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兴隆林业局兴隆小学 曲宁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实物的探讨和研究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能借助图形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教学重点:分数概念的初步构建,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借助实物或图形直观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1、师:沸羊羊和懒羊羊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吵架,看!它们因为分青草蛋糕吵了起来,你们愿意帮助它们解决问题吗?(课件一)用你的手势表示出来。
1)有4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到几个?(生手势表示“2”)
2)有2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几个?(生手势表示“1”)
师:像这样,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什么分法?
生:平均分。(板书)
3)现在只有1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得到多少呢?(生做手势)
师:我看到大家的手势有点乱,有的同学可能知道,但不能用手势表示出来,好,别急,先用语言告诉我每人分多少?
生:每人分到一半。
2、师:对,是一半,一半该怎么写呢?你们能用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一个蛋糕的一半吗?
生在练习本上表示,师请学生一一介绍自己的表示方法。
生1:我画了一条线段,把它平均分成两份,里面的1份就是它的一半。
生2:我画了一个圆,把它从中间分开,这就是一半。
生3:我用1/2来表示。
......
3、师: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蛋糕的一半,说明你们很有方法,不过,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科学、更简便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以像这位同学一样用这个数来表示。(板书1/2)你们知道这个数叫什么名字吗?(分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数家族里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二、层层递进,多重感知。
(一)折纸感受。
1、师:怎样才能分到蛋糕的1/2呢?请大家用手中的圆片试一试。
生动手操作后回答:把一个圆片对折,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1/2。
2、师:(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一分为二)我们为沸羊羊和懒羊羊解决了问题,它们非常高兴。送给我们许多好玩的图形,请你在这些图形里任选一个折出这个图形的二分之一。
生动手操作。
师:你找到了谁的1/2?(生展示作品)你们还能在图形上找到另外一个1/2吗?写一写,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1表示其中的一份。
3、师:大家选的图形各不相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能用1/2表示呢?
生:都是把图形平均分成2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师:没有涂色的也可以用1/2来表示。
(二)辨析迁移。
1、师:(课件演示)下面图形里的涂色部分能用1/2表示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观察后说明理由。
师小结:无论是一个图形还是一个其他物体,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2、认识四分之一。
师:(课件演示)看,羊家族里的其他四个成员也来找同学们帮忙了了,它们带来的这个蛋糕又该如何分呢?
生:把它平均分成4份。
师: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生:四分之一)写作( )。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
3、折出正方形的1/4。
师:你能折出正方形的1/4并图上颜色吗?自己试一试。
生折纸并交流。
师:大家观察一下自己组同学折法各不相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4来表示呢?
生:因为它们都被平均分成4份,涂色的1份就是它的1/4。
师:你还能找到另外的1/4?
生指出正方形的另外的1/4。
4、联想认识几分之一。
师:我们认识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三分之一、五分之一。(师板书)
师:用你手中的正方形折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并涂上颜色吧!
生动手操作,交流汇报。
师小结:通过我们灵巧的双手,同样的图形,用不同的折法不仅可以表示出相同的分数,而且相同的图形还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像刚才同学们折纸表示出来的数都是分数,你还能再举出几个分数来吗?
生:十分之一。
师:我们这样说下去,能把分数的个数说完吗?(不能)对,因为分数有无数个。
教学内容:冀教版第六册第102——102页及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分数的过程。
2、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3、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投影或实物投影
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引: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课件)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分桃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听故事,理解情境图意。
3、概括数学信息,引出本课内容。
师:在这个故事中,实际上蕴藏着一些数学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
(展示第一幅图)2个桃子?两个小朋友吃,该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平均分)数学上把物体分得一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你怎样理解平均分?(展示第三幅图)现在剩下一个桃子,两个小朋友又该怎样分?半个桃子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可告之:半个可以写成)这样的数我们称之为分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板题)
4、生活举例:半个桃子可以用 表示,生活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 来表示呢?
5、问:为什么半个桃子……都可以用 表示呢?
二、探索新知。
1、折纸一。
引:大家想不想自己来创造一个 呢?拿出长方形纸片,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开始。
(巡视中注意搜集不同折法)
学生汇报中问:为什么要对折?
再问:大家想一想,像老师手中这几个长方形,它们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长方形的 呢?
小结:无论是一个蛋糕,还是一个平面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二份,每一份就是它的 。
教学读写法。
引:大家会分会折了,会不会写呢?谁来试一试?
读写后把 写在涂色的纸上。
填一填,
判断
2、折纸二。
引:刚才我们认识了,大家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师板书)那好,大家就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你喜欢的几分之一,开始。
汇报:你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巡视时搜集同是而折法不同或者形状不同的作品)
小组之间说所折的分数。
问:老师手中这几个图形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
小结:不同的图形,只要平均分的份数相同,就能用相同的分数来表示。
再问:这些同是长方形,它们表示分数分别是多少?(板书)这些2、3、4……表示的是什么?
小结: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判断对错
三、应用拓展
1、完成教材中“练一练”
2、猜一猜:折绳子
教师小结:平均分成的份数越来越多的时候,每一份的大小会越来越(小)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说明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集合问题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了以下两个方面:
1、通过“分数墙”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课件出示“分数墙”后,不急于出示问题,先让学生自己观察交流,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发现规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分数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分数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加深学生对集合问题的理解。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借助“维恩图”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集合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分数知识
1、课件出示教材110页“分数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组内交流,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1)学生在“分数墙”中找到9个分子是1的分数。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分数表示的意义。
②把它们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并说一说怎样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
(2)学生观察后发现:分母是几,1里面就有几个几分之一。
①让学生举例说明“分母是几,1里面就有几个几分之一”。
②引导学生找一找:哪几个分数相加的和等于1?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汇报)
(3)引导学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
(可以是分数大小的比较;也可以是简单的分数加、减法问题)
2、综合复习分数的知识。
(1)结合练习题复习分数的意义、读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①课件出示练习题。
把一个苹果平均切成六块,每块是这个苹果的( )分之( ),写作( )。
六分之五写作( );读作( )。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一份是它的,4份是4个,也就是。
在中,( )是分母,( )是分子,它表示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的( )份。
②让学生独立完成。
③强调:用分数表示的前提是“平均分”,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分母就是几,要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
(2)复习分数的大小比较。
①课件出示:在○里填上“>”或“<”。
○ ○
○ ○
○ 1○
②复习分子是1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③复习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④总结:比较分数的大小,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相同看分子。
(3)复习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①课件出示教材112页10题。
②复习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a.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b.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
③让学生独立计算。
④结合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说说计算分数加、减法应注意的问题。
设计意图:从“分数墙”活动入手,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加深认识。然后把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进行从头到尾的梳理,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复习集合问题
1、课件出示:三(1)班有20名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名同学,参加语文竞赛的有13名同学。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语文竞赛的有多少名同学?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多少名同学?只参加语文竞赛的有多少名同学?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寻求解题方法。
(3)列式解答。
2、课件出示:三(2)班同学参加运动会,其中参加跑步比赛的有32人,参加跳远比赛的有18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12人,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比赛?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寻求解题方法。
(3)列式解答。
3、结合练习题总结集合问题的解题方法。
(1)只参加A活动的人数+只参加B活动的人数+两项活动都参加的人数=参加活动的总人数
(2)参加A活动的人数+参加B活动的人数-两项活动都参加的人数=参加活动的总人数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纠正经验偏差,感受集合思想,并会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训练
1、判断。
(1)分子和分母(0除外)相同的分数等于1。( )
(2)把一个蛋糕分成8份,其中的两份是这个蛋糕的。( )
(3)因为4<5,所以<。( )
(4)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 )
(5)1-<,( )里可以填3。( )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说一说错的错在哪里,怎样改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会读会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以及它们所表示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教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4、通过认识分数,培养学生的迁移、抽象、概括的能力,引导学生将自己对分数的认识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理解1/2的含义,并理解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实现的。
教具:
月饼一块,圆片二张、题卡、小黑板、游戏挂图
学具:
相同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认识我吗?(认识)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数学课好吗?
师:你们喜欢看《西游记》吗?老师给你讲一段西游记里的故事。
师:有一天,唐僧师徒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走的又饿又渴,这时正好路过一片桃园地。“哇!好大的桃子呀!”八戒见了直流口水说:“师父,可以吃个桃子吗?”唐僧说:“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说:“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能分得几个?请写出来。”八戒很快就写出了这个数。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生:是2。
师:你的答案和八戒的答案一样,答对了。唐僧又说:“有2个桃子,你和悟空平均分,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又想了想,也写下了这个数。
师:同学们,你们还能猪出八戒写的是几吗?
生:是1。
师:唐僧见八戒回答的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1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来。”这下可把八戒难住了。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助八戒解决这个问题呢?每人分几个?该怎么写呢?
生1:分半个,写一半。
生2:用1/2来表示
师:1/2是什么数?表示什么意思?
师:不知道没关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学王国里的一位新朋友——分数,认识了它,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交流,玩中学
师:(出示月饼)老师手中有一块月饼,现在我把它分开。
师:操作分月饼,把两个半块月饼重合,再分开。
师:你观察这两半块月饼大小怎样?
生:一样大。
师:这种分法叫做什么?
生:平均分
师: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半也就是一份是这块月饼的1/2。
生:和师一起重述分月饼的过程感知1/2
生:同桌交流互述
师:(出示一张圆片)把这个圆片当成月饼,现在我把它分开,你们看(操作,不平均分)这一半是它的1/2吗?为什么?
生:不是,因为不一样大,不是平均分。
师:那么,你认为叙述1/2时哪个词很重要呢?
生:平均分
师:板书:平均分
师:请同学们再来看,只有老师左手的这半块月饼是这个月饼的1/2吗?
生:不是,右手的半块也是它的1/2
师:一共有几个1/2
生:2个
师: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了两份,这一份是它的1/2,这一份也是它的1/2,也就是说每份都是它的1/2。(板书:每份)
师:那么这半块月饼是谁的1/2呢?是书的1/2吗?
生:是一整个月饼的1/2
师:我们说这半块月饼是一整个月饼的1/2,这整个月饼可以用“它的”来表示(板书:它的)
师:我们说了半天1/2,那么1/2应该怎样写呢?请看先写中间的一条横线,它的名字叫分数线(板书:——……分数线),在分数线的下面写上2(板书:2),在分数线的上面写1(板书:1),读作二分之一。
生:齐读:二分之一
和1/2打招呼:嘿!1/2
你好,1/2。
1/2,你好。
师:这2个数字也有他自己的名字,分数线下面的2叫分母(板书:分母),分数线上面的1叫分子(板书:分子)
师:它们每一部分都表示什么意思呢?你知道吗?
师:分数线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1表示平均分后其中的一份。
三、拓展知识,学中做
师:出示习题
看下面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哪个能用1/2表示?为什么?
( ) ( ) ( ) ( )
生:图1、2、4的阴影部分可以用1/2表示;图3的阴影部分不可以用1/2表示,因为不是平均分。
师:出示 ,看到这个图你想到了哪个数?
生1:想到了3,因为分成了3份。
生2:想到了1,因为有一份涂上了阴影。
生3:想到了1/3,因为平均分成了3份,只有一份有阴影。
师:谁还能说说1/3的意思。
生:把圆形平均分成了3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3
师:我们认识了1/2,想到了1/3,这又有一个新朋友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板书:1/4)
生:四分之一
师:请同学们用你准备的图形折出它的1/4,并用彩笔画出折痕,并用阴影表示出1/4。
生:操作,展示。
师:为什么同样大的正方形纸折出的1/4形状大小不同,你们都认为它是正方形纸的1/4呢?
生:都是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
师:你能在我们身边找到这样的分数吗?
生1:半块黑板是整个黑板的1/3
生2:1块玻璃是一扇窗户的1/3
生3:墙上的学习园地每一部分是它的1/2。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你们来观察一下,这些分数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1:都是平均分。
生2:分子相同,都是1。
生3:都有分数线。
师:像这样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只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分子都是1的分数,我们叫它几分之一的分数。(板书:几分之一)。
四、巩固延伸,做中得
师:出示习题
1、用合适的分数表示出来
2、小小邮递员
3、游戏,找几分之一
师:认识了这么多分数,现在我们回头来帮帮猪八戒,它的那半个桃子用什么数来表示?
生:1/2
师:唐僧又问八戒:“一个桃子,我们师徒4人平均分,每人分多少?”
生:每人分1/4
师:你们可真行,八戒说谢谢你们呢!在分数王国中还有许多的奥秘呢,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
板书:
分数的初步认识
几分之一
平均分 每份 它的
1 ……………………….. 分子
—— ……………………….. 分数线
2 ……………………….. 分母
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的开篇课,试教之后,顿感教材简单而寓意精深,立足生活,而视野博大,它从学生的生活实例入手,渐变到理性的思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使知识得以积累,能力得以提高。
一、激情导趣,诱发学习欲望
本节课教师充分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选用了学生熟悉的故事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带着好奇心,初步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遇到平均分的情况,自然的切入了这节课的主题——分数。即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并诱发学生产生主动想解决问题的心理。
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实物演示及图片演示,有意识的引导,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分数,不但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也为学生独立学习延伸教学内容打下了好的基础。
二、动手实践,训练学习思维
让学生动手折纸,不只是对1/4认识的简单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分数的含义。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求学生折纸,还要求学生用彩色笔画出阴影来表示四分之一。由于学生对二分之一已经理解,所以延伸到这部分知识很轻松。在辨认和应用方面,学生也能抓住分数的意义的实质来说明和辨认。
在巩固延伸教学内容,使学生做中得中,教师安排了“小小邮递员”和“在城堡中找几分之一”的游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升华,达到了寓教于乐,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心情下完成了游戏,也理解了教学内容,真正认识了几分之一。
结束部分重新回到了开始时的故事内容,使整堂课感觉严谨。
总之,整节课学生是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