戏”你怎么理解?
(2)组词[写在练习本上]
支()茶()喜()般()敝()
肢()搽()嬉()搬()蔽()
耳()舌()秦()晃huǎng()
茸()刮()榛()huàng()
组完同桌订正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想想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试着在括号里填个词。
讨论:()的松鼠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3、同桌讨论:如果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该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全班交流,板书:外形
习性
四、细读一段,了解外形
1、默读,找一找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划出来。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呢?试着填一填:
在写松鼠的外形时,作者采用的写法,抓住松鼠的的特点,把小松鼠写得非常美丽可爱。
3、大屏幕出示: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小面孔上有一对小眼睛,身上有褐色的毛,一条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
对比读:男生读屏幕上的这段话,女生读课文第一段。
讨论:� 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借鉴。
4、指名读,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仿照课文第一段的写法,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介绍的外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意思写词语[写在练习本上]
动作迅速而灵敏。(敏捷)
小巧、灵活、精细。(玲珑)
遮住的意思。(遮蔽)
游戏、玩耍。(嬉戏)
2、《松鼠》一课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写什么?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一下松鼠有哪些生活习性?
二、精读课文,了解习性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和同桌说一说松鼠有哪些生活习性。
2、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生活习性?默读课文第二部分,选择一方面准备在全班介绍。
3、指名介绍,随机导学:
①学生介绍第3自然段时,导:你们瞧,作者把松鼠搭窝的过程写得多具体呀!你能不能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划出来?(板书:先……再……然后……)
师生对读这一句,感悟言之有序。
学生动笔,用上“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写后交流。
②学生介绍第4自然段时,导:在写松鼠吃东西的样子时,作者用词极其准确,�
[出示松鼠吃食的图片]指名说哪个词用得好?
小结:“坐”、“捧”、“送”这几个词都用得很好,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松鼠吃东西的样子,你们看那样子多有趣呀!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请2名同学分部分读全文。
2、说一说通过学习课文和查阅资料,你对松鼠有了哪些了解?
老师也搜集到一些资料,大家读一读。[大屏幕出示]
松鼠的种类很多,全世界约有240种,我国有26种。其中生活在树林里的松鼠,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各地十分常见,因而又叫普通松鼠。它的身体细长,体毛为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所以也称灰松鼠。
人们上山时,常常可以看到松鼠在松树上窜来窜去,一条又长又蓬松的大尾巴,常常向背脊上反转。有时候,两只前脚捧着一个松果,用锐利的门牙啃着吃,好像寺庙里拜佛的烧香客。
松鼠在茂密的树枝上筑巢,或者利用乌鸦和喜鹊的废巢,有时也在树洞中做窝;它们除了吃野果外,还吃嫩枝、幼芽、树叶,以及昆虫和鸟蛋。秋天一到,松鼠就开始贮藏食物,一只松鼠常将几公斤食物分几处贮存,有时还见到松鼠在树上晒食物,不让它们变质霉烂。这样,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没有东西吃了。
松鼠一般白天活动,清晨更为活跃。它的听觉和视觉都很好,行动敏捷、活泼。
松鼠的毛皮又轻又暖,质量虽然比不上水獭和紫貂的毛皮,但是数量很多,是我国重要的毛皮兽之一。
3、作者把松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介绍得非常清楚,文中有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呢?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第3题。
2、继续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接着写一写它的生活习性。
【课标陈述】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识字教学提出如下目标: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6.学习独立识字。
【课标解读】
上述识字目标的陈述中,行为动词分别是“学习、感受、养成”,与之相对应的行为条件分别是“喜欢、初步、努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他们主动识字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文采用科学童话的形式,寓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活泼、浅显,符合儿童特点。它借用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课文结尾小松鼠的问题,既与课题呼应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识字教学中,能否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是识字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根据低年级学生顽皮、活泼、好动又喜欢游戏的特点,可以把游戏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12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生、里、果”,能自我审视间架结构,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2、根据自己的体验正确、流利、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语言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中的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三个字,练习朗读,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知道花生在地里结果的这一特点。
【评价设计】
通过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环节,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1。
通过读课文交流自己的感受,达成学习目标2.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出示课件:秋天的景色,树上挂着一些果实)问:小朋友们,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年中的哪个季节,你知道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果实都成熟了。(演示课件:小松鼠蹦蹦跳跳来到园中)小松鼠也来到了园中,它想干什么呢?(出示课题:16 小松鼠找花生)
3、(指向“找”、“生”)谁来认一认这两个字?(先指名读,再齐读)
4、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文插图,听故事,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说一说故事内容。(不需要说得很完整。)
三、识字读文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你不认识的字勾画出来。
2、大家一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请教一下,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
3、把小组里好的识字方法推荐给全班同学。
4、在小组里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5、谁勇敢地来试一下,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来当评委。
6、学生评价,相机正音,对个别长句子老师作示范。
四、看图读文
1、出示两幅插图,自己读读课文,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说了第一幅图的内容,哪几个自然段说了第二幅图的内容。
2、学生读课文并找出图的对应段落。
五、朗读感悟
1、让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一幅图,图上画了些什么?
2 、让学生明确图中花生花的位置,问;课文中是怎样写花生花的?找出句子读一读。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3、出示“鲜艳”一词,指名读。课文里指什么鲜艳,鲜艳是什么意思?平常我们还可以说鲜艳的什么?(如:鲜艳的红领巾,鲜艳的花朵,鲜艳的衣服等。)
4、(拿出两盆盛开的鲜花,一盆放在灯光下,一盆放在远离灯光的地方)放在灯光下的鲜花怎样?出示格外一词,是什么意思?(更加、特别)
多美的花生花呀,出示句子: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5、谁来美美地读一读。(突出金黄色、格外)
6、花生地旁边的小松鼠和鼹鼠在说什么呢,谁来扮演小松鼠,谁来扮演鼹鼠。
7、老师引读:小松鼠很高兴,他想:
8、看着鲜艳的花生花,听着鼹鼠的介绍,小松鼠多么想吃到好吃的花生。我们来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你可以读给同桌的同学,也可以读给你的好朋友,还可以读给老师听。
9、我们来表演一下这两段的内容,好吗?学习小组开始行动吧!
10、学生上台表演。
六、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生、里、果”,这三个字里,�
3、让学生比较“里”与“果”,同时介绍识字方法。
4、老师范写“里”,同时介绍:在写这两个字时,老师提醒大家注意“里”字先写“日”,写扁一些,最后一横在横中线上,第五笔是竖,最后写两横,上横短,下横长。
5、(出示三个写在田字格里的“果”字,其中两个字的撇、捺不够伸展和均衡。)你觉得哪个字写得美,说出理由。
6、老师范写“果”。学生评价。
7、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每个写两遍,你认为难写的字可以多写几遍。
8、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9、展示学生的字,为写得美的字贴上小红花。
第二课时
【课标解读】
上述识字目标的陈述中,行为动词分别是“学习、感受、养成”,与之相对应的行为条件分别是“喜欢、初步、努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他们主动识字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文采用科学童话的形式,寓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活泼、浅显,符合儿童特点。它借用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课文结尾小松鼠的问题,既与课题呼应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识字教学中,能否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是识字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根据低年级学生顽皮、活泼、好动又喜欢游戏的特点,可以把游戏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目标】
1、在读文中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合作讨论中解决疑问: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以此明白花生的果实是埋在地里的。
2、大胆想象,续编故事,乐于与同学、老师分享续编的故事,培养专注他人发言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中的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三个字,练习朗读,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知道花生在地里结果的这一特点。
【教学重难点】
了解这首诗表达的意境。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评价设计】
通过巩固生字环节,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1。
通过指导书写环节,达成学习目标2。
【教学流程】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生词。
2、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上挂着一些写有生字的苹果。把学生分成三个大组,每一组一个果篮,找出你认识的生字正确认读后放在果篮里,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二、看图、读文、感悟
1、出示第二幅图,请你仔细看花生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松鼠的表情怎样?出示“奇怪”一词,齐读。
“奇怪”是什么意思?(不明白、不理解)小松鼠为什么奇怪?
3、(出示句子: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谁来读一读。
4、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样。
5、再继续指名读。
6、这时候小松鼠说了一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7、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旁边有其他人吗?那他是对谁说的?用一个词来形容。出示“自言自语”,学生认读。
8、怎样表现自言自语呢,谁再来试着读一读小松鼠的话。
9、指名读,其他学生评价。
10、再继续指名读。
11、小松鼠不知道花生到哪儿去了,你能告诉他吗?(学生可能会说真的被人摘走了,也可能说花生没有结果,还可能说花生的果实在地里等,要让学生充分的说。)
12、那花生到底到哪儿去了,让电脑来揭密。(演示课件:花生果实在地里)
13、故事有趣吧,把这个有趣的故事朗读出来吧!学生自由朗读。
14、小朋友们新星擂台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请每一组辅导一名选手参加比赛,每名选手只选其中一段进行朗读,发挥集体的智慧,开始行动吧!
15、学习小组练习朗读。
16、朗读擂台赛开始。
17、召开记者招待会让擂主谈体会。
三、发挥想象续编
1、课文里的故事虽然结束了,但是小朋友们只要你再动脑筋,还会有一个新的故事,你能以《花生找到了》为题目再编一个故事吗?试一试吧!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小组同学听。
2、能把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吗?
3、指名上台讲。
四、复习巩固新字
1、认读带有本课生字的儿歌:
大树旁边种花生,小小松鼠每天等,松鼠自言自语说,花生开花格外艳。许多天呀过去了,花生被谁摘走了?花落却不见结果。松鼠我来告诉你,花生的果在地里。
2、完成课后练习“我会读”
聪明的孩子,你还会读这些词吗?开火车认读,如遇学生卡住时请其他学生当修理工来修理,再认读一次,然后又继续。
五、自由练写生字
学生自己选择写哪一个,自己决定写几遍。把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字贴在学习园地的“我会写一手好字”里。
六、课外拓展天地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可以把自己续编部分加进去。
2、问问家长或看看其他书,我们吃的食物中,还有哪些是长在地里?
板书设计:
16小松鼠找花生
等……就…… (高兴)
每天 (急切)
等到……也没…… (失望)
自言自语…… (奇怪)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习性,培养对事物特征的仔细观察。
2、能用“先……再……然后”说一段话。
3、解课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
【教学重点】能够按照一定顺序描写事物。
【教学准备】有关课文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揭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叫鼠不是鼠,尾巴像扫帚,喜欢树上住,松果当食物。”(谁来说一下?)对啦,是松鼠。(电脑出示图片。)你们看到它的图片,�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提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过渡语: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松鼠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这篇课文,想一想,课文从那几个方面描写了松鼠?下面开始读,看哪位同学学得认真,收获最大。
2、通过读课文,你对松鼠有了哪些了解?� 老师也觉得松鼠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动物。现在教师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课文第一段,找出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想一想,课文围绕这一句话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松鼠的?
2、学生汇报:主要包括:面孔、眼睛、毛、尾巴等几个方面。
3、比较句子:刚才同学们都介绍得非常好,(出示课件)看看这段话,读一读,你觉得哪一种写法更好一些。为什么?
4、指导朗诵课文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松鼠的美丽可爱,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它美丽可爱的样子读出来。
二、总结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同学们学得非常好,想一想,我们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学习的?谁来说一下?课文不仅从外形上说了松鼠的可爱,还从其他方面进行了描写,现在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小组进行讨论,互相补充。
三、学生自学课文,汇报交流,教师指导
1、分组介绍课文学习情况,要求按顺序说完整:
⑴第二段主要讲了小松鼠十分机灵:板书:活动
①它们是十分警觉得,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②夏夜(活动时间)。
③它好象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⑵第三段主要说了松鼠是怎样搭窝的。板书:住
①出示课文,学习有关顺序的“先……再……然后”练习说话。并利用这些词语说一段话。
②(运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⑶第三段主要说了松鼠主要吃些什么?
①它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让学生坐在椅子上边介绍边模仿。)
②为什么说松鼠很机灵?
③冬天怎样觅食?
四、总结归纳1
1、同学们学习得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迅速通读全文,同桌互相思考讨论:课文介绍了松鼠的哪几个方面?全文可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2、今天我们从外形和生活习性方面了解了松鼠的美丽可爱,关于松鼠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谁来说一下?五、拓展延伸把这种美丽可爱的小松鼠介绍给你的朋友。
【板书设计】外形特点:漂亮可爱松鼠活动生活习性:吃住
课题:
松鼠(布丰)
教学目标:
1、了解松鼠的有关知识。
2、感受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地对事物进行说明。
学习重点:
目标2
学习方法:
讲解、交流讨论
课时计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序幕
松鼠是我们人类特别喜欢的小动物之一,可以说是自然界馈赠给我们的小宠物。但我们一般人对松鼠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的了解是不多的。著名的法国作家布丰用他形象生动的笔墨满足了我们了解松鼠的愿望。
二、阅读主场
(一)在浏览课文的前提下,小组内交流对本文说明顺序的看法,然后在班上发言。
(二)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捕捉关键信息,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特点从几方面说明
漂亮
1、面容美丽,眼睛闪闪有光
2、美丽的尾巴一直翘到头上
3、常常直竖身子坐着,最不像四足兽
驯良
1、经常在高处活动,从不接近人的住宅
2、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3、常吃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
乖巧
1、用尾巴当帆和舵
2、十分警觉,跑跳轻快,爪子锐利,叫声响亮
1、窝干净暖和、宽广坚实
2、窝口朝上,端端正正,有一个圆形的盖
全文的说明顺序:先总说——再分说——最后补充说明
分说部分的顺序:
(三)引导学生理解生动形象的说明。
(教师举例并作示范分析)作者用带有文学色彩的笔调来说明松鼠的有关情况,写得生动形象。比如说: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加点的形容词写形貌漂亮,形象生动。)
再比如说:
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加点的动词写生活习性——驯良,写得生动活泼。)
你还最喜欢哪些句子?找出来略作分析,先在学习小组交流,如有价值,再由小组推荐在班上交流。
(四)播放一组有关小松鼠生活、活动的幻灯,使学生加深对松鼠特点的了解。
(五)请两位同学向大家交流关于松鼠的其他知识(课前准备)。
三、阅读尾声
(一)讨论“探究·练习二”。
(二)解决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三)词句积累(抄写在积累本上)
驯良乖巧玲珑矫健蛰伏苔藓褐色
(四)布置作业:
利用课文知识,向家长介绍小松鼠的特点。联系所学课文,以“写在学习《松鼠》之后”为题,谈谈你对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感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科学家达尔文从小就喜欢各种动物,仔细观察动物的生活,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和保护小动物的情趣。
3、正确认读本课1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体会达尔文是如何喜欢小动物的。
教学流程:
一、故事引题,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12、达尔文和小松鼠。
2、课文讲了达尔文和小松鼠之间发生的什么事?(指优秀学生口述故事或教师讲故事)
3、学生听故事,想达尔文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读音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错的音节。
3、自由圈出认字表中的生字,
4、同桌检查读生字。培养合作学生字的习惯
5、老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读生字词。(检查读生字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检查困难生读、指名领读、分行开火车读、齐读等)并让学生用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
6、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片,让学生试着认读生字。
7、同桌再次听读课文。〈读的好的就夸奖夸奖对方,读的不太好的地方帮助同桌指点一下〉
8、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教师泛读课文。学生再次体会:达尔文对小动物、对大自然的感情怎样?
2、学生再次读课文。(因为课文内容较长,要充分放手让熟读课文。)
3、小组合作讨论: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达尔文非常喜欢小动物、非常热爱大自然的?(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相信学生经过合作交流能够解决问题)
4、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重点地方寻求问题的答案
(1)第二自然段是重点段,在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达尔文之所以爱到野外去玩,是因为他喜欢所有的小动物,他要探索动物世界的奥秘。指导朗读时,要抓住“都喜欢”“从不捉弄”“观察”这几个词。
(2)第三自然段中的“看见几只从未见过的小鸟”。在这里要引导学生想象:达尔文为什么能这样确定这几只小鸟从来未见过呢?那是因为他观察得仔细,对树林中的所有小鸟他都非常熟悉。他早就跟这些小鸟交上朋友了,他能叫上每只小鸟的名字,他天天来和他们约会、玩耍。
(3)图文结合学习第四自然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达尔文观察小鸟时精力多么集中、多么专心,读出小松鼠的活泼、可爱,读出松鼠妈妈的担心和焦急。
(4)第五自然段要以读代讲,通过老师的感情朗读,让学生明白达尔文非常喜欢小动物,他是绝对不会伤害小松鼠的。
5、多种方法朗读课文
(1)男女分段读课文。
(2)分排比赛读课文。
(3)指名读,其他同学当评委,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用这种方法可以体现同学间的互相帮助,为每一位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打下好的基础〉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可以有感情地给大家读读,也可以给大家背背。
6、师:刚才大家读得非常好,听得非常认真,那老师问你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有没有像达尔文那样认真观察过他们呢?你和小动物之间发生过那些有趣的事情,说给大家听听。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巩固认字。
2、分析字形,指导生字写字。
反思
《达尔文和小松鼠》是一篇非常生动的小故事,反映了达尔文喜欢小动物,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以及从小就喜欢探索自然奥秘的情趣。
最近,刚刚学完了这一课,让我有了很多感触,现反思如下:
一、游戏与识字相结合,让学生兴趣高涨。
我把枯燥的识字教学和同学们喜爱的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激情高涨。比如在让学生画生字时,我让学生和生字宝宝做捉迷藏的游戏,因为这个游戏是他们最爱玩的,所
以他们在画生字时,脸上还带着笑容,甚至有一个小朋友还边画边用手指指着生字说:“我捉到你了。”把画生字当成一件有趣和幸福的事去做。在检查生字时,我又让学生和生字交朋友,正是这样的角色转换,学生不再把识字当成一种强加给他的任务。而是真正放松的去叫它们的名字,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
在学生对生字和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理解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达尔文和小松鼠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孩子们自己去读去寻找答案,这个问题非常开放,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答案,纷纷举手,告诉我:“小松鼠把达尔文当成大树了。”这和我预想的正好吻合,我赶紧追问:“为什么?”学生说:“因为他穿着粗糙的棕色外衣,一动不动的站着,很像一棵大树。”我适时的打出课件,让学生比较一下,真的是很像。他们的印象更深了。接着,我又抓住松鼠__的话,让学生找找达尔文会伤害小松鼠吗?为什么?从那知道的。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环环相扣,师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我们才让孩子
三、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感染力。
在学这篇课文时,我事先制作了一些flash课件,在上课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这些课件来辅助我的教学,让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课文,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
四、不尽人意之处。
在最后,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应抓住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又”“从未”“不捉弄”“仔细观察”,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达尔文非常喜爱小动物,同时通过文本把这种情感渲染到孩子身上,相信这节课就无遗憾之处了。
教学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图画观察能力、逻辑分析和推理能力。
2.能通过图画阅读,建构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准备:
1.《三只松鼠》大书。
2.《小松鼠吃松果》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做律动《小松鼠吃松果》。
(2)师:小松鼠喜欢吃什么呀?(松果)是呀!寒冷的冬天要到了,小松鼠也要准备食物过冬了。
二、展示大书。
(1)封面
教师:封面上是谁呀?有几只小松鼠?这三只小松鼠有什么地方不一样?谁能帮他们取个好听的名字?他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这三只松鼠在干什么?
(2)第一页
教师:谁走在最前面啊?谁走在中间?走在最后的是?最后只剩下谁啦?
第五页
教师:谁不见啦?他们去干什么啦?他们到底去干什么了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3)第一页
教师:三只松鼠出去采松果,走啊,走啊,
(4)第二页
教师:他们来到了草地上遇见了谁啊?小兔在干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绿松鼠看见了,他心里在想什么呢?他会对小兔说什么呢?绿松鼠到底有没有和小兔一起去捉迷藏呢?
(5)第三页
教师:去了没有啊?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现在只剩下谁啦?
(6)第四页
教师:他们来到了大树下遇见了谁啊?小猴在干什么?你们玩过荡秋千吗?荡秋千的时候是什么感觉?蓝松鼠想玩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蓝松鼠会对小猴说什么呢?他到底有没和小猴去荡秋千呢?
知识背景:
《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科学童话,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
花生又称“落花生”“长生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匍匐或直立,有棱,被茸毛。羽状复叶。腋生总状花序,花黄色,受精后子房柄迅速伸长,钻入土中,子房在土中发育成茧状荚果。果仁可以吃,也可以榨油,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我国栽培极广,黄河下游各地最多。
学情分析:
课文采用科学言语的形式,寓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活泼浅显,符合儿童特点。课文结尾小松鼠的问题即与课文呼应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相信学生会有极大的阅读兴趣。这篇课文的大部分生字(8个会认,2个会写)都集中在第一自然段,学生读顺了第一自然段,接下来的阅读就容易了。本课难读的是第四、五自然段的两句话。前句讲小松鼠始终没看见花生的果实,间接地说出花生的果实不是结在茎上的这一特点,后一句讲小松鼠弄不明白,自己每天都来看花生,花都落光了,怎么没见一个花生,于是独自猜想:是谁把花生摘走了?为突破这一难点,我们可以制作花生生长过程的课件或挂图,以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
设计理念: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注重识字形式的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告诉我们: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使学生有这样的愿望,我觉得识字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在教案中,我设计了这样几种形式,首先是小组交流识字情况,然后小组把好的识字方法推广到全班。在巩固识字阶段,我设计了“小松鼠过河游戏”、“花瓶开花”等游戏,最后围绕课文内容自编了一首带有本课生字的儿歌。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识字的激情,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同时学习中也加入了合作学习,让识字在游戏中完成,让知识在合作中渗透。
(二)注重在合作学习中朗读与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 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人们都知道“一千个观众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学生阅读文章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是教师应把握住的。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起来发表意见,教师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要在刚入学不久,就把学生的独到意见扼杀在摇篮里。在教案中,我只设计了教师的导语,而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从读中悟,让学生参与评价。同时为加强小组的合作性,我设计了每组辅导一名学生参加朗读比赛,组织记者招待会让优胜学生谈体会,这样的设计不仅练习了朗读,也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力
新教材注重了图文并茂,所以学生爱读。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透过观察了解文章内容,透过文章内容想象文章以外的内容。教案中,我让学生观察“花生开花”图,引出“格外”、“鲜艳”一词,引出松鼠与鼹鼠的对话,引出松鼠高兴的心情,观察“小松鼠疑问”图,引出“奇怪”和“自言自语”,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花生到底到哪儿去了?
(四)注重课内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教案中,我还设计了续编故事和了解还有哪些植物的果实长在地里。这实际上是让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自主认识12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生、里、果”,能自我审视间架结构,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2、过程与方法:在读文中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合作讨论中解决疑问: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以此明白花生的果实是埋在地里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自己的体验正确、流利、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语言的美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乐于与同学、老师分享续编的故事,培养专注他人发言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中的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三个字,练习朗读,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2、知道花生在地里结果的这一特点。
学习辅助手段:
老师:生字卡片,课件
学生:小松鼠和小鼹鼠的头饰
学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能采用多种方法识记12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改字、不漏字、不回读。
4、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小朋友,在森林里的一棵大松树上,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瞧,它来了!大家看看是谁啊?———(多媒体课件出示:小松鼠)你认识它吗?大声地和它打声招呼吧![你好,小松鼠!]谁还愿意和它说说话?[生:小松鼠,你在干什么呀?]师导:他怎么啦?他的表情你会想到一个什么词?(着急、惊讶,不知所措等)
听他在跟你们说什么?
2、(多媒体课件演示小松鼠的话)小朋友,我今天要找一样东西,你们能帮我找找吗?这件东西啊,它是“红房子,麻帐子,里面有个白胖子”。你知道是什么吗?
3、那就让我们和小松鼠一起去大森林找花生吧。(板书:小松鼠找花生)齐读课题,认识
(“找”、“生”)谁来认一认这两个字?(先指名读,再齐读)
4全班齐读课题。
[运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创设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情境,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开展创设了鲜活的空间,教师也变换角色参与其中,整个情境立体化,趣味纵横。]
二、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1、那就让我们一起和小松鼠去找花生吧。走,我们出发了!(出示课件:往森林走去)
2、我们要帮小松鼠找到花生,需要闯过一片“神奇果子林”。你们有信心顺利通过吗?(多媒体:神奇果子林)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闯关吧!
3、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关的闯关要求吧!(多媒体:第一关闯关要求)
[⑴请你打开书,大声读一读课文,把生字在课文里用~~划出来。⑵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宝宝]
4、我给大家一个建议:先自己响亮地读读课文,如果遇到你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你的汉语拼音好朋友。读完课文后,可别忘了把12个生字找出来自己拼读读准字音。(学生自读课文,划出生字)[
5、在小组里互相交流,看看12个生字你都会读哪些?不会的请小组员帮助你,学会拼读。(小组活动交流生字读音)
6、在刚才小组的交流里,你觉得哪些生字的读音最容易读错呢?你能提醒小朋友注意吗?(学生指出难读准字音的生字教师要相机指导难读的字音和将生字读音归类)
7、刚才我们已经给小火车加满了生字燃料,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开开小火车罗!(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
8、光会读,神奇生字果还不摘下来,我们还要会记。现在,让我们开动起聪明的小脑袋,在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生字。(学生在小组里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9、看来,我们的同学都准备好了。现在谁能上来闯关,摘下神奇生字果?(学生边摘果,边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
10、大家都摘下了神奇生字果,如果现在你能把这几个句子读好了,那么生字果将会变成一辆小飞机接我们去第二关。(学生读句子,要求在句子里读准生字的字音)
11、(多媒体出示)
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
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
小松鼠感到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
12、谁能带着同学读一读,请注意要读准红色的部分。
13、瞧,神奇生字果变成一架小飞机接我们去第二关——课文城堡了
三、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多媒体:课文城堡闯关要求)
[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不回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读给大家听。]
2、这次要想成功闯关,可一点也马虎不得。现在先让我们快练习练习吧。读课文时,要注意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不回读。(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3、要想进一步提高自己,我们还时要找同桌来当一当你的“朗读小耳朵”,听一听你课文读得怎么样,帮助你把不通顺的地方读通顺读流利。
4、你的同桌读得怎么样啊?(注意引导学生读难读的句子)(同桌互读,互评)
5、经过同桌的帮助,相信你现在肯定读得更棒了。现在我们来个朗读比赛,找出最棒的小朗读员带领我们去闯关好吗?(汇报评价)
6、谁愿意来比赛?
让我们一起闯关吧。(各小组选一个学生比赛读)
四、反馈调控,指导书写
1、小松鼠过河游戏:聪明的孩子,你还会读这些词吗?如果你读对了,就可以过河了,看谁最快过去。
2、书写“生”,先自己观察田字格中字,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再帮它找找朋友。
3、电脑范写,学生书空。
4、生描红、写字。
五、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的收获可真不少,不仅帮小松鼠去找花生,一起闯过神奇果树和课文城堡两个关卡。既摘下了神奇生字果,认识了12个生字;又通过了课文城堡的朗读考核,把课文读得很通顺。下节课,我们还将和小松鼠一起继续森林探险之旅,来到第三关——花生宫殿。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在读文中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合作讨论中解决疑问: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以此明白花生的果实是埋在地里的。
2、根据自己的体验正确、流利、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语言的美感。
3、大胆想象,续编故事,乐于与同学、老师分享续编的故事,培养专注他人发言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识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生词。
2、认读带有本课生字的儿歌:大树旁边种花生,花生开花格外艳。
小小松鼠每天等,许多天呀过去了,
花落不见结果子。松鼠自言自语说,
花生的果在哪里?谁呀快来告诉我。
3、师导:上节课,咱们已经闯过了神奇果树和课文城堡两个关卡。这节课咱们和小松鼠继续森林探险之旅,出发——(动画演示:花生宫殿)要想闯过这关,帮小松鼠找到花生,其实也并不难,只要大家团结合作,开动脑筋,你看:(出示闯关要求:花生是谁摘走了?请你好好读课文,帮小松鼠找到答案。)
二、朗读生趣,深入感知
(一)以演代讲,演中体会
1、(多媒体出示花生开花的画面)随机教学第一自然段。指名说说画面的景色。你喜欢这些小花吗?为什么?课文里指什么鲜艳,鲜艳是什么意思?(颜色明亮而好看)平常我们还可以说鲜艳的什么?(学生举例,如:鲜艳的红领巾,鲜艳的花朵,鲜艳的衣服等。)
(拿出两盆盛开的鲜花,一盆放在灯光下,一盆放在远离灯光的地方)放在灯光下的鲜花怎样?(更加、特别的漂亮)是呀,课文里的
“格外”一词,就是这个意思,多美的花生花呀,谁来美美地读一读。(突出金黄色、格外)指名读,齐读
2、这些花真美,我们看到了,小松鼠和鼹鼠也看到了,听他们在说什么呢?
(多媒体出示画面)
3、小朋友,我们看着动画当一当配音演员把课文读一读好吗?
4、带上你做好的头饰,当一当小松鼠和小鼹鼠,找你的学习伙伴合作读一读课文吧。你可以跟你的同桌同学读,也可以找你的好朋友读,还可以找老师读。好吗?学习小组开始行动吧!(分角色读)老师建议你们读的时候,还可以加上一些合适的动作来表演。(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加以指导。)
5、哪只小松鼠准备好了,可以上台表演呢?(请学生表演读。)
6、听了鼹鼠的话,小松鼠可真高兴,这时它可能想些什么呢?(启发学生想象花生成熟后的情景,树上长满了花生,小松鼠津津有味的吃花生)
7、老师引读:小松鼠很高兴,他想:
[在朗读上,根据学生理解水平,要求一步步上升。通过学生不同角色转变,联系实际想象说话,师生互动,以读代讲,很有实效。]
(二)合作学习,读中感悟
1、、看着鲜艳的花生花,听着鼹鼠的介绍,小松鼠多么想吃到好吃的花生。小松鼠越想越高兴,那它是怎么做的呢?结果又怎样呢?
出示:第三自然段“从那以后,……看花生结果了没有。”
⑴理解“每天”
①小松鼠前天去哪儿了?干什么?看到了什么?
②昨天又去哪儿了?干什么?看到了什么?
③今天呢?
噢,这就是——“每天”(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承上启下,想象理解,通过从前天、昨天、今天三天的比较,得出“小松鼠三天都去花生地看花生结果了没有”这个结论,充分感知“每天”所强调的意思,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理解规律。]
(2)等了多久啊?一天?两天?大家看看小松鼠等到什么时候了?(多媒体课件出示秋天的大树)
①小松鼠,等了这么久,从春天等到秋天。我们读的时候要怎么读才能读出等了很久呢?(指导朗读,要读得慢一点)
(出示句子: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谁来读一读。
②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样。对了,小松鼠心里可着急了!
③名读,通过言语神情来表现,体会小松鼠着急的心情。
(3)等了这么久都没有看见一个花生,这时候小松鼠会怎么样呢?让我们来看看小松鼠做了什么?(动画演示)
理解“自言自语”
①师表演“自言自语”,创设情境:怎么搞的,笔去哪儿了?怎么找不到了?(师边寻找边嘴里嘀咕)
②说说刚才老师在干什么呀?生用“自言自语”来描述,谁也用其“自言自语”来说话。
③这时,小松鼠也说了一句话,找出来读读。(出示句子: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
板书:摘走?
④怎样表现自言自语呢,谁再来试着读一读小松鼠的话。(读出奇怪的语气)
⑤指名读,其他学生评价。
⑥谁能再当当配音演员给动画配音?
[通过实际情景再现,让学生简单明了地明白意思,并用说话来反馈自己的理解。]
(三)、小组讨论,解决疑问
1、是谁摘走了小松鼠的花生啊?请大家当一当小侦探在小组里帮小松鼠想一想,希望大家说的时候要注意说出你的理由。
2、各小组说说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3、花生究竟都到哪里去了?还是让我们让小花生自己说说吧。(动画:花生自诉生长过程)
4、小朋友们真聪明,“花生宫殿”都表演你们了。
三、想象说话,表演激趣
1、原来花生果并没有丢,全在泥土里呢!真是虚惊一场!(板书:地里)
小松鼠知道后会说些什么?它以后又会怎么做?全班交流。
2、故事有趣吧,你们有兴趣演一演这个故事吗?
3、小朋友们新星擂台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请每一组辅导一名选手参加比赛,每名选手只选其中一段进行表演,发挥集体的智慧,开始行动吧!
4、学习小组练习朗读表演。
5、表演朗读擂台赛开始。
6、召开记者招待会让擂主谈体会。
[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表演故事的语言实践中,教师作为伙伴参与其中,适当点拨、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投入语言实践,课堂教学才能焕发生命与光彩。]
四、保存趣味,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供我们吃的部分也长在泥土里?
(土豆、芋艿、红薯、藕……)
*2、课文里的故事虽然结束了,但是小朋友们只要你再动脑筋,还会有一个新的故事,你能以《花生找到了》为题目再编一个故事吗?试一试吧!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小组同学听。
*3、指名上台讲。
*4、指名上前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语文教学与自然生活相联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拓展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打*题可做为机动题)]
五、自主学习,师生共写
1、读儿歌,复习生字。
小松鼠,找花生,
没找到,格外急。
花落了,果结了,
花生呀,在地里。
2、“花瓶开花”游戏:生、许、种、外等生字。
3、指导书写“里、果”。让学生比较“里”与“果”,同时介绍识字方法。
4、老师范写“里”,同时介绍:在写这两个字时,老师提醒大家注意“里”字先写“日”,
写扁一些,最后一横在横中线上,第五笔是竖,最后写两横,上横短,下横长。
5、(出示三个写在田字格里的“果”字,其中两个字的撇、捺不够伸展和均衡。)你觉得哪个字写得美,说出理由。
6、老师范写“果”。学生评价。
7、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每个写两遍,你认为难写的字可以多写几遍。
8、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9、展示学生的字,为写得美的字贴上小红花。
[给予学生提示与要求后,让学生小小组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参与到其中适当点拨、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生字,学生激情更加饱满,更为主动,师生互动学习更为融洽,气氛热烈,收到实效,体现了课改精神]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和好朋友小松鼠一起闯过了花生宫殿,找到了小花生,还知道了花生原来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
松 鼠
布 丰
教学目的:
1, 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习性,培养对事物特征的仔细观察。
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3,准确、形象、生动的说明事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对事物特征的观察
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3,准确、形象、生动的说明事物。
教学方法: 引导法、启发式。
教 具: 幻灯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教学导入 :出示松鼠图片,由图片解说导入 :
二,检查阅读:
(一),作者介绍:
布丰:法国动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他用30年的时间写成了《自然史》。
(二),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驯良 矫健 帽缨 榛子 榉子 橡栗 蜇伏 苔藓 分杈
(三),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和顺善良。( ) 2,精巧细致,灵活敏捷。( )
3,合人心意,讨人喜欢;机灵、巧妙。( )
4,对情况的变化觉察得很快。( )
5,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吃不动。( )
三,阅读检查与探讨:
按要求概括松鼠的特征 (1,用几个词语。 2,用一句话。 )
四,课文重点与难点分析:
1,课文是怎样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的?
2,文中哪些方面说明了松鼠的“漂亮”?
3,文中哪些方面说明了松鼠的“驯良”?
4,文中哪些方面写了它的“乖巧”?
5,除了上面介绍的三个方面,文中还介绍了什么?
6,从全文的结构来看,本文说明的顺序是什么?
五,思考与讨论:
(一),下列句子写出了松鼠怎样的特点?
1,它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2,它好象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3,它们是十分警觉得,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运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二),比较下列句子与课文中有何区别,并说说课文中的词语为何不能去悼?
1,尾巴翘起来,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2,松鼠不敢下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说明文要求语言的准确、实事求是)
六,课内训练
(一),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尾巴老是翘起来。 B,它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C,它用前瓜往嘴里送东西。 D,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
(二),找出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手法的一句( )
A,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B,(松鼠)使那建筑物既宽广又坚实,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
C,松鼠的叫声很响亮,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D,它们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
(三)用课文中的话回答,松鼠搭窝巧在哪里?
A,窝通常搭在____________。B,搭窝时先___________。C,再用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D,窝口朝_______。E,窝口上有________.
(四)讨论与探究:
鸟儿各有不同的生存环境,有的栖居于山林,搏击风雨,充满野趣;有的被人养在笼中,百般宠爱,风雨无忧。你愿意做一只笼养的鸟还是生活在大自然的鸟呢?请写一段话表明心迹,并请说明理由。
七,总结与作业 :
板书设计 :(略)
小学三年级语文松鼠教案,需遵循小学教学的基本规律优化教学方案,保证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年级语文松鼠教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三年级语文松鼠教案
知识目标:
抓住关键句子,准确把握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特征;
情感目标:
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激发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兴趣;
写作目标:
学会观察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用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进行细致的描写练习。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1、了解松鼠的特征及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关心、爱护动物的美好感情。(难点)
2、抓住特征向别人做生动细致的介绍。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动物,在这些可爱的精灵中你最喜欢谁呢?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呢?(如果能用上“我喜欢_____的_____”句式那就更好了,谁来试一试?)
可以写出许多,如:(温顺的小猫,忠诚的小狗,蹦蹦跳跳的兔子,会唱歌的鹦鹉,憨态可掬的熊猫,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2、引出新课
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感受到了同学们的一颗颗博爱之心,正是它构筑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和谐与美好。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想知道它是谁吗?
在告诉大家答案之前,老师这里有个谜语,看聪明的同学们能否猜得出。 教师出示谜语:(出示谜语: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
师:聪明的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谜语描述的是什么动物啊?
生:松鼠。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猜的是否正确吧。
瞧,它来了!
(用多媒体播放“松鼠”影片)看完了影片之后,用简洁的语言告诉老师,你喜欢这位刚认识的朋友吗?你最喜欢它什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位朋友更多的秘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松鼠》。我们先认识一下作者:
(多媒体:作者简介)
布丰:(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从小受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著有《自然史》等。
经过同学们的预习,现在还有生僻的字词吗?那我们就来一个课前游戏——
二、课前游戏(多媒体演示)
1、你能读准下列生字吗? (多媒体出示文中重要的词语,先去掉拼音让学生认读,之后以幻灯片的方式展示个别生字的注音)
驯良(xùn) 矫健(jiǎo) 帽缨( ) 榛子( ) ....
橡栗( ) 蛰伏(zhé) 苔藓( tái )(xiăn) 榉实( ) .....
2、你能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吗?(幻灯展示词语的意思)
乖巧 驯良 矫健 蛰伏 警觉
乖巧:合人心意,讨人喜欢。
驯良:和顺善良。 驯:顺服的。
矫健:强壮有力。矫:强壮。
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吃不动。
警觉: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感觉。
三、整体感知(快速浏览全文)
1、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并试着从文章中画出有关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 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2)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小松鼠的?
2、探究交流:(师:请同学们朗读文章第一自然段)
(1)课文中哪部分告诉我们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
(文章的开头一句: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这是怎样写松鼠的特征的?(概括写松鼠的特征)
(2)快速阅读课文内容,思考:
从文中来看,松鼠有哪些特征?画出有关的语句。
教师引导学生读画出的语句,并做适当的补充说明。之后展示课件中关于“松鼠的特征”的内容。
松鼠的特征:漂亮、驯良、乖巧
朗读课文的第一段,回答问题:
1、松鼠漂亮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漂亮。具体体现在---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帽缨形美丽的尾巴;体态吃相。
2、为什么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
因为 “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
三年级语文松鼠教案的反思
《松鼠》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可爱的小生灵”中的一课,本课为第二课时,这篇课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1、注重对课文字、词、句、段语言训练:
在学习松鼠的外形时,让学生抓住体现美丽的词语和句子。学习松鼠的活动时,让学生找出动词,用自己的词汇看图说话;学习松鼠搭窝这段,让学生找出表示顺序的词,并自己练说。比如松鼠搭窝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找出表示顺序的词,再此鼓励他们用这些词说一句话,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懂得介绍动物外形要按一定的顺序,说说自己家的小动物特点。
2、读中悟,读中学
教学中,我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朗读、对比读、引读等方式,让松鼠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留存在孩子的记忆中。因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而体会动物的可爱,激发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学法指导
这篇介绍动物的说明文本学期是第一次接触,文题和刚学过的《小虾》大相径庭。而文章的内容有是学生非常感兴趣,所以我就抓住说明文的明显特征,让学生了解这种文章结构。找段落的中心句,没有中心句时,找出关键词,概括段落内容。
4、习作指导
这篇科学小品文是一篇非常典型的习作例文,文章层次分明,语言生动形象。特别是段落中心句对孩子写状物的说明文很有指导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找文章的中心句、总分方式表达,强调较多。
三年级语文松鼠教案的反思1
《松鼠》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可爱的小生灵”中的一课,本课为第二课时,这篇课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1、注重对课文字、词、句、段语言训练:
在学习松鼠的外形时,让学生抓住体现美丽的词语和句子。学习松鼠的活动时,让学生找出动词,用自己的词汇看图说话;学习松鼠搭窝这段,让学生找出表示顺序的词,并自己练说。比如松鼠搭窝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找出表示顺序的词,再此鼓励他们用这些词说一句话,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懂得介绍动物外形要按一定的顺序,说说自己家的小动物特点。
2、读中悟,读中学
教学中,我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朗读、对比读、引读等方式,让松鼠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留存在孩子的记忆中。因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而体会动物的可爱,激发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学法指导
这篇介绍动物的说明文本学期是第一次接触,文题和刚学过的《小虾》大相径庭。而文章的内容有是学生非常感兴趣,所以我就抓住说明文的明显特征,让学生了解这种文章结构。找段落的中心句,没有中心句时,找出关键词,概括段落内容。
4、习作指导
这篇科学小品文是一篇非常典型的习作例文,文章层次分明,语言生动形象。特别是段落中心句对孩子写状物的说明文很有指导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找文章的中心句、总分方式表达,强调较多。
三年级语文松鼠教案的反思2
《松鼠》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我初次读松鼠这篇课文的时候,也被作者对它的喜爱所感染了,随之也把这种激情带入了我的课堂中。
在教授这节课前,我认真分析了课文,查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同时也怕预设的课堂出现以外的问提问。通过本节阅读教学,感触很多。同时有许多在阅读课堂中的困惑也随之在我的课堂中体现了。所以对这节课进行一下自我反思。
这节课我把语文教学和写作结合在了一起,在阅读中随时教授点拨学生写作技巧,并随时抓住重点词语进行语言训练,在训练中要求学生说完整话,有助于在写文章时的完整性。在课堂中也出现了几个值得我在以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地方:
1)体现读的价值
在第二课时中,重要的是阅读,所以就应该多体现读的过程。虽然在课堂上也读了,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但读的还不够,应该在理解了词语与课文之后,再回过头来,让学生再读,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在读中感悟,回味,体会松鼠的可爱。要以读代讲,俗话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学生是聪明的,这个地方就是老师去引导的过程,而不是限制他思考的过程。(改进:让学生通过默读,同桌读,带着动作读等多种形式去理解课文)
2)评价要及时
评价在课堂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往往课堂上几句精彩的评价会是这节课的一个个亮点的呈现。而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却没有把握好评价的时机,如学生在回答“如果文中没有它们,而用松鼠和食物替代,这样好么?”的问题时,学生马上就回答“这样会使文章重复”,这时我应该及时的去对他的回答做以肯定,比如“你说的太好了或者你回答的真精彩等等”,一是可以肯定他的回答,同时其他同学也纠正了自己的错误想法。(改进:评价要做到语言精彩,评价方式多样,做到及时表扬及时纠正。)
教学目标
1、认识“栗、矫”等13个生字,会写“鼠、仁”等13个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把握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重点词句的含义。
3、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栗、矫”等13个生字,会写“鼠、仁”等13个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种小动物?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2.(出示松鼠图片)请看大屏幕,请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
板书:松鼠
让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进入松鼠的世界,去认识这个可爱的小动物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1)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争取把课文读流利。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
(3)结合上下文理解“嬉戏”、“遮蔽”的意思。
2.检查自读情况
(1)读词句
[出示榛子、橡栗、苔藓的图片]
灰褐色:[出示灰褐色的松鼠]
“遮蔽”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嬉戏”你怎么理解?
(2)识记生字,掌握多音字。
晃huǎng()huàng()
组完词同桌订正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想一想: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试着在括号里填上词语。
讨论:()的松鼠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3.同桌讨论:如果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该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全班交流,总结
第一部分(1):先总写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再分别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进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介绍松鼠的形体特征。
第二部分(2):主要从松鼠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时间两个方面介绍松鼠的性格特征。
第三部分(3、4):从松鼠的行动、储备食物过冬和搭窝写出了松鼠聪明、警觉、乖巧的特点。
第四部分(5):介绍了松鼠的繁殖、换毛及爱干净的生活习性。
四、细读第一段,了解外形
1.默读,找一找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画出来。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呢?试着填一填:在写松鼠的外形时,抓住松鼠的__________,详细描写了松鼠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特征,把小松鼠写得非常美丽可爱。
板书:外形特征
面容——清秀
身体——矫健
四肢——轻快
尾巴——上翘
3.读第一段,讨论:� 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借鉴。
4.指名读,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朗读指导:我们在朗读过程中要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要读出这种情感,我们首先确定描写松鼠的重点词语如“乖巧、漂亮、讨人喜欢、面容清秀、敏捷、机警”等词语,并通过重读、轻读等方式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仿照课文第一段的写法,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介绍它的外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从中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听意思写词语
动作迅速而灵敏。(敏捷)
小巧、灵活、精细。(玲珑)
遮住的意思。(遮蔽)
游戏、玩耍。(嬉戏)
2.《松鼠》一课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生回答问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一下松鼠有哪些生活习性。
二、精读课文,了解习性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和同桌说一说这部分介绍了松鼠的哪方面特征。
生总结,汇报
板书:性格特征---胆小(活动范围活动时间)
2.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生活习性?默读课文第二部分,选择一方面来准备并在全班介绍。
3.指名介绍,随机导学:
读第三部分,看看这部分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松鼠的特点?
生总结、汇报
板书:行动、储备粮食搭窝(聪明警觉乖巧)
师:你们瞧,作者把松鼠搭窝的过程写得多具体呀!你能不能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画出来?
(先……再……然后……)
师生对读这一句,感悟言之有序。
学生动笔,用上“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写后交流。
4、读第四部分,看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
生总结、汇报
板书:生活习性(繁殖换毛爱干净)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请2名同学分部分读全文。
2.说一说:通过学习课文和查阅资料,你对松鼠有了哪些了解?
3、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讨论)
A.准确、生动的语言;B.合理清晰的结构;C.鲜明的事物特征;D.恰当选用说明方法。
4、仿造《松鼠》的表达方法,改写《白鹭》。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第3题。
2.继续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接着写一写它的生活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