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机器人的教案(优秀2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

走近机器人的教案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各部分的功能和组成,知道什么是程序,熟悉机器人编程的环境。

2.能力目标:学习操作和控制机器人的一般过程。

3.情感目标:培养同学们的想象能力和学习机器人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机器人的3个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理解程序的概念。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一段范例程序(教师演示操作过程)。

教学建议:

本课主要有两大部分内容: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学习机器人基本的硬件特征和软件组成;掌握操作教学机器人的一般步骤。学生对机器人的硬件结构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和学习,教师可以适当作一些演示和讲解,同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光有硬件结构的机器人还是不能正常工作的,还需要有机器人能读懂的程序。展开介绍机器人配套软件的重要性、界面、图标等方面内容,再过渡到课堂教学机器人的一般操作过程和方法,把前面两部分综合起来,完成一个范例程序的下载、调试和运行。

根据不同的教学机器人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情况,本节内容可以进行重新编写和整合。可以先在机房对机器人编程软件界面进行单独介绍和学习,尝试编写一段小程序,再进行机器人实践操作。也可以先讲解机器人的硬件结构,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找一找,认一认 “机器人大脑、传感器、执行器”等,学习机器人的编程软件。

本课要重点介绍教学机器人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特别是在机器人软硬件的结合方面,应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基础,由简到难,逐步推进。一般可以让学生下载一段范例程序并尝试运行,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个实体机器人,问这是什么?

2.你怎么知道它是机器人呢?机器人是怎么样的呢?

3.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机器人,去了解一下机器人吧!师板书:第11课 走近机器人

二、探究新知:

(一)机器人的组成

1.出示实体机器人让学生观察教学机器人,进行一些简单的组合、分拆活动,让学生来说一说机器人的。各部件名称和作用。要求组内成员找到机器人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以后,互相说一说,并做适当的记录。

2.一个完整的机器人有哪几个部分组成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学P36。

3.交流反馈:机器人的三大模块:控制模块、传感模块、执行模块。

(二)认识新朋友――教学机器人

1.上一节课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机器人有许多种类,其中有一种专门为我们学生学习而设计的,叫做教学机器人,那么教学机器人可以分成几类,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呢?

2.请学生上网了解教学机器人

3.交流:教学机器人分为固定式和积木式。

(三)赋予思想

1.机器人有了控制器、传感器、执行机构等部分后还不能工作,因为它没有“思想”,不知道要做什么。

师范例打开机器人,机器人没有反应。那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机器人动起来呢?

2.机器人的“思想”就是我们给它编制的程序。我们可以用专门的软件来给机器人编制程序。如:机器人快车等。

3.打开机器人快车,看看里面的范例程序,试着读懂这些程序。

(四)指挥新朋友

1.自学书本上的操作步骤,以小组为单位,试着让机器人动起来。教师巡视指导。

任务:按照机器人操作步骤和方法,下载一个教师提供的程序,并能够让机器人现场运行,想一想,这个程序是用来干什么的?

2.中途小结,交流反馈。

3.对于已完成的小组,教师可以进行指导,对范例程序作一些修改。

4.小结教学机器人的操作步骤。

三、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2.师小结。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机器人,但让每一个学生拥有一个实体机器人,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如果学校里有实体机器人,那可以拿一两个过来,在课堂上用一用,为学生提供一个与机器人零距离接触的机会,相信他们一定会印象深刻的。如果没有实体机器人,那一定要多找一些机器人的图片及介绍,让学生们尽可能地开拓眼界,相信这也一定能让他们受益匪浅。

走近机器人的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各部分的功能和组成;了解机器人编程的环境和界面。

2.能力目标:学习操作和控制机器人的一般过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对学习机器人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控制机器人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

程序的编写、下载、调试和运行。

课时安排:

2-3课时。

课前准备:

一段舞蹈或音乐程序(教师演示操作过程)。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有两大块内容: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学习机器人的一般硬件特征和软件组成;掌握操作课堂教学机器的一般步骤。学生对机器人的硬件结构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和学习,老师可以适当作一些演示和讲解,同时要引导学生,光有硬件结构的机器人还是不能正常工作的,还需要有机器人能读懂的程序。展开介绍机器人配套软件的重要性、界面、图标等方面内容,再过渡到课堂教学机器人的一般操作过程和方法,把前面两部分综合起来,完成一个范例程序的下载、调试和运行。

教学建议:

根据不同的教学机器人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情况,本节内容可以进行重新编写和整合。可以先在机房对机器人编程软件界面进行单独介绍和学习,尝试编写一段小程序,再进行机器人实践操作。也可以先讲解机器人的硬件结构,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找一找,认一认“机器人大脑、传感器、执行器”等,学习机器人的编程软件。

本课要重点介绍教学机器人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特别是在机器人软硬件的结合方面,应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基础,由简到难,逐步推进。一般可以让学生下载一段范例程序并尝试运行,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

练习建议:

1.观察教学机器人,进行一些简单的组合、分拆活动,让学生来说一说机器人的各部件名称和作用。要求组内成员找到机器人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以后,互相说一说,并作适当的记录。

2.上机作业:按照机器人操作步骤和方法,下载一个教师提供的程序,并能够让机器人现场运行,想一想,这个程序是用来干什么的?在全体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习小组,教师可作进一步的指导,对范例程序作一些修改。

一、机器人的组成

机器人到底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呢?请同学们先观看一段介绍机器人的录像资料,请留意以下方面的`内容:机器人的大脑、机器人的手脚、机器人的眼睛、机器人的耳朵等。

通常一套完整的机器人设备,至少包含以下几个部件:

1.微型计算机——机器人的大脑。

机器人的大脑就是电脑,一般都是由较复杂的芯片和电路组装而成的。

2.传感器——机器人的感觉器官。

传感器是一种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对应,能代替人定量测出感知对象的信息量,并能把被测的信息量转换成电脑能识别、判断电信号的装置。常用的有红外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声音识别等传感器。()

3.执行器——机器人的四肢和嘴。

执行器一般由电机和机械装置构成。用来完成指定的动作,一般机器人的执行器有:马达、喇叭、风扇、机器臂、气缸等。

4.配套软件——玩转机器人的大舞台。

组装完成的机器人,没有软件是不会工作的,必须通过相关配套软件,编制程序,下载、调试后,才有可能让机器人按我们的设计意图忠实地执行。

学生操作:观察自己的机器人,找出机器人的大脑、感觉器官、执行器等。

二、机器人调试

请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先在电脑中完成机器人配套软件的安装,完成后运行该程序,尽快熟悉整个平台界面、操作步骤、菜单选项、图标功能。

以“给机器人下载并播放一段音乐”为例,大家一起来学习和掌握机器人编程、调试和运行的整个过程。程序下载的一般步骤(教师示范):

1.首先完成机器人的主体搭建。

2.检查机器人各部分连线是否到位,装入电池,查看机器人设备初始化自检是否正常。

3.关闭机器人电源,将机器人与电脑主机通过数据线连接。

4.启动相关软件操作平台,检测计算机与机器人通讯线路是否正常。一般在第一次使用时,都要先下载自带初始化程序到机器人的微型电脑中。

5.在软件操作平台中,调出老师给大家准备的一首歌曲,将歌曲下载到机器人中。

6.断开机器人与计算机主机的数据线路。启动机器人开始按钮,怎么样?机器人能唱歌吗?

三、上机作业

各小组将老师提供的一个程序下载到自己的机器人中,看看哪个小组能最先成功执行。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程序呢?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