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是快速提高物理的一个必要的途径,可以买一两本有用的习题讲解,平时多做这些题,如果有不懂的可以参考讲解,然后自己再做一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知道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
2.用运动的分解合成结合牛顿定律研究抛体运动的特点,知道平抛运动可分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3.能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交流讨论并解决实际问题。
(一)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平抛运动规律进行探究的过程,体会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在研究复杂曲线运动中的重要地位。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意识和勇气,主动探究实现知识的迁移。
2.通过用运动分解合成将复杂运动化繁为简的物理研究过程,感受物理学的奇妙。
★教学重点
1.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分析归纳抛体运动的规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分析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视频播放飞机投弹
建立平抛运动的情景,引导学生从动力学原因思考平抛运动运动性质,引出平抛运动的定义。
新课教学:
一、平抛运动的定义
【定义】: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且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所以抛体运动是一个理想的模型。
现实中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一点,体积小一点,以一定的速度将它们水平抛出,它们在空中的运动也可以近似看成平抛运动。
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是:
(1)初速度沿水平方向
(2)只受重力作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
二、平抛运动的分运动
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我们应该怎样去研究他的规律呢?
物理学史上,伽利略对抛体运动进行了详细研究,他揭示了对二维曲线运动研究的基本方法。伽利略认为: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同时参与两种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的运动,物体受到重力作用做自由落体运动。并且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既不彼此影响干扰,也不互相妨碍”,物体的实际运动就是这两个运动的合运动
验证伽利略的猜想:
播放两个实验视频:《子弹击中模型人》《实验:竖直分运动》
学生观看视频得出结论: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播放视频:《实验:水平分运动》
学生观看视频得出结论: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综合以上的实验,能得到结论: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根据以上实验,同学
研究方法:化曲为直
规律: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x=v0tvx=v0
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vy=gt
课堂练习:
1.有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的汽车,汽车里的某人手拿一个小球,松开手后小球开始下落。在汽车里的人看来,小球做什么运动?在站在路边的人看来,小球做什么运动?
答案: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
2.试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回答以下问题:
(l)平抛运动的物体的飞行时间由什么量决定?
(2)平抛运动的物体飞行的水平距离由什么量决定?
答案:平抛运动的物体的飞行时间只与抛出点和落地点的高度差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及初速度无关。平抛运动的物体飞行的水平距离由物体的初速度和下落的高度决定。
3.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开始提出的飞机投弹问题。(195m)
课堂小结:
一平抛运动:
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特点:v0水平,只受重力
性质:匀变速曲线运动(a=g),轨迹是抛物线
二研究方法:化曲为直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x=v0tvx=v0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vy=gt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平抛运动的条件及规律特点。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
【过程与方法】利用已知的直线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学习物理学“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方法及“等效代换”“正交分解”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际情景培养关注物理、关注生活的意识,并且提高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抛物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难点】平抛运动规律的得出过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飞机投弹”这个教学课件,并展示课件中的题目。微博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源接着让学生思考,提问学生:“能否用现有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让一名学生到讲台上,利用课件进行投弹练习,结果学生很难将炸弹投中。接着,教师做出评论说:“显然,单靠感觉很难将炸弹投中,要想提高准确率,我们必须要了解炸弹在空中飞行的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之后,同学们就可以当好这个飞行员了。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平抛运动。”由此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平抛运动”的概念教学
演示实验:让小球从斜槽某一高度滚下,从水平末端飞出。同时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通过设置好的问题:实验中的小钢球离开斜槽后的运动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从而引出平抛运动的概念。
2.研究平抛运动的性质
对于曲线运动比较复杂,但是前面学过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所以引导学生去分解平抛运动。
竖直方向:实验探究法
让两个处在同一高度的小球同时下落,一个自由落体,一个平抛,学生会发现两者同时落地为了加深印象,再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频闪照片拍出的二者的图像。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验,观察、思考、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竖直�
水平方向:理论探究法
因为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力,故因为惯性的缘故,水平方向做的应该是匀速直线运动。
3.平抛运动的规律
学生尝试用正交分解的方法,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根据前面学过的匀速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学生不难总结出平抛运动在不同方向的运动规律。微博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源
环节三:巩固提高
设置了两个例题和一个思考题,第一个是课本上的原例题,难度较小,第二个是新课引入环节中的那个飞行员投弹的题目,难度较大。
然后再次播放开头那个“请你来当飞行员”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分析解答课件中的问题,并解出投弹成功的条件:飞机投弹点距敌船的水平距离应为200m。最后再让学生上讲台上来进行投弹练习,看能否成功。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而且也达到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兴趣的目的。
环节四:小结作业
作业:课后123题,前两道必做,第三道选做。
四、板书设计
略
【答辩题目及解析】
问题:平抛运动的末速度如何求解?
【参考答案】
谢谢考官的提问!
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的运动性质,先求出分速度,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即可。另一种方法利用动能定理,全过程列式,直接求合速度。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各位考官!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是具有竖直方向的初速度,并且在只受重力作用时所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g。
(2)理解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3)会将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分解为匀减(加)速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两个过程,并会求解有关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1)经过交流与讨论,知道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是重力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2)通过对竖直上抛运动的分析,掌握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步处理和整体处理的方法。
(3)通过具体例题的分析、比较,得到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学习比较、归纳等思维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将竖直下抛和竖直上抛运动进行比较,使学生的比较思维得到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2)通过竖直上抛运动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到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从而感受到物理学中的对称美。
(3)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抛体运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鼓励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4)通过对具体问题画草图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启发训练归纳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和规律
(2)竖直上抛运动对称性的应用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经常遇到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前面我们学过的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最简单的运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1、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2、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答:1、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教师说明通常在物体下落的高度不太大时,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一般都可 )
3、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2.新课教学:
(一)竖直下抛运动
实验:演示粉笔头的竖直下抛
讨论与交流:粉笔头的运动跟自由落体运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学生完成课本的讨论与交流)
定义:把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作的运动叫竖直下抛运动
特征:(1)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
(2)忽略空气阻力后,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g。
规律:速度规律:vt=v0 +gt
位移规律:s=v0t+gt2/2
性质: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运动合成分析:竖直下抛运动可以看作是在同一直线上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例1:在很深的竖直矿井里有一被遗留的'工具,现有两种方式用抓手把它拿出,一种是让抓手自由落体运动,一种是给抓手一个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2m/s,求两种方式在运动2s后的位移差。
(常规方法和相对运动法)
(二)竖直上抛运动
实验:演示粉笔头的竖直上抛
定义:把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作的的运动叫竖直上抛运动。
特征:(1)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
(2)忽略空气阻力后,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g。
(3)上升阶段:匀减速直线运动
下降阶段:自由落体运动
规律:速度规律:vt=v0-gt
位移规律:s=v0t-gt2/2
因此我们在处理竖直上抛运动时,一般都是分为两个阶段来计算,以使问题简化,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竖直上抛运动的计算方法。
(三)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
分段处理:分上升减速和下降加速处理
整体处理:利用上述公式一步处理
设一个物体以v0的初速度作竖直上抛运动,请求出以下各量:
(1)上升时间:t=v0/g
(2)最大高度:H=v02/g
例:自地面将一物体竖直上抛,初速度大小为20m/s,求:
(1)落回地面时的时间和速度;
(2)当它的位移为15m时经历的时间和速度。
(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解题:整体研究法和分段处理法)
(四)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
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具有完美的对称性
1、从某点上升然后回到该点,上升所用时间与下降所用时间相等。
2、从某点上升然后回到该点,经过该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例3:在离地40m的高处,以1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求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和小球从抛出到落地所用的时间。(忽略阻力,g取10m/s2)
(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解题:整体研究法和对称性方法)
(五)课堂小结
1、物体以一定初速度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所做的运动叫竖直上抛运动。在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当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上升达最大高度。然后物体由这个高度自由下落,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
2、由于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在同一位置上抛速度和下落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有时可以利用这种对称性求解,使解题过程简化。
(六)作业布置
课本P12:1,2
(七)板书
一 竖直下抛运动 v0↓ G↓→g↓
规律:速度规律:vt=v0 +gt
位移规律:s=v0t+gt2/2
二 竖直下抛运动 v0↑ G↓→g↓
规律:速度规律:vt=v0-gt
位移规律:s=v0t-gt2/2
三 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
1. 时间对称性:上升所用时间与下降所用时间相等。
2. 速率对称性:上升和下降经过同一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