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文是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编的13篇检阅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使用教材,注意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并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自我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但静心思考,本节课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现对本节课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成功与不足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处:
1、课题引入较自然
因为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线段长度的比较》方法,所以上课时我就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比较三边的大小,因为有了上节的基础,学生能很快的比较出三条线段的大小。紧接着我又提出:我还想知道三个角的大小关系,怎样比较这三个角的大小呢?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入了本课课题。
2、多次运用类比思想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有线段大小比较做铺垫,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学生理解得很好;由于对线段和差符号语言强调得很到位,学生 在真正明确了线段和差的意义的基础上,模仿来说角的和差语言,自然顺理成章,不成问题;联系线段中点定义,学生很好理解了角的平分线概念。然后,模仿线段中点的符号语言,得出角的平分线符号语言。
3、运用电化教学
教学设计中部分环节运用课件展示的益处很明显,学生一目了然。如:叠合法的操作过程;画一个角的角平分线两种办法;三角板拼画角等,都起到了教学设计中预期的效果。
4、懒教师,勤学生
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懒”一些,学生应该“勤”一些。在讲如何画一个角的平分线时,由于课前已让学生各自准备了一张半透明的纸,让学生在上面任意画一个角,然后自己折叠,从而探索出折叠法。还有在探索用一副三角板可拼出多少度的角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二、不足之处:
(1)由于前面讲解过细,导致一节课的四个目标只完成了三个。
(2)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放不开,导致探究活动作用降低。
“三角板拼图”,学生没有预想的那么积极,而且明显对小组合作比较陌生,,且时间有点仓促,学生探索与展示的都不是很充分,好在课件弥补了不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较好地总结出了规律。
结合这节课暴露出的问题,我会做如下的改进:
1、引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让学生自学落到实处,真正解决自己自学能够解决的问题。
2、教师先解释一下线段中点符号语言中各线段含义,再让学生得出角的平分线的一些符号语言。
总之,一堂课的教学,总会有收获和遗憾的。我要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中提高自己。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积累经验,以便尽快使自己成为创新型教师。
课文《检阅》讲述的是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节的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一致喝彩。
这篇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非常突出。特别体现在细致的心理描写上: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因为明显的,如果让博莱克去,很有可能会使他们的队伍受到影响,会让他们的集体受到影响。又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这让大家左右为难。最后队长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从中,一群善良、纯真的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作为健康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作为残疾人,也应该像课文中的博莱克一样,自尊、自强。
以上,我分析了教材。走出教材,面对学生,我发现学生对学习这篇课文还有很大的难度。首先:检阅对很多同学来说,是很陌生的事,课文中所描述的事情和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其次,课文篇幅较长,初读课文,很多学生大概意思都读不懂,更不用说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人文内涵了。再者,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没有直白的叙述,都是隐含的,只有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才能读懂。考虑到这些,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了一些效果:
1、谈话揭题,一举两得:
本课开始,我就问学生什么叫检阅,孩子们基本没人知道,于是我就问他们你们看过我国对部队的检阅吗?于是课堂里就热闹了起来,纷纷的说了起来,这就是检阅,他们不但了解而且也知道了检阅是很隆重的,让学生感受阅兵式的庄严、隆重的场面,让学生明白这是多么重大、要求又是多么严格的事。同时,为后面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做好铺垫。事情这么重要,怪不得孩子们会犹豫不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去。同时,这么重大的事也让博莱克参加了,更可以看出孩子们做出这一决定的伟大。
2、推敲字词,揣摩人物心理:
上课时,我抓住了文中小朋友矛盾的心理,通过找词句、划词句、交流等方式来体会:“谁都不愿意开口”(怕伤害博莱克),“终于有人开口了”(但也没有解决问题),“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在(这个鸦雀无声,表面看是一点声音也没有,但其实心里却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再加上下面连续六个问号的句子,这静止的画面更是孩子们思想斗争的矛盾的焦点,思想的高潮。)通过这些词句的推敲,一群集体荣誉感强、心地善良的孩子渐渐清晰。在前面充分理解孩子心理的基础上,本课的难点,最后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这群小伙子真棒!”的理解,也水到渠成!经过这么艰难的抉择,这群孩子值得称赞。
3、 这节课,我在引导学生任何一个环节的学习上,过度的方法,采用的手段,都是朗读。第一次两遍朗读,目的在读通课文,了解大意。聚焦博莱克的画面,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男女比赛读、站起来读等方法感受自信的博莱克。检阅之前孩子心理的分析更是通过朗读来体会。读一读,划划词句,读一读孩子们当时的心理。
通过朗读,学生理解了,通过朗读,学生投入了,通过朗读,学生感悟了。
因此,整堂课的教学我都是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进行的。如在课文的开始部分,我设计了这样的自学提示: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3)再读课文,想一想文中的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间:3-4分钟)文中的主要环节,重点部分我设计了这样的自学提示:1、自由朗读第10至12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检阅隆重的语句。
2、把博莱克的表现用“—” 画出,体会他的心情,加上批注。
3、自由朗读第2至9自然段,用“—”画出能说明他们很为难的词、句。
4、小组交流讨论,儿童队员为什么会为难。
由于此次是初次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进行的教学。教学中也有不足、疏忽的环节。如让学生小组讨论时,学生小组讨论的兴趣不是很浓,对这种学习方式还是运用的较少,有的学生觉得很陌生。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给学生讲清合作学习的方法、目的。多练习,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1,师:孩子们,每年国庆节,很多国家都要举行隆重的检阅仪式。到时候,部队首长,国家领导人,甚至外国贵宾都会观看部队队伍和群众队伍。
2,师:你们看见过检阅的队伍么 现在老师请大家看几个检阅片断,看完之后,告诉大家,他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3,学生看幻灯片,自由谈感受
4,师:是呀,要展示给大家看,展示给国家领导人和外宾看,当然要挑最棒的参加检阅。今天,我们就去波兰首都华沙看一场特殊的检阅(板书课题).
5,学生齐读课题。请你们翻开书第14课。
二,交流反馈,初步感知。
师:课前大家读课文了么 那我就来检验一下吧。
1,出示生字词,检查预习情况
指读,齐读。
师: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再来读读这篇课文,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交流,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文。
3,交流体会。
4,相机板书"博莱克",指导书写"博"字。
指名板书: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指导书写"棒"字。
相机出示检阅的场景,体会检阅的隆重
(多媒体出示这两段话)
师:谁来向我们介绍介绍这次检阅 让我们感受一下检阅的盛况。
指读,评读:你有没有好的建议给他
学生评价。
师:假如你是一名观众,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生谈感受。
师:好。请你再来介绍介绍,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生读,齐读。
三,走进故事,深入感知。
师:在这一次盛大的检阅中,博莱克和儿童队员们以他们出色的表现博得了观众的称赞,他们是这样说的:
生看板书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观众为什么称赞他们呢 难道仅仅是因为队伍走得整齐么 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下面我们就先走进博莱克,去体验一下,他"棒"在何处。谁来把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情景展示给大家
(一),走进博莱克
1,一生读。多媒体出示带有画面的文字。
师:我们都来认识认识博莱克吧。
2,生自由读。
师:看,这位小伙子就是博莱克。看着这拐杖,这高扬的头,这挺起的胸脯,你想对他说句什么话呢
3,学生自由表达
师: 博莱克真的让我们佩服,那就让我们把他介绍给所有的人吧!
生齐读。
师:有句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4,拓展说话
a,我仿佛看到了博莱克在训练,他跌倒了又爬起,爬起来再跌倒。但一直在练习。
b,我看到他的头上流出了很多汗。
c,我看到他的衣服都磨破了,同学们对他说:"博莱克,休息休息吧。"但他没有停下来,还在练习。
……
师:你不仅看到了,而且还听到了他们在说话。好!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的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板书:自信 坚强)
生齐:这个小伙子真棒!
师:让我听到你发自内心的称赞!
生再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二),走进儿童队员
1,学习2-9段
师: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么儿童队员们呢 他们可是手脚健全啊,走得好是应该的。为什么他们也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呢 让我们走进检阅前的那次讨论中,去看看,去听听,去想想就明白了。
a,(出示课文2——9段)读片断
b,读一读,完成以下题目:
联系上下文,想想,"棘手"的意思是什么
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是指 .
因为 ,所以他们感到事情很棘手。
因为 ,所以大家感到很为难,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师:从哪感受到大家的为难
d,出示第6自然段,指导朗读。
师:是啊,这一段有5个问号,多为难哪。谁能把你的为难传递给大家
生读。
练习说话,体会情感
师:这我就不明白了,博莱克左腿截肢,很不适合参加这次检阅,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么 相信他会理解的,还用为难么
我们来模拟一下这个情景。谁觉得自己能说会道,愿意承担起劝说博莱克的任务 (随即点了三名同学)剩下的同学和我就是博莱克,来听听他们是怎么劝说的。
学生劝说
师:博莱克伤心了,绝望了,自卑了。这可怎么办呢 队长,队长在哪里呢 你可是儿童队的核心啊!你有好主意么
学习"队长"的话
指名说,并出示队长的话。
师:这么好的主意应该怎么说 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说 (洪亮)
生再读。
师:队长的话音刚落,马上有一个队员接口说——
学习"队员"的话
指读: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师:你为什么这样说 (激动)
生说(很激动的样子)
拓展说话
师:同学们议论纷纷,吉恩说——.
师:约翰说——
师:珍妮说――
师:是啊!这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大家都夸队长的主意好,但好在哪里呢 我怎么不知道 谁来帮我解决这个疑问
师:说得好!让博莱克感受到自己和普通的儿童队员是一样的,这就是队长主意的高妙之处。我知道博莱克也明白大家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在队伍中走得那么出色。我们再来看看检阅队伍中的博莱克。(出示:在队伍的第一排……睁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师:看着这整齐的队伍,看着这坚强的博莱克,想着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人们怎能不称赞呢
生齐: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四,拓展延伸,升华认识。
师:博莱克成功了!儿童队成功了! 所以,观众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们。一群多么优秀的孩子,一个多么优秀的博莱克呀。孩子们,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国庆节的检阅场景,去体会博莱克的自信与坚强,去体会队员们的关爱与信任!(齐读第10自然段至完)
1,师生配合朗读。
师:读完了课文,我相信,这次检阅会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记忆中,会永远铭刻在博莱克的记忆中,也会永远被我们所牢记。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也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此时此刻,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2,学生自由表达。
板书设计:
14,检阅
博莱克 这个小伙子真棒 自信 坚强
儿童队员 这些小伙子真棒 关爱 信任
课文记叙了小鹿在家门前种了一丛玫瑰,因为脚受伤而没有看到玫瑰花开的境象。但听到了黄蓉和微风的感谢后,又非常高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在写作特色上,本课从不同角色的角度进行描写,安由浅入深的推理方法去安排的内容。故事的表层,由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兴,在巧合中表现出趣味,从而也蕴含着美化环境的意义。(结合3月12日植树节让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突破文本深层意义。)
本人在教学本课的思想上,力求从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从读中感悟课文中所蕴涵的情感。”以“读为主线”采用不同的方式读,个人读、小组合作读、分角色读、齐读、引读、范读、表演读等。力求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在积极的状态,以“读”达到教学目的。(“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会幸福;给予别人快乐自己也会得到快乐”这是本课的难点)
结束本课后,本人认真反思与探讨了本课教学的成败,从表层看还是成功的。具体遵循了以下的教学思路:
一、 本课的设计主要体现“以情感变化为基点, 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读中,以具体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让学生通过“读”体会出小鹿的玫瑰花所传递出“能够给别人快乐,自己也会得到快乐”的朴素哲理。
如、在这一环节中,本人用“引读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知叙述情节的顺序与表达人物情感的变化。自然段里表示时间的词句和表达心情的词句,作为引读的词句。(“春天到”“过了些日子”“小鹿高兴地笑了”等)
二、注重朗读。从读的层次上,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到读中理解,读中感悟,环环紧扣,层层深入。从读的形式上,根据学生实际,课文的特点及教学目标,分别采取了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表演课本内容等。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在积极的状态之中。(如、指名表演加深理解,演小鹿者要创造性地表演“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未看到玫瑰花的情景。细心地揣摩小鹿没看到玫瑰花的心情,从中感悟“惋惜”一词的含义。接着又是“黄莺”“微风”的出现,体会小鹿心情变化。让学生通过不断的角色体验,体悟到小鹿前后心情的强烈反差。同时,文中“弟弟”的两次说话具有拓展性,“既源于本义,又高于文本”引导学生扎实而灵活地训练。)
三、分角色朗读,表演读去激发学生兴趣,去激活学生思维,这是深化阅读的有效“灵方”(从动作、表情、语气等方面进行评价)“揣摩角色的表情和语言”是实实在在的阅读感悟过程。
四、拓展实践。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对比写法”(作者通过“惋惜”与“高兴”前后对比,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当小鹿一朵花也没看到时,鹿弟弟惋惜地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与“当听到……说:“你的玫瑰没有白栽。”)指导学生练习写话时运用这种对比的方法。适当简介对比的种类“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横向对比”是指贬低一个,褒扬另一个。“纵向对比”是由于时间的变化而形成对比。本文就属于纵向对比。(紧抓课后问题,共渡难关。如、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
通过以上教学思想,课堂氛围很好,学生的学习情绪浓厚,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渴求获知的欲望,作业效果较为理想,本
总之语文是“情感剧本”只要你去认真探究,教学是不需要“专业的课程模式”的打造,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理念。
本单元教材以“动物”为主题,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喜欢与不喜欢。要求学生能听懂并准确运用句型i like…do you like …? yes, i do. no, i don’t.重点掌握词汇like, animal, cute, fat, cat, dog, panda.。
story time板块是单元的核心内容。该板块以一节自然课为场景:mr green在桌子上摆放了各种各样的动物玩具,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孩子们互相谈论起自己喜爱的动物,由此呈现了本单元的句型。在导入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已知,利用brain-storming游戏巩固已学的动物类单词,激活学生的思维。接着让学生观看课文背景图,得出对话的人物、场景、事件。然后播放教学光盘整体输入story,让学生勾选故事中提到的主要动物,然后细读课文找出文中人物最喜欢的三种动物,引导学生逐层理解课文意思。在朗读过程中,我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符号标注,争做"super tape",看谁读得最像录音,特别注意一般疑问句的朗读时要用升调。然后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模仿朗读及表演,利用真实场景进行小组会话表演,重点指导学生在小组表演的时候让其他同学养成倾听的习惯,培养学生文明守纪的良好习惯。课后,我让学生上网了解“how many animals can you name?”,举出其他动物类单词,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今后的教学建议:
1. 在教学本单元时,要及时链接旧知,有效复习学过的祈使句,以达到温故知新。如本课的场景是自然课,但do you like …?句型可以用在其他地方,可以用来谈论颜色、玩具等
可以创设其他场景拓展操练。
2. 尽管在教学句型do you like…?时已经重点强调过like跟可数名词复数形式后面要加s,表示一类。但还有一部分学生老是遗忘,要加强专项训练。
前几日执教了《检阅》一课,被朱老师指点,心中甚感荣幸,这为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点燃了一盏灯。
《检阅》一课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一致的喝彩。本课学习的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导入环节根据本年段学生形象、直观的认知特点,播放国庆60年阅兵式视频,使学生体验场面的隆重、庄严…,奠定感情基调。此处,教师还应用语言来渲染“下面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我们国家检阅现场的气氛”,把静静地看变为灵活的让学生边看边说,做到把视频用活,真正的“激趣”。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有利于促进学生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的养成。用说句子和结合语言环境的方法来理解词义,为学生扫除了障碍。
总结“课文围绕检阅讲了哪些内容”时,有点牵引的意味,这里还应放给学生去说,适时引导,最后教师总体来说一说文章内容。
借用文章插图引导学生观察队伍中有个队员跟其他队员不一样,并用书上句子说一说观众的评价,由此引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本节课设计的是先围绕“这个小伙子真棒!”展开的,使学生体会博莱克的棒,同时感受当时的场面,大胆想象,移情体验,感悟人物心理。为了引导学生感悟博莱克的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的精神, 设计的补白句式想让学生想象的空间变大,但由于对文本体会不够深入,读得少,以至于情景再现时学生说的三个句式都差不多。关于“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教学,虽然学生抓住了词语,如忘记、同全队保持一致、睁着大眼睛等来说感受和体会,体会博莱克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但学生读的还是少,以至于谈得浅。另外,此处处理的略显松散、凌乱,应引导学生针对一个点谈透之后再谈下一点,抓住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有一个整合。读句子,抓词语说感受,再读句子,朗读效果却不理想。共设计了三个点,每谈完一个点后,对“这个小伙子真棒”的回读,赞美之情没出来,这样一来,原本用来层层推进、升华情感的设计就流于形式了。
在生交流“这个小伙子真棒”时,应给学生充分读文的时间,使学生读进去,对文本有一个个性化的感悟和理解,作为教师的我还应更好地体现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说明这些小伙子棒的序列(从棘手入手,体会心理由矛盾犹豫到激动自豪的过程)。不愿第一个开口,都在回避;鸦雀无声,大家都没有好办法;还有五个问句组成的一段话,都充分说明了儿童队员心里很矛盾,正是这种矛盾、犹豫,体现出他们很棒。关于文章第九段,引导学生关注写作特点来体会心情。但学生还是读得少,所以那种矛盾的心理没有充分展露出来。可让学生再读,然后体味着感受,发挥ppt的功效,将这五句依次罗列,最后以一个“……”来呈现,再现一个讨论的场景,都来读一读,说一说打算怎么办并说明原因。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后,方能读出队员们的矛盾心理,感受到儿童队员对残疾儿童那一份关心与尊重,感受到他们的美好心灵,让学生明白“这些儿童队员棒在孩子对同伴的关心和尊重”。
队长很棒,因为他终于下了决定让博莱克参加;队员们很棒,因为他们赞成队长的决定。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认为队长决定好的理由,以及别的队羡慕他们的理由,从中体会到尊重、关心、爱护和团结的内涵。由于时间关系,这一部分出现太快,有牵引痕迹。
本节课安排了写的训练,为学生抒发情感搭建了平台,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理解、感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学生有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感情自然流露,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表达结合在一起,是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整合。
由于没掌控好时间,所以课堂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状况;由于课堂掌控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对孩子的引导语还欠佳。语言的组织能力、课堂的引导能力、应变能力都需要下大功夫。回顾本节课还应着手让学生不断读,用各种方式读,让学生感悟。
朱老师的点评引发了我的另一个思考:我的教学顺序是从“这个小伙子”到“这些小伙子”,这好比由“点”到“面”,关于点和面的出现顺序,如果改为从“这些小伙子”到“这个小伙子”,学生们在充分体会出儿童队员们的心理变化后,对博莱克如此精彩的表现会不会有深入的体会和认识。博莱克的精彩表现在这次检阅中无疑是“锦上添花”的,他是整个儿童队员队伍的代表。
这次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的队伍,更检阅了孩子们的美好心灵,同时对我这个执教者也是一次检阅。朱老师对我的肯定是一个鼓励。这节课有很多不足,在课堂上对孩子们的评价不够及时,形式过于单一,没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没能发挥他们的学习能动性。如果能处理得更妥善些,相信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吸取经验教训,尽可能地发挥出更好的水平,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精彩真正由学生的真实学习体验而发。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角的大小的比较、画相等的角。依照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从提高学生数学兴趣入手,让学生经历同化新知识、构建新意义的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动手实验,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体验类比和转化的思想。
一、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我在上课时认真把握了以下几点:
1.首先在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导入问题的设置,达到对旧的知识进行适当的复习的同时引入角 的比较,引人与新知识的讲解融会贯通,一气呵成利用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迁移的能力,用类比的思想引出角的大小的比较。
2.在角的形象比较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通过开放性问题的提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助于学生灵活地学习知识。
3.问题的设计给学生留有充分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随着问题的步步深人,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化,突出了本课时的重点,也分散了难点,最后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4.作图的折纸操作应作为一个补充知识,不必强求知识的记忆。动手操作、相互交流等活动,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在画时,画相等的角是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探究,如何画应是老师必须给予提示与讲解的,特别是如何放角的顶点与边。
6.角平分线的知识是一个几何中的重要知识点,虽然在此不是重点,但在教学中,老师不能放松,而是要加强讲解。
上课时采用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1)创设情景以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公园导游路线图引入角的大小比较。
(2)利用课件,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展示叠合法的操作。
(3)回忆用度量法,使学生掌握角的大小的比较的一般方法。
(4)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和与差的运算。
(5)问题引申,引导学生发现角平分线,并归纳角平分线定义
(6)典型例题,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本课,自始至终渗透着实验、观察、类比、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充分反映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新理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思考,善交流的良好学习惯。
《火烧云》是现代女作家萧红写的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向我们描绘了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使景物美和语言美有机地融为一体,让读者充分领略火烧云这一自然景物的绚丽多彩。用词准确,描写生动逼真,想象丰富是本课表达方法上的特点,因此,了解课文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是教学的重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大胆想象的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一、信息技术与课文的较好结合。
直观教具照片,增强了阅读兴趣,从看照片感受课文内容,理解词句,做到了现实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作用。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不断提高阅读效果,同时培养了阅读能力。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语文的阅读教学有四大任务: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积累语言、练习表达。在重点段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从整体上升到整体的教学模式,首先通过“两读”——教师范读、学生自读,从整体感知,输理文章思路;通过小组学习发展学生思维,培养自主精神;通过品词品句、“看谁说的颜色多”的小比赛来积累语言;通过句型练习和拓展想象发展口头表达能力。最后,回归整体,用一词去概括火烧云的特点,并设计“当小配音员“一环进行巩固。
在教学《火烧云》这篇课文中,我觉得做得不足的地方有几点,值得我以后在教学上要注意的。第一,重点段落读的时间还不够。本课重点是形状的变化,但是学生对云的形状变化是怎样的还不够。主要是让学生自由读的时间不够,导致学生掌握不够好。第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检阅》这篇文章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检阅》透过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应该怎样维护自尊,怎样尊重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
课文的思路很清晰,而且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很突出;课文的语言也很有特色,从人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鲜明的个性,课文洋溢着浓浓的人文关怀:要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
由于“检阅”一词并不是生活中的常用词,所以同学们对这一词并不理解,我通过出示搜集到的我国大阅兵时的照片并辅以说明,是同学们理解了这一词的含义并引出课题。
通过学生初读课文,使学生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在教学中我抓住两句重点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突破全文。在让学生体会“这个小伙子”和“这些小伙子”分别棒在哪里时,我主要让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大胆想象、感情朗读来体会人物心理,从而感悟到人物的高尚品质,这点是我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坚持的亮点。在教学到“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时,就让学生读12自然段,说说博莱克棒在哪里?有的同学说:“他虽然拄着拐杖,可还是走得非常认真,和全队保持一致,很勇敢。”
在理解“这些小伙子”棒在哪里时,主要通过让学生感受儿童队员们讨论时矛盾的心理。我就让学生研读儿童队员讨论的部分,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觉得为难呢?从哪里感受到做这个决定不容易?学生在反馈时,我主要抓住了“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在这里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儿童队员的矛盾心理“让博莱克去,就有可能丢儿童队员的脸;不让他去又会伤孩子的自尊心。到底该如何是好?”学生体会的不错,但是我在这里做得不是很到位,在孙正宇同学抓住了要点后,另一同学将要点偏离了,我没有及时地将同学们引导到位。
这节课是我任教的第二堂课,第三个课时,经验也远远不足,除去上面提到的不足,还有许多值得我认真琢磨改进的地方:
1.教案没有熟练掌握,加上由于换背包忘记了带u盘,致使上课前有些手忙脚乱,还好课前补救好了,之后又出现了一些问题,于老师及时地拯救了我。
2.教师没有足够的热情,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够积极主动;
3.小组讨论时间设置过长,没有把握好教学时间,致使在下课前有些慌乱,没有及时地使主题得到更深层次的升华。
4.在让学生齐读课文某一段时,没有给学生开头,致使后来齐读变成了自由朗读。
5.语言不够简洁,应用简洁明了的话向学生表述问题。
不管怎样,这节课总算是顺利讲完了,虽然有些差强人意,但是也算是从中吸取了许多教训,愿以后自己在课堂上可以对于不足的地方逐渐改正。
《检阅》讲述的是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节的儿童队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检阅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一致喝彩。这篇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体现在细致的心理描写上:从刚开始的队员的犹豫,矛盾,既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又不想伤害好伙伴博莱克,这让大家左右为难。最后队长一个大胆的方案,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次变化得过程。从而,一群善良、纯真的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以“这是一件什么事?”为切入点,围绕“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进行学习,在阅读感悟中,体会这两句话的深层涵义。教学中,主要进行了一下学习环节:
“检阅”这个词语三年级的学生了解的不多,因此在上本课之时,我让学生看了“60周年国庆的大阅兵”,让学生从感观上体会场面的庄严、隆重,明白这是重大、要求又严格的事。(效果很好,孩子们很兴奋,看的过程中不断的发出惊叹:“这么多的人!这么正式的场景!参加的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为文本情感的渗透了起了很好的铺垫。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一件什么事,课文中运用了那些词来形容这件事的?(很重要、非常棘手、非常难办、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说的事?)从而引发一些问题:为什么很重要?为什么非常棘手?为什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让通过学生质疑、讨论来体会队员们的矛盾的心情。(学生结合当时的场景,体会队员的矛盾心理。很直接、收效很大)
在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个句子时,我让学生聚焦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画面,通过观看图片中博莱克的表情、动作感受他自信、自强,从而体会人们为什么对他进行赞扬。“这些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纠正说”这些指的是谁?观众为什么这样说?结合作出决定前队员们复杂矛盾的心理,以及让学生说说听了这个决定队员后的反应,来体会人们的赞扬。
这样水到渠成,所以当读到掌声时,学生们很容易明白掌声里有什么?为什么说长时间的掌声?掌声表示什么?(称赞、敬佩、羡慕、理解、尊重、自尊……)引发出写话:1、看到队伍中的博莱克你想对他说什么?2、检阅结束回家,博莱克对妈妈说什么?(拓展到对残疾人的关爱,以及作为一名残疾人应该具有什么?)
1、看到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博莱克,你虽然左腿截肢了,但在检阅时你和他们一样棒!我很钦佩你的勇气!钦佩你那满脸的自信!钦佩你那颗积极乐观、向上的心!让我们为了更美好的明天一起努力,好吗?
2、检阅结束后,博莱克回家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参加了隆重而盛大的国庆检阅,虽然我的腿有残疾,但队员们并没有抛弃我,没有把我藏在队伍中间,没有放在队伍的末尾,而是在第一排!他们的做法让我很出乎意料,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的自信和坚强!”
我自己知道这节课远没有平时的课堂那么活跃激动,学生有点紧张,害怕说错。第一次面对很多人听课,不放松。由于学生的紧张,造成主持人的一些被动和需要启发带动和鼓励,鼓劲。可能平时的上得更理想。
不足:
1、教室布置环境未改善。(这是我无能为力的事情)
2、最后的课堂检测方式应该多样法:如卡通法、小黑板法、手写答案法。(能办到,只是第一堂还没有多想)
3、师说话内容和时间还应消减,让学生更自在。(能。可有的学生无法明确和模棱两可的概念,师必须给其明晰的答案,要消减还真不容易,学生的思想基础和文化素质还没有那么高)
4、比赛记分是否在黑板上公布记分(意见不统一,组员认为可以调动学生答题和学习积极性,而组长反� 我认为可以偶尔为之,不要常常这样)
这篇课文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课文的思路很清晰:先是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然后细致描述了两个场景: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检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本课打算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一至九自然段,第二课时学习十至十自然段。本次开课我上的是第一课时,我就说说对这一课时的想法。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1、会认俱、拄等五个生字,理解“检阅、鸦雀无声”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3、感受儿童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关爱。
我以直接的方式导入新课。由于对“检阅”一词较难理解,所以我把这个问题放在学生的预习当中。这个学期我让学生借助词语手册进行预习,所以学生能说出检阅的大致意思。那么对检阅这个词语的意思我是这样想的,我不要求学生完全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但想应该让学生明白检阅是一件严肃的事,隆重的事。对下文儿童队员为什么感到为难作好准备。
学生自由读课文,祭出自然段,同时大声地读一读词语。这篇课文的生字很少,而且三年级的生字大多数也是要求写的,所以对生字的教学放入词语,用红色标出。然后用各种形式计新词,如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指名读时基本上叫比较优秀的学生,让学生正确感知新词的读法。
读完新词,我提示学生这篇课文可以分成两部分,让学生再读一读课文,学生能正确找出两部分,并让学生说说两部分分别讲了什么,让学生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对这篇课文的框架也有一定的了解。
了解了第一部分主要讲的是儿童队员们商量博莱克是否参加检阅的事,我首先让学生理解怎么样的事是需要商量、讨论的?让学生知道商量的事都是比较重要或难办的事,为学生接下去体会儿童队员的心情作好准备。学习第一部分我又把它分成两部分,体会两部分的不同感受,形成一个对比。接着出示三至六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儿童愉员的为难和矛盾。这一部分的学习是随机的,因为是随机的,所以让我感觉到很难。这四段翻来复去,其实就是一句话:让博莱克去,担心队伍不整齐,不去,担心博莱克伤心。第一次试教时,我设计了很多小问题,我觉得这些小问题还是能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学生感悟得也比较好,但是老师的话显得太多。所以这次去了很多小问题,可是发现学生很难体会姪儿童队员们的复杂心情。
对七、八、九这三个自然段的讲解,我想要比三至六段要简单些,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儿童队员们的另一种心情,这种心情是高兴的,兴奋的、激动的,与前面的为难、矛盾形成对比。但是由于对三至六段感悟的肤浅,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感悟也不深入。所以最后对“这些小伙子真棒!”中这个棒字的理解也不够到位。我上完课也在想把“这个小伙子真棒!”这句话放在这儿是否合适,因为这些小伙子真棒,包含了两点,一是整个队伍走得很整齐,二是对残疾人的关爱。
第一部分中儿童队员的心理活动非常丰富,虽然三至六每一段都是很简短的,但是内涵却是很丰富的。学生不能深刻感受儿童队员的内心感受,是因为学生还没有走进儿童队员的内心世界,而学生没有走进儿童队员的内心世界的最关键原因是我的引导还不够。所以我需要学习得还有很多。