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整理的平移教案【精选10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整理和练习图形和变换,巩固平移和旋转的表象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画平移的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数平移距离
1、观察43页第一题,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样数平移的距离。
2、动手涂颜色。
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样找到那条船的。
二、画平移后的图形。
1、先让学生给43页第二题的四个点标上记号。
2、问学生,图形移动3格上边的点移动几格?图形的大小还是保持原来的样子吗?
3、学生讨论,该怎么样画平移后的图形。
4、学生汇报方法。
5、老师总结:先找好四个点移动后的位置,再把四个点连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平移后的图形。
6、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第2题的两个要求。
7、独立完成44页第5题。
三、判断练习
1、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
2、判断哪些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
四、动手操作
1.自己动手或小组合作完成45页的做一做。
五、动手完成剪一剪。自学剪一剪,在全班展示作品。
教学反思:
结合动手操作,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平移现象。强调无论怎么平移,方向是不变的这个道理。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六册第242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图片,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简单图形平移。 2、在探索物体或图形的运动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世界,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将一个图形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进行平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课件,演示火车、电梯、缆车、风扇、旋转木马、钟摆摆动的动画。
师:这几种物体的运动方式相同吗?它们分别是怎样运动的?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你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分类吗?先在小组里商量商量吧,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要这么分?
学生说分类的方法
师:像上面这三种(火车、电梯、缆车)都是沿着直线运动的,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而像(风扇、旋转木马、钟摆)都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就称为旋转。
平移和旋转是物体的两种不同运动方式,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是很多的,你还见到过那些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学生举例说明。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移和旋转。
二、新知探索
1、观察讨论,感知平移的距离。
师:出示小兔搬家图,看这三只小兔正忙着搬家呢,出示简化的格子图,瞧,小房子的运动方式是什么?(平移)向哪个方向平移的?(右边)
小兔子们觉得累了就停下来休息。(出示3段录音)
第一只小兔说:你们看,我们的房子向右平移了3格。
第二只小兔说:不对,向右平移了5格。
第三只小兔说;你们说的都不对,我们的房子向右平移了7格。
师:你们同意哪种说法?在小组里说说。
学生汇报各自的想法。(结合画面指一指,动态演示平移的过程。)
2、动手实践,理解平移的距离。
师: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例图),在左边的图上找到一个你最喜欢的点,再到右边的图上指出它平移后的位置,并数一数,说说它向右平移了几个。
师:你选的是哪个点?它平移后的位置在哪里?平移了几格?
指名学生回答
师:还有谁和他选的不一样?你们找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都是7格吗?
我们再来看看,小房子到底向右平移了几格?(小房子整体动态演示)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并板书。
3、师:把书翻到第24页,看看金鱼图和火箭图分别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请仔细观察后完成书上的填空然后相互交流。
4、师:观察三组图形,在平移前和平移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学生发表意见。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物体或图形在平移前后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大小和形状都是不变的。
5、看图填一填,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三、巩固练习
1、做书上25页的试一试。
你能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吗?
(1)先在小组里交流你打算怎样画,再画一画。
(2)相互交流方法。可能是:
a)先把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右平移6格,再根据三角形中另外两点与这点的关系,画出三角形。
b)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向右平移6格,然后把三个点连起来。
(3)小结: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实际他们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先吧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向右平移6格,然后再把三个点连起来。
为了表示平移的方向,还应该画上箭头。
(4)那么大家画的对不对呢,你认为可以怎样检验?
a)看看方向对不对。
b)找两个对应点,数数它们中间的格子数对不对。
c)看看图形的大小、形状有没有改变。
d)同桌互相检验,对的握手祝贺对方。
2、谈话:请大家独立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5格后的图形,组织反馈。
3、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然后同桌检验。
四、拓展延伸
教你一招:在音乐声中多媒体演示将一个简单的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变成一组美丽的图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二年级下册P30——31页的例2、例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教材实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直观地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平移与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找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能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主题图、平移和旋转动画)、教材第121页的小汽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孩子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让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好吗?
游戏一、拉圈圈转转。
游戏二、开火车。
让学生感知游戏运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抽生回答)
师:看来大家都喜欢做游戏,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游乐场看更好玩的游戏,在玩中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2.课件出示游乐场的情景图。
3.观察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
4.提问:这些项目大家都玩过吗?谁能来玩一玩?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这些玩具的运动方法相同吗?那么你们四人小组想办法给它们分分类,看看可以分成哪几类?
2.操作要求:(1)小组合作讨论(2)怎么分类?为什么这样分类?
3.学生小组讨论、代表汇报分类的结果与分类的理由。(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分成两类。一类是缆车、滑滑梯;另一类是旋转飞机、飓风车。)
4.师归纳:像缆车、小火车、滑滑梯等沿着笔直的路线运动,在数学中这种现象叫做平移;像大风车、摩天轮、转椅等它们运动的路线是成一个圆,这种现象叫做旋转。
5.揭题并板书:平移和旋转。
三、自主探索,归纳新知
1.生活中的平移。
(1)师导入:拿出手工制作的小房子在桌面上向前推动,让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得出:小房子所做的运动是直直地运动,这种现象是平移。
那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举例说说。
(2)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面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学生边说边做。)
(3)请学生伸出手,模仿一下这些平移运动(出示课件开抽屉、推拉窗户、拉杆箱、工厂的传送带)
(4)课件出示例2的房子图。
谈话:这里有几座小房子,哪几座小房子能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
再问:小房子是朝哪个方向移动的?(向上平移)移动了多远?(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向上或向左等)
过渡:教师出示玩具小汽车做直线运动,让生观察并思考小汽车的运动是什么现象?
学生交流,说出玩具小汽车的车身运动是平移现象,小汽车的轮胎的转是旋转现象。
2.生活中的旋转。
(1)课件出示例3的三副图: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平移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在游乐园里,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2)说说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学生举例,请学生伸出手,模仿一下这些旋转运动。
3.区别平移和旋转
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两幅图中的运动方式,区别平移和旋转的不同。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并选代表汇报,然后教师板书。
4.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四、巩固练习,深化知识
1.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让学生拿出课前剪下的教材第121页的学具——小汽车,小组合作,沿着直线排一排,摆一排小汽车。(摆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小汽车的方向和大小不变。
2.学生在小组内拿出学习单,独立完成练习题。
交流展示汇报。
五、欣赏之美,体验成功
1.欣赏几何图案,感受旋转和平移现象美的魅力。(课件展示中老师进行讲解)
2、谈谈这节课自己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平移旋转
直直地运动围绕一个中心运动
方向不变方向改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换的兴趣。
重、难点:本节课主要来学习图形的平移,理解平移的含义,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由原始图形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感受平移
今天早上,同学们是怎样到校的?(骑车、走路)骑车、走路都是运动,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也是运动的,你们愿意看一看吗?
出示汽车图片,请你说一说汽车是怎样运动的?
出示电梯图片,请你说一说电梯是怎样运动的?
出示蝴蝶图片展开,请你说一说蝴蝶图片展开是怎样运动的?
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这样的运动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好,就以大家说的来命名(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在三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图形的平移是图形上所有的点沿着平行的方向等距离移动。平移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方向,一个是距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它的位置。(板书: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了。)
二、怎样平移
多媒体课件出示:小亭子做的是什么运动?(平移)
你能把小亭子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吗?
先回忆我们过去学习过的平移方法,看他先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个格子,又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可以把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尝试着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平移。(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以指点和帮助)
小组交流
反馈汇报
怎样才能把小亭子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
小亭子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4格
小亭子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6格。
小亭子向右下平移,斜着过去。
电脑演示三种方法
指导画法,选择一种方法,投影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边指边说是怎样平移的?
归纳提炼:学生自由发言,再次电脑演示,及时小结。
选择方法一:先确定几个关键点(图中三角形的顶点和正方形的四个顶点),接着把这几个点分别向右平移6格,再连成图形,这是沿水平方向平移,最后沿竖直方向,用以上方法把图形向下平移4格。
三、练习平移
1、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出示小船图,谈话:仔细观察小船是怎样平移的,并用手指出小船的起始位置和平移后到达的位置,看一看先向哪边平移了几格?再向哪边平移了几格。请你先在书上数一数,填一填。
你是怎么数的?(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对应点平移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小船平移了几格)
(2)电灯平移图,同上教学
(3)提问:这两幅图还可以怎样平移到达现在的位置?(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平移方法)
2、设计运用,引入生活。
(1)出示梯形图:按要求移动。
(2)出示船图:如果你现在是一名轮船的调度员,你的任务就是应客户要求,调度车辆到达指定地点,那么,你能用哪些不同的平移方法做到呢?试一试吧!
要求:为自己任选一题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小组长负责记录不同的方法,最后在全班交流。
3画平移后的图形。
(1)谈话:刚才我们已经学会看一个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了,如果请你画出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可以吗?请注意,为了清楚地表示平移的结果,我们可以把平移过程中画出的图形用虚线画,平移的最终结果用实线画。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
(3)投影学生作品,交流平移的过程与方法。
(4)转换练习。
教师出示一把直角三角尺,并投影出示格子纸。
把三角尺向下平移5格再向左平移3格;
把三角尺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3格;
个别学生上台按要求操作演示。(同桌练习,一人提要求,一人操作)
4体验平移的价值。
(1)出示两条直线,观察这两条直线,观察这两条直线,你发现了什么?(是平行线)
你怎么肯定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有无办法验证?
(2)学生默读课本65页第3题,按书上办法操作。
(3)观察画出的两条直线,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说一说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吗?
小结: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直尺,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然后把三角尺沿着直尺平移,在沿三角尺的同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样,先后画出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
(4)学生尝试这种方法画平行线。鼓励学生可以画不同的一组平行线。教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5)你能用这种方法检验刚才观察的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吗?
四。全课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我们做了哪些事情?你对什么印象最深?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图形的平移
形状、大小位置
平移不变变了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1-43页的“平移和旋转”。
教材简析:
平移和旋转是新课程新增的一个内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从儿童空间知觉的认知发展来说,是从静态的前、后、左、右的空间知觉进入感悟平移和旋转这一动态的空间知觉。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但作为数学概念则是第一次和学生见面。因此本课教学应从大量感性、直观的生活实例入手,让学生在以往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知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征,然后通过观察思考,操作验证的学习方法掌握平移的方法,为今后学习平行线和推导基本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等几何知识作铺垫。
对象分析:
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只是不知道这两个专门术语,也不会有意识地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中引导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本学段的学生正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他们观察图形的平移常常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大部分学生会把两幅图之间的距离看作是平移的距离。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1、让学生在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的基础上会区别这两种现象。
2、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1、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2、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实验用的方格纸,小房子纸片,学生画图用的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
1、呈现学生在学校快乐体育场活动的场面,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学生同桌交流,说说如何按不同的运动方式把它们分一分类。
3、学生汇报如何分类,建立平移和旋转的表象。
4、教师小结:像刚才这些直直地移动是平移现象;而像吊环、旋转椅和跑步器这样转动的现象是旋转现象。
5、出示课题:平移和旋转。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孩子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按照运动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对比等思维过程,能对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了解得更深刻,初步形成了比较清晰的表象。】
6、请孩子们静静地想一想物体平移的时候是怎么动的,旋转的时候又是怎么动的。
7、想好的同学站起来做一个平移的动作。学生出来展示时,其他学生观察归纳平移的特征:物体平移后,它自己的方向和大小都是没有改变的。
8、想好的同学再做一个旋转的动作。一学生出来展示。
9、结合课本练习和生活实例,判断哪些现象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10、举例说说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做一个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动作,实际上是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上,让他们用独创的形体语言来表示这两种运动方式的特征,从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充分感知这两种运动方式。通过操作、判断和发现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帮助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概念,并能正确地区分几何空间中的这两个数学概念的特征,从而突破知识建构过程中的困难。】
二、探究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初步感知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同学们,老师请来了5位熟悉的客人(课件出示5个福娃)。它们很爱运动,(课件演示前三个福娃逐一消失。)它跑到同学们中来了。
(2)找福娃。(以教室中比较中心的位置为标准)给学生提示:第一个向某同学的左边平移了1个位置,猜猜它在谁的位置?第二个向某同学的右边平移了2个位置,猜猜它在哪里?第三个向某同学的前面平移了3个位置,猜猜它在谁的位置上?
(3)用课件显示福娃平移过程,总结回顾刚才找福娃是根据它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来确定它的位置的。
【设计意图:引入学生喜爱的福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猜一猜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要关注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这两个参量。】
2、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1)引入小故事:《蚂蚁搬家》(视频课件,两只小蚂蚁在房子的一前一后搬房子。)
(2)学生猜想:哪只蚂蚁走的路长一点?
(3)利用学具(方格纸和小房纸片),小组合作交流,操作验证上面的猜想。
①引导学生找平移前后的对应点。
②四人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猜想。(学生可能用数方格或用小房纸片移一移的方法等,操作验证谁走的。路长。)
③学生汇报验证方法和结果。回顾上面的猜想,对学生作出及时的评价。
④回顾数方格的方法,优化学习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小房子的平移过程。
(4)如果当时有一面小旗插在前屋檐上,小旗平移了几格?
如果小旗插在后屋檐上呢,它又向哪边平移了几格?
小房子平移了几格?
(5)引导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6)小结:由于平移的过程中,图形中每个点都向同一个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所以要知道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找出对应点,数一数两点之间有几格就行了。
【设计意图:用小故事引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操作验证,让学生知道物体平移的过程中,它的每个点走过的距离都是一样的。知道物体平移了几格,可以抓住特征点,数一数两个对应点之间有几格就行了。让学生大胆猜想,并亲身动手验证猜想,目的是避免学生误认为两幅图之间的距离就是平移的距离。】
三、实践体验,巩固提高。
1、让学生用自己的结论尝试解决下面的问题。(课本41页上的内容)。
(1)移:请全体学生把小房纸片一格一格地平移到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2)说:小房子向哪边平移了几格?(出示向右移的图)你是怎么知道的?
(3)练:小房子向( )平移了( )格。
2、蚂蚁发现搬家的时候漏了一些宝贝忘记拿了。于是马上坐船回去,它们的船向右平移了4格。请你找出平移后的船,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活动:①走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长时间。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听说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
1、复习已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
(学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说出表示的符号并板书;说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长约2( );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高约452( );
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约8( );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厚约15( )。
导入:拇指峰上住着谁呢?
二、认识千米:
1、生活中的千米
(1)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公里 KM)
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听过或看过千米?
(2)播放相片:这是曹老师在从无锡到宜兴的高速公路上拍摄到的一些镜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①指路标志:(距宜兴?千米) ②限速标志:
③汽车的里程表、时速表: ④地图:
(3)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
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①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②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4)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产生了什么初步印象?
2、教学1千米与1000米:
现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一起来看:
(1)播放录象:(走100米的镜头)看,这是我们昨天在操场上活动时拍的录象,我们数了数,走100米大约要200步。
板书:走200步的路约是100米
(走200米的镜头)现在走了200米,大约花了3分钟?
板书:走3分钟的路约是200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长),下面的小志愿者们走的路就更长了,我们一边看,一边认真数一数:他们一共走了几个100米?
(录象快放部分学生走10个100米的镜头)
(2)同学们想一想:把这10个100米连起来,该有多长啊!把答案写在纸上好吗?
板书:1千米 1000米 这两种写法都对吗?为什么?它们表示的长度虽然是一样的,可也有不同点,你发现了吗?
1千米=1000米,读来不易区分,你能巧用停顿,把它们区分开吗?
(生读)
(3)小结: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3、感知、体会1千米
(1)咱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00米,( )圈是1千米。有的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50米,( )圈是一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 )是一千米。
(2)在脑子里猜测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
(3)让我们跟着摄像机镜头到校门外的大街上去走一走,看看一千米究竟有多长?(播放录象)
请学生闭眼在脑海里把这段路走一遍。
(4)估计:看了录象,你知道从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呀?你们怎么估计1千米的距离?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组内讨论)
板书:人走15分钟的路约是1千米
人走20xx步的路约是1千米
汽车行驶1分钟的路大约是1千米
(5)建议学生课后用这些方法验证刚才的猜测想象。
(6)引导:那我们班哪个同学的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7)曹老师家离学校约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曹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简述理由?
(8)森林公园
看了画面,你知道哪些信息?26千米远吗?你会怎么去森林公园?
(9)小结:学到这儿,大家肯定对千米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三、巩固新知,实际应用:
(1)你们的收获可真多,我来考考你:
4千米=( )米 3000米=( )米
9千米=( )米 6000米=( )米
(2)小朋友们看过国庆50周年的阅兵式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完成填单位)
(3)咱们中国的铁路也很发达,估计铁路的长度:(想想做做6)
(663 1157) (组内交流估计方法与结果)
(4)三( )班千米录
四、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它就是公里,也可以用㏎表示。它住在五指山的拇指峰上。伸出你的左手,掌心向自己,看,你也有一座五指山,有了它,你就可以牢牢地掌握长度单位间的关系了。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4平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平移的概念,发现并归纳平移的性质,学会利用平移绘制某些特殊的图案。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操作、探究、归纳和总结平移性质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体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平移的有关定义及平移的性质。
难点:
1、对平移的两要素的理解;
2、如何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问题。
四、学情分析
对于理解掌握平移的概念及性质,学生要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同时必须具有线段相等及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储备。七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对新知事物满怀探求欲望的阶段,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
五、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景 感知平移
活动一 观看:李老师的生活片段(视频)
片段一 开窗户
片段二 开抽屉
片段三 开车
片段四 乘坐电梯
看完后,我将引导学生仔细分析从中抽象出的平面图形的变换,提出问题:“在刚才的过程中,图形是怎么移动的呢?”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不难得出:“图形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的”。
【设计意图】
1.以老师的生活片段作为引入,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力,进入情景,感受生活中的平移。
2. 渗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思想。
动手操作 探究平移
活动二 观看下列美丽的图案,并回答问题.
(1)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2)能否根据其中一部分绘制整个图案?
在老师用动画演示的启发下,经过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大家将达成共识:
“可以将其中的一部分沿一条直线移动,得出若干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组合成图案”。
活动三 指导学生用平移的方法绘制图案
请大家试试看!在一张白纸上划一条直线,将手中的硬纸板图形沿着这条直线移动,并把每一次移动后的图形画下来!
我先在黑板上演示,然后学生动手作图,完成后用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同学的作品,并告诉学生:“我们刚才做的就是将图形进行平移”。
【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平移可以创造生活中的美,并进一步加深对平移的印象:
“一个图形的整体沿一条直线移动”。
合作交流 学习平移
1.平移的定义: 将一个图形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接着我将引导学生关注定义中包含平移的两要素:方向和距离。
对应点的定义: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多媒体再一次演示平移,学生很容易得出平移的第一条性质: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接着,我要求学生观察课本P28图中A、B、C点与它们的对应点的连线,并提问:“这些线段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呢?”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对线段大小的比较和平行线的判定的方法。在这里他们可以使用刻度尺、量角器、圆规等工具,通过度量线段、画截线和比较角的大小等方法,探究出平移的第二条性质:
(2)连接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设计意图】
在了解平移定义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猜想、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探讨出平移的性质,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协作意识,又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师生互动 应用平移
1、请大家举出生活中平移的现象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寻找身边的平移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他们学好数学,将来更好地让“数学服务于生活”。
2、 例题1.
(1)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 )
B
A.位置B.大小 C.形状 D.位置、大小和形状
(2)在平移变换中,连接对应点的线段( )
A . 平行不相等 B. 相等不平 C. 平行且相等 D. 既不平行,又不相等
(3)经过平移,图形上每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不同 B. 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C. 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相同 D. 无法确定
【设计意图】
为了学生加深对平移性质的理解,突破了重、难点。
例题2.下列变换中可能属于平移的有哪些?
C A B
【设计意图】 D E
强调平移“是图形沿一条直线运动”,让学生意识到“不符合平移性质的不是平移”,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3、 练习:
(1)下图中,每个方格的边长为一个单位长度,左边的小船是右边的小船向平移 单位长度后得到的;
(2)请找出A、B、C的对应点A′、B′、C′;
(3)请找出与线段AA′相等且平行的两条线段,它们的长度是多少?
【设计意图】
练习题的设计,是为了巩固对平移两要素与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实现重、难点的落实,
并为下一步“平移作图和用坐标表示平移”的学习作好铺垫。
小结拓展回味平移
1. 欣赏与回味(一)
用同样的基本图形绘制的图案,其效果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设计意图】
通过对图形欣赏和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用同样一个基本图形,如果平移的方向不同或平移的距离不一样,将会产生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从而加深对平移的两要素的理解。
欣赏与回味(二)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多媒体绘制这幅图片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用一个基本图形通过不同的平移可以构造出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运用平移设计图案的兴趣。
2. 请大家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平移的定义—平移的两要素
——平移的性质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41、42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的第1、3。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具准备:投影仪、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小朋友们,上个周末我和聪聪、明明一起去了一个地方。想跟我一起去看看吗?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不同)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学生说分类方法)在游乐园里,像(点击出现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定格画面)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而(点击出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现定格画面)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齐读课题)
二、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明明想问问你们:(课件出现明明及声音。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学校的观光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只要是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想)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请坐。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生说怎么做的)
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听!聪聪在邀请我们呢!(聪聪:小朋友,快来移移看!)
2、移移看
(1)图上有一所小房子,现在我们要把它向上平移5格,你知道该怎么移吗?(生说)好,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再问,小房子是向哪个方向移动的?(向上平移)移动了多远?(5格)(2格)
你是怎么知道的?
图形的每一条边都向上平移了5格。
(2)现在小房子要向右平移7格,小房子又该怎么平移呢?(自己说说看)
(生: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条边都要向下平移7格。)
说得真棒,瞧!(课件出示移动)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条边都要向下平移7格。小房子向()平移了()格。
平移时,我们先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再通过某一条边确定平移的距离。
(3)小房子又平移了两次(课件出示定格画面),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翻开书41页,填在书上。
两生汇报,问怎么想的。(展示台)
我们再来看看,(课件出示)小房子一样的举手!
3、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明明还想问问你们: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小朋友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师在生中看说。)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课件欣赏)
三、小结:
你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又是旋转吗?
四、练习、活动
1、区别平移、旋转。
你能区分平移和旋转了吗P43、3
2、老师想送给你们一条小船。请你把向右平移四格后得到的小船涂上颜色。P43、1
3、活动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移和旋转,下面就用我们的学具来拉一拉,转一转,去感受平移和旋转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学生活动,然后请上台展示。)
学习目标:
1、 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概括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基本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2、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和对应角分别相等的性质。
学习重点:平移的基本内涵与基本性质。
学习难点:平移特征的探索及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回忆游乐园内的一些项目,如:旋转木马、荡秋千、小火车、滑梯……
(引出第三章内容: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并进行初步分类,引出本节课研究内容:生活中的平移。)
2、观察图片中传送带上的电视机与手扶电梯上的人,回答以下问题:
(1)传送带上每台电视机做什么运动?手扶电梯上的人呢?
(2)传送带上的电视机的形状、大小在运动前后是否发生了改变?手扶电梯上的人呢?
(3)在传送带上,如果电视机的某一按键向前移动了80cm,那么电视机的其他部位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了多少距离?
(4)如果把移动前后的同一台电视机的屏幕分别记为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H(课件演示),那么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的形状、大小是否相同?
二、探索过程:
(一)、平移的概念: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举一些生活中平移的实例。
(二)、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
1、想一想:(课件演示)
(1)在上图中,线段AE,BF,CG,DH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图中每对对应线段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3)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2、归纳平移的基本性质:
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3、做一做:(课件演示)
(1)如图所示,△ABE沿射线XY的方向
平移一定距离后成为△CDF.找出图中存在
的平行且相等的三条线段和一组全等三角形。
(2)图中的四个小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边长为2cm,能通过平移△ABC得到其它
三角形吗?若能,请画出平移的方向,并
说出平移的距离。
三、随堂练习:(投影)
填空:
(1)将线段AB向右平移3cm得到线段CD,如果AB=5 cm,则CD=_____cm.
(2)将∠ABC向上平移10cm得到∠EFG,如果∠ABC=52°,则∠EFG=_____°,BF=_____cm.
(3)将面积为30cm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向下平移20cm,得到△MNP,则△MNP是_____三角形,它的面积是_____cm2.
图中小船经过平移到了新的位置,你发现少了什么?请补上。
四、知识拓展:(课件演示)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D,AD 五、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活动过程:观察——分析——探索——概括。 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 六、图案欣赏:(投影) 七、作业:课本习题3.1中的第1、2、3题。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等过程,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2、能够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分析、欣赏,以及亲手拼摆等过程,培养学生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2、在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和欣赏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 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三、教学难点 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四、教学方法 探索、发现法。 五、教具准备 电脑演示图片,平移图形的过程。 投影片三张: 第一张:(记作投影片3.2.2 A); 第二张:做一做(记作投影片3.2.2 B); 第三张:议一议(记作投影片3.2.2 C); 正六边形的纸片数百张。 六、教学过程 Ⅰ、巧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 [师]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美丽的图案(出示投影,放图片:课本P41~P42的图;也可另外找一些平移图形的图案),这些图案都是由基本图形平移组成的,那么怎样平移基本图形就能得到美丽的图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一些图案中的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Ⅱ、讲授新课 [师]现在大家来看图案1(出示投影图片:课本P41的第一幅);观察图案,并回答。(出示投影片3.2.2 A) (1)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 (2)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平移而形成? (3)在平移的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生甲](1)图案中的六条小狗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只是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由此可知:这个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基本图案"得到。 [生乙](2)这个图案可把"一只小狗"看做"基本图案",通过上下、左右平移得到,平移的距离等于左右相邻(或上下)两只小狗之间的水平距离(或垂直距离)。 [生丙]这个图案还可把中间上下的"两只小狗"看做"基本图案",通过向左、向右平移得到,平移的距离等于左右相邻两只小狗之间的水平距离。 [生丁]这个图案也可把最左边的上下的"两只小狗"或最左边上下的"两只小狗"看成"基本图案",通过向右(或向左)依次平移得到,平移的距离等于图案中的左右相邻两只小狗的水平距离。 [生戊]这个图案也可把水平的"三只小狗"看成是"基本图案",通过向下(或向上)平移得到,平移的距离等于上下垂直的两只小狗的垂直距离。 [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精彩,(边叙述边在电脑上演示平移过程),这个图案既可以把一只小狗看做"基本图案"进行平移得到,又可以把两只小狗、三只小狗看做"基本图案"进行平移得到整个图案,在这些平移过程中,只是平移的距离不同而已。 接下来,大家想一想第(3)问。 [生己]在平移的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有所改变。因为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而改变图形的位置。 [师]很好,大家看屏幕(用电脑动画再次演示平移过程)。从平移的过程中,进一步说明了平移的特征: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了解了平移的特征后,大家分组来动手做一做。(出示投影片§3。2。2 B) 在下图中,左图是一个正六边形,它经过怎样的平移能得到右图?自己动手做做看,你能得到右图的图案吗? (学生分组后,教师把预先剪好的大小相同的正六边形分发下来,让学生进行实际拼摆,老师巡视指导) [生]我把一个正六边形经过连续平移,就可以得到右图的图案。 [师]同学们通过拼摆,进一步理解了平移的基本内涵,接下来大家想一想,与同伴议一议下面的两个图案(出示投影片§3。2。2 C)。 (1)在图(课本P64的图3—10)中,左图是一种"工"字形的砖,右图是怎样通过左图得到的? (2)图(课本P65的图3—11)可以看做什么"基本图案"通过平移得到的? [生甲](1)先把左图沿上下方向平移,再沿左右方向平移便可得到右图。 [生乙]也可先把左图沿左右方向平移,再沿上下方向平移得到右图。 [生丙](2)不考虑图案颜色的情况下,可以把"一只天鹅"看成"基本图案",通过平移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图案。 [生丁]如果把相邻的两只不同色的天鹅看做一个组合,那么"基本图案"可以是一个组合,两个组合……直到所有的天鹅。 [生戊]如果不考虑颜色时,可以把同一行的天鹅看做是"基本图案",通过上下平移就可得到如图所示的图案。 [生己]如果不考虑颜色时,也可以把同一列的三只天鹅看做"基本图案",通过左右平移就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图案。 [师]很好,这是一个通过平移得到的复合图案,图案的许多部分可以通过平移而相互得到。接下来我们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Ⅲ、课堂练习 (一)课本P65随堂练习 1、分析奥运五环旗图案形成的过程(不考虑图案的颜色) 解:在不考虑图案颜色的情况下,五个环之间可以通过平移而相互得到。 2、如图,在正六边形中剪去一个与其边长相同的正三角形,并将其平移到左边,形成一个新的图案。用这个图案能否得到类似于图3—9右图的图案呢?与同伴交流。 解:可以得到类似于图3-9右图的图案。如下图。 (二)看课本P64~P65,然后小结。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探索了图案中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了解了每个图案由于"基本图案"选取的不一样,则平移关系也不一样,尤其是一些复合图案,它的许多部分可以通过平移而相互得到。 Ⅴ、课后作业 (一)课本P65习题3.3 1.2 (二)1、预习内容P66~P67。 2、预习提纲: (1)旋转的定义。 (2)旋转的基本性质。 Ⅵ、活动与探究 有两个都是由十四个小方块组成的图形,你能不能沿着分格线把它们分别剪开成七块由相邻两个小方块(按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组成的矩形? 如果行,就请你剪剪看。如果不行,你能不能讲清楚其中的道理? 过程:通过本题的活动——剪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初步的说理能力。 结果:可以把左边的图形用好几种方法剪成七个符合题意的矩形,但对于右边的图形,不论你怎样剪都剪不出七个符合题意的矩形。 什么道理呢?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分别将这两个图形中的十四个小方块按黑白相同的原则加以涂色,那么,按题目要求所剪成的七块矩形必定都是由一块黑色小方块和一块白色小方块所组成。由于左边的图形是由七块黑色小方块与七块白色小方块连成一个整体所组成,因此它可以剪出七个符合题意要求的矩形,而右边的图形中黑、白小方块的数目不相等,所以无论怎样剪都剪不出七个符合要求的矩形。平移教案 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