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草原》教案7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卡片,指名认读词语: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
2、听写:“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说出“处”、“牧”、“原”的偏旁名称。
3、指名朗读课文。
二、静读训练
1、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读,思考: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事?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季节:春天——新绿铺满草原;时间:早晨——黎明)
口头填空。鞭声打破了宁静。的草原醒来了。
自由讨论并交流:“草原醒来了”是什么意思?
(春天来了,天气转暖,草也露出了新芽,就好像草原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现在醒来了。)
(夜,静悄悄的,草原也跟人们一样睡着了。早晨,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草原由静到动,就像醒过来一样了。
指名读全段。(重音:响亮、黎明、新绿)
2、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板书:羊儿牧民)
再读课文,准备口头填空:
羊儿涌出了圈门,奔向草原。
牧民们,追赶那。
填空后互相交流对“一只只”、“蹦跳着”、“无边”、“跨上”等词语的理解。(一只只:羊儿多;蹦跳着羊儿欢快;无边:草原大;跨上:牧民怀着欢乐的心情)
(板书:一只只涌出跨上追赶)
这一段写草原上羊儿和牧民怎么样?(羊儿多,牧民欢乐)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重音:蹦跳无边欢乐)
3、第三自然段。
轻声读全段。这一段只有一句话,谁会读的?
指名朗读后提问:这一自然段写的什么?(草原上羊儿多,牧民欢乐)
你为什么这么说?(“一群群”说明羊儿多;“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说明牧民心里很欢乐,放声歌唱)
这一自然段和上一自然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是写草原上的羊儿多,牧民乐)(不同的地方是:第二自然段中是“一只只羊儿”,这一段是“一群群羊儿”羊儿更多了。上一段通过写牧民跨上骏马追赶羊群表示欢乐,这一段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来表现牧民的欢乐)
作者说“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为什么这么大比方?(羊儿是白色的,跟白云的色彩一个样;羊儿一边吃草,一边活动,白云在空中也不断移动。它们有相似的地方。)(板书:一群群飘动歌声)
引读:远处,一群群羊儿——学生接着读,师读:蓝天下回荡着——学生接着读。
三、课堂练习
1、读了《草原的早晨》,我们又懂得了什么?
(草原上的羊儿真多。牧民们的生活很快乐)(板书:多乐)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鞭声()草原
()羊群()清香
照例填空
一()春雷一()气一()白鹅
一()小船一()梅花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要求】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3、品读,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受到语言美的感染。
【教学难点】
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谈话法。
【学生学法】
合作探究、讨论法、朗读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这么动听的歌,这么美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3、今天让我们跟老舍爷爷一起去领略大草原的风情。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
2、思考:
哪一段是写草原风光,哪几段是写蒙古人的热情好客?
三、学习草原风光部分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了草原的哪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
2、交流反馈,品读佳句,朗读指导:
课件图片欣赏,生想象。
⑴ 品读佳句:
重点体会和想象以下词句:
草原的天空可爱。
天底下整体一碧千里。
羊群似一朵朵白色的大花。
小丘线条柔美。
⑵ 看到这样的情景作者有什么样的感受?
用你喜欢的方式赞美一下草原:
唱歌,自己做诗,赞美的话。
3、配乐朗颂第一自然段。
4、小结:
大草原的景色真美!
四、学习蒙古人的热情好客部分
1、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朗读,找重点词句,表演。
思考:
课文中的哪些场面,地方体现了蒙古人的热情好客?
2、交流反馈,品读佳句体会:
“远迎”一段中重点理解“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相见”一段重点理解“也不知是谁的手……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民族团结互助”。
“款待”一段重点理解“谁都有礼貌……不拘束”;“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会心微笑”。
“联欢”一段人们的尽情尽兴体会。
3、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
4、欣赏蒙古人热情好客录象片段。
5、小结:
草原人更美!
五、总结
1、我们随着老舍爷爷的笔触,到内蒙古大草原,欣赏了草原的绮丽的风光,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更加深刻地体会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2、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亲如一家,团结友爱,让我们一起载歌载舞齐唱《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按时间顺序写景的方法。
2、通过朗读和分析,体味作品的语言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渲染氛围,在品读语言中学会写作散文的方法。
(三)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学生分析
学生已有前三篇写景文章的学习基础,对写景散文的语言特点、学习要点、学习方法等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文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宜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重点难点
(一)、学会按时间顺序写景的方法
(二)、通过朗读和分析,品味作品优美的语言
(三)、领悟写景成功的要领。
导学方法:教师适当引导点拨,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积极主动地品味、感悟、思考。
导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课前预习查阅)
你知道俄国19世纪杰出作家屠格涅夫的情况吗?你看过他的《猎人笔记》吗?跟同学们介绍介绍。
二、整体感知:
1、自学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感情基调
3、结合思考与练习二,在文中画出表示时间、景物及特点的'语句。
三、解读欣赏文本:
1、《树林和草原》这篇散文描写了俄罗斯草原上从黎明到夜幕降临之后的美丽的景色,可以说在屠格涅夫的笔下,每个时间段都是那么地吸引人。当然“一千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那么就请大家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时间段的景色吧?
2、托尔斯泰称屠格涅夫说:“两三笔一句,大自然就发出芬芳的气息。”请你找出你最有感受,或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说说理由。请从可以从语言、情感、画面以及给你的联想等方面加以品味赏析!
3、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有时觉得眼前的景很美,就比如说我们的校园吧,但当我们把它写下来,却连自己都感觉不到美。那为什么屠格涅夫却能写得如此逼真,引人入胜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四、质疑:
至此,你对文章内容还有什么疑惑和问题呢?提出来交流。
五、想像拓展:
任选一个描写片段,展开想像,把你能想到的、作者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要求用描写性的句子,比一比,看谁写得更生动(可以根据课文前面描写的景物进行补充)。
六、小结:
谈谈你学习这篇文章后的收获(知识、内容、写法、感情等)
七、课后作业: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精彩的句子。
2、观察秋天的景物,写一篇标题含有“秋”的写景文章。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2、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去过草原吗?
(没有。)
在影视中见过吗?
(见过。)
谁来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草原?
2、指名几个学生回答。
3、导入新课:
看来大家对对草原的了解还真不少。下面,让我们随着著名作家老舍走进草原,去浏览一番,领略那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感受美
1、谈话引入:
请同学们和邻近的小伙伴组成一个小旅游团,去草原浏览,切记不要走马观花,因为你们还有浏览任务呢。
2、出示自学要求:
⑴ 草原上的什么最使你留恋?为什么?
⑵ 设计一种能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汇报方式,如:
画画、唱歌、朗读、从课外积累的知识等。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三、汇报交流美
1、草原的美景:
⑴ 学生:浏览后,我们觉得草原的景色实在太美了。
师:美在哪里呢?
生:美在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 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师:你们想唱什么歌呢?《天堂》、《我爱草原》、《我的草原》、《草原之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有谁能唱几句吗?一句、两句都可以。
教师播放VCD《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观赏,要求学生用手打节拍,会唱的可以跟着唱。
⑵ 学生:我们小组也特别留恋草原美景,尤其是那地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绿和洁白的羊群。
教师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
⑶ 学生:草原的美景让我们看也看不够。如果说要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我们觉得《敕勒歌》最恰当了。
师:你能背给大家听听吗?
(生背)
⑷ 播放《草原》的课文录相让学生观赏。
⑸ 朗读第一自然段:
请大家选择第一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吧!
学生自由读后,教师指名几个同学读一读,然后全班齐读。
⑹ 你们除了爱草原的美景,还爱什么?
学生:我们觉得草原不仅景美,人更美。我还爱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
师:从哪里看出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
生答(略)
(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
⑺ 练习表演:
学生先读课文的有关段落,选择一个场景自由练习表演,再指名上台表演,表演后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性的评价。
⑻ 从他们的表演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民族团结、蒙汉情深)
⑼ 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临别之际,作者发出了这样由衷的感叹。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四、拓展延伸创造美
1、在我们即将离开草原时,你最想说什么?
2、指名学生说说。
3、作业超市:
⑴ 画:
草原的美景。
⑵ 拍:
草原的风光。
⑶ 说:
向他人介绍草原。
⑷ 写:
自己家乡的美景和风俗习惯。
一、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原》,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拓展延伸,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意。
生齐读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为了更好地完成目标,请看自学指导一
1、先学
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第一段,找出最喜欢的词句多读几遍,抓住关键词句了解草原的景美。谈谈感受。(5分钟),同桌可以相互交流一下。
(2)、生自读课文,做批注笔记
2、后教
生自由交流,抓住重点词句,进一步体会草原的景美,不完整的相互补充。(提醒几个比喻句,指导学生反复读。说说是把什么比做什么?)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1、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二
(1)快速浏览课文2--5段,课文除了写景美,还写了什么?2-5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给每段加小标题。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的?读一读,想一想。
(2)生快速读课文,交流
2、后教
(1)生感情读文,与作者共鸣,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2)在体会作者感情的`基础上,配乐读文。
(3)指名给各段加小标题。(板书:迎客——相见——款待——联欢)
(4)师引导回顾全文,作简单总结,引导学生试背第一段。
四、运用拓展
师:课文描写的草原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全班交流。
五、以一带多
阅读表达P94《人间银河》P98《香港之夜》
1、导读:瀑布是极为壮丽的自然景象,读读这篇文章,想想文章写了什么?
2、自学提示一:自由阅读短文,边读边画出瀑布形成原因的句子。
(1)生自由阅读,小组内交流
(2)指名反馈,不足之处指名补充,师评价。
3、自学提示二
思考:瀑布有什么用?
(1)同学间互相交流感悟
(2)指名反馈
(3)拓展谈话,为什么说它是可以驯服的巨大动力?
1、过渡,略读《香港之夜》
自学提示三、
自由朗读想想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作者眼中的香港是什么样子的?
(1)生自学后反馈
(2)试着说感悟
六、作业:
必做1、朗读课文,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多读几遍。
2、听写文中的生字并组词
选做阅读《气球》,与同伴交流读书收获
七、课后作业设计:
1、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准,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把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
3、继续阅读有关草原的资料。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能正确读写“渲染、勾勒、一碧千里、回味、襟飘带舞、拘束、羞涩”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对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搜集草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内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
2、歌曲《天堂》,描写草原生活的乐曲一首。
【教学重点】
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说话,激情导入
1、齐读课题。你去过(见过)草原吗?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草原的?
(生可以通过唱歌、讲述等形式来交流和表达。如歌曲《天堂》《草原之歌》,也可以就自己在电视、电影、网络上看到的草原进行描述。)
2、“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是西部歌王腾格尔用歌声唱出的草原的美。大家想不想听一听?播放歌曲《天堂》。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去领略一下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透过文字去体会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指名认读生词。
2、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
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
指名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这些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两个)
4、每一个部分分别写的是什么?结合学生回答适时板书:风光美人情美
5、请你找出这两个部分的内容,自己大声地读一读。
三、领略草原风光美
1、谁能把描写草原风光美的这一部分读出来?其他同学边听边把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勾画下来。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师生适当点评。
3、自由朗读文中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
4、指名朗读,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5、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它的原因。
建议:学生谈到自己喜欢的句子是,课件及时呈现该句。同样喜欢这一句的学生也参与朗读。同时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6、请你把刚才勾画的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师:你们发现勾画的句子都写的什么内容呢?
点拨:其实这些句子就是作家老舍先生看到草原风光以后,抒发自己感情的句子。
7、配乐引读课文。教师读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学生读作者抒发感情的句子。
8、引导思考:作者前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板书:高歌──低吟
9、讨论交流: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作者初入草原,从整体上看到草原美丽开阔,所以满怀豪放之情,想要高歌一曲,既而深入草原,被草原美景所陶醉,所以想坐下低吟小诗。)
10、背诵第一自然段。
(1)多么美丽的风光,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拿起书来,再读一遍课文,再感受一次草原那无限美丽的景色!让我们把它们永远记在脑海中!(齐读)
(2)课文学到这儿,谁把这美景记在脑海中了,谁能把这段课文背下来?请会背的同学站起来试一试。(配乐)
四、总结
我们虽然只学习了课文第一段,但我相信:草原的美一定给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再随老舍先生到蒙古包里,去蒙古人家里做客,去感受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感受大草原的人情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指名朗读生字、词语。
2、背诵第一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感悟草原人情美
草原风光无限美,草原上居住的蒙古人民更是热情奔放。作者一行人进入蒙古草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接待,表现了蒙古族风情。课文25自然段给我们作了详细介绍。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部分都讲述了哪些内容?
3、全班交流。
教师适时引导,并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迎客──相见──款待──联欢
4、课文四个自然段就讲了四个内容,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来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学习成果。
5、组内交流。
6、全班交流。
(1)第二自然段──迎客。
①提出交流要求:一边说,一边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最后还要加上自己的评论。
②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感悟作者的兴奋与惊喜)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感受草原人民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挥动马鞭,从很远的地方来迎接客人的情景,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对汉族兄弟的情深意长的情谊。)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感受热闹的场面打破草原寂静的场景。)
③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
④练习背诵本自然段。
(2)第三自然段──相见。
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②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的?
③重点体会句子: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从“总是”和两个“再”字中,都能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
④把你的体会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学生自由读、分组读或者齐读。
(3)第四自然段──款待。
①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你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你用一边说、一边读、一边评价的方式交流。
(如:进了蒙古包,好客的主人倒上了奶茶,摆上了奶豆腐,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他们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风味食品来款待我们。这充分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主客互相敬酒,齐声歌唱,体现了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②指名学生朗读本段,其余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4)第五自然段──联欢。
①继续运用前边的方法学习。
②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7、是啊,蒙汉情深,怎忍别离,虽然已是夕阳西下,但大家谈兴正浓。面对情深意切的蒙古族人民,我们对整个草原都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热爱──依恋
8、放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和句子。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通过有感情朗读推荐给大家。
三、品味语言,揣摩写法特点
1、作者从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两个方面介绍了草原,你认为贯穿全文始终的是一种什么情感?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2、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情画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展开。我们通过读文,感受着蒙汉人民的亲密无间,咀嚼着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你发现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3、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再好好读一读。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一、谈话导
1、这一学期,我们学过《小池塘》、《春到梅花山》之后,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农村的池塘美了。梅花山梅花盛开,也很美。)
2、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再到草原去看看,那里春天的早晨怎么样呢?(板书:草原()的早晨)领读。
3、讲述草原:我国的内蒙古及西部黄土高原,有杂草丛生的大片土地,间或杂有耐旱的树木,适宜放牧牛羊。
4、谁能说说记住“原”字的办法?(用部件法记“原”:“厂、白、小”)结合教“厂”字头。
二、初读指导
1、引导看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牧民们骑在马上,挥舞着鞭子;羊儿本跳着向前奔)
教材中的另外一幅图上画了些什么呢?
(牧民们骑在马上,照看着羊群;一群群羊儿在草地上吃草)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3、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①出示生字词:啪鞭打破黎明宁静铺满新绿
②指名拼读生字词。指出:“宁、静”是后鼻音;“鞭、新”是前鼻音。
③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请小朋友们互相交流。
(啪,象声词;鞭,结合插图理解)
④教者小结。
黎明:天快要亮或者刚亮的时候。
宁静:安静。
新绿:刚刚出现的绿色。春天来了,天气转暖,草叶露出了新芽。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①出示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跨上骏马
②指名拼读生字词。
③交流:“无边的草原”说明草原怎么样?(草原大,看不到边)
④教师讲:“牧民”是牧区中靠畜养和放牧牛、羊生活的人。骏马指好马、走得快的马。
问:“牧民们跨上骏马”是什么意思?(牧民们骑上了好马)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①出示生字词:远处飘动
②指名拼读生字词。
③交流对生字词的理解。(远处:远的地方;飘动:联系生活实际讲)
4、复习巩固生字词
出示下列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啪鞭黎明宁静铺满跨骏马
结合认读生字词教新的偏旁
5、自由读课文。
6、指名读课文。
三、作业
读读、写写下面的生字词: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
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