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拔萝卜》教案(优秀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活动目标:
1.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之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2.能够根据故事情节模仿各种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活动准备:
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老鼠等手套娃娃若干;萝卜胸饰若干;《拔萝卜》伴奏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教师出示萝卜头饰,引出故事主题。
教师:看,这是什么啊?(教师出示萝卜头饰)教师:这个啊是昨天有一个老公公种的一个萝卜,老公公每天都给它浇水、施肥,萝卜越长越大。后来啊老公公想把萝卜拔出来,可是怎么拔也拔不动,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想不想知道呢?那好,现在啊,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就是有关这个萝卜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听?
二、展开部分(1)教师操作手套娃娃,讲述故事,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正确回答。
教师:老公公萝卜呀拔不动,我们看看,老公公会用什么办法拔萝卜呢?(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教师:最后萝卜拔出来了没有啊?那是怎么样拔出来的呢?有谁一起拔的啊?
教师:这么多人,人多的力量是不是很大啊?
(2)再次讲故事,请个别小朋友用手套娃娃进行故事表演教师:那好,那我们现在也一起来拔拔这个萝卜好不好?我请一个小朋友来用手套娃娃表演。
(教师请个别小朋友上来表演,请小朋友试着和老师一起讲,主要掌握“来拉,来拉” “‘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这两个句子)教师小结:恩,人多的力量真是大啊?那小朋友想想再拔一次这个萝卜啊?那好,现在啊,我们大家一起来把这个萝卜拔出来!(教师引导全部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三、结束部分教师引导全部幼儿一起表演故事。
教师:这么大的萝卜,小朋友们有没有拔出来啊?萝卜拔出来了小朋友们开不开心啊?
四、活动延伸将手套娃娃放进语言区,幼儿可以在那里继续边用手套娃娃自己表演并讲述故事情节。
活动目标:
1、学习按萝卜的一种特征(大小或颜色)分类。
2、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4、发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活动准备:
1、小兔胸饰每人一个。
2、两个大萝卜,里面有大小不同的萝卜和红、白萝卜。
3、大、小、红、白标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兔宝宝。
兔妈妈:我是兔妈妈,你们是谁呀?
幼儿:我是兔宝宝。
兔妈妈:我们最喜欢吃什么呀?
幼儿:萝卜、青菜等。
兔妈妈:今天妈妈就带宝宝们去拔萝卜,萝卜地很远的,来,我们两只小脚并拢轻轻地跳。
二、学习按萝卜的大小分类。
1、拔萝卜。
萝卜地到了,我们一起来拔萝卜。妈妈拉住萝卜叶子,后面的宝宝拉住前面宝宝的衣
服,一起用力拔。(拔萝卜的音乐)萝卜拔出来啦。
2、幼儿观察,找出萝卜的不同点。
这些萝卜有什么不一样?(有的萝卜大,有的萝卜小)
3、用语言表达自己捡的萝卜的特征。
宝宝每人捡一个萝卜。你捡了一个什么样的萝卜?宝宝把萝卜举起来,说:我捡了一个大或小萝卜。和旁边的宝宝说说。
4、巩固认识大小标记。
妈妈这里有一个大篮子,一个小篮子,还有两个标记。这是什么标记?送给哪只篮子?
5、按萝卜的大小分类。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大小,并用身体语言认识和理解大小标记。
2、学会看标记给物体进行大小分类。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并体验其乐趣。
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种满萝卜的一块地。
2、大小篮子各一个,录音机,音乐磁带《拔萝卜》
3、兔妈妈头饰一个,人手一个小兔的胸饰。
活动过程:
一、按萝卜特征分类。
师:“小兔子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家的萝卜丰收啦!今天妈妈带你们去田里拔萝卜好吗?”
1、在《拔萝卜》的音乐声中,兔妈妈拔出两个大小不一样的萝卜。
师:“好,妈妈先来拔!”“你们看,这两个萝卜有什么不一样?哪个大?哪个小?”
2、出示两个篮子。
师:“我们把拔好的萝卜放到篮子里,小兔子们,你们说说看,这两个篮子有什么不一样?”(一个篮子大、一个篮子小)
“你们说,大萝卜应该放在哪个篮子里?小萝卜呢?”
教师请个别小兔子来放,边放边说:“大萝卜放到大篮子里,小萝卜放到小篮子里。”
3、小兔拔萝卜,并给萝卜分类。
师:“现在,妈妈要请兔宝宝们自己来拔萝卜了,小兔子们听清妈妈的要求,拔两个不一样大小的萝卜,然后坐在妈妈身边。请个别幼儿把萝卜放在对应的篮子里,并且要学说一句话:大萝卜放到大篮子里,小萝卜放到小篮子里。
二、认识大小标记。
1、教师指着大篮子问:“小兔子们真能干,一会儿就拔了这么多的萝卜。看看这个篮子里装的是什么?”(大萝卜)大萝卜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
(教师出示大标记)大标记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观察并模仿大标记(两只手伸出来,两脚分开,表示大的意思。)
指着小篮子问:“这个篮子里装的是什么?”(小萝卜)小萝卜又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幼儿观察模仿小标记(这个小人啊,身体转过去了,只看到了后面的头发,他的手靠着身子,两脚并拢,表示小的意思。)
三、游戏巩固认识大小标记。
师:“我们来做游戏啦,兔妈妈拿出什么标记,小兔子们就做什么动作,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1、游戏《找朋友》
师:宝宝们做得真棒!妈妈这儿还有好多大小标记,我请每个兔宝宝过来拿一张标记。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
(1) 大标记找大标记作好朋友
(2) 大标记找小标记作好朋友。
2、为萝卜匹配标记。
师:“小兔子们,这个篮子里装的是什么萝卜?应该选哪个标记贴上去?”(请小朋友将自己手中的标记贴在相应的篮子上)
并且边贴边说:“大标记送给大萝卜,小标记送给小萝卜。”
四、按大小标记进行分类。
师:“小兔子们手里还有好多萝卜呢,我们把这些萝卜送到有大小标记的篮子里吧。(要求边送边说:大萝卜送给大标记,小萝卜送给小标记。)
五、结束部分。
师:“今天,小兔子真不错,不仅帮妈妈拔萝卜,还认识了大标记和小标记,我们的周围也有大的东西和小的东西,我们一起找一找,好吗?”
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8以内数的数量关系,理解数的`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空塑料瓶若干(是幼儿人数的3—4倍)
2、豆子若干
3、8以内数量的实物纸条(贴于塑料瓶上)
4、8以内数字卡(用作门牌号)
5、8内数字胸卡(稍多于幼儿人数)
(三)活动过程
1、装饰新房
(1)(出示塑料瓶)师:这是豆宝宝的新房子,我们来帮豆宝宝把新房打扮更加漂亮。看,这里有许多漂亮的图片,把它们装饰到新房上去。
(2)提出操作要求:先数一数瓶上纸条上的点子是多少,找出比点子数多1的实物图片,贴在瓶上。
(3)幼儿操作,鼓励幼儿多做几个。
(评析:教师留给幼儿充分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难易程度不一的瓶子做,也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瓶子做,充分体现了个体差异性。)
(4)集中交流幼儿的操作情况。
(幼儿A:我做了3个瓶子。这个瓶子上有4个点,我选择了5只小兔子贴在这儿。这个瓶子上有7个点,我贴了8个萝卜。这个瓶子有2个点,我贴了3棵树。
幼儿B:我和他做的不一样,我先找了5只小猴,再找4个点子的瓶子贴在上面。
幼儿C:我只做了一个瓶子。)
(5)小结:我们知道了比*少1的是*,并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有顺序的排列。
(评析:通过小结,把幼儿刚才通过操作所获得的感性经验提高,形成数学概念,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2、豆宝宝搬家
(1)师:新房装饰好了,我们要请豆宝宝住进新房。
(2)提出操作要求:数一数瓶上纸条上的点子是多少,那么这间新房就住比点子数少1的豆宝宝,然后还要贴上门牌号,门牌号上的数字和豆宝宝的数量是一样的。如是7个点子,就住6个豆宝宝,找出数字6,贴在瓶盖上。
(评析:这个环节的要求和上个环节的要求是递进的关系,难度提高了,步骤也复杂了。不仅要感知数量关系,而且还要巩固数量与数字的匹配。这种层层递进,由易到难的操作,有助于提高幼儿的逻缉思维能力。)
(3)幼儿操作,鼓励幼儿多做几个。
(4)相互交流自己的操作情况。
(评析:相互交流可以提供给每个幼儿说一说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
(5)小结:我们知道了比*多1的是*,并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有顺序的排列。
3、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
(1) 师:豆宝宝住进新家了,我们让它们美美睡一觉吧。刚才帮豆宝宝搬了家,有点累了,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2)幼儿按意愿选择数字胸卡贴于胸前。
(3)游戏开始:请一幼儿念儿歌“嘿嘿,我是7,我的朋友在哪里?”“在这里”。是8和6的幼儿排在7的左右,并开火车出活动室。
(评析:虽然是较传统的游戏,但它能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8以内数的数量关系,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数量关系概念,而且还能活跃一下气氛,使幼儿能在较轻松的氛围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活动评价
1、这是一次快乐的数学活动。营造出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判断、自己探索的学习氛围,极大地体现了幼儿是活动主体的教学原则。
2、这是一次有趣的数学活动。幼儿通过贴图片,把豆豆装进瓶子里,贴门牌号,做找朋友游戏等一系列的动态过程,极大地调动起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3、这是一次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的数学活动。每一个活动环节都有关联,又层层递进,这样有助于幼儿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训练思维,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活动背景:
在数学活动中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利用幼儿平常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活动,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与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这一难题的最好的方法。收获的季节,幼儿与教师收集了许多种子,有一个幼儿提出了一个问题:冬天来了,种子会不会冷?我与幼儿一起想了许多让种子免遭寒冷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就设计了为种子找新房,帮种子搬家的情节,既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又通过摆弄种子帮助幼儿感知数量关系。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2.熟悉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用不同的声音和语调来表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学说短句:“,快来帮我拔萝卜”!
活动准备:
1.实物萝卜一个、老爷爷、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花猫、小耗子的头饰。
2.多媒体课件,拔萝卜音乐。
活动过程:
(一)第一环节中,我应用了实物演示法,首先我出示萝卜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出示萝卜),然后通过提问的方法,请幼儿说一说这是什么,猜一猜萝卜是谁种的。为下面活动的开展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第二个环节中,我应用语言情境法生动的讲述故事请幼儿欣赏,让幼儿简单的了解故事内容。在观看的过程中,培养幼儿认真、安静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首先我向幼儿提出倾听要求“故事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让幼儿带着问题听故事。这
(三)第三个环节:理解故事,学习故事语言,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1.首先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播放课件),针对故事内容提出问题:“那么大一个萝卜老公公一个人拔的动吗?那么老公公请谁帮忙?是怎么喊的?老婆婆又是怎么说的?”请幼儿分别模仿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声音和动作来喊,要求幼儿模仿老公公与老婆婆两种不同度往下沉的声音,如果幼儿表现力不够,可以让幼儿通过听录音比较后来把握。用正确的语言,语调为幼儿做出示范在小班年龄段是必要的。
2.用同样的方式学习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老鼠的语气。要求小姑娘说的欢快,响亮;小狗的声音顽皮些;小猫说的可爱些;小老鼠的细声些。同样是以幼儿创设想象肢体动作和语调为主,在想不出的情况下,我应用示范法,首先和小朋友进行师幼对话,在教师的示范中让幼儿有个参照性,从而调整自己对人物语言色彩的理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理解故事主题,也是本节活动的难点。
提出问题:“为什么老公公一个人拔不动萝卜?为什么老公公请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老鼠后就拔的动了?“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幼儿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幼儿对故事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进而提出问题:“平时老师看见地上有许多积木没有整理,只有老师一个人整理不完,那怎么办呢?”让幼儿知道可以请小朋友一起来整理,人多力量大一会就整理好了。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理解故事,运用故事中道理来理解生活。
(四)第四环节是通过故事表演,进一步体会人多力量大。
1.首先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戴头饰分组表演故事(展示头饰)。
2.然后,出示萝卜道具,瞧,我们班也长了个大萝卜,先请一个小朋友来拔一拔,拔不动,所以邀请全班幼儿一起来帮忙,从而进一步体现故事的欢乐性,将活动推到一个。最后在《拔萝卜》的音乐中结束活动。
活动目标:
学习歌曲表演《拔萝卜》,并在乐曲句首重音处开始,合拍的做拔萝卜动作。
想象和模仿歌曲中各角色的行走动作。
注意自己做拔萝卜动作时,与同伴的方向一致。
活动准备:
听过故事《拔萝卜》,熟悉故事情节。《拔萝卜》教学挂图,以及各角色的头饰。
活动过程:
复习歌曲《买菜》。集体复习,有表情的歌唱。即兴表演。出示教学挂图,师生共同回忆《拔萝卜》故事情节。学唱歌曲。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边唱边指图)幼儿逐段按角色的累加进行跟唱。想象并模仿萝卜以及各角色的行走动作。模仿拔萝卜动作。在座位上学习在乐句首重音处开始“拔萝卜”。教师边唱歌曲第一段边做老公公拔萝卜的动作,然后引导幼儿创编老婆婆走路动作,并与幼儿共同模仿。接着一起边唱第二段歌曲边做拔萝卜动作。以下几段组织方法同上。分角色表演。教师为志愿表演者分配角色,戴上头饰。并提出表演要求:各角色要大声应答“哎!来啦!”并在应答中,模仿该角色的走路动作,站在前一角色的后面。努力做到从第一个强拍开始做拔萝卜的动作。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先让孩子听听音乐,熟悉的东西可以让孩子更感兴趣,事实证明了我的想法,当孩子听到熟悉的旋律以后,一个个都能跟着音乐哼起来了,然后在音乐的伴奏下,我就顺势进行了表演《拔萝卜》,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兴趣就更大了。于是,我就让先孩子在自己的座位上学习在乐曲句首重音处开始“拔萝卜”,然后我们一起一段一段的做每个角色的动作,一起创编不同人物的动作,然后选出比较好的动作,大家一起模仿。在大家的努力之下,一个完整的歌表演就很快的完成了,在分角色进行表演的时候,我让孩子自己分配角色,并给不同的角色于相应的'头饰,而且提出表演的要求:各角色要大声应答“哎!来啦!”并在应答中,模仿该角色的走路动作,站在前一角色的后面。最主要的是让孩子听清楚音乐的重拍,从第一个强拍开始做拔萝卜的动作。歌曲《拔萝卜》就是一首富于生活情趣的材料,在民间广为流传,传诵了几代人的音乐,如今再次搬进课堂,给孩子以全新的概念和诠释。在教学时,我让幼儿先听一听歌曲的旋律,熟悉的音乐带给孩子的是一种主动向往的情绪情感。这时我就伴着音乐进行边唱边舞的示范,让孩子们通过情境表现来体会歌曲内容,从而在歌词中找到与生活中相似的情趣,并引着幼儿学习和表演。这首歌曲内容生动、画面感强、语言生活化,常作为教学内容并被孩子们喜欢,也更容易引发幼儿兴趣的教学范例,旋律起伏不大、歌词语言明了、画面清晰可辨。《拔萝卜》这首歌曲不仅它的音乐、节奏、内容让孩子觉得感兴趣,更难能可贵的是歌曲里面蕴涵的意义,它让孩子知道团结就是胜利的真正含义,它让孩子知道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更好的完成一件事。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拔萝卜》的旋律和内容,初步学习合拍地做拔萝卜的动作。
2、借助桌面教具和操作和游戏活动,了解歌曲中的角色,学习创编角色表演动作。
3、乐意接纳同伴的创编动作,在与大家共同活动中初步感受到人多力量大。
活动准备:
1、幼儿听过《拔萝卜》的故事。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和桌面教具。
3、桌面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拔萝卜》或桌面教具,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名称和角色。
教师:这是谁种的萝卜?
2、幼儿边看教学挂图或演示教具边欣赏歌曲,熟悉歌曲的内容和旋律。
——教师:老公公种萝卜,萝卜长大了,老公公去拔萝卜。
——教师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观看教学挂图,或看教师用桌面教具表演老公公拔萝卜。
教师:老公公拔不动萝卜,找谁帮忙啊?(启发幼儿说出:老婆婆来帮忙拔萝卜)。
——教师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观看教学挂图,或教师用桌面教具表演老公公招呼老婆婆帮忙拔萝卜。
——教师启发幼儿说出帮助老公公拔萝卜的其他角色,并依次指教学挂图或操作桌面教具来表演歌曲。
3、教师引导幼儿动作参与欣赏歌曲《拔萝卜》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老公公拔萝卜的动作。
教师:老公公是怎么拔萝卜的?我们一起来学学。
教师鼓励幼儿接纳同伴的动作,师幼共同确定一种动作,教师唱第一段歌曲,幼儿集体在座位上徒手练习有节奏地做拔萝卜的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合拍地做拔萝卜的动作,并欣赏歌曲中其他角色拔萝卜的段落。
——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参与欣赏歌曲,教师引导幼儿做动作时要用力,提醒幼儿控制身体动作的幅度,不影响旁边的同伴。
4、请幼儿分角色表演歌曲。
——教师扮演老公公,请一幼儿坐在中间的椅子上扮演萝卜,其他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教师指导幼儿按角色分组坐,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讲解表演的程序。
教师:我是谁啊?你们是谁啊?(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名称)我们一起拔萝卜,喊到谁,谁就要上来帮忙拔萝卜,萝卜什么时候被拔起来的?(引导幼儿说出所有的人都上去了才能拔起萝卜)。
——游戏开始,教师播放音乐,身体随音乐摇动,以提示幼儿做动作的节奏,最后,扮萝卜的幼儿站起来表示萝卜被拔起来了。让幼儿感受人多力量大。
小班《拔萝卜》游戏活动反思
《拔萝卜》这个金典、古老而又新鲜的故事,在我们玲珑三班又宣起一股热潮。他们一个个都被这个鲜明简单的故事吸引,并且将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员,帮老爷爷拔萝卜,当我请小朋友扮演其中的角色时,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形象映入我的眼帘,我也被他们投入的表演所吸引。
即使他们听过《拔萝卜》的故事,但丝毫没有减弱他们对此活动的兴趣,反而对他们这次表演起到了相当大的帮助。由于他们对故事非常熟悉,我再将精炼的歌词唱出来时,小朋友很快就记住了,而且更加投入参与活动。当我出示故事人物桌面教具时,小朋友被深深吸引。他们拔萝卜时,小朋友也伸出小手做拔萝卜的样子,似乎是想多给他们一点力量。因为我边唱边按顺序出示桌面教具,所以他们对歌词顺序记得很清楚,没有出现合唱混乱的情况。特别是请小朋友扮演时,小朋友一个个都举起了小手,最后以滚小球的方式请了六个小朋友上来表演。上来表演的小朋友都表现出了想拔萝卜的渴望,拔不出的焦急,拔出来的喜悦,把各角色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下面的小观众也看得乐呵呵的。最后我又请了一批幼儿通过配上《拔萝卜》的音乐,表演拔萝卜,这次既有韵律还有歌词提醒孩子,把气氛渲染的更好。但每次只能上来六个人,如果我多准备几份头饰进行分组表演,让更多幼儿共同参与也许会更好。最后我把故事人物桌面教具投放在表演区,供他们自由操作。
平时小朋友总喜欢抢着一个人玩玩具、帮老师拿东西,不喜欢和同伴共同完成,通过“拔萝卜”的游戏表演,懂得团结的力量。当遇到困难时,向故事人物一样互相帮助,共同战胜困难,分享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