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教《三位数乘两位数》这堂课之前,写好教案,才能让自己上出一堂优秀的数学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数学课文《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优秀教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下是可爱的小编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优秀7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口算乘法
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口算乘法,可以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的数分别于一位数相乘,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或者是用一位数分别与三位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相乘,在计算过程中,注意进位的数字不要漏掉了。
二、笔算乘法
笔算两位数乘三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分别与三位数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上的数字与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与三位数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上的数字与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三、积的变化规律
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几(或除以几),它的的积也乘以几(或除以几)。
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乘以几(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也乘以几(或除以几)时,它的积要乘以(或除以几)两个因数乘以几的积。
四、乘法估算
乘法估算,可以把几百几十几的数估成整百数或是几百几时的数。
五、行程问题的关系式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关于整数乘法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已进入了尾声。即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常见数量关系──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这些内容的结构如下: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融的学习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计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涉及的知识背景十分广阔,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中,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又与本单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呢?面对眼花缭乱的众多素材,编者选择了不同的交通工具作为学习素材。这是因为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抽象关系是以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为载体的。因此,本单元选取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为素材,引领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为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源。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变成了三位。教材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将旧知迁移到新知。教材安排的多道例题,基本上是让学生通过自己试一试,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的算理,达到自主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用它解决简单问题的目的。
3、加强估算,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单元以单列一个例题的方式(例5),组织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估算的方法虽不确定,但必须符合以下两个要求:一是符合实际,二是计算方便。如,例5的教学通过解决购票的具体问题,使学生理解将票价和购票的张数适当的估大一些,并把它们分别估成整十数、整百数或几百几十的数,这样才能方便算出足够的钱买票。另外,教材在练习十中安排了6个需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的简单问题,使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理解什么时候应将因数估大一些,什么时候应将因数估小一些,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证观点。
4、适当加大练习量,同时体现弹性要求。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整数运算中有关乘法学习的最后一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和概括性。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最基本的运算知识,本单元练习的题量与第一学段相比稍有增加,使学生通过一定题量的练习,牢固掌握整数乘法的相关知识。同时,带x题与思考题的数量也增加了,本单元每个练习都配有一定数量的带x题和思考题,以体现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课改理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学习内容。
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自主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学习的乘法运算,不论是口算还是笔算,估算还是用计算器算,其基本算理和运算方法学生是不陌生的。因为在第一学段,在学完两位数乘两位数后,学生已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从这个角度上说,本单元所学知识,属于旧知。所不同的,仅仅是运算数据由万以内扩充到了亿以内。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个知识基础,在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自行总结出口算、笔算、估算的一般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技能,还应当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具有实际背景的常见数量关系,并且能够用关系式或数学符号去表达它们。本单元学习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一种,刻画这三者关系的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将三者简明逻辑地联成一体。教学时,应注重让全体学生通过解决例3中的具体问题,感悟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经历将运动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的全过程,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解释并说明模型──再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以探索运算中数值规律的练习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合情推理能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本单元在练习设计中,安排了多个引导学探索数值规律的练习,如练习六中的第8题、思考题,练习七中的第12、13题、练习八中的第10题等等。这些题虽然都打上了x,不作教学要求,但却是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的好素材。教学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到探寻运算中数值规律的活动中去,通过观察数据特点,尝试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解释计算的合理性等有序活动,不但可使学生形成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理能力。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关于整数乘法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已进入了尾声。即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常见数量关系──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这些内容的结构如下: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融的学习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计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涉及的知识背景十分广阔,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中,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又与本单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呢?面对眼花缭乱的众多素材,编者选择了不同的交通工具作为学习素材。这是因为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抽象关系是以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为载体的。因此,本单元选取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为素材,引领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为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源。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变成了三位。教材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将旧知迁移到新知。教材安排的多道例题(例1:14512、例2:16030、10630和例5:49104?)基本上是让学生通过自己试一试,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的算理,达到自主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用它解决简单问题的目的。
3.加强估算,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单元以单列一个例题的方式(例5),组织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估算的方法虽不确定,但必须符合以下两个要求:一是符合实际,二是计算方便。如,例5的教学通过解决购票的具体问题,使学生理解将票价和购票的张数适当的估大一些,并把它们分别估成整十数、整百数或几百几十的数,这样才能方便算出足够的钱买票。另外,教材在练习十中安排了6个需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的简单问题,使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理解什么时候应将因数估大一些,什么时候应将因数估小一些,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证观点。
4.适当加大练习量,同时体现弹性要求。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整数运算中有关乘法学习的最后一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和概括性。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最基本的运算知识,本单元练习的题量与第一学段相比稍有增加,使学生通过一定题量的练习,牢固掌握整数乘法的相关知识。同时,带*的题与思考题的数量也增加了,本单元每个练习都配有一定数量的带*的题和思考题,以体现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课改理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学习内容。
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自主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学习的乘法运算,不论是口算还是笔算,估算还是用计算器算,其基本算理和运算方法学生是不陌生的。因为在第一学段,在学完两位数乘两位数后,学生已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从这个角度上说,本单元所学知识,属于旧知。所不同的,仅仅是运算数据由万以内扩充到了亿以内。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个知识基础,在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自行总结出口算、笔算、估算的一般方法。如,口算乘法中例1,笔算乘法中例1.例2.例5的学习,都应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运算的基础上,概括出一般性的通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不同算法中的特点,尽可能选择多种算法中较优化的一种,采用合理、简洁、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
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技能,还应当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具有实际背景的常见数量关系,并且能够用关系式或数学符号去表达它们。本单元学习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一种,刻画这三者关系的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将三者简明逻辑地联成一体。教学时,应注重让全体学生通过解决例3中的具体问题,感悟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经历将运动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的全过程,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解释并说明模型──再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以探索运算中数值规律的练习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合情推理能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本单元在练习设计中,安排了多个引导学探索数值规律的练习,如练习六中的第8题、思考题,练习七中的第12、13题、练习八中的第10题等等。这些题虽然都打上了*号,不作教学要求,但却是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的好素材。教学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到探寻运算中数值规律的活动中去,通过观察数据特点,尝试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解释计算的合理性等有序活动,不但可使学生形成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理能力。
4.这部分内容可以用9课时进行教学。
。
在这两周里把第三单元的教学任务给完成了,进行了第三单元的考试。并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把前面两个单元的知识复习了一下,然后进行了期中考试。第三单元和期中考试的成绩都并不是十分理想,我想可能是计算的练习还不够,但我总是以为一定是不小心才会算错的,有的同学把上面一行的数字看下来就变成另一个数字了,有的同学把题目中的数字抄下来就变成另一个数字了,一个错,全盘皆输,心疼分数也没有用。期中考有一个班的成绩拖到很后面去了,另一个班还算勉强。前一个班的孩子,考完后很不安分,总是希望早点出去了。在考完试的第二天,我就开始批评哪些孩子:才四年级怎么就学着人家考完就出门了呢?况且这么多的计算题,能算全对的同学少之又少。
在教学过程中,因数中有零的计算方法似乎都听得不是很明白,对于我那句“零前面的数对齐”也总是有学生一知半解的,更有甚者,没有零的数的计算也乱对位了,不知道哪个数究竟对哪位。
积的变化规律这一课,仅仅是“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跟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我将之书写在黑板上了,有的学生还是不会就这读出来,请了好些位同学对着例子来讲过了,就是不清楚他们究竟懂了没有,而事实上,练习中有很多种涉及到规律的应用的题目,我想如果当初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就让学生先思考,你遇到这类题目会用什么方法做,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我会列竖式计算,也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会用刚学过的积的变化规律来做,最后可以总结出来,用积的方法做更简单一点,可以自由采用方法,也可以提醒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如果遇到这类题目,你做完试卷还有时间的,你可以再列竖式来验算一次,以保证万无一失。列竖式算出得数,这是最聪明的方法,也是最保险的方法。
学到验算的时候,我曾经多次强调,可以用计算器验算,可是真正听的同学没有几个。总是很喜欢偷懒,如果每次你计算完毕都用计算器验算了,就可以及时地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了,不仅可以及时地发现错误,也能够及时地将错误改正过来,减少老师作业再批改的量和时间,提高自己作业的质量。
最后说学到估算的时候,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我想一般估算一个数,看的是他的近似数,然而近似数很多,最早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四舍五入。但是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比如说带钱出去旅游,或者出去买东西,应该把钱估得大一点,避免出现钱带不够的现象。本身的模棱两可性导致老师难教,学生难学。有的同学,给你一道横式以及一个括号请你填估算值的,都不明白题目什么意思。更有人先把答案算出来,再把算出来的得数进行四舍五入得到估算值,估算是为了在没有计算器的帮忙下跟自己计算所得的数进行比较,如果相差太大就表示你计算错了,还是总有一些学生估的数比较复杂,加大计算量的。。种种很多。。
我想只能在以后的日子中慢慢切磋,慢慢学习,和学生共成长。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二)这部分内容可以用8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笔算乘法(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52×2=231×4=321×2=
415×3=298×3=523×3=
2、笔算
24×12=44×59=63×52=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
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
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最后算什么?
145×12=1740
145
×12
-------
290
145
-------
1740
问:如何检验自己的运算结果?
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
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练习:
1、书后做一做
134×12=176×47425×36
237×82
2、练习九的1、2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九第3、5题
课题名称: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P47例1,做一做,练习八1、2、8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已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经验,自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学生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验算方法进行估算、验算,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情分析: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基本能准确、迅速地进行估算,会用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的方法验算。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课堂检测单
导学问题串:
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
2、尝试计算145×12,并给同学讲讲你是怎样算的。
3、对于同学的讲解,你有什么问题或建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你是怎样算的。
23×30=、47×20=、42×19≈、58×41≈
2、笔算下列各题,并说你是怎样算的。
43×26=、12×34=
二、新课:
1、出示例1,指名读题,并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指名列式,并说为什么这样列。
3、尝试计算145×12=
4、将自己的计算过程讲给同桌听。
5、指名给全班讲解,并板演计算过程。
6、指名给讲解的同学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对同学的讲解提出建议或意见。
7、师生共同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8、用计算器验算。
三、巩固
1、完成课堂检测(一)(数学书P47页做一做)
2、练习八8,改错
四、作业
练习八1、2
五、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笔算乘法(例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定位。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50×2= 230×4= 320×2= 410×3= 290×3= 520×3=
2、笔算 24×12= 44×59= 63×52=
2 4 4 4 6 3
× 1 2 × 5 9 × 5 2
4 8 3 9 6 1 2 6
2 4 2 2 0 3 1 5
2 8 8 2 5 9 6 3 2 7 6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它的步骤是怎样的?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一、探究新知.
现在大家看看这道题:123×42=
(1)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2)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
(3)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最后算什么?
145×12=1740
1 2 3
× 4 2
2 4 6
4 9 2
5 1 6 6
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独立完成的过程中想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最后算什么?
145×12=1740
1 4 5
× 1 2 强调数位对齐
2 9 0 强调数位对齐
1 4 5 强调数位对齐
1 7 4 0 强调数位对齐
问:如何检验自己的运算结果?
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首先数位对齐,先用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练习:1、书后做一做 134×12= 176×47 = 425×36 = 237×82=
2、练习七的1、2独立完成。
3、独立完成练习七的第5题,注意解题的规范与完整
4、诊断医生:练习七的第7题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1、练习七第3题。2、练习七第4题。
家庭作业1、练习七第6、8、9。2、学习之友练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