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页是细致的小编枫为家人们整编的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优秀5篇),欢迎参考阅读。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所有运算定律中变化最多的,因此它是学生最难理解与运用的定律。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体验中理解乘法分配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一、在对本课的教学目标上,我定位在:
(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在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上
我尽量想体现新课标的一些理念,注重从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顺延之前学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情境举例:利用植树活动情境“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水”。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让学生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出:
(4 + 2)×254×25 + 2×25
= 6×25 = 100 + 50
= 150(元)= 150(元)
此时,让学生观察通过计算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两个算式可用“=”连接。使之让学生从中感受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从而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用字母形式表示:
(a + b)× c = a × c + b × c
三、在本节课的练习设计上,我力求有针对性、有坡度的知识延伸。
1、在完成课本36页做一做时,对应这3道判断题,
(1)、判断56×(19+28)=56×19+28,让学生感知到乘法分配律要分给括号里的每一个数,强调乘法分配律的“公平性”。
(2)、判断32×(7×3)=32×7+32×3,让学生注意到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区别:通过对运算定律意义的描述,和算式的特点,提炼出最简洁的区分方法:乘法结合律是连乘情况下的,乘法分配律除了乘法还有加法(后继教学还会出现减法),容易使我们混淆的原因是,它们都是乘法的运算定律都有乘法出现,更关键是它们都出现了小括号。
(3)、判断64×64+36×64,借助64个64和36个64,一共是64+36=100个64,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逆向使用,在一些情况下,计算会变得十分简便。
2、在完成较简单的课本36页做一做后,进行一些扩展型的练习:
通过(250—25)×4,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分配律除也可以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对于分配之后,再把两个积相减。同时复习强调我们熟悉的5道重要算式:5×2、25×4、125×8、125×4、25×8
由于本节课的知识运用的难度较大,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可以基本掌握,但是对于其万般变化,还是有点力不从心,而该运算定律对学生后继学习,尤其是小数和分数计算时有一定影响,所以还需要学生在本节课后进行深入的学习,教师也需要针对乘法分配律的每一种题型,结合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更系统深入的讲解。
乘法分配律运算法则与之前学生学的“交换律与结合律”相比,难度要高一个层次。尽管在周末作业中设计了导学,但多数学生都反映“自学有困难”,按照导学引导也没能完全弄懂“分配律”的意义。
其实分配律在笔算乘法中已有运用,但这节课后,我便以未用学生熟知的笔算入手而后悔着。其实在三年级学乘法笔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乘第一个因数,最后将两次乘积相加,运用的就是乘法分配律。可能事先我也是担心学生们的现实情况:这样的入手方式不太吸引人,比较枯燥,吸引不了学生,又担忧是否会将学生原本认为难的东西与已会的东西混淆,反而将已有基础丢失。
于是,摒弃这一入手方式,并果断放弃学生们也不太感兴趣的数形结合,我从学生理解难� 接下来,我设置了真实的班级情境——植树节,让孩子们在主题图上看到了自己忙碌的身影,并提议“明年植树节每班增加2名同学”,并引导他们提问“明年植树节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同学们兴致勃勃,用了两种方法解决了问题,并共同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所表示的都是明年参加植树的人的总数,从而再对比、总结规律,进而进行分层练习,让他们的学习不重复且不断有挑战。
整堂课上下来,感觉孩子们很投入,也能在回顾对比中运用分配律,只是计算还不太熟练,需要通过更多的练习来巩固与加强对分配律的理解。同时,还有部分同学听得懂,过后却是一知半解中,也需要在练习中过渡并消化新知。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习这几个定律中的难点。故而,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我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计算去完整地感知,对所列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举例进行验证……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为学生创设了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为参加“阳光伙伴”的32名运动员购买统一服装。通过两种算式的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
2、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
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从而发现(35+25)×32=35×32+25×32这个等式,让学生观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根据“老师还有其他选择吗”?这一问题,再次引出(35+25)×32=35×32+25×32,最后,要求学生照样子写出几组这样的等式,引导学生再观察,让学生说明自己发现的规律。这样学生经历了“观察、初步发现、举例验证、再观察、发现规律、概括归纳”这样一个知识形成过程。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能力。
3、教完之后,感觉在练习的设计上,还太拘礼与课本,虽然引导学生发现了定律,但没有相配套的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应用。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能及时反馈,对如何用活、用好教材还需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乘法分配律是第三章的教学难点也是重点。这节课的设计。我是从学生的生活问题入手,利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图植树问题展开。这节课我力图将教学生学会知识,变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通过让学生经历了 “ 观察、初步发现、举例验证、再观察、发现规律、概括归纳 ” 这样一个知识形成的过程。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这节课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入生活问题,激趣探究
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做好新知铺垫,然后创设大量生动、具体、鲜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就是从身边的生活中来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首先我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 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这次植树活动? ” 。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条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从而发现( 4 + 2 ) ×25=4×25 + 2×25 这个等式。然后请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两边的运算顺序,使学生初步感知 “ 乘法分配律 ” 。再让学生 “ 观察这个等式左右两边的不同之处 ” ,再次感知 “ 乘法分配律 ” 。同时利用情景,让学生充分的感知 “ 乘法分配律 ” ,为后来 “ 乘法分配律 ” 的探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提供学生独立探究的机会
我要求学生观察得到的两个等式,提出 “ 你有什么发现? ” 。此时学生对 “ 乘法分配律 ” 已有了自己的一点点感知,我马上要求学生模仿等式,自己再写几个类似的等式。使学生自己的模仿中,自然而然地完成猜测与验证,形成比较 “ 模糊 ” 的认识。
三、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创设了条件
为了让 “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 ” 不是一句空话。在这节课上,我抓住学生的已有感知,立刻提出 “ 观察这一组等式,你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吗? ” 。这样,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材料,提供猜测与验证,辨析与交流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力还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了,自然激起了探究的火花。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整个教学过程都采用了让学生观察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我想:只有改变学习方式,才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乘法分配律早在上学期和本册教材的前几个单元的练习题中就有所渗透,虽然在当时没有揭示,但学生已经从乘法的意义角度初步进行了感知,以及初步体会了它可以使计算简便。今天的教学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上午第一节课我在自己班上,后来第二节课去听了一根木头老师的课,现在进行对比,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值得向一根木头老师学习的是,学生的预习工作很到位。课前,学生就已经解决了“想想做做”第3、4题,学生通过解决第三题用两种方法求长方形的周长,既巩固了旧知,而且将原来的认识提升了,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进一步感受了乘法分配律。而第4题通过计算比较,突现了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体现了应用价值。我在课前没有安排这样的预习,因此课上的时间比较仓促。
其次,我在学生解决完例题的问题后,还让学生提了减法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对于(a—b)×c=a×b—a×c这种类型的题也同样适合,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为明天学习简便运算铺垫。
最后,我觉得在指导学生在观察比较65×5+45×5和(65+45)×5的联系和区别时,可以指导学生从数和运算符号两个角度观察,学生得出结论后,其实已经感知到了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相同类型的等式,可以是数、字母、图形的等,值得欣慰的是学生能用各种方式正确表示出来,然后再揭示数学语言,学生的认知产生飞跃。
不足的是,学生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小组交流时,有些同写还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有待于教师科学地引导。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3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
具体是这样设计的:先创设佳乐超市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买“3套运动服,每件上衣21元,每条裤子10元,一共花多少元?”列出两种不同的式子,他们确实能够体会到两个不同的算式具有相等的关系。这是第一步:通过资料获取继续研究的信息。(虽然所得的信息很简单,只是几组具有相等关系的算式,但这是学生通过活动自己获取的,学生对于它们感到熟悉和亲切,用他们作为继续研究的对象,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二步:观察算式,寻找规律。让学生通过讨论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并作出一种猜测:是不是所有符合这种形式的两个算式都是相等的?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举例加以验证。这里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测的能力。
第三步: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拓宽乘法分配律。这一阶段,既是学生巩固和扩大知识,又是吸收内化知识的阶段,同时还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